世界城市化进程及启迪
世界城市化进程及启迪
世界城市化进程及启迪世界城市化进程及启迪叶裕民①内容摘要:世界城市化伴随着工业化进程而逐步推进。
当前,世界城市化的重心正在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城市化弱质是发展中国家共同面临的问题,知识经济为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提供了历史性的机遇;与日本城市规模结构相比较,中国市镇比重太低,中国的城市化过度依赖于小城镇,造成严重的城市短缺;德国城市化过程中的重要经验是政府积极创造条件,解决城市化过程中的各种社会问题,包括住宅问题、就业问题、疾病问题和教育问题,通过建立规范的社会制度促进德国城市化进程快速、平稳发展。
关键词:世界城市化日本城市规模结构德国城市政府职能启迪一、世界城市化进程及特征世界城市化起步于18世纪中叶开始的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推动着人类社会逐步实现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由农村时代向城市化时代的转变。
到20世纪末,世界城市化水平达到46%。
纵观世界城市化历程,呈现出如下特征:(一)随着工业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不断推进,世界城市化水平呈现出不断提高的态势在1800年时,世界城镇人口比重才仅仅为5.1%,1850年也仅为6.3%。
此后,随着进入工业化国家的增多及工业化进程的加速,世界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1900年全世界城镇人口的比重为13.3%,1950年为29%,2000年为47.2%(图1)。
世界范围内的城市化速度正在不断加快:1800-1850年全世界城市化水平每年平均增长0.024个百分点,1851-1900年该速度增加到0.14个百分点,1900-1950年为0.31个百分点,1951-2000年50年平均增长速度是每年增长0.36个百分点。
21世纪是城市化的世纪。
据世界银行预测,到2015年,世界城市化水平将达到53.7%,其中发达国家达到82.3%,发展中国家将达到49.3%②。
从整体上看,21世纪上半期全世界将发展成为城市社会。
①叶裕民,女,1962年生,中国人民大学区域经济与城市管理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区域经济与从事经济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世界历史上的城市化进程
世界历史上的城市化进程城市化是一个全球性的话题,贯穿了世界历史的各个时期。
无论是古代的大都市还是现代的超级城市,城市化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文将从不同时期的城市化进程进行探讨,带领读者了解世界历史上的城市化演变。
一、古代城市化进程古代城市化进程始于兴起于河流流域的早期文明。
古埃及的尼罗河流域、古巴比伦的幼发拉底河流域和中国黄河流域都是古代最早形成的城市化地区。
首先让我们来看古埃及的城市化进程。
尼罗河流域的农业发展和对河流水资源的依赖促使了城市的产生。
尼罗河上的城市底比斯成为古代埃及的首都,周边城市如华沙和阿莱克桑德里亚也逐渐兴盛起来。
同样,古巴比伦的城市化进程也是从河流流域开始的。
幼发拉底河的河流水资源为巴比伦人民的生产和生活提供了充足的条件,城市发展迅速。
巴比伦成为了古代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代表城市。
在古代中国,黄河流域的城市化进程也是一个引人注目的话题。
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就出现了最早的城市遗址如仰韶文化遗址、马家沟遗址等。
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城市也逐渐兴起,如河南的安阳、河北的邯郸等。
二、中世纪城市化进程中世纪是欧洲城市化进程的重要时期。
罗马帝国的衰落、日耳曼民族的入侵和封建制度的形成共同促使了中世纪城市化的兴起。
在中世纪的欧洲,荷兰、比利时和意大利的城市化进程尤为突出。
荷兰和比利时地处欧洲平原地区,土地肥沃,交通便利,这为城市的兴起提供了有利条件。
阿姆斯特丹、布鲁塞尔等城市崛起,成为欧洲贸易中心。
意大利的城市化进程也非常显著,如威尼斯、佛罗伦萨等城市在贸易、文化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
同时,亚洲的中世纪城市化进程也不可忽视。
中国的南宋时期,江南地区的城市快速发展,如苏州、杭州等成为繁荣繁华的城市。
此外,摩洛哥的菲斯、伊朗的伊斯法罕等城市也在中世纪期间崛起。
三、现代城市化进程现代城市化进程可以追溯到工业革命时期,这是城市化进一步加速的时代。
工业革命带来了生产力和交通运输方式的巨大变革,城市规模的扩大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
世界各国城市化给我们的启示
世界各国城市化给我们的启示以世界各国城市化给我们的启示为题,我们可以看到城市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一个普遍趋势。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越来越多的人涌入城市,使得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城市化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启示和反思,下面我将从经济、环境、社会等方面展开讨论。
城市化给我们的启示之一是经济发展。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城市成为了经济的核心引擎。
城市中集聚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和信息资源,形成了独特的产业集群效应。
例如,中国的广东省深圳市就是一个成功的城市化案例。
深圳从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子制造基地和科技创新中心,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因此,城市化对于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城市化给我们的启示之二是环境保护。
城市化带来了巨大的资源消耗和环境压力。
城市的扩张使得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更加紧张,城市交通拥堵和大量的工业排放也给大气环境带来了污染。
因此,在城市化的过程中,我们必须重视环境保护,采取有效措施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例如,许多国家都在采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推动城市绿化、节能减排和垃圾分类等措施,提高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
城市化给我们的启示之三是社会发展。
城市化带来了人口的流动和社会结构的变化。
城市中不同地区和社会群体之间的差距逐渐扩大,城市贫富差距和社会不公现象也愈发凸显。
因此,城市化进程中,我们需要关注城市的社会问题,加强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提高社会融合度和公平正义。
例如,许多国家都在加大对教育、医疗、住房等公共服务的投入,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和社会福利。
世界各国的城市化进程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启示。
城市化不仅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也是环境保护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
在城市化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充分发挥城市的优势,促进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进步,同时也要注意解决城市化带来的问题和挑战。
只有在全面推进城市化的基础上,我们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的美好生活。
城市国际化的发展历程及启示
2017/03Ⅰ 53随着全球化的逐渐深化,城市日益成为国际竞争的主体。
从全球范围看,20世纪以来,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城市国际化成为历史趋势。
本文的城市国际化,是指城市通过有效平台与全世界进行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等资源要素双向流动,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两种规则,以对外开放的主动赢得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的主动,提升城市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最终成长为国际化城市的过程。
本文以世界历史发展为脉络,细致梳理全球范围内城市国际化的发展历史及不同阶段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可资借鉴的有益经验。
发展阶段及特点城市国际化是城市发展历史中一个重要阶段,是城市自身发展的本质要求。
从城市的产生来看,城市作为乡村的对立物,本质是以非农生产和市场交换为其中心任务,形成了市场,引领商人及其他非农产业人士的聚集、资金的流动、原材料等生产要素的汇集和交换的发生等,由此向外扩展城市功能。
城市的发展需要更大的市场,因而需要超越城市边界、超越国界开拓市场,这就进入了城市国际化阶段。
城市国际化的发展历程及启示◎胡爱敏摘要:随着全球化的逐渐深化,国内不少城市都已推出了城市国际化战略,总结全球化时代城市国际化的发展经验,汲取其教训,对于我国推进城市国际化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
从城市国际化的发展历程来看,应借助全球化的发展机遇,以开放和包容促进城市与其他地方的贸易发展、人口流动、资本流通和文化交融,避免出现人口膨胀、环境污染、同质发展、交通拥堵和文化断层等消极后果。
关键词:开放;融入;城市国际化中图分类号:F292 文献标识码: A1.早期城市国际化早期的城市国际化是指在奴隶制和封建社会时期(欧洲的中世纪)的城市发展。
它们是自发的、零星的,仅仅是世界上部分地区的少数城市发生的现象,如古罗马、长安。
这一时期的城市国际化出于城市自身发展的需要,是国家扩张的结果,基于贸易的兴盛而发展起来,交通便利,人口大量增加,大都是崛起后又随着帝国的衰退而陷入了萧条。
世界的城市化进程和发展趋势
世界的城市化进程和发展趋势城市化是现代化的产物,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现象。
城市化不仅改变了人们的居住方式,也推动了社会结构、经济模式和文化观念的变革。
本文将从世界城市化的进程、特点以及发展趋势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世界城市化进程1.1 城市化的定义城市化(Urbanization)是指人口、经济活动、社会结构和文化观念从乡村向城市的转移和集中过程。
城市化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包括人口的城市迁移、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城市面积的扩大和城市化率的提高。
1.2 城市化的阶段城市化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初期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和成熟阶段。
1.2.1 初期城市化阶段初期城市化阶段主要发生在工业革命之前,城市是政治、文化和经济的中心,但人口规模较小,城市化水平较低。
1.2.2 快速发展阶段快速发展阶段是工业革命之后,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
1.2.3 成熟阶段成熟阶段是城市化发展的高峰期,城市化水平达到或接近饱和。
在这一阶段,城市化速度放缓,城市发展开始注重质量和可持续发展。
1.3 城市化的地区差异世界城市化的地区差异明显,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城市化水平、速度和模式都有所不同。
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较高,城市化过程中出现了大规模的城市郊区化现象;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速度快,但城市化水平相对较低,城市化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挑战,如贫民窟问题、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等。
二、世界城市化的特点2.1 城市化速度快世界城市化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速度快。
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速度远远超过了发达国家。
例如,中国城市化速度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一直保持在高位。
2.2 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世界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
目前,全球城市化率已经超过50%,许多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率已经达到或超过70%。
2.3 城市化过程中的社会经济问题世界城市化过程中,普遍存在着社会经济问题。
如贫民窟问题、失业问题、城乡差距问题等。
世界城市化发展模式对中 国的启示
世界城市化发展模式对中国的启示《世界城市化发展模式对中国的启示》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引擎。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各国的城市化进程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和模式。
研究世界城市化发展模式,对于正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的中国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世界城市化发展的主要模式1、欧美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模式欧美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起步较早,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
其特点是以工业化为主要推动力,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人口逐渐向城市集中。
在这一过程中,城市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不断完善,产业结构逐渐优化升级。
例如,英国在 18 世纪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实现城市化的国家。
美国在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也迅速实现了城市化,形成了以大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群。
2、拉美国家的城市化模式拉美国家的城市化进程较为迅速,但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其特点是人口过度集中于少数大城市,城市规划和管理滞后,导致城市贫困、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城市病”严重。
例如,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和圣保罗等城市,吸引了大量人口涌入,但城市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无法满足需求,造成了社会不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困境。
3、亚洲新兴经济体的城市化模式亚洲新兴经济体如韩国、新加坡等国家的城市化发展较为成功。
其特点是政府在城市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引导作用,通过制定合理的规划和政策,推动产业升级和城市发展。
同时,注重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加强环境保护和公共服务的提供。
二、世界城市化发展模式对中国的启示1、坚持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中国在推进城市化的过程中,要继续坚持以工业化作为重要支撑。
通过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提高产业的附加值和竞争力,为城市化提供持续的动力。
同时,要避免出现产业空心化,确保城市经济的稳定增长。
2、注重城市规划和管理借鉴欧美发达国家的经验,中国应加强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和前瞻性。
合理布局城市功能区,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
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交通、能源、供水等公共服务设施。
德国的城市化历程回顾及对中国的启示
德国的城市化历程回顾及对中国的启示德国的城市化历程回顾及对中国的启示城市化是现代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德国作为欧洲经济强国,其城市化历程值得借鉴和学习。
从中可以发现许多对中国城市化发展具有启示意义的经验。
回顾德国的城市化历程,可以从19世纪开始观察。
当时,德国正处于工业革命的初期阶段,工业化进程推动城市化进一步加速。
随着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大量劳动力涌入城市,城市规模急剧扩张。
例如,柏林、汉堡、法兰克福等城市迅速发展壮大,成为德国的工商业中心。
这种城市化进程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推动了德国的经济增长。
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德国注重城市规划和城乡协调发展。
德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确保城市的良好发展。
首先,德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城市规划政策,包括土地利用、建筑布局、交通规划等方面。
这些政策为城市的有序发展提供了指导和规范。
其次,德国注重城市与农村的协调发展。
城市不仅仅是经济中心,还是社会和文化中心。
为了使城市和农村相互补充,德国在城市周边建设了许多绿地和生态农村,提供了便捷的农村城市化过程。
此外,在德国的城市化进程中,发展低碳城市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德国积极采用清洁能源,提倡低碳出行和建设绿色建筑,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德国城市中的公共交通发达,人们普遍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此外,德国的建筑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倡导绿色建筑概念,注重节能环保,使城市成为一个宜居的环境。
这种低碳城市发展理念值得中国借鉴。
回顾德国的城市化历程,可以得出对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启示。
首先,城市规划是城市化发展的关键。
中国在城市化进程中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例如城市过度拥堵、土地滥用等。
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政策非常重要。
政府应加强城市规划的制定,合理规划土地利用和建筑布局,避免城市无序扩张。
其次,注重城乡协调发展也是很重要的。
城市不仅仅是经济中心,还是社会和文化中心。
为了保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政府需要在城市周边建设绿地和生态农村,确保城乡之间的平衡。
世界城市化进程带给我们的启示
世界城市化进程带给我们的启示当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发展的加速时期,尤其是小城镇的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点,也是解决我国未来50年近5亿乡村人口的“进城”问题的有益途径。
因此在我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城市化发展又加速的背景下,研究世界城市化,特别是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的经验教训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标签:城市化城市病集中化分散化一、世界城市化进程的总体特征1.世界城市化进程中的阶段特征纵观世界城市化的发展过程,从城市化的发展速度来看,城市化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城市化初期发展缓慢,中期发展速度加快,后期发展速度又放慢。
呈现出慢-快-慢的过程。
即呈现慢-快-慢的过程,对于城市化速度发展过程所经历的这种变化轨迹,现在研究城市化的学者一般都称之为“S”型曲线。
最早提出“S”型曲线理论的是美国学者、地理学家诺瑟姆。
他在书中把世界城市化发展过程所经历的运动轨迹形象地概括为一条稍被拉平的“S”型曲线。
但他没有具体提出这条曲线的数学模型。
清华大学焦秀琦在1987 年对“S”型曲线理论进行了数学模型推导,描绘出了城市化发展的“S 曲线形状图。
图城市化发展的“S”型曲线注:Y-代表城市化水平,t-代表时间。
资料来源:《城市规划》,1987年第2期,P35。
我们通过对世界城市化进程的指标分析,也可以看出“S”型曲线是有现实依据的。
如下表所示,无论是城市化的水平还是城市化进程年平均增速都表明,世界城市化进程经历了19世纪初到20世纪初的缓慢阶段后,进入了1920年~2000年的加速推进时期,年平均增速也达到了0.3%以上,而进入21世纪,则会稳定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再次进入慢速发展时期。
表1 世界城市化进程资料来源:胡欣江小群:《城市经济学》,P30表2 近250年世界城市化进程平均增速资料来源:胡欣江小群:《城市经济学》,P30对于城市化发展过程中所呈现的“S”型曲线规律,在西欧、北美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表现得最为充分。
国外城镇化的经验与启示
国外城镇化的经验与启示国外城镇化的经验与启示1. 引言随着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速,各国都在不断探索和推进城镇化进程。
国外城镇化经验给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示。
本文将从国外城镇化政策、城市规划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对国外城镇化的经验进行和分析,并为中国的城镇化进程提供一些建议。
2. 国外城镇化政策的经验2.1 灵活的政策制定国外城镇化政策的一个重要经验是灵活性。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城镇化程度和发展需求各不相同,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制定城镇化政策。
例如,一些发达国家采取了激励措施来吸引人才,而一些发展中国家则着重解决基础设施和住房问题。
2.2 多部门协同合作国外城镇化政策在制定和实施过程中通常涉及多个部门和领域的合作。
政府部门、学术机构、社会组织和民间企业等需要形成合作共识,并各自发挥各自的优势和作用,共同推动城镇化进程。
3. 国外城市规划的经验3.1 人本主义城市规划国外城市规划注重人的需求,即人本主义城市规划。
在城市规划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居民的需求和利益,提供优质的居住、工作和娱乐环境。
例如,一些国外城市重视保护历史建筑和文化遗产,开发公共空间,提供更多的休闲和娱乐设施。
3.2 可持续城市规划可持续发展是国外城市规划的重要理念之一。
城市规划师们注重保护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碳排放和垃圾产生。
例如,一些国外城市鼓励居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自行车或步行出行,减少私家车使用。
4. 国外城镇化对中国的启示4.1 根据中国的现实情况制定适合的城镇化政策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城镇化进程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机遇。
,我们应该根据中国的现实情况和经济发展阶段,制定适合的城镇化政策。
政府应该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鼓励农民进城就业,并提供相应的社会保障。
4.2 注重城市规划中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本主义理念中国的城市规划要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和人本主义理念。
我们应该在城市规划中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并为居民提供更好的居住和工作环境。
国外城市化现状与启示研究
国外城市化现状与启示研究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成为了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
国外城市化发展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也在一些方面面临挑战。
通过对国外城市化现状的研究,可以为我国城市化进程提供一定的启示。
一、国外城市化现状1.城市化进程加速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城市化进程迅速加速。
据联合国数据显示,全球城市化率已达到55%,预计到2050年,城市化率将达到68%。
在发达国家中,城市化率已经达到80%-90%,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速度更加迅猛。
2.城市化对环境的影响城市化进程对环境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工业化、能源消耗、交通问题等问题日益突出。
城市垃圾、废气、废水等排放不断增加,城市的生态环境面临严重挑战。
3.城市化对社会的影响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城市的社会问题也日益凸显。
城市贫富差距扩大,社会犯罪率上升,公共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不断引起关注。
4.城市化对经济的影响城市化进程对经济的影响也非常显著。
城市化进程加速了城市规模的扩大和产业结构的转型,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但同时也使城市劳动力市场竞争加剧,城市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加重。
二、国外城市化的启示1.城市化规划必须科学合理国外城市化规划非常注重科学性和可行性。
在城市化规划中,必须综合考虑经济、环境、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因素,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发展方案。
2.城市化要注重环境保护城市化进程必须注重环境保护。
国外城市化进程中,注重绿色发展,完善城市公园、生态园、森林公园、生态廊道等绿地系统,同时,加强城市污染治理,严格控制工业废气、废水等排放,为城市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
3.城市化要注重社会公平城市化进程中要注重社会公平。
在城市化规划中,必须注重人口流动和社会保障问题,完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推进住房保障政策,促进城市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和谐。
4.城市化要注重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必须注重经济发展,以产业升级、产业转型和城市创新为重点,促进城市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提升城市经济竞争力。
简述国外城市化发展的过程及对我国的启示
力 向城 市 的 转 移 。 1 6 、 1 7世 纪 英 国圈 地 运 动 高 涨 , 大 量 农 民失 去 能 和 条 件 逐 步 形 成 并 完 善 的 过程 , 是 农 业 生 产 与非 农 业 生 产 保 持
土地 , 成 为 非农 产 业 的 劳 动 力 。 同时 , 由 于 阻 碍 自由 迁徙 的 相关 法 基 本 同 步 发 展 的 过 程 。 律 的废 弃 和 修 正 , 消 除 了 人 口流 动 的 障 碍 , 诸 多 因素 在 很 大 程 度 城 市 化 不 可 缺 少 的
整个 过 程 中 , 任 何 一 个 阶 段 的 发 展 都 是
上 促 进 了农 村 人 E l 和 农 业 劳 动 力 向城 市 的转 移 . 促 进 了城 市 化 的
发展 。
2 . 2城 市 化 发 展 需 注 意 制 度 性 因 素 的 影 响 户 籍 制 度 及 土 地 所 有 制 的性 质 对 农 村 人 口和 农 l 劳动 力 的
和特 点. 对 我 国的 城 镇 化 进 程 有 着 积 极 的借 鉴 意 义
关键词 : 世 界 各 国城 市化 ; 基本过程 : 特 点: 我 国的 启 示 1世 界 各 国城 市 化 的基 本 过 程 和 特 点
二 是 根 据 发展 和变 化积 极 调 整城 市 发 展 战 略 。 韩 国的 城 市 化 发 展 战 略 经 历 了 个 阶段 , 体 现 m韩 国政 府 根 据 发 展 和 变 化 积 极 地 调 整 城 市 化 的政 策 和 规 划 。 第 一 个 阶 段 是 主 要 城 市 迅 速 发 展 壮
简述 国外城市化发展 的过程 及对我 国 的启示
高 琪 莉 ( 山西 省 晋 中市 平 遥 县 农 业 委 员 会 0 3 1 1 0 0)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对全球城市发展的启示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对全球城市发展的启示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城市人口比例增长的过程。
在过去几十年里,中国不断推进城市化进程,迅速发展成为世界上城市化最为迅速的国家之一。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对全球城市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和启示。
首先,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为全球城市发展提供了经验和教训。
中国在城市化过程中遇到了诸多挑战,例如环境污染、资源短缺、城乡差距等问题。
这些问题的出现为其他国家提供了学习的机会,避免再次犯同样的错误。
例如,在城市规划过程中,中国发现了传统城市规划模式的局限性,随后采取了更加可持续和综合的城市规划方式,这为其他国家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其次,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为全球城市发展带来了机遇和合作的空间。
中国城市的崛起成为了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
这不仅促进了中国与其他国家的经济合作,也为其他国家提供了经贸合作的机会。
例如,中国的城市化带动了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各国可以参与中国的基建项目,共同分享发展机遇。
第三,中国城市化进程对全球城市发展提供了创新思路。
中国的城市化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独特的解决方案,例如共享单车、智慧城市建设等。
这些创新不仅改善了中国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也为其他国家提供了借鉴和应用的机会。
共享单车的火爆,使得全球城市都开始探索基于共享经济的交通解决方案;智慧城市的建设,为城市管理和服务提供了更多智能化的方式。
最后,中国城市化进程对全球城市发展带来了文化和价值观的交流。
城市是文化的交融之地,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化元素和价值观的传播对全球其他城市产生了影响。
中国的文化节庆、建筑风格等都成为了各国城市借鉴和融入自身文化的源泉。
通过城市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不同国家的城市可以相互学习,促进文化的多样性和发展。
综上所述,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对全球城市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启示。
中国的经验和教训为其他国家提供了借鉴和学习的机会,城市化过程中带来的机遇和合作空间为各国间的经济合作提供了契机,中国的创新思路和文化交流对全球城市发展产生了影响。
全球城市化进程及其影响
全球城市化进程及其影响一、引言全球城市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
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口涌入城市,导致城市扩张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
这一现象不仅对城市本身产生深远影响,也对整个社会和经济产生重要影响。
本文旨在探讨,希望可以对以下研究提供一些帮助。
二、全球城市化进程的现状1.全球城市化进程的现状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经济的快速增长,越来越多的人口涌入城市,城市人口比重不断增加。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球已有超过半数的人口生活在城市中,城市化程度明显提高。
在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更是高达80%以上,城市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
2.全球城市化进程的特点全球城市化进程呈现出一些明显特点。
首先,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城市化速度加快。
其次,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扩张面积日益增加。
再次,城市发展不平衡,一些大城市和都市圈发展迅猛,而一些小城市和农村地区落后滞后。
最后,城市间联系日益紧密,城市群化现象愈发显著。
三、全球城市化进程的影响1.经济影响全球城市化对经济的影响十分显著。
首先,城市作为生产和消费中心,对经济增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城市聚集了大量产业、商业和服务业,带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其次,城市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吸引了大量农民工和外来人口涌入城市,城市劳动力市场更加活跃。
再次,城市人口密度增加,促进了资源、技术和资本的集聚,有利于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
最后,城市消费水平提高,拉动了内需市场的扩大,促进了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2.社会影响全球城市化对社会的影响也非常深远。
首先,城市里人口聚集密集,社会交往频繁,促进了文化、价值观念的传播和交流,有利于社会多元化和文化融合。
其次,城市化过程中,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得到改善,提高了人民生活质量和福祉水平。
再次,城市教育、医疗、住房等资源更加充裕和平均分配,减轻了城乡差距,缓解了社会矛盾。
最后,城市人口流动增加,有利于促进城市之间和城乡之间的互动和合作,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
赴美国学习考察城市化进程的心得与启示
赴美国学习考察城市化进程的心得与启示赴美国学习考察城市化进程的心得与启示去年10月,我有幸参加了“福建省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专题研修班”在美国为期二个月的考察,对美国的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有了粗略的了解。
美国150多年来城市化发展的历程,有着许多有资借鉴的经验,也不乏令人反思的教训。
本文试就这次学习考察中感悟到的美国城市建设理念,结合三明城市化发展的实际,谈谈个人的几点体会。
一、坚持工业强市,促进城市化发展。
美国的城市化过程非常明显地说明了工业化与城市化之间的互动关系。
可以说,没有工业化的发展,也就没有今日美国城市的辉煌。
美国东部城市芝加哥、西部著名的“硅谷”城市——圣何塞,它们的建城和发展,就是分别依靠近代工业产业和新兴电子产业的兴起,迅速形成产业集群规模,集聚了大量的就业人员,随之带动了其它相关产业的发展,才有了它今日的风彩。
三明城市的兴起和发展,也充分说明了工业化对城市发展的促进作用。
在近50年的发展历程中,大量的工业企业的引入,使三明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山区小县,发展成为福建省的重要工业基地,人口也从原先的3万多人发展到今天的28万人,成为福建中部的一座重要城市。
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三明城市区位和体制上的弊端阻碍了城市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城市化进程也受到了较大的影响。
据统计,2017年三明全市生产总值为392.08亿元,城镇化水平为42.1%,比全省平均水平47.3%低了5.2个百分点。
由此看来,我市的经济基础还比较薄弱,对城市发展的支撑能力还不够强。
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未来三明城市的发展目标是“要围绕永安—三明—沙县城市主轴线,优化城市发展布局,建设成为我省的经济发展腹地、重要工业基地、绿色产业高地、生态胜地,成为连接沿海、辐射内地、联动周边经济协作区的重要区域性中心城市。
”因此,三明市要加快城市化发展,必须强调做强做大产业基础,进一步提升城市集聚资源和辐射带动功能。
世界城市化历程回顾*--兼述英国城市化的特征与启示
Ab s t r a c t :Ge n e r a l d e v e l o p i n g p r o c e s s o f wo r l d u r b a n i z a i t o n
c a n be d i v i de d i n t o 2 s t a ge s :t he is r e o f t r a it d i on a l c i t y a nd t he
t a k i n g t h e UK a s a n e x a mp l e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f s y n c h r o n i z a i t o n yp t e u r b a n i z a i t o n ,
i t s de ve l o pm e n t c ha r a c t e is r ic t s o f u r ba ni z a t i on a nd r e f e r e nc e or f Chi na ’S c ur r e nt ur b a ni z a t i o n d e v e l o p me nt a r e a l s o d e s c ibe r d
s t a r t i n g o f u r b a n i z a t i o n ,t h e a p pe a r a n c e o f mo d e r n c i t y a n d a c c e l e r a t i o n a n d c o mp l e t i o n o f u r b a n i z a t i o n .I n t h e e v o l u t i o n p r o c e s s o f u r b a n i z a i t o n , f r o m s t a r t i n g , a c c e l e r a t i o n t O c o mp l e i t o n ,
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及启示
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及启示学院:人口·资源与环境学院班级:地理科学0902姓名:张卉学号: 200901410213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及启示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已进入一个加速发展的时期,在城市化进程的过程中,或多或少的会出现各种城市问题,为了避免今后城市化出现各种城市问题,本文分析了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进程,在城市化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及解决方法,以及对我国城市建设的启示。
分析了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进程主要有城市化、郊区化、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四个过程,而我国主要出于第一个进程。
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进程中的建设稠密型城市对中国城市化道路的启示,以及21世纪我国城市化道路的发展。
关键词:城市化进程启示中国城市化1.引言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城市化已进入一个加速发展的时期。
根据2010年“六普”数据,中国的城镇人口比重已达49.68% [1],相比第五次人口普查,城市化率高了近十个百分点。
在今后几十年内,随着加入WT0、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户籍制度的改革、城市化同工业化关系的逐渐协调以及国民经济快速稳定的发展等,中国的城市化仍将快速发展。
探讨发达国家200多年的城市化历程,吸取其经验教训,一方面可以从理论上进一步深化对城市化规律的认识,另一方面也有助于进一步明确中国城市化的正确发展方向,实现中国可持续的城市化。
2.发达国家的城市化历程发达国家的城市化始于18世纪中叶的产业革命。
18世纪60年代产业革命的发生,使机器大生产取代了手工生产,而工业生产的集中促使了城市化的发展。
进入19世纪以后,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明显加快,村镇向城镇发展,小城镇向城市化发展,城市人口迅速增长。
在随后的几十年间,大多发达国家已经过了城市化的初始阶段、高速发展阶段和成熟阶段。
据《1989世界发展报告》显示,世界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均在80%以上,其中英国已达92%、比利时为97%、澳大利亚为86%、荷兰为88%、丹麦为86%。
国际城镇化进程对中 国的启示
国际城镇化进程对中国的启示《国际城镇化进程对中国的启示》城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研究国际城镇化进程对于中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从世界范围来看,发达国家的城镇化进程起步较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
以美国为例,其城镇化的特点之一是高度的市场化和自由化。
在这一过程中,产业的不断升级和转移推动了人口的流动和城市的发展。
先是农业的机械化促使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而后制造业的兴起带动了一批工业城市的崛起。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服务业逐渐成为主导产业,城市的功能和形态也发生了深刻变化。
这启示我们,中国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要注重产业的合理布局和升级,通过产业的发展来带动城镇化,同时要提高城镇化的质量,不仅仅是人口的聚集,更要注重城市功能的完善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欧洲国家的城镇化也有其独特之处。
例如,德国在城镇化过程中非常注重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持续性。
城市的建设充分考虑了生态环境、文化保护和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
中小城镇的发展十分均衡,避免了人口过度向大城市集中,减少了“大城市病”的出现。
这提醒我们,中国在城镇化规划中要强化统筹规划,注重区域协调发展,既要发展大城市,也要重视中小城镇的建设,形成多层次、多中心的城镇体系,同时要保护好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遗产。
日本的城镇化进程则展现出了政府主导的特点。
政府通过制定一系列政策和法规,引导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人口的有序流动。
同时,高度发达的公共交通体系有效地解决了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这对于中国来说,意味着政府在城镇化中要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交通设施的建设,提高城市的运行效率。
再看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进程,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些反面的教训。
例如,一些拉美国家在城镇化过程中,由于缺乏产业支撑,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但无法获得稳定的就业,导致城市贫民窟的出现,社会治安问题突出。
这警示我们,中国必须要坚持城镇化与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避免盲目追求城镇化速度而忽视了产业的发展和就业的保障。
世界城市化进程重要年表
世界城市化进程重要年表1. 3000年前:古代城市的兴起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古代城市在世界各地开始兴起。
埃及的底比斯、亚述的尼尼微等城市成为了早期城市化的代表,城市规模逐渐扩大,经济和政治中心逐渐形成。
2. 2世纪前:罗马帝国的崛起公元前2世纪,罗马帝国开始崛起,成为古代世界最庞大的城市化帝国之一。
罗马城成为世界主要的文化、政治和经济中心,扩张至大片领土,对后世的城市化产生深远影响。
3. 15世纪:欧洲的城市复兴15世纪,欧洲的城市复兴开始兴起,其中以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威尼斯、罗马以及荷兰的阿姆斯特丹等城市最为重要。
城市经济繁荣,艺术、科学和文化的发展迅速,标志着现代城市化发展的起点。
4. 18世纪:工业革命带来的城市化浪潮18世纪的工业革命为城市化进程注入了新的动力。
以英国为中心的工业化进程导致城市人口迅速增长,工业城市如曼彻斯特、伯明翰等崛起,城市面貌发生巨大变化。
5. 19世纪末:美国的城市化进程19世纪末,美国开始迅速城市化,尤以纽约、芝加哥、洛杉矶等城市为代表。
工业化和移民潮使得城市人口大幅增长,城市规模扩大,经济发展迅速,成为世界上最具活力的城市之一。
6. 20世纪初:亚洲城市化的崛起20世纪初,亚洲的城市化进程逐渐崛起。
东京、香港、上海等城市成为亚洲主要的经济和金融中心,推动了整个地区的城市化进程。
7. 20世纪后期:拉美和非洲的快速城市化20世纪后期,拉美和非洲大陆迅速城市化。
墨西哥城、里约热内卢、拉各斯等城市人口激增,城市化程度迅速提高,但也带来了城市贫困和不平等的问题。
8. 当代:全球化背景下的城市发展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当代城市化进程呈现出新的特点。
跨国公司的发展与城市的紧密联系,国际间人口流动的增加,城市功能的进一步多元化等,都为城市化进程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总结:世界城市化进程在过去的几千年中取得了巨大成就。
从古代城市的兴起,到罗马帝国、欧洲城市复兴、工业革命,再到美国、亚洲和其他地区的快速城市化,每一个阶段都对全球城市化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地球的城市化进程与特点
地球的城市化进程与特点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地球上的城市化进程不可避免地加速进行。
城市化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在全球范围内具有普遍性,但各个地区的城市化特点也有所不同。
一、全球城市化的进程全球城市化的进程可以追溯到人类文明的发展史。
随着农业革命和工业革命的推进,大量人口迁移到城市中,城市从传统的村落聚居发展成为现代化的社会组织形式。
目前,全球范围内的城市化进程趋于加快,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速度更为迅猛。
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特点1. 巨大的人口规模: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庞大,特别是中国和印度等人口大国。
这导致大量的人口涌向城市,使城市化进程加速。
2. 快速的经济发展:发展中国家经济的腾飞,带动了城市的发展。
城市成为了重要的经济中心,吸引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
3. 城乡差距加大:在发展中国家,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发展差距日益加大。
城市的发展更具活力和吸引力,因此城市化的速度更快。
4. 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也得到了大力发展。
交通、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的完善,为城市提供了更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5. 产业结构的转变:随着发展中国家经济结构的调整,农业劳动力逐渐向城市流动,工业和服务业成为城市经济的主导。
这也带动了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三、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特点1. 基础设施的完善: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进程较早开始,其城市基础设施已经相对完善,城市环境质量高。
2. 人口稳定增长:相对于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的人口增长较为稳定。
人口规模相对较小,城市化进程相对缓慢。
3. 多元化的产业结构:发达国家的城市以服务业和高科技产业为主,产业结构多元化。
城市经济比较稳定,城市化的进程相对较为平缓。
4. 高度的城市规划:发达国家注重城市规划和管理,城市环境美观整洁,城市功能完备。
5. 城市再生与可持续发展:发达国家注重城市的再生和可持续发展,提倡生态环保和绿色发展。
城市的绿地和公园设施得到重视,增加居民的生活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城市化进程及启迪叶裕民①内容摘要:世界城市化伴随着工业化进程而逐步推进。
当前,世界城市化的重心正在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城市化弱质是发展中国家共同面临的问题,知识经济为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提供了历史性的机遇;与日本城市规模结构相比较,中国市镇比重太低,中国的城市化过度依赖于小城镇,造成严重的城市短缺;德国城市化过程中的重要经验是政府积极创造条件,解决城市化过程中的各种社会问题,包括住宅问题、就业问题、疾病问题和教育问题,通过建立规范的社会制度促进德国城市化进程快速、平稳发展。
关键词:世界城市化日本城市规模结构德国城市政府职能启迪一、世界城市化进程及特征世界城市化起步于18世纪中叶开始的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推动着人类社会逐步实现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由农村时代向城市化时代的转变。
到20世纪末,世界城市化水平达到46%。
纵观世界城市化历程,呈现出如下特征:(一)随着工业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不断推进,世界城市化水平呈现出不断提高的态势在1800年时,世界城镇人口比重才仅仅为5.1%,1850年也仅为6.3%。
此后,随着进入工业化国家的增多及工业化进程的加速,世界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1900年全世界城镇人口的比重为13.3%,1950年为29%,2000年为47.2%(图1)。
世界范围内的城市化速度正在不断加快:1800-1850年全世界城市化水平每年平均增长0.024个百分点,1851-1900年该速度增加到0.14个百分点,1900-1950年为 0.31个百分点,1951-2000年50年平均增长速度是每年增长0.36个百分点。
21世纪是城市化的世纪。
据世界银行预测,到2015年,世界城市化水平将达到53.7%,其中发达国家达到82.3%,发展中国家将达到49.3%②。
从整体上看,21世纪上半期全世界将发展成为城市社会。
①叶裕民,女,1962年生,中国人民大学区域经济与城市管理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区域经济与从事经济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②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02年人类发展报告》,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年版,第156页。
(二)世界城市城市化的重点正在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世界城市化水平的地区差异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两个群体。
工业革命起源于英国,英国也是世界上实现城市化最早的国家。
早在1850年,英国的城镇人口比重就已经超过50%,开始初步进入城市社会。
随着工业革命的传播,那些先期接受工业革命并迅速实现工业化的国家就成为今天的发达国家和地区,那些很迟才开始走上工业化道路的国家和地区就成为今天的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的城市化道路基本上是在20世纪上半叶完成的。
表1反映出,1900年发达国家仍然处于城市化的起步阶段;到1950年就已经初步进入了城市社会;1975年已经进入了成熟的城市社会。
20世纪末,虽然发达国家城市的社会经济技术水平日新月异,但是城市化水平提高的速度已经大大减缓,说明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量的增加的过程已经基本完成,主要表现为质的提高的过程。
而这一过程则是无止境的。
表1 世界城市化进程及地区差异全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总人口城镇人口城市化水平城镇人口城市化水平城镇人口城市化水平(百万人)(百万人)(%)(百万人)(%)(百万人)(%)1800 978 50 5.1 20 7.3 30 4.31825 1100 60 5.4 25 8.2 35 4.31850 1262 80 6.3 40 11.4 40 4.41875 1420 125 8.8 75 17.2 50 5.01900 1650 220 13.3 150 26.1 70 6.51925 1950 400 20.5 285 39.9 115 9.31950 2501 724 29.0 449 52.5 275 16.71975 4066 1541 37.9 560 75.0 952 29.32000 6057 2858 47.2 694 79.1 2115 41.72015 7207 3870 53.7 765 82.3 3024 49.3资料来源:1.周一星:《城市地理学》,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78、81页; 2.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02年人类发展报告》,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年版,第156页。
2015年为预测值。
表1表明,发展中国家是世界古文明的发祥地,在工业革命以前,发展中国家的城镇人口和经济发展水平都胜于现在的发达国家,1820年,中国和印度的GDP分别占世界总量的28.7%和16.0%,而法国、英国、俄国、日本、美国、普鲁士六国之和仅占22.1%。
①但是,在近代工业革命的过程中,发展中国家远远地落后于世界发展的步伐,其城市化进程在总体上约落后于发达国家75年。
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大都起步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20世纪70年代开始进入城市化高速发展阶段,世界城市化的重心开始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1975年发展中国家的城镇人口已经再次远远超过发达国家,成为支撑世界城市化进程的主要力量。
(三)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过程中城市发展质量提高滞后于数量的扩张2000年年发展中国家的城镇人口高达21.15亿,是发达国家的3倍,占世界城镇人口的75.3%。
但是,发展中国家城镇人口的高速增长并没有带来经济的同步发展。
2000年发展中国家创造的GDP占世界的比重不足21.0%。
占世界城镇人口1/4的发达国家创造了拥有世界生产总值的79.0%和出口市场份额的82%。
②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城镇人口增加了,城市化水平提高了,创造财富的能力并没有相应幅度的提高。
换言之,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中量的扩张快于质的提高。
(四)在世界城市化进程中过度城市化与城市化不足并存在世界城市化的进程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曾经发生过过度城市化和城市化不足的问题。
所谓过度城市化,是指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城市化进程大大快于工业化进程。
乡村人口过快地向城市迁移,超过城市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城市基础设施的承载能力,以至于造成大量人口缺乏就业机会,造成城市住房紧张,交通拥挤,犯罪增加。
过度城市化在许多发达国家城市化的过程中出现过。
由于这些发达国家经济①麦迪森:《世界经济二百年回顾》,改革出版社1997年版,第11页。
②联合国贸发会议第十届大会数据,转引自《人民日报》2000年2月22日第六版:《改革不合理国际规则》。
发展快,在不长的时间内就通过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升级、以及郊区化等路径比较好地消化和解决了过度城市化的问题。
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如巴西、阿根廷、墨西哥等,至今仍然存在着过度城市化的问题。
比如墨西哥1999年年城市化水平为74%,与美国(77%)和日本(78%)基本相当,而同年墨西哥的人均GDP4400美元,相当于美国和日本的14.7%和13.7%。
①过度城市化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在城市化的过程中,人口无序流动,缺乏管理;二是经济发展滞后于城市化进程。
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忽视农村和农业的发展,城乡差距拉大,乡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
而城市经济又没有得到足够的发展,不能够很好地为进入城市的乡村人口提供就业机会和生活条件,从而造成众多的社会问题。
所谓城市化不足,是指城市化进程大大滞后于工业化进程。
在发达国家工业化的过程中,城市化滞后主要表现为城市非农产业的劳动力供给不足,通常通过劳务输入(德国、俄罗斯),以及采取优惠政策鼓励农民进入城市(日本)等途径来解决。
在东欧和东南亚的许多发展中国家,也存在着城市化滞后问题。
比如泰国,1999年人均GDP1960美元,比中低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高出58%,但其城市化水平仅为21%,低于中低收入国家41%的平均水平。
其原因主要在于:一是人为的政策因素(东欧、苏联等),限制农民进城(赵树枫,1998)。
二是工业过度分散,乡村人口就地非农化所致(东南亚一带)。
中国当前也具有城市化不足的特征。
(五)知识经济正在更高的起点上启动新一轮的世界城市化进程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高技术产业和信息产业的大发展,终于在世纪之交把世界推进了一个新的时代——知识经济时代。
知识经济由于具备如下特征而成为推进世界范围内新一轮城市化进程的重要力量:第一,知识经济是以城市为主要空间依托的经济。
知识经济以智力资源为基础,而城市是人力资本最雄厚的地方。
各国都在努力以城市为平台,创造学习型城市,使更多的国民有机会提高自身素质,并参与到知识经济发展的浪潮之中;大批才华出众的有志之士也都集中到城市这一富有挑战性和创造性的环境之中,施展才华。
因此,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必然会伴随着新一轮世界范围内的城市化浪潮——城市的发展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会有空前的提高。
知识经济特别为发展中国家推进城市化进程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实际上,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正是以此为背景展开的。
第二,知识经济是以高技术产业为主体的经济。
现代化的大城市人才济济,是高技术产业和产品研究与开发、生产和传播的最好场所。
最近20年里,世界各国又一次掀起大城市发展的浪潮,特别集中地表现在大城市人口又一次快速增①世界银行:《2000/2001年世界发展报告》,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年版,第278-279页。
长,以及产业结构的迅速升级。
大城市超前发展,不仅是工业化中期规模经济时代的必然产物,也是知识经济时代城市化的重要特征。
第三,知识经济是以网络传输为主要通讯手段的经济。
网络将整个世界连为一体,瞬间完成世界各个角落之间的交流,大大降低了相互交流的成本,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将因此变得更加激烈而不是相反。
在网络时代,一方面尖端的高技术产业需要借助发达的现代化的大都市来发展;另一方面,更加大量的一般产业在空间选择上的自由度更大。
他们可以在远离大都市的中小城市发展。
知识经济时代中小城市也因此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和机会。
实际上,技术越进步,社会越发达,提供给人类发展可选择的路径也就越多样化,各国各地区城市化的具体路径,要视具体国情区情而定,不能盲目效仿。
世界城市化进程给我们的启迪: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是孤立的,是与世界大批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浪潮相伴相随。
中国已经错过了第一次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浪潮,并因此由先进国家演化为发展中国家;面对第二次世界性性城市化浪潮,我们没有理由再一次错过。
中国要吸取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弱质的教训,在重视推进城市化量的增加的过程中,要特别重视城市化质量的提高,加速城市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避免和消除城市化过程中可能产生的一系列社会问题。
知识经济为中国城市化提供了历史性机遇,中国需要加快城市化的制度创新,消除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空间聚集的制度障碍,为各级各类城市的发展提供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