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 甲基化与基因组印迹的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植物DNA甲基化研究进展

植物DNA甲基化研究进展

植物DNA甲基化研究进展
植物DNA甲基化是指在CpG二核苷酸位点上结合甲基基团,从而对基因的表达进行调控的一种表观遗传修饰。

这种修饰方式广泛存在于植物细胞中,并且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近年来,植物DNA甲基化的研究正在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本文将重点介绍植物DNA甲基化的调控机制、功能以及最新的研究进展。

DNA甲基化是一种转基因作物培育中常见的遗传工程技术。

利用DNA甲基化酶将野生型植物基因组中的某些位点甲基化,可以使基因的表达发生变化,从而达到改良植物性状的目的。

通过对植物中DNA甲基化修饰的研究,可以揭示植物基因表达调控机制的奥秘,进一步提高植物的产量和抗逆性。

DNA甲基化修饰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研究发现,DNA甲基化修饰与植物的发育、开花、果实成熟等过程密切相关。

DNA甲基化调控了植物的分化和分生组织的形成,在根系发育中发挥重要作用。

DNA甲基化还参与了植物的光信号转导、植物对逆境的应答等重要的生理过程。

近期的研究还发现,DNA甲基化修饰还可能介导环境信号对植物发育和逆境应答的调控。

在植物DNA甲基化的研究中,测序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研究人员提供了更多的工具和数据,从而推动了该领域的进展。

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人员可以全基因组水平上准确测定植物DNA甲基化的分布图谱,进一步揭示DNA甲基化的遗传规律和功能。

研究人员还通过建立DNA甲基化修饰与基因表达的关联网络,揭示了DNA甲基化在植物基因表达调控中的网络调控机制。

植物DNA甲基化研究进展

植物DNA甲基化研究进展

植物DNA甲基化研究进展植物DNA甲基化是指在植物DNA分子中存在着甲基基团(CH3),这些甲基基团能够与DNA核苷酸碱基结合,并通过甲基转移酶的催化作用将甲基基团添加到DNA分子上。

植物DNA甲基化是一种重要的表观遗传修饰,它能够影响基因的表达和反应敏感性,从而对植物的发育和适应环境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近年来,关于植物DNA甲基化的研究取得了许多重要的进展。

首先是发现了植物DNA 甲基化对植物发育的影响。

研究发现,植物DNA甲基化参与了植物发育的各个阶段,包括种子萌发、胚胎发育、根系生长和花卉开花等过程。

通过改变甲基化水平或甲基转移酶的活性,可以对植物的发育过程进行调控。

研究还发现,植物在逆境条件下会产生全基因组DNA甲基化的变化,这种变化可能与植物对逆境的适应和响应有关。

研究还揭示了植物DNA甲基化与遗传变异之间的关系。

植物DNA甲基化的变化不仅能够通过调控基因表达来影响植物的表型特征,还能够通过调控基因组的稳定性来影响植物的遗传变异。

研究发现,DNA甲基化缺陷的植物在基因组稳定性上表现出较高的变异性,而DNA甲基化水平的增加可以增加基因组的稳定性。

研究还发现了植物DNA甲基化与疾病之间的关系。

植物DNA甲基化异常会导致基因的表达异常,从而引发一系列的疾病。

甲基化缺陷可能导致植物免疫系统异常、生长发育异常等。

研究还发现,一些疾病的发生与个体的DNA甲基化水平的异常变化密切相关。

植物DNA甲基化是植物基因表达调控的一个重要机制。

近年来,相关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多重要的进展,揭示了植物DNA甲基化与植物发育、适应环境、遗传变异和疾病之间的关系。

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植物DNA甲基化会成为植物科学研究的一个热点领域,并为解决植物发育和适应环境的一系列问题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

DNA甲基化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_孙贝娜

DNA甲基化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_孙贝娜
MSP 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 CpG 岛甲基化检测方法, 可检出比例为千分之一的甲基化片段。可靠的 MSP,关 键在于引物,其引物设计需两个已知的、包含多个完全 甲基化或非甲基化 CpG 位点的区域,但具有上述区域的 CpG 岛并不多,限制了 MSP 的使用。 1.2.4 荧光定量法(Methylight)
12
生命科学仪器 2009 第 7 卷 /4 月刊
综述
扑获方法富集甲基化的 DNA 片段。 1.3.1 甲基化高密度芯片(CpG Islands microarray)
高密度的甲基化芯片是研究全基因甲基化状态的有 力工具,这类芯片可结合 DMH,MeDIP 或 MIRA 技术进 行研究获得高通量的数据结果。目前通用的高密度甲基 化芯片有 Agilent 公司及 Nimblegen 公司的商品化 CpG 岛 芯片[22],分别有人类,小鼠等,也可根据需要定制芯 片。Agilent 公司的芯片探针设计以 100-300bp 的平均间 隔覆盖所有 UCSC 注释的 CpG 岛和 RefSeq 数据库中所有 已研究清楚的约 17000 个转录本。每个甲基化芯片上都 集成有约 244,000 个 60-mer 的寡聚核苷酸探针,目前利 用原位合成的技术可实现在 1 " x 3 "的玻璃片基上灵 活地大规模地合成芯片探针。Nimblegne 公司的 CpG 岛 芯片密度更高,达 389,000 个探针[23]。甲基化芯片的整 个技术过程为:首先将基因组 DNA 超声打断成 400bp- 500bpDNA片段,将其加热变性并将变性后的单链DNA 样品分成两份:其中一份单链 DNA 样品加入抗 5'—甲 基化胞嘧啶核苷抗体,使用免疫磁珠法分离样品中甲 基化DNA片段的抗体复合物,样品中其余的非甲基化 DNA 片段被洗脱,纯化免疫共沉淀的 DNA 片段 (MeDIP);视需要可对 MeDIP 与 Input 样品进行扩增; 将MeDIP(Cy5)与Input(Cy3)样品分别进行荧光标记;标 记后的 MeDIP 与 Input 样品混合、变性,与 DNA 微阵 列芯片杂交;用高解析度芯片扫描仪检测杂交信号; 最后对杂交结果进行数据提取、标准化、峰值分析、报 告。甲基化高密度芯片可灵活进行甲基化研究,得到 高灵敏度、高特异性、高重复性的结果。目前拥有 的众多芯片专利技术中,每个芯片探针都经反复实验 筛选优化而来,芯片可使用双色或单色标记系统,双 色标记系统比单色标记系统得到灵敏度和精确度更 高、重复性更好的结果,既可以有效地检测出弱的、 低频 DNA 甲基化水平改变,又可以在同一张芯片上直 接比较不同样本的差异。Agilent 公司还专门设计了 ChIP Analytics Software 软件处理甲基化芯片数据[20], 保证研究者更好检测出 DNA 甲基化事件并降低错判 率。该软件还有可视化数据浏览器功能,研究者能 方便的将数据定位到基因组上,结合各种已有的基因 组注释进行研究。 1.3.2 差异甲基化杂交(Differential Methylation Hybridization, DMH)

DNA甲基化与印记基因

DNA甲基化与印记基因

基化 持 保 性酶【, 该酶 39 ,] 4 。 定位于DA N 复制过程中
的复制叉, 在体细胞广泛表达, 在精母细胞和精原细 胞细线期高水平表达, 而在粗线期精原细胞核中未 见表达。正常胚胎发育过程中有高水平的Dml n t表 达, Dml 但 nt过度表达会使胚胎致死, 机制尚不清 楚。而 Dml nt不足会引起基因组低甲基化, 使染色 体不稳定( 如染色体缺失、 重排以及某一内源性位点 的重复畸变)通过染色体末端修饰减少 D A错配 , N
mditn Te e t mditn h g oe e srf t eaimnog e rtg ofao h eini ofao ot e m in ea h sbs e f ipnn i i. p ec i i f n s s o e l c g c e c y r t h t n m ii. e Ih aip tt t e tnot g oe Ein s s ai d o cvthi e t n oa ee o t f cos e m. e es w tt t r ru i e nu a m rn fc n u i f e s h n h n v c h h ss e d te q s d o a se p c
究 据 少1 证 甚 〔。 0 ]
在胚胎形成过程中加于基因组上的甲基化形式
不 会 持到 年还 传 下 代[。 组甲 仅 保 成 会 递给 一 [ 基因 3 ]
基化会受到环境刺激如饮食等影响, 导致基因型及
化〔] nt 低 平 达时 挥 3 , ml 水 表 发 作用〔。 , 在D 。 4 ’ 〕 2 Dm : . nt 被誉为“ 2 2 神秘甲 基化酶”与其他蛋白 ,
・ 7 ・ 22
・综 述 ・
D A甲基化与印记基因 N

动植物中DNA甲基化的研究进展

动植物中DNA甲基化的研究进展

动植物中DNA甲基化的研究进展DNA甲基化是一种重要的表观遗传修饰方式,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中。

它通过在DNA上附加甲基基团来改变基因的表达模式,从而影响生物体的发育、生长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近年来,科学家们在动植物中DNA甲基化的研究方面取得了许多重要进展,为了解生物的遗传调控机制和促进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本文将介绍动植物中DNA甲基化的研究现状和进展,以期增进人们对这一领域的了解。

一、动植物中DNA甲基化的基本特点1. 动植物中DNA甲基化的类型DNA甲基化是指在DNA分子中特定位置上附加甲基基团的化学修饰方式。

在动植物中,DNA甲基化主要发生在CpG二核苷酸上,即在C(胞嘧啶)和G(鸟嘌呤)之间的连接处。

除了CpG二核苷酸,有些动植物中还存在CpHpG和CpHpH等非对称的DNA甲基化方式。

2. DNA甲基化对基因表达的调控DNA甲基化可以通过不同的机制(如阻碍转录因子结合、改变染色质结构等)来影响基因的表达。

一般来说,DNA甲基化会抑制某些基因的转录,从而影响生物的发育和适应能力。

3. DNA甲基化的稳定性和动态性一般情况下,DNA甲基化是相对稳定的,可以传递给后代。

但是在一些特定的生理或环境条件下,DNA甲基化也会发生变化,从而导致基因表达模式的改变。

1. 动植物中DNA甲基化的检测方法近年来,研究人员开发了许多高效的DNA甲基化检测方法,如甲基化特异性酶切(MSRE)、甲基化敏感的限制酶切(Methylation-sensitive restriction enzymes)、甲基化特异性PCR和甲基化特异性测序等。

这些方法在动植物中DNA甲基化研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 动植物中DNA甲基化与表观遗传调控的关系近年来的研究表明,DNA甲基化在动植物的表观遗传调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影响组蛋白修饰、微小RNA表达等,从而调节基因的表达。

DNA甲基化还可以与组蛋白修饰、RNA甲基化等表观遗传修饰方式相互作用,共同调控基因的表达。

dna甲基化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dna甲基化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DNA甲基化的研究进展及应用的实际应用情况1. 应用背景DNA甲基化是一种重要的表观遗传修饰方式,通过在DNA分子中加上甲基基团来调控基因的表达。

DNA甲基化在生物体的发育和疾病进程中起到关键作用,因此对其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技术的发展,我们对DNA甲基化的认识逐渐深入,并且已经开始将其应用于多个领域。

2. 应用过程2.1 DNA甲基化检测技术DNA甲基化检测技术是研究DNA甲基化的关键工具。

目前常用的DNA甲基化检测技术包括: - 亚硫酸盐测序(Bisulfite Sequencing):通过处理DNA样本使未甲基化位点被转换成尿嘧啶,而已经甲基化的位点不受影响,然后进行测序分析。

- 限制性内切酶消化(Restriction Enzyme Digestion):通过特定限制性内切酶识别和切割未甲基化位点,然后使用PCR或Southern blot等方法检测切割的DNA片段。

- 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Specific PCR):通过使用甲基化特异性引物,只扩增已甲基化或未甲基化的DNA片段,从而判断甲基化状态。

2.2 DNA甲基化的测序技术近年来,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研究人员可以更全面地了解DNA甲基化的分布情况。

通过结合Bisulfite Sequencing和高通量测序技术,我们可以对整个基因组进行DNA甲基化分析。

这种技术被称为全基因组甲基化测序(Whole Genome Bisulfite Sequencing,WGBS),它能够提供高分辨率和全面性的DNA甲基化图谱。

2.3 DNA甲基化和疾病关联的研究DNA甲基化在多种疾病中扮演重要角色,并且被广泛应用于疾病诊断、预测和治疗。

在癌症中,DNA甲基化异常常常导致肿瘤抑制基因的失活和癌症相关基因的活化。

通过对肿瘤组织和正常组织中DNA甲基化的比较,可以发现候选的甲基化标记物,并且可以用于癌症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

《DNA甲基化调控印记及转录起始位点》范文

《DNA甲基化调控印记及转录起始位点》范文

《DNA甲基化调控印记及转录起始位点》篇一一、引言生命中一个核心的过程就是遗传信息的复制与表达,其精确性与生物个体的生长和功能维护息息相关。

在遗传信息的表达过程中,DNA甲基化作为一种重要的表观遗传学机制,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重点探讨DNA甲基化在调控印记及转录起始位点中的作用。

二、DNA甲基化的基本概念DNA甲基化是一种在DNA序列上添加甲基基团的过程,主要发生在CpG二核苷酸序列的胞嘧啶上。

在正常的人类细胞中,甲基化常位于特定的区域,这些区域包括印迹区域、CpG岛和调控元件等。

在许多情况下,甲基化影响的是基因的活性、染色体的稳定性以及遗传信息的传递。

三、DNA甲基化与印记调控印迹是一种遗传机制,使得父本和母本的等位基因表现出不同的表达模式。

印迹通常涉及母本和父本基因的特定基因沉默或表达增强,对于胎儿发育和生命维持具有重要作用。

在印迹的调控过程中,DNA甲基化起着关键作用。

在胚胎发育过程中,母本和父本的基因组会经历不同的甲基化模式。

这种差异化的甲基化模式可以导致某些基因的沉默或激活,从而影响印迹基因的表达。

此外,在发育过程中,某些基因的甲基化状态会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而改变,这进一步强调了DNA甲基化在印迹调控中的重要性。

四、DNA甲基化与转录起始位点转录是基因表达的首个步骤,其过程始于转录起始位点。

在这个过程中,DNA甲基化能够影响转录因子的结合以及RNA聚合酶的活性,从而影响转录起始的效率和精确性。

具体来说,特定的甲基化模式可能会抑制或激活某些转录因子,进而影响基因的表达水平。

五、研究进展与展望近年来,随着表观遗传学研究的深入,DNA甲基化的作用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许多研究表明,DNA甲基化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包括癌症、神经性疾病等。

因此,进一步研究DNA甲基化的作用机制以及其在各种生物过程中的具体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的研究应继续深入探索DNA甲基化与印迹和转录起始位点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期更好地理解其在遗传信息复制和表达过程中的作用。

《2024年DNA甲基化调控印记及转录起始位点》范文

《2024年DNA甲基化调控印记及转录起始位点》范文

《DNA甲基化调控印记及转录起始位点》篇一摘要:本文探讨了DNA甲基化在生物体发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其对于基因印记及转录起始位点的调控机制。

通过对DNA 甲基化与基因表达之间关系的深入分析,揭示了其在遗传信息传递和表达调控中的关键作用。

一、引言DNA甲基化是一种重要的表观遗传学修饰方式,它通过在DNA序列上添加甲基基团来影响基因的表达。

在生物体发育过程中,DNA甲基化不仅参与了基因印记的形成,还对转录起始位点的选择起到了关键作用。

本文将重点探讨DNA甲基化在基因印记及转录起始位点调控中的机制和作用。

二、DNA甲基化与基因印记1. 基因印记的概念及意义基因印记是指来自亲本一方的等位基因在子代中表达沉默的现象,它对于生物体的正常发育和进化具有重要意义。

基因印记的形成与DNA甲基化密切相关。

2. DNA甲基化在基因印记中的作用DNA甲基化通过改变染色质的结构和功能,影响基因的表达和沉默。

在发育过程中,特定的基因会被甲基化修饰,从而形成印记,导致某些基因只在特定细胞或组织中表达。

这种机制确保了生物体的遗传信息的准确传递和表达。

三、DNA甲基化与转录起始位点1. 转录起始位点的概念及重要性转录起始位点是RNA聚合酶开始转录的起点,它决定了基因的转录起始位置和转录产物的类型。

转录起始位点的选择对于基因的表达和调控具有重要意义。

2. DNA甲基化对转录起始位点的影响DNA甲基化可以通过影响染色质的结构和可及性,从而影响转录因子与DNA的结合,进而影响转录起始位点的选择。

此外,甲基化还可以通过改变mRNA的剪接和稳定性来影响基因的表达。

四、DNA甲基化的调控机制1. 酶的作用DNA甲基化的过程主要由DNA甲基转移酶催化完成。

这些酶可以识别特定的序列并添加甲基基团,从而改变DNA的结构和功能。

2. 信号传导与反馈调控DNA甲基化的状态可以影响信号传导途径的活性,从而影响基因的表达。

此外,DNA甲基化还可以通过反馈调控机制来维持其稳定性和动态平衡。

《DNA甲基化调控印记及转录起始位点》范文

《DNA甲基化调控印记及转录起始位点》范文

《DNA甲基化调控印记及转录起始位点》篇一一、引言在生物学领域,DNA甲基化是一种重要的表观遗传学机制,它在基因表达调控、基因印记、染色体稳定性维持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主要关注DNA甲基化在印记调控以及转录起始位点中的作用和机制。

二、DNA甲基化的基本概念DNA甲基化是一种在DNA序列上添加甲基基团的过程,通常发生在CpG二核苷酸的胞嘧啶上。

这种修饰过程对基因表达具有重要影响,它可以通过影响染色质结构、DNA-蛋白质相互作用等途径来调控基因的活性。

三、DNA甲基化在印记调控中的作用印记是指由父母双方遗传的等位基因在子代中表现出不同的表达模式,这种现象在哺乳动物中尤为常见。

DNA甲基化在印记调控中起着关键作用,通过在亲本特异性序列上添加甲基基团来控制印记的表达。

具体来说,母本和父本在配子形成过程中可能存在不同的甲基化模式,这种差异可以遗传到子代中,并影响印记基因的表达。

四、DNA甲基化与转录起始位点的关系转录起始位点是基因表达的关键环节,它涉及到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DNA序列,进而启动RNA的合成过程。

DNA甲基化可以通过影响转录因子与DNA的结合能力来调控转录起始位点的选择。

当CpG二核苷酸上的胞嘧啶被甲基化时,它可能阻止某些转录因子与DNA的结合,从而影响转录起始位点的选择和基因的表达水平。

五、研究方法与技术为了研究DNA甲基化在印记调控及转录起始位点中的作用,研究者可以采用多种实验方法和技术。

首先,可以利用亚硫酸氢盐测序法(Bisulfite Sequencing PCR)来检测DNA序列上的甲基化状态。

此外,还可以使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和芯片技术等高通量方法对大规模的甲基化数据进行检测和分析。

此外,利用生物信息学和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也是必要的步骤。

六、研究进展与展望近年来,随着表观遗传学研究的深入,DNA甲基化在印记调控及转录起始位点中的作用逐渐被揭示。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DNA甲基化与许多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如癌症、神经系统疾病等。

《2024年DNA甲基化调控印记及转录起始位点》范文

《2024年DNA甲基化调控印记及转录起始位点》范文

《DNA甲基化调控印记及转录起始位点》篇一一、引言在生物学领域,DNA甲基化是一种重要的调控机制,其在多种生物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

本文将重点关注DNA甲基化在印记调控及转录起始位点中的作用。

通过综述相关研究,本文旨在全面阐述DNA甲基化如何影响印记形成及转录起始的机制,并探讨其潜在的应用价值。

二、DNA甲基化的基本概念DNA甲基化是一种在DNA序列上添加甲基基团的过程,主要发生在CpG二核苷酸上。

这种修饰在真核生物的基因组中广泛存在,对基因表达、印记形成等方面具有重要影响。

DNA甲基化具有组织特异性、发育阶段特异性和遗传印记等特点。

三、DNA甲基化在印记调控中的作用印记是一种特殊的遗传现象,主要涉及父母双方等位基因的表达沉默。

DNA甲基化在印记调控中起着关键作用,通过在特定基因的CpG位点上添加甲基基团,从而影响基因的表达。

这种调控机制在哺乳动物发育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在胚胎发育和神经系统中。

四、DNA甲基化与转录起始位点的关系转录起始位点是RNA聚合酶开始转录的起点。

DNA甲基化可以影响转录起始位点的选择和RNA聚合酶的活性,从而影响基因的表达。

研究表明,DNA甲基化可以通过改变染色质结构、影响转录因子的结合等方式来调控转录起始位点的选择。

此外,DNA甲基化还可以影响mRNA的剪接和稳定性,进一步影响基因的表达。

五、研究方法与技术为了深入研究DNA甲基化在印记调控及转录起始位点中的作用,需要采用多种研究方法与技术。

包括但不限于:生物化学方法、分子生物学技术、基因编辑技术等。

此外,还需要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基因组范围内的DNA甲基化水平进行检测和分析。

这些方法与技术将有助于揭示DNA甲基化在生物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及其潜在的应用价值。

六、研究展望随着对DNA甲基化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其在印记调控及转录起始位点中发挥重要作用。

未来,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DNA甲基化进行更深入的研究:1. 探究DNA甲基化与疾病的关系:通过分析疾病患者的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探讨DNA甲基化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基因印迹和DNA甲基化的遗传调节机制

基因印迹和DNA甲基化的遗传调节机制

基因印迹和DNA甲基化的遗传调节机制基因印迹和DNA甲基化是一种遗传调节机制,它们控制着我们的基因表达和细胞分化。

它们在体内随着时空演变和外部刺激的影响而变化,从而对我们的身体发育、健康和疾病产生影响。

本文将介绍这两种遗传调节机制的基本原理以及它们可能对我们的生理和疾病状况产生的影响。

1、基因印迹基因印迹是一种父母基因表达不对称的现象,在某些基因中,只有从母亲传来的基因或只有从父亲传来的基因被表达。

这意味着,我们遗传的东西不仅是我们所拥有的基因,而且还包括它们在父母间的“印记”。

这个“印记”是怎么形成的?基本上来说,基因表达是受到多种调节机制的控制的,而基因印迹是其中的一种。

它是通过一种称为DNA甲基化的化学修饰形成的。

DNA甲基化是一种在细胞分化和发育中起着至关重要作用的化学修饰。

DNA甲基化的过程是通过将甲基基团添加到DNA分子中的顺式二磷酸苯酚(C)核苷酸上来进行的。

这种化学修饰会影响基因的表达,使某些基因被关闭或抑制,而使其他基因被打开或增强。

而在基因印迹中,这种影响是不对称的。

这意味着,这种化学修饰只在一个基因副本上发生,而另一个则不发生。

从而在基因的表达上,只有一个基因表达,另一个则被关闭了。

这种化学修饰是通过在某些特定位点和特定时期上发生的,只在一种基因副本中出现。

这种化学修饰的位置和特定时期被称为“控制元素”。

这些元素通常位于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特定区域中,并由染色体上的特定蛋白质进行控制。

这些蛋白质可以影响基因副本的表达,从而形成基因印迹。

2、DNA甲基化DNA甲基化是一种基本的遗传调节机制,它在细胞分化和发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是通过一个酶群将甲基基团添加到DNA分子上来进行的。

DNA甲基化可以影响基因的表达,进而调节我们的生理状况和健康。

它可以改变基因的表达,从而增强或抑制特定功能的产生。

这种化学修饰影响我们的身体发育、健康和疾病。

在许多疾病中,DNA甲基化异常是常见的。

对这些异常进行识别并进行干预是非常重要的。

植物DNA甲基化研究进展

植物DNA甲基化研究进展

植物DNA甲基化研究进展植物DNA甲基化是指植物基因组中的DNA分子上加上甲基基团。

它是一种生物学上的重要修饰方式,对植物的生长、发育、适应环境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植物DNA甲基化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我们更好地了解植物生长发育的分子机理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本文将介绍植物DNA甲基化的研究进展,以及其在植物生物学领域中的潜在应用。

植物DNA甲基化的研究可以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

当时,科学家们首次发现了在植物细胞中存在着DNA甲基化的现象。

随后的研究表明,植物DNA甲基化与基因沉默、基因表达调控等一系列生物学过程密切相关。

这些发现引发了人们对植物DNA甲基化的兴趣,并在之后的几十年里,植物DNA甲基化的研究逐渐深入,涵盖了从植物生长发育到逆境应对等多个方面。

二、植物DNA甲基化的分子机理植物DNA甲基化是通过DNA甲基转移酶(DNA methyltransferase)来实现的。

DNA甲基转移酶是一类酶类蛋白,它们能够将甲基基团转移到DNA的特定位置上,从而实现DNA 甲基化。

植物DNA甲基化主要发生在CpG二核苷酸位点上,这些位点往往分布在基因的启动子区域中。

通过DNA甲基化,植物细胞可以实现对基因的沉默和表达的调控,从而影响其生长发育和逆境应对等生物学过程。

三、植物DNA甲基化与生长发育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DNA甲基化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研究表明,DNA甲基化水平的变化可以影响植物的生长节律、叶片形态、根系生长等多个方面。

一些研究发现,通过调控DNA甲基化水平,可以影响植物的开花时间和光周期反应。

DNA甲基化也参与了植物的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等不同细胞分裂过程,从而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

植物育种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环节。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植物DNA甲基化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可以为植物育种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通过对植物DNA甲基化的调控,可以实现对植物性状的改良和优化。

DNA 甲基化与基因组印迹的研究进展

DNA 甲基化与基因组印迹的研究进展

基因组印迹的研究进展[摘要]基因组印迹(g e n o m i c i m p r i n t i n g)是指在配子或合子发生期间,来自亲本的等位基因或染色体发育过程中产生专一性的加工修饰,导致后代体细胞中两个亲本来源的等位基因有不同的表达活性。

为一种后生论修饰。

目前在人类和小鼠中坚定的印迹基因已超过25个,它们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如印迹基因分布的群集性,复制的不同步性,表达的时空特异性,遗传的保守性及编码R N A s等。

基因组印迹的分子机理与印迹基因的甲基化尤其是C p G岛甲基化密切相关,特异性甲基化区域在印迹基因的表达中具有重要作用。

基因组印迹基因与胎儿和胎盘的生长发育及细胞增值有关,正常印迹的改变可引起包括肿瘤在内的多种遗传性疾病。

[关键词]基因组印迹印迹基因甲基化C p G岛基因组印迹是一种非孟德尔遗传现象,经典孟德尔遗传学认为所有父系及母系等位基因有同等表达,但随着对遗传学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了一种被称为基因组印迹的非孟德尔遗传现象,它是指在配子和合子发生期间,来自亲本的等位基因或染色体在发育过程中产生专一性的加工修饰,导致后代体细胞中的两个亲本来源的基因有不同的表达活性,又称遗传印迹或亲代印迹或配子印迹。

它是一种伴有基因组改变的非孟德尔遗传形式,可遗传给子代细胞,但并不包括D N A序列的改变,至今,在人类和小鼠中鉴定的印迹基因已超过25个,它们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印迹基因的甲基化可能是基因组印迹的分子机制,特异性甲基化区(D M R s)是控制印迹表达得的重要因素[1]。

印迹基因中大多数在生长和分化中起重要作用,而且可引起一些人类遗传性疾病和肿瘤发生。

我想从基因印迹的发现,印迹基因的特征及其生物学意义上谈一下我的认识。

1基因组印迹基因的发现基因组印迹基因的发现最初开始于对全基因组的研究,接着是对个别染色体和染色体区域的研究,最终到鉴定特异的印迹基因。

1989年,S w a i n和L e n d e等人发现了一个特异的印迹基因,但它并不是一个内源性基因。

《2024年DNA甲基化调控印记及转录起始位点》范文

《2024年DNA甲基化调控印记及转录起始位点》范文

《DNA甲基化调控印记及转录起始位点》篇一摘要:本文将深入探讨DNA甲基化在基因表达调控中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其在印记基因表达及转录起始位点上的调控机制。

我们将分析DNA甲基化如何影响基因印记的维持,以及在转录起始过程中所扮演的关键角色。

一、引言DNA甲基化是生物体内一种重要的表观遗传学修饰方式,它在基因表达调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特别是在印记基因的表达和转录起始过程中,DNA甲基化扮演了核心角色。

印记基因是指母体和父本遗传的等位基因在表达上存在差异的一类基因,这种差异往往与DNA甲基化状态密切相关。

二、DNA甲基化与基因印记基因印记是指基因表达的模式由亲本遗传信息决定的现象。

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父本和母本等位基因的表达水平常常不同,这很大程度上是由DNA甲基化所决定的。

DNA甲基化能够影响染色质的结构,从而影响基因的表达。

在印记基因中,甲基化状态能够决定哪些等位基因被沉默,哪些则被激活。

三、DNA甲基化与转录起始位点转录是基因表达的第一步,而转录起始位点是决定转录能否发生的关键因素之一。

DNA甲基化对转录起始位点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影响转录因子的结合来调节转录起始;二是通过改变染色质的结构来影响RNA聚合酶的活性。

具体来说,当DNA序列被甲基化时,它可能会阻止某些转录因子与DNA的结合,从而影响转录的起始。

同时,甲基化也会改变染色质的结构,使得RNA聚合酶难以接近转录起始位点,从而抑制转录的进行。

四、DNA甲基化的调控机制DNA甲基化的调控机制是复杂的,涉及到多种酶和蛋白质的参与。

其中,DNA甲基转移酶(DNMTs)是负责催化DNA甲基化的关键酶。

此外,还有一些蛋白质可以与甲基化的DNA结合,形成复合物来调节基因的表达。

这些蛋白质包括甲基CpG结合蛋白(MBDs)等。

这些蛋白质与DNA的结合可以影响其他蛋白质与DNA的结合,从而实现对基因表达的调控。

五、结论综上所述,DNA甲基化在基因表达调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印记基因的表达和转录起始过程中。

植物DNA甲基化研究进展

植物DNA甲基化研究进展

植物DNA甲基化研究进展植物DNA甲基化是指在植物细胞中,DNA上的腺嘌呤(A)和胞嘧啶(G)碱基上发生化学修饰,添加甲基基团。

这种修饰过程通过甲基转移酶酶的作用完成,可以影响DNA的可读性,进而影响基因的表达和细胞的生物学功能。

近年来,植物DNA甲基化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为我们深入了解植物基因组的表观遗传调控提供了重要线索,也为植物遗传育种和进化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本文将对植物DNA甲基化研究的最新进展进行介绍。

早在20世纪初,科学家就已经开始意识到DNA可能存在着特殊的化学修饰。

1950年,丹麦科学家赫希·马克在细菌DNA中首次发现了5-甲基胞苷(5-methylcytosine)的存在,标志着DNA甲基化的发现。

20世纪60年代,美国科学家亨利·库亨在哺乳动物DNA中也发现了5-甲基胞苷,表明DNA甲基化现象普遍存在于生物界。

1983年,阿根廷科学家索切尔在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中首次发现了DNA甲基化酶,在拟南芥、水稻、小麦等许多重要作物中也进行了DNA甲基化的研究。

这些重要的里程碑事件为植物DNA甲基化研究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二、植物DNA甲基化的类型和作用植物DNA甲基化主要包括两种类型:CG的甲基化和非CG的甲基化。

CG的甲基化是指DNA中的顺式胞嘧啶和鸟嘌呤直接相连的碱基对发生甲基化,而非CG的甲基化则包括CHG 和CHH三种情况,其中H代表腺嘌呤、胞嘧啶或胞嘧啶三个碱基中的任意一个。

植物DNA 甲基化主要通过甲基转移酶(DNA methyltransferases)来进行甲基化修饰,分为植物细胞分类模式和模块化模式两种。

DNA甲基化在植物中发挥着重要的生物学作用。

DNA甲基化是植物中一种稳定的遗传表观遗传调控方式,能够调控基因的表达和基因组的稳定性。

DNA甲基化还能够通过影响DNA 的可读性,参与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转录调控、染色质重塑、细胞增殖和分化等过程,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对环境的应答、对病原体和胁迫的抵抗等起着重要的作用。

dna甲基化作用及与亲本印记的关系 -回复

dna甲基化作用及与亲本印记的关系 -回复

dna甲基化作用及与亲本印记的关系-回复DNA甲基化是一种化学修饰,通过添加甲基基团来改变DNA分子的结构和功能。

DNA甲基化在生物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基因组稳定性和表观遗传调控方面。

同时,DNA甲基化还与亲本印记有密切关系,亲本印记是由基因亲本在生殖细胞中引起的遗传修饰。

在本文中,我们将一步一步回答DNA甲基化作用及其与亲本印记的关系。

首先,我们来详细了解DNA甲基化的作用。

DNA甲基化是指在DNA的甲基化位点上加上一个甲基基团。

这个甲基基团通常来自S-腺苷甲硫氨酸(SAM),因此,DNA甲基化是一种SAM依赖性的反应。

DNA甲基化主要发生在CpG二核苷酸(C嵌入G的位置)上,其中CpG岛是一种高密度的CpG序列群。

CpG岛通常位于基因的启动子附近,并且对基因的转录起着重要作用。

DNA甲基化在基因组稳定性中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在启动子附近的CpG 岛上添加甲基基团,DNA甲基化可以阻止转录因子的结合,抑制基因的转录。

这使得甲基化的基因变得沉默或不活跃,称为甲基化抑制。

此外,DNA甲基化还可以使DNA分子更加稳定,减少DNA双链的解链和突变的风险。

因此,DNA甲基化在维持基因组的完整性和稳定性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

其次,我们来探讨DNA甲基化与亲本印记的关系。

亲本印记是指在亲本基因组中形成的特殊甲基化模式,这种模式在生殖细胞中保留下来,通过调控基因的表达来产生遗传效应。

亲本印记是由DNA甲基化和去甲基化过程共同调控的一种表观遗传方式。

亲本印记主要发生在哺乳动物的雌性和雄性基因组中。

在哺乳动物中,卵子和精子是通过卵子和精子形成,分别带有母体和父体的DNA甲基化模式。

这些甲基化模式在受精过程中遗传给下一代,从而形成了亲本印记。

亲本印记对于正常的发育和生长至关重要。

例如,在小鼠中,存在一种关键的亲本印记基因,称为Igf2,它在父本基因组中被甲基化。

如果Igf2基因在父本基因组中被失活,则会导致小鼠的发育异常和生长受限。

DNA甲基化研究综述

DNA甲基化研究综述

DNA甲基化研究综述DNA甲基化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学修饰,通过在DNA分子中添加甲基基团来调控基因表达。

这一过程在细胞分化、胚胎发育、遗传基因组印记和疾病发展等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本综述将介绍DNA甲基化的基本机制、甲基化修饰的检测方法以及在不同生物学过程中的研究进展。

DNA甲基化是指通过DNA甲基转移酶将甲基基团添加到DNA分子中的过程。

甲基化修饰主要发生在CpG二核苷酸上,此为一个甲基化的Cytosine与一个未甲基化的Guanine相邻的二核苷酸。

在人类基因组中,CpG岛是指长度超过200个碱基对,并且CpG酶岛平均每500 bp含有一个CpG二核苷酸的DNA区域。

甲基化常常发生在CpG岛富集的启动子区域,导致基因的沉默和转录抑制。

然而,在非CpG岛的区域也可以出现甲基化现象,特别是在胚胎干细胞、神经组织和一些肿瘤细胞中,这种非CpG的DNA甲基化被广泛关注。

DNA甲基化的检测方法有很多种,包括甲基化特异性PCR、甲基化敏感限制酶切分析、甲基化密集序列分析和甲基化测序。

甲基化特异性PCR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通过使用特殊的引物来选择性地扩增甲基化和非甲基化的DNA分子,并通过凝胶电泳或实时定量PCR分析来检测甲基化水平。

甲基化敏感限制酶切分析则是通过使用限制酶来切割未甲基化的DNA分子,从而观察甲基化的程度。

甲基化密集序列分析和甲基化测序则能够提供更为全面和详细的甲基化信息,但成本和工作量较大。

DNA甲基化在不同生物学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在细胞分化中,DNA甲基化通过调节关键转录因子的表达来控制细胞命运的选择。

在胚胎发育中,DNA甲基化起着维持基因组稳定性和印记调控的作用。

在人类疾病中,DNA甲基化异常已被广泛研究。

肿瘤中常常存在全基因组的甲基化改变,这导致了关键基因的失活和肿瘤抑制基因的失调。

此外,DNA甲基化还与心血管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和自身免疫疾病等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总之,DNA甲基化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学修饰,对基因表达和细胞功能具有显著的影响。

植物DNA甲基化研究进展

植物DNA甲基化研究进展

植物DNA甲基化研究进展随着基因组学和生物信息学的发展,基因组广泛应用于植物组学研究。

然而,基因组DNA序列的表达受到DNA甲基化的影响。

DNA甲基化是一种重要的表观遗传修饰,它在植物中广泛存在。

甲基化可以促进或抑制基因表达,对植物的发育和适应产生深远的影响。

本文主要介绍植物DNA甲基化研究进展。

1. DNA甲基化启动子结构与基因转录DNA甲基化在植物中通过DNA甲基转移酶进行,主要包括CG甲基化、CHG甲基化和CHH甲基化三种类型。

其中,CG甲基化在植物体内最为普遍,占总甲基化量的60% ~ 80%。

植物基因的启动子结构是调控基因转录的重要部分,DNA甲基化主要影响CG甲基化位点的启动子活性和基因表达水平。

已有证据表明,CG甲基化位点的DNA甲基化水平与基因的不同表达模式息息相关。

2. DNA甲基化对植物发育的影响DNA甲基化是植物发育和适应的重要因素。

通过对不同植物组织中DNA甲基化状态的研究,发现植物在不同发育阶段的DNA甲基化水平差异显著。

同时,DNA甲基化也被发现与植物的性别、花器官的结构和发生、细胞分化、根系系统发育等诸多方面有关。

DNA甲基化在植物进化中具有重要作用。

研究表明,DNA甲基化状态与种间进化率的相关性。

植物通过转移得到的外源DNA甲基化,在优化长期稳态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同时,DNA甲基化在植物中也是一种原始的、快速的、自适应的表观遗传机制,被认为是植物生态适应的一种基础。

总之,DNA甲基化在植物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植物的DNA甲基化状态有深入的了解,有助于深入研究植物的适应性、发育过程及进化规律,为进一步探索植物基因调控机制提供重要的参考。

基因组印记的发现与研究

基因组印记的发现与研究

基因组印记的发现与研究“基因组印记”指的是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由于环境因素及个体生长与发育的影响,由哪些基因产生的蛋白质及RNA分子在细胞核染色体上的表现形式。

这一表现形式反过来被认为是个体生长和疾病风险的预示。

在基因组印记的研究中,主要关注的是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和非编码RNA等表观遗传学特征,它们能够改变染色体三维结构与基因表达,对某些疾病如癌症、自闭症等的易感性产生重要的影响。

1. 基因组印记的发现在上世纪六十年代,Waddington提出了遗传与环境关系的概念,认为环境因素能够影响基因表达,而此时表面上基因已经进入了静态的状态。

七十年代,研究者首次发现了DNA甲基化,这是一种能够影响基因表达的表观遗传学特征。

甲基转移酶在DNA上加上一个甲基基团,而去甲基化酶则去除它。

同时,组蛋白修饰也被发现,组蛋白是包裹DNA的蛋白质,在不同位点的修饰对基因表达产生不同影响。

在90年代,非编码RNA也被证明能够对基因表达产生调节作用,而它们的表达受到DNA甲基化与组蛋白修饰的影响。

2. 基因组印记的研究基因组印记在生物医学领域的研究受到了广泛关注。

在研究中,研究对象主要分为两类:一个是不同发育阶段下的胚胎组织;另一个是成年人出现疾病的组织。

这些研究有助于了解基因组印记的本质,优化预测和预防疾病的策略,以及发现新的治疗方法。

一个经典的例子就是胚胎干细胞成熟的过程,这是以表观遗传学形式的转录调控机制为重点的研究领域。

其他研究领域包括心血管疾病、代谢综合征和自闭症等。

3. 基因组印记的重要性基因组印记在疾病预测、治疗和研究中的作用越来越被重视。

甲基化状态在DNA检测和诊断转化中已经被广泛应用,例如在肿瘤诊断中。

组蛋白修饰状态和非编码RNA也在疾病诊断和治疗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基因组印记在早期生物影响和对治疗的反应恢复预测中具有巨大价值。

在癌症的诊断、治疗和预防中,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4. 基因组印记的未来基因组学成为医学新时代的目标之一,通过研究基因组印记的变化来找到引起疾病的因素,实现早期预防及个性化治疗。

《DNA甲基化调控印记及转录起始位点》范文

《DNA甲基化调控印记及转录起始位点》范文

《DNA甲基化调控印记及转录起始位点》篇一摘要:本文将深入探讨DNA甲基化在生物体中的重要性,特别是其在印记形成和转录起始位点调控中的作用。

通过分析DNA甲基化的分子机制和其在基因表达中的影响,我们将揭示其如何作为重要的表观遗传学调控机制,影响基因的表达和印记的遗传。

一、引言DNA甲基化是生物体内一种重要的表观遗传学修饰方式,它通过在DNA序列上添加甲基基团来影响基因的表达和功能。

这种修饰不仅与遗传信息无关,而且能够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稳定遗传。

其中,DNA甲基化在印记基因的表达调控和转录起始位点的确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DNA甲基化与印记的形成1. 印记概念及其重要性印记是指来自父母双方的等位基因在表达上的差异,通常由表观遗传标记所决定。

这种差异在胚胎发育和个体生长中起着关键作用。

2. DNA甲基化与印记的关联DNA甲基化是形成印记的关键机制之一。

在胚胎发育过程中,某些基因的甲基化状态被固定下来,形成印记,进而影响这些基因的表达。

这种机制在哺乳动物中尤为明显,其中父本和母本等位基因的甲基化状态往往不同,导致其在子代中的表达水平差异。

三、DNA甲基化对转录起始位点的影响1. 转录起始位点的定义和重要性转录起始位点是基因转录过程的起点,它决定了基因的表达水平和模式。

转录起始位点的选择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DNA甲基化是重要的调控因素之一。

2. DNA甲基化如何影响转录起始位点DNA甲基化可以影响RNA聚合酶的结合能力和活性,从而影响转录起始位点的选择。

具体来说,甲基化的DNA序列可能阻碍RNA聚合酶的识别和结合,导致转录起始位点的改变或基因表达的抑制。

此外,甲基化状态还可能影响其他转录因子与DNA的结合,进一步影响转录起始位点的选择。

四、DNA甲基化的调控机制及生物学意义1. DNA甲基化的调控机制DNA甲基化的过程由特定酶催化完成。

这些酶可以识别特定的DNA序列,并在其上添加甲基基团。

同时,还有其他的酶和因子参与去甲基化的过程,使得DNA的甲基化状态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被动态地调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因组印迹的研究进展[摘要]基因组印迹(g e n o m i c i m p r i n t i n g)是指在配子或合子发生期间,来自亲本的等位基因或染色体发育过程中产生专一性的加工修饰,导致后代体细胞中两个亲本来源的等位基因有不同的表达活性。

为一种后生论修饰。

目前在人类和小鼠中坚定的印迹基因已超过25个,它们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如印迹基因分布的群集性,复制的不同步性,表达的时空特异性,遗传的保守性及编码R N A s等。

基因组印迹的分子机理与印迹基因的甲基化尤其是C p G岛甲基化密切相关,特异性甲基化区域在印迹基因的表达中具有重要作用。

基因组印迹基因与胎儿和胎盘的生长发育及细胞增值有关,正常印迹的改变可引起包括肿瘤在内的多种遗传性疾病。

[关键词]基因组印迹印迹基因甲基化C p G岛基因组印迹是一种非孟德尔遗传现象,经典孟德尔遗传学认为所有父系及母系等位基因有同等表达,但随着对遗传学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了一种被称为基因组印迹的非孟德尔遗传现象,它是指在配子和合子发生期间,来自亲本的等位基因或染色体在发育过程中产生专一性的加工修饰,导致后代体细胞中的两个亲本来源的基因有不同的表达活性,又称遗传印迹或亲代印迹或配子印迹。

它是一种伴有基因组改变的非孟德尔遗传形式,可遗传给子代细胞,但并不包括D N A序列的改变,至今,在人类和小鼠中鉴定的印迹基因已超过25个,它们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印迹基因的甲基化可能是基因组印迹的分子机制,特异性甲基化区(D M R s)是控制印迹表达得的重要因素[1]。

印迹基因中大多数在生长和分化中起重要作用,而且可引起一些人类遗传性疾病和肿瘤发生。

我想从基因印迹的发现,印迹基因的特征及其生物学意义上谈一下我的认识。

1基因组印迹基因的发现基因组印迹基因的发现最初开始于对全基因组的研究,接着是对个别染色体和染色体区域的研究,最终到鉴定特异的印迹基因。

1989年,S w a i n和L e n d e等人发现了一个特异的印迹基因,但它并不是一个内源性基因。

他们发现融合了免疫球蛋白增强子的C-m y c转基因如来自父本,则在一些组织中表达,如果来自母本则表现为转录沉默,而且这些母源拷贝被甲基化。

目前还发现了一些父源转基因甲基化的现象,但转录沉默现象比较少D e C h i a r aE f s t r a d i a t i s等人通过基因剔除技术破坏小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 g f2)基因发现了第一个内源性印迹基因,若被剔除的等位基因源于父本,则动物表现为侏儒,相反如为母源则无特殊表型,这些本身剔除了等位基因的雌鼠,其子代大小正常,原位杂交及R N a s e 保护试验均证明剔除了父本等位基因的小鼠其组织中不表达I g f2,这些实验表明I g f2被印迹而且仅父源等位基因正常表达。

这是一个里程性的研究,因为它们不仅表明基因组印迹可影响正常内源性基因,而且表明印迹具有组织特异性调节作用在I g f2基因发现的同时,人们发现小鼠甘露糖6一磷酸/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型受体(M6p/I g f2r)基因也为印迹基因,其母源基因表达[2]。

有趣的是,l g f2和M6p/I g f2r在生化水平上相互作用,当小鼠M6p/I I g f2r基因突变后,母源杂合子或纯合子胎鼠生长增加约30%,这些表明,I g F2和M6p/I g f2r印迹基因在胚胎发育和胎儿生长中都有重要作用[3]。

目前在人类和小鼠中已鉴定了25个印迹基因,而且新的印迹基因仍在不断的鉴定,如最近又发现了I A C/p l a g l1和T i h1等新基因2印迹基因的特点2.1印迹基因分布的群集性目前已知的一些印迹基因在基因组中的分布不是单一基因分散分布,而具有一定的群集性倾向,在这些群集区,父源和母源印迹基因均可找到。

最大的印迹基因群集区之一位于小鼠7号染色体末端和人类11p15.5处,在约1 .5M b的群集区内有6个印迹基因,在群集区的末端有3个母源表达基因:p57K l p2,K v l q t l和M a s h2,中间为两个父源表达基因I n s u l i n-2 ( I n s-2)和I g f2,在下游90 k b处为一母源表达基因H19[4,5]。

另1个研究较多的印迹基因群集区位于人类15号染色体,由于该区与P W S和A S两种人类遗传疾病有关,因此人们对这一群集区很感兴趣,目前已发现在此群集区至少包括Z N F127,V B E3A,S N R P N,PA R-S N、PA R5、PA R1、N D N(n e c d i n)、I P W、G A B R G3、G A B R B3 , G A B R A5和F N Z I 27等12个印迹基因,小鼠2号染色体远端G n a s位点处也有一印迹群,包括4个印迹基因:N e s p, N e s p a s,G n a s x l,G n a s,它们可形成一个印迹转录单位[6,7]。

最大的印迹基因群集区为X染色体本身,在真兽亚纲哺乳动物中雄性动物所有体细胞中两条染色体中的一条失活形成X连锁基因的剂量互补效应[8]。

虽然X染色体失活可在胚胎细胞中父源和母源X染色体间自由选择,但在胚胎发生时胚外细胞的胎盘滋养层和卵黄囊内胚层细胞中,这种选择由父系决定,也就是说父系X染色体优先失活,且父源基因沉默。

以下几个群集区有以下几个共同特点:在一个很大的区域中群集分布着印迹基因,这些基因包含父源和母源表达基因,并且无编码R N A。

这些共同特点表明印迹可能不是一个或几个印迹基因。

2.2印迹基因D N A复制的不同步性印迹基因的第2个特点是复制的不同步性。

复制的不同步性首先做为X染色体失活的标记而发现,在细胞周期中失活X染色体的复制比有活性X染色体复制晚。

K i t s b e r g等人首先发现印迹基因复制的不同步性,他们用F I S H技术通过对含有一个或两个杂交斑细胞所占的比例来分析复制的不同步性,结果发现I g f2r,I g f2、H19和S n r p n的两个亲源等位基因的复制不同步,它们的父源等位基因复制较早。

细胞周期中的复制时间常与基因表达水平有关,一旱复制的基因有活性,但印迹基因不遵循这一原则,H19和I g f2r 基因为母源表达基因,但其父源基因复制早。

还有少数基因不管哪个等位基因表达,其父源基因总是一早复制。

K a w a m e等人用5-溴脱氧尿核苷直接脉冲标记细胞的方法来测定D N A复制的不同步性,结果发现,在人类淋巴细胞和原始淋巴细胞系中I g f2和H19的两个等位基因复制均晚,而这此细胞中不表达I g f2或和H19。

2.3基因组印迹基因表达的时空特异性人们已发现了很多印迹基因表达的空间特异性的例子。

如小鼠I n s-2基因仅在小鼠胚胎的胚外组织中印迹,但在胰岛细胞中双等位基因均表达[9,10,11];人类K v L Q T 1基因在大多数组织中为母源表达,但在心脏中无印迹,这可能是与该基因有关的长Q T综合征无亲本遗传倾向的原因。

印迹基因表达的时间特异性的例子也很多:例如小鼠胚胎中的I g f2和M a s h2开始为双等位基因表达,但在胚胎形成的后期则表现为母源等位基因表达。

人类印迹基因中I g f2基因的表达电有时间改变,在个体发育期,I g f2基因由3个独立的启动子启动父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表达,出生后,肝脏中I g f2基因远端的启动子在两条染色体上均有活性,结果导致成人中双等位基因的表达。

与上述例子相反,小鼠H19和S n r p n基因在发育的全过程中均印迹;人类H19基因仅在发育早期胎盘滋养层的少数细胞中无印迹,但在后期阶段完全印迹[12]。

2.4真兽亚纲哺乳动物中印迹基因的保守性人们对小鼠和人类基因组印迹基因研究发现人类和小鼠的印迹基因既有相似又有不同点,例如,小鼠印迹基因H19,I g f2,P57K L P2在人类也存在[13];相反,在小鼠中印迹的I g F2r基因在人类大部分为双等位基因表达,与此相同,拼接因子相关蛋白V2a f b p-r s基因在小鼠中印迹而在人类中不印迹。

至今还没有发现真兽亚纲以外的动物有基因组印迹现象的报道,但有袋类动物的X染色体上有印迹现象,它的失活不是随机的,在胚胎和胚外组织中均为父源X染色体优先失活[14]。

2.5印迹基因编码R N A s人们发现很多印迹基因根本不编码蛋白质,但编码R N A s。

H19基因是第一个被发现的该类基因在比较人类和小鼠H19基因时发现,小鼠和人H19基因有保守的一级结构和部阅读框,因此认为H19尽编码R N A而不编码蛋白质。

在胎儿发育期来自中胚层和内胚层的组织中聚积厂大量的H19R N A,很难使这种不重要的转录假基因消失:第二个发现的编码R N A的印迹基因为小鼠的X i s t和人的X I S T基因,定位于X染色体的失活中心,该区域为X染色体失活所需的顺式作用区,表明这些R N A s在印迹形成中有一定作用。

上述两个编码R N A的基因具有一些共同特点:这些基因的第一个和最后一个外显子均大,中间含有多个小的外显子;在真兽亚纲动物中两个基因编码的R N A一级结构均很保守,虽然那此保守的核苷分布并不完全一致,但在每个基因中其出现具有周期性[15]。

根据潜在的基一环结构上互补碱基变化方式推测出R N A的二级结构其保守性更加显著。

这些特点表明印迹基因编码的R N A在进化选择中有一定的生物学功能在人类染色体P W区发现了第3个编码R N A的I P W印迹基因,其父源等位基因表达,在小鼠中该基因与S n r p n基因连锁,也为父本等位基因表达。

与H19和X i s t所不同的是,I P W的基因结构及一级顺序在小鼠和人类之间几乎无前述的保守性,人和小鼠之间仅有一500b p的同源区,在人类为一段外显子区域,在小鼠为外显子与内含子的连接区。

3表观遗传修饰与基因组印迹表遗传修饰(e p i g e n e t i c r e p r o g r a m m i n g)是一种不改变D N A 序列的可逆性化学修饰,且具有可遗传性。

表遗传修饰的方式主要有D N A 甲基化(d e n o v o m e t h y l a t i o n)/去甲基化(d e m e t h y l a t i o n)、组蛋白乙酰化和R N A 干扰(R N A i)等。

在很多情况下,表遗传改变可以调控细胞之间或者亲代和子代之间的基因表达。

目前,被最广泛研究的表遗传学现象是D N A 甲基化。

D N A 甲基化是一种发生在C p G二核苷酸的胞嘧啶上的共价修饰,甲基化受D N A-5-甲酰基转移酶催化,能导致染色质结构的变化,并且通常与基因的沉默表达有关[1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