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小制作教学设计
幼儿园小小创客手工制作科学实验教案
![幼儿园小小创客手工制作科学实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e773f5d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94.png)
幼儿园小小创客手工制作科学实验教案教案:小小创客的手工制作科学实验一、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动手能力,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和科学实验能力。
2.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幼儿合作和分享的精神,培养幼儿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准备1.教具材料:各种颜色的纸、剪刀、胶水、彩色笔等。
2.实验材料:纸杯、牙签、胶带、小石头、小纸片等。
三、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5分钟)1.引入问题:大家知道什么是科学实验吗?谁告诉我们科学实验是怎么做的?2.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需要做科学实验?科学实验有什么作用?第二步:制作实验装置(15分钟)1.给每个幼儿发放纸杯、牙签、胶带等材料。
2.引导幼儿用这些材料制作一个简单的实验装置。
3.示范制作过程,并鼓励幼儿自己动手制作。
4.引导幼儿用彩色笔给装置进行装饰,并帮助他们起一个有创意的名字。
第三步:实施科学实验(15分钟)1.给每个幼儿发放小石头、小纸片等实验材料。
2.引导幼儿思考:我们可以利用实验装置做什么实验?让幼儿自由发挥和思考。
3.示范实验过程,并鼓励幼儿自己动手实施。
4.引导幼儿观察实验现象,记录下来。
第四步:展示和分享(10分钟)1.邀请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来展示他们的实验装置和实验现象。
2.鼓励幼儿分享制作装置和实施实验的心得体会。
3.教师进行总结,提供反馈和评价。
第五步:延伸活动(15分钟)1.鼓励幼儿继续发挥创意,在实验装置上进行改进和创新。
2.引导幼儿思考:如果我们再做一个实验,你们有什么好的想法?四、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幼儿得到了动手实践的机会,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和科学实验能力。
同时,通过合作和分享的过程,培养了幼儿团队合作的精神。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幼儿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观察和思考的能力,提高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在之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拓展幼儿的实验内容和实验耐心,培养他们更多的动手实践经验。
科学类玩具自制幼儿园教案
![科学类玩具自制幼儿园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4cf2743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21.png)
科学类玩具自制幼儿园教案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幼儿应该掌握以下科学知识:
•了解什么是科学类玩具;
•掌握一些基本的科学原理;
•了解自制玩具的乐趣,培养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重点
•知道什么是科学类玩具;
•学习玩具制作的基本原理;
•能够动手制作简单的玩具。
三、教学难点
•如何让幼儿学会自主制作玩具;
•如何让幼儿理解科学知识。
四、教学内容及步骤
1. 什么是科学类玩具
教师向幼儿介绍科学类玩具,给幼儿展示一些与科学相关的玩具,比如机器人、太阳能玩具等。
让幼儿眼前一亮,感受到科学知识的神奇和乐趣。
2. 玩具制作基本原理
教师向幼儿讲解玩具制作的基本原理,并与幼儿一起体验以下几个实验:•纸飞机制作:教师演示如何制作纸飞机,并让幼儿动手自己试试;
•磁铁的吸附力:将一个磁铁放在桌子上,再放一个磁铁在桌上,可以看到两个磁铁相互吸引;
•受力的方向:将一块橡皮泥掰成不同的形状,让幼儿用手按压,观察橡皮泥的变化,感受受力的方向。
3. 动手制作玩具
让幼儿自己动手制作玩具,教师可以准备以下材料:
•纸杯;
•面团;
•小阳光面板;
•磁铁。
通过手工制作玩具,幼儿不仅能够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还能够加深对科学知
识的理解和记忆。
五、教学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幼儿对科学类玩具和制作玩具的基本原理有了初步的认识,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教师应该继续引导幼儿学习科学知识,并鼓励幼儿自主制作更多的玩具。
实用机械制作小发明教案
![实用机械制作小发明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a90878c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94.png)
实用机械制作小发明教案一、教学目标。
1. 了解实用机械制作小发明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掌握实用机械制作小发明的基本步骤;3. 能够独立设计和制作简单的实用机械小发明。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实用机械制作小发明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基本步骤。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独立设计和制作简单的实用机械小发明。
三、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熟悉实用机械制作小发明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准备相关教学实验器材和工具;2. 学生准备,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机械制作基础知识。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实用机械小发明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实用机械制作小发明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2. 理论讲解。
教师讲解实用机械制作小发明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介绍常用的机械制作工具和材料。
3. 案例分析。
教师通过分析一些实用机械小发明的案例,引导学生了解实用机械制作小发明的设计思路和制作过程。
4. 实验操作。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教授学生如何使用机械制作工具和材料,进行实用机械小发明的设计和制作。
5. 实践应用。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独立设计和制作一个简单的实用机械小发明,并进行实际应用测试。
6. 总结反思。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实用机械制作小发明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反思设计和制作过程中的问题和经验。
五、教学作业。
设计一个实用机械小发明,并写出设计思路和制作过程的报告。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实用机械制作小发明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实用机械制作小发明的基本步骤,能够独立设计和制作简单的实用机械小发明。
同时,学生在实践中能够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反馈。
通过学生的作业和实践操作情况,了解学生对实用机械制作小发明的掌握程度,及时进行反馈和指导。
幼儿园科技小制作教案
![幼儿园科技小制作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fe68607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8eb9f6b.png)
幼儿园科技小制作教案教案名称:幼儿园科技小制作一、教学目标:1.学习科技小制作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培养幼儿动手实践、观察、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提高幼儿动手动脑的能力,培养创新思维;4.培养幼儿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及重点:1.科技小制作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2.创意设计、小制作材料的选择和加工;3.动手制作科技小制作作品;4.合作沟通与分享。
三、教学步骤:Step 1:导入(10分钟)1.引导幼儿对科技小制作进行初步了解,问幼儿是否制作过科技小制作,并询问他们对科技小制作的了解。
Step 2:知识讲解(20分钟)1.通过图片、实物等展示各种科技小制作作品,让幼儿了解科技小制作是什么;2.讲解科技小制作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如简单电路、机械原理等;3.引导幼儿思考科技小制作的意义和作用。
Step 3:创意设计与制作(30分钟)1.分组让幼儿自由发挥创意,设计自己的科技小制作作品;2.指导幼儿选择和加工小制作材料;3.指导幼儿按照设计图纸或个人创意进行小制作;4.鼓励幼儿动手实践,提出问题并进行探究。
Step 4:合作沟通与分享(20分钟)1.指导幼儿在小组内进行沟通与合作,交流制作过程中的发现、困惑和解决方法;2.鼓励幼儿将自己的科技小制作作品展示给全班同学;3.引导幼儿分享制作经验,从中学到他人的优点和创意。
四、教学方法:1.提问法:通过提问引导思考,激发兴趣。
2.示范法:用实物或图片进行示范教学,引导幼儿动手进行实践。
3.小组合作学习法:分组合作进行创意设计和制作过程,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五、教学资源:1.科技小制作作品的图片或实物;2.制作小工具和材料:剪刀、胶水、电线、电池、灯泡等。
六、教学评价:1.观察幼儿在创意设计和制作过程中的积极程度和合作态度;2.评价幼儿在制作过程中对科技小制作原理和概念的理解;3.评价幼儿在制作过程中提出的问题和解决方法是否切实可行;4.观察幼儿在分享作品时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七年级科技制作教案(全册)
![七年级科技制作教案(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1ddfab74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22.png)
七年级科技制作教案(全册)第一章:科技制作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科技制作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2. 掌握科技制作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教学内容:1. 科技制作的定义和意义。
2. 科技制作的基本步骤:选题、收集资料、设计方案、制作和测试、改进和完善。
3. 科技制作的基本技巧:切割、拼接、焊接、调试等。
教学活动:1. 引入科技制作的定义和意义,引导学生了解科技制作的重要性。
2.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科技制作的理解和经验。
3. 讲解科技制作的基本步骤和技巧,示例演示。
4. 学生动手实践,进行简单的科技制作项目。
评估方式:1. 学生课堂参与度和小组讨论表现。
2. 学生科技制作项目的完成情况。
第二章:简单机器和机构教学目标:1. 了解简单机器和机构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2. 掌握使用简单机器和机构解决问题的方法。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简单机器和机构的概念和分类。
2. 常见简单机器和机构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3. 使用简单机器和机构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活动:1. 引入简单机器和机构的概念和分类,引导学生了解其重要性。
2. 讲解常见简单机器和机构的工作原理和应用,示例演示。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简单机器和机构的理解和应用。
4. 学生动手实践,使用简单机器和机构解决实际问题。
评估方式:1. 学生课堂参与度和小组讨论表现。
2. 学生使用简单机器和机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三章:电子元件和电路教学目标:1. 了解电子元件和电路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掌握电子元件和电路的连接和应用。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教学内容:1. 电子元件的概念和分类。
2. 电路的基本概念和组成。
3. 电子元件和电路的连接和应用。
教学活动:1. 引入电子元件的概念和分类,引导学生了解其重要性。
2. 讲解电路的基本概念和组成,示例演示。
3.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电子元件和电路的理解和应用。
科技小制作:甩干机
![科技小制作:甩干机](https://img.taocdn.com/s3/m/97d2db4c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30.png)
塑料杯(带盖) 电机卡子 底板 电池盒 电机 离心桶
04
章节 PART
实验步骤
实验中应注意安全,所有器材严禁入口。
甩干机实验步骤
KEQUSHOUGONGSHIYANWANJIAOJU
将双面胶粘在底座 上,并将电池盒粘
在上面。
甩干机实验步骤
KEQUSHOUGONGSHIYANWANJIAOJU
将导线放置在 底板底部,更 加简洁美观。
甩干机
科趣实验器材
授课教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学会制作组装甩干机,锻炼动手能力 掌握甩干机知识
2.能力目标 初步了解什么是甩干机,了解基本的甩干机相关的离心 力知识
3.思维目标 培养和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和科学意识。
二、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 1.学会制作甩干机装置的组装。 2.了解甩干机原理应用 纸放进 离心桶,然后盖好盖 子。
打湿的卫生纸
拨动开关,观察现象。 (实验中会出现轻微 抖动,注意按住底座)
05
章节 PART
实验原理
跟科趣一起来学习甩干机的实验知识吧~
实验原理
KEQUSHOUGONGSHIYANWANJIAOJU
甩干机实验现象
关掉开关以后,可以发现,塑料杯内出现水珠。卫 生纸上大部分水分被甩了出来。
三、教学设计参考
指导组装甩干机装置——了解甩干机知识——激发学生的兴 趣——测试甩干机——知识拓展。
目录
1 上课须知 2 情境导入 3 认识材料 4 实验步骤
5 实验原理、知识拓展
01 章节 PART
上课须知
1.实验进行时,要听从老师的安排,不可以擅自行动哦; 2.专心上课,不做关于实验以外的事; 3.过程中要学会跟小朋友互相合作,交流沟通; 4.要爱护实验器材,不破坏,不浪费; 5.实验课上严禁进食,所有实验器材不能入口,严禁接 近火源
幼儿园科技小制作教案设计
![幼儿园科技小制作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c2f6b1d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e0e1e6e.png)
幼儿园科技小制作教案设计活动目标:1、通过制作迷迷转,进展幼儿的动手操作技能和想象力。
2、学习转动迷迷转,尝试在探究中发觉问题、分析问题。
活动预备:1、半个乒乓球、剪刀、记号笔假设干2、垫板、水,汉字:转动活动过程:一、回忆、沟通生活中的转动现象1、出示汉字“转动”,引出话题。
师:今日玩游戏前我先考考大家,这两个是什么字?师:看到“转动”两个字,让你想到了什么?生活中有哪些转动的现象?2、老师总结,援助幼儿梳理搜集到的信息。
师:我们发觉生活中有很多转动现象,比如电风扇、洗衣机、微波炉、陀螺玩具、故事磁带、游乐园的大转盘等。
二、承上启下,引出任务。
1、师:今日我给你们带来了一样东西〔老师出示迷迷转〕,你认为它是用什么材料做的?——乒乓球可以怎么玩?〔老师总结:这叫迷迷转,是用乒乓球做的,玩的时候要用水来帮忙〕2、师:谁情愿告知我“迷迷转是怎么做的!”〔幼儿观测,师适时小结〕3、师〔边说边示范〕:拿起剪刀剪花边,迷迷转里画图案,垫板上呀沾点水,咕噜咕噜转的欢!4、师:你们想不想也来做这个好玩的迷迷转呢?后面老师已经为你们预备了材料,你们去试一试吧?三、幼儿制作迷迷转,师巡回指导1、提示幼儿剪的时候要留意安全,可以剪不同花形的边。
假如你觉得剪起来困难的话,也可以先用记号笔画了再剪哦。
里面的花纹可以画各式各样的。
2、幼儿制作迷迷转,老师须要时予以援助和指导四:幼儿玩迷迷转1、师:那已经做好迷迷转的小伙伴可以自己先玩玩,看看能不能转起来2、师:在垫板上放的水不要太多哦,只要迷迷转能转起来就好3、师:好多小伙伴已经做好了,现在请你找个好伙伴比一比,看看谁转得稳!4、提示一个迷迷转玩的好的小伙伴,找同伴进行竞赛,“谁的垫板上可以转更多的迷迷转?五、集中沟通争论1、师:刚刚小伙伴都玩过了自己制作的'迷迷转,怎样才能使你的迷迷转转动起来呢?〔需要水和垫板援助〕3、师:为什么这个迷迷转要在水和垫板的援助下才能转动起来呢?4、幼儿自由说说5、师总结:原来迷迷转的转动是由于:这个乒乓球受水的吸力作用粘在了光滑的垫板上,水在流淌的过程中带动乒乓球一起流淌,当垫板开始朝不同的方向摆曳时,乒乓球就开始转动,所以啊迷迷转要在水和垫板的援助下才能转起来。
科技小制作教学设计教案资料
![科技小制作教学设计教案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ee31db96e009581b6bd9ebf6.png)
科技小制作课程教学设计一.课程背景我校依据党的教育方针、国家课程实施计划的要求,在特色学校创建过程中,为尊重学生个性发展与时代需求,结合农村学生实际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开发的一门校本课程。
人类在执着追求科学技术进步,教师必须执着追求教育创新,培养科技创新之苗,储备科技创新力量,使学生养成科技创新的意识。
惟有这样,我们才能不辜负人类的重托;惟有这样,我们才可以自豪的说:“我是一个合格的教师。
”科技创新的生力军是下一代,教师要使下一代树立创新的理想和信念,首先自己先要坚定不移的树立创新的理想和信念,有了这种信念,学生启发久了,自然就养成了习惯,一个科技小组带动一个班级,一个班级带动一个学校,一个学校辐射一个地区……一个学校的科技氛围体现着一所学校的师生科学素养,体现着一所学校不断创新的精神面貌。
我校近年来课改效果显著文化课成绩突出,但要立足长远实现创办名校的目标就必须注重科学文化的积淀,切实提高学生的素质。
为了营造校园科技创新氛围,增强科技创新意识,我们必须坚持将《科技制作》作为学校课程持久、有效地开展下去,这也是新课程赋予我们每一位科学老师新的使命。
《科技小制作》学校课程方案的拟订和课程的开发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精神,提高科学素养,促进全面发展”为宗旨,积极组织和引导学生亲近科学、勇于探索,扎实有效地开展新世纪科技制作活动,倡导爱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良好风尚,在全校师生中广泛传播科技创新理念,兴起科技制作热潮,营造校良好的科技教育氛围,突出学校课程科技活动的特色。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以课改为载体,努力实现学校课改总目标。
在学校课程开发、实施中,本着“激发科学兴趣,培养创新意识,增强动手能力”为目标,发展以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为核心,以“陶冶学生情操,完善学生人格,丰富学生科技活动”为宗旨,大力倡导科技风气,营造特色校园,探索校园科技创新之路,全面落实素质教育,让师生与课改同成长,把学校办出特色,办出质量。
科技实践活动课教学设计(3篇)
![科技实践活动课教学设计(3篇)](https://img.taocdn.com/s3/m/da881f55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b2.png)
第1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智能机器人的基本概念和组成;(2)掌握使用编程语言编写简单机器人程序的基本方法;(3)能够运用编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2)通过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3)通过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科技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2)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3)培养学生勇于探索、不断进取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智能机器人的基本概念和组成;(2)使用编程语言编写简单机器人程序的基本方法。
2. 教学难点:(1)编程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2)将编程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展示一段关于智能机器人的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2. 提问:同学们对智能机器人有什么了解?它们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二)讲授新课1. 讲解智能机器人的基本概念和组成,包括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2. 介绍编程语言的基本知识,如Python、C++等;3. 讲解编程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性;4. 通过实例展示如何使用编程语言编写简单机器人程序。
(三)实践操作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配一台智能机器人;2. 每组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编写一个简单的机器人程序;3. 指导学生进行调试和优化,确保程序能够正常运行;4. 鼓励学生发挥创意,改进程序,提高机器人性能。
(四)问题解决1. 提出实际问题,如让机器人完成特定任务;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3. 指导学生运用编程知识,编写程序解决问题;4. 评选出最佳解决方案,分享经验。
(五)总结与反思1.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总结本次课程收获;2. 教师点评,指出学生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建议;3.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继续关注科技发展,勇于探索。
瓶子科技小制作会跑的小乌龟教学设计 沧州冯秀菊
![瓶子科技小制作会跑的小乌龟教学设计 沧州冯秀菊](https://img.taocdn.com/s3/m/4c570df951e79b8968022684.png)
《瓶文化》系列课程之瓶子科技小制作——《会跑的小乌龟》教学设计泊头市富镇张屯小学冯秀菊教材分析:瓶子科技小制作是张屯小学“瓶文化”系列校本课程中的一种,旨在让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对废旧瓶子进行改造,并在不断探索中进行小发明小创作。
《会跑的小乌龟》是在学生已经做好瓶文化小乌龟作品的基础上安装动力装置,属于第二课时。
本课具有材料好找、难易适中、好玩有趣等特点,不仅能够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动手能力,更能激发他们进行小发明、小创作的欲望,特别适合高年级的学生学习制作。
学情分析:本节课是《会跑的小乌龟》制作的第二课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利用身边的一些废旧材料,结合已有的科学知识,制作一些简单的动力装置,让小乌龟动起来。
动力装置涉及到的一些相关知识,学生在科学课上有过接触,原理也都明白,但真正动手操作起来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
所以课前老师就把瓶盖和一部分小药瓶打好了孔,这样一来,既降低了操作难度,又符合五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了解一些能产生动力的材料以及产生动力的原理。
2.探索制作小乌龟动力装置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1.通过看带有动力装置物体的视频,启发学生的思维。
2.小组合作的方式制作动力装置,边探索,边制作,边改进。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合作探究中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和创新能力。
教学重难点:1.了解小乌龟跑动的原理。
2.探索制作小乌龟动力装置的方法。
教学准备:学生准备:小药瓶、沙子、橡皮筋、透明胶带、剪刀、瓶盖、竹签、吸管、气球教师准备:PPT、各种动力装置小乌龟、瓶盖扎好洞、部分小药瓶扎好洞、瓶文化作品烟花筒教学过程:一、课前回顾,激发兴趣1.回顾上节课小乌龟制作的步骤。
切割瓶底(观察-剪切-修整)——装饰瓶底(彩纸装饰、彩泥装饰、彩绘装饰)——粘贴身体(画-剪-粘贴)2.欣赏会跑的小乌龟,激发学生创作欲望。
二、学生猜想,定制方案1.查看材料箱,猜想小乌龟跑动起来需要的瓶类滚动材料小药瓶、瓶盖2.回想科学课上接触到的动力材料皮筋、气球3.皮筋、气球产生动力的原理。
小制作_五年级科技小制作习作教学设计
![小制作_五年级科技小制作习作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a6620e9551810a6f5248669.png)
五年级科技小制作习作教学设计来源:一一幼教网【教学理念】开展制作小制作的活动,借助这一活动,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为学生创设良好的习作氛围,扩大习作空间,避免单调、枯燥、缺乏情趣的习作套路,调动全部感官进行观察,积累生活和学习的经验,激发他们作文的积极性,让学生乐于表达。
【教学目标】1.结合制作小制作的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回忆,唤醒原有生活体验,为学生提供作文素材。
2.指导学生写清楚、写具体做小制作所用的材料、制作方法和过程。
3.初步学会介绍小制作一类文章的写法。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确定写作重点,把小制作的过程写清三、明确重点楚、写具体。
【习作要求】1.初步学会介绍小制作一类文章的写法。
2.写清楚、写具体小制作所用的材料、制作的方法和过程。
【习作准备】提前布置学生在课前个人独立完成或几个人合作完成小制作。
完成后,要在一张卡片上写上小制作的名称、设计者及简要的说明。
【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1.教师导入:同学们,前不久我们学校举行了一次创意大赛,同学们制作了各种各样独具匠心的作品。
请大家展示出来。
“小制作介绍会”现在开始!2.分组介绍。
全班分为四个大组,同学们把自己的小制作向伙伴们推销,注意语句要简明扼要,引人。
最后在组内再推选出几个受欢迎的、有创意的小制作。
(学生们兴趣盎然地介绍起自己的小制作来。
教师此时深入各组,参与评选,准备让他们在全班作介绍。
)【设计意图:作文其实是对话交流的过程。
学生通过交流,激活了思维,有了表达的强烈需要,习作自然就水到渠成。
】二、展示作品1.导入:同学们,你们现在就是场外评委,请大家认真看,仔细想,在这些优秀作品中,哪个最漂亮?哪个最有创意?哪个最有趣?(教师把学生交上来的参展作品在展示台上依次展示。
)2.作品介绍:在选出几个有代表性的小制作后,教师可以让作者或其他同学对小制作进行有顺序的介绍。
(学生这时可能更多介绍的是小制作的外形,而忽略了制作的过程。
)【设计意图:写作的素材来自生活。
科技小制作小班教案
![科技小制作小班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b732dac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ad.png)
科技小制作小班教案一、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对科技制作的兴趣和创造能力;2.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4.开拓学生的科技创新视野,培养他们对科技发展的关注和理解。
二、教学准备1.小组科技制作材料:活动用纸、剪刀、胶水、线材、发光二极管等;2.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或平板电脑。
三、教学内容与步骤第一节:科技小制作介绍1.利用多媒体设备对科技小制作进行简介展示,介绍科技小制作的种类和应用领域,激发学生的兴趣;2.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对科技小制作的认识和看法,随后进行集体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第二节:科技小制作示范与讲解1.指导学生组成小组,每个小组3-4人,要求设立小组长和记录员;2.老师选择一种简单的科技小制作项目进行示范,同时详细讲解制作过程和原理;3.学生观摩示范过程,理解制作步骤和原理。
第三节:科技小制作实践1.学生在小组内自主选择一个科技小制作项目,确定制作目标和步骤;2.每个小组成员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长分工合作,共同完成科技小制作;3.学生在制作过程中积极交流、合作,并记录制作过程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第四节:科技小制作展示1.学生各小组准备好科技小制作成果,进行展示和演示;2.学生详细介绍自己制作的科技小制作项目,包括原理、功能和创意等方面;3.其他同学和老师进行提问和讨论,对学生的制作成果进行评价和展望。
四、教学评价1.考察学生的科技小制作成果,评价制作质量和创新度;2.考察学生在制作过程中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考察学生在展示和讲解中的表达能力和对科技小制作的理解。
五、教学延伸1.鼓励学生进行更复杂的科技小制作项目,深入了解相关科技知识并培养创新思维;2.定期组织科技小制作比赛,拓展学生的创作空间和竞争意识;3.邀请科技专家和工程师到学校进行科技创作讲座和指导,开拓学生的科技视野。
以上是科技小制作小班教案的主要内容,通过这样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科技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科技知识。
幼儿园小小发明家:创意科技手工制作教学案例
![幼儿园小小发明家:创意科技手工制作教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79910d4f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ff.png)
幼儿园小小发明家:创意科技手工制作教学案例一、引言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创意和科技已经成为了培养幼儿综合素质的重要课程内容。
幼儿园作为孩子们最早的学习阵地,如何引导幼儿进行创造性思维和科技手工制作已经成为很多幼儿园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以“幼儿园小小发明家:创意科技手工制作教学案例”为主题,深入探讨这一领域。
二、案例分析1. 案例一:小小机械师在这个案例中,老师为幼儿们准备了一些简单的机械部件,比如轮子、小电机等,然后提出一个问题:怎样制作一辆小小的电动车?幼儿们经过简单的介绍和示范后,开始自由组合这些机械部件,各显神通,有的制作了电动汽车,有的则制作了电动船,他们在实践中学习、探索和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 案例二:小小科学家在这个案例中,老师为幼儿们准备了一些简单的科学实验器材,比如小灯泡、电线、开关等,在实验探究中,幼儿们可以通过简单的电路实验,让小灯泡发光,或者制作简单的风车,通过观察、实验、总结,引导幼儿们发现科学的奥秘,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科学思维。
3. 案例三:小小艺术家在这个案例中,老师为幼儿们准备了一些简单的手工制作材料,比如纸张、颜料、色彩笔等,然后提出一个问题:怎样制作一幅有趣的艺术作品?幼儿们可以通过画画、剪纸、拼贴等形式,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制作出自己的艺术作品,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艺术表现力。
三、总结与回顾通过以上三个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在幼儿园创意科技手工制作教学中,老师对幼儿们进行了引导和激发,引导他们通过亲自动手、实践探索,进行科技手工制作,通过反复试验、改进,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观察力和实践创新能力。
这样的教学方法既符合幼儿的芳龄特点,又能够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科技思维。
四、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的看来,幼儿园小小发明家课程的教学设计十分注重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创造力和科学思维,在实践中培养幼儿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仅能够给幼儿带来快乐的学习体验,还能够全面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科技电脑小报制作教学设计
![科技电脑小报制作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99ab3de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96.png)
科技电脑小报制作教学设计一、题:科技专栏电脑小报制作(初一级)二、教学目标1学会用Internet阅读器搜索目的信息,并通过复制文字、保留图片和下载网页,把资料保留到自己的文档或电脑里面。
2学会利用PSXX(如插入文字框、分栏、插入图象、艺术字等)制作一份电脑小报。
3学会合作学习和与人交流。
三、教学重点选择适合的关键字,提高利用Internet搜索目的信息的效率;PSXX操作技能的综合运用。
四、教学准备学生选定题材,搜集资料和素材。
包括从报纸、杂志、电视上找到的材料,和学生自己拍摄的照片(到学校图书馆的电子阅览室扫描处置)。
五、教学进程(一)引入提出任务:要求学生每人制作一份以科技为主题的电脑小报,内容可以是高新技术的介绍,生活、生产中的科技应用,科学小常识,生态与环保等。
资料可以从Internet上找,也可以来自报纸、杂志、电视,若是自己能通过采访、照相就更好了。
(二)展示同类作品向学生展示同类作品:以往的学生作品、印刷的报刊等。
教师提示:1如何更快、更准确地在Internet上搜索目的信息。
2观察用了哪些PSXX的编辑、排版技能。
列出不同类型的操作技能。
3从仿照到创新。
要做一份从内容到配色、排版都很超卓的小报不容易。
尤其在缺乏经验的情况下。
可以要求学生从仿照开始。
例如版面设计可以仿照报纸、杂志,可是内容必然是学生自己搜集的。
到了制作的中、后期,积累相当的经验以后,应该加入新的、属于自己创作的元素,也可以是综合他人的优秀元素。
如下图:学生活动:从指定的磁盘驱动器上复制展示作品文夹到本地硬盘,然后打开作品观赏。
期间可以和同窗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观点。
教师巡视辅导。
(三)制作示范及学生活动1用Internet阅读器搜索谜底信息,保留资料。
教师演示:(1)利用搜索引擎寻觅目的信息。
教师提示:正确看待Internet的利用价值----搜集信息的渠道和形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不要过度依赖Internet,还要利用其他的渠道,例如报纸、杂志、电视及自己的观察、采访等。
科技小制作教学设计
![科技小制作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3d90a23ee06eff9aef80736.png)
3、每转绕完一圈,便再次套入竹筷,反复一直绕到需要的长度为止。
4、竹筷上下两端均以同样方法缠绕,直到足够围绕塑胶皿外围的长度,便可将它粘贴固定。
5、可再加上一圆形木块做底座增加美感。
课堂小作业:
帮一帮、做一做
要求:
1、颜色鲜艳,造型夸张
教学目标:
1.利用塑料瓶等废旧材料做笔筒,学会用彩色纸剪贴的方法对瓶筒进行美化装饰。
2.初步感受笔筒文化,通过自主探究和交流掌握设计制作笔筒的方法,启发创意。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创造思维能力及审美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用废旧瓶制作、装饰实用的笔筒。
难点: 装饰设计的美与创新。
制作步骤
1.取一塑胶瓶,将瓶口锯掉,保留底部备用。
三、收集制作材料需有较长的时间,如有困难,可根据当地实际,改用其他材料,只
要利用旧废材料,便于学生收集就行。
四、收集制作材料有困难的,也可由一两位学生负责制火车头,其余同学每人制一
个车厢,全班只制成一列火车也可。
五、小火车排串成列之后,要让学生自己评议、调整、修改。
制作笔筒
教材分析:
在我国古代的文房四宝——笔、墨、纸砚之外,笔筒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课学生的笔筒作品,大多采用的塑料瓶设计和制作的。利用废旧的瓶子剪去瓶口后变成筒状,再美化、装饰成笔筒,学生在造型活动中会体验其中的乐趣。本课教学应加强与生活的联系,是学生将学到的美术知识和技能应用在笔筒的设计制作之中,达到提高审美素养、培养设计能力与创造能力的目的。
5.结论:如何固定塑料小人或木珠在“伞”下面?
6.户外活动:玩降落伞。活动延伸区角中摆放木珠、绳子等,供幼儿日常练习打结,制作降落伞。
科技手工制作课程日晷教案
![科技手工制作课程日晷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ba712768762caaedc33d425.png)
日晷教案(知识点:用太阳的影子知道时间)一、教学目标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对日晷实验的探究,了解日晷的原理。
【过程与方法】锻炼孩子们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创造能力、团结协作及动手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孩子们在动手实际操作的过程,让孩子们体会到科普的趣味性,爱上科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懂得日晷实验的原理,并由此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的求知欲。
【教学难点】掌握日晷的原理。
三、教学方法:提问法、演示法、实验法、讨论式教学法。
四、教学准备:实验器材:日晷科学材料包;PPT配套相关课件一份。
五、教学过程:(课堂纪律、规矩强调)师:小朋友们好~今天又到了我们开心的科学课。
猜猜我们今天要上什么内容呢?生:制作科学实验!挖掘考古!制作机器人!师:你们猜的都是科学课以后会上的内容,我们今天要上的内容是一项有趣的创新。
师:不过在上课之前,老师对你们有几点要求。
首先,在实验课上,要听从老师的安排,不能擅自行动。
第二,实验课上的任何药品严禁进食,所有实验器材不能入口,做好实验要洗手做完实验要回收。
第三,我们的科学课是采取小组积分制度的:加分项,也就是同学们中回答问题最积极、最先完成实验并帮助其他同学、遵守纪律并能完成实验,最后还能把桌面卫生清理得干干净净的同学,我们会给予加分。
那有加分项,肯定有减分项,有同学在课堂上吵闹违反纪律,上课睡觉,不愿意配合做好桌面卫生,没有按时完成实验操作的同学,我们会给他减分!得分最高的人,会获得一个科学小奖品。
以上就是我们这节科学课,老师对大家的要求,你们能做到吗?生:能!师:信心好像不是很足!大声地告诉老师,能不能做到?生:能(大声)(课堂导入)(PPT第4张)师:小朋友,老师是如何知道什么时候该上课的呢?(PPT第5张)生:老师,可以看手机或者手表啊。
师:这位小朋友说对了,我们可以用手表和手机来看时间。
小朋友,那古代没有时钟和手表,他们如何知道时间呢?(PPT第6张)生:老师,我以前看电视的时候,古人会用滴水来测量时间。
科技小制作教案范文
![科技小制作教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eecf99a3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4275f67.png)
科技小制作教案范文科技小制作是一种通过动手制作小型科技项目来培养学生创造力和实践能力的教学方法。
通过科技小制作,学生可以亲自动手参与到科技项目的制作中,锻炼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本文将介绍一个适用于初中学生的科技小制作教案,让学生通过制作一个简单的太阳能手机充电器来了解太阳能的原理和应用。
一、教学目标1.了解太阳能的原理和应用。
2.学会使用简单的电子元件进行电路连接。
3.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4.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准备1.学生所需材料:太阳能电池板、电池夹、手机充电器线、万用表、电池盒、电池。
2.教师所需准备:教师可以提前购买好所需材料,并做好示范制作过程的准备。
三、教学步骤步骤一:引入步骤二:讲解太阳能原理教师通过简单易懂的语言讲解太阳能的原理,即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通过电路连接实现对手机等设备的充电。
步骤三:材料展示和分组教师将所需材料展示给学生,并按照人数分成适当的小组。
每个小组需要准备一套制作材料。
步骤四:实践操作学生根据教师的示范和指导,逐步进行实践操作。
首先,学生需要将太阳能电池板和电池盒连接,然后将电池盒中的电池盖好。
接下来,学生需要将电池夹与电池盒连接,并将电池夹的另一端与手机充电器线连接。
最后,学生将太阳能电池板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手机就可以通过这个太阳能充电器进行充电了。
步骤五:测试和优化学生可以使用万用表测试太阳能充电器的输出电压和电流,以及对手机的充电情况。
如果效果不理想,学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连接线路进行调整和优化。
步骤六:展示和讨论每个小组制作完成后,学生可以将他们的制作成果展示给其他小组和全班同学,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学生可以分享他们在制作过程中的心得和体会,并与其他小组交流不同的制作方法和优化方案。
四、教学评价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制作过程和产品展示,以及听取学生的讨论和分享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科技作品教学设计
![科技作品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6cf6a75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0850d5e.png)
科技作品教学设计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科技的应用越来越感兴趣。
科技作品教学设计是一种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方法。
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将通过自己设计、制作和展示科技作品来学习相关科学知识和技术技能。
本文将探讨如何设计科技作品教学,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教学目标的确定在设计科技作品教学时,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
教育部发展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科技作品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科技素养。
基于此,我们可以确定以下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锻炼他们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协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科技素养,增加他们对科技的兴趣和了解。
二、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在确定了教学目标后,我们需要选择相应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
课程内容应该与学生的年龄和学科知识相适应,同时也应该关注学生的兴趣和实际需求。
常见的科技作品教学内容包括机器人制作、电子电路设计、编程与应用等。
而教学方法可以采用项目制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
通过实践操作和团队合作,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三、教学过程的设计在确定了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后,我们需要设计具体的教学过程。
一个典型的科技作品教学过程可以分为准备阶段、实践阶段和展示阶段。
1. 准备阶段:老师可以通过讲解相关理论知识和技术原理,为学生打下必要的基础。
同时,可以展示一些科技作品的案例,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
2. 实践阶段:学生将分成小组,开展设计、制作和调试科技作品的实践活动。
老师可以给予指导和帮助,但应尽量让学生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
3. 展示阶段:学生需要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其他同学、老师和家长。
在展示过程中,学生可以分享自己的设计理念和创作经验,收集他人的反馈和建议。
四、教学评价的方法在科技作品教学中,评价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学生的作品可以通过展示和评审的方式进行评价。
科技手工制作教学设计案例
![科技手工制作教学设计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bb826691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d3a8866.png)
科技手工制作教学设计案例技术在不断地推动着社会的发展,与此同时,它也在不断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
而手工制作,作为人们自古以来的传统技艺,也在不断地与科技相互融合,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科技手工制作教学是指在手工制作过程中应用和融入科技元素的教学,教育学、工艺学、计算机科学这三大学科交织互动,开拓人们的眼界,提高他们的创造力和手工技艺水平。
一、教学目的和意义通过科技手工制作教学,能让学生们从实践中去理解和掌握科技知识,也能从制作中体验到创造的快乐和手工艺术的美感。
科技手工制作教学能帮助学生们有效地挖掘潜能,增强创造力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研究和问题解决能力。
手工制作的过程中,需要一定的细心和耐心,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意志品质。
同时,通过科技手工制作教学,学生们还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物理学、电子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知识,掌握实用的技能,发展实际动手的能力。
二、教学思路和方法在科技手工制作教学中,应该遵循以学生为中心,以了解为基础,以探究为目的的教育思路。
针对不同年龄和兴趣爱好的学生,可以选用不同的科技项目,如制作、手工制作等。
科技手工制作教学中,应该采用多种方式,如个人、小组和集体制作,既能锻炼学生团队合作和社交能力,又能提高他们的想像力和创造力。
同时,教师还应该定期组织教学活动,如比赛和展览等,给学生创造展示和交流的机会。
三、设计案例设计案例一:鸟巢制作目标人群:小学三年级以上学生制作材料:竹子、绳子、彩灯片等教学内容:1.知识点:了解生态环保。
2.制作过程:挑选长而细的竹子,分别削成尖的上下端,外围用软细的竹条捆成圆形,内部编织小型网架,然后把各段竹枝网格化填充出鸟的巢。
设计案例二:制作目标人群:初中学生制作材料:电机、传感器、编程器等教学内容:1.知识点:了解原理。
2.制作过程:通过装配电机、传感器等器件,手工组成,并给编写程序。
可以实现自动巡航、避障、摄影等多种功能。
通过这些教学案例,能够让学生们熟悉和掌握制作的基本技巧,并能提高他们的科技水平和创造力。
制作科技小报教案大班
![制作科技小报教案大班](https://img.taocdn.com/s3/m/372812c4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cc.png)
制作科技小报教案大班科技小报是一种介绍科技知识、传播科技文化的重要途径。
通过制作科技小报,学生不仅能够了解科技的最新动态,还能够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和写作能力。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制作科技小报,我们设计了一堂名为“制作科技小报”的教案。
教学目标:1.了解科技小报的作用和特点;2.学习科技小报的制作流程和技巧;3.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写作能力。
教学准备:1.科技小报的样本;2.笔记本电脑或平板电脑;3.相关科技资讯的参考资料。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新课教师向学生介绍科技小报的作用和特点,引发学生对科技的兴趣,并激发学生学习制作科技小报的动机。
第二步:展示科技小报样本教师展示几份优秀的科技小报样本,让学生欣赏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样本的特点和亮点,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第三步:讲解制作科技小报的流程和技巧教师讲解制作科技小报的流程和技巧,包括选题、收集资料、撰写文章、编辑排版等。
教师还可以向学生展示一些制作科技小报的工具和软件,如Microsoft Publisher等,让学生了解到科技小报制作的多样性。
第四步:学生实践制作科技小报学生分组进行科技小报的制作。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科技主题,收集相关资料,并撰写文章。
学生可以借助互联网或图书馆等资源,获取更多的科技知识和信息。
第五步:展示和评价学生完成科技小报后,每个小组向全班展示自己的成果。
其他学生可以提问和评论,评价各小组的科技小报质量和创意。
第六步:总结和拓展教师对本节课进行总结,让学生回顾所学内容。
同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拓展任务,如参观科技博物馆、采访科技专家等,进一步拓宽学生的科技视野。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掌握制作科技小报的基本技巧,还能够培养自己的科学素养和写作能力。
制作科技小报不仅是一种学习方式,更是一种创新和表达自我的方式。
希望学生能够在这个过程中发现科技的魅力,激发对科技的兴趣,并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每转绕完一圈,便再次套入竹筷,反复一直绕到需要的长度为止。
4、竹筷上下两端均以同样方法缠绕,直到足够围绕塑胶皿外围的长度,便可将它粘贴固定。
5、可再加上一圆形木块做底座增加美感。
课堂小作业:
帮一帮、做一做
要求:
1、颜色鲜艳,造型夸张
教学目标:
1.利用塑料瓶等废旧材料做笔筒,学会用彩色纸剪贴的方法对瓶筒进行美化装饰。
2.初步感受笔筒文化,通过自主探究和交流掌握设计制作笔筒的方法,启发创意。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创造思维能力及审美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用废旧瓶制作、装饰实用的笔筒。
难点:装饰设计的美与创新。
制作步骤
1.取一塑胶瓶,将瓶口锯掉,保留底部备用。
教材分析
旋转木马这个科技小制作的内容,是在我园实施的课题“科技小制作中科学与艺术的整合”中产生的。首先,它自身的美观性和可探索、可操作性,符合“科学”、“艺术”整合的要求。其次,它制作的难易程度符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材料的收集方便、环保,同时作品还具有一定的游戏性和趣味性,幼儿在做做玩玩的过程中,能体验到制作所带来的成就感和乐趣,并引发他们探究的欲望。
吹气球——用剪成椭圆形的报纸粘贴三至四层——粘贴一层废旧楠圆形白纸——晾干一下,剪开——用水粉色绘画、装饰
2.粘贴好的气球还可以做成什么?幼儿自由讨论,开拓幼儿的思维。
三、幼儿操作,教师指导,使幼儿获得成功的体验
1.幼儿合作制作纸气球,并商量装饰成什么。
2.制作要求:
(l)粘贴的报纸要均匀,制作出和别人不一样的作品。
2、装饰精致、美观
课堂小结:
瞧!通过大家的努力,我们利用废旧塑料瓶制作了一件件漂亮的笔筒,其实我们身边还有许多废旧
材料,相信通过你那一双双善于发现的小眼睛,加上灵巧的双手,一定能制作出更多精美的作品,装饰
我们的生活!
rn手工小制作:降落伞
活动目标1.尝试用不同的碎布块制作伞面,体验自我创作和同伴协作的乐趣。2.学习系结,以及系死结的方法。3.丰富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
2体验制作、创造活动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气球、旧报纸、水粉色、棉签、毛线、瓶盖、彩纸、剪刀、胶水
活动过程:
一、游戏变魔术,引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
(出示气球)这是什么?以变魔术的口吻:变、变、变。
(出示气球面具)气球变成什么了?猜一猜是怎样变成的?
二、欣赏制作图,激发幼儿制作的欲望
1.(播放课件)引导幼儿逐步观察面具的制作方法。
三、车头、车厢、轮子各部分能排列成串,整体统一。
课前准备
一、课前发动学生收集可供制作小火车用的纸盒和瓶盖。纸盒的大小,要基本一致。
二、准备快干的粘合剂。
教学过程
一、引导学生谈论火车特点(不论乘过、见过或从影视中、图片上看到的),然后导入
本课。
二、让学生从阅读课本中懂得用纸盒制作小火车的方法(教师应作示范和说明)。
最后,进一步向课外拓展。让学生观看更多的风车让学生选出自己最喜欢的进行创作,并努力使自己的作品更美观、更灵活。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学会小风车的制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操作能力、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力;
2、通过小风车的制作,培养学生对现代科技的兴趣和爱好,养成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习惯;
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与人合作和积极进取的意识。
吸管头,十字开,小花伞,撑起来,木马四边粘;
旋转木马转起来,真呀真好玩。
3.了解制作要点。
在制作的过程中,哪些步骤你不太会做?
(1)打洞。洞的位置与大小。(图一)
(2)十字剪制。吸管的前端裁开成十字型,方便粘贴及花伞的平稳。(图二)
(3)伞形的制作。先将正方形的纸剪成圆形,从边到中心点剪一条直线,再粘贴起来。(图四)(4)同样图形。先将纸进行折叠,再画出图形,然后进行剪贴。(图五)
①提醒幼儿用画笔装饰或者用剪刀修剪。
②提醒幼儿可以相互合作,共同制作。
(2)线和伞面的固定。
①线和伞面的固定方法:用3~4根线运用“打结”的方法,拴住伞面的四个角。
②重点讲解打结,打死结的方法及系扣要领:教师出示一段细绳,示范打结的方法。要求将绳两头拉紧,防止松散。重复打多次结便形成了死结。
4.幼儿练习打结,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打死结。
4.幼儿制作,教师指导
(1)遇到困难能主动先想办法解决,然后可以向同伴学习或向老师求助。
教师:那么多的难题都解决了,我们就可以制作了。在制作之前,老师还有要求:在制作时,你们可能还会遇到一些困难,你们一定要自己先想办法解决困难,解决不了的,可以向小朋友或者老师求助。
(2)节约使用材料,注意制作安全,及时收拾工具、材料,保持整洁等。
4、对同学的制作提出问题。
5、思考:想拥有一架小风车吗,用什么办法?
活动二:
仔细观察、设计方案
1、在观察中发现什么问题吗?同桌说说,小组说。台前展示在观察中发现的问题,或者给这些作品作作评价?
2、教师介绍一种制作方法(教师制作)
“方方正正纸一张”。请同学准备一张正方形的稍厚的白纸(彩纸也可)。
“对角剪开四片连”。先将纸对角折好,再用剪刀剪开对角线,不要完全剪断,四片要有连接的地方。在风车的正面和反面都涂上喜欢的颜色。(如果用的是彩色纸就不必涂色了)
三、收集制作材料需有较长的时间,如有困难,可根据当地实际,改用其他材料,只
要利用旧废材料,便于学生收集就行。
四、收集制作材料有困难的,也可由一两位学生负责制火车头,其余同学每人制一
个车厢,全班只制成一列火车也可。
五、小火车排串成列之后,要让学生自己评议、调整、修改。
制作笔筒
教材分析:
在我国古代的文房四宝——笔、墨、纸砚之外,笔筒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课学生的笔筒作品,大多采用的塑料瓶设计和制作的。利用废旧的瓶子剪去瓶口后变成筒状,再美化、装饰成笔筒,学生在造型活动中会体验其中的乐趣。本课教学应加强与生活的联系,是学生将学到的美术知识和技能应用在笔筒的设计制作之中,达到提高审美素养、培养设计能力与创造能力的目的。
三、学生进行作业(个人或分组,可视实际情况决定)。
一、小火车的制作有两个难点:一是火车头外形的表现;一是车厢轮子的粘贴(两侧、两边要对称)。轮子粘后要待干涸才能使车厢立起排列成串。要提示学生制作时多加注意。
二、仅一节课时间,学生单人不可能完成制作一列小火车的任务。可视实际情况,增
加课内或课外制作时间,也可分组集体完成作业。
(2)注意卫生,保持桌面、衣服整洁。
(3)制作结束把作品放好并晾干。
教师巡视,根据幼儿在制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指导,引导幼儿友好合作。
四、介绍、展览幼儿的作品
1.请个别幼儿介绍自己制作的作品:气球变成了什么?
2.引导幼儿进行评价:他们的作品好在哪里?和别人的作品有什么不同?
小火车(制作)Βιβλιοθήκη 案教材分析岭南版美术教案(一年级)
5.结论:如何固定塑料小人或木珠在“伞”下面?
6.户外活动:玩降落伞。活动延伸区角中摆放木珠、绳子等,供幼儿日常练习打结,制作降落伞。
rn小学生科技小制作-自制小镜框一.教学目的:1练习设计小镜框的面和支架。2练习平贴技术。3镜框面的装饰。二.教学重点:设计镜框的面、条、背板、支架、支架座。三.教学难点:锯割和粘接四.工具和材料:锯、砂纸、乳胶、直角尺、笔。23*18.5厘米三合板一块。五.制作步骤:1.画图:设计镜框的面、条、背板、支架、支架座。2.锯割:先锯条板、锯支架座、支架、锯背板、锯镜框面、锯镜框面的内口要锥子钻一个孔,再把锯条卸下来,把锯条插入镜框面的孔里再把锯条按上。注意锯条的安装,锯柄为下,齿尖朝下用眼看或用手摸。3.打磨:(1)把砂纸裹在打磨棍上进行打磨。(2)把砂纸着成四——五折,用大拇指摁着砂纸进行打磨。(3)把砂纸平方在工作台上颗粒朝上,右手拿住木件或捏住木件,木件要垂直向前推再向后拉,反复几次后,木件能利在工作台上,这样为合格。4.粘接:胶要少放,胶不能过多,多了不爱粘。俗话胶多不粘饭多不甜,那多适合呢?把胶抹在木件上放在粘接处向前推向后拉反复几次,觉得有点涉跋后,把木件停放在应放的位知。木件外有点胶为合适。(1)找出第一层粘接的位置,把背板放在镜框的背面画上三条线为粘接的里线,把五毫米宽的木条平帖在线外边,这是第一层。再把十毫米的木条粘第一层木条上,第二层外边对齐。5.粘接支架:把支架粘在背板上。6.支架座可以创新:学生可以自行设计,插接的、活动的支架等。7.插背板要等胶干后在插为好。8.整体打磨:先用新砂纸打磨,再用旧砂纸打磨,这样就可以打磨光。9.上清漆:上三遍为好。10.插图:
教师:要节约使用制作材料,使用工具时注意安全,制作结束要及时收拾好工具和剩余材料,保持整洁。
5.幼儿探索游戏:旋转木马。
(1)自由玩自制的旋转木马,体验成功的喜悦。
(2)幼儿交流:为什么旋转木马能够转起来呢?
活动评价
分享到:收藏本文QQ空间新浪微博QQ微博复制网址活动目标:
1.能够利用气球、旧报纸粘贴成立体的球形并用棉签、水粉、毛线等绘画装饰
活动准备
1、教师:课件一个。作品若干。
2、学生:卡纸、一次性纸杯4个,工具:小剪刀1把,胶水、木筷、牙签。
活动过程
分5个小活动进行
活动一:
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观看一段录象,看看录象中哪些作品你最喜欢,它们各叫什么名字?(各种风车、电扇)
2、欣赏其他班同学的一些风车模型。
3、仔细观察,先看看这些风车是怎样装配起来的?它们是由什么材料制作的?
活动目标
1.尝试看流程图学习旋转木马的制作。
2.掌握钻孔和十字剪制的技能,学习剪贴相同图形进行装饰。
3.感知木马旋转,体验自制玩具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材料:一次性杯子、前端可弯曲的吸管、彩色纸、广告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