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孝故事(图文版)感恩主题班会
二十四孝经典图文版
![二十四孝经典图文版](https://img.taocdn.com/s3/m/2777e6115901020207409ced.png)
啮指痛心
曾参,字子舆,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 意弟子,世称“曾子”,以孝著称。少年时家贫, 常入山打柴。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所 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参忽然觉得心疼, 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背着柴迅速返回家中, 跪问缘故。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 指盼你回来。”曾参于是接见客人,以礼相待。 曾参学识渊博,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论 语·学而》)的修养方法,相传他著述有《大学》、 《孝经》等儒家经典,后世儒家尊他为“宗圣”。
百里负米
仲由,字子路、季路,春秋时期鲁国人,孔 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顺。早年 家中贫穷,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饭食,却从百里之 外负米回家侍奉双亲。父母死后,他做了大官, 奉命到楚国去,随从的车马有百乘之众,所积的 粮食有万钟之多。坐在垒叠的锦褥上,吃着丰盛 的筵席,他常常怀念双亲,慨叹说:“即使我想 吃野菜,为父母亲去负米,哪里能够再得呢?” 孔子赞扬说:“你侍奉父母,可以说是生时尽力, 死后思念哪!”(《孔子家语·致思》)
拾葚异器
蔡顺,汉代汝南(今属河南)人,少年丧 父,事母甚孝。当时正值王莽之乱,又遇 饥荒,柴米昂贵,只得拾桑葚母子充饥。 一天,巧遇赤眉军,义军士兵厉声问道: “为什么把红色的桑葚和黑色的桑葚分开 装在两个篓子里?”蔡顺回答说:“黑色 的桑葚供老母食用,红色的桑葚留给自己 吃。” 赤眉军怜悯他的孝心,送给他三斗 白米,一头牛,带回去供奉他的母亲,以 示敬意。
刻木事亲
丁兰,相传为东汉时期河内(今河南黄河北) 人,幼年父母双亡,他经常思念父母的养育之恩, 于是用木头刻成双亲的雕像,事之如生,凡事均 和木像商议,每日三餐敬过双亲后自己方才食用, 出门前一定禀告,回家后一定面见,从不懈怠。 久之,其妻对木像便不太恭敬了,竟好奇地用针 刺木像的手指,而木像的手指居然有血流出。丁 兰回家见木像眼中垂泪,问知实情,遂将妻子休 弃。
二十四孝课件
![二十四孝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0dbddc2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bf9a949.png)
现代社会对孝道的传承与创新
传承优秀传统
现代社会应该传承和发扬中华 民族传统孝道的优秀成果,如 “孝为百善之首”等观念。
创新时代特色
同时,现代社会也应该结合时 代特点,创新和发展具有时代 特色的孝道观念,如“网络尽
孝”等。
融合多元文化
现代社会还应该融合多元文化 ,借鉴吸收其他国家和民族的 优秀文化和价值观念,丰富和
将孝道融入现代礼仪教育
礼仪教育与孝道教育相结合
在礼仪教育中强调对长辈、老师和客人的尊敬和关心,培养良好的社交风尚 。
开展现代礼仪课程
在学校和社会培训中开设现代礼仪课程,将孝道理念融入礼仪规范,培养良 好的社交习惯。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02
孝的教育意义
培养感恩心
感激父母的养育之 恩。
珍惜身边的人和美 好的生活。
学会尊重和感恩他 人的付出。
塑造完善人格
培养善良、正直、诚实、有爱 心等品质。
塑造坚韧不拔、积极向上的精 神面貌。
形成对家庭、社会、国家的责 任感。
构建和谐社会
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加强家庭和睦,促进社会和谐。
倡导孝敬父母、尊敬长辈的传统美德,使家庭成员间形成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 。
开展家庭孝道实践活动
鼓励家长与孩子一起参与敬老爱幼的活动,培养孩子的感恩意识和责任感。
将孝道融入社会风尚建设
树立社会典型
表彰和宣传在孝道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人物和事迹,引 领社会风尚。
开展社区孝道活动
组织社区居民参与敬老爱幼活动,促进邻里之间的互助和关 爱。
二十四孝课件
xx年xx月xx日
目录
• 二十四孝的故事 • 孝的教育意义 • 现代社会的孝道 • 孝道教育的实践
《中国古代二十四孝》(课件)小学生主题班会
![《中国古代二十四孝》(课件)小学生主题班会](https://img.taocdn.com/s3/m/f85c5cfe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e9.png)
551 15 70
士《立偕职南人公思老 传老说带,麓官元想莱 》莱,家他,禄前家子 、子传眷固自, ,, 《》授迁辞耕为年与春 老 道居不而人)孔秋 子篇家于就食所。子时 传。思江。。制相生期 》其想南为楚”传于楚 等事。,躲王,他同国 。迹他在避请隐不时人
见的那战他居愿期, 于著里乱出于“(著 《作著,仕蒙受约名 高有书他任山
现母母棉,却米母路敬,子孔,
在在贫褥随相背双早业季小子春
就 算 想 为 两 老 去
世 时 , 应 尽 心 力
困 之 时 的 光 景 ,
上 , 吃 着 丰 盛 的
从 的 车 马 就 有 一
继 去 世 。 在 他 奉
回 来 。 后 来 , 他
亲 , 他 经 常 赶 到
年 家 境 贫 寒 , 常
; 当 国 家 有 难 时
米养叹席多去鲁里野勇路勇公今路
,。道时辆楚国以菜献在敢元山,
又否:,。国做外充身国,前东姓
542
怎则“就当办了的饥,家曾
泗仲
么,为想他理大地。杀太任年水名
可像人起坐公官方为身平卫,县由
能我子了在务,,了成时蒲年),
呢这者当厚的但买供仁,邑龄人字
?样,年厚路父了养。爱大比,子
,父父的上母粮父子国夫孔是路
过种种尝试,终于混入鹿群,成功地挤取了鹿乳,带回供
奉 奉双亲。有一次挤鹿乳时,险些被猎人当成真正的鹿来射 亲 击。当猎人向他瞄准时,郯子掀起鹿皮现身走出,将挤鹿
乳为双亲治病的实情告诉了猎人。猎户们被他的孝心所感
动,于是把自己原有的鹿乳都赠送给郯子,并护送他走出
森林。
子路百里负米
背赡感筵百命在百以英子率于(子
杀为三 害诸个 ,侯儿 而王子 刘。, 恒吕西
二十四孝课件(2023版ppt)
![二十四孝课件(2023版ppt)](https://img.taocdn.com/s3/m/d8bf9657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c2.png)
鹿乳奉亲
01
故事背景: 周朝时期, 郯子父母年 老体弱,需 要鹿乳补充 营养
02
故事内容: 郯子为获取 鹿乳,身穿 鹿皮,混入 鹿群,挤取 鹿乳
03
故事寓意: 孝道至上, 子女应尽孝 道,关爱父 母
04
故事影响: 鹿乳奉亲的 故事被列为 二十四孝之 一,成为孝 道的典范
戏彩娱亲
故事背景:老莱子为让父母开
伤,生命垂危。
故事情节:杨香为了救父亲,勇 敢地与老虎搏斗,最后成功将老
虎制服,救下了父亲。
故事寓意:杨香的勇敢和孝心感 动了许多人,他的故事被传颂至
今,成为二十四孝之一。
教育意义: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 们应该学习杨香的勇敢和孝心,
关爱父母,尊敬长辈。
1 哭竹生笋
01
故事背景: 三国时期, 吴国孟宗的 母亲生病, 需要竹笋做 药引。
A
心,经常穿着戏服,模仿儿童
玩耍,逗父母开心。
B
故事寓意:子女应尽孝道,让 父母开心快乐。
故事启示:孝顺父母,不仅仅
C
是物质上的满足,更重要的是
精神上的关怀。
故事传承:戏彩娱亲的故事被
D
广泛传颂,成为二十四孝之一,
教育后人要孝顺父母。
卖身葬父
1
2
3
4
故事背景:汉朝时期, 董永决定卖身葬父,
董永家境贫寒,父亲 感动了一位富家女
03 故事结局:继母被丁兰的 孝心感动,从此对他视如 己出。
04 故事启示:孝道是中华民 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应该 学习丁兰的孝心,尊敬父 母,关爱家人。
0 行佣供母
பைடு நூலகம்
故事背景:东汉时期,董永家境贫寒,父亲
二十四孝故事 PPT
![二十四孝故事 PPT](https://img.taocdn.com/s3/m/f6617dd7be1e650e52ea99fe.png)
夏夜无帷帐 免
努力搏腥风 父子俱无恙 脱离馋口中
深山逢白虎
泪滴朔风寒 萧萧竹数竿 须臾冬笋出 天意报平安
到县未旬日 椿庭遗疾深 愿将身代死 北望起忧心
七岁生离母 参商五十年 一朝相见面 喜气动皇天
贵显闻天下 平生孝事亲 亲自涤溺器 职 知古一黄香
黑葚奉萱闱 啼饥泪满衣 赤眉知孝顺 牛米赠君归
舍侧甘泉出 一朝双鲤鱼 子能事其母 妇更孝于姑
慈母怕闻雷 冰魂宿夜台 阿香时一震 到墓绕千回
孝敬崔家妇 乳姑晨盥洗 此恩无以报 愿得子孙如
继母人间有
王祥天下无 至今河水上 一片卧冰模
蚊多不敢挥 恣渠膏血饱 使入亲帏
大家应该也有点累了,稍作休息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戏舞学娇痴 春风动彩衣 双亲开口笑 喜色满庭闹
葬父贷孔兄 仙姬陌上逢 织缣偿债主 孝感动苍穹
刻木为父母 形容在日时 寄言诸子侄 各要孝亲闱
负母逃危难 穷途贼犯频 哀求俱得免 佣力以供亲
孝悌皆天性 人间六岁儿 袖中怀绿桔 遗母报乳哺
郭巨思供给 埋儿愿母存 黄金天所赐 光彩照寒门
二十四孝故事
队队春耕象 禽
纷纷耘草 嗣尧登宝位 孝感动天心
仁孝临天下 巍巍冠百王 莫庭事贤母 汤药必亲尝
母指才方啮 儿心痛不禁 负薪归未晚 骨肉至情深
负米供旨甘 宁辞百里遥 身荣亲已殁 犹念旧劬劳
闵氏有贤郎 何曾怨晚娘 尊前贤母在 三子免风霜
亲老思鹿乳 身挂褐毛衣 若不高声语 山中带箭归
二十四孝主题班会
![二十四孝主题班会](https://img.taocdn.com/s3/m/69d3eb82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1e2d64a.png)
汇报人:可编辑2023Leabharlann 12-15REPORTING
• 二十四孝背景介绍 • 二十四孝故事分享 • 现代社会二十四孝的内涵和价值 • 二十四孝主题讨论和互动环节 • 总结和展望
目录
PART 01
二十四孝背景介绍
REPORTING
二十四孝的起源和含义
起源
二十四孝起源于中国古代,是儒家经典《孝经》中的重要内容,旨在宣扬孝道 ,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芦衣顺母——闵损的故事
总结词
为母亲制作芦衣,展现孝心和细心。
详细描述
闵损为了给母亲制作芦衣,不顾寒冷天气,展现出对母亲的 孝心和细心。他的行为让人感动,成为后世孝子的典范。
鹿乳奉亲——郯子的故事
总结词
为父母寻找鹿乳治病,展现孝心和勇气 。
VS
详细描述
郯子为了给父母寻找鹿乳治病,不惜爬上 高山,展现出对父母的孝心和勇气。他的 行为让人感动,成为后世孝子的典范。
PART 04
二十四孝主题讨论和互动 环节
REPORTING
讨论:如何理解二十四孝的内涵和价值
二十四孝是中国古代的伦理道德和行 为规范,强调的是孝道和对长辈的尊 敬。
价值:二十四孝对于现代社会的家庭 和谐、人际关系、道德修养等方面仍 然具有重要的意义,是中华民族优秀 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内涵:二十四孝涵盖了孝顺父母、尊 敬师长、待人和善、忠义诚信等方面 ,这些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如何践行现代社会的二十四孝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 ,从小事做起,用自己的言行践行二 十四孝所蕴含的传统美德。
在社会中,我们应该尊重他人、关心 他人、帮助他人,积极参与社会公益 事业。
2024版最新二十四孝ppt课件
![2024版最新二十四孝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f4df492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d171f46.png)
最新二十四孝ppt课件•二十四孝概述•古代二十四孝故事解读•现代二十四孝行为典范•孝道文化在家庭教育中的应用•孝道文化在社会建设中的作用•如何践行孝道文化01二十四孝概述起源与传承起源传承内容包括孝感动天、戏彩娱亲、鹿乳奉亲、百里负米、啮指痛心、芦衣顺母、亲尝汤药、拾葚异器、埋儿奉母、卖身葬父、刻木事亲、涌泉跃鲤、怀橘遗亲、扇枕温衾、行佣供母、闻雷泣墓、哭竹生笋、卧冰求鲤、扼虎救父、恣蚊饱血、尝粪忧心、乳姑不怠、涤亲溺器、弃官寻母等24个故事。
要点一要点二意义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阐述了孝道的重要性,引导人们尊老爱幼、孝敬父母。
二十四孝内容及意义现代社会中的孝道观念孝道观念的演变随着社会的变迁,孝道观念逐渐从传统的“养儿防老”转变为现代的“精神赡养”。
现代孝道实践现代社会中,人们通过关心父母的生活、尊重父母的意愿、为父母提供精神慰藉等方式实践孝道。
孝道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孝道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现代社会中家庭和谐、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石。
02古代二十四孝故事解读孝感动天孝行体现故事背景虞舜的孝行体现在他对父母的恭敬和顺从,无论父母如何对待他,他始终如一,尽心尽力地照顾父母。
现实意义孝行体现老莱子的孝行体现在他为了让父母开心,不惜付出一切代价,包括自己的尊严和形象。
故事背景讲述老莱子为了让自己的父母尽可能多地享受生活的乐趣,每天变换自己的角色,让老人笑得眼泪都掉下来。
现实意义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孝敬父母不仅仅是物质上的供养,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陪伴和关爱,让父母感受到我们的孝心和关爱。
戏彩娱亲鹿乳奉亲故事背景孝行体现现实意义百里负米故事背景01孝行体现02现实意义0303现代二十四孝行为典范尊敬长辈爱护晚辈传承家风030201尊老爱幼,传承家风关爱父母,陪伴成长关心父母健康陪伴父母支持父母兴趣爱好回报社会,传递爱心积极参与公益活动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为贫困地区的孩子和老人提供帮助和支持。
传递正能量在社交媒体上分享正面、积极的信息和故事,传递爱心和温暖。
二十四孝故事(图文版)感恩主题班会
![二十四孝故事(图文版)感恩主题班会](https://img.taocdn.com/s3/m/7256315fbed5b9f3f90f1cae.png)
• 19 恣蚊饱血 • 吴猛,晋朝濮阳人,
八岁时就懂得孝敬父 母.家里贫穷,没有蚊 帐,蚊虫叮咬使父亲 不能安睡.每到夏夜, 吴猛总是赤身坐在父 亲床前,任蚊虫叮咬 而不驱赶,担心蚊虫 离开自己去叮咬父亲.
诗曰.夏夜无帷帐.蚊多不敢挥.恣取膏血饱.免 使入亲帏.
妇亦孝其姑.
供奉婆婆,不必远走江边了.
诗曰.慈母怕闻雷.冰魂宿夜台.阿香时一 震.到墓绕千回.
• 16 闻雷泣墓
• 王裒,魏晋时期营陵(今 山东昌乐东南)人,博学 多能.父亲王仪被司马昭杀 害,他隐居以教书为业, 终身不面向西坐,表示永 不作晋臣.其母在世时怕雷, 死后埋葬在山林中.每当风 雨天气,听到雷声,他就 跑到母亲坟前,跪拜安慰 母亲说:“裒儿在这里, 母亲不要害怕.”他教书时, 每当读到《蓼莪》篇,就 常常泪流满面,思念父母.
冬衣,却给他穿用芦花做的 “棉衣”.一天,父亲出门, 闵损牵车时因寒冷打颤,将绳 子掉落地上,遭到父亲的斥责 和鞭打,芦花随着打破的衣缝
诗曰.负米供甘旨.宁辞百里遥.身荣亲已没. 犹念旧劬劳.
飞了出来,父亲方知闵损受到 虐待.父亲返回家,要休逐后 妻.闵损跪求父亲饶恕继母, 说:“留下母亲只是我一个人 受冷,休了母亲三个孩子都要 挨冻.”父亲十分感动,就依 了他.继母听说,悔恨知错, 从此对待他如亲子.
传统经典:二十四孝故事
题记:
元代人郭居敬编撰《二十四孝》概述 了我国古代二十四位著名孝子的孝行故事. 情节生动,文字简炼,内容多是宣传我国 劳动人民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和封建社会 的伦理道德——孝悌,流传甚广.
诗曰.对对耕春象.纷纷耘草禽.嗣尧登帝位.孝 感动天下.
01 孝感动天 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 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 有虞氏,史称虞舜.相传他的 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 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 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 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 让舜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下 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事后 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 对弟弟慈爱.他的孝行感动了 天帝.舜在厉山耕种,大象替 他耕地,鸟代他锄草.帝尧听 说舜非常孝顺,有处理政事 的才干,把两个女儿娥皇和 女英嫁给他;经过多年观察 和考验,选定舜做他的继承 人.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 亲,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
二十四孝图文版PPT课件
![二十四孝图文版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85edc08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f4.png)
子女应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珍惜他们为自己创 造的良好条件和环境。
社会活动中的孝道倡导
传承孝道文化
子女应积极传承和弘扬孝道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到孝道 的重要性。
参与公益活动
子女可以参与一些与孝道相关的公益活动,为社会做出贡献的同时 ,也传递了孝道的正能量。
倡导家庭和谐
子女可以在社会活动中倡导家庭和谐、亲子关系融洽的理念,让更 多的人关注家庭、关爱家人。
孝道文化在当代社会的价值意义
促进家庭和谐
孝道文化强调子女对父 母的尊敬和关爱,有助 于促进家庭内部的和谐 与稳定。
培育社会公德
孝道文化作为中华民族 传统美德之一,对于培 育社会公德、提高社会 文明程度具有重要意义 。
推动社会进步
孝道文化所倡导的尊老 、爱老、敬老等观念, 有助于推动社会进步和 发展。
百里负米
故事背景
01
讲述了仲由为了让自己的父母吃到米,不惜走百里路背米回家
的故事。
图文展示
02
PPT中展示仲由背米行走的图片,以及“百里负米”四个大字。
解读与讨论
03
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深入解读仲由的孝行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为父母的饮食起居提供最好的保障。
03
深入剖析孝道精神
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
THANKS。
担当社会责任
孝道强调个人应承担起对 家庭和社会的责任,积极 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回馈 社会。
坚守道德底线
孝道要求人们坚守道德底 线,诚信做人,不做违法 乱纪的事情,维护社会和 谐稳定。
04
现代社会中的孝道实践
家庭生活中的孝道表现
尊敬父母
在家庭中,子女应尊敬父母,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健康,主动与他们 沟通交流。
百善孝为先——感恩父母主题班会PPT课件
![百善孝为先——感恩父母主题班会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4006f0969eae009581bec5e.png)
.
9
当你遇到挫折时,
是谁
全心的支持
与鼓励你?
.
10
在你成长的路途上, 是谁给你 「永不枯竭」的爱?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感恩父母
❖ 父母是最伟大的,他们把我们带到这个美好而又 精彩的世界,把我们养育成人,我们应该感恩他们 ,感恩他们教我们做人的道理,感恩他们让我们知 道了生活中的小常识;感恩他们让我们了解到了美 好的事物.他们为我们撑起了一把温暖的小伞,为 我们挡住了狂风烈日.
袁袁 平平
.
1
——感恩父母主题班会
.
2
《游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
3
❖“感恩”是一种回报。
❖我们从母体里走出,而后母亲用乳
汁将我们哺育。而更伟大的是母亲
从不希望她得到什么。就像太阳每
天都会把她的温暖给予我们,从不
要求回报,但是我们必须明白“感
.
46
看茫茫人世间,听尽沧 桑物语,置身于爱的海洋的你, 置身于如泉澈,如玉洁的爱河 中的你,感受到这平凡而又珍 贵的爱了吗?你能否用一颗感 恩的心来描述父母对你的爱?
传统孝道PPT课件 中小学生感恩父母讲孝心爱心教育主题班会 (5)
![传统孝道PPT课件 中小学生感恩父母讲孝心爱心教育主题班会 (5)](https://img.taocdn.com/s3/m/cc542d39d0d233d4b04e6977.png)
谢谢大家! 小牛顿国学幼儿园 孙盼 2018年2月20日
(《孔子家语.致思》)
亲尝汤药
汉文帝刘恒 汉高祖第三子,为薄太后所生。 高后八年(前180)即帝位。 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
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 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得汤药,他 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 他在位24年,重德治,兴礼仪,注意发展农 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 恢复和发展, 他与汉景帝得统治时期被誉为“文景之治”。
孝道
百里负米
仲由,字子路、季路,春秋时期鲁国人, 孔子得得意弟子。
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顺。
早年家中贫穷,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饭食, 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亲。
父母死后,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国去, 随从得车马有百乘之众,所积得粮食有万钟 之多。
坐在垒叠得锦褥上,吃着丰盛得筵席,他常 常怀念双亲,慨叹说: “即使我想吃野菜,为父母亲去负米,哪里 能够再得呢? ”孔子赞扬说:“你侍奉父母,可以说是生 时尽力,死后思念哪!”
现代孝道 在如今我们是如何尽孝得?
• 为什么要感恩父母 ? • 父母为我们做了什么?
树欲静而风不止, 子欲养而亲不待!
孝敬父母,一定不能等!!孝道ຫໍສະໝຸດ 孝道践行尽孝时间换算
如果你与父母分隔两地, 你每年能回去几次? 一次回去几天?
中国人平均寿命是72岁, 算算能与父母相处得日子是多少?
孝道 主讲 孙盼
游
子
吟
报谁意临游慈 得言恐行子母 三寸迟密身手
孟 郊
春草迟密上中
晖心归缝衣线
“孝”得定义 孝
会意字, 上半部分代表得是“老子”得“老”字 下半 部分代表得是“儿子”得“子”字
会意为:
二十四孝图文
![二十四孝图文](https://img.taocdn.com/s3/m/61266830fab069dc51220117.png)
◇孝闻天下舜,有虞氏首领,又称虞舜。
母亲早亡,继母生子名象。
继母与弟象对舜心怀嫉恨。
舜的父亲眼瞎,又不辨善恶,偏听偏信,对舜虐待,以至加害于舜。
有一次,他们要舜去修仓,待舜登上仓顶,他们却抽去梯子,放火焚烧。
舜挟着两个斗笠,从仓顶飘然而落,毫发无损。
又有一次,他们要舜去淘井,舜刚下到井中,便有土石滚落,舜从井下的地道中不慌不忙走出,使继母与弟象十分惊恐。
尽管他们对舜屡次加害,舜对父母孝敬如初,对弟象依然友好。
帝尧知舜至孝,又见他德才兼备,使把治理天下的大位禅让给他。
舜“兼爱百姓,务利天下”,后世尊为“远古圣王”。
瞽叟昏聩象害兄修仓淘井见奇行虞舜大孝传天下唐尧重孝禅贤能◇鹿乳奉亲郯子,春秋郯国(今山东郯城)国君。
年幼好学,聪慧仁德,孝敬父母。
父母患眼疾,人说鹿乳可以治愈,郯子便四处寻求,未能得到。
郯子见父母受眼疾折磨,心急如焚,使裹着鹿皮,假扮小鹿,混入野外鹿群中觅取鹿乳。
鹿生性机警,胆小怕人,又善于奔跑,郯子连去几日,终未如愿。
一日,裹着鹿皮的少年郯子,在野外与猎人相遇,猎人张弓要射,郯子急忙站起来,将实情相告。
他的孝行感动了猎人,猎人以家中驯养的母鹿之乳相赠。
邻子得到鹿乳,赶回家中为父母治疗眼疾。
幼年郯子孝双亲为觅鹿乳进山林翻山越岭难如愿猎户慨赠全孝心◇孔子论孝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年鲁国(今山东曲阜)人。
孔子是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后世尊为“至圣”。
他提倡孝道,主张对父母要尊敬、奉养,不违背父母意愿。
父母生时要事之以礼,死后要依礼安葬,依礼祭祀,经常追思。
孔子用孝悌为“仁之本”的学说教育弟子,自己更是身体力行。
孔子三岁丧父,母亲颜征在,含辛茹苦地把他养育成人。
孔子对母亲十分孝敬。
在他十七岁那年,母亲去世,依礼父母应该合葬,但他不知道父亲葬于何处。
孔子便将母亲棺柩,停于鲁国繁华的五父之衢,长跪啼泣求问,终于感动了一位名叫挽父的赶车人的母亲,并在这位老妪指引下,使父母合葬一处。
简约风中国古代二十四孝故事介绍PPT演示资料
![简约风中国古代二十四孝故事介绍PPT演示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21397443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9d.png)
闵损幼年时,生母早逝,他的父亲
娶了后妻,又生了两个孩子。继母
经常虐待他,冬天,两个弟弟穿着
用棉花做的衣服,却给闵损穿着用
虽然木棉没有梅花那么美丽,在严寒 的冬日 里绽放 ,虽然 木棉没 有荷花 那么出 淤泥而 不染, 在炎热 的夏日 里绽放 ,可是 ,木棉 你有迎 接阳春 自树顶 端向下 的蔓延 ,春天 是你花 开的季 节。
曾参对母亲非常孝敬。他少年时家贫, 常上山砍柴。一天,家里有客人来,因来 得突然,母亲不知所措,焦急中咬破了手 虽然木棉没有梅花那么美丽,在严寒的冬日里绽放,虽然木棉没有荷花那么出淤泥而不染,在炎热的夏日里绽放,可是,木棉你有迎接阳春自树顶端向下的蔓延,春天是你花开的季节。
虽然木棉没有梅花那么美丽,在严寒 的冬日 里绽放 ,虽然 木棉没 有荷花 那么出 淤泥而 不染, 在炎热 的夏日 里绽放 ,可是 ,木棉 你有迎 接阳春 自树顶 端向下 的蔓延 ,春天 是你花 开的季 节。 虽然木棉没有梅花那么美丽,在严寒 的冬日 里绽放 ,虽然 木棉没 有荷花 那么出 淤泥而 不染, 在炎热 的夏日 里绽放 ,可是 ,木棉 你有迎 接阳春 自树顶 端向下 的蔓延 ,春天 是你花 开的季 节。
虽然木棉没有梅花那么美丽,在严寒 的冬日 里绽放 ,虽然 木棉没 有荷花 那么出 淤泥而 不染, 在炎热 的夏日 里绽放 ,可是 ,木棉 你有迎 接阳春 自树顶 端向下 的蔓延 ,春天 是你花 开的季 节。
在鲁国做了大官,但父母却相继去世。
在他奉命去楚国办理公务的路上,随从
的车马就有一百多辆。当他坐在
虽然木棉没有梅花那么美丽,在严寒 的冬日 里绽放 ,虽然 木棉没 有荷花 那么出 淤泥而 不染, 在炎热 的夏日 里绽放 ,可是 ,木棉 你有迎 接阳春 自树顶 端向下 的蔓延 ,春天 是你花 开的季 节。
二十四孝故事图文ppt
![二十四孝故事图文ppt](https://img.taocdn.com/s3/m/81bc2f70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e8.png)
二十四孝故事图文ppt1. 引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孝道一直被视为核心价值观之一。
孝敬父母被认为是义不容辞的道德责任。
为了弘扬孝道精神,历史上形成了许多关于孝顺的故事。
本文将为您介绍二十四孝故事。
2. 二十四孝故事简介二十四孝,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一部重要传统。
二十四孝是指二十四个代表孝顺的故事,这些故事展示了儿女们如何孝敬父母的动人情景。
3. 二十四孝故事示例以下是几个经典的二十四孝故事:故事一:孟母三迁孟母为了给儿子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不惜三次搬家,让孟子能够得到更好的教育资源。
故事二:包公与孝女司法官包公因为得到了一个孝顺女儿的提醒,从而破获了一个重大的案件。
故事三:郑袖托梦郑袖是东汉时期孝顺的典范。
他因为孝顺父母,甚至在梦中能够帮助父母疗伤。
4. 二十四孝故事的意义二十四孝故事不仅仅是描述一个个感人的故事,更是传达了崇尚孝道的价值观。
这些故事展示了孩子们孝敬父母的真挚情感和为了父母付出的种种方式,鼓励人们亲情和家庭的重要性。
5. 二十四孝故事的传承二十四孝故事经过千百年的传承,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现代社会,我们仍然可以从中汲取孝顺之道,传递孝道的重要性给下一代。
6. 结论二十四孝故事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
这些故事不仅仅是为了娱乐,更是为了弘扬孝道精神。
通过阅读和传承这些故事,我们可以学习到如何孝敬父母,铭记家庭的重要性,并将这些价值观传递给下一代。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您能更加了解二十四孝故事的意义和作用。
愿我们都能成为优秀的子女,将孝道传承下去。
二十四孝图文版
![二十四孝图文版](https://img.taocdn.com/s3/m/4ea0823aaaea998fcc220e91.png)
二十四孝
二十四孝包括下面二十四个故事,不同说法通常仅仅是不同
顺序的排列: (舜帝)孝感动天 (老莱子) 戏彩娱亲 (子路)百里负米 (文帝)亲尝汤药 (郯子)鹿乳奉亲 (曾参)啮指痛心 (闵损) 芦衣顺母 (蔡顺) 拾葚异器 (郭巨)埋儿奉母
(董永)卖身葬父
(陆绩)怀橘遗亲
(王裒póu)闻雷泣墓
(丁兰)刻木事亲
(黄香)扇枕温衾 (孟宗)哭竹姜诗)涌泉跃鲤
(江革)行佣供母 (王祥)卧冰求鲤
(庾黔娄)尝粪忧心 (朱寿昌)弃官寻母
(杨香) 扼虎救父
(崔山南)乳姑不怠
二十四孝
《二十四孝》全名《全相二十四孝诗选》,是元代郭居敬
编录,一说是其弟郭守正,第三种说法是郭居业撰。由历代二 十四个孝子从不同角度、不同环境、不同遭遇行孝的故事集而 成。由于后来的印本大都配以图画,故又称《二十四孝图》。 《二十四孝》的故事大都取材于西汉经学家刘向编辑的
《孝子传》,也有一些故事取材《艺文类聚》、《太平御览》
2024主题班会孝道ppt课件
![2024主题班会孝道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a083b49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2f.png)
主题班会孝道ppt课件•孝道概述•孝道故事分享•孝道与家庭关系目录•孝道与社会责任•校园中的孝道实践•思考与讨论孝道概述孝道的定义与内涵孝道的定义孝道的内涵孝道涵盖了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物质层面指子女要为父母提供必要的生活保障,精神层面则要求子女尊重父母、关心父母的精神需求。
在古代社会,孝道被推崇为至高无上的美德,是评价一个人品行的重要标准。
孝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与忠、信、礼、义等美德紧密相连,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体系。
孝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视为伦理道德的核心。
孝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现代社会对孝道的理解与传承现代社会对孝道的理解更加多元化,除了传统的尊敬、关爱、赡养等方面,还强调子女与父母之间的情感交流、精神慰藉等。
现代社会倡导新型孝道,即在传承传统美德的基础上,注重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平等、尊重和理解。
现代社会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弘扬孝道精神,如开展主题班会、举办孝道讲座、拍摄相关影视作品等,让更多的人了解和传承这一传统美德。
孝道故事分享仲由负米仲由是孔子的学生,以孝著称,早年家中贫困,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饭食,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亲,父母死后,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国去,随从的车马有百乘之众,所积的粮食有万钟之多,坐在垒叠的锦褥上,吃着丰盛的筵席,他常常怀念双亲,慨叹说:“即使我想吃野菜,为父母亲去负米,哪里能够再得呢?”孔子赞扬说:“你侍奉父母,可以说是生时尽力,死后思念哪!”黄香温席东汉时的黄香,是历史上公认的“孝亲”的典范,黄香小时候,家境困难,10岁失去母亲,父亲多病,闷热的夏天,他在睡前用扇子赶打蚊子,扇凉父亲睡觉的床和枕头,以便让父亲早一点入睡;寒冷的冬夜,他先钻进被窝用身体给父亲热被窝后才让父亲睡下;冬天,他穿不起棉袄,为了不让父亲伤心,他从不叫冷,表现出欢呼雀跃的样子,努力在家中造成一种欢乐的气氛,好让父亲宽心,早日康复。
身边的孝道故事照顾生病的父母帮父母做家务努力学习回报父母关心父母的精神生活有些同学不仅关心父母的物质生活,孝道与家庭关系孝道在家庭关系中的作用如何以孝道促进家庭和谐01020304尊敬长辈关爱家人承担家庭责任传承孝道文化家庭教育中孝道的培养家长要以身作则,成为孩子践行孝道的榜样。
二十四孝图的故事ppt课件
![二十四孝图的故事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9f978fc915f804d2a16c115.png)
音,并在地上打滚。父母还真的以为老莱是故
意跌倒打滚的,见他老也爬不起来,笑着说:
“莱子真好玩啊,快起来吧。”
这个成语形容子女想尽办法让年事已高的
父母心情舒畅。
;.
3
பைடு நூலகம்
郭巨埋儿
汉朝的时候。有个姓郭名巨的人。表字文举。
家里穷苦得很。他有个儿子还很幼小。郭巨的母
亲常常把自己吃的东西。分给孙儿吃。郭巨因为
家里穷得不能够奉养母亲。现在儿子又要分母亲
孝子郭巨的
;.
4
。《二十四孝图》从当时的儿童读物谈起, 忆述儿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揭 示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作品着重分析 了“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 埋儿”等孝道故事,指斥这类封建孝道不 顾儿童的性命,将“肉麻当作有趣”, “以不情为伦纪,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 人”。作品对当时反对白话文、提倡复古 的倾向予以了尖锐的抨击。
;.
7
<藤野先生>则是鲁迅在回忆于日本留学时的作 品,其中讲述了自己与藤野严九郎的种种师生 往事。《藤野先生》是作者怀抱学医救国的思 想东渡日本遇到的一位老师,这位老师正直热 情,激励鲁迅投入新的战斗。《藤野先生》记 录作者在日本留学时期的学习生活,叙述在仙 台医专受日本学生歧视、侮辱和决定弃医从文 的经过。作者突出地记述日本老师藤野先生的 严谨、正直、热诚、没有民族偏见的高尚品格, 说“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 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
的食物。如何是好呢。于是总等着儿子走出的时
候。再到母亲里去进食物。有一天。儿子跌在水
里死了。郭巨的妻子惊慌得了不得。哭着。郭巨
说。你不要惊动了母亲。儿子可以再有的。母亲
是不可以再得的。何不把儿子埋葬了。郭巨的妻
初中主题班会-孝文化教育课件(共41张PPT)
![初中主题班会-孝文化教育课件(共41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e82e1868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418ce66.png)
传统孝文化中需要摒弃的部分:
孝文化产生的根源
伍
弘扬孝文化的现实意义
敬长返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亲亲感恩是孝道的核心,感恩报恩不仅是做人的基本修养,也应成为全球普遍认同的道德准则。
若我们胸怀天下,以四海为家,视众人的父母为父母,将众人的子女视为己出,那该多么美好!
孝-道-文-化
孝
文化教育
感谢您的欣赏再见
孝子之乡——孝感
孝感,这座历史文化名城,自古以来就是孝子之乡,以孝文化著称。仅在明清时期,孝感县志记载的有名有姓的孝子就多达493名。这其中,董永卖身葬父、黄香扇枕温衾、孟宗哭竹生笋等孝子事迹,成为孝感人民世代相传的美谈。在孝子文化的熏陶下,孝感人民祖祖辈辈自觉学习孝子精神,将敬养父母视为天经地义的责任,涌现出了无数的当代孝子,成为传承中华孝文化的典范。
“董永与七仙女”故事传说自汉代晚期诞生于湖北孝感,至今已近两千年。
董永与七仙女的动人故事,传颂至今,家喻户晓,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
叁
中国二十四孝
二十四孝:刻木事亲——汉丁兰
二十四孝:行佣供母——后汉江革
二十四孝:涤亲溺器 ——宋黄庭坚
二十四孝:卖身葬父 ——汉董永
孝亲,既是我们的法律义务,更是我们的道德责任,不仅要有物质供养,更要有精神关爱和心灵抚慰。
第五、孝文化有利于人们构建和谐人际关系
历史长河中,本源自孝的我国传统道德教育,培育出了众多道德高洁的廉臣孝子。
今天,我们将经过更新和改造的孝文化教育纳入部队政治教育的重要部分,强调不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还要为天下所有的父母尽孝。我们期待他们通过报亲扬名、建功立业,实现从爱父母到爱“父母之邦”的飞跃,以此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通过这样的教育,官兵们将更加热爱祖国、忠于民族,为祖国尽忠,为民族尽孝。
二十四孝主题班会
![二十四孝主题班会](https://img.taocdn.com/s3/m/9380ee70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bb.png)
班会活动让我们更加关注家庭伦 理,懂得感恩和回馈,培养了良
好的道德品质。
对未来的展望
我们应该继续传承和弘扬孝道文化,将其融入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成为自觉的行为 准则。
在未来的成长过程中,我们要始终保持敬老爱幼的美德,关心家庭成员,积极参与 社会公益事业。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让孝道文化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为构 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二十四孝主题班会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26
目录
• 二十四孝故事介绍 • 现代社会中的孝道 • 如何在生活中实践孝道 • 总结与展望
01
二十四孝故事介绍
孝感动天
总结词
孝敬之至,感动天地。
详细描述
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因孝感动天,最终继承了尧的帝位。他的孝行感动了 天地,使鸟兽虫鱼、山川草木都为他的孝心所感动。
01
02
03
04
强化家庭教育
家长应该从小教育孩子尊重长 辈、关心家庭,培养孩子的感
恩之心和责任感。
弘扬传统孝道文化
通过各种途径宣传传统孝道文 化,让更多人了解和认同孝道
价值观。
完善养老保障体系
政府和社会应该共同努力,完 善养老保障体系,为老年人提 供更好的生活和健康保障。
鼓励志愿服务
鼓励年轻人参与志愿服务,关 心和帮助身边的老年人,传递
亲尝汤药
总结词
亲自侍奉,无微不至。
详细描述
汉文帝刘恒,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 ;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
啮指痛心
总结词
心灵相通,母子情深。
详细描述
曾参,孔门七十二贤之一。一次,他的母亲在家有急事而思子,便咬自己的指头,曾参忽然心痛难忍,立即赶回 家问母亲是否有什么急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供养母亲。”当他们挖坑时,
在地下二尺处忽见一坛黄金,
诗曰。郭巨思供亲。埋儿为母存。黄金天 所赐。光彩照寒门。
上书“天赐郭巨,官不得取, 民不得夺”。夫妻得到黄金, 回家孝敬母亲,并得以兼养孩 子。
• 13 扇枕温衾
• 黄香,东汉江夏安陆人, 九岁丧母,事父极孝。酷 夏时为父亲扇凉枕席;寒 冬时用身体为父亲温暖被 褥。少年时即博通经典, 文采飞扬,京师广泛流传 “天下无双,江夏黄童”。 安帝(107-125年)时任 魏郡(今属河北)太守, 魏郡遭受水灾,黄香尽其 所有赈济灾民。著有《九 宫赋》、《天子冠颂》等。
诗曰。继母人间有。王祥天下无。至今河 上水。留得卧冰模。
• 19 恣蚊饱血
• 吴猛,晋朝濮阳人, 八岁时就懂得孝敬父 母。家里贫穷,没有 蚊帐,蚊虫叮咬使父 亲不能安睡。每到夏 夜,吴猛总是赤身坐 在父亲床前,任蚊虫 叮咬而不驱赶,担心 蚊虫离开自己去叮咬 父亲。
诗曰。夏夜无帷帐。蚊多不敢挥。恣取膏血 饱。免使入亲帏。
悯他的孝心,送给他三斗 白米,一头牛,带回去供 奉他的母亲,以示敬意。
• 15 涌泉跃鲤
• 姜诗,东汉四川广汉人,娶庞 氏为妻。夫妻孝顺,其家距长
江六七里之遥,庞氏常到江边 取婆婆喜喝的长江水。婆婆爱 吃鱼,夫妻就常做鱼给她吃, 婆婆不愿意独自吃,他们又请
来邻居老婆婆一起吃。一次因
风大,庞氏取水晚归,姜诗怀
的冬衣,却给他穿用芦花做的 “棉衣”。一天,父亲出门,
闵损牵车时因寒冷打颤,将绳 子掉落地上,遭到父亲的斥责 和鞭打,芦花随着打破的衣缝
飞了出来,父亲方知闵损受到 虐待。父亲返回家,要休逐后 妻。闵损跪求父亲饶恕继母, 说:“留下母亲只是我一个人 受冷,休了母亲三个孩子都要
诗曰。负米供甘旨。宁辞百里遥。身荣亲 已没。犹念旧劬劳。
诗曰。冬月温衾暖。炎天扇枕凉。儿童知 子职。千古一黄香。
诗曰。黑桑奉萱帏。饥啼泪满衣。赤眉知 孝意。牛米赠君归。
• 14 拾葚异器
• 蔡顺,汉代汝南(今属河 南)人,少年丧父,事母 甚孝。当时正值王莽之乱, 又遇饥荒,柴米昂贵,只 得拾桑葚母子充饥。一天, 巧遇赤眉军,义军士兵厉 声问道:“为什么把红色 的桑葚和黑色的桑葚分开 装在两个篓子里?”蔡顺 回答说:“黑色的桑葚供 老母食用,红色的桑葚留 给自己吃。” 赤眉军怜
• 20 扼虎救父
• 杨香,晋朝人。十四 岁时随父亲到田间割 稻,忽然跑来一只猛 虎,把父亲扑倒叼走, 杨香手无寸铁,为救 父亲,全然不顾自己 的安危,急忙跳上前, 用尽全身气力扼住猛 虎的咽喉。猛虎终于 放下父亲跑掉。
诗曰。深山逢白额。努力搏腥风。父子俱 无恙。脱身馋口中。
• 21 哭竹生笋
• 孟宗,三国时江夏人, 少年时父亡,母亲年
帝时被推举为贤良方正, 任五官中郎将。
诗曰。孝悌皆天性。人间六岁儿。袖中 怀橘实。遗母报深慈。
• 11 怀橘遗亲
• 陆绩,三国时期吴国吴县华亭 (今上海市松江)人,科学家。 六岁时,随父亲陆康到九江谒 见袁术,袁术拿出橘子招待, 陆绩往怀里藏了两个橘子。临 行时,橘子滚落地上,袁术嘲 笑道:“陆郎来我家作客,走 的时候还要怀藏主人的橘子 吗?”陆绩回答说:“母亲喜 欢吃橘子,我想拿回去送给母 亲尝尝。”袁术见他小小年纪 就懂得孝顺母亲,十分惊奇。 陆绩成年后,博学多识,通晓 天文、历算,曾作《浑天图》, 注《易经》,撰写《太玄经 注》。
• 22 尝粪忧心
• 庾黔娄,南齐高士,任孱 陵县令。赴任不满十天, 忽觉心惊流汗,预感家中 有事,当即辞官返乡。回 到家中,知父亲已病重两 日。医生嘱咐说:“要知 道病情吉凶,只要尝一尝 病人粪便的味道,味苦就 好。” 黔娄于是就去尝
父亲的粪便,发现味甜, 内心十分忧虑,夜里跪拜 北斗星,乞求以身代父去 死。几天后父亲死去,黔 娄安葬了父亲,并守制三 年。
诗曰。葬父贷孔兄。仙姬陌上逢。织布偿债 主。孝感动苍穹。
自己是天帝之女,奉命帮
助董永还债。言毕凌空而
去。因此,槐荫改名为孝 感。
诗曰。刻木为父母。形容如在时。寄言诸子 侄。各要孝亲帏。
09 刻木事亲
丁兰,相传为东汉时期河 内(今河南黄河北)人, 幼年父母双亡,他经常思 念父母的养育之恩,于是 用木头刻成双亲的雕像, 事之如生,凡事均和木像 商议,每日三餐敬过双亲 后自己方才食用,出门前 一定禀告,回家后一定面 见,从不懈怠。久之,其 妻对木像便不太恭敬了, 竟好奇地用针刺木像的手 指,而木像的手指居然有 血流出。丁兰回家见木像 眼中垂泪,问知实情,遂
诗曰。仁孝闻天下。巍巍冠百王。母 后三载玻汤药必先尝。
诗曰。母指方缠啮。儿心痛不禁。负薪归 未晚。骨肉至情深。
• 03 啮指痛心
• 曾参,字子舆,春秋时期鲁 国人,孔子的得意****,世 称“曾子”,以孝著称。少 年时家贫,常入山打柴。一 天,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 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 指。曾参忽然觉得心疼,知 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背着 柴迅速返回家中,跪问缘故。 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 我咬手指盼你回来。”曾参 于是接见客人,以礼相待。 曾参学识渊博,曾提出“吾 日三省吾身”(《论语·学 而》)的修养方法,相传他 著述有《大学》、《孝经》 等儒家经典,后世儒家尊他 为“宗圣”。
• 08 卖身葬父
• 董永,相传为东汉时期千 乘(今山东高青县北)人,
少年丧母,因避兵乱迁居 安陆(今属湖北)。其后
父亲亡故,董永卖身至一 富家为奴,换取丧葬费用。 上工路上,于槐荫下遇一
女子,自言无家可归,二 人结为夫妇。女子以一月
时间织成三百匹锦缎,为 董永抵债赎身,返家途中, 行至槐荫,女子告诉董永:
• 23 弃官寻母
• 朱寿昌,宋代天长人,七
岁时,生母刘氏被嫡母
(父亲的正妻)嫉妒,不
得不改嫁他人,五十年母
子音信不通。神宗时,朱
寿昌在朝做官,曾经刺血
书写《金刚经》,行四方
寻找生母,得到线索后,
将妻子休弃。
• 10 行佣供母
• 江革,东汉时齐国临淄人,
少年丧父,侍奉母亲极为
孝顺。战乱中,江革背着
母亲逃难,几次遇到匪盗,
贼人欲杀死他,江革哭告:
老母年迈,无人奉养,贼
人见他孝顺,不忍杀他。
后来,他迁居江苏下邳,
做雇工供养母亲,自己贫
穷赤脚,而母亲所需甚丰。
明帝时被推举为孝廉,章
诗曰。负母逃危难。穷途贼犯频。告知方获 免。佣力以供亲。
• 17 乳姑不怠
• 崔山南,名,唐代博陵
(今属河北)人,官至山
南西道节度使,人称“山
南”。当年,崔山南的曾
祖母长孙夫人,年事已高,
牙齿脱落,祖母唐夫人十
分孝顺,每天盥洗后,都
上堂用自己的乳汁喂养婆
婆,如此数年,长孙夫人
不再吃其他饭食,身体依
然健康。长孙夫人病重时,
将全家大小召集在一起,
说:“我无以报答新妇之
恩,但愿新妇的子孙媳妇
也像她孝敬我一样孝敬
诗曰。孝敬崔家妇。乳姑晨盥梳。此恩无以 她。”后来崔山南做了高
报。愿得子孙如。
官,果然像长孙夫人所嘱,
孝敬祖母唐夫人。
• 18 卧冰求鲤
• 王祥,琅琊人,生母早丧, 继母朱氏多次在他父亲面 前说他的坏话,使他失去 父爱。父母患病,他衣不 解带侍候,继母想吃活鲤 鱼,适值天寒地冻,他解 开衣服卧在冰上,冰忽然 自行融化,跃出两条鲤鱼。 继母食后,果然病愈。王 祥隐居二十余年,后从温 县县令做到大司农、司空、 太尉。
传统经典:二十四孝故事
题记:
元代人郭居敬编撰《二十四孝》概述 了我国古代二十四位著名孝子的孝行故事。 情节生动,文字简炼,内容多是宣传我国 劳动人民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和封建社会 的伦理道德——孝悌,流传甚广。
诗曰。对对耕春象。纷纷耘草禽。嗣尧登帝 位。孝感动天下。
01 孝感动天 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 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 有虞氏,史称虞舜。相传他 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 象,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 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 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 脱;让舜掘井时,瞽叟与象 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 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 恭顺,对弟弟慈爱。他的孝 行感动了天帝。舜在厉山耕 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 锄草。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 有处理政事的才干,把两个 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经 过多年观察和考验,选定舜 做他的继承人。舜登天子位 后,去看望父亲,仍然恭恭
诗曰。亲老思鹿乳。身穿褐毛衣。若不高声 语。山中带箭归。
诗曰。戏舞学骄痴。春风动彩衣。双亲开 口笑。喜气满庭帏。
• 07 戏彩娱亲
• 老莱子,春秋时期楚 国隐士,为躲避世乱, 自耕于蒙山南麓。他 孝顺父母,尽拣美味 供奉双亲,70岁尚不 言老,常穿着五色彩 衣,手持拨浪鼓如小 孩子般戏耍,以博父 母开怀。一次为双亲 送水,进屋时跌了一 跤,他怕父母伤心, 索性躺在地上学小孩 子哭,二老大笑。
• 04 百里负米
• 仲由,字子路、季路,春 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 意****,性格直率勇敢, 十分孝顺。早年家中贫穷,
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饭食,
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
奉双亲。父母死后,他做
了大官,奉命到楚国去,
随从的车马有百乘之众, 所积的粮食有万钟之多。 坐在垒叠的锦褥上,吃着
丰盛的筵席,他常常怀念
诗曰。慈母怕闻雷。冰魂宿夜台。阿香 时一震。到墓绕千回。
• 16 闻雷泣墓
• 王裒,魏晋时期营陵(今 山东昌乐东南)人,博学 多能。父亲王仪被司马昭 杀害,他隐居以教书为业, 终身不面向西坐,表示永 不作晋臣。其母在世时怕 雷,死后埋葬在山林中。 每当风雨天气,听到雷声, 他就跑到母亲坟前,跪拜 安慰母亲说:“裒儿在这 里,母亲不要害怕。”他 教书时,每当读到《蓼莪》 篇,就常常泪流满面,思 念父母。
敬敬,并封象为诸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