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室内引流术护理
脑室引流术术后护理
![脑室引流术术后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7c5322a04028915f804dc2c9.png)
引流的速度和量
• 术后早期注意不能引流过快过多,因为会使颅内 压骤降,导致脑移位。早期应适当抬高引流瓶位 置,减慢流速,等颅内压平衡后再降低引流瓶, 每日引流量应不超过500ml,但注意是 。
• 颅内感染病人脑脊液分泌增多,引流量可适当增 加,但同时应注意补液,以免水电解质失衡。
严格无菌操作
• 每日定时更换引流袋时,应先夹闭引流管以免管 内脑脊液逆流入脑室,注意保持整个装置无菌
脑室引流管的护理
引流管的安置
观察记录引流液
严格无菌操作
F E
D C
B A
保持引流管通畅 引流的速度和量 拔管
引流管的安置
• 做好导管标识,注明引流管名称、留置日期。
• 引流管开口即零点要高于侧脑室平面10-15公分, 以维持正常颅内压。这个高度仍能保持有效引流, 而高于我们的正常最低颅内压,又避免使颅内压 过低。
入院西医诊断:脑出血(破入脑室)中医诊断:中风-中脏腑 既往史:有房颤、高血压病史,甲亢病史,脑梗塞后出血病史,
甲状腺切除术史,长期服用降压药和波立维抗血小板聚集。 过敏史:否认食物药物及接触过敏史。
专科检查:患者呈昏迷状,呼吸机辅助呼吸,双 侧瞳孔直径约1.5mm,对光反射迟钝,疼痛刺激 可见四肢屈曲动作,痰量少量,色黄白质稍粘, 停留尿管、胃管、气管插管、术口引流管固定在 位,查体骶尾部少许压红。
• 进行鞘内注射给药时要避免接口受污染。 • 必要时作脑脊液常规检查或细菌培养。
拔管
• 脑室引流管一般放置3-4天,不超过5-7天,以免时间过长
造成颅内感染。 • 拔管前除要进行拔管试验外,要行头颅CT检查,再试行
抬高引流瓶或夹闭引流管24小时,以了触脑脊液循环是 否通畅。 • 若颅内压再次升高,并出现头痛、呕吐等症状,要立即 放低引流瓶或开放引流管,并告诉医生。拔管时同样要 注意先夹闭引流管。 • 注意观察切口是否有脑脊液漏出,若有应告知医生进行 处理,以免引起颅内感染。
脑室引流管的护理要点是什么
![脑室引流管的护理要点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22921460be23482fb4da4c80.png)
1.引流管的开口高出侧脑室水平的10〜15 cm,以维持正常的颅内压。
2.观察引流速度,每日引流量不超过500 ml。
3.注意观察脑脊液的性状,是否透明,有无沉淀。
4.保持引流管通畅。
5.每日定时更换引流瓶,记录引流量,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6.拔管护理:拔管前ld,可试行抬高引流瓶或夹管,观察患者有无颅内压增高症状,如果患者出现头痛、呕吐,立即开放夹闭的引流管;拔管后切口处有脑脊液漏出,应通知医师缝合。
7.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观察意识、瞳孔、肢体活动情况,观察患者有无恶心、呕吐、头痛等颅内压增高症状。
8.观察引流管的情况:观察引流管是否通畅,防止折叠、扭曲、受压,翻身时、外出检查时要妥善固定引流管,防止脱出、移位,若患者躁动不安、有精神症状,可进行适当的保护性约束。
9.观察引流液的情况:观察引流液的颜色、量、性质,若患者引流瓶内有大量血性液体流出,可能是由于颅内再次出血。
10.预防感染,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患者外出检査时或更换引流瓶时应先对引流管夹管,防止脑脊液逆流引起感染。
11.保持病室内空气流通,每天进行通风,紫外线消毒;绝对卧床休息,可适当抬高床头;加强患者的口腔护理、会阴护理、皮肤护理及生活、心理护理,增强患者对战胜疾病的信心。
12.注意水封瓶必须低于患儿胸腔,搬动患儿时不可高举瓶子,应夹闭胸引管.13.保持管道的密闭和无菌使用前注意引流装置是否密封,胸壁伤口引流管周围,用油纱布包盖严密,更换引流瓶时,必须先双重夹闭引流管,以防空气进入胸膜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防止感染。
14. 鼓励病人进行有效咳嗽和深呼吸运动,利于积液排出,恢复胸膜腔负压,使肺扩张。
15.维持引流通畅闭式引流主要靠重力引流,水封瓶液面应低于引流管胸腔出口平面60CM。
任何情况下引流瓶不应高于病人胸腔,以免引流液逆流入胸膜腔造成感染。
16.定时挤压引流管,30-60分钟1次,以免管口被血凝块堵塞。
挤压方法为:用止血钳夹住排液管下端,两手同时挤压引流管然后打开止血钳,使引流液流出。
脑室引流的护理技术操作流程与评分标准
![脑室引流的护理技术操作流程与评分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47b975fb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15.png)
脑室引流的护理技术操作流程护理目标:患者/家属理解留置管道的目的并积极配合;保持引流固定通畅,控制引流速度及量合理,流速度及量合理,达到引流脑脊液、达到引流脑脊液、以维持一定程度颅内压的目的;以维持一定程度颅内压的目的;及时发现及处理病情及时发现及处理病情变化,最大限度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并将不适感降到最低程度。
----------操作流程操作流程 要点说明要点说明 护患沟通护患沟通核对1.医嘱、患者姓名、床号床号2.引流种类、引流管留置时间留置时间护士:阿姨,早上好,我是值班郑××护士。
请问你叫什么名字?名字?患者:我叫张××。
患者:我叫张××。
护士:张阿姨你头部留置了一条引流管,为了预防感染,引流袋需每天更换,现在我准备为你更换,好吗/ 患者:好的。
患者:好的。
评 估1.患者的年龄、病情、治疗、意识和合作能力疗、意识和合作能力 2.留置引流的目的、时间及引流的位置和种类及引流的位置和种类 3.引流液的量、颜色、性质及流速质及流速4.手术部位敷料有无渗血、渗液血、渗液5.患者/家属对引流管知识的知晓度1.意识模糊、烦躁不安和不合作者必要时使用约束带用约束带2.按引流目的设置引流袋/瓶放置高度瓶放置高度3.引流液异常或敷料有渗血、渗液时应及时告知医生处理知医生处理护士:看起来你的精神不错,昨晚睡得还好吧? 患者:患者:还好,还好,还好,头痛较前轻多头痛较前轻多了。
了。
护士:护士:这是好现象。
这是好现象。
这是好现象。
你头部你头部这条引流管主要是为了把颅内的淤血引出来,减轻你的头痛,昨天到现在引流液大概有300ml 。
患者:哦,有300ml 多吗?多吗? 护士:护士:不多,不多,不多,正常脑脊液每正常脑脊液每3分钟分泌20ml ,每日400-500ml ,你的头痛比原来轻了很多,证明引流液的量是合适的,引流管的高度也是合适的。
也是合适的。
脑室引流管的护理7个要点
![脑室引流管的护理7个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32c7cfae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a2.png)
脑室引流管的护理7个要点脑室引流管是一种常见的医疗设备,用于治疗脑积水、脑出血等疾病,是神经外科患者必不可少的辅助设备之一。
然而,由于脑室引流管使用范围广泛,且需要长期留置,因此在护理过程中需要注意许多细节。
下面介绍脑室引流管的护理7个要点,希望对护理人员有所帮助。
一、保持引流管通畅引流管在使用过程中,容易被脑组织、血块、脑脓等物质堵塞,导致引流不畅,甚至引起感染。
因此,护理人员需要每天检查引流管是否通畅,如发现引流不畅及时处理,并定期更换引流管。
二、定期更换引流袋引流袋是收集脑脊液的器具,定期更换引流袋可以避免细菌感染的产生。
一般情况下,引流袋需每天更换一次,如引流量大可增加更换次数。
三、保持引流管口干燥引流管口的湿度容易滋生细菌,因此需要保持引流管口干燥。
护理人员在更换引流袋时,应将引流管口处擦干净,并用干纱布包裹引流管口,以保持其干燥。
四、定期检查引流管位置引流管的位置不正确,容易引起脑组织损伤、脑脊液渗漏等并发症。
因此,护理人员需定期检查引流管位置是否正确,并及时调整。
五、注意感染预防脑室引流管的留置时间较长,容易引起感染。
因此,护理人员需要注意感染预防,定期更换引流袋、保持管口干燥、勤洗手等都是预防感染的措施。
六、注意患者体位患者体位的改变会影响脑脊液引流的畅通情况,因此护理人员需要注意患者体位的调整。
患者体位的改变应逐渐进行,以避免引起头痛、恶心等不适症状。
七、注意患者情绪患者在使用脑室引流管时,可能会出现精神抑郁、焦虑等情绪问题。
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及时进行心理疏导,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
综上所述,脑室引流管的护理是一项细致、繁琐的工作。
护理人员需要严格按照护理要点进行操作,保持引流管通畅、干燥,定期更换引流袋,注意感染预防等,以确保患者安全、舒适。
同时,护理人员还需注意患者体位、情绪等方面的护理,以全面保障患者的康复。
脑室腹腔引流术
![脑室腹腔引流术](https://img.taocdn.com/s3/m/3586a4d2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f9.png)
脑室腹腔引流术脑室腹腔引流术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外科手术,在治疗诸如颅内出血、颅脑损伤等病症时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从引流术的定义、适应症、手术要点、术后护理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引流术的定义脑室腹腔引流术是一种以神经外科手术为基础,利用导管/管道将脑室内积液引流到腹腔中的一种治疗方法。
主要目的是通过引流脑室内的积液或脑脊液,以减轻颅内压,缓解患者的症状并改善其神经功能。
二、适应症1. 脑积水:脑积水是指由于脑脊液循环障碍或吸收障碍而导致颅内压升高、脑室扩张的病症,主要表现为头痛、呕吐、视力模糊等症状。
脑室腹腔引流术可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导致的脑积水,例如先天性脑积水、脑出血后脑积水等。
2. 颅内出血:颅内出血是一种常见的危及生命的急性病症,主要表现为头痛、意识丧失、肢体瘫痪等症状。
在治疗过程中,积液的排出是十分重要的,而脑室腹腔引流术可以有效地降低颅内压力,帮助血液排出。
3. 脑膜瘤:脑膜瘤是指位于脑膜或神经鞘的良性肿瘤。
由于脑膜瘤通常会导致颅内压升高,患者常常需要除肿瘤外,同时解决颅内积液问题。
在部分手术中,脑室腹腔引流术也被应用到了治疗中。
三、手术要点1. 术前准备:在手术进行前,必须进行相关的检查,以确保患者的安全。
同时,必须首先确定引流的腹腔端基准位置,并将置管位置确定在胸骨中线以下的合适位置。
2. 手术操作:手术仪器通常是一个脑内引流管,通过手术医生在病人的头部进行一定深度的手术,将导管插进脑室内,再经颅骨路由到腔体内。
通过引流安装器官,最终让导管进入目标位置。
引流下载过之后,医生会将导管插入腹腔插管口处,并紧密处置好连接部分,以确保导管不会脱出导致感染等意外样例。
3. 术后监护:在脑室腹腔引流术完成后,患者必须在监护区或高依赖区进行监护。
医生会对患者的情况进行及时的观察,并进行必要的药物治疗或康复训练。
四、术后护理在脑室腹腔引流术中,术后护理同样非常重要。
医护人员必须严格按照医嘱进行相关操作和护理,以避免出现并发症。
颅脑术后脑室引流的护理pptPPT课件
![颅脑术后脑室引流的护理ppt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ba5e1d1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433644a.png)
06
合理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发生,同时避 免耐药性的产生。
案例三:患者心理护理的实践
总结词:关注患者心理状态 、提供心理支持、促进患者
康复
详细描述
颅脑手术后患者常常面临心 理压力和焦虑,需要关注和 护理。
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评估 患者的情绪和认知状况,了 解患者的需求和担忧。
提供心理支持,如与患者沟 通交流、给予安慰和鼓励、 解释病情和治疗方案等。
其他并发症
预防措施
在手术过程中应规范操作,避免损伤脑组织、血管等结构,同时注意控制血压、 减少出血风险。
处理方法
如出现其他并发症,应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措 施。
03
颅脑术后脑室引流患者的护理措施
基础护理
01
保持病室环境清洁、安 静,为患者提供舒适、 安静的休养环境。
机器人护理
研发适用于脑室引流护理的机器人, 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提高护 理效率和安全性。
护理实践研究进展
01
02
03
循证护理
开展基于循证医学的脑室 引流护理研究,为临床实 践提供科学依据,促进护 理实践的持续改进。
个性化护理
关注患者的个体差异,开 展个性化脑室引流护理研 究,满足患者的特殊需求, 提高护理效果。
目的
降低颅内压、缓解脑水肿、促进 脑室系统通畅,预防和治疗并发 症。
引流方法与操作流程
引流方法:根据手术方式和病
情需要,选择单侧或双侧脑室
引流。
01
操作流程
02
确定引流管放置位置和深度。
03
消毒手术区域,进行无菌操作 。
04
将引流管插入脑室,妥善固定 。
05
脑室引流管护理
![脑室引流管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5a363e54783e0912a2162a4a.png)
第二篇常用专科护理操作技术第四章脑室引流护理一、基本要领(一)操作目的1.保持脑室引流管通畅,维持正常颅内压。
2.防止逆行感染。
3.便于观察脑室引流液性状、颜色、量。
(二)适应症梗阻性脑积水,脑室内出血,颅内感染,脑脊液漏者,高颅压或脑疝患者的急救(三)操作流程(脑室引流技术临床规范化操作流程,附表1)(四)操作要点1.评估(1)核对医嘱操作前核对医嘱、治疗卡、患者姓名,床号,操作目的。
(2)患者评估:1)病情评估:评估患者的病情,意识状态,生命体征,有无头痛等恐惧心理反应;2)颅内病变评估:评估颅内并病变的性质、部位;3)评估病人是否了解操作目的、意义、能否配合。
(3)环境评估:环境是否安静、清洁、冬季注意病人保暖。
2.准备(1)自身准备准备充分,着装整齐,洗手、戴口罩(2)用物准备无菌治疗巾,引流袋,换药包(血管钳两把,纱布两块),无菌手套,消毒瓶,棉签,笔,纸,弯盘。
3.实施(1)观察引流情况1)核对床号、姓名,2)向患者解释,取得合作,戴口罩。
3)从上至下缓慢挤压引流管是否通畅,检查伤口敷料有无渗出,清理床头及床下。
(2)更换引流袋1)戴手套,取合适体位,暴露引流管。
2)头下铺无菌治疗巾,打开换药包,用血管钳在关口上方5cm处夹紧引流管,使管口朝上。
3)取无菌纱布一块,包裹接头处分离引流管、袋。
4)竖直抬高引流管,使引流液完全流入引流袋内,反折接头塞放于床垫下。
5)用3根络合碘棉签分别消毒引流管的内径、引流管横面、引流管外径。
6)取无菌纱布包盖已消毒的引流管外径。
7)取出引流袋,关紧下端活塞,连接引流袋于引流管上。
8)固定引流袋高于侧脑室平面10-15cm,以维持正常颅内压。
宣教引流注意事项。
9)松开血管钳,观察引流是否通畅。
(3)处置、宣教1)撤治疗巾,放入弯盘,脱手套,整理病人衣裤及床单位。
2)记录引流量于护理单上。
3)处置用物,健康宣教:①指导患者按要求卧位。
②引流袋位置不能随意移动。
脑室引流护理常规
![脑室引流护理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985e271a964bcf84b9d57b13.png)
脑室引流护理常规1.在严格无菌操作下接上引流管、引流瓶,各接头部位用消毒纱布包裹。
2.保持引流瓶通畅,防止受压、扭曲、折角或脱出。
3.注意引流量不超过500ml为宜。
4.观察脑脊液的性状。
5.每天更换引流瓶,准确记录24小时引流量。
6.拔管前一天试行夹管,观察生命征、瞳孔,有头痛、呕吐、血压升高时,应重新放开引流管。
胸腔闭式引流护理常规1.病人取半坐卧位或半卧位。
2.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各类物品均要严格消毒灭菌,预防感染。
3.正确连接各管道,水封瓶用护架保护置于床旁,连接胸腔引流管的长玻璃管必须在水平面下3—4cm。
4.牢固固定引流管,防止脱落。
常挤压引流管,保持通畅。
避免因胶管扭曲,受压而造成阻塞。
引流瓶的液面应低于胸腔60cm。
5.密切观察记录引流液的性状、颜色、量及气体排出、水柱波动等情况,并详细记录。
如有两条引流管,应分别记录。
如每小时引流量达100毫升以上,应报告医生。
6.每日更换一次引流瓶及连接管。
更换时注意无菌操作。
先用两把血管钳夹闭引流管,然后换管。
防止气体进入胸腔。
每1—2小时更换胸壁引流口的敷料1次。
7.嘱病人离床活动时,防止引流管移位脱出或打破引流瓶,勿使引流瓶和连接管高于胸壁引流口水平,以防引流液逆流进入胸腔。
T管引流的护理常规1.妥善固定:术后除用缝线将T管固定于腹壁外,还应用胶布将其固定于腹壁皮肤,但不可固定于床上,以防因翻身、活动、搬动时牵拉而脱出。
对躁动不安的病人应有专人守护或适当加以约束,避免将T管拔出。
2.保持有效引流:平卧时引流管的高度不能高于腋中线,站立或活动时应低于腹部切口,以防止胆汁逆流引起感染。
若引流袋的位置太低,可使胆汁流出过量,影响脂肪的消化和吸收。
T管不可受压、扭曲、折叠,经常予以挤捏,保持引流通畅。
3.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颜色、量和性状:正常成人每日的胆汁分泌量为800-1200ml,呈黄或黄绿色,清亮无沉渣。
术后24小时内引流量约为300-500ml,恢复饮食后可增至每日600-700ml,以后逐渐减少至每日200ml左右。
脑室引流
![脑室引流](https://img.taocdn.com/s3/m/bec824ceaeaad1f346933f3e.png)
脑室引流管的护理
4 用物准备
引流袋、手套、无菌治疗巾、改正纸、 笔、治疗盘、止血钳。
操作流程
携用物至床旁,再次核对患者 夹闭引流管 更换无菌治疗巾 取下引流袋 消毒引流管内外口两次 更换引流袋
操作流程
取下止血钳 妥善安置引流系统(引流袋悬挂高度应当高于 脑平面10-20厘米,以维持正常颅内压。正常 颅内压成人是70—200mmH2O,小儿 100mmH2O) 帮助患者取舒适体位 健康指导( 告诉患者或家属不能随意移动引流袋 位置并保持伤口敷料清洁,不可抓挠伤口
脑室引流管的护理
注意事项:
1、应当让患者头枕无菌治疗巾。 2、搬动患者时先夹毕引流管,待患者 安置稳定后再打开引流管。 3、帮助患者翻身时,避免引流管牵拉、 滑脱、扭曲、受压。 4、患者出现精神症状、意识障碍时, 应当适当约束。 5、患者发生引流不畅时,告知医师。
谢 谢!
脑室引流管的护理
脑室引流的概念:是经颅骨钻孔 或椎孔穿刺侧脑室,放置引流管, 将脑积液引流至体外。是神经外 科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法。 穿刺部位有:前角穿刺,后角穿 刺,侧方穿刺。
脑室引流管的护理
目的: 1.保持引流通畅。
2.防止逆行感染。 3.便于观察脑室引流液性状、颜色、 量。
脑室引流管的护理
护理要点:
2、判断引流管是否通畅:若引流管 内不断有脑脊液流出,管内的液面 随病人脑波动而上下波动,多表明 引流通畅;若引流管无脑脊液流出, 3、引流液的观察:正常脑脊液无色透明,无 沉淀,术后1—2日脑脊液可约呈血性,以 后转为橙黄色。若脑脊液中有大量血液, 或血性脑脊液的颜色逐渐加深,常提示有 脑室内出血。一旦脑室内有大量出血,要 立即报告医师,紧急做出相应处理。拔管 后,切口处若有脑脊液漏出(通过观察敷 料情况可以了解),应告知医师妥善处置, 以免引起颅内感染。
脑室穿刺引流术护理
![脑室穿刺引流术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9f219e1476eeaeaad0f330a6.png)
脑室穿刺引流术护理摘要】神经内科病人大多数起病急、病情重、恢复慢,不论在急性期还是恢复期,其治疗与康复过程中除了需要精湛的医术和精心的护理外,还离不开病人家庭的支持与配合。
【关键词】脑室穿刺引流术抢救护理脑室穿刺引流术是神经科常见的抢救技术,用于急救或诊断某些颅内压增高疾病,通过穿刺放出脑脊液以抢救脑危象和脑疝。
同时引流脑室内的肿瘤液、炎性液、血性液,能有效地减轻其对脑室的刺激,以减轻症状,为继续抢救和治疗赢得时机。
1 脑室穿刺引流术的适应证颅内压增高出现脑危象或脑疝;颅内感染须经脑室注药;先天性脑积水、术后脑水肿、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室内出血、颅内占位性病变(尤其是中线部位、颅后窝肿瘤)等;开颅术中或术后颅内压监测。
2 脑室穿刺引流术护理注意事项(1)脑室穿刺是难度较大、有危险性的有创技术操作,常见的并发症有脑室出血、硬膜外或硬膜下血肿、脑室感染,因此应严格掌握适应证,配合医生做好术前谈话、术中配合宣教,协助穿刺进行。
(2)广泛性脑水肿、脑室狭小者不宜穿刺,靠近脑室的脑脓肿亦为穿刺禁忌证,因穿刺放液可造成脓肿破入脑室。
(3)完善穿刺前准备与操作配合。
3 脑室穿刺术的术前准备(1)需要患者了解脑室穿刺的目的、意义及操作中可能出现的意外,愿意配合操作,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备头皮,剃头,并用75%乙醇消毒头皮;非紧急情况下,术前苯巴比妥0.1克肌内注射镇静。
(2)充分评估患者情况:评估患者目前病情、意识状态、生命体征,有无恐惧心理反应;评估颅内病变的性质、部位,是否为适应证,有无操作禁忌证;评估患者是否了解操作的目的、意义,能否配合;向患者家属解释操作的目的、意义、术中可能出现的意外,取得同意并签字,指导配合方法;评估用物是否配备完善,符合无菌操作要求。
(3)用物准备完善:包括颅骨钻、脑室穿刺包、脑室引流装置、注射器、麻醉剂、皮肤消毒剂、急救用物等。
4 脑室穿刺术术后的护理(1)保持脑室引流通畅,缓慢持续引流脑脊液。
脑室引流管的护理常规
![脑室引流管的护理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e9f4fccc376baf1ffd4fad29.png)
控制引流 速度
1、观察脑室引流液量:正常脑脊液每小时分泌20ml,每天约400-300毫升,若引流过快过多,易出现低颅压性头疼、恶心、呕吐, 此时抬高或暂时夹闭引流管,并及时通知大夫。
2、切忌引流过快过多。
脑室引流管的护理常规
脑 室 引 流 管 的 护 理 常 规
—、概述
脑室引流是指在头颅额部钻孔或锥孔,将硅胶引流管置于脑室额角,脑脊液或血液经引
流管流出以缓解颅内压増高的应急性手术。
二、观察及护理要点项目来自内容护理要点观察要点
严密观察病 情变化
1、严密观察病人的意识状态、瞳孔、生命体征的变 化。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拔管护理
1、一般术后3-4d,脑水肿期将过,颅内压已逐渐降低,应及早拔 除引流管,最长不超过7d。
2、拔管前一天,可试行夹闭引流管,以便了解脑脊液循环是否通 畅,颅内压是否升高。
3、拔管后观察生命体征和意识的变化,如岀现头痛、呕吐等颅内 压升高症状,应及时通知医生
4、双侧脑室引流时,遵医嘱开放引流管。
预防感染
K头部敷料保持清洁干燥,进行各项操作时严格无 菌操作。
2、定时倾倒引流液,倾倒引流液时避免抬高引流 袋,防止脑脊液倒流,按要求更换引流袋。
并发症 脑疝 颅内出血
1、调节引流袋的高度,使颅内压逐渐下降到正常水 平;更换引流袋和调节引流袋高度时,应避免大幅 度升降。
2、观察脑室引流液量:正常脑脊液每小时分泌20ml,每天约400-500毫升,若引流过快过多,易出 现低颅压性头疼、恶心、呕吐,此时抬高或暂时夹 闭引流管,并及时通知大夫。
3、观察引流液性状:正常脑脊液无色透明,术后1-2日可略带血性,以后转为橙黄色,如大量鲜血,或 血性脑脊液逐渐加深为脑室出血;如脑脊液浑浊呈 毛玻璃状或有絮状物提示有颅内感染,可放低引流
脑室闭式引流术的操作规范及注意事项
![脑室闭式引流术的操作规范及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80d68ba4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4275f13.png)
脑室闭式引流术的操作规范及注意事项一、操作规范:1.术前准备:包括患者与家属的充分沟通,解释手术的目的、步骤、风险和术后护理。
并做好手术器械、药品、消毒物品的准备。
2.麻醉:脑室闭式引流术一般采用全身麻醉。
在麻醉前,应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
3.体位:患者通常采取平卧位,并使头部略微低于心脏水平。
操作时,头部应保持固定,以便于手术进展。
4.消毒无菌:手术区域应进行消毒无菌处理,包括患者的头皮和手术者的双手。
手术者应穿戴手术衣、帽子、口罩和手套。
5.穿刺定位:在脑室引流术中,需要通过穿刺头部皮肤和软组织,准确定位到脑室。
这是手术中最重要的一步,必须慎重进行,避免误伤脑组织。
6.引流管的选择: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手术目的,选择合适的引流管。
一般采用软管引流,确保通畅和安全。
7.引流管的放置:根据个体差异和具体手术情况,将引流管插入脑室。
要注意避免弯曲和扭曲,以免影响引流的效果。
8.引流管的固定:在引流管插入脑室后,需将引流管固定在头皮上,防止其脱出或移位。
通常采用缝线固定或者使用引流固定器。
9.引流系统的连接:将引流管与引流系统相连,确保引流的通畅和无菌。
引流系统应置于低于引流部位的容器中,以便于排出引流液。
10.引流量的监测:术后需要监测引流液的量和性质。
正常情况下,引流液应为清亮无色,量少;如出现混浊、血性或过多的引流液,应及时观察和处理。
二、注意事项:1.术前评估:在手术前,需进行全面的术前评估,了解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结果,确保手术安全。
2.术中观察:术中需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等。
如出现异常,应及时处理。
3.术后护理:术后需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和引流情况。
术后1-2天内,患者通常会出现头痛、头晕等症状,应及时缓解并观察。
4.感染预防:手术中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减少感染的风险。
术后,应注意引流口周围的消毒和保洁,定期更换引流系统。
5.并发症处理:如术后出现感染、引流堵塞、脑膜炎等并发症,需及时处理。
脑室引流的护理常规
![脑室引流的护理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34a0b4e5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8b.png)
脑室引流的护理常规standalone; self-contained; independent; self-governed;autocephalous; indie; absolute; unattached; substantive
脑室引流病人护理常规
脑室引流是经颅骨钻孔穿刺侧脑室,放置引流管将脑脊液引流至体外。
【观察要点】
1.观察患者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及头痛、呕吐等情况。
2.观察引流管内液面有无波动,引流液的颜色、形状、量。
3.观察伤口敷料有无渗出。
【护理措施】
1.保持引流管通畅,标示清楚,防止引流装置受压、打折、扭曲。
2.脑室引流瓶(袋)入口应高于外耳道10-15cm,以维持正常的颅内
压。
3.留置脑室引流管期间,保持患者平卧位,如要摇高床头,须遵医
嘱对应调整引流管高度。
4.适当限制患者头部活动范围,患者躁动时,可酌情予以约束。
5.记录24小时引流量。
6.定时更换引流装置。
【健康教育】
1.告知患者及家属脑室引流管的意义。
2.告知患者及家属留置脑室引流管期间安全防范措施,如:不能随
意移动引流袋位置,保持伤口敷料清洁,不可抓挠伤口等。
脑室引流护理常规
![脑室引流护理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11543671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9f.png)
脑室引流护理常规
【观察要点】
1、观察有无出现头昏、呕吐、虚脱、防止颅内压低压综合症。
2、观察有无颅内血肿症状(外引流可在短时间内使颅内压下降较快,因皮质塌陷、血管拉长、断裂而易形成硬膜外血肿或硬膜下血肿),应密切观察头痛、意识改变等症状。
3、注意引流装置妥善固定,防止脱落。
保持引流管通畅。
4、观察脑脊液的颜色、性质和量的变化。
【护理措施】
1、术前按常规准备,剃头备皮,并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
术后按神经外科护理常规。
2、每日晨记录脑脊液的引流量,并注意颜色变化。
引流时间一般为3—5天。
3、引流瓶液体排出口高度应高于患者头部10—15cm,防止位置低,脑脊液短时间内大量流出,引起低颅压。
4、保持引流管周围敷料干燥,如有外渗或切口出皮下肿胀,及时报告医生。
5、拔管前先夹管观察1日,如无颅内压增高,次日可拔管,如有颅内压增高症状,则间断夹管,待患者适应颅内压的变动后,再予拔管。
【健康教育】
1、补充高热量、清淡易消化食物,避免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2、注意劳逸结合,保证睡眠。
3、加强功能锻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脑室内引流术护理
一、脑室--心房引流术护理
1.术前按常规准备。
2.剃头及右侧颈部备皮。
3.术后按神经外科护理常规。
4.观察心率变化(少数患者可出现早搏或心跳骤停)。
5.术后5—7d如出现高热不退应考虑脑膜炎,败血症或排异反应。
6.防止颅内压低压综合征(患者起床后出现头昏、呕吐、虚脱,应给予头低脚高位,并静脉补充低渗液体)。
7.准备硅胶引流管
(1)检查阀门装置是否正常,是否通畅。
(2)将全套装置拆开后浸泡在 10%甲醛溶液中浸泡 4h。
(3)从甲醛溶液中取出后用清水反复冲洗干净,并多次按压阀门,排出管内的甲醛溶液。
(4)冲清后煮沸消毒6h(主要杀灭致热源)。
(5)手术日再次煮沸消毒使用。
(6)阀门装置不能随意拆卸。
二、脑室--腹腔引流术护理
1.术前准备按常规。
2.剃头及腹部皮肤准备(从剑突到剑突下10cm)。
3.术后按神经外科护理常规。
4.按时按阀门,防止引流管阻塞(手术时用甲紫做好阀门标记)。
术后1—3d每3~4h按阀门15次左右。
5.注意腹部症状如腹痛、胃肠道的不适,随时向医生汇报。
如1周后症状不改善或加重,提示有并发腹膜炎的可能。
6.观察有无颅内血肿症状(腹腔引流可在短时间内使颅内压下降较快,因皮质塌陷,血管拉长、断裂而易形成硬膜外血肿或硬膜下血肿),要密切观察头痛、意识改变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