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数学上学期全套教案汇总上海新教材

合集下载

沪教版高一数学教案

沪教版高一数学教案

沪教版高一数学教案精品文档沪教版高一数学教案了解集合、元素的概念,体会集合中元素的三个特征; 理解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和“不属于”关系; 掌握常用数集及其记法; 教学重点:掌握集合的基本概念; 教学难点: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军训前学校通知:8月15日8点,高一年级在体育馆集合进行军训动员;试问这个通知的对象是全体的高一学生还是个别学生~在这里,集合是我们常用的一个词语,我们感兴趣的是问题中某些特定对象的总体,而不是个别的对象,为此,我们将学习一个新的概念——集合,即是一些研究对象的总体。

阅读课本P2-P3内容集合的有关概念1. 集合理论创始人康托尔称集合为一些确定的、不同的东西的全体,人们能意识到这些东西,并且能判断一个给定的东西是否属于这个总体。

2. 一般地,我们把研究对象统称为元素,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集合,也简称集。

3. 思考1:判断以下元素的全体是否组成集合,并说明理由:大于3小于11的偶数; 我国的小河流; 非负奇数;1 / 3精品文档方程x210的解;某校2007级新生; 血压很高的人; 著名的数学家;平面直角坐标系内所有第三象限的点全班成绩好的学生。

对学生的解答予以讨论、点评,进而讲解下面的问题。

4. 关于集合的元素的特征确定性:设A是一个给定的集合,x是某一个具体对象,则或者是A的元素,或者不是A的元素,两种情况必有一种且只有一种成立。

互异性:一个给定集合中的元素,指属于这个集合的互不相同的个体,因此,同一集合中不应重复出现同一元素。

无序性:给定一个集合与集合里面元素的顺序无关。

集合相等:构成两个集合的元素完全一样。

5.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如果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属于A,记作:a?A如果a不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不属于A,记作:aA 例如,我们A表示“1~20以内的所有质数”组成的集合,则有3?A 4A,等等。

6(集合与元素的字母表示: 集合通常用大写的拉丁字母A,B,C表示,集合的元素用小写的拉丁字母a,b,c,表示。

上海教育版数学高一上1.1《集合及其表示法》word教案

上海教育版数学高一上1.1《集合及其表示法》word教案

第一单元 集合和命题1.1集合及其表示法【学习要点】1、 了解集合的定义,熟知集合元素的三大特性;2、 掌握∉∈和的含义;3、 熟练掌握各种常用数集的符号;4、 理解有限集和无限集的意义,会用∅表示空集;5、 能够熟练利用列举法和描述法表示集合。

【学法指导】例1、以下元素的全体不能够构成集合的是( ).A.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B. 地球上的小河流C. 方程210x -=的实数解D. 周长为10cm 的三角形解析:集合中元素具有三大特征:确定性、互异性和无序性,它是我们解决数学集合问题的依据。

本题主要考查集合元素的确定性。

答案:B例2、已知A ={x |x ≤32,x ∈R },a =5,b =23,则 ( )A.a ∈A 且b ∉AB.a ∉A 且b ∈AC.a ∈A 且b ∈AD.a ∉A 且b ∉A解析:∉∈和是表示集合中元素和集合之间关系的,根据a 和b 的大小与可32作比较,答案为:C例3、下列写法是否正确?(1)0∅∈; (2)}{∅∈∅; (3)0N ∈ (4)0 Z ∉解析:(1)因为∅中没有任何元素,所以是错误的;(2)}{∅表示集合中只有一个元素∅,所以是正确的;(3)根据N 的含义,正确;(4)根据Z 的含义,错误。

例4、集合M (){}R y R x xy y x ∈∈≥=,,0|, 是指( )A 第一象限内的点集B 第三象限内的点集C 在第一、第三象限内的点集D 不在第二、第四象限内的点集解析:这是用描述法表示集合,注意代表元是(x,y),所以集合表示的是坐标平面内的点,根据0≥xy 的含义可知,集合表示的是第一、三象限的点和坐标轴上的点。

【自主学习】1、在“①难解的题目;②方程012=-x 在实数集内的解;③直角坐标平面内第四象限的一些点;④很多多项式”中,能够组成集合的是( A )A ②B ①③C ②④D ①②④2、集合}12{的实数且小于大于-=M ,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为 ( D ) A M ∈5 B M ∉0 C M ∈1 D M ∈-2π3、设},,,0{},1,,b ab a b a R b a =+∈,集合{则b – a = ( B ) A. 1 B. - 1 C. 2 D.- 24、 给出下列关系:①12R ∈; ②Q ;③ *3N ∈;④0Z ∈. 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C ).A. 1B. 2C. 3D. 45、下列关于空集Φ的叙述:①0∈Φ;②Φ∈{Φ};③Φ={0}.正确的个数是( B )(A )0; (B )1; (C )2; (D )3.【针对训练】一、填空题1、用描述法表示被5除余1的整数的集合 .2、用∈或∉填空1_______N , -3________N , 0_______N *π_______R ,227_____Q ,cos300_______Z 3、已知集合A ={2,4,6},若a ∈A ,6-a ∈A ,则a = .4、下列研究的对象能构成集合的是① 某校个子较高的同学;② 倒数等于本身的实数③ 所有的无理数④ 讲台上的一盒白粉笔⑤中国的直辖市⑥中国的大城市5、用列举法表示下列集合:(1) {x|x 2+x+1=0}(2){x|x 为不大于15的正约数}(3) {x|x 为不大于10的正偶数}(4){(x,y)|0≤x ≤2,0≤y<2,x ,y ∈Z}6、用描述法表示下列集合:(1) 奇数的集合;(2)正偶数的集合;(3)不等式2x-3>5的解集;(4)直角坐标平面内属于第四象限的点的合.7、已知 x 2 ∈{1,0,x},则实数x 的值8、用列举法和描述法表示方程x 2 -1=0所有实数解构成的集合 9、方程组 的解集为 10、已知集合A={x ︱ax 2 +4x+4=0 }只有一个元素, 则a 的值 11、写出不等式组 表示的整数解的集合为 二、选择题12、下列关于空集Φ的叙述:①0∈Φ;②Φ∈{Φ};③Φ={0}.正确的个数是( )(A )0; (B )1; (C )2; (D )3.13、 有下列说法:(1)0与{0}表示同一个集合;(2)由1,2,3组成的集合可表示为{1,2,3}或{3,2,1};(3)方程2(1)(2)0x x --=的所有解的集合可表示为{1,1,2};(4)集合{45}x x <<的元素的个数是有限个. 其中正确的说法是( C ).A. 只有(1)和(4)B. 只有(2)和(3)C. 只有(2)D. 以上四种说法都不对14、下列各组集合M 与N 中,表示相等的集合是( )(A )M ={(0,1)},N ={0,1}; (B )M ={(0,1)},N ={(1,0)};(C )M ={(0,1)},N ={(x ,y )|x =0且y =1}; (D )M ={π},N ={3.14}.15、数集{1,2,x 2-3}中的x 不能取的数值的集合是 ( )A.{2,5}B.{-2,-5}C.{±2,±5}D.{2,- 5}三、解答题16、 试选择适当的方法表示下列集合:(1)二次函数223y x x =-+的函数值组成的集合;(2)函数232y x =-的自变量的值组成的集合. 解:(1){|2}y y ≥;(2){|x x ≠42121{>+-≥+x x x 11{-=-=+y x y x17、当a,b满足什么条件时,集合A={x|ax+b=0}是有限集、无限集、空集?解:18、已知集合A={x|2ax+3x+1=0,x∈R},(1)若A中只有一个元素,求实数a的值;(2)若A中至多有一个元素,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解:。

沪教版(上海)数学高一上册-1.5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教案

沪教版(上海)数学高一上册-1.5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教案

[说明]:可以解释为若β⇒α,则α叫做β的必要条件,β是α的充分条件。

如 xy = 0是 x = 0的必要条件,若xy ≠0,则一定有 x ≠0;若xy = 0也不一定有 x = 0。

(口答)上述问题(1)、(2)中的条件关系(1)中:“两三角形全等”是“两三角形的面积相等”的充分条件;“两三角形的面积相等”是“两三角形全等”的必要条件。

(2)中:“三角形有两个内角相等”是“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的充分条件;“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是“三角形有两个内角相等”的必要条件。

4、拓广引申把命题:中的条件与结论分别记作α与β,那么,原命题与逆命题的真假同α与β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关系可分为四类:(1)α⇒β,而β⇏α; 充分不必要条件 (2)α⇏β,而β⇒α; 必要不充分条件 (3)α⇒β,又有β⇒α;充分又必要条件 (4)α⇏β,又有β⇏α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三、典型例题(概念运用) 例1:(1)已知四边形ABCD 是凸四边形,那么“AC=BD ”是“四边形ABCD 是矩形”的什么条件?为什么?(课本例题p22例4)(2)""y x =是""22y x =的什么条件。

(3)“a+b>2”是“a>1,b>1”什么条件。

解:(1)“AC=BD ”是“四边形ABCD 是矩形”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2)充分不必要条件。

(3)必要不充分条件。

例2:判断下列电路图中p 与q 的充要关系。

其中p :开关闭合;q : 灯亮。

(补充例题)[说明]①图中含有两个开关时,p 表示其中一个闭合,另一个情况不确定。

②加强学科之间的横向沟通,通过图示,深化概念认识。

例3、探讨下列生活中名言名句的充要关系。

(补充例题) (1)头发长,见识短。

(2)骄兵必败。

(3)有志者事竟成。

(4)春回大地,万物复苏。

(5)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6)四肢发达,头脑简单[说明]通过本例,充分调动学生生活经验,使得抽象概念形象化。

高一数学上册:1.3《线性规划的解》教案(沪教版)

高一数学上册:1.3《线性规划的解》教案(沪教版)

高一数学上册:1.3《线性规划的解》教案(沪教版) 教学目标设计1、理解和掌握线性规划的解的基本方法;2、提高分析实际问题和解决线性规划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及难点线性规划问题的图像解法教学用具准备多媒体、实物投影仪、印好的习题纸和直尺(习题纸附后)教学过程设计(一)讲解新课1.实例1讲解例1 P.11 例1解:设第一种合金x 千克,第二种合金y 千克,第三种合金z 千克组成1千克新合金.10.90.30.450.60.20.4,,0x y z y z x z x y z ++=⎧⎪+≤⎪⎨+≤⎪⎪≥⎩0.30.050.4f x y z =++ 列约束条件时,要注意讲清x,y,z ≥0,这是学生容易忽略的问题.列出了约束条件和目标函数后,应用问题转化为线性规划问题,用图解法求解.先请学生回忆图解法求线性规划问题的一般步骤,然后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画图、平移过程:①画出了可行域后用闪动的方式加以强调;②拖动直线l平移,平移过程中可以显示z值的大小变化.由图解法可得:当x=0.5,y=0.5,z=0时,f min.例题小结:简单线性规划应用问题的求解步骤:(教师示意学生观看板书,并给予适当的提示)1.将已知数据列成表格的形式,设出变量x,y和z;2.找出约束条件和目标函数;3.作出可行域,并结合图象求出最优解;4.按题意作答.2.实例2讲解(课本例题修改,数据基本不变,改了题目的实际背景)引入:“中国结”是中国特有的民间手工编结装饰品,“中国结”经过几千年的结艺演变,现已成为广大群众喜爱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品:(展示中国结的图片,及其它相关图片,配有背景音乐)例2 某校高二(1)班举行元旦文艺晚会,布置会场要制作“中国结”,班长购买了甲、乙两种颜色不同的彩绳,把它们截成A、B、C三种规格.甲种彩绳每根8元,乙种彩绳每根6元,已知每根彩绳可同时截得三种规格彩绳的根数如下今需要可得所需三种规格彩绳且花费最少?解:设需购买甲种彩绳x根、乙种彩绳y根,共花费z元;215218327,x y x y x y x y N+≥⎧⎪+≥⎪⎨+≥⎪⎪∈⎩, z=8x+6y在用图解法求解的过程中,学生发现:直线l 最先经过可行域内的点A(3.6,7.8)并不是最优解,学生马上想到最优解可能是(4,8),引导学生计算花费,花费为80元,有没有更优的选择?进一步激发学生兴趣:可能是(3,9)吗? 此时花费为78元,可能是(2,10)吗?此时花费为76元,可能是……,如何寻找最优解?满足题意的点是可行域内的整点,首先要找整点,引导学生采用打网格或利用坐标纸的方法;根据线性规划知识,平移直线l ,最先经过的整点坐标是整数最优解.由网格法可得:当x =3,y =9时,z min =78.例题小结:确定最优整数解的方法:1.若可行域的“顶点”处恰好为整点,那么它就是最优解;(在包括边界的情况下)2.若可行域的“顶点”不是整点或不包括边界时,一般采用网格法,即先在可行域内打网格、描整点、平移直线l 、最先经过或最后经过的整点坐标是整数最优解;这种方法依赖作图,所以作图应尽可能精确,图上操作尽可能规范. (结合例题1、例题2,可以归纳出以上两点)(二)课堂练习引入:2006年9月,历4载风雨,国家体育场“鸟巢”从图纸变成现实.××中学想组织学生去参观:(动画演示到国家体育场行进路线,展示“鸟巢”效果图,配上背景音乐)练习:××中学准备组织学生去国家体育场“鸟巢”参观.参观期间,校车每天至少要运送480名学生.该中学后勤集团有7辆小巴、4辆大巴,其中小巴能载16人、大巴能载32人.已知每辆客车每天往返次数小巴为5次、大巴为3次,每次运输成本小巴为48元,大巴为60元.请问每天应派出小巴、大巴各多少辆,能使总费用最少?学生练习分为三部分,引导学生动手,分解难点:(每个学生发一张习题纸和一把直尺,在习题纸上作答、画图)1.练习填表理解题意(习题纸上课堂练习题下印有下表)思考片刻,请学生回答.2.练习列约束条件和目标函数;①将学生分为三组,分组讨论,各组竞争,教师巡视,对学生列式中出现的错误及时纠正;②从三组中选出一位完成的好的同学的习题纸,用投影仪展示,教师讲解、点评,提醒学生注意解题的规范性;3.练习画图,寻找整数最优解;①习题纸上的课堂练习已画好网格和坐标系,学生在习题纸上练习画图,教师巡视,对学生画图中出现的错误及时纠正;②把最先找出整点最优解的同学的习题纸用投影仪展示,教师讲解、点评.解:设每天派出小巴x 辆、大巴y 辆,总运费为z 元;56300704,x y x y x y N+≥⎧⎪≤≤⎪⎨≤≤⎪⎪∈⎩, z=240x+180y 由网格法可得:x=2,y=4时,z min =1200.(三)回顾与小结请同学们相互讨论交流:1.本节课你学习到了哪些知识?2.本节课渗透了些什么数学思想方法?(引导学生从知识和思想方法两个方面进行小结)知识:1.把实际问题转化成线性规划问题即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建模主要分清已知条件中,哪些属于约束条件,哪些与目标函数有关,如例题1.(链接到例题1,进行具体实例回顾)2.求解整点最优解的解法:网格法.网格法主要依赖作图,要规范地作出精确图形.(链接到例题2,进行具体实例回顾)思想方法:数形结合思想、化归思想,用几何方法处理代数问题.(四)布置作业练习册教学设计说明本节课通过二道例题的讲解和一道练习题的练习,使学生掌握解决线性规划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的方法.每道题都以实际背景引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通过例题1让学生学会如何复杂的条件进行整理,从而找出约束条件和目标函数;通过例题2和练习题让学生掌握求解整点最优解的解法.。

高一数学上学期全套教案汇总上海新教材

高一数学上学期全套教案汇总上海新教材

高一上学期数学讲义1.1集合及其表示法一、教学内容分析集合是一种数学语言,是对数学的进一步抽象,它将贯穿在整个高中数学内容中,甚至在今后的数学学习中,将集合的概念和理论渗透到数学的各类分支中,会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本章是高中数学的第一个章节,学习集合的有关概念和表示方法,以及集合之间的关系和基本运算,初步掌握基本的集合语言,了解集合的基本思想方法和集合的发展历史,能用集合的思想去观察、思考、表述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设计知道集合的意义,理解集合的元素及其与集合的关系符号;认识一些特殊集合的记号,会用“列举法”和“描述法”表示集合;体会数学抽象的意义.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集合的基本概念;教学难点:用“列举法”和“描述法”表示集合。

四、教学流程设计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数学史引入(1)“物以类聚,(4 (1)集合的有关概念:集合的述性说明:把能够确切指定的一些对象看作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就叫做集合,简称集。

我们既要研究集合这个整体,也要研究这个整体中的个体。

我们称集合中的各个对象叫做这个集合的元素;集合的分类:有限集、无限集;集合中元素的特性:“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2)集合的表示方法:集合的符号表示:集合常用大写英文字母A 、B 、C …表示,集合中的元素常用小写英文字母a 、b 、c …表示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属于∈与不属于∉(注意方向和辨析);列举法:将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出来(不考虑元素的顺序),且写在大括号内,这种表示集合的方法叫列举法描述法:在大括号内先写出这个集合的元素的一般形式,再划一条竖线,在竖线后面写上集合中元素所共同具有的特性,即:{}A x x p =满足的性质,这种表示集合的方法叫做描述法.(3)特殊集合的表示:常用的集合的特殊表示法:实数集R (正实数集+R )、有理数集Q (负有理数集-Q )、整数集Z (正整数集+Z )、自然数集N (包含零)、不包含零的自然数集*N ;空集∅(例:方程220x+=的实数解集为∅).[说明] 描述法这一表示集合的形式学生较难理解,可以通过一些例题来加深对描述法这种表示方法的理解。

沪教版(上海)数学高一上册-2.1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 教案

沪教版(上海)数学高一上册-2.1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 教案
2.通过判断命题的真假,进一步积累举反例的经验;
3.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类比猜想,体验定理的形成过程,进一步养成探索的习惯和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判断两个实数大小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综合应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证明两个实数的大小关系。
教学分析及教学设计:
本节课是高一第二章不等式的第一节第一课时,课程标准的要求是:1、理解用两个实数差的符号来规定两个实数大小的意义,建立不等式研究的基础;2、通过类比得到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并能加以证明,会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判断不等关系;3、培养代数证明的基本能力,并建议两课时完成。可以看出,在高中阶段,学习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其目的是为比较实数大小、解不等式以及不等式证明等知识打好基础,同时培养学生代数证明的基本能力、探索意识等科学素养。
【小结】
1、例1结论是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3,今后可直接使用;
2、基本性质中的 可以是任何满足条件的实数或值为实数的代数式。
【设计意图】
通过教师示范、学生模仿,证明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3,并总结比较两实数大小的基本方法“作差法”,初步体验代数证明的过程。通过减法性质和除法性质的提问,使学生产生类比猜想的意识,为叠乘性质的类比猜想做铺垫,并使学生能够更深层地理解加法性质和乘法性质中字母的意义以及性质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介绍学习目的
在初中,我们已经学习了不等式的性质、如何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以及如何比较两个具体实数的大小关系。在高中,我们将要学习如何比较两个抽象实数的大小关系,还要学习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绝对值不等式、分式不等式和高次不等式,今后我们还要学习不等式的证明。在所有这些问题的推理过程中,我们需要言之有据。这里的“据”就是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沪教版高一上册数学高一上册教案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沪教版高一上册数学高一上册教案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第一章 集合(第1课时)集合的含义及其表示一、 教学目标1、 通过具体的例子了解集合的含义,知道常用数集及其记法2、 初步了解属于关系和集合相等的意义;初步了解有限集、无限集、空集的意义3、 初步掌握集合的两种表示方法----列举法和描述法,并能正确地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二、 教学重点集合的概念及其表示三、 教学难点1、正确理解集合的概念2、集合表示法的恰当选择 四、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在非洲大草原上,一群大象正缓步走来; (2)蓝色的天空中有一群鸟在欢快地飞翔; (3)高一(4)班教室里一群学生在上数学课;以上描述中“一群大象”,“一群鸟”,“一群学生”这些概念有什么共同特征?2、推进新课 (1)集合、元素举例:① 一条直线可以看作由(无数个点)组成的集合 ② 一个平面可以看作由(无数条直线)组成的集合③ “young 中的字母”构成一个集合,其元素是y ,o, u, n, g ④ “book 中的字母” 构成一个集合,其元素是b,o,k例1、 判断下列对象能否构成一个集合 ① 参加北京奥运会的男运动员 ② 某校比较聪明的学生 ③ 本课中的简单题 ④ 小于5的自然数⑤ 方程0212=+-x x 的实根(2)集合的三要素 ①确定性:②互异性: ③无序性:方法:怎样判断一组对象能否构成集合?(3)集合及集合元素的记法(5)元素与集合之间的关系(6)集合的表示方法①列举法 如:{a,b,c }注意:元素之间用逗号隔开,列举时与元素的次序无关比较集合{a, b,c }和{b, a,c }引出集合相等的定义定义:集合相等②描述法 格式:{x|p(x)}的形式 如:{x| x ﹤-3,x R ∈}观察下列集合的代表元素Ⅰ、{x|y=x 2}Ⅱ、{y |y=x 2} Ⅲ、{(x, y) |y=x 2}③Venn 图示法 如:“book 中的字母”(7)集合的分类:按元素个数可分为3、例题例1.⑴求不等式2x-3>5的解集 ⑵求方程组{10=+=-y x y x 解集⑶求方程012=++x x 的所有实数解的集合 ⑷写出012=-x 的解集例2.已知集合A={2,22+-+a a a },若4A ∈,求a 的值例3. 已知M={2,a,b }N={2a,2,2b }且M=N ,求a,b 的值例4.已知集合A={x|R a x ax ∈=++,0122},若A 中只有一个元素,求a 的值,并求出这个元素。

沪教版(上海)数学高一上册-1.1 集合及其表示法教案

沪教版(上海)数学高一上册-1.1 集合及其表示法教案

集合及其表示方法学习目标1、理解集合的概念;2、掌握集合的表示方法;3、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渗透抽象概括能力。

课前导学【材料阅读】1、仔细阅读高一年级第一学期数学课本目录前面的插页《编者的话》,体会高中数学要义。

2、仔细阅读高一年级第一学期数学课本第5页到第7页的例题2结束为止.找到集合的概念、表示方法、几个常见的数集、元素与集合间的关系。

【自我感知】尝试完成课本第7页上练习1.1的四道题目,找到自己困惑的地方。

课堂交流【承旧启新】观察下列研究的各个整体:(1)我校2018学年高一(1)班全体学生;(2)所有的锐角三角形;(3)申花队所有现役球员;(4)古华公园内所有好看的花。

思考:分析上述研究对象是否确定.1、概念学习:集合集合的元素2、集合中元素的三个特性:1)元素的_______性;2)元素的________性;3)元素的_______性。

3、集合、元素的表示:集合通常用_______字母表示,集合中的元素通常用_______字母表示;若a是集合A的元素,则记作_________;若a不是集合A的元素则记作__________。

4、常用数集及其记法:非负整数集(即自然数集)记作:________,正整数集________,整数集__________,有理数集___________,实数集________。

正有理数集________,正实数集_______,负有理数集_______,负实数集_______。

集合的分类:有限集与无限集特殊的集合:空集。

5、集合的表示方法有哪些?举出一些数学中、生活中的集合例子。

掌握程度自我评价:(A ) (B ) (C )【巩固新知】【例1】判断下列能否组成集合,为什么?(1)20元左右的书;(2)数学成绩名列前茅的学生; (3)身高低于1米的小孩;(4)《福布斯》2010全球20大富豪。

【例2】用符号∈或∉填空:(1)0_______{0}; (2)0_______∅; (3)0_______N ;(4)0_______Z ; (5)2_______Q ; (6)2-_______Z .【例3】将下列用描述法表示的集合,改为用列举法来表示:(1){|3}x x x Z <∈且; (2)2{|1,2}y y x x x Z =-≤∈且;(3)**{(,)|5,,}x y x y x N y N +=∈∈; (4)*6{|,}x N x Z x∈∈且;变式:*6{|,}2x N x Z x ∈∈-且【应用提高】【例4】用适当的方法表示下列集合(1)组成中国国旗的颜色名称的集合A ;(2)大于0且不超过6的全体偶数组成的集合B ;(3)直角坐标平面上第二象限的点组成的集合C ;(4)全体偶数组成的集合D ;变式1:全体奇数组成的集合D ;变式2:被3除余2的自然数全体组成的集合D ;【例5】已知集合2{2,3,42}A a a =++,集合2{0,7,42,2}B a a a =+--,且A ∈7,求集合B 。

沪教版(上海)数学高一上册-1.4 命题的四种形式 教案

沪教版(上海)数学高一上册-1.4  命题的四种形式 教案

命题的四种形式【教学目标】或教育目标、活动目标1.知识与技能:1).要求学生理解四种命题的关系,并能利用这个关系判断命题的真假。

2).要求学生理解等价命题的关系,并能应用这个关系将较难问题转化为较简单问题。

3).理解反证法的基本原理;初步学会反证法的一般步骤;并用反证法证明一些命题;2.过程与方法1).通过四种命题形式,培养学生的判断力2).通过四种命题的关系,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勇于探索的精神,勇于创新精神,同时体会事物之间普遍联系的辩证思想教学重点:理解四种命题的关系教学难点:逆否命题的等价性及等价命题概念授课类型:新授课课时安排:1课时教具:多媒体、实物投影仪设计思路:学生在初中数学中,学习过简单的命题(包括原命题与逆命题)知识,掌握了简单的推理方法(包括对反证法的了解).由此,这一大节首先讲述四种命题及其相互关系,并且在初中的基础上,结合四种命题的知识,进一步讲解反证法.然后,通过若干实例,讲述了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和充要条件的有关知识.这一大节的重点是充要条件.学习简易逻辑知识,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进行简单推理的技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这方面,逻辑联结词“或”、“且”、“非”与充要条件的有关内容是十分必要的.反证法在初中教科书中指出:从命题结论的反面出发,引出矛盾,从而证明命题成立,这样的证明方法叫做反证法首次实践再次实践第2天,在学习基础基本相同的高一(2)班进行了再次实践。

在本次实践中,我做了以下的改进,主要有三点:1.一次实践中,例题学生板演解答后,教师进行修正,改为找学生来订正(不擦去错误部分,用红色粉笔下划出来,再用红色粉笔订正,最后教师点评,起到了对学生的启发和画龙点睛作用。

2.一次实践,提出下面两个问题1)三角形外角和为3600则三角形内角和为1800(?)2)若x≠3且x≠4,则(x-3)(x-4)≠0(?)之后,教师强调原命题与逆否命题等价与等价命题关系,改为让学生对比思考二者关系,然后由学生说明,给学生留有思考空间和主动性,效果明显好。

沪教版高一上数学教案详案

沪教版高一上数学教案详案

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一. 课标要求:本章将集合作为一种语言来学习,使学生感受用集合表示数学内容时的简洁性、准确性,帮助学生学会用集合语言描述数学对象,发展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函数是高中数学的核心概念,本章把函数作为描述客观世界变化规律的重要数学模型来学习,强调结合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受运用函数概念建立模型的过程与方法,从而发展学生对变量数学的认识.1. 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掌握某些数集的专用符号.2. 理解集合的表示法,能选择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列举法或描述法)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感受集合语言的意义和作用.3、理解集合之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归纳的逻辑思维能力.4、能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全集与空集的含义.5、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交集与并集, 培养学生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能力.6. 理解在给定集合中,一个子集的补集的含义,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7. 能使用Venn图表达集合的关系及运算,体会直观图示对理解抽象概念的作用.8. 学会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来刻画函数,理解函数符号y=f(x)的含义;了解函数构成的三要素,了解映射的概念;体会函数是一种刻画变量之间关系的重要数学模型,体会对应关系在刻画函数概念中的作用;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并熟练使用区间表示法.9. 了解函数的一些基本表示法(列表法、图象法、分析法),并能在实际情境中,恰当地进行选择;会用描点法画一些简单函数的图象.10. 通过具体实例,了解简单的分段函数,并能简单应用.11. 结合熟悉的具体函数,理解函数的单调性、最大(小)值及其几何意义,了解奇偶性和周期性的含义,通过具体函数的图象,初步了解中心对称图形和轴对称图形.12. 学会运用函数的图象理解和研究函数的性质,体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方法.13. 通过实习作业,使学生初步了解对数学发展有过重大影响的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了解生活中的函数实例.二. 编写意图与教学建议1. 教材不涉及集合论理论,只将集合作为一种语言来学习,要求学生能够使用最基本的集合语言表示有关的数学对象,从而体会集合语言的简洁性和准确性,发展运用数学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 教材力求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数学知识,通过列举丰富的实例,使学生了解集合的含义,理解并掌握集合间的基本关系及集合的基本运算.教材突出了函数概念的背景教学,强调从实例出发,让学生对函数概念有充分的感性基础,再用集合与对应语言抽象出函数概念,这样比较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的能力,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教学中要高度重视数学概念的背景教学.2. 教材尽量创设使学生运用集合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情境和机会,并注意运用Venn图表达集合的关系及运算,帮助学生借助直观图示认识抽象概念. 教学中,要充分体现这种直观的数学思想,发挥图形在子集以及集合运算教学中的直观作用。

高中数学沪教版(上海)高一第一学期第二章2.1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教案

高中数学沪教版(上海)高一第一学期第二章2.1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教案

2.2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一、教学目标设计理解用两个实数差的符号来规定两个实数大小的意义,建立不等式研究的基础;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并能加以证明;会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判断不等关系和用比较法,反证法证明简单的不等式。

渗透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应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推理判断命题的真假;代数证明,特别是反证法。

三、教学流程设计四、教学过程设计一、引入公路有长有短,房屋有高有低,速度有快有慢......现实世界中充满着不等的数量关系,可以用不等式来处理。

在初中阶段,我们已经学习了用一元一次不等式描述并解决一些不等关系问题,为了今后学习函数的需要和培养代数论证能力,还要学习不等关系的证明。

而解决不等关系问题的基础是不等式的性质,为此我们先学习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二、探究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判断两个实数a与b之间的大小关系,可以通过将它们的差与零相比较来确定,即a>b的充分必要条件是a-b>0;a=b的充分必要条件是a-b=0;a<b的充分必要条件是a-b<0。

引出等式的性质:a=b,b=c⇒a=c;a=b⇒ac=bc;a=b,c=d⇒a+c=b+d。

1.通过类比等式的性质,得到关于不等式的三个结论:结论1 如果a>b,b>c,那么a>c。

结论2 如果a>b,c>d,那么a+c>b+d。

结论3 如果a>b,那么ac>bc。

[说明]引导学生判断三个结论的正确性并加以证明,体现数学的严谨性。

利用举反例是证明命题错误的主要方法。

继续让学生探究让结论3成为正确命题的条件。

得出不等式的三个性质:性质1 如果a>b,b>c,那么a>c。

性质2 如果a>b,那么a+c>b+c。

性质3 如果a>b,c>0,那么ac>bc;如果a>b,c<0,那么ac<bc。

性质4 如果a>b,c>d,那么a+c>b+d。

沪教版(上海)数学高一上册-4.2 指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教案

沪教版(上海)数学高一上册-4.2 指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教案

指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教学设计课 题:指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课 型:新授课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是在第三章引入了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的基础上,继基本初等函数幂函数的学习之后,对于另外一个重要的初等函数即指数函数的研究学习。

作为常见函数,指数函数不仅是今后学习对数函数的基础,同时在生活及生产实际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学生情况分析:指数函数虽然对于学生来说是完全陌生的一类函数,不同于之前对于幂函数的研究,可以在初中所学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以及二次函数的基础上进行探究,但是由于学生已经经历过了对于幂函数的探究过程,学生已基本知晓如何对函数进行较为系统的理论研究。

教学目标:1、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初步掌握指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及其简单的应用。

2、通过指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的学习,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进一步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3、通过对指数函数的研究,使学生能把握函数研究的基本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指数函数的概念、图像与性质。

教学难点:对底数的分类,如何由图像归纳指数函数的性质。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通过视频《生活小常识:一张纸能对折几次?》1引出如下两个问题: 问题1:设对折次数为 x ,纸的厚度为原来的 y 倍,写出y 关于x 的关系式。

答:2xy =(∈x *N )问题2:设对折次数为x ,纸的面积为原来的 y 倍,写出y 关于x 的关系式。

答:1()2xy = (∈x *N )【说明】学生可能会漏掉x 的取值范围,要注意引导学生思考具体问题中x 的取值范围。

问题3:这两个函数有什么共同特征?答:解析式右边为幂的形式,指数是自变量,底数是一个常数,且系数为11该视频能通过土豆网下载到,经过自己剪辑去掉不需要的部分后,时长约为3分钟——这些函数可统一写成xy a =的形式,从而引出指数函数的定义。

【说明】用一个生活实例,为引出指数函数的概念做准备,同时通过该实例让学生感受到了指数函数的爆炸增长,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和欲望。

沪教版(上海)数学高一上册-4.2.1 指数函数的图象及性质 教学设计

沪教版(上海)数学高一上册-4.2.1 指数函数的图象及性质 教学设计

课题:4.2.1指数函数的图象及其性质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是《沪教版高中数学教材》第四章第二节第一课(4.2.1)《指数函数及其性质》。

根据我所任教的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指数函数及其性质》划分为两节课(探究图象及其性质,指数函数及其性质的应用),这是第一节课“探究图象及其性质”。

指数函数是重要的基本初等函数之一,作为常见函数,它不仅是今后学习对数函数的基础,同时在生活及生产实际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所以指数函数应重点研究。

二、学生学习况情分析指数函数是在学生系统学习了函数概念,基本掌握了函数的性质的基础上进行研究的,是学生对函数概念及性质的第一次应用。

教材在之前的学习中给出了一个实际例子(细胞分裂问题),已经让学生感受到指数函数的实际背景,但这个例子背景对于学生来说有些陌生。

本节课先设计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通过超出想象的结果来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和欲望。

三、设计思想1.函数及其图象在高中数学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

如何突破这个即重要又抽象的内容,其实质就是将抽象的符号语言与直观的图象语言有机的结合起来,通过具有一定思考价值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持久的好奇心。

我们知道,函数的表示法有三种:列表法、图象法、解析法,以往的函数的学习大多只关注到图象的作用,这其实只是借助了图象的直观性,只是从一个角度看函数,是片面的。

本节课,力图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研究函数,对函数进行一个全方位的研究,并通过对比总结得到研究的方法,让学生去体会这种的研究方法,以便能将其迁移到其他函数的研究中去。

2.结合参加我校组织的两个课题《对话——反思——选择》和《新课程实施中同伴合作和师生互动研究》的研究,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努力实践以下两点:⑴.在课堂活动中通过同伴合作、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

⑵.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做到生生对话、师生对话,并且在对话之后重视体会、总结、反思,力图在培养和发展学生数学素养的同时让学生掌握一些学习、研究数学的方法。

沪教版高一上册数学高一上册教案函数的运算

沪教版高一上册数学高一上册教案函数的运算

3.3函数的运算一、 教学内容分析函数的运算在课时安排上只有1课时,内容也较为简单,关键在于求和函数的定义域,但其重要性却不容忽视,首先,函数的运算体现了高中数学的一大基本思想方法----转化思想,把陌生化为熟悉,把复杂的函数看做简单的函数的和(积)。

其次,由函数的运算引出()00b y ax a b x=+>>,的图像,利用此类函数的单调性可以解决许多最值问题。

为了引入函数运算,我从实例出发构造了利用基本不等式所不能解决的一个求最值的问题,这样通过创设问题情景,突出了函数运算的必要性,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内驱力。

最后运用函数运算,画出耐克函数,解决实例所提出的最值问题。

二、教学目标设计1.理解函数运算的概念及简单的应用。

2.通过对例题的讲解,让学生体会到数形结合,转化思想的重要性。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函数运算的概念和应用。

如何把复杂的函数看做简单的函数的和(积)。

四、教学流程设计五、教学过程设计问题:甲,乙两实验室地相距1000千米,开汽车从甲匀速到乙实验室,速度为()85100v v ≤≤千米/小时。

已知小车每小时的运输成本(以元为单位)由可变部分和固定部分组成,可变部分与速度v (千米/小时)的平方成正比,比例系数为1,固定部分为35元1)把全程运输成本表示为速度的函数。

2)为了使全程运输成本最小,汽车应以多大速度行驶。

一、 情景引入引入函数运算怎样求最小成本?能否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小成本?那只能从函数本身性质,图像等入手,但这个函数是陌生的。

遇见陌生转化为熟悉,这函数与我们所熟悉的那些函数有关?有何关系?所以我们今天研究函数的运算,首先研究和运算。

二、学习新知1.定义函数的运算函数有三要素。

其中定义域和对应法则起核心作用思考: 和函数的定义域怎么取,对应法则呢?怎样定义()f x 和()g x 的和?()()f x g x +是否一定是函数呢?怎样定义函数的积?是否有必要定义函数的差,商?于是给出两个函数和及积的概念。

沪教版(上海)数学高一上册-1.1 集合的概念 教案

沪教版(上海)数学高一上册-1.1 集合的概念 教案

(高一)(一)集合的概念教学目的:(1)使学生初步理解集合的概念及特征,知道常用数集的概念及记法(2)使学生初步了解“属于”关系的意义(3)使学生初步了解有限集、无限集、空集的意义教学重点:集合的基本概念及表示方法教学难点:运用集合的两种常用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正确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授课类型:新授课课时安排:1课时内容分析:把集合的初步知识与其他内容有着密切联系,它们是学习、掌握和使用数学语言的基础例如,下一章讲函数的概念与性质,就离不开集合。

本节首先从初中代数与几何涉及的集合实例入手,引出集合与集合的元素的概念,并且结合实例对集合的概念作了说明然后,介绍了集合的常用表示方法,包括列举法、描述法,还给出了画图表示集合的例子这节课主要学习全章的引言和集合的基本概念习兴趣,使学生认识学习本章的意义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集合的基本概念集合是集合论中的原始的、不定义的概念在开始接触集合的概念时,主教科书给出的“一般地,某些指定”这句话,只是对集合概念的描述性说明教学过程:一、回顾复习1.你知道数集的发展吗?质数与合数?奇数与偶数?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1)质数(素数):2,3,5,7,。

,合数:4,6,8,9,。

在所有比1大的整数中,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不再有别的约数。

这种整数叫做质数,质数又叫做素数。

(2)n为整数形如2n的整数叫做偶数,形如2n+1的数叫做奇数,全体偶数的集合叫做偶数集.(3)9与12的最大公约数是 3 ;最小公倍数36 ;2.用不同的语言描述坐标平面上的一条直线吗?自然语言:坐标平面上过原点,且与x 轴正方向夹角为45o 的直线。

解析语言:函数y x =的图像图像语言:集合语言:{(,)/,}x y y x x =为一切实数3.“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把能够指定的一些对象放在一起研究,便于讨论它们共同的性质,这是集合的由来。

(备用)4.集合论的创始人——康托尔(德国数学家)(见附录);二、讲解新课:军训前学校通知:8月20日上午8点,高一年级在文体中心集合进行军训动员;试问这个通知的对象是全体的高一学生还是个别学生?在这里,集合是我们常用的一个词语,我们感兴趣的是问题中某些特定(是高一而不是高二、高三)对象的总体,而不是个别的对象,为此,我们将学习一个新的概念——集合(宣布课题),即是一些研究对象的总体。

高中数学沪教版(上海)高一第一学期第二章2.2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二) 教案

高中数学沪教版(上海)高一第一学期第二章2.2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二) 教案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二)(教案)一、教材的认识1、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不等式》一章由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不等式的解法两个单元组成。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是本章核心部分的关键内容。

教材以实际问题引出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概念,然后结合二次函数图象,归纳了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不仅重视对高一学生数形结合思想的培养,而且有利于学习其它不等式(如分式不等式,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

为了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意识,根据学生情况,我对教材内容的编排进行了一些调整。

本节课作为第一课时,主要完成以下内容:引出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定义、探索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并使之系统化。

2.教学目的:知识目标:(1)让学生结合二次函数的图象,归纳出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2)规范学生对解集的表示,使学生能用区间法表示不等式的解集。

能力目标:(1)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基本技能的训练和能力的培养;(2)启发学生能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善于独立思考,学会分析问题和创造地解决问题;(3)通过教师指导发现知识结论,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德育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实事求是的科学学习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3、教材的重点与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和区间表示法;教学难点是如何让学生想到并利用二次函数的图象得出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4、教学方法:尝试指导法。

5、教学课时:第一课时。

6、教学工具:电脑多媒体演示设备一套,实物投影仪一台。

二.教学过程: (一)复习与回顾1. 一元二次不等式定义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二次的整式不等式叫做一元二次不等式。

它的一般形式是:设f(x)=ax 2+bx+c (a >0),且设方程f(x)=0在△>0时的两个根分别是21,x x ,且21x x <,的解集是则不等式)0(02>>++a c bx ax ),(),(21+∞⋃-∞x x ;),()0(0212x x a c bx ax 的解集是不等式><++(二)引入的解集分别是多少?不等式032)2(032)1(22<+->+-x x x x(三)探索的解集为不等式012)1(2>+-x x {}1≠x x 的解集是不等式032)2(2<+-x x φ),,)(0(0022R c b a a c bx ax c bx ax ∈≠<++>++其中时的解集在一元二次不等式0)0(0,0.222>∆><++>++a c bx ax c bx ax OxyOxy(由学生尝试归纳)归纳结论:一元二次不等式02>++c bx ax 或02>++c bx ax )0(>a当0=∆时,因相应的一元二次方程02=++c bx ax 的两个根 21x x =,那么不等式 02>++c bx ax 的解集是⎭⎬⎫⎩⎨⎧-≠a b x x 2,不等式02>++c bx ax 的解集是Φ。

沪教版高一上册数学高一上册教案函数的基本性质(1)

沪教版高一上册数学高一上册教案函数的基本性质(1)

3.4(1)函数的基本性质一、 教学目标设计1、掌握偶函数与奇函数的概念,学会判断函数的奇偶性;2、帮助学生掌握由“具体到抽象”、“数形结合”的思维方法;3、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1、教学重点偶函数与奇函数的概念,函数奇偶性的判断。

2、教学难点偶函数与奇函数图像性质的证明,简单复合函数奇偶性的判断。

三、教学流程设计四、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引入1. 复习:我们在初中已经学习了函数图像的画法.为了研究函数的性质,我们按照列表、描点、连线等步骤先分别画函数2y x =和3y x =图像. 函数2y x =的图像如图1,函数3y x =的图像如图2.⒉ 引入:(学生看图总结,引导学生从对称性角度来分析)从函数2y x =的图像(图1)看到:图像关于y 轴对称,通过计算,我们也可以看到,()()1111f f -==,,得()()11f f -=;由()()2424f f -=-=,得()()22f f -=.让学生思考:对任意a ,()()f a f a -=是否成立?从函数3y x =的图像(图1)看到:图像关于原点对称,通过计算,我们也可以看到,()()1111f f -=-=,,得()()11f f -=-;由()()2424f f -=--=,得()()22f f -=-.让学生思考:对任意a ,()()f a f a -=-是否成立?函数的这两个性质,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讨论的.二、学习、讲解新课⒈ 偶函数与奇函数定义:对于函数()f x 的定义域内任意一个值x ,⑴若()()f x f x -=恒成立,则函数()y f x =就叫做偶函数;⑵若()()f x f x -=-恒成立,则函数()y f x =就叫做奇函数.(引导学生类比得到) 例如,函数()21f x x =+,()f x x =,()44f x x =-等都是偶函数;函数()f x x =,()1f x x=等都是奇函数. 若函数()f x 是奇函数或偶函数,则说函数()f x 具有奇偶性.说明:⑴定义中的等式()()f x f x -=(或()()f x f x -=-)对定义域里的任意x 都要成立,若只对个别x 值成立,则不能说这函数是偶函数(或奇函数);⑵等式()()f x f x -=(或()()f x f x -=-)成立,除了表明函数值相等(或互为相反数)外,首先表明对定义域中的任意x 来说,x -也应在定义域之中,否则()f x -无意义;⑶奇函数和偶函数的定义域必定是关于原点对称的,由此得结论:凡是定义域不关于原点对称的函数一定是非奇、非偶的函数.⒉函数奇偶性的判断方法例1:判断下列函数是否具有奇偶性:⑴ ()32f x x x =+ ;⑵ ()2423f x x x =- ;⑶ ()3f x x x =+ .解:⑴∵()()()()333222f x x x x x x x -=-+-=--=-+,即()()f x f x -=-,∴函数()32f x x x =+是奇函数;⑵∵()()()24242323f x x x x x -=---=-,即()()f x f x -=,∴函数()2423f x x x =-是偶函数;⑶∵()()1410f f -=-=,∴()()()()1111f f f f -≠-≠-,,∴函数()3f x x x =+既不是奇函数,也不是偶函数,称为非奇非偶函数.说明:⑴判断一个函数是奇函数,或者是偶函数,或者既不是奇函数也不是偶函数,叫做判断函数的奇偶性,判断的根据是定义.⑵函数中有奇函数,有偶函数,也有非奇非偶函数,还有既是奇函数又是偶函数,例如常数函数()()f x a x R =∈,当0a ≠时是偶函数,当0a =时,它既是奇函数又是偶函数.⑶判断函数的奇偶性,有时也可根据下面的式子来判断:对于()f x 定义域内任意一个x ,①若有()()0f x f x --=成立,则()f x 为偶函数;②若有()()0f x f x +-=成立,则()f x 为奇函数.3.关于奇偶函数图像的对称性质由奇函数的图像(如图1)和偶函数的图像(如图2),可得⑴奇函数的图像关于原点对称,反过来,若一个函数的图像关于原点对称,则这个函数是奇函数;⑵偶函数的图像关于y 轴对称,反过来, 若一个函数的图像关于y 轴对称,则这个函数是偶函数.三、小 结⒈要正确理解奇、偶函数的定义,一对实数x 与x -必须同时在定义域内,()f x 与()f x -才能都有意义,奇、偶函数的定义才有意义,所以判断函数的奇偶性,必须先考虑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⒉奇偶函数的定义公式是判断奇偶函数的依据,有时需将原式变形,化为等价形式:()()f x f x -=- ⇔()()0f x f x -+=⇔()()/1f x f x -=- ()()0f x ≠;()()f x f x -=- ⇔()()0f x f x -+=⇔()()/1f x f x -=- ()()0f x ≠.3.奇偶函数图像的特征给我们提供了结合图像处理奇偶函数问题的依据;如何利用函数奇偶性解决有关问题是我们应该熟练掌握的;四、布置作业(一)复习:课本内容,熟悉巩固有关概念和方法.(二)书面:课本P66 4,5,6五、教材分析在学习函数的概念、函数的表示法的基础上,结合初中学习过的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的基本知识,引导学生利用由具体到抽象、数形结合的思维方法来研究关于函数变化趋势的重要性――奇偶性,以进一步揭示函数概念的内涵。

上海高一数学教案

上海高一数学教案

上海高一数学教案高一新生要根据自己的条件,以及高中阶段学科知识交叉多、综合性强,以及考查的知识和思维触点广的特点,找寻一套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

一起看看上海高一数学教案!欢迎查阅!上海高一数学教案1一、教材《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是高中人教版必修2第四章第二节的内容,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是本章的重点内容之一。

从知识体系上看,它既是点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延续与提高,又是学习切线的判定定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基础。

从数学思想方法层面上看它运用运动变化的观点揭示了知识的发生过程以及相关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渗透了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类比、化归等数学思想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二、学情学生初中已经接触过直线与圆相交、相切、相离的定义和判定;且在上节的学习过程中掌握了点的坐标、直线的方程、圆的方程以及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掌握利用方程组的方法来求直线的交点;具有用坐标法研究点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基础;具有一定的数形结合解题思想的基础。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准确用图形表示出直线与圆的三种位置关系;可以利用联立方程的方法和求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方法简单判断出直线与圆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操作、观察、探索、总结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判断方法,从而锻炼观察、比较、概括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求知欲和学习兴趣,锻炼积极探索、发现新知识、总结规律的能力,解题时养成归纳总结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重难点(一)重点用解析法研究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二)难点体会用解析法解决问题的数学思想。

五、教学方法根据本节课教材内容的特点,为了更直观、形象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借助信息技术工具,以几何画板为平台,通过图形的动态演示,变抽象为直观,为学生的数学探究与数学思维提供支持.在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这样可以为不同认知基础的学生提供学习机会,同时有利于发挥各层次学生的作用,教师始终坚持启发式教学原则,设计一系列问题串,以引导学生的数学思维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iss Tao grade 10 maths Page 1 of 74高一上学期数学讲义1.1集合及其表示法一、教学内容分析集合是一种数学语言,是对数学的进一步抽象,它将贯穿在整个高中数学内容中,甚至在今后的数学学习中,将集合的概念和理论渗透到数学的各类分支中,会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本章是高中数学的第一个章节,学习集合的有关概念和表示方法,以及集合之间的关系和基本运算,初步掌握基本的集合语言,了解集合的基本思想方法和集合的发展历史,能用集合的思想去观察、思考、表述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设计知道集合的意义,理解集合的元素及其与集合的关系符号;认识一些特殊集合的记号,会用“列举法”和“描述法”表示集合;体会数学抽象的意义.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集合的基本概念;教学难点:用“列举法”和“描述法”表示集合。

四、教学流程设计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数学史引入(1)“物以类聚,人以群分”(2)我校高一年级的全体学生;(3)这间教室里所有的课桌; (4)所有的正有理数; (5)……(1)集合的有关概念:集合的述性说明:把能够确切指定的一些对象看作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就叫做集合,简称集。

我们既要研究集合这个整体,也要研究这个整体中的个体。

我们称集合中的各个对象叫做这个集合的元素; 集合的分类:有限集、无限集;集合中元素的特性:“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2)集合的表示方法:集合的符号表示:集合常用大写英文字母A 、B 、C …表示,集合中的元素常用小写英文字母a 、b 、c …表示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属于∈与不属于∉(注意方向和辨析);列举法:将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出来(不考虑元素的顺序),且写在大括号内,这种表示集合的方法叫列举法 描述法:在大括号内先写出这个集合的元素的一般形式,再划一条竖线,在竖线后面写上集合中元素所共同具有的特性,即:{}A x x p =满足的性质,这种表示集合的方法叫做描述法. (3)特殊集合的表示:常用的集合的特殊表示法:实数集R (正实数集+R )、有理数集Q (负有理数集-Q )、整数集Z (正整数集+Z )、自然数集N (包含零)、不包含零的自然数集*N ;空集∅(例:方程220x +=的实数解集为∅).[说明]描述法这一表示集合的形式学生较难理解,可以通过一些例题来加深对描述法这种表示方法的理解。

例1、判断下列各组对象能否组成集合: (1)不等式320x +>的解; (2)我班中身高较高的同学; (3)直线21y x =-上所有的点; (4)不大于10且不小于1的奇数。

例2、用符号∈或∉填空:(1)2______N(2Q (3)0____∅ (4)0______{}0(5)b ______{},,a b c(6)0______*N例3、写出下列集合中的元素(并用列举法表示): (1)既是质数又是偶数的整数组成的集合 答:{}2(2)大于10而小于20的合数组成的机荷 答:{}12,14,15,16,18 例4、用描述法表示下列集合:(1)被5除余1的正整数所构成的集合 答:{}|51,x x k k =+∈N(2)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第一、第三象限的点构成的集合 答:{}(,)|0,,x y xy x y >∈∈R R(3)函数221y x x =-+的图像上所有的点 答:(){}2,|21,,x y y x x x y =-+∈∈R R(4)12345,,,,34567⎧⎫⎨⎬⎩⎭答:*,,52n x x n n n ⎧⎫=∈≤⎨⎬+⎩⎭N 例5、用列举法表示下列集合: (1)(){},|5,,x y x y x y +=∈∈N N答:()()()()()(){}0,5,1,4,2,3,3,2,4,1,5,0 (2){}2230,x x x x --=∈R答:{}3,1- (3){}2230,x x x x -+=∈R答:∅(3)12,5xx x ⎧⎫∈∈⎨⎬-⎩⎭N Z答:{}7,1,1,3,4--例6、用符号∈或∉(1){x x <(2){}2*3____1,x x n n =+∈N(3)(){21,1____y y x -=(4)()(){}21,1____,x y y x -=[说明]例4-例6都涉及到了集合的描述法表示,这也是本节课的最大的难点,题目不宜过多,可以从中选取一些;在例题中渗透有限集和无限集的概念. 三、巩固练习:课本P7练习1.1四、课堂小结:集合的概念、表示方法 五、作业布置(必做题)课本P7习题1.1(选做题)已知集合{},,A x x a a b ==+∈Z ,若12,x x A ∈,判断:A x x ∈⋅21是否成立. 六、教学设计说明1.通过许多实际的例子来让学生感知概念,然后在通过文字的归纳叙述让学生形成概念,再通过具体的例子来让学生理解文字描述的概念,由此层层深化概念。

2.由于本节课文字信息量较大,因此用制作课件,以简化板书工作,增加课堂教学的信息容量,保证学生的活动空间和思维空间,努力提高单位教学效益。

1.2集合之间的关系一、教学目标设计理解集合之间的包含关系,掌握子集的概念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子集的概念三、教学流程设计五、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1)回答概念:集合、元素、有限集、无限集、列举法、描述法。

(2)集合中元素的特性是什么?二、引入: 观察和比较下列各组集合,说说它们之间的关系(共性): (1){}1,2,3A =,{}1,2,3,4,5B =;(2)A =N ,B=Q ;(3)A 是××中学高一年级全体女生组成的集合,B 是××中学高一年级全体学生组成的集合.[说明] 给出几个具体的集合,从元素角度观察它们之间的关系,引出子集、真子集、集合相等的概念。

三、学习新课 1.概念辨析 定义1:对于两个集合A 与B ,如果集合A 的任何..一个元素都属于集合B ,那么集合A 叫作集合B 的子集,记作:A B ⊆或B A ⊇(读作:A 包含于B 或B 包含A1)A B ⊆有两种可能:①A 中所有元素是B 中的一部分元素;②A 与B 是中的所有元素都相同;(2)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 (3)判定A 是B 的子集,即判定“任意x A x B ∈⇒∈”.定义2:对于两个集合A 与B ,如果A B ⊆且B A ⊆,那么叫做集合A 等于集合B ,记作A =B (读作集合A 等于集合B );1)如果两个集合所含的元素完全相同,那么这两个集合相等;(2)判定A B =,即判定“任意x B ⇒∈,且任意 x B x A ∈⇒∈”.定义3:对于两个集合A 与B ,如果A B ⊆,并且B 中至少有一个元素不属于A ,那么集合A 叫做B 的真子集,记作:A B Ü或B A Ý,读作A 真包含于B 或B 真包含A .(1)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A ∅Ü;(2)判定A B Ü,即判定“任意x A x B ∈⇒∈,且存在00x B x A ∈⇒∉”;(3)子集与真子集符号的方向; (4)易混符号:①“∈”与“⊆”②{}0与∅2.例题分析1、写出数集N 、R 、 *N 、Z 、Q 的包含关系; 2、写出集合{},,x y z 的所有真子集; 3、已知集合{}1,3,5,7,9M =,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M 的子集:(1) 以集合M 中的所有质数为元素; (2) 以集合M 中所有能被3整除的数为元素; (3) 以集合M 中所有能被2整除的数为元素。

4、设集合{}|1,A x x x R =>∈,{}|5,B x x x R =≥∈;(1)判断2分别与A 、B 的关系 (2)确定A 、B 之间的关系 5、确定下列两个集合关系:(1){|21,}A x x k k ==+∈Z , {|21,}B x x m m ==-∈Z (2)*{|21,}A x x k k ==+∈N ,*{|21,}B x x m m ==-∈N (3){|41,}A x x k k ==±∈Z , {|21,}B x x k k ==+∈Z 四、巩固练习:课本P11练习1.2 五、课堂小结理解集合之间的包含关系,掌握子集、集合相等、真子集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掌握他们的各种符号表示及证明方法。

对于两个集合A 与B ,如果集合A 中任何一个元素都属于集合B ,那么集合A 叫做集合B 的子集,记作A B ⊆,规定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

当集合A 是集合B 的子集时,进一步详细讨论,若集合B 中至少有一个元素不属于A ,那么集合A 是集合B 的真子集;若集合B 也是集合A 的子集,那么集合A 与集合B 相等。

两个集合之间也不一定存在包含关系,如集合A 中任何一个元素都不属于集合B ,集合B 中任何一个元素都不属于集合A ,等等,这些在集合运算中能得到体现。

六、作业布置(必做题)课本P11习题1.2 (选做题)设集合,,{0,1,2,3,4,5}AB AC B ⊆⊆=且, {0,2,4,6,8}C =,求集合A 的个数.七、教学设计说明本节内容是集合这个章节的第二节,是继第一节集合概念后的又一节概念课,通过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比较元素与集合的关系,使同学们加深对集合概念的理解。

另一方面,用定义的方法来判定集合与集合的关系,也是本节课的难点之一,需要对概念在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熟练掌握。

因此,本节课内容较多,需要同学们通过简单而直观的实例来区分概念,从而达到熟练掌握的效果。

1.3 (1)集合的运算(交集、并集)一、教学内容分析本小节的重点是交集与并集的概念,只要结合图形,抓住概念中的关键词“且”、“或”,理解它们并不困难。

可以借助代数运算帮助理解“且”、“或”的含义:求方程组的解集是求各个方程的解集的交集,求方程的解集,则是求方程和的解集的并集。

本小节的难点是弄清交集与并集的概念及符号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突破难点的关键是掌握有关集合的术语和符号、简单的性质和推论,并会正确地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

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将满足条件的集合用维恩图或数轴一一表示出来,从而求集合的交集、并集、补集,这是既简单又直观且是最基本、最常见的方法,要注意灵活运用. 二、教学目标设计理解交集与并集的概念; 掌握有关集合运算的术语和符号,能用图示法表示集合之间的关系,会求给定集合的交集与并集;知道交集、并集的基本运算性质。

发展运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交流的能力。

通过对交集、并集概念的学习,提高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等能力。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交集与并集概念、数形结合思想方法在概念理解与解题中运用; 交集与并集概念、符号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