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法复位屈曲位固定治疗第2~5掌骨骨折
骨伤科掌骨骨折中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
![骨伤科掌骨骨折中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https://img.taocdn.com/s3/m/17fbbf26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1288a62.png)
掌骨骨折掌骨骨折按部位可分为基底部骨折、掌骨干骨折、掌骨颈骨折3种类型。
分述如下:掌骨基底部骨折【诊断】掌骨基底部骨折多发生于掌骨基底部Icm以内的部位,以第1及第5掌骨基底部骨折较为多见。
局部瘀肿疼痛,断骨常向背侧轻度隆起。
由于第1掌骨活动度较大,在基底部发生骨折后,可有典型的移位,即骨折近端向背外侧移位,形成与腕关节的半脱位。
骨折远端向掌内侧移位,与近端断骨形成向背槎侧成角。
在此种位置愈合,则局部可残留隆突畸形及为期较长的局部疼痛。
【治疗】对第1掌骨基底部的骨折要求准确复位。
在麻醉下作对抗拔伸,拔伸时应保持患手拇指在屈曲位,术者用拇指将骨折隆起的部位向掌侧及内侧捺正。
固定时,掌骨基底部的背侧及掌骨头部的掌侧各用纸垫加压,然后用弧形夹板一块,保持第1掌骨于外展位作固定,并使拇指的指间关节能保持伸屈功能部骨折固定形式对第2~5掌骨基底部骨折,如移位不严重,可不整复,用小夹板固定于断骨背侧即可。
掌骨干骨折【诊断】5个掌骨干均可发生,第2~5掌骨干发生骨折时,常为多发性,骨折线或为横断,或为斜断,偶有呈粉碎型者。
由于骨间肌及蚓状肌的牵拉,断骨多向背侧成角移位,少数有侧方移位。
局部瘀肿疼痛,可有骨擦音及短缩畸形。
【治疗方法对于横断型骨折向背侧成角者,拔伸下用拇指捺正成角畸形。
对于斜断、粉碎性及两根以上多发性骨折,在拔伸下作分骨,由掌背侧夹挤断骨两侧的骨间隙,以矫正侧方移位,同时矫正成角畸形。
整复后,在断骨两侧的背侧加分骨垫,在原来成角方向加平垫,胶布固定后,再用薄木板固定手掌的背侧及掌侧。
掌骨颈骨折【诊断】掌骨颈骨折,易向背侧成角畸形,远端断骨常向掌侧屈曲,作手指屈伸时易于触知。
早期肿痛较重时常影响掌指关节伸屈,畸形亦因肿胀而不明显。
可以压痛部位、纵向叩击痛及功能障碍等作为诊断依据,并摄X片确诊。
【治疗】屈曲相应的手指,在屈指位作拔伸,并在屈指位用指骨基底推掌骨头向背侧,同时术者用拇指于断骨背侧角尖向掌侧推挤,使之复位。
第五跖骨远端骨折复位标准
![第五跖骨远端骨折复位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5784e91a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12.png)
第五跖骨远端骨折的复位标准包括以下几点:
1.骨折断端对位对线良好:第五跖骨远端骨折的骨折断端在复位
后应该达到良好的对位对线,即骨折断端的间隙正常,无错位或移位。
2.骨折断端稳定固定:骨折断端在复位后需要采用适当的固定方
法,如石膏、夹板或手术内固定等,以保证骨折断端的稳定性和固定的牢固性。
3.软组织修复:第五跖骨远端骨折通常会伴随周围软组织的损
伤,如肌肉、韧带等。
在复位时,需要同时修复这些软组织,以避免骨折愈合后出现畸形或功能障碍。
4.功能恢复:在骨折复位后,需要进行功能锻炼,以促进关节功
能恢复和防止肌肉萎缩。
复位标准中需要关注功能恢复情况,包括行走、活动度和疼痛等指标。
需要注意的是,第五跖骨远端骨折的复位标准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评估和判断。
在复位后,需要定期进行复查和X线检查,以评估骨折愈合情况并进行适当调整。
手法复位经皮十字穿针固定治疗第5掌骨颈骨折
![手法复位经皮十字穿针固定治疗第5掌骨颈骨折](https://img.taocdn.com/s3/m/e2572255312b3169a451a48e.png)
掌侧倾斜 , 向背侧成角 畸形 。
2 治疗 方 法
2 1 手法复位 . 采用臂丛神经阻滞麻 醉 , 上肢 上一气囊止血 带 。首先手法整 复 。一 手捏住第 5掌骨 干 , 指压在 骨折背 拇
侧, 另一手将掌指关节屈 曲 9。 向背侧推顶近节指 骨 , 0, 即可使
软骨下面 。另取 1 克氏针 , 枚 从掌骨头尺 侧横行穿入 , 打在第
4掌 骨 上 , 穿 透 第 4 骨 2 骨 皮 质 ( 附 图 ) 要 掌 层 见 。最 后 将 露 出
皮肤的克氏针折弯剪短 , 菌敷 料包扎 。术 后常 规服用抗 生 无
素3 , 天 以防感染 。 2 3 术后处 理 单纯 十字 克氏针 固定 的患者 , . 术后 即开 始进
向掌侧旋转移位和轴向旋转移位 , 类似于髓 内钉 的交锁技 术 ,
固定效果十分可靠 , 有利于骨折的顺利愈合及早 期功 能锻 炼。
本法操作简单 , 体表定位很容易 , 无须在 C型臂 x线机监视下
进行穿针 , 整个操作过程 有一 名医生 即可完 成 。理 论上克 氏
针从掌骨头穿过 , 会造成关节软骨损伤 , 可能引起疼痛 和影 响
第 5掌骨颈骨 折 , 多为 闭合性 损伤 。以往通常 采用 闭合
复位外 固定 , 近几年 也有人采 用微 型钛板 钉 内固定治疗 。 自 20 04年 9月至 20 年 9 , 06 月 作者 应用 闭合整复经皮 十字穿针
固定 的方法治 疗新 鲜第 5掌 骨颈 骨折 1 , 8例 临床 效果 满意 。
骨 折 复 位 , 臂 x线 机 透 视 可证 实 。 C型
通常采用的方法是 , 闭合复位后 , 用石膏或铝板 将掌指关 节及
第五掌骨骨折伤残鉴定评级
![第五掌骨骨折伤残鉴定评级](https://img.taocdn.com/s3/m/4e6c3925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1a.png)
第五掌骨骨折伤残鉴定评级第五掌骨骨折是指手掌骨中的第五掌骨发生骨折,并可能导致伤残。
骨折伤残鉴定评级是根据骨折对患者工作能力和生活功能的影响程度来进行评定的。
下面是关于第五掌骨骨折伤残鉴定评级的一些相关参考内容。
1. 伤残鉴定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能力鉴定暂行办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能力鉴定评定依据》等相关法律法规,通过对患者的身体功能、病历、体检报告等进行评估鉴定,确定伤残鉴定评级。
第五掌骨骨折伤残鉴定评级主要根据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评定:肢体功能缺损、活动功能缺陷、年龄、文化程度和工种等。
2. 鉴定评级等级:根据鉴定标准,第五掌骨骨折伤残鉴定评级通常分为以下几个等级:(1)第一级:丧失手指主动伸展功能,握力受限。
适用于对手指功能要求不高的劳动工种。
(2)第二级:第五掌骨功能障碍,手指活动受限,但握力基本恢复。
适用于需要手指活动的劳动工种。
(3)第三级:手指握力、活动功能明显受限。
适用于需要手指握力和活动的劳动工种。
(4)第四级:手指握力极度受限,无法从事任何劳动工作。
(5)第五级:手指失去功能,无法从事任何劳动工作。
3. 鉴定评估内容:(1)临床检查:通过X光、CT和MRI等影像学检查,确定第五掌骨骨折的伤情程度和骨折愈合情况。
(2)手指活动功能评估:通过手指伸展、屈曲、握力测试等评估患者的手指活动功能情况。
(3)握力测试:使用握力计进行握力测试,评估患者握力的恢复情况。
(4)病历和治疗记录:患者的病历和治疗记录可以提供关于骨折治疗过程和效果的重要依据。
4. 鉴定评估步骤:(1)收集病历和治疗记录:了解患者的病历情况和治疗过程,包括手术记录、康复训练记录等。
(2)进行临床检查:通过影像学检查和临床体检,评估骨折伤情和功能障碍程度。
(3)进行手指活动功能评估:评估患者手指活动的范围和能力,包括伸展、屈曲和旋转等功能。
(4)进行握力测试:使用握力计测量患者的握力情况,评估握力的恢复程度。
掌骨骨折恢复训练动作
![掌骨骨折恢复训练动作](https://img.taocdn.com/s3/m/8a8e7e17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94.png)
掌骨骨折恢复训练动作随着生活方式的变迁和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提升,运动逐渐成为了现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有时候运动也会带来一些不幸的意外,其中之一就是掌骨骨折。
当我们遭遇这种骨折时,及时和正确地进行康复训练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为您介绍掌骨骨折恢复训练动作,帮助您尽快恢复手部功能并重返运动场。
掌骨骨折是指掌部骨骼的断裂或破裂,通常是由于外力直接作用于手掌或撞击所致。
掌骨骨折会导致手部的运动受限和功能丧失,因此康复训练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为您列举一些掌骨骨折恢复训练动作,帮助您恢复手部功能。
1.握力训练握力是手部最基本的功能之一,也是进行各类日常活动和运动的基础。
对于掌骨骨折的康复训练来说,恢复握力至关重要。
您可以使用弹力带或软把手球进行握力练习。
首先将手臂放在自然放松的位置,然后慢慢握住弹力带或软把手球,将其拉紧。
保持数秒后再逐渐松开,重复多次。
2.手指伸展训练骨折后,手指的伸展功能通常会受到限制。
通过进行手指伸展训练可以帮助增加手指的灵活性和活动范围。
一种简单的训练方法是使用另一只手,轻轻地拉伸骨折手的手指,保持数秒后再松开,重复多次。
这样的训练可以帮助增加手指关节的灵活性和活动范围。
3.手腕屈伸训练手腕的屈伸功能对于日常活动和运动都非常重要。
进行手腕屈伸训练可以帮助增加手腕的柔韧性和力量。
您可以使用一根轻松的杠杆(如一根木棒)来进行训练。
将手臂伸直,手腕放松。
然后将木棒放在手腕上,逐渐向下伸展手腕,同时保持平稳的姿势。
然后慢慢向上收回手腕,重复多次。
4.掌-掌连续反复活动掌-掌连续反复活动可以帮助增加手掌和手指的力量和灵活性。
将受伤手的掌心放在另一只手的掌心上。
然后将受伤手的手指和手掌慢慢地向上反弯,使手背与手臂成一直线。
再慢慢放松手指和手掌,重复多次。
这些掌骨骨折恢复训练动作将帮助您渐进式地恢复手部功能。
然而,在进行训练之前,请务必咨询医生或专业康复师的建议。
他们将为您提供更具体和个性化的康复方案。
第五掌骨骨折康复训练方法
![第五掌骨骨折康复训练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bb7e101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e5.png)
第五掌骨骨折康复训练方法第五掌骨骨折是指手掌中第五根掌骨骨折,是手部常见的骨折类型之一。
骨折后的康复训练是恢复手部功能的重要环节,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康复训练方法。
1. 保护期:在骨折初期,需要采取保护措施,避免进一步损伤。
可以使用石膏固定或者戴上适当的手部支具,以保护骨折部位。
同时,要避免剧烈活动和受力,以免引发并发症。
2. 活动期:在骨折初期保护期结束后,进入活动期。
在医生的指导下,可以进行一些适当的活动,以恢复手部功能。
常见的活动包括手指的主动活动和被动活动,手腕的旋转运动等。
这些活动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避免手部僵硬。
3. 强化期:在手部恢复一定程度的活动能力后,可以逐渐进行一些强化训练,以增强手部肌肉力量和灵活性。
例如,可以进行握力训练,使用手指夹住弹簧器械或者握住橡皮球等进行反复练习。
此外,还可以进行一些手腕和手指的伸展运动,以增加关节的灵活性。
4. 功能训练:在手部骨折康复的最后阶段,可以进行一些功能训练,以恢复日常生活所需的手部功能。
例如,可以进行握物训练,使用不同大小和形状的物体进行抓取练习,逐渐增加难度。
还可以进行一些手部灵活性训练,如指尖触摸和手指间的交替触摸等。
5. 辅助治疗:除了康复训练,还可以考虑一些辅助治疗方法来促进康复。
例如,可以进行热敷或冷敷,以减轻疼痛和肿胀。
还可以进行物理治疗,如电疗、超声波等,以促进血液循环和组织修复。
6. 注意事项:在进行康复训练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一定要听从医生的建议,按照指导进行康复训练。
其次,要避免过度使用手部,以免引发再次受伤。
另外,要注意手部的卫生和保暖,避免感染和寒冷刺激。
第五掌骨骨折的康复训练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通过保护期、活动期、强化期和功能训练,可以逐步恢复手部的功能。
同时,辅助治疗和注意事项也是康复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方面。
通过科学合理的康复训练,可以帮助患者恢复手部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骨科精读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详细手术要点都在这!
![骨科精读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详细手术要点都在这!](https://img.taocdn.com/s3/m/7ed0e255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63.png)
骨科精读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详细手术要点都在这!第一掌骨骨折发病率仅次于第五掌骨骨折,占所有掌骨骨折的25%,在第一掌骨骨折中,约80%为基底骨折。
分型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根据其骨折线是否与关节内相通分为两类:关节外骨折和关节内骨折关节外骨折:1、多为横行及斜形骨折2、骨折近端向掌侧、尺侧移位,骨折远端向桡侧、背侧移位关节内骨折:Bennett骨折:1、骨折线由内上斜向外下,进入腕掌关节内2、骨折内侧可见一三角形骨块3、骨折远端受拇长展肌的牵拉而致腕掌关节脱位Rolando骨折:为第1掌骨基底部T或Y型粉碎性骨折,可伴有关节半脱位临床表现:治疗重点治疗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治疗方法较多,但归纳起来有三大类:1、闭合复位外固定2、闭合复位经皮固定3、切开复位内固定一闭合复位外固定闭合复位石膏外固定:1、自前臂至拇指近节上一管型石膏,石膏未凝固前行手法复位2、拇指外展位行骨牵引3、用拇指将掌指关节向尺侧推压伴有左右旋转动作4、拇指掌骨置于外展、掌指关节置于轻度屈曲位,直到石膏硬固为止鸭形夹板或钢丝托外固定1.第一腕掌关节外垫一压垫2.掌指关节尽量背伸3.指间关节屈曲——可减轻拇长屈肌腱的牵拉4.外固定时间约4-6周手法复位外固定优缺点:1、操作简便2、无手术创伤3、费用较低4、稳定性差,局部易致压疮5、后遗症明显常见后遗症:二闭合复位经皮固定闭合复位克氏针固定:在不稳定的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的治疗中,由于第一掌骨部的特殊解剖结构和局部肿胀程度的变化,常导致外固定松动而难以达到维持复位稳定的目的,因此对于这类骨折常需要手术治疗。
复位固定原则:1、小对大2、远端对近端3、牢固固定优点:1、操作简单2、固定可靠3、疗效优良4、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无统计学差异进针要点:1、一枚固定于大多角骨上2、内侧有较大骨折块时-将其直接固定在第一掌骨上3、骨块较小不易固定时-第一掌骨固定于大多角骨或第二掌骨上-或用两枚针在基底部交叉固定于大多角骨上要点:1、闭合复位后透视,见关节面光滑平整、无明显台阶,2枚克氏针固定至骨折愈合2、术后石膏托或石膏管型固定4-6周拔针开始锻炼闭合复位外固定器固定:优点:1.外固定器近端固定针横行穿入大多角骨,可以避开外展拇长肌2.稳定性良好,调节方便,对相邻关节活动无明显影响3.对粉碎性骨折和复合性骨折的治疗有独到之处。
骨折手法整复方法
![骨折手法整复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e06a837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275c74d.png)
(锁骨骨折)用1%普鲁卡因6~10毫升注入骨折断端作局部麻醉。
.伤员取坐位,双手插腰,放松肩部。
助手站于伤员的背后,一脚踏于凳面,并用该膝关节顶着伤员的背部中间,两手握住伤员两侧上臀上端近腋部处,渐渐地将两肩向后和向上提拉,使其挺胸背伸便于将骨折断端拉开。
见图55A。
这时,假设需要改正骨折成角畸形,可由术者两手拇指相并,在成角的凸部向后推和下按,即可矫正;假设需作上下、前后路位整复的,可由术者一手捻稳远段的上下缘,把远段向后推和向上提,另一手扣稳近段的上下缘,把近段向下向前按迫复位。
见图55B。
A.坐位挺胸牵引法B.提按升降法图55 锁骨骨折背伸复位法对重叠不易拉开的锁骨骨折,我们常采纳的整复方法是:在局部麻醉下,伤员取坐位,助手的配合同上法,但不要把伤肩过后拉伸。
.术者用一手的前臂从伤肩的前方伸进腋下,将伤肩稍向胸前内收,使颈部、胸部和背部肌肉的张力处在相对的平衡下,再把伤肩向上向外提(由于胸背受到相对平衡的拉力,故易把锁骨的重叠拉开),这时用另一手拇指摸准骨折远段的下外缘,余指扣稳骨折近段的上内缘,把远段向后上推,把近段向下前按迫,使其复位。
见图56。
运用此法时,亦可增加一助手替代术者用前臂伸入腋下的操作,而由术者用两手在骨折部进行手法整复,更为顺利。
图56 锁骨骨折胸内收位复位法(肱骨大结节骨折)一、手法整复和固定移位较大的伤员取坐位或仰卧位,用1%普鲁卡因10~15ml注入局部血肿内,待5~10分钟局部起麻醉后才进行整复。
.整复时,助手把伤臂外展、外旋、高举(肘部要超过耳朵),术者用两拇指把大结节向内下摧迫,余指抱稳伤臂,然后把伤臂缓慢内收,至约外展的25º。
这时使岗上肌松弛,骨折片得到复位。
接着用棉枕置于肘和胁部之间。
肩部上外敷药,用肩“8〞字绷带固定,并用绷带将伤臂、棉枕和躯干一起绑扎,使肢体保持在25º左右的外展位,最终用布带悬吊前臂于胸前。
见图68。
图68 大结节骨折的固定方法对骨折片移位于肱骨头之上的伤员,整复的手法相同,但伤肢的固定。
手法复位屈曲位固定治疗第2~5掌骨骨折
![手法复位屈曲位固定治疗第2~5掌骨骨折](https://img.taocdn.com/s3/m/70b75efb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6b.png)
手法复位屈曲位固定治疗第2~5掌骨骨折王克列;肖春生;叶志辉;马立峰;杨延军;张子清【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手法复位屈曲位固定治疗第2~5掌骨骨折的具体方法与价值。
方法74例第2~5掌骨骨折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7例。
对照组患者用手术疗法治疗,观察组患者用手法复位屈曲位固定疗法治疗。
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分析骨折愈合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的差异。
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1.9%(34/37),对照组为94.6%(35/37),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患者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38.0±1.5)d,平均住院时间为(2.0±0.5)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42.0±0.8)d、(10.0±3.5)d,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利用手法复位屈曲位固定方法治疗第2~5掌骨骨折有非常确切的治疗效果,与手术疗效相当,且可缩短骨折愈合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期刊名称】《中国实用医药》【年(卷),期】2015(000)016【总页数】3页(P98-100)【关键词】掌骨骨折;手法复位;屈曲位;固定【作者】王克列;肖春生;叶志辉;马立峰;杨延军;张子清【作者单位】518116 深圳市龙岗区骨科医院;518116 深圳市龙岗区骨科医院;518116 深圳市龙岗区骨科医院;518116 深圳市龙岗区骨科医院;518116 深圳市龙岗区骨科医院;518116 深圳市龙岗区骨科医院【正文语种】中文第2~5掌骨骨折是骨科常见病症, 绝大部分患者致伤原因为挤压伤或暴力击打[1,2]。
从影像学诊断的角度上来说,本病患者骨折类型多有横断性以及粉碎性特征。
临床针对本病患者所采取的治疗方法类型众多, 基本可以分为保守治疗以及手术治疗这两种类型[3]。
合理选择治疗方案是尽快恢复患者手部功能的重要途径之一[4,5]。
手外伤
![手外伤](https://img.taocdn.com/s3/m/9e8b61eab14e852458fb5792.png)
手外伤休息位(rest position):①腕背伸10~15°,轻度尺偏;②掌指关节和指间关节呈半曲位,从食指至小指曲度逐渐增大,各指尖指向腕舟骨结节;③拇指轻度外展,指腹接近或触及食指远侧指间关节桡侧。
功能位(functional position):①腕背伸20~35°,轻度尺偏;②掌指关节和近侧指间关节呈半曲位,远侧指间关节微曲,各指的关节屈曲位置一致;③拇指对掌位,掌指关节和指间关节微曲。
治疗原则:一般原则,再加1. 早期正确伤口止血。
2. 详细了解伤情。
3. 早期彻底清创:伤后6~8小时内。
4. 一期修复组织、闭合创口:5. 正确的术后处理:手部各关节应固定于功能位。
1.手部皮肤损伤致伤原因(损伤类型)1.刺伤。
2.锐器伤。
3.钝器伤。
4.挤压伤。
5.火器伤。
伤情评估(程度检查)1.皮肤损伤的检查——包括3方面:(1)了解创口的部位和性质:根据局部解剖关系,初步推测皮下各种重要组织如肌腱、神经、血管等损伤的可能性。
(2)皮肤缺损的估计:创口皮肤是否有缺损,缺损范围大小。
能否直接缝合或直接缝合后是否会影响伤口愈合。
是否需要植皮,采取何种方法植皮。
(3)皮肤活力的判断(6方面):皮色皮温;血管回流;形状大小;长宽比例;顺行逆行;边缘出血。
(24字口诀)①皮肤的颜色与温度:如与周围一致,则表示活力正常。
如损伤局部呈苍白、青紫且冰凉者,表示活力不良。
②毛细血管回流试验:按压皮肤表面时,皮色变白,放开按压的手指,皮色很快恢复红色者,表示活力良好。
皮色恢复缓慢,甚至不恢复者,则活力不良或无活力。
③皮瓣的形状和大小:舌状皮瓣和双蒂的桥状皮瓣活力良好,分叶状或多角状皮瓣其远端部分活力常较差,缝合后其尖端部分易发生坏死。
④皮瓣的长宽比例:撕脱的皮瓣除被撕脱的部分有损伤外,其蒂部所来的血供也会有不同程度的损伤。
因此,皮瓣存活的长宽比例要比正常皮肤切取皮瓣时为小,应根据皮肤损伤的情况而定,不能按常规的长宽比例来决定损伤皮肤的去留。
腕舟骨、掌骨、指骨骨折
![腕舟骨、掌骨、指骨骨折](https://img.taocdn.com/s3/m/ee919860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2d.png)
近端骨折 舟骨近端几乎无血管进入,近端骨折后,自舟骨远侧来的血液供应被绝断,骨折极难愈合,或发生坏死
远端骨折 舟骨远端血液循环好,骨折愈合亦快·
腕舟骨骨折
“鼻烟壶”肿胀压痛 腕关节活动受限 X线照片(早期易阴性1~2周再摄片)
诊断要点
骨折线
损伤后,腕部外侧疼痛,鼻咽窝凹陷消失,鼻咽窝处压痛剧烈(图A),舟状骨的背侧面和掌侧面都存在压痛(B)。对拇指及中指纵向加压则腕部疼痛。腕背伸及侥侧倾受限均提示腕舟骨骨折。
(四)X线片上舟骨近端骨密度增加,提示舟骨局限性缺血坏死的存在,但多数伴有缺血坏死的骨折仍能获得连接。夹板制动限制腕关节的过度活动,有助于缺血的修复,通常如果发生桡腕关节继发性退行性变,应作松质骨移植或内固定术。 (六)舟骨骨折近端坏死变形、腕挠关节继发性骨性关节炎,应切除坏死的舟骨或行关节触合术。
【经验体会】
舟状骨骨折治疗关键在于固定,常规固定方法为短臂石膏管形。一般骨折三周后软组织肿胀消退,肢体在石膏内松动,发生固定不牢。管形石膏不宜随时更换,由于固定不牢 而不利于骨折愈合.硬纸板浸湿架形固定虽然轻巧、.舒适、简便,但不能长对期保持原有的硬度而影响固定效果。 近年来采用以铝合金板为材料、通过加工塑形,配合纸压垫加压固定,具有持久保持原有硬度,可随时调松紧,能够始终保持牢周有效的固定,临床实践效果满意。
腕舟骨骨折
腰部骨折 很少移位,骨折近端血运供应受影响,愈合时间慢,大部分病例固定10周可愈合。个别发生不愈合、缺血坏死。
骨折类型与预后
腰部骨折 最常见的损伤类型。由于进入舟骨血管分布的差异,因而愈合时间差别较大
腕舟骨骨折
近端骨折 骨折近端血运供应受影响,适当固定8~10周可愈合。 有移位者预后差。易漏诊。
掌骨骨折(教学及宣教)
![掌骨骨折(教学及宣教)](https://img.taocdn.com/s3/m/9ae81ea6168884868662d6d4.png)
掌骨骨折概述掌骨骨折很常见,可发生在掌骨的不同部位,也可产生不同类型的骨折。
掌骨基底部骨折,由于四周均有韧带固定,除拇指外,其它掌骨的基底部骨折很少发生移位。
而且2~5指腕掌关节活动范围较小,骨折愈合后很少引起明显功能障碍。
其大多数都能通过手法复位石膏固定治疗,由于局部血供良好,骨折愈合较快,通常固定4周左右即可拆除固定,进行功能锻炼。
掌骨干和掌骨颈骨折,由于伸指肌腱、屈指肌腱、腕伸肌腱和骨间肌的相互作用,而使骨折部位形成向背侧成角畸形。
掌骨头倒向掌侧,掌指关节出现过伸。
掌骨骨折发病机制掌骨骨折多为直接暴力所致,如握拳时掌骨头与外界物体的撞击等,有斜形、纵形、横形、撕脱和粉碎等多种类型。
但也有一部分骨折源于挤压伤、切割伤和扭转暴力。
第2、5掌骨头骨折发生率远高于第3、4掌骨,原因可能是它们位于手的边缘更容易遭受暴力作用。
掌骨颈骨折多为作用于掌骨头的纵向暴力所致,呈横形或短斜形骨折。
掌骨干骨折多源于直接或扭转暴力,以第3、4掌骨多见,有横形、斜形、螺旋和粉碎骨折之分。
基底骨折多发生于挤压等直接暴力作用。
掌骨骨折临床表现掌骨直接位于手背皮下,位置表浅,伤后手背部肿胀、疼痛,局部明显压痛,由于掌骨干和掌骨颈骨折有向背侧成角,常在手背出现畸形。
对可疑者拍摄X线片即可确诊。
掌骨骨折辅助检查X线片能够确诊。
掌骨骨折诊断与鉴别诊断诊断依据局部软组织肿胀、疼痛及压痛显著,而畸形则不如指骨骨折突出。
纵向挤压手指,可使骨折处呈现剧烈的疼痛。
鉴别诊断掌骨骨折症状、体征典型,诊断并不困难,应注意与手及腕部扭、挫伤鉴别。
掌骨骨折治疗大多数掌骨骨折可采用手法复位,夹板或石膏固定治疗。
对于多发性掌骨骨折,肿胀明显难以手法复位者;或移位明显的斜形或螺旋形等不稳定性骨折及手法复位失败者,可行切开复位,克氏针或螺丝钉内固定。
术后应将掌指关节和指间关节固定于屈曲位。
第五掌骨骨折伤残鉴定评级
![第五掌骨骨折伤残鉴定评级](https://img.taocdn.com/s3/m/ba61d412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3c.png)
第五掌骨骨折伤残鉴定评级第五掌骨骨折是指手掌骨骨折中的第五掌骨发生骨折,这种伤情会导致手指功能障碍,造成一定程度的伤残。
对于第五掌骨骨折伤残的评级,通常根据伤残程度、功能障碍和生活影响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
以下是对第五掌骨骨折伤残鉴定评级的相关参考内容。
1. 伤残程度评估:第五掌骨骨折鉴定评级的第一步是评估伤残程度。
医学专家会根据X光片、CT扫描以及病历等资料来判断伤残程度的严重程度。
一般来说,根据术后复查资料可以判断出骨折是否达到愈合,是否存在畸形等情况。
此外,还需考虑骨折导致的功能障碍程度、伴随的软组织损伤等因素。
2. 功能障碍评估:第五掌骨骨折导致手指功能障碍,评估该功能障碍的程度对于伤残评级非常重要。
医学专家会根据受伤手指的关节活动度、握力、灵活性和手指感觉等方面进行评估。
一般常用的评估方法包括握力测量、活动范围测量以及手指灵活性测量等。
3. 日常生活影响评估:第五掌骨骨折对于患者的日常生活会造成一定的影响,评估这种影响的程度也是伤残评级的一个重要因素。
医学专家会考虑患者是否能够实施日常生活中的基本活动,如洗澡、穿衣、握笔、拧瓶盖等。
此外,还需考虑患者是否能够从事特定的职业工作,以及是否需要依赖他人进行生活自理等。
4. 伤残评级表:伤残评级表是用于对第五掌骨骨折伤残进行评级的标准化工具。
根据不同的地区和国家,伤残评级表可能会有所不同。
常见的评级表包括美国工伤残估算系统(AMA)、国际劳工组织(ILO)和中国残疾人伤残等级评定标准等。
这些评级表会将伤残按照程度分为不同级别,从轻度到严重,以便对伤残进行分类和评级。
综上所述,第五掌骨骨折伤残鉴定评级主要包括伤残程度评估、功能障碍评估和日常生活影响评估。
在进行评级时,医学专家会结合X光片、CT扫描等影像学资料,并考虑手指关节活动度、握力、灵活性、手指感觉,以及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是否能够进行基本活动和是否能够从事特定职业工作等因素。
此外,使用合适的伤残评级表进行评估,可以帮助医学专家对第五掌骨骨折伤残进行分类和评级。
手法复位屈曲位固定治疗第2~5掌骨骨折128例
![手法复位屈曲位固定治疗第2~5掌骨骨折128例](https://img.taocdn.com/s3/m/40edb0202af90242a895e5f4.png)
第 2~5掌骨骨折是临床常见的骨折之一 ,骨折 的预后 直接 影 响着手的功能恢复 。笔者于 1999年 3月 ~2012年 3月间 ,接 诊 掌骨 骨折 采取 非手术治疗 128例 ,手术治疗 闭合性 掌骨骨折 113例 ,疗 效 满 意 ,现 报 道 如 下Journal of External Therapy of TCM Apr 2013,22(2
手 法 复 位 屈 曲位 固 定 治 疗 第 2~5掌 骨 骨 折 1 28例
马 常 青
(广 东省江 门市五 邑中医院 ,广 东 江门 529000)
摘要 目的:观 察手法复位屈曲位 固定治疗第 2—5掌骨骨折的临床 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99年 3月 ~2012年 3 月门诊或住 院闭合性 掌骨骨折 患者 241例 ,其 中治疗组 128例 ,采取手法复位屈 曲位 固定 门诊或住院治疗 ;对 照组 113例 , 住 院手 术进行 内固定,观察两组患者骨折愈 合及关节功能恢 复情 况。结果:治疗组 128例 掌骨骨折 ,治愈 l14例 ,好 转 12 例 ,未愈 2例 ,治愈 率 89.06% ,治愈好转率 98.44% ;对照组 l13例 中,治愈 103例 ,好转 7例 ,未愈 3例 ,治愈 率 91.15% , 治愈好转率 97.35% ,治愈率与 治愈好转率均无统计学差异 (均 P>0.05);骨折 掌骨及邻近 掌骨掌指 、指 间关 节功 能恢复 情 况 ,治 疗 3个 月功 能 康 复 锻 炼 后 进 行 评 价 ,治 疗 组 治 愈 115例 ,好 转 11例 ,未 愈 2例 ,治 愈 率 89.84% ,治 愈 好 转 率 98.44% ,对 照 组 治愈 106例 ,好 转 4例 ,未愈 3例 ,治愈 率 93.8l% ,治愈 好 转 率 97.35% ,两 组 治 愈 率及 治 愈 好 转 率 均 无 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采取传统手 法复位屈 曲位绷 带安瓿 瓶或 杉树皮 固定掌骨 骨折可 以达到 良好 效果 ,值 得推
中医诊治掌骨指骨骨折
![中医诊治掌骨指骨骨折](https://img.taocdn.com/s3/m/14e02a89be23482fb5da4c09.png)
中医诊治掌骨指骨骨折发表时间:2009-11-11T14:40:11.81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第12期供稿作者:孙志发 (黑龙江省铁力市鑫郦医院黑龙江铁力 1525 [导读] 掌骨骨折是常见的手部骨折之一,占骨折总量的1.1%,亦称驻骨骨折、壅骨骨折,第一掌骨短而粗,活动性较大,骨折多发生于基底部位,还可合并腕掌关节脱位。
中医诊治掌骨指骨骨折孙志发 (黑龙江省铁力市鑫郦医院黑龙江铁力 152500)【中图分类号】R68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09)12-0249-02一、掌骨骨折掌骨骨折是常见的手部骨折之一,占骨折总量的1.1%,亦称驻骨骨折、壅骨骨折,第一掌骨短而粗,活动性较大,骨折多发生于基底部位,还可合并腕掌关节脱位。
第二、三掌骨长而细,握拳击物时重力点多落在第二三掌骨,故容易发生骨折。
第四、五掌骨短而细,且第五掌骨易遭受打击而发生掌骨颈骨折。
手部周围的肌肉、肌腱较多,肌肉收缩作用可影响掌骨骨折的移位。
掌骨骨折多见于成人,儿童较少见,男多于女。
1)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2)掌骨颈骨折3)掌骨干骨折【诊断】伤后局部疼痛、肿胀、功能障碍,有明显压痛及掌骨头纵向叩击痛,重者外观有明显畸形。
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或骨折一脱位,其拇指内收、外展、对掌等活动受限,握力减退。
掌骨颈骨折和掌骨干骨折,可扪及骨擦音,掌指关节伸屈功能障碍。
X线正斜位片可明确诊断。
【治疗】无移位的掌骨骨折,不需整复,仅进行外固定即可。
对于移位的骨折应给予手法整复,矫正成角重叠,侧移畸形。
整复后根据各部位、各类型的骨折特点进行固定。
若复位失败,可考虑手术。
手法复位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术者一手握腕,拇指置于第一掌骨基底部的突起处,一手握患指,先将拇指外展位牵引;继之,用拇指压迫远侧骨折段近端的后侧而复位。
对 Bennett骨折,整复时应注意使第一掌骨外展,而不要将拇指外展,否则反而加重掌骨内收,则脱位难以整复。
第五掌骨基底部骨折手术入路
![第五掌骨基底部骨折手术入路](https://img.taocdn.com/s3/m/81b55ac1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a9.png)
第五掌骨基底部骨折手术入路第五掌骨基底部骨折是指第五掌骨的腕侧基底部骨折,是手部骨折中比较常见的一种。
这种骨折既可能由外力直接作用于手部而引起,也可能由腕关节的扭曲造成。
手部骨折不仅会带来剧痛,还会影响手指的正常功能。
因此,对于第五掌骨基底部骨折的治疗,手术是常见的治疗方法之一。
在进行第五掌骨基底部骨折手术时,常用的入路有背侧入路、桡侧入路和掌侧入路。
下文将详细介绍这三种入路及其操作步骤。
一、背侧入路1. 患者取俯卧位,手臂放于手术垫上。
使用洗手液和消毒液消毒手部。
2. 用手术针划一条10-15厘米的切口,位于第五掌骨骨折部位的背侧,与掌侧中指相平行。
3. 用剪刀剪开皮肤和皮下组织,切开皮肤与肌肉之间的连接组织,直到露出骨折部位。
4. 用骨钳将骨折部位的骨块精细地拉直,使得骨折部位对齐。
5. 用骨钉将骨折部位固定。
骨钉应沿着第五掌骨的长轴插入,并延伸到近侧的掌腕关节。
6. 确保骨片的位置正确后,将皮肤缝合。
二、桡侧入路1. 患者取仰卧位,上臂外旋。
用洗手液和消毒液消毒手部。
2. 用手术针划一条切口,位于第五掌骨的桡侧。
切口应从腕窝开始,向上延伸到第五掌骨骨折部位。
3. 用剪刀剪开皮肤和皮下组织,切开皮肤与肌肉之间的连接组织,直到露出骨折部位。
4. 将骨折部位的骨块拉直,使得骨折部位对齐。
用骨钳将骨折部位固定。
5. 将皮肤缝合。
三、掌侧入路1. 患者取俯卧位,手臂放于手术垫上。
选择经掌静脉麻醉或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进行局部麻醉。
2. 用手术针划一条切口,位于第五掌骨的掌侧中指侧。
3. 用剪刀剪开皮肤和皮下组织,切开皮肤与肌肉之间的连接组织,直到露出骨折部位。
4. 将骨折部位的骨块拉直,使得骨折部位对齐。
用骨针将骨折部位固定,然后用钢板加压固定。
5. 缝合皮肤。
无论使用哪种手术入路,术中仍然需要进行术中X光检查,以确保骨折部位正确对齐。
手术后,患者需要佩戴石膏夹板或固定器,在康复期内避免过度活动,并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康复训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法复位屈曲位固定治疗第2~5掌骨骨折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手法复位屈曲位固定治疗第2~5掌骨骨折的具体方法与价值。
方法74例第2~5掌骨骨折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7例。
对照组患者用手术疗法治疗,观察组患者用手法复位屈曲位固定疗法治疗。
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分析骨折愈合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的差异。
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1.9%(34/37),对照组为94.6%(35/37),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患者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38.0±1.5)d,平均住院时间为(2.0±0.5)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42.0±0.8)d、(10.0±3.5)d,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利用手法复位屈曲位固定方法治疗第2~5掌骨骨折有非常确切的治疗效果,与手术疗效相当,且可缩短骨折愈合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掌骨骨折;手法复位;屈曲位;固定
DOI:10.14163/ki.11-5547/r.2015.16.064
第2~5掌骨骨折是骨科常见病症,绝大部分患者致伤原因为挤压伤或暴力击打[1,2]。
从影像学诊断的角度上来说,本病患者骨折类型多有横断性以及粉碎性特征。
临床
针对本病患者所采取的治疗方法类型众多,基本可以分为保守治疗以及手术治疗这两种类型[3]。
合理选择治疗方案是尽快恢复患者手部功能的重要途径之一[4,5]。
为进一步观察分析手法复位屈曲位固定治疗第2~5掌骨骨折的具体方法与价值,本次研究中将2008年5月~2014年7月作为研究区间,收集该时间段内本院住院部经过影像学诊断并确诊为第2~5掌骨骨折的患者共计74例纳入本次临床研究,随机分组下以不同治疗方法进行干预,对比分析,具体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以2008年5月~2014年7月作为研究区间,收集该时间段内本院住院部经过影像学诊断并确诊为第2~5掌骨骨折的患者共计74例纳入本次临床研究,遵循数字随机表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7例。
对照组男19例,女18例,年龄10~50岁,平均年龄(29.1±6.5)岁,骨折部位方面:第2掌骨患者11例,第3掌骨患者8例,第4掌骨患者3例,第5掌骨患者6例,合并掌骨患者9例;观察组男21例,女16例,年龄10~50岁,平均年龄(29.6±6.3)岁,骨折部位方面:第2掌骨患者10例,第3掌骨患者10例,第4掌骨患者3例,第5掌骨患者6例,合并掌骨患者8例。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以及骨折部位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对照组采用手术疗法治疗。
患者做常规臂丛麻醉,上下臂分别安置止血带,以手背骨折中心作纵向切口,期间注意对肌腱组织的保护,避免造成肌腱腱鞘的损伤,同时合理保护皮神经组织,最大限度的保留患者纵向手背静脉。
然后在手术操作视野下沿纵向切口切开深筋膜组织以及骨膜,将骨折病灶充分显露于手术视野下,然后对骨折区域做复位处理,采用克氏针做交叉固定。
手术后根据患者恢复情况尽早做功能锻炼。
1. 2. 2 观察组采用手法复位屈曲位固定疗法治疗。
准备合适大小安瓿瓶1枚或用杉树皮制作成相当大小,用普通绷带一卷先均匀缠绕安瓿瓶或杉树皮小板备用。
复位治疗过程当中,由辅助操作者握住患者手腕关节,主操作者一手牵拉骨折掌骨相应手指近节,将屈曲掌指关节以及指间关节充分暴露在操作视野下(以可触摸骨折远端为标准),另一手则对准骨折部位,做按摩理筋复位处理。
当骨折部位达到满意的复位效果(同时包括对畸形以及短缩问题的纠正在内)后,将杉树皮或者安瓿瓶放置于患者手掌位置,要求患者通过手指屈曲的方式用力握住杉树皮或安瓿瓶,掌指关节屈曲角度以达到90°为标准,近指间关节屈曲角度以达到90°以上为标准,患者指尖朝向舟骨粗隆,指蹼间
用纱块隔离,然后用绷带8字法固定屈曲手指及邻近手指,并根据患者骨折部位的稳定情况,加垫纱块或杉树皮。
针对存在合并掌骨骨折的患者,复位过程当中注意做好两处骨折位置的协调,固定时合理应用分骨垫,以达到满意效果。
骨折复位固定好后通过X线片对骨折部位的对准情况进行检查。
骨折愈合后可直接拆除外固定物,早期进行手部功能康复锻炼。
1. 3 观察指标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治疗方法后的临床疗效,同时分析骨折愈合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的差异。
临床疗效评估标准[6,7]:骨折对位对线良好,骨折创面愈合良好,关节外形恢复正常,掌指关节及指间屈曲度达到220°以上,为显效;骨折对位对线良好,骨折创面基本愈合,关节外形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掌指关节及指间屈曲度达到180~220°范围,为有效;未满足上述指标判定为无效。
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治疗疗效对比观察组患者接受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1.9%(34/37),对照组为94.6%(35/37),两组对比差异
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2. 2 预后情况对比观察组患者平均骨折愈合时间(38.0±1.5)d,平均住院时间(2.0±0.5)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42.0±0.8)d、(10.0±
3.5)d,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3 讨论
在当前临床针对第2~5掌骨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当中,手术治疗是最常见的治疗方案之一,虽然手术治疗能够达到解剖复位的效果,但由于手术治疗属于有创性操作,且患者手部组织结构复杂,手术期间需要做好对皮神经、肌腱等关键组织的保护,给手术的开展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且术后存在感染的风险,骨折愈合时间较长[8],住院时间较长。
为了弥补手术治疗存在的局限性,本次研究中尝试对观察组37例患者应用手法复位屈曲位固定治疗方案进行干预,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接受治疗后整体有效率为91.9%(34/37),对照组为94.6%(35/3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患者平均骨折愈合时间(38.0±1.5)d,平均住院时间(2.0±0.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果显示,手法复位屈曲位固定治疗本病疗效与手术疗效相当,且在骨折愈合以及预后恢复方面的优势更加确切。
主要依据是:①固定治疗过程中利用杉树皮或安瓿瓶,其形态与患者掌骨向背侧的生理
弧度基本一致,除了对骨折固定有夹板样的作用以外,对掌骨也有较好的牵引价值,在防止骨折短缩方面意义确切,同时配合绑扎外固定的方式,能够起到巩固反作用力的目的;②治疗期患者指间朝向舟骨结节位置,能够对骨折旋转起到很好的控制效果,同时针对骨折结构固定效果不够理想的患者,可以视具体情况利用夹板、纱布或其他辅助工具进行固定,以提高骨折固定的有效性。
并且,利用夹板、纱布辅助固定还能够与杉树皮、安瓿瓶形成对向夹板效应,对巩固固定效果意义显著;③从生理解剖结构的角度上来说,人体掌指关节侧副韧带在屈曲位时处于紧张状态,伸掌指关节后则转变为松弛状态,受到骨间肌的影响,导致骨折后屈掌指关节状态下的旋转力矩减小,因此,手法复位对于骨折后可能出现的旋转位移问题也有较好的治疗
效果。
综上所述,利用手法复位屈曲位固定方法治疗第2~5掌骨骨折有非常确切的治疗效果,与手术疗效相当,且可缩短骨折愈合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黄俊伍,陈云丰,罗轶,等.闭合复位顺行双弹性钉固定治疗掌骨骨折疗效分析.中华手外科杂志,2013,29(5):263-266.
[2] 纪柳,李庆泰,刘沐青,等.掌骨和指骨骨折治疗
后致手指屈曲畸形原因分析.科技导报,2009,27(18):104-105.
[3] 王加利,徐蒙,陈仲华,等.小切口复位联合克氏针冠状位交叉内固定治疗掌骨骨折.中华手外科杂志,2014,30(6):465-467.
[4] 蔡?麈担? 王永春,章开衡,等.单手多发性掌骨骨折11例疗效观察.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2011,7(4):226-227.
[5] 胡洪涌,韩同坤,阳闽军,等.克氏针与微型钢板置入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的比较.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
床康复,2011,15(26):4880-4884.
[6] 高斌礼,刘刚,田乐,等.髓内针内固定治疗第5掌骨颈骨折的临床研究.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2014,11(1):50-52.
[7] 张文龙,王斌,高顺红,等.双侧接骨板内固定治疗掌指骨粉碎性骨折.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0,25(2):109-110.
[8] 刘海亮,叶颂霖,庞贵春,等.两种外固定方法治疗掌骨骨折的疗效比较.中外医疗,2013,32(20):30-31.
[收稿日期:2015-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