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土方开挖初步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编制说明
本施工组织设计是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总平面规划图、建设单位关于本工程基本建设情况介绍及工程现场调查资料等,结合国家及地方现行有关规范、标准及我司以往同类工程的施工经验进行编制。
1.1编制原则
1、严格按有关规定要求及工程内容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做到简洁、全面、不漏项。
2、工期安排合理紧凑,实现合同目标。认真研究、综合考虑工程地质、工程环境、场地条件等各种因素,运用系统工程理论进行施工总体部署,利用网络技术组织分段平行流水作业,施工安排及工序衔接体现系统性的施工特点。
3、突出工程重点和难点,制定相应的对策。落实施工进度计划,确保关键工序的实施,做到技术先进可靠,经济合理。
4、紧抓施工重点和技术难点,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质量保证措施,确保工程质量目标的实现。
5、注重安全、文明施工,加强环保措施。在施工场地的布置、施工机械的配备等方面注重环保保护,严格执行国家、省市相关安全、文明施工的各项要求,确保安全文明施工。
1.2编制依据
1、建设单位对本工程建设、设计情况的基本介绍及本公司现场考察、调查资料;
2、工程建设相关规程、规范。
3、我司类似工程施工的成功经验;
1.3、施工条件
1、水文地质情况
工程区内水文地质条件比较简单,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松散沉积物中赋存的
孔隙水,地下水由大气降雨补给,向河中排泄,循环关系为交替互补关系。
漫滩土层主要为新近沉积淤泥质土及粘性土,为第四系全心统沉积土,分布于新圩江河床部位,厚度0.5~11m,为灰黑色、兰灰色淤泥、淤泥质土,湿~饱水壮,流塑、软塑、可塑壮,雨季已软塑壮多,旱季地下水位以上以可塑状多。
主要工程水文地质问题:
(1)由于本工程沿线水塘、水沟等分布较多,部分地段已遭受人为破坏,局部地面起伏较大,中下段岸坡稳定性较差,崩塌、塌滑都有发生,局部有建筑及生活垃圾岸坡堆放,需进行岸坡整治和塌滑处理。
(2)工程区水文地质条件简单,但对工程有一定影响,部分地段施工需做好排水工作。
(3)河水和地下水对施工开挖影响很大,施工中需采取相应措施或选择在枯水季节进行基础施工。
2、交通情况
本工程位于南宁市西乡塘区的高新技术开发区内,即大学路至2+100.74段。工程所在地有市政道路可到达,满足机械及材料进场的需要。同时为满足施工需要,现场除充分利用沿岸线抢险路外,我司拟修建临时施工道路。为保证施工期间施工便道的畅通,施工便道考虑沿岸线一侧进行设置,施工便道要达到汽-20荷载标准,施工便道及场内运输道路宽4m,在与外场道路联络处道路加宽至7m,便道路面均采用40cm厚片石上铺15cm厚石屑找平层。
2、供水、供电
依据现场考察及业主提供的接入点,本工程施工用电与生活用电经与供电部门联系后,采用供电部门提供的接驳口接引至施工现场,并配备2台120KW-240KW 发电机备用。在红线范围内设置配电房,用电由发电房接出,沿线布置,每100m 设一配电箱,在用电量有变化的施工点根据实际情况布设。
施工用水我司拟从沿线的接驳口接引至施工现场。使用2寸镀锌水管引入施工现场,沿施工路线布设,另设一条1寸专用水管入生活区,供施工人员生活用水和消防设施用水。
3、弃土场
本工程弃土场选位与天雹水库西面的可利村北约1.2km的象鼻岭低洼山沟,
从大学路的心圩江桥走大学路至清川路口往天雹水库的路进去共计距离11.9km。
第二章主要项目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法
§2.1 河道整治工程
1、施工准备
a、施工测量准备:开工前进行固定线路,包括导线、中线的复测,水准点的复测与增设,横断面的测量与绘制。并进行记录与整理,送交监理工程师核查。
b、施工调查及试验:施工前对施工范围内的地质、水文、障碍物、文物古迹及现有管线情况进行详细调查。
c、场地清理:在施工现场工作界限内,保护所有规定保留的植物及结构。对施工范围内的建筑废弃物、腐植土进行清除运弃。场地清理完成后,全面进行填前碾压,使密实度达到规定要求,重新测定地面标高,并提交监理工程师审核,进行现场验收,验收合格后进行下一工序施工。
2、河道清淤开挖
河道淤泥是造成恶臭污染的主要原因,河道内的淤泥应全部清除。导流后,首先抽水。抽水的潜水泵型号和数量可根据围堰内的水量的多少来决定。在施工准备期间要充分的准备所需的水泵及相关的设备等。河道施工需晾晒几天,尽量减少带水作业,淤泥全部清除至原状土,挖泥采取斗容量1.5m3反铲挖土机将淤泥集中,采用装载机配合运土车将淤泥全部外运,挖泥深度根据现场实际确定,但必须保证将淤泥清走,露出原状土层,并在清淤泥后,池底面进行平整,以利于分层回填处理。当施工周期短,时间紧张而没有晾晒条件,淤泥较厚,挖掘机难以进入施工时,用碎石铺垫临时施工道路。为防止挖出的淤泥污染环境,挖出的淤泥需及时外运,淤泥的运输我司拟采用容量8m3罐车密封运输,以防止沿途散落,同时,尽量选择晚上运输以避开交通高峰期。从运输路线上尽量选择从周边小路运往弃土点,以避开繁华区及居民密集生活区。
河道清淤选择在枯水期施工,挖出的淤泥、垃圾如无法及时运出时,设置
临时堆置场存放,并尽可能的装如草包中堆存,以减少扬尘和恶臭气体散发,避免对附近局面生活质量产生影响。
§2.2土方开挖方案
本工程基坑采用分层开挖,土方开挖拟采用4台挖掘机和结合人工(机械挖不到的部位)进行开挖。通过出土口出土,出土口采用6%的斜坡以利土方车的行走。
工艺流程:测量放线→分层开挖→降、排水→边坡修整或支护→基底整平→验槽
1、操作工艺
⑴基坑开挖应按放线定出的开挖宽度,分段分层挖土。根据土质和地下水情况,采取在四侧或两侧直立或放坡开挖。
⑵当开挖基坑的土体含水量较大而不稳定,或受周围场地限制需用较陡的边坡或直立开挖而土质较差时,应采取或局部采取临时性支撑加固。开挖宽度较大的基坑,当在局部地段无法放坡,或下部土方受到基坑尺寸限制不能放较大的坡度时,则应在下部坡脚采取加固措施。如采用短桩与横隔板支撑或砌砖、毛石或用编织袋装土或砂石堆砌临时矮挡土墙保护坡脚。当开挖深基坑时,须采取安全可靠的支护措施。
⑶挖土应自上而下水平分段分层进行,边挖边检查坑底宽度,不够时应及时修整,每1m左右修坡一次,至设计标高后再统一进行修坡并清底,检查坑底宽度和标高,要求坑底凹凸不超过20mm。如基坑基底标高不相同时,高低标高相接处应做成阶梯形,阶梯的高宽比不宜大于l:2。
⑷基坑放坡,应先按规定的坡度粗略开挖,再分层按坡度要求做出坡度线。当基槽(坑)管沟挖至距离坑底0.5m时,应沿基坑壁每隔 2~3m打人一根小木桩,并抄上标高,以此作为清底的标高依据。
⑸基坑开挖应尽量防止扰动地基土,当基坑挖好后不能及时进行下道工序施工时,应预留150~300mm的土不挖,待下道工序开始前再挖至设计标高。
⑹在地下水位以下挖土且水量不大时,可采取明沟和集水井排水法随挖随排除地下水。其方法是在每层土开挖之前,先在基坑四周或两侧挖500mm深排水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