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wen家庭治疗系统理论2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鲍恩系统家庭治疗的理论 来源
• (一)系统论 • 理论基础——系统论 • 认识到家庭是一个关系网络,不仅仅是个人的相加, 理解一个人的行为,不能只访谈他一个人而忽略他的 家庭;家庭治疗的治疗单位是“问题系统”而非孤立 的个体,通常被定义为“病人”的人,不过是“系统 问题”的承担者、表达者;治疗的机制是通过言语及 非言语交流而实现的社会性反馈;治疗性变化经由反 馈机制对问题系统的内在模式产生“扰动”,触发其 内在自我组织过程而引起,并非由直接的“领悟”、 “操纵”、“社会性控制”达成。
鲍恩系统家庭治疗师的角 色与功能
• 要客观化和中立化,不偏向任何一方, 并且要有很高的自我分化水平以避免卷 入三角关系中。治疗者要觉察自己如何 受家庭的影响,否则会不自觉的重复发 生在自己与当事人身上,或是成为其中 的第三者。
• 中立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 1、对所有家成员的中立态度,不站在任何一 个家庭成员的一边; • 2、治疗者对来访家庭的信仰、价值观、种族 立场、社会准则和阶层观念持一种中立态度; • 3、治疗者对家庭的改变和家庭结果保持中立, 这意味着治疗师并不提倡某种改变,也绝不能 将某种改变强加于某个家庭之上。
• 母亲过于担心孩子之间的嫉妒心理,于 是她很焦虑,希望给他们同等的爱(但 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尽管表现得一视同 仁,但实际上反映的是她内心的焦虑, 兄弟姐妹间彼此的敏感还是会造成争吵 和怨恨;由于母亲的焦虑,急于控制孩 子的感受并且调停,阻碍了孩子解决问 题的机会,还加重了不平等对待的感觉。
8、社会情感过程 、
2、三角关系 、 • 自我的分化谈的是个体,三角关系谈的是关系。 • 鲍恩认为三角关系是最小、最稳定的系统。 • 两个人的系统是最不稳定的,当两个人的关系 出现问题的时候,就会拉进一位重要的家庭成 员组成三个人的互动,第三者的加入就会冲淡 两个人的焦虑。一个人未能达到高度的自我分 化,是因为他陷入了三角关系。 • 例如关系不好的夫妻,可能会藉由生小孩(第 三者)来改善夫妻关系。
7.手足位置 手足位置
• 鲍恩认为人格特征与他们在家庭中的位 置相关,认为夫妻在兄弟姐妹的排行对 他们做父母的方式有影响。 • 例如,老大是比较有责任感的,力求完 美。中间的孩子容易被忽视,有强烈的 被赞许的需求。老小是被关注被保护的 对象。
Bowen的理论用来理解兄弟 的理论用来理解兄弟 姐妹的敌对
• 认为社会和家庭一样,也包含着分别指 向未分化和个别化的两股相反的力量。 社会中的情感历程,会如同一个大的背 景情境,影响所有家庭成员。
鲍恩系统家庭治疗的目标
• (1)减低焦虑,减轻症状; • (2)提高每个参与者的分化水平以提高个体 适应性。 • 一般来说,家庭首先需要完成前一个目标才能 迈向后者。 • 为了帮助成年来访者从与父母的三角关系中解 脱,可能需要安排对原生家庭的单独拜访。只 有当事者一个人接受治疗效果不好。
(二)精神分析理论 • 理论基础——精神分析理论 • 弗洛伊德:个人症状的根源在于童年期的创伤,与跟 父母尤其是跟母亲的关系有关;家庭为神经性恐惧和 焦虑的发展提供了早期的环境和背景; • 阿德勒:权力意志和儿童出生顺序; • 沙利文:人际关系的重要性,早期母子分离的重要性。 • 霍尼:社会文化环境决定人的问题,家庭是文化传承 单位,自然会对个体产生影响。
Bowen家庭治疗系统理论
小组成员:陈衍、周闯园、任华刚、胡捷
鲍恩系统家庭治疗的主要 观点
• 是一种理论/临床的模式(Bowen的理论源自于精神 分析) • 认为要了解一个家庭最好要分析三个世代以上。 • 未解决的情绪依恋(emotional attachments)(指 亲子间紧密的、完全共生的、无法分离的低分化的依 恋状态),其情绪问题会代代相传下去。 • 认为要了解个人形成问题的原因,必须把家庭的角色 视为一个情绪单位(emotional unit)。 • 解决家庭中的情绪混淆(emotional fusion),就能 重建个人成熟与独特的人格。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案例
• 某来访者,女,26岁,单亲家庭,与母亲同住,目前表现是神经 性厌食症,和母亲的关系过于纠结,于是想分离,搬出去住(情 绪阻断),后来结交了一个男朋友,对这段关系非常关注和投入, 之后男友受不了其过度投入与她分手。 • 情绪阻断通常会发生在焦虑水平和情绪依赖水平较高的家庭中, 这两种家庭都是和谐的、具有凝聚力的家庭,但是,过度的融合 会使个体无法进行客观的思考,因而就会为了保护自我而寻求距 离。 • 通过身体或情绪距离来切断关系,并不能结束情绪过程,而相反 是激化了它。 • 对家庭治疗师而言,也应努力从原生家庭中达到自我分化,这样 不会将自己未解决的问题投射到另一个家庭成员身上。
鲍恩系统家庭治疗的理论 假设
• (一)家庭成员间过度的情感联系与家 庭功能失调有着直接的联系,自我分化 是家庭成员必要的成长目标。家庭问题 源于家庭成员与原生家庭心理上的分化。 • (二)上一代没有解决的问题趋向于传 给下一代,即多代传承。
鲍恩系统家庭治疗的八个 基本概念
• • • • • • 1、自我分化 self-differentiation 2、三角关系triangle relationship 3.核心家庭情绪过程 4.家庭投射过程family projection process 5.情感隔离emotional cutoff 5. emotional 6.代际传递 multigenerational transmission process • 7.手足位置 • 8、社会情感过程
支配家庭系统情绪功能的3 支配家庭系统情绪功能的 个模式
• • • • • • • • • 1、配偶一方身体或情绪的功能失调。 一方承担大部分家庭责任(赚钱、照顾孩子、做饭、购物),另一方扮 演了责任过低的角色。 后果:一方持续增加的功能低下,会抱怨配偶的统治;另一方过度胜任, 很满足这种安排,有时也会愤怒。“勤劳的母亲养育了懒惰的子女。” 对策:授权——不洗碗、不陪读等。 2、外显的、慢性的、未解决的婚姻冲突。 情绪疏离和情绪过分亲密循环出现; 冲突时的消极情绪和亲密时的积极情绪同等强烈;家庭焦虑被夫妻双方 所承担 3、将问题投射到一个或更多的孩子身上:孩子的心理损伤——逃学、 抑郁等。 功能:父母将注意力集中到孩子身上,忽视或否认他们自己缺乏分化; 家庭的焦虑被孩子的心理损伤所吸收何时会出现:在家庭正常变化(生 老病死、房子装修、工作改变)和孩子的发展周期(入学、进入青春期) 相重合。
4.家庭投射过程 家庭投射过程
• 指父母将自己不成熟与缺乏分化的状态传递给 子女的过程。父母将自己的情绪问题转移到孩 子身上,从而减少焦虑。这增加了孩子的情绪 混淆。 • 分化不佳的父母,自身未成熟,因而会选择他 们所有孩子中最为幼稚的一个作为他们关注的 客体,而不管他或她在家中的出生顺序如何。 这就是家庭投射过程。
6.代际传递 代际传递
• 指家庭的情感过程通过一代对另一代的长期传 递过程。 • 如何发生?——两个分化最低的家庭成员结婚, 他们的孩子中至少有一个由于投射过程,而产 生更低的分化水平。这个人的最终婚姻可能又 是找一个类似的自我分化水平低的人。从而将 更低的分化水平传给下一代,下一代成员又会 依次传给下下一代。
3.核心家庭情绪过程 核心家庭情绪过程
• 讨论的是家庭中的情感力量,在反复出现的家庭模式 中持续发生作用。鲍温最早使用“未分化的家庭混乱 (undifferentiated family ego mass)”来描述家 庭中过度的情感反应和融合。 • 在原生家庭中,缺少自我分化就会导致与父母的情感 隔离,接下来导致婚姻中的纠结: • 在伴侣之间产生情感隔离; • 配偶一方出现身体或情感机能障碍; • 婚姻冲突; • 将问题投射到一个或更多的孩子身上。
• 三角化成为压力之下的两人系统试图到达稳定 的一种常见方式。 • 如果三角关系中的焦虑增加,三角关系中的个 体会拉入另一个人或更多的人,直到很多人都 被卷入其中。 • 替罪羊:在三角化的过程中,情绪会“泛滥” 到第三个人身上,如果此人不能解决父母焦虑, 那么和被贴上“病人”的标签。
案例:七岁娃娃 父母的 案例:七岁娃娃—父母的 观察者
鲍恩系统家庭治疗的主要 技术
• • • • • • • (一)家谱图 (二)“教练”技术——去三角化 (三)关系实验 (四)过程提问 (五)使用“主语我”(I Position) (六)训练 (七)置换故事
(一)家谱图
• 包含三代家庭成员及其配偶、标记出生、死亡、 结婚、离婚等日期、地理位置,学历和工作史, 家庭的重要特质(宗教、种族等)等。 • 通过家谱图可以看到家庭的冲突、情感隔离和 三角关系产生的缘由,以及家庭成员之间的互 动模式。 • 主要作用:评估
1、自我分化
定义:指个体能够保持情绪系统和理智系统相互独立的 能力。 目标:要成长为健康的人除了要对自己的家庭有归属感, 及个人和家庭的分离感和独立性。 • 不自我分化的人们非常容易变得情绪化,失去自我控 制。生活完全受周围人对其反应所驱使。对其他人不 是顺从,就是逆反。没有独立的自我,容易将自己的 感受与其他人融合(fusion)。 • 1代表高度融合(自我模糊),5代表高度分化;低于 3分(低分化),依赖,回避冲突;3-4分(中级分 化),关注重要他人的决定;4-5分(高分化),目 标导向,灵活,能忍受冲突和压力。
• 三角关系的基本特征: 三角关系的基本特征: • (1)一个平衡的两人关系会因为增加第三人而失去平 衡。例如和谐的夫妻再孩子出生后出现矛盾。 • (2)一个平衡的两人关系会因为第三人的离去而失 去平衡。例如孩子离家上大学,父母婚姻的不和谐增 加。 • (3)一个不平衡的两人关系会因为增加第三人而达 到平衡。例如有矛盾的夫妻再孩子出生后把他们的焦 虑转移在孩子身上。 • (4)一个不平衡的两人关系会因为第三人的离开而 达到平衡。例如在矛盾中支持某一方的人离开,会使 得矛盾减少,最常见的就是婆婆离开后,夫妻矛盾减 少。
选择配偶的模式: 选择配偶的模式:
• ①相似原则 • 鲍恩认为:人们会选择和自己分化水平相当的 人作为自己的配偶。这样分化较低的人(现在是一对) 可能变得更加高度融合,后果是:产生焦虑的可能性 越大,与可能通过三角关系来解决问题。 • ②互补原则 • 一方是界限模糊,另一方界限僵化。当压力出 现,前者通过寻求依赖,后者通过寻求空间如工作、 爱好来解决问题。前者会认为遭到拒绝“我需要你的 时候你在哪里?”,后者会愤怒(因为被冤枉)。
• 家庭系统理论假定:每个人身上都有两股生命力量: 一股是推动个体成为一个情绪独立的人的力量;另一 股是推动个体与他人或家庭保持情绪联系的力量。两 种力量相对抗。 • 两人关系的类型(最后一种表示既能积极进入关系, 又能保持自我稳定) • 自我分化的两种过程: • (1)把自我从他人那里分化出来,即个体与原生家庭 的分化。这是自我分化的核心。 • (2)理智过程与情绪过程之间的分化。
5.情感隔离 情感隔离
• 是个体通过减少和隔断与父母、同胞和其它家 庭成员的情感联结的方式去管理未解决的依恋 的一种方法。 • 情感隔离代表了个体为了达到自我分化而做出 的努力,但这种努力通常是单方面的。 • 情感隔离的方式:地理上的隔绝(搬家);心 理障碍(不和父母说话);自我欺骗(因为实 际联系已被阻断,所以他们从家庭中解脱。)
• 一对夫妻,有个天天惹母亲生气的小女孩。七岁的娃 娃,在父母形容下,是个“无可救药”的问题儿童; 不专心、不听讲、不可理喻……父母不断在她身上加 罪名,但是在我们两个小时的交谈中,她却是乖乖地 坐在一旁自己玩耍,只是她十分留心父母的一举一动, 尤其注意他们的谈话。 • 父母谈话和平,娃娃也和平地玩耍;父母谈话不 妥,娃娃也明显地紧张起来。这种不停观察父母的孩 子,治疗者称之为“父母观察者”,最容易被卷入父 母的矛盾中,成为三角位置的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