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联想与法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文出处】《广州大学学报》:综合版

【原刊期号】200103

【原刊页号】73~76

【分类号】B4

【分类名】心理学

【复印期号】200112

【标题】儿童法律概念的心理结构探究

【英文标题】Juvenile Concept of Law:A Study on the Psychostructure of Children in ChinaDAI Jian-lin,REN Jie,LU Hong(Institute of Social Psychology,Guangzhou University,Guangzhou 510405,China)

【标题注释】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九五”规划项目的研究内容之一

【作者】戴健林/任杰/路红

【作者简介】戴健林(1964- ),男,浙江仙居人,广州大学社会心理学研究所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法律社会心理学;广州大学社会心理学研究所,广东广州 510405 任杰(1973- ),女,河南南阳人,广州大学社会心理学研究所助教,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法律社会心理学;广州大学社会心理学研究所,广东广州 510405 路红(1969- )女,河南信阳人,广州大学社会心理学研究所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社会心理学。广州大学社会心理学研究所,广东广州 510405

【内容提要】本文对儿童法律概念的表征进行了初步探究。研究者依据激活扩散模型,采用“法律”一词为靶词,让小学生被试进行自由联想,然后将联想出的高频词(概念)作为分析单位,根据它们之间的关系亲疏程度实施系统聚类分析,结果发现,法律概念在儿童心目中是从以下3个方面进行表征的:(1)罪与罚;(2)司法机关和人员(含行为);(3)法律条规和品格。结果还发现,与成人相比,儿童对法律概念的表征无论是从维度还是从内容深度上都要单一、浅表和具体得多。

【英文摘要】Introduced in this paper is a preliminary research on the representation of the concept of law for Chinese children.According to the Spreading Activation Model,the word"law"was presented as a stimulus which 100 primary school pupils were asked to use for association.Then 71 law-related words with frequency above 3% were collected as units of analysis.Based on the interrelation,a cluster analysis was carried out,which revealed three facets of the representation of law concept:(1)crimes and punishments;(2)judicial organ and personnel;(3)regulations and character of law.Contrasted with those of adult,the dimension and the context depth of children's cognition of law were much simplier,more superficial and specific.

【关键词】法律概念/概念的表征/自由联想/聚类分析/社会认知concept of law/conceptual representation/free association/cluster analysis/social cognition 【正文】

中图分类号:B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861(2001)03-0073-04

一问题的提出

社会性概念的结构(或表征)是近年来西方社会认知研究领域的一类热点课题。国内心理学界近来也曾对大学生自我概念的结构(注:郑涌、黄希庭:《自我概念的结构:大学生“我是谁”反应的内容分析》,《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1期。)、公众的智力观(注:张厚粲、吴正:《公众的智力观——北京普通居民对智力看法的调查研究》,《心理科学》,1994年第2期。)、公众的风险认知(注:谢晓非、徐联仓:《“风险”性质的

探讨——一项联想测验》,《心理科学》,1995年第6期。)等方面的问题进行过探索。但是,对“法律”这样一个常见的社会性概念的结构进行探讨尚未多见。

本研究拟采用联想词法研究儿童头脑中存在的法律概念,并以此为切入点探讨中国儿童法律认知的结构和内容特点,从而为儿童法律社会化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为我们对儿童进行更有成效的法制教育提供参考依据。

关于概念的内部结构(即表征),主要有以下一些模型(注:Medin D.Concepts and conceptual structure.American Psychologist,1989,44.):①层次网络模型;②特征比较模型;③激活扩散模型;④原型模型。我们知道,人类头脑中的概念不是单个存在的,而是作为概念体系的形式存在的。这些概念之间可能是相反、相近、相属或者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严格地讲,本研究采用联想词法所探讨的是“法律关联概念”(law-related concepts)的心理结构,而非直接对“法律”概念进行探索。之所以这样做的根据就是概念表征的“激活扩散模型”。激活扩散模型假设,一个概念所具有的意义或所包含的信息(如特征、种属等)存在于它和其他概念的种种关系之中,而且,这些关系可以处在不同的网络平面上(注:Collins AM,Loftus EF.A spreading activation theory of semantic processing.Psychological Review,1975,82.)(注:彭聃龄、谭力海:《语言心理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出版。)。因此以词为分析单位,可以在最基本的层面上帮助我们发现“法律”这一个概念的心理表征。

二研究方法

(一)被试

两组各100名随机取样自广州市不同学校的小学5年级学生,智力正常。

(二)材料

77mm×77mm(3''×3'')卡片1000张,每10张为一组,共100组;3cm×20cm纸条,每71张为一套。

(三)设计与步骤

本研究采用有条件限定的自由联想词法并辅以内容分析法来收集项目,然后进行聚类分析。

1、联想词的搜集。采用第一组被试,主试首先发给每人卡片一套。以“法律”一词作为靶词,被试的任务是在不限制时间的前提下联想并依次写出自己认为能揭示“法律”这个概念内涵的10个词语,每一个词记录在一张卡片上,要求不得重复。

2、联想词的频率统计。对1000个联想词(含空白项)进行内容分析和频率统计,首先采取“完全同义者合并”的办法减少项目(例如“大牢”、“监牢”、“铁窗”、“监狱”等均合并为“监狱”),但近义者则不予合并(如“廉明”和“公正廉明”不能合并),然后进行频数统计,最终找出71个高频词(联想频率在3%以上)。

3、选出研究用的项目。将所选出的71个高频词做成纸条,使每一个纸条左端书写一个词,右端为该词的编号。每71个纸条为一套,每一套配有指导语:“任何一个概念都可以用一个词来表示。现在呈现给你的71个词语,它们就代表着71个与法律有关的概念。请你根据它们之间的关联性进行分类,即把这些纸条分成尽可能少的若干堆,使每一堆代表一类概念。注意千万不要根据词的语言或语法特征(如词性、词频、词的结构等)来分类,分类的唯一依据应该是这些概念的内在关系。这种分类结果无所谓对错,而且究竟分成多少类完全取决于你自己。所以,请不要有任何顾虑,只要你自己认为合理,就可以如实地按照自己的想法来进行分类。分类过程中需要反复调整,直到你认为满意的分类出现为止。对你的合作衷心表示感谢!”。

4、对项目进行分类。采用第二组被试,以多套纸条为工具,采取单独施测的方式让被试按照指导语对71个概念进行分类。主试在每一被试完成之类之后,按照研究者事先拟定的“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