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锡纳米传感器发展趋势及应用
纳米二氧化锡粉末
纳米二氧化锡粉末
纳米二氧化锡粉末是由纳米级的二氧化锡颗粒组成的粉末材料。
由于其颗粒尺寸小于100纳米,具有较大的表面积和高比表面积,因此具有许多独特的性质和应用。
纳米二氧化锡粉末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 高比表面积:由于粒径小,具有较大的表面积,可以增加物质表面与周围环境的接触面积,提高反应速率和效率。
2. 高活性:纳米二氧化锡粉末表面容易发生吸附和催化反应,具有高催化活性,可以用于气体传感器、催化剂等领域。
3. 尺寸效应:纳米颗粒尺寸处于量子尺寸范围内,具有特殊的光电学、力学和磁学特性,如量子限制效应和显著的量子尺寸效应。
4. 良好的分散性:由于颗粒尺寸小、表面活性高,纳米二氧化锡粉末在溶液中易于分散,可以制备成稳定的悬浮液,方便应用于涂料、陶瓷等领域。
纳米二氧化锡粉末的应用领域广泛,主要包括:
1. 传感器:纳米二氧化锡粉末具有很高的氧化还原反应活性和催化活性,广泛应用于气体传感器、光学传感器等领域。
2. 催化剂:纳米二氧化锡粉末作为催化剂可用于化学反应中,如甲醇、乙醇催化燃烧、有机合成、汽车尾气净化等。
3. 陶瓷材料:纳米二氧化锡粉末可用于制备高性能陶瓷材料,如氧化锡陶瓷、电子陶瓷等。
4. 防腐涂料:由于纳米二氧化锡粉末具有较高的光催化和抗菌性能,可应用于防腐涂料,以提高涂层的耐候性和抗菌性能。
总之,纳米二氧化锡粉末由于其特殊的性质和广泛的应用前景在材料科学、化学、电子学等领域受到广泛关注和研究。
传感器技术的创新与发展趋势
传感器技术的创新与发展趋势传感器技术是当今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技术之一,无论是生产制造、交通控制、环境监测、医疗保健还是安全监测等领域,都离不开传感器技术。
随着人类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人们对传感器技术的需求也不断增加,因此传感器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
一、传感器技术的发展历程传感器技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当时最早的传感器是用于检测温度和压力的机电传感器。
20世纪初,人们开始使用光电效应来制造光传感器、光电管和光电二极管,这大大扩展了传感器应用的范围。
二战期间,雷达、声纳等军事设备的出现,也促进了传感器技术的发展。
20世纪60年代,IC(集成电路)技术的出现为传感器的微型化、多功能化提供了可能,同时也催生了各种新型传感器的出现。
二、传感器技术的分类传感器的应用非常广泛,按功能可以分为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光学传感器、气体传感器、声音传感器等多种类型。
按测量方式可以分为阻容元件传感器、压力电阻传感器、霍尔传感器、震动传感器、声波传感器、光学传感器等分类。
按安装方式可以分为贴片式传感器、夹式传感器、螺纹式传感器等分类。
不同种类的传感器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例如,温度传感器可以用于检测制造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光学传感器可以用于光学检测,声音传感器可以用于环境噪声检测等。
三、传感器技术的创新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传感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创新是推动传感器技术发展的重要动力。
传感器技术的创新方向主要有以下几个:(一)微型化和多功能化。
随着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的兴起,对传感器的微型化和多功能化要求越来越高。
微型化可以使传感器更易于安装和运输,多功能化可以提高传感器的使用效率。
因此,各种新型传感器不断出现。
例如,MEMS传感器(微机电系统传感器),可同时实现多种测量功能。
(二)智能化和联网化。
智能化和联网化的出现,使得传感器的数据处理和收集更加高效和便捷。
智能化的传感器可以实现自动控制和调节,同时可以把数据传输到云平台和智能设备中,实现远程监测和管理。
金属氧化物半导体传感器的研究与应用
金属氧化物半导体传感器的研究与应用金属氧化物半导体传感器(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 Sensor,简称MOS Sensor)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气体检测的传感器。
它基于气敏材料的电学性质,可以通过监测材料电阻的变化来识别环境中的气体种类及其浓度。
这种传感器具有快速、灵敏、价格低廉等优点,在工业、环保、医药、食品等领域的气体探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1. 金属氧化物半导体传感器的基本原理金属氧化物半导体传感器是一种电阻传感器,它的敏感元件是一种金属氧化物半导体。
当有气体分子与敏感元件表面接触时,会改变敏感元件表面的化学状态,从而影响其电学性质。
传感器通过监测敏感元件电阻变化的大小,来判断环境中是否存在某种气体以及气体浓度的大小。
2. 金属氧化物半导体传感器的研究进展金属氧化物半导体传感器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当时主要使用的敏感材料是SnO2(二氧化锡)。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不同的金属氧化物对不同种类的气体具有不同的敏感度和选择性。
因此,研究人员不断探索新的敏感材料,如ZnO(氧化锌)、TiO2(二氧化钛)、WO3(三氧化钨)等,以扩大传感器的应用范围。
同时,传感器的电极结构、工作温度、气体流动方式等方面也得到了改进。
传感器的电极结构分为平行电极、交错电极、栅电极等,其中,栅电极结构的传感器能够提高材料的响应速度和灵敏度。
工作温度对传感器的性能也有较大影响,通常是在300-500℃的温度下工作。
而气体流动方式的改变可以分别影响检测器的灵敏度、响应速度等参数。
3. 金属氧化物半导体传感器的应用金属氧化物半导体传感器的应用非常广泛,主要涉及到工业、环保、医药、食品等领域。
在工业领域,传感器被应用于燃气检测、有毒气体检测、自动控制等方面,可以保障生产环境的安全。
在环保领域,传感器被应用于废气处理、大气污染监测等方面,可以帮助政府和企业监控环境质量,保障居民健康。
在医药领域,传感器被应用于呼吸道疾病的诊断、血氧浓度的监测等方面,可以提高医疗水平,改善人民健康。
《SnO2纳米结构的改性及其在气体检测中的应用》范文
《SnO2纳米结构的改性及其在气体检测中的应用》篇一一、引言随着纳米科技的飞速发展,SnO2纳米结构因其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在众多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SnO2纳米材料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优异的电子传输性能,尤其在气体检测领域,其应用潜力巨大。
然而,原始的SnO2纳米结构在某些方面仍存在局限性,如灵敏度、选择性和稳定性等方面的问题。
因此,对SnO2纳米结构进行改性研究,提高其在气体检测中的应用性能,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SnO2纳米结构的改性方法及其在气体检测中的应用。
二、SnO2纳米结构的改性方法2.1 掺杂改性掺杂是一种常用的SnO2纳米结构改性方法。
通过将其他元素引入SnO2晶格中,可以调整其电子结构和表面性质,从而提高气体检测性能。
常见的掺杂元素包括贵金属(如Au、Pt)、过渡金属等。
掺杂可以增加SnO2纳米结构的活性位点,提高气体分子的吸附能力和电子传输速率。
2.2 表面修饰表面修饰是另一种有效的改性方法。
通过在SnO2纳米结构表面引入有机或无机分子,可以调整其表面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例如,可以利用含氧官能团与SnO2表面的相互作用,改善其对特定气体的吸附性能。
此外,表面修饰还可以增加SnO2纳米结构的亲水性或疏水性,有利于提高其在实际应用中的稳定性。
2.3 结构调控通过调整SnO2纳米结构的形貌、尺寸和结构,可以优化其气体检测性能。
例如,制备具有高比表面积的纳米花状、纳米线等结构,可以提高气体分子的吸附面积和吸附速率。
此外,控制SnO2纳米结构的结晶度和晶格缺陷,也可以影响其电子传输性能和气体吸附能力。
三、改性SnO2纳米结构在气体检测中的应用3.1 气体传感器改性SnO2纳米结构在气体传感器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将改性后的SnO2纳米结构制备成薄膜或厚膜传感器,可以实现对多种气体的检测。
例如,利用掺杂贵金属的SnO2纳米结构制备的传感器,对CO、H2等可燃性气体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快速响应能力。
高纯二氧化硒在气体传感器中的应用研究
高纯二氧化硒在气体传感器中的应用研究引言:气体传感器是一种用于检测和测量环境中气体浓度的重要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环境监测、医疗和安全防护等领域。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传感器材料也在不断发展和创新。
其中,高纯二氧化硒作为一种新材料,在气体传感器领域具有独特的应用价值。
本文将介绍高纯二氧化硒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以及其在气体传感器中的应用研究。
一、高纯二氧化硒的物理和化学性质高纯二氧化硒,化学式为SeO2,是一种无色、无臭的固体物质。
其熔点为340℃,沸点为630℃。
高纯二氧化硒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光电特性,并且对气体的吸附能力较强。
此外,高纯二氧化硒具有优异的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可在较高的温度和不良的环境条件下使用。
二、高纯二氧化硒在气体传感器中的应用1. 有毒气体检测高纯二氧化硒能够对多种有毒气体进行灵敏检测,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氯气等。
其吸附能力强且具有较高的选择性,能够快速、准确地响应有毒气体的存在。
这使得高纯二氧化硒在环境监测和工业安全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2. 可燃气体测量在可燃气体的测量中,高纯二氧化硒也具有出色的性能。
它对氨气、甲醛和丙酮等多种可燃气体有很高的检测能力,并且能够在低浓度下进行灵敏检测。
高纯二氧化硒的应用使得可燃气体的监测更加精确和可靠。
3. 温湿度传感器的集成高纯二氧化硒具有一定的湿敏性能,可以通过调控湿度对气体的吸附能力进行调节,从而实现对湿度的测量。
与温度传感器相结合,高纯二氧化硒在气体传感器中可以用于测量环境的温湿度。
4. 高精度气体传感器高纯二氧化硒的特殊电学和光学性质,使其成为制备高精度气体传感器的理想材料。
通过利用高纯二氧化硒的电学性能制备电气传感器,或者利用其光电特性制备光学传感器,可提高传感器的精度和灵敏度,实现对微小气体浓度的准确检测。
5. 环境治理高纯二氧化硒的应用不仅局限于气体传感器,在环境治理方面也有一定用途。
例如,高纯二氧化硒可以用来检测烟气中的有害气体,对于环境污染的监测和治理有着重要的意义。
纳米传感器技术的进展和未来发展方向
纳米传感器技术的进展和未来发展方向纳米科技领域的快速发展为传感器技术带来了革命性的进展。
纳米传感器技术通过利用纳米材料的特殊性质和微纳加工技术,实现了对微观世界的高灵敏度和高选择性的探测,为各个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巨大的潜力。
本文将探讨纳米传感器技术的进展和未来发展方向。
一、纳米传感器技术的进展1. 纳米材料的应用纳米材料是纳米传感器技术的核心。
纳米级的碳纳米管、金纳米颗粒、二维材料等具有独特的物理和化学特性,使得纳米传感器可以实现对多种参数的高灵敏度检测。
例如,碳纳米管能够实现对气体、化学物质和生物分子的高选择性检测,金纳米颗粒能够实现对环境和生物样品中目标物质的高灵敏度检测。
2. 微纳加工技术的发展微纳加工技术是纳米传感器技术的基础。
随着微纳加工技术的不断发展,纳米传感器可以实现更高的集成度、更小的尺寸和更低的能耗。
微纳加工技术的进展使得纳米传感器可以实现在微型芯片上集成多个传感单元,从而实现对多个参数的同时监测。
3. 传感器研究的跨学科合作纳米传感器技术的发展离不开不同领域的跨学科合作。
材料科学、工程学、物理学、化学等学科的知识汇聚起来,共同推动纳米传感器技术的进步。
跨学科合作使得研究人员可以通过分享知识和经验来解决技术挑战,提高纳米传感器的性能和可靠性。
二、纳米传感器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1. 智能化未来纳米传感器将向智能化方向发展。
通过引入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算法,纳米传感器可以实现对环境变量的自动检测和分析,从而实现自适应和自学习的功能。
智能化的纳米传感器将大大提高传感器的自动化水平,减少人为操作和干扰。
2. 多功能化纳米传感器将朝着多功能化方向发展。
传统的传感器通常只能对单个参数进行检测,而纳米传感器可以通过调整材料组分和结构设计,实现对多个参数的同时检测。
例如,可以设计一种纳米传感器,它可以同时检测温度、湿度和气体浓度等多个参数,从而实现对环境的全面监测。
3. 自供能未来的纳米传感器将朝着自供能方向发展。
气体传感器的材料选择与应用研究
气体传感器的材料选择与应用研究一、引言气体传感器是一种关键的技术,用于监测环境和过程中存在的气体浓度。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和环境污染的日益加重,对气体传感器的需求越来越高。
对于不同的应用场合和工作要求,需要选择不同的材料以满足传感器的性能要求。
本文将就气体传感器的材料选择和应用进行研究。
二、气体传感器常用材料1. 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材料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材料是气体传感器材料中最常用的一种。
这种材料基于其表面在不同气体环境下的电学性质变化而工作。
金属氧化物半导体传感器有良好的选择性和灵敏度,且可用于各种气体和气体混合物。
其中常用的材料包括二氧化锡、氧化锌、二氧化钛等。
2. 半导体量子点材料半导体量子点是小于10纳米的半导体颗粒。
这种材料具有高灵敏度、高选择性、迅速回应速度和长期稳定性等优点,可以应用于气体传感器中。
一些研究者已经成功地利用半导体量子点材料开发出高响应的气体传感器。
3. 导电聚合物材料导电聚合物材料可作为一种替代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材料的选择,其优点包括灵活性、低成本和易纳入集成电路等。
聚苯胺是一种重要的导电聚合物材料,可用于氧化氮、氨气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等气体的传感。
4. 贵金属氧化物材料贵金属氧化物材料因其高响应性和选择性而被广泛应用于气体传感器中。
其价格昂贵,但由于其优异性能和高质量,它们仍然是气体传感器材料中的重要选择。
铂氧化物是其中最常用的材料之一。
三、气体传感器的应用研究1. 环境监测气体传感器可用于监测环境中的有害气体和空气质量。
例如,二氧化氮传感器可用于监测室内和室外空气中的空气污染程度。
另外,气体传感器在测量建筑物中的气体含量以及测量温室气体浓度方面也具有潜在应用。
2. 工业监测气体传感器可在工业监测中使用。
例如,二氧化碳传感器用于监测生产过程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从而确保工业过程的安全性。
气体传感器还可用于检测氧气浓度、温度和湿度等变量,这些变量对许多生产流程和产品有多种影响。
纳米传感器的原理与应用
纳米传感器的原理与应用1.表面效应:纳米材料的表面相对于它们的体积更加活性。
当目标物质接触到纳米传感器的表面时,会引起材料表面的电子结构或分子结构的改变,通过测量这些变化就可以检测到目标物质。
例如,纳米金属颗粒表面的等离子共振可以用来检测环境中的有害气体。
2.量子效应:纳米尺度下,物质的量子效应开始变得显著,这些效应可以用来制造高灵敏度的传感器。
例如,纳米晶体材料的荧光性质受到周围环境的微小变化影响,可以用来检测细胞病变等。
3.理论效应:纳米材料的电学、光学、磁学等特性可以通过理论模型进行计算和预测。
通过测量这些特性,可以得到目标物质的相关信息。
例如,纳米晶体管的电学特性和压强的关系可以用来检测压力变化。
1.生物医学:纳米传感器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主要包括生物分子的检测、药物递送和细胞成像等。
通过对细胞和组织的微小变化的检测,可以实现病变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2.环境监测:纳米传感器可以检测环境中的有害气体、水质污染和土壤质量等。
通过实时监测环境中的微小变化,可以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治理。
3.工业生产:纳米传感器可以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检测微小的物质变化,并实时监控生产环境的质量和安全性。
通过准确的监测和控制,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4.信息技术:纳米传感器可以用于信息存储和通信。
使用纳米尺度的材料和结构可以大大提高信息存储和传输的速度和容量。
总之,纳米传感器凭借其高灵敏度和快速响应的特点,在多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纳米传感器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并为我们提供更好的生活质量和环境保护。
纳米传感器技术及其应用前景
纳米传感器技术及其应用前景随着科技不断进步,纳米材料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就是纳米传感器技术。
随着纳米材料的研究不断深入,人们对纳米传感器的应用前景也越来越期待,下面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纳米传感器技术及其应用前景。
一、纳米传感器技术的概念纳米传感器是一种基于纳米技术的传感器,它利用纳米材料的特殊性质,结合物理、化学、生物等多学科知识,可以对微小的物理、化学、生物参数进行检测和测量。
二、纳米传感器技术的发展历程纳米传感器技术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初的碳纳米管,碳纳米管因其特有的纳米结构和高表面积被广泛应用于传感器领域。
2001年,来自美国纳米技术领域的两位科学家A. Paul Alivisatos和Charles M. Lieber首次将纳米颗粒应用于易位识别,开辟了纳米颗粒在生物传感领域的应用。
三、纳米传感器技术的应用领域1. 环境监测纳米传感器可以对空气中的污染物、地下水的污染程度、土壤温度和湿度等各种环境因素进行检测,以便及时采取措施保护环境。
2. 医学检测纳米传感器可以检测人体内的生化参数、生理信号、检测器官功能,有助于人们更加准确地诊断疾病和进行治疗。
3. 智能家居纳米传感器可以监控家居内的空气质量、温度、湿度、房屋安全等因素,使得家居更加智能化和人性化。
4. 工业控制纳米传感器可以在制造业、化工、生物制药等领域进行现场监控、自动控制和在线监测等方面发挥作用,为工业生产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
四、纳米传感器技术的特点1. 灵敏度高纳米传感器能够感知到物质的微小变化,比传统的传感器灵敏度更高。
2. 能耗低由于其微小的体积和低功耗元器件,纳米传感器所需的能源相对比较小。
3. 可重复使用纳米传感器通过重复受检测物质便能很好地复现出检测结果。
4. 对人体有较小或无害的影响由于纳米传感器的体积很小,所以它对人体产生的影响也很小。
五、纳米传感器技术的展望随着纳米传感器技术的发展,其应用前景越来越广阔。
SnO2的研究
二氧化锡膜气敏传感器核心研究深入探讨摘要:在论述二氧化锡气敏机理的基础上,介绍了通过掺杂金属、金属离子、金属氧化物等方法制备二氧化锡膜气敏传感器的研究成果以及二氧化锡传感器阵列电鼻子的研究现状,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一、引言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与该项技术相结合的气敏传感器的研究已经成为热门课题。
这类传感器以其较好的灵敏度和选择性、良好的响应和恢复时间以及较长的使用寿命,而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有毒有害气体、可燃气体、工业废气、环境污染气体的检测。
1931年,研究人员发现金属氧化物 Cu2O的电导率随H2O蒸汽的吸附而改变,从此拉开了材料气敏特性研究的序幕,并将这种特性与传感器技术相结合而制成气敏传感器。
气敏传感器的敏感材料主要是导电聚合物、金属氧化物和复合氧化物。
导电聚合物包括聚吡咯、聚噻吩、聚吲哚、聚呋喃等;金属氧化物则包括SnO2、ZnO、WO3、Fe2O3、 TiO2、CeO2、Nb2O5、Al2O3、In2O3、LnMO3(Ln=La、Gd ,M=Cr、Mn、Fe、Co)等,其中又以SnO2、 ZnO、Fe2O3 三大体系为主;复合氧化物主要为MxSnO3(M=Cr、Mn、Fe、Co)。
目前普遍采用的方法是以二氧化锡(SnO2)为基材,通过掺杂等方法制备出气敏传感器,用以检测某种气体的成分和浓度。
二、二氧化锡气敏机理的理论模型SnO2 属于N型半导体,含有氧空位或锡间隙离子,气敏效应明显。
关于其气敏机理的理论模型有多种[1],一般认为其气敏机理是表面吸附控制型机制[2],即在洁净的空气(氧化性气氛)中加热到一定的温度时对氧进行表面吸附,在材料的晶界处形成势垒,该势垒能束缚电子在电场作用下的漂移运动,使之不易穿过势垒,从而引起材料电导降低;而在还原性被测气氛中吸附被测气体并与吸附氧交换位置或发生反应,使晶界处的吸附氧脱附,致使表面势垒降低,从而引起材料电导的增加,通过材料电导的变化来检测气体。
二氧化锡纳米传感器发展趋势及应用
二氧化锡纳米传感器发展趋势及应用文章概述了基于二氧化锡纳米传感器的发展趋势及应用,主要综述各种形貌的纳米二氧化锡材料的制备方法,以及其在气体传感器(CO,CO2,H2,SO2,NOx等)方向的应用。
标签:二氧化锡;纳米材料;气体传感器纳米材料是指三维空间中至少有一维处于纳米尺寸范围(1-100 nm)或由它们作为基本单元构成的材料,具有表面效应、量子尺寸效应、小尺寸效应、宏观量子隧道效应等特性[1]。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纳米材料的合成及其基础应用一直受到广泛的关注。
金属氧化物(MxOy)纳米材料(纳米线,纳米管,纳米带等)因其特有纳米结构及其在基础研究领域和工业中的潜在应用引起了人们特别的关注。
在这些金属氧化物中,二氧化锡(SnO2)是一种重要的宽带隙(3.6-4.0 eV)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材料,因其优良的物理化学性能,被应用在诸多领域,如气敏传感器、透明导电薄膜、太阳能电池、催化剂等[2]。
传感器是指能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照一定的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或装置,通常由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组成。
气体传感器(Gas Sensor)是以气敏器件为核心组成的将被测气体浓度转换为与其成一定关系的电量输出的装置或器件。
它具有响应快,定量分析方便,成本低廉,实用性广等优点。
从半导体气敏元件的产生至今,半导体气体传感器已有近五十年的发展。
由于其小尺寸效应及表面效应,纳米SnO2具有特殊的气敏性能,在气体传感器方面有着潜在的应用。
1962年Fafuchi等制作了世界上首只SnO2气体传感器,并于1968年实现了商品化,这极大的推动了半导体气敏元件的发展[3-5]。
本文主要對近年来SnO2纳米传感器中纳米SnO2的各种制备方法进行总结,同时突出其近年来在气体传感(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等)方向的研究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1 纳米SnO2的不同制备方法1.1 溶液法溶液法是制备纳米金属氧化物最常用的,最有效的方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产率高以及形貌可控等优点。
二氧化锡气体传感器
3.1优点:(1)工作温度低,其最佳工作温度在300℃以下;(2)在一般检测范围内,SnO2气敏元件的电阻率变化范围大,输出信号强。
3.2缺点:SnO2作为材料也存在一定缺点,例如在选择性、寿命、可靠性等方面有待于进一步完善,若可燃性气体浓度过大,工作温度过高,有火灾危险等。
[2]赵全明,王广健,等.二氧化锡膜气敏传感器最新研究成果[J ] .传感器世界,2002 , (7) :1 - 6.
[3]张义华,等.纳米SnO2制备及其气敏特性分析[J ] .传感器技术,1999 ,18 (6) :36 - 39.
[4]郭纯生.纳米技术-传感器发展的新契机[J ] .传感器技术,
4.3控制工作温度及环境湿度影响:温度过高易引起可燃性气体的燃烧,导致爆炸,应尽可能制作可在低温下工作的传感器,用纳米材
料制得元件就可大大降低传感器的工作温度,这是目前传感器技术发展的一个方向。同时可以采用在传感器表面添加不与被检测气体及SnO2表面发生反应的干燥剂成分,吸收水分。
5.参考文献
[1]张晓芬. SnO2气敏材料研究进展[J ] .松辽学刊(自然科学版) ,2002 , (5) :65 - 68.
1.1.2旁热式:其管芯增加了一个毛细陶瓷管,加热丝穿入陶瓷管中,在管外涂制金电极作为测量元件电阻的信号电极,在金电极外涂敏感材料,经烧制而成。这种结构克服了直热式元件的某些缺点,由于加热丝不与气敏材料接触,避免了测量回路与加热回路之间的相互干扰,元件性能的一致性有较大提高,机械强度也大为改善。
1.2厚膜型:一般以很薄的氧化锅陶瓷片为基板,在基板的向涂制出加热器,另面用蒸发、溅射等方法制作条形金(或铂)电极,在电极上采用丝网印剧技术,将配制好的气敏浆料涂印上,再绎干燥烧结而成
二氧化锡纳米材料
二氧化锡纳米材料
二氧化锡纳米材料是一种重要的纳米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以下是关于二氧化锡纳米材料的详细信息:
制备方法:二氧化锡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多种多样,常见的有溶胶-凝胶法、气相法、水热法等。
其中,溶胶-凝胶法是一种常用且较为简单的方法,该方法通过溶胶状态的锡化合物制备出凝胶,并经过热处理得到二氧化锡纳米材料。
性质特点:二氧化锡纳米材料具有优异的电学、光学和催化性能。
这些性能使得二氧化锡纳米材料在传感器、光电器件、催化剂和能源材料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
应用领域:二氧化锡纳米材料在催化有机物的氧化、还原和酯化等反应中具有重要的催化应用前景。
此外,它还可用于制备传统燃料电池和新型能源储存材料,为能源领域的研究和发展提供支持。
在电子新材料方面,二氧化锡纳米材料也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例如用于制备二氧化锡/纳米二氧化锡复合材料等。
总之,二氧化锡纳米材料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新型材料,其制备方法多样,性能优异,应用领域广泛。
随着纳米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的深入研究,二氧化锡纳米材料的性能和应用将进一步拓展。
传感器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传感器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传感器是一种能够感知、检测并转换环境中各种物理量、化学量或生理量的装置或设备。
它们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工业控制、交通运输、医疗健康、环境监测等。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传感器技术也在不断突破创新,展现出了许多新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一、研究现状1.微纳传感器技术:随着半导体制造工艺的进步,微纳加工技术不断发展,使得制造出尺寸小、功耗低、灵敏度高的微纳传感器成为可能。
微纳传感器在医疗检测、精密制造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2.多模态传感器技术:传感器可以通过测量多个不同的物理量来提高其感知能力和准确性。
多模态传感器技术将不同类型的传感器结合起来,使得传感器可以实现多种功能,提高数据采集的全面性和稳定性。
3.智能化传感器技术:传感器通过与智能算法的结合,可以实现数据的自动处理和分析,从而提供更加准确的信息。
智能化传感器技术应用于智能家居、智能交通等领域,可以提升系统的智能化程度和服务质量。
4.纳米传感器技术:纳米传感器利用纳米材料的特殊性质,可以实现对微小的物理量和化学量的高灵敏度检测。
纳米传感器技术在生物医学、环境监测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二、发展趋势1.微型化和集成化:传感器的体积和功耗将进一步减小,同时不同类型的传感器将更加紧密地集成在一起,实现多功能一体化。
2.高性能和高灵敏度:传感器的灵敏度将进一步提高,可以实现对微小物理量或化学量的高精度检测。
同时,传感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也将得到增强。
3.真正智能化:传感器将具备更强的自主学习和自适应能力,能够根据环境和任务的变化来自动调整参数和模型,提供更加精准和个性化的服务。
4.多功能化和多源融合:传感器将不再局限于单一或少数物理量的感知,而是能够同时感知多个不同的物理量,实现多功能化和多源融合。
5.网络化和互联化:传感器将通过网络连接实现实时数据传输和远程控制,构建起一个庞大的传感器网络,实现对环境的全方位监测和控制。
二氧化锡纳米材料的光电性能探讨
二氧化锡纳米材料的光电性能探讨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纳米材料的光电性质一直是研究的热点。
二氧化锡是一种很有潜力的光电材料,在太阳能电池、传感器、储能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二氧化锡纳米材料的光电性能探讨。
一、二氧化锡纳米材料的制备在纳米材料的制备过程中,常用的方法有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生物法等。
二氧化锡的物理制备方法包括溅射法、蒸发法、离子束法等。
化学制备方法包括水热法、沉淀法、微波法等。
而生物法则利用生物体系中的生物成分作为反应体系或模板,制备出纳米材料。
其中,水热法是较为简单有效的方法之一,制备出的二氧化锡纳米材料质量较高。
二、二氧化锡纳米材料的光电性能1. 光催化性能许多报道表明,二氧化锡纳米材料具有优异的光催化性能。
光催化剂是指在光照条件下,利用光子能量激发催化剂表面电子,使得催化剂表面具有氧化、还原能力,从而催化某些反应的发生。
二氧化锡纳米材料具有较宽的光吸收范围和高的电导率,能够将光子转化为电子。
通过调节制备过程中的温度、反应时间等参数,可以得到具有不同形态和结构的二氧化锡纳米材料,从而实现对光催化反应的调控。
二氧化锡纳米材料的光催化性能主要应用在环境治理、有机合成等领域。
2. 光电化学性能光电化学性能是指光子能激发材料表面产生的电子和空穴的行为。
二氧化锡纳米材料具有较高的光电转换效率和稳定性,主要是由于其具有较好的光吸收能力和良好的电荷传输性能。
太阳能电池是利用光生电子和空穴的行为将光能转化为电能的设备,而二氧化锡纳米材料是太阳能电池中的重要组成材料之一。
通过改变二氧化锡纳米材料的粒径、形态、微结构等参数,可以实现对其光电化学性能的调控,从而提升其在光电器件中的应用性能。
3. 光学性能光学性能是指纳米材料对光的吸收、散射和透射等光学行为。
二氧化锡纳米材料通过改变其形态和尺寸,可以实现对其光学性能的调控。
一般而言,较小的纳米粒子会表现出较强的光学吸收性能,而较大的纳米粒子则表现出较高的透射性和反射性。
化学传感器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化学传感器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在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下,化学传感器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化学传感器是一种能够检测和测量目标物质的化学信息并将其转化为可观测信号的装置。
本文将介绍化学传感器技术的发展历程以及其在生活和工业领域中的应用。
一、化学传感器技术的发展历程化学传感器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
当时,人们发现某些物质的电导率会随着环境中某种化学物质的浓度变化而变化,从而奠定了化学传感器的基础。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化学传感器逐渐变得更加灵敏、精确和可靠。
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化学传感器技术迎来了一次革命性的突破。
提出了许多新的传感原理和材料,如光学传感器、电化学传感器和生物传感器等。
这些新的传感器原理和材料为化学传感器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21世纪以来,纳米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化学传感器技术的创新提供了新的机遇。
纳米材料的引入使得传感器的灵敏度和选择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另外,智能化、微型化和便携化等新技术的应用,也使得化学传感器在实际应用中更加方便和可靠。
二、化学传感器技术的应用领域1. 环境检测化学传感器广泛应用于环境检测领域。
例如,通过测量臭氧浓度来监测空气质量,测量水中的PH值来判断水质污染程度等。
化学传感器的高灵敏度和高选择性是保证环境检测结果准确可靠的关键。
2. 医疗诊断化学传感器在医疗诊断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例如,通过测量血液中某种物质的浓度来判断患者的身体状况,检测呼气中的气体成分来诊断疾病等。
化学传感器能够实时、非侵入性地监测体内的化学信息,为医生提供准确的诊断依据。
3. 工业生产化学传感器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也非常广泛。
例如,在化工厂中,通过测量反应过程中某种物质的浓度来控制反应的进行,提高产品质量和产量。
在食品工业中,化学传感器可用于检测食品中的添加物和污染物,保障食品安全。
4. 安全监测化学传感器还可以用于安全监测领域。
例如,通过测量燃气中有害气体的浓度来判断是否存在火灾和爆炸的风险,检测饮用水中的有害物质浓度来保障公众健康等。
气敏材料
电子陶瓷与器件姓名:范士杰学号:20081003597班号:033082-29指导老师:公衍生NO2 气体传感器敏感材料( NO2 gas sensor sensitive materials )摘要: 主要介绍了用作NO传感器的一些氧化物半导体气敏材料,具体有二氧化锡纳米2棒. WO3气敏元件和最新研究的纳米CuO敏感材料。
大致描述了相应气敏元件或者传感器的制作实验以及对这些元件进行集体的气敏性能测试,进行参比实验和数据分析。
说明了氧化物半导体用作NO2气体传感器的优异性能。
另外,对于氧化物气敏材料对NO2气体敏感机理进行了简单分析。
Introduces some of the sensor for NO2 oxide semiconductor gas sensitive material, specifically SnO stick. WO3 gas sensor and the latest research of Nano-CuO-sensitive materials. General description of the corresponding production of gas sensors or sensor components of these experiments and the collective performance of the test gas, the reference experiments and data analysis. Shows the oxide semiconductor gas sensor for NO2 excellent performance. In addition, oxide gas-sensing material for NO2 gas sensitivity of the mechanism of a simple analysis.关键词: NO2 ; 气体传感器; 敏感材料; 纳米氧化物;气敏性能前言二氧化氮(NO2 ) 气体是一种强毒性气体,主要来源于汽车和炼油厂燃烧产生的废气,是引起酸雨、光化学烟雾以及腐蚀等环境问题的工业污染物之一,而且它对人体呼吸道有强烈的刺激作用,严重时造成肺损害甚至肺水肿。
化学传感器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前景
化学传感器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前景化学传感器技术是一种基于化学反应原理的传感器技术,它能够通过识别和量化物质的化学特性,有效地探测环境中的各种物质的存在和浓度变化。
在过去的数十年中,随着纳米技术、生物技术和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化学传感器技术已经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并在工业、医疗、农业、环境保护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从化学传感器技术的发展历程、应用领域、技术优势和发展趋势四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化学传感器技术的发展历程化学传感器技术是近几十年来科技发展的产物,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末。
最早的化学传感器主要是利用金属氧化物、导电高分子等响应物质对气体和气相污染物的敏感性进行测量,展现了其准确性和实用性。
而后,随着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纳米技术和光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化学传感器技术在实现对多种化学物质测量的同时,还可以快速、准确地捕捉和分析微小的化学信号。
现在化学传感器技术不仅可以用于气体测量,还可以与生物技术相结合,实现对液体和固体物质测量,逐渐成为研究和应用领域的重要工具之一。
二、化学传感器技术的应用领域1. 工业:化学传感器技术在工业领域中可用于实时监测化工生产过程中的有害物质浓度,提高安全性和产量,还可以通过电子鼻等传感器技术,用于检测在线故障等问题。
2. 医疗:化学传感器技术可以帮助医生或者患者进行医学诊断和治疗方案的选择,并且还可以降低医疗成本,提高医疗质量。
例如,在糖尿病的治疗中,正在研究一种基于化学传感器技术的“智能注射器”,该注射器通过测量实时的血糖水平来自动调节胰岛素的注射量,从而提高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
3. 农业:化学传感器技术可以实现对农作物的智能管理,可通过对约定参数的敏感检测来防止虫害、病毒、化学污染和恶劣天气灾害的影响。
该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地球资源的管理,还可以大幅降低整体农药使用量、提高粮食生产效率和防治农业生产中的疾病。
4. 环境保护:化学传感器技术可以用于水质、空气和土壤监测,对环保工人、环保专家及各级政府单位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2024年纳米传感器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纳米传感器市场发展现状引言纳米技术作为21世纪最具前景和潜力的技术之一,已经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纳米传感器作为纳米技术的重要应用之一,具有高灵敏度、小尺寸、快速响应等优点,在医药、生物、环境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本文将对纳米传感器市场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
1. 纳米传感器市场概述纳米传感器是利用纳米技术制备的传感器,它可以对微观和纳米级别的物理、化学、生物性质进行监测和检测。
纳米传感器具有体积小、灵敏度高、响应速度快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环境监测、食品安全等领域。
2. 市场规模和增长趋势根据市场研究报告,纳米传感器市场自2015年以来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市场规模逐年扩大。
预计到2025年,纳米传感器市场的价值将达到数百亿美元。
纳米传感器在医疗诊断、智能手机、汽车领域等市场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3. 主要应用领域3.1 医疗诊断纳米传感器在医疗诊断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监测体内微量分子、药物和生物标志物,纳米传感器可以实现早期疾病诊断、药物释放监测和治疗效果评估等功能。
同时,纳米传感器还可以用于体外检测、血液分析和疾病筛查等方面。
3.2 环境监测随着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纳米传感器在环境监测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受关注。
纳米传感器可以用于大气污染物、水质污染物和土壤污染物的监测和检测。
其高灵敏度和快速响应的特点使得纳米传感器成为监测环境污染的有力工具。
3.3 智能手机纳米传感器在智能手机领域的应用也日益增多。
纳米传感器可以用于智能手机的指纹识别、体感控制、环境监测等方面。
通过与智能手机的连接,纳米传感器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多的智能化功能和服务。
4. 主要市场参与者目前,纳米传感器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包括传感器制造商、纳米材料供应商和应用系统供应商等。
国内外的企业和研究机构都在积极推动纳米传感器的研发和应用。
一些知名企业已经开始商业化纳米传感器产品,并取得了一定的市场份额。
5. 市场挑战与机遇纳米传感器市场面临着技术门槛高、生产成本高、标准和规范尚不完善等挑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氧化锡纳米传感器发展趋势及应用文章概述了基于二氧化锡纳米传感器的发展趋势及应用,主要综述各种形貌的纳米二氧化锡材料的制备方法,以及其在气体传感器(CO,CO2,H2,SO2,NOx等)方向的应用。
标签:二氧化锡;纳米材料;气体传感器纳米材料是指三维空间中至少有一维处于纳米尺寸范围(1-100 nm)或由它们作为基本单元构成的材料,具有表面效应、量子尺寸效应、小尺寸效应、宏观量子隧道效应等特性[1]。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纳米材料的合成及其基础应用一直受到广泛的关注。
金属氧化物(MxOy)纳米材料(纳米线,纳米管,纳米带等)因其特有纳米结构及其在基础研究领域和工业中的潜在应用引起了人们特别的关注。
在这些金属氧化物中,二氧化锡(SnO2)是一种重要的宽带隙(3.6-4.0 eV)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材料,因其优良的物理化学性能,被应用在诸多领域,如气敏传感器、透明导电薄膜、太阳能电池、催化剂等[2]。
传感器是指能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照一定的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或装置,通常由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组成。
气体传感器(Gas Sensor)是以气敏器件为核心组成的将被测气体浓度转换为与其成一定关系的电量输出的装置或器件。
它具有响应快,定量分析方便,成本低廉,实用性广等优点。
从半导体气敏元件的产生至今,半导体气体传感器已有近五十年的发展。
由于其小尺寸效应及表面效应,纳米SnO2具有特殊的气敏性能,在气体传感器方面有着潜在的应用。
1962年Fafuchi等制作了世界上首只SnO2气体传感器,并于1968年实现了商品化,这极大的推动了半导体气敏元件的发展[3-5]。
本文主要對近年来SnO2纳米传感器中纳米SnO2的各种制备方法进行总结,同时突出其近年来在气体传感(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等)方向的研究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1 纳米SnO2的不同制备方法1.1 溶液法溶液法是制备纳米金属氧化物最常用的,最有效的方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产率高以及形貌可控等优点。
溶液法主要包括水热法和化学沉积法。
Firooz等人通过水热法制备得到SnO2纳米颗粒和纳米棒[6]。
首先,将SnCl2·2H2O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搅拌至溶液澄清,随后加入溴化十六烷三甲基铵(CTAB)加入溶液中,130℃反应24h,制备得到SnO2纳米颗粒和纳米棒。
吴等人通过水热法改变不同的反应条件制备得到多种不同形貌的SnO2纳米结构[7]。
化学沉积法与水热法反应过程相似,但化学沉积法一般在低于100℃的敞开体系中。
徐等人在95℃下,将SnCl2·5H2O与水的沉淀物与尿素溶液一起搅拌,随后将铝管插入反应体系中,反应六小时后,SnO2纳米片沉积在铝管上[8]。
1.2 固体前驱体热转换法这种方法跟化学沉积法相似,但一般需要更高的反应温度。
首先,通过化学反应制备得到固体前驱体沉淀物,随后通过较高温度使固体前驱体沉淀物水解,而在此过程中,形成形貌较为均一的SnO2纳米结构。
对于固体前驱体热转换法而言,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在高温水解过程中,要控制好体系的酸碱平衡(PH),这将直接影响形成的SnO2纳米结构的形貌和尺寸。
这种固体前驱体转换法最大的优势在于更简单、更易于控制大尺寸纳米结构的形成,在催化和气体传感领域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
1.3 电化学沉积法电化学沉积法常被应用于多孔纳米金属氧化物的制备过程中。
它是一种低温下的简单反应,主要优点包括:控制纳米材料定向生长,控制纳米材料的形貌与尺寸以及严格控制沉积参数(沉积电压,沉积电流以及沉积温度等)。
图1阐述了电化学法制备纳米金属氧化物材料的过程。
Jeun等人通过电化学沉积法制备得到了SnO2/ CuO复合纳米泡沫。
首先将Sn/SnO2基底放入电解质溶液(硫酸盐,硫酸铜)中,控制电流密度为0.667 A·cm-2,电沉积10秒后,加热到700℃,并保持一小时,制备得到SnO2/CuO复合纳米泡沫[9]。
1.4 热氧化法热氧化法是一种制备一维纳米金属氧化物的常用方法。
在特定的气流(氧气,氮气等)中,通过高温加热金属基底制备得到纳米金属氧化物。
而在这过程中,形貌生长主要是由反应温度(400-700℃),反应时间以及反应气流速度决定的。
鲁等人通过热转换法制备得到SnO2纳米颗粒,并成功将其应用于氢气传感器中。
首先将金属锡沉积在不同厚度(10-100 nm)的基底上,随后在氧气流(流速为200 mL/min)中,加热锡沉积物(不同的温度,不同的反应时间),制备得到SnO2纳米颗粒,并用于氢气检测[10]。
2 纳米SnO2在气体传感器中的应用由于小尺寸效应及表面效应,纳米SnO2具有特殊的气敏性能,在气体传感器方面有着潜在的应用。
常用于各种污染性气体的检测,包括: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硫化碳以及氮氧化物等。
测试的主要参数主要是灵敏度、反应时间和恢复时间。
2.1 一氧化碳气体检测利用纳米SnO2气体传感器检测一氧化碳气体时,主要是一氧化碳与氧物种(O-和O2-)之间的反应,而且这种反应通常发生在纳米SnO2表面,具体的反应机理如下所示:CO+O-=CO2+e-或CO+O2-=CO2+2e-鲁等人报道了一种介孔SnO2纳米材料,当1000ppm的一氧化碳暴露其表面,这种介孔纳米SnO2拥有最高的敏感度(45%)。
除此之外,當测试120小时后,这种介孔纳米SnO2仍拥有较高的灵敏度,证明纳米SnO2气体传感器具有较高的稳定性[11]。
2.2 氢气检测氢气(H2)是变压器油中溶解的主要故障特征气体之一,能有效反映电力变压器的高能放电、火花放电或局部放电等电性故障和油局部过热现象。
气体传感器技术是油中溶解微量气体在线监测的关键。
陈等人采用CuO掺杂SnO2纳米传感器研究其对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H2的检测特性,并介绍其制备方法和实验步骤,分析其气敏机理[12]。
CuO掺杂SnO2后形成了许多p-n结,从而改变了复合SnO2基纳米传感器对H2气体的气敏特性;与纯SnO2气体传感器相比,CuO-SnO2纳米气体传感器对H2表现出更高的灵敏度和更快的响应特性,并保持良好的线性度和稳定性。
2.3 二氧化碳气体检测与检测一氧化碳气体相似,SnO2传感器检测二氧化碳气体发生在SnO2表面,反应发生在二氧化碳与氧物种(O-和O2-)之间。
张等人以纳米SnO2为基体材料加入40%的活性CuO材料,制备出对CO2具有敏感性的气体敏感材料,其检测浓度范围为0~5%[13]。
实验结果表明,在SnO2-CuO敏感材料的基础上掺杂适量CeO2、Ag2O、Bi2O3等氧化物,不仅提高了其对CO2气体的灵敏度,而且可以提高其稳定性,从而改善了其对CO2的敏感特性。
2.4 二氧化硫氣体检测与上述检测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的机理一样,纳米SnO2检测二氧化硫气体的基本原理如下反应式所示:SO2+O-=SO3+e-或SO2+O2-=SO3+2e-金属氧化物作为气体传感器的性能受上述反应的影响。
Das等人报道了在350℃下,对于不同浓度的SO2,纳米SnO2有着不同的响应灵敏度[14]。
当SO2气体的浓度为5ppm时,SnO2的检测灵敏度为20%;当浓度达到100ppm时,检测灵敏度为37%;而当SnO2中掺杂0.15%的钒后,检测灵敏度高达70%。
2.5 氮氧化合物(NOx)气体检测SnO2传感器检测氮氧化物(NO2、NO、N2O)的基本原理如下:(1)对于NO2气体,NO2+2e-=NO2-NO2-+2O-=NO+2O2-(2)对于NO气体,NO+e-=NO-2NO-=N2+2O-(3)对于N2O气体,N2O+e-=N2O-N2O-=N2+O-Khuspe等人报道了基于SnO2的NO2气体传感器[15]。
在200℃下,当NO2气体浓度为100ppm时,SnO2气体传感器的灵敏度为19%。
除此之外,对不同的NO2气体浓度(10,20,40,60,80和100 ppm),SnO2气体传感器的反应时间和恢复时间不同。
当暴露在SnO2传感器表面的NO2浓度越高时,SnO2传感器的反应时间越短,同时恢复时间越长。
随后,他们通过研究发现纯SnO2是N2O气体传感器最好的金属氧化物半导体[16]。
但是,将0.5 wt% SrO掺杂在SnO2中,N2O传感器的灵敏度由1.66%增加到4.5%,相应的反应时间变短。
3 总结与展望自1962年,Fafuchi等制作了世界上首只SnO2气体传感器以来,SnO2纳米传感器的研究一直是研究的热点。
随着纳米技术的迅速发展,常用纳米SnO2制备方法主要包括溶液法(水热法和化学沉积法)、固体前驱体热转换法、电化学沉积法、热转换法等。
在这当中,溶液法是制备纳米金属氧化物最常用的,最有效的方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产率高以及形貌可控等优点。
其次,本文总结了SnO2纳米传感器在污染气体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硫化碳以及氮氧化物等气体检测。
进一步改进SnO2纳米传感器的灵敏度、反应时间和恢复时间,最常用的策略是进行摻杂,通过不同的化学掺杂可以进一步提高SnO2纳米传感器的灵敏度、反应时间。
在此基础上,如何进一步提高的是SnO2纳米传感器气体检测系统智能化、数字化的水平,如何进一步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这将是研究的热点。
参考文献[1]张万忠,李万雄.纳米材料研究综述[J].湖南农学院学报,2003,23(5):397-400.[2]高赛男,袁高清,廖世军.纳米氧化锡的制备及其研究进展[J].河南化工,2005,22:9-12.[3]杨华明,杜春芳,欧阳静,等.掺杂纳米SnO2气体传感器的研究进展[J].微纳电子技术,2005,04:145-149.[4]刘崇进,郑大日,陈明光,等.气体传感器的发展概况和发展方向[J].计算机自动测量与控制,1999,7(2):1-11.[5]柏自奎.金属氧化物微气体传感器制备技术的研究进展[J].传感器技术,2005,24(9):4-7.[6]A. A. Firooz,A. R. Mahjoub and A. A. Khodadadi,Preparation of SnO2 nanoparticles and nanorods by using a hydrothermal method at low temperature,Materials Letters,2008,62(12-13):1789-1792.[7]M. Wu,W. Zeng,Q. He,and J. Zhang,Hydrothermal synthesis of SnO2 nanocorals,nanofragments and nanograss and their formaldehyde gas-sensing properties,Materials Science in Semiconductor Processing,2013,16(6):1495-1501.[8]M. H. Xu,F. S. Cai,J. Yin,Z. H. Yuan,and L. J. Bie,Facile synthesis of highly ethanol-sensitive SnO2 nanosheets using homogeneous precipitation method,Sensors and Actuators B:Chemical,2010,145(2):875-878.[9]J. H. Jeun,D. H. Kim and S. H. Hong,SnO2/CuO nanohybrid foams synthesized by electrochemical deposition and their gas sensing properties,Materials Letters,2013,105(58):61.[10]C. Lu,Z. Chen and V. Singh,Highly hydrogen-sensitive SnO2 nanoscale-particle films with platinum electrodes,Sensors and Actuators B:Chemical,2010,146(1):145-153.[11]G. Lu,K. L. Huebner,L. E. Ocola,M. Gajdardziska-Josifovska and J. Chen,Gas sensors based on tin oxide nanoparticles synthesized from a mini-arc plasma source,Journal of Nanomaterials,2006,Article ID 60828,7 pages,2006.[12]陳伟根,李倩竹,徐苓娜,等.3CuO-SnO2纳米传感器的H2检测特性研究[J].仪器仪表学报,2013.[13]张正勇,赵雪宇.基于SnO2-CuO掺杂的CO2氣体敏感特性研究[J].仪表技术与传感器,2011.[14]S. Das,S. Chakraborty,O. Parkash et al.,Vanadium doped tin dioxide as a novel sulfur dioxide sensor,Talanta,2008,75(2):385-389.[15]G. D. Khuspe,R. D. Sakhare,S. T. Navale et al.,Nanostructured SnO2 thin films for NO2 gas sensing applications,Ceramics International,2013,39(8):8673-8679.[16]E. Kanazawa,G. Sakai,K. Shimanoe et al.,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 N2O sensor for medical use,Sensors and Actuators B:Chemical,2001,77(1-2):7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