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饪基础化学第十章滋味和呈味物质

合集下载

烹饪化学(第九章 滋味和呈味物质)课件

烹饪化学(第九章 滋味和呈味物质)课件
相同类型的鲜味剂共存时,与受体结合时
有 竞争作用。
不同类型的鲜味剂共存时,有协同作用。
如:味精与肌苷酸按1:5比例混合,其鲜味 提高6倍。
2. 呈鲜物质
(1)味精 (谷氨酸钠)
L - 型谷氨酸钠是肉类鲜味的主要成分, D - 型异构体则无鲜味。 其鲜味与其离解度有关。
(2)鲜味核苷酸
主要的呈鲜核苷酸:肌苷酸,鸟苷酸。
肉中鲜味核苷酸主要是由肌肉中的ATP降解而 产生。
存放时间过长,肌苷酸变成无味的肌苷,进而 变为呈苦味的次黄嘌呤。
酵母水解物也是鲜味剂,其呈鲜成分是5‘-核糖 核苷酸。
(3)其它鲜味剂
天然存在的有些肽类 如:谷胱甘肽、谷谷丝三肽
植物蛋白质和微生物核酸水解产生的鲜味剂
(三) 涩味和涩味物质
Astringent tast and astringent substance
1.辣味的呈味机理
辣味刺激的部位在舌根部的表皮,产生一种灼 痛的感觉,严格讲属触觉。为机械刺激现象。
辣味物质的结构中具有起定味作用的亲水基团 和起助味作用的疏水基团。
(1)热辣味(hotness)
口腔中产生灼烧的感觉,常温下不刺鼻(挥发 性不大),高温下能刺激咽喉粘膜。
如:红辣椒主要呈辣成分有辣椒素、二氢辣椒 素。胡椒中的胡椒碱。
2. 阴离子抑制咸味
氯离子本身是无味,对咸味抑制最小。
复杂的阴离子不但抑制阳离子的味道, 而且 它们本身也产生味道。
长链脂肪酸或长链烷基磺酸钠盐中阴离 子所产生的肥皂味可以完全掩蔽阳离子的 味道。
六、其他味感物质
(一)辣味和辣味物质
Piquancy and piquancy substance
温度对味觉的影响

《烹饪化学》(第三版)全套教学课件(第24讲)

《烹饪化学》(第三版)全套教学课件(第24讲)
成分是咖啡碱、茶碱等;存在于啤酒中的苦 味物质是啤酒花,由田菊科植物的雌花经水蒸气
蒸馏而得,属于多烯类化合物;存在于柑橘、桃 、杏仁、李子、樱桃中的苦味物质是黄酮类、 鼠李糖、葡萄糖等构成的糖苷;存在于胆汁中的 苦味成分主要是胆酸、鹅胆酸及脱氧胆酸。
第二十一页,共40页。
烹饪加工中可能产生苦味的因素 ➢热加工时火候未掌握好,使原料焦煳产生苦味 ➢使用的调味品本身有药苦味
《烹饪化学》(第三版)全套教学课件(第24讲)
第一页,共40页。
第二节
基本味道及其呈味机理
第二页,共40页。
一、酸味及酸味物质
1、 酸味的机理
➢ 酸味是由H+刺激舌粘膜而引起的味感
,H+是定味剂,A-是助味剂 ➢ 在同样的pH值下,有机酸比无机
酸的酸感更强
➢ 多数有机酸具有爽快的酸味,而多数无机 酸一般具有不愉快的苦涩味,极不适口, 所以,通常无机酸不被用作酸味剂
➢热加工时,产生的苦味氨基酸和苦味低肽物质, 使菜肴带有苦味萜类 ➢加工禽、畜、鱼类的胆囊被弄破,使菜肴产生苦味
第二十二页,共40页。
四、咸味及咸味物质
1、咸味形成的机理
阳离子产生咸味
➢氯化钠和氯化锂是典型咸味的代表
➢钠离子和锂离子产生咸味
阴离子抑制咸味 ➢较复杂的阴离子不但抑制阳离子的味道, 而且它们本身也产生味道
柠檬酸在食品工业中应用更为普遍。
第十一页,共40页。
二、甜味及甜味物质
沙氏理论认为:甜味的产生是由于甜味分子 上的氢键供体和受体与味觉感受器上相应的受 体和供体形成氢键结合,呈甜味物质分子内的
氢键供体和受体之间的距离在30 nm左右。
我国化学家曾广植在此基础上,又提出了他的味觉 板块假说:即味信息的转译取决于不同受体板块所发 出的低频声波振动的频率范围,从而产生各种不同“ 色彩”的酸甜苦咸味感,但他的假说还没有通过实验 来确证。

食品化学 第十章 食品的风味物质

食品化学 第十章 食品的风味物质

印度:酸、甜、苦、辣、咸、涩味、淡味、不正常味
中国:酸、甜、苦、辣、咸、鲜、涩

从生理角度分,只有四种基本味觉:酸、甜、苦、咸
辣味和涩味

辣味:食物成分刺激口腔黏膜、鼻腔黏膜、皮肤、 和三叉神经而引起的一种痛觉。 涩味:食物成分刺激口腔,使蛋白质凝固时而产生 的一种收敛感觉。

二. 呈滋味的物质的特点
500~700
1000~1500
2. 影响因素
(1)结构
A. 聚合度: 聚合度大则甜度降低; B. 异构体:葡萄糖:> , 果糖:> ; C. 环结构: -D-吡喃果糖> -D- 呋喃果糖; D. 糖苷键: 麦芽糖( -1,4苷键)有甜味,龙胆 二糖(-1,6苷键)苦味。
(2)温度

味感——是指食物在人的口腔内对味觉器官的刺激产生的一 种感觉。
› 这种刺激有时是单一的,但大多数情况下是复合的。
心里味觉 物理味觉
形状、色泽和光泽等 软硬度、粘度、温度、咀嚼感、口感
化学味觉
酸味、甜味、苦味、咸味、辣味等

不同地域的人对味觉的分类不一样
日本:酸、甜、苦、辣、咸 欧美:酸、甜、苦、辣、咸、金属味

苹果酸
几乎一切果实中都含有,以仁果类中最多,酸味较柠檬
酸强,呈味时间也长,与柠檬酸合用,可强调酸味,工 业上用合成法生产。

酒石酸
有三种,即D-、L-、D L-,存在于许多水果中,以葡萄
中含量最多,酸味更强,口感稍涩,多与其它酸并用
苦味和苦味物质
Bitterness and bitterness substance
胰岛素。
酸味和酸味物质
Sourness and sourness substance

烹饪原料知识课件第十章 佐助类原料

烹饪原料知识课件第十章  佐助类原料
油脂
甘油+3脂肪酸
植物油脂 动物油脂 (液态) (固态)
油酸 亚油酸 亚麻酸
硬脂酸 软脂酸
1、食用油脂的化学成分
脂肪酸
特点:特点: 123、 、 、未 储 加12精 热存、 、炼 时过又 人的 产程称 体植 生中固 合物 大产醇 成油量生维中泡沉生含沫淀素量并D的较形原高成料黑褐色沉淀
磷脂
甾醇
特点: 1、低温时引起油脂浑浊 2、无营养价值
特点: 1、纯的油脂是无色的 2、油料本身带有带有各种色素
特点:

1、对人体无害 2、引起油脂浑浊
色素
黏蛋白
2、食用油脂的种类
提问: 说出你所知道的食用油脂有哪些?
来 源:植物黄油油(脂Bu、tte动r)是物用脂牛肪奶加工
出来的,把新鲜牛奶加以
种 原料种类:豆 搅油拌之、后花上生层油的、浓芝稠麻状物油
想一想:学过的呈香气的物质有哪些?
香高气温物炸质制都—是 亲脂性的料,能油 较好的溶解在 油脂中!
返回
3.食用油脂在烹调中的作用
同学们知道“过桥米线”的来源吗?
鹅油封面, 汤汁滚烫, 不冒热气。
返回
3.食用油脂在烹调中的作用
为什么炸制后的原料颜色会变?
➢原料中的蛋白质、糖类在油脂的
高温下发生化学变化,产生黄色、 增
分 精炼油:毛油水洗、碱炼除去有害物质

色浅清澈可供食用
色拉油:精炼油进一步脱色、脱臭、脱味
清澈如水,是高级食用油
硬化油:植物油加氢处理制成固体油块 可供食用
3.食用油脂在烹调中的作用
✓增加营养,补充热量 看一看
✓增加风味,香味浓郁 看一看
✓传热迅速,保水防干保温 看一看

食品风味化学味感及呈味物质一PPT课件

食品风味化学味感及呈味物质一PPT课件

第26页/共46页
7/18/2021
1、某物质的味感会因另一味感物的存在而显 著加强,此现象叫作味的相乘作用。如①谷氨 酸钠(MSG)与5´-肌苷酸(5´-IMP)共用能相互增 强鲜味;②麦芽酚几乎对任何风味都能协同, 在饮料、果汁中加入麦芽酚能增强甜味。
2、有时由于几种味感物质的共存也会对人的
感觉或心理产生影响,称为味的对比作用。如
第22页/共46页
7/18/2021
(四) 时间
易溶解的物质呈味快,味感消失也快; 慢溶解的物质呈味慢,但味觉持续时间长。
第23页/共46页
7/18/2021
(五) 物质的化学结构与味感的关系 (relationship of structure with taste)
化学上的“酸”呈酸味, 化学上的“糖”呈甜味, 化学上的“盐”呈咸味, 生物碱及重金属盐则呈苦味。
曾氏认为味感始于呈味物质与味受体的结合引起受体构象改变产生量子交换受体所处板块的振动受到激发产生特殊频率的低频振动通过其他相似板块的共振传导形成神经系所接受的信息2021384262021按照这个低频振动理论不同结构的呈味物会产生相同味感在于它们能使相同的受体板块产生相同的振动频率范围
历史上与味觉有关的故事
第31页/共46页
7/18/2021
五、味觉机理学说
1、处于探索阶段。先后有定味基和助味基理论、生物酶理论、物理吸附理论、化 学反应理论等。除酶理论证据不足以外,其它几种学说大都过于强调味觉是化学 感这一方面,因而虽各有所见,也存在一定的片面性。
2、定味基与助味基学说(若用近代化学键理论予以重新解释较好)认为:酸、咸、 甜、苦的定味基是指能分别形成质子键、盐键、氢键和范德华力4类不同化学键 的结构,其他与受体结合的键合结构便通称为助味基。这种看法过于简单。

食品风味化学ppt

食品风味化学ppt
17
三、苦味(Bittertaste) 和苦味物质
1.苦味机理
苦味物质的化学结构多种多样,生物碱类化合物 一般多具有苦味,其中奎宁是典型的苦味代表物。 苦味化合物与味觉感受器的位点之间的作用类似于 甜味化合物,不过苦味化合物分子中的质子给体 (DH)一般是-OH、-COHCOCH3、-CHCO2CH3, 而质子受体(A)为CHO、-COOH、-COOCH3, 并且DH和A之间距离只有0.15nm.
11
Shallenberger的学说解释不了同样具有AHB结构的化合物为什么甜味强度相差许多倍的 原因,因而后来Kier等对AH-B学说进行了补 充,他们认为在强甜味化合物中还具有第三个 性征,即具有一个适当亲脂区域γ,γ通常是 CH2CH3或C6H5等,γ可以增强甜度。补充后的 学说称为AH-B-γ学说。
18
苦味物质的化学结构多种多样,一般都含有下 列任何一种原子团:-NO2、≡ N、-SH、-S-、 S-S-、-SO3H、=C=S、无机盐类:Ca2+、M g2+、NH4+、生物碱、黄酮类、单宁类、蛋白质水 解产生的苦肽、盐类、胆汗、脲类、蛇麻子等都是 苦味物质。
2
1 食品的滋味与呈味物质 2 食品的香气与呈香物质
3
1.食品滋味与呈味物质
一、食品滋味的形成
1.味觉的生理学 食品中的味是多种多样的,但都是由于食品中可溶
性成分溶于唾液或食品的溶液刺激舌表面的过大脑的分 析产生味觉。
4
味蕾 ①味蕾是一种微结构,具有味孔,并与味觉神经 相通。正常成人口腔中约有9千个味蕾,主要在 舌头表面的乳头中,另有一个部分在上颚、咽喉、 会咽等部位。它的味孔与口腔相通。 ② 数目:成人约有九千多个味蕾。大部分布在 舌头表面的味乳头中;少部分颁布在软颚、咽喉 和会咽处。

《食品生物化学》 10-3模块十 食品的滋味

《食品生物化学》 10-3模块十   食品的滋味

咸味物质
苦味物质
呈味物质
食品工业中常使用的糖浆
1 淀粉糖浆是淀粉经不完全糖化而得的产品,糖分组成为葡萄糖、
麦芽糖、低聚糖、糊精等。
2 异构糖浆是以葡萄糖为原料,在异构酶作用下,使一部分葡萄糖
异构化成果糖而得,其甜度相当于蔗糖。
3 采用α-淀粉酶和葡萄糖糖化酶水解玉米淀粉得到近乎纯的D-葡
萄糖,再用异构酶使D-葡萄糖异构化,形成由葡萄糖和果糖组成的混
食品生物化学
模块十 食品的色香味
第三节 食品的滋味
模块十 食品的色香味
1
第三节 食品的滋味
教学目的: 掌握食品中各种味感物质,如甜、酸、咸、苦、辣、
涩及鲜等物质的结构。 教学重点:
代表性呈味物质的化学结构及性质。
教学难点:
代表性呈味物质的化学结构。
模块十 食品的色香味
2
第一节 食品的颜色
目 录
CONTENTS
模块十 食品的色香味
23

甜味与
酸味与
咸味与
苦味与
其它味感与
甜味物质
酸味物质
咸味物质
苦味物质
其它味感与
甜味物质
酸味物质
咸味物质
苦味物质
呈味物质
2.苹果酸 几乎一切果实中都含有,以仁果类中最多 酸味较柠檬酸强 呈味时间也长 与柠檬酸合用,可强调酸味 工业上用合成法生产
模块十 食品的色香味
22

甜味与
酸味与
咸味与
苦味与
其它味感与
甜味物质
酸味物质
咸味物质
苦味物质
呈味物质
3.酒石酸 有三种,即D-、L-、D L存在于许多水果中,以葡萄中含量最多 酸味更强,口感稍涩 多与其它酸并用

风味物质的分类及特征食品的香味和香味物质

风味物质的分类及特征食品的香味和香味物质

鲜味物质
2. 鲜味核苷酸 主要的呈鲜核苷酸:肌苷酸,鸟苷酸。 肉中鲜味核苷酸主要是由肌肉中的ATP降解而 产生。 存放时间过长,肌苷酸变成无味的肌苷,进 而变为呈苦味的次黄嘌呤。 酵母水解物也是鲜味剂,其呈鲜成分是5-核 糖核苷酸。

(1)氨基酸 L-谷氨酸钠俗称味精,具有强烈的肉类鲜味,它是 用发酵法生产的,味精要在NaCl存在下才有鲜味。 (2)核苷酸 在核苷酸中呈鲜味的有5‘-肌苷酸,5’-鸟苷酸和 5‘-黄苷酸,它们单独在水中并无鲜味,但与谷氨 酸钠共存时,则谷氨酸钠的鲜味增强达6倍。 在动物肉中,鲜味核苷酸主要是由肌肉中的ATP降解 而产生的。肉类在屠宰后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后热” 方能变得美味可口,其原因就在于ATP变为5'-肌苷 酸需要时间。但鱼体完成这个过程所需时间很短。
其它

在未成熟的水果中存在较多的琥珀酸及延索酸;苯 甲酸存在于李子、蔓越桔等水果中;水杨酸常以酯 态存在于草莓中。

通常的酸牛乳就是用乳酸菌来产生乳酸的,牛奶变 酸后有很好的营养价值,并且别有风味。
此外,醋酸及乳酸也是常用的烹饪调味用酸,醋中 含3-5%的醋酸,在果蔬中存在很微。

琥珀酸
延胡索酸

核黄素存在时,异α–酸经光氧化分解,可 产生老化风味。
3. 柚皮苷及新橙皮苷

它们是柑桔类果实中的主要苦味物质,当将其水解 后,则苦味消失,据此可脱去橙汁的苦味。 主要苦味物质:柚皮苷、新橙皮苷


脱苦的方法:酶制剂酶解糖苷,树脂吸附, 精包埋等。
-环糊
4. 胆汁

它是动物肝脏分泌并贮存于胆中的一种液体, 味极苦,在禽、畜、鱼类加工中稍不注意, 破损胆囊就会导致无法洗净的极苦味,胆汁 中的主成分是胆酸、鹅胆酸及脱氧胆酸.

烹饪基础化学第十章滋味和呈味物质

烹饪基础化学第十章滋味和呈味物质

第10章滋味和呈味物质学习目标第一节滋味概述一、滋味的概念二、滋味的形成三、滋味的分类四、滋味的影响因素和相互作用第二节基本味一、甜味二、酸味三、咸味四、苦味第三节其他味一、鲜味和鲜味剂二、辣味和辣味成分三、涩味本章小结思考与练习第10章滋味和呈味物质◇熟悉味的相互作用◇了解甜味的机理和甜昧剂◇掌握成味的呈味特点◇了解味精使用的注意事项第一节滋味概述一、滋味的概念食物进入口腔引起的所有感觉总称为口味或口感。

这包括舌头和口腔的各种感觉,如味觉、触觉、痛觉、温度觉等对食品的感受。

在这些感觉中,味觉是独特的感觉。

因为它是物质在口腔内给予舌头上特定味感受器的刺激。

例如,把盐和糖放在嘴唇上,我们都有一定的感觉,可我们不能区分它们,因为嘴唇没有味觉器官,而嘴唇的其他感觉又不能特异地区分不同的物质。

但当把它们放在舌头上后,就能通过味觉所形成的“咸”和“甜”的感觉而区别它们。

所以,滋味或称味感是指由舌头上的特定的感觉器所感受到的感觉。

二、滋味的形成滋味的形成需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要有味觉生理感觉器官;二是要有适当的刺激——呈味分子的存在。

从生理方面看,舌头的表面有味蕾。

味蕾是由数十个味觉细胞成蕾状聚集起来的,味觉细胞的细胞膜上有由特殊蛋白质分子构成的受体。

人之所以能够通过舌头来感觉菜肴的滋味,主要是由于菜肴中的可溶性成分溶于唾液中,并且刺激味蕾中的味觉细胞,通过味受体的变化导致神经冲动传到大脑的味觉中枢,经过大脑的综合判断,最终使人产生味觉。

味蕾在舌头上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因而舌头的不同部位对味觉的分辨敏感性也就有一定的差异。

一般来讲,舌尖对甜味最敏感,舌根对苦味最敏感,舌的两侧中部对酸味最敏感,舌尖和两侧前部对咸味最敏感。

舌尖不同部位对味觉的敏感性如图10 -1所示。

图10 -1舌头各部昧感区域示意图从呈味分子方面看,不是所有的成分都能产生味觉。

首先,呈味物质必须是能够溶解在水中的成分;其次,浓度必须高于呈味阈值。

烹饪中食品味道PPT课件

烹饪中食品味道PPT课件
兼有不愉快味及有苦味者
举例 NaCl、KCl、NH4Cl、
NaBr、NaI
KBr、NH4I MgCl2、MgSO4、KI
CaCl2、CaCO3
第二节 基本味道及其呈味机理
四、咸味及咸味物质
3. 食盐的作用及用量
➢ 食盐在烹饪中不仅起到调味、码味、提鲜和解腻的作用,还可利用 其高的渗透力及杀菌力,对原料进行除异味、防腐、腌制及增加肉 馅吸水性等作用
对比作用 相乘作用 转化作用 相消作用
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呈味物质以适量的浓度混合在一 起,导致其中一种呈味物质的味道更加突出的现象称为味 的对比
两种不同味觉的呈味物质以适当浓度混合以后,可使每一 种味觉比单独存在时所呈现的味觉有所减弱,这种现象称 为味的相消作用
把同一味觉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呈味物质混合在一起, 可出现使味觉猛增的现象,这称为味的相乘作用
0.4
第一节 味道基础知识
二、味觉的影响因素
2. 浓度 ➢适当浓度:愉快感;否则:不愉快 3.水溶性 ➢易溶解的物质呈味快,味感消失也快; ➢慢溶解的物质呈味慢,但味觉持续时间长 ➢溶解介质影响呈味物质溶解度及扩散速度,从而影 响味感
4. 年龄、性别与生理状况 5.味觉的适应现象
第一节 味道基础知识
三、味道的分类
第一节 味道基础知识
四、味道的数值表示
衡量香气成分的香气强度,可以通过阈值和香气值这两个定量的数据进行
名称
咸味 甜味 酸味 苦味 鲜味
物质
食盐 砂糖 醋酸 奎宁 谷氨酸钠
阈值即最低呈味浓度 (%) 0.05 0.5 0.0012
0.00005 0.03
第一节 味道基础知识
五、味道的相互作用
四、咸味及咸味物质

食品化学——第十章 食品的风味物质

食品化学——第十章 食品的风味物质

(二)常见的苦味剂
植物:生物碱、萜类、糖苷类、苦味肽类 动物:苦味酸、甲酰苯胺、甲酰胺、苯基脲、 尿素
生物碱:
最苦:番木鳖碱 奎宁:基准物 碱性越强,味越苦, 成盐后仍苦。
1. 咖啡碱、可可碱
咖啡碱: 咖啡、茶叶 白色针状结晶
熔点 235~238º C
溶于水、乙醇、乙醚、氯仿 可可碱: 茶、可可
2. 温度:
最能刺激味感的温度: 10 ~ 40º C (30º C 最敏锐)
不同味感受温度影响的程度不同
图1
温度与味觉阈值的关系
3. 浓度和溶解度:
浓度: 适当,愉快感 对不同味感的影响差别很大
溶解度: 呈味物质溶解后,才能刺激味蕾
图2
味感物质浓度与快感度的关系
4. 年龄、性别、生理状况
影响甜度的主要因素: 1. 浓度:
浓度增加,甜度增加
蔗 糖
甜 度
果 糖
葡萄糖
麦芽糖
0
20
40
浓度,%
2.温度:
较低温度范围内,对大多数糖甜度影响不大, 但对果糖影响大。
原因:ß -D吡喃果糖 (甜度大) ß -D呋喃果糖 (甜度小)
温度↗,吡喃果糖↘,呋喃果糖↗
3.溶解: 4.甜味物质的相互作用:
半径之和<0.658 nm, 纯正咸味 NaCl
半径之和=0.658 nm, 又咸又苦
半径之和>0.658 nm, 苦味
KBr
KI
三、酸味与酸味物质
酸味强度: 品尝法:主观等价值(P.S.E) 感受到相同酸味时该酸味剂的浓度. P.S.E越小,在相同条件下酸性越强 另一方法:测定腮腺分泌唾液的平均流速 流速越大,酸性越强
正、负离子半径都小的盐:咸味 正、负离子半径都大: 苦味 介于中间的咸苦。

食品化学——第十章 食品的风味物质

食品化学——第十章 食品的风味物质
1967年 美国 Shallen berger(夏伦贝格尔)
甜 味 分 子
A
H…………B
0.3nm
0.25~0.4nm
B…………H
A
甜 味 受 体
2.三点接触学说 (AH-B-X学说) :
(二) 甜味强度及其影响因素
甜味强度:
甜度
以蔗糖为基准物,比较其他甜味剂在同温同浓度 下的甜度,这种相对甜度(甜度倍数)称比甜度。 (10%或15%蔗糖水溶液 20º C时,甜度1.0)
2. 涩味
多酚类化合物:单宁
某些金属、明矾、醛类
果菜中 草酸、香豆素、奎宁酸
3. 金属味
食品加工、贮藏中形成
3. 琥珀酸及其钠盐
贝类: 多
发酵食品(酱油、酱、黄酒):少量
调味料
与其它鲜味剂合用:助鲜
六、辣 味
(一)呈辣机理 双亲分子: 极性头部: 定味基 非极性尾部:助味基
C9最辣规律:
辣味随分子尾链的增长而加剧, 在n~ C9左右达到高峰,然后陡然下降。
(C9 是按脂肪酸命名规则编号,实际链长为C8)
正、负离子半径都小的盐:咸味 正、负离子半径都大: 苦味 介于中间的咸苦。
盐的正、负离子的原子量越大,越有增 大苦味的倾向。 (二)常见的咸味物质 1.氯化钠(食盐)
粗盐:含 KCl、MgCl2、MgSO4 ,苦味
精制 → 咸味纯正的食盐
2. 苹果酸钠、葡萄糖酸钠 咸味:同食盐
无盐酱油
肾脏病患者 3. 氯化钾
三、呈味物质间的相互作用 1. 味的相乘作用
某物质的味感 因另一味感物而显著加强
2. 味的对比作用
两种味感物共存对人的感觉或心理产生影响
3. 味的消杀作用

烹饪化学基础知识PPT课件

烹饪化学基础知识PPT课件

能成为食品。 ⑷ 研究提高营养成分使用价值或减少营养成分损失的因素、条件及确定合理烹调工艺方法的原理。
数量、催化剂、压力、氧气等 严格意义上说,只要对人体有害的成分超标,无论口感多好的菜肴,都不能成为食品。
烧烤类食品 :含有强致癌物质3,4-苯并吡
烧烤类食品 :含有强致癌物质3,4-苯并吡
化学变化1
1.学习过程中,注意体会、理解。 2.作为学期论文,题目自己拟定。 3.计入期末成绩。
操作者的烹饪技艺和经验对食品工艺 性能的影响很大。
5.菜肴的商品价值
包括其价格、成本等具体指标,也包 括由其商品属性所决定的其他社会功能 和文化现象。
第一 章 基础知识
第三节 烹饪中的化学问题概述
§1.3 学习目标
了解食品和菜肴的化学组成
烹饪中主要有两个基本问题:
一、菜肴由哪些物质组成的、怎样组成的, 它们与食品或菜肴的质量有何关系?
加工性食品的大多数物理、化学变化属于非生物性变化。 安全性和营养价值是菜肴的最基本性质,是食品的第一性。 菜肴质量的评价:安全、营养、感官、工艺性能、商品价值
和化学性质)以及这些性质对形成和保 为能动地控制和变革烹调工艺技术条件和方法奠定必需的理论基础。
二、食品和菜肴的质量评价基础 烹饪加工中的物质变化与
有被揭示的许多规律。
2.研究对象
烹饪原料及产品
自然界一切与吃有关的物质
3.研究内容
结构和性质及其变化给烹饪带来的影响(正面+负面)
化学变化1
⑴ 研究烹饪原料及产品中的物质成分与烹 烹饪化学研究:菜肴的物质组成和烹饪加工中的物质变化
第七章 酶和生物代谢 数量、催化剂、压力、氧气等
饪加工相关的重要性质(包括物理性质 严格意义上说,只要对人体有害的成分超标,无论口感多好的菜肴,都不能成为食品。

食品风味学之化学篇

食品风味学之化学篇

2021/6/13
20
(4)其它甜味剂
甜蜜素 甜味素(阿斯巴甜,二肽衍生物) 二氢查尔酮衍生物 糖精 三氯蔗糖
2021/6/13
21
1.1.2 苦味和苦味物质
1 呈苦机理
大多数苦味物质具有与甜味物质同样的AH/B模型 及疏水基团
(糖分子必须含有两个可以由非极性基团补充的极性基 团,而苦味分子只要求有一个极性基团和非极性基团。)
23
啤酒瓶为什么不用 白色透明玻璃瓶?
麦芽汁煮沸时,异构化反应转变成异葎草酮。 光照下产生臭鼬鼠臭味或日晒化合物的前体。
2021/6/13
24
律草酮(α-酸) 异律草酮(β-酸)
2021/6/13
25
(5)柑橘中的苦味物质(糖苷)
主要苦味物质:柚皮苷,新橙皮苷 脱苦方法:酶制剂酶解糖苷,树脂吸收,环糊精包埋
11
6 物质的化学结构与味感的关系 “酸”呈酸味 “糖”呈甜味 “盐”呈咸味 生物碱及金属盐呈苦味
2021/6/13
12
1.1.1 甜味与甜味物质
2021/6/13
13
1 呈甜机理
夏伦贝格尔Shallenberger的AH/B理论 风味单位是由共价结合的氢键键合质子和位置
距离质子3A的电负性轨道结合产生的。 化合物分子中有相邻的电负性原子是产生甜味的 必须条件 其中一个原子必须具有氢键键合质子 氧、氮、氯原子在甜味分子中可起到这个作用, 羟基氧原子可在分子中作AH或B 强甜味物质能产生完美的甜味,其立体结构的全 部活性单位(AH/B/r)都适合与感受器分子上的 三角形结合。 这就是目前甜味学说的理论基础。
3 味觉生理学
4 味觉研究的初衷
人们对糖代用品需求的增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0章滋味和呈味物质学习目标第一节滋味概述一、滋味的概念二、滋味的形成三、滋味的分类四、滋味的影响因素和相互作用第二节基本味一、甜味二、酸味三、咸味四、苦味第三节其他味一、鲜味和鲜味剂二、辣味和辣味成分三、涩味本章小结思考与练习第10章滋味和呈味物质◇熟悉味的相互作用◇了解甜味的机理和甜昧剂◇掌握成味的呈味特点◇了解味精使用的注意事项第一节滋味概述一、滋味的概念食物进入口腔引起的所有感觉总称为口味或口感。

这包括舌头和口腔的各种感觉,如味觉、触觉、痛觉、温度觉等对食品的感受。

在这些感觉中,味觉是独特的感觉。

因为它是物质在口腔内给予舌头上特定味感受器的刺激。

例如,把盐和糖放在嘴唇上,我们都有一定的感觉,可我们不能区分它们,因为嘴唇没有味觉器官,而嘴唇的其他感觉又不能特异地区分不同的物质。

但当把它们放在舌头上后,就能通过味觉所形成的“咸”和“甜”的感觉而区别它们。

所以,滋味或称味感是指由舌头上的特定的感觉器所感受到的感觉。

二、滋味的形成滋味的形成需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要有味觉生理感觉器官;二是要有适当的刺激——呈味分子的存在。

从生理方面看,舌头的表面有味蕾。

味蕾是由数十个味觉细胞成蕾状聚集起来的,味觉细胞的细胞膜上有由特殊蛋白质分子构成的受体。

人之所以能够通过舌头来感觉菜肴的滋味,主要是由于菜肴中的可溶性成分溶于唾液中,并且刺激味蕾中的味觉细胞,通过味受体的变化导致神经冲动传到大脑的味觉中枢,经过大脑的综合判断,最终使人产生味觉。

味蕾在舌头上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因而舌头的不同部位对味觉的分辨敏感性也就有一定的差异。

一般来讲,舌尖对甜味最敏感,舌根对苦味最敏感,舌的两侧中部对酸味最敏感,舌尖和两侧前部对咸味最敏感。

舌尖不同部位对味觉的敏感性如图10 -1所示。

图10 -1舌头各部昧感区域示意图从呈味分子方面看,不是所有的成分都能产生味觉。

首先,呈味物质必须是能够溶解在水中的成分;其次,浓度必须高于呈味阈值。

所谓呈味阈值就是指可以感觉到特定味时呈味物质的最低浓度,也称最低呈味浓度。

例如,我们感到盐水是咸的,可是把它稀释至极淡时,就感受不到与清水的区别了。

通常用阈值来表示味的灵敏程度和呈味强度。

在烹饪调味中,还常用差阈或称为辨别阈表示呈味强度与呈味物质浓度变化的灵敏程度。

差阈是指使某一呈味强度发生改变所需要的呈味物质浓度变化的最小值。

例如,多数人不能分辨5.0%的蔗糖溶液与5.4%蔗糖溶液的甜味强度的差异,但50%的人能够分辨5.0%的蔗糖溶液与5.6%蔗糖溶液的甜味强度的差异。

这说明在5.0%时,蔗糖的绝对辨别阈为0. 6%(相对辨别阈数值为12%)。

表10 -1列举了常见四种味的阈值。

从生理的角度出发,甜、酸、咸、苦四种味在舌头上都有与之对应的、专一性较强的味感受器,所以把甜、酸、咸、苦四种味称为生理基本味。

正像颜色有三原色定理,味觉也有四原味的说法。

有人认为,其他味,特别是复合昧,是四个生理基本味相互作用产生的,这种观点称之为“四原味”学说。

从化学的角度出发,味又可分为单一味和复合味两大类。

单一味是指单一化学成分或单纯食品原料的某些成分所产生的滋味,包括甜、酸、咸、苦、鲜、辣、涩、碱、清凉及金属味等,这相当于烹调调味中的基本味。

菜肴所呈现的味绝大多数都是复合味。

复合味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单一味所组成的味感。

例如,以甜、酸、咸为主味的复合味有甜酸味、咸甜味等。

复合味调料有些是在加工厂就混制好了的,如甜面酱、山楂酱、豆瓣辣酱、虾籽酱等。

有些是烹调前预先配制好的,如椒盐、香糟汁、糖醋汁、花椒油、芥末汁等。

有些在烹制过程中,按照菜肴口味的要求,依次加入咸、酸、甜、鲜、辣等呈味物质调和而成。

复合味本质上是品味者在食用的时候各种单一味通过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复杂综合感受。

四、滋味的影响因素和相互作用(一)影响味感的主要因素呈味物质的特性和人体自身的状况是影响味感特性和强度的两个基本方面1.呈味物质的特性呈味物质的种类(即化学结构和性质)、呈味物质浓度、呈味物质对味觉器官的刺激时间、刺激强度随时间的变化率等是决定味感的主要因素。

另外,菜肴的物理和化学环境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只有溶解后的呈味物质才能刺激味蕾,因此,完全不溶于水的物质是没有味的。

呈味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及溶解速度的快慢,会使味觉产生的时间有快有慢,维持时间有长有短。

例如,咸味物质和酸味物质都易溶于水,人们对它们的敏感性很高。

蔗糖易溶解,能很快产生甜味,糖精较难溶解,则味觉产生较慢,但维持时间较长。

所以,调味时,常常利用油脂对水的疏水作用缓解味感的强度,增大延续时间,产生后味感和延续感。

只有在适当浓度时呈味物质才会使人有愉快感,而不适当的浓度则会使人产生不愉快的感觉。

一般来说,甜味在任何能被感觉到的浓度下都会给人带来愉快的感受;单纯的苦味差不多总是令人不快的;酸味和咸味在低浓度使人有愉快感,在高浓度时则会使人感到不愉快。

温度对人的味觉产生有一定的影响。

据测定,最能刺激味觉神经的温度在10~50℃之间。

例如,甜味、酸味的感受性在37℃时最大,咸味在18℃时最大,苦味在10℃时最佳。

若是低于或高于这个温度范围,敏感性都会有所降低。

所以,凉菜类的调味可以适当增大调味料的用量。

连续地长时间受同一呈味物质刺激(或同一强度的刺激),味感觉器对此味会迟钝,这种现象称为味觉的适应现象(即味疲劳)。

不过此时对其他味的感受不受影响或影响甚小,甚至反而更灵敏。

例如,在咸味已变得迟钝时,吃甜食会感觉更甜。

正是为了防止连续品尝出现味觉适应现象,菜肴搭配和食用的时候要避免单味菜,还要搭配一定的饮料和汤水,用之来漱口和改换口味,以免生腻。

2.人体自身的状况人的生理状况和心理也是影响味感的主要因素。

这包括年龄、饥饿程度、已经形成的饮食习惯、情绪等。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味觉将衰退。

老年人由于味蕾功能减弱,对呈味物质的敏感性明显衰退,敏感性衰退对酸味不明显,对甜味是1/2,苦味(硫酸奎宁)是1/3,咸味是1/4。

所以,老人吃东西会感到没味,对调味品要求量往往过高。

心理活动作用于味觉的因素最为复杂。

饮食的环境、包装、价格,服务质量的优劣,饮食的实现值与期望值,情趣的高低、印象等都可能作用于人的心理并通过人的心理活动直接影响到味觉的感应程度。

(二)味的相互作用要使菜肴产生出鲜美的滋味,一在于烹,二在于调。

要掌握好调味这一烹调的关键技术,有必要了解味与味之间的各种相互作用。

1.对比对比是指同时品尝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味,出现其中一种呈味物质的味道(一般是主味)更加突出的塑现象。

例如,在15%的砂糖溶液中加0.017%的食盐,结果感到其甜味比不加食盐时要强;鸡汤或味精的鲜味有食盐存在时,其鲜味增加,这种现象我们称为同时对比。

另外,两个味先后品尝时,前味往往能使后味突出,这也是典型的对比现象,我们称为继时对比。

对比现象在调味中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同一菜肴中主味与次味搭配、筵席中多味搭配的原理就在于此。

又如,以咸味为主的菜肴,可以加上少许的食糖,加糖但不呈甜,这时菜肴的味道比不加糖的更适口鲜美;在制作甜食时,加少量的盐,可以改善风味。

2.相消相消是指同时尝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味时,出现其中一种味道或多种味道比单独存在时所呈现的味道有所减弱的现象。

例如,在食盐、砂糖、奎宁、盐酸四种不同味觉的呈味物质之间,把其中任何两种以适当浓度混合后,会使其中任何一种单独存在时的味觉减弱。

又如,糖精有苦味,但添加少量谷氨酸钠,苦味就可明显缓和。

在橘子汁里添加少量柠檬酸,会感觉甜味减少,若再加砂糖,又会感到酸味弱了。

相消一般发生在两种味的强度都比较大的时候。

例如,在烹调过程中当不慎把菜的味调得过酸或过咸时,常常可以再加些适量的糖,就可使菜肴原来的酸味或咸味有所减弱。

3.相乘相乘是指同时品尝同一味感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呈味物质的时候,出现使该味感猛增的现象(有时也叫协同作用)。

例如,味精与核苷酸共存时,会使鲜味有相乘的增强作用。

甘草酸铵本身甜度为蔗糖的50倍,但与蔗糖共用时,甜度可猛增到100倍,这些并非是简单的甜度加和,而是具有相乘的增强作用。

又如,鲜味剂中,95 g味精和5g肌苷酸相混合,结果所呈现的鲜味相当于600 g味精所呈现的鲜味强度,这种鲜味强度的增加也不是简单的加和,而是相乘作用。

相乘在烹调中的应用也很多。

在制作某些炖、煨、烧菜时,多要用到数种以上的原料。

例如,一般是将富含核苷酸的动物性原料(如鸡、鸭、蹄膀、猪骨等)和富含谷氨酸的植物性原料(如竹笋、冬笋、香菇、蘑菇、草菇等)混合在一起,这样可以大大提高菜肴的鲜味程度。

4.转化由于受某一种味觉的呈味物质的影响,使得另一种呈味物质原有的味觉的性质发生了改变,这种现象称为味的转化作用。

例如,当尝过食盐或苦味的奎宁以后,立即饮些无味的冷开水,这时会有甜味的感觉产生。

又如,口腔内放入糖,有浓厚的甜味感觉,接着喝酒,口腔内则只有苦味的感觉。

第二节基本味一、甜味(一)甜味的概述甜味是蔗糖的味感,其他物质的甜味感都可与蔗糖的味感相比较。

甜味强度用甜度来表示,这是甜味剂的重要指标。

通常是以在水中校定的蔗糖为基准物(如以5%或10%的蔗糖水溶液在20℃时的甜味为1.0或100),用以比较其他甜味剂在同温度、同浓度下的甜度。

这种相对甜度(甜度倍数)称为比甜度。

某些甜味剂的比甜度可见表10—2。

(二)甜味的特性(1)甜味是人们最喜爱的基本味感,在食品和烹饪加工中应用十分广泛,因此它是几乎唯一可独立成味的基本味。

(2)甜味的阈值、差阈都较大,而且甜味物质高浓度时的呈味也是可以接受的,所以在烹调中甜味的调味范围宽,容易调准确。

(3)甜味,特别是糖的甜味,可产生胃饱感作用;同时,甜味的消失慢,容易产生发腻感,因此,调味时应该注意“甘而不浓”。

(4)甜味的影响。

甜味在食品中最大的使用就是利用它对苦味的相消作用。

在烹饪过程中,糖、食盐和食醋一起使用可以改善菜肴的风味。

咸味可与甜味发生对比和相消作用。

低浓度食盐可能使蔗糖的甜度增高,高浓度时甜度下降。

酸味与甜味主要是相消作用。

食盐和醋酸对蔗糖甜度的影响可见表10 -3。

各种甜味之间可发生相互增甜作用(相乘作用),这可以改进甜味的品质,减少糖的使用量。

例如,5%的果糖液与0.02%的糖精液混合,其甜度相当于14. 3%的蔗糖液,虽然5%葡萄糖液的甜度约等于该浓度蔗糖甜度的一半,但若配成5%的葡萄糖与10%的蔗糖混合时,其甜度与15%的蔗糖液相当。

(三)甜味理论*有关甜味的理论很多。

目前被广泛接受的是1967年夏伦贝格尔(Shallen-berger)提出的甜味学说,1977年克伊尔(Kier)又对其理论进行了补充,我们统称为夏—克甜味学说。

该学说认为:甜味分子和甜味受体分子结构中都有一对相距为3A氢键接受体B和氢键供给体AH存在;两对AH-B单位结合互补,可形成由两个氢键螯合成的“底物一受体”复合体,从而产生甜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