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裂缝的控制措施
减少混凝土板面裂缝防治措施
![减少混凝土板面裂缝防治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8bb4f23c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bb.png)
减少混凝土板面裂缝防治措施混凝土板面裂缝是常见的工程质量问题,为了确保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和安全性,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减少混凝土板面裂缝的防治措施。
一、合理设计在混凝土结构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如温度变化、收缩变形等,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例如,增加构造钢筋、采用小直径、小间距的钢筋,以提高混凝土的抗裂能力。
同时,应合理设置伸缩缝和沉降缝,以减少裂缝产生的可能性。
二、控制材料1.选用优质水泥:选择低水化热、低收缩的水泥,避免使用早强水泥。
2.控制骨料质量:选用级配良好、含泥量低的骨料,以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和抗裂性能。
3.添加外加剂:适当添加减水剂、缓凝剂等外加剂,以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降低水化热。
三、施工方法1.优化配合比:根据工程要求和实际情况,进行混凝土配合比的优化设计,以降低水灰比、减少用水量、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2.控制浇筑温度:在高温季节应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混凝土的温度,如加冰、使用冷却水等。
同时,应避免在温度过低的环境中进行混凝土浇筑。
3.充分振捣:在浇筑过程中,应采用合适的振捣设备,确保混凝土充分振捣密实,防止出现蜂窝、麻面等缺陷。
4.及时养护: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及时进行养护,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防止混凝土表面出现干缩裂缝。
四、保湿养护混凝土保湿养护是预防裂缝的重要措施之一。
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采取覆盖薄膜、浇水等保湿措施,保持混凝土表面的湿润状态。
同时,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和气候条件,合理确定保湿养护时间,以满足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的要求。
五、监测与修复在施工过程中和工程使用过程中,应定期对混凝土结构进行检查和监测,及时发现裂缝并采取相应的修复措施。
对于较小的裂缝,可采用环氧树脂等材料进行封闭处理;对于较大的裂缝,应及时进行加固处理,防止裂缝进一步扩大。
同时,应加强对混凝土结构的维护和保养,定期进行维修和保养工作,以确保混凝土结构的长期安全使用。
混凝土中防止开裂的措施
![混凝土中防止开裂的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6d97c616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b5.png)
混凝土中防止开裂的措施混凝土是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但它容易出现开裂现象,这不仅会影响建筑物的美观度,还会对建筑物的耐久性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采取一些措施来防止混凝土开裂非常必要。
一、控制混凝土中的水分含量混凝土中的水分是导致开裂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在混凝土浇筑前,应该认真控制混凝土中的水分含量。
具体措施如下:1.使用干燥的骨料和混凝土原材料,以减少混凝土中的水分含量。
2.使用混凝土密封剂,防止混凝土中的水分蒸发。
3.在混凝土浇筑前,应该对混凝土的含水量进行测试,确保水分含量不超过标准要求。
二、增加混凝土中的抗裂剂抗裂剂是一种能够增强混凝土抗裂性能的化学添加剂。
通过加入适量的抗裂剂,可以有效地减少混凝土中的开裂现象。
具体措施如下:1.选择适合的抗裂剂。
抗裂剂的选择应该根据混凝土的使用环境和要求来进行选择。
2.按照标准要求加入抗裂剂。
一般来说,抗裂剂的加入量应该控制在混凝土总重量的2%~5%之间。
3.混凝土中的抗裂剂应该与其他化学添加剂分开使用,以避免相互干扰。
三、控制混凝土的温度混凝土浇筑后,随着混凝土的硬化,温度也会不断升高。
如果混凝土中的温度升高过快,就会导致开裂现象。
因此,控制混凝土的温度是防止开裂的重要措施之一。
具体措施如下:1.在混凝土浇筑后,应该及时对混凝土进行覆盖,防止阳光直射。
2.在混凝土浇筑后,可以使用混凝土冷却剂,降低混凝土的温度。
3.在混凝土浇筑前,可以在混凝土中添加减缓剂,延缓混凝土的硬化速度。
四、控制混凝土的收缩混凝土中的收缩是导致开裂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因此,控制混凝土的收缩也是防止开裂的重要措施之一。
具体措施如下:1.在混凝土浇筑前,可以添加膨胀剂,增加混凝土的体积,从而减少混凝土的收缩。
2.在混凝土浇筑后,可以使用混凝土膨胀剂,增加混凝土的体积,从而减少混凝土的收缩。
3.在混凝土浇筑前,可以在混凝土中添加减缓剂,减缓混凝土的收缩速度。
五、控制混凝土的压力混凝土中的压力也是导致开裂的原因之一。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d98a0368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8127d19.png)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措施在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如大型基础、大坝、桥墩等。
然而,由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尺寸较大,水泥水化热释放集中,混凝土内部温度升高较快,与外部环境形成较大温差,从而容易产生裂缝。
这些裂缝不仅会影响混凝土的外观质量,还会降低混凝土的耐久性和承载能力,给工程带来安全隐患。
因此,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产生至关重要。
一、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一)温度变化水泥在水化过程中会释放出大量的热量,使混凝土内部温度升高。
由于混凝土的导热性能较差,热量在内部积聚,导致内部温度高于外部温度,形成内外温差。
当温差过大时,混凝土内部产生压应力,外部产生拉应力,一旦拉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就会产生裂缝。
(二)收缩变形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会发生体积收缩,包括自收缩、干燥收缩和碳化收缩等。
收缩变形受到约束时,会产生拉应力,从而导致裂缝的产生。
(三)约束条件混凝土在浇筑后,由于基础、模板等的约束,使其不能自由变形。
当混凝土内部产生的应力超过其约束所能承受的极限时,就会产生裂缝。
(四)原材料质量水泥的品种、用量、细度等都会影响混凝土的水化热和收缩性能。
骨料的级配、含泥量等也会对混凝土的强度和变形性能产生影响。
如果原材料质量不合格,容易导致混凝土裂缝的产生。
(五)施工工艺混凝土的搅拌、浇筑、振捣、养护等施工工艺不当,也会增加裂缝产生的风险。
例如,搅拌不均匀会导致混凝土性能不稳定;浇筑速度过快会使混凝土内部产生空隙;振捣不密实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密实度;养护不及时或养护方法不当会使混凝土失水过快,导致收缩裂缝的产生。
二、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的设计措施(一)合理选择混凝土强度等级在满足结构设计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选用低强度等级的混凝土,以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
(二)优化结构设计减少结构的约束程度,合理设置变形缝、后浇带等,以释放混凝土的收缩变形。
(三)配置抗裂钢筋在混凝土中配置适量的抗裂钢筋,如温度筋、分布筋等,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混凝土裂缝控制方法
![混凝土裂缝控制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b2158a4d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34.png)
混凝土裂缝控制方法
混凝土裂缝控制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1. 合理设计:在混凝土结构设计中,考虑到结构的应力分布和变形特点,采取合理的结构形式和尺寸,避免或减少应力的集中和变形的不均匀,从而减少裂缝产生的可能性。
2. 控制温度变形:混凝土的温度变化会引起体积变化,从而产生应力和裂缝。
因此,采取措施控制混凝土的温度变形,如设置伸缩缝、预应力措施、合理的绝热措施等。
3. 优化浇筑养护工艺:合理安排混凝土的浇筑和养护过程,控制水泥浆料的水灰比、气泡率和坍落度,采取适当的养护方法,如湿养护、喷水养护等,以避免混凝土过早干燥和收缩引起的裂缝。
4. 使用施工接缝材料:在混凝土结构中设置接缝,使用接缝材料填充以允许结构的自由变形,并防止裂缝的扩展。
5. 使用抗裂剂和纤维增强材料:添加抗裂剂和纤维增强材料可以增加混凝土的韧性和抗裂性能,减少裂缝的形成和扩展。
6. 加强质量控制:加强对混凝土原材料的检验,确保混凝土配合比的准确性和
合理性,严格控制施工工艺和施工质量,减少缺陷和不均匀变形引起的裂缝。
总的来说,混凝土裂缝控制方法主要包括优化设计、控制温度变形、合理浇筑养护、使用接缝材料和抗裂剂、加强质量控制等方面,综合运用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地控制混凝土的裂缝。
列举3个以上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的控制措施
![列举3个以上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的控制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c39dbc1e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92.png)
列举3个以上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的控制措施
以下是三个以上控制混凝土温度裂缝的措施:
1. 预冷措施:在混凝土浇筑前进行预冷处理,可以降低混凝土的温度,减缓温度差异引起的热应力,从而减少温度裂缝的发生。
常见的预冷措施包括在浇筑前用水冷却模板和骨架,或者使用冷却剂对混凝土进行喷洒。
2. 控制混凝土配料:通过调整混凝土配料中的成分,可以改善混凝土的温度性能,减少裂缝的产生。
常见的控制措施包括适当降低水灰比,减少水泥用量,增加细骨料的占比等。
3. 控制浇筑速度和施工时机:在浇筑过程中,控制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和施工时机,可以有效降低温度差异和热应力,减少温度裂缝的产生。
可以采用分层浇筑的方式,逐渐将混凝土浇筑到设计高度,避免一次性浇筑过多混凝土造成温度急剧升高。
此外,还可以根据气温和天气条件选择合适的施工时机,避免在高温和强烈阳光下进行施工。
混凝土施工质量缺陷及防治措施
![混凝土施工质量缺陷及防治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77765dc4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68a3b7f.png)
混凝土施工质量缺陷及防治措施混凝土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生产中的建筑材料,其施工质量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然而,混凝土施工质量中存在着一些常见的缺陷,如裂缝、空鼓、砂浆剥落等。
以下是混凝土施工质量缺陷及防治措施的详细介绍。
一、混凝土裂缝为了预防混凝土裂缝,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控制混凝土的干燥收缩:在拌合料中添加适量的外加剂,如抗裂剂,以减少混凝土的干燥收缩。
此外,适当增加混凝土的初期湿度和养护时间也能有效控制干燥收缩。
2.加强混凝土的抗温度变形能力:在混凝土中添加适量的材料,如粉煤灰、矿渣粉等,以改善混凝土的高温和低温变形性能,从而减少裂缝的产生。
3.控制混凝土的抗剪切强度:适当增加混凝土的配筋,并采用合理的设计和施工工艺,以保证混凝土结构在荷载作用下的抗剪切能力,从而减少裂缝的产生。
二、混凝土空鼓为了预防混凝土空鼓,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振捣质量:在施工中使用振捣器对混凝土进行振捣,确保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均匀性,从而减少空鼓的产生。
2.加强现场搅拌: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应加强现场质量检查,确保混凝土配料均匀,并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和砂浆含量,以保证混凝土的密实性。
3.延长模板拆除时间:在混凝土初凝后,应延长模板的拆除时间,以确保混凝土的充实度和强度。
三、混凝土砂浆剥落为了预防混凝土砂浆剥落,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控制砂浆的水灰比:降低砂浆的水灰比可以提高砂浆的强度和粘结力,从而减少砂浆剥落的发生。
2.加强混凝土的养护:在混凝土施工后,应及时进行养护,保持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以加速混凝土的硬化和强化,从而增强砂浆与骨料之间的粘结力。
3.提高混凝土的强度:通过控制混凝土的配比和施工工艺,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从而减少砂浆剥落的产生。
总结起来,要预防混凝土施工质量缺陷,关键是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材料配比、均匀搅拌、振捣、充分养护和强化等。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混凝土施工质量的稳定和可靠,保证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2024年大体积商品混凝土裂纹的控制
![2024年大体积商品混凝土裂纹的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205ab2c3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cb.png)
2024年大体积商品混凝土裂纹的控制
1. 使用低收缩的混凝土:选择低收缩性能优良的混凝土材料,可以减少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的收缩,减少裂缝的产生。
2. 控制混凝土表面的蒸发速率:在混凝土浇筑后,要注意控制浇水或使用覆盖物来减少混凝土表面的蒸发速率,以防止裂纹的发生。
3. 控制温度变化:在混凝土浇筑后,要通过控制温度变化来减少混凝土的热应力,可以采取降低浇筑温度、使用降温剂等措施。
4. 使用添加剂:在混凝土配制中加入一些添加剂,如减水剂、增稠剂、增强剂等,可以改善混凝土的流动性、减少收缩等问题,从而降低裂纹的发生。
5. 控制施工过程: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注意控制浇注速度、浇筑高度、振捣等施工参数,以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减少裂纹的产生。
这些仅仅是一些一般性的建议,具体的控制裂纹的方法还需要根据具体的工程要求和现场条件进行综合考虑和控制。
建议您在实施前咨询专业的工程师或混凝土技术人员,以确保正确的建议和方法。
第 1 页共 1 页。
水泥混凝土路面裂缝的预防措施
![水泥混凝土路面裂缝的预防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b3dcd331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0127443.png)
水泥混凝土路面裂缝的预防措施1.设计合理的路面结构在设计道路时,应根据道路的使用情况和预计的交通量,结合当地的气候、土质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水泥混凝土配方和路面结构。
设计时应考虑控制路面应力的分布,避免产生过大的拉应力和剪应力,以减少裂缝的产生。
2.控制浇筑温度和浇筑厚度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水泥混凝土的浇筑温度和浇筑厚度。
浇筑温度过高会导致水泥混凝土过早缩短和裂缝的产生,浇筑厚度过大会增加内部应力,也容易出现裂缝。
因此,要在适宜的温度和厚度范围内施工,以确保水泥混凝土的质量。
3.控制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配合比是指水泥、砂、石、水等原材料在混凝土中的比例。
控制好混凝土的配合比,可有效地控制混凝土的收缩和伸长变形,减少裂缝的产生。
在配合比设计中,应合理控制水灰比和骨料的粒径分布,选择适宜的粒径和砂石比例,以减少混凝土的收缩变形。
4.增加路面的伸缩缝伸缩缝是指沿着道路长度方向设置的间隙,可以允许水泥混凝土路面在受到温度变化和变形应力作用时进行伸缩。
合理设置伸缩缝可以有效地减少路面的应力集中,防止裂缝的产生。
在实际施工中,要按照相关标准要求设置伸缩缝,并做好补偿材料的填充与维护。
5.增加路面的密实度和耐久性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密实度和耐久性直接影响路面的抗裂性能。
在施工过程中,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如合理选择施工方法、科学安排施工工序、加强振动和压实,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
此外,还可以选用高性能的混凝土材料、加入适量的外加剂和添加剂,以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和耐久性。
6.定期检查和维护定期检查和维护水泥混凝土路面是预防裂缝的关键措施。
在检查中,应及时发现和修复路面上的损坏和裂缝,按照维护方案进行养护和修补,以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
同时,要做好路面清洁和排水工作,减少路面受到水、油污和杂物的侵蚀,防止泛碱反应等问题的发生。
综上所述,水泥混凝土路面裂缝的预防措施包括设计合理的路面结构、控制浇筑温度和浇筑厚度、控制混凝土配合比、增加路面的伸缩缝、增加路面的密实度和耐久性,以及定期检查和维护。
混凝土裂缝的控制措施
![混凝土裂缝的控制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778df83b960590c69fc37623.png)
混凝土裂缝的控制措施裂缝的控制措施(一)设计方面1.设计中的'抗'与'放'。
在建筑设计中应处理好构件中'抗'与'放'的关系。
所谓'抗'就是处于约束状态下的结构,没有足够的变形余地时,为防止裂缝所采取的有力措施,而所谓'放'就是结构完全处于自由变形无约束状态下,有足够变形余地时所采取的措施。
设计人员应灵活地运用'抗一放'结合、或以'抗'为主、或以'放'为主的设计原则。
来选择结构方案和使用的材料。
2.设计中应尽量避免结构断面突变带来的应力集中。
如因结构或造型方面原因等而不得以时,应充分考虑采用加强措施。
3.积极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技术:在常见的混凝土裂缝中,有相当部分都是由于混凝土收缩而造成的。
要解决由于收缩而产生的裂缝,可在混凝土中掺用膨胀剂来补偿混凝土的收缩,实践证明,效果是很好的。
4.重视对构造钢筋的认识:在结构设计中,设计人员应重视对于构造钢筋的配置,特别是于楼面、墙板等薄壁构件更应注意构造钢筋的直径和数量的选择。
5.对于大体积混凝土,建议在设计中考虑采用60天龄期混凝土强度值作为设计值,以减少混凝土单方用灰量,并积极采用各类行之有效的混凝土掺合料。
(二)材料选择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面1.根据结构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及水泥品种、等级,尽量避免采用早强高的水泥。
2.选用级配优良的砂、石原材料,含泥量应符合规范要求。
3.积极采用掺合料和混凝土外加剂。
掺合料和外加剂目标已作为混凝土的第五、六大组份,可以明显地起到降低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降低混凝土成本的作用。
4.正确掌握好?昆凝土补偿收缩技术的运用方法。
对膨胀剂应充发考虑到不同品种、不同掺量所起到的不同膨胀效果。
应通过大量的试验确定膨胀剂的掺量。
5.配合比设计人员应深入施工现场,依据施工现场的浇捣工艺、操作水平、构件截面等情况,合理选择好混凝土的设计坍落度,针对现场的砂、石原材料质量情况及时调整施工配合比,协助现场搞好构件的养护工作。
混凝土裂缝防治措施
![混凝土裂缝防治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ad362665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b373359.png)
混凝土裂缝防治措施混凝土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裂缝问题,这不仅影响其美观性,还会对结构的强度和耐久性产生不良影响。
为了防治混凝土裂缝,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合理的配合比设计:混凝土的配合比直接决定了其强度和耐久性,因此需要根据工程要求和材料特性合理设计配合比。
一般来说,增加水灰比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但也容易导致裂缝的生成,因此需要在保证流动性和强度的条件下合理控制水灰比。
2.使用细粒骨料和增加粉状掺合料:细粒骨料可以填充混凝土骨架中的空隙,提高其密实性和强度。
粉状掺合料可以填充水泥颗粒之间的间隙,减少水灰比,提高混凝土的致密性和抗裂性能。
3.控制温度和湿度:混凝土在初始硬化过程中会产生热量,导致温度升高。
如果温度升高过快或温度差过大,会导致混凝土的收缩不均匀,从而产生裂缝。
因此,在浇筑混凝土后,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措施控制温度和湿度,例如采用遮阳、保温、保湿等措施。
4.加入抗裂剂:抗裂剂是一种能够增加混凝土的抗裂性能的添加剂。
它可以减少混凝土的收缩和伸缩应变,防止裂缝的生成和扩展。
抗裂剂的使用可以有效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和使用寿命。
5.合理的施工工艺:施工过程中的操作技术和施工工艺也会对混凝土的裂缝产生影响。
例如,浇筑时需要控制混凝土的流动性,避免过多的振捣,避免过早的拆模等。
同时,还需要遵循相应的浇筑和养护规范,确保混凝土的质量。
6.定期检测和维护:在使用阶段,需要定期检测混凝土结构的裂缝情况,及时采取维护措施。
例如,对于已有的裂缝,可以采取填缝、压浆等方式进行修复,避免裂缝扩大和破坏结构的发生。
总之,混凝土裂缝的防治需要综合考虑材料性能、配合比设计、施工工艺和维护管理等方面的因素。
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和施工,以及定期检测和维护,可以有效降低混凝土结构的裂缝发生率,提高结构的强度和耐久性,延长其使用寿命。
混凝土出现裂缝处理方案
![混凝土出现裂缝处理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fdaeb637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8c.png)
混凝土出现裂缝处理方案一、裂缝检查。
1. 先拿着个手电筒,像侦探似的沿着混凝土表面仔细瞅瞅这些裂缝。
看看裂缝的长短、宽窄,是那种细细的小缝儿呢,还是宽得有点吓人的大口子。
二、裂缝原因分析。
1. 要是这混凝土刚浇好没多久就裂了,很可能是养护没做好。
就像刚种下的小树苗,不浇水就容易干枯一样,混凝土不养护好,水分跑太快,它就容易裂。
2. 如果是在结构承受了很大压力的地方裂了,那可能是结构受力设计有点问题,就好比一个人扛了太重的东西,腰就容易闪着。
3. 还有温度的影响,热胀冷缩嘛。
大夏天太阳一晒,混凝土就像被火烤的红薯,膨胀得厉害;到了晚上一冷,就又缩回去了,这么一胀一缩的,也容易出现裂缝。
三、不同裂缝宽度的处理方法。
(一)小于0.3毫米的裂缝。
1. 表面修补法。
先把裂缝周围的灰尘、杂物啥的打扫干净,就像给伤口消毒前要擦干净周边一样。
然后用环氧树脂浆液或者水泥浆,用小刷子轻轻地刷在裂缝上,把裂缝填满填实。
这就好比给小伤口贴上创可贴,把它封住,不让外界的东西进去捣乱。
(二)0.3 2毫米的裂缝。
1. 注射法。
在裂缝上每隔一定距离(比如说10 20厘米)钻个小孔,这孔就像给裂缝打针的针眼。
把专门的修补胶液,像打针一样注射到这些孔里,让胶液充满裂缝。
这胶液就像医生给病人注射的药水,能把裂缝的“病”治好。
注射完了之后,再把这些小孔用水泥砂浆或者其他材料堵上,就像打完针后用棉球堵住针眼一样。
(三)大于2毫米的裂缝。
1. 开槽填补法。
用小切割机沿着裂缝切出一个小槽来,这槽不能太宽也不能太窄,大概1 2厘米宽就行,就像在地上挖个小沟渠。
把槽里的杂物清理干净,然后用水泥砂浆或者环氧砂浆把槽填满。
填的时候要压实了,就像填坑的时候要把土踩实一样,保证填补得牢固。
四、后续观察。
1. 处理完裂缝可不能就撒手不管了。
过个几天,再拿着手电筒去看看这些裂缝有没有新的变化,是已经愈合得差不多了呢,还是又有新的裂缝冒出来了。
2. 如果是比较重要的混凝土结构,像大楼的柱子、桥梁的大梁之类的,那还得用仪器检测一下结构的强度、稳定性有没有恢复到正常水平,就像给人做完手术要复查一样。
混凝土结构裂缝的防控措施
![混凝土结构裂缝的防控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874f6fb5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c4.png)
混凝土结构裂缝的防控措施一、材料选择方面:1.水泥选用:选择适当的水泥种类和等级,合理调整水泥用量,控制水胶比,以增加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耐久性。
2.骨料选用:选用优质骨料,尽量减少含泥量和含有机物的骨料,以减小混凝土干缩和开裂的可能性。
3.添加剂:选用合适的外加剂,如减水剂、缓凝剂、防水剂等,以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抗裂性能。
4.施工前处理:进行充分的预处理,如清洗、除铁锈、除尘等,以保证混凝土与纵向钢筋的粘结性能,并防止混凝土的膨胀和缩短。
二、施工工艺方面:1.控制混凝土配合比:控制水胶比、水泥用量、骨料含量和掺合料用量等,以降低混凝土的温度和干缩变形。
2.控制浇筑温度:浇筑时控制混凝土的温度,避免温差过大引起热裂和冷缩裂缝。
3.温度调控措施:对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可采取保温隔热措施,如覆盖绝热材料或喷水降温等,以减缓混凝土的冷缩速度。
4.浇筑顺序:控制混凝土的浇筑顺序,先下后上,先内后外,依次加固,以保证整体结构的一致变形。
三、结构设计方面:1.设计合理裂缝控制构造:合理设置伸缩缝、收缩缝、构造接缝等,以分隔混凝土结构,控制裂缝的产生和扩展。
2.预应力布置:合理布置预应力筋和分布钢筋,通过预应力张拉和锚固,使混凝土结构产生一定的压应力,抵抗自重和温度变形引起的张应力,减小裂缝的宽度和数量。
3.跨径与支座分析:对大跨度结构,要进行跨径分析,控制竖向挠度和裂缝的产生,合理设计和布置支座,使混凝土结构产生适当的限制。
4.设计考虑施工缝:在设计中考虑施工缝的设置,避免混凝土结构一次性浇筑过大,导致开裂和变形。
综上所述,混凝土结构裂缝的防控措施主要包括合理选择材料、控制施工工艺和合理设计结构。
通过科学的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混凝土结构裂缝的发生和扩展,提高结构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超长大体积砼裂缝控制措施精选全文完整版
![超长大体积砼裂缝控制措施精选全文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c77cdda2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05a0141.png)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此文为2006年版本,仅供设计人员参考)超长(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措施一、设计方面措施:设计人员根据具体工程超长情况,可同时或部分采用以下几种裂缝控制措施。
1、采用适当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对大体积混凝土工程应采取降低混凝土水化温升的有效措施。
●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过高,一般采用C30~C35,不宜超过C40。
可在混凝土中掺入一定数量的粉煤灰,可采用混凝土60~90天龄期的后期强度作为混凝土强度评定、工程交工验收及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依据,但应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强度值,施工完成后的混凝土强度应不大于设计强度的1.2倍。
●对大体积混凝土工程应采取降低混凝土水化温升的有效措施(参见施工方面措施)。
2、设置后浇施工缝或设置膨胀加强带,分段施工。
设置施工后浇缝:每隔30~40M左右设置一道施工后浇缝,施工后浇缝宽800~1000mm,且在两侧混凝土浇筑两个月后用提高一级强度的无收缩或微膨胀混凝土浇筑,并应注意后浇缝混凝土浇筑时的环境温度,宜控制在10~20℃之间。
施工缝处浇筑混凝土前,应将接茬处剔凿干净,浇水湿润,并在接茬处铺水泥砂浆或涂混凝土界面剂,保证施工缝处结合良好。
应加强施工缝处混凝土的养护,其湿润养护时间不少于15天。
对大面积混凝土工程可采用分段间隔浇筑措施。
分段原则应根据结构条件确定,一般不大于30m,经过10天的养护,再将各分段连成整体。
对于有防水要求的结构,应在各分段之间设置钢板止水带,并仔细处理好施工缝。
设置膨胀加强带:当超长混凝土结构不设后浇施工缝时,可每隔30m左右设置一道2~3m左右宽的掺加膨胀剂的加强带,在混凝土中建立0.2~0.7Mpa的预压应力。
膨胀加强带混凝土应比两侧混凝土提高一级强度等级。
加强带两侧混凝土不掺膨胀剂或少掺微膨胀剂,对于有防水要求的砼构件,可通过掺加粉煤灰和矿渣粉来填补混凝土内部孔隙,使混凝土达到自密的效果,混凝土中的胶凝材料总量控制在400kg/m3左右。
混凝土裂缝防治措施
![混凝土裂缝防治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bf0b0abc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1b.png)
混凝土裂缝防治措施混凝土是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然而在使用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裂缝问题。
混凝土裂缝不仅影响建筑结构的完整性和美观度,还可能导致水渗透、腐蚀钢筋等问题,从而降低混凝土的使用寿命。
因此,混凝土裂缝的防治措施非常重要。
1.优化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的配合比是指混凝土中水、水泥、骨料和掺合料等成分的比例。
合理的配合比能够改善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通常采用增加骨料细度模数、减少混凝土中的水胶比、适当添加外加剂等方法来优化混凝土配合比。
2.增加混凝土的抗裂性: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增加混凝土的抗裂性。
首先是添加合适的外加剂,如减水剂、增塑剂等,可以改善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延展性,降低混凝土的收缩变形,从而减少裂缝的产生。
其次是使用适当的骨料配合,如使用细骨料、粉煤灰等,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内聚力和自重,提高抗裂性能。
此外,还可以采用预应力混凝土、钢纤维增强混凝土等高性能混凝土,提高混凝土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
3.控制混凝土的干缩收缩: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会出现干缩和收缩现象,这是引起混凝土裂缝的主要原因之一、控制混凝土的干缩收缩是防治混凝土裂缝的重要措施。
可以采取以下方法来进行控制:首先是增加混凝土中水泥的粉含量,使混凝土中的胶凝材料含量增加,从而减少干缩收缩。
其次是适当控制混凝土的含水量,避免混凝土干燥过快。
此外,还可以在混凝土中添加适量的矿物掺合料,如粉煤灰、矿粉等,可以有效减少混凝土的干缩收缩。
4.控制混凝土的温度应力:温度是引起混凝土裂缝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在混凝土的硬化过程中,由于温度变化引起的热胀冷缩现象,会产生温度应力,从而引起裂缝。
因此,控制混凝土的温度应力是防治混凝土裂缝的一项重要措施。
可以采取以下方法来进行控制:首先是在混凝土浇筑后进行湿养,以减少温度变化引起的应力。
其次是采用有效的温度控制措施,如使用隔热层、温度收缩控制剂等,可以减少温度应力的产生。
综上所述,混凝土裂缝的防治措施包括优化混凝土配合比、增加混凝土的抗裂性、控制混凝土的干缩收缩和温度应力等。
大体积混凝土的裂缝控制(三篇)
![大体积混凝土的裂缝控制(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35e426b3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4275f4e.png)
大体积混凝土的裂缝控制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是指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混凝土,如桥梁、大型建筑、水电站等。
由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体积大、自重大,材料特性和环境条件的影响也更加复杂,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裂缝问题。
因此,正确的裂缝控制对于确保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安全和可靠性非常重要。
一、裂缝形成的原因1. 温度变形温度变形是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
在凝固过程中,混凝土发生体积收缩,当收缩约束受阻时,就会出现温度变形。
此外,温度变化引起的混凝土体积伸缩也可能导致裂缝的产生。
2. 负荷变形负荷变形是指混凝土结构在受到外部荷载作用时发生变形,如弯曲、扭转、剪切等。
当负荷超过混凝土的承载能力时,就会产生裂缝。
3. 混凝土收缩混凝土收缩是指混凝土在水化反应过程中,水分蒸发使混凝土发生体积收缩。
这种收缩变形会导致混凝土内部产生应力,进而引起裂缝的形成。
4. 不均匀收缩不均匀收缩是指混凝土不同部位发生收缩的程度不一致,从而产生内部应力,进而引起裂缝。
5. 震动和震动变形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在振动或地震作用下,会产生动态变形,引起内部应力增大,从而产生裂缝。
二、裂缝控制方法1. 设计和施工合理的结构设计和施工方法是控制裂缝产生的首要措施。
在结构设计过程中,应通过合理的受力分析和结构布置,减少混凝土体积变形和应力集中,从而减少裂缝的产生。
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进行操作,如控制混凝土浇筑温度、采取适当的养护措施等。
2. 增加混凝土延性延性是指材料在受力后能够发生可逆变形的能力。
增加混凝土的延性可以通过增加掺合料、添加增塑剂等方式来实现。
延性的提高可以减少混凝土内部应力和应力集中,从而减少裂缝的产生。
3. 加强混凝土的抗温度变形能力可以通过选用低热水泥、混凝土铺装还未减少温度变形。
同时,在混凝土铺装过程中,辅以合理的浇筑和养护措施,减少温度梯度,提高混凝土的抗温度变形能力。
4. 增加混凝土的抗裂性能可以通过控制混凝土的水胶比、使用适量的细骨料和粗骨料、使用聚丙烯纤维增加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有效控制措施
![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有效控制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04702391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ef.png)
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有效控制措施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混凝土裂缝的出现是一个非常常见的问题。
混凝土裂缝不仅会影响建筑物的外观质量,还会对结构性能和使用寿命造成不良影响。
有效控制混凝土裂缝的发生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常见且有效的混凝土裂缝控制措施。
1. 积极采取施工工艺措施(1)合理搅拌混凝土:采用合理的搅拌设备和搅拌工艺,保证混凝土搅拌均匀、石子分布均匀,以减少裂缝的发生。
(2)适当控制混凝土坍落度:过高的坍落度会导致混凝土过于松散,易发生裂缝;过低的坍落度则会导致混凝土难以浇筑到位,裂缝也会增加。
在施工中应控制混凝土的坍落度在合理的范围内。
(3)施工过程中注意温度和湿度的控制:控制混凝土浇筑后的温度和湿度,避免过快干燥和过快升温,避免产生过大的温度应力和相应的裂缝。
2. 合理设计结构和施工缝(1)合理设置伸缩缝:在混凝土结构中设置伸缩缝,能够有效消除由于温度变化和收缩引起的应力,减少混凝土裂缝的发生和扩展。
(2)合理设置构造缝:根据混凝土结构的设计要求和荷载特点,合理设置构造缝,分开承受荷载的不同部分,以减少混凝土裂缝的发生和传播。
3. 采用适当的混凝土配方和材料(1)选择合适的水灰比:水灰比过高会导致混凝土抗压强度下降,易产生裂缝;水灰比过低则会导致混凝土干燥困难,易产生裂缝。
在混凝土配比设计中应根据要求选择合适的水灰比。
(2)控制混凝土内部气孔:混凝土中存在大量微孔和毛细孔,这些孔隙会导致混凝土的吸湿性和渗透性增加,易产生裂缝。
采用合适的混凝土配方和外加剂,控制混凝土内部气孔的数量和尺寸。
(3)使用外加剂和添加剂:合理选用适宜的外加剂和添加剂,如延缓剂、减水剂、抗裂剂等,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抗裂性能,减少裂缝的发生。
4. 做好施工过程监控(1)严格控制施工工艺: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进行施工,保证混凝土浇筑的质量和工艺可控性,减少混凝土裂缝的发生。
(2)监测和记录施工过程参数:及时监测和记录施工过程中的温度、湿度、浇筑时间、养护时间等数据,并与设计要求进行对比分析,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以控制和减少混凝土裂缝的发生。
混凝土楼板裂缝控制措施
![混凝土楼板裂缝控制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4ee51f46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fa.png)
混凝土楼板裂缝控制措施1.施工工艺控制混凝土的裂缝部分是由于混凝土收缩、温度变化以及外力作用等原因引起的。
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减少混凝土的收缩和温度变化。
例如,在混凝土浇筑后要及时进行养护,避免混凝土快速干燥收缩;控制混凝土的温度,避免过快的温度变化等。
此外,适当的施工工艺也能减少外力对混凝土楼板的影响,比如避免冲击和震动,防止楼板受到外力冲击而产生裂缝。
2.加入纤维材料将一定比例的纤维材料掺入混凝土中,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纤维材料可以有效地分散和控制混凝土的裂缝,使其形成多个短小的细裂缝,从而减少大面积的裂缝出现。
常用的纤维材料有聚丙烯纤维、玻璃纤维和钢纤维等。
掺入纤维材料不仅可以提高混凝土楼板的抗裂性能,还能增强混凝土的韧性和耐久性。
3.加入膨胀剂膨胀剂是一种具有一定膨胀性能的材料,可以在混凝土硬化后发生膨胀变形。
掺入适量的膨胀剂可以让混凝土在出现塑性收缩时进行膨胀,从而减少混凝土的拉应力,降低裂缝的产生。
常用的膨胀剂有石膏、硫酸钙和铝粉等。
在使用膨胀剂时需要注意掺入量的适当性,过高的掺入量可能会引起混凝土的质量问题。
4.使用布缝条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可以在预定位置预留一定的裂缝,然后在裂缝位置使用布缝条进行处理。
布缝条可以起到隔离和分散裂缝的作用,将裂缝引导到布缝条上,避免裂缝扩展至整个楼板。
布缝条可使用橡胶、塑料、纤维材料制成,选择适当的布缝条材料和规格可以增加混凝土楼板的抗裂性能。
5.控制混凝土配合比和施工质量混凝土的配合比和施工质量直接影响楼板的抗裂性能。
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强度,降低收缩和温度变化引起的裂缝。
同时,施工质量的控制也能减少缺陷和瑕疵,提高楼板的整体性能。
例如,控制混凝土的振捣程度,保证混凝土的均匀密实;控制浇筑速度和温度等。
综上所述,混凝土楼板裂缝控制是一个复杂的工程问题,涉及施工过程中的多个环节和因素。
通过科学合理的施工工艺、加入纤维材料和膨胀剂、使用布缝条以及控制配合比和施工质量等措施,可以有效地控制混凝土楼板裂缝的产生和扩展,提高楼板的抗裂性能和使用寿命。
混凝土裂缝的控制措施
![混凝土裂缝的控制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e1f64821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7fc5056.png)
混凝土裂缝的控制措施混凝土是广泛使用的建筑材料之一,具有优良的耐久性和强度。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混凝土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裂缝。
这些裂缝不仅影响结构的稳定性,还会降低混凝土的功能性能。
因此,为了有效控制混凝土的裂缝问题,采取一系列合适的措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混凝土裂缝控制措施。
1. 积极控制混凝土配比混凝土中水灰比的大小直接影响混凝土的性能。
充分注意混凝土配比可以有效控制水灰比,从而减少混凝土裂缝的形成。
合理的水灰比可以增加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减少干缩和热应力,降低裂缝发生的可能性。
2. 使用靠谱的混凝土增强措施在混凝土中添加适量的增加剂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常用的增加剂包括纤维增强材料和化学增强剂。
纤维增强材料可以增加混凝土的拉伸强度和韧性,从而减缓裂缝的扩展。
化学增强剂可以改变混凝土的物理性质,提高其抗裂性能。
3. 控制混凝土的温度变化混凝土在固化过程中会产生热应力,导致裂缝的形成。
因此,在混凝土浇筑时需要控制混凝土的温度变化。
一种常用的方法是使用降温剂。
降温剂可以调节混凝土的硬化速度,减少温度梯度,从而降低热应力和裂缝的产生。
4. 合理布置混凝土的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可以增加混凝土的抗张能力,减少裂缝的形成。
因此,在混凝土的设计和施工中,需要合理布置混凝土的钢筋。
钢筋的正确安装和固定可以有效地控制混凝土的裂缝。
5. 采取适当的浇筑和养护措施混凝土的浇筑和养护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些关键技术,以控制混凝土的裂缝。
浇筑时需要避免过快或过慢的浇筑速度,以免引起应力集中和裂缝的产生。
养护期间需要保持适当的湿度和温度,以促进混凝土的逐渐硬化,并减少干缩引起的裂缝。
6. 定期进行维护和修复工作即使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进行混凝土裂缝的控制,随着时间的推移,混凝土仍然可能出现裂缝的问题。
因此,定期进行维护和修复工作是至关重要的。
定期检查混凝土结构,及时发现并修复裂缝,可以防止问题的进一步恶化。
7. 严格遵守施工规范和标准混凝土的裂缝控制需要严格遵守相关的施工规范和标准。
控制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方法
![控制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be34ab8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50ca641.png)
控制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方法
控制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混凝土配比优化:合理设计混凝土配比,控制水灰比和含水量,以及添加适当的减水剂、增强剂等,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2. 施工技术控制:控制混凝土施工的温度、湿度、浇筑速度以及浇筑方式等,避免过快干燥、过快升温或过快降温造成的裂缝。
3. 温度和收缩控制:采用降温措施,如喷水、覆盖防晒膜等,减缓混凝土的升温速度,避免温度差引起的热裂缝;同时采用适当的膨胀剂和纤维等,控制混凝土的收缩性。
4. 预应力和钢筋控制:通过预应力和钢筋的设计和施工,增加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和延展性,减少裂缝的产生和扩展。
5. 控制结构的变形:合理设计和布置伸缩缝、控制变形缝的位置和尺寸,避免结构整体的变形引起的裂缝。
6. 加强抗裂措施:在混凝土表面加强铺设钢筋网或纤维增强材料,增强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7. 合理施工养护:保持混凝土的湿润状态,适当延长养护时间,避免干燥引起的收缩裂缝。
总之,控制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方法需要综合考虑配比设计、施工工艺、变形和温度控制、加固和养护等多个因素,以确保混凝土的整体性能和耐久性。
2024年混凝土工程中裂缝的预防与处理
![2024年混凝土工程中裂缝的预防与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9da77540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ee.png)
2024年混凝土工程中裂缝的预防与处理混凝土裂缝的预防:
1. 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和配合比,确保混凝土均匀、凝固均匀。
2. 使用高性能混凝土材料,如添加剂和外加剂,来增加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3. 使用适当的混凝土施工工艺,如合适的浇筑和振捣方式,以保证混凝土的密实性。
4. 建立合理的施工温度控制系统,控制混凝土的温度和温度变化,以避免温度差引起的裂缝。
5. 定期检查和维护混凝土结构,及时修复已发生的裂缝,以防止扩大和深化。
混凝土裂缝的处理:
1. 初步处理裂缝前,首先要查明裂缝的产生原因和性质,以便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
2. 对于较小的裂缝,可以使用填充材料,如胶黏剂、聚合物改性材料等来填补裂缝。
3. 对于较大的裂缝,可能需要进行裂缝封堵,如使用填充材料和钢筋加固等技术来修复裂缝。
4. 对于严重的裂缝,可能需要进行结构加固和维修,如使用钢板、碳纤维加固等措施。
总之,混凝土裂缝的预防和处理既需要技术实力,也需要施工管理的细致和严谨。
混凝土工程的质量控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应该由专业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来负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混凝土裂缝的控制措施
【摘要】混凝土的裂缝问题是一个普遍存在而又难于解决的工程实际问题。
本文在混凝土结构设计、混凝土材料选择、配合比优化、以及施工现场的养护等方面提出了控制裂缝发展的措施。
【关键词】混凝土;裂缝;成因;控制
混凝土结构工程的裂缝,是一个带着有普通性被工程界很为关注的问题。
有些裂缝的继续扩展可能危及结构安全,因为结构的最终破坏往往是从裂缝开始的,成为结构的破坏的先兆,这主要是指荷载产生的裂缝;有些裂缝的出现造成工程渗漏,影响正常使用,是钢筋锈蚀,保护层剥落,降低混凝土强度,严重损害工程耐久性,缩短工程使用寿命,这主要是指变形产生的裂缝;还有耦合作用下的裂缝和碱骨料反应膨胀应力引起的裂缝及冻融引起的裂缝。
同时较大的结构裂缝,也为人的观瞻难以接受,造成恐惧心理压力,影响建筑美观,为装修造成困难。
由于产生裂缝的微观与宏观机理的复杂性、动态变化性,它也是困扰工程技术人员一个技术难题。
一、设计方面
1.1 尽量避免结构断面突变带来应力集中
如因结构或造型方面原因等而不得以时,应充分考虑采用加强措施。
1.2 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技术
在常见的混凝土裂缝中,有相当部分都是由于混凝土收缩而造成的。
要解决由于收缩而产生的裂缝,可在混凝土中掺用膨胀剂来补
偿混凝土的收缩,实践证明,效果是很好的。
1.3 设计上要注意容易开裂部位
根据调查,各类结构的易裂部位如下:
1.3.1 框架机构和剪力墙结构房屋中的现浇混凝土楼板易裂部
位
(1)房屋平面体形有较大凹凸时,在凹凸交接处的楼板;
(2)两端阳角处及山墙处的楼板;
(3)房屋南面外墙设大面积玻璃窗时,与南向外墙相邻的楼板;(4)房屋顶层的屋面层
(5)与周梁、柱、墙等构件整浇且受约束较强的楼板;
(6)楼板中有预埋管线时,洞的四角处;
(7)楼板开距形洞时,洞的四角处;
(8)设有后浇带的楼板,沿后浇带两侧部位。
1.3.2 框架结构房屋中的框架梁在以下部位易出现裂缝
(1)顶层纵向和横向框架梁的截面上部区域;
(2)长度较长的端部或中部纵向框架梁;
(3)横向框架梁截面中部。
1.3.3 剪力墙结构房屋中在以往部位易出现裂缝
(1)端山墙;
(2)开间内纵墙;
(3)顶层和底层墙体;
(4)长度较大(>10m)的墙。
1.3.4 当冬季停工春季再继续施工时,地下室在以下部位易出现裂缝
(1)地下室顶板;
(2)地下室的窗上墙和窗下墙。
对以上易出现裂缝的部位,目前在设计中通常采用了“放”、“抗”或“抗放结合”的控制裂缝措施,工程经验表明在于材料、施工等部位密切配合的情况下,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1.4 重视构造钢筋
在结构设计中,设计人员应重视对于构造钢筋的配置,特别是于楼面、墙板等薄壁构件更应注意构造钢筋的直径和数量的选择。
二、材料选择
2.1 根据结构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及水泥品种、等级,尽量避免采用早强高的水泥。
2.2 选用级配优良的砂、石原材料,含泥量应符合规范要求。
2.3 积极采用掺合料和混凝土外加剂。
掺合料和外加剂目标已作为混凝土的第五、六大组份,可以明显地起到降低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降低混凝土成本的作用。
2.4 正确掌握好混凝土补偿收缩技术的运用方法。
对膨胀剂应充发考虑到不同品种、不同掺量所起到的不同膨胀效果。
应通过大量的试验确定膨胀剂的最佳掺量。
三、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3.1 混凝土配合比除应按《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
的规定,根据要求的强度等级、抗渗等级、耐久性及工作性等进行配合比设计外,其配制的混凝土还应符合4.3.2-4.3.10的规定。
3.2 干缩率。
混凝土90d的干缩率易小于0.06%。
3.3 坍落度。
在满足施工要求的条件下,尽量采用较小的混凝土坍落度;基础、梁、楼板、屋面用的混凝土坍落度易小于120mm,柱、墙用的混凝土坍落度宜小于150mm;混凝土采用泵送时,高层建筑用的混凝土坍落度根据泵送高度宜控制在180mm左右,多层及高层建筑底部的混凝土坍落度宜控制在150mm。
3.4 用水量。
不宜大于170kg/m3。
3.5 水泥用量。
普通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宜为270-450千克每立方米,高强混凝土不宜大于550千克每立方米。
3.6 水胶比。
应采用适当较小的水胶比。
混凝土水胶比不已大于0.60。
3.7 砂率。
在满足工作性要求的前提下,应采用较小的砂率。
3.8 宜采用引气剂或引气减水剂。
3.9 配合比设计人员应深入施工现场,依据施工现场的浇捣工艺、操作水平、构件截面等情况,合理选择好混凝土的设计坍落度,针对现场的砂、石原材料质量情况及时调整施工配合比,协助现场搞好构件的养护工作。
四、管理方面
应当确定科学的控制裂缝标准,合理的选择施工进度,避免在混凝土施工中过分抢修工期,监督混凝土施工中制定的各项技术措
施,必须严格执行。
不应当预先指定设计及施工方法,设计图纸上不应指定施工单位采用尚不成熟的外加剂。
施工过程中及验收后发现有少量的裂缝,应当采取化学灌浆方法和封闭方法加以处理,轻微的收缩裂缝不应作为“事故”处理,不应降低工程质量标准,采取适当措施以确保结构物的正常耐久使用,完全满足设计要求。
除非承载力严重不足,不要轻易打掉重建,耗费巨资补强加固。
注意到同一设计单位设计,同一材料供应单位,同一施工单位施工,在相同环境中,裂缝程度却完全不同,这是常遇到的现象,其要害是“非均质性”,裂缝控制的作用效应及抗力都是高度离散性和随机性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何星华,高小旺.建筑工程裂缝防治指南[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 韩素芳,耿维恕.钢筋混泥土结构裂缝控制指南[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