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压配电网现状分析

合集下载

国内外配电网现状比对及问题解决方向

国内外配电网现状比对及问题解决方向

国内外配电网现状比对及问题解决方向摘要:在分析国内外的社会、经济、人口、电网等指标的基础上,比较国内外配电网的主要差异,简要分析了我国配电网发展面临的新问题,并提出了一些问题解决方向。

关键词:配电网;国内外;比对;问题解决引言目前,全球配电网的发展都面临进一步提高供电可靠性并接纳逐步增长的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的难题。

发达国家配电网的负荷已进入平稳发展期(年增长率约为1%左右),试图以智能电网方面的技术来解决配电网发展面临的新问题,而我国配电网的负荷仍处于持续快速发展期(年增长率为5%~7%),需要在满足负荷快速增长的同时发展智能电网新技术,这对改变我国配电网当前的规划、运行、维修模式提出了迫切的要求。

配电网和供用电设备担负着直接向用户供给电力的任务,是发、输、配、用的基本环节之一。

其发展与所在供电区域的社会、经济、人口、面积、居民用电等情况,与相应的能源政策等密切相关,同时还应与其所在地区的社会环境相协调。

配电网看似没有输电网的技术水平高,但是配电网的特征基本上就决定了电力客户的供电质量和电压质量,值得电网企业高度重视。

配电网的设备数量庞大而分散,使得与配电网相关的工作具有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特性。

目前国际上在配电网应用的分布式电源和智能电网的相关技术,为使配电网的规划、运行和管理从繁重的工作中解脱出来,提供了某种技术可行性,但是,任何一种新技术的发展在于其技术可行性和商业可行性的基础条件。

目前,我国社会经济正处于向低耗能、高效率的高度创新型社会发展的转型时期,配电网也将会在质和量两方面有更大的发展。

此外,安全可靠的供电也要求配电网和供用电设备采用新的技术,这样才能为我国21世纪城乡电力的有效利用提供基本保证。

1 国内外配电网现状比对随着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对电力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配电网已经成为城市生命线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际上发达国家和地区城市电网的发展已经进入了饱和阶段,负荷增长率从20世纪80年代起就进入了平稳增长阶段,年负荷增长率仅在1%~2%左右,其他相关指标也有类似的情况。

浅谈新时期配电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新时期配电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新时期配电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随着智能电网的发展、能源结构转型、新型电力系统的推进,原有的配电网已无法满足当下及未来供电的需求。

本文分析了新时期配电网发展面临的形势,分析了配电网目前在的困难,并结合电网发展需求与工作经验给出了解决配电网运行管理问题的有效措施,旨在助力配电网坚强可靠稳定运行。

关键词:配电网;精益管理;供电可靠性;不停电作业1新时期配电网发展面临的形势1.1能源结构转变需要配网转型随着国家双碳战略目标的提出,新能源的快速发展,源-网-荷-储互动要求不断增加,配网有源特征更加明显。

新时期,电网企业要全面推进能源互联网建设,加快配网数字化转型,实现配网由传统单向无源网络演变为区域能源配置平台,提升综合承载能力,满足清洁能源足额消纳和多元化负荷灵活接入。

1.2社会对供电服务要求不断提升。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社会各界对供电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

同时,供电可靠性作为评价营商环境“获得电力”指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政府也要求电网企业进一步补齐发展短板,消除电网安全隐患,全力提升供电保障能力和供电服务水平。

1.3体制改革下发展与效益兼顾的要求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售电市场的放开,配售电业务竞争加剧。

电网企业面临着艰巨的发展压力,既要提升供电可靠性,又要兼顾配网设备和技术的适用性、针对性、经济性。

面对这一困难局面,唯有转变管理模式,合理配置技术、人力、资金等要素,实现配网安全、质量、效率、效益协调发展。

2配电网目前存在的问题2.1网架结构薄弱部分地区配电网网架基础薄弱、自动化程度低,供电半径、分段及分支开关配置不足,不具备互联互供能力。

设备健康水平低,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足,用电高峰或极端天气下故障频发。

2.2设备安全隐患突出一些陈旧的设备长时间重负荷工作,过载问题严重、功率传输能力受限、电磁环网问题突出。

电缆线路输配电、多回电缆共沟,未采取接地保护隔离措施,存在重大火灾隐患和大面积停电的风险。

长顺县级中压配电网薄弱点分析

长顺县级中压配电网薄弱点分析

对 于 主 干长 度 过 长单 线 路 负 载率 不 高 、线路 供 电区域 负荷 增 长 缓 慢 、通 过建 设 变 电站 布点 缩 短供 电半径 代 价太 大 的线 路 ,可 通过在线路上增加无功补偿装置 、串联调压器等方式提高线路末 端 电压 水平 。 长顺电网1 0 k V 线路 已实现网络接线标准化率1 0 0 %,环网化 率5 0 %。其中D、F 类供电区存在辐射型线路 1 8 回,占线路总数的 5 0 %。规 划 中应 视 具 体情 况 进 行 环 网化 改 造 ,对 于 附 近无 其他 电 源点、形成环网接线需长距离架设线路而不经济 、对供 电可靠性 要求 不 高的线 路暂 不进 行 环 网化改造 。 2 - 2 负 荷供 应 能力 长顺 电 网3 6 回1 0 k V 线 路 中有 1 8 回线路 为有 联 络线 路 ,其 中 l 8 回线 路 全 部 满足 可 转 供 电校 验 , 占长顺 电网线 路 总数 的5 0 % 1 0 k V 公用 线 路为1 8 回 ,占长顺 电 网线路 总数 的5 0 %。 长顺 电 网内重载 1 0 k V公 用 配 变 有 7 3 台 , 占公 变 总 台 数 的 7 . 8 3 %,容量2 7 1 0 k V A;过载 1 0 k V 公用配变有1 9 台,占公变总台 数 的2 . 0 4 %,容 量 8 4 0 k V A。
蔫 辜 崭
理 论 研 究苑
2 2 3
长顺县 级 中压 配 电网薄 弱点分析
李 倩
( 长顺供 电局 ,贵州都匀 5 5 0 7 0 0 )

要 安全稳定是 电网运行永恒 的主题 。长顺 电网有 1 l O k V变电站2 座 ,3 5 k V变电站6 座 ,主 变总容量为1 6 8 9 5 MV A,无功

网格化规划方法对中低压配电网规划的可行性分析

网格化规划方法对中低压配电网规划的可行性分析

网格化规划方法对中低压配电网规划的可行性分析摘要:介绍了中压配电网网格化规划的思路、主要原则及具体步骤。

通过网格化规划将配电网供电区域按区块合理划分为供电网格,将复杂无序的中压配电网化繁为简,以供电网格为基本单元开展规划并构建目标网架,提出了各类网格的过渡改造原则和网格管理思路。

结果表明:利用网格化规划方法开展中压配电网规划切实可行,具有较强的推广性。

关键词:配电网;网格;规划中压配电网网格化供电是指在中低压配电网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将某一供电区域在地理位置上划分成若干个相对独立的、供电范围不重叠的供电片区(即供电网格)。

每个供电网格内按“N供一备”或者双环网的配电网标准化接线原则形成典型接线。

供电网格内的各回主供线路只为该供电网格内的负荷供电,从上级变电站到该供电网格内沿途不带任何负荷。

通过合理的配电网分区分片、网格化规划,可将一个复杂的区域配电网划分为若干简单、清晰的细分片区,打破配电网网架“原生态”式的无秩序发展的状态,是现阶段配电网完善和优化网架结构、提升配电网可转供电率和标准化接线率的有效途径之一,也将为中压配电网的运行、维护与管理提供便利。

1 中压配电网规划现状随着近年我国城市配电网的快速发展,传统规划方法已渐渐难以适应目前规模庞大的中压配电网;且城市配网长期以来主要跟随负荷发展,中压配网(注:本文中压配电网是指10kV电压等级电网)规划不能落实到具体项目,易受业扩、居配、迁改等工程的影响偏离规划目标,不能具体指导配电项目的立项与建设;同时与地方规划衔接不够紧密,因地方建设规划调整较快,配网规划容易滞后,协调发展难度较大。

目前我国城市中压配电网网架结构普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城区配电网络复杂,结构不清晰,转供电操作繁琐,影响配电自动化实施;二是部分线路联络无序,供电范围交叉,故障不易查找;三是中压配网整体转供能力有待提高;四是部分地区线路负荷不均衡,线路潜在供电能力不能得到有效释放,线路利用率和经济性不高;五是部分线路供电半径较大,线路存在迂回、跨区域供电情况。

XX供电所配电网分析报告

XX供电所配电网分析报告

XX供电所配电网专项分析报告分析:廖高威2014年12月第1章前言 01.1 项目目的和意义 01.2 指导思想 01.3 技术原则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 引用标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2章现状简介. (2)2.1 镇区基本情况 (2)2.2 经济发展方向 (6)2.3 负荷预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 发展评估 (6)第3章现状情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 高压配电网现状情况 (7)3.2 10kV配网总体概况 (8)3.3 10kV线路状况 (9)3.4 线路装接配变情况 (10)3.5 地理接线图 (10)3.6 中低压配电网设备现状情况 (12)3.7 10(20)kV公用线路现状情况 (13)3.8 低压台区状况 (14)3.9 现状10kV公用配变重过载配变统计 (16)第4章现状分析 (17)4.1 现状存在问题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配网运行现状分析论文[五篇范例]

配网运行现状分析论文[五篇范例]

配网运行现状分析论文[五篇范例]第一篇:配网运行现状分析论文摘要:由于10kV线路繁多复杂、分布广泛,除了一些城市10kV 线路走电缆,大部分10kV线路架空,10kV架空线路位置低并长期处在露天环境下,容易遭受各类自然灾害和外力的破坏,导致在运行中频发故障和事故,影响居民正常供电,构成危害。

关键词:配网运行配网维护一、引言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用品的电气化,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电力。

同时供电企业为了自身发展的需要而向社会做出承诺,使得人们对供电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向千家万户输送电能的供电网络就是10kV配电网络,因此加强10kV配电网络的建设,将直接影响与提升广大人民群众对供电企业服务的满意程度。

为了提高10kV配电网络的供电可靠性,电网公司开展了各城市“十一五”配电网供电可靠性规划研究,提出要抓好配网技术改造、技术进步,加大配网投资力度,尽量选用性能优良、可靠性高、免维护、少维护的设备,逐步提高供电能力,打造安全可靠、自动化水平高的坚强配网。

由于我市近几年的快速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区负荷随之逐年攀升,电网的发展已相对落后于城市的发展与扩张,需要增加新的变电站,提供更多的电源点,建设更多的电力通道,重新规划与分割供电区域。

从而实现配电网络的“手拉手”供电以及满足电网的N-1要求。

电网的规划与建设需要一定的周期,而人民群众对供电质量的需求却日益增强。

因此,提高供电可靠率,就需要在大力加强配电网络建设的同时,立足于配电网络的现状,加强配电网络的运行维护与管理,从而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二、供电可靠性的定义10kV配电网络的供电可靠率是衡量10kV供电系统对用户持续供电能力的一个主要指标,它指在统计期间内10kV配电网络对用户有效供电时间总小时数与统计期间小时数的比值:供电可靠率=[1-(每户每次停电时间)/总用户数/一年小时数]×100%。

由公式可以看出,要提高供电可靠率,就要尽量缩短客户停电时间、减少客户停电次数,其实质就是降低统计期内客户总的停电时间。

城市中低压配电网的建设与规划

城市中低压配电网的建设与规划

浅谈城市中低压配电网的建设与规划摘要:城市中低压配电网在电力系统中占有非常关键性的地位,也是城市建设环节中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该文针对城市中低压配电网的构建及未来规划,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探讨,根据中低压配电网现状提出了相应的改造措施。

关键词:中低压配电网建设规划城市配电网与发电、输电需求相比,显然存在“供不应求”的现象,供电质量还需进一步提高。

如今,用户经受的停电影响,大多数因为配电系统故障造成。

电能质量下降与配电网落后也有直接影响,配电网消耗了降级大半部分的电力能量,造成配电网自动化、自能化等明显落后与输电网。

所以,高质量配电网的全面建设已成为城市电力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1]。

1. 城区中低压配电网的现状分析近几年,电网行业中虽然不断引进和研发高配置设备和高水平技术,然而国内城网的技术操作质量仍跟不上国外电网发展水平。

[2]大部分城市排除系统电源故障而干扰电供给后,供电可靠性仍低于99.6%。

所以,城市电网现代化管理模式严重制约着供电行业发展及经济运行速度,进而科研工作和新技术推广逐渐走下坡。

城市电网中,特别是配电网设备普遍陈旧、落后,小截面老旧线路、老式油断路器、老式柱上断路器,三令五申已淘汰的配电设备等仍在大量运行。

2. 城市中低压配电网建设与改造的目标城市配电网规划主要负责区域:指挥和领导城市中低配电网的构建和规划,以保证城市配电网跟上现阿代城市科学经济的发展步伐;提高城市中低压配电网的技术操作水平,使其超前飞速发展,进行城市中低压配电网结构优化、加强设备引进层次,进而全面提高供电稳定性和长久性。

为社会全体人民提供一个安全、优质地供电,提高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

1)供电可靠性。

应遵循电网供电安全准则,按照用户用电的要求严格操作,配电网络结构必须满足“n-1”安全准则。

2)电能质量。

安全用户供电电压质量需保证10kv及少于三相供电电压允许偏差为额定电压的±7%;220v单相供电电压允许偏差为额定电压的+7%与-10%之间。

我国配电网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配电网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配电网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近阶段,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为中国电力,尤其是配电网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本文简要介绍了我国配电网的现状、问题,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了分析。

标签:智能配电网;配电网自动化;技术创新1 前言近阶段,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电力,尤其是配电网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随着我国配电网规模的日益扩大,对配电网运营的安全稳定控制能力和运行机理都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同时,随着自然灾害的频度不断加快,从而造成大面积电网事故越来越多,这些都对现有配电网的正常运行提出了挑战。

为此,智能化配电网成为我国配电网今后一阶段的的发展趋势。

2 我国配电网的现状及存在问题(1)我国配电网的现状。

由于我国配电网自动化工作与国外相比,起步较晚。

早期的配电网络由于受到当时经济条件及技术条件的限制,因而造成了配电网自动化水平较低。

近阶段,随着城市的大规模建设,企业的高速发展,以及广大农村城镇化地改造,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这几方面造成了用电负荷迅速增长,供电的可靠性要求也越来越高。

使我国配电网规划及发展不适应社会各方面的需求。

(2)我国配电网自动化存在的问题。

1)功能设计的单一。

传统的配电自动化系统的设计是把供电可靠性放在首位。

据电力控制中心数据表明,现阶段影响供电可靠性的主要因素是出于按照固有传统周期例检方式导致的人为预安排停电,而不是配电网的故障停电。

2)供电质量得不到保证。

早期敷设的线路,线径细小,再加上年久失修,线损率较高,线损损耗较大。

目前,我国一般地区电网损耗l5%~20%,个别地区达到30%左右,这样就造成了大量能源得浪费和环境的污染。

3)设备选择中的盲目求新。

在设备的选择中,缺乏统一规划,过分节省资金,追求利益最大化。

以至于在局部设备上求新求好,最终导致新设备刚上马,老设备就出问题,无法取得整体优化的效果。

4)系统结构设计中的顾此失彼。

在系统结构设计中缺乏统筹兼顾,在陈旧的配电网架上装上先进的配电自动化系统。

浅析城市配电网特点-存在问题及解决途径

浅析城市配电网特点-存在问题及解决途径

浅析城市配电网特点\存在问题及解决途径摘要: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不断提高,社会对电力需求逐年增长,对供电质量和供电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对作为城市血脉的配网的需求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城市配电网(本文分析的对象为城市10kV配电网,在实际中一般称为中压配电网,以下称为配电网)不断的发展扩大,结构由简单放射状接线向环网接线、树状接线发展,本文主要就配网的主要结构特点,当前存在主要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如何规划运行好城市配网,让其更好的服务社会进行剖析。

  关键词:配电网规划结构发展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and people’s material and cultural life rise ceaselessly, social demand for electricity is increasing year by year, the power quality and reliability requirements of increasingly high, as the city of blood distribution demand also put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city distribution network (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object for the 10kV distribution network in the city, practice is generally referred to as a medium voltage distribution network,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the distribution network ) continued to expand the development, structure by a simple radial connection to the loop network connection, tree junction development,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main structural features of distribution network, the current main problems and solutions, how to run good city planning of distribution network, make it better social services are analyzed.Key words: Planning of distribution network structure development一、配电网的结构及特点城市配电网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国家投入了大量资金对城市电网及农村电网进行改造,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城市中压配电网升压为20千伏的探究

城市中压配电网升压为20千伏的探究

城市中压配电网升压为20千伏的探究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快,我国城市电力需求迅速增长,城区电力负荷密度不断增大,供电范围不断扩大,10 kV配电网已越来越不能适应高负荷密度区域的发展需求。

在中压配网中,相比于10kV配电网,发展20kV电压等级供电具有明显的技术和经济优势。

本文主要是对10kV电压配电网存在的问题、20kV电网的优势及改造方案进行分析论述。

关键词:配电网;20kV;10kV一、10kV电压配电网存在的问题1.网架结构薄弱,供电能力受限据相关数据可知,10kV线路供电半径,在负荷密度为20-30 kW/km2时为10-12km;40-70 kW/km2时不足8 km。

以南方某城市中心区为例,2010年总负荷为170万千瓦。

全区用电量85亿千瓦时;2010年110kV变电站容载比为1.67,220kV变电站容载比为2.37;2010年人均电量9660千瓦时,负荷密度2.19万kW/km2。

每2、3km2就得建1个降压变电站,从投资、管理、占地、节能和环境等方面来看,都存在成本过高,效益低下的问题。

再以浙东某副省级市的农村地区为例,2007年至2010年,农业用电量增长76.44%,农村用电负荷密度由每平方公里65千瓦增至122千瓦。

用l0 kV线路供电时,由于受供电半径的限制,将需要建设35 kV变电所10余座,除花费大量投资及占地外,每年仅主变压器损耗就有百万千瓦时之多。

从上可见,10 kV配电网络网架结构十分薄弱,倘若遇到不确定的负荷变化或者自然影响,对国民经济会造成巨大的影响。

2.网损比较大,电能质量差长期以来,我国电网的线损率偏高,2007年我国电网线损率为6.97%,虽比我国1977年的10.19%下降 3.22个百分点,节约将近0.468亿吨标煤,但仍与发达国家的水平有差距。

全国城市电网110kV及以下高、中、低压配网线损电量约占总线损电量的60%,而l0kV及以下中、低压网络线损占城网线损的比重在不断上升,有些城市由45%左右上升到50%-56%。

国内外中压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对比

国内外中压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对比

北京丹华昊博电力科技有限公司国内外中压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对比我国中压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我国从建国后至80年代中期,3~60kV配电网中性点逐步改造为采用不接地或经手动消弧线圈接地两种方式。

电力行业标准DL/620-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中明确规定:3~10kV架空线路构成的系统和所有35kV、60kV系统,当单相接地故障电流大于10A时,中性点应装设消弧线圈;3~10kV电缆线路构成的系统,当单相接地故障电流大于30A时,中性点应装设消弧线圈[7-9]。

进入80年代末后,自动调谐消弧线圈出现,此时随着配电网不断发展,电缆线路增多,电容电流相继增大,而且运行方式经常变化,自动调谐消弧线圈优势明显,于是很多配电网更换为中性点经自动调谐消弧线圈接地方式。

进入90年代后,很多配电网特别是城市配电网中显现了小电流接地系统存在的许多问题,随着城市规划,电缆的出线增多,配电网络中单相接地电容电流将急剧增加,当系统电容电流大于100A后,带来了一系列危害。

为了解决电容电流过大对配电网造成的影响,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方式逐渐得到广泛应用。

从1987年开始,广州区庄变电站为了满足较低绝缘水平10kV电缆线路的要求,采用小电阻接地方式,接着在近20个变电站推广采用了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方式。

随后上海、深圳、珠海和北京的一些城区,以及苏州工业园20kV配电网采用了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方式。

当前我国3kV~60kV中压配电网的现状是:绝大多数系统采用小电流接地方式,其中60kV 和35kV电网主要采用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3kV~10kV电网部分采用中性点不接地方式,部分采用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少数地区如上海、北京、广州等城市的部分电网采用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方式。

关于我国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的发展方向,我国专家对接地系统的选择存在争议,各执己见。

目前存在两种观点。

一种观点主张继续采用以消弧线圈接地方式为主的小电流接地方式;另一种观点推广采用小电阻接地方式。

配电网规划的现状及改进措施

配电网规划的现状及改进措施

配电网规划的现状及改进措施摘要:文章分析了配电网规划现状中存在几个普遍性问题,通过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提出了配网规划工作的重点改进措施。

关键词:配电网规划;电力负荷预测;配电网自动化;改进措施0 引言配网的改造及建设投资更加科学合理、经济可行,进而达到完善现代化电网的总体目标,加大了对配网规划的审核力度,组建了专家审核小组.经过深入实地调杏了解,对配网规划进行了审核,审核发现现有配电网的规划中存在诸多问题,有必要强调并重申配电网规划的方法、内容.分析以往规划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城市配电网规划工作的改进意见。

1 配电网规划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1.1 配电网现状分析不全面大部分地区对配电网现状的分析不透彻.不能按照配电网规划内容要求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存在文字表述不清、基础数据收集不全、数据不准确、前后数据不对应、容载比与负载率概念混淆的等问题,不能切合实际地反映出配电网存在的问题。

对低压配电网的现状也没有进行深人细致分析。

如:有的地区只是简单的介绍存在无功缺乏电压偏低问题,但没有具体的数值计算分析;有些地区对线路负载率及联络方式分析简单.不能反映出线路的薄弱环节等问题。

1.2 设备选型不合理普遍存住电缆、导线、变压器、电容器、ta、开关、断路器等主设备选型时没有进行充分的技术分析和相关计算,片面地追求截面和容量;出线间隔、负荷互带、供电半径等没有按照规划导则、技术标准和实际负荷进行计算分析。

有些地区只是简单地更换大截面导线或大容量设备.造成大量的浪费.甚至存在将所有的设备重新更换的现象。

造成资金浪费;同时未对运行中的设备进行全寿命技术分析。

不能充分保证设备安全经济运行。

1.3 电缆敷设不合理建设中对电缆的使用应在电力技术人员指导下进行。

由于在配网规划中对电缆人地没有具体的规定。

同时与地方政府的沟通不够充分.存在一些新建城市在市政建设中片面追求城市的美观.不切合实际地提出将电缆全部入地的要求;还有个别地区存在既小考虑配电网运行维护、事故抢修的资金投入,又未经电力部门专家的指导.直接将电缆埋入地下等问题,不仅造成很大的资金浪费,也给今后城市配网的安全运行埋下了隐患,同时给维护管理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试析中低压配电网的现状和问题

试析中低压配电网的现状和问题

试析中低压配电网的现状和问题随着我国城市及乡村中低压配电网的建设,中低压配电网业扩配套工程成为电网基础设施扩建的重要部分。

中低压配电网业扩配套工程的审报立项保证了中低压配电网的扩建与改造,促进城市与乡村供电,保障人民生产和生活的基本需要。

通过做好科学的中低压配电网络规划,严格各项中低压配电网业扩配套工程的审报立项工作,逐步形成可靠且经济合理的供电网络结构,促进供电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有利于我国全面建设现代化的城乡电网。

1 中低压配电网的现状和问题近年来,我国电网行业通过不断引进新技术,研发出较高配置电网设备,应用在我国中低压配电网的扩建和改造中,以不断满足人们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但是,中低压配电网的现状是仍跟不上人民生产、生活的发展水平,并且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

在我国大部分城市中低压配电网中,供电可靠性较低,供电行业的发展管理模式也严重制约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很多城市的电网都呈现出:配电网设备普遍陈旧、小截面老旧线路严重、老式油断路器等老化应被淘汰的配电设备仍在运行。

为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和生活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更加优质的供电服务,改善中低压配电网结构,就要注重电网供电安全准则,注重电能质量,对供电区科学进行分类等等问题。

为此,通过科学的中低压配电网络规划,使得中低压配电网络逐步形成可靠且经济合理的供电网络结构,为供电企业及整个社会带来更全面的经济效益。

因而,全面建设现代化城乡电网,必须认真研究和城乡整体发展方向相一致的中低压配电网业扩项目的设计方案。

2 中低压配电网业扩配套工程概述中低压配电网项目主要是指在系指中压(10千伏)、低压(0.4千伏)配电网上各类建设、改造及维修项目。

中低压配电网项目包括了中低压配电网基建项目及中低压配电网修理项目两大类。

而中低压配电网基建项目又分为中低压配电网基建常规项目与中低压配电网业扩配套项目两类。

在中低压配电网基建项目中,中低压配电网基建常规项目根据项目的内容进行划分可以分为变电站出线项目、中压配电网改造项目、低压配电网改造项目三大类。

基于可靠性的中低压配电网规划研究——以某地区为例

基于可靠性的中低压配电网规划研究——以某地区为例
5)预安排停电持续平均时间。这主要指的是在统计过程 中,应预先工作安排停电的持续时间平均值,这主要反映的是 供电单位的预工作安 排 是 否 合 理 [4],其 计 算 公 式 如 下:预 安 排 停电持续平均时间 =∑(预预安安排排停停电电次时数间)。 3.3 评估结果
某地区中低压配电网的总体目标是以现有配电网为基础, 满足当前某地区经济发展以及居民生活的用电需求,并适当超 出,根据某城市发展规划,着重优化配电网结构,提升供电的可 靠性以及供电能力,并降低损耗,提升配电网的经济性 。 [2] 技 术目标主要以《中国南方电网及以下配电网规划指导原则》为 参考,在 3年内提升 10kV配网线路环网化率至 75%,同时使 城市中低压配电网的可靠性提高至 99.95%,将线损率控制在 4%以下。 2.2 规划思路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引言 电力设施是城市主要的基础设施之一,对于城市的发展以
及城市居民的生活都有极大的影响,加强城市电网建设,完善 电力基础设施,可以有效满足城市居民生活以及城市经济发展 的需求。由于城市发展对于电力的依赖程度较高,因此,电网 的可靠性就极为关键。分析评估电网可靠性,使配网规划更加 合理,从而提升配网的安全性、可靠性以及经济性,这对于促进 城市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 中低压配电网规划概述
技术与市场 2020年 第27卷 第5期
经营与管理
基于可靠性的中低压配电网规划研究
———以某地区为例
周厚科
(柳州供电局,广西 柳州 545000)
摘 要:电网的规划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城市电网的安全性、经济性以及可靠性,在电网规划过程中,电网可靠性分析 评估是重要的内容。以电网可靠性分析评估报告作为参考依据,可以使电网设计、规划更加科学合理,对于城市电网改 造以及建设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简要阐述城市中低压配电网规划,并以某地区为例,阐述中低压配电网的规划目标、 规划思路以及规划方案,并具体对中低压配电网规划的可靠性进行分析。 关键词:中低压;配网规划;可靠性;评价指标;规划方案 doi:10.3969/j.issn.1006-8554.2020.05.081

20KV中压配电系统应用

20KV中压配电系统应用

20KV中压配电系统应用摘要: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建设的支柱,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10KV中压配电网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将10KV中压配电网升压至20KV中压配电网具有现实意义以及应用基础。

本文主要探讨20KV中压配电系统的应用现状及配电网升压改造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20KV、配电系统、技术应用引言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建设的支柱,为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加快电力工程建设,适时调整电力网络的结构与布局,合理选择与适时提高电网电压等级尤其是中压配电电压等级,缓解当前电力供应紧张局面,切实促进电力工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现阶段我国大都采用10kV中压配电网作为联系与沟通高低压配电网的中间电网,尽管10kV中压配电网在我国电网的发展过程中确实起过重要的促进作用,但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各大城市用电量迅速增加,10KV中压配电网已经不能暴露出很多缺点,不能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

有专家提出采用35kV作为中压配电网的电压等级,这在系统供电能力、供电质量、线损、压降等方面将大为改观。

但由于目前设备还未小型化,造价比较高,若采用35kV作为中压配电网的电压等级,则投资费用和造成年运行费用都将明显增加,因此目前不宜采用。

为了解决电力需求和城市电网的供电能力与土地资源之间的矛盾,需要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战略高度,抓住电网大规模扩展的机遇,利用新技术、新思路合理配置城市电网电压等级序列。

10KV升压至20KV不但可以简化电压等级,减少变电层次,提高供电能力,而且可以节省投资,提高配电网运行的经济性和适应性,节约土地资源。

1国内外配电网中压配电电压的应用美国1892年建立12.5KV线路,1948年采用20.8~24.9KV电压。

1960年前,德国曾经将5~6KV配电电压改造成10KV电压,但很快便改成20KV,因为20KV线路或者电缆的每千瓦生产单价比10KV要低。

新家坡的电压级差为1:3,即220,66,20,6.6KV。

配电网现状问题分析技巧

配电网现状问题分析技巧

配电网现状问题分析技巧配电网现状问题分析是电网规划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之一。

但是有些配电网运行检修管理人员对如何来分析电网觉得有一定困难。

其实掌握一些很小的技巧就能够把电网现状问题分析的较为透彻。

供电能力1、主要指标:高压配电网指标:电网容载比(宏观)、线路重载、轻载占比,主变重载、轻载占比(微观)、变电站N-1通过率中压配电网指标:线路重载、轻载占比,配变重载、轻载占比、配变综合负载率、线路平均负载率、户均配变容量、线路平均装接容量、10kV馈出线间隔利用率。

2、主要表现:区域容载比偏低或偏高,同时也有110kV、35kV变电站重载与冗余并存的现象。

10kV线路重载线路、重载配变导致检修或故障时负荷转移困难,存在安全隐患。

农村户均配变容量低,部分区域外务工人员集中返乡过年导致春节期间配变重过载问题严重。

10kV间隔利用率高,变电站负载率低。

甚至存在10kV间隔资源紧张,部分变电站无法出线。

3、主要措施:容载比偏低的问题将通过新增变电站站点、合理优化变电站供电范围逐步解决。

变电站重载与冗余并存问题将通过优化变电站供电范围的方式解决;变电设备冗余问题将随着地区负荷的增长或负荷的重新分配逐步解决。

通过新增配变布点、配变增容改造,解决负荷转移问题、农村地区户均配变容量低的问题。

对110kV变电站进行改造增加屏位,在站内建设开闭所将部分容量较小负荷并柜或采取双拼电缆引接至站外建设开闭所集中接带负荷。

电网结构1、主要指标:高压配电网指标:单线单变比例、主变线路N-1通过率中压配电网指标:联络率、站间联络率、线路N-1通过率、供电半径、10kV线路平均分段数高压配电网:单辐射结构和单线单变比例较高,不能满足N-1要求,供电可靠较低,负荷转移能力较弱。

部分偏远地区35kV网架存在供电距离长、多级串供的情况,不满足线路N-1配置的要求,当1条线路故障时,另一条线路无法转供,导致末端多个变电站停电,供电能力和负荷转供能力受限。

关于城市20kV中压配电网的优化探析

关于城市20kV中压配电网的优化探析

关于城市20kV中压配电网的优化探析城市配电网作为连接城市终端用户及电力发输电系统的桥梁,起着分配电能的作用,直接关系到用户的用电质量,其安全稳定运行关系人民生活质量及城市的经济发展状况,其优化规划关系重大。

在当今城市用电负荷日益增长的情况下,增强电网供电能力,提高中压配网电压,简化电压序列成为供电企业迫切解决的问题。

本文就城市20kV中压配电网的优化进行了分析。

标签:城市;20kV;中压;配电网;优化一、20kV的电压等级重要应用价值分析第一,采用20kV的电压等级,确保导体内的电流能在相等数值情况下,与10kV的相比20kV电压等级的传输功率明显较快,而且在同等电路传输功率的情况下,电压的等级也被提上了一倍,电流则在原基础上减少了一半,此时电压与线路的功率损耗会在很大程度上减少;第二,20kV的电压等级低压侧的单台变压器容量有明显提升,比10kV高了一倍。

使用20kV的电压等级,能较大程度上减少变电站以及设备的数量,使得我国土地资源的维护以及运行费用有明显的减少;第三,在应用范围方面,20kV的电压等级的供电半径比10kV电压等级长一倍,较10kV电压等级,20kV的电压等级能覆盖到一些电源极稀疏的偏远农村与郊县,也是说20kV的电压等级的覆盖率比10kV等级电压的大三倍,也降低了电路的损耗量;第四,20kV的电压等级的电能质量较好,对于10kV 等级电压来说,20kV的电压等级的电路不会因线路过长而出现末端电压较低的情况,而且20kV的电压等级能满足高负荷密度的供电需求。

二、20kV配网的规划特征分析2.1、由于配电线路的送电能力提高,导致配电线路数量减少按照城网规划的原则,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导线截面。

相同导线,供电半相等,电压由10kV提升至20kV,送电能力提高1倍,减少了中压配电线路的数量和线路通道用地。

2.2、增大中压线路的供电半径假设配电线路的供电范围为夹角的扇形,配电线路的电压降百分数如下式所示:导线阻抗(R、X)、供电范围夹角(α)及负荷密度(σ)不变,供电半径和电压的关系:可见,电压由10kV提升至20kV,供电半径大1.587倍,供电面积扩大2.5倍,也就是扩大220kV的供电范围。

七台河城市中压配电网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

七台河城市中压配电网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
全区线路的1 5%, 分别 为110kV七市变的机要甲、乙线和电厂乙纨
4) 中心城区中压配电网网架结构较薄弱,转供能力不足。 5)中心城区部分1 OkV线路为复杂联络,虽然能较好的保证供电 可靠 性, 但是不 利于 操作与 检修 。 6)中心 城区内中 压配电网 电压等级 分别为10kV和6kV,城 市经 济发展在一定阶段可能将受到中压配电网供电能力的制约。目前随着我 国城乡用电需求的快速增长,1 OkV配 网供 电能 力与 供电 距离 严重 不足 的矛盾在某些地区已十分突出,而中心城区6 kV中压配电网仍覆盖了 50 %以上区域,这在今后将可能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瓶颈,也不利于节 能降 损 。 7) 两家独立企业供电的局面不利于建设结构合理、安全可靠、调 度灵活 的中压网 络。 3解决策略 1) 在中心城区内新建”0kV变电站,增加该地区的变电站客量, 对新建变电站要预留出足够的出线间隔。2) 供电半径过大,线路损耗 大,应在电网建设中,随着变电站布点的增多、变电站出线的增多,逐 步缩小这些线路的供电半径。3) 对于配变装接容量高的线路,若线路 负载率很高,已经影响当前安全运行,考虑增加新的出线,或将部分负 荷切给相邻低负载线路;对于负载率不高的,根据负荷发展及电网建 设,切改线路负荷。4) 线路负载率偏高的线路结合实际负荷增长情况 切改线路。5) 线径偏小的线路要进行改造,更换大截面绝缘导线。6) 中压配电网络逐步向三分段—联络和三分段两联络过渡,进一步加强联 络,增强网络的转供能力,尤其是需加强变电站间的中压联络,简化复 杂联 络接 线方 式,以 形成 合理 简单的 网架 结构 。
法锎]七台河;城市;配电网;发展
城市中低压配电网是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如何保证城市配电网 既有充足的接受电力的能力,又能够为城市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提供优质可靠的电力供应,是配电网规划所要解决的根本任务。七台河 南城市配电网经过几年来的建设与改造,在网架结构、供电能力、供电 可靠性等方面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但仍然存在结构薄弱、供电能力 不足、装备水平不高等突出问题,与国网公司建设统一坚强智能电网的 要求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应立足电网长远发展需求,对七台河中心城 区10 kV配电网进行合理规划,为将其建设成为与上级电网协调发展、 适度超前、结构合理、安全可靠、技术先进、运行经济、节能环保的城 市供电网络提传}依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状网分析应注意的问题
——变电站主变“N-1”校验——
线路A 线路B 变 电 站 A 线路C 线路a 线路b
线路G
线路m 线路n
变 电 站 B
假设:变电站A线路( B……G )所带负荷之和为12MW,变电站B线路( a……n
)能转带总负荷为14MW,而此时变电站B的裕量为10MW,则变电站B线路最
多只能转移10MW的负荷。
现状网分析应注意的问题
——变电站全停校验——
变电站全停校验时,即使联络线路能将整个变电站负荷全部转带,但是如 果这个变电站有单辐射线路,也无法通过变电站全停校验
变电站中有没通过“N-1”校验的有联络线路,该变电站同样无法通过变
电站全停校验
现状网分析应注意的问题
——变电站全停校验——
64
深圳市龙岗区中压配电网详细规划
10kV出线间隔 装接配变情况 主变N-1校验

共10kV出线间隔1451个,已用间隔1029个,间隔利用率为70.92%。 仅12座变电站装接配变容量与变电站容量配置较为匹配,装 单主变负载率100%计算条件下,大芬站、葵冲站、坪地站在一 接配变容量与变电容量比值在1.2~1.6范围内。分别为李朗站、简 台主变检修时,会造成部分负荷失电。 220kV简龙站、宏图站、坪山站, 110kV大芬站、布吉站、大鹏站、 龙站、宏图站、坪山站、坂田站、岗头站、雪岗站、大鹏站、安 横岗站、安良站、龙岗站、坪地站等10座变电站出线间隔紧张。 良站、坑梓站和木古站。 雪岗站、六约站、清林站、平湖站、木古站已没有剩余出线间隔。
变 电 站 A
线路a, 负荷为m
线路b,能 转带负荷n
变 电 站 B
变电站全停时: 1)如果变电站A出线中存在单辐射线路,线路所带负荷无法被转带,则变 电站无法通过变电站全停校验。 2)如果变电站A出线中,存在以下情形,当线路a所带负荷m,联络线路b 所带负荷n,若m>n,变电站A失电,无法通过全停校验。
1.架空线路、电缆线路
架空线路(例4)
1.架空线路、电缆线路
架空线路(例5)
1.架空线路、电缆线路
架空线路(例6)
柱上变
柱上断路器
1.架空线路、电缆线路
1.架空线路、电缆线路
架空线路(例7)
低 压 线 路
1.架空线路、电缆线路
电缆线路(例1)
电 缆 线
1.架空线路、电缆线路
电缆线路(例2)
中压配电网现状分析
天津天大求实电力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Tianjin Tianda Qiushi Electric Power High Technology Co.,Ltd.
要内容
目的和意义 流 程 方 法 设备及内容 应注意的问题 举 例
TART
数据收集、 整理
的和意义
现状分析
技术原则
负荷预测
开关设备(例)
柱上开关
2.开关设备
涉及的内容
开关的无油化 开关运行年限 开关的标准化 开关的功能 开关的可靠性
3.环网设备
环网设备(例1)
美式环网柜
3.环网设备
环网设备(例2)
欧式环网柜
3.环网设备
环网设备(例3)
欧式环网柜
3.环网设备
环网设备(例4)
175939
2.开关设备
3.环网设备
4.其它设备
5.中压线路的电源
设备简介
1.架空线路、电缆线路
2.开关设备
3.环网设备
4.其它设备
5.中压线路的电源
1.架空线路、电缆线路
架空线路(例1)
1.架空线路、电缆线路
架空线路(例2)
1.架空线路、电缆线路
架空线路(例3)
电缆接头
1.架空线路、电缆线路
电缆线路(例3)
电缆分接箱
1.架空线路、电缆线路
涉及的内容
线路主干长度 线路最长供电距离 主干线路截面、型号 绝缘化率、电缆化率 线路设备配合

线路的接线模式 线路负载率 线路“N-1”校验 线路电压、线损分析 线路运行年限源自.开关设备第三章 现状电网分析
1、上级电源情况 2、中压电网概况 3、现状配电网系统分析 4、小结
60
深圳市龙岗区中压配电网详细规划
龙岗区规划供电区分类
地区 级别
特级 区域
A类
中心区或 30MW/km2及以上 --
B类
一般市区或 20-30MW/km2 龙城所、布吉所、平湖所、坪山 所、横岗所、坑梓所、坪地所
重复统计
开闭所配出线路的配变容量统计 配变容量的分析应结合接线模式进行
现状网分析应注意的问题
配变容量的统计(例)
现状网分析应注意的问题
——线路负载率的计算——
注意线路载流量的选取,同时应注意线路的类型,不同线路的类型应考 虑不同的载流量 注意线路是否过载应结合线路的接线模式
线路负荷电流的选取应注意线路的运行方式是否异常,异常应选用正常
单项评估指标计算
原始数据收集和数据校验与修复工作 通过分类、统计、拓扑识别、潮流计算、 “N-1” 分析等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即得到单 项指标数据
现状分析的方法
发现电网问题
网络结构薄弱,存在单辐射线路; 主干线供电距离偏长; 主干线线径偏小; 主干线线路绝缘化率偏低; 线路配变容量过大; 线路负载过重,不满足“N-1”要求; 线路电压偏低;
C类
郊区或 10-20MW/km2 葵涌、大鹏
61
深圳市龙岗区中压配电网详细规划
葵涌所、大鹏所为C 类供电区,面积为 289.14km2。
龙岗区除葵涌所、大鹏所外均为B 类供电区,面积为554.93km2。
62
深圳市龙岗区中压配电网详细规划
1.上级电源情况
龙岗区现状变电站情况

至2009年5月底,龙岗区共有220kV变电站7座(李朗站、简龙站、 容量配置:110kV变电站中,除植物园站、大鹏站、南澳站、
现状网分析应注意的问题
——主干线确定的方法——
根据用户提供的数据台帐和单线图 根据线路的截面来确定 根据线路的联络关系来确定
最长供电距离的确定
现状网分析应注意的问题
主干线的确定方法(例1)
现状网分析应注意的问题
——接线模式的确定——
线路接线模式应根据用户提供的单线图和地理接线图来确定。在统计时应注 意以下几点: 单线图和地理接线图的时效性
现状网分析应注意的问题
——线路分析和电压计算——
对于计算出的线损应检查分析,对于线损较大的线路应核实,核实线路 负荷是否较重,系统录入时是否录错了数据;同样适用于线损较小的线 路 线损计算中,计算的结果为线路产生的损耗,不包括配变产生的损耗 电压计算过程中应注意变电站出口电压设置是否合理,变电站出口电压
ABB环网柜
3.环网设备
环网设备(例5)
欧式环网柜
3.环网设备
涉及的内容
环网设备的功能 设备容量 设备的接线模式的实现
4.其他设备
其他设备—箱式变电站
箱 式 变 电 站
4.其他设备
其他设备—箱式变电站
箱 变 内 的 变 压 器
4.其他设备
其他设备—箱式变电站
箱 变 高 压 侧
线路线损偏大。
现状分析的方法
综合评价
指标确定
AHP-层次结构的建立
AHP-属性权重求解 否
Delphi-审核 是 综合评价体系
综合评价体系的建立流程图
现状分析的方法
结论
技术合理性 运行安全性 电网转供能力 供电质量及可靠性
电网运行经济性
备及内容
1.架空线路、电缆线路
4.其他设备
其他设备—箱式变电站
箱 变 低 压 侧
4.其他设备
其他设备—互感器
电流互感器(CT、TA)
电压互感器(PT、TV)
4.其他设备
涉及的内容
单台配变容量 线路装接配变容量 配变的标准化 配变负载率 最小载流元件的分析 重要用户的供电
5.中压线路的电源
5.中压线路的电源
应结合该变电站实际运行中的情况来确定
现状网分析应注意的问题
——其他内容——
丏线的处理 存在问题的结论 现状网分析与规划项目的衔接
与客户交流的问题
数据收集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根据收集到的数据进行 数据的选取与选用(收集、研究、调查)

深圳市龙岗区中压配电网详细规划
深圳市龙岗区中压配电网详细规划
65
深圳市龙岗区中压配电网详细规划
2.中压电网概况
合 计 10kV线 公 路 用 线 路 设备名称 布吉所 大鹏所 横岗所 坑梓所 葵涌所 龙城所 南澳所 平湖所 坪地所 坪山所 219 21 143 44 39 233 9 139 46 131 线路回数(回) 1098.89 129.89 586.70 243.51 200.70 1262.65 87.73 574.98 281.73 555.78 线路总长(km) 180 21 110 40 28 199 9 119 40 89 线路回数(回) 990.48 129.89 502.70 232.28 166.42 1146.12 87.73 525.53 251.32 444.51 线路总长(km) 68.08 5.20 0.00 0.00 28.36 4.10 33.28 4.53 50.20 0.00 裸导线 主干架空长 度(km) 27.28 53.11 120.47 66.95 17.69 90.83 12.65 93.11 0.09 173.47 绝缘线 23.58 215.05 75.93 18.30 613.48 1.86 218.70 99.72 152.98 主干电缆长度(km) 341.87 437.23 81.89 339.07 144.72 64.35 708.41 47.78 322.38 150.01 326.45 主干总长度(km) 3400 464 2911 950 529 4610 209 2513 1705 2459 总台数(台) 1824.18 138.4 1026.321 285.295 226.31 1961.298 46.848 895.191 379.874 915.398 总容量(MVA) 94 352 142 112 880 50 236 118 330 台数(台) 639 公用 43.32 167.75 51.61 44.255 470.43 14.188 114.225 40.35 110.34 容量(MVA) 389.66 370 2559 808 417 3730 159 2277 1587 2129 台数(台) 2761 专用 容量(MVA)1434.52 95.08 858.571 233.685 182.055 1490.868 32.66 780.966 339.524 805.058 779 143 389 165 143 328 64 590 137 336 总台数 776 133 388 152 134 328 45 590 137 324 公用 3 10 1 13 9 0 19 0 0 12 专用 665 27 485 56 36 927 5 118 75 175 总套数 656 27 479 48 36 918 5 117 75 157 公用 9 0 6 8 0 9 0 1 0 18 专用 163 17 213 16 6 297 0 158 40 84 总台数 161 16 208 16 6 294 0 155 40 70 公用 2 1 5 0 0 3 0 3 0 14 专用 合计 1024 5022.57 835 4476.98 68.08 27.28 1761.46 2622.28 19750 7699.115 2953 1446.128 16797 6252.987 3074 3007 67 2569 2518 51 994 966 2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