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生物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合集下载

八年级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的知识点

八年级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的知识点

八年级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的知识点生物是一个非常广阔的学科,它与我们的身体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

生物的遗传与变异是其中的一大模块,它对于我们的生理、心理、行为等方面都有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为大家详细介绍八年级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的知识点。

一、遗传基因遗传基因是指在人体的染色体上分布的一小部分基因,他们决定了我们的性状、性别和健康状况等。

人类体内共有46条染色体,其中23条来自父亲,23条来自母亲。

通过基因的分离和互相搭配,我们的身体就逐渐形成了各种不同的性状。

二、遗传现象遗传现象是指我们身体各个方面表现出来的各种性状。

包括外表特征(如眼睛颜色、皮肤颜色等)、行为特征(如善良、活泼等)、身体机能(如生长速度、血压等)等。

其中,一些性状是由单一基因掌管的,称为单基因性状;其他的性状则需要多个基因共同协作,称为多基因性状。

三、变异变异是指某种性状在人群中的表现有所差异。

它可以是自然形成的,也可以是后天外部因素造成的。

变异的程度可以最终形成各种不同的子群体,比如地域、民族等。

四、基因突变基因突变是指细胞在复制过程中,由于某些原因导致基因发生了变异,使其交接配对的方式发生了改变。

比如说,由于外界暴露原因、环境不良、营养不良等,基因突变会出现病态效应,从而对生命产生危害。

五、基因传递基因传递是指遗传基因在生殖细胞中的传递。

它是通过两代之间的交配,将染色体上的基因传递给下一代。

由于变异的存在,导致一个性状的表现在两代之间也会出现不同。

六、基因控制基因控制是指生物体内的基因组对细胞活动的控制。

它们决定了我们的某些功能和表现,比如说身体的生长和发育、肌肉和骨骼的结构和功能等。

七、遗传病遗传病是指基因突变引起的一些疾病。

他们会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并且可能会造成一些严重的后果。

遗传病通常伴随着不同的基因突变,但在某些情况下,两个完全正常的父母也可能患上这样的疾病。

八、进化进化是指物种在进化过程中发生的遗传变化。

它们会影响物种的繁衍和存活,同时也会改变物种的性状和特征。

2024年冀少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教学第6单元 生物的繁衍和发展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2024年冀少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教学第6单元 生物的繁衍和发展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第二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一、章节学习主题本章内容属于《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标准2022》)第六个学习主题“遗传与进化”,内容涵盖了遗传、变异和遗传病与优生的相关知识。

二、章节学习内容分析1.本章内容的课标分析本章内容属于《标准2022》规定的第六个学习主题“遗传与进化”的内容。

通过本章的教学,达成以下目标:(1)要帮助学生形成1个大概念:遗传信息控制生物性状,并由亲代传递给子代。

(2)要帮助学生形成1个重要概念:生物体的性状主要由基因控制。

(3)要帮助学生形成5个次位概念: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基因是包含遗传信息的DNA片段,随配子由亲代传给子代;基因位于染色体上,人的性别是由性染色体的组成决定的;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组成和环境共同决定的;遗传信息发生改变可以引起生物变异。

《标准2022》对这一学习主题的学业要求:借助图示或模型,阐明染色体、DNA 和基因的关系;运用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阐明基因组成和环境共同决定生物的性状;通过实例分析,认识到杂交育种、转基因技术对人类生产生活具有巨大推动作用。

2.本章教学内容分析本章内容是按照学科内在逻辑与学生认知规律相统一的原则来组织的。

本章共包括“遗传”“变异”和“遗传病与优生”三节内容。

通过本章的学习,旨在帮助学生形成“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基因是包含遗传信息的DNA片段,它们位于细胞的染色体上”“遗传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基因携带的遗传信息是可以改变的”等概念,了解遗传育种在实践中的应用,了解常见的遗传病种类,认同优生优育,明白禁止近亲结婚的道理。

三、章节学情分析已有知识:小学科学课对生物的遗传有过简单的介绍,结合日常生活经验,学生能初步认识到DNA、基因等物质与遗传有关。

已有经历:学生对自己的一些性状很关注,比如,单双眼皮、肤色、身高和性别等,甚至有的学生还与自己的父母进行过比较。

这些直观认识,使学生对遗传和变异的进一步的学习非常有兴趣。

人教版初中初二生物下册《生物的遗传与变异》评课稿

人教版初中初二生物下册《生物的遗传与变异》评课稿

人教版初中初二生物下册《生物的遗传与变异》评课稿一、课程背景介绍《生物的遗传与变异》是人教版初中生物下册的一章内容,旨在让初二学生了解生物的遗传原理和变异现象。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可以理解遗传与变异对生物种群演化和物种适应环境的重要性,并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兴趣。

二、本章核心内容本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核心内容:1. 遗传基本概念介绍遗传的基本概念,如基因、染色体、DNA等,帮助学生建立起遗传的基础知识。

通过实例的引导,让学生了解基因是生物遗传的基本单位,并能够理解不同基因的组合产生了物种多样性。

2. 遗传的规律性解释了孟德尔遗传定律,并详细介绍了显性遗传和隐性遗传。

通过实验和实例,学生可以观察、记录和分析基因的遗传规律,进一步理解遗传的基本原理。

3. 变异的概念与类型引导学生了解变异的概念与分类。

通过实例,学生可以观察和分析常见的自然变异和人工变异现象,并探讨变异对生物适应环境的作用。

4. 突变与进化介绍突变的概念和突变的原因。

通过实例分析,学生可以了解突变是物种进化的重要驱动力之一,学生可以理解突变对物种适应环境的重要性,并了解突变在物种进化中的作用。

三、教学方法与策略1. 探究式学习法本章的教学应采用探究式学习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思考,自己发现遗传与变异的规律和原理。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简单实验,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动手能力。

2. 案例教学法可以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遗传病例或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解答,帮助学生理解遗传与变异的相关知识。

通过案例教学,可以加深学生对遗传与变异概念的理解,并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合作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设计一些合作学习活动,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合作实验。

通过合作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同时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思维能力。

四、教学资源与评价1. 教学资源•课本《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相关章节•多媒体课件:包括图表和视频等辅助教学资料,帮助学生更清晰地理解和掌握遗传与变异的概念和原理。

八下生物 第22章 遗传与变异 知识点

八下生物 第22章 遗传与变异 知识点

八下生物第22章遗传与变异知识点1、性状是指生物学的形态结构特征(如人的单双眼皮、番茄的果色、兔子的毛色等)和生理特性(如人的消化能力,血压的高低、人的血型等)。

2、相对性状:指的是同种..表现形式。

..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3.“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说的是生物之间的遗传现象。

“一娘生九子,连母十个样”,说的是生物之间的变异现象。

遗传和变异现象在生物界是普遍存在的。

4.自然界中,生物的亲代..和后代..的现象,叫遗传。

是生物的性状传给后..之间相似代的现象。

5变异指亲代与子代间、子代个体间在性状上的差异。

分遗传的变异、不遗传的变异(如太阳把皮肤晒黑)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6.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组成染色体的主要物质是蛋白质和DNA.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是能够控制生物性状的DNA片断。

(染色体的蛋白质上没有遗传物质).染色体存在于细胞核中,它上面含有起遗传作用的主要物质即DNA(脱氧核糖核酸)DNA上又有许多决定生物性状的基本功能单位,这些小单位称为基因。

因此,细胞核是细胞结构中的遗传信息的中心。

(基因在细胞内的最确切位置.....是在DNA 上)7、遗传物质中决定生物性状的最小单位是基因。

生物的每种性状通常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成对的基因分别位于成对的两条染色体的相同位置。

8. 在生物的体细胞(精子、卵细胞外的其他细胞)中染色体总是成对存在的,每一对染色体,都是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染色体上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如人的体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就包含23对DNA分子9.在生物的生殖细胞(精子、卵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单在存在的,染色体上的基因也是成单存在的,如人的精子或卵细胞中有23条染色体,就包含23个DNA分子10.每一个人都是由一个受精卵发育而成的。

胚胎的发育是从受精卵开始的。

受精卵是由精子和卵细胞融合而成的。

精子来自于父亲,卵细胞来自于母亲。

八年级下册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教案

八年级下册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教案

第二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第一节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以及亲子代间在性状上的延续现象。

举例说出不同种性状和相对性状之间的区别。

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2、过程与方法:以观察分析图片资料、文字资料及实验资料为主线让学生自己归纳得出什么是性状、基因控制性状的结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转基因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影响。

教学重点和难点:性状、相对性状的概念。

基因控制性状。

课前准备:学生课前准备:统计好的家庭成员性状调查表。

教学器材:(1)准备同学熟悉的性状、相对性状的图片资料,做成ppt文件。

(2)和学生内容顺序一样的性状调查表。

转基因鼠实验过程的投影片。

(3)转基因作物、动物、食品等图片资料。

教学设计图示: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与意图第二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第一节生物的性状(前面的“基因控制”先不写)一、生物的性状生物的形态特征、生理特性或观察一张母子合影的照片学生观察,并作出回答。

观察调查表并回答学生举手学生举例,如动物的、植物的遗传现象。

然后再认真观察书25页上的图片。

学生根据以上的资料分析归纳出来。

观察姚明和他的教练的合影,寻找他们之间的不同。

学生做练习学生思考问题并作出猜测。

请学生分别找出他们相像和不相像之处。

刚才同学们提到的亲子间的相似性就叫遗传,他们之间的差异属于变异。

引出课题象刚才同学们提到的双眼皮、肤色、脸型等,在生物学上被称为性状。

引出子课题。

除了刚才说到的,还有哪些属于性状?你在哪些性状上像父母?统计性状像父母的人次从刚才的统计可以看出孩子像父母即遗传是一种普遍现象。

那其他生物有没有遗传的现象呢?行为方式等。

相对性状。

二、基因控制性状学生带着疑问观看,并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分析、质疑、提出问题。

通过讨论得出结论。

这些都是生物的性状。

那到底什么是生物的性状呢?启发学生观察同一性状在不同的个体身上的差异。

这种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叫相对性状。

初二生物知识点: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初二生物知识点: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初二生物知识点: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在初二的生物学习中,“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板块。

它不仅是对生命现象的深入探究,还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首先,咱们来聊聊遗传。

遗传,简单来说,就是亲代将自身的特征传递给子代的过程。

就好像我们和爸爸妈妈长得有相似之处,这就是遗传在起作用。

遗传的物质基础是基因。

基因就像是生命的密码,存在于细胞核中的染色体上。

染色体是由 DNA 和蛋白质组成的。

DNA 分子是一种长长的双螺旋结构,它包含了大量的遗传信息。

基因就是 DNA 上具有特定遗传效应的片段。

人的体细胞中有 23 对染色体,包括 22 对常染色体和 1 对性染色体。

性染色体决定了人的性别,女性是 XX 染色体,男性是 XY 染色体。

在遗传过程中,基因通过生殖细胞传递给子代。

生殖细胞(精子和卵子)中的染色体数目只有体细胞的一半。

当精子和卵子结合形成受精卵时,染色体又恢复到正常数目,从而保证了遗传信息的稳定传递。

比如说,父母都是双眼皮,孩子很可能也是双眼皮。

这是因为控制双眼皮的基因在遗传中占了优势。

但有时候,也可能出现孩子是单眼皮的情况,这就涉及到了基因的显隐性。

显性基因用大写字母表示,隐性基因用小写字母表示。

如果用 A 表示控制双眼皮的基因,a 表示控制单眼皮的基因,那么 AA 和 Aa 表现为双眼皮,aa 表现为单眼皮。

接下来,咱们再讲讲变异。

变异是指子代与亲代之间以及子代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

变异分为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

可遗传变异是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引起的,比如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这种变异能够传递给后代。

基因突变是基因内部结构的改变,可能会导致新的性状出现。

比如,原本正常的细胞基因发生突变,可能会引发癌症。

基因重组发生在有性生殖过程中,不同基因的重新组合会产生新的基因型和表现型。

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的改变和染色体数目的增减。

不可遗传变异则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改变。

比如,一个人经常晒太阳,皮肤变黑了,但这种变黑的性状不会遗传给下一代。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教案八年级5篇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教案八年级5篇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教案八年级5篇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5篇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教案八年级内容,感谢大家阅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教案八年级1教学理念以新课标“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的基本理念为依托,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贯彻落实三个维度的目标----即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教学中,让学生亲历从观察现象上升到理论水平的探究过程,领悟科学探究的方法,感悟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教材分析教材主要是关于对遗传和变异的现象进行比较,要认识生物遗传和变异的实质和规律,就要从生物性状的遗传和变异开始学习。

教材在利用活动掌握性状和相对性状的基础上,从欣赏和分析两幅漫画开始,来理解遗传和变异现象,并应用俗语和生活实例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从而使学生能解释日常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正确表述和理解性状、相对性状、遗传、变异等概念;2、能力目标:⑴ 通过对书本上有关性状遗传的漫画,培养学生识图能力。

⑵ 能举例说出动物、植物和人的不同性状及其相对性状;描述相关的生物遗传和变异现象。

3、情感目标与价值观:(1)通过对遗传和变异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自然界的奥秘现象,只要深入研究,任何事物都能有所认识。

(2)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和怀有感恩的心。

(3)并体会到合作与交流的重要价值。

教学重难点1、重点:区别性状和相对性状;辨别并描述遗传和变异现象.2、难点:理解遗传和变异现象;解释生物界中的生物学现象.学生分析初二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对遗传和变异现象可以辨认,但却没有理论作基础,因此不能对有关现象作出正确的解释。

针对大多数学生喜欢分组实验,喜欢亲自动手操作,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观察实物并进行总结,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课件 第二章 生物的遗传与变异 第一节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第一课时 生物的性状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课件 第二章 生物的遗传与变异 第一节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第一课时 生物的性状
误的是( C ) A.每个生物体都会有许多种不同的性状 B.人们总是通过性状来区分出不同的生物 C.生物的性状都是肉眼可以观察到的特征 D.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它们之间相似的性状就越多
16.生物的性状包括( D ) A.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 B.生物的生理特征 C.生物的行为方式 D.ABC都是
17.下列描述属于相对性状的一项是( B) A.同样成熟的鱼,鲤鱼体形较大,鲫鱼体形较小 B.金鱼的体色有透明的和不透明的 C.李子的表面光滑,葡萄的表面也光滑 D.一株番茄秧上的两个果实都是黄颜色
18.(2017·威海)下列人的性状中,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C) A.A型、B型、O型、AB型血 B.惯用左手和惯用右手 C.卷发和黑发 D.黄皮肤和黑皮肤
10.如图是几种生物的相对性状,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甲、乙、丙所示的相对性状分别是兔的____白__毛__与__黑__毛_、豌豆 的____圆__粒__与__皱__粒_和鸡的_____玫__瑰__冠__与__单__冠___。 (2)什么是相对性状?___同__种__生__物__同__一__性__状__的__不__同__表__现__形__式。 (3)请举出其他相对性状的三个实例:_____人__的__单__眼__皮__与__双__眼__皮__、__番茄的 ______红__果__与__黄__果__、__豌__豆__的__高__茎__与__矮__茎__(其__他__合__理__答__案__均__可__)__。
知识点2 生物的性状 4.(2017·苏州期中)下列哪一项不是生物的性状( B) A.黄瓜有的刺多,有的刺少 B.大理石的红色和白色 C.家猪的头小,野猪的头大 D.樱花有红色和粉色之分 5.红色的番茄、白色的兔毛都属于( C ) A.行为方式 B.生理特性 C.性状 D.相对性状

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22章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知识点归纳总结

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22章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22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1、遗传:生物体亲代与子代子间,子代个体子间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相似的现象。

它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

2、遗传信息的中心:细胞核3、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人的体细胞中有46条(23对)染色体。

染色体的特点:每一种生物的体细胞内,染色体的数目是一定的,一般还成对出现。

生殖细胞中(精子和卵细胞),染色体是单条存在的。

4、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NA分子构成双螺旋结构。

5、基因:有特定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每个DNA分子上有许多基因。

6、染色体、DNA、基因三者之间的关系:遗传物质存在于细胞核中的染色体上,它由蛋白质和DNA组成,其中主要的遗传物质是DNA,呈双螺旋结构。

DNA 上有特定遗传效应的片段,叫做基因。

7、遗传性状:可以遗传的生物体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

例如:人的单眼皮、白化病等。

8、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例如:有耳垂与无耳垂;单眼皮与双眼皮;能卷舌与不能卷舌。

9、在人的体细胞中,基因是成对存在的,有显性和隐性之分。

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叫做显性基因(用大写字母表示,A、B、D);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叫做隐性基因(用小写字母表示,a、b、d);AA:表现显性性状Aa :表现显性性状aa:表现隐性性状。

注意:隐性基因能够遗传,且aa时能表现出来。

10、如果体细胞内的这对基因,一个是显性基因,另一个是隐性基因,则表现出显性基因所决定的遗传性状。

11、染色体分为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其中常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无关的染色体(人体有22对);性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有关的染色体。

(1对。

)女性用XX表示,男性用XY表示。

12、男性可以产生两种精子:一种含X染色体,一种含Y染色体。

结论:生男生女主要取决于父亲精子的类型。

生男生女的概率相等。

14、与人类性别决定方式一样的生物还有:鱼类、两栖类、哺乳类。

15、遗传病: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或由致病基因所控制的疾病。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七单元第二章-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第二节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经典PPT教学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七单元第二章-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第二节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经典PPT教学

2.测量:部位 种子长轴 ,用具
、方法 。
3.处理数据:以 毫米 为单位计,四舍五入,保留 整数位。
讲授新课
学案A:测量不同品种花生种子长度填入数据记录表, 算出每个品种的平均值,并绘制不同品种花生种子 长度平均值统计图。 学案B: 统计每个长度范围内不同品种花生种子数目 填入分布情况记录表,并绘制不同品种花生种子长 度分布曲线。
性状
小小的树叶所具有的属性是多样的: 长短、宽窄、厚薄、色彩的浓淡、 边缘的锯齿形状、中间的脉络走向……
导入新课
地球是个物种丰富的星球!
也是一个充满变异的世界!
导入新课
快乐姐妹眼果蝇和白眼果蝇的头部
达尔文记载的安康羊
幼猪肤色
不同品种的玉米果穗
导入新课
玫瑰花色


选择、繁育




选择、繁育

高产奶牛
讲授新课
原 因 分 析
不同的奶牛控制产奶量的基因组成不同,通过人 工选择可以将产量高的奶牛选择出来,这种奶牛含有 控制高产奶量的遗传物质,经过繁殖,再从下一代中 选择产奶量多的奶牛,最终可以得到高产奶牛。
讲授新课
杂交 高产倒伏小麦 低产抗倒伏小麦
高产抗倒伏小麦
提出问题:
1.不同品种花生种子大小存在变异吗? 2.花生种子的大小和环境有关吗? 3.大花生的种子一定比小花生的大吗? 4.大花生种子的平均值一定比小花生种子的平 均值大吗?
讲授新课
作出假设:
不同品种花生种子大小存在变异
讲授新课
制定计划:
1.材料:选用 两个品种的花生 种子, 随机 取样, 数量 各20粒 。
A、同卵双生姐妹,姐姐比妹妹略胖 B、种在肥沃土壤中的水稻颗粒饱满 C、不同人种的肤色不同 D、某人用眼不当导致近视

第二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复习课件2022-2023学年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

第二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复习课件2022-2023学年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
• 遗传因素 • 环境因素
相对性状
• 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叫做相对性状
• 兔子的白毛和狗的黑毛是相对性状吗?
• 人的黑发和卷发是相对性状吗?
× 不是同种生物
× 不是同一性状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基因1 基因2 基因3
基因: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基因位于DNA分子上 1个DNA分子上有很多个基因 DNA——双螺旋结构
遗传病
由于遗传物质而引起的疾病,叫做遗传病。(先天性、家族性)
1.显性基因遗传病 如:多指、缺指、并指、软骨发育不全、鱼鳞病等
多指
并指
鱼鳞病
遗传病
由于遗传物质而引起的疾病,叫做遗传病。(先天性、家族性) 2.隐性基因遗传病 如:白化病、血友病(先天性凝血因子缺乏)、红绿色盲、 苯丙酮尿症(苯丙氨酸代谢途径中酶缺陷)、镰刀形红细胞贫血症等
生物的变异
变异:亲代和子代之间、子代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性。
变异的特点:
1.普遍性:变异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现象
不同颜色的菊花
丁香花瓣数量的变异
一窝小猫毛色不同
生物的变异
变异的特点:
2.不定向性:生物变异的方向是不确定的
经同样射线照射过的西红柿出现了不同的变异类型
生物的变异
变异的特点:
3.相对性状是通过变异产生的
,乙盒中应放入的棋子为_____1_0颗__白__棋_子__,1_0_颗__黑_棋__子________。
(2)白棋子表示______性__染_色__体__为_X_的__生_殖__细__胞___,黑棋子表示______性_染__色_体__为__Y_的_生__殖_细__胞____。
(3)摸取实验一共做10组,每组做10次,实验次数较多的目的是_______避_免__偶_然__性_______。

八年级下册生物第二章思维导图

八年级下册生物第二章思维导图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第二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思维导图和知识要点思维导图:知识要点:第二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第一节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1.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通过生殖和发育而实现的。

2.人们对遗传和变异的认识,最初是从性状开始的,以后随着科学的发展,才逐渐深入到基因水平。

3性状:生物体所表现的的形态结构特征、生理特性和行为方式统称为性状。

4.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

例如:家兔的黑毛与白毛。

5.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例:转基因超级鼠和小鼠。

6.转基因超级淑的启示: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同时也说明在生物传种接代中,生物传下去的是基因而不是性状。

7.把一种生物的某个基因,用生物技术的方法转入到另一种生物的基因组中,培育出的转基因生物就有可能表现出转入基因所控制的性状。

第二节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1.在有性生殖过程中,基因经精子或卵细胞传递,精子和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间传递的“桥梁”。

2.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 片段。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呈双螺旋结构。

3染色体:细胞核内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

每一种生物细胞内的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是一定的。

4。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

人的体细胞中染色体为23对(46条),也就包含了46个DNA 。

5.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而当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时,染色体又恢复到亲代细胞中染色体的水平,其中有一半染色体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父方:AA精子A受卵Aa母方aa 卵细胞a第三节基因的显性和隐性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1)孟德尔:(1822~1884),奥地利人,是遗传学的奠基人。

(2)实验材料:选择的是具有明显相对性状且闭花受粉的豌豆。

八年级下册生物书济南版

八年级下册生物书济南版

八年级下册生物书济南版一、生物的遗传和变异1.遗传和变异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它们在生物界中普遍存在,并为生物的进化提供了可能性和基础。

2.遗传是指生物的性状从一代传递给下一代的现象,而变异则是指生物的性状在同一种群中不同个体之间所表现出来的差异。

3.遗传和变异的机制主要涉及到基因和染色体的作用,以及它们与生殖过程的关系。

二、基因和染色体1.基因是生物体内携带遗传信息的最小单位,它控制着生物体的性状。

基因通过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来发挥其功能。

2.染色体是细胞核内的结构,它们由DNA和蛋白质组成,负责存储和传递遗传信息。

染色体上的基因决定了生物体的遗传特征。

3.基因和染色体的研究在医学、农业和生物学等多个领域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三、人类的生殖和发育1.人类的生殖过程涉及受精、胚胎发育和分娩等阶段,这些阶段中涉及到的生物学机制和影响因素是研究人类生殖健康的重要内容。

2.人类的发育过程涉及到胚胎、胎儿和儿童时期的生长和发育,以及青春期和成年期的生理变化。

3.人类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中会受到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可能会对人类的健康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四、植物的生殖和发育1.植物的生殖过程包括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它们通过种子、花粉、分生组织和植物组织培养等方式繁殖后代。

2.植物的发育过程涉及到种子萌发、生长、开花和果实成熟等阶段,这些阶段中涉及到的生物学机制和影响因素是研究植物生长和发育的重要内容。

3.植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中会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如温度、光照、水分、肥料等,这些因素可能会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五、动物的生殖和发育1.动物的生殖过程包括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它们通过卵细胞、精子、胚胎发育等方式繁殖后代。

2.动物的发育过程涉及到胚胎发育、幼体生长、成熟和衰老等阶段,这些阶段中涉及到的生物学机制和影响因素是研究动物生长和发育的重要内容。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七单元第二章-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第二章 小结与复习-经典PPT教学课件】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七单元第二章-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第二章 小结与复习-经典PPT教学课件】
一、染色体、DNA和基因:
经过整理后绘制的人体(女) 细胞内的染色体
数一数人体细胞内的有多少条染色体? 想一想:为什么将这些染色体画成一对一对的? 23对。 因为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
一个(条)染色体其实是一条DNA分子链,包 绕着众多蛋白质分子而成!
1、人类有23对(46条)染色体。染色体一般呈现X形。 2、同种生物染色体的数目和形态是一定的。 3、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其中一条来
(固定细胞)


显微注射器
注入输卵管
从输卵管中取 出核尚未融合 的受精卵
正常受精卵
大鼠生长 激素基因
携 带 转 入 的 基 因
P27: 1)这项研究中,被研究的性状是什么?
鼠的体量(体积与质量)大小。 2)控制这个性状的基因是什么基因?
大鼠生长激素基因 3)转基因超级鼠的获得,说明了性状与基因之 间什么关系?
多倍体育种(染色体变异)
普通甜菜 (2n)
化学药剂
高糖甜菜 (4n)
通过化学药剂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而培育出的新品种
随堂训练
1、“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这句俗语说明生物
界普遍存在( A )
A、变异现象 B、繁殖现象 C、遗传现象 D、进化现象
2、下列变异中,不可遗传的是( D )
A、视觉正常的夫妇生下患色盲的儿子 B、家兔的毛色有白色、黑色、灰色 C、玉米地中常出现的白化苗 D、暑假后同学们在军训一段时间后肤色变黑
可遗传的变异: 遗传物质发生变化而引
起的变异
不可遗传的变异:单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
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 的变异
讲授新课
可遗传的变异 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课件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课件
进化
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物种的基因 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从而导致物 种的进化。
遗传和变异的进化意义
遗传是物种保持稳定 的基础,使得物种能 够将自身的特性遗传 给下一代。
遗传和变异在生物进 化中相辅相成,共同 推动物种的适应和演 化。
变异则是物种进化的 源泉,为物种提供了 多样性和适应性。
生物多样性的来源和意义
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生命的基础,包括 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 多样性。
保护生物多样性对于人类生存和发展 具有重要意义,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 基础。
生物多样性为地球上的生命提供了丰 富的资源和生态平衡,维持着地球上 的生命循环。
05
遗传和变异在人类生活中 的应用
遗传疾病和人类健康
遗传性疾病
遗传性疾病是指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疾病,如唐氏综 合征、血友病等。了解遗传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和预防方法对 于提高人类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基因突变是指基因序列的 偶然变化,通常是由细胞 内某些异常代谢产物引起 的。
பைடு நூலகம்基因突变的类型
包括点突变、插入和缺失 突变等,其中点突变是最 常见的类型。
基因突变的特点
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 低频性和多害少利性等特 点,但也有助于生物适应 环境变化。
染色体变异
染色体变异的概念
染色体变异是指染色体结 构和数目的变化,包括染 色体片段的缺失、重复、 倒位和易位等。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ppt课件
目录 CONTENT
• 遗传和变异的基础概念 • 遗传的机制 • 生物的变异 • 遗传和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 遗传和变异在人类生活中的应用
01
遗传和变异的基础概念
遗传的概念
遗传是指生物体通过繁殖将自 身的遗传信息传递给下一代, 使得下一代表现出与亲代相似 的性状。

鲁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归纳

鲁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归纳

鲁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归纳鲁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的知识点归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单元:第一单元生物的遗传和变异1. 遗传的物质基础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基因是DNA上的有遗传效应的片段。

性状的控制: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控制生物的性状。

2. 遗传的基本规律分离定律:在杂合子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自由组合定律: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3. 变异可遗传的变异: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

不可遗传的变异:由环境条件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的变异。

第二单元生物的进化1. 生物进化的证据化石是生物进化最直接的证据。

比较解剖学、胚胎学、细胞和分子水平的证据也支持生物进化的观点。

2. 生物进化的历程地球上最早出现的植物是藻类植物,随后出现苔藓、蕨类,到了中生代,裸子植物极度繁盛,到新生代被子植物成为优势种。

脊椎动物进化的历程是: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

3. 生物进化的原因自然选择学说: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和适者生存。

第三单元传染病和免疫1. 传染病概念: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特点:传染性和流行性。

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2. 免疫概念: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来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以维持人体内部环境的平衡和稳定。

免疫的类型: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第四单元用药和急救1. 安全用药处方药和非处方药。

安全用药的原则:对症下药、剂量适当、按时服药、科学用药。

2. 急救出血的类型和止血方法。

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

第五单元生物与环境1.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生物的形态结构适合于完成一定的功能。

八年级遗传变异进化知识点

八年级遗传变异进化知识点

八年级遗传变异进化知识点八年级生物知识点之遗传变异进化一、基因和遗传基因是细胞中负责指导细胞生长和发育的一种遗传物质。

一个人的所有基因都来自父母,其中一半来自父亲另一半来自母亲。

基因决定了我们的外貌、智力、个性、健康等。

遗传是指将基因传给下一代的过程。

二、遗传病遗传病是由于基因发生突变所引起的疾病,如血友病、唐氏综合症等。

一般来说,遗传病具有家族聚集性,如果一个家庭中有遗传病患者,那么其他家庭成员患病的风险就会增加。

三、基因突变基因突变是指在DNA序列中发生的改变。

基因突变可以导致基因的功能失常,从而引起遗传病等问题。

基因突变可以是染色体层面上的突变,也可以是单个基因的突变,甚至是整个基因组的突变。

四、基因型和表现型基因型是指一个个体所有基因的组成,表现型是指基因型表现出来的形态特征。

基因型决定了个体的表现型,而基因型则是由父母遗传而来的。

五、基因重组和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是指两个不同的基因进行交换和重组的过程。

基因突变则是指基因在复制过程中发生改变的现象。

基因重组和基因突变是进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六、进化进化是物种在长时间里经过遗传变异而适应环境的过程。

进化是通过自然选择和突变来实现的。

自然选择是指适应性更好的个体有更多的生存机会,从而能够传递更多的基因给下一代;而突变则是指一些因素会导致基因发生变异,从而创造出新的基因。

七、物种形成物种形成是指一个物种从另一个物种分化出来的过程。

物种形成的过程中,基因的遗传规律、自然选择和突变等因素起到了重要作用。

物种形成是生物进化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八、环境压力和自然选择环境压力会影响生物的生存和繁殖。

生物体会适应环境的不同压力,从而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不同的特征。

自然选择则是指适应性更好的特征会更容易被保存下来,并且在下一代中更为普遍,从而为物种进化提供动力。

总之,遗传变异进化是生物学中重要的知识点,掌握好这些知识,对于理解生命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具有重要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NA分子上包含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段就叫基因
21
描述: 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
之间的关系。
位置关系: 染色体位于细胞核中,DNA是染色体的组成部分,基因位于
DNA上。
数量关系: 细胞核内有多条染色体,一条染色体通常有一个DNA分子,
每个DNA分子上有许多基因。
细胞核 染色体 DNA
基因
1、细胞分裂时,位于_细__胞__核__内的染__色__体_先进行_复__制, 然后平_均__分__配___到两个子_细__胞__中,从而使
_细__胞__核__内__的__遗__传__物__质___控制的
多莉实验结论: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细胞核控制生物的发育和遗传
遗传物质在细胞核中是怎样存在的?
阅读20-22页,完成以下问题
1、什么是染色体? 2、每种生物体内的染色体数量是否相同? 3、染色体的化学成分有哪些?哪种成分与遗传有重要 关系? 4、DNA分子是怎样的一种结构? 5、 什么是基因?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 6、每条染色体通常包含多少个DNA分子?每个DNA上包 含多少基因? 7、一般情况下,生物体细胞内染色体数目恒定的意义?
2017年8月8日九寨沟地震
中国启动DNA检 测技术帮助鉴别 “5.12”遇难者 身份
2001年9月11日纽 约世贸中心南楼遭到 撞击发生爆炸后熊熊 燃烧,数以千计的人 员在此次事件中丧生。
美国启动新DNA检 测技术帮助鉴 别”9.11”遇难者身 份
拓展应用:
科学家将棕鼠体细胞的细胞核物质注入已被抽去细胞核的黑鼠 卵细胞内。激活后,移入白鼠的子宫内,该细胞发育成的幼鼠的体 色是怎样的?为什么?
(2)伞藻嫁接
讨论:
1、伞帽的形状是由伞藻的哪部分结构 影响的? 细胞核
2、通过对伞藻嫁接实验的观察你得到 什么启示? 遗传物质在细胞核内。
总结:
生物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 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
多莉的来历
细胞核是遗传 的控制中心
3、克隆羊多莉是_无__性_生殖;多莉长得像_B__羊。实验证明生物的遗传主要是由
5、人的体细胞中有___2_3_对染色体,包含__4_6__个DNA
分子
意义:
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和形 态的恒定,保证了生物的子 代与亲代之间具有相对稳定 的遗传信息,也保证了物种 的相对稳定性。
想一想:DNA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008年5月12 日中国四川汶川 发生8级强烈地 震,造成超过 1.2万人死亡。
解析:棕色。因为控制体色的遗传 信息即基因存在于细胞核内的染色体上, 而细胞核是由棕鼠提供的。
兔唇患者
原因:13号染色体三体
猫叫综合征
原因:5号染色体缺损
正常情况下,生物体内的染色体数目是稳定的,若 染色体数目发生变化就会构有什么特点?
DNA分子模型 双螺旋结构示意图
DNA分子是由两条长链盘旋而成的规则 的 双螺旋结构.
染色体
分析:
正常情况下,染色体在同种生物和 不同种生物体细胞中有什么规律?
果蝇的4对染色体
人的23对染色体
雌果蝇
雄果蝇
女人
男人
1、同种生物体细胞内染色体成对存在,
结 数目相同、形态相似。 论: 2、不同种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成对存在,
数目、形态不同 。
染色体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蛋白质和 DNA(脱氧
核糖核酸的简称)。
__染__色__体__在_亲__代__和__子__代间保持稳定性和连续性。 2、同种生物体细胞内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是_一__定_的_,且 __成__对_存在。 3、染色体主要有_蛋__白__质_和_D_N_A_组成。科学家通过大量 的实验证明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__N_A_,D_N_A_是主 要的遗传物质,_染__色_体__是遗传物质的载体。 4、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_成__对_存在的,基因也 是_成__对__存在的。每条染色体上包含许多对基因。 例如:
二.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
将正在分裂的细胞(如洋葱根尖 细胞)用碱性染料染色后,放在 显微镜下观察,发现细胞核的位 置上有许多被染成深色的物质, 科学家将其命名为_染__色__体_.在 体细胞(除生殖细胞以外的细胞) 分裂前后,细胞内的染色体数量 保持不变。
细胞 染色体 细胞核
染色体:在细胞核中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 染色体位置:位于细胞核中
基因
DNA 蛋白质
三、基因(Gene)
基因(Gene) 1.是具有遗传效
应的DNA片段。 2.是遗传物质的
最小(基本)单位。
不同的基因贮存着不同的遗 传信息,即生物的不同特征 是由不同的基因控制。
一般每条染色体上有一个DNA分子。DNA分子是长的链状结构, 在功能上可以分成许多片段,每一个片段都包含特定的遗传信 息,参与控制生物的某些特征。
3、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通过 生__殖__和__发_育来实现的,是生物界中 普__遍__存__在_的现象
遗 传
变 异
思考: 遗传物质存在于哪儿呢?
观察:
(1)找出伞藻A和伞藻B的特点 (伞藻是一类大型的单细胞海生绿
藻,细胞核位于假根内。)
细 胞 核
伞帽形状: 圆形 伞藻颜色: 绿色
扫帚形 黄色
细胞核
第二章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第一节 遗传的物质基础
这是一个猫的 家庭,它们彼 此之间有相同 点吗?为什么?
它们彼此之间 有不同之处吗? 为什么?
无性生殖 我国首例克隆出来的5头牛
1.什么是遗传? 是指 亲子间的_相__似__性__
2.什么是变异?
是指亲代与_子__代__之间_ 以及子代 个 体之间的_差__异__性___。
DNA位于染色体上;细胞核内有多条染色体,一条染色体通 常有一个DNA分子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
21三体综合征患者
47条 染色 体
先天愚型又称21三体综合征,三体综合症或Down综合症,属常染色体畸 变,是小儿染色体病中最常见的一种,活婴中发生率约1/600~800,母 亲年龄愈大,本病的发病率愈高。60%患儿在胎儿早期即夭折流产。先 天愚型包含一系列的遗传病,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第21对染色体的三体现 象,会导致包括学习障碍、智能障碍和残疾等高度畸形。这个病因在19 世纪末,首次能描述它的病理的英国医生唐·约翰·朗顿(John Langdon Down)而命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