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控释制剂的研究进展和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合集下载

缓控释制剂的研究进展和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缓控释制剂的研究进展和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缓控释制剂的研究进展和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缓控释制剂是近数十年来制剂研究的一个重要部分。

本文对缓控释制剂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常用缓控释制剂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促进临床正确合理用药、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制剂是药物的临床应用形式。

60年代初美国SKF公司技术人员受西式点心上小颗粒的启示,开始了缓释颗粒以及装囊后成为缓释胶囊的研究。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缓控释制剂理论更趋完善、系统,缓控释制剂工艺日趋成熟。

本文就缓控释制剂的研究进展进行介绍,并对常用缓控释制剂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

1 缓控释制剂的概念和特点缓释制剂是指在规定的释放介质中,按要求缓慢地非恒速释放药物。

控释制剂是指在规定的释放介质中,按要求缓慢地恒速或接近恒速地释放药物[1]。

与其相应的普通制剂相比,这两种制剂给药频率至少减少一半或有所减少,能增加或显著增加患者的依从性[2],其中控释制剂比缓释制剂的血药浓度更加平稳。

缓控释制剂是应临床治疗需要而产生的。

临床实践发现,一些慢性病患者在用普通制剂进行治疗时依从性差,而缓控释制剂缓慢释放药物有以下特点:(1)能使血药浓度平稳,避免峰谷现象,有利于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特别是对于治疗窗窄的药物,可保证其安全性及有效性。

(2)使血药浓度在较长时间内维持在有效治疗浓度范围内,对于半衰期短的药物,可降低给药频率,避免夜间给药,使用更方便[3]。

(3)最大限度减少毒副作用。

2 缓控释制剂类型及特点缓控释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化学法和药剂法两大类。

2.1 化学法是指通过化学修饰将药物制成难熔盐、酯类以及酰胺类化合物,达到延长药物作用时间的目的。

甾体激素C-21位羟基成酯可以使作用时间明显延长[4]。

2.2 药剂法是制备缓释制剂的主要方法,工艺原理主要是使用阻滞材料使药物溶出速率降低和扩散速度减慢。

2.2.1 骨架片骨架片是指药物与一种或多种惰性固体骨架材料通过压制或融合技术制成的片剂。

按骨架材料的性质可分为三种:(1)亲水凝胶骨架片,如格列奇特缓释片(达美康)。

缓释控释制剂的技术研究及临床应用综述[1]

缓释控释制剂的技术研究及临床应用综述[1]

缓释控释制剂的技术研究及临床应用综述摘要:本文主要概述了缓释,控释制剂的药物释放原理和制剂成型机制及临床应用意义,从现代药剂学的角度阐释了制备口服缓释、控释剂型的常用技术及临床用药特点。

同时介绍了缓释,控释制剂的临床测评及应用。

一.缓释,控释制剂的基本概念1.1缓释,控释制剂的定义:缓释制剂系指用药后能在长时间内持续放药以达到长效作用的制剂,其药物释放主要是一级速率过程。

而控释制剂系指药物能在预定的时间内自动以预定的速度释放,使血药浓度长时间恒定维持在有效浓度范围之内的制剂,其药物释放主要是在预定的时间内以零级或接近零级速率释放。

广义:控释制剂包括控制释药速度、方向和时间,靶向制剂、透皮吸收制剂等都属于控释制剂的范畴。

狭义:在预定时间内以零级或接近零级速度释放药物的制剂1.2缓释,控释制剂的基本特点优点(1)降低给药频率(2)方便给药,提高患者的顺应性(3)吸收完全,提高药物疗效(4)减少血药浓度波动(5)降低毒副作用(6)降低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7)全程治疗费用降低(8)适于儿童及吞咽困难的老年患者缺点(1)在临床应用中对剂量调节的灵活性降低,如果遇到某种特殊情况,往往不能立刻停止治疗。

有些国家增加缓释制剂品种的规格,可缓解这种缺点,如硝苯地平有20、30、40、60mg 等规格。

(2)缓释制剂往往是基于健康人群的平均动力学参数而设计,当药物在疾病状态的体内动力学特性有所改变时,不能灵活调节给药方案。

(3)制备缓释、控释制剂所涉及的设备和工艺费用较常规制剂昂贵。

(4)制备工艺稍有不慎,药物的释放速度就难以符合设计要求,甚至出现药物的突释现象,产生毒性反应。

(5)缓控释制剂的释药速率相对较慢,因此药物起效也相对较慢。

每4小时服药血药浓度示意图 A:最适宜的治疗浓度区域; B:可能发生中毒区域二.缓释,控释制剂的类型骨架型(基质型)缓、控释制剂 膜控型(包衣型)缓、控释制剂 渗透泵控释制剂胃内滞留片 脉冲式给药系统控释试剂缓释试剂普通试剂Higuchi 方程L C ADK dt dM ∆= LCAD dt dM ∆= 2/1t kQ H=其他:植入型缓、控释制剂2.1 缓释、控释制剂释药原理和方法缓、控释制剂主要有骨架型和贮库型两种。

缓控释制剂的研究进展

缓控释制剂的研究进展

缓控释制剂的研究进展摘要】近年来,缓控释制剂一直成为医药界的研究热点,并在临床上得以广泛应用。

本文就缓控释制剂的概念、优点、剂型分类及常见的制备技术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缓控释制剂剂型分类制备技术早在上世纪70年代初,国外就已经开始了对缓控释制剂的开发研究,至今已经有50年的历史。

近些年,随着药物制剂技术的不断发展,缓控释制剂理论和制备技术趋于完善和成熟,同时人们对药品疗效越来越重视,要求也随之提高,缓控释制剂以其独特的优势,目前已成为一个研究热点[1]。

本文对近几年缓控释制剂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

1. 缓控释制剂的概念缓控释制剂可分缓释制剂和控制制剂,缓释制剂指在规定释放介质中,按要求缓慢地非恒速释放药物,与相应的普通制剂比较,给药频率比普通制剂较少一半或有所减少,且能显著增加患者依从性的制剂;控释制剂是指在规定的释放介质中,按要求缓慢地恒速释放药物,与相应的普通制剂比较,给药频率比普通制剂少一半或有所减少,血药浓度比缓释制剂更加平稳,且能显著增加患者依从性的制剂[2]。

2. 缓控释制剂的优点相比于普通制剂,缓控释制剂具有明显的优势,具体如下:①降低给药频率。

一般对于半衰期较短的药物,患者需要频繁服药才能达到或维持在有效血药浓度范围内,而缓控释制剂通常比普通制剂载药量大,可减少服药次数,大大提高了患者的服药顺从性。

②平稳释药。

普通制剂在一天内需要多次给药,导致患者的血药浓度会产生较明显的峰谷波动现象,而缓控释制剂因释药缓慢平稳,可有效减少或避免血药浓度峰谷现象。

③提高疗效。

相对普通制剂,缓控释制剂释药缓慢且能长时间维持在有效治疗浓度,在吸收部位也可较长时间停留,因此能使药物较为完全地被吸收,显著提高药物疗效[3]。

④降低毒副作用。

普通制剂峰谷现象明显,当血药浓度处于波峰时,易产生不良反应,尤其对于治疗床较窄的药物,甚至出现中毒情况。

而缓控释制剂血药浓度波动小,可减少药物毒副作用,提高用药安全性[4]。

口服缓、控释制剂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口服缓、控释制剂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T9从上可知,非 洛 地 平、茶 碱 缓 积 片、氯 化 钾 控 释 片 使 用次数过多较普遍,这可能和临床医生潜意识地执行每天3
次的医嘱有关。能不能掰断使用,要视缓、控释制剂工艺不 同,要求不一。从使用的情况来看,专科使用药品较理想如 呼吸科使用茶碱缓释片基本正确,其他科室使用茶碱缓释片 情况不尽人意。非洛地平差错主要也发生在心血管科以外 的科室。临床上确需较快起效,可先使用其速效普通剂型再 使用缓、控释制剂。建议临床医生多了解新剂型的特点,使 药物发挥应有 的 疗 效,也 使 患 者 减 少 治 疗 费 用,提 高 疗 效。 药剂科应经常向临床医师介绍新剂型的优缺点及执行医嘱 注意事项,使药师真正参与临床,使临床合理、安全、经济用 药。
使用人次 次数 (!) 过多率
-& "!(&#
"&! #(’-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U
%#$ #($&
&! %-(/"
)- %$("’
/$
U
"’& )(!&
%#$ "%(!
#/$ &-(&
// ’($’
%#-
U
次数 过少率
U !(#-
U U U U U !($! /(&& $(## U U
掰断率
U $(/$ )(/"
%(缓释制剂指口服药物在规定溶剂中按要求缓慢地非 恒速释放,且每日用药次数与相应普通制剂相比至少减少一 次或用药间隔时间有所延长的制剂[!]。控释制剂系指药物 在规定溶剂中,按要求缓慢地恒速释放,且每日用药次数与 相应的普通制剂比较,至少减少一次或用药的间隔时间有所 延长的制剂[!]。近年来,随着临床治疗学发展,口服缓、控释

中药缓、控释制剂研究的有关问题与思考

中药缓、控释制剂研究的有关问题与思考

中药缓、控释制剂研究的有关问题与思考审评一部阳长明朱家谷马秀璟金芳近20年来,基于药物释放新技术研制的缓释、控释制剂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对于以化学药物为原料药物的缓释、控释制剂,在设计原理、辅料及成型工艺、生物药剂学特性(包括药物体内外释药规律及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现在已有许多成熟的品种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中药缓、控释制剂的思想在祖国医学典籍中早有记载,如丸剂“丸者缓也,舒缓而治之……”;糊丸“取其迟化”;蜡丸“取其难化而旋旋取效或毒药而不伤脾胃”等生动地描述了中药丸剂释药和缓而持久的特点。

但中药的糊丸、蜡丸只是缓、控释制剂的雏形,虽具有前人用药思维中的缓控释理念,却不是现代真正意义上的缓控释制剂。

中药缓控释制剂的研究基础较为薄弱,与化学药物缓控释制剂的研究相比较为滞后。

近年来,虽然在中药有效成分及其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为开展中药缓控释制剂的研究积累了一定的基础,但由于中药复方有效成分复杂(即使一味药也是一个小复方),要研制缓控释制剂面临的问题依然很多:其一,中药复方具有多成分、多作用、多途径、多靶点整合调节的作用,其中各成分的性质与体内行为可能各异,目前绝大多数中药复方产生药效作用的物质基础尚未清楚,提取分离的对象不明确,很难以一个或几个单体成分作为中间体原料,一般是由许多成分组成的混合物,无法获得缓控释制剂设计所需的药动学参数,从理论上难以指导中药缓控释制剂的设计;其混合物的理化性质比较复杂,给缓控释制剂辅料的筛选及制剂的处方设计、成型工艺也增加了困难。

因此,由于中医药应用的理论体系和中药固有的特性,以血药浓度为基础和指征的化学药物缓控释理论及技术往往并不完全适用于中药。

中药缓控释给药系统的理论及评价体系尚需进一步研究与完善。

其二,目前中药复方制剂(普通制剂)的研究基础薄弱,其体内吸收利用研究基本是空白。

有的虽然进行了某一成分的体内吸收等研究,但由于中药多成分、多靶点综合作用的特点,某成分的体内吸收、作用不能代表整个药物吸收、作用特点和规律,因此其某一成分体内药动学参数不足以作为评价其临床疗效的依据。

浅析缓释、控释药物制剂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doc

浅析缓释、控释药物制剂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doc

浅析缓释、控释药物制剂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摘要】缓释、控释药物可依照使用目的的差别分成口服、腔道粘膜、透皮吸收、植入等类别。

因为缓释、控释药物制剂的给药次数并不频繁、对胃肠刺激较小、治疗时间较长、峰谷时期血药浓度波动不大、使用安全,所以也促进了缓释、控释药物制剂的研究,令其获得了良好的进展。

【关键词】缓释;控释;药物制剂;研究进展;临床应用引言:由于缓释、控释药物制剂具备了研发周期较短、资金投入较低的特征,并且制作的经济风险较低,单位药物含有的技术含量较高,商家获取的利润较为丰厚,使其与传统制剂相比更具有市场优势,所以被制药行业所重视。

一、缓控释制剂的定义与特点缓释制剂指的是在相应的释放介质中,通过标准缓慢、非恒速的方式释放药物。

控释制剂指的是在规定的释放介质中,依照需求渐渐恒速或靠近恒速释放药物。

与其对应的普通制剂对比,这两类制剂给药次数至少降低一半或相对降低,可以提高或明显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其中控释制剂远比缓释制剂血药浓度更为稳定。

缓控释制剂为需要临床治疗所需而引发的[1]。

透过临床实践可以发现,有些慢性病患在通过普通制剂进行治疗时依从性较差,而缓控释制剂逐渐释放药物具有以下特征:1、可以稳定药物浓度,以免峰谷现象的发生,对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十分有利。

尤其对治疗窗窄的药物,能够确保其安全性与有效性;2、令血药浓度在长期内保持良好的治疗浓度,对半衰期短的药物,可以减少给药次数,以免夜间还需给药,使用更为方便;3、最大程度降低毒副作用。

二、缓释、控释药物制剂的技术类别1、定速释放技术此种药物运用后在相对时间中可令药物释放与呼吸速度相持衡,并与自身的代谢有关。

此类制剂依照零级释放动力学定律,通过相应的速率在体内释放药物。

定速释放技术能够降低血浓度波动,确保药效能长时间有效,提高病患的顺从性。

能够透过转变药剂的几何形状来转变药物的释放状况,比如环形骨架片、双凹型带孔包衣片、迭层扩散骨架片等。

2、定位释放技术为了提高局部治疗效果,可对病患采用定位释放。

缓释、控释药物制剂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

缓释、控释药物制剂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

工艺优化也是关键技术之一。在制备过程中,要通过对工艺条件的控制,调 整材料的结构和药物释放性能,以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临床应用
在临床应用方面,缓释、控释药用高分子材料主要应用于药物输送和疾病治 疗两个方面。
在药物输送方面,缓释、控释药用高分子材料可以作为药物载体,将药物以 恒定的速度释放到体内,提高药物的疗效。例如,一些抗肿瘤药物由于具有严重 的不良反应,通过缓释、控释药用高分子材料的载运,可以缓慢释放药物,减少 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总之,缓释、控释药用高分子材料在临床应用中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未来 医疗科技的发展将为这些材料提供更多的应用机会和挑战。相信在广大科研工作 者的不断努力下,缓释、控释药用高分子材料将会为人类健康事业带来更多的贡 献。谢谢观看二 Nhomakorabea临床应用
口服缓释、控释制剂在临床应用中具有许多优点。首先,它可以减少服药次 数,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其次,缓慢释放药物可以减少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降 低不良反应;最后,维持药物在体内有效的血药浓度,可以提高疗效。然而,口 服缓释、控释制剂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生产成本较高,有时会出现药物延迟 释放或不能完全释放的情况。
研究进展
近年来,研究者通过改进制备工艺和选用新的载体材料等方法,取得了一系 列的研究成果。例如,采用生物降解聚合物作为药物载体材料,可以提高药物的 生物相容性和降解性,降低免疫原性;采用离子交换技术制备缓控释制剂,可以 实现药物的程序化释放;采用3D打印技术制备个性化药物制剂,可以满足患者的 个性化需求。
缓释、控释药物制剂的研究进展及 临床应用
01 研究综述
03 临床应用 05 参考内容
目录
02 研究进展 04 结论
本次演示将详细探讨缓释、控释药物制剂的研究进展和临床应用。首先,我 们将简要概述本次演示的主题和目的;其次,对缓释、控释药物制剂的研究现状 进行梳理和总结,分析现有技术的优缺点,并挖掘研究领域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接着,我们将介绍最近的研究进展和成果,并分析和比较不同研究路线的优缺点; 第四,

缓控释制剂的研发现状及其临床应用

缓控释制剂的研发现状及其临床应用

缓控释制剂的研发现状及其临床应用摘要】目的介绍缓控释制剂研发现状及其临床应用概况。

方法以国内外发表的文献为依据,对缓控释制剂研发现状及其临床应用分别进行介绍。

结果近年来缓控释制剂有口服、注射、植入、透皮等各种给药方式,并应用于心血管、肿瘤、呼吸系统、疼痛等疾病的治疗中。

结论缓控释制剂的研究开发和利用充分满足了临床的需要,但是与理想剂型还有一段距离,还需要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缓控释制剂临床应用【中图分类号】R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25-0143-03缓控释制剂是第三代药物制剂,该制剂可以缓慢地、持久地释放药物,减少用药频率,避免或减少血药“峰谷”现象,易被患者接受,并可提高药物的疗效及安全性,越来越受到临床重视。

近年来缓控释药物制剂的技术发展迅速,广大药学工作者结合临床研究了多种缓释、控释制剂,并有效的应用于心血管、呼吸系统、肿瘤等疾病的治疗。

本文就其近年来的研发现状及其临床应用作一概述。

1 缓控释制剂简介1.1缓控释制剂定义缓释制剂是指用药后能在较长时间内持续释放药物以达到持续作用的制剂,其中药物释放主要是一级速度的过程。

控释制剂是指药物能在较长时间内自动以预定速度释放,使血药浓度长时间恒定维持在有效浓度范围内的制剂。

广义上讲,控释制剂是指包括控制释放药物的速度,方向和时间的制剂。

狭义的控释制剂则一般是指在预定的时间内以零级或接近零级的速度释放的制剂[1-2]。

1.2缓控释制剂的特点与普通制剂相比,缓控释制剂有以下优点[3]:(1)对半衰期短的或需要频繁给药的药物,可减少服药次数,提高病人服药的顺应性,使用方便。

特别适用于需要长期服药的慢性疾病患者,如心血管疾病、心绞痛、高血压、哮喘等。

(2)减少血药浓度的波动,减缓“峰谷”现象,保持平稳而有效的血药浓度,从而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频率和严重程度,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特别对于治疗指数较窄的药物,制成缓控释制剂后,可避免频繁用药引起中毒危险,如茶碱。

缓控释制剂定义及命名(二)--存在的问题和规范完善建议

缓控释制剂定义及命名(二)--存在的问题和规范完善建议

20080307发布日期化药药物评价>>综合评价栏目缓控释制剂定义及命名(二)--存在的问题和规范完善建议标题张玉琥作者部门正文内容审评四部审评七室张玉琥前文对国内缓控释制剂概念、相关产品命名演变过程、已上市控释制剂的有关情况等进行了回顾,在此基础上,下文对目前缓控释制剂定义和命名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并提出了进一步规范完善的建议。

1 目前缓控释制剂定义存在的问题国内区分缓释和控释制剂的目的是期望将控制释药方面相对“更好”,因而血药浓度更平稳的产品命名为控释制剂。

但实际上要达到这种区分目标存在较大困难,前文所述国内采用的区分缓释、控释制剂的方法存在一些难以克服的问题,下面分别予以讨论。

若仅以体外释放是否恒速作为区分缓控释制剂的条件。

一方面体外释放与体内释放存在差异,体外恒速释放的制剂体内释药行为和血药浓度波动情况并不一定比体外非恒速释放的制剂更平稳;另一方面,由于制剂的体外释放特征与所用的释放度测定条件有关,采用延缓药物释放技术的同一种制剂,在不同的释放度测定条件下(不同释放介质、转速、装置等)可能呈现不同的释放特点(恒速或非恒速)。

因此,单用体外释放是否恒速作为区分缓控释制剂的条件达不到控释比缓释更好的区分目的。

如2005版药典附录所要求的,在体外恒速释放的基础上增加控释制剂比缓释制剂体内血药浓度更平稳的要求。

这种区分条件,理论上似乎可以达到区分的目的,但在实际技术评价工作中可操作性存在疑问。

原因如下:①评价体内血药浓度更平稳的前提是对于一个具体的体外恒速释药的制剂,必须有同一药物的体外呈非恒速释药的缓释制剂已上市,才可在体内试验中比较其血药浓度是否比缓释制剂更平稳,而实际工作中这一前提是不一定存在的。

另外,这种评价在试验的设计、参比制剂的选择、结果的分析(如多大的差别可认为是更平稳,统计学如何处理)等方面均存在诸多未解决的问题。

②按现行版药典的定义,缓释制剂体外释放为非恒速,那么对于体外恒速释药,与普通制剂比较达到了血药浓度平稳、服药次数减少的目标,但血药浓度不比非恒速释药的缓释制剂更平稳的情况,就难以归类和命名。

缓控释制剂在临床应用中遇到的问题及对策

缓控释制剂在临床应用中遇到的问题及对策

缓控释制剂在临床应用中遇到的问题及对策【关键词】缓控释制剂肠溶制剂医师药师患者药剂学理论的不断发展,使得新辅料、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的药物制剂,新的剂型不断涌现,为药剂学的发展推波助澜。

目前医药市场上不断推出的缓、控释制剂,以一级或零级速度释药,使血药浓度平稳,避免和减小了峰谷现象,提高了疗效,降低了药物毒副作用,提高了用药的安全性,同时也因减少给药次数,方便使用,大大提高了患者用药的依从性。

面对这类优秀的制剂,如何用好这类制剂,让它们在临床治疗中充分发挥其优越性,是医师和药师们所面临的责任。

笔者在日常工作中常常遇到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在使用缓、控释、肠溶口服片剂和胶囊时,因为不知道这类制剂的原理和特点,很多医师要求病人将整片(粒)的药分剂量服用,而药师又强调这类制剂要整片(粒)服用,这类制剂究竟能不能瓣开分剂量服用,要视具体的制剂而定。

(2)膜控型的片剂和胶囊、定位释放片的药物释放速度和部位主要由制剂表面或夹层的包衣膜来控制,只有保持膜的完整性,才能使药物按设计的释放速度和部位释放药物达到缓、控释或定位释放的目的,这类制剂是不能瓣开分剂量服用的。

(3)骨架型的缓、控释制剂只要求服药时不能研细、嚼烂,而未强调节要整片服用,它们的释药速率主要取决于所选择的骨架材料,附加剂及制备工艺等,所以这类制剂是可以瓣开分剂量服用的。

总之,缓、控释、肠溶制剂的共同特点是:不能研碎、嚼烂服用。

因此这类制剂不适宜吞咽困难的患者及婴幼儿服用。

它们的不同点是:能否瓣开分剂量服用,这一点要视具体的制剂而定。

医师们对药剂学的发展,制剂的特点了解甚微,很多时候还是用老观点指导用药,这就需要药师运用药学知识与他们沟通,例如我院曾经使用的君尔清分散片,其成份为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7:1),说明书上写明每日服药两次,但有医生总要把它改为每日服药三次,当笔者与医师讨论这个问题时,医生的观点是君尔清中的主要成份是阿莫西林,阿莫西林每天应服药三至四次,而作为普通分散片的君尔清并未注明是缓、控释片,所以君尔清理所当然的应该和阿莫西林一样每天服三至四次。

缓释、控释药物制剂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探究

缓释、控释药物制剂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探究

缓释、控释药物制剂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探究摘要:缓释、控释药物制剂主要是为了提升药物使用效率,缩短病症的治疗时间,避免因频繁用药增加患者治疗痛苦。

文章主要对缓释、控制药物制剂当前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状况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缓释药物制剂;控制药物制剂;临床应用;研究进展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进步,高分子材料在临床上的应用日益广泛,针对药物也逐渐开展了系统化研究,缓释、控制药物制剂的临床研究使用也越来越广泛。

由于缓释、控制药物制剂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能够减少进药次数,并合理控制药物峰值血药浓度,具有更高的临床安全性,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也更加广泛。

1 缓释、控制药物制剂应用优势分析缓释、控制药物制剂长效的药物制剂,从药剂学角度进行科学设计后能够有效缓解药物的释放速率,严格设置药理屏障。

这种类型的药物制剂自身具有较强扩散性,而且通过溶蚀作用和骨架生物降解可以有效突破屏障,减缓药物释放速度,保证患者机体内血药浓度保持稳定。

在临床上应用缓释控释药物制剂可以降低患者用药量,提升患者对服药的依存度。

患者每天只需要服用小剂量缓释和控制的药物制剂即可达到治疗效果,甚至一些药物可以间隔几天甚至数月服药一次。

另外,这种类型的药物制剂能够有效控制血药浓度出现巨大波动,保持血药浓度平稳,在提升治疗效果的同时,也能最大程度缓解患者并发症,提升治疗的安全性。

1.格列吡嗪控释片格列吡嗪控释片是一种渗透活性较高的药物,这种药物主要是通过表面包括半透膜和核心来发挥出缓释和控释作用。

药物核心主要有活性层和药理惰性层两个部分[1],都能够发挥出很好的渗透和性。

在片剂外部包裹的外膜具有良好的水渗透性,但对药物并不会出现渗透性。

药物进入人体肠胃道时,渗透层压力逐渐增加,对药层形成挤压作用,通过激光微孔就能够进行药物缓慢释放,而且胃部的ph值和胃肠道活动并不会对药物释放控制速率产生影响。

充分保证了人体内部药物释放速度的稳定性。

1.美施康定美施康定属于一种盐酸吗啡缓释片剂,进入患者胃肠道后,会被胃肠道黏膜缓慢吸收,能够长时间保持患者机体血药浓度处在峰值。

缓、控释制剂研究现状

缓、控释制剂研究现状

缓、控释技术
缓释制剂的定义
系指口服药物在规定释放介质 中,按要求缓慢地非恒速释放,其 与相应的普通制剂比较,每24小时 用药次数应从3~4次减少至1~2次 的制剂
缓、控释制剂与普通制剂比较
减少用药次数 减少血药浓度的波动 减少副作用 减少总治疗费用
四少
◇吸收和排泄速度不能太快或太慢 (1h <T0.5 >24h) ◇给药剂量应较小 (<1g) ◇应具有大的治疗窗,吸收规则,最好 整个肠道吸收。
3.渗透泵控释制剂的组成-3
促渗透聚合物:也称助渗剂或推进剂,是一种吸水后能产生极大膨
胀压的亲水性聚合物。利用其在体内与体液接触后产生的推动力将 药层推挽出释药小孔,从而达到完全、恒速释药的目的,常用于难 溶性药物的单层或双(多)层渗透泵控释制剂。包括: z 聚氧乙烯(PEO,分子量:10万~700万) z 卡波姆(Carbopols,分子量:45万~400万) z 交联聚维酮(PVPP)、羟丙甲基纤维素(HPMC)
四、渗透压原理
1.什么是渗透泵控释制剂?
渗透泵控释制剂是以零级恒速释药为基本特 征、以膜内外的渗透压差为释药动力的一种新型 药物传递系统,其独特的释药方式和恒定的零级 释药速率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渗透泵控释制剂 是目前控释效果最为理想的控释技术之一,已经 成为控释制剂的典型代表。
2.渗透泵控释制剂的特点
1 释药行为不受 介质环境 pH 值 、酶、胃肠蠕 动、食物等因 素影响,体内 外相关性良好
3
2
明显减少服 药次数,提 高病人服药 的顺应性和 有效性
4
其独特的释药 方式能最大限 度避免或减小 血药浓度波动 较大的现象, 降低毒副作用
技术含量高, 研制成功率较 高、开发周期 较短,易于实 现工业化生产

中药缓释、控释制剂研究的难点与思考

中药缓释、控释制剂研究的难点与思考

中药缓释、控释制剂研究的难点与思考第一部分概述传统中医药理论对于剂型和疗效的关系早有比较客观的认识,金元名医李杲(1180-1250)指出:“九者缓也,其用药舒缓而治之意也”、“蜡九取其难化而旋旋取效或毒药不伤脾胃。

”《汤液本草》(1289年)在“用九散药例”中对于糊丸也有论述:“其九……稠面糊,取其迟化”。

中药丸剂,尤其是糊丸与蜡丸,因为含有大量的亲水性凝胶或难溶性辅料,药物溶出(或释放)缓慢,药效缓和而持久,具有明显的缓释、控释制剂特征,可视为药物缓释、控释制剂的雏形。

现代缓释、控释制剂的研究与应用始于20世纪60年代初,近50年来国内外缓释、控释制剂在设计原理、辅料、成型工艺、药物的体外释放、体内过程及其体内外相关性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迄今,缓释、控释制剂已有大量成熟产品应用于临床,口服缓释、控释制剂已经成为国内外医药工业发展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向。

缓释、控释制剂也被赋予新的概念与特征。

缓释、控释制剂与普通制剂比较,药物治疗作用持久、毒副作用低、用药次数减少。

缓释、控释制剂除口服给药以外,也包括眼用、鼻腔、耳道、阴道、直肠、口腔或牙用、透皮或皮下、肌肉注射或皮下植入等给药途径的缓释、控释制剂。

本文重点讨论口服缓释、控释制剂,也可以供其他给药途径的缓释、控释制剂参考。

一、缓释、控释制剂的概念与特点(一)缓释、控释制剂的概念《中国药典》附录中规定了缓释、控释制剂的定义:1.缓释制剂缓释制剂系指在规定的释放介质中,按要求缓慢地非恒速释放药物,其与相应的普通制剂比较,给药频率比普通制剂减少一半或给药频率比普通制剂有所减少,且能显著增加患者顺应性的制剂。

2.控释制剂控释制剂系指在规定的释放介质中,按要求缓慢地恒速或接近恒速释放药物,其与相应的普通制剂比较,给药频率比普通制剂减少一半或给药频率比普通制剂有所减少,血药浓度比缓释制剂更加平稳,且能显著增加患者顺应性的制剂。

3.缓释制剂与控释制剂的差别(1)体外释药特征的不同:药物从缓释制剂中的释放速度,通常为一级动力学过程,表现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制剂中药量减少,释药速度逐渐减慢;药物从控释制剂中的释放速度在一定时间之内不随时间的推移和制剂中药量的减少而变化,表现为零级(或近似于零级)动力学过程。

药物剂型中的缓控释技术研究

药物剂型中的缓控释技术研究

药物剂型中的缓控释技术研究缓控释技术是一种在药物剂型设计中常用的技术,可以帮助实现药物在体内的缓慢释放,以达到持久稳定的治疗效果。

本文将探讨药物剂型中的缓控释技术的研究现状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一、缓控释技术的原理缓控释技术的核心原理是将药物包裹或包覆在特定的载体中,通过控制药物在载体中的释放率来实现药物的持续性释放。

这种技术可以有效延长药物在体内的停留时间,增强药效持久性,并减少给药频次,提高药物的便利性和患者依从性。

常见的缓控释技术包括溶解控释、扩散控释、悬浮控释、粘附控释等。

其中,溶解控释通过调节药物的溶解速率来控制药物的释放行为;扩散控释则利用载体中的孔隙结构,通过扩散作用将药物分子从载体中逐渐释放出来;悬浮控释通过包裹药物颗粒的方式实现药物的释放;粘附控释则是将药物与粘性物质结合,形成粘附药物复合体,从而延缓药物的释放速率。

二、缓控释技术在药物剂型中的应用缓控释技术在药物剂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

例如,口服缓控释片剂可以实现药物在消化道中的缓慢吸收,延长药物的作用时间;皮肤贴剂可以通过扩散控释技术将药物逐渐释放到皮肤表面,实现局部治疗;微球剂可以通过粘附控释技术将药物包裹在微球中,延缓药物在体内的释放,减少给药频次等。

此外,缓控释技术还在一些特殊的治疗领域得到了应用。

例如,缓控释技术可以用于治疗慢性疼痛患者,通过持续性释放镇痛药物来减轻疼痛。

另外,缓控释技术在治疗肿瘤方面也有一定的应用,通过将抗肿瘤药物包裹在载体中,可以延缓药物在体内的释放,同时减轻药物对正常细胞的损伤。

三、缓控释技术的研究现状缓控释技术在药物研究领域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目前,研究者致力于寻找新的载体材料,优化药物包裹或包覆的方法,以及探索更精确的控制药物释放的机制。

在载体材料方面,研究者不断寻找生物相容性、可控性和可降解性良好的材料。

例如,聚合物材料、天然多糖等被广泛应用于缓控释技术中,具有良好的可控释性能。

在药物包裹或包覆方法方面,研究者提出了多种改良方案,以增强药物在载体中的包裹效果。

药物缓释控释制剂的研究进展

药物缓释控释制剂的研究进展

缓控释制剂的研究进展摘要:目的介绍缓控释制剂类型及其国内外研究进展方法以国内外发表的文献为依据,对缓控释制剂类型及研究进展进行分别介绍。

结果与结论目前制备缓控释制剂的技术日益完善, 但仍面临一定的问题, 需要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缓控释制剂类型国内外研究进展1 引言随着高分子材料研究的不断发展进步,我国制药水平也不断发展。

近几年来,为了提高药物的使用率、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及减轻用药时给患者带来的巨大痛苦,国内的许多制药厂都成立了主要以研究药物制剂为主的部门,这从一方面反映了国内药物剂型研发的水平,另一方面也促进了药物制剂的发展[1]。

此类制剂药物因具有给药次数少、对患者的肠胃刺激性小、治疗时间短、使用比较安全等作用,深受患者、医生的信赖。

由于缓释、控释药物制剂的应用率不断的上升,现今对缓释、控释药物制剂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

药物的一般剂型是片剂和注射剂,但多数药物不适合应用这两种剂型。

对治疗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若选择片剂、注射剂治疗时,当药物与血液循环融合后,会产生相对明显的血药浓度波动,出现了峰谷情况:药物刚进入体内后,血药浓度很快达到峰值,容易产生毒副作用,之后血药浓度又会快速下降,使之有效治疗浓度较低不能很好的起到治疗的效果[2],但缓释、控释药物制剂却克服了这一现象。

2 缓控释药物制剂2.1缓控释药物制剂简介缓控释药物是指到达体内后以一定的速度缓慢释放的药物,这样不但能达到平稳的血药浓度,避免血药浓度波动较大而带来的不良反应,而且还能减少给药的次数,增加患者服药的依从性[3]。

相比于普通制剂,缓控释制剂的优点在于:1)减少服药次数,使用方便。

对于半衰期短,或者给药频繁的药物,可以减少服药的次数,使病人服药的顺应性得到提高,方便使用。

尤其对于需要长期服药的心血管疾病、心绞痛、高血压、哮喘等慢性疾病患者特别适用。

2)缓慢释放,临床用药更加安全。

有利于平稳血药浓度,“减缓峰谷”现象,从而使发生不良药物反应的频率和严重程度得以降低,临床用药更为安全。

缓释、控释药物制剂的使用现状分析及应用进展

缓释、控释药物制剂的使用现状分析及应用进展

172• 临床研究 •与烫的代谢异常[1]。

而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脂代谢异常的主要特点为TG的升高以及HDL-C的降低。

而导致糖尿病性的脂代谢紊乱的因素有很多,如脂蛋白脂酶的调节作用、胰岛素对肝脏载脂蛋白的影响、胰岛素外周作用以及胆固醇脂转运蛋白活性等[2]。

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主要是由于人体的胰岛相关细胞分泌功能出现缺陷而无法代偿人体的胰岛素抵抗[3]。

而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为胰岛细胞数量的下降以及功能的下降,从而可以了解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出现三酰甘油升高致使早起胰岛素分泌功能降低的机制主要为高游离脂肪酸血症致使相关细胞的凋亡增加以及高糖协同或者放大了脂质对相关细胞的毒性作用[4]。

并且由本次试验所得的相关数据可以得知,相对于正常的人群,糖尿病前期患者以及糖尿病患者的相关脂代谢指标数值较高,而相对于糖尿病前期患者,糖尿病患者的相关脂代谢指标数值较高,P <0.05。

即通过了解人体的相关脂代谢指标数值,可以了解患者的血糖以及血压情况,对糖尿病疾病进行及时的诊断,从而尽早的进行疾病相关的治疗以及护理,有一定的积极临床意义[5]。

综上所述,人体的相关脂代谢数值越高,则人们的糖尿病情况越严重,通过对人体的脂代谢相关数值的了解,从而能够了解人们的糖尿病疾病程度,对于疾病的检测有一定的积极临床诊断意义。

参考文献[1] 杨萍,李明龙.老年糖尿病患者餐后脂代谢紊乱及其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7,27(23):2321.[2] 李秋云,王彩宁.2型糖尿病及前期患者胰岛素抵抗与脂代谢紊乱的关系[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24):2716-2719.[3] 田景伦,周毛吉.脂代谢紊乱对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胰岛素分泌和胰岛素抵抗的影响[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07,32(8):866-868.[4] 闫芳娟,刘军,胡世红.2型糖尿病家系一级亲属脂代谢紊乱和胰岛素抵抗变化的研究[J].临床荟萃,2004,19(9):505-507.[5] 葛静.探讨2型糖尿病血清apoA1、apoB变化的特点及辛伐他汀与非诺贝特对其作用的比较[D].南通:南通大学,2006.表1 三组患者脂代谢指标水平的比较(χ—±s)组别例数TG(mmol/L)TC(mmol/L)HDL(mmol/L)LDL(mmol/L)VLDL(mmol/L)对照组200.06±0.414.16±10.81.48±0.441.88±0.470.42±0.46糖尿病前期组200.75±0.344.97±1.471.47±0.382.33±0.820.36±0.24糖尿病组200.86±0.575.15±1.301.41±0.372.53±0.770.55±0.44缓释、控释药物制剂的使用现状分析及应用进展赵彦明(河南省舞钢市人民医院药剂科,河南舞钢 462500)【摘要】目的通过对缓释、控释药物的临床应用情况进行观察,分析和总结其应用进展情况。

药物制剂中缓控释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药物制剂中缓控释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药物制剂中缓控释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缓控释技术是一种在药物制剂中常用的技术,它可以用来延长药物的作用时间,提高疗效,并降低副作用。

本文将探讨药物制剂中缓控释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以及其在药物领域中的重要性。

1. 缓控释技术的概述缓控释技术是一种将药物持续释放或控制释放的技术。

它通过改变药物制剂的物理、化学、生物学性质,来控制药物在体内的释放速率和时间。

这种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地维持药物在治疗浓度范围内,减少频繁的口服或注射,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2. 缓控释技术的原理与机制缓控释技术主要依赖于三种机制:扩散控制、溶解控制和反应控制。

在扩散控制中,药物通过渗透扩散从制剂中释放。

溶解控制主要依靠药物的溶解速度控制释放率。

反应控制则是通过在制剂中引入含有活性化学团的材料,当制剂进入体内后,药物与这些团发生反应进行释放。

3. 缓控释技术的研究进展随着药物制剂技术的不断发展,缓控释技术也在不断改进和创新。

一些研究人员利用生物可降解的聚合物来制备纳米颗粒,用于药物的缓控释。

其他研究人员则采用纳米脂质体、纳米微球等技术来控制药物的释放速率和时间。

这些研究的成果为药物持续释放提供了新的途径。

4. 缓控释技术的应用领域缓控释技术在药物领域中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它可以用于控制糖尿病药物的释放,使得患者不再频繁注射胰岛素。

另外,它还可以用于缓慢释放抗癌药物,以提高治疗效果,并减少副作用。

此外,缓控释技术还可以应用于治疗慢性疼痛、心血管疾病等领域。

5. 缓控释技术的前景展望缓控释技术在药物制剂中的应用前景广阔。

随着人们对于药物疗效和副作用的要求不断提高,缓控释技术的研究也变得尤为重要。

未来,我们可以进一步研究和改进缓控释技术,以提高药物治疗的效果,并尽可能减少不良反应。

6. 结语药物制剂中的缓控释技术在现代医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利用这一技术,我们可以更好地控制药物的释放速率和时间,提高疗效,并减少不良反应。

随着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创新,缓控释技术将在更多的疾病治疗中得到应用,为人们的健康做出更大的贡献。

缓释控释药物市场及研究现状

缓释控释药物市场及研究现状

缓释控释药物市场及研究现状缓释控释药物市场和研究现状1.概述:目前新化学结构药物的研究和开发越来越需要更大的投资并且越来越艰难。

有关资料表明,近年来国外开发一个新药的周期一般需要八九年时间,资金投入七八亿美元,开发风险越来越大。

面对这种情况,业内人士认为对已经上市的药品进行剂型改革,将其开发成服用方便、附加值较高的控缓释制剂,不失为新药开发的一种补充和有效手段。

控缓释制剂的研究始于50年代末,1965年开始有文献发表,70年代被医药界认可,近20多年来受到制药领域的普遍重视,发展较快,上市的药物品种和制剂类型逐渐增多,发展成各具特点又相互结合的三种类型:定时、定速、定位释药。

1999年度全球此类产品销售额接近100亿美元,2002年,全球口服控缓释制剂市场销售额为216亿美元,据预测,2005年全球释药技术市场销售额可望达到1000亿美元(中国医药报)2.研究热潮:决策资源(Decision Resources)公司的新报告《新涌现的生物药物释放系统》研究报告,论述了目前采用的主要的新的药物释放系统,认为在以后的10年中,药物释放技术的最新的创新将成为全球医药公司新的增长点之一。

强生公司2002年巨资收购了国际最著名的释药技术公司ALZA,很多著名跨国公司也都有缓控释产品上市或临床研究。

缓控释给药系统是国内最著名的沈阳药科大学,南京药科大学以及多个医科大学的药学院的重点学科,多年都有多个缓控释药的研究项目在2004年,郑筱萸特别提出希望利用释药技术,对中药原料精加工,提高其附加值,以提高中国在这一领域的地位。

中国药典从1990年版开始收载“控释片”,2个品种(即为盐酸地尔硫卓控释片、茶碱控释片。

1995年版及其增补本收载了8个缓释制剂、7个肠溶制剂,共计15个品种。

由于国内外缓释/控释制剂开发研究的势头正旺,因此,该类制剂的质量控制自然成为不可忽视的环节。

2000年版美国药典(USP24)共收载45种缓释/控释制剂。

临床使用缓、控释制剂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临床使用缓、控释制剂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临床使用缓、控释制剂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刘燕好;廖世雄【期刊名称】《上海医药》【年(卷),期】2014(35)7【摘要】临床上在使用缓、控释制剂过程中常出现给药次数过多或过少以及掰开或嚼碎后服用等错误情况,致使药物不能很好地发挥治疗效果,同时造成不必要的医疗资源浪费。

为保障患者安全、有效和合理地使用缓、控释制剂,本文就缓、控释制剂使用过程中存在的常见问题和药学监护点进行总结和分析,以供广大医务工作者参考。

%Many problems appeared in the application of sustained and controlled release preparations, including too much or too little frequency of administration or taking after breaking apart or chewing, resulting in the drug efifcacy can not be played very well and also causing unnecessary waste of medical resources. The problems and pharmaceutical care in the application of sustained and controlled release preparations were summarized and analyzed so as to guarantee the safe, effective and reasonable use of this kind of drug and meanwhile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majority of medical workers.【总页数】4页(P46-48,53)【作者】刘燕好;廖世雄【作者单位】惠州市第一妇幼保健院药剂科广东 516001;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药学部广东 516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52;R969.3【相关文献】1.口服缓控释制剂的应用分析 [J], 刘丹红2.缓控释制剂的研究进展和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J], 张红梅;袁月玲3.中药缓控释制剂技术专利分析 [J], 黄大智;赵静4.缓控释制剂释放度相似性评价方法的应用分析 [J], 王丽5.某院缓控释制剂使用情况分析 [J], 盛香玲;宋雪敏;彭婕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浓 度更加平 稳。缓控释 制剂是 应 临床 治疗需要 而产生 的。
(C D ) O D S 也属于肠溶膜控 释制剂 ,在 胃肠道 上段易降解 的肽
224 缓控释微丸 .. 缓控释微 丸是 指将药物与阻滞剂混合制
或显著增 加患者的依从性 【,其 中控释 制剂比缓释制剂 的血 类和蛋 白质类 药物都可制成 O D S 2 ] C D。 临床实践发现 ,一些慢性病 患者在用 普通制剂进行治疗 时依 丸 或先制 成普通丸 芯后包缓 控释衣膜 而制备 的小 型丸剂 口, 】 从性 差 ,而缓 控释 制 剂缓 慢释放 药物 有 以下特 点 :1 能使 其直径范 围为 05~1 f) . . mm。任君刚等 采用溶剂 一熔 融法 5 血药 浓度 平稳 ,避 免 峰谷 现象 ,有 利 于降低 药物 的毒 副作 制备了硝 苯地平 固体分 散体 ,加 以乙基 纤维素骨架材料 、微 用 ,特别 是 对于 治疗 窗窄 的药物 ,可保证 其安 全 性 及有 效 性 。() 血药浓度 在较长 时间内维持在有效 治疗浓度 范 围 2使
221 骨架 片 .. 骨架 片是指 药物与一种或多种惰 性 固体骨架
除以上类型外 , 口服缓 控释 制剂还有乳剂 、 微囊剂、 剂、 膜
脂质体 、纳米粒子等 [-1 110 02
3 临床 应 用
31 存在 的问题 . 31 用药 次数错 误 ( .1 . 服用次 数 过多或 过少 ) 在缓 控释 制
222 渗透泵 型控释片 .. 这种制剂是利用渗透压原 理达 到控 释 目的的制剂 ,一பைடு நூலகம் 由片芯和包衣 膜两部 分构成,按 照结构
剂 用于 临床 的初期 ,虽然 药品说 明书已标 明药 品的半衰 期, 大家 对 它的认识 不太 清楚 ,常出现按 普 通剂 型用法 进行 处 方,一天 多次 给药,现 在这种 情况很少 了,而服用 次数少 的 现 象 还是 比较多 的。在人 们的观 念 中缓 控 释制 剂就意 味 着
大致分为微孔膜包衣 片和肠溶膜 控释片两类 。前者如单硝酸
异 山梨酯 缓释片 嘲; 后者 如埃 索美 拉 唑肠 溶片 ( 耐信 ) 、阿 慢地恒速 或接近恒 速地释放药物 】 。与其相应 的普通制剂相 司匹林肠溶片 (. ,拜 阿司匹灵 。口服结肠定位 给药 系统 01 g
比,这两种制剂 给药频率至少减少一 半或有所 减少,能增加
内,对于半衰期短的药物 ,可降低给药频率 ,避 免夜间给药 , 晶纤维素等赋 形剂用挤出滚 圆法制备了2 4h的硝苯地平骨架 缓释微丸 。
225 胃内漂 浮缓 控释制剂 胃内漂浮滞 留制剂是根据流体 ..
动力学平衡原 理设 计制作 的一种特 殊缓释制剂 。口服后能较
使用更方便 】 3 最大限度减少毒副作用 。 。( )
可制成 双层或双室 渗透 泵片。这种制剂的体 内释药不 仅均匀 恒定 , 而且不受 胃肠道可变因素 ( 如蠕动、 H、胃排空时间等 ) p 的影响 ,是 目前应用较 为广 泛的 口服控释 制剂。硝苯地平控
释片 ( 拜新 同 ) 就属于渗透泵型控释片。
223 膜控 型 片剂 这类 制剂 是通 过 在普通 片剂外 包 以具 .. 有良好机 械性 能和成膜性能 的高分子 聚合 物形成 的薄膜 而达 到缓 释的制剂。依 据包衣材料性能 和包衣 工艺,这类制剂可
制剂是 药物 的临床应 用形 式。6 代初美 国 S O年 KF公司 技 术人员受西式 点心上小 颗粒 的启示 ,开始了缓释颗粒 以及 装 囊后成为缓释胶囊 的研 究。经 过几十年 的发展 ,缓控 释制 剂理 论更趋完善 、系统 ,缓控释 制剂工艺 日 成熟 。本文就 趋
缓控 释制剂的研究进展 进行介绍,并对 常用缓控释 制剂临床 应 用中存 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 1 缓控释制剂的概念 和特点 缓 释制剂是指在规 定的释放介质 中,按要求缓 慢地非恒 速释放 药物。控释 制剂是指 在规定 的释放介质 中,按要求缓
《 国 学 》 卷第l期( 第2  ̄)0  ̄5 综合医学 Z n h y u 中 医 创新 第9 4 总 2 21 l) 4 2z ] o g ei e x
缓控释制剂 的研究 进展 和临床应用 中存在 的问题
张红 梅 ① 袁 月玲 ①
【 摘要 】 缓 控释制剂是近数十年来制剂研究 的一个 重要部 分。本文对缓控 释制剂的研 究进展进行 综述,并对常用缓控释制剂临床应用 中
这类制剂特 别适用于治疗慢 性胃病或 主要在 胃和十二指肠吸
收的药物 。
酰胺类化合物 , 到延长药物作用时间的目 达 的。 甾体激 素 c 2 一1
位羟基成酯可 以使作用时间明显延长 。 22 药剂法是制备缓释制剂的主要方法 ,工艺原理 主要是使 . 用阻滞材料使药物溶出速率 降低和扩散速度减慢。
材料通过 压制或融合技术制 成的片剂。按骨架材料 的性 质可 分为三种 :1亲水凝胶骨架片,如格列奇特缓释片 ( ( ) 达美康 ) 。 () 2 生物溶 蚀性骨架 片,如硫酸 吗啡 控释片 ( 美施 康定 o() 3 不溶性骨架片,如单 硝酸异 山梨酯缓释片 f 依姆多 )l [ S o
2 缓控释制剂类型及特点
长时 间在 胃中呈漂浮状 态,而不受 胃排 空速率 的影 响,药物
以预期 的速率 从体系中缓慢 释放 ,从而达 到缓 释的效 果 网 。
缓 控 释制 剂 的制 备方 法包 括化 学 法和 药剂法 两大 类 。 21 化学法是指通过化学修饰将药物制成难熔盐、酯类 以及 .
存在的问题 进行分析 ,以促进 临床正确合理 用药、提高患者的依从 陛。
【 关键词 】 缓控 释制剂 ; 研究进展 ; l床应用 ; 合 理用药 l 缶
d i 1 .9 9 .s. 7 - 9 52 1. . 2 o : 03 6  ̄i n1 4 4 8 .0 21 1 s 6 4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