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合集下载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审美建构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审美建构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审美建构引言语文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审美教育又是语文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审美教育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该注重审美建构,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感知美、领悟美、欣赏美,从而提高其审美鉴赏能力和语文素养。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审美建构1. 选择优秀文学作品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该选择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如诗歌、散文、童话等,让学生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感受其中的美。

通过挑选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让学生在阅读中感知美、领悟美,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培养学生对美的敏感和欣赏能力。

3. 进行情感体验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该重视情感体验,让学生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感受作者的情感表达,体验作品中的情感情节,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通过情感体验,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入地领悟文学作品的内涵和情感,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感。

4. 进行欣赏交流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该进行欣赏交流,让学生在欣赏文学作品的过程中进行交流分享,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感悟。

通过欣赏交流,可以让学生感受他人的审美观点,拓宽自己的审美视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修养。

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1. 教师的角色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的角色至关重要。

教师应该具备一定的文学素养和审美鉴赏能力,能够通过个人鉴赏和阅读体验,引导学生感知文学作品中的美。

教师应该注重情感引导,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感悟和交流。

2. 学生的参与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的参与度是十分重要的。

学生应该在阅读中积极主动地参与感受、领悟和欣赏美,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感悟,积极参与欣赏交流。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小组合作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

3. 教学手段和方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该注意教学手段和方法的选择。

审美教育在小学语文中的价值体现

审美教育在小学语文中的价值体现

审美教育在小学语文中的价值体现引言审美教育是培养学生感受美、思考美和创造美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还能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本文将探讨审美教育在小学语文中的价值体现。

一、培养审美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朗读、欣赏诗词、散文等文学作品,学生可以在感受语言魅力的同时,培养自身的审美能力。

教材中的经典作品往往蕴含丰富的情感和美的意象,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品味这些作品,能够帮助他们理解美的表现形式,并发展自己的审美观。

二、增强语言表达审美教育不仅体现在对文学作品的欣赏上,还可以通过创作活动激发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鼓励学生进行诗歌创作、故事编写等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体会语言的韵律和节奏,从而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在审美体验中深化对语言的理解,增加对美的感受。

三、促进情感发展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充满情感,审美教育可以引导学生深入体验作品中的情感世界。

这种情感的认同与共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他人,从而培养同理心与情感交流能力。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引导学生分享对文本的感受,进而增强他们的情感认知。

四、提升文化素养小学阶段是学生接受文化熏陶的重要时期,通过语文教育中的审美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初步认识和理解中华优秀文化。

教师可以结合课文中所涉及的文化背景,让学生在欣赏美的同时,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的价值与内涵。

这不仅提升了学生的文化素养,也增强了他们的民族认同感。

五、促进综合发展审美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不仅局限于学习和理解作品,还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通过审美活动,学生能够锻炼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些能力对于学生未来的学习和成长都是至关重要的。

结论审美教育作为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价值体现在多个方面。

它不仅提升了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文化素养,还促进了他们的情感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积极融入审美教育,引导学生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感受美、追求美,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一、审美教育的意义审美教育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的教育活动,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审美教育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培养他们的学习动力。

它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增强他们的感知能力和艺术欣赏能力。

审美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提高他们的艺术判断力和表达能力。

审美教育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人文素养,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二、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一)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1.引导学生培养对语文学科的兴趣,了解和了解语文学科的价值和意义。

2.通过组织学生参观美术展览,音乐会等活动,让学生感受和欣赏各种艺术形式。

3.设计丰富多样的语文课程,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1.加强对课外文学作品的学习和欣赏,培养学生对文学艺术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2.设计一些艺术性的活动,如诗歌朗诵、文学创作、语文演讲等,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

3.组织学生进行一些美术创作活动,让学生亲自参与美术创作,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三)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1.通过教学材料和多媒体无形式,给学生展示各类艺术作品,如文学作品、音乐作品、舞蹈作品等,让学生了解和欣赏不同艺术形式的作品。

2.组织学生进行对艺术作品的评论和分析,培养他们的艺术鉴赏能力和批判能力。

3.组织学生进行艺术欣赏活动,如观看音乐、舞蹈等表演,参观艺术展览等,提高学生对艺术作品的欣赏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艺术情感和审美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和教学手段,设计出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让学生能够在实践中体验和感受美的力量,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小学语文教学的素质教育目标。

审美情趣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培养

审美情趣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培养

审美情趣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培养语文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综合素质,而审美情趣的培养在其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以小学语文教学为例,本文将探讨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以及审美情趣对学生综合发展的重要性。

一、审美情趣:概述与价值观审美情趣是指个体对于美的感受和评价能力,是一种主观情感和主观能力。

「审美」即指识别美的能力与感受美的情感。

「情趣」即指欣赏和追求美的兴趣和意趣。

审美情趣是个体对美的理解和感受的主观体验,也是一个人价值观的展现。

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具有以下重要价值:1.培养审美情趣可以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

艺术是人类智慧和情感的结晶,通过培养审美情趣,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艺术作品,提升自己的艺术修养。

2.培养审美情趣可以拓展学生的审美视野。

通过接触不同类型的艺术作品,学生可以开拓自己的审美眼界,丰富对美的理解和感受。

3.培养审美情趣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审美情趣的培养注重对美的感受和评价,这需要学生不断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4.培养审美情趣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审美情趣的培养让学生学会欣赏和评价艺术作品,提高他们的审美鉴赏能力,让他们在面对各种事物时能够有更敏锐的观察力和分辨力。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审美情趣的策略1.注重文学阅读文学是审美情趣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小学语文教学应重视文学阅读,通过选取经典文学作品或优秀童话故事,让学生接触到精彩的文学世界,培养他们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同时,教师可以组织讨论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表达观点,提高他们对文学作品的审美鉴赏能力。

2.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如图片、音频、视频等,呈现不同类型的艺术作品,如名画、音乐、舞蹈等,让学生通过感官的体验去感受和欣赏美。

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分析和解读作品,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3.课外活动的拓展除了课堂教学,学校还可以组织一些与文化艺术相关的课外活动,如参观博物馆、艺术展览、剧场等,让学生亲身体验艺术的魅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浅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浅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浅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审美教育,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激发阅读兴趣,以及启发情感。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融入审美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并启发情感。

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而且也有助于提升教学效果。

未来的研究应该更加关注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更好地融入审美教育,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审美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需要得到更多的重视和探讨。

【关键词】审美教育、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学生综合素质、审美能力、阅读兴趣、情感、融入、全面发展、研究方向1. 引言1.1 审美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审美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对美的感知能力,提升其审美情趣和审美鉴赏能力。

通过审美教育,学生能够更加细致地感知和理解文字、语言中蕴含的美,从而更好地理解和领会文学作品中的情感、意蕴。

在阅读教学中融入审美教育可以激发学生对文学的热爱和兴趣,使他们在阅读过程中产生愉悦感,从而增强学习动力和积极性。

通过审美教育,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审美情操,提升其审美观念和审美品位,从而使其在生活中更加细腻、完整地感知和欣赏美的存在。

将审美教育融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文学修养和人文素养,还可以为他们的综合素质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1.2 研究背景审美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已经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变革,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开始认识到审美教育对学生全面发展的积极影响。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作为学生语言能力和人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感知能力,促进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情感共鸣和审美体验。

目前国内针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审美教育的研究还相对较少,缺乏系统性和深入性的探讨。

本文旨在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从而探讨如何有效地融入审美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培养小学生语文审美能力的实践探索

培养小学生语文审美能力的实践探索

培养小学生语文审美能力的实践探索引言语文不仅是一门基础学科,更是一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与人文素养的重要学科。

尤其在小学生阶段,培养他们的语文审美能力对于提升他们的思维能力与创造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索一些有效的实践方法,旨在通过丰富的语文教学活动,激发小学生的审美意识,提升他们的审美能力。

一、阅读优美的文学作品1. 精选经典文学为小学生挑选适合其认知水平和年龄段的经典文学作品,如《西游记》《三字经》《飞鸟集》等,能够既满足他们的兴趣,又帮助他们感受语言的美。

可以组织班级阅读活动,引导学生去欣赏作品中的优美词句,感受其中的情感与意境。

2. 课后阅读与分享鼓励学生在课外阅读一些优美的童话、诗歌,并在班级中进行分享。

可以定期举办“朗读比赛”,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文字的韵律与节奏,增强他们对语言美的感知力。

二、开展语言艺术活动1. 诗歌朗诵组织诗歌朗诵比赛,选择不同风格的诗歌,将朗诵与表演结合。

通过朗朗上口的诗句和情感的投入,学生不仅能够提升朗读能力,还能在其中体会到诗歌的音乐美和情感美。

2. 创意写作引导学生进行自由写作或主题写作,鼓励他们用心灵去描绘生活中的美。

例如,可以设定“我的夏天”“我心中的花”等主题,让学生用语言记录下他们的观察与感受,从而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审美情趣。

三、结合美术与音乐1. 语文与美术结合在语文学习中,结合美术活动,如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插画创作或手工制作。

通过视觉艺术的表现,学生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文本内容,同时提高他们的审美意识。

2. 音乐欣赏在语文教学中加入音乐欣赏环节,通过聆听古典音乐或现代音乐,让学生感受音乐之美。

可以指导学生尝试用文字描述他们听到的音乐带给他们的感受,从而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与审美能力。

四、利用现代科技1. 多媒体教学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如PPT、视频等,制作生动的语文课件,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在课堂上播放相关的影视片段或音乐,帮助学生在多感官的体验中领悟语言之美。

小学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

应注意熏陶感染,迁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

”小学语文教材时空的跨度非常大,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美育内容。

阅读教学和审美教育是密不可分的。

可以说有文学就有美学,文因美存。

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利用教材中的语言文字和文体结构的美,陶冶学生的情操,培育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美好高尚的情操和审美素养。

,培养人的审美能力为目的的一种教育。

它反映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就是要求教师要以教材为基础,联系日常生活实际,启发学生并使学生具有发现美的意识,促成学生自觉的爱美意识,激发学生创造美的兴趣。

语文教学的审美性,主要体现在揭示教学内容的内在美,教学设计的情境美,教师的语言美、教态美,师生情感融合、共鸣美等。

,变化有致的结构美,尤其蕴涵着动人心魂的人物形象美。

在语言文字的训练过程中,在阅读教学中,在传播知识的同时,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美好高尚的情操和审美素养。

下面,我谈谈自己是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体现审美意识的。

1.创设情景体会美,大部分课文的情感是十分丰富的。

但如果教师不能身临其文学作品是用形象来反映生活的,而形象又是借助语言塑造出来的。

在作品中,我们看到的是具体的、感性的典型形象。

只有我们身临其境,与作品息息相通,才可能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如何发挥自己的情感去激发、感染学生,这是教学艺术的更高层次。

为此,教师可以通过设计意境,制造气氛,表情范读,看图描述,配乐朗诵等多种艺术手段,以情动情,使语文教学达到一个更完美的境界。

如在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的《台湾的蝴蝶谷》一文的教学中,蝴蝶飞往蝴蝶谷到在山谷飞舞都是一幅幅美的画面,二年级的学生很难想象出这样的美景,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于是我采用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走进美的世界。

小学语文教学下审美教育[论文]

小学语文教学下审美教育[论文]

小学语文教学下的审美教育探究审美教育的目的就是在教育教学中使学生树立全面良好的审美观,使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表达美的能力得到培养并不断提高。

语文作为一门文化素养课,其自身就蕴含着丰富的审美因素。

处于童年的学生,对大自然和周围事物都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感知力和美的认识,因此,在小学阶段,语文占有重要的地位,对学生的塑造,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和积极的意义。

一、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审美教育1、推动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审美是一种富于情感的活动,语文这门学科的情感性是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

语文教材中的大部分作品都饱含着作者的强烈的感情,集中着各种形式的美。

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感知美,欣赏美时会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学生必然会产生愉悦心理。

2、是全面推动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全民教育水平和人口素质。

语文教学是素质教育的基础,推进素质教育的开始应从语文学习起步。

“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

语文教学的目的不仅在于让学生学会并熟练地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也在于它的育人功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和谐发展的人。

而审美教育的基本功能在于:培养具有正确的审美观,不断提高感知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使人成为具有素养和和谐发展的人。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审美教育(一)选择适当的教学形式语文教学是推动美育的重要力量,语文教师是美的传播者。

首先,语文教师自身应该具备一定的美学修养,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一些恰当的教学形式,对小学生来说是很有必要的。

如:教师应该注重仪表美,讲课时穿戴端庄大方,表情亲切和蔼、眼神真诚热情;语言准确清楚、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音调抑扬顿挫、富于感情色彩;加之一些表现力较强、具有启发性的动作……这样,作品中的美与学生的审美情绪产生“共鸣”,学生在接受知识时产生强烈的愉悦感、积极的情绪、美的享受,达到美育的目的。

(二)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审美资源1、美的语言汉语中的美无处不在,尤其是在教材中,语言的运用更具典范性。

专题报告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专题报告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专题报告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王晓畅一、审美教育概述(一)走进美的大门1.美是什么生活中处处是美。

美是客观存在的,它存在于大自然中,如辽阔的海洋,壮丽的河山,蔚蓝的天空,秀丽的田园,平湖秋月,风景名胜,鸟语花香,珍禽异兽等,都有它自然美的一面。

美还存在于人类自身之中,如姣好的容貌,轻盈的体态,文明的举止,得体的语言,高尚的情操。

美还存在于文学艺术作品之中,图文并茂的小学语文课本就美不胜收,它有引人入胜的名画插图,感人肺腑的文学形象,我们要充分利用教材,引导学生认认真真地阅读课文,使他们有一双敏锐地感知美的慧眼。

十九世纪俄国美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提出“美是生活”的定义。

他说:“人一般都是用所有者的眼光去看自然,他觉得大地上的美的东西总是与人生的幸福和欢乐相连的。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任何事物的一定特征本身并不是美,只有它对人的生活有着积极的意义或者表现了生活,才成为美。

例如阳光是美的,这首先是因为它是人的幸福生活的源泉,给人带来温暖、光明和色彩缤纷的世界。

而色彩鲜艳、茂盛和形态各异的植物之所以美,是因为它们显示了力量横溢的蓬勃生命。

我国当代美学家李泽厚先生继承了“美是生活”的观点,试图用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解释美的本质,提出”美在客观性和社会性的统一”观点。

由于社会生活本身是客观的,所以作为社会生活属性的美既是社会的,又是客观的。

这种观点在我国和苏联有着广泛的影响。

人是“美的世界”,美是对人而言的,是人创造了美,人生在创造中,美也在创造中,所以不能离开人来谈美。

由此似可将美的本质概括为:美是表现人的自由创造活动内容的感性形象。

美的感性形象所体现的生活内容应该符合社会发展规律,表现社会实践前进要求,肯定人的进步理想。

2.美在创造中马克思说:“自由自觉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类的特性。

”他的话揭示了美来源于人类自由自觉的实践活动的原理。

人类自由自觉的实践活动总带有一定的创造性,因此美必然是充满创造性的。

这种创造性在社会美和艺术美中表现得十分突出。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美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之一,对学生进行审美情趣的培养,在完善学生人格、健全身心方面有积极的作用。

小学语文教学中多姿多彩的艺术形象、凝练生动的文学语言、强烈浓郁的抒情色彩和优美深邃的意境,无不蕴藏着巨大的审美价值。

在素质教育日益深入到课堂教学的今天,语文老师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因此,利用教材中的语言文字和文体结构的美,陶冶学生的情操,培育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使他们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道德观,形成积极向上、思想健康、自强自立的有用之人也是学校语文的主要任务。

一、品词品句,理解美各种题材的文章,其语言都独具特色。

教学时,我们可透过课文优美语言的本身,抓住重点词句,启发学生揣摩,品味语言美;通过优美的文辞,让学生审视高远素雅的画面,产生对自然美、风光美的热爱,激发他们对祖国河山壮美而喜悦的感情。

1、例如孟浩然的《春晓》中“处处闻啼鸟”“花落知多少”,作者巧妙运用“闻”“知”将春天雨后清晨鸟语花香生动形象地写下来,给读者眼前展现出一幅百鸟争鸣、百花齐放的春景图来,同时也透露出诗人热爱春天、珍惜春光之情。

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结合图片去体会、去品尝美。

2、写景散文常以生动的语言取胜,而生动优美的语言总是靠优美的句式表现出来。

有的句式对称,讲究工整美;有的句式参差,讲究错落美……比如《雪》中是这样描写雪后的景色的:“山川、田野、树林、房屋,全都笼罩上一层厚厚的雪,万里江山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

落光了叶子的柳树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而那些冬夏常青的松树和柏树上则挂满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儿。

一阵风吹来,树枝轻轻地摇晃,美丽的银条儿和雪球儿簌簌地落下来,玉屑似的雪末儿随风飘荡,映着清晨的阳光,显出一道道五光十色的彩虹。

”作者成功地运用了比喻、排比句式,使得句子形象生动、对称工整。

教学这类句时,应反复指导学生朗读,并结合雪景的录像直观感受和分析各分句之间的关系,进而使学生体味出其美的韵味来。

审美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之间的关系探讨

审美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之间的关系探讨

审美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之间的关系探讨引言审美教育是一种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培养审美情趣和欣赏能力的教育方式。

而小学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能力、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重要环节。

审美教育和小学语文教学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二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本文将探讨审美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审美教育的理念。

一、审美教育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影响审美教育对小学语文教学有着积极的影响,具体如下:1. 增强学生的语文兴趣审美教育可以通过音乐、美术和文学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对于语言艺术的兴趣。

学生在欣赏、体验美的过程中,能够更加主动地投入到语文学习中,从而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2.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审美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和表达能力。

通过欣赏和创作的活动,使学生更加敏感于语言表达的力度、节奏和美感,进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审美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

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和体验,培养他们对文学作品的感知能力和理解能力,拓宽他们的阅读广度和深度。

二、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审美教育的理念1. 创设美的语文学习环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装饰教室、展示作品、播放音乐等方式,营造一个美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开展审美教育的活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美术馆、音乐厅等艺术机构,开展文学欣赏、音乐欣赏等活动,让学生真正亲身体验美的感觉,锻炼他们的感知能力和欣赏能力。

3. 引导学生进行文学创作鼓励学生进行文学创作是融入审美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

可以通过课堂上的作文活动和课外的文学社团等形式,引导学生进行文学创作,培养他们的文学审美意识和创作能力。

结论审美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审美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兴趣,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审美教育的理念,可以创设美的语文学习环境,开展审美教育的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文学创作等。

小学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摘要: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必须重视美育渗透,要生动而充分地展现课文的思想意境美、艺术形象美、语言结构美,从而使学生心理上产生愉悦,精神上得到满足,情感上产生共鸣。

关键词:意境美情感美形象美整体美语言美美育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所谓美育, 就是通过形象熏陶启迪感染学生, 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学生的灵魂。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那么, 教师如何将美育渗透到语文教学活动中, 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获得美的感悟, 受到美的熏陶, 从而完善自我呢? 一、创设情境,感受意境美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寓教于乐,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美感,享受精神愉悦。

这就要求教师从对课文的欣赏实践, 指点门径, 启发和引导学生去揣摩语感, 以景生情, 从情联想到境。

为此,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意境、制造气氛、表情范读、看图描述、配乐朗诵等多种艺术手段, 以情动情, 使语文教学上升到一个完美的境界。

如教学《荷花》一课时, 让学生随着轻柔的音乐来到”荷花池”边,通过画面的展示, 再加上生动的配乐朗诵, 把学生带入到课文所描写的意境之中。

二、熏陶感染, 体悟情感美语文美育也要靠感情的”渗透”及审美实践的感染和陶冶来实现。

体味感悟是关键, 是核心。

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实践, 通过教学艺术启发学生进入体验状态。

叶圣陶先生说: “最要紧的在多比较、多归纳、多论文格式描述、多体会, 一字一句不放过, 引导学生揣摩语感, 体味感情。

”大凡名篇佳作, 无不包含着作者浓烈的情感,有的托物言志, 有的借景抒情; 因事缘情者有之,直抒胸臆者有之。

因此, 在教学中要力求准确地理解作品的内涵, 把握住作者情感跳动的脉搏, 并把作者创作时那种激奋的情感表现出来, 让学生感受到课文表现出的丰富优美的情感, 使学生在强烈的情感体验中理解课文的美, 并进一步扩展情思,获得启迪和教益。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导言:在小学阶段,语文教育扮演着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角色。

除了传授学生阅读、写作、口语等语言技能外,注入审美教育也是十分重要的。

审美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他们对美的感受能力、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

本文将探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方法和价值。

一、注重文学欣赏通过朗读诗歌、故事等文学作品,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心体会作品中的感情、形象以及语言之美,激发学生的想象和创造力。

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欣赏各种文学作品,并对作品中的表达方式、情感内涵进行解读和分析。

通过分析欣赏,学生能够理解不同文学形式的美感,并逐渐形成自己的审美标准。

二、拓展艺术领域引导学生参与文学创作。

教师可以设计写作任务,如让学生完成小故事、写一首诗歌等,激发他们创作的兴趣和能力。

通过亲身经历创作过程,学生更能理解文学创作的艰辛与乐趣,提升审美创造力。

开展书法绘画、剪纸等艺术活动。

通过手工艺术活动,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力和审美能力。

这些活动能够激发学生对美的追求,培养他们对细节和形式的关注。

三、培养美的道德追求引导学生品味传统文化。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古代诗词、寓言故事、神话传说等,向学生传达传统文化的美和道德观念。

通过传统文化的启迪,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和审美追求。

培养学生的美德意识。

通过阅读描写美德的文学作品,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理解美与善的关系。

学生通过欣赏文学作品表达出来的美德,进而形成道德追求的意识。

结尾: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

通过文学欣赏、艺术拓展和美德追求,学生能够培养审美情趣,提高对美的感受能力、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

这不仅有助于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也为他们未来的人生增添了更多的文化底蕴和审美体验。

审美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

审美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

审美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引言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进步,审美教育逐渐受到重视。

审美教育不仅仅是艺术教育的延伸,更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审美教育,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他们的情感和人文素养。

本文将探讨审美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策略。

一、审美教育的内涵审美教育是指通过艺术与美的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审美鉴赏能力和审美创造能力。

在小学阶段,孩子们的思维和情感正处于发展阶段,适时的审美教育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自己、理解他人和感受世界。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重要性提升语言能力:通过对优美文学作品的欣赏,增强学生的语言感受力,丰富词汇量,提高表达能力。

培养情感:文学作品往往蕴含丰富的情感,学生在阅读和讨论中能够体验到不同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其情感共鸣。

拓展视野:通过接触不同文化背景的作品,帮助学生开阔视野,拓展思维,理解多元文化。

三、实践策略1. 选择优美文本在语文教材中选择一些优美的诗歌、散文、小说片段,引导学生进行细致的阅读和赏析。

例如,选取古诗词进行朗读,让学生领悟其中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2. 结合审美体验活动在语文教学中,可以设计与文本内容相关的审美体验活动,比如:绘画:让学生根据所学的文学作品进行绘画,以视觉的形式表达他们的理解和感受。

表演:组织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通过表演来体验故事情节和人物情感,深化对文本的理解。

3. 创设讨论氛围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和审美想法,老师可以引导讨论,通过交流碰撞出思想的火花,这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也增强了他们的思维能力。

4. 结合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手段,播放相关的音乐、视频、图片等,丰富学生的感官体验。

在欣赏文学作品时,可以同时结合相应的音乐,让学生在音乐的伴随下更好地感受文字的美感。

5. 课外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外广泛阅读经典文学作品,并写出读书笔记或读后感,培养他们的写作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中美育教学的渗透分析

小学语文教学中美育教学的渗透分析

小学语文教学中美育教学的渗透分析1. 引言1.1 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性小学语文教学是学生学习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审美情趣和情感体验的重要途径。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不仅学习语言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通过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语文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应该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力和审美情趣。

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语文教学是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不仅包括文字、语言知识的学习,还涉及到思维方式、表达能力等方面。

学生通过语文学习,可以提高对其他学科的理解和学习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人文精神。

通过语文教学,学生可以了解和感悟文学作品的内涵,培养对文学、艺术的鉴赏能力和情感体验。

语文教学也是培养学生的情感、思维和品格的重要途径。

通过学习文学作品,学生可以加深对美的认识和追求,提高自身的情感修养和审美情趣。

小学语文教学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和社会意义。

1.2 美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美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它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修养,还可以促进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美育教育的渗透,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文学作品中的情感和美感,从而更好地领会其中的意义和内涵。

美育教育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帮助他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2. 正文2.1 小学语文教学中美育教学的现状分析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教学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推广。

美育教育在课堂教学中往往只是作为附加内容,而非主体内容。

很多学校和教师在教学中更注重语文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美育的重要性。

由于教材和教学资源的不足,导致了美育教学的实施难度较大。

部分教师对美育教学的理念和方法不够了解和熟悉,缺乏相关的培训和支持。

学生在接受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也存在美育教学的缺失。

浅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浅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浅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审美教育是一种能够培养学生审美情趣与审美能力的教育形式。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审美教育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通过对文学作品、经典诗词、散文的阅读教学,可以让学生在感受美的培养艺术情操,提高审美情趣,激发想象力,拓展思维,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下面我们来浅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要注重选材。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和心理需求选择适合他们的文学作品。

可以选择一些富有启发性和趣味性的故事、诗歌、童话等,让学生在阅读中享受美的感受。

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美妙动人的诗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感。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要注重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启发学生的感官,调动学生的情感。

可以采用情境再现、趣味展示、美学讲解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在阅读中体味美的魅力。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表演、创作、绘画等方式,将阅读中的美融入生活,让学生亲身感受美的力量。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这种教育形式,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提高艺术鉴赏能力,增强对美的追求和感受。

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该注重对文学作品的选择、注重教学方法与手段的灵活运用、注重引导学生用心感受美、注重将美融入生活并进行实际应用,从而真正发挥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的作用。

通过这样的努力,可以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美的力量,享受美的乐趣,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注:此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若需要高中级别的,请详细说明。

】。

怎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

怎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

怎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剑阁县长岭小学校边晓林“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质,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小学语文教学内容汇集了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它的课堂教学中审美内容定是层次丰富,符合学生认知心理的。

然而,语文教学虽然已改革多年,但以重视传授知识为主要内容的课堂教学模式阻碍了学生对文章美的直观感知和理性体验,很少让学生从多角度来感受到语文学科美的魅力。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渗透、强化审美功能,对于促进语文教学进一步改革和推动我国文化魅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文字之美语文的美育是以语言文字为媒介的。

语言文字同样凸显美,它的音韵之美----读音:朗朗上口、音韵和谐,铿锵有力;它的外形之美----形体:稳重方正、挺拔简约;它的时尚之美----发展:微博、给力、纠客、亲、洪荒之力;它的内涵之美----表现:山的突兀雄壮、天空的神奇梦幻、森林的茂密厚重等,这些通过文字彰显出来的景观,能为学生所接受,使学生在课堂中就能感受到美及受到美的熏陶。

二、内容之美语文教材是古今中外美的荟萃,每一单元都有美的所指,每一篇课文都体现着美的不同内涵:有的歌咏伟大,有的唾弃市侩;有的歌颂善良,有的鞭打丑恶;有的赞美纯真;有的鄙视奸佞;有的赞扬进取,有的揭露愚昧;有的描绘壮丽秀美,有的吟诵进步神奇……这些丰富多彩的内容寄寓了编者的审美情趣。

这就要求老师去发掘教材资源,启发、引导学生在语文探究中了解他们的方方面面,这样就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主旨,同时受到美的教育,情感的升华。

三、育人之美美感的基点是感受。

范读是对课文情境的再现,聆听是心灵的碰撞,体会则是感情的升华。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把学生带入文章特定的情境,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与文中主人公同悲欢,齐共鸣,再通过自身体验,结合教师的引导而产生对审美对象的肯定或否定的审美评价,在情感上产生润泽,使自己在对文章中人物的审视和评价中得到性情上的教化:《顶碗少年》讲述永不言败,坚持就是胜利;《灯光》传递幸福和平的美好的生活来之不易;《桃花心木》例证人生途中皆坎坷,执着追求顶天立地;《匆匆》讲述时间易逝,青春不再;《月光曲》揭示人物的心灵美……四、和谐之美常言道,“亲其师,信其道”。

让审美教育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焕发光彩

让审美教育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焕发光彩

让审美教育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焕发光彩语文课堂是培养学生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阵地,也是培养学生文学修养和文学素养的主要场所。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如何让审美教育焕发光彩,成为了语文教师们需要思考和探索的重要课题。

审美教育的目的是引导学生通过欣赏和体验文学艺术作品,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感和鉴赏能力,提高他们的文学修养和文学素养。

本文将探讨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如何让审美教育焕发光彩,使之成为小学生人格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创设美的语言环境语文课堂是学生接触文学作品的重要场所,也是营造美的语言环境的重要平台。

语文教师可以通过选取优秀的文学作品,让学生在课堂中感受美的语言风采,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和热爱。

语文教师还可以结合文学作品的欣赏和鉴赏,引导学生感受美的语言,借助美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在语言的世界中尽情徜徉,感受语言的美丽和力量。

二、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能力学生的审美情感和鉴赏能力是在感知美的基础上培养起来的。

语文教师可以通过音、形、色、香、味等多种感官刺激,让学生充分感知美的存在和美的价值,激发他们对美的感知能力。

在选择文学作品进行欣赏和鉴赏时,语文教师可以让学生从作品中感知作品所表现的美,引导学生通过感知去发现美、理解美、鉴赏美,从而提高他们的审美情感和鉴赏能力。

三、引导学生欣赏优秀文学作品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引导学生欣赏优秀文学作品是提升学生审美水平的有效途径。

语文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简单易懂的文学作品,如寓言、童话、诗歌等,让学生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感受作品所包含的美和价值。

通过对文学作品的解读和讲解,引导学生理解作品的内涵和特点,培养他们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激发他们对文学的浓厚兴趣和深厚情感。

四、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学艺术活动五、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语文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美的存在和美的价值。

有的学生可能对某种文学作品更感兴趣,有的学生可能对某种文学形式更感兴趣,语文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和兴趣,设计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欣赏和鉴赏美的过程中得到满足,提高他们的审美情感和鉴赏能力。

浅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浅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浅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观念的更新,审美教育已经成为教育界研究和关注的热点之一。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也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语文阅读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内容,而审美教育可以潜移默化地渗透到阅读教学的方方面面,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获得审美情感的熏陶,提高语文素养。

本文将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进行浅析。

一、培养学生的美感小学生对美的认识正处于成长阶段,他们的审美能力还不够成熟,需要通过学校的教育来培养。

语文阅读教学可以为学生提供大量的文学作品,让他们在阅读中感受美的存在,培养对美的感知能力。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欣赏课文中的描写,如山水、花草、动物等,使学生在欣赏中感受美的力量,激发他们的美感。

除了文学作品,教师还可以在阅读教学中引入一些优美的图画、音乐、雕塑等艺术作品,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表达感知美的存在。

教师可以让学生欣赏莫奈的《睡莲》,感受其中的色彩和情感;欣赏肖邦的《降E大调的夜曲》,感受其中的悠扬和动人。

通过这些欣赏活动,学生可以感受到美的存在,并逐渐培养出自己的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

二、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审美教育可以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让他们在阅读过程中产生更多的想象和联想。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产生联想,融入自己的情感和经历,进而产生对作品的审美体验。

在阅读《小熊的故事》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想象自己是小熊,经历种种有趣的故事,从而产生自己的想象与情感。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描写句子中的细节,让学生在脑海中产生画面,继而产生联想和想象。

在阅读《春天的花开了》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想象作者笔下的花儿,它们是什么颜色的、有怎样的形状和香味等。

通过联想和想象,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课文,感受到其中的美丽和优美。

四、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审美教育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使他们更深入地了解和体验文学作品的内涵和意义。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描写手法、表达方式和情感内涵,使学生对文学作品有更为深刻的认识和体验。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语文教学是小学教育中的重要一环,而审美能力的培养则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审美能力指的是个体对于美的感知、理解和鉴赏能力,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通过审美能力的培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文学素养,还可以培养他们的情感和人文精神。

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呢?本文将从多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注重文学作品的选择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注重文学作品的选择。

因为作品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审美能力的培养效果。

要选择一些内容新颖、形式多样、情感真挚的文学作品。

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还可以培养他们对美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作品的选择还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这样才能更好地达到培养审美能力的目的。

二、注重课文的解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对课文的解读。

每篇课文都是一部小小的文学作品,通过对课文的精心解读,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感受作品中的美。

教师可以从情感、意境、语言等方面进行解读,引导学生深入品味课文中的美,从而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三、注重文学鉴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注重文学鉴赏。

通过课堂讲解、课外阅读和课内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可以从作者的用词、情节、人物形象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评价,让学生逐渐形成自己的审美观点和价值观。

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同时也培养了他们对美的欣赏能力。

四、注重欣赏活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注重欣赏活动。

可以通过朗诵比赛、文学作品展示、诗歌吟唱等形式,让学生在欣赏中感受美的力量,激发他们对美的向往和追求。

这样可以让审美教育更加生动和有趣,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在活动中提高自己审美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有很多方法,但最核心的还是要让学生在欣赏中感受美的力量,激发他们对美的向往和追求。

通过文学作品的精心选择,课文的精心解读,文学鉴赏的引导和欣赏活动的举办,以及情感的培养等多种途径,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和人文素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摘要】:小学语文的学习不仅是要学习语言文字,更重要的是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语文教学中含有丰富的美育因素,对小学语文实施审美教学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主要对实施审美教学的有效路径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审美教育;有效路径
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对小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教学,还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以提高学生审美情趣为教学目标。

小学语文教材中含有丰富的美育因素,为小学语文实施审美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审美教学的实施对于小学语文的教学有着重要意义,语文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注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一、小学语文实施审美教学的意义
教育理论研究与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和家长对学生的审美的培养越来越关注,而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仍然处于“知识本位”和“能力本位”的教学阶段,在这样的背景下,对小学语文实施审美教学有着特殊的意义和重要性。

从语文教学角度来看,语文教学可以说是整个教学的基础。

语文教学除了要教授学生语言知识,还要教会学生利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

语文虽不是一门独立的艺术,但具有很强的艺术性和审美性,可以说语文这门科目与审美教学具有天然的联系。

对小学语文进行审美教学,可以充分挖掘语文本身的艺术性,能够更好提高小学生
的审美素质,使语文教学更具生动性和艺术性。

从审美教学来看,审美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

在语文的授课过程中,利用审美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发现语文魅力,提高学生理解美、表达美、创造美的能力。

二、小学语文实施审美教学的现状
教学过程中的审美教学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各学校也在积极的推进审美教学的进度,但是审美教学受到传统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以及教师素质的影响,使得审美教学的进度不如预期的顺利。

在教学方式方面,由于对审美教学的理解不足,在课堂教学中存在不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而一味的追求教学形式的误区。

过多或盲目的利用多媒体,不能将传统教学与审美教学的方式有效结合。

教师由于审美素质的不足,在进行审美教学时,不能充分挖掘语文教材中的美的因素,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不能实现语文审美教学的目标。

三、小学语文实施审美教学的有效路径
1、充分发掘教材中美的元素。

小学语文教材中所选用的课文大多数是经典的名家名作,蕴含着广泛而丰富的美学内容,其中主要包含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等多种形式。

课文内容中所描绘的自然美,能够将学生带入引人入胜的自然美景中,让学生感受丰富的自然美,如《桂林山水甲天下》就描绘了祖国山河的自然美景,优美的词句仿佛将学生带到了风光无限的桂林。

教材中所蕴涵的社会
美,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各族人民的美德美,如《草原》一文,借助草原的美赞美了蒙古族同胞的热情好客和朴实的美好情谊。

艺术美是一种综合的美,包括了词句和意境的美,如《观潮》中,字里行间都包含着美的元素,这种美只有让学生通过反复的阅读和体会才能理会得到。

教材中所有美的元素都是对实施审美教学的极好的内容和形式,教师要充分挖掘,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利用多种教学手段丰富美。

语文课文的美的因素主要是依靠教学形式和教学手段来展现,多种教学手段能够丰富课文本身的美。

创设审美情境。

在语文教学时,教师可以在教授过程中创设与课文内容相似的情境,使学生能够融入到情境中,丰富课文的美,激发他们的情感和学习兴趣。

另外小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而美好情境的创设,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利用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的利用能够充分挖掘课文内容的美,无论是在情境上还是词句上。

多媒体丰富的表现形式,可以让学生置身于生动和形象的美的环境中,并且能够丰富和放大原文中的美,极大的满足了学生对美的憧憬。

如对古诗《望庐山瀑布》的学习中,在上课伊始,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庐山的视频,并配以优美的音乐,让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感受庐山的美。

在对古诗的讲解时学生就可以结合生动的庐山美景来体会作者所表现出的自然美和艺术美。

3、利用郎读让学生感受美。

在对小学语文课文的教授中,郎读
是让学生理解文章和感受美的重要手段,尤其是教师的朗读。

在朗读时教师要在理解课文思想的基础上,运用朗读技巧,处理好轻重缓急,进行声情并茂的朗读。

教师有感情的朗读,能让学生感受到文章的美的意境和美的词句,可以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利于学生对美的感受。

另外,学生的个别、分组、分角色等各种形式的朗读可以使学生更深层次的体会、鉴赏文章的形象美。

如《狼和小羊》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引导学生运用能够体现狼和小羊的本质的语调,这样在朗读后学生能够更深刻的理解狼的狡猾凶恶和小羊的温和善良。

通过朗读可以让小学生体会“恶的丑”和“善的美”,促进小学生对美的追求和对美的感受。

4、利用丰富的想象扩展美。

进行审美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让学生扩展美,进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利用想象扩展美是指学生对头脑中已有的美进行加工创造,创造出新的美的过程。

学生在课文的学习中体会到美的时候,教师要趁热打铁,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想象扩展已有的美。

比如根据课文内容的表演或绘画就是一种表达和扩展美的形式。

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内容的美,进一步引导学生对美的想象,去开拓最美的意境。

课文古诗《小池》对夏天池塘的自然美描绘的淋漓尽致,尤其是“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这两句诗。

教师在讲授完《小池》时可以让学生根据古诗所描绘的意境,根据自己的理解去画一幅画,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刻体会诗中初夏小荷初现的情境,还可以使学生通过绘画表达自己对于色彩美和形象美的理
解。

参考文献:
[1] 袁春艳.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
[2] 胡艳辉.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
[3] 廖明会,黄春英.审美教育:有效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增长点[j]。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