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教学案:送董邵南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9课送董邵南序

(对应学生用书P57)

走近作者

韩愈(见《原毁》)

相关背景

董邵南,寿州安丰(今安徽寿县)人,是韩愈的朋友。他是个孝亲而好学的读书人,长期在故乡农村从事农业劳动。贞元年间,他到长安应进士试,而考试的结果却是一再落榜,为了谋求出路,将游河北。当时河北藩镇,割据一方,他们招揽人才,以增强实力,对抗朝廷。而一些走投无路的落魄文人纷纷前去投靠,托身于幕府之中。作为董邵南的朋友,韩愈不赞成董邵南投奔藩镇,去为不臣于朝廷的割据者效力,但他又同情董生的遭遇,且无力解决他的政治出路,故写此赠序。

燕、赵古 称 多感慨悲歌 之士。自古就说燕、赵一带有很多慷慨昂的豪侠之士。⎣⎡

燕赵:战国时的 ⎦⎤燕国和赵国,位于唐代河北道一带。董生举进士, 连 不得志于有司, 董生考进士,接连几次未被主考官录取,

怀抱利器, 郁郁 适 兹土, 吾知 其怀抱杰出的才能,心情抑郁地要到那个地方去,我知道董生

必 有 合也。董生勉乎哉!此行一定会有所遇合。董生,努力吧!⎣⎡

举:科举考试。有司:主管考试的官员。利器:比喻 ⎦⎤杰出的才能。郁郁:心情忧郁的样子。适:到、去。有合:有所遇合。勉:努力。

夫以子之不遇 时,苟 慕义强 仁 者像你这样不遇于时,如果是仰慕并勉力实行仁义的人,

皆 爱 惜 焉,矧 燕、赵 之士都会同情怜惜你的,何况燕、赵一带的豪侠之士奉行仁义是

出乎其性者哉?然 吾 尝闻风俗与 化 移易,出于他们的本性呢?然而,我曾听说风俗是随着教化而改变的,

吾恶 知 其今不 异于古所云 邪? 聊 以我哪能料想现在比起古时候所说的没有什么两样呢?姑且以

吾子之行卜之也。董生 勉乎哉!你此行去证实吧。董生,努力吧!⎣⎡

慕义强(qiǎn ɡ)仁:仰慕仁义并勉力实行。强:勉力。

⎦⎤矧(shěn ):况且。化:教化。恶(wū):疑问副词,哪里。吾子:你。聊:姑且。

吾因 子 有所 感矣, 为我吊望诸君我因为你的此行而产生了一些感想,请你为我到望诸君 之墓, 乐毅的墓上去凭吊一番,

⎣⎡⎦⎤因:因为。吊:凭吊。望诸君:指乐毅。而 观于其 市,并且到那里的街市

复有昔时 屠狗者 乎?上看看,还有过去的屠狗者一类的豪侠义士吗?⎣⎡

屠狗者:以屠狗为业的义士,这 ⎦⎤里泛指隐于市廛暂不得志的侠义之士。为我 谢曰: 明天子在上,替我向他们殷勤致意:圣明天子在上执

可以出 而 仕 矣!政,可以出来任职效忠了!⎣⎡⎦

⎤天子:这里指唐宪宗。 文意感知

本序名为送别,实为挽留。作者对董邵南怀才不遇的遭际表示同情,同时也希望他能劝说河北豪杰之士报效朝廷,反映了作者反对藩镇割据、维护国家统一的思想。

思维导图

名送实留⎩⎪⎨⎪⎧⎭⎪⎬⎪⎫ ⎭⎪⎬⎪⎫怀抱利器郁郁适兹土鼓励、慰藉→必有合也 ⎭⎪⎬⎪⎫风俗与化移易今不异于古所云提醒、告诫→能否如愿未卜 ⎭

⎪⎬⎪⎫吊望诸君观屠狗者启发、明意→为天子效力

(对应学生用书P57)

一词多义

1.恶⎩⎪⎨⎪⎧ ①吾非恶.此而逃之(《送李愿归盘古序》) 厌恶,嫉妒②伐去恶.木(《钴潭西小丘记》) 丑,劣,不好的 ③吾恶.知其今不异于古所云邪 怎么

2.易⎩⎪⎨⎪⎧

①然吾尝闻风俗与化移易. 改变②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交换

③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高祖本纪》)看不起④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伶官传〉序》) 容易 3.之⎩⎪⎨⎪⎧ ①夫以子之.不遇时 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②为我吊望诸君之.墓 助词,的 4.谢⎩⎪⎨⎪⎧

①为我谢.曰 告诉②所以不报谢.者(《魏公子列传》) 感谢③阿母谢.媒人(《孔雀东南飞》) 谢绝④乃谢.

客就车(《魏公子列传》) 辞别⑤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鸿门宴》) 谢罪⑥太后使告代王,欲徙王赵,代王谢.,愿守代边 (《吕太后本纪》) 推辞

(对应学生用书P58)

1.文章第一句“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开头的“古称”中的一个“古”便成留的原因之一。古代多有感慨悲壮之士,今天是不是也有呢?其弦外之音由“你”左右,尽管“你”有能力(“怀抱利器”),会不会一定得到同情得到重用呢?同时, 这也为下文进一步释“留”作了重要的伏笔。

2.作者为什么说“吾知其必有合也”?

明确:(1)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2)怀抱利器。(3)夫以子之不遇时,苟慕义强仁者皆爱惜焉,矧燕、赵之士出乎其性者哉。

3.作者认为董生前途有望,根据是什么?

明确:(1)燕赵之地自古以来多感慨悲歌之士,董生“往必有合”。(2)董生有杰出的才能。(3)圣明的君主,董生会有施展才华的机会。

4.作者委托董生做哪两件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意图?

明确:(1)凭吊望诸君乐毅之墓。(2)向隐居的感慨悲歌之士致意,希望他们出来为朝廷效力。

揭示文章主旨,表达作者写文章的目的:希望董生不去河北。

写法鉴赏

1.波澜起伏

作者把自己的意思分成三层来说:先说从古代的河北来看,董邵南这次去一定是合得来的,这是临别赠言的一般说法,也是一种陪衬;接着语气一转,转在风俗教化古和今不一定相同上去,于是董邵南这次去河北,合不合得来也就不一定了,这是第二层;第三层要董邵南去吊乐毅的坟,劝“屠狗者”出来做官,这才说出自己的真意。用意一层深一层,一转再转,写得波澜起伏。

2.结构紧密

开头一句“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与第三段里的“望诸君”和“屠狗者”互相呼应。第二段里还说到风俗的变化,今古可能不同,第三段就承接这种不同来发挥。由于风俗不同了,侠义之士在那里也合不来了,所以要劝“屠狗者”出来做官。全篇就这样紧密呼应,互相衔接。

3.手法含蓄

比如,韩愈本意要贬低河北的藩镇割据,可是他欲抑先扬,先赞美那里古时“多感慨悲歌之士”,然后才说风俗随着政治教化改变,含蓄地贬低了当时的河北藩镇。

素材挖掘

吾因子有所感矣,为我吊望诸君之墓,而观于其市,复有昔时屠狗者乎?为我谢曰:明天子在上,可以出而仕矣!

[应用角度]

韩愈一向维护朝廷的统治,视藩镇为叛逆,因而极不赞同董邵南此行,希望他将来仍然回到长安来,为天子效力。这则材料可以用在“选择”“把握自己的命运”“追求与价值”等作文中。

(对应学生用书P125)

(时间:40分钟分值:55分)

一、基础达标(25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吾知其必有合

..也有合:有所遇合

B.为我吊望诸君

...之墓望诸君:希望各位君子

C.可以出而仕.矣仕:做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