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中国现代化进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反思中国现代化进程
摘要:我国的现代化开始于内忧外患的国情之下,中国的现代化道路异常曲折,在此过程中,中国借鉴外国现代化的经验,不断探索出适合中国的现代化建设的道路。回顾一个半世纪的现代化历程,有许多问题值得我们深思和总结,有不少的经验和教训值得今后学习和借鉴。文中将从我国现代化进程入手分析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问题,总结此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从而引起我们的反思。
关键字:现代化进程反思
现代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现代化是指在人类社会发展变迁的过程中呈现出的对时代的适应性和不断向前发展的总趋势。如果抛开工业时代的特征,现代化可以解释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乃至个人为其生活方式,精神的与物质的,能适应时代环境,以增进其福利所做的努力与所获的成果”。狭义的现代化是指人类社会从工业革命以来所经历的急剧变革,它使工业文明渗透到政治、文化、思想各个领域,引起深刻的相应变化,是整个社会的变革。张宪文表述道:“社会现代化是一个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工业化为动力,以科学技术发展为先导和纽带,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主题,涉及政治制度、社会结构、组织管理、生活方式、人类活动空间的诸多领域的革命性、全球性、长期性和整体性的发展上变迁的过程”。毫无疑问,现代化是人类历史上最激烈、最宏大并且是最深刻的一场社会变革。1840年以后,当世界的现代化浪潮席卷而来的时候,中国不可避免地被卷入其中。可以说,自1840年以来,现代化就是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主题。
一、我国现代化发展的历史进程
中国的现代化运动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从1860年到1911年辛亥革命的晚清现代化运动,从1911年到1949年的中华民国时期的现代化运动和从1949年至今的现代化运动。
以自强卫国为目的洋务运动拉开了中国现代化的序幕。但是洋务运动只是迈出了现代化的第一步。当时只想引进枪炮却不学习别人的体制、制度、政策,不想改变原有的经济结构、生活方式,更不想改变政治结构。洋务运动是一种最初级的现代化实践,结果是它在中日甲午战争中一败涂地。但是洋务运动开了现代化运动的头,从此中国就不可能再完全封闭自守了,现代化的步伐也不可能停止
了。戊戌变法是晚清现代化运动的第二个阶段,它是中国人主动用西方政治理念来变革中国政治现实,拯救民族危亡的一次尝试,但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大国改革政治体制,搞现代化,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必然面临着种种阻挠和困难,最终没有逃离失败的命运。清末新政是晚清现代化的第三个阶段,它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范围也非常广,时间长达十一年。对中国的政治、文化、生活带来了全面的重要影响,但是由于中国传统体制的原因,清末新政同样以失败而告终。
1911年,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寿终正寝,中国现代化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中国的现代化开始由被动应付转向主动追求,同时也向思想文化层次深入。辛亥革命通过彻底的政治革新建立了近代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开启了民主革命的闸门。虽然这场革命推进现代化的主观意图与客观效果之间存在巨大的反差与不平衡,但这场革命完成了推翻封建专制制度,创立民主共和政体两大任务,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但是随着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和他的倒行逆流,民主共和制在中国的短暂实验结束了。1927年到1937年,是中国内忧外患时期。但是这十年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还是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为抗战八年打败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奠定了物质基础。但是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的全面侵华打断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是全国不得不转入战争体制,直到1949年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完全中断。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统治本来面临着有利的条件和平民主建国,推进现代化,然而它这个时期的统治和现代化努力还是迅速失败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现代化进程进入全面推进的历史阶段。经过社会主义改造,新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实行工业化计划为新制度奠定了一定的物质技术基础。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政治方面,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必须使民主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战略构想。从党政职能分开、政企分开,到人大工作的工作规范化和政府职能的转换,从机构精简、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到法律体系的健全、基层民主的发展和领导方式、执政方式的改变,我国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广大人民的民主权利和经济文化权益得到进一步落实。经济方面,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市场经济的发展不可逾越的观点,并把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改革开放以来,我
国初步形成了与现代生产力和新的经济环境相适应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形成了包括企业制度、市场体系、宏观调控体系、收入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在内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创造了经济持续30年高速增长的奇迹。当今,中国的崛起已经成为世界上的重大事件,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事实。文化方面,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两个文明”一起抓的战略方针随着现代化建设经验的积累,我们党提出了“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命题和思路,突出了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一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性问题。为了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持重在建设的方针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发展科学文化事业,弘扬民族精神,吸取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改革科技、教育、文化体制,大力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党提出了要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核心价值体系,为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提供文化支持。在社会发展方面,中国共产党提出了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系列战略方针和政策。强调“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在科教兴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认识基础上,提出了以“四个统筹”、“四个坚持”为主要内容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这一发展观既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社会进一步文明发展的战略构想,也是对促进人类文明进步持续发展的负责任的承诺。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的艰苦奋斗,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中国面临的问题也很多,比如贫富差距问题、环境污染问题、人口压力问题、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问题、资源瓶颈问题、政府的效率和腐败问题、老百姓的住房医疗子女教育问题、科技和经济的核心竞争力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问题、党的建设问题,等等,解决这些问题任务较重。可以说,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已经到了一个关键时期。
二、关于中国现代化的思考
回顾一个半世纪的现代化历程,有许多问题值得我们深思和总结,有不少的经验和教训值得今后学习和借鉴。
第一,中国的现代化必须坚决维护国家的独立和主权完整,处理好现代化建设和国际事务的关系。150多年来,中国的现代化之所以步履维艰,部分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