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分析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三袋麦子》说课稿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三袋麦子》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a361ffb8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6055d64.png)
(一)教学策略
在本节课中,我将采用情境教学法和启发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是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和体验知识,从而提高学习效果。启发式教学法是通过提问和引导,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探究欲望,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选择这些方法的理论依据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该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学生需要在具体的情境中通过活动and互动来主动建构知识。
1.通过图片和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到故事的情境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通过分组讨论和分享,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3.通过设置富有挑战性的任务和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引导他们主动学习;
4.通过表扬和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成就感和快乐。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付出与收获”的道理;学生能够发挥想象,创编故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体会到付出努力才能收获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的勤奋学习的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学生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二)媒体资源
为了辅助教学,我将使用以下教具、多媒体资源和技术工具:PPT、故事动画、生字词卡片、小组合作表格。PPT用于展示课文内容、生字词和教学环节;故事动画用于播放故事情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生字词卡片用于帮助学生巩固生字词;小组合作表格用于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这些媒体资源和技术工具在教学中的作用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三)巩固练习
为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提升应用能力,我计划设计一些实践活动。首先,我会让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动物的角色,然后让他们根据课文内容,编写一个关于这个动物的故事。这样既可以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生字词,又可以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其次,我会组织一个小测验,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些与课文相关的选择题和填空题。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巩固所学知识,并提升应用能力。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材分析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材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4444afef90f76c661371a9a.png)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材分析瞿靖小学三(1)班武惠菊一、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思路1、以国家教育方针为指导,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为依据,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尊重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遵循母语教育的规律,致力于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教材。
2、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努力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初步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
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培养其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其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3、教材内容的安排立足于简化头绪、突出重点,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教学目标集中明确,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给教师留有余地,给学生留有空间。
4、坚持选文的高品位和典范性。
其标准是:(1)所选课文力求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富有童心童趣;(2)题材、体裁、风格力求丰富多样,整本书或整套书的内容应体现合理的文化构成;(3)广开“材”路,多编少搬。
二、教材的框架体例和基本内容三年级(上)属中年级段,其架构主要有四部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课文、习作和单元练习。
整套教材的结构力求脉络分明、便教利学。
1、学习习惯本册教科书开头安排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内容,以图片方式呈现,将小学阶段应该养成的“听说读写”的习惯有序而又生动直观地展示给学生。
承接前几册教材安排的“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爱惜学习用品”、“勤于朗读背诵”、“乐于课外阅读”等习惯要求,分别安排了以下内容:*“认真写钢笔字”,“认真写毛笔字”这样做意在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课文根据《课程标准》精神,教材在选文上坚持三种价值取向:一是文化性即所选的每一篇材料力求具有较丰富的文化内涵,耐人寻味,给人以启迪;整本教材的文化构成也尽可能均衡合理.有利于学生丰富文化积累,建构他们自己的文化;有写人的如《孙中山破陋习》《卧薪尝胆》《军神》,有记事的如《第八次》《金子》《掌声》,有状物的如《石榴》《石头书》,有描景的如《西湖》《北大荒的秋天》《拉萨的天空》《东方之珠》等等。
苏教版三上教材分析(新全册)
![苏教版三上教材分析(新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d745690a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33.png)
目录
教材简介 教学内容分析 教材使用建议 教材的拓展与延伸 教材的修订与完善
01
CHAPTER
教材简介
本教材适用于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是语文学科的主要教材之一。
定位
本教材旨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包括识字、写字、阅读、写作等方面的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审美情趣。
教学评价建议
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调整学习策略。
通过观察学生在实际任务中的表现,评估其知识应用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要求学生创作作品,以评价其知识掌握程度和创新能力。
定期进行测验和考试,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试能力。
过程评价
表现性评价
作品评价
测验与考试
04
CHAPTER
目标
教材的定位与目标
本教材由多个单元组成,每个单元包括课文、生字、词语、练习等部分。
本教材注重学生的实际生活和认知水平,选文具有时代性和典范性,语言规范、优美,适合学生的阅读和模仿。
教材的结构与特点
特点
结构
本教材内容丰富、结构清晰,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同时,选文具有思想性和教育意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指导学生正确使用搜索引擎和在线学习平台,培养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相关网络资源的利用
根据教材内容设计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如观察、调查、实验等,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社区服务、环保活动等,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强社会责任感。
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05
教材的拓展与延伸
课外读物的推荐
推荐与教材内容相关的课外读物,如《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等,以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拓宽知识面。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https://img.taocdn.com/s3/m/06288a8d168884868662d623.png)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材分析】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摘要:、教材简析册课主要由培养良学习习惯、课、习作和练习组成体现了以习惯助学习、由学习到运用教材编写思路,例(段)由学生写印作稿纸上从容到写格式(包括题目、标所应占据位置等)都学生提供样例以利学生循序渐进地打习作基础,结合语教材学习指导学生开展有趣味语活动如无词比赛、成语故事会、古诗擂台赛、交流会、课剧表演等以激发学生学习语兴趣、教材简析册课主要由培养良学习习惯、课、习作和练习组成体现了以习惯助学习、由学习到运用教材编写思路、关习惯册教材前四册基础上安排了认真写钢笔和认真写毛笔两主题配有5页图教学教师要按规要对学生进行指导和训练助学生掌握写钢毛和毛笔正确姿势与方法养成认真写良习惯、关课册教材安排课其韵所编选课容丰富既有反映历史人物、事件又有表现当代社会风貌;既有讴歌我国革命领袖、英雄人物伟品格也有颂扬外国科学、普通劳动者可贵精神;有主要介绍学习语方法有主要介绍然科学知识从体裁看除记叙还有诗歌、童话、民传说、神话故事等另外册课幅短语言规插图精致富有童趣这样安排不仅能让学生了多方面知识接受多方面教育而且还能激发儿童兴趣扩他们视野与低年级教材相比册课作业题略有变化是变铅笔描红钢笔描红训练学生扎扎实实地练写基功;二是增加了系语境理词语、句子学习课常见构段方式学习分析然段学习归纳课主要容等方面练习不断提高学生能力;三是增加了根据课特相机安排练笔让学生模仿其句式、段式、立、写法等训练学生写作能力3、关习作册教材与低年级教材相比又多了新版块习作由学生刚接触作因册习作教材以贴近学生生活重实践、体验宗旨以片断教学主容安排上富有儿童情趣呈现形式上力灵活多样操作练习上提供多种选择习作评价上强调要适以便让学生轻松愉快、由地走进习作起始阶段习作教材安排了定例主要是片断且基上根据年级学生习作改写而成十分贴近三年级学生实际例(段)由学生写印作稿纸上从容到写格式(包括题目、标所应占据位置等)都学生提供样例以利学生循序渐进地打习作基础、关练习册教材共安排综合练习8每单元面安排单元练习以综合性主容包括词句练习、成语和古今诗朗背诵、口语交际等丰富语教育涵增加学生语言积累提高学生语实践能力另外从册起各单元练习还安排了写钢笔和毛笔容培养学生按规认真练态二、教学建议、重视培养学生良学习习惯王尔德说起初是我们造成习惯是习惯造成我们因我们要把学生良学习习惯列入教学目标教学程要抓新安排认真写钢笔、毛笔习惯继续坚持指导学生保持正确写姿势养成爱惜学习用品、积极发言、专心倾听、勤朗背诵、乐课外、勤、主动识等方面习惯定要严格要严格训练坚持不懈地把良学习习惯培养落实到教学程每环节落实到儿童学习活动各方面、重视组织教学对话《标准》指出教学是学生、教师、对话程是学生性化行学生应是主人;是和教学凭借是学生课堂上认识对象也是学生独立对话伙伴它可以凭借信息向学生进行全方位刺激发出感召与呼唤;教师是教学活动组织者与引导者应当起着组织调配、创造条件、穿针引线、指示作用教学程学生首先要通主与课及课作者对话交流即要通操作、加工处理课信息进而进行心灵碰撞接受课丰富涵感召与影响终能把课语言化己语言把课思想感情化己思想感情把课表达方式化己交际验作教师教学样先要与对话即通先行全面把握教材把握教材方面味着把握课作者思路和图以及教材编者思路和图从而明确教学目标要;另方面还味着了学生前提条件和准备状况从而确定教学重与难当然还要与学生对话根据学生心理和学习语规律指导他们正确地顺利地实现化3、重视与写作有机结合重视与写有机结合教学不只是助学生理思想容还应该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积累指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方法除上述与写长线结合外还要抓与写短线结合即根据课特选择适当角让学生通练笔对课从句式、段式、立和写法等方面进行模仿这样方面不断地增加学生语言储备和材积累方面不失机地进行局部仿写练习就能使学生更地从学写以利其习作水平日有寸进不断提高外还要引导学生广泛地课外要用《亲近母语》教材要定期向学生推荐优秀儿童物要适地开展些活动让学生厚积以期日薄发教学要充分利用习作教材除束缚让学生敢表达乐表达要准确把握教学目标既不拔高也不降低按照每次习作课要切实指导学生学写片断另外讲评学生习作要以鼓励放习作优使他们获得成功感从而不断增强习作信心以学习打下坚实基础、重视创设情境培养口语交际能力要创设与生活实际相似交际情境调动学生主动性从而走进交际情境作进步体验要增加口语交际实践机会教学应把让给学生把机会留给学生尤其是不爱说学话题、次对话都应采用多种方式激励学生反复说教师还应善捕捉学生日常生活交际事件并有针对性地组织些活动以鼓励学生将课堂上学到口语交际领用生活实际5、重视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结合语教材学习指导学生开展有趣味语活动如无词比赛、成语故事会、古诗擂台赛、交流会、课剧表演等以激发学生学习语兴趣二、教学进表周次日期教学容及课安排备9培养良学习习惯()9-98培养良学习习惯()让我们荡起双桨⑵学会无词39-95古诗两首()做片美叶子⑵习作()98-9习作()练习(3)北荒秋天()595-930北荒秋天()西湖(3)拉萨天空(3)周8课6007国庆节放假708-03习作(3)练习(3)阶段检测()周8课806-00蒲公英(3)三袋麦子(3)903-07哪吒闹海()习作3(3)练习3()0030-3练习3()八次()卧薪尝胆()6-0世界上听诊器()习作(3)练习()3-7练习()阶段检测二()东方珠()亲近母语指导()30-东方珠()露珠()石榴(3)7-习作5(3)练习5(3)5-8石头(3)稻秧脱险记()航天飞机()6-5航天飞机()习作6(3)练习6()78-练习6()阶段检测三()军神(3)85-3掌声()金子()习作7(3)练习7()周9课9-6练习7()每逢佳节倍思亲(3)周5课08-孙山破陋习()习作8(3)练习8()5-9练习8()阶段检测四()阶段复习-6总复习39-总复习、考试。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教案》——教材分析教案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教案》——教材分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cc04eaf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81.png)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教案》——教材分析教案。
引言教案是教学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在教师使用教材进行授课过程中所制定的教学活动计划的具体化。
针对不同教材的教案会有差异,本文将重点分析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教材的教案是否合理、具体化等问题,以提高教育者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教材概述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是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全书主要包括第一、二、三、四部分和附录。
其中,第一部分为课文篇,共包括34篇,每篇课文中央都有精美的插图,图文并茂;第二部分为课外阅读篇,共11篇,内容涉及生活、科普、文化、传统等,为拓宽学生的视野提供了机会;第三部分为写作体验篇,共4篇,在课文内容的启示下,引导学生进行写作实践;第四部分为附录,共6个,包括拼音表、字典索引、学习笔记和学科交叉知识等。
教案分析教材的设计和编写毫无疑问是有一定的逻辑性和系统性的,它需要与教师使用的教案相呼应。
那么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教案是否与教材相符呢?下面,我们将对教材进行分析。
一、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指在指定的学习时间内,要使学生达到的学习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相当于教师的行程表,有了教学目标,教学者就能够合理安排授课过程,使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教材内容。
教材目标设计必须要有教学重点和难点的加工解析,帮助教师确定教学重点,从而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指教学过程中要涉及到的知识与技能。
而教材内容的设计应该覆盖小学三年级学生的基础知识,区分学生之间的程度和能力,包括单词、组句、段落内容,用脑力完成的任务以及相应的阅读理解题目等。
三、教学方法与措施教学方法是指教学者为实现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设计的一系列活动措施,包括授课、演示、问答、讨论、练习等,它是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手段。
教材的设计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并针对每一篇课文进行独特的教学设计,参照现代科学的教育方法和技术,教材内容不仅要有创新,还要注意到教学方法和措施的创新。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分析苏教版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分析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06b858875acfa1c7ab00cceb.png)
适用精选文件资料分享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材解析(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材解析(苏教版)教课内容:《军神》、《掌声》、《金子》;一篇习作“摆放玩具编写童话故事”和一个综合练习七。
课文间联系:三篇课文都充满必定真理,经过人物的一件事或一个故事告诉人们必定的道理。
三篇文章共同的特色旨在培育孩子正确的世界观,感悟刚毅不拔的意志,正确地对待自己,擅长转变自己的思路。
《军神》依据事情发展的序次,分为“求治――术前――术中――术后”几个部分写刘伯承将军年轻时一次眼睛负伤后,坚持不用麻醉药,忍耐巨大痛苦接受手术治疗的故事,表现了军神刘伯承刚毅不拔的钢铁意志。
《掌声》经过小英的经历,告诉我们,人人需要掌声,特别是当一个人身处困境的时候,要珍惜掌声,同时我们也不要忘掉把自己的掌声献给他人。
《金子》一文由彼得的遭受,告诉我们要想获取财产也许成功就一定付出勤劳的劳动,想靠不测的收获是不现实的。
单元主题目标:“正确对待自己与他人” 1.学会本单元生字,理解由生字构成的词语。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段落。
3 .理解课文内容,培育孩子正确的世界观,感悟刚毅不拔的意志,正确地对待自己,擅长转变自己的思路。
4 .学习默读课文和快速阅读的习惯,并能有条理地表达课文故事。
养成从多种渠道采集信息,查阅资料的习惯。
5.认识戏剧中常有的几种脸谱,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思想感情。
读背成语和贤文,理解意思,认识战斗英豪的故事及祖先刻苦学习的事迹,激励学生向他们学习,培育优异的质量。
6 .摆放身旁的玩具,并经过摆放玩具编写童话故事。
教课要点: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背诵相关片段。
2 .由课文内容对学生进行优异的质量教育。
教课难点: 1 .指引学生在阅读中把自己当作课文中的人物,和他们共思想、共行动,有感情地朗读好课文,并从中遇到思想教育。
2 .练习编写童话。
单元课时安排:《军神》2课时;《掌声》 2 课时;《金子》 2 课时;《练习 7 》 3 课时;《习作七》 2 课时。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a3925130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32.png)
苏教版⼩学语⽂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苏教版⼩学语⽂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苏教版⼩学语⽂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单元分析:单元教材基本分析:第七单元是由三篇课⽂、⼀篇习作和练习7构成。
本单元是以培养学⽣良好的精神品质为主体框架⽽选取课⽂的。
三篇课⽂《军神》、《掌声》、《⾦⼦》都是反映⼈的意志品质的故事。
课⽂《军神》反映了刘伯承坚忍不拔的意志,激励⼤家向他学习做⼀个性格坚强的⼈。
课⽂《掌声》,通过⼩英的故事让同学们懂得⼈与⼈之间都需要关⼼和⿎励。
要主动地关⼼、⿎励别⼈,也要珍惜别⼈的关⼼和⿎励。
课⽂《⾦⼦》,通过彼得“如获⾄宝”的故事,向⼈们揭⽰出:要想获得财富或成功,就必须付出⾟勤劳动的道理。
在教学课⽂的时候,根据⼈物描写,理解所刻画⼈物的精神世界,对学⽣进⾏良好的道德品德品质教育,并从中受到⼈⽂精神的熏陶,积淀语⽂知识,练好语⽂基本功。
习作7着重指导学⽣⾃编童话故事。
即仿照例⽂,发挥想象⼒,也拿⾃⼰的玩具来编⼀个童话故事。
练习七的安排旨在增加学⽣的积累:处处留⼼让学⽣初步认识京剧脸谱,了解脸谱所代表的意义;写好钢笔字训练学⽣写好带有捺笔的字;读读背背让学⽣积累表⽰军旅⽣活和军⼈⽓概的成语,学习《古今贤⽂》中劝勉勤学的句⼦;本次⼝语交际与综合实践活动相结合,开展⼀次⼩⼩展销会;学写⽑笔字是写好带“提”的笔画。
单元教学⽬标:1、学会本单元30个⽣字,28个⽣字只读不写。
能在具体的句⼦中理解由⽣字组成的词语。
2、理解课⽂内容,学习⽂中⼈物的意志品质,懂得做⼈的道理,了解要有收获就必须付出⾟勤劳动的道理。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
背诵相关段落。
4、能按要求发挥想象⼒,⾃编童话故事。
单元教学重点分析:1、掌握⽣字、新词,能分⾓⾊朗读或背诵课⽂。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
3、理解课⽂内容,学习⽂中⼈物的意志品质,懂得做⼈的道理,了解要有收获就必须付出⾟勤劳动的道理。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单元教材分析备课全册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单元教材分析备课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bdf30f03941ea76e59fa0400.png)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一、单元教课目的1.用鉴别音、形、意的方法正确认识本单元出现的生字,能用钢笔正确规范地书写;学惯用查“无字词典”的方法理解新词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能借助画面和语言文字读懂文章的意思,一边读一边领会,感觉诗文的节奏和境界,领会作者表达的感情。
3.运用边读边想的方法,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背诵课文;能依据提示简单描述课文内容,在理解、朗诵、背诵中累积语言,增加知识。
二、学情剖析三年级是学习使用钢笔的开始,也是自学能力培育的开始,关于这个阶段的孩子,绝大部分的预习任务需要在指导下进行。
正确、流畅朗诵的水平基本具备,但关于读出感情和神韵,还有很大的难度。
能够图文结归并联系详细的语言环境理解课文内容的方法已经初步认识,还需要教师在讲堂上联合句子的教课环节仔细指引,以提高意会能力。
三、单元教课整体设计课时教课内容基本课型教课目的学生依照预习预习什么、单在老师的指第一课时预习指导课导放学习预习如何预习课文的方法、步骤。
依靠预习单指本单元的生导学生预习课第二课时字新词和课“自主预习”课文,学写生字,文的初读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教课过程及方法1.下发预习单。
2.学生认识预习步骤。
3.小组合作沟通。
4.教师巡视指导。
1.指导学生预习。
2.检查预习单达成状况。
3.针对问题,相机指导。
借助预习单检 1. 识记、书写本单元生测学生的预习字,理解新词。
第三课时预习检测预习过关课2. 感知课文大概内容,状况,落实预习方法。
流畅地朗诵课文。
3. 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1. 用抓住人物对话描绘借助课文内指导朗诵的方法学习课第四课时《学会查“无方法指导课容,掌握查“无文。
字词典“》字词典”理解2. 把学到的理解词语的词语的方法。
方法运用到新的学习中。
链接第一课内1.朗诵课文,用查“无字词典”的方法理解新容,运用学到《做一片美词。
第五课时念书指导课的理解词语的的叶子》 2. 读懂课文内容,链接方法学习课第一课内容,稳固方法文。
苏教版国标本三年级语文(上)教学指导意见
![苏教版国标本三年级语文(上)教学指导意见](https://img.taocdn.com/s3/m/2975aae4960590c69ec376b4.png)
苏教版国标本三年级语文(上)教学指导意见一、教材分析本册教材主要由四部分组成: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课文、习作和单元练习。
这样的整体框架可以用“两根柱子”,“一条龙”来表述。
“两根柱子”是指阅读和习作。
“一条龙”是指综合实践活动。
1、学习习惯本册教材延用了苏教版的一贯做法,在开篇处以图片示例的方式,提出了培养“认真写钢笔字”和“认真写毛笔字”良好学习习惯的要求。
以便让学生了解书写工具变化的历史,了解钢笔和毛笔的不同结构和功能,及它们不同的使用与保管方法;了解钢笔和毛笔握笔姿势、运笔方式和表现力的差异,加深学生热爱汉字的情感。
2、课文本册教材共有课文24篇,其中韵文2篇。
选文上体现了三个特点:一是具有文化性。
即所选的每一篇材料都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耐人寻味给人以启迪,有利于学生丰富文化积累,建构自己的文化体系。
如有写人的《孙中山破陋习》、《军神》;有描景的《北大荒的秋天》、《西湖》等等。
二是具有时代性。
即所选课文具有较强的现代意识,反映时代的进步和时代的精神,关注当代文化生活,反映先进文化,易于让学生接受新思想,形成符合时代精神的价值观念,如《石头书》、《航天飞机》等。
三是具有审美性。
所选文章从内容到语言表述,从课文插图到装帧设计,都注意贴近儿童生活实际,符合儿童的审美需求,使学生在读课文看图画的过程中获得审美体验,受到美的熏陶。
与低年级的教材相比,本册课文后的作业题略有变化:一是变铅笔字描红为钢笔字描红,意在训练学生扎扎实实地练好写字的基本功;二是增加了联系语境理解词语、句子,学习课文中常见的构段方式,学习分析自然段,学习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等方面的练习,意在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三是增加了根据课文特点相机安排的“小练笔”,让学生模仿其中的句式、段式、写法等,意在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
3、习作本册课本仍将习作教材列为专门的课文,共安排了8课,有记事的、写景的、学写动物名片的等等。
每课习作教材,均对习作要求、观察要领、写作要点等作了分析与指点,有的还提供了范例,便于学生借鉴和迁移。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材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d80a823b7360b4c2e3f64b4.png)
---------------------------------------------------------------最新资料推荐------------------------------------------------------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材分析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材分析华罗庚实验学校陈艳苏教版的三年级上册我从来教过,对于我,他们是陌生的,好的是,开学后,我即将面对的学生对于它也是陌生的,所以,我可以和他们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我可以跟他们一样不受之前思考的束缚走进教材,去研读,去思考,去汲取。
我想做任何事情,我们都要思考两个重要的问题:目标是什么?怎么很好地达成目标?大家都知道, 2019 年,我们的语文课程标准进行了修订,对语文也进行了重新的定位,这次修订比较明确说明: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当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
每个学段的要求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我想在座的老师肯定对这方面都进行了关注。
下面我就课标中对于第二学段的要求,结合我们的教材,具体地来谈谈。
一、识字与写字【旧】 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累计认识常用汉字 2500 个,其中 2000个左右会写。
1 / 33.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4.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
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
【新】 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累计认识常用汉字 2500 个左右,其中1600 个左右会写。
3.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会运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
4.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
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
5.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课标解读】课标进行的这些修改,是因为在课改实验过程中发现,在识字写字上,发现了急切需要解决的三个问题:错别字情况严重;书写质量普遍偏低;有的地区小学低年级学生写字学习负担过重的问题。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分析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a0f39c1da38376baf1fae78.png)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1----3单元教材分析一、编写特点本册教材是以语文知识和能力训练为主编排的。
教材整体分解成阅读训练、习作训练和听说训练三条线索,并按由易到难,由浅入深,横向联系,协调发展的原则组成单元。
二、课文解读本册课本共8个单元,前3个单元共10篇课文,3个单元练习。
主要是复习本单元学过的内容,但在语文知识和能力训练上有适当的扩展。
第一单元的课文以“诗”为主,无论是诗歌体裁还是散文,文章中都透露出浓浓的“诗”的韵味。
《让我们荡起双桨》是一首儿童诗歌,它描绘了一群少先队员课余时间荡舟北海,尽情欢乐的动人情景,抒发了少年儿童热爱生活、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社会的真挚感情。
《古诗两首》作者杜牧和张继通过写景和寓情于景等的写作手法,分别抒发了热爱大自然和客居他乡的忧愁之情。
《做一片美的叶子》通过写叶子的外在美和内在美,再由物及人,由“叶子”想到了“人”,想到了人的生活,启迪我们要学习叶子那种立足本职、无私奉献的精神。
这三篇文章都是立足于文章的学习,以激发学生的内在情感为目标。
《学会查“无字词典”》告诉我们:学习知识不光可以从书本上上学,也可以从生活中学,引导学生体会新的学习方法。
第二单元的三篇文章,都以激发学生内心情感为立足点。
《北大荒的秋天》描绘了北大荒秋天的自然风光和丰收景象,说明北大荒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表达了作者对北大荒的热爱之情。
《西湖》是一篇写景散文,作者以清新,流畅的语言描绘西湖秀美的景色,抒发了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拉萨的天空》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描写了拉萨天空的湛蓝、透亮,表达了作者对拉萨的喜爱之情。
这三篇文章都是形神兼备的美文,是指导朗读即背诵的好材料,要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积累,以增加学生的语言及文化积累。
第三单元的三篇课文都是童话故事,《蒲公英》以优美的语言叙述了一个道理,不要被事物的美丽表面所迷惑,同时也讲述了一个自然常识,像蒲公英这类植物在泥土里才能茁壮成长。
《三袋麦子》讲了土地爷爷送给小猪、小牛、小猴各一袋麦子,小猪把麦子磨成面粉,做成了各种各样的食品吃了;小牛吧麦子保存好,慢慢享用;小猴则把麦子种下地,一年后收获了慢慢一囤麦子。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材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19e834b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d2.png)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材剖析文章 :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对于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材剖析,欢迎您来阅读并提出难得建议!一、教材简析本册课本主要由“培育优异的学习习惯”、“课文”、“习作”和“练习”构成,表现了“以习惯助学习”、“由学习到运用”的教材编写思路。
1、对于习惯。
本册教材在前四册的基础上,安排了“仔细写钢笔字”和“仔细写毛笔字”两个主题,配有 5 页图。
教课时教师要按规范要求对学生进行指导和训练,帮助学生掌握写钢毛字和毛笔字的正确姿势与方法,养成仔细写字的优异习惯。
2、对于课文。
本册教材安排课文24 篇,此中韵文 2 篇。
所编选的课文内容丰富,既有反应历史人物、事件的,又有表现今世社会风采的;既有歌颂我国革命领袖、英豪人物伟大品行的,也有歌颂外国科学家、一般劳动者难得精神的;有主要介绍学习语文方法的,有主要介绍自然科学知识的。
从体裁看,除记述文,还有诗歌、童话、民间传说、神话故事等。
此外,本册课文篇幅短小,语言规范,插图雅致,富裕童趣。
这样安排,不单能让学生认识多方面的知识,接受多方面的教育,并且还可以激发小孩的阅读兴趣,扩大他们的阅读视线。
与低年级的教材对比,本册课文后的作业题略有变化:一是变铅笔字描红为钢笔字描红,意在训练学生扎扎实实地练好写字的基本功;二是增添了联系语境理解词语、句子,学习课文中常有的构段方式,学习剖析自然段,学习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等方面的练习,意在不停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三是增添了依据课文特色相机安排的“小练笔”,让学生模拟此中的句式、段式、立意、写法等,意在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
3、对于习作。
本册教材与低年级教材对比,又多了一个新的版块——习作。
因为学生刚接触作文,所以本册习作教材以“切近学生生活,着重实践、体验”为主旨,以片断教课为主,在内容安排上富裕小孩情味,在表现形式上力争灵巧多样,在操作练习上供给多种选择,在习作评论上重申要求适度,以便让学生轻松快乐、逍遥自在地走进习作的开端阶段。
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学期精编教案解析五篇
![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学期精编教案解析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c1349163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9c.png)
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学期精编教案解析五篇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学期精编教案解析五篇教学工作是教师根据确定的教学目标和必要的教学规则,传授知识,培养学生潜能的过程。
无论教师的知识和经验多么丰富,没有教案的准备,就很难系统地向学生传授教材知识。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方便大家学习。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1《草叶上的歌》一、教材分析这是一首散文诗,全诗运用拟人的手法,抓住不同的时间草坪的特点,从不同的角度,对一块草坪进行描写,赞美了大自然的柔和,旺盛的生命力,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激发人们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二、学情分析在学生已有一定的识字与朗读水平的基础上,继续引导学生自学生字词,另一个关键问题是引导学生体会拟人、比喻的写法,使学生感受到这样可以使句子表达更加生动,形象。
其次是朗读,学生有一定的朗读水平,再加上这首诗的脍炙人口,所以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要多读,读好。
三、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的淅沥、溢、瞳、酣、蚱蜢、坑、浆、境等生字词。
会写淅沥、挤等9个生字词语。
2、通过学习课文,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激发人们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了解拟人、比喻的学习方法,体会诗句的生动。
四、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1、课件播放优美的音乐,屏幕出现各种各样美丽的草坪景色,并伴着课文录音。
把学生带进一个如诗如画的意境中。
请同学们伴随着优美的音乐想象一下,美丽的草坪里会有哪些“朋友”?它们在做什么?2、汇报欣赏草坪的感受。
同学们,欣赏了美丽的草坪,谁能说说自己的感受?你看到了哪些朋友?师:是啊,草坪里可热闹了,木瓜落地,蚱蜢腾空,蟋蟀们发出欢快的笑声,蝴蝶和蜜蜂舞步轻盈。
草叶都在唱歌呢。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草叶上的歌。
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利用课间创设的影视音效果,使学生很快地进入草坪的世界,展开了学生的想象,把迷人的绿色世界带进了课堂。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北大荒的秋天》说课稿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北大荒的秋天》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506371c1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c1.png)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北大荒的秋天》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 教材内容概述本篇教材《北大荒的秋天》是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的一篇散文。
通过讲述北大荒的秋天,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变化,了解农田的收获和变化。
教材内容涉及自然景观、农业生产等方面的知识。
2. 教材分段和篇章结构教材共分为三个段落,分别为《北大荒的秋天》、《大地的丰收》和《挥洒辛勤的汗水》。
其中,《北大荒的秋天》主要介绍了北大荒的景色和变化;《大地的丰收》则描述了收获的喜悦;最后,《挥洒辛勤的汗水》讲述了农民辛勤劳动的场景。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学习本篇教材,要求学生能够: - 了解北大荒的秋天景色和变化; - 理解农田的收获和变化; - 熟练运用相关词汇和语句表达自己的观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细节、细致品味的能力;•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主动参与教学活动;•鼓励学生通过写作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感恩之情;•培养学生勤劳务实、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帮助学生理解并运用相关词汇和语句,描述北大荒的景色和收获;•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细致品味的能力。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农田的收获和变化;•培养学生通过写作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四、教学过程1.导入引入通过简单的导入问题,帮助学生回忆并了解北大荒的秋天景色和变化。
•问题一:你们了解北大荒吗?你们去过那里吗?•问题二:你们喜欢秋天吗?秋天有什么特点?2.内容展示教师逐段讲解《北大荒的秋天》的内容,并进行适当的解释和说明。
段落一:北大荒的秋天北大荒的秋天,是金色的季节。
整片大地像换上了新装,一望无际的麦浪向着远处蔓延开去。
天上的白云像狗尾巴草的种子,像点点的白绵,远远近近,都赶来给大地带来温暖和愉悦——这就是北大荒的秋天。
段落二:大地的丰收在北大荒的土地上,已经丰收稻子。
农民们忙碌地收割着,笑容亲切而开心。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材解读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材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f5d66948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12ddc69.png)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材解读第一篇: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材解读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材解读第一单元1、课文有四篇:《让我们荡起双桨》、《学会查“无字词典”》、《古诗两首》、《做一片美的叶子》。
(1)《让我们荡起双桨》我的读后感觉我看到这篇文章想到了教学此课的一种理论,这也是我的个人看法,从这些想法中,我觉得教学此类文章也应该采取这种方式。
一是这篇文章应该“唱”。
因为诗歌是可以唱的。
唱的作用在哪里?唱的价值是重复之美。
我们好多老师喜欢唱歌或者喜欢哼着小曲,所唱所哼的曲子往往就那么一首或者几首,这是为什么?这是一种重复给予人的一种轻松享受。
所以教学这篇文章,要唱,要哼,要大声与小声的唱与哼。
达到这一点,我们的学生就会感受到诗歌的吟唱美。
二是这篇文章应该大声“读”、快速的大声“读”。
只有大声读、快速的大声读的训练,才能更好的把学生引入诗歌的意中去去。
这就是读的价值是熟练之美。
三是这篇文章应该引导学生“想”。
诗是可想的。
诗歌是什么?诗歌就是“创造”,短短的语言,表达出了人的一种智慧。
这就是想的价值是智慧之美。
我对课后习题的认识:本课有四道题:一是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苏教版讲读课文的第一题均以读为要求,这说明学习语文是永远离不开读的);二是用钢笔描红(此题既是识写字字教学也是学会写钢笔字的习惯教学的延伸,当然对于本课来说,最重要的是随课文识字);三是读一读,再抄写(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方法很有创造性。
怎么教?我认为应该了解这部分内容为什么这么编?我认为有四种:一是读一读,再抄写是积累词语教育(我想这是每位语文老师熟知的,也是一眼可以看出来的);二是读一读,再抄写是复述课文、背诵课文的教学,也就是说可以利用这些词语进行复述课文训练,进行背诵课文训练(用这些词语引导学生复述、背诵,其实就是训练学生把思考带入背诵、复述之中);三是读一读,再抄写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小习作(小练笔的训练),小习作用几个词来训练是非常有意思的,是解决学生不喜欢习作的金钥匙,是训练学生想像作文的好方法,是让学生学用词语的好方法);四训练学生学写钢笔字。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二单元教材分析备课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二单元教材分析备课](https://img.taocdn.com/s3/m/b36f060152ea551810a68785.png)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一、单元教学目标1.学会本单元“素、绵、淡、格、掩,般、建、晶”等2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嵌、拂、掠、圈、幕、垂、华、琴、锦、缎”等19个二类字只识不写。
能掌握构词的方法并写出相同结构的词来。
了解一字多义,并能根据具体的语境,选择正确的字义。
2.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预习时要学会用“”“.”“?”和不同颜色的笔做标记,真正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融入自己的理解和独特的感受。
初步学会理解课文内容,背诵要求背诵的课文。
体会文中比喻、拟人手法的形象性、生动性,弄清比喻和拟人两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并能仿照例子写出比喻句。
4.培养学生仔细观察,按顺序观察并展开想象的习惯,学会抓住景物描写景色的方法,景物要抓住特点来写,把特点写具体,写生动。
二、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的学习正处在一个由扶到放的环节上,他们在一二年级的学习方法已经不能适应三年级的需要,课程似乎一下子变得难了,许多事情都要靠自己的努力去解决,而学生又没有形成预习和自主学习的习惯,这就需要老师的指导,让他们学会主动地学习。
在一二年级的学习中,他们对写景的文章已经有过不少的接触,但是本单元的几篇文章描写细腻而复杂。
既有贴切形象的比喻、拟人,还有作者主观的想象和体会,并且描写的地点、景物离学生的生活比较遥远,如何让学生入情入景,在教学中应该采用各种方法创设情境,帮助学生去体验和感悟。
不但让他们体会到祖国山河的壮丽多姿,激发他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还要让他们学会作者的观察和写作方法,并会运用学到的方法描绘自己身边的景物。
三、单元教学重点难点1.学会本文的生字、新词,并能根据语言环境体会其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在读中融入自己的理解和独特的感受,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3.知道要通过抓住具体的景物来描写一处景色,并要写出景物的特点来。
4.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展开想象的习惯。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材分析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材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a4948a3cf84b9d529ea7a3f.png)
全册教材分析教学内容:本册教材主要由“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5)”、“课文”、“习作”和“练习”四部分组成。
安排了8个单元。
每单元安排“课文”2—4篇,共24篇。
每单元安排“习作”一篇,共8篇。
每个单元安排“练习”1个,共8个。
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本册“习惯篇”的要求是:“认真写钢笔字”、“认真写毛笔字“以图片方式呈现,有序而又生动直观地展示给学生,学生通过观察、模仿、练习达到初步写好正楷字的目的。
2、课文:全册教材安排课文24篇,内容丰富,体裁多样。
从内容看,既有反映历史人物、事件的课文如《孙中山破陋习》《卧薪尝胆》《军神》;有记事的如《第八次》《金子》《掌声》,有状物的如《石榴》《石头书》,有描景的如《西湖》《北大荒的秋天》《拉萨的天空》《东方之珠》等。
以上特点,不仅能让学生了解多方面的知识,接受多方面的教育,而且还能激发儿童的阅读兴趣,扩大他们的阅读视野。
课文篇幅短小,语言规范,便于对于学生进行朗读、背诵、复述、口语交际等训练。
本册生字均安排在课文里,并继续采用“识写分流”的办法,共安排生字364个,其中要求写的232个,每篇课文安排生字10—22个,其中要求会写的字都在课文后面的田字格中一一列出;只要求认识的字则列在田字格上面的两条绿线内。
3、练习:每个单元安排“练习”1个,以综合性为主,内容包括学用字词句、成语和古今诗文的背诵、口语交际等,从本册起,每个单元练习都安排了学写钢笔字和毛笔字的内容。
4、习作:本册安排习作8课。
每课一般分3部分:一是揭示本次习作的话题情境,激活习作的兴趣和动因;二是提供相关的例文;三是在鼓励自主拟题、自由表达的前提下,适当提出习作要求。
习作的范文均由小学生誊写,有利于给学生提供良好的示范。
教材以“贴近学生生活,注重实践、体验”为宗旨,在内容安排上富有儿童情趣,在呈现形势上力求灵活多样,在操作练习上提供多种选择,在习作评价上强调要求适度。
教学目标:1、学习习惯。
最新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材分析
![最新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材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1b8c785be23482fb5da4c3a.png)
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材分析(苏教版)一、指导思想和基本思路1.以国家教育方针为指导,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为依据,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尊重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遵循母语教育的规律,致力于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教材。
2.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努力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初步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
3.教材内容的安排立足于简化头绪、突出重点,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教学目标集中明确,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给教师留有余地,给学生留有空间。
4.坚持选文的高品位和典范性。
其标准是:(1)所选课文力求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富有童心童趣;(2)题材、体裁、风格力求丰富多样,整本书或整套书的内容应体现合理的文化构成;(3)广开“材”路,多编少搬。
二、教材编排1.最新课文。
全册安排了8个单元,每个单元安排课文3-4 篇,习作1篇,练习1 个。
全册安排课文24 篇,所选的课文内容丰富,体裁多样,为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练好语文基本功,接受思想教育,提供了很好的材料。
不仅能让学生了解多方面的知识,接受多方面的教育,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扩大他们的阅读视野。
本册的生字均安排在课文里,仍然采用“分流识字”的方法安排生字,共有生字372 个,其中要求会写的226 个,其他的146个只要求认识,不作考核要求。
本册课文篇幅短小,语言规范,便于学生进行朗读、背诵、复述、说话等训练。
插图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其形象思维能力。
每篇课文后面的作业题一般安排了如下内容:一是朗读、背诵、默读、复述等常规训练,意在让学生认认真真地读书,培养良好的预习习惯,继续培养语感,并增加其规范化语言的积累。
二是要求学生用钢笔书写,让学生扎扎实实地练习写字的基本功。
三是读抄常用词语,复习巩固所学生字新词,也为今后的正确运用打好基础。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分析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4931c38c1c708a1294a44e1.png)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分析教材是最重要的教学资源。
只有下功夫,刻苦钻研教材,正确地理解每篇课文的内容,明确编者的编辑意图,才能充分地利用好教材的资源,并有超越教材的可能。
要理解教材,也要评价教材。
评价的标准:(1)课文内容的思想性、语言的典范性和学生的可接受性;(2)课后习题的基础性、启发性和形式的实效性;(3)单元课文的组合否达到了优化的程度。
从哪些方面超越教材呢?(1)巧妙地引领学生从多方面理解课文,搞活学生的思路;(2)指导学生进行拓展性学习,努力扩大他们的视野;(3)科学地调整教学的内容和顺序,改革教学和学习的方式……一、第五册课本内容的简介。
全册教材的编辑思想和编排体系,编者已作了比较具体的说明。
下面侧重讲三个方面的内容:(1)每单元课文的组合情况;(2)每篇课文的内容和结构;(3)每篇课文的教学注意点和建议。
第一单元两首诗歌,两篇记叙文。
有3课是写学生的生活,有1课写大自然中美丽的景色。
说明生活中有无穷的知识和乐趣,引导学生注意留心周围的事物。
1 《让我们荡起双桨》是一首歌词。
“主歌”部分写了三段,每段4句。
主要写“我们”——一群少先队员课余时间在北海荡着小舟、尽情欢乐的情景。
“副歌”部分写了两句,充分抒发了“我们”愉快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让我们荡起双桨》是影片《祖国花朵》的插曲,可放映有关的录像,欣赏北海公园的美丽风光。
朗诵、歌唱,充分地体会“我们”当时的思想感情。
2 《学会查“无字词典”》课文写聪聪跟着爸爸到青岛旅游。
在旅游过程中,聪聪懂得了在生活中学习词语的重要性,学会了查“无字词典”。
全文分四段。
第一段,是交代。
第二段:聪聪懂得理解词语,不仅要说出词语的字面意思,还要想象生活的情景。
第三段:聪聪懂得看到一个生动情景,要学习运用一个恰当的词语进行描写。
最后一段总结了全文,点明中心。
想像“骄阳似火”“惊涛拍岸”和聪聪跟着爸爸游玩、对话的情景。
学会运用“拆词”法,理解词义。
全面地概括查“无字词典”的两个方面的意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分析
一、编写特点
本册教材是以语文知识和能力训练为主编排的。
教材整体分解成阅读训练、习作训练和听说训练三条线索,并按由易到难,由浅入深,横向联系,协调发展的原则组成单元。
二、编选课文和练习。
本册课本共8个单元,每单元3至4篇课文,1个习作训练和1个单元练习,全册共有必学课文24篇,选学课文4篇,习作训练8次,单元练习8个。
单元练习主要是复习本单元学过的内容,但在语文知识和能力训练上有适当的扩展。
三、本册教学总的目的要求:
1、复习巩固汉语拼音,能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阅读和学习普通话。
初步学会辨别学过的同音字、形近字,能认读学过的多音字。
初步学会按部首查字典,能确定部首,检索
汉字,看懂意思。
初步学会独立识字。
2、会读写370个左右的词语,懂得意思,一部分会口头或书面运用。
会给部分学过的词
语找出近义词和反义词。
3、学会用钢笔写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行款整齐。
开始学写
毛笔字,能正确执笔,
学会基本笔画的运笔方法,能临帖写毛笔字。
4、能听懂别人讲的一件事,边听边记住主要内容,并能复述。
学会打电话、问路等应对
用语。
5、会正确、流利地朗读本学期教学的课文,能有感情地朗读部分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
会默读课文,能说出一个自然段主要讲什么,理解课文。
能通过理解重点词语,懂得句子的意思。
认识冒号。
了解按时间顺序、事情发展顺序、方位顺序连句成段的句子。
通过语言文字的训练,使学生了解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传统,更加热爱祖国、热爱家乡。
学习革命前辈和英雄模范,养成勤奋学习,遵守纪律、尊敬老师,团结友爱的好品德。
初
步知道,事物是发展变化的,实践真知,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
四、教学措施:
1、教学时,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2、准确把握教学目标,不随意拔高或降低教学目标。
3、注意听说读写的联系。
要让学生通过新闻记者学表达,从读中学写。
用好例文,让学生从中学到写作的方法,鼓励学生写自己熟悉的事,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
4、扎实进行语言训练,着重进行段的训练——读懂一段话,写好一
段话,继续对学生的识字、写字给予重视,帮助他们积累词汇和句式,掌握基本的表达方法。
课堂教学中保证
学生有充分的朗读、默读和做其他各种练习的时间。
5、继续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大力提高中等生。
6、认真备课后,再上课,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