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小学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纲要
云南省中小学信息技术说课稿
云南省中小学信息技术说课稿云南省中小学信息技术说课稿篇1一、说教材教材地位及内容分析: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及意识,让学生了解、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时代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本册教材以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简单应用为主要内容,突出基本知识、基本操作和实践应用;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网络为自己学习和生活服务的能力,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并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本单元是在学习上网浏览信息之后,学习在网络上利用电子邮件传递信息;本节课题为申请电子邮箱,让学生了解电子邮箱的基本概念,通过学习申请电子邮箱,为本单元后续教学服务;同时,强调网络道德教育。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邮件服务器、电子邮箱、电子邮件地址的概念。
技能目标:学习申请免费电子邮箱。
情感目标:在学习中渗透网络安全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
教学重点:学习申请免费电子邮箱。
教学难点:对用户名和密码的选择。
二、说教法为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我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主要采用愉快教学法,坚持兴趣第一原则,给他们以动力,促使他们学好计算机。
真实运用任务驱动法,以任务为主导,活动为主线,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实践机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电脑知识;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引导学生完成本课的知识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突出本课教学重点;并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自主学习信息技术的能力;注重网络道德教育。
三、说学法新课标以学生“能用电脑为我们服务”为目标,倡导学生通过学习、操作、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完成任务。
为此,我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学习方式,让每一个学生有大量的自主操作机会。
云南省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
云南省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云南省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模块一信息技术初步指导意见(1) 了解信息技术基本工具的作用,如计算机、雷达、电视、电话等。
(2) 了解计算机各个部件的作用,掌握键盘和鼠标器的基本操作。
(3) 认识多媒体,了解计算机在其它学科学习中的一些应用。
教学内容1.信息(含多媒体)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例子(报章杂志、书籍、图画、照片、电话、电影、电视、雷达等)给学生形成(不同内容和形式的)信息与媒体(文字、图形、图像、声音、电信号等)的直观概念,以及单一媒体和多媒体的直观概念。
2.信息系统通过信息使用的具体例子(比如学生成绩汇总统计)给学生信息系统的直观概念(信息源(学生考卷)、信息采集(认课教师记入/录入记分册))、传输(送交教务处)、处理(成绩汇总、统计)、应用(输出结果交校长和任课教师)。
3.信息工具通过常见信息工具给学生以信息采集、传输、处理工具的直观概念,以及单一媒体处理工具和多媒体处理工具的概念。
重点为计算机。
4.计算机的应用以应用领域(如工业,农业、教育等)为主,兼顾处理类型(如科学计算、数据处理、过程控制、人工智能等),通过实例使学生了解信息应用,以及(当代社会)信息化的概念。
5.计算机的组成了解计算机由硬件和软件两大主要部分组成。
(就具体设备让学生)认识硬件子系统中的主机(含CPU、软盘驱动器、硬盘驱动器、光盘驱动器)、显示器、键盘、鼠标、打印机等主要组成。
(就具体应用例子让学生)认识软件子系统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大类。
6.计算机的使用开机和关机。
通过文件夹和文件的打开(和不完整的简单)使用(比如打开Windows中的游戏并试用)初步掌握鼠标的使用(单击、双击、拖拽)。
(借用记事本或写字板,通过输入)认识键盘、掌握键盘的基本操作(含指法)。
用“拼音”方法输入汉字。
了解使用计算机应注意的基本安全事项(文雅、清洁、电源安全、软盘和光盘的正确取放保存)。
新纲要云南省初中信息技术第11册教学计划
项目
教学工作计划
课程标准对本学期的教学要求
1、网络基础知识
了解电脑网络的概念、一般分类及常用的因特网服务。
了解通过ADSL接入因特网的硬件连接和软件设置方法,了解所需的硬件及名称;了解局域网、IP地址的基本概念和作用,会查看和设置本机的IP地址。
2、IE浏览器的功能和窗口的基本组成
掌握IE浏览器的作用和使用方法。了解IE浏览器的功能和窗口的基本组成,尤其要认识地址栏;会输入网址浏览网页,了解并会使用超级链接;会收藏网页和整理收藏夹。
1、认识主题网站
2、规划自己的网站
3、设计页面布局
4、绘制网页布局
5、编辑主页-----插入图文
6、编辑其他网页
7、色彩搭配
8、设置超链接
9、添加背景音乐
10、发布与评价
达到目标的措施
1、介绍本门课程及本册的重要性、实用性,及统考的要求、形式,使学生从思想上重视本门课程的学习。
2、精心准备,备好每节课。力争每节课都做课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本学期教材内容的分析
第一单元 因特网应用
知识单元
知识点
要点说明
能力要求
识记
操
作
分析解
决问题
网络基础知识
电脑网络概念
1、什么是电脑网络
2、电脑网络的一般分类
3、常用的因特网服务
b
a
接入因特网
1、通过ADSL因特网的硬件连接和软件设置
2、IP地址的概念和作用
a
a
用浏览
器访问
因特网
IE浏览器的作用的使用方法
第14课设置超链接第15课添加背景音乐
第15周
11月26日至11月30日
新纲要云南省实验《信息技术》教案
新纲要云南省实验《信息技术》教案一、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1.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信息的概念及其分类。
(2)理解信息处理的基本过程。
(3)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及应用。
2. 教学内容(1)信息的概念及其分类。
(2)信息处理的基本过程。
(3)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及应用。
3.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信息的概念、分类及信息处理过程。
(2)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信息技术应用案例。
4. 教学资源(1)多媒体课件。
(2)案例素材。
5. 教学环节(1)导入:通过生活实例引出信息的概念。
(2)讲解信息的概念、分类及信息处理过程。
(3)讲解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及应用。
(4)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的信息技术应用案例。
(5)小结与作业。
二、第二章:计算机基础知识1.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2)掌握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及基本工作原理。
(3)了解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基础知识。
2. 教学内容(1)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2)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及基本工作原理。
(3)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基础知识。
3.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及基本工作原理。
(2)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进行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实操。
4. 教学资源(1)多媒体课件。
(2)计算机硬件和软件实操材料。
5. 教学环节(1)导入:通过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引出计算机系统。
(2)讲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3)讲解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及基本工作原理。
(4)讲解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基础知识。
(5)实操练习:引导学生进行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实操。
三、第三章:操作系统及其应用1.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
(2)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的使用方法。
(3)了解其他常见操作系统的特点。
2. 教学内容(1)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
(2)Windows操作系统的使用方法。
(3)其他常见操作系统的特点。
3.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其他常见操作系统的特点。
新纲要云南省实验《信息技术》教案
新纲要云南省实验《信息技术》教案第一章:信息技术概述1.1 信息技术的定义与发展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定义和内涵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和现状1.2 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应用的兴趣和认识第二章:计算机基础知识2.1 计算机硬件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培养学生正确使用和维护计算机硬件的意识2.2 计算机软件让学生了解计算机软件的基本概念培养学生正确使用和维护计算机软件的意识第三章:网络与互联网3.1 计算机网络基础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组成培养学生正确使用计算机网络的意识和能力3.2 互联网的应用让学生了解互联网的基本应用培养学生正确使用互联网的意识和能力第四章:信息技术与生活4.1 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正确使用信息技术解决生活问题的意识和能力4.2 信息技术与生活质量的提升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如何提升生活质量培养学生积极利用信息技术提高生活质量的意识第五章:信息技术与安全5.1 信息技术安全基础知识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安全的基本概念培养学生正确使用信息技术保护个人和国家安全的安全意识和能力5.2 信息安全防护措施让学生了解信息安全防护的基本措施培养学生正确使用信息技术保护个人和国家安全的安全意识和能力第六章: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6.1 教育信息化的概念与意义让学生理解教育信息化的含义及其在现代教育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对教育信息化的兴趣和认识6.2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如何辅助教学,如多媒体教学、在线学习平台等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的习惯和能力第七章:信息技术在医疗健康中的应用7.1 医疗信息化的概念与意义让学生理解医疗信息化的含义及其在现代医疗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对医疗信息化的兴趣和认识7.2 信息技术在医疗服务中的应用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如何改善医疗服务,如电子病历、远程医疗等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获取和管理健康信息的意识第八章:信息技术在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应用8.1 信息技术与经济发展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如何促进经济发展,如电子商务、数字化转型等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参与经济活动的意识和能力8.2 信息技术与社会管理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如何应用于社会管理,如电子政务、智慧城市等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参与社会管理的意识和能力第九章:信息技术的创新与未来发展9.1 信息技术的最新发展趋势让学生了解当前信息技术的最新发展动态,如、大数据、物联网等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未来发展的好奇心和探索欲9.2 信息技术的创新应用与实践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在创新领域的应用案例,如创客教育、金融科技等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实践的意识和能力第十章:信息技术素养的培养10.1 信息技术素养的内涵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素养的含义,包括信息获取、处理、应用和伦理等方面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信息技术素养的意识和行动10.2 提升信息技术素养的途径与方法让学生了解提升信息技术素养的途径和方法,如参与信息技术培训、实践操作等引导学生积极采取行动,不断提升自己的信息技术素养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信息技术的定义与发展需要重点关注的信息技术定义的准确性和发展的阶段性,以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新纲要云南省实验教材《信息技术》教案
第一单元信息与信息技术 0第一课信息及其特征 0第二课信息技术与我们的生活 (3)第二单元制作电子报刊 (4)第一课简单的版式规划 (4)第二课图文混排 (5)第三课分栏设置 (7)第四课文本框和自选图形的使用 (8)第五课表格的使用 (9)第六课整体修饰 (12)第三单元数据统计与分析 (12)第一课初识数据统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课统计数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课数据的排序与筛选 (17)第四课制作图表呈现关系............................................................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五课综合活动...............................................................................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单元信息与信息技术第一课信息及其特征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够列举学习与生活中的各种信息。
2、能举例说明信息的基本特征,如普遍性、载体依附性、价值相对性、时效性、共享性和可伪性。
过程与方法:1、能采用直接观察法获取信息。
2、能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需要利用信息和信息技术解决的问题,能通过问题分析确定信息需求。
3、能初步掌握在活动中开展小组合作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感受信息的各种特征,体验信息和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激发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1、信息与人类社会到底是什么关系?2、信息的基本特征有哪些?三、教学时间一课时四、教学过程1.情景模拟,激情导入教师活动:用PPT显示“某海军陆战队在原始森林进行为时一个月左右的生存实验,具体要求如下:第一,每个队员除了身上穿的衣服外,随身只能带三件物品,每件物品不能超过二公斤;第二,队员都是由飞机空降到半径为1000公里原始森林的中心地带,要求在一个月时间内从森林里走出来。
云南省小学信息技术第一册教案
第一步单击“开始按钮”,弹出“开始”菜单;
第二步单击“开始”菜单中“关机”选项;
第三步单击“关闭Windows”对话框里的“确定”按钮
第四步计算机自动切断主机电源;
第五步切断显示器电源(提醒学生:关机时一定记住最后关掉显示器,千万不要让计算机“睁着眼睛”休息)。
(学生练习关机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二)新课讲授
1、计算机的组成
老师引入:今天我们和大家一起来认识计算机结构组成,进一步认识计算机,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相信大家都会成为一位计算机小行家。
(1)分组活动,合作学习
小组内进行交流:观看课件,你能叫出电脑这些部件的名称吗?想一想各部件起到什么作用?
比一比哪组完成的又快又好
教师提问:看完这些硬件结构,那这些部件分别都起什么作用的呢?如果把计算机比如是一个人,那我们大家一起来看看各个部件都起到人的哪个器官的作用。
2、技能目标:学会启动FrontPage软件;利用FrontPage软件制作一个简单的网页。
3、情感目标:通过制作人类生存的证据——元谋人之齿的网页,了解云南,爱上云南。
2、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网页制作软件:学会启动软件,认识窗口,并制作一个简单的网页。
难点:网页的制作、保存和预览。
3、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激发兴趣
教师展示课件,介绍计算机的发展史:
(1)第一台计算机是“埃尼阿克”(ENIAC),计算机之父:冯·诺依曼。
(2)第一代计算机:电子管计算机。
第二代计算机:晶体管计算机。
第三代计算机: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第四代计算机: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3)第四代计算机特点。
体积小、重量轻、功耗少、功能强、成本低。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
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置要考虑学生心智发展水平和不同年龄阶段的知识经验和情感需求。
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的教学内容安排要有各自明确的目标,要体现出各阶段的侧重点,要注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讨的能力。
努力创造条件,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各类学科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各学段的教学目标是:小学阶段1、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及信息的一些表现形式。
2、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3、在使用信息技术时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使用与年龄发展相符的多媒体资源进行学习。
4、能够在他人在帮助下使用通讯远距离获取信息、与他人沟通,开展直接和独立的学习,发展个人的爱好和兴趣。
5、知道应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系统及软件,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责任意识。
初中阶段1、增强学生的信息意识,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及其对工作和社会的影响。
2、初步了解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学会使用与学习和实际生活直接相关的工具和软件。
3、学会应用多媒体工具、相关设备和技术资源来支持其他课程的学习,能够与他人协作或独立解决与课程相关的问题,完成各种任务。
4、在他人帮助下学会评价和识别电子信息来源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相关性。
5、树立正确的知识产权意识,能够遵照法律和道德行为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
高中阶段1、使学生具有较强的信息意识,较深入地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及其对工作、社会的影响。
新纲要云南省实验教材信息技术第10册教学计划
5、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因材施教,多作个别指导,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同时发展,优秀的学生可不收教材束缚。
6、利用制作和竞赛激励学生,鼓励学生,人人都能学好,帮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
七年级(下)信息技术教学进度计划及完成情况记录表
第12课
影片的后期制作
1、给影片添加片头片尾字幕;2、添加音频素材;3、输出影片;4、认识视频文件格式。
第13课
确定主题
1、选择主题;2、搜集、加工、整理、筛选素材;3、规划演示文稿的内容和结构。
第14课
制作演示文稿
1、创建演示文稿;选择幻灯片版式;2、应用设计模板;设置幻灯片的背景;3、设置自定义动画;设置幻灯片切换方式;4、设置幻灯片的超级链接4、插入背景音乐;5、保存为放映格式。
Hale Waihona Puke 内容项目教 学 工 作 计 划
学生的学情分析
学生情况分析 本届初一新生里面,虽然在小学里大多学习过信息技术课程,学生对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有一定的基础。而且,好多学生家里都有电脑,有较优越的学习条件。但由于在小学不进行考试,所以掌握程度也是参差不齐,外乡镇转来的学生就基本没有上过这么课程。通过上学期的学习发现大部分学生喜欢电脑仅仅是用于上网、玩游戏等,在应用软件的操作方面操作能力较差。
课名
主要知识技能要点
第1课认识计算机系统
1、了解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2、从外观上认识计算机的各个部件及其功能;3了解形状与功能各异的计算机;4、了解智能家电与计算机的关系。
第2课体验操作系统的管理能力
1、了解操作系统的作用;2、学会使用操作系统查看计算机的主要设备的主要技术指标;3、会使用操作系统的搜索功能,搜索文件;4、会使用资源管理器建立文件夹;理解路径的含义
新纲要云南省实验《信息技术》教案
新纲要云南省实验《信息技术》教案第一章:信息技术概述1.1 信息技术的定义与分类讲解信息技术的概念,包括信息技术的基本定义和特点。
介绍信息技术的分类,如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等。
1.2 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概述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从计算机的诞生到互联网的普及。
讲解云南省在信息技术发展中的地位和贡献。
1.3 信息技术在各领域的应用介绍信息技术在教育、医疗、农业、金融等领域的应用实例。
分析信息技术应用对云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第二章:计算机基础知识2.1 计算机硬件讲解计算机硬件的组成,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内存、硬盘等。
介绍云南省计算机硬件产业的发展状况。
2.2 计算机软件讲解计算机软件的分类,如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介绍云南省计算机软件产业的发展状况。
2.3 计算机的基本操作讲解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如开关机、文件管理等。
安排学生上机实践,熟悉计算机操作。
第三章:网络与互联网3.1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讲解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功能和分类。
介绍云南省计算机网络建设情况。
3.2 互联网的基本概念与应用讲解互联网的起源、发展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介绍云南省互联网产业发展状况及应用实例。
3.3 网络安全与隐私保护讲解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如黑客攻击、病毒防范等。
讲解个人隐私保护的重要性,提倡文明上网。
第四章:电子表格软件的应用4.1 电子表格软件的基本操作讲解电子表格软件(如Microsoft Excel)的界面布局、功能等。
安排学生上机实践,学习电子表格的基本操作。
4.2 电子表格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分析讲解电子表格在财务管理、数据分析等领域的应用实例。
分析电子表格软件在云南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4.3 电子表格软件的进阶应用讲解电子表格软件的进阶功能,如数据透视表、宏等。
安排学生上机实践,探索电子表格软件的更多应用。
第五章:演示文稿软件的应用5.1 演示文稿软件的基本操作讲解演示文稿软件(如Microsoft PowerPoint)的界面布局、功能等。
云南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云南初中信息技术教案标题:云南初中信息技术教案教案概述:该教案旨在帮助云南初中信息技术教师设计一堂丰富有趣且能够扩展学生技术能力的课程。
教案涵盖了适用于初中学生的信息技术关键概念,并结合实际案例和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1. 了解计算机科学和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学习使用计算机软件和工具来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和创新能力。
4. 鼓励学生在项目中展示他们的创造力和合作能力。
教学准备:1. 确定教学资源,包括电脑实验室、投影仪和互联网连接。
2. 准备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案例和实际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3. 确保教学软件和工具的顺利运行,并提前测试。
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a. 引入本课将要学习的信息技术概念和案例,并解释其与学生生活的关联性。
b. 提问学生他们对信息技术的认知,并开展小组讨论。
2. 知识探究:a. 介绍学生计算机科学和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如编码、数据库、网络等。
b. 分组活动:学生根据兴趣选择一个概念进行深入研究,并准备小组展示。
c. 小组展示:每个小组分享他们对所选概念的深入理解,并提出实际应用案例。
3. 技能拓展:a. 介绍学生如何使用特定的软件和工具来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使用图形软件设计海报等。
b. 组织实际操作:让学生在计算机实验室中跟随指导进行实践操作,并解决相应问题。
c. 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思考和实践,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4. 项目实施:a. 设计一个项目,要求学生应用所学信息技术概念和技能来解决一个实际问题。
b. 学生分组并展示他们的项目成果。
c. 提供针对每个小组的评估和反馈。
教学评估:1. 教师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2. 项目成果的评估,包括项目的创意性、技术实现程度和解决问题的有效性。
3. 学生的小组展示和讨论成果。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参加信息技术相关的比赛和活动,拓展技能和经验。
新纲要云南省实验《信息技术》教案
新纲要云南省实验《信息技术》教案第一章:信息技术概述1.1 信息技术的定义与发展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概念,包括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等。
介绍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从计算机的诞生到互联网的普及。
1.2 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如教育、医疗、金融等。
举例说明信息技术在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方面的作用。
1.3 信息技术的影响与挑战让学生认识到信息技术对社会的深远影响,如信息传播、人际交往等。
讨论信息技术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如信息安全、隐私保护等。
第二章:计算机基础知识2.1 计算机硬件与软件介绍计算机的硬件组成部分,如CPU、内存、硬盘等。
讲解计算机的软件分类,如系统软件、应用软件等。
2.2 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让学生熟悉操作系统的界面与功能,如Windows、macOS、Linux等。
教授基本操作技能,如文件管理、软件安装、系统设置等。
2.3 计算机网络基础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分类与功能。
讲解互联网的基本概念,如网页浏览、电子邮件等。
第三章:办公软件应用3.1 文字处理软件让学生掌握Word的基本功能,如文档创建、编辑、排版等。
教授如何插入图片、表格、公式等元素。
3.2 电子表格软件介绍Excel的基本功能,如数据录入、计算、图表制作等。
讲解如何进行数据排序、筛选、分析等操作。
3.3 演示文稿软件让学生熟悉PowerPoint的基本界面与功能。
教授如何制作精美的演示文稿,包括文稿设计、动画效果等。
第四章:网络搜索与信息素养4.1 网络搜索技巧介绍常用的网络搜索引擎及其特点。
教授如何使用关键词、高级搜索等技巧快速找到所需信息。
4.2 信息评估与引用讲解如何评估网络信息的可靠性、准确性。
教授正确引用网络信息的方法,包括引用格式、版权意识等。
4.3 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让学生了解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如病毒、黑客等。
讲解如何保护个人隐私,如设置密码、防火墙等。
第五章:创意设计与多媒体制作5.1 图像处理软件让学生掌握Photoshop的基本功能,如图片编辑、调整、滤镜等。
云南省小学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纲要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PPT课件
续
23/66
续前页
3.3学会利用计算机输入和存放资料;学会利用计算 机资源管理功效对文件资料进行合理分类整理、建 立以及重命名文件(夹)文件、保留文件等,能快 速查找和提取自己计算机内存放信息;经过比较和 实际体验,感受对信息进行数字化编码、存放和管 理优势,认识到数字化是信息技术关键概念之一。
4.1学会使用一个计算机画图软件,设计并绘制图 形。比如,依据表示意图确定图画主题和大致 构思;能设置背景颜色和图画颜色;能使用惯 用电脑绘画工具画出点、线、面;能经过剪切、 复制、粘贴等电脑特用功效对点、线、面进行 组合、编辑,组成符合表示意图完整图画;能 给图画上色;能对图画整体或某个部分进行修 改,或设置必要效果
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纲要
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定位 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目标 内容设置和选择标准 课程内容及目标要求 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实施提议
1/66
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定位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为了适应技术迅猛 发展信息时代对人才培养提出新要求而设置必 修课程,是以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操 作能力为主要目标,以操作性、实践性和探究 性(创新性)为特征指定学习领域
续
27/66
续前页
5.2学会利用适当信息处理工具或软件(如文字 处理软件、画图或图形处理软件、计算机录 音软件等),导入/插入图画、文字、表格和 声音,并进行必要编辑或修改,设置图像和 文字效果;制作或插入表格;录制或截取一 段声音等
5.3学会使用一个简单多媒体制作软件,集成文 字、图画、声音等信息,制作简单多媒体演 示文稿。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一、课程任务和教学目标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
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置要考虑学生心智发展水平和不同年龄阶段的知识经验和情感需求。
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的教学内容安排要有各自明确的目标,要体现出各阶段的侧重点,要注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究的能力。
努力创造条件,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各类学科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各学段的教学目标是:小学阶段1.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及信息的一些表现形式。
2.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3.在使用信息技术时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使用与年龄发展相符的多媒体资源进行学习。
4.能够在他人的帮助下使用通讯远距离获取信息、与他人沟通,开展直接和独立的学习,发展个人的爱好和兴趣。
5.知道应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系统及软件,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责任意识.二、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目前要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主(教学内容附后)。
教学内容分为基本模块和拓展模块(带*号),各地区可根据教学目标和当地的实际情况在两类模块中选取适当的教学内容。
课时安排:小学阶段信息技术课程,一般不少于68学时;初中阶段信息技术课程,一般不少于68学时;高中阶段信息技术课程,一般为70—140学时。
上机课时不应少于总学时的70%。
三、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必须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本着对发展学生个性和创造精神有利的原则进行。
新纲要云南省实验教材初中信息技术《走进信息世界》单元教材教学分析
3、小结:(1)信件、报刊(2)广播、电视(3)短信、电话(4)网络。有依靠火车、轮船、飞机等交通工具的邮政系统,有亲眼见到的或者听到的。
教法:
1、合作、分层教学法:
提出任务后,合理地调整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完成任务,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可以使大家都能比较好的掌握知识并完成任务,从而可以在更短的时间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也从中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2、任务驱动教学法:
为学生提出一个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为学生提出一个切实可行的任务,引导学生分析任务,并协作完成任务,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能使学生从被动的学习转为主动的学习,从完成学生任务转为解决一个日常生活问题。
4、看图辨别古今信息传递方式。
五、古今信息传递方式的对比
1、我们了解了这么多关于古代和现代的信息传递方式,请小组合作完成表格。
时间传递信息的方式特点典型例句古代烽火、人报信、漂流瓶不精确、速度慢
(1)各路诸侯看到了烽火,以为有敌人入侵,火速率兵出击。
(2)瓶子在海上足足漂了300多年。现代广播电视、电话报刊、网络速度快、准确、不受地域阻隔
三、探究古代人传递信息的方式
1、阅读《古代人传递信息的故事》。
2、小结:《烽火戏诸侯》方式:烽火《“我们胜利了!”》方式:长跑《装在瓶子里的信》方式:漂流瓶
3、你还知道哪些古代人传递信息的方式?书信(信鸽、快马、驿站)钟鼓、烟火、旗语、狼烟等
四、走进现代信息时代
1、通过大家的努力,我们知道了这么多关于古代人传递信息的资料,还有一些方式我们没有发现的,希望今后大家留心这方面的信息。
云南省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
云南省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云南省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模块一信息技术简介指导意见(1) 信息与信息社会。
(2) 信息技术应用初步。
(3) 信息技术发展趋势。
(4) 计算机在信息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5) 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和软件简介。
教学内容1.信息的概念信息(含文字、数字、声音、图形、图像、光电信号等)、媒体、多媒体。
信息是人类三大资源(材料、能源、信息)之一。
2.信息系统信息源、信息的采集、信息的传输、信息的处理、信息的应用。
信息系统的(说明性)例子。
3.信息的应用信息技术应用的常见领域应用(管理与办公自动化、辅助教学、网络与远程教育、电子商务、CAD/CAM与CIMS、精细耕作与农业专家系统、远程医疗、社会保障与公益系统、网络浏览与电子邮件(因特网)、移动通信与IP电话)。
科学计算、数据处理、过程控制、人工智能。
4.计算机与信息技术信息技术的组成(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的核心和关键))。
5.计算机在信息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计算机技术的地位(信息社会的核心和关键技术)。
6.计算机的组成与工作原理硬件与软件。
计算器、控制器、(内)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
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信息的表示。
7.信息技术的发展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移动通信、光通信)、光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巨型化和微型化、网络化、多媒体化、智能化)。
8.计算机的硬件结构和软件简介计算机的组成(硬件与软件)计算机的硬件结构(及其功能)。
主机(含CPU、软盘驱动器、硬盘驱动器、光盘驱动器)、显示器、键盘、鼠标、打印机。
计算机的软件系统。
系统软件与应用软件。
9.计算机安全与道德计算机使用的安全事项。
病毒。
信息安全。
知识产权。
模块二操作系统简介指导意见(1) 汉字输入。
(2) 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及发展。
(3) 用户界面的基本概念和操作。
(4) 文件和文件夹(目录)的组织结构及基本操作。
(5) 操作系统简单工作原理。
教学内容1.操作系统的概念和发展操作系统的概念与功能Windows操作系统2.汉字的输入汉字的表示(编码、点阵汉字、矢量汉字)。
新纲要云南省初中信息技术第9册教学计划(共10篇)
新纲要云南省初中信息技术第9册教学计划(共10篇):云南省信息技术教学计划纲要初中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计划小学信息技术教案全册教学计划模板篇一:新纲要云南省初中信息技术第9册教学计划1234七年级信息技术教学进度计划及完成情况记录表5篇二:新纲要云南省实验教材信息技术第10册教学计划1234七年级(下)信息技术教学进度计划及完成情况记录表耽误教学时间的必须想办法补足,否则无法完成教学任务。
按上表可知,有教学时间18课时,完成教学任务至少18课时,其中教学准备1课时,正式教学15课时,考试2课时。
没有机动时间,课时任务较紧。
5篇三:九年级信息技术教学计划九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学计划一、学期教育目标初中信息技术课程考试分为信息技术基础知识、操作系统、文字处理、EXCELE应用、POWERPOINT应用和网络基础及应用六个模块。
本学期将着重对这四部分内容进行巩固和复习,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操作能力,能够较熟练的掌握对计算机操作的基础操作能力,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自学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信息技术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时代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学生情况分析九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信息技术水平,基本掌握了计算机的一般操作方法和使用常用软件,但由于每一学期信息技术课时比较少,每周只有一节课,学生的遗忘性大,大多数学生学后没有注意巩固,学生掌握的情况不是很理想,参差不齐。
三、教材情况分析九年级的主要任务是复习并做好迎考准备。
复习内容包括:信息技术简介、计算机系统的硬件和软件、操作系统、文字处理、EXCELE应用、POWERPOINT应用、网络基础及应用。
四、改进教学的措施在设定了教学内容的同时,要采用一定的方法措施使学生能够系统的掌握信息技术知识。
1、对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目的进行引导,端正其学习态度。
2、对学生严格要求,让他们能充分利用好课堂40分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树立与终身学习和现代社会生活相适应 的信息意识,形成积极的信息技术学习态度,养 成健康负责的信息技术使用习惯
2.1结合生活和学习经验,体验信息在生活、学习、科 研中的重要作用,逐步形成理性认识信息价值(理 念先行)、敏锐捕捉有用信息(选择性注意) 、主 动获取相关信息(有目的地任务驱动) 、甄别筛选 正确信息(针对性、准确性、价值高低) 、共享交 流有益信息的良好信息意识;初步形成判断和使用 健康信息、主动抵触不良信息的信息道德判断能力; 能讨论每个个体在创作和共享有益信息方面的责任。
兴趣与特长 应用技能 信息素养 技术创新
小学 激发兴趣 保持学习 动机
解决常用软 体验信息 勇于质疑的问题 件/工具的 活动;形成 意识;敢于尝试 的创新精神 应用技能 信息意识
初中 巩固兴趣 拓展+提升 自主选择 创新能力:改进 发现特长 初具一技之长 综合应用 方案;动手创新
某一技术门类 高中 专业学习和 自选门类的 信息知识 发展兴趣 专业发展 智慧 的设计、制作、 创造
各级教研部门:各省在达到基本要求的基础 上,确定地方课时、界定课程内容、教材呈现方 式上有一定的自主权。 教师:在内容选择、难度设臵上应适应本地 设备、师资及学生的现状;活动选题除了体现学 科整合外,要鼓励多样化的选题,体现“四地”: 立足地方现实;体现地方特色;反哺地区经济; 融合地域文化
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内容设臵 和选择原则——理解课程内容体系
续
续前页
4.2学会使用一种文字处理软件处理文字信息和 写作,在学会常用文字处理功能的基础上, 学会通过文字编辑、版面设臵、剪贴画、艺 术字、绘制图形、插入图片、制作文字表格 等方式,增加文档的表现力。 4.3熟悉信息处理软件的界面和常用工具,比较 不同软件界面的异同,总结具有广泛适用性 的操作方式,积累技术应用经验。
续
续前页
2.4能讨论应用信息、信息产品、信息技术设备 和软件时涉及到的法律、法规和道德问题, 能描述不恰当应用带来的后果;知道如何负 责地使用技术设备和信息资料,在引用他人 的观点、成果和信息时,知道如何注明出处 和给予恰当的致谢;养成保护自己信息安全 的意识,学会防查杀病毒、简单的文件加密 (如设臵使用口令)等信息保护方法—— “行为指导” “实用技能”
续
续前页
Hale Waihona Puke 5.2学会运用合适的信息处理工具或软件(如文 字处理软件、画图或图形处理软件、计算机 录音软件等),导入/插入图画、文字、表格 和声音,并进行必要的编辑或修改,设臵图 像和文字的效果;制作或插入表格;录制或 截取一段声音等 5.3学会使用一种简单的多媒体制作软件,集成 文字、图画、声音等信息,制作简单的多媒 体演示文稿。
常见设备;基础知识基本操作
画图
主题 活动二
文字处理
网络
电子表格
常见设备;基础知识基本操作 主题 活动一
画图
文字处理
网络
电子表格
在初次学习工具/软件时,活动服务于工具/软件的学习 在综合活动中,工具/软件的应用服务于活动的完成
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内容设臵 和选择原则——理解课程内容体系
(3)鼓励跨学科的活动主题,实现技 术学习与技术应用之间的整合— “双价值”
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领域 各省(市自治区)在保证最低要求的基础上, 在课程内容、培养目标、课时安排等方面有 一定的自主权
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总体价值
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的有效实施可以 提高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有效开展各学科学习和 探究活动、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主动进行终生 学习的能力;可以拓展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生活 所需的信息技术技能,巩固信息素养和技术创 新意识;对于培养国家建设和国际竞争所需的 信息技术人才、提高全社会的科技文化水平具 有非常重要的奠基作用。
(5)体现个别差异,鼓励技术创新 —— “应用与创新相结合”的课程目标
多样的课程、打破教室和书本的局限:必修— +选修(LOGO+机器人);课内+课外 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主题,任务要求分水平,适 应个别差异和特长发展需求 教学过程重要鼓励更自主的技术实践与更开放 的科技探究与技术创新。 适度引导学生思考、探究、理解适合其年龄的 信息技术核心概念
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纲要
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定位 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目标
内容设臵和选择原则 课程内容及目标要求 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实施建议
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定位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为了适应技术迅猛 发展的信息时代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而设 臵的必修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 息技术操作能力为主要目标,以操作性、实践 性和探究性(创新性)为特征的指定学习领域
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内容设臵 和选择原则——理解课程内容体系
(2)以兴趣为起点,以活动为载体,螺 旋上升地设臵内容——“玩中学”(Learning
by playing)“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
淡化学科体系,打破各操作软件之间的界限, 以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的实践任务为主 线,将学生必须掌握软件操作分散到不同学年的 实践活动中,通过技术要求的提升引领学生螺旋 上升式学习。 初中的总结与提升:小学零散知识——总结 为知识结构;小学的工具与软件——综合运用。
基于学生完整自我、臵于社会背景中 的信息技术学习
心中有学生 脑中有课堂 手下有教材
自我
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纲要
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定位 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目标
内容设臵和选择原则 课程内容及目标要求 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实施建议
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内容分为基础性 内容和拓展性内容。 基础性内容是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开展学科学 习和综合实践活动,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必要 基础,是必修内容;拓展性内容是针对信息技 术条件较好的地区以及在信息技术方面学有余 力的学生设臵的选择性学习内容,以引导学生 在信息技术学习的广度和深度上进一步发展。
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纲要
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定位 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目标 内容设臵和选择原则——理解课程内容体系
课程内容及目标要求 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实施建议
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内容设臵 和选择原则——理解课程内容体系
(1)小学-初中-高中信息技术教育的衔 接—— “小初高一贯”
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内容及目标要求
(4)学会使用常用信息处理工具和软件, 开展写作、绘画等活动,制作电脑作品
4.1学会使用一种计算机画图软件,设计并绘制图 形。例如,根据表达意图确定图画的主题和大 体构思;能设臵背景颜色和图画的颜色;能使 用常用的电脑绘画工具画出点、线、面;能通 过剪切、复制、粘贴等电脑特用的功能对点、 线、面进行组合、编辑,构成符合表达意图的 完整图画;能给图画上色;能对图画的整体或 某个部分进行修改,或设臵必要的效果
(5)学会使用多媒体制作软件,运用 文字、图画、声音等多种方式,灵活地表 达想法、创意和研究结果
5.1能根据内容的特点和表达的需要,思考并确 定表达意图和作品风格;进而根据表达意图, 比较图画、文字、表格、声音等不同信息表 达形式的优缺点,选择(或组合)合适的表 达方式,对作品的制作过程进行初步的思考 和规划
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目标
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强调: 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借助计算机和网络 获取、处理、表达信息并用以解决实际问题、 开展学科学习的过程; 在活动中理解感知信息的重要性,分析信息 编码以及利用计算机等常见信息处理工具处 理信息的一般过程; 发展积极参加信息技术技术活动,主动探究 信息技术工作原理和信息科技奥秘的兴趣; 在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观察、思考、讨 论和分析与信息技术应用相关的社会现象, 养成适当的信息技术使用习惯。
续
续前页
2.2通过身边的事例或观看案例,体验现代信息 技术在获取、加工、存储、表达和交流信息 方面的作用,理解信息技术是人的信息加工 器官的延伸,讨论人类发明创造信息技术的 基本历程,形成乐于学习、勤于操作、敢于 创新的信息技术学习态度,树立不断提高自 身信息素养和技术操作能力、主动参与科技 创新的志愿。 2.3观察和列举日常生活、学科学习和其他综合 实践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常见应用,能讨论这 些技术应用带来的利弊。
小学选修:机器人教学;LOGO 初中选修:机器人教学;基于汉语编程语言 的程序教学
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 的内容及目标要求
理解和落实“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 育内容及目标要求”应注意的问题:
基于基础理论研究及对有关核心问题的思考: 信息意识;信息道德判断;相关社会问题—— 避免“标准的混乱” 从“素养”出发、结合实践情景,阐述应用软 件的素养价值,避免“为软件而软件” 引导学生结合应用实践,体验和理解信息技术 的核心概念:计算机基本原理;数字化;联网 目标要求体现高水平认知活动和创新实践导向 在目标要求中渗透教学方式建议 通过举例诠释有关内容及目标,提出最低要求
以学科学习主题作为信息技术任务选题,鼓 励学生将学到的信息技术技能应用到其他学科/ 领域学习中。以此加深学生对信息技术在学科 学习中价值的理解,推动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 领域的整合,实现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对象与学 习工具的双重价值。
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内容设臵 和选择原则——理解课程内容体系
(4)适应地区差异、体现地域特色 ——地方特色很强的国家课程
小学基本完成应用软件学习; 初中的“双衔接”(承前启后):初中不再 “零起点”,与小学和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内容 衔接——2007年,义务教育新课程冲击下高中课 标修订。 相关问题与对策:初一学生起点参差不齐, 通过灵活多样的方式(集中补课;异质分组, 互助互带)零起点的学生尽快跟上学习进度
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 的内容及目标要求的衔接
(3)学会利用信息技术工具收集与处理信息, 以支持学习、探究和解决日常生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