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中国说》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少年中国说》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结合时代背景,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2、理解中国少年与少年中国的关系,体会作者的爱国之情。
3、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词语和句子的含义和作用。
4、理解比喻论证和类比论证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
1、诵读课文,体会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及四字短语在表达思想感情方面的作用。
2、背诵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为了祖国的繁荣而积极进取的爱国心与责任心。
教学步骤:
一、导入
播放电视连续剧《霍元甲》的主题曲,从歌词“昏睡百年,国人渐已醒”人手,引出梁启超先生,再由“戊戌变法”过渡到课文。
戊戌变法指1898年(农历戊戌年)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改良主义者通过光绪皇帝所进行的资产阶级政治改革,主要内容是: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这次运动遭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的强烈反对,这年九月慈禧太后等发动政变,光绪被囚,维新派遭捕杀或逃亡国外。历时仅一百零三天的变法终于失败。也叫戊戌维新、百日维新。
二、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县人。早年极力鼓吹变法维新,是我国19世纪资产阶级改良主义变法维新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在文学方面,他提倡“诗界革命”、“小说界革命”等,对当时的文学创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开白话文风气之先。著有《饮冰室合集》。
“戊戌变法”失败后,梁启超流亡日本,创办《清议报》,大力介绍西方近代资产阶级政治学说,批判封建专制主义。《少年中国说》就是当时发表在《清议报》上的一篇著名文章。此文影响颇大,被公认为梁启超著作中思想意义最积极,情感色彩最激越的篇章,作者本人也把它视为自己“开文章之新体,激民气之暗潮”的代表作。
三、阅读课文,自己查字典扫除文字障碍,疏通文意。
1、教师范读课文。
2、学生齐读,教师正音。
3、学生根据注释自译课文。
4、学生翻译课文,教师根据具体情况及时纠错。
四、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强烈的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热情。(全班齐读)
五、理清思路,理解内容。
1、用简要的语言概括各个自然段的基本内容。
文章结构:第一段:提出本文的论题,标明作者对“少年中国”的理想和追求。
第二段:通过老年人和少年人性格的对比来说明国家的强弱。
第三段:展望中国的美好前途,号召少年们担当起振兴祖国的责任。
2、在第一自然段中,作者说:“一则曰老大帝国,再则曰老大帝国”,这“一”、“再”表现了日本人的什么看法,作者对此持什么态度?
表现了日本人对我国的蔑视和偏见,作者对此持否定态度。
3、朗读第二段,思考以下问题:
从哪几个方面把老年人和少年人性格做了对比?其目的是什么?
对比一
老年人:常思既往——生留恋心——保守——永旧
少年人:常思将来——生希望心——进取——日新
对比二
老年人:常思既往——事事已经——照例
少年人:常思将来——事事未经——破格
对比三
老年人:常多忧虑——灰心——怯懦——苟且——灭世界
少年人:常好行乐——盛气——豪壮——冒险——造世界
对比四
老年人:常厌事——无可为者
少年人:常喜事——无不可为者
对比五(比喻)
老年人:如夕照、瘠牛、(僧、字典、鸦片烟、别行星之陨石、埃及沙漠之金字塔、秋后之柳、死海之潴为泽)
少年人:如朝阳、乳虎、(侠、戏文、泼兰地酒、大洋海之珊瑚岛、西伯利亚之铁路、春前之草、长江之初发源)
通过前两个对比,歌颂了少年人敢于破格、能改造世界和勇于作为的精神。
对比四则是一连串的对比性质的比喻,显示了作者“心目中”的“少年中国”所具有的基本特点。
4、齐读第三段,说说二三段的关系。
五、小结。
本文作者把封建的古老中国和理想的少年中国作鲜明的对比,热情歌颂少年勇于改革的精神,批评消极保守思想,鼓励人们肩负责任,发奋图强。表现作者热切盼望祖国繁荣富强,并且对中国的未来满怀希望。我们作为新世纪的青少年,更应该努力学习,勇于作为,为将来建设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欢迎您的下载,
资料仅供参考!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课件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