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精灵
苏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8上《都市精灵》 免费课件 ppt
![苏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8上《都市精灵》 免费课件 ppt](https://img.taocdn.com/s3/m/864a06c16137ee06eff91849.png)
都市精灵
歌曲:《一个真实的故事》
走过那条小河,你可曾听说,有一位女孩,她曾经来过,走 过那片芦苇坡,你可曾听说,有一位女孩,她留下一首歌,为何 片片白云悄悄落泪,为何阵阵风儿为她诉说,还有一群丹顶鹤, 轻轻地,轻轻地,飞过。 走过那条小河,你可曾听说,有一位女孩,她曾经来过,走 过那片芦苇坡,你可曾听说,有一位女孩,她再也没有来过,只 有片片白云为她落泪,只有阵阵风儿为她诉说,还有一群丹顶鹤, 轻轻地,轻轻地,飞过。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不同城市的对比
通过对比,倡导每座城市应该有自己钟 爱的小动物,倡导人类应该与鸟、鱼、兽友 好相处,和谐共存。
1、如果你是一个令人喜爱的都市精灵,
你能给城市生活带来哪些好处?
2、作者运用对比的写法,为我们展示了
几幅反差强烈的生活图景。你能找出几幅,并
说说作者这样写的用意? 3、如何理解“城市里有没有鸟、鱼、兽,
倒是一个不错的衡量标准,首先是衡量人类意
识的自觉程度,其次是衡量生活环境质量的优
劣程度。”?
城市的“一个不错衡量标准” 指的是
“ 城市有没有鸟、鱼、兽”
来衡量 “人类意识的自觉程度” 、“生活环境质量的优劣 程度” 作者认为: 衡量城市的标准不应以经济产值和人均收入,而是
以有无其他精灵作为衡量城市的标准。
都市精灵
舒 乙
1、读准下列生字词
栖(qī)息
黄鹂 (lí 鹈鹕(tí ) 老鸹(guā) ) hú
围剿 (jiǎo)
硕(shuò)大 肆(sì )无忌惮(dà n) 2、通读课文,思考问题:
“都市精灵”中的“精灵”,原指反抗上天的
恶魔,你读课文后是否有了新的想法?
《都市精灵》节选阅读理解及答案
![《都市精灵》节选阅读理解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35e460b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fa.png)
《都市精灵》节选阅读理解及答案《都市精灵》节选阅读理解及答案【原文】《都市精灵》节选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任何一个原始城市必然有鸟有鱼有兽,因为同在一个蓝天之下,同饮一江水,共同生长在一块土地之上;只是,由于人类的霸道和生存环境的不断恶化,鱼、鸟、兽渐渐退避三舍或渐渐灭绝。
这么看来,城市里无鸟无鱼无兽未必是好事。
换句话说,城市里有没有鸟、鱼、兽,倒是一个不错的衡量标准,首先是衡量人类意识的自觉程度,其次是衡量生活环境质量的优劣程度。
如此说来,“孤城寡人”并不正常,虽然,已经司空见惯,习以为常了,倒是“与狼共舞”这个漂亮而荒诞的词组更具有现代意识。
【问题】11.作者为什么要强调“同在一个蓝天之下,同饮一江水,共同生长在一块土地之上”这一内容(2分)答:12.为什么说“城市里有没有鸟、鱼、兽,倒是一个不错的衡量标准”?(2分)答:13.下边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用得很准确,请你联系上下文说说它们的表达作用。
(2分)任何一个原始城市必然有鸟有鱼有兽答:14.你是怎么理解“与狼共舞”所体现出来的现代意识的?作者在这里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答:【参考答案】11.强调作者的观点:人与动物应和睦相处。
12.环境保护非’常重要,它关系到人类的生存、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等大问题,城市里没有鸟、鱼、兽,可以衡量人类意识的.自觉程度,衡量生活环境质量的优劣程度。
13.“原始”一词表明城市初建时,人与鸟、鱼、兽是共处的,只是由于人类的霸道才导致生存环境的恶化。
14.“与狼共舞”就是与鸟、鱼、兽友好相处,实质上是城市环境优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标志,表达了作者要求优化生活环境的需要。
都市精灵教案
![都市精灵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221166c25c52cc58bd6be67.png)
人类有没有自觉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有没有与野生动物和谐共处的意识。
衡量生活环境质量的优劣程度
都市野生动物渐渐减少,也正反映了都市环境质量下降
五、探究学习,赏文析语
(一)精读课文理解内涵
作者运用对比的写法,为我们展示了几幅反差强烈的生活图景,请你从中找出几幅,并且分别给他们拟一个标题,说说作者这样写的用意。
四、评价语言,机制灵活,适时恰当,让学生“活”起来。
教育艺术的本质应在于唤醒、激励,鼓励是教育的法宝,是最廉价的润滑剂。得到他人的肯定是每一个学生的心理需要。哪怕是别人一个小小的肯定,也能使他们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激发起他们的内部动力,发挥他们的自身潜能。而老师富有激励性、鼓舞性的评价语言,就不仅能使学生得到充分尊重,还能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体会思考、交流的快乐,感受学习的魅力,进而有效促进他们的学习。在这节课中授课人灵活运用教学机智,将预设性语言和随机性语言结合起来,临时调整原先预设的口语流程,巧妙地对学生进行评价,使课堂气氛很活跃。
八、课后作业:
我们潍坊是世界著名的风筝都,根据你已掌握的环保知识,请以一名中学生的名义向本市市长写一份建议书,建议城市建设时还应注意哪些方面,从而使我们潍坊更加魅力四射,声名远扬。
要求:建议内容要具体,指出问题要有理有据,
改进意见要切实可行。
教师寄语:
同学们,生命的每种形式都是独特的,不管它对人类的价值如何,都应当受到尊重。我们与动物同享一片蓝天,共有一个家园。让我们每个人用良心关爱生命,用行动拯救家园,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学情分析
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问题,是当前人们愈来愈关注的话题,对于初二学生来说,他们已经有自己的见解和想法,但他们的思维还处在形象思维向理性思维的过渡阶段,他们喜欢生动可感的文章。如何让学生走进这篇散发着理性光辉的散文,如何让学生接受作者所传达的关于“人与环境”的深邃思想,就是教师要致力解决的问题。
《都市精灵》公开课教案
![《都市精灵》公开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9929e5e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ac.png)
《都市精灵》公开课优秀教案第一章:课程介绍1.1 课程背景《都市精灵》是一门关于城市生态和野生动物保护的公开课,旨在让学员了解城市中的野生动物,提高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1.2 课程目标通过本章学习,学员将了解《都市精灵》的课程背景和目标,熟悉课程内容,激发学习兴趣。
1.3 课程内容本章将介绍《都市精灵》的课程大纲,包括城市生态、野生动物保护、案例分析等环节。
第二章:城市生态2.1 城市生态概念讲解城市生态的定义、特点和重要性,使学员对城市生态有基本的认识。
2.2 城市生态因素介绍城市生态中的各种因素,如生物、非生物、人类活动等,帮助学员了解城市生态的复杂性。
2.3 城市生态问题分析城市生态中存在的问题,如生物多样性降低、环境污染等,引导学员关注城市生态问题。
第三章:野生动物保护3.1 野生动物保护概述介绍野生动物保护的基本概念、目的和意义,让学员了解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
3.2 野生动物保护方法讲解野生动物保护的方法和措施,如设立保护区、禁止非法捕猎等,帮助学员掌握保护野生动物的途径。
3.3 我国野生动物保护现状及挑战分析我国野生动物保护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引发学员对野生动物保护的思考。
第四章:案例分析4.1 案例一:城市中的鸟类以城市中的鸟类为例,分析鸟类在城市生态中的作用,探讨如何保护城市中的鸟类。
4.2 案例二:城市中的哺乳动物以城市中的哺乳动物为例,分析哺乳动物在城市生态中的作用,探讨如何保护城市中的哺乳动物。
4.3 案例三:城市中的爬行动物以城市中的爬行动物为例,分析爬行动物在城市生态中的作用,探讨如何保护城市中的爬行动物。
第五章:课程总结与展望5.1 课程总结回顾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帮助学员巩固所学知识。
5.2 课程展望展望《都市精灵》课程的未来发展,鼓励学员积极参与城市生态和野生动物保护工作。
第六章:互动讨论6.1 话题一:城市生态与野生动物的相互影响引导学员讨论城市生态对野生动物的影响,以及野生动物对城市生态的作用。
《都市精灵》教案设计
![《都市精灵》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cdf6afc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a9.png)
《都市精灵》教案设计教案设计:《都市精灵》教案目标:1. 了解和理解短篇小说《都市精灵》的主要内容和意义;2. 掌握解读短篇小说的基本技巧;3.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约10分钟)1. 引入故事背景:简单介绍都市精灵的故事背景和情节,激发学生对故事的兴趣。
2. 提问:你对都市精灵这个词有什么理解?期待学生的回答,并引导他们对“精灵”的思考。
二、阅读与理解(约30分钟)1. 分组阅读:将学生分为小组,每组成员轮流阅读短篇小说《都市精灵》。
2. 组内讨论:每个小组在阅读完毕后讨论故事的主要情节、角色特点和故事的隐含意义。
3. 分享讨论:每个小组选派一位代表分享他们的分组讨论结果,并与其他小组进行交流和比较。
三、深入解读(约40分钟)1. 角色分析:分析故事中的主要角色,并探讨他们在故事中的作用和象征意义。
2. 主题讨论: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的主题,并进行集体讨论。
3. 文学形式分析:分析短篇小说的叙事手法、结构安排和语言运用等方面。
四、写作与表达(约30分钟)1. 选取一个角色或主题:请学生选择他们最感兴趣的角色或主题,并写一篇短文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想。
2. 互相交流:学生之间进行互相交流、点评和意见交换,帮助彼此完善文章。
五、总结与反思(约10分钟)1. 总结教学要点:回顾并总结本节课的教学要点,确保学生对故事有全面的理解。
2. 反思教学效果:鼓励学生反思和评价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提供改进意见和建议。
教学评估:1. 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2. 学生的小组讨论结果;3. 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拓展延伸活动:1. 分组表演:学生可结合短篇小说内容,进行相关角色扮演和剧场表演,增强学生的情感参与和表演能力。
2. 创作续篇:鼓励学生以《都市精灵》为背景,自己续写故事或者创作相关作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写作能力。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学生能够全面了解和理解短篇小说《都市精灵》的内涵和意义,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舒乙《都市精灵》全文阅读
![舒乙《都市精灵》全文阅读](https://img.taocdn.com/s3/m/16dbb186866fb84ae55c8d3a.png)
舒乙《都市精灵》全文阅读都市精灵舒乙我工作的地方以前是清朝太后的行宫,里面有一个古树参天的大院子,幽雅得很。
由于游人稀少,常有鸟儿飞来栖息,最多的是喜鹊和灰喜鹊。
喜鹊多是成双成对,而灰喜鹊则成帮成伙,一来就是一大群,它们高高地在树枝上跳来跳去,飞来飞去,叫来叫去,非常活跃,为这座学府式的大庭院带来了一派生机和欢快。
我常常带领国内外参观者丫在树下指着嬉戏的鸟儿们,说:“瞧,这是我们的一景!”碰巧了,还能看见一只小松鼠。
在北京,在喧闹繁忙的三环路旁边,居然有野生的小松鼠,简直是奇迹。
它是打哪儿来的呢?太奇怪了。
我常常感叹生物界生命力之顽强,于是我又又常常说:“现代文学馆还有一宝,一只小松鼠。
“听者无不惊讶,点头称赞,都觉得小松鼠长在北京城里真不容易。
其实,仔细观察,能发现,一年四季,有许多品种的鸟会轮流光顾我们这个大院子,不过多半只是一只或一双;它们中有啄木鸟、百灵鸟、小黄雀、黄鹂,还有一种体型特别小巧的鸟只及小麻雀的一半大,歌可是唱得很好听。
一听见它歌唱,我会立刻扔下笔,跑到院中去看它,听它那动人的鸣叫,以为是难逢的幸事。
冬天,在院中,在很高很高的枯枝上,常蹲着一对硕大的乌鸦,连大嘴都是漆黑的。
它们并不叫,呆呆地蹲着,居高临下地瞧着这忙碌的大城市,像两个孤独而寂寞的旁观者。
现在,在北京,连乌鸦都久违了。
几十年前,我小的时候,老鸹是北京一景。
清晨,成群飞向城外,在乡下地里觅食;黄昏,成群飞回城里,在城里类似万寿寺这种多树少人的深宫大院里过夜。
数量之多,达到遮天的地步,一飞就是乌压压一大片,总有几百上千只,叫着闹着,给清冷的天际增添了一点无序的伴奏。
它们很准时,人们按着它们飞出飞进的钟点劳作休息,倒真能起到生物钟的作用。
我常为现在我院中的那两只大呆鸟感到难过,它们似乎已经没有了日升飞出日落飞回的习惯,大白天都蹲在城里无所事事,而且也不敢肆无忌惮地大叫,老鸹不老呱了,怪可怜的。
其实,每座城市都有每座城市钟爱的小动物,而且形成传统,是它的一种标志和象征。
《都市精灵》说课稿
![《都市精灵》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7026d57ba417866fb84a8e1f.png)
《都市精灵》说课稿一、说教材《都市精灵》是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1篇课文,该单元以“人与环境”为主题展开。
《都市精灵》是一篇随笔,文章分别从时间和空间上展开联想,着力描述若干个大都市中人与动物精灵同生共处的景象,主旨鲜明地提出了都市中人应当与鸟、鱼、兽共处的观点,表达了优化生活环境的强烈愿望。
文章语言韵味悠长,讲究形象生动和情理兼美,具有鲜明的语言特色。
根据教材特点、学生心理、智力发展水平以及他们的知识经验和情感需求,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依据新课标中“知、过、情”三个维度,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重难点确定为:教学目标1、学习本文运用描写和议论等表达方式,展现人与其他生灵共处的景象,揭示其中深义。
2、理解作者提出的自然界的其他生灵也应该得到尊重和保护,人类应与之友好相处的思想。
1、重点:语言具有诸多特色。
2、难点:运用描写和议论等表达方式。
二、说教法和学法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
基于此,我准备采用的教法是讲授法、点拨法,并适当运用目标导学法、情境激学法。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学法上,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的学法是朗读法、讨论法、比较法和勾画圈点法。
★此外我准备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三、说教学过程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我准备按以下五个环节展开。
环节1导入新课,我设计的导语:(先放腾格尔的《天堂》然后导入):蓝蓝的天空,绿绿的草地,还有那洁白的羊群,这才是我们人类的天堂。
在那高楼林立的现代都市,是否也有这人间天堂?今天我们就随着现代作家舒乙走进《都市精灵》,去看一看都市中还留存有哪些动物,也去感受人和自然的关系。
(板书课题)环节2落实基础,整体感知首先,教师请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解决字词问题,教师有针对性的对某些容易读错写错的生字词进行指导,例如()。
这为学生阅读文本扫清了障碍,也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的特征。
《都市精灵》教案
![《都市精灵》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f870aef866fb84ae55c8dee.png)
《都市精灵》教案《都市精灵》教案1知识与能力:1.品味__富有感情的语言,明确生动的描写和精辟的议论对表达__中心的作用。
2.学习__通过对比手法来表现主题。
3.引导学生联系社会实际和自己的体验,畅谈和建立起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感知,体会人与动物和谐共处之美。
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体会作者的观点和情感。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激发善心、爱心、尊重和保护自然界的生灵,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感情和思想。
教学重点1.生动的描写与精辟的议论对表达__中心的作用。
2.学习__通过对比手法来表现主题。
教学难点1.对和谐画面的理解。
2.引导学生联系社会实际和自己的体验,畅谈和建立起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教学方法:欣赏感知法、自主、合作、探究法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内容及步骤:课前准备:播放旧金山海鸟捕鱼的视频一、导入师:同学们,还记得这样的诗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师生共诵)这些诗句都展现了鸟语花香、春意盎然的画面。
是呀,曾经,一处浓阴,三五声鸟鸣,把我和喧闹的世界隔开,一洗身上的疲惫和心上尘埃。
但是近来有几次,我竖着耳朵谛听,只有车辆急促的喇叭声和工地上机器的轰鸣声。
我似乎很久没有听到鸟声了。
(停顿)这一刻,我怀念起鸟声,就像怀念远走他乡的最亲密的朋友。
在喧闹和寂寞的都市中,有一位先生和我们有着一样的怀念和渴望。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学习舒乙">习舒乙先生的《都市精灵》。
(板书:都市精灵)二、介绍作者和检查预习积累词语师:哪位同学为大家介绍一下舒乙">舒乙先生?作者:舒乙,老舍之子。
任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以散文、传记创作为主,已出版《我的风筝》、《老舍》、《现代文坛瑰宝》等专著13部,获“十月优秀散文奖”等奖项。
钟爱荒诞? 无所事事? 肆无忌惮? 退避三舍?? 孤城(家)寡人司空见惯三、整体感知,初识精灵。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都市精灵》教案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都市精灵》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951b86b51e79b896902261c.png)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都市精灵》教案
4、如此说来,孤城寡人并不正常,倒是与狼共舞这个漂亮而荒诞的词组更具有现代意识。
(四)走近文本,揣摩结构
1、作者介绍了哪些城市的哪些精灵 ?
2、作者对这些精灵分别流露了怎样的情感?
3、谈谈文章结构安排的妙处?7
(五)探究文本,品味语言
文章有人与精灵友好相处的精彩画面的描写,有人与自然和谐如何相处的议论,你觉得哪一处描写生动、哪一处议论精辟,说说理由。
(六)一课一得
本文是一篇随笔,是散文的一种,它篇幅短小,表现形式灵活自由,可以抒情、叙事、描写或评论。
形:材料的丰富性和结构的条理性
多种表达方式的运用
神: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散文的特征:形散神不散
(七)拓展延伸,合作学习
1、结合几幅图片,flash动画谈感受。
2、说说生活中人与自然的和谐之处或不和谐之处。
(八)布置作业:
1、同步完成导学;
2、小实践:关于禽流感的调查报告。
(从产生的根源、危害、预防、教训等方面着手)
五、板书设计:
都市精灵
现在的北京鸟、小松鼠
惋惜
过去的北京麻雀、老鸹、燕子怀念
昆明红嘴鸥
羡慕
上海鸽子
佩服
旧金山海鸟、海兽
向往
联想丰富,取材广泛。
语文八年级上苏教版520《都市精灵》课件(53张)
![语文八年级上苏教版520《都市精灵》课件(53张)](https://img.taocdn.com/s3/m/1cce1706ff00bed5b9f31d34.png)
读书卡片(一)
字词积累:
shè 退避三舍 tí hú 鹈鹕 dà n 肆无忌惮 lí 黄鹂
fǎn • 流连忘返 shuò • 硕大 dà n • 荒诞
guā 老鸹
jiǎo
围剿
mǐn
抿
你觉得还有哪些易读错, 易写错的词,提出来提 醒大家。
读书卡片(一)
词语解释:
精灵: 指反抗上天统治的恶魔。 围剿: 包围起来用武力消灭。 景致: 风景。 恣意妄行,毫无顾忌。 肆无忌惮: 退避三舍:比喻对人让步,不与相争。 指与坏人周旋或狼狈为奸。 与狼共舞:
随笔也不受字数的限制,篇幅长短皆由内容而定。
写随笔最重要的是要表达出写作的意图:或者是 一种快乐的心情,或者是一点小感悟,或者是一个新
观点……
老师寄语:
一个城市如果缺少了鸟鱼兽,整个城 市就会缺少灵性,没了灵魂,丧失文明。 我们希望“与狼共舞”局面的出现,而不 愿看到“孤城寡人”惨剧的发生。善待自 然,优化环境,让我们共同努力,珍爱这 些精灵,维护人类的文明吧!
主 旨
作者有感于某些现代都市
连鸟雀也不见的现实状况,提
出都市中人应当与鱼、鸟、兽
共处的观点,表达了作者优化
生活环境质量的愿望。
精灵们的生活是如此活灵活 现,妙趣横生,你体会到作者丰
厚的语言功底吗?(说说语言精
彩在哪里?)
(1)生动的描写;
作者描写了好几处人们与“都市 精灵”友好相处的精彩画面,你觉得 哪些词、句的描写得生动、富有表现 力,说说理由。
资料1:舒乙的北京情结
我这些年一般在我的业余 工作中有很重要的一项就是我也 投入到文化遗产保护中来了。其
中我对保护北京历史文化名城提
过很多建议,也发表过相当尖锐 的批评。但是我觉得后来很好, 这些专家的意见,包括我个人的 意见,很大一部分被现在政府的
初中语文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人与环境二十都市精灵 优秀
![初中语文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人与环境二十都市精灵 优秀](https://img.taocdn.com/s3/m/724beebd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83.png)
《都市精灵》教案设计执教:泰兴市古溪初中孙爱军一、教案背景1.学段:八年级2.学科:语文3.课时:1课时4.学生课前准备:(1)预习课文,疏通字词,扫清文字障碍,熟悉课文内容。
(2)学生已有网络搜索的能力,学生可通过互联网搜索搜集并整理作者的相关介绍,以及搜索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主题的广告词、倡议书等课外知识。
二、教学课题:《都市精灵》“用心感受优质生活,用爱共建和谐环境”——《都市精灵》是一篇融记叙、抒情、议论于一炉之随笔。
文章用现在北京的“一景”、“一宝”,动物稀有而珍贵的现象开篇,与几十年前的北京“成群”“遮天”的现象纵向对比,又与其它拥有标志性动物的都市横向对比,以此抒发作者情感,发表作者观点,提出“与狼共舞”的都市生活,优化生存环境。
学生通过课文的学习,感受作者在文中提出的人与动物共处的观点和态度,正确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体会文中运用生动的描写和精辟的议论表现观点的方法,进而掌握其写作方法。
三、教材分析《都市精灵》是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的主题词是“人与自然”。
《都市精灵》是舒乙先生的一篇随笔,课文揭示了现代都市不见鸟雀的现实,表明现代文明的发展要考虑人与自然的和谐,要对自然界的生灵给予保护和尊重,以优化人类的生活环境。
教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①感受作者在文中提出的人与动物共处的观点和态度。
②体会文中运用生动的描写和精辟的议论表现观点的方法。
③了解人类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增强保护动物的意识。
2.过程与方法:①诵读品味,在揣摩中主动发现,解决问题。
②讨论交流,在合作互动中加深理解。
③比较阅读,在探究中拓展延伸。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增强学生保护动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
教学难点:叙述议论中作者观点的表达和感情的流露。
课文重点与难点的理解是否透彻,关键在于对课文的内容和知识的外延分析是否透彻。
开课前我在网上搜集了许多关于《都市精灵》的教学素材,深入分析教学的重点与难点,确定了该课的教学形式和方法。
《都市精灵》ppt课件(10页)
![《都市精灵》ppt课件(10页)](https://img.taocdn.com/s3/m/06b28302ba1aa8114431d973.png)
栖(qī)息 黄鹂 (lí ) 鹈鹕 (t í hú ) 老鸹(guā) 硕(shuò)大 肆(sì )无忌惮(dà n) 围剿 (jiǎo)
初读课文
(用哪几个都市?展现了哪些可爱的 精灵? 2、 这些精灵的存在给人类带来哪些益处? 3、作者对昔日的北京、上海、昆明,旧金山及 现在的北京,分别持怎样的态度和感情?这说 明了什么?
北京城今昔对比
过去 乌鸦“遮天蔽地”“成群结队” “一飞就是乌压压一大片,总是几百上千只” 如今 “连乌鸦都久违了”、 “居然有野生的小松鼠,简直是奇迹” 听到鸟几动人的呜叫,以为是难逢的幸事 “连乌鸦都久违了” “院中的大鸟大白天无所事事,而且不敢肆 无忌惮地大叫,老鸹不老呱了,怪可怜的。 成千上万红嘴鸥飞来过冬 城市广场上放养鸽子 许多城市可以称得上是小松鼠王国、野鸭 子王国、鹿的王国。
都市精灵 都市精灵
舒乙 舒乙
设计制作:牛塘中学
舒乙:老舍的长子, 满族。著名作家,文 学评论家。现为全国 政协委员,中国现代 文学馆馆长。现在已 出版了《我的风筝》 《小绿棍》、《梦和 泪》等11本著作。
关于随笔
本文是一篇随笔,是散文体 裁的一种,它篇幅短小,表 现形式灵活自由,可以抒情、 叙事或评论。
北京
不同城市的对比
昆明 上海 美国
通过对比,倡导每座城市应该有自己钟爱 的小动物,倡导人类应该与鸟、鱼、兽友好 相处,和谐共存。
作者认为每座城市都应该有自己钟 爱的小动物,你赞成这一观点吗? 你认为怎样才能使都市拥有更可爱 的动物?
老师推荐
Gross
National Happiness GDP-----GNH
现在的北京 老北京 现在的北京
可惜 怀念 伤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都市精灵》
连云港灌云初级中学崔素云 222200
教材简析
《都市精灵》是一篇随笔,揭示了现代都市不见鸟雀的现实,表明现代文明的发展要考虑与自然和谐,即使是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现代都市,也要对自然界的其他生灵给予尊重和保护,以优化人类的生活环境。
文章联想丰富,具有教强的知识性和趣味性,学生对本文主题的理解不是很难。
因此应首先让学生诵读课文,深入文本揣摩作者的观点,感受作者的情怀,体味文章语言蕴含的情感和道理。
其次要引导学生联系社会实际和自己的体验来正确认识文中所提出的问题,真正从思想上建立起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教学目标
1、能通过朗读说出“精灵”在文中的含义。
2、能找出文中的对比并指出对比的作用。
3、能针对文中的抒情和议论句发表自己的看法。
4、能联系现实谈谈人类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
教学重点
1、正确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
2、能针对文章中的抒情和议论句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有首歌中唱到“我是一只小小鸟,我想飞,可飞不高,寻寻觅觅想投进温暖的怀抱,可幸福哪里找?”小鸟为何发出如此哀鸣,是谁阻碍了它在蓝天的自由飞翔,是谁让它失去了温暖的家园?带着疑问我们一起走进舒乙的随笔《都市精灵》。
二、感情朗读,走近“精灵”。
1、“精灵”的本义是什么?
(学生思考、交流。
)
原指反抗上天统治的恶魔。
2、文中的精灵指什么呢?通过朗读来理解。
要求:
(1)放声朗读,读准字音,读出感情。
(2)联系课文内容说说你对“精灵”一词的新认识。
(组织学生朗读,思考、交流、评价)
文中‚精灵‛指可爱的动物,主要写到喜鹊、乌鸦、红嘴鸥、鸽子、海兽、海鸟、小松鼠。
它们活泼机灵、讨人喜爱,给都市生活增添情趣。
三、潜心研读,善待“精灵”。
可爱的动物给都市生活带来了生机和活力,本应在人们的百般宠爱中快乐无忧地生活着,可事实并非如此。
情境
1、潜心研读课文,以北京老鸹的口吻叙述家族的遭遇。
要求:
(1)给北京老鸹起个自己喜爱的名字。
(2)讲清老鸹前后不同的生活状况。
(3)交代清不幸遭遇的原因。
(4)以书本知识为主,课外知识为辅。
(5)声音响亮,充满情感。
(组织学生圈点勾画、自言自语准备。
交流,评“最佳老鸹”)
北京城昔日乌鸦“遮天蔽地”,“成群结队,飞进飞出”热闹非凡,今日两只老鸹不呱寂寞惨淡,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在对比中引发人们对环保问题的深思。
2、作者运用对比的写法,为我们展示了“精灵”反差强烈的生活图景,请你从中再找出几幅,分别给拟个小标题,并有感情地朗读,说说作者这样写的意图是什么。
教师示范:朗读第四、第五段中老鸹今昔生活对比的语段,拟小标题“北京乌鸦难见”。
(组织学生圈点勾画、自由朗读、自拟小标题、交流、评价)
小标题举例:昆明红嘴鸥过冬、上海白鸽漫步、旧金山海兽海鸟打斗。
在叙事、抒情中对比鲜明地传达出作者的情感、态度:希望人们善待动物、尊重动物,与鸟、鱼、兽友好共处。
保护动物、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组织朗读第九、第十段有关语句,进一步体会叙事中蕴涵的作者的情感、态度。
)
2、作者的情感态度不仅包含在叙事、抒情中,文中的议论句更鲜明地表达了观点,包含着深刻的道理。
划出你最欣赏的一句,说说你的理解。
(组织学生圈点勾画,交流、评价)
最欣赏的句子举例:
(1)‚每座城市都应该有每座城市钟爱的小动物,而且形成传统,是它的一种标志和象征‛。
不以与城市有关的重要物件作为标志,而以小动物,突出了小动物在一个城市的重要地位,也突出了一个城市的标志和象征应该是环境的有名,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2)‚城市里有没有鸟、鱼、兽,倒是一个不错的衡量标准。
首先是衡量人类意识的自觉程度,其次是衡量生活环境质量的优劣程度。
‛不以经济产值和人均收入作为衡量一个城市的标准,而以有无其它生灵来衡量。
可见,城市拥有某种值得珍爱的小动物是多么难得而重要。
(3)‚‘孤城寡人’并不正常,虽然,已经司空见惯,习以为常了,倒是‘与狼共舞’这个漂亮而荒诞的词组更具有现代意识。
‛否定‚孤城寡人‛的现状,提倡与鸟、鱼、兽共存的现代意识,表达了优化生活环境质量的愿望。
(组织朗读这些句子,体会其中包含的精辟道理)
四、联系现实,拥抱“精灵”
情境
都市动物丰富着人们的生活,构成了都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提升了我们生活的质量。
可是这些精灵在渐渐地退出城市的舞台,逐渐地销声匿迹了,我们人类应该反省:如何对待动物、对待自然环境。
请从下列三种形式中选择你最喜爱的一种方式,为保护“精灵”贡献你的聪明才智。
1、根据你掌握的环保知识,为保护精灵献一计策。
2、为保护精灵拟一则公益广告。
3、大胆想象,描绘常州人与鸟、鱼、兽和谐共处的理想生活画卷。
(组织学生为提升城市形象,提高环保质量出金点子,描绘生活蓝图。
交流、评价)
五、畅谈感悟,珍爱“精灵”。
(组织学生谈学习本文的收获)
教师寄语:
许多动物与我们人类一样,是大自然的杰作,是生命和谐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有权利与我们一起共享生命的阳光雨露,让我们尊重这些精灵,珍爱这些精灵,共同创造城市的灵性,维护人类的文明。
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通过合作探究课文,以课题为突破口,让学生分别在文中找出“都市”、“精灵”以及相关表达思想感情的词语从而通过对比一目了然就明确文章主题,紧扣文本。
另外通过小组合作探究交流,设置了语文活动,联系生活实际,提高意识这些环节的设计,创设了情景,来引导学生品位课文形象生动的语言,体会作者寄予在文章中的美好愿望,让他们意识到自己对珍爱动物,保护环境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