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理工大学物理系
太原理工物电学院2..
科研合同经费:1470.01 万元 进 账 经 费:837.05 万元 新增可支配经费:1237.65 万元 科研项目:新增科研项目 52 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7 项, 省部级 21 项,
企业技术开发与服务项目 14 项) 发表学术论文:70 篇(SCI 收录 38 篇;EI 收录 46 篇;2 篇影响因子大于 10) 发明专利:授权 6 项国家发明专利, 申请 34 项国家发明专利 获奖:山西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类二等奖 1 项
学院现有三个本科专业, 一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点、一个交叉学科博士 学位点, 六个学术型硕士学位点, 两个专业型硕士学位点, 一个工程硕士学 位点。拥有一个省级实验示范中心, 两门精品课程, 一个山西省品牌专业, 一个山西省研究生教育优秀导师团队。现有在校本科生 396 名, 硕士生 206 名, 博士生 21 名。
凝聚态物理 39 人;光学工程 41 人;控制科学与工程 36 人; 集成电路工程 31 人;控制工程 5 人) 博士研究生: 21 人 博 士 后: 4 人
教学
全年承担教学工作量:45784.92(含三本教学工作量 13941.92) 在编教师人均教学工作量:545.06;人均本科教学工作量:463.03 承担的大学物理和物理实验教学班:253 个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2012 年度报告
组织机构
院行政
院党委
院 长:王云才 副 院 长:郝玉英 院长助理:张明江
杨毅彪
书 记:李建明 副书记:彭彦彬
办公机构
党务行政办公室:张 莉(主任) 教学科研办公室:甄 炜(主任) 学生工作办公室:冯志宇(主任) 院 团 委:秦莺莺(书记)
刘小平 李维强 周颖娟
2012 年, 学院科研合同经费共计 1470.01 万元, 进账经费 837.05 万元, 新增可支配经费 1237.65 万元。 新增科研项目 52 项, 其中国家级基金项目 17 项, 省部级项目 21 项, 企业技术开发及服务项目 14 项。获山西省科学技 术(自然科学类)二等奖 1 项, 太原市科技奖优秀科技项目奖一等奖 1 项, 中 国仪器仪表学会科学技术成果奖 1 项, 2012 中国(国际)传感器创新大赛一 等奖 1 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 6 项, 申请国家发明专利 34 项, 发表学术论 文 70 篇, 其中被 SCI 收录论文 38 篇(影响因子大于 10 的论文 2 篇), 被 EI 收录论文 46 篇。
光的衍射现象 惠更斯原理
b) S引起p点的合振动
E dE C
s
S
K ( ) nr cos( t 2 )d S r
P117,14.19式
上式——菲涅耳衍射积分公式
E E0 cos t P
说明: p点的光强
I E
2 0
1882年以后,基尔霍夫解电磁波动方程,也得 到了E的表达式,这使得惠更斯─菲涅耳原理有 了波动理论的根据。
光强不均匀分布的现 象称为光的衍射。 光 源
P115,第1段,1,2行 产生条件:λ≥10-3a (a缝宽或障碍物的线度)
说明:衍射与绕射不同 绕射无光强分布不均匀的现象 太原理工大学物理系
直线传播
P115,第1段 倒 1, 2行
正 三 角 形 孔
正 六 边 形 孔
正 方 形 孔
单 缝
太原理工大学物理系
设初相位为零 a) ds波面在p点引起的光振动
dS
· Q
r
dE p
·
S(波前)
dS nr d E C k ( ) cos(t 2 ) r
式中C---为比例系数;
k( ):倾斜因子
k( ) 90o, k( )=0 , I = 0即光不
向后传播。 = 90o ,光传播的极限方向, 看到条纹最多。 太原理工大学物理系
△ 三、
附:
惠更斯 — 菲涅耳原理
惠更斯指出:波传到的任何一点都是子波的波源;
菲涅耳补充:各子波在空间某点的相干叠加,就 决定了该点波的强度。 光的干涉是有限的几列光波的叠加,而衍 射是无数多个子波的叠加。 在实际现象中,一般既有干涉的问题,又有 衍射的问题。 太原理工大学物理系
n
太原理工大学物理
太原理工大学物理太原理工大学物理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研究电磁场中导线的磁场分布规律。
实验设备1. 直流电源2. 电流表3. 导线组件4. 磁力计5. 直尺6. 毫米纸实验原理根据安培环路定理,一个封闭回路内的磁场强度等于通过该回路的总电流所引起的磁感应强度之和。
基于这一原理,我们可以研究在不同电流下导线产生的磁场分布。
实验步骤1. 将导线组件连接到直流电源和电流表上。
2. 将导线组件放置在平面上,并将它水平放置。
3. 构建一个实验区域,我们可以将其视为一个平面。
4. 将磁力计置于导线的不同位置,并记录对应位置的磁感应强度值。
5. 分别改变电流的大小,并在每个电流值下重复步骤4。
记录各个电流值下的磁感应强度分布情况。
6. 整理数据并绘制磁感应强度分布曲线。
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在导线中心附近,磁感应强度值最大。
随着离导线中心的距离增加,磁感应强度值逐渐变小。
2. 随着电流大小的增加,导线产生的磁场强度也增加。
结论本实验通过研究不同电流下导线的磁场分布,得出导线中心附近磁感应强度最大这一结论,并证实了电流大小与磁场强度的正相关关系。
建议和改进为了提高实验可靠性和准确性,我们建议增加实验重复次数,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此外,还可以使用更精确的仪器来测量磁感应强度值,以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1] 张三, 李四. 电磁场物理实验教程.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0.附录:本实验原始数据和磁感应强度分布图。
大学物理A教学大纲太原理工大学
大学物理A教学大纲(120学时)(一二本)一、课程的任务、性质和作用以物理学基础为内容的大学物理课程,是高等学校理工科各专业学生一门重要的通识性必修基础课。
该课程所教授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是构成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科学工作者和工程技术人员所必备的。
大学物理课程在为学生系统地打好必要的物理基础,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增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具有其他课程不能替代的重要作用。
通过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学,应使学生对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有比较系统的认识和正确的理解,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大学物理课程的各个教学环节中,都应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努力实现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
二、学时分配三、课程的基本内容说明四、振动和波动九、天体物理与宇宙学(自学)四、能力培养基本要求通过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应注意培养学生以下能力:1.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一一逐步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阅读并理解相当于大学物理水平的物理类教材、参考书和科技文献,不断地扩展知识面,增强独立思考的能力,更新知识结构;能够写出条理清晰的读书笔记、小结或小论文。
2.科学观察和思维的能力一一运用物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通过观察、分析、综合、演绎、归纳、科学抽象、类比联想、实验等方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并对所涉问题有一定深度的理解,判断研究结果的合理性。
3.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一根据物理问题的特征、性质以及实际情况,抓住主要矛盾,进行合理的简化,建立相应的物理模型,并用物理语言和基本数学方法进行描述,运用所学的物理理论和研究方法进行分析、研究。
五、对有关问题的说明:1、此教学大纲按照国家非物理类专业物理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2006年制定非物理类理工学科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编写而成,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学内容分为A、B两类,其中A类内容是本科生学习本课程应达到的最低要求。
太原理工大学第五版大学物理(上)课后题答案
第一章 质点运动学习题选解1-1 从原点到P 点的位置矢量26=-+r i j 。
而P 点到Q 的位移42∆=-r i j 。
求从原点到Q 点的位置矢量,并作图表示。
解: 由位移定义 Q P ∆=-r r r 设Q 点坐标为(,)x y则 ()()()2626x y x y ∆=+--+=++-r i j i j i j 而 x y ∆=∆+∆r i j显然 ⎩⎨⎧-=-=∆=+=∆2642y y x x⎩⎨⎧==42y x 故 24Q x y =+=+r i j i j 如图所示。
题1-1图1-2 设质点沿x 轴运动,其运动方程为323t t x -=(式中x 以m 计,t 以s 计)。
求:(1)质点在3s 末的速度和加速度;(2)质点在1.5s 是作加速运动还是作减速运动;(3)第1s 末到第3s 末时间内的位移和路程。
解:(1) 263dx t t dt ==-v ,66d a t dt==-v将 3t s =代入上两式分别得19m s -=-⋅v , 212a m s -=-⋅(2)将 1.5t s =代入,a v 表达式分别得()2126363 2.25663t t t t m s a t m s--=-=-=⋅=-=-⋅va 与v 反向,质点作减速运动。
(3)位移 ()()m x x x 21331-=-=∆-由 2630t t =-=v 得:01=t ,s t 22=,即2t s =时质点瞬时静止,其后反向运动。
故路程 ()()()()m x x x x x 6321231=-+-=∆- 1-5 如图所示,有人在离水面高h 处通 过滑轮用绳子拉船靠岸。
设人用匀速0v 收绳 子拉船,求当船与滑轮的水平距离为x 时,船的速度和加速度的大小。
解: 设绳长为s ,由图可知 题1-5图222x h s += 22h s x -=()122222122dx ds s h s dt dtdts h -==-⨯⨯=-v人以匀速0v 收绳拉船 0dsdt=-v )222200h x h x x x++=-=-v v v v 的方向沿x 轴负方向船的加速度()1220202222d s d d d a s s h dt dt dt s h s h dt -⎛⎫===- --⎝v v ()32202022122ds s s h s dtdt s h -⎛⎫=--- ⎪⎝⎭-v()()()2222222000323222222222s h s h s hshshsh-=-=-----v v v223h x=-v a 的方向沿x 轴负方向1-8 一个人扔石头的最大出手速度为125m s -=⋅v ,他能击中一个与他的手水平距离为50l m =,高h 为13m 处的一个目标吗?在这个距离上他能击中的目标的最大高度是多少?解: 以出手点为原点,建立Oxy 坐标,设出手速度0v 与x 轴夹角为θ,忽略空气阻力有201sin 2y t gt θ=-v 0cos x t θ=v消去t ,得石头运动轨道方程2220tan 2cos gx y x θθ=-v 代入 125,50m s x l m -=⋅==vθθ2cos 2tan 50gy -= 当0=θd dy时y 取极值0)cos 2tan 50(2=-θθθg d d题1-8图0cos sin 22sec 5032=-θθθg得 2755.1450tan ==gθ 9.51=θ 故当 9.51=θ时,y 在50l m =处的最高高度为:()()m gy 3.129.51cos 29.51tan 502=-=所以不能击中目标,能击中的最大高度是12.3m 。
4-1热力学平衡的基本概念
太原理工大学物理系
第四章 气体动理论
§4-1 热力学平衡的基本概念 一 热力学系统的平衡 1.系统
由大量分子或原子组成的宏观物体,称为热力 学系统。 热力学系统外的物体称外界。
玻耳兹曼常数
太原理工大学物理系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pV M RT RT
M mol
T不变 玻意耳-马略特定律
PV=constant
理想气体的 实验定律
p不变
盖—吕萨克定律
V/T=constant
V不变
查理定律
P/T=constant
太原理工大学物理系
孤立系:与外界没有任何相互作用的热力学体系。 封闭系:与外界有能量交换但没有物质交换的系统。 开放系:与外界既有能量交换又有物质交换的系统。
太原理工大学物理系
2 平衡态(理想模型) 热学平衡条件——T 相等;
条件: 力学平衡条件——P 相等; 化学平衡条件——粒子数相等。
定义: 在不受外界影响的条件下,即对一个孤立系,经过 足够长的时间后,系统必将达到一个宏观性质不随 时间变化的状态,这种状态称为平衡态。
p-V 图上的一个点就代表 p 了系统的一个状态。当系统处 于非平衡态时不能用状态图上 的点来表示。
( p,V )
V
太原理工大学物理系
三、状态方程 1 状态方程的概念
一般地,一个热力学系统达到平衡态时,其状 态参量之间满足的函数关系称为该热力学系统的 状态方程. 2 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 温度较高、压强较小、密度较小的气体—理想气体
太原理工大学物理系
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在平衡状态下,状态参量p、 V、T的关系可以由三条实验定律导出
-角动量定理角动量守恒定律
太原理工大学物理系
结论: 1)内力对定点的力矩之和为零。 2)只有外力矩才能改变系统的总角动量。 3.质点系的对轴的角动量
L Lxi Ly j Lzk M Mxi M y j Mzk
质点系对x轴的角动量定理
Mx
dLx dt
太原理工大学物理系
质点系的角动量守恒定律可以表示为三 个分量形式
解:小球的合外力矩为 0 ,故角动量守恒 。 有:
L = mvr = 恒量 即: m v1 r1 =m v2 r2
v2
r1v1 r2
太原理工大学物理系
五、质点系的角动量与角动量守恒
1.质点系对定点的角动量
P2
第i个质点对o点的角动量
r2
Li ri Pi
o
质点系对o点的角动量
ri fi 质点系受到的内力矩的矢量和
i
太原理工大学物理系
可以证明:内力 对定 点的力矩之和为零,即
ri fi 0
i
质点系内的重要结论之三
有 M
ri Fi
i
M外
dL dt
质点系的角动量定理:质点系对某定点的角动量的
时间变化率等于质点系对该点的合外力矩。
力矩在y轴方向的分量
M y zFx xFz
力矩在z轴方向的分量
M z xFy yFx
太原理工大学物理系
力矩在某一方向的分量称为力对该轴的力矩。
当质点在oxy平面内运动时,质点
z 所受的力也在该平面时,角动量和力
矩只有在z轴有分量。
Lx 0 Ly 0 Lz L
Mx 0 My 0 Mz M
§11-1简谐振动概述
A/2
0.26m / s
太原理工大学物理系
(3)如果物体在x = 0.05m处时速度不等于零, 而是 具有向右的初速度v0= 0.30m/s, 求其运动方程.
解:设 x = A cos( 6 t + 0)
2 因x0=0.05m , v0=0.3m/s A x0 2 v0 2
2.运动学方程 解微分方程可得
x A cos(t 0 )
简谐振动运动学方程
太原理工大学物理系
简谐振动的三个特征量:振幅、频率、相位
振幅 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位移的绝对值 A, 由初始条件决定.
圆频率
频率 周期
k m
系统的周期性
固有的性质 称固有频率
2π
T 1
相位
由旋转矢量图知0=0 o
A x
2 v0 2
所以运动方程为: x 0.05 cos(6t )
太原理工大学物理系
(SI)
(2)求物体从初位置运动到第一次经过A/2处时的速率;
解:x=A/2时,速度方向为x轴负方向 由旋转矢量图知 相位
t
3
3
o
t时刻
A
/3
A t=0时刻
v A sin t 6.0 0.05 sin
由图看出:速度超前位移
A
A
2
A
加速度超前速度
π 2
太原理工大学物理系
(3) 计算时间简便:用熟悉的圆周运动代替三角 函数的运算。
例1 质量为m的质点和劲度系数为k的弹簧组成 的弹簧谐振子,t = 0时,质点过平衡位置且向正 方向运动。求物体运动到负二分之一振幅处所用 的最短时间。
太原理工大学大学物理第五版第9章课后题答案
第9章 真空中的静电场(习题选解)9-补充 三个电量为q -的点电荷各放在边长为r 的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电荷(0)Q Q >放在三角形的重心上。
为使每个负电荷受力为零,Q 之值应为多大?解:以三角形上顶点所置的电荷(q -)为例,其余两个负电荷对其作用力的合力为1f ,方向如图所示,其大小为题6-1图22221004330cos 42r q r q f πεπε=︒⨯=中心处Q 对上顶点电荷的作用力为2f ,方向与1f 相反,如图所示,其大小为2233200434r Qqr Qq f πεπε==⎪⎪⎭⎫ ⎝⎛由12f f =,得3Q q =。
6-补充 在某一时刻,从238U 的放射性衰变中跑出来的α粒子的中心离残核234Th 的中心为159.010r m -=⨯。
试问:(1)作用在α粒子上的力为多大?(2)α粒子的加速度为多大?解:(1)由反应238234492902U Th+He →,可知α粒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即 1912 3.210Q e C -==⨯Th 离子带90个单位正电荷,即1929014410Q e C -==⨯它们距离为159.010r m -=⨯由库仑定律可得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为:191991221520 3.21014410(9.010)5124(9.010)Q Q F N r πε---⨯⨯⨯==⨯⨯=⨯(2) 粒子的质量为:2727272()2(1.6710 1.6710) 6.6810p n m m m Kg α---=+=⨯⨯+⨯=⨯由牛顿第二定律得:282275127.66106.6810F a m s m α--===⨯⋅⨯ 9-1 如图所示,有四个电量均为C q 610-=的点电荷,分别放置在如图所示的1,2,3,4点上,点1与点4距离等于点1与点2的距离,长m 1,第3个电荷位于2、4两电荷连线中点。
求作用在第3个点电荷上的力。
解:由图可知,第3个电荷与其它各电荷等距,均为2r m =。
§2-4质心 质心的运动定律
m1v1x m2v2 x mn vnx =常量
m1v1 y m2v2 y mn vny =常量
m1v1z m2v2 z mn vnz
=常量
太原理工大学物理系
例1 质量为m1 和m2的两个小孩,在光滑水平冰面 上用绳彼此拉对方。开始时静止,相距为l。问他们 将在何处相遇?
y
o
解:
l
x
人和船组成系统,水平方向上不受外力。原来质 心静止,在人走动过程中质心始终静止,因而质 心的坐标值不变。 太原理工大学物理系
m1 x1 m2 x2 当人站在船的左端时 xc m1 m2 m1 x'1 m2 x'2 当人站在船的右端时 x'c m1 m2
m1x1 m2 x2 m2 x2 xc xc y x 1 x l d x x
m2 O m1
x
解 把两个小孩和绳看作一个系统,系统在水平 方向不受外力作用,水平方向质心速度不变。开 始时质心静止,两个孩子在运动过程中质心的位 置始终不变,所以在质心处相遇。
太原理工大学物理系
m2 O
C
m1
x20
xC
x10
x
m1 x1 m2 x2 xc m1 m2
在初始位置时,取 x20 0
F Mac 质心运动定理
质心的运动只由合外力决定,内力不能改变质 心的运动情况。
太原理工大学物理系
质心处的质点(质点系总质量)代替质点系 整体的平动.
4.合外力为零时质心的运动 如果系统所受的外力之和为零
由质心运动定理 F Ma c 得到 ac 0
Fi 0
太原理工大学物理系
转动定理
即转动过程中角动量保持不变
这里可以有 J00 J11
但是 J 0 J1
在刚体碰撞等问题中,内力矩>>外力矩,角动 量保持不变。
太原理工大学物理系
例1 一根质量为 M ,长为l 的均匀细棒,可绕通
过棒中心的垂直轴 静止,今有质量为
Z m
,的在小球xy以平速面度内转v0动垂。直开碰始撞时
§3 -2 刚体定轴转动定理
§2-5给出了质点系角动量定理微分形式:
M
dL dt
在刚体绕z轴做定轴转动时
r
rr
r
M Mzk L Lzk
对刚体定轴转动有
Mz
dLz dt
太原理工大学物理系
一、力对转轴的力矩 若力不在转动平面内
z
F
k
v
O
r
F
合力矩: 刚体内力矩:
太原理工大学物理系
讨论
1)力经过转轴或与转轴平行,力矩恒为零r。
g
M
m2
m1
1 2
m
/
r
T2
m1g-a
m2
2m1
1 2
m
g+M
m2
m1
1 2
m
/
r
太原理工大学物理系
当不计滑轮质量及摩擦阻力矩 即令m=0、M=0时,有
T1
T2
2m1m2 m2 m1
g
a m2 m1 g m2 m1
阿特伍德机是一种可用来测量重力加速度g的 简单装置。
太原理工大学物理系
m3 r3
m1r12 m2r22 m3r32
r1 m1 m2
r2
形状简单对称刚体的转动惯量查表 (见教材) 太原理工大学物理系
太原理工大学大学物理第五版第10章课后题答案
第10章 导体和电介质中的静电场(习题选解)10-1 如图所示,在一不带电的金属球旁有一点电荷q +,金属球半径为R ,已知q +与金属球心间距离为r 。
试求:(1)金属球上感应电荷在球心处产生的电场强度E 及此时球心处的电势V ;(2)若将金属球接地,球上的净电荷为多少?题10-1图解:(1)由于导体内部的电场强度为零,金属球上感应的电荷在球心处产生的电场强度E 与点电荷q +在球心处产生的电场强度'E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204r q E E πε='= E 的方向由O 指向q +点电荷q +在球心处的电势为rq V q 04πε=金属球表面感应电荷在球心的电势为R V ,由于球表面感应电荷量总和为零,⎰⎰===ssR dq RRdq V 041400πεπε 故球心电势为q V 和R V 的代数和rq V V V R q 04πε=+=(2)若将金属球接地,金属球是一个等势体,球心的电势0=V 。
设球上净电荷为q '。
球面上的电荷在球心处的电势为⎰⎰'===ssR Rq dq R Rdq V 0004414πεπεπε点电荷q +在球心的电势为 rq V q 04πε=由电势叠加原理 0=+=q R V V Vq R V V -=rq Rq 0044πεπε-='q rR q -=' 10-2 如图所示,把一块原来不带电的金属板B 移近一块已带有正电荷Q +的金属板A ,平行放置。
设两板面积都是S ,板间距是d ,忽略边缘效应。
求:(1)B 板不接地时,两板间的电势差; (2)B 板接地时,两板间电势差。
Qσ12σ34题10-2图解:(1)如图,设A 、B 两金属板各表面的面电荷密度分别为1σ、2σ、3σ、4σ。
由静电平衡条件可知⎪⎪⎩⎪⎪⎨⎧=-++=---02222022220403020104030201εσεσεσεσεσεσεσεσ 解得 ⎩⎨⎧-==3241σσσσ又 430σσ+= Q S S =+21σσ 故 1242Q Sσσσ===32Q Sσ=-两板间为匀强电场,电场强度31240000022222Q E Sσσσσεεεεε=+--= 两板间的电势差 SQdEd U 02ε==(2)若B 板接地,则有 ⎪⎩⎪⎨⎧=-===S Q 32410σσσσ两板间的电场强度 3200022QE Sσσεεε=-= 两板间的电势差 SQdEd U 0ε== 10-3 B A 、为靠得很近的两块平行的大金属平板,板的面积为S ,板间距离为d ,使B A 、板带电分别为A q 、B q ,且A B q q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欢迎各位新同学来到应用物理系
1、专业介绍:
物理系的渊源可追溯至1902年的国立山西大学堂西学专斋,1952年学校组建的基础部物理教研室为我系的正式发端。
为了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培养针对实际用途而进行的物理研究的高级专门人才,我校于1994年成立应用物理系,从此应用物理学本科专业开始招生。
目前,我系是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下设的三个本科教学系之一,应用物理学本科专业不仅是我院成立最早,也是我院唯一的“山西省品牌专业”,并在2013年山西省本科专业评估中获得“优秀”成绩。
20多年来,我系注重培养严谨的学风和勤奋求实的学习态度,许多毕业生已成为所在单位的中坚和骨干力量,为我国基础物理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仪器科学与技术、光学工程等相关领域的发展贡献才智。
2、师资情况:
物理系现有专职教师23人。
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8人,讲师12人,有海外留学背景的4人,具有博士学位者占教师总数的87 %。
形成了一支年龄结构合理、学术水平较高的老中青相结合的教学团队;此外物理系教师在承担科研项目和成果产出方面均显现了良好的势头。
3、培养方式:
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志向设计培养方案。
对于有志于考取
研究生的学生,通过各种学术竞赛进行科学研究的思考方法、实验技能、论文设计和撰写等方面的训练,培养具有扎实物理学基础的创新性人才;对于希望到企业工作的学生,利用各种校企实习机会重点加强实践技能、计划性、行动力和应对能力的训练,培养动手能力强的技术性人才。
精雕细刻:强化班主任、任课教师、本科生导师三位一体的引导作用,通过班会、课堂互动、一对一谈心等方式和学生进行细致的讨论,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具体问题,平等对话、教学相长。
4、创新竞赛&&业余生活
物理系历来十分重视学术竞赛活动,学生的科技作品连年在校级以上各类科技竞赛中获奖,甚至获得了央视新闻的报道,2009年,由吕玉祥老师带队,五位应物专业学生参加了在东南大学举办的“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创新论坛”,其作品“DIY电子点菜机”被中央电视台朝闻天下节目以“天之骄子大学生,奇妙万千小发明”为题进行报道。
图1 2009年10月19日央视朝闻天下节目的专题报导
2016年,我系薛海斌、张明达老师指导的两组学生均获得了山西省物理学术竞赛二等奖的好成绩。
图2 物理系学子参赛图片
学习之余,物理系也十分鼓励同学们参加业余文化活动,可以通过参与学校的各种社团、学院学生会等举办的各类实践活动,提升个人综合素质。
图3 文艺晚会
5、奖助学金
为鼓励高校学生勤奋学习、努力进取,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国家、学校、社会、个人为广大学子设立了各种奖学金,特别地,自2011年起,我院双聘院士牛憨笨将其个人津贴设立了“太原理工大学光电奖学金”,该奖为我院学生的可获得的最高荣誉。
此外,为体现党和政府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关怀,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国家建立了完备的助学金体系,凡是符合条件的同学均可以申请。
6、就业情况
应用物理学专业在物理学类的4个专业中排名第1,在整个理学类30个本科专业中,排名第3。
我系多年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
以2016年为例,我系有40%的学生选择去985、211等高校继续深造,如太原理工大学,山东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山大学,北京理工大学,陕西科技大学等等;有
31.25%的人选择进入信息技术类行业就业,如北京米波通信
技术有限公司,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中软国际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北京交大微联科技有限公司,上海铭换检测设备有限公司等等;其余人员选择进入制造业、教育单位、能源行业、公务员等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