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土文化

合集下载

澳洲红土地与原住民文化

澳洲红土地与原住民文化

澳洲红土地与原住民文化澳洲红土地和原住民文化,在世界上拥有着独特而吸引人的地位。

澳洲作为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大陆,其地理位置和环境条件决定了这里的独特景观和丰富的物种。

同时,原住民文化更是澳洲独有的宝藏,经历了几千年文明的沉淀,至今仍保留着原始的风貌。

首先,我们来说说澳洲红土地。

澳洲的大部分地区被覆盖着红色的土壤,这是由于大量的铁氧化物的存在。

这种土壤给澳洲带来了独特的景观,如埃尔斯岩等红色巨石是澳大利亚最具有代表性的自然景观之一。

这片红素被称为“地球上的心脏”,因为它集中代表了澳洲大陆的自然和地质特征。

澳洲红土地的美丽也激发了人们的无限遐想和想象力。

当太阳升起或落下时,这片红色的土地变得更加炫目,仿佛燃烧着火焰。

这种壮丽景观令人震撼和心旷神怡,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纷纷前来欣赏。

除了红土地,澳洲还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澳洲的动植物物种非常独特,许多都是澳洲特有的。

譬如考拉、袋鼠和鸸鹋等都是澳洲的标志性物种。

此外,澳洲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大堡礁,这是一个由上百个珊瑚岛屿形成的生态系统,是世界自然遗产之一。

红土地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是澳洲吸引人的一面,然而更为令人着迷的是澳洲原住民的文化和传统。

澳洲原住民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他们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数万年前。

他们在这片土地上与自然和谐共生,并形成了独特而精彩的文化。

原住民文化强调与大地的紧密联系,他们尊崇自然,将土地视为神圣的。

他们相信土地拥有生命力和智慧,并通过各种仪式和传说与土地进行交流。

传统的原住民绘画艺术,通过纹身、木雕和绘画的形式,传承着他们的历史和文化。

此外,澳洲原住民还有自己独特的音乐、舞蹈和口述传统。

他们的音乐富有节奏感,用各种乐器演奏,如迪吉杜、拍击棒等。

他们的舞蹈传承了悠久的历史,并通过动作和节奏表达对土地和自然的敬畏。

然而,澳洲原住民文化也遭受了许多挑战和压力。

过去的殖民主义时代带来了许多灾难,导致原住民人口锐减、文化遗失和社会问题的加剧。

传承红土民间艺术 构建特色园本课程

传承红土民间艺术 构建特色园本课程

传承红土民间艺术构建特色园本课程作者:莫玲来源:《动漫界·幼教365(管理)》2020年第03期在课题《(指南)背景下幼儿园本土民间艺术课程研究》的实践研究中,我园以课题研究为切入点,不断深化课改,从观念人手再构课程,从资源人手优化课程,从形式人手实施课程,立足红土文化,形成办园特色。

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幼儿切实地感受到了湛江红土民间艺术之美,体验到了湛江红土艺术的悠久和博大精深,激发了对湛江红土民间艺术的兴趣与热情,更好地保护、传承和发扬了湛江红土民间艺术。

一、传承红土民间艺术的意义(一)有利于传承民间艺术湛江红土文化即雷州文化,雷州文化是“天南重地”区域文化,在南粤历史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是广东四大文化之一。

湛江红土文化源远流长,民间艺术形式多样,民俗文化资源丰富,且独具特色,已被列入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是极为重要的教育资源。

湛江红土民间艺术是“根基”教育的重要内容,其走进幼儿园有着特殊的社会价值—一文化传承。

(二)有利于幼儿发展《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指出:“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随着社会快速发展,民族传统文化日趋凋零,逐渐退出日常生活,部分家长的民族文化素养也在逐渐缺失,幼儿的大部分生活娱乐空间被外来文化所占据,其对中国特有的传统民族文化知之甚少。

具有乡土气息的民间艺术蕴涵了民众的综合智慧,可以让幼儿产生丰富的想象,给幼儿以真的启迪、善的熏陶和美的享受。

将民间艺术融入幼儿园教学活动,一方面有助于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另一方面能够激起幼儿对民间艺术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幼儿的民族意识和民族情感,促进其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发展。

(三)有利于形成园所特色我们依托课题研究,从园所实际出发,深入挖掘湛江红土民间艺术资源,让红土文化走进幼儿园,纳入课程。

加强革命遗址保护开发 宣扬闽东红土地文化

加强革命遗址保护开发 宣扬闽东红土地文化
七 、 有 关 部 门 要 加
翔 安 两 区 可 参 照 执 行 中 部 地 区 有 关政 策 。 建 议 市 发 改 委 等 有 关 部 门 要 充 分 利 用 中部 开 发 政 策 , 扶
持 同安 、 翔 安 老 区 山 区村 建 设 发 展 。 比如 同 安 、翔 安两 区 基 础 设 施 、 学 校 、 医 院 、 文化 、 体 育 等 较 大 建 设 项 目要 积 极 向 国 家 发 改
兰 等 11 名 革 .万
命 英 烈 。 闽 东
苏 区 有 着 支 提
山跳 崖 牺 牲 的 红 军 九 战 士 等 英 烈 的传 奇 故
查究 研
‘ ’。
涌现 出 马立 峰 、
苏达 、杨 而菖 、
市 老 区 办 、 市 旅 游 局 等 单 位 为联 席 办 公 会 议成 员 单 位 ,各成 员 单 位 按 照 各 自的 分工 ,承 担 革 命 遗
址 的 保 护 开 发 和 利 用 的 规 划 、建
叶 秀 蕃 、 詹 如
革 命 遗 址 和 革 命 文 物 作 为革 命 斗 争 的重 要 产 物 ,蕴 藏 着 丰 富
的历 史信 息 ,具有 重 要 的文 化 价
宁德市 所辖 9 ( 、区 )均 县 市
为 老 区重 点 县 , 老 区 遍 布 1 4个 2 乡镇 ( 街道 ) 1 9 个 行 政 村 。让 86 革命 老 区 尽 快 发 展起 来 、尽 快 富
值 。 切 实保 护 革 命 遗 址 和 革 命 文 物 ,是传 承 红 色文 化 ,加 强 青 少 年教 育 、弘扬老 区精神 的 需要 。 革命 遗 址 、革 命 文物 是 固化 的 党史 和 革 命 史 。加 强革 命 遗 址 的保 护 、开 发 和利 用 ,有 利 于 加 强思 想道德 建设和 爱 国主 义教 育 , 让我 们 党艰 苦 卓绝 的奋 斗 史 、波 澜; } 土阔的 革命 史 ,深 深 根 植 于 人

浅析红色文化传承的主要路径

浅析红色文化传承的主要路径

浅析红色文化传承的主要路径关键词:红色文化;传承;路径红色文化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产生、形成,在中国革命的红土地上孕育出来的一种独特的文化类型。

红色文化在形式和内容上具有特定的物质载体和丰富的精神意蕴,包括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文化形态和价值体系,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文化追求和丰富的精神内涵。

红色文化是一种先进的政治文化。

新民主主义文化是红色文化的主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红色文化的传承、丰富与发展。

红色文化既是当代中国的主流文化,又以大众文化的形式流行与传播,在此意义上,红色文化又具有大众文化的特性。

目前我国大众文化中的庸俗、低俗、媚俗的“三俗”现象大行其道,模糊了大众应该秉持的价值诉求,使得大众文化缺失应有的道德责任和使命。

面对大众文化的迷失与诸多乱象,作为先进文化重要组成的红色文化负有引领大众文化走向、推动大众文化健康发展的使命与责任。

如何寻求红色文化与大众文化文化的契合点,使红色文化的核心精神传承、渗透进大众文化的内容与主题之中,是我们必须深入思考和探索的文化课题。

笔者认为,以红色文化引领大众文化的走向,传承红色文化及其精神,其方式与路径选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与推动。

1 以多种形式开发生产红色经典影视作品,满足人们对红色文化这一高品质精神文化产品的需要。

红色文化是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表达。

也许是因为一批弘扬“主旋律”的影视作品的热播(例如电视连续剧《激情燃烧的岁月》、《亮剑》产生的“轰动效应”)唤起了出版人的历史记忆,使他们推出了“红色经典”。

而“红色经典”出版以后在舆论界引起的热烈反响又促成了一批根据“红色经典”改编的电视连续剧的热播如电视剧《铁道游击队》、《红旗谱》、《林海雪原》、《沙家浜》等都有相当不错的收视率。

就这样,在影视人和出版人的互动下,“红色经典”再度走红,重返当代人的文化生活。

而对于年轻一代来说,虽然那段红色年代早已成为过去,但长期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与熏染也使得年轻一代渴望了解红色文化背后那段峥嵘的岁月与先烈奋斗的历程,并以此构建自己心中的英雄传奇与社会理想。

中国南方红土研究

中国南方红土研究

现了风尘和河流沉积的粒度证据[5],石英颗粒电子扫描电镜观察发现这个剖面沉积物的成 因复杂,部分为北方季风带来,部分为河流相产物,且都经过强烈的后生改造作用。.其他 研究也发现, 第四纪网纹红土剖面磁组构特征说明黄棕色土层的原始沉积环境与风尘沉积环 境是一致的, 网纹层磁组构特征与风成沉积的相应特征差别显著, 但与部分水成沉积的相应 特征有近似之处,初步推断网纹层可能为早期的风积物经后期水流改造的产物[6].总体上 看,我国亚热带北部,尤其是南岭以北区域的第四纪红土有较多风成成因的证据,而南岭以 南的红土则主要与水动力的搬运沉积有关, 反映了我国更新世冬季风粉尘传输的可能影响范 围.
L
W
度愈小、压缩性愈高。利用含水比这一指标可粗略确定出红粘土地基的容许承载力。含水比 愈大, 则地基容许承载力愈低。 在Tj21一77中按含水比大小划分了红粘土的容许承载力和状 态,见表1—12、1一13。
2).不均匀性的研究 由于红粘土一班具有上硬下软、沿水平方向厚度变化大的特征, 因此在进行工 程地质勘察时。必须注意土层不均匀性的研究、 并着重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图层状态随深度的变化,沿深度方向土层状态常具有随深度增加而变软的现 象. 尤其在基岩表面低洼处、 因地下水的聚集、红粘土常呈软塑或流塑状态。 压缩性 增大,承载力降低。如有上述现象时,应充分利用表层较硬土层作为地基的持力层。 (2)土层厚度随基岩面起伏的变化。红粘的厚度随下卧基岩起伏而变化、特别在下 卧层有溶沟溶槽石芽的部份红粘土的厚度相差甚大.常引起地基的不均匀沉陷。 (3)注意土层中的土洞对工程的影响。红粘土绝大多数分布在碳酸岩类地区受岩溶 发育的影响,常在土层中产生土洞、 对场地的稳定性有较大的影响。 (4)裂隙及胀缩性的影响。红粘土常具明显的体缩持征.有的地区红粘土也具有膨 胀性、 浸水后体积增加15%、膨胀力达1.8x105 Pa。 由于反复胀缩的结果、 使裂隙增 大.对地基稳定和边坡稳定都有不利的影响,如果红粘土的膨胀量超过—定值时,应按膨胀 土考虑.

红色文化主题教育最新活动总结

红色文化主题教育最新活动总结

红色文化主题教育最新活动总结(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事迹大全、条据文书、合同协议、计划总结、策划方案、规章制度、报告大全、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a complete collection of deeds, documents, contract agreements, plan summaries, planning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report summari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红色文化主题教育最新活动总结红色文化主题教育最新活动总结7篇开展红色文化主题教育活动,经过红色教育的熏陶,可以激发我们的热爱祖国、爱人民的情操。

五色土及其文化

五色土及其文化

五色土及其文化在我国古代,一直存在着“社稷祭祀”的制度。

把祭祀土地神的地方称作“社”,把祭祀谷物神的地方叫做“稷”。

以五色土建成的社稷坛包含着古代人对土地的崇拜。

五种颜色的土壤,寓含了全中国的疆土,由全国各地纳贡交来,以表明“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之意。

2010年2月24日于徐州市千佛寺内发现了五色土。

上古时代,我国有“社稷祭祀”制度,把国家称为“社稷”。

《白虎通》曾设王者为何有“社稷”之问答云:“为天下求福报功。

以‘人非土不立,非谷不食’。

土地广博,不可一一祭之也,故封土立‘社’,‘社’为‘土地神’;谷物众多,不可遍及祀,故封谷立‘稷’,‘稷’为‘谷神’之长”。

这就是说,当时国家统治者,重视土壤和粮食,认为“神”可以引出万物,祭“神”可以保障五谷丰登。

祭祀“土地神”“谷神”的地方叫做“社稷”。

北京中山公园内保留着明代所建的社稷坛。

最上层15.8米见方、铺垫着五种颜色的土壤:东方为青色、南方为红色、西方为白色、北方为黑色、中央为黄色。

黑土我国东北平原湿润寒冷,微生物活动较弱,土壤中有机物分解慢,积累较多,所以土色较黑。

黄土我国黄土高原的土壤呈黄色,这是由于土壤中有机物含量较少的缘故。

红土高温多雨的我国南方土壤中矿物质的风化作用强烈,分解彻底。

易溶于水的矿物质几乎全部流失,只剩氧化铁、铝等矿物质残留土壤上层,形成红土壤。

青土在排水不良或长期被淹的情况下,红土壤中的氧化铁常被还原成浅绿色的氧化亚铁,土壤便成了灰绿色的,如南方某些水稻田。

白土含有较高的镁、钠等盐类的盐土和碱土常为白色象征意义在这其中,五色土是最引人注目的,也让人无不惊奇不已,人们都想从中找出蕴含在背后的故事。

所谓的五色土是指青、红、白、黑、黄五种颜色的土。

五色土象征着我们广博的大中华,在社稷坛的东边是青土,代表着东边的大海;西边是白土,代表西部白色的沙;南边是红土,预示南方的红土地;北边是黑土,象征北部的黑土地;而中间的黄土,就是黄土高原的寓意。

红土地演讲范文

红土地演讲范文

美食与特产的文化意 义:阐述红土地上美 食与挑战和 机遇
未来红土地的 发展趋势
政府和社会各界 的支持与帮助
农业现代化: 提高农业生产 效率,实现可
持续发展
农村振兴:加 强基础设施建 设,提高农民
生活水平
旅游开发:挖 掘红土地文化 内涵,推动旅
产业链整合:加强与相关产业的合作,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提高红土地的附加值和盈利 能力。
红土地是中国革命的重要历史遗产
红土地是中国革命精神的重要象征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红土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 革命斗争的重要战场
红土地对于中国革命和建设具有重 要意义
未来发展方向: 推动红土地旅 游、文化、农 业等产业融合
添加文档副标题
目录
01.
02.
03.
04.
05.
06.
介绍演讲的主题和目的 引用名人名言或故事来引入话题 提出一个引人入胜的问题或现象 简要介绍演讲的主要内容和结构
红土地的定义:指中国南方地区富含铁质的土壤,因土壤中的铁质氧化而呈现红色。
红土地的分布: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南方地区,包括江西、湖南、广东、广西等省份。
文化特色:具有丰富的红色文 化资源,如井冈山、瑞金等革
命老区
红色文化:红土地是中国革命的重 要发源地,具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 源,如井冈山、瑞金等革命圣地。
农耕文化:红土地是中国南方典型的 农耕地区,农耕文化在这里有着深厚 的历史底蕴,如梯田、耕牛等传统农 耕方式。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客家文化:红土地是客家人的聚居地, 客家文化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和 传承,如客家围屋、客家山歌等。

雷州半岛湛江年历红土文化探究

雷州半岛湛江年历红土文化探究

走进雷州半岛湛江——关于雷州半岛之湛江红土文化年例的生存现状与发展前景调查报告总结一、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存生活方式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全球化已经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了。

在全球一体化的趋势下,文化的多样性受到冲击,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样性受到外来文化的强烈挑战,民众的兴趣发生一定的转移,从而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空间日益缩减。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人类的文明的平衡依赖于它的存在。

建设好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弘扬民族精神,增进民族认同,加强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复兴中华民族的必经之路。

2012年1月23日至2月26日的寒假期间,我对此进行亲身调查和亲身参加体会这些活动,据我走街探访了解到,湛江市年例文化丰富,有的甚至被例如文化遗产,例如“湛江醒狮”和“东海岛人龙舞”被列入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雷州石狗”被列入首批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雷州石狗、雷州姑娘歌、吴川飘色、遂溪醒狮、东海岛人龙舞和廉江舞鹰雄6个项目被列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湛江,不仅地理位置独特,而且有着独特的民间文化和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

有人在描述地方风俗时曾用“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来表达风俗因地而异的特点,事实上,真正做到“十里不同”的地方毕竟不多,象二人转,走遍东北大地,都在唱;大秧歌,北方农村,都在扭。

但是在湛江却不同。

这里是一县一俗,一乡、一镇一“术”,真真正正是“十里不同风”。

湛江,完全可以称得上是一座民间艺术“金矿”,不仅艺术形式举世罕见,而且艺术水平之高也令人叹为观止。

二、调查结果之湛江红土文化的各个民间艺术简介人龙舞之所以被称为“人龙”,是由于演出的“龙”全部由人组成,而不是用物构成。

龙身巨长,一般由五六十人组成,有的达数百人,气势雄伟壮观。

“人龙”分“龙头”、“龙身”、“龙尾”3个部分,“龙头”包括龙舌、龙眼、龙角三部分内容。

人龙舞传说起源于反清复明。

湛江文化

湛江文化

湛江红土文化:湛江红土文化既是雷州文化,雷州文化是“天南重地”区域文化,在南粤历史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雷州文化与广府文化、潮州文化、客家文化并称为广东四大文化,在我国众多的地域文化之林中占有重要的一席。

雷州半岛历史悠久,文化璀璨。

自西汉以来,位于半岛腹部的“雷州城”,一直为县、州、郡、军、道、路、府治之所在地,是雷州半岛政治、军事、经济、文化、航运的中心,因而被称为“天南重地,海北名邦”。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由于雷州半岛位居祖国大陆紧南端边陲,优秀的中原文化广泛吸收融会了古老的南越、俚僚和流入文化,互相碰撞、融合,不断充实、更新,逐步形成独放异彩的雷州文化。

如雷州方言、雷祖雷神、雷歌雷剧、雷州音乐、雷州傩舞、雷州石狗、雷州珍珠、雷州人龙舞等“雷字号”风物,凸现雷州文化特有风采。

前言:湛江,不仅地理位置独特,而且有着独特的民间文化和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

有人在描述地方风俗时曾用“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来表达风俗因地而异的特点,事实上,真正做到“十里不同”的地方毕竟不多,象二人转,走遍东北大地,都在唱;大秧歌,北方农村,都在扭。

但是在湛江却不同。

这里是一县一俗,一乡、一镇一“术”,真真正正是“十里不同风”。

湛江,完全可以称得上是一座民间艺术“金矿”,不仅艺术形式举世罕见,而且艺术水平之高也令人叹为观止。

这些民间艺术都是湛江人民在千百年的历史演进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反复摸索、不断完善创造出来的文化财富,是留给后人的无价之宝。

正是这些无价之宝,奠定了今日湛江和湛江人的气质、风度和底蕴。

有学者将湛江民间艺术按表演内容分为龙舞、狮舞等类型,但根据笔者观察,湛江市的民间艺术可以分为舞蹈、音乐和造型三大艺术门类。

舞蹈类按表演时的空间维度的差异,可以分为二大类,一是平面演出。

这类民间艺术的特点是以平面舞台演出为主。

代表艺术是东海岛的人龙舞。

二是高空演出。

这类民间艺术突破了平面舞台的局限,在纵的方向上拓展演出空间。

湛江传统文化

湛江传统文化

湛江传统文化广东省湛江市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传统文化资源十分丰富。

近年来,湛江市结合本地实际,大力推进文化大市建设,特别是省党代会明确提出加快建设以湛江为中心的粤西城镇群之后,湛江市加大了文化建设力度,挖掘、整合、保护和利用具有民族传统和地域特色的历史文化资源,着力打造具有湛江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大力构建粤西文化中心。

湛江市现有民间艺术120多种,盛行30多种表演艺术,民间艺术资源十分丰富。

几年来,通过深入挖掘和不断创新,培育和再现了遂溪醒狮、吴川飘色、东海岛人龙舞等一批民间艺术精品。

其中,醒狮这一传统表演艺术,已逐步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中国醒狮之乡”遂溪县饮誉海内外,几年来获得了无数荣誉。

2003年,该县文车醒狮团应国家文化部的邀请,参加了当年“中法文化年”活动,并以高桩醒狮跨越3.6米的成绩创下基尼斯世界纪录,2006年又获得中国民间艺术最高奖“山花奖”和广东省第七届鲁迅文学艺术奖。

2010年,该县许屋醒狮团应邀参加了当年的上海国际文化节。

湛江市文化遗产丰富,湛江醒狮:醒狮表演始于明清时期。

200多年来,凡逢年过节、喜红庆典,都用醒狮助兴,祈求平安吉祥,醒狮表演成为当地乃至湛江市群众喜闻乐见的一项活动。

近年来,遂溪县因势利导,加强组织、积极扶持,全县民间醒狮表演活动空前活跃。

去年,该县先后3次举行规模大、档次高的歌舞醒狮表演活动,并多次组织醒狮团参加市、省以至国际性的民间醒狮表演赛。

中央电视台摄制组曾先后两次到该县拍摄民间醒狮活动并作专题播出。

东海岛人龙舞:据地方志记载,东海岛人龙舞起源于东海岛东山镇,始于明末清初,是流传300多年的民间大型广场表演艺术,其结构分为龙头、龙身和龙尾,由大人和孩童结合而成,规模可大可小,节数多少不等。

龙的构造分为三大部分:龙头、龙身、龙尾,龙头是龙的精髓所在,体现龙的精神。

它由一个彪形大汉身负三个小孩组成,分别表示龙角、龙眼、龙舌、龙身是龙的主体部分,用人相继倒卧分节连接而成,演员经过化妆打扮,穿上黄色或青色服装,龙就变成黄龙或青龙。

闽西红土地文化的内涵

闽西红土地文化的内涵

闽西红土地文化的内涵
闽西红土地文化是福建西部地区特有的文化形态,其内涵丰富多彩,包括历史、传统文化、民俗风情、自然景观等方面。

这一文化形态以其独特的地域特征和生态资源,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历史文化
闽西红土地文化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吴越时期。

当时,闽西地区以其繁华的贸易、发达的港口和文化交流而闻名。

唐宋时期,闽西地区的农业、手工业发展迅速,儒学文化、书法、绘画等艺术事业也达到了高峰,尤以宁化、武平、长汀等地区为著名。

明清时期,福建文化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儒学、诗文、曲艺等文化形态如火如荼。

二、传统文化
闽西地区的传统文化主要体现在宗教、民间信仰、口传文学等方面。

其中,佛教、道教、妈祖信仰等占据了较大的比重。

这些宗教信仰及民俗活动广泛传承至今,如佛教庙会、神祭、龙舟比赛、花炮民俗等,在闽西地区仍然十分盛行。

三、民俗风情
闽西民俗源远流长,包括闽西龙舟、龙陂穿山、长汀花炮、武平野猪节、宁化十二腔、永定三月三、建宁五龙戏等众多传
统民俗活动。

这些活动都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体现了闽西地区人民朴实、勤劳、豁达的精神。

四、自然景观
闽西地区山水相依,自然风光十分丰富,有着闽西水乡洋溪、丹霞地貌、溶洞奇观等众多自然景观。

这些风景拥有着浓郁的文化气息和历史底蕴,成为闽西红土地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

总结来说,闽西红土地文化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瑰丽多彩的民俗风情以及美妙神秘的自然景观。

闽西人民以其勤劳、好客、热情的品格烙印在这里的文化中,是中国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传统文化在湛江地区的体现

中国传统文化在湛江地区的体现

论中国传统文化在湛江地区的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以及悠长的发展历史。

中国传统文化于中国广阔的疆域中滋长,吸收了不同土地养分的传统文化,表现出各地区独特的一面。

今天我要论述的是中国传统文化在湛江地区的体现。

中国传统文化在湛江繁衍生息,湛江文化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感。

湛江文化给湛江人民以归属感,湛江人民得以不忘根本。

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文化特色,一说到这些特色就里可能辨认出是哪个地区。

这些特色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分支,由我们的祖先加以润色,成为我们本地人最珍贵的财富,是我们的根。

中华传统文化包括思想、文字、语言,之后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再后是书法、音乐、武术、曲艺、棋类、节日、民俗等。

那么湛江传统文化有哪些内容呢?首先是语言,因为地域差异,湛江的本地语言可以分为湛江市白话,吴川话、廉江白话,哎话和黎语。

湛江市属4区5县,赤坎、霞山两老城区操粤语,周围农村操雷州话;坡头区操粤语为主,极少数操雷州话;郊区大多数操雷州话,少数操粤语;吴川县绝大部分操粤语,少数操雷州话;徐闻、海康两县绝大部分操雷州话,客家话及粤语零星分布;遂溪大部分操雷州话,小部分操粤语;廉江操粤语、客家话、雷州话。

各个地区又有着独特的腔调和口音,几乎每个地方的语言都有着或大或小的区别。

独特的语言体系使湛江人民有了对自己家乡的归属感,使得湛江人无论在何处都记得自己的家乡,许多成功人士后来都回到了湛江,积极建设自己的家乡。

其次是音乐和舞蹈等民间艺术。

湛江的遂溪醒狮、吴川飘色、东海岛人龙舞等民间艺术都是十分出名的文化精品,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

这些民间艺术大部分都是祖先的祭祀形式或是聚会的助兴节目,用于向神明祷告或者显示对神明的尊敬。

虽然现代的湛江人民不一定都对神明抱有如此绝对的忠诚,但是作为湛江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民间艺术都被保留了下来,仍然在湛江传统节日中演出,更多的,则是作为一种艺术来欣赏和传承。

滇剧——红土地上的文化瑰宝

滇剧——红土地上的文化瑰宝
起 了轰 动 ,演 出 结 束 后 演 员 被 围 住 要 求 签 名 合 影 。 演 员 冯 咏 梅 更 是 获 得 我 国 戏 剧 最 高 奖 — — 梅 花 奖 ,但 《 京 赵 娘 与 赵 匡胤 》自上 京 演 出 回 来 就 没 有 在 玉 溪 公 开 演 出过 。 优 秀 的 节 目难 与 观 众 见 面 , 一 则 是 观 众 的 兴 趣 问题 , 另
柱 花 旦 李 品 金 领 班 ,著 名 演员 有 蒋 廷 、罗 双 林 、何 桂 须 、 潘 巧 云 、李 瑞 兰 、周 少 林 等 。 也 是 历 史 较 长 的 老 班 。
福 升 班 ,班 址 在 老 郎 宫 ( 南 昌 街 ), 光 绪 中 为 花 今 旦 马 小 七 领 班 。著 名 演 员 有 王 辅 臣 、杨 昆 山 、王 辅 廷 ( 王 水 牛 ) 子 臣 、翟 海 云 等 。 鲁 庆 寿 班 , 址 在 永 灵 宫 ( 华 山 东路 ) 光 绪 中期 成 立 , 班 今 , 领 班 人 未 详 ,规 模 小 ,演 员 少 。
昆 明 出 现 了大 量 的 彩 排 茶 室 ,如 武 成 茶 室 , 华 坊 茶 室 、 麟
大 观 茶 室 、庆 云 茶 室 等 。 滇 戏 由鼎 盛 又 走 向衰 亡 。 滇 戏 在 清 光 绪 年 间 就 出 现 了 四 大 班 ,即 泰 洪 班 、福 升 班 、福 寿 班 和 庆 寿 班 。
后 为 李 彩 芳 领 班 。 著 名 演 员 有 雷 四 苗 子 、李 三 花 脸 、罗 四狗 、 云 光 等 。由于 长 期 经 营 , 角 荟 集 , 当也 齐 全 。 刘 名 行
雷 四 苗 子 即 雷 振 风 , 文 武 老 生 ,又 精 武 术 , 草 医 、 徒 弟 有 李 少 白 、朱 岐 山 、刘 金 玉 等 。 是 曲靖 前 后 四 百 年 的 雷

湛江文化

湛江文化
二、湖光镜月——湖光岩 三、长廊观海——观海长廊 四、寸金浩气——寸金桥公园 五、硇洲古韵——硇洲岛
六、南亚奇园——南亚热作所植物园
七、南三听涛——南三岛
八、港湾揽胜——湛江港
Page 5
东海岛的“东海旭日”是湛江八景之一,岛上最出名的莫过于龙海天沙滩, 延绵28公里,是中国最长的海滩,仅次于澳大利亚的黄金海岸是世界第二, 已被载入世界吉尼斯纪录。
Page 29
这就是我的家乡——湛江的一部分写照,作为大陆最 南端的海港城市,湛江的红土文化用简单的几句话,几幅 图还不能完整の体现出来,现在的这些也只不过是其中的 一部分。湛江红土文化的多元性,开放兼容还有待我们去 欣赏与品究。 O(∩_∩)O~~
下面请欣赏视频~~
Page 30
Page 31
Page 7
寸金桥公园坐落在湛江市赤坎区西侧,寸金桥公园因邻近寸金 桥而得名,寸金桥桥名含中华国土寸土寸金不容外敌侵占之意, 以纪念1898年湛江人民抗法斗争的英雄事迹,公园中心广场屹 立着抗法英雄的塑像。是湛江市最大的亚热带园林式公园。
Page 8
长廊观海
南三岛
Page 9
南亚奇园
硇洲古韵
醒狮表演始于明清时期。 是地道的广东民间舞, 是广东舞苑中的一宝。
湛江文车醒狮团应邀参 加2008年北京奥运会闭 幕式的表演。 在2013年的CCTV春节 晚会,文车醒狮给观众 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醒狮是湛江红土文化一 个重要的标志。
Page 28
雷州石狗是雷州人民时代繁衍生息中遗留下的宝贵文 化,是一种独特的民间艺术创作。 2005年,雷州石狗申遗成功。从此,雷州石狗被列入 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由昔日古老繁荣的“广州湾”到今天的“湛蓝之滨”,历经百年的苍桑洗礼, 中国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的湛江市,不仅风华不减,反而越収地充满活力, 激情迎接21世纪的巨大収展机遇,将创造更多的辉煌,更多令人惊叹的神话。

开展红色文化教育的路径选择

开展红色文化教育的路径选择

开展红色文化教育的路径选择作者:***来源:《江西教育A》2024年第02期紅色文化根植于华夏大地,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时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宝贵精神财富。

多年来,南昌大学附属小学立足江西,深挖红色文化育人功能,坚持开展红色文化教育的研究与实践,探索出了课堂教学、综合实践、研学旅行三条红色文化教育路径,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培养艰苦奋斗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品格,为学生成长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品德基础。

一、在课堂教学中开展红色文化教育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

学校从两个方面在课堂教学中开展红色文化教育。

一是用好江西省地方教材《红色文化》,上好红色文化常态课。

由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和江西省教育厅共同组织编写的江西省地方教材《红色文化》,史料翔实,图文并茂。

在第一学段,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对红星、红军帽、军章、军旗、国旗、队旗等的介绍,开展红色文化启蒙教育;在第二学段,教师通过对红色歌谣、红色诗词、红色故事和红色家园等的讲解,开展积极乐观、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教育;在第三学段,教师通过引领学生品读红色家书,让学生学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坚定的理想信念、勇敢顽强的革命意志和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珍惜今天的幸福美好生活,努力学习,发愤图强,将来报效国家。

为配合《红色文化》的学习,教师还组织学生参观南昌大学“红色文化馆”,借助该馆的VR技术,让学生在全方位、立体化情景体验中,接受沉浸式、互动式红色文化教育。

二是在各学科教学中渗透红色文化教育。

在各学科统编教材中几乎都有红色文化内容,学科渗透是开展红色文化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

语文学科中的红色文化题材占有较大分量,且题材故事中主人公的年龄与学生的年龄相近,教师组织学生编排课本剧,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人物,还原课文介绍的场景,帮助学生加深对英雄人物及其革命精神的理解。

如《小英雄雨来(节选)》《井冈山下种南瓜》《映山红》等作品,教师在课堂上注重对作品背景和内容讲解的基础上,还组织班级红色歌曲合唱比赛、文艺会演,把红色文化教育与语文、音乐教学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唱、奏、演的过程中,接受红色文化熏陶;在美术教学中,将红色文化内容进行整合,开发版画特色校本课程“寻踪觅迹系列之红色文化”。

2019年初三写景作文-红土风情

2019年初三写景作文-红土风情
初三写景红土风情
在悠久五千载的历史长河中,红土人创造了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红土文化。经过了历史的重要洗礼,今天的红土文化宛如一幅百花齐放的春画。
看,形状各异,栩栩如生的雷州石狗。如神似仙,凌空展姿的吴川飘色。笨踏熊步,憨态可鞠的雄舞,伴之踮脚点头,亮翅翔空,生动逼真的鹰舞,更是红土人得意的雄鹰舞 。 跳跃腾扑,扣人心弦,闻名海内外的遂溪醒狮。充满神奇色彩,世上独一无二的东海“人龙舞。”又看,港人喜爱的粤剧。再看,……
曲调简单,旋律优美的雷州歌,不分雅俗贵贱。文人雅士,山野村夫,男女老少,只要想唱便唱,有坐着唱的,有在厨房唱的,在柜台前哼唱的……在田间唱的。雷州歌王周定状看到自己简陋的茅屋,触景生情,于是坐在床上,开喉歌唱:
有处安床无处坐 就把床前安灶炕
一枚扁担无处放 直也枷枷横枷枷
水库筑在我床下 大雨一来水满家
在这百花丛中,开得最灿烂的文化之花是——雷州歌。
说起这歌,它是雷州人的陈年老酒,是雷州人怒放的心花,是雷州人情有独钟的土歌。它易创易唱易懂易记。雷州人“黄发垂鬓”皆会唱,歌声走进千家万户,遍及红土壤,震荡红土天空。
雷州歌 是雷州人的精神支柱,是雷州人的魂,伴随雷州人的一生一世。小时候,我就在“鸡公仔,鸡公哥”中游戏,在在“老师教我听妈话”中懂事。
我是红土人,陶醉于多姿多彩的红土风情。
公婆母子堵倒戽 戽干无鱼也无虾
红土人爱唱雷州歌,更爱看以唱雷州歌为主的雷剧(也叫雷歌)。许多村庄 都有自己的剧团。每逢过年过节时,好戏连夜,歌声四起。戏场虽人头挤挤,却如寂静的海洋。红土地的夜空歌声悠扬。如仙境乐曲,令红土人魂牵梦萦,生活充实,心情舒畅,工作有劲头。
红土人民的嗜雷歌如命,不辞劳苦,过乡过镇看戏,已是习惯。有一年雷州县文化馆邀请多台艺人演雷歌。一万张门票被抢售一空。但还有无数观众因无票而在文化馆外如饥似渴地倾听止瘾。红土人与红土歌,有如娃娃恋母亲。雷州歌是红土人的命根子,陶冶着红土人,迷痴着红土人。

红土文化实验报告范文(3篇)

红土文化实验报告范文(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红土文化,又称红色文化,是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群众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地域特色的文化。

红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时代价值,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深入挖掘和传承红土文化,本实验以某地区红土文化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考察、文献研究、问卷调查等方法,对红土文化进行系统梳理和分析。

二、实验目的1. 深入挖掘某地区红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

2. 分析红土文化在当代社会中的传承与发展现状。

3. 探讨如何更好地传承和发展红土文化,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三、实验方法1. 实地考察:走访某地区红土文化遗址、纪念馆、博物馆等,了解红土文化的历史渊源和传承情况。

2. 文献研究:查阅相关历史文献、学术著作,梳理红土文化的发展脉络和理论体系。

3. 问卷调查:设计调查问卷,对当地居民进行红土文化认知度、传承意愿等方面的调查。

4. 访谈:与当地文化工作者、专家学者进行访谈,深入了解红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

四、实验内容1. 红土文化的历史渊源:某地区红土文化起源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斗争,经过长期发展,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

2. 红土文化的内涵:红土文化包括革命精神、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艰苦奋斗等核心价值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地域特色。

3. 红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某地区红土文化在当代社会得到了传承和发展,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红色旅游:通过红色旅游,让更多人了解红土文化,传承红色基因。

- 红色教育:将红土文化融入学校教育,培养青少年的爱国情怀。

- 红色文艺:创作红色文艺作品,弘扬红土文化精神。

- 红色遗址保护:加强对红土文化遗址的保护和利用,传承历史记忆。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红土文化的认知度: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当地居民对红土文化的认知度较高,普遍认为红土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 红土文化的传承意愿:调查结果显示,当地居民对红土文化的传承意愿强烈,愿意为红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贡献力量。

传统农耕

传统农耕

云南传统农耕的介绍1云南传统农耕文化的特点红土高原梯田文化。

云南红土高原的梯田稻作文化就在立体性气候越明显,降雨量越丰沛的山地形成。

其中红河南岸哀牢山南段哈尼族地区是全省、乃至全国最集中、最发达的梯田稻作区。

梯田文化充分反映了当地居民充分利用山区、半山区地形、森林水土保持、丰沛降水和热量的智慧。

刀耕畜耕农耕方式。

刀耕火种是一种部分身处高山少数民族的传统耕作方法。

由于云南多山地,很多农作物只能种植在山地或陡坡上,云南农业耕作只能靠人力利用刀、锄头、梨等传统工具进行。

在部分相对平整坝区土地上,可以依靠畜力进行梨耕,主要以牛耕为主。

这些耕作方式既是各民族各地区农业耕作发展水平的反映,也是当地的地理条件和环境的反映。

土地轮休耕作文化。

在开垦的土地上连续耕种2年作物,然后让耕地休闲7-10年,待地力恢复后再行耕种。

在休闲期内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森林植被的恢复,以期在获取农作物产品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休闲土地的质量和缩短土地休闲的时间,并有针对性地获取经济林木的产品。

例如:低族、景颇族、独龙族、怒族等云南山地少数民族都有在休闲期种植水冬瓜树、漆树、松树等林木的传统,由于水冬瓜树5年左右即可成材,并且其树的根部长有根瘤菌,从而可以起到固氮的作用,加之这种树落叶多,可以有效地迅速恢复地力。

火烧荒农家肥田文化。

在云南每逢春季,田边的杂草丰茂,将之砍下,堆于田间地头,太阳晒干焚烧,用于肥田。

或是将家禽、家畜、灶灰等集于塘内,任其腐败发酵,于耕作之前运至田间肥田。

在哈尼族的梯田地区,还有将农家肥用水流顺山涧冲下至田间的“冲肥”文化。

2云南传统农耕文化的优势云南传统农耕文化是云南人民以当地农业生产生活方式为基础建立的知识文化体系和价值观念,是长期与自然和社会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为了更好地适应、预测或者左右环境的变化,对人与地关系的经验总结。

云南传统农耕文化的优势体现在:充分利用了自然条件。

传统农耕文化是当地居民世代耕作的经验形成,从高原梯田到农耕方式的选择,从轮休耕作到蓄水冲肥等文化无不是符合当地生态环境、地质条件和气候的农业生产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车醒狮先后在2002广东省首由民间艺术邀请赛、2002湛江民间醒 狮表演艺术大赛和2002年中国(湖北荆门)国际醒狮邀请赛上获得奖牌。
吴川三绝
飘色、泥塑、花桥,人称吴川三绝。如果 从表演空间看,这三绝恰好占齐水(花桥)、 陆(泥塑)、空(飘色)。“三绝”表演是在 每年的元宵佳节。正是由于拥有这综合立体的 “三绝”,吴川市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 民间艺术之乡”。
Hale Waihona Puke 泥塑的制作过去是用稻草、竹木支架、泥为材料, 使用材料简便,制作快捷。现在泥塑已发展到水上彩塑、 活动彩塑,配上现代灯光、音响、舞美设计,集电、光、 声、动于一体,显得更加流光溢彩,美不胜收。 吴川泥塑制作很有群众基础,有一大批能工巧匠曾 多次到北京、上海、杭州、昆明、海南、广州、深圳、 湛江等地制作展示。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中 国民间艺术家协会彩塑专业委员会主席、天津“泥人张” 传人张锠,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沈大授 等专家对吴川泥塑艺术赞不绝口。他们指出,吴川泥塑 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具有群众性、广泛性、写实 性和自娱性,是没有功利性的汉族民间节庆民俗活动, 采取的是现场制作的方式,展出空间大,泥塑与真人等 大,又能与彩绘和谐地结合起来,技艺专业,艺术质量 高,艺人队伍庞大,群众观赏踊跃,这在全国是绝无仅 有的。
所谓飘色,即是由若干人推着一座装饰华丽的 “色板”,色板上安排好固定姿势的人物形象。 飘色最早起源于明末清初,先后经历了“转色”、 “板色”两个阶段。转色就是在手推车中间安一个木铁轴, 上面再放一块中间可以转动的有孔的板子,一两个扮成各 种造型的人物(这些人物叫作“妖色”)就站在这块板子 上。板色则让人物固定坐在“色台”上,服饰更为华丽, 人物也增加到四个。 飘色定型于1930年,老艺人陈趣珩改色梗为铁棍, 使飘色看起来华丽的同时,还让人觉得非常神奇。飘色 有许多种,按安放的位置不同,可分为水色、车色、船 色等。吴川的飘色属于“车色”,即将小孩化妆成戏剧 人物后,固定在小推车两米多的高杆上。一车称为“一 板”。一板由几个人物组成,就称为几飘。如一板一人, 就称为“一飘”,现在最多的已经达到一板“六飘”。 为了造型上的美观计,多飘时会使人物分层次站立。
雷州石狗是古代汉族民间信仰之一。作为一 方的守护神,安放在人们经常出入的必经之处, 随着时间的推移,其狰狞、威严的面孔让人看后 总会产生不友善的感觉。于是,崇尚礼教的雷州 汉族劳动人民便对石狗的形象进行了艺术塑新, 雕刻其昂首咧嘴、含笑露善,如司仪迎宾,从此, 石狗又被人称为“司仪神”。
雷州半岛石狗艺术源远流长。雷州石狗 历史悠久,数量众多,分布广泛,内涵丰富, 造型千姿百态,形神各异,栩栩如生,是一 份独具地方特色的珍贵文化艺术遗产。 雷州石狗分布不均匀,呈现沿海多、 内陆少,西部多、东部少的特点。主要分布 在广东湛江市徐闻县、雷州市(原海康县)、 廉江市、遂溪县等地乡村的村头、巷口、庙 宇旁,以及房屋门前、水塘边。
“龙身”是龙的主体部分,每个大人的肩上 支撑着相继做俯仰动作的小孩。小孩身穿龙服, 头戴龙缨、龙冠,分节架接而成。“龙尾”的 大人也肩负一小孩。 “人龙”起舞时,由锣、鼓等敲击乐器有节 奏地配合,扮演龙头的小孩子高举灯笼或手电 筒,以示龙眼闪光。而龙身左盘右旋,上下起 伏,随着龙头缓缓前进,龙尾亦随队形左摆右 摇。整条人龙表演起来威武雄壮,气势宏大, 场面热烈,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近年来,本地的一些曲艺家对人龙舞的结 构、舞步、舞姿态、乐风、节奏进行了改革加 工,形成了“起龙”、“龙点头”、“龙穿 云”、“龙卷浪”等表演程式,使其更致完善, 被誉为“东海一绝”。
人龙舞,堪称雷州半岛民间舞蹈之魂,其节 奏鲜明,鼓点强劲,气势雄伟,催人奋进。雷 州半岛现有东海岛人龙舞和沈塘人龙舞。 东海岛人龙舞是一种大型广场舞蹈。该舞 盛行于东海岛的东山镇。
人龙舞之所以被称为“人龙”,是由 于演出的“龙”全部由人组成,而不是用 物构成。 龙身巨长,一般由五六十人组成,有 的达数百人,气势雄伟壮观。“人龙”分 “龙头”、“龙身”、“龙尾”3个部分, “龙头”包括龙舌、龙眼、龙角三部分内 容。 这三部分是由三个小孩子分别扮演的。 扮演“龙头”的人要同时身负这三个 小孩子,双手还要同时握两个盾牌。因此, 要求扮演者必须身高力大,基本功好,表 演技巧熟练。
【醒狮舞】是广东地区较为盛行的一种舞蹈。醒狮与北狮
不同。北狮四脚着地,酷似真狮。醒狮只有狮头,舞者两脚 着地,狮身以一块布(红、黄、白、绿、蓝等颜色)盖住狮 尾的另一名演员。醒狮分为地狮和高桩狮两大类。其中, 文车醒狮属于高桩狮。
文车醒狮演出时的高桩总长度约为16米左右,最高桩3 米,桩间某处设索桥,索桥长1米。桩间距约38公分,桩面 30公分。表现的内容是:一头狮子,睡醒后,穿越丛林,跨 过沟壑,到山巅采取灵芝(即采青)。表演的套路主要包 括:巧踩梅花桩、勇闯七星阵、荡过藤索桥、飞越险悬崖、智取灵芝草、 喜庆归山林。表演时,文车醒狮威形威神俏,刚猛健硕,英武骄健,气 势逼人。既有高难的动作,更讲究幽默风趣,重视从细节上活灵活现地 表现狮的神态,观之惊险有趣。
——广东湛江
广东省湛江市简介
湛江,旧称“广州湾”,别称 “港城”,是广东省辖的地级市。 位于中国大陆最南端雷州半岛上, 地处粤桂琼三省区交汇处,南濒南 海隔琼州海峡与海南省相望,西临 北部湾,背靠大西南,东与茂名市 相连,辖3个县级市、5个区和2个县。
湛江红土文化即是雷州文化,与广 府文化、潮州文化、客家文化并称为 ,在我国众多的地 域文化之林中占有重要的一席。 根植红土,注重文化活动的湛江,将民间民俗文化艺 术活动开展红红火火———醒狮、飘色、南派粤剧、雷剧 等艺术门类更是跨出了国门,走向世界。遂溪醒狮和东海 岛人龙舞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遂溪县被 命名为“中国醒狮之乡”,雷州石狗成为中国民族民间文 化保护工程项目,雷州市被命名为“国家历史文化古城”, 吴川市梅菉镇成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吴川市吴阳镇 被命名为“国家历史文化名镇”。
吴川泥塑又称泥公仔,是中国一种古老和传 统的汉族民间艺术。源于唐末宋初,由梅菉镇 瓦窑村民兴起。唐代时,佛山廖岭居民迁移至 此,从此,佛山石湾精湛的陶瓷工艺传入吴川。 唐代中期,有一年元宵节,一些陶工闲来无事, 便重操旧艺自娱,随手用陶泥捏起一尊小泥塑, 岂料吸引不少观众围观,次年别的陶工也来捏 泥人凑热闹,陶工们加大数量,观众人数也随 之上升。到后来,拜师学艺,纷沓而至,当地 逐步兴起制陶,这就是吴川群众性泥塑活动的 起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