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 介绍

合集下载

古筝 介绍ppt课件

古筝 介绍ppt课件
3
1.2、古筝的历史
据古文献记载,筝最早为 “五弦筑身也”
到了战国末期,为了加宽音域, 增加到了十二弦。
5弦
12弦
隋代就已出现十三弦筝,隋文帝开皇 雅乐中首见载有十三弦筝的使用。
13弦
到了元、明、清三代,又出现了十四 弦和十五弦筝。
14和15弦
十六弦筝的出现,大概在清朝末年 或民国初年前后,
从建国后到现在,筝弦的增加很快, 现在通常用的为二十一弦.
河南筝:豪放流畅、悲喜尤佳; 浙江筝:华丽清秀、温婉动听; 广东潮州筝:清晰细腻、声韵多变。
5
2.1、古筝的构造
弦轴盒
琴弦
前岳山 琴码(雁柱)
面板 底板
侧板 后岳山
6
2.2、古筝的构造
7
2.3、古筝与古琴的结构区别
古琴是7根弦, 因此也叫7弦琴 古琴没有雁柱
01
古筝
02
古琴
古筝通用筝 是21根弦, 古筝有雁柱
01
西汉时期
02
汉末、魏、晋时期
03
唐代
04
明代Βιβλιοθήκη 05现代邯郸女子秦罗敷
郝索、陆太喜、魏文帝、游楚、桓伊、 谢仁祖、何承天 薛琼琼、李青青、龙佐、常述本、史从、 李从周,崔七.
梁三姑、刘弱
娄树华、王巽之、罗九香、曹正、李杨、 赵玉斋、王省吾、林玲等
14
4.2、古筝十大名曲
第一首《渔舟唱晚》是传统的古筝独奏名曲。 第二首《出水莲》为广东潮州客家筝曲。 第三首《高山流水》为我国十大古曲之一,浙江筝派的代表作。 第四首《林冲夜奔》 第五首《侗族舞曲》表现了侗寨风情,抒发了侗家儿女热爱美好生活的欢乐情绪。 第六首《汉宫秋月》也是我国十大古曲之一。 第七首《寒鸦戏水》是“客家筝曲”中名作。 第八首《东海渔歌》是张燕创作于七十年代的作品。 第九首《香山射鼓》作于1980年,1983年在第六届亚洲音乐论坛上被评为优秀音 乐作品. 第十首《战台风》是在六十年代中期,王昌元有感于上海码头工人与台风顽强搏斗 的精神而创作的。

古筝 简介

古筝 简介

古筝简介
嘿嘿,今天老师让我们带一样特别的东西到班上介绍,我带了咱家的古筝!那玩意儿可漂亮了,长长的,有21根弦呢!哎,我拉着古筝到教室的时候,大家都“哇——”地叫了起来,眼睛瞪得圆圆的,像看到了宝贝似的。

我站在讲台前,心里扑通扑通跳,赶紧说:“这个叫古筝,是一种很老很老的乐器,中国的传统乐器哟!”我边说边用小手指拨了一下弦,“嘣嘣嘣”,声音特别好听,像小溪流淌的样子。

接着我还说:“古筝可以弹出很多曲子,比如《高山流水》《茉莉花》,还有好多好听的曲子呢!”
同桌小明可好奇了,举着手问:“那它咋弹的呀?”我得意洋洋地说:“你得戴上指甲片,这样‘叮叮咚咚’弹起来才有劲儿!”说完我还给大家表演了一下。

哎呀,大家拍手直叫好,我心里美滋滋的,觉得古筝真是棒极了!
这一天,我成了班上的小明星,嘿嘿,下次还要带别的东西来介绍呢!
———1。

古筝的介绍历史文化背景

古筝的介绍历史文化背景

古筝的介绍历史文化背景
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古筝这玩意儿。

古筝啊,那可是有着超级悠久历史的乐器。

据说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有它的身影啦!那时候的古人可真有创意,能捣鼓出这么个有意思的东西来。

在古代,古筝那可是相当受欢迎呢!不管是在宫廷里还是在民间,都能听到它那美妙的声音。

想象一下,一群古人围坐在一起,有人弹着古筝,其他人或倾听或跟着哼唱,多惬意呀!那场面,肯定比咱现在去 KTV 还热闹。

古筝的文化背景也特别有意思。

它常常和诗词、歌舞相伴,简直就是古代文艺界的大明星。

那些文人墨客们也都爱它,写了好多诗词来赞美它呢。

而且,古筝还见证了好多历史故事呢。

也许在某个战场上,有个将军在打仗前听了一曲古筝,顿时豪情万丈;也许在某个深闺中,有位小姐弹着古筝思念远方的情人。

哎呀呀,想想都觉得好有故事感。

到了现代,古筝依然魅力不减。

好多小朋友都开始学古筝啦,那小模样,可认真了。

还有那些专业的古筝演奏家,他们在舞台上把古筝弹得出神入化,让观众们都陶醉其中。

总之,古筝这东西,从古代一直流传到现在,它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就像一部精彩的电影,让人回味无穷。

它不仅是一件乐器,更是我们文化的瑰宝呀!
怎么样,现在是不是对古筝有了更深的了解呀?哈哈,那就对啦!下次再听到古筝的声音,可别忘了我今天给你们讲的这些故事哦!。

古筝各部分介绍

古筝各部分介绍

古筝各部分介绍古筝,弹拨弦鸣乐器,又名汉筝、秦筝,是汉民族古老的民族乐器,流行于中国各地。

古筝的结构由面板、雁柱、琴弦、前岳山、弦钉、调音盒、琴足、后岳山、侧板、出音口、底板、穿弦孔组成。

形制为长方形木质音箱,弦架“筝柱”(即雁柱)可以自由移动,一弦一音,按五声音阶排列。

面板:面板用放置多年、木质干而松的梧桐木来制作,以木纹顺直、抄眼大的沙桐为佳,如带有活疤节的发音更为脆亮。

面板决定筝的音色和音量。

也有人试用白松制作。

底板:用梧桐木制作或者用其他的硬质木料制作。

筝边:也称边板,即筝的侧帮。

筝有两个筝边,靠近身体的一侧称为内筝边,另一侧称为外筝边。

筝边一般用木制成,也有用水曲柳、红木或其他杂木制成。

还有试用权木制作。

筝头:用木、紫擅或其他较坚实的木料制成。

筝头的作用是固定琴弦,由穿弦孔来固定(也有的筝的筝头是固定琴钉的)。

在筝头的侧面有一个出音孔,出音孔上有个音窗,供出音之用。

筝头因与共鸣体相通,这样就扩大了共鸣的范围(也有的筝,筝头与共鸣体是不相通的)。

岳山:也称木梁或山口。

用紫花梨木或其他木料制成,在筝上有两个岳山。

一个在面板与筝头连接处,叫作前岳山;一个在面板与筝尾连接处,叫作后岳山。

岳山随面板的前后圆弧而自然成弯弧形,与面板基本上成九十度角。

后岳山也有用S形的(缩短了高中音区的码处弦长)。

岳山起着载弦的作用,也起着某些传递声音的作用。

岳山与码子高度的比例关系到音准以及音色、定调等方面的问题,因此,必须用恰当的比例才能使筝的发音有良好的效果。

在前岳山上端镶有一条骨片或铜丝,以使发音悦耳。

码子:也称柱,或称雁柱。

它是筝弦和面板的传振支柱。

一般用木制作,也有用红木、牛骨、塑料、象牙制成的,以木的效果为佳。

在桅木上还镶有一个小骨片,在骨片上刻槽,以稳固筝弦。

每个码子支撑着一根弦,共有二十一个码子。

在演奏时,弦的振动由码子传递到面扳,再通过共鸣体而发出音乐的效果。

码子可左右移动,以调整音高。

码子有时也稍作前后移动,以适当调整音质。

古筝的知识点介绍

古筝的知识点介绍

四.古筝的日常使用和保养知识
筝的使用场合对温度没有特别的要求,主要是湿度环境对古筝影响较大。一般情况下相对温度在 50-70% 之间 的空间内使用古筝对筝的振动和发音都比较有利。 低于 50% 的湿度会引发筝体表面及筝的底版开裂,大于 70% 的湿度则易使面板吸潮,导致声音发闷,余饮减 短,音色发暗。 建议大家在书房配备湿度计,有利于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从声音上来看,古筝存放环境除了对湿度有要求外, 还有一个重要的指标,就是空气混响时间。空气混响时间过长,会美化古筝的音色,而过短则易使古筝声音 发 “ 干 ” 。一般的空间混响时间应在 1.2 秒 -1.7 秒之间。 总之一句话,琴靠人养。经常使用并合理保养,使古筝处于良好的振动状态,会有利于古筝各结构之间的进 一步调合。
五.古筝考级的常识问答
1、为什么要考级? 答:中国在改革开放后,出现了空前的经济大发展、大繁荣的新局面。伴随经济生活日新月异的变化,也带来了文 化生活的多元性选择空间,人们在衣食饱暖之余,更加注意提升自我精神境界和文化艺术修养。业余学习某种乐器, 既可开发智力、陶冶情操,丰富精神生活,又是一种高尚的娱乐,娱己娱人,何乐而不为?这就是掀起古筝热潮的 原因。另外,在子女升学、就业等人生重大抉择中,往往对于具有某种特长的考生采取“特招”或优先录取的优惠 政策,从而大大激发了青少年学习古筝的热情。古筝考级就是为了对众多学筝者的学习程度和艺术水平,有一个权 威部门认可的评价,以作为自己业余学习古筝的等级鉴定和在社会招生、招工竞争中的合法有效凭证。
二.筝的渊流和形制的沿革
关于筝的渊流,史料记载说法不一。大致有三种说法:
1、分瑟为筝说
在古代文献中确实有分瑟为筝的说法。唐赵磷《因话录》中记述:“筝,秦 乐也,乃琴之流(一作琴)。古瑟五十弦,自黄帝令素女鼓瑟,帝悲不止,破之, 自后瑟至二十五弦。秦人鼓瑟,兄弟争之,又破为二。筝之名自此始。”宋代的 丁度在他的《集韵》中也载有类似的说法:“秦人薄义,父子争瑟而分之,因此 为名。筝十二弦,盖破二十五而为之也。”日本第十七世纪元禄年间宫廷乐师冈 昌名所著《乐道类集》中记载有:“...或云:秦有婉无义者。以一瑟传二女,二 女争引破,终为二器,故号筝。”

古筝简介30字

古筝简介30字

古筝简介30字古筝简介30字1古筝是一种民乐,有很多人不了解它,下面就由我来向你们介绍古筝吧!古筝又名汉筝、秦筝、瑶筝、鸾筝,是中国汉民族传统乐器。

它是中国独有的,重要的民族乐器之一。

古筝的统一规格为1.63米,有21根弦,一个音区有1、2、3、5、6这几个音,4和7是压在3和6上弹的,在D调乐曲里,绿色的弦是都5的音。

古筝的面板大多数采用河南兰考的桐木制造,框架为白松。

筝首、筝尾、四周侧板有红木、老红木(缅酸枝)、金丝楠木、紫檀等名贵木材。

古筝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前岳山、琴身和后岳山。

琴身上还有21个雁柱,也称琴马、筝马。

因为它长得很像马,所以叫筝马。

在古筝的背面还有3个出音空。

古筝很像一块木板,但和木板相比,古筝能演奏出优美的音乐。

告诉你个鲜为人知的秘密:最早,筝是战国时期的一种兵器,用于竖着挥打敌人,还有一句古话是:“筝横为乐,立地成兵”。

后来人们在上面加上琴弦,拨动时悦耳动听,于是发展成乐器。

知道我为什么知道那么多古筝的知识吗?因为我从幼儿园就开始就喜欢并学习古筝。

我那时候太小了,每次上课妈妈都陪我一起,回到家她先要练习,再手把手教我,而且每天练琴她都在旁边守着,就这样妈妈一直陪我了三年多。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练琴的时候别的小朋友可能在玩,而我没有玩的时间。

可能别人每天晚上9点睡觉,而我却要10点多才能睡。

我也曾想过放弃,但哪个成功的人不是这样走过来的!当每一次站在领奖台上;当每一次听到掌声响起;当每一次得到老师和同学的称赞……我都会想起曾经的汗水、泪水、手上的'血水,这一切都是值得的!因为我知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如今,我已经学到8级了,我一定会坚持下去!因为我爱古筝,爱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希望这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一代代的传扬下去!古筝简介30字2我最喜欢的艺术品就是古筝,古筝在中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原本古筝叫筝,因为从古代就开始流传,所以现在一般叫古筝。

古筝是一个扁状的长方体盒子。

传统乐器介绍

传统乐器介绍

传统乐器介绍传统乐器是指在中国传统音乐中常用的乐器,它们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

以下将介绍几种代表性的传统乐器。

1. 古筝:古筝是一种弹拨乐器,有着3000多年的历史。

它由21根弦组成,常用指甲弹奏。

古筝音色悠扬,琴弦的振动使人仿佛置身于山水之间。

古筝可以演奏独奏曲目,也可以与其他乐器合奏。

在中国传统音乐中,古筝常常被用来表达情感和描绘自然景色。

2. 二胡:二胡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拉弦乐器之一,起源于唐代。

它有两根弦,用弓拉奏。

二胡的音色悲壮而深情,能够表达出丰富的情感。

它常被用来演奏民间曲目,如《二泉映月》和《渔舟唱晚》等,也常用于伴奏声乐曲目。

3. 古琴:古琴是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起源于3000多年前的中国古代。

它有七根弦,常用指甲弹奏。

古琴音色幽雅,富有禅意和哲学思考。

古琴曲目多以表达儒家思想、道家哲学和佛家禅意为主,如《阳关三叠》和《广陵散》等。

4. 笛子:笛子是一种竹制吹管乐器,具有2000多年的历史。

它有六个音孔和一个吹口,通过调节气流和指法来发出不同的音调。

笛子音色清悠动听,能够表达出欢快或忧郁的情感。

在中国传统音乐中,笛子常常用来演奏民间曲目和宫廷乐曲。

5. 琵琶:琵琶是一种弹拨乐器,起源于古代波斯,后传入中国并发展成为中国传统乐器。

琵琶有四根弦,常用指甲弹奏。

琵琶音色婉转悠扬,能够表达出各种情感。

它常被用来演奏古代文人曲目和戏曲伴奏,如《十面埋伏》和《平湖秋月》等。

除了以上介绍的传统乐器,还有许多其他具有代表性的乐器,如琵琶、古管、鼓等。

每一种乐器都有着独特的音色和演奏技巧,它们一起构成了中国传统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演奏传统乐器,我们能够感受到古代文化的魅力,体验到音乐带来的愉悦和情感的交流。

因此,传统乐器在中国音乐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传统乐器都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音乐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古筝的特点和音色介绍

古筝的特点和音色介绍

古筝的特点和音色介绍
1. 古筝啊,那可是有着超级独特的特点呢!它的形状就像一个优雅的淑女,静静躺在那里都好美。

你想想看,那长长的琴弦,就如同精灵的发丝一般。

比如《渔舟唱晚》,用古筝弹奏出来,仿佛能让你看到夕阳下波光粼粼的湖面和缓缓归航的渔船,那音色,真美啊!
2. 古筝的音色,那简直绝了呀!有时清脆如珠落玉盘,有时又悠扬似山间清风。

就像我们听《高山流水》的时候,是不是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山林之间呀?这就是古筝音色的魅力所在呀,能把人一下子就带入到情境中去,神奇吧!
3. 朋友们,你们知道古筝吗?它就像是一个能变幻无穷魔法的乐器!它的特点多着呢,那构造精致得很嘞。

当弹奏起《彩云追月》,那声音就好像彩云在追逐着月亮一样轻快,这般独特的音色,真让人陶醉啊,你们不想试试吗?
4. 哎呀呀,古筝可太有意思啦!它的琴弦就像会讲故事一样。

比如在弹《林冲夜奔》时,那急促的音符就仿佛在诉说着林冲的焦急与愤怒。

这样的古筝,这样的音色,怎能不让人着迷呢!
5. 说起来古筝呀,那真的是太牛了!它的特点让人爱得不行。

它的音色有时候温柔得像妈妈的怀抱,有时候又热烈得像燃烧的火焰。

像《战台风》,就让人能感受到那狂风暴雨般的激烈,难道你不被这种感染力所震撼吗?
6. 古筝啊,真是个了不起的存在!它那独特的特点和绝美的音色,真是让人欲罢不能。

每次听到用古筝演奏的曲子,都好像进入了一个梦幻世界。

比如
那首经典的《广陵散》,其音色的表现力简直无与伦比,这就是古筝的魅力,厉害吧!
结论:古筝真的是一种非常有魅力和特色的乐器,它的特点和音色都让人沉醉其中,值得大家去深入了解和喜爱。

古筝介绍知识分享

古筝介绍知识分享
3.1、古筝指甲
戴假甲时应注意:戴大拇指假甲的尖头须朝指尖左前方偏出,不要反了方向。胶布要缠的稍紧些,但不能太紧,以免影响血液流通。
选择合适的椅子(比筝首架低10cm 最佳),座位和琴的高矮比例要合适, 第一个琴码的高度与自己的腰部平行 。 双腿自然弯曲,左脚稍前,右脚稍后放好。 上身端正,后背挺直,坐凳子的前半部分,不要坐满整个凳子。第一个弦码对准衣服的中襟,身体离琴一拳的距离。 两臂和双手松弛而自然抬起,精神饱满,面部表情放松。在演奏时既不要驼背也不要过分挺胸挺肚子,切忌摇头晃脑、脚打拍子等坏毛病。 双手放松呈半握拳状弹琴。
5弦
12弦
13弦
14和15弦
据古文献记载,筝最早为“五弦筑身也”
到了战国末期,为了加宽音域,增加到了十二弦。
隋代就已出现十三弦筝,隋文帝开皇雅乐中首见载有十三弦筝的使用。
16弦
21弦
到了元、明、清三代,又出现了十四弦和十五弦筝。
十六弦筝的出现,大概在清朝末年或民国初年前后,
从建国后到现在,筝弦的增加很快,现在通常用的为二十一弦.
娄树华、王巽之、罗九香、曹正、李杨、赵玉斋、王省吾、林玲等
4.1、各时期的筝演奏家
01
西汉时期
邯郸女子秦罗敷
4.2、古筝十大名曲
第一首《渔舟唱晚》是传统的古筝独奏名曲。 第二首《出水莲》为广东潮州客家筝曲。 第三首《高山流水》为我国十大古曲之一,浙江筝派的代表作。 第四首《林冲夜奔》 第五首《侗族舞曲》表现了侗寨风情,抒发了侗家儿女热爱美好生活的欢乐情绪。 第六首《汉宫秋月》也是我国十大古曲之一。 第七首《寒鸦戏水》是“客家筝曲”中名作。 第八首《东海渔歌》是张燕创作于七十年代的作品。 第九首《香山射鼓》作于1980年,1983年在第六届亚洲音乐论坛上被评为优秀音乐作品. 第十首《战台风》是在六十年代中期,王昌元有感于上海码头工人与台风顽强搏斗的精神而创作的。

古筝 介绍PPT课件

古筝 介绍PPT课件

.
9
3.2、古筝演奏姿势
➢ 选择合适的椅子(比筝首架低10cm 最佳),座位和琴的高矮比例要合适, 第一个琴码的高度与自己的腰部平行 。
➢ 双腿自然弯曲,左脚稍前,右脚稍后放好。 ➢ 上身端正,后背挺直,坐凳子的前半部分,不要坐满整个凳子。
第一个弦码对准衣服的中襟,身体离琴一拳的距离。 ➢ 两臂和双手松弛而自然抬起,精神饱满,面部表情放松。在演奏
时既不要驼背也不要过分挺胸挺肚子,切忌摇头晃脑、脚打拍子 等坏毛病。 ➢ 双.3、学古筝的几个要点
坐姿要点: 上半身坐直、放松
手型要点: 放松、稳定
基本指法弹奏要点: 小关节发力、放松
.
11
3.4、古筝的基础练习
A
E 摇指练习
拨弦练习
基础 练习
B
弹弦练习
轮抹练习
D
琶音练习
.
15
谢谢!
Thanks!
.
16
古琴
.
8
3.1、古筝指甲
古筝学习中指甲的使用是很重要的, 佩戴指甲能使古筝发出清脆明亮的音色。
我们在弹奏时一般使用玳瑁材质的指甲。 这种材质制作的假甲性能较好。
假甲是分别按大拇指、食指、中指、 无名指制作的。形状各不相同,分为成 人假甲及儿童假甲。
戴假甲时应注意:戴大拇指假甲的尖 头须朝指尖左前方偏出,不要反了方 向。胶布要缠的稍紧些,但不能太紧, 以免影响血液流通。
从建国后到现在,筝弦的增加很快, 现在通常用的为二十一弦.
21弦
.
4
1.3、古筝的艺术流派
随着古筝受到大家欢迎,在中华大地得到广泛传播。不同地域的文化 发展自然形成了风格各异的艺术流派。例:陕西秦筝、河南筝、山东 筝、浙江筝、广东潮州筝、岭南客家筝等。

古筝的介绍

古筝的介绍

古筝的介绍古筝,又称古键或古钢筝,是中国非常受欢迎的音乐乐器,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已有约2500多年的历史。

古筝又分为京音筝和汉音筝,是一种三弦七品的古典乐器。

一、古筝概述古筝在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历经古代“素志”和“高山流水”乐派演变而来,在中国音乐中具有卓越的地位。

它被尊称为“国乐之魂”,而它的木制件,经常覆盖着蓝色的色漆,使古筝更显典雅。

古筝的身体有一个椭圆形,可以拉过三个钢弦,尾部还有一个尖尾,除此之外,还有木键七品和水晶储物等。

二、古筝的特点1、漂亮的声音:古筝具有飘渺动听的旋律声、高亢洒脱的音色,可以细腻、穆而又节奏。

2、技巧多样:弹奏古筝有着多种技巧,如“分解”“抢弹”“搓弦”“抛穗子”“跋延”“萦返”等,还有拉弹、吟唱、吟唱拉弹等多种表演形式。

3、乐曲优美:古筝古典乐曲常见乐曲有《高山流水》《醉花阴》《凤求凰》等,这些作品具有抒情优美、绚丽多彩的音乐特色,令人印象深刻。

三、古筝的修炼古筝的技艺非常复杂,它要求演奏者具备较高的技能,学习需要耐心和勤奋。

1、乐理:学古筝时必须要学习乐理,包括和弦、旋律、节奏、乐曲和乐理概念等。

2、技巧:学习古筝,要掌握一些基本的技巧,包括抢弹、搓弦、抛穗子、跋延、萦返等。

3、坚持练习:修炼古筝要认真听、思考、唱、演、练习,它要求演奏者把每一件古典作品都演绎得流利熟练。

4、关注表演:学习古筝时,要多听听高手的演奏,熟悉他们特定的表演方式,如拿键位、吟唱等,学习新技巧和新乐曲。

总之,古筝有着历史悠久和优美的音乐特点,是一种被中国人民熟悉和喜爱的古典乐器,由于它艺术性强,民族性强,能使人们在音乐中绽放灿烂的人生色彩,因此,古筝已成为中国民间乐趣的经典代表。

介绍一种事物说明文古筝500字

介绍一种事物说明文古筝500字

介绍一种事物说明文古筝500字
古筝是一种古老而优雅的乐器,它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古筝的外观美观典雅,琴弦悠扬动听。

它是一种传统的拨弦乐器,有着独特的音色和演奏技巧。

在古筝音乐中,人们可以感受到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情感表达。

古筝的制作工艺非常讲究,通常使用优质的木材制作琴体,如杨木、红木等。

琴身通常有两种形状,一种是矩形琴身,另一种是梯形琴身。

古筝的琴弦由丝线制成,琴弦数量不一,常见的有16根和21根琴弦。

琴弦的张力可以通过调节琴码来改变,使得古筝能够演奏出不同的音调。

古筝的演奏技巧非常丰富多样。

演奏者使用指甲或指套来弹奏琴弦,通过手指的动作和力度来控制音调和音量。

演奏者可以用手指拨动琴弦,也可以用指甲滑动琴弦,产生优美的音色和音阶。

古筝的音域宽广,可以演奏出高亢激昂的音乐,也可以演奏出婉转柔美的旋律。

古筝在中国音乐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它是传统音乐和古典音乐中必不可少的乐器之一。

古筝的音色独特而动人,能够表达出丰富的情感和情绪。

演奏古筝需要细腻的技巧和丰富的表现力,能够给人们带来身心的放松和愉悦。

古筝还有着一系列的曲谱和演奏技巧。

演奏者可以选择不同的曲谱来展示古筝的独特魅力,如《广陵散》、《阳春白雪》等。

这些曲谱既有古典的传统曲目,也有现代的创作。

演奏者可以通过自己的理解和表达,演绎出独特的音乐风格。

总之,古筝是一种优雅而富有魅力的乐器。

它通过悠扬的音色和丰富的表现力,传达出深厚的情感和文化内涵。

无论是演奏者还是听众,都能够在古筝音乐中感受到无限的艺术魅力和心灵的愉悦。

古筝介绍

古筝介绍

希望大家喜欢我们古老 的名族乐器——古筝
谢谢欣赏
构造篇
十大古曲
• • • • • • • • • •
出 战 香 东 水 台 山 海 莲 风 射 渔 鼓 歌
寒 鸦 戏 水
侗 族 舞 曲
汉 宫 秋 月
林 冲 夜 奔
高 山 流 水
渔 舟 唱 晚
• 古筝独奏曲《渔舟唱晚》是一首著名的北派筝曲。 • 一般以为。此曲是娄树华在20世纪三十年代中期,根 据古曲《归去来辞》的素材改编而成。 • 《渔舟唱晚》的曲名取自唐代诗人王勃(649—676)在 《滕王阁序》里:“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中的 “渔舟唱晚”四个字,诗句形象地表现了古代的江南 水乡在夕阳西下的晚景中,渔舟纷纷归航,江面歌声 四起的动人画面。
给大家介绍一个我喜欢的乐器
——古筝
古筝
1、古筝的起源 2、古筝的构造 3、十大古曲 4、渔舟唱晚欣赏 5、高山流水介绍
起源篇
古筝是一个古老的名族乐器,战国时期盛行于 “秦”地。 筝乃“真秦之声也”,故而历来就有“秦筝” 之名。 关于筝的命名有两种说法,一说乃是有瑟分 劈而来,另一说乃是因发音铮铮而得名。
流派篇
• “真秦之声”的卫之音”)的河南古 筝(《高山流水》) • “齐鲁大板”的山东古筝(《汉宫秋月》) • “韩江丝竹”的潮州古筝(《寒鸦戏水》) • “汉皋古韵”的客家古筝(《出水莲》) • “武林逸韵”的杭州古筝(即浙江筝) (《将军令》) • 闽南地区的福建古筝 • 内蒙草原“雅托葛”yatoke(蒙语)—— 蒙古古筝
• 《高山流水》,为中国 十大古曲之一。传说先 秦的琴师伯牙一次在荒 山野地弹琴,樵夫钟子 期竟能领会这是 描绘 “巍巍乎志在高山”和 “洋洋乎志在流水”。 伯牙惊道:“善哉,子 之心而与吾心同。”钟 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 音,摔琴绝弦,终身不 操,故有高山流水之曲。 • “高山流水”比喻知己 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 妙。有同名电视剧《高 山流水》。此曲原是古 琴曲,现多为古筝弹奏。

古筝小知识介绍

古筝小知识介绍

古筝小知识介绍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古筝这神奇的乐器呀!古筝,那可真是个宝贝呢!你想想看,它就像一个会施魔法的音乐盒子,轻轻一弹,就能流淌出美妙绝伦的声音。

那声音啊,或悠扬婉转,像春天里轻轻拂过脸庞的微风;或激昂澎湃,如同战场上冲锋陷阵的勇士。

弹古筝的时候,你就仿佛化身为一个音乐仙子,手指在琴弦上舞动,就像是在跳着一场华丽的舞蹈。

每根琴弦都有它独特的魅力,高音清脆悦耳,像山间的清泉潺潺流淌;低音深沉厚重,仿佛是古老的故事在诉说。

学古筝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哦!就好比爬山,得一步一步地往上爬。

一开始,可能你的手指就像不听话的小猴子,老是按错弦。

但别着急呀,慢慢来,多练几次,小猴子也能被驯服得乖乖的。

而且呀,你得像爱护宝贝一样爱护你的古筝,经常给它擦擦身子,调调音。

不然它要是不高兴了,发出来的声音可就不那么好听啦!你知道吗,弹古筝还能让你变得特别有气质呢!就像古代的那些大家闺秀,优雅端庄。

当你坐在古筝前,微微俯身,专注地弹奏时,那画面别提多美啦!而且呀,当你学会了一首曲子,那种成就感简直爆棚!就好像你征服了一座高山,那种喜悦是无法用言语来形容的。

还记得我第一次听到古筝演奏的时候,那声音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心。

我当时就在想,这是什么神仙乐器呀,怎么能这么好听!从那以后,我就下定决心,一定要学会弹古筝。

虽然过程中也遇到了不少困难,比如指法总是记不住呀,节奏老是跟不上呀,但我从来没有想过放弃。

因为我知道,只要坚持下去,我一定能弹出美妙的音乐。

古筝的世界是无比丰富多彩的,有各种各样的曲目等你来挑战。

有欢快的,让你听了就想跟着节奏摇摆;有忧伤的,能让你的心也跟着变得沉甸甸的。

不管是哪种风格的曲子,都有着它独特的魅力。

朋友们,如果你还没有尝试过弹古筝,那可真是一大遗憾呀!赶快去体验一下吧,让古筝带着你进入一个充满音乐的奇妙世界。

相信我,你一定会爱上它的!别再犹豫啦,行动起来吧!。

古筝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

古筝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

古筝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古筝是一种传统的中国弹拨乐器,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作为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古筝承载着丰富的音乐传统和艺术价值。

以下是对古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介绍:1.历史和起源:古筝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它在中国的音乐传统中有着悠久的历史。

最早的古筝是丝弦乐器,后来逐渐演变为十三弦、十六弦等不同规格的版本。

2.音律体系:古筝使用传统的五声音律,即宫、商、角、徵、羽。

这五声音律构成了中国传统音乐的基础,古筝通过演奏这些音律,表达出深沉的文化内涵。

3.演奏技艺:古筝演奏技艺包括弹拨、按弦、滑音等多种技法。

演奏者使用指甲或琴镲进行弹奏,通过手指在弦上的动作和力度控制音符的高低和音色的变化。

4.曲目和风格:古筝曲目丰富多样,涵盖了古典、民间、现代等多种风格。

传统的古筝曲目包括《广陵散》、《阳春白雪》等,而现代创作的古筝曲目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

5.教学传承:古筝的传承一直以师徒传统为主,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将演奏技艺、曲目和音乐理论传承下来。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现代的古筝教学也采用了更多的书籍、录像等辅助手段。

6.文化意义:古筝在中国文化中被赋予了深刻的意义,被视为高雅、典雅的音乐艺术代表。

它在宫廷、庙堂、民间等场合都有着重要的地位,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音乐艺术的独特追求。

7.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了保护和传承古筝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设立专门的古筝研究机构、组织古筝大赛、编辑古筝教材等,以推动这一传统艺术的传承和发展。

总体而言,古筝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不仅是音乐的载体,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其独特的音乐表达方式传递着丰富而深厚的文化内涵。

古筝介绍及历史背景

古筝介绍及历史背景

古筝介绍及历史背景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那古色古香的古筝呀!古筝,这可真是个神奇的乐器嘞!它就像一位从古代穿越而来的优雅仙子,浑身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你想想看,那修长的外形,精美的雕刻,可不就是一件艺术品嘛!说起来古筝的历史啊,那可真是源远流长。

它在中国已经存在了好长好长的时间啦,就像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一样绵绵不绝。

古代的那些文人雅士们,谁不喜欢在闲暇时光弹上一曲古筝呢?那悠扬的琴声仿佛能带着他们穿越时空,去到一个充满诗意的世界。

弹古筝的时候啊,就好像在跟古筝对话。

手指轻轻一勾一挑,那美妙的声音就飘出来啦。

它的声音有时候像潺潺的流水,有时候又像清脆的鸟鸣,哎呀呀,真是好听极了!而且古筝能演奏出各种各样的曲风呢,欢快的、忧伤的、激昂的,啥样的都有。

你再看看那些学古筝的孩子们,坐在那里,有模有样地弹着,多神气呀!他们就像是小小的音乐家,用古筝编织着自己的音乐梦想。

学古筝可不简单哦,得有耐心,得下功夫。

就像爬山一样,一步一步地往上爬,才能到达山顶,欣赏到最美的风景。

古筝在我们的生活中可有着重要的地位呢。

逢年过节的时候,要是能来上一段古筝演奏,那气氛一下子就热闹起来了。

想象一下,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听着那优美的古筝曲,该是多么温馨的画面呀!而且在一些重要的场合,古筝也能大显身手,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

咱中国人对古筝的喜爱那可是深入骨髓的呀!它不仅仅是一件乐器,更是我们文化的一部分。

它见证了我们的历史,传承了我们的情感。

就好像我们的老祖宗把他们的智慧和情感都注入到了古筝里,然后一代一代地传了下来。

所以呀,古筝就是我们的宝贝!我们要好好地爱护它,传承它。

让更多的人了解古筝,爱上古筝。

让这古老而优美的声音永远在我们的生活中回荡!咋样,是不是觉得古筝特别棒呀?反正我是这么觉得的嘞!。

古筝基础知识介绍

古筝基础知识介绍

古筝基础知识介绍古筝基础学问介绍导语:古筝也称作汉筝、瑶筝、秦筝、鸾筝,属于弹拨型的乐器。

它音色美,音域广,演奏技巧极丰富,是中国汉族传统乐器中的筝乐器,是中国独特的、重要的民族乐器。

以下是我为大家细心整理的古筝基础学问介绍,欢迎大家参考!01、古筝的基本构造1、琴弦:多用尼龙缠弦,用不同型号的钢丝外面缠以尼龙丝制成。

最早以25弦为最多(分瑟和筝),唐宋时有弦十三根,后又赠至16根、18根、21根等,现最常用为21弦古筝。

琴弦的颜色有两种,白色和绿色。

2、琴码(琴柱):支撑琴弦,琴码的右侧为演奏区域,左侧为左手补韵的装饰音区域。

3、岳山:分为前岳山、后岳山,分别镶嵌在琴面板的首部和尾部。

4、面板:即是琴面,略有弧度的.木板。

5、调弦盒:内有弦轴,用于调音;琴盒内可以放义甲,琴扳手等。

02、戴义甲1、大指:将义甲戴在指肚上,向指尖上方斜45度佩戴。

2、食指和中指:将义甲戴在指肚上,顺指甲生长方向直戴。

03、演奏姿态1、琴座要调整,凹凸合适,第一个琴码的高度与腰部平行。

2、双腿自然曲起,左脚前,右脚后。

3、上身端正,背挺直,只坐凳子的前半部分,不坐满。

第一个弦码对准衣服的中襟,身体离琴大约一拳。

4、双手放松呈半握拳状弹琴。

04、古筝的常用弹奏技法1、勾:中指向里弹2、托:大指向外弹弦3、劈:大指向里弹弦4、剔:中指向外弹弦5、挑:食指向外弹弦6、抹:食指向里弹弦7、打:名指向里弹弦8、提:小指向里弹弦9、双勾:中指连勾两弦为一声10、双托:大指连托两弦为一声11、双劈:大指连劈两弦为一声12、双抹:食指连抹两弦为一声13、小撮:大指、食指同时向掌心方向弹弦14、大撮:大指、中指同时向掌心方向弹弦15、双托撮:大指双托,中指勾,同时弹三弦16、连续符号:某种指法的连续使用,短横线可若干17、花指:大指向外连弹数+弦18、扫摇:中指重勾与大指劈托的快速弹奏19、摇指:手指向里向外连续快速弹弦20、三指轮四指轮:手指在同一弦上依次弹奏21、扫弦:一指或多指向里或向外同时快速扫弹数弦22、琶音:手指由低音到高音依次弹弦手指由高音向低音依次弹弦23、上行刮奏:食指由低音向高音依弦序划弦24、下行刮奏:大指由高音向低音依弦序划弦25、柱左边音刮奏:大指或食指在雁柱以左弦段划弦26、四点:用勾、托、抹、托指法快速弹奏27、轮抹:双手食指连续快速交替弹弦28、有时值滑音:据谱面节奏要求作上滑或下滑29、揉弦:左手在雁柱左侧上下缓慢揉动该弦30、颤音:左手在雁柱左侧上下快速抖动该弦31、按音:左手在雁柱左侧按弦,将音上升至相邻上方弦的音高32、上滑音:右手弹弦后,左手随即按压该弦,使音上升33、下滑音:左手先按弦,右手弹奏时左手即刻放弦特殊提示1、弹奏时面部表情放松,演奏时动作自然,不驼背也不过分挺胸挺肚子,切忌摇头晃脑、脚打拍子等坏毛病。

古筝的种类

古筝的种类

古筝的种类古筝,是中国传统民族乐器中的代表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在不同的地域和历史时期,古筝也逐渐发展出了不同的种类。

本文将以古筝的种类为标题,对其进行介绍。

一、北方古筝北方古筝,是中国北方地区流传的一种古筝。

它的琴体较大,共有21个弦,音域宽广,音色沉稳。

北方古筝常用于演奏宫廷音乐、民间歌曲、器乐曲等。

其演奏技巧独特,弹奏时需要用到双手的各个部位,如掌、指、腕等,因此被称为“十指飞扬”的乐器。

二、南方古筝南方古筝,是中国南方地区流传的一种古筝。

它的琴体较小,共有16个弦,音域较窄,音色清脆。

南方古筝常用于演奏南方民间音乐,如崑曲、潮州音乐等。

南方古筝的演奏技巧独特,弹奏时多采用指甲弹奏法,使音色更加纯净。

三、京胡古筝京胡古筝,是一种结合了京胡和古筝的乐器。

它的琴体与京胡类似,但比京胡略大,弦数则比古筝少。

京胡古筝的音色独特,融合了京胡的高亢和古筝的柔美,常用于演奏京剧、评剧等曲目。

四、扬琴扬琴,是中国传统民族乐器中的一种。

它的琴体较小,共有16个弦,琴面呈三角形状,音域较窄,音色清脆。

扬琴常用于演奏南方民间音乐,如江南丝竹、苏州评弹等。

五、梆子古筝梆子古筝,是中国西南地区流传的一种乐器。

它的琴体较大,共有25个弦,音域宽广,音色清脆。

梆子古筝常用于演奏西南地区的民间音乐,如川剧、滇剧、黔剧等。

六、琵琶古筝琵琶古筝,是一种结合了琵琶和古筝的乐器。

它的琴体与琵琶类似,但比琵琶略大,弦数则比古筝少。

琵琶古筝的音色独特,融合了琵琶的婉转和古筝的柔美,常用于演奏古典音乐和民间音乐。

七、九弦古筝九弦古筝,是中国传统民族乐器中的一种。

它的琴体较小,共有9个弦,琴面呈长方形状,音域较窄,音色清脆。

九弦古筝常用于演奏北方民间音乐,如山西梆子、秧歌等。

以上就是古筝的一些种类介绍。

每种古筝都有其独特的音色和演奏技巧,通过演奏不同的曲目,可以展现出不同的音乐魅力。

古筝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们的喜爱和关注。

古筝基本知识

古筝基本知识

古筝基本知识古筝,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传统弹拨乐器,以其优美的音色和丰富的表现力广受喜爱。

下面将从古筝的简介、结构、琴弦和音域、演奏姿势、指法、曲目和风格以及学习技巧等方面,全面介绍古筝的基本知识。

1.古筝简介古筝起源于周朝,发展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它在中国各地广泛流传,并随着历史的推移,传播到了世界各地。

古筝的音色悠扬宛转,能表现出丰富的情感。

它既可用于独奏,也可用于合奏,还可以与西洋乐器进行协奏,是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瑰宝。

2.古筝结构古筝的种类繁多,包括二十一弦、十六弦、十三弦等不同规格的型号。

其构造主要由面板、底板、琴头、琴尾、岳山、雁柱、琴码、缠弦等部分组成。

古筝的工艺精湛,制作考究,以面板的弧度、雁柱的高低以及琴弦的排列等来调节音量和音色。

3.古筝的琴弦和音域古筝的琴弦一般有二十一弦、十六弦、十三弦等规格。

琴弦由金属、丝线或者钢丝制成,声音通过弦的震动传出。

古筝的音域范围从大字一组C到小字一组d,音域宽广,音色优美。

不同规格的古筝其音域范围也有所不同。

4.古筝的演奏姿势古筝的演奏姿势分为坐姿和站姿两种。

坐姿演奏时,要坐在椅子的一半处,两脚平放于地面,肩膀放松,左手轻放在琴左侧,右手负责弹弦。

站姿演奏时,要保持身体直立,两腿微微分开与肩同宽,左手臂自然下垂或置于腰部,右手负责弹弦。

在演奏过程中,要注意身体的放松和气息的运用。

5.古筝的指法古筝的指法丰富多样,包括单指指法、双指指法、轮指指法等。

单指指法包括擘、托、挑、抹、剔等;双指指法包括双托、双挑、双抹等;轮指指法包括四点、五点、六点等。

除此之外,还有压弦、滑弦、打弦等技巧。

各种指法组合使用,能表现出古筝独特的韵味。

6.古筝的曲目和风格古筝的曲目众多,既有传统古曲,也有现代创作。

传统古曲如《渔舟唱晚》、《高山流水》等,旋律优美,意境深远;现代创作则注重表现情感和个性,如《临安遗恨》、《秦土情》等。

不同曲目有其独特的风格和演奏技巧,演奏者需深入理解作品内涵,才能将古筝音乐的魅力发挥到极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筝:豪放流畅、悲喜尤佳; 浙江筝:华丽清秀、温婉动听; 广东潮州筝:清晰细腻、声韵多变。
2.1、古筝的构造
弦轴盒
琴弦
前岳山 琴码(雁柱)
面板 底板
侧板 后岳山
2.2、古筝的构造
2.3、古筝与古琴的结构区别
古琴是7根弦, 因此也叫7弦琴 古琴没有雁柱
01
古筝
02
古琴
古筝通用筝 是21根弦, 古筝有雁柱
注意力 的发展
思维力 的发展
想象力 的发展
意志力 的发展
学习古筝不仅仅是为了培养气质、陶冶情操 的,而且学习古筝还有很多的好处:
4.1、各时期的筝演奏家
01
西汉时期
02
汉末、魏、晋时期
03
唐代
04
明代
05
现代
邯郸女子秦罗敷
郝索、陆太喜、魏文帝、游楚、桓伊、 谢仁祖、何承天 薛琼琼、李青青、龙佐、常述本、史从、 李从周,崔七.
古琴
3.1、古筝指甲
古筝学习中指甲的使用是很重要的, 佩戴指甲能使古筝发出清脆明亮的音色。
我们在弹奏时一般使用玳瑁材质的指甲。 这种材质制作的假甲性能较好。
假甲是分别按大拇指、食指、中指、 无名指制作的。形状各不相同,分为成 人假甲及儿童假甲。
戴假甲时应注意:戴大拇指假甲的尖 头须朝指尖左前方偏出,不要反了方 向。胶布要缠的稍紧些,但不能太紧, 以免影响血液流通。
时既不要驼背也不要过分挺胸挺肚子,切忌摇头晃脑、脚打拍子 等坏毛病。 ➢ 双手放松呈半握拳状弹琴。
3.3、学古筝的几个要点
坐姿要点: 上半身坐直、放松
手型要点: 放松、稳定
基本指法弹奏要点: 小关节发力、放松
3.4、古筝的基础练习
A
E 摇指练习
拨弦练习
基础 练习
B
弹弦练习
轮抹练习
D琶音Βιβλιοθήκη 习C筝的传统演奏方法: 右手拨弹筝弦,演奏旋律, 左手在码外弦段上以按颤揉推等手法装饰旋律的。 指法有托、劈、抹、挑、勾、剔、打和摘八种。
3.2、古筝演奏姿势
➢ 选择合适的椅子(比筝首架低10cm 最佳),座位和琴的高矮比例要合适, 第一个琴码的高度与自己的腰部平行 。
➢ 双腿自然弯曲,左脚稍前,右脚稍后放好。 ➢ 上身端正,后背挺直,坐凳子的前半部分,不要坐满整个凳子。
第一个弦码对准衣服的中襟,身体离琴一拳的距离。 ➢ 两臂和双手松弛而自然抬起,精神饱满,面部表情放松。在演奏
从建国后到现在,筝弦的增加很快, 现在通常用的为二十一弦.
21弦
1.3、古筝的艺术流派
随着古筝受到大家欢迎,在中华大地得到广泛传播。不同地域的文化
发展自然形成了风格各异的艺术流派。例:陕西秦筝、河南筝、山东 筝、浙江筝、广东潮州筝、岭南客家筝等。
各艺术流派的风格特点:
陕西秦筝:悲歌激越、委婉柔美; 山东筝:古朴明快、余韵悠长; 岭南客家筝:婉转含蓄、清淳幽深;
梁三姑、刘弱
娄树华、王巽之、罗九香、曹正、李杨、 赵玉斋、王省吾、林玲等
4.2、古筝十大名曲
第一首《渔舟唱晚》是传统的古筝独奏名曲。 第二首《出水莲》为广东潮州客家筝曲。 第三首《高山流水》为我国十大古曲之一,浙江筝派的代表作。 第四首《林冲夜奔》 第五首《侗族舞曲》表现了侗寨风情,抒发了侗家儿女热爱美好生活的欢乐情绪。 第六首《汉宫秋月》也是我国十大古曲之一。 第七首《寒鸦戏水》是“客家筝曲”中名作。 第八首《东海渔歌》是张燕创作于七十年代的作品。 第九首《香山射鼓》作于1980年,1983年在第六届亚洲音乐论坛上被评为优秀音 乐作品. 第十首《战台风》是在六十年代中期,王昌元有感于上海码头工人与台风顽强搏斗 的精神而创作的。
1.2、古筝的历史
据古文献记载,筝最早为 “五弦筑身也”
到了战国末期,为了加宽音域, 增加到了十二弦。
5弦
12弦
隋代就已出现十三弦筝,隋文帝开皇 雅乐中首见载有十三弦筝的使用。
13弦
到了元、明、清三代,又出现了十四 弦和十五弦筝。
14和15 弦
十六弦筝的出现,大概在清朝末年 或民国初年前后,
16弦
谢谢! Thanks!
古筝的起源与历史、流派 古筝的构造 古筝演奏姿势、技法与指甲 古筝演奏家与古筝十大名曲
01 02 03 04
目录
1.1、古筝的起源
古筝是中国最古老弹弦乐器之一。 古筝的起源传说有两类: 一种说法是为蒙恬所造, 一种说法是为瑟所简化。
据考证,筝在春秋、战果时期广 泛流传,至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 的历史。 在古代,筝还被称为秦筝、瑶筝、 银筝、云筝、素筝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