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新版九上科学知识要点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每章知识点总结
浙教版科学九上第一章知识要点一、酸的通性1、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色,不能使无色酚酞变色。
2、酸+ 碱--- 盐+ 水(复分解反应)①用胃舒平中和过多胃酸 3HCl + Al(OH)3==== AlCl3+ 3H2O 。
②硫酸和氢氧化铜反应Cu(OH)2+ H2SO4 === CuSO4+ 2H2O。
3、金属氧化物+酸---- 盐+ 水(复分解反应)①用盐酸除铁锈Fe2O3+ 6HCl === 2FeCl3+ 3H2O②变黑的铜丝和稀硫酸反应 CuO + H2SO4==== CuSO4+ H2O4、金属单质+ 酸---- 盐+ 氢气(置换反应)①生锈铁钉在足量盐酸中产生气泡Fe + H2SO4= FeSO4+ H2↑②实验室制氢气 Zn + H2SO4= ZnSO4+ H2↑5、酸+ 盐----- 另一种酸+ 另一种盐(复分解反应)①检验氢氧化钠已变质(加盐酸)Na2CO3+ 2HCl === 2NaCl + H2O + CO2↑②检验盐酸中的氯离子HCl + AgNO3=== AgCl↓+ HNO3③检验硫酸中的硫酸根离子H2SO4+ BaCl2==== BaSO4↓+ 2HCl二、碱的通性1、碱能使紫色石蕊变蓝色,使无色酚酞变红色。
2、酸+ 碱-----盐+ 水(复分解反应)①用烧碱中和石油中的硫酸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3、非金属氧化物+碱--- 盐+ 水①氢氧化钠放在空气中变质2NaOH + CO2== Na2CO3+ H2O②用烧碱溶液吸收工厂二氧化硫2NaOH + SO2== Na2SO3+ H2O4、碱+ 盐----另一种碱+ 另一种盐(复分解反应)①配制的波尔多液农药不能久置Ca(OH)2+ CuSO4==== Cu(OH)2↓+ CaSO4②氯化铁与烧碱反应3NaOH + FeCl3==== Fe(OH)3↓+ 3NaCl三、金属的性质1、金属活动性顺序K Ca Na Mg Al、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2、金属与氧气的反应①②铁丝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 Fe3O42、金属单质 + 酸 ---盐 + 氢气 (置换反应)①镁带与稀硫酸反应 Mg+ H 2 SO 4 === Mg SO 4 + H 2↑小结:金属与酸反应条件是:金属活动顺序表排在H 前的金属才能置换出酸中的氢3、金属单质 + 盐(溶液)--- 另一种金属 + 另一种盐(置换反应)①湿法炼铜 Fe + CuSO 4 === FeSO 4 + Cu②红色铜丝放入硝酸银溶液 Cu + 2AgNO 3=== Cu(NO 3)2 + 2Ag小结:金属与盐反应的条件 金属加溶盐 强进弱出 。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知识点梳理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知识点梳理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知识点梳理一、知识点:1、分子模型构建:了解分子模型的构建方法,掌握原子、分子的大小及相对大小,掌握分子间作用力,理解物质的物理状态及变化。
2、能量转化:掌握能量转化的概念,理解热能、光能、电能和内能之间的转化,掌握电功率和照明功率的计算方法。
3、物质分类:掌握物质分类的方法,熟悉各类物质的特点,能够准确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了解物质的溶解性和溶解度。
4、空气污染与防治:了解空气污染的来源和危害,掌握防治空气污染的方法,了解环保的重要性。
5、植物光合作用:了解植物光合作用的原理,掌握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理解植物生长与光照的关系。
6、化学反应与化学方程式:掌握化学反应的概念和原理,熟悉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解读,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转化和物质转化。
7、溶液配制:掌握溶液的概念和配制方法,熟悉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能够进行溶液配制的计算。
8、电路基础:了解电路的基本组成和原理,掌握电路的连接方法和电路元件的作用,理解电路的电压、电流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9、电磁现象:了解电磁学的原理和应用,掌握电磁感应现象和磁场的概念,熟悉电磁波的性质和应用。
10、动物行为:了解动物行为的原理和类型,掌握动物适应环境的方式和方法,理解动物行为与进化的关系。
二、重点难点:1、分子模型构建是本册书的难点之一,需要学生充分理解原子的结构和分子之间的作用力,对于抽象思维较弱的学生会感到一定的困难。
2、能量转化是本册书的重点之一,要求学生掌握各种能量形式的转化过程,特别是电能和内能之间的转化计算,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数学计算能力。
3、物质分类是本册书的重点之一,需要学生熟练掌握各类物质的特点和性质,准确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这对于初学者来说有一定的难度。
4、空气污染与防治是本册书的重点之一,需要学生了解空气污染的来源和危害,掌握防治的方法,同时也需要学生了解环保的重要性,增强环保意识。
5、植物光合作用是本册书的难点之一,需要学生理解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影响因素,了解植物生长与光照的关系,这对于学生生物和物理知识的综合运用有一定的要求。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课堂笔记知识点汇总(齐全)
第一章第一节一、物质是不断变化着的1.物质的变化形式1)物理变化:变化过程中没有产生新物质的变化2)化学变化:变化过程中产生了新物质的变化2.根本区别:1)宏观角度:变化时是否有新的物质生成2)微观角度:a物理变化:微粒间的间距发生了变化b化学变化:构成物质的分子先分解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分子3.性质:1)物理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气味、味道、状态、密度、软硬程度、熔点、沸点、溶解性、导电性、导热性等2)化学性质: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腐蚀性、毒性二、探究物质变化的方法1.了解物质变化的基本方法:通过观察和实验,寻找物质变化的证据2.物质变化的证据:生成沉淀、颜色变化、气体产生、温度变化、发光发热、pH变化、状态形状变化等3.Pb(NO3)2+2KI == PbI2↓+ 2KNO3生成黄色沉淀4.Ca(OH)2+ Na2CO3 == CaCO3↓+ 2NaOH 生成白色絮状沉淀(澄清石灰水变浑浊)5.硫氰化钾与氯化铁反应,溶液变成血红色利用这一性质,可用硫氰化钾检验三价铁离子(Fe3+)的存在6.白色硫酸铜粉末遇水会呈蓝色利用这一性质,可以做某种物质是否含有水分的检测剂(或检验实验中是否有水生成),或作为少量水分的吸收剂(干燥剂)第二节一、电离1、电离:物质溶解于水或受热熔化而形成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2.电离方程式二、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1.酸: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H+的化合物1)HCl == H+ + Cl-H2SO4 == 2H+ + SO42-HNO3 == H+ + NO3-H2CO3 == 2H+ + CO32-H3PO4 == 3H+ + PO43-HClO3 == H+ + ClO3-2)酸根离子:某种酸电离产生的阴离子,叫做这种酸的酸根离子Cl- 盐酸根离子NO3-硝酸根离子SO42-硫酸根离子CO32- 碳酸根离子PO43- 磷酸根离子ClO3-氯酸根离子3)常见的酸:盐酸HCl、硫酸H2SO4、硝酸HNO3、碳酸H2CO3、磷酸H3PO42.碱: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OH-的化合物1) NaOH == Na+ + OH-Ca(OH)2 == Ca2+ + 2OH-Ba(OH)2 == Ba2++ 2OH-Al(OH)3 == Al3+ + 3OH-2)常见的碱可溶性碱:氢氧化钠NaOH 、氢氧化钙Ca(OH)2氢氧化钡Ba(OH)2、氢氧化钾KOH三、酸碱指示剂1.定义:在酸性或碱性溶液里能显示出不同颜色的物质,叫做酸碱指示剂,常称指示剂2.四、溶液酸碱性的强弱程度1.pH是反映物质酸碱性强弱的指标pH < 7,溶液呈酸性,pH值越低,酸性越强pH > 7,溶液呈碱性,pH值越高,碱性越强pH = 7,溶液呈中性2.测定物质酸碱性强弱(酸碱度)最常用、最简单的方法:使用pH试纸pH试纸的正确使用: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少许被测溶液,滴在pH试纸上,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第三节一、盐酸1.盐酸是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是混合物。
浙教版科学知识点九年级上
浙教版科学知识点九年级上科学知识是我们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让我们了解自然界的规律,拓宽视野,培养创新思维。
浙教版科学知识点九年级上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课程内容。
本文将重点介绍其中的几个知识点,帮助大家更好地学习和理解。
1. 光的直线传播光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质,也是一种波动。
光的传播遵循直线传播的原理,也就是说光在介质中传播时会沿直线传播。
这一点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得到验证,比如我们看到的太阳光、白天的阳光等都是直线传播到达我们的眼睛。
2. 颜色与光的折射光的折射是光通过两种不同介质的界面时改变传播方向的现象。
根据不同介质的折射率,光在折射时会出现颜色变化的现象。
我们常见的折射现象有彩虹、光棱镜等。
通过学习光的折射,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介质对光的影响和光的颜色变化原理。
3. 离心力与万有引力离心力与万有引力是物理学中重要的概念,也是我们理解行星运动和万有引力定律的基础。
离心力是指物体在旋转或转动时,由于向离转轴方向的力产生的偏向离开转轴的力。
万有引力是指物体之间由于引力产生的相互作用力,其大小与质量和距离有关。
通过学习离心力与万有引力,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天体运动和地球引力等现象。
4. 声与声音传播声音是物理学中研究的对象之一,它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信息传递方式。
声音是通过介质中的分子振动传播而产生的,传播的速度与介质的性质有关。
空气中的声音传播速度约为340米/秒。
通过学习声音传播的原理,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声音在空气、固体和液体中的传播规律,以及声音的反射、共鸣等现象。
5. 物质的三态变化物质的三态变化是物理学中研究的重要内容。
物质的三种状态分别是固态、液态和气态。
固态下颗粒之间相互靠近,无法自由移动;液态下颗粒之间相互接触,但可以自由滑动;气态下颗粒之间相互独立,可以自由运动。
通过学习物质的三态变化,我们可以了解到温度和压力对物质的转变有何影响。
综上所述,浙教版科学知识点九年级上涵盖了光的传播、折射,离心力与万有引力,声音的传播以及物质的三态变化等多个方面的知识点。
九年级科学浙教版知识点
九年级科学浙教版知识点在九年级科学课程中学习浙教版教材,学生们将会覆盖许多科学知识点。
本文将就九年级科学浙教版教材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介绍,帮助学生们更好地掌握和理解科学知识。
1. 物质的组成和性质- 原子结构:介绍原子的基本结构,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以及它们在不同元素中的排列方式。
- 元素和化合物:解释元素和化合物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
讨论常见元素和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
- 物质的分类:介绍物质的分类方法,包括单质、混合物和化合物等。
探讨不同物质性质和分类方法的应用。
2. 生物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结构与功能:分析细胞的组成部分和功能,包括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等。
解释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组成单位。
- 生物多样性:探讨不同种类生物的多样性。
介绍分类学和生态学的基本概念,讨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 遗传与进化:阐述遗传和进化的基本原理。
讲解基因、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关系,以及自然选择对物种进化的影响。
3. 物质与能量的转化- 功和能量:解释功的概念与计算方法,包括功=力 ×位移。
探讨能量守恒定律,以及不同形式能量之间的转化关系。
- 热与温度:介绍热与温度的区别,解释热传导、热辐射和热对流的原理。
探讨热能与机械能之间的转化。
- 光与电:讨论光能和电能的转化过程。
解释光的传播和折射原理,以及电能的产生和传输方式。
4. 地球与宇宙- 地球的运动:介绍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原理,解释它们对昼夜和季节的影响。
讨论地球形状和地理坐标的测定方法。
- 天体运动:探讨星系和行星的运动规律,以及太阳系的组成。
阐述行星和卫星的特点,解释恒星的形成和发展。
- 天文现象:解释日食和月食的形成原理,以及日常观测到的一些天文现象,如流星雨、彗星等。
以上仅为九年级科学浙教版教材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通过深入学习这些知识,学生们将会对科学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希望本文对学生们的学习有所帮助,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和学业成绩。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第一章探索物质的变化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在于是否产生新的物质。
有新物质产生的属于化学变化。
需要注意的是,燃烧一定是化学变化,而爆炸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例如气球或轮胎爆炸是物理变化。
2.蓝色的硫酸铜晶体加热变成白色的硫酸铜,以及白色硫酸铜遇水变成蓝色,都属于化学变化。
3.鸡蛋清(蛋白质)遇到硫酸铜会凝固,利用这性质可以用硫酸铜检验蛋白质的存在。
需要注意的是,重金属铜、铬或铅中毒可以喝牛奶、豆浆或鸡蛋清缓解。
第二节探索酸的性质1.酸的定义是在水中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H)。
2.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色,但不能使无色酚酞变色。
需要注意的是,紫色石蕊遇中性溶液是紫色而不是无色。
酚酞遇中性溶液是无色,因此不能用酚酞区分酸溶液和中性溶液。
3.酸+碱---盐+水(复分解反应)例如,用胃舒平(氢氧化铝)中和过多胃酸:3HCl+Al(OH)3 → AlCl3+3H2O。
又如,硫酸和氢氧化铜反应:Cu(OH)2+H2SO4 → CuSO4+2H2O。
4.金属氧化物+酸----盐+水(复分解反应)例如,用盐酸除铁锈:Fe2O3+6HCl → 2FeCl3+3H2O。
又如,变黑的铜丝和稀硫酸反应:XXX → CuSO4+H2O。
5.金属单质+酸----盐+氢气(置换反应)例如,铁钉在足量盐酸中产生气泡:Fe+2HCl →FeCl2+H2↑。
需要注意的是,铁不管是与盐酸还是硫酸或者硫酸铜反应生成的都是+2价的亚铁,不是+3价的铁!又如,实验室制氢气:Zn+H2SO4 → ZnSO4+H2↑。
6.酸+盐-----另一种酸+另一种盐(复分解反应)例如,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变质(加盐酸):Na2CO3+2HCl → 2NaCl+H2O+CO2↑。
氢氧化钠变质是吸收空气中的CO2变成了碳酸钠和水,质量会增加,检验是否变质的实质就是检验氢氧化钠中有无CO3离子,可以使用酸、BaCl2、或者CaCl2等。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归纳
九上第一章基础知识归纳、概念:1、 酸的组成 一一氢离子+酸根离子2、 碱的组成 金属离子+氢氧根离子 3 盐的组成 一一金属离子+酸根离子4、复分解反应 -------- 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复分解反应。
AB+CD=AD+CB5稀释浓硫酸的方法 一一一定要把浓硫酸沿着器壁慢慢地注入水里,并不断搅动,使产生的热量迅速地扩散,切不可把水倒入浓硫酸里。
6中和反应 酸跟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
二、熟记常见元素和原子团的化合价口诀: (正价)一氢钾钠银,二钙镁钡锌,三铝、四硅、五氮磷。
(负价)负一价:氟、氯、溴、碘;负二价:氧和硫。
(可变正价):一二铜汞,二三铁,二四碳,四六硫。
(原子团的化合价负一价: 氢氧根( OH ,硝酸根( NQ ),氯酸根(CIQ ,高锰酸根( MnQ) 负二价: 硫酸根( SQ ,碳酸根(CO ),亚硫酸根( SQ ),锰酸根(MnQ)负三价: 磷酸根( PQ ;O铵根(NH )正一价:三、熟记下列反应方程式: (一)酸的性质(1)(2)酸 + 碱=盐 + (3) 酸+ 某些金属氧化物 (4) 酸+ 活泼金属 = (5) 酸+ 盐=新盐 -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
水。
+ 水。
氢气。
1、 2、 锌跟稀盐酸反应: 锌跟稀硫酸反应:Zn + 2HCl = ZnCI+ H 2 T Zn + HSO = ZnSO+ H 2 f 3、 4、 铁跟稀盐酸反应: 铁跟稀硫酸反应:Fe + 2HCI = FeOl + H 2 T H 2SO =FeSO+ H 2 fFe + 5、 6、 铁锈跟稀盐酸反应: 铁锈跟稀硫酸反应:FeO 3 +6HCI= 2FeCI+ 3HO有气泡产生,锌粒逐渐减少。
有气泡产生,铁逐渐减少, 溶液变成浅绿色。
+ 3HSQ = Fe(SO 3 + 3H0 红色铁锈逐渐消失,溶液变成黄色 氧化铜跟稀盐酸反应:氧化铜跟稀硫酸反应: (二) 7、 CuO+ 2HCI =CuCI+HOCuO+ H 2SQ = CuSO+ H 2O碱的性质:(1)碱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 黑色氧化铜逐渐消失, 溶液变成蓝色。
最新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知识点梳理
最新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知识点梳理第一章基础知识分析第一节物质的变化1、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在于是否生成新物质。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同时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但发生物理变化时一定不发生化学变化。
2、观察和实验是探究物质变化的基本方法。
3、物质变化的证据包括颜色、气味或味道的改变、状态的改变、沉淀生成、气体产生等。
4、硫酸铜晶体是蓝色的。
加热时失去结晶水而变成白色粉末,该粉末遇水又变成蓝色晶体。
5、物质变化规律的应用包括硫酸铜溶液检验蛋白质的存在,使其产生沉淀;白色硫酸铜粉末检验水分的存在,遇水变蓝色。
第二节酸1、电离是指一些物质在水溶液或融化状态下电离成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
2、酸是指一些物质电离时,其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3、常见的酸包括盐酸、硫酸、硝酸、碳酸、磷酸、醋酸等。
4、检验物质酸碱性和测定溶液的酸碱度的方法包括使用酸碱指示剂和PH试纸。
一、酸的通性1、酸可以使指示剂变色。
2、酸和碱反应会生成盐和水。
例如,HCl和Al(OH)3反应生成AlCl3和3H2O(用胃舒平治疗胃酸过多);H2SO4和2NaOH反应生成Na2SO4和2H2O。
3、酸和某些盐反应会生成新盐和新酸。
例如,2HCl和CaCO3反应生成CaCl2、H2O和CO2↑(实验室制取CO2);HCl和AgNO3反应生成AgCl↓和HNO3(用AgNO3溶液和稀硝酸检验盐酸);H2SO4和BaCl2反应生成BaSO4↓和2HCl (用BaCl2溶液和稀硝酸检验硫酸)。
4、酸和金属氧化物反应会生成盐和水。
例如,6HCl和Fe2O3反应生成2FeCl3和3H2O(用稀盐酸清除铁锈,铁锈溶解,形成黄色溶液);H2SO4和CuO反应生成CuSO4和H2O。
1.氧化铜黑色粉末溶解后形成蓝色溶液。
2.酸和某些金属反应会生成盐和氢气,例如Fe + 2HCl → FeCl2 + H2↑,Zn + H2SO4 → ZnSO4 + H2↑(这种反应在实验室中用于制取氢气)。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每章知识点总结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每章知识点总结第一章:物质的构成和性质物质的组成:原子、分子、离子的概念和区别。
元素和化合物:元素的定义,化合物的分类和性质。
物质的分类:混合物与纯净物,单质与化合物。
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状态变化。
化学反应:反应类型,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第二章: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定义、特点及判断方法。
物质的转化:单质、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与还原的概念,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
酸碱反应:酸碱的定义,中和反应,pH的概念。
沉淀反应:沉淀的形成,溶解度与溶度积。
第三章:能量的转化和守恒能量的形态:机械能、热能、电能、化学能等。
能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的概念和应用。
能量转化:不同能量形态之间的转化过程。
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在热力学中的应用。
热力学第二定律:熵的概念,能量转化的方向性。
第四章:电路和电流电路的组成:电源、导线、开关、负载。
电流的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电流的方向。
欧姆定律:电压、电流、电阻之间的关系。
串联与并联电路:电路的连接方式,电流、电压、电阻的特点。
电功率和电功:功率的计算,电能的转换。
第五章:磁与电磁磁的性质:磁性、磁极、磁场。
电流的磁效应:奥斯特实验,电磁铁。
电磁感应: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发电机原理。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电动机原理,安培力。
电磁波:电磁波的产生,波的性质,应用。
第六章:光和光学光的性质:光的波动性与粒子性,光速。
光的反射:反射定律,平面镜成像。
光的折射:折射定律,透镜成像。
光的色散:色散现象,光谱。
光学仪器:显微镜、望远镜的构造和原理。
第七章:运动和力机械运动:运动的描述,参照物的概念。
牛顿运动定律:牛顿三大定律的内容和应用。
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三要素,力的平衡。
重力和摩擦力:重力的计算,摩擦力的产生和影响。
简单机械:杠杆、滑轮、斜面的原理和应用。
第八章:地球和宇宙地球的形状和运动:地球的形状,自转和公转。
天体运动:开普勒定律,行星运动。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知识点总结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知识点总结第一章 知识要点一、酸的通性1、酸能使紫色石蕊变 红 色;不能使无色酚酞变色。
2、酸 + 碱 --- 盐 + 水(复分解反应)①用胃舒平中和过多胃酸 3HCl + Al(OH)3 ==== AlCl 3 + 3H 2O 。
②硫酸和氢氧化铜反应 Cu(OH)2 + H 2SO 4 === CuSO 4 + 2H 2O 。
3、金属氧化物 +酸 ---- 盐 + 水 (复分解反应) ①用盐酸除铁锈 Fe 2O 3 + 6HCl === 2FeCl 3 + 3H 2O ②变黑的铜丝和稀硫酸反应 CuO + H 2SO 4 ==== CuSO 4 + H 2O 4、金属单质 + 酸 ---- 盐 + 氢气 (置换反应) ①生锈铁钉在足量盐酸中产生气泡 Fe + H 2SO 4 = FeSO 4 + H 2↑ ②实验室制氢气 Zn + H 2SO 4 = ZnSO 4 + H 2↑ 5、酸 + 盐 ----- 另一种酸 + 另一种盐(复分解反应)①检验氢氧化钠已变质(加盐酸) Na 2CO 3 + 2HCl === 2NaCl + H 2O + CO 2↑ ②检验盐酸中的氯离子 HCl + AgNO 3 === AgCl ↓ + HNO 3 ③检验硫酸中的硫酸根离子 H 2SO 4 + BaCl 2 ==== BaSO 4 ↓+ 2HCl 二、碱的通性1、碱能使紫色石蕊变 蓝 色;使无色酚酞变 红 色。
2、酸 + 碱 -----盐 + 水(复分解反应)①用烧碱中和石油中的硫酸 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 3、非金属氧化物 +碱 --- 盐 + 水①氢氧化钠放在空气中变质 2NaOH + CO2 == Na2CO3 + H2O ②用烧碱溶液吸收工厂二氧化硫 2NaOH + SO2 == Na2SO3 + H2O 4、碱 + 盐 ----另一种碱 + 另一种盐(复分解反应)①配制的波尔多液农药不能久置 Ca(OH)2 + CuSO4 ==== Cu(OH)2↓ + CaSO4 ②氯化铁与烧碱反应 3NaOH + FeCl3 ==== Fe(OH)3↓ + 3NaCl 三、金属的性质1、金属活动性顺序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2、金属与氧气的反应①红色铜丝在酒精灯上加热②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3Fe + 2O2 === 2、金属单质 + 酸 ---盐 + 氢气 ①镁带与稀硫酸反应 Mg+ H2 SO4 === Mg SO4 + H2↑小结:金属与酸反应条件是:金属活动顺序表排在H 前的金属才能置换出酸中的氢 3、金属单质 + 盐(溶液)--- 另一种金属 + 另一种盐(置换反应) ①湿法炼铜 Fe + CuSO4 === FeSO4 + Cu②红色铜丝放入硝酸银溶液 Cu + 2AgNO3=== Cu(NO3)2 + 2Ag 小结:金属与盐反应的条件 金属加溶盐 强进弱出 。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知识点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知识点总结科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通过对自然现象和规律的研究,帮助我们认识世界、解决问题。
在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我们学习了许多重要的科学知识点,下面将对其中几个进行总结。
第一章:细胞和人体的基本结构1. 细胞的基本组成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结构。
细胞内部还有各种细胞器,如线粒体、核糖体等。
2. 细胞的功能细胞具有营养摄取、排泄代谢、繁殖等功能。
不同类型的细胞在形态和功能上也存在差异。
3. 人体器官系统的组成人体由多个器官系统组成,包括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等。
每个器官系统都有特定的功能,相互协调工作,维持身体的正常运行。
第二章:运动的基本规律1. 物体的运动状态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曲线运动等。
通过运动的速度、加速度等来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
2. 牛顿三大运动定律牛顿三大运动定律分别是惯性定律、动量定律和作用-反作用定律。
这些定律帮助我们理解物体运动的原理和规律。
3. 运动中的摩擦力和空气阻力摩擦力和空气阻力是物体运动过程中的重要因素。
它们会影响物体的加速度和速度。
第三章:物质的组成与性质1. 物质的组成物质可以分为元素和化合物。
元素是由相同类型的原子组成,而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的原子化合而成。
2. 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是指物质固有的性质,如颜色、形状等;化学性质是指物质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性质。
3. 物质的变化物质可以发生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是指物质发生形态、状态等变化,而化学变化是指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新的物质。
第四章:能量与能量转化1. 能量的基本概念能量是物体进行工作或引起物理变化的能力。
常见的能量形式有机械能、热能、光能、电能等。
2.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能量可以在不同形式之间进行转化,且能量在转化过程中守恒。
能量转化的例子有物体的势能转化为动能、电能转化为热能等。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知识点详解2024版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知识点详解2024版第一部分:物质的分类1.纯净物与混合物纯净物的定义与特征混合物的定义与特征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与联系2.单质与化合物单质的定义与分类化合物的定义与分类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别与联系第二部分:物质的变化1.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定义与实例化学变化的定义与实例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2. 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第三部分:物质的转化与利用1. 物质的转化物质转化的基本概念物质转化的实例分析2. 材料的利用常见材料的分类与特性材料在生活中的应用新材料的发展与应用第四部分:实验与探究1. 实验基础知识实验器材的使用实验操作的基本步骤2. 典型实验分析物质分类实验物质变化实验物质转化实验第五部分:知识点总结与复习1. 知识点总结重要概念与定义关键知识点回顾2. 复习建议复习方法与技巧典型题目解析文章正文第一部分:物质的分类纯净物与混合物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具有固定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
例如,水(H₂O)是由氢和氧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混合物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其成分可以变化。
例如,空气是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多种气体组成的混合物。
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在于,纯净物具有固定的化学成分,而混合物的成分可以变化。
此外,纯净物在物理和化学性质上都是均一的,而混合物则可能在不同部分具有不同的性质。
单质与化合物单质是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根据其物理和化学性质的不同,可以分为金属单质和非金属单质。
例如,铁(Fe)是金属单质,氧气(O₂)是非金属单质。
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的纯净物,例如,水(H₂O)和二氧化碳(CO₂)都是化合物。
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别在于,单质只含有一种元素,而化合物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
此外,单质和化合物在化学反应中的表现也不同,单质可以通过化学反应生成化合物,而化合物可以通过化学反应分解成单质。
浙教新版九上科学知识要点
浙教新版九上科学知识要点(共9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浙教版新版九上科学知识要点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1,物质是在不断变化着的(1)物理变化: 变化中没有新物质产生.(2)化学变化:变化中会产生新的物质.(3)化学变化的实质:构成物质分子的原子重新组合,形成了新的分子.(4)物质变化的现象主要有颜色变化,沉淀生成,气体产生,,温度变化,物质的形状变化,发光发热,状态变化,PH变化等.2,物质的性质与用途(1)物理性质:指通过人的眼,鼻等感官可以感知或者用仪器可测出的物质的表面性质,包括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度等.(2)化学性质:指物质的内在性质,用肉眼无法感知, 只有通过发生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 包括可燃性, 还原性, 氧化性, 酸性, 碱性等.(3)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的用途, 物质的用途反映物质的性质.3,检验三价铁离子和水(1)硫酸铜晶体含有结晶水,呈蓝色.当加热时硫酸铜晶体失去结晶水变成白色的硫酸铜粉末.白色的硫酸铜粉末一遇到水就会变成蓝色, 常用白色的无水硫酸铜粉末来检验水.(2)正三价的铁离子遇到硫氢化钾溶液就会变成血红色,常用硫氢化钾溶液来检验三价铁离子.4,酸性物质与碱性物质(1)酸指的是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一类化合物.这里要注意的是阳离子全部是H+,如果某物质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除了H+以外还有其它阳离子,那么这种物质就不是酸.(2)碱指的是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一类化合物.这里要点注意的是阴离子全部是OH-,如果某物质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除了OH-以外还有其它阴离子,那么这种物质就不是碱.5,酸碱指示剂(1)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色,遇碱变蓝色.无色酚酞遇酸不变色,遇碱变红色.(2)酸碱指示剂可以用来定性测量溶液的酸碱性,但人是比较粗略地测量.6,闻化学试剂气味的方法:因为在实验室里很多化学试剂有剌激性的气味,有的甚至有毒,所以,在闻气味的时候,应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仅使少量的气体飘鼻孔即可.(扇闻)7,溶液的pH(1) pH是反映物质酸碱性强弱的指标.它的范围通常在0~14之间.(2)pH与溶液酸碱性之间的关系:pH<7的物质呈酸性,pH越小,酸性越强;pH=7的物质呈中性;pH>7的物质呈碱性,pH越大,碱性越强.8,测定溶液的pH测定溶液的酸碱性强弱最简单,最常用的方法是使用pH试纸.测定方法: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被测溶液,滴在pH试纸上,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看与哪种颜色最接近,从而确定被测溶液的pH.9,常见的酸(1)几种常见的酸:盐酸(胃酸的主要成分),硫酸,硝酸和醋酸.(2)稀盐酸的主要化学性质:○1能与酸碱指示剂反应:紫色的石蕊试液遇酸变红,无色酚酞遇酸不变色.○2能与碱反应,如NaOH+ HCl = NaCl + H2O ; ○3能与碳酸钙反应,如CaCO3 + 2HCl = CaCl2 +H2O + CO2↑;○4与金属氧化物反应,如Fe2O3 + 6HCl = 2FeCl3 +3H2O . ○5与金属反应,如Mg + 2HCl = MgCl2 + H2↑。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一、物质的转化与材料利用。
1. 物质的变化。
- 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例如物质的三态变化(水的凝固、冰的熔化等)、形状改变(金属丝的弯曲)等。
- 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如燃烧(镁条燃烧生成氧化镁)、生锈(铁生锈生成铁锈,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等。
化学变化中常伴随发光、发热、变色、产生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但有这些现象的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2. 物质的性质。
- 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等。
- 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
3. 物质的转化规律。
- 金属→金属氧化物→碱→盐。
- 金属(如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金属氧化物(氧化镁):2Mg +O_2{点燃}{===}2MgO。
- 金属氧化物(如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碱(氢氧化钙):CaO +H_2O===Ca(OH)_2。
- 碱(如氢氧化钠)与酸(盐酸)反应生成盐(氯化钠)和水:NaOH+HCl===NaCl + H_2O。
- 非金属→非金属氧化物→酸→盐。
- 非金属(如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非金属氧化物(二氧化碳):C+O_2{点燃}{===}CO_2。
- 非金属氧化物(如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酸(碳酸):CO_2+H_2O===H_2CO_3。
- 酸(如硫酸)与碱(氢氧化钾)反应生成盐(硫酸钾)和水:H_2SO_4+2KOH===K_2SO_4+2H_2O。
4. 常见的材料。
- 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
合金是由一种金属跟其他金属(或非金属)熔合形成的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例如,铁合金(生铁和钢),生铁含碳量高,钢含碳量低,合金的硬度一般比组成它的纯金属大,熔点比组成它的纯金属低。
- 无机非金属材料:如陶瓷、玻璃、水泥等。
陶瓷具有耐高温、耐腐蚀等特点;玻璃具有透明、硬度大等特点;水泥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材料。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第1节 物质的变化(一) 物质是在不断变化着的 (二) 探究物质变化的方法1. 通过观察和实验等来寻找物质变化的证据。
物质变化的证据: 生成沉淀、颜色改变、气体产生、温度变化、性质变化、发光发热、PH 变化、状态变化等。
2. 物质变化规律的应用――根据物质的变化规律,我们可以推测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如在鸡蛋清中加入硫酸铜溶液,鸡蛋清发生凝固。
我们就能得出硫酸铜能使蛋白质变性。
因此,能用这个性质,检验蛋白质的存在。
――寻找未知物质、探索物质变化规律等。
第2节 物质的酸碱性(一) 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1. 酸性物质(具有酸性的物质)强酸性物质:盐酸、硫酸和硝酸弱酸性物质:食醋、番茄酱、苹果2. 一些物质溶于水或受热熔化而离解成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叫电离;(酸在水中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只有氢离子(H +),产生的阴离子叫这种酸的酸根离子;同理,碱在水中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只有氢氧根离子(OH -))3. 碱性物质(具有碱性的物质) 强碱性物质:氢氧化钠、熟石灰、氢氧化钾、氢氧化钡等弱碱性物质:纯碱、洗涤剂等 注:某些碱性物质有一定的去污能力。
(二) 酸碱指示剂1. 定义:在酸或碱溶液里能显示出不同颜色的物质,叫做酸碱指示剂.2. 常见的酸碱指示剂有:紫色石蕊试液和无色酚酞试液.3. 作用:可以定性地测量溶液的酸碱性.(三) 溶液酸碱性的强弱程度1. pH:反应物质酸碱性强弱的指标。
范围在0~14之间。
2. pH试纸测定pH的方法: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被测试的溶液,滴在pH试纸上,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从最接近的颜色来确定被测溶液的pH注:①pH试纸能显示酸性的强弱,而酸碱指示剂则只能定性地测量溶液的酸碱性。
②酸能使指示剂变色,其中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使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
第3节常见的酸酸:是在水中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这一种粒子的化合物。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1、物质的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化学变化会产生新的物质。
需要注意的是,燃烧一定是化学变化,而气球或轮胎爆炸则是物理变化,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
2、加热蓝色的硫酸铜晶体会变成白色的硫酸铜,而白色的硫酸铜遇水会变成蓝色,这两种变化都属于化学变化。
1、酸在水中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H),这是酸的定义。
2、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色,但不能使无色酚酞变色。
需要注意的是,紫色石蕊遇中性溶液是紫色而不是无色,而酚酞遇中性溶液是无色,因此不能用酚酞区分酸溶液和中性溶液。
3、酸和碱反应会发生复分解反应,产生盐和水。
例如,胃舒平(氢氧化铝)可以中和过多胃酸,硫酸和氢氧化铜反应也是复分解反应。
4、金属氧化物和酸反应会发生复分解反应,产生盐和水。
例如,用盐酸除铁锈,变黑的铜丝和稀硫酸反应也是这种反应。
5、金属单质和酸反应会发生置换反应,产生盐和氢气。
例如,铁钉在足量盐酸中会产生气泡,但不管是与盐酸还是硫酸或者硫酸铜反应生成的都是+2价的亚铁,不是+3价的铁。
6、酸和盐反应会发生复分解反应,产生另一种酸和另一种盐。
例如,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变质可以加盐酸,氢氧化钠变质是吸收空气中的CO2变成了碳酸钠和水,质量会增加,检验是否变质的实质就是检验氢氧化钠中有无CO3离子。
检验盐酸中的氯离子可以用AgNO3,而检验硫酸中的硫酸根离子可以用BaCl2。
2)碳酸钠(Na2CO3)3)氨水(NH3·H2O)4)烧碱(KOH)烧碱是一种强碱,可以使紫色石蕊变成蓝色,无色酚酞变成红色。
它的溶液可以用于中和酸性物质,但是要注意,烧碱的腐蚀性很强,容易对皮肤和黏膜造成伤害,需要小心使用。
烧碱的溶液也不能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否则会失去质量,溶液中的质量分数会变小。
氯化钠(NaCl)是一种常见的盐,食盐水可以用于清洗伤口并具有杀菌作用。
质量分数为0.9%的氯化钠溶液称为生理盐水。
复分解反应是一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新化合物的反应,其条件是生成物中是否有水、沉淀或气体生成,有其中之一生成反应就能发生。
浙教版九年级上科学知识点总结
浙教版九年级上科学知识点总结第一章探索物质的变化第一节物质的变化1.物质是不断变化的。
物理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产生,只有形态和状态的改变。
新物质的产生是通过实质分子间距离的改变和构成物质的分子的原子重新组合形成的。
一些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而另一些性质只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例如颜色、气味、软硬、物质的溶解性、液体的酸碱性、沸点和晶体的熔点。
2.探究物质变化的方法是通过观察和实验来寻找物质变化的证据。
这些证据包括生成沉淀、颜色改变、气体产生、温度变化、性质变化、发光发热、PH变化和状态变化等。
根据物质的变化规律,我们可以推测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寻找未知物质,建立物质变化模型等。
第二节探索酸的性质1.一些物质溶于水或受热熔化而离解成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叫电离。
酸在水中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只有氢离子H+,而产生的阴离子叫做这种酸的酸根离子。
2.酸是在水中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都是H+这一种粒子的一类物质。
酸的共同特点是电离产生的阳离子都只有H+。
3.酸碱指示剂是在酸或碱溶液中能显示出不同颜色的物质。
常见的酸碱指示剂有紫色石蕊试液和无色酚酞试液。
它们可以定性地测量溶液的酸碱性。
不同的酸碱指示剂在酸性溶液(PH7)中会呈现不同的颜色变化。
pH试纸能显示酸性的强弱,而酸碱指示剂只能指示溶液是否呈酸性。
4.酸的共性(通性)包括: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无色酚酞不变色;酸加金属产生盐和氢气;酸加金属氧化物产生盐和水;酸加碱产生盐和水;酸加盐产生新盐和新酸。
5.CO3 2-的检验方法是加盐酸,能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二氧化碳)。
Ca(OH)2+CO2=CaCO3↓+H2O。
6.SO4 2-的检验方法是滴加硝酸钡(Ba(NO3)2)溶液,会出现白色沉淀硫酸钡(BaSO4),再滴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
Cl-的检验方法是滴加硝酸银AgNO3溶液,会出现白色沉淀氯化银AgCl,再滴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
检验Cl-和SO4 2-时,要加几滴稀硝酸,目的是除去CO3 2-。
浙九年级科学知识点归纳
浙九年级科学知识点归纳科学是一门关于世界的知识体系,涵盖了自然界的规律和现象。
在浙江省九年级的科学学习中,学生们将接触到广泛的科学知识。
本文将对浙九年级科学的知识点进行归纳,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和理解科学知识。
1. 物质的组成与性质1.1 元素与化合物1.2 酸、碱和盐的性质及常见应用1.3 金属与非金属的区别和特性2. 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环境2.1 生物群落的组成和特点2.2 生物的分类及特征2.3 自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人类活动的影响2.4 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3. 机械运动与能量转化3.1 速度、加速度和力的计算3.2 机械效率与简单机械的应用3.3 动能和势能的转化3.4 能量守恒定律与能源问题4. 光学与电学4.1 光的反射、折射和色散4.2 简单光学仪器的原理与应用4.3 电流与电路的基本概念4.4 串并联电路的特性与计算5. 物质的状态变化与反应5.1 固液气三态之间的相互转化与性质 5.2 化学反应的判别与计算5.3 典型化学反应的原理与应用5.4 酸碱中和反应与氧化还原反应6. 生命体的遗传与变异6.1 生命现象的基本特征与机制6.2 遗传基因的结构与功能6.3 优生与优育的生物伦理问题6.4 优质优良作物的选育与改良7. 地球与宇宙7.1 地球的运动与地震活动7.2 太阳系与宇宙的形成与演化7.3 能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关系7.4 自然灾害与人类应对策略在学习这些科学知识点时,同学们可以通过观察、实验、探究和思考来深入理解科学原理和规律。
探索性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使学习更加生动有趣。
同时,还可以将科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明白科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
浙九年级科学知识点的归纳对于同学们的学习和提高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同学们应当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勤于思考和探索,全面提升自己的科学素养。
通过对科学知识的了解和掌握,培养科学思维和方法,同学们可以更好地应对未来的科学学习和生活挑战。
浙教版九年级上科学知识点整理
1.物质的性质和变化:a.物质的性质:颜色、形状、大小、重量、硬度、导电性、导热性等。
b.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指的是物质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发生变化,但物质的本质仍然不变;化学变化指的是物质发生了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
2.火焰和燃烧:a.火焰的结构:火焰由可燃物质的气体和氧气在一定条件下燃烧产生。
b.燃烧的条件:可燃物质、氧气和足够的温度三者同时存在时才能发生燃烧。
c.燃烧的类型:燃烧分为明火和暗火两种。
明火是可见的火焰,暗火是不可见的火焰(如电闪、火花)。
d.安全用火:正确使用和管理火源,预防火灾事故。
3.物质的三态:a.固态:分子之间靠近并保持固定位置,具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
b.液态:分子之间距离较近但可以运动,具有一定的形状但没有固定的体积。
c.气态:分子之间距离远、运动较快、能够撞击容器壁并扩散开来,既没有固定的形状也没有固定的体积。
4.物质的纯净和混合:a.纯净物质:由同种物质组成,具有一定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b.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可以通过物理方法分离。
5.物质的传热:a.热传导:物质内部传热的方式,分为导热和散热两种方式。
b.热辐射:热能以电磁波的形式传播,不需要介质。
c.对流传热:液体或气体中的热量通过对流传递。
6.酸、碱和中和反应:a.酸:在水溶液中具有酸性的物质,呈酸味,能和金属产生化学反应。
b.碱:在水溶液中具有碱性的物质,呈苦味,易溶于水。
c.酸碱中和: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化学反应。
7.电和电路:a.电流:电荷在导体中传输的现象。
b.电路:电流通过的路径。
c.导体和非导体:电流可以通过的物质为导体,不能通过的物质为非导体。
8.能量的转化:a.功和功率:功指力在运动过程中所做的功,功率指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b.动能和势能: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势能是物体由于位置而具有的能量。
c.能量的转化:能量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如机械能转化为热能、电能转化为光能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教版新版九上科学知识要点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1,物质是在不断变化着的(1)物理变化: 变化中没有新物质产生.(2)化学变化:变化中会产生新的物质.(3)化学变化的实质:构成物质分子的原子重新组合,形成了新的分子.(4)物质变化的现象主要有颜色变化,沉淀生成,气体产生,,温度变化,物质的形状变化,发光发热,状态变化,PH变化等.2,物质的性质与用途(1)物理性质:指通过人的眼,鼻等感官可以感知或者用仪器可测出的物质的表面性质,包括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度等.(2)化学性质:指物质的内在性质,用肉眼无法感知, 只有通过发生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 包括可燃性, 还原性, 氧化性, 酸性, 碱性等.(3)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的用途, 物质的用途反映物质的性质.3,检验三价铁离子和水(1)硫酸铜晶体含有结晶水,呈蓝色.当加热时硫酸铜晶体失去结晶水变成白色的硫酸铜粉末.白色的硫酸铜粉末一遇到水就会变成蓝色, 常用白色的无水硫酸铜粉末来检验水.(2)正三价的铁离子遇到硫氢化钾溶液就会变成血红色,常用硫氢化钾溶液来检验三价铁离子.4,酸性物质与碱性物质(1)酸指的是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一类化合物.这里要注意的是阳离子全部是H+,如果某物质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除了H+以外还有其它阳离子,那么这种物质就不是酸.(2)碱指的是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一类化合物.这里要点注意的是阴离子全部是OH-,如果某物质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除了OH-以外还有其它阴离子,那么这种物质就不是碱.5,酸碱指示剂(1)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色,遇碱变蓝色.无色酚酞遇酸不变色,遇碱变红色.(2)酸碱指示剂可以用来定性测量溶液的酸碱性,但人是比较粗略地测量.6,闻化学试剂气味的方法:因为在实验室里很多化学试剂有剌激性的气味,有的甚至有毒,所以,在闻气味的时候,应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仅使少量的气体飘鼻孔即可.(扇闻)7,溶液的pH(1) pH是反映物质酸碱性强弱的指标.它的范围通常在0~14之间.(2)pH与溶液酸碱性之间的关系:pH<7的物质呈酸性,pH越小,酸性越强;pH=7的物质呈中性;pH>7的物质呈碱性,pH越大,碱性越强.8,测定溶液的pH测定溶液的酸碱性强弱最简单,最常用的方法是使用pH试纸.测定方法: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被测溶液,滴在pH试纸上,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看与哪种颜色最接近,从而确定被测溶液的pH.9,常见的酸(1)几种常见的酸:盐酸(胃酸的主要成分),硫酸,硝酸和醋酸.(2)稀盐酸的主要化学性质:○1能与酸碱指示剂反应:紫色的石蕊试液遇酸变红,无色酚酞遇酸不变色.○2能与碱反应,如NaOH + HCl = NaCl + H2O ;○3能与碳酸钙反应,如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4与金属氧化物反应,如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 . ○5与金属反应,如Mg + 2HCl= MgCl2 + H2↑。
10,盐酸的个性(1)浓盐酸易挥发,在空气中形成白雾, 原因是浓盐酸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与空气中的水蒸气接触,形成盐酸小液滴.(2)盐酸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既不溶于水又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氯化银,实验室常用这个反应来鉴别氯离子的存在.化学方程式:HCl + AgNO3 =AgC l↓+ HNO3.11,稀硫酸的化学性质(1)稀硫酸能和某些金属反应,如:Zn + H2SO4 = Znso4 + H2↑(2))稀硫酸能和金属氧化物反应,如:H2SO4 + CuO = CuSO4 + 2H2O。
(3)稀硫酸能和氯化钡反应,如:H2SO4 + BaCl2 = 2HCl + BaSO4↓.(4)稀硫酸能和碱反应,如:Cu(OH)2 + H2SO4 = CuSO4 + 2H2O.(5)稀硫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
12,酸的通性(1)指示剂反应: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色,无色酚酞试液遇酸不变色。
(2)跟某些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如:Fe + 2HCl = FeCl2+ H2↑,Zn + H2SO4 = ZnSO4 + H2↑.(3)跟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如:3H2SO4+ Fe2O3 = Fe2(SO4)3+ 3H2O .6HCl + Fe2O3 =2FeCl2 + 3H2O.(4)跟碱反应,如:2HCl + Cu(OH)2 = CuCl2 + 2H2O.13,酸的个性(1)浓盐酸有挥发性,敞口放置在空气中,瓶口会形成白雾.所以浓盐酸敞口放置,溶液的质量会减小,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会减小.(2)浓硫酸是一种无色状液体,具有吸水性,脱水性和强腐蚀性三大性质.浓硫酸可吸收气体中的水分,常用作不与它反应的气体的干燥剂,如CO2,H2.浓硫酸敞口放置,溶液的质量会增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会减小.浓硫酸能把由碳,氢,氧等元素组成的化合物里的氢,氧元素按原子个数2:1的比例从化合物中夺取出来,使之发生脱水.(3)硝酸具有挥发性,见光易分解,具有强腐蚀性.14,浓硫酸的稀释稀释浓硫酸时会放出大量的热,一定要将浓硫酸沿着容器壁慢慢地注入水里,并不断搅拌,使产生的热量迅速地扩散.切不可将水倒入浓硫酸中.如果将水倒入浓硫酸中,由于水的密度较小,水就浮在浓硫酸上面,溶解时放出的热会使水沸腾,使液滴向四周飞溅.15,碱的通性(1)碱性物质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使无色酚酞变红色.(2)碱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中和反应)。
如:2NaOH + H2SO4 = Na2SO4 + 2H2O.(3)碱能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如:2NaOH + SO2 = Na2SO3 + H2O.(4)碱能与氯化铁溶液,氯化铜溶液反应。
如:3NaOH + FeCl3 =Fe(OH)3↓ + 3NaCl.16,重要的化学方程式:(1)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硫:2NaOH + SO2 = Na2SO3 + H2O.(2)二氧化碳气体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Ca(OH)2 + CO2 = CaCO3↓ + H2O.17,氢氧化钠(化学式:NaOH)的个性:(1)俗名:烧碱,火碱,苛性钠。
(2)氢氧化钠是一种白色固体,氢氧化钠暴露在空气中易潮解。
极易溶于水,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
具有强烈的的腐蚀性,能溶解有机物,使用时必须十分小心。
碱的水溶液有滑腻感。
(3)用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用于肥皂,石油,造纸,纺织,印染等工业。
18,氢氧化钙(化学式:Ca(OH)2)个性:(1)俗名:熟石灰,消石灰。
(2)氢氧化钙是一种白色粉末状固体,微溶于水,它的水溶液俗称石灰水。
氢氧化钙也具有一定的腐蚀性。
(3)用途:建筑业上制作三合土,抹墙壁,农业上改良酸性土壤,工业上制漂白粉等。
19,酸碱反应:(1)酸碱反应的实质:酸中的氢离子和碱中的氢氧根离子相互反应,生成水的过程.(2)利用酸碱指示剂,可以比较方便地判断酸和碱是否恰好完全反应.如在碱液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溶液会变成红色,然后往里面滴入酸液,当红色刚好消失,则酸碱正好完全反应,溶液又变成无色时溶液呈中性.20,酸碱反应的应用:酸和碱之间的反应在工农业生产,生活,和科学实验中应用很广.例如:农业上用施加熟石灰和方法来降低土壤的酸性;处理酸性的工业废水;精制石油时,用氢氧化钠除去过量的酸等.21,盐的定义及常见盐的性质和用途(1)定义:盐是电离时能产生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2)碳酸钠:俗名纯碱,又名苏打.是一种白色粉末,易溶于水,水溶液呈碱性.可用来制玻璃,肥皂,洗涤剂,烧碱等.(3)碳酸钙:是一种难溶的白色块状固体(石灰石的主要成分),重要的建筑材料.(4)氯化钠:无色透明晶体,俗称食盐,易溶于水.做食物调味剂和化工原料;配制医用生理盐水;杀菌消毒.22,复分解反应(1)定义: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新化合物的反应称为复分解反应.(2)反应条件(盐的制取):反应中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3)常见复分解反应的归纳:○1酸+盐→新酸+新盐.○2碱+盐→新碱+新盐.○3盐+盐→新盐+新盐.○4酸+碱→盐+水.○5酸+金属氧化物→盐+水.23,化肥的种类(1)化肥:是指一些由人工合成的盐,能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养料,被称为化学肥料,简称化肥.(2)化肥的种类:含有氮元素的化肥叫氮肥;含有磷元素的化肥叫磷肥;含有钾元素的化肥叫钾肥;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主要营养元素的化肥叫复合肥.24,化肥的作用氮肥能使作物的茎叶生长茂盛.磷肥能促进农作物根系发达,增强吸收养分和抗寒抗旱能力,促进作物穗数增多,籽粒饱满.钾肥能促使农作物生长旺盛,茎杆粗壮,增强抗病虫害能力,促进糖和淀粉的生成.25,离子的检验(1)NH4+检验:往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若有气体生成,且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说明原溶液中含有NH4+.CO22-的检验:往某化合物中滴加盐酸,若有气体生成,且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说明该化合物中含有CO22-.(2)第二章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知识要点1、金属与非金属的区别:(1)金属都具有特殊的金属光泽,大多数非金属没有光泽,外表暗淡.(2)除了汞在常温下是液体以外,其它金属在常温下一般都是固体.大多数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单质在常温下是气体.(3)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而非金属的导电性,导热性能都比较差.所以,很多电器,锅和壶等都是用金属材料料制造的.(4)金属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大部分金属都可以打成薄片或抽成细丝,如锡箔,铝箔,铜丝,铝线等.非金属无延展性.2、合金:(1)合金:把一种金属跟其他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非金属)一起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2)合金比纯金属具有更好的机械性能.合金一般比构成它的金属的硬度大,熔点低,且便于锻造.(3)钢是由碳和铁等元素形成的合金质地坚硬,有弹性和延展性,机械性能好,是最常见,应用较广泛的一种合金材料.3、金属与氧气的反应:(1)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点燃2Mg + O2= 2MgO(2)铜在空气中不能燃烧,但在空气中加热,铜的△表面会变黑。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u + O2= 2CuO( 3 )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黑色固体。
点燃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Fe + 2O2 = Fe2O4(4)金属铝的表面易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它能阻止内部的铝继续被空气氧化。
但铝制容器不能盛放酸性或碱性物质,因为酸性或碱性物质会破坏铝的氧化膜,进而腐蚀金属铝。
4、金属与酸的反应:(1)镁、铝、锌等金属可以与盐酸或稀硫酸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同时产生氢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