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技术基础-微波网络分析(3).pdf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邮电大学——《微波技术基础》
13
散射参量计算
3、计算S21
V2− S21 = + V1
V2+ =0
V2− = = 0.707 = S12 V1
+ 2 1
端口1处入射功率
端口2处出射功率
|V | P = 2Z0
+
| V2− |2 | S21V1+ |2 | S21 |2 | V1+ |2 | V1+ |2 − = = = P = 2Z0 2Z0 2Z0 4Z0 1 + − ——3dB衰减器 P = P 2
北京邮电大学——《微波技术基础》
4
散射矩阵
N端口微波网络的参数
− V2− , − I2
V ,I
+ 2
+ 2
V ,I
+ 3
+ 3
t2
V3− , − I 3−
阻抗与导纳矩阵:端口 的电压与电流之间的关 系
V ,I
+ 1
+ 1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t3
t1
S
+ V4+ , I 4
[V ] = [ Z ][ I ] [ I ] = [Y ][V ]
V1− S11 = + V1

V2+ = 0
(1) V2+ = 0
(1) Z in − Z 0 = (1) Z in + Z 0
= 0 = S22
Z0 在端口2
10
北京邮电大学——《微波技术基础》
散射参量计算
求S11:
8.56 Ω 8.56 Ω
141.8 Ω
Z 0 = 50 Ω
V ,V
+ 1
− 1
7
北京邮电大学——《微波技术基础》
散射矩阵
散射矩阵元素意义
Vi Sij = + Vj

除端口j外,其他所有端口入射 电压均为0(所有端口均无电压 源激励,并且均接匹配负载)
Vk+ = 0, k ≠ j
V j+ 激励,其他所有端口均无激 Sij 是在端口 j用电压源
励,并且其他所有端口均接匹配负载时,在端口i 测 Vi − 与 V j+ 之比。是其他所有端口均接 得的电压出射波 匹配负载时,端口i和端口j 之间的传输系数。 Sii 是所有其他端口接匹配负载时向i端口看去的反射 + − 系数。 V
北京邮电大学——《微波技术基础》
9
散射参量计算
求S11:
8.56 Ω 8.56 Ω
141.8 Ω
Z 0 = 50 Ω
50 Ω
端口2接匹配负载(或传输线无穷长)时,从端口1看 进去的输入阻抗: (1) Zin = 8.56 + [141.8(8.56 + 50)]/(141.8 + 8.56 + 50) = 50 Ω
互易网络的散射矩阵
已知
[ S ] = ([ Z ] + Z 0 [U ]) ([ Z ] − Z 0 [U ])
−1
t
[S ]
= ([ Z ] − Z 0 [U ]) {([ Z ] + Z 0 [U ])
t
t
−1 t
}
利用互易网络阻抗矩阵的对称性 [ Z ] = [ Z ]
[S ]
t
= ([ Z ] − Z 0 [U ])([ Z ] + Z 0 [U ])
t ∗

[S ]

= [S ]
{ }
t −1
上式即幺正矩阵
⎧1, i = j ∑ Ski S = ⎨0, i ≠ j k =1 ⎩
N ∗ kj
幺阵特点: [S]的任意一列与此列的共轭的点乘(内积)等于1; [S]的任意一列与不同列的共轭的点乘等于0(正交)
北京邮电大学——《微波技术基础》
21
散射参量的应用
[例4.5]散射参量的应用 ⎡ 0.15∠0o [S ] = ⎢ o ⎣ 0.85∠45
0.85∠ − 45o ⎤ ⎥ o 0.2∠0 ⎦
−1
对于1端口网络
[ Z ] = ( Z 0 [U ] + [ S ])( Z 0 [U ] − [ S ])
北京邮电大学——《微波技术基础》
Z − Z0 S11 = Z + Z0
端口反射系数
−1
16
互易网络与无耗网络
要点:互易网络与无耗网络散射矩阵的性质 互易网络阻抗矩阵特点:Z/Y矩阵为对称矩阵 无耗互易网络阻抗矩阵特点:Z/Y矩阵为纯虚数 互易网络S矩阵特点:S矩阵为对称矩阵 无耗网络S矩阵特点:S矩阵为幺正(unitary)矩阵
⎡V ⎤ = ([ Z ] − Z 0 [U ])([ Z ] + Z 0 [U ]) ⎡V ⎤ ⎣ ⎦ ⎣ ⎦ −1 [ S ] = ([ Z ] − Z 0 [U ])([ Z ] + Z 0 [U ])
− −1 +
北京邮电大学——《微波技术基础》
18
S ] = ([ Z ] − Z 0 [U ])([ Z ] + Z 0 [U ]) −1 [
纯虚数
⎡V ⎤ ⎡V ⎤ = ⎡V ⎤ ⎡V ⎤ ⎣ ⎦ ⎣ ⎦ ⎣ ⎦ ⎣ ⎦
+ + −
t

t
− ∗
⎡V ⎤ ⎡V ⎤ = ⎡V ⎤ ⎡ S ⎤ ⎡ S ⎤ ⎡V ⎤ ⎣ ⎦ ⎣ ⎦ ⎣ ⎦ ⎣ ⎦ ⎣ ⎦ ⎣ ⎦
+ + + +
北京邮电大学——《微波技术基础》
t

t
t


20
无耗网络的散射矩阵
[ S ] [ S ] = [U ]
Vi = ∑ Sij ⋅ V
− j =1
N
+ j
Vi Sij = + Vj

Vk+ = 0, k ≠ j
端口k电压为零的条件 端口k处无电压源 端口k接匹配负载
端口k处阻抗不 匹配,从网络内 端口k开路? 部出来的电压反 端口k短路? 射波,在端口k处 发生反射,射向 网络内部,形成 端口k处的电压源 激励!
根据阻抗据矩阵定义
⎧[V ] = [V + ] + [V − ] ⎪ ⎨ [ I ] = ([V + ] − [V − ]) / Z 0 ⎪ ⎩
[ Z ][ I ] = ([ Z ] ⎡V + ⎤ − [ Z ] ⎡V − ⎤) / Z0 = [V ] = ⎡V + ⎤ + ⎡V − ⎤ ⎣ ⎦ ⎣ ⎦ ⎣ ⎦ ⎣ ⎦
北京邮电大学——《微波技术基础》
2
散射矩阵
本节要点
散射矩阵表征的意义 散射矩阵中矩阵元素的意义 散射参量的计算 互易网络与无耗网络散射矩阵的特点 参考平面移动对散射参量的影响 广义散射参量的意义
北京邮电大学——《微波技术基础》
3
散射矩阵概述
微波网络的波参量包括散射参量与传输参量。它们均表示网络
端口间归一化入射、反射波电压的关系 由参考面上的电压和电流之间的关系,定义了阻抗、导纳 和转移参量。实际上,在微波频段运用这些参量并不是太方 便:一方面因为没有恒定的微波电压源和电流源,另一方面 不容易得到理想的短路或者开路终端,并且因此这些参量很 难正确测量。 在微波技术中,不管电路如何变化,信号源输出功率可以 设法保持不变,而且很容易得到匹配的终端负载,因此根据 参考面上的归一化的入射波电压和归一化的反射波电压之间 关系,导出的散射参量和传输参量很容易进行测量,使得散 射参量和传输参量在微波网络中得到广泛应用。
{
}
{
}
}
1 + t + ∗ + t − ∗ − t + ∗ − t − ∗ = Re ⎡V ⎤ ⎡V ⎤ − ⎡V ⎤ ⎡V ⎤ + ⎡V ⎤ ⎡V ⎤ − ⎡V ⎤ ⎡V ⎤ ⎣ ⎦ ⎣ ⎦ ⎣ ⎦ ⎣ ⎦ ⎣ ⎦ ⎣ ⎦ ⎣ ⎦ ⎣ ⎦ 2Z0
{
1 1 + t + ∗ − t − ∗ ⎡V ⎤ ⎡V ⎤ − = ⎣ ⎦ ⎣ ⎦ 2 Z ⎡V ⎤ ⎡V ⎤ = 0 ⎣ ⎦ ⎣ ⎦ 2Z0 0
北京邮电大学——《微波技术基础》
11
+ 1 ,可能也有反射电压
散射参量计算
②求S21: V2− S 21 = + V1 V
+ 1 − 1
+ 2 =0
在端口1施加入射波 V1+ ,端口2接匹配负 载(或传输线无限长),并在端口2上测量 得到出射波 V2−
8.56 Ω 8.56 Ω
141.8 Ω
Z 0 = 50 Ω
——
j
是“因”, Vi 是“果”
北京邮电大学——《微波技术基础》
8
散射参量计算
[例4.4] 求3dB衰减电路的S参量(传输线Z0=50Ω)
8.56 Ω
8.56 Ω
50Ω
141.8 Ω
Z 0 = 50 Ω
①求S11——即从端口1看进去的反射系数 − 端口2无入射波时——端口2接匹 V1 S11 = + 配负载(或传输线无穷长),求 V1 V + =0 从端口1看进去的反射系数 2
入射 反射
50 Ω
V
− 2
反射电压
端口2接匹配负载(或传输线无穷长),端口1、2电压? − 端口2:仅有反射电压 V2 ,无入射电压。反射波或被 负载完全吸收,或沿传输线无限传输下去(无“反射”) 端口1:有入射电压 V V1− 。可 能存在多次“反射”,但叠加后的总的入射电压为 V1+ 端口1处的反射(出射)电压完全由网络内部电路引起
微 波 技 术 基 础
北京邮电大学无线电与电磁兼容实验室 刘凯明 副教授
(明光楼718室,62281300)
Buptlkm@sohu.com
2011
第4章 微波网络分析
§ 4.1 阻抗和等效电压与电流 § 4.2 阻抗和导纳矩阵 § 4.3 散射矩阵 § 4.4 传输(ABCD)矩阵(转移矩阵) § 4.5 信号流图
北京邮电大学——《微波技术基础》
14
散射矩阵与阻抗导纳矩阵关系
问题:已知阻抗/导纳矩阵,如何确定散射矩阵? 或已知散射矩阵,如何确定阻抗/导纳矩阵?
假定所有端口特征阻抗相等,Zn=Z0
⎧Vn = Vn+ + Vn− ⎪ ⎨ + − + − ⎪ I n = I n − I n = (Vn − Vn ) / Z 0 ⎩
V ,−I
− 1
− 1
tN
+ VN+ , I N
− VN− , − I N
t4
V ,−I
− 4
− 4
散射矩阵:端口的电压 入射波与端口的电压反 射波之间的关系
⎡V − ⎤ = [ S ] ⎡V + ⎤ ⎣ ⎦ ⎣ ⎦
5
北京邮电大学——《微波技术基础》
散射矩阵
N端口网络的入射电压与反射电压之间关系
⎡V ⎤ ⎡ S11 ⎢ ⎥ ⎢ ⎢V ⎥ = ⎢ S21 ⎢ ⎥ ⎢ ⎢ −⎥ ⎢ ⎣VN ⎦ ⎣ S N 1
北京邮电大学——《微波技术基础》
17
互易网络的散射矩阵
已知
Vn = V + V
+ n
− n
+ − I n = I n − I n = (Vn+ − Vn− ) / Z 0
⎧ + 1 1 ⎧ + Vn = (Vn + Z 0 I n ) ⎪ 解出 ⎪ ⎡V ⎤ = ([ Z ] + Z 0 [U ]) [ I ] ⎪ 2 ⎪⎣ ⎦ 2 ⎨ ⎨ 1 ⎪Vn− = (Vn − Z 0 I n ) ⎪ ⎡V − ⎤ = 1 ([ Z ] − Z 0 [U ]) [ I ] ⎪ ⎪⎣ ⎦ 2 ⎩ 2 ⎩
V ,V
50 Ω
V =?
− 2
由等效电 路图得
⎧V1 = V1+ + V1− = V1+ (1 + S11 ) 求 V − ,可转化为求 ⎪ 2 ⎨ − 端口2上的分压 V2 V2 = V2 ⎪ ⎩
北京邮电大学——《微波技术基础》
12
散射参量计算
②求S21:
8.56 Ω 8.56 Ω
141.8 Ω
Z 0 = 50 Ω
50 Ω
V2− S21 = + V1
V2+ =0
求 V2− ,可转化为求端口2上的分压 V2 V1+ = V1 由 S11 = S22 = 0 1、并联部分阻抗
141.8(8.56 + 50) /(141.8 + 8.56 + 50) = 41.44 Ω
2、负载上分压 41.44 50 − V2 =V2 = V1 ( )( ) = 0.707V1+ 41.44 + 8.56 50 + 8.56
− 1 − 2
S12
S1N ⎤ ⎡V ⎤ V − :电压反射波, ⎥⎢ ⎥ 向网络外部 V ⎥ ⎥⎢ ⎥ ⎢ ⎥ V + :电压入射波, 向网络内部 ⎥⎢ +⎥ S NN ⎦ ⎣VN ⎦
+ 1 + 2
线性叠加性 Vi =

∑S
j =1
N
ij
⋅V
+ j
北京邮电大学——《微波技术基础》
6
散射矩阵
散射矩阵元素的定义
([ Z ] + Z 0 [U ])[V − ] = ([ Z ] − Z 0 [U ])[V + ] U为单位阵
北京邮电大学——《微波技术基础》
15
散射矩阵与阻抗导纳矩阵关系
[V ] = ([ Z ] + Z 0 [U ]) ([ Z ] − Z 0 [U ])[V ]
− −1 +
[ S ] = ([ Z ] + Z 0 [U ]) ([ Z ] − Z 0 [U ])
t
−1
[S ] = [S ]
即互易网络的散射矩阵为对称矩阵
北京邮电大学——《微波技术基础》
19
无耗网络的散射矩阵
传给网络的平均功率为
⎡V − ⎤ = [ S ] ⎡V + ⎤ ⎣ ⎦ ⎣ ⎦
1 1 t ∗ + t − t + ∗ − ∗ Pav = Re [V ] [ I ] = Re ( ⎡V ⎤ + ⎡V ⎤ )( ⎡V ⎤ − ⎡V ⎤ ) ⎣ ⎦ ⎣ ⎦ ⎣ ⎦ ⎣ ⎦ 2 2Z 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