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新政与现代化关系研究综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末新政与现代化关系的研究综述

清末新政是20世纪初,清政府在其统治的最后十年(1901~1910)所进行的各项改革的总称,改革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军事、文化、教育与社会生活诸多领域。新政上接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之余绪,下起辛亥革命之肇始,是中国从传统社会向现代型社会的实质性拐点,有力的促进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其历承上启下的历史地位不言而喻。因此探究新政不仅要详察其历史大背景和政策措施,更要考量其社会效果和历史意义。

现就有关清末新政的研究现状概述如下:

从纵向的时间经度来讲,以80年代末90年代初为限,在此之前的研究尚未摆脱阶级革命史思想的窠臼,新政的研究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有学者统计,1979年至1989年11年间国内发表的新政及与其相关的研究论文仅约百篇出头,而对于新政的负面评价居多,其中资料搜集始于60年代,出版于1993年,由韦庆远、高放、刘文源所著《清末宪政史》最具代表性,本书对清末新政中的预备立宪史的研究比较全面系统,为后来者的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是其所持的历史观相对保守,对预备立宪基本持否定态度,认为清廷的立宪活动是一幕幕“丑剧”,预备立宪是一场“骗局”。这种观点时至90年代后逐渐式微,但与其类似的保守型观点至今仍然存在,如彭成刚认为清末新政是“满清权贵主导的为了加强满洲贵族中央集权的改革,是怕失去政权而强行收权的一场政治运动。”[1]因此,对末新政的研究的一个首要前提是要摒弃阶级分析法的谬误与不合理成分,回归理性与实证的研究方法,从宏观的争论向微观的实证转变,如此,才能能对晚清新政的变革予以理性的认识与评价。

进入90年代以后,由于对清末新政历史地位和影响的重新认识和定位,拓宽了人们治史的思思路,一批批有关清末新政的专著和论文相继发表,从而使得对清末新政的研究持续升温,乃至成为研究热点。尤其是随着现代代化范式日益受到学界重视,对清末新政的研究有渐趋细化与深化之势。

李细珠先生在其著作《张之洞与清末新政研究》中,对有关清末新政的研究概况做了较为详实的叙述,笔者拾其牙慧,在这里将适当引用其文中的叙述体例,对近年来有关清末新政的研究做一简单的述评,而时于仓促,其中的著作未能遍览,只述其大概,由于笔者学年论文题为“防御性现代化的歧路——清末新政中的权威合法性危机”,因此本文的述评还将适度的述评有关中国现代化理论研究的问题。

一、有关清末新政总体性研究的概况

在有关清末新政的总体性研究中以张连起所著清末新政史最具代表性。张连起积十余年之力著成该书,就清末新政的目的、纲领、性质、历史地位等重大间题提出独到的见解,是一部研究清末新政的开拓性的力作。他认为清末新政是清末新政是一场“缺乏乏民族资产阶级领导和积极参加的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应当说该观点较之韦庆远观点大胆而前卫。而就其新政历史地位,他认为清末新政堪与鸦片战争、太平天国、第二次鸦片战争、洋务运动、中法战争、甲午战争、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北洋军阀、五四前的新文化运动等中国近代一系列的重大历史事件相比肩。作者还进一步理清了清末新政的思想渊源,认为清政府实行新政是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发展、承接洋务之余绪,并在中国经济、政治、军事、文化方面引起突出的变化,“清末新政为中国

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创造了条件,铺平了道路”,并得出“清末新政又是整个近代改革活动之集大成”的结论。[2]

笔者以为其对清末新政所作的评价似有拔高之嫌。(),而萧功秦所著《危机中的变革——清末现代化进程中的激进与保守》一书,则独具理论魅力,本书虽非研究清末新政的专著,但却以2/3的篇幅论述了“走向现代化的第三次选择——清末新政“,作者认为就变革的广度与深度而言,清末新政的重要性远超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此外,作者还根据对待立宪运动态度的激进与保守程度的不同,将立宪运动的政治势力分为原教旨的保守派、立宪缓行派、钦定宪政派、协定立宪派、民主立宪派,并分析了由于各派的政治立场与观点主张的冲突,引发了新政过程中的矛盾。同时作者总结出权威的流失、政权的社会整合能力丧失、改革幅度过大、改革速度过快、不能把握最佳时机、改革的上下缺乏共识是新政失败的重要原因。[3]但是本书在微观层面的实证性研究尚显不足,对史料的运用还不够充分。同时,作者的立论有为改革者找托词之嫌。由此,引起了一些学者的激烈抨击。李工在《也谈清末新政的失败——与萧功秦先生商榷》一文中,言辞激烈的抨击了萧功秦的论点,并进而指出,“清末新政中的统治者们不愿放弃‘祖宗之法’,不愿放弃既得利益,不愿放弃享用的特权,不愿放弃手中的权力,不愿放弃受到荫庇的旧体制。唯其这些‘不愿放弃’,才使清末改革不能从正义出发、从公正做起,才使清末新政一波三折,最终裹步不前;才使改革变成了有名无实的装点门面,才出现了人们批评的‘虚假改革’、‘换汤不换药的内阁’才使清末新政的深化改革错失良机,并最终搁浅”。[4]萧李论战为人们客观人们客观而理性的认识清末新政的历史地位和意义提供了一种多维的尺度。

二、有关清末新政专门领域的研究概况

正如前文所述,由于现代化范式日益受到学界的重视,新政研究在渐趋深化的同时趋于细化。学者不仅根据新政的不同措施分门别类的加以研究,同时还将新政史研究与地方史研究相结合,或者将某一历史人物与地方新政加以研究,本文笔者仅就与自己学年论文联系较为密切的预备立宪运动和文化教育改革进行简要的概述,其他相关的研究论题略而不述。

1、预备立宪

关于预备立宪,其比较有代表性的专著除前文所述韦庆远、高放、刘文源所著

《清末宪政史》之外,侯宜杰所著《20世纪初中国政治改革风潮——清末立宪运动史》,本书系统叙述了20世纪初的政治改革运动,即宪政改革,严格区分了“立宪运动”与“预备立宪”两个概念。本书对的论证有一定的深度,为此课题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除此之外,还有近年来由高旺所著的《晚清中国政治的转型——以清末宪政改革为中心》一书,本书从政治学的视角,将晚清宪政改革置于近代中国政治发展的坐标系内,重点分析其所取得的成就及其对晚清政局的影响,并探究导致这次改革失败的原因。作者认为清末宪政改革初步奠定了现代的政治体制,在取得一些现代化成果的同时,也加剧了清政府中央集权的衰落,并成为辛亥革命爆发的诱因。作者还从财政、文化、政治力量博弈等多方面分析了清末新政失败的原因。[5]

关于立宪运动,见诸报端的论文以分析其宪政改革造成的社会效果和失败原因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