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产品的频闪分析及对功能性照明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照明产品的频闪分析及对功能性照明的影响
陆世鸣 刘磊 俞安琪
(国家电光源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上海);国家灯具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上海市质量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上海市照明学会,
上海市闵行区江月路900号 201114)
关键词:交流驱动,有源恒流驱动,伏安特性,波动深度,热惯性,
一. 从传统光源的频闪说起
人类自从采用交流电网作为照明电源起,因交流电而引起的光源闪烁(频闪)问题就一直困扰着我们,从60年代末期至90年代,为了提高照明能效,在工厂里大量采用电感镇流器配荧光灯的照明灯具,在众多的纺织厂车间里,为了看清楚高速运动的梭子,而采用三相电源分别点亮每相的荧光灯并且照亮同一场合,从相位上基本弥补了输出光的频闪。但是对于一般的家庭及办公室,不可能具备三相电源,上述的方法也无法采用。可能有很多人认为,采用白炽灯照明除了光色参数好以外还能有效避免频闪,甚至一些医生也会告诉家长让孩子使用60W白炽灯的台灯,但这仍然是一个认识上的误区。
二. IEEE PAR1789《LED照明闪烁的潜在健康影响》的限值简介
1.波动深度的定义
IEEE PAR1789对波动深度定义为最大和最小亮度之差除以最大和最小亮度之和,即迈克尔逊对比。图3给出的是波动深度随驱动电流频率的函数关系,也可被应用于复杂波形的傅立叶分量的闪烁评估。低风险区域的上限是线性变化的,低风险区域的上限<闪烁频率×0.08,相当于无影响边缘的2.5。低风险区域的更多研究是开放的,但在IEEE PAR1789危险性评估分委会内,橙色区域包含低风险区已达
成共识。
图3 低风险和不可察觉到的影响水平的闪烁频率和波动深度函数关系
图中,无影响的区域用绿色表示,低风险区用橙色表示。
2.对闪烁的度量
IEEE PAR1789对闪烁指数,由伊士曼和坎贝尔[ 8 ]定义为[ 9 ] 一个周期的平均光输出线以上的面积除以光输出曲线的总面积。参见图4,定义:闪烁指数=面积1/(面积1+面积2)闪烁百分数。参考图4,闪烁的百分数,也被称为峰-峰值相比,迈克尔逊对比,调制,波动深度的定义是:
定义:闪烁百分数=100(最大-最小)/(最大+最小)=100(A-B)/(A+B)
三、功能性照明光闪烁的危害
在功能性照明场合,照明光的闪烁会带来诸多麻烦甚至危害,主要表现在:1. 对于体育场馆,如果需要照明运动物体,例如乒乓球馆、羽毛球馆、网球馆等,照明光的闪烁将无法看清运动球体;
2. 在进行摄影和摄像的场合,如果采用带闪烁的光照明,将无法避免摄影时出现暗区以及摄像时出现黑色滚动条;
3.对于光敏性癫痫病人,低频率高波动而产生可见的闪烁,会诱导的癫痫发作;
4.在自闭症人之间增加重复行为;
5. 低波动高频闪烁效果不太明显,可能需要几分钟出现(例如头痛)偏头痛或严重
的头痛常伴恶心、视觉紊乱;
6. 包括应变疲劳、眼睛疲劳、视力模糊,和传统的头痛、视力和在视觉相关作业上性能下降。
7. 频闪效应和相关的机械运动合拍时,将造成机械运动明显减慢或者停止运动的错觉。
频闪效应(车轮效应、反转效应等)是指一类错觉,通过间歇照明,旋转或移动的物体的外观是改变的。例子包括明显的固定的外观,反向旋转和速度的变化等。所以上述第7条可能造成的危害最大。
四、LED照明产品的闪烁
图5是典型的LED伏安特性曲线,从该伏安特性曲线的Ⅰ象限可以看出,从坐标原点到接近V F(0)段,LED两个极之间尽管存在一个正向电压,但几乎没有电流流过LED,所以LED也不可能发光,只有当外加正向电压≥V F(0)时,LED才有明显的导通电流并随之发光。
图5 LED伏安特性曲线
从该伏安特性图和实测结果看出,如果用交流或波动度很大的单向脉动直流或被整流后100Hz严重调幅的直流来驱动LED,在180°半周期内,每次电源电压过
零区域将有35°~45°不导通。因为这一原因,所以有很多LED灯管(T-LED)(见图6),球泡灯(见图7),其光输出闪烁现象明显甚于传统光源。当然,LED灯管(T-LED)除了光输出闪烁外,还存在尚无安全标准2.的问题。
图6
T LED灯波动频率:100Hz;(最高11.96,最低0.1719);波动深度:97.17,不可察觉
限值:3.2,低风险限值:8.0
图7
LED球泡灯,波动频率:100Hz;(最高1.58,最低0.7799);波动深度:33.9,不可察觉
限值:3.2,低风险限值:8.0
由于人眼的滞留作用,在一般场合我们可能没发现这些光闪烁的情况,但是如果在这种灯光下,伸开五指水平晃动,就可察觉明显的亮暗交替现象,如果用数码
相机或手机处于摄像/摄影状态时对准这些灯,也能直接观察到亮暗变化。
一些有源驱动调光的LED筒灯,在满功率输出时(见图8),因为开关频率达1KHz,输出光的波动深度为1.718,远低于不可察觉限值3.2和低风险限值8.0,应该已能称之为无频闪。但是就这一LED筒灯,在采用前切相式调光器并调到光输出最暗时,其波动深度已达36.07,已超过不可察觉限值(见图9),换句话说已不能称之为“无频闪”照明光源。
图8
有源驱动调光LED灯(最亮)波动频率:1000Hz;(最高1.184,最低1.148);波动深度:1.718,不可察觉限值:32,低风险限值:80,未调光时波动深度指标很好
图9
有源驱动LED灯(最暗)波动频率:1000Hz;(最高0.83,最低0.39);波动深度:36.07,不可察觉限值:32,低风险限值:80。截波式调光器在调到最暗时波动深度超不可察觉限值
当有源 LED驱动的频率达1600Hz时(见图10),尽管驱动电流的波动深度仍比较大,但采用了长余辉荧光粉后,输出光的波动深度仅为3.472,明显低于不可察觉限值(无频闪)。.
图10
有源驱动LED 波动频率:1600Hz;(最高1.49,最低1.39);波动深度:3.472,不可察觉限值:51.8,低风险限值:128。灯电流还有较深的波动,但是光波动深度指标已很好(长余辉荧光粉)
这说明,目前的长余辉荧光粉对抑制(1/10~1)毫秒级的输出光波动是比较有效的。当进一步提高有源LED驱动器的频率达50KHz(见图11)时,驱动LED 的电流还是有明显的波动,但是输出光的电流已经找不出波峰和波谷,与纯直流驱动一样,属于彻底的无频闪。这说明提高驱动电源的频率能有效抑制输出光的波动深度,甚至能彻底消除光的闪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