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落的文化---那些被遗忘的中国文化
那些正在消失的传统文化.

(接前文)3、谱色分类:一般情况下,脸谱的 脑门和两颊部位的颜色构成脸谱的主色,谱色分 类就是按照脸谱的主色来分类。 谱色有相对固定的象征意义和特殊寓意,表现人 物的基本性格特征。这是在长期的戏曲演出中, 观演之间互动对话、约定俗成的结果。 主要有红脸、粉红脸、紫脸、黄脸、蓝脸、绿脸 、黑脸、白脸、瓦灰色脸、金银脸。
?戏曲专家傅瑾等业内人士表示?一味守旧的唱念坐打不会火一味孤芳自赏不接地气只会被市场抛弃只有贴合时代的演绎和解读让当代人感受经典与时代的艺术共振戏曲市场才能有希望?既要有经济发展还要有青山绿水更要有文化这才是一个地方真正的福音
那些正在消失的 中国传统文化——戏曲
中国戏曲主要是由民间歌舞、说唱和滑 稽戏三种不同艺术形式综合而成。它起 源于原始歌舞,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综合 舞台艺术样式。经过汉、唐到宋、金才 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它由文学、 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 演艺术综合而成,约有三百六十多个种 类。它的特点是将众多艺术形式以一种 标准聚合在一起,在共同具有的性质中 体现其各自的个性。[1] 中国的戏曲与 希腊悲剧和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 三大古老的戏剧文化,经过长期的发展 演变,逐步形成了以‚京剧、越剧、黄 梅戏、评剧、豫剧‛五大戏曲剧种为核 心的中华戏曲百花苑。
(接前文)念白:戏曲中人物的内心独白和对话,除了通过 唱腔的形式唱出之外,就是念白。唱与念,是戏曲声乐的两 大组成部分。历代有成就的演员,皆是唱念俱佳。唱念字音 是表情达意的基础。汉语四声字调,抑扬顿挫,也是念白音 乐美的基础。各种念白形式,如京剧的韵白、京白、方言白 ,就是语言与音乐的不同程度的结合。
戏 曲 的 艺 术 特 色
戏曲的艺术品貌
1、以歌舞演故事 2、远离生活之法 3、超脱的时空形态 4、虚拟手法(舞台结构之核心)
那些被遗忘的传统文化作文

那些被遗忘的传统文化作文今天我们来聊聊那些被时间悄悄抹去的传统文化。
你知道吗?有些传统文化就像藏在柜子里的旧玩具,被尘土覆盖着,连大家都快忘了它们的存在。
今天,我带你们走进这些被遗忘的传统文化世界,看看它们还有没有机会重回我们的生活。
先说说我家那位年迈的奶奶,她可是传统文化的活化石。
上周末,我去奶奶家看她,她正一边看着电视一边哼着古老的歌谣。
奶奶见我来了,立刻兴奋地拉我坐下,说要教我几招“古老的绝技”。
我心里偷笑,这绝技肯定又是那些“哎呀,快点儿学,等下你爷爷就回来没时间了”的套路。
“哎,小子,来,我教你这‘跳绳’的诀窍!”奶奶突然兴奋地拿出一根破旧的跳绳。
我一愣,这不就是小时候玩的那种吗?奶奶边演示边说:“看啊,这可是我们小时候最流行的运动了,那个时候啊,街上全是跳绳的声音!”我心里乐开了花:“奶奶,这跳绳我会的啦!要不我们换点更高级的?”奶奶一脸严肃:“高级?哼,别小看跳绳了。
你知道跳绳里还藏着很多的‘智慧’吗?比如那时候我们会在跳绳里加上不同的花样,什么‘交叉跳’,‘单腿跳’,还会有‘长绳跳’,看谁能跳得最多!”奶奶那神气劲儿真是让我笑得肚子疼。
说到传统文化,别忘了我们家那位爱“钻研”的老爸。
他老爱搞些“古怪”的项目,结果上次把家里的客厅搞得像个“古玩市场”。
他非要用上个世纪的那些老工具,搞点“传统手工艺”。
这不,前几天他就开始跟我讲解什么叫做“剪纸”。
他一边剪一边还不忘自夸:“这剪纸呀,可是咱们老祖宗传下来的好东西!你看看这只‘双喜’字,不就象征着幸福美满吗?”我看了看那些五花八门的剪纸,心里忍不住想:“爸,这东西我小时候都做过,你这不是复古而已嘛!”不过,老爸一脸严肃地说:“你们这些年轻人真是不懂,传统文化得用心去感受。
”说着,他把我拉到墙边,指着那些剪纸,一脸得意地说:“你看,这些图案背后都有故事呢!”我发现,不管是奶奶的跳绳还是老爸的剪纸,这些传统文化虽然在现代社会中看起来有点“过时”,但它们却在我们身边留下了浓厚的印记。
文化传统被遗忘的例子

文化传统被遗忘的例子
在当今快节奏的生活中,许多文化传统逐渐被人们遗忘,甚至面临失传的危险。
这些传统包括民间艺术、节日习俗、传统手工艺等,它们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根基,是历史的见证和传承。
然而,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和全球化的影响,许多文化传统不再受到重视,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
一个明显的例子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
起源于战国时期,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设立的。
在端午节这一天,人们会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草等,以祈求平安和健康。
然而,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忽视这一传统节日,粽子的制作和赛龙舟的活动也逐渐减少,导致端午节的文化内涵逐渐被遗忘。
另一个例子是印度的传统手工艺——手工纺织。
在印度,手工纺织是一个古老
而独特的传统工艺,通过手工编织细致的图案和色彩,展现了印度独特的文化和艺术魅力。
然而,随着工业化的发展,许多人转而选择机器纺织品,导致手工纺织工艺逐渐式微。
许多传统的纺织工匠也面临失业和文化传统失传的困境。
这些例子都反映了一个现实,文化传统正逐渐被人们遗忘。
然而,我们不能让
这些宝贵的传统就此消失。
保护和传承文化传统是每个人的责任,我们应该重视并努力传承和弘扬这些传统,让它们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的生机,成为我们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让文化传统得以永续,成为我们民族的骄傲和自豪。
遗失的传统

遗失的传统传统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基因,是一种民族的精神符号,也是连接今昔的纽带。
然而,在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中,许多传统文化被人们所遗忘,慢慢淡出人们的视野。
一方面,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许多传统技艺和手艺逐渐失传。
曾经代代相传的手工艺人们,因为生计压力和现代工业化生产的冲击,渐渐放弃了传统手艺。
比如,中国的传统工艺“扎染”,“丝绸织造”等,都面临着失传的危机。
这些工艺不仅仅是一门技术,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延续,是凝结了民族智慧和历史痕迹的结晶。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宝贵的传统都在悄然离我们远去。
另一方面,现代人们的生活节奏快速,生活压力大,也导致了传统文化的边缘化。
人们更倾向于追求新奇和时尚,忽略了那些包含着智慧和历史底蕴的传统文化。
许多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知之甚少,甚至对传统文化持怀疑态度。
这种对传统的渐行渐远,导致了许多传统文化在今天的社会中失去了生存的土壤。
然而,传统文化作为一个民族的瑰宝,值得被尊重、被保护、被传承。
我们不能让那些千百年来传承下来的传统文化就此消失,而是要通过不断的宣传和推广,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参与其中。
只有让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相结合,传统文化才能在当代焕发出新的生机。
在传承传统文化的道路上,每个人都可以做出自己的努力。
可以通过学习书籍、参加传统文化活动、走进博物馆等方式来增进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同时,政府、学校、社会组织等也应该加大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力度,让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中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遗失的传统不能被束之高阁,而是应该被重新唤起,被重新传颂。
正是这些传统文化,才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只有让其在当代社会中继续闪耀光芒,我们的文化才能更加丰富多彩,我们的民族才能更加自信和强大。
传统文化不应是过眼云烟,而应该是永恒的记忆。
失落的文化传统重现消失民族的独特风俗

失落的文化传统重现消失民族的独特风俗失落的文化传统重现:消失民族的独特风俗在当今迅猛发展的现代社会中,许多古老的文化传统逐渐消失。
然而,这些失落的传统在一些民族中仍然保留着,成为了他们独特的风俗。
本文将通过探讨消失民族的一些独特风俗,来重现这些失落的文化传统。
1. 纳西族——三道茶纳西族是一个生活在中国云南的民族,他们有着独特的饮茶习俗。
这种习俗被称为“三道茶”。
在纳西族的家庭中,茶不仅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表达感情和人际交往的方式。
“三道茶”是指主人对客人的三次倒茶的礼仪。
第一道茶叫“迎茶”,用来迎接客人,表达友善;第二道茶叫“进茶”,用来拉近与客人之间的距离;第三道茶叫“送茶”,用来送客人离开,表示感激。
这一独特的纳西族茶艺文化代代相传,不仅给纳西族人民的生活增添了乐趣,也成为了他们文化传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 阿娃族——面具舞阿娃族是中国台湾的一个少数民族,他们的独特风俗中有一种面具舞,被视为他们的文化瑰宝。
面具舞是阿娃族祭祀活动中的一部分。
阿娃族人民相信,通过面具舞中特殊的舞蹈和面具的力量,可以与神灵沟通,并祈求神灵的保佑和指引。
这种面具舞的舞蹈动作独特而精致,面具的造型也别具一格。
这些面具通常由阿娃族的艺术家手工制作,每个面具都有其独特的神圣意义。
面具舞不仅成为了阿娃族祭祀仪式中的一部分,也成为了他们文化传统中的独特风俗。
3. 古村落——踩堂会在中国的一些古村落中,有一种独特的集体活动被称为“踩堂会”。
这种活动是村民们聚集在村落中的堂屋广场,一起唱歌、跳舞、表演剧场等形式的娱乐活动。
踩堂会是一种古老的社交活动,通过这种形式,村民们可以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也可以传承村落的文化传统。
这种独特的风俗通过世代相传,成为了这些消失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
4. 制箭术——朝鲜族朝鲜族是中国东北地区的一个少数民族,他们在狩猎活动中使用的制箭术被列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制箭术是朝鲜族独特的传统技艺,通过手工制作箭杆、削尖箭头、制作弓弦等工艺,制作出质量良好、飞行稳定的箭矢。
传统文化走向衰落的例子

传统文化走向衰落的例子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财富,是历史的结晶,也是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在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的冲击下,许多传统文化正逐渐走向衰落。
下面列举十个例子,以说明传统文化走向衰落的现象。
一、传统节日的衰退随着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和多样化的娱乐方式出现,许多传统节日的庆祝方式逐渐被淡忘。
例如,春节的传统习俗,如贴春联、放鞭炮、舞龙舞狮等,已经在城市化进程中逐渐消失。
二、传统服饰的流失传统服饰是一个民族独特文化的象征,然而,随着西方文化的影响和现代时尚的流行,许多传统服饰逐渐被淘汰。
例如,中国的汉服和日本的和服已经不再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常见装束。
三、传统建筑的破坏许多传统建筑因为城市化和现代化的需要,面临着被拆除或改建的命运。
传统建筑的破坏不仅丧失了历史遗迹,也导致了传统文化的衰落。
四、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和教学内容的更新,许多传统文化教育被边缘化。
学生们更注重学习科学技术知识,而忽视了传统文化的学习与传承。
五、传统手工艺的衰退传统手工艺是一个民族的独特技艺,但随着机械化生产和工业化的发展,许多传统手工艺逐渐被淘汰。
例如,中国的刺绣和剪纸技艺正在逐渐失传。
六、传统音乐的消亡传统音乐是一个民族的独特艺术形式,然而,随着流行音乐的兴起和电子音乐的普及,许多传统音乐已经不再受到年轻人的喜爱和传承。
七、传统美食的忘却传统美食是一个民族的独特文化,然而,随着快餐文化和西方饮食的流行,许多传统美食已经逐渐被遗忘。
例如,中国的传统糕点和饺子已经不再是人们日常饮食的首选。
八、传统医药的边缘化传统医药是一个民族独特的医学体系,然而,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和药物的进步,许多传统医药逐渐被边缘化。
人们更倾向于使用现代医学的方法来治疗疾病。
九、传统婚俗的改变传统婚俗是一个民族独特的婚姻习俗,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和观念的变化,许多传统婚俗已经被改变或废弃。
例如,中国的闹洞房和西方的白纱婚礼已经成为现代婚礼的常见形式。
100种真正的中国传统文化有些已失传

100种真正的中国传统文化有些已失传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不乏一些已经失传的传统文化,这些传统文化涵盖了各个方面,包括宗教、文学、艺术、风俗等等。
下面将介绍100种真正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已经失传的一些。
1. 马头琴制作技艺2. 古代狩猎方式3. 秦腔4. 染织技艺5. 鼓书艺术6. 传统婚礼仪式7. 通草艺术8. 供笔技艺9. 沙画技艺10. 传统医药技艺11. 古代武术套路12. 古代建筑技艺13. 瓷器烧制技艺14. 雕刻技艺15. 古代马术16. 篆刻艺术17. 古代田园生活方式18. 围棋19. 中药材种植技艺20. 传统纺织技艺21. 牧歌22. 传统美食烹饪技艺23. 传统园林设计技艺24. 古代书法技艺25. 民间传统音乐26. 编钟27. 传统手工艺品制作28. 剑术29. 古代宫廷舞蹈30. 扇舞31. 窑炉烧制技艺32. 传统民间戏剧33. 织锦技艺34. 紫砂壶制作技艺35. 传统民俗活动36. 木偶戏37. 草书38. 中草药研究技艺39. 传统民谣40. 民间绘画技艺41. 古代马车制作技艺42. 佛珠制作技艺43. 传统茶道44. 古代剪纸技艺45. 道教仪式46. 传统阳历保留方法47. 包浆技艺48. 古代军事演武49. 围棋棋谱传承50. 宫廷烹饪技艺51. 传统庆典仪式52. 大鼓艺术53. 石刻技艺54. 传统医学古籍研究55. 古代曲艺56. 荷包蛋制作技艺57. 杂技表演58. 传统木工技艺59. 文人雅集活动60. 雨点技艺61. 古代田园诗62. 十字绣技艺63. 传统儿童游戏64. 秋千技艺65. 古代建筑园林设计67. 数学算术技艺68. 古代器乐演奏69. 国学经典研究70. 渔鼓技艺71. 传统音乐器乐制作技艺72. 传统农业劳作方式73. 古代酒文化74. 传统针灸技艺75. 清音技艺76. 传统建筑雕刻技艺77. 古代文人诗词创作78. 膳食起居学79. 传统手工烟火技艺80. 古代军队组织方式81. 古代织锦图案设计82. 龙舟艺术84. 古代围棋名家85. 戏剧音乐伴奏86. 传统乐器制作技艺87. 古代歌舞表演88. 蜀绣技艺89. 传统玩偶制作技艺90. 碎金技艺91. 古代流派继承92. 古代岩画技艺93. 传统农业种植技艺94. 古代昆曲表演95. 茶艺表演96. 传统节庆方式97. 古代烛火照明技艺98. 民间传说研究99. 传统纸艺技艺100. 古代军队军旗设计这些传统文化不仅仅是文化遗产,更是中国传统智慧的结晶。
世人遗忘的中国传统文化

世人遗忘的中国传统文化世界各地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它是一个国家文明史的象征,也是一个国家最引以为傲的瑰宝。
中国传统文化是几千年中华文明演化而成的民族文化,它虽然根深蒂固,但在近代史上也曾受到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而逐渐被西方化,甚至有些直接被西方文化所取代。
你所知道的中国传统文化有哪些?中国书法,京戏皮影,中华武术,还是佛道儒学?唐装旗袍,龙凤纹样,瓷器国画,还是文房四宝?当然这些都是当之无愧的中国文化,但是在中华名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酒文化方才是根深蒂固。
要问起中国的传统酒种,大概会有绝大多数人会回答白酒。
但凡对酒稍微有点了解的人都应该认知到,白酒在中国已经处于逐渐低糜的状态,白酒行业的不景气,已经不仅仅只是短暂的冬天,而已经是一种常态。
说是墨守成规也好,红酒冲击也罢,白酒行业的没落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但我今天想说的不是这个曾经兴盛,如今没落的白酒行业,我想说的是另一个从未在现代社会兴起,亦从未被中国大众所了解和记住的传统酒种,那是一个惨遭世人遗忘的中国文化——桑酒。
桑酒,以桑树果实酿之,现代人称之为桑椹酒。
常有人在提到桑椹酒的时候,都会问它跟红酒的区别在哪里?比红酒好在哪里?我想它最大的优势,不是其养生功效,不是其口感酿造,而是其文化,桑椹酒文化,桑文化,蚕文化,丝绸文化。
桑椹酒,来源于桑,崛起于蚕,兴起于丝绸,传承于桑酒。
在说桑椹酒文化之前,我们必须先来了解一下桑文化,它贯穿华夏五千年的文明史,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不可撼动的存在,而著名的“丝绸之路”就是桑文化最杰出,甚至是最让中国引以为傲的代表。
丝绸之路不仅是对中国,即便是在世界史上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在中国古代,丝绸就是蚕丝织造的纺织品,是中国的特产。
并且在距今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期中期,中国便开始养蚕、取丝、织绸。
而在现在看来,桑椹酒就是桑文化最好的传承,也是中国酒文化中的一种。
在丝绸之路兴起的时候,桑椹酒就已经开始逐渐走进人们的视线,而能找到的最早关于桑椹酒的记载,是在公元938年,相传于阗国国王李圣天,就将桑椹酒作为宴请贵宾的专用“国酒”。
中国文化!很多人遗忘的文化

中国文化!很多人遗忘的文化【两仪】阴、阳【三才】天、地、人【四象】东青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五行】金、木、水、火、土【六合】上、下、左、右、前、后【七星】天枢、天旋、天机、天权、玉衡、开阳、摇光【八卦】乾、兑、离、震、巽、坎、艮、坤【九宫】乾宫、坎宫、艮宫、震宫(四阳宫)、中宫、(四阴宫)巽宫、离宫、坤宫、兑宫【三教】儒教、道教、佛教【九流】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三皇】伏羲、女娲、神农【五帝】太皞、炎帝、黄帝、少皞、颛顼【三山】安徽黄山、江西庐山、浙江雁荡山【五岳】〖中岳〗河南嵩山、〖东岳〗山东泰山、〖西岳〗陕西华山、〖南岳〗湖南衡山、〖北岳〗山西恒山【五湖】鄱阳湖〖江西〗、洞庭湖〖湖南〗、太湖〖江苏〗、洪泽湖〖江苏〗、巢湖〖安徽〗【四海】渤海、黄海、东海、南海【三清】元始天尊〖清微天玉清境〗、灵宝天尊〖禹余天上清境〗、道德天尊〖大赤天太清境〗【四御】昊天金阙无上至尊玉皇大帝、中天紫微北极大帝、勾陈上宫天后皇大帝、承天效法土皇地祗【四大佛教名山】浙江普陀山〖观音菩萨〗、山西五台山〖文殊菩萨〗、四川峨眉山〖普贤菩萨〗、安徽九华山〖地藏王菩萨〗【四大道教名山】湖北武当山、江西龙虎山、安徽齐云山、四川青城山-【五行】金、木、水、火、土【八卦】乾〖天〗、坤〖地〗、震〖雷〗、巽〖风〗、坎〖水〗、离〖火〗、艮〖山〗、兑〖沼〗【十八罗汉】布袋罗汉、长眉罗汉、芭蕉罗汉、沉思罗汉、伏虎罗汉、过江罗汉、欢喜罗汉、降龙罗汉、静坐罗汉、举钵罗汉、开心罗汉、看门罗汉、骑象罗汉、探手罗汉、托塔罗汉、挖耳罗汉、笑狮罗汉、坐鹿罗汉【十八层地狱】[第一层]泥犁地狱、[第二层]刀山地狱、[第三层]沸沙地狱、[第四层]沸屎地狱、[第五层]黑身地狱、[第六层]火车地狱、[第七层]镬汤地狱、[第八层]铁床地狱、[第九层]盖山地狱、[第十层]寒冰地狱、[第十一层]剥皮地狱、[第十二层]畜生地狱、[第十三层]刀兵地狱、[第十四层]铁磨地狱、[第十五层]寒冰地狱、[第十六层]铁册地狱、[第十七层]蛆虫地狱、[第十八层]烊铜地狱【五脏】心、肝、脾、肺、肾【六腑】胃、胆、三焦、膀胱、大肠、小肠【四书】《论语》、《中庸》、《大学》、《孟子》【五经】《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八股文】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六子全书】《老子》、《庄子》、《列子》、《荀子》、《扬子法言》、《文中子中说》【汉字六书】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书法九势】落笔、转笔、藏峰、藏头、护尾、疾势、掠笔、涩势、横鳞竖勒【竹林七贤】嵇康、刘伶、阮籍、山涛、阮咸、向秀、王戎【饮中八仙】李白、贺知章、李适之、李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蜀之八仙】容成公、李耳、董促舒、张道陵、严君平、李八百、范长生、尔朱先生【扬州八怪】郑板桥、汪士慎、李鱓、黄慎、金农、高翔、李方鹰、罗聘【北宋四大家】黄庭坚、欧阳修、苏轼、王安石【唐宋古文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十三经】《易经》、《诗经》、《尚书》、《礼记》、《仪礼》、《公羊传》、《榖梁传》、《左传》、《孝经》、《论语》、《尔雅》、《孟子》【四大民间传说】《牛郎织女》、《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与许仙》【四大文化遗产】《明清档案》、《殷墟甲骨》、《居延汉简》、《敦煌经卷》【元代四大戏剧】关汉卿《窦娥冤》、王实甫《西厢记》、汤显祖《牡丹亭》、洪升《长生殿》【晚清四大谴责小说】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吴沃尧《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鹗《老残游记》、曾朴《孽海花》【六礼】冠、婚、丧、祭、乡饮酒、相见【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六义】风、赋、比、兴、雅、颂【十恶】谋反、谋大逆、谋叛、谋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五彩】青、黄、赤、白、黑【五音】宫、商、角、徵、羽【七宝】金、银、琉璃、珊瑚、砗磲、珍珠、玛瑙【九宫】正宫、中吕宫、南吕宫、仙吕宫、黄钟宫、大面调、双调、商调、越调【七大艺术】绘画、音乐、雕塑、戏剧、文学、建筑、电影【四大名瓷窑】河北的瓷州窑、浙江的龙泉窑、江西的景德镇窑、福建的德化窑【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八旗】镶黄、正黄、镶白、正白、镶红、正红、镶蓝、正蓝【八仙】铁拐李、钟离权、张果老、吕洞宾、何仙姑、蓝采和、韩湘子、曹国舅【七情】喜、怒、哀、乐、爱、恶、欲【五常】仁、义、礼、智、信【五伦】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三姑】尼姑、道姑、卦姑【六婆】牙婆、媒婆、师婆、虔婆、药婆、稳婆【九属】玄孙、曾孙、孙、子、身、父、祖父、曾祖父、高祖父【五谷】稻、黍、稷、麦、豆【中国八大菜系】四川菜、湖南菜、山东菜、江苏菜、浙江菜、广东菜、福建菜、安徽菜【配药七方】大方、小方、缓方、急方、奇方、偶方、复方【五岭】越城岭、都庞岭、萌诸岭、骑田岭、大庾岭【四大名桥】广济桥、赵州桥、洛阳桥、卢沟桥【四大名园】颐和园〖北京〗、避暑山庄〖河北承德〗、拙政园〖江苏苏州〗、留园〖江苏苏州〗【四大名刹】灵岩寺〖山东长清〗、国清寺〖浙江天台〗、玉泉寺〖湖北江陵〗、栖霞寺〖江苏南京〗【四大名楼】岳阳楼〖湖南岳阳〗、黄鹤楼〖湖北武汉〗、滕王阁〖江西南昌〗、大观楼〖云南昆明〗【四大名亭】醉翁亭〖安徽滁县〗、陶然亭〖北京先农坛〗、爱晚亭〖湖南长沙〗、湖心亭〖杭州西湖〗【四大古镇】景德镇〖江西〗、佛山镇〖广东〗、汉口镇〖湖北〗、朱仙镇〖河南〗【四大碑林】西安碑林〖陕西西安〗、孔庙碑林〖山东曲阜〗、地震碑林〖四川西昌〗、南门碑林〖台湾高雄〗【四大名塔】嵩岳寺塔〖河南登封嵩岳寺〗、飞虹塔〖山西洪洞广胜寺〗、释迦塔〖山西应县佛宫寺〗、千寻塔〖云南大理崇圣寺〗【四大石窟】莫高窟〖甘肃敦煌〗、云岗石窟〖山西大同〗、龙门石窟〖河南洛阳〗、麦积山石窟〖甘肃天水〗【四大书院】白鹿洞书院〖江西庐山〗、岳麓书院〖湖南长沙〗、嵩阳书院〖河南嵩山〗、应天书院〖河南商丘〗【四大名绣】苏绣〖苏州〗、湘绣〖湖南〗、蜀绣〖四川〗、广绣〖广东〗【四大名扇】檀香扇〖江苏〗、火画扇〖广东〗、竹丝扇〖四川〗、绫绢扇〖浙江〗【四大名花】牡丹〖山东菏泽〗、水仙〖福建漳州〗、菊花〖浙江杭州〗、山茶〖云南昆明〗【十大名茶】西湖龙井〖浙江杭州西湖区〗、碧螺春〖江苏吴县太湖的洞庭山碧螺峰〗、信阳毛尖〖河南信阳车云山〗、君山银针〖湖南岳阳君山〗、六安瓜片〖安徽六安和金寨两县的齐云山〗、黄山毛峰〖安徽歙县黄山〗、祁门红茶〖安徽祁门县〗、都匀毛尖〖贵州都匀县〗、铁观音〖福建安溪县〗、武夷岩茶〖福建崇安县〗【十二生肖】〖中国〗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埃及〗牝牛、山羊、狮子、驴、蟹、蛇犬、猫、鳄、红鹤、猿、鹰〖法国〗摩羯、宝瓶、双鱼、白羊、金牛、双子、巨蟹、狮子、室女、天秤、天蝎、人马〖印度〗招杜罗神的鼠、毗羯罗神的牛、宫毗罗神的狮、伐折罗神的兔、迷立罗神的龙、安底罗神的蛇、安弥罗神的马、珊底罗神的羊、因达罗神的猴、波夷罗神的金翅鸟、摩虎罗神的狗、和真达罗神的猪,【年龄称谓】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孩提:指2——3岁的儿童垂髫:指幼年儿童(又叫“总角”)豆蔻:指女子十三岁及笄:指女子十五岁加冠:指男子二十岁(又“弱冠”)而立之年:指三十岁不惑之年:指四十岁知命之年:指五十岁(又“知天命”、“半百”)花甲之年:指六十岁古稀之年:指七十岁耄耋之年:指八、九十岁期颐之年:一百岁【古代主要节日】元日:正月初一,一年开始。
被遗忘的传统文化

被遗忘的传统文化在元朝,中国曾经是世界上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而在唐宋,她又曾是世界上国力最强盛的国家。
这样的大国有着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
然而,随着世界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外国文化和其他先进的文化的泛滥,中华传统文化开始受到冷漠,甚至将被国人遗忘。
至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努力成为与世界接轨,加入WTO,各种广场、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出现在中国的一二线城市。
中国的传统文化好像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西方的现代文化。
那些高楼大厦是“崇洋”的产物,这并不是说这样不好,其实它也体现了中国经济实力的上升,见证中国的成长。
然后随着科技的发展,电脑打字取代了用笔写字,办公室只见电脑不见笔了,汉字文化日渐衰落。
中国国粹京剧,被人知道的也就在春节联欢晚会上,满足下戏迷的渴望。
80、90后,很少有人知道京剧有哪些东西?更不知道古文诗词。
然后很多中国的元素,外国人却感兴趣的很。
孔子学院在国外相当火热,很多人希望能来中国学习中国文化,学习中国语言和汉字文化。
中国文化在国内遇冷与在国外大受欢迎的两种现象说明了什么?作为炎黄子孙难道自己都不爱自己的文化了吗?这没有道理的。
究其原因在于,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只注重传播,却缺乏应用,其实质就是我国的文化传承缺乏好的应用考核机制,导致传统文化在国内遇冷。
在中国,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不断强调英语过四、六级,却没有对汉语的考核。
大学录取的或许是一个普通话说不准,但英语却顺口溜的学生。
在美国、日本,不少中学应该开始,对汉语进行了相应的考核。
这是值得我们自己深思的现象,传统文化得不到很好的传承,中国在世界上将没有自我的东西,有的只是复制别人的,只有真正属于我们自己的文化符号才能代表中国,在世界文化中森林中有一席之地。
因此,我们需要急切的加强我们对传统文化的应用机制,促使我国传统文化得到发扬光大。
让中国传统文化,像中国梦一样,传播到世界各地,用文化来传递中国的声音、中国的力量。
改革我国的教育体制,更多的加入对传统文化的培养和考核,这样,等到汉字书写、民族节日纳入对一个人才的考核中的时候,中国传统的文化才不会衰落,才能在一代代的孩子们梦想中,得到体现和延续,这才能真正的传承中国文化。
消亡的传统文化(逐渐消失的传统文化有哪些)

消亡的传统文化(逐渐消失的传统文化有哪些)今天给各位分享消亡的传统文化的知识,其中也会对逐渐消失的传统文化有哪些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文库,现在开始吧!本文目录:1、中国有哪些传统文化习俗正在消失或已经消失?2、正在消亡的文化有哪些?3、我国有哪些传统文化正在慢慢消失?4、哪些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消失请举点例子。
中国有哪些传统文化习俗正在消失或已经消失?随着随着社会的变迁、时代的发展、文明的进步,有些传统文化习俗已经不适应城市化的现代文明,消失是不可避免的。
但是有些文化却是中国的根柢之所在,似乎也在慢慢消失。
1、中国功夫提起中国功夫大家第一个想起的可能就是李小龙,其次就是李连杰和成龙等一些武打明星。
其实在我看来,李小龙的功夫如果放在古代的话,可能连入门都算不上。
虽然中国功夫不像电影电视中表现的那么夸张,但是也应该超出了现代人们的想象。
只是由于功夫文化核心的失传,现代人根本就不知道怎样去修炼。
现在的人更热衷于去学习泰拳、瑜伽什么的,这不得不让人感到悲哀。
2、中医毫无疑问,中医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惜的是,现在的中医也如同中国功夫一样,都是日薄西山。
所呈现的都是一些十分浅显的、表面上的东西。
至于精粹,已很少有人能够掌握。
一个要靠着现代医学仪器才能诊断的所谓中医,绝算不上真正的中医。
望闻问切是中医的基础,做不到这点,就没有登堂入室。
除了上面这两个典型的传统文化,还有许多的文化习俗也在逐渐消失,比如戏剧、中式婚礼、孝道等等。
这里面有些风俗习惯确实不适应现代文明,理所当然的会被社会的发展所逐渐淘汰掉。
但是有些却是中国文化的根基,也在逐渐消失。
但我相信,消失的只是一些外在的形式,至于其内在已经融入到了炎黄儿女的血液之中,或许在未来的某一天就会彻底觉醒。
正在消亡的文化有哪些?古中国的许多传统文化在消亡如赶尸匠,家具补漆匠,锔补匠,货朗担,打更人,踩曲人,裹小脚,童养媳,娃娃亲,男尊女卑,三纲五常,算卦请仙,巫医神汉,炼丹飞升等我国有哪些传统文化正在慢慢消失?京剧。
那些被遗忘的传统文化作文

《那些被遗忘的传统文化》你有没有想过,在我们急匆匆奔向未来的路上,有些无比珍贵的东西正悄悄地被我们遗忘在身后?就像那些曾经璀璨如星的传统文化。
小时候,我常跟着爷爷去村里的戏台下听戏。
那时候,台上的演员们穿着华丽的戏服,脸上涂着五彩的油彩,一颦一笑,一腔一调,都仿佛带着魔力,能把人的心紧紧揪住。
台下的人们或是聚精会神,或是跟着哼唱,那场景,真叫一个热闹!可如今呢?还有多少年轻人愿意坐在那老旧的戏台下,去感受那古老的艺术魅力?再说说那精美的剪纸吧!过去,每逢过年过节,窗户上总会贴上红彤彤的剪纸,什么龙凤呈祥、福禄寿喜,每一幅都饱含着对美好生活的祝愿。
而现在,印刷的春联和福字随处可见,剪纸这门手艺似乎已经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这难道不可惜吗?还有那传统的中医,望闻问切,神奇无比。
记得有一次我生病,吃了好多西药都不见好,最后是一位老中医给我开了几副中药,调理好了身体。
中医蕴含着千年的智慧,可在现代社会,人们往往更倾向于快速见效的西药,中医的传承和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这怎能不让人忧心忡?就像一棵大树,如果只注重往上生长,而忽略了滋养根部,又怎能枝繁叶茂呢?传统文化不就是我们民族的根吗?前段时间,我遇到了一位老艺人,他是制作传统手工艺品的。
他跟我抱怨说,现在的年轻人都不愿意学这门手艺,觉得又苦又累还不赚钱。
他那无奈的眼神,让我心里特别不是滋味。
我不禁想问:难道金钱就是衡量一切的标准吗?那些传承千年的技艺,难道就不值得我们去珍惜和传承吗?还有一次,我参加了一个传统文化的活动,看到很多小朋友对传统的游戏一无所知,他们只知道玩手机游戏。
这让我感到十分悲哀。
我们的传统文化,难道就要这样在下一代的无知中消失吗?不过,也并不是完全没有希望。
现在有一些人开始重视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了。
比如有的学校开设了传统文化的课程,让孩子们从小就接触和了解传统文化的魅力;还有一些年轻人成立了传统文化的工作室,通过创新的方式让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
遗失的文化作文

遗失的文化作文遗失的文化作文遗失的文化作文1中国不但历史悠久,还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
历经无数王朝:夏商、西周、东周……和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再到封建社会。
我国有五千多年的历史,这五千多年留给我们无数珍贵遗产,北有长城、故宫,西有敦煌莫高窟、西安兵马俑,南有京杭大运河,远有诗经离骚、诸子百家,近有唐诗、宋词、元曲,无一不是我中华文明长河中的璀璨珍宝。
祖国母亲带着她的儿女们在辛勤劳动,建设自己的家园。
突然一群强盗闯进来,伤害她的孩子,抢走她的财产,霸占她的家园,这就是近代中国被帝国主义长达一百年的侵略。
帝国主义的入侵让我们失去了大量文化遗产,比如莫高窟有十几幅壁画被盗,莫高窟代表着西传佛教文化的最高水准,它被盗走的东西更是无比珍贵,而一个莫高窟就如此了,更让人伤心是那园明园!园明园!中国的奇迹之园,其中有无数奇珍异宝被掠夺,比如“十二生肖铜首”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中华的奇迹被英法联军烧得一干二净,只留下几根石柱在吐诉着当年那痛苦的回忆。
中国的精神文化也无可避免遭到摧残。
有一句歌词“梦回大唐可看见,遗留的诗篇”非常形象地形容了唐诗的繁荣昌盛,唐朝当初有多少首诗,无法统计,而如今又遗留下来多少呢?又比如“天下第一书圣——王羲之”,他练书法的墨汁可填满一个池塘了,而现在人们开始广泛地用电脑打字,中国传承悠久的书法也陷入低谷。
还有戏曲,戏曲是中华一大特色,有京剧、昆剧、豫剧、越剧、花鼓戏、川戏等等,这些戏曲吸收了中国表演艺术的精华,独具匠心地表现出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而现在有多少年青人热衷于这些戏曲?太少了,他们即使在电视上看到了戏曲节目,也会迫不及待地更换频道,为什么?因为我们不重视,对诗词、书法、戏曲不屑一顾。
我们注重地是电影、明星、时尚节目……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称号,可现在浪漫的是法兰西人,坚强的是德意志人,中国,早已不再有“礼仪之邦”的称号。
中国人啊!我们是龙的传人,举起你的手,伸出你的腿,我们需要找回自己,找回中国原来的自豪和骄傲,不要让中国蒙尘。
被遗忘的角落被遗忘的中国传统文化作文(优秀篇)

被遗忘的角落被遗忘的中国传统文化作文(优秀篇)篇一:被遗忘的中国传统文化起香道,估计十有八九不知其然,或者联想到上香拜佛。
其实,香道是古代中国的标签,正如茶道,但也快被日本注册为他们的文化遗产了。
古代我国,品香与斗茶、插花、挂画并称,为上流社会优雅生活中怡情养性的‘四般闲事’。
但如今茶道与插花,已成为隔邻日本的国粹,而香道这门极纯粹、极高雅的中国艺术也快被日本注册为自己的文化遗产了,而彻底烟消云散了。
古人所言,“焚香看画,一目千里,云树蔼然,卧游山水,而无跋涉双足之劳。
”讲的正是,居于斗室之间,燃起一壶名香,再挂上一副山水佳画,便有一日神游天下山水,而无脚足之劳的悠然之意。
中国人用香大约起源于秦汉,那时以汤沐香,净身与净手在上层贵族日常生活之中都是很普遍的事。
到了汉魏六朝则流行道家学说,更是熏香文化大行其道,更繁衍出覆手香囊之类的物品。
接着到了盛唐,熏香已经很普遍了,此时方鉴真和尚东渡,不仅把佛教传到日本,同时也带去了与佛教有密切关系的熏香文化。
进入宋代,由于士大夫对物质生活的高标准严要求,又从精神层面着力倡导和提升,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琴棋书画以及美食、酒、茶等都完成了奠基,呈现出博大雄浑的态势。
熏香至此也成了一门艺术,达官贵人和文人墨客经常相聚闻香,并制定了最初的仪式。
而今天,国人说到熏香第一想到的却是佛寺禅院里已经变的有些畸形的装神弄鬼的上香了,作为外来宗教,佛门无疑自汉魏两晋以其需要变相继承的熏香,然而究其实质早已没有了那种文化沉淀与精髓。
相比较与隔海的东瀛,在熏香文化发源地的中国大陆,唐宋以后的一千年里,特别是清嘉道以降,由于战乱频仍,士大夫的精神生活趋于粗疏萎顿,香席的仪式与诗、词、乐、舞、棋等纯粹的艺术形式一样也日渐式微,随着国势的衰退及西方文化的侵入,香道日渐退出贵族和文人的清闲生活。
这炉香传至清末,终于在风雨飘摇中火尽灰冷了。
篇二:被遗忘的中国传统文化每个国家都会有一些属于自己独有的文化,这些文化一直流传至今,被世世代代后辈子孙所牢记,其影响岂止千年。
传统文化被遗忘的例子

传统文化被遗忘的例子
1. 中医传统文化:由于现代医学的发展,许多人疏远了中医文化,不再信任传统中医的方法和草药调解。
2. 传统手工艺:手工艺品,在机械化和自动化生产的大面积发展下,也逐步消失,很多传统手工艺品珍贵品亦失传。
3. 传统节日:许多传统节日在现代社会中逐步失去了庆祝和重视,从而淡化文化符号的意义和潜力。
4. 传统剪纸:剪纸是一项古老的技艺,但现在很少有人了解或关注,这种文化也受到了荒废。
5. 传统服饰:许多传统服饰仅为表演或节日使用而被制作,日常使用过程中,很多人选择穿西式服装,传统服饰的风格和文化特征却被忽视或忘记。
6. 传统音乐:当代音乐,从音色和节奏上与传统音乐形成了很大差异,这使得许多传统音乐在现代社会中受到了冷落。
渐渐失传的100种中国传统文化,可能都会遗忘在历史的长河中!

渐渐失传的100种中国传统文化,可能都会遗忘在历史的长河中!1.中国国画2.中国书法3.篆刻印章4.中国结5.京戏脸谱6.皮影7.武术8.秦砖汉瓦9.兵马俑10.桃花扇11.景泰蓝12.玉雕13.中国漆器14.红灯笼(宫灯纱灯)15.木版水印16.甲骨文17.钟鼎文18.汉代竹简19.茶品茶20.中药21.文房四宝(砚台毛笔宣纸墨)22.竖排线装书23.剪纸24.风筝25.佛26.道27.儒28.阴阳29.禅宗30.观音手31.孝服32.纸钱33.乐器(笛子、二胡、鼓、古琴、琵琶等)34.龙凤纹样(饕餮纹、如意纹、雷纹、回纹、巴纹)35.祥云图案36.中国织绣(刺绣等)37.彩陶38.紫砂壶39.蜡染40.中国瓷器41.古代兵器(盔甲剑等)42.青铜器43.鼎44.敦煌壁画45.石狮46.门神47.年画48.鞭炮49.谜语50.饺子51.舞狮52.中秋月饼(包涵粽子花馍等等,不再例图)53.鸟笼54.盆景55.芭蕉扇56.白酒57.唐装58.绣花鞋59.老虎头鞋60.旗袍61.肚兜62.斗笠63.帝王的皇冠64.皇后的凤冠65.泥人面塑66.大花轿67.水烟袋68.鼻烟壶69.筷子70.牌坊71.园林72.寺院73.古钟74.古塔75.亭76.对联77.井78.民宅。
传统文化走向衰落的例子

传统文化走向衰落的例子
1. 四书五经的学习减少:在传统文化中,四书五经是重要的经典著作,代表了儒家思想和价值观。
然而,在现代社会中,这些经典的学习逐渐减少,很多人对其知之甚少,导致传统文化的衰落。
2. 传统节日的失去意义:许多传统节日,如春节、端午节等,原本是重要的文化庆典和祭祀活动。
然而,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许多人对这些节日的重要意义逐渐丧失,仅仅将其视为放假和娱乐的机会,导致传统文化的衰落。
3. 传统手工艺的消亡:传统手工艺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了民族的智慧和技能。
然而,在现代工业化和机械化的冲击下,许多传统手工艺逐渐失去市场和传承者,导致其逐渐消亡。
4. 传统音乐和舞蹈的遗忘:传统音乐和舞蹈是文化传统的重要表达方式,但在现代社会中,流行音乐和舞蹈的影响力迅速扩大,导致许多传统音乐和舞蹈的遗忘和衰落。
5. 传统道德观念的淡化: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观念,如孝顺、忠诚、正直等,是社会秩序和道德规范的基石。
然而,在现代社会中,个人主义和功利主义的价值观逐渐盛行,导致传统道德观念的淡化和衰落。
【被遗忘的角落作文800】被遗忘的传统文化作文多篇

【被遗忘的角落作文800】被遗忘的传统文化作文多篇被遗忘的传统文化作文3篇被遗忘的传统文化作文1中国传统文化是反映民族风貌的文化,是民族的精神支柱。
中华传统文化有书法,对联,灯谜,诗歌,民族音乐,民族舞蹈。
在我们阳泉,对传统文化比较重视。
像春节,端午节,元宵节都用不同的方式来庆祝。
下面,我详细地介绍一下我们这里是怎样过元宵节的。
被遗忘的传统文化作文这一天,我们本地人早饭吃元宵,元宵很好吃,包的馅不同,味道也不同。
这时街上已经挂满了彩灯和大红灯笼。
道路两旁的树上挂满了一闪一闪的小彩灯。
上午,荫营广场上有扭秧歌比赛。
每个村都有自己的秧歌队。
他们穿着花花绿绿的衣服,在舞台上快乐地跟着音乐扭来扭去,都想为自己村里争光。
作文最热闹的地方是一中门口的黄河阵。
传说是诸葛亮摆得阵法。
在我们这里成了元宵节必须去得地方。
奶奶说:“转黄河阵可以祛百病,转得快就一年顺利。
”所以,每年全家人都要去转一圈,以求平安和顺利。
这就是我们这里过元宵节的传统文化,体现出荫营人民的精神风貌。
被遗忘的传统文化作文2今天是端午节,家家户户都在包粽子,配戴香囊,我家当然也不列外。
粽子的品种有很多。
按肉馅分:有咸的、有甜的。
按形状分:有三角粽、有狗头粽。
准备工作都做好了,就可以包粽子了。
只见奶奶把粽叶卷成三角圆柱形的,下面不让它有空隙,放入一半的糯米,再放上肉馅,最后放进一点儿糯米,把粽叶盖上。
一个粽子就包好了。
我见奶奶包得这么简单,自己也想包,便说:“奶奶,我也要包。
”奶奶说:“奥丽,不是奶奶不给你包,而是你不会包,等你长大了,再给你包好吗?”“不嘛,我就要现在包!”奶奶经不住我的能牙利齿,只好让我先去洗洗手,拿一个最小的粽叶给我。
我想:哼,奶奶真偏心,自己拿这么大的,给我的这么小。
我不满意的接过这个最小的粽叶,学着奶奶先把粽叶卷成三角圆柱形,不让下面有一点空隙。
然后放入一小把糯米,正准备放肉馅时,却发现米不知道从哪里全部漏出来了。
我疑惑的看着奶奶,奶奶却在一旁看着我的小脸笑弯了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失落的文化---那些被遗忘的中国文化
文化与文明一直被人们所混淆,事实上它们有着天差地别的不同。
文明,是历史沉淀下来的,有益于增强人类对客观世界的适应和认知、符合人类精神追求、能被绝大多数人认可和接受的精神财富、发明创造。
智慧生物为更好地认识世界而团结协作,就构成了文明的物质基础。
也就是说文明存在的前提是智慧生物。
其余由智慧生物创造出的各种现象只是文明的附属品。
文化(culture)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给它下一个严格和精确的定义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不少哲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历史学家和语言学家一直努力,试图从各自学科的角度来界定文化的概念。
然而,迄今为止仍没有获得一个公认的、令人满意的定义。
笼统地说,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
确切地说,文化是凝结在物质之中又游离于物质之外的,能够被传承的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是人类之间进行交流的普遍认可的一种能够传承的意识形态。
今天我要讲的就是失落的文化,那些失落的中国文化。
古老的黄河流域,孕育了辉煌的华夏文明,中华儿女用了五千年沉淀下我们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
遥想当时在筋络初现的大地,炎黄始祖们虔诚的在自己的额上印上智慧的图腾。
用血脉传承下来。
而沿着古老河床走下来的我们是否继承了这伟大的图腾。
任侠之气
中国人的血脉里就流淌着侠的血。
那何为任侠?是“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义之所当,千金散尽不后悔;情之所钟,世俗礼法如粪土;兴之所在,与君痛饮三百杯”;是“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
”是荆轲、是聂政、是专诸、是李白、是一饭之恩的漂母、是救过伍子胥的渔女。
不过,今天他们都在风中消散。
再不见独行万里为曾允朋友一诺的男人,再也没有了“拼将一生休,尽君今日欢”的女子。
高晓松在他《青春无悔》的文案里这样幽幽地写道。
而从小就被教导明哲保身,不要相信别人,何来的狂狷豪迈之气?何来风流洒脱的风骨?现在任侠似乎更像一个笑话,一个令人苦笑的笑话。
诗词曲赋
如果上世纪90年代的孩子们是从周杰伦的《东风破》里才开始接触到古典诗词之美,是不是有点迟了?《全唐诗》有42863首,《全宋词》有19990首,李白有诗900余首,陆游有诗6000多首,这还只是中国诗词曲赋的一点零头。
然而,我们直到中学毕业所背的还不过是“小荷才露尖尖角”、“二月春风似剪刀”这样的小情调,如何让我们爱慕上我们的浩瀚诗海呢?
不是说古典诗词应被广泛应用,但它从我们的视野里大跨度地撤退、消失,就是这个社会审美能力的丧失。
如今还有多少孩子能读的懂“涉江采芙蓉”、“袅情丝吹来闲庭院”、“醉里挑灯看剑”这样的情韵。
匹夫有责
对家庭负责、对族人负责、对国家和民族负责、为看不见摸不着的社会风气负责……这是古人肩上的N座大山。
而今天,我们既没有为别人奉献的义务,也没有权利向别人索取,只能为自己负责。
《大学》开篇就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在今天成为镜花水月,顾炎武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在和平时期更像是一句空谈。
于是,我们坚持不长大,看漫画,听TTins,玩PUPA或Hello Kitty,穿满身口袋的阔脚裤,口号是“我喜欢,有什么不可以”……咄咄逼人的自由泛滥,让责任感处处失守。
而年方10岁的那一拨孩子,耳濡目染的是这一代人放任自流、无限延长的青春期,他们怎么会知道责任感是何物呢?
琴棋书画
现在,年轻有为的形象是年少多金,高学历、高收入、高消费,懂得如何赚钱还要懂得如何花钱,再也不是纳兰容若那种精通琴棋书画的浊世佳公子了。
成人的价值取向在下一代人身上复制,甚至强化。
学琴(指的是钢琴而非古筝)一定要考级,下棋除非是想成为常昊那样的国手,书画是少年宫的常备项目,为的是升学时加分……那种初始的风雅在父母们的鸡毛掸子和考级的压力下,已经被扭曲,再也保持不了它们唯美的形状了。
孔融让梨
“孔融为什么让梨?”“是因为大的梨是坏的。
”那个固执而陈腐的孔融如果听到现在的孩子这样回答,肯定得气的在棺材里跳起来。
是的,传统的道德范式正在流失。
90年代的孩子被教导:不劳动者不得食。
他们几乎从懂事开始就置身于竞争当中,天生就是达尔文主义者。
三年级的孩子每周要上40节课,每天要练3小时的琴,六年级的孩子每天做功课到深夜12点,初二的孩子课外还要参加数学竞赛、英语演讲比赛、学生会竞选……他如何能够说:同学,第一名我不要,让给你吧?没人会感激孔融。
只是,当整个社会都开始认同“谦逊使人落后”这种工业文明的价值观的时候,中国古人那种曾有过的温润如玉的人格魅力,也就湮没了。
“离别之后读懂了它——这句话中包含着一份检讨。
我们一直偎依它、吮吸它,却又埋怨它、轻视它、责斥它。
它花了几千年的目光脚力走出了一条路,我们常常嘲笑它为何不走另外一条。
它好不容易在沧海横流之中保住了一份家业、一份名誉、一份尊严,我们常常轻率地说出保住这些干什么。
我们娇宠张狂,一会儿嫌它皱纹太多,一会儿嫌它脸色不好,这次离开它远远近近看了一圈,终于吃惊,终于惭愧,终于懊恼。
”这是余秋雨先生在走遍了世界几大文明的发源地后回到中国时的感言(《今天我及时赶到》),值得我们反思和回味。
无可奈何落去,似曾相识不来。
该丢的都没丢,不该丢的都丢了——这才是最令人伤心乃至绝望的。
余秋雨从山水游乐中写出了《文化苦旅》,低沉的笔调诉说着一个古老民族的文化,中国文人的思想既从山水中来,最终还得从山水中去探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