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流带宽计算
数字网络视频的带宽计算方法
数字网络视频的带宽计算方法在数字视频监控系统设计与实际应用中,经常需要规划数字视频系统的网络带宽及存储带宽,这对于整个系统的应用非常重要,而如何规划网络,涉及到系统实际配置、最用使用及存储、编解码设备、工作站等分布等等因素,是数字视频监控中最重要,而有比较难规划的,西刹子在此从原理上及应用上略做说明。
首先需要明确如下概念:v帧率、码流与分辨率Ø帧率概念一帧就是一副静止的画面,连续的帧就形成动画,如电视图象等。
我们通常说帧数,简单地说,就是在1秒钟时间里传输的图片的数,也可以理解为图形处理器每秒钟能够刷新几次,通常用fps(Frames Per Second)表示。
每一帧都是静止的图象,快速连续地显示帧便形成了运动的假象。
高的帧率可以得到更流畅、更逼真的动画。
每秒钟帧数(fps)愈多,所显示的动作就会愈流畅。
Ø码流概念码流(Data Rate),是指视频文件在单位时间内使用的数据流量,也叫码率,是他是视频编码中画面质量控制中最重要的部分。
同样分辨率下,视频文件的码流越大,压缩比就越小,画面质量就越高。
Ø分辨率概念视频分辨率是指视频成像产品所成图像的大小或尺寸。
常见的视像分辨率有352×288,176×144,640×480,1024×768。
在成像的两组数字中,前者为图片长度,后者为图片的宽度,两者相乘得出的是图片的像素,长宽比一般为4:3。
帧率、码流与分辨率关系如下图:v数字视频系统中带宽数字视频系统中典型架构如下图:系统中主要设备是编码器、网络录像机NVR、及工作站,根据系统不同,可能有中央服务器,管理服务器,存储归档服务器、流媒体服务器等,本文以典型架构说明。
在系统中,网络中跑的主要是上行的视频流,一般为UDP,下行的控制命令,一般为TCP。
主要码流来源于从编码器到NVR的视频存储流,及工作站实时监视视频流(本文不讨论组播)。
视频带宽计算公式
视频带宽计算公式(码流—辨别率—帧率)(自己整理过的.)码流码流(DataRate)是指视频文件在单位时间内使用的数据流量,也叫码率或码流率,是视频编码中画面质量掌握中最重要的部分,一般我们用的单位是Kb/s或者Mb/s., 一般来说同样辨别率下,视频文件的码流越大,压缩比就越小,画面质量就越高。
码流越大,说明单位时间内取样率越大,数据流,精度就越高,处理出来的文件就越接近原始文件,图像质量越好,画质越清楚,要求播放设施的解码力量也越高。
帧率一帧就是一副静止的画面,连续的帧就形成动画,如电视图象等。
我们通常说帧数,简洁地说,就是在1秒钟时间里传输的图片的帧数,也可以理解为图形处理器每秒钟能够刷新几次,通常用fps (Frames Per Second)表示。
每一帧都是静止的图象,快速连续地显示帧便形成了运动的假象。
高的帧率可以得到更流畅、更逼真的动画。
每秒钟帧数(fps)愈多,所显示的动作就会愈流畅。
辨别率视频辨别率是指视频成像产品所成图像的大小或尺寸。
常见的视像辨别率有352×288,176×144, 640×480, 1024×768o在成像的两组数字中,前者为图片长度,后者为图片的宽度,两者相乘得出的是图片的像素,长宽比搬为4:3.目前监控行业中主要使用QCif(176χ144)、CIF(352×288)、HALF D1(704×288)、D1 (704x576)等几种辨别率。
D1是数字电视系统显示格式的标准,共分为以下5种规格:D1: 480i格式(525i) : 720×480 (水平480线,隔行扫描),和NTSC模拟电视清楚度相同,行频为15.25kHz,相当于我们所说的4CIF(720χ576)D2: 480P格式(525p) : 720×480 (水平480线,逐行扫描),较Dl隔行扫描要清楚不少,和逐行扫描DVD规格相同,行频为31.5kHzD3: 108Oi格式(1125i) : 1920×1080 (水平1080线,隔行扫描),高清方式采纳最多的一种辨别率,辨别率为1920χ1080i∕60Hz,行频为33.75kHzD4: 720p格式(750p): 1280×720 (水平720线,逐行扫描),虽然辨别率较D3要低,但是由于逐行扫描,市面上更多人感觉相对于10801(实际逐次540线)视觉效果更加清楚。
视频网络带宽计算方法
视频监控网络传输计算方法
网络传输带宽:
高清720P(1280*720)格式码流:3072Kbps
标清D1(704*576)格式码流:1536Kbps
标清H-D1(704*288)格式码流:768Kbps
标清CIF(352*288)格式码流:384Kbps
高清720P格式
1个通道实时上传所需带宽至少3Mbps
服务器、客户端下传带宽=单通道码流(Mbps)*路数
100个通道实时上传所需带宽=3Mbps*100=300Mbps,服务器、客户端下传带宽则至少需要300Mbps,应使用千兆网卡及千兆或更高端的核心交换机设备标清D1格式
1个通道实时上传所需带宽至少1.5Mbps
服务器、客户端下传带宽=单通道码流(Mbps)*路数
100个通道实时上传所需带宽=1.5Mbps*100=150Mbps,服务器、客户端下传带宽则至少需要150Mbps,应使用千兆网卡或百兆网卡冗余及千兆或更高端的核心交换机设备
帧率:每秒显示的图片数
分辨率:(矩形)图片的长度和宽度,即图片的尺寸
码率:把每秒显示的图片进行压缩后的数据量
帧率×分辨率=压缩前的每秒数据量(单位应该是若干个字节)
压缩比=压缩前的每秒数据量/码率
压缩比越高,画面质量越差,另外两项一定,分辨率、码率、帧率分别与画质成反比、正比、反比。
影响质量的决定因素是码率,而不是分辨率。
码率越高,影像的质量越高,对机器的要求也越高。
cvr接入带宽计算
cvr接入带宽计算
CVR(Central Video Recorder)是集编码设备管理、录像管理、存储、转发功能为一体的视频专用存储技术。
CVR由标准的ipsan/nas网络存储设备结合视频监控应用发展而来。
对于CVR接入带宽的计算,需要考虑到多个因素,如视频流的码率、CVR支持的最大并发路数、网络传输协议等。
一般来说,CVR接入带宽的计算公式如下:
CVR接入带宽= (视频流的码率× CVR支持的最大并发路数)/ 网络传输协议的效率
其中,视频流的码率是指每路视频流所需的带宽,通常在4Mbps到8Mbps之间;CVR支持的最大并发路数是指CVR可以同时接入的视频流路数;网络传输协议的效率是指网络传输协议对带宽的利用率,通常在0.8到0.9之间。
举例来说,如果每路视频流的码率为6Mbps,CVR支持的最大并发路数为10路,
网络传输协议的效率为0.8,那么所需的CVR接入带宽为:
CVR接入带宽= (6Mbps × 10)/ 0.8 = 75Mbps
因此,要保证CVR能够同时接入10路视频流,需要至少75Mbps的接入带宽。
视频传输带宽换算
视频监控存储空间大小与传输带宽计算方法在视频监控系统中,对存储空间容量的大小需求是与画面质量的高低、及视频线路等都有很大关系。
下面对视频存储空间大小与传输带宽的之间的计算方法做以介绍。
比特率是指每秒传送的比特(bit)数。
单位为bps(BitPerSecond),比特率越高,传送的数据越大。
比特率表示经过编码(压缩)后的音、视频数据每秒钟需要用多少个比特来表示,而比特就是二进制里面最小的单位,要么是0,要么是1。
比特率与音、视频压缩的关系,简单的说就是比特率越高,音、视频的质量就越好,但编码后的文件就越大;如果比特率越少则情况刚好相反。
码流(DataRate)是指视频文件在单位时间内使用的数据流量,也叫码率,是视频编码中画面质量控制中最重要的部分。
同样分辨率下,视频文件的码流越大,压缩比就越小,画面质量就越高。
上行带宽就是本地上传信息到网络上的带宽。
上行速率是指用户电脑向网络发送信息时的数据传输速率,比如用FTP上传文件到网上去,影响上传速度的就是“上行速率”。
下行带宽就是从网络上下载信息的带宽。
下行速率是指用户电脑从网络下载信息时的数据传输速率,比如从FTP服务器上文件下载到用户电脑,影响下传速度的就是“下行速率”。
不同的格式的比特率和码流的大小定义表:传输带宽计算:比特率大小×摄像机的路数=网络带宽至少大小;注:监控点的带宽是要求上行的最小限度带宽(监控点将视频信息上传到监控中心);监控中心的带宽是要求下行的最小限度带宽(将监控点的视频信息下载到监控中心);例:电信2Mbps的ADSL宽带,理论上其上行带宽是512kbps=64kb/s,其下行带宽是2Mbps=256kb/s例:监控分布在5个不同的地方,各地方的摄像机的路数:n=10(20路)1个监控中心,远程监看及存储视频信息,存储时间为30天。
不同视频格式的带宽及存储空间大小计算如下:地方监控点:CIF视频格式每路摄像头的比特率为512Kbps,即每路摄像头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512Kbps,10路摄像机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512Kbps(视频格式的比特率)×10(摄像机的路数)≈5120Kbps=5Mbps(上行带宽)即:采用CIF视频格式各地方监控所需的网络上行带宽至少为5Mbps;D1视频格式每路摄像头的比特率为1.5Mbps,即每路摄像头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1.5Mbps,10路摄像机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1.5Mbps(视频格式的比特率)×10(摄像机的路数)=15Mbps(上行带宽)即:采用D1视频格式各地方监控所需的网络上行带宽至少为15Mbps;720P(100万像素)的视频格式每路摄像头的比特率为2Mbps,即每路摄像头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2Mbps,10路摄像机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2Mbps(视频格式的比特率)×10(摄像机的路数)=20Mbps(上行带宽)即:采用720P的视频格式各地方监控所需的网络上行带宽至少为20Mbps;1080P(200万像素)的视频格式每路摄像头的比特率为4Mbps,即每路摄像头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4Mbps,10路摄像机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4Mbps(视频格式的比特率)×10(摄像机的路数)=40Mbps(上行带宽)即:采用1080P的视频格式各地方监控所需的网络上行带宽至少为40Mbps监控中心:CIF视频格式的所需带宽:512Kbps(视频格式的比特率)×50(监控点的摄像机的总路数之和)=25600Kbps=25Mbps(下行带宽)即:采用CIF视频格式监控中心所需的网络下行带宽至少25MbpsD1视频格式的所需带宽:1.5Mbps(视频格式的比特率)×50(监控点的摄像机的总路数之和)=75Mbps(下行带宽)即:采用D1视频格式监控中心所需的网络下行带宽至少75Mbps720P(100万像素)的视频格式的所需带宽:2Mbps(视频格式的比特率)×50(监控点的摄像机的总路数之和)=100Mbps(下行带宽)即:采用720P的视频格式监控中心所需的网络下行带宽至少100Mbps1080P(200万像素)的视频格式的所需带宽:4Mbps(视频格式的比特率)×50(监控点的摄像机的总路数之和)=200Mbps(下行带宽)即:采用1080P的视频格式监控中心所需的网络下行带宽至少200Mbps存储空间计算:码流大小(单位:kb/s;即:比特率÷8)×3600(单位:秒;1小时的秒数)×24(单位:小时;一天的时间长)×30(保存的天数)×50(监控点要保存摄像机录像的总数)÷0.9(磁盘格式化的损失10%空间)=所需存储空间的大小(注:存储单位换算1TB=1024GB;1GB=1024MB;1MB=1024KB)50路存储30天的CIF视频格式录像信息的存储空间所需大小为:64×3600×24×30×50÷0.9=8789.1GB≈9TB50路存储30天的D1视频格式录像信息的存储空间所需大小为:192×3600×24×30×50÷0.9=26367.2GB≈26TB50路存储30天的720P(100万像素)视频格式录像信息的存储空间所需大小为:256×3600×24×30×50÷0.9=35156.3GB≈35TB50路存储30天的1080P(200万像素)视频格式录像信息的存储空间所需大小为:512×3600×24×30×50÷0.9=70312.5GB≈69TB。
视频监控中的上行、下行带宽、比特率是什么,怎么计算传输带宽?
视频监控中的上行、下行带宽、比特率是什么,怎么计算传输带宽?上行带宽上行带宽就是本地上传信息到网络上的带宽。
上行速率是指用户电脑向网络发送信息时的数据传输速率,比如用FTP上传文件到网上去,影响上传速度的就是“上行速率”。
下行带宽下行带宽就是从网络上下载信息的带宽。
下行速率是指用户电脑从网络下载信息时的数据传输速率,比如从FTP服务器上文件下载到用户电脑,影响下传速度的就是“下行速率”。
视频监控传输带宽:“比特率”比特率比特率是指每秒传送的比特(bit)数。
单位为bps(BitPerSecond),比特率越高,传送的数据越大。
比特率表示经过编码(压缩)后的音、视频数据每秒钟需要用多少个比特来表示,而比特就是二进制里面最小的单位,要么是0,要么是1。
比特率与音、视频压缩的关系,简单的说就是比特率越高,音、视频的质量就越好,但编码后的文件就越大;如果比特率越少则情况刚好相反视频监控传输带宽计算比特率大小×摄像机的路数=网络带宽至少大小【注:监控点的带宽是要求上行的最小限度带宽(监控点将视频信息上传到监控中心);监控中心的带宽是要求下行的最小限度带宽(将监控点的视频信息下载到监控中心);例:电信2Mbps的ADSL宽带,理论上其上行带宽是512Kbps=64KB/s,其下行带宽是2Mbps=256KB/s】例:监控分布在5个不同的地方,各地方的摄像机的路数:n=10,1个监控中心,远程监看及存储视频信息,不同视频格式的带宽计算如下:(1)地方监控点:上行带宽=视频格式的比特率×摄像机的路数即:理论上采用D1视频格式各地方监控所需的网络上行带宽至少为15Mbps;720P至少为20Mbps;1080P至少为40Mbps。
(2)监控中心:下行带宽=视频格式的比特率×监控点的摄像机的总路数之和即:理论上采用D1视频格式监控中心所需的网络下行带宽至少75Mbps,720P至少为100Mbps;1080P至少为200Mbps。
无线视频监控带宽及流量计算
无线视频监控带宽及流量计算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网络的普及,无线视频监控系统已经成为了许多场所的必备设备。
通过无线视频监控系统,人们可以随时随地监控和掌握自己所关心的场所和设备的安全情况。
然而,无线视频监控系统的带宽和流量计算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来进行计算。
首先,带宽的计算需要考虑视频的分辨率和帧率。
视频的分辨率越高,图像的细节就越清晰,但同时也需要更多的带宽来传输。
通常情况下,我们可以根据场所的需求来选择适当的分辨率,比如普通家庭使用720P即可,而一些高要求的场所可以选择1080P或者更高的分辨率。
帧率则表示了视频的流畅度,一般情况下30帧每秒已经可以满足大部分场景的需求。
其次,流量的计算需要考虑视频的码率和时间长度。
视频的码率表示了在单位时间内传输的数据量,一般以Mbps为单位。
通常情况下,我们可以根据视频的分辨率和帧率来选择适当的码率。
例如,对于720P的视频,通常选择2-4Mbps的码率;而对于1080P的视频,则选择4-8Mbps的码率。
时间长度则表示了视频的持续时间,一般以小时为单位。
通过将视频的码率和时间长度相乘,就可以计算出视频的流量。
除了分辨率、帧率、码率和时间长度外,还需要考虑视频传输的压缩方式和传输协议。
常见的视频压缩方式有H.264、H.265等,而传输协议则有RTMP、RTSP、HLS等。
不同的压缩方式和传输协议会对带宽和流量产生影响,因此在计算带宽和流量时需要考虑这些因素。
另外,还需要考虑多个无线视频监控系统同时工作时的带宽和流量。
对于多个系统同时工作的情况,需要将每个系统的带宽和流量相加来计算总的带宽和流量。
此外,还需要考虑网络的带宽和负载能力,以确保网络的稳定性和流畅性。
总之,无线视频监控带宽和流量的计算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综合考虑视频的分辨率、帧率、码率和时间长度,以及视频传输的压缩方式和传输协议。
同时,还需要考虑多个系统同时工作时的带宽和流量,并确保网络的带宽和负载能力。
视频会议 系统带宽的计算方法
视频会议系统服务器及客户端需要良好的带宽条件,才能保障视频会议的流畅。
实际占用的带宽大小取决于同时参加的会议人数、客户端接入带宽、视频窗口采集分辨率以及会议支持的视频窗口数等。
理论算法如下:客户端带宽:下行带宽=接受视频路数*视频码流+音频带宽上行带宽=广播视频路数*视频码流+音频带宽服务器带宽:下行带宽=视频带宽+音频带宽=广播视频路数*视频码流+发言人数*音频带宽上行带宽=视频带宽+音频带宽=(客户端数量-1)*广播视频路数*码流+(开会人数-1)*音频带宽举例:假设20个点的会议,广播2路视频,1人发言。
(视频码流150K,音频带宽24K。
)计算如下:客户端(下行)=广播视频路数*视频码流+音频带宽=2*150K+24K=324K客户端(上行)=广播视频路数*视频码流+音频带宽服务器(下行)=广播视频路数*视频码流+发言人数1*音频带宽=2*150K+1*24=324K服务器(上行)=(客户端数量-1)*广播视频路数*码流+(开会人数-1)*音频带宽=19*2*150K+19*24K=6M上面是理论值,实际会高一点,还需考虑其带宽利用率和损耗。
相关小知识:文件大小的最小单位是byte字节,我们一般说文件都多少兆(字节)算带宽的时候是按位算的;流量最小单位是bit 位1Byte=8bit在计算机网络、IDC机房中,其宽带速率的单位用bps(或b/s)表示;换算关系为:1Byte=8bit1B=8b ---------- 1B/s=8b/s(或1Bps=8bps)1KB=1024B ---------- 1KB/s=1024B/s1MB=1024KB ---------- 1MB/s=1024KB/s在实际上网应用中,下载软件时常常看到诸如下载速度显示为128KB(KB/s),103KB/s等等宽带速率大小字样,因为网络带宽单位是:位/每秒(即:bit/s),而内存等带宽单位却是:字节/每秒(即:byte/s)。
视频带宽的计算方法
视频带宽指每秒钟电子枪扫描过的总像素数,我们可以用“水平分辨率×垂直分辨率×场频(画面刷新次数)”这个公式进行计算。
与行频相比,带宽更具有综合性,也更直接的反映显示器性能。
但通过上述公式计算出的视频带宽只是理论值,在实际应用中,为了避免图像边缘的信号衰减,保持图像四周清晰,电子枪的扫描能力需要大于分辨率尺寸,水平方向通常要大25%,垂直方向要大8%。
带宽对于选择一台显示器来说是很重要的一个指标。
太小的带宽无法使显示器在高分辨率下有良好的表现。
投影仪的视频通道总的频带宽度,其定义是在视频信号振幅下降至0.707倍时,对应的信号上限频率。
0.707倍对应的增量是-3dB,因此又叫做-3dB带宽。
由IBM推出的采用RGB模拟信号的VGA视频标准,定义了具有60Hz刷新频率、可产生16种颜色的能力的640×480像素格式。
模拟RGB标准很快成为知名的VGA标准,时至今日,大多数计算机的VGA监视器仍然保留有15引脚的D-Sub 兰色连接器。
VGA标准现在由视频电子标准协会(Video Electronics Standards Association,VESA)负责,信号及如何测量和测试信号的定义都由该协会制定。
如今VGA家族包括了一系列名称,从原来的VGA(视频图形阵列)到UXGA(超扩展的图形阵列)。
业界专家预期,在PC领域,该标准会存在到2015年或更晚。
有些系统的VGA信号必须通过放大器或开关,然而对于这样的开关或放大器,设计师如何计算所需要的带宽却有些复杂。
进行这样的计算需要某些数学知识,并对CRT监视器有一定的了解。
由于CRT曾经一度是最普通的显示器件,目前基本的视频带宽计算仍然依赖于老式CRT监视器的物理机制。
虽然CRT监视器正快速地被LCD监视器替代,但CRT仍构成标准的一部分,所以,必须对其有所了解,以计算带宽。
在CRT内,电子束在磁场中进行偏转,自上而下,覆盖整个屏幕,从而形成“光栅”图样(见图1)。
视频流带宽计算
视频流带宽计算在视频监控系统中,对存储空间容量的大小需求是与画面质量的高低、及视频线路等都有很大关系。
下面对视频存储空间大小与传输带宽的之间的计算方法做以先容。
% m4 d! G5 L- W- B3 `- O$ a 比特率是指每秒传送的比特(bit)数。
单位为bps(BitPerSecond),比特率越高,传送的数据越大。
比特率表示经过编码(压缩)后的音、视频数据每秒钟需要用多少个比特来表示,而比特就是二进制里面最小的单位,要么是0,要么是1。
比特率与音、视频压缩的关系,简单的说就是比特率越高,音、视频的质量就越好,但编码后的文件就越大;假如比特率越少则情况恰好相反。
码流(DataRate)是指视频文件在单位时间内使用的数据流量,也叫码率,是视频编码中画面质量控制中最重要的部分。
同样分辨率下,视频文件的码流越大,压缩比就越小,画面质量就越高。
上行带宽就是本地上传信息到网络上的带宽。
上行速率是指用户电脑向网络发送信息时的数据传输速率,比如用FTP上传文件到网上往,影响上传速度的就是“上行速率”。
下行带宽就是从网络上下载信息的带宽。
下行速率是指用户电脑从网络下载信息时的数据传输速率,比如从FTP服务器上文件下载到用户电脑,影响下传速度的就是“下行速率”。
& c6 m7 e( 不同的格式的比特率和码流的大小定义表:传输带宽计算:比特率大小×摄像机的路数=网络带宽至少大小;注:监控点的带宽是要求上行的最小限度带宽(监控点将视频信息上传到监控中心);监控中心的带宽是要求下行的最小限度带宽(将监控点的视频信息下载到监控中心);例:电信2Mbps的ADSL宽带,50米红外摄像机理论上其上行带宽是512kbps=64kb/s,其下行带宽是2Mbps=256kb/。
例:监控分布在5个不同的地方,各地方的摄像机的路数:n=10(20路)1个监控中心,远程监看及存储视频信息,存储时间为30天。
不同视频格式的带宽及存储空间大小计算如下:; R R4 @1 O3 h*地方监控点:*CIF视频格式每路摄像头的比特率为512Kbps,即每路摄像头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512Kbps,10路摄像机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512Kbps(视频格式的比特率)×10(摄像机的路数)≈5120Kbps=5Mbps(上行带宽)+ r5 @0 _1 b- Z' L# _, X;& D9 N- g- s& X/即:采用CIF视频格式各地方监控所需的网络上行带宽至少为5Mbps;D1视频格式每路摄像头的比特率为1.5Mbps,即每路摄像头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1.5Mbps,10路摄像机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1.5Mbps(视频格式的比特率)×10(摄像机的路数)=15Mbps(上行带宽)即:采用D1视频格式各地方监控所需的网络上行带宽至少为15Mbps;+ {720P(100万像素)的视频格式每路摄像头的比特率为2Mbps,即每路摄像头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2Mbps,10路摄像机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2Mbps(视频格式的比特率)×10(摄像机的路数)=20Mbps(上行带宽)即:采用720P的视频格式各地方监控所需的网络上行带宽至少为20Mbps;1080P(200万像素)的视频格式每路摄像头的比特率为4Mbps,浙江监控批发网络编码板即每路摄像头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4Mbps,10路摄像机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 r# h# a) ^3 b!4Mbps(视频格式的比特率)×10(摄像机的路数)=40Mbps(上行带宽)! I: _2 L( T* E%即:采用1080P的视频格式各地方监控所需的网络上行带宽至少为40Mbps;7 P* Z# V' f/ s; c/监控中心:3 j F, p* ]/ y2CIF视频格式的所需带宽:, W, p' P/ |* ]; l: u5512Kbps(视频格式的比特率)×50(监控点的摄像机的总路数之和)=Kbps=25Mbps(下行带宽)$ N, p7 M4 ^6 D6 c' J- R+即:采用CIF视频格式监控中心所需的网络下行带宽至少25Mbps- @% Z* {4 f# r Y7 LD1视频格式的所需带宽:1.5Mbps(视频格式的比特率)×50(监控点的摄像机的总路数之和)=75Mbps(下行带宽)' V- V3 r# K% P$ {7 s:即:采用D1视频格式监控中心所需的网络下行带宽至少75Mbps- r- 3720P(100万像素)的视频格式的所需带宽:+ @( {3 j. n% D2 C; w- p9 T2Mbps(视频格式的比特率)×50(监控点的摄像机的总路数之和)=100Mbps(下行带宽)即:采用720P的视频格式监控中心所需的网络下行带宽至少100Mbps. w# k$ s9 I9 R9 o/ F.1080P(200万像素)的视频格式的所需带宽:8 h; [! v4 ^4Mbps(视频格式的比特率)×50(监控点的摄像机的总路数之和)=200Mbps(下行带宽)( z6 p- S1 P7 u& r,即:采用1080P的视频格式监控中心所需的网络下行带宽至少200Mbps$ B: @! J# 0 `#存储空间计算:1 6码流大小(单位:kb/s;即:比特率÷8)×3600(单位:秒;1小时的秒数)×24(单位:小时;一天的时间长)×30(保存的天数)×50(监控点要保存摄像机录像的总数)÷0.9(磁盘格式化的损失10%空间)=所需存储空间的大小(注:存储单位换算1TB=1024GB;1GB=1024MB;1MB=1024KB)/ F, T, v. F( U0 ^% r: O. L"50路存储30天的CIF视频格式录像信息的存储空间所需大小为:: t% g, h6 w5 H1 \64×3600×24×30×50÷0.9=8789.1GB≈9TB50路存储30天的D1视频格式录像信息的存储空间所需大小为:192×3600×24×30×50÷0.9=.2GB≈26TB50路存储30天的720P(100万像素)视频格式录像信息的存储空间所需大小为:256×3600×24×30×50÷0.9=.3GB≈35TB50路存储30天的1080P(200万像素)视频格式录像信息的存储空间所需大小为:512×3600×24×30×50÷0.9=.5GB≈69TBWelcome To Download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IPTV流量带宽计算
流量带宽计算1各节点带宽需求计算单播带宽:根据用户模型表,计算得出每个节点的单播带宽。
信令带宽:根据各节点组网计算得到每个节点信令带宽。
直播带宽:1)如果是全网组播,则每个节点只需要计算一份直播带宽,如50个H264频道,为2Mx50= 100Mbps。
2)如果是组播中继,则:中心节点带宽与下挂的区域中心(边缘节点)个数有关,为n+1的关系。
如:某中心节点下挂3区域中心,则带宽需要计算3+1=4份。
区域中心带宽与下挂的边缘节点个数有关,为n+1的关系。
如:某区域中心节点下挂12个边缘节点,则带宽需要计算12+1=13份。
每个边缘节点需要一份直播带宽,如50个H264频道,为2Mx50=100Mbps。
3)如果是全网单播,则:中心节点和区域中心节点计算方法与组播中继相同。
边缘节点带宽需要根据用户访问模型计算本节点直播用户数获得。
如某边缘节点带用户10000个,H264频道50个,按照用户访问模型,有1850直播并发访问。
则需要的带宽为:2Mx50 +2Mx1850=3800Mbps,其中2Mx50为中继来的直播频道带宽。
汇总获得每个节点的接入带宽需求:节点带宽=单播带宽+直播带宽+信令带宽2带宽计算实例在计算之前先通过查看FRST解频道码率、用户数、频道数等参数。
①在线率和并发率和哪些部件有关系在线率:EP舂量并发率:HM酷能②基础带宽计算HLSSDBitRate=(64+214+464+664+1328+1928)/=可以通过以上方式计算出标清或者高清的的带宽2.1DimensionforIPTVServices2.2DimensionforOTTServices3IPTV业务带宽计算①假设VOD/TSTV/CATCHUP/nP赚占用的带宽都是则SDVOD/TSTV/CATCHUP/nPVR=70000users*2%concurrentratio*90%SDratio*如果VODf占用的带宽都是,TSTV/CATCHUP/nPVR用的带宽是计算结果=70000users*2%concurrentratio*90%SDratio**025+70000users*2%concurrentratio*90% SDratio**②FCC勺计算带宽=70000*(50%-2%)*5%**+*9Mbps)用户数目*(在线数在线率-单播率)*并发率*(标清使用率*带宽+高清使用率+<宽)边缘节点:4OTT业务带宽计算中心节点:边缘节点:IPTV计算方法HMS?宽计算出流带宽:(*+**SubscriberNum*入流带宽:需要录制的直播的带宽+单播、信令、管理一些小流量FCCt宽计算入流带宽:直播业务频道数(SDLiveTV、HDLiveTV、PIP、出流带宽:*+**SubscriberNum*Mosiac、NVOD*对应码率之和MRF<宽计算出流带宽:直播业务频道数(SDLiveTV、HDLiveTVPIP、Mosiac、NVOD*对应码率之和入流带宽:直播业务频道数(SDLiveTV、HDLiveTVPIP、Mosiac、NVOD*对应码率之和总出流带宽=HMSd流+FCCH流+直播流+信令管理流量(参考值)+机顶盒升级流量(参考值)总入流带宽=直播业务频道数(SDLiveTV、HDLiveTV、PIP、Mosiac、NVOD*对应码率之和+平台入流带宽(参考值)OTT计算方法OTTlk务的直播与点播都为单播形式,都由HMSd流,故需算上HLSt宽。
带宽计算方法
带宽计算⽅法1. 基本概念码流:码流(Data Rate)是指视频⽂件在单位时间内使⽤的数据流量,也叫码率或码流率,是视频编码中画⾯质量控制中最重要的部分,⼀般我们⽤的单位是Kb/s或者Mb/s。
⼀般来说同样分辨率下,视频⽂件的码流越⼤,压缩⽐就越⼩,画⾯质量就越⾼。
码流越⼤,说明单位时间内取样率越⼤,数据流,精度就越⾼,处理出来的⽂件就越接近原始⽂件,图像质量越好,画质越清晰,要求播放设备的解码能⼒也越⾼。
⽐特率:是指每秒传送的⽐特(bit)数。
单位为bps(BitPerSecond),⽐特率越⾼,传送的数据越⼤。
⽐特率表⽰经过编码(压缩)后的⾳、视频数据每秒钟需要⽤多少个⽐特来表⽰,⽽⽐特就是⼆进制⾥⾯最⼩的单位,要么是0,要么是1。
⽐特率与⾳、视频压缩的关系,简单的说就是⽐特率越⾼,⾳、视频的质量就越好,但编码后的⽂件就越⼤;假如⽐特率越少则情况恰好相反。
帧率:⼀帧就是⼀副静⽌的画⾯,连续的帧就形成动画,如电视图象等。
我们通常说帧数,简单地说,就是在1秒钟时间⾥传输的图⽚的帧数,也可以理解为图形处理器每秒钟能够刷新⼏次,通常⽤fps(Frames Per Second)表⽰。
每⼀帧都是静⽌的图象,快速连续地显⽰帧便形成了运动的假象。
⾼的帧率可以得到更流畅、更逼真的动画。
每秒钟帧数 (fps) 愈多,所显⽰的动作就会愈流畅。
分辨率:视频分辨率是指视频成像产品所成图像的⼤⼩或尺⼨。
常见的视像分辨率有352×288,176×144,640×480,1024×768。
在成像的两组数字中,前者为图⽚长度,后者为图⽚的宽度,两者相乘得出的是图⽚的像素,长宽⽐⼀般为4:3. ⽬前监控⾏业中主要使⽤Qcif(176×144)、CIF(352×288)、HALF D1(704×288)、D1(704×576)等⼏种分辨率。
D1是数字电视系统显⽰格式的标准,共分为以下5种规格:D1:480i格式(525i):720×480(⽔平480线,隔⾏扫描),和NTSC模拟电视清晰度相同,⾏频为15.25kHz,相当于我们所说的4CIF(720×576)D2:480P格式(525p):720×480(⽔平480线,逐⾏扫描),较D1隔⾏扫描要清晰不少,和逐⾏扫描DVD规格相同,⾏频为31.5kHzD3:1080i格式(1125i):1920×1080(⽔平1080线,隔⾏扫描),⾼清⽅式采⽤最多的⼀种分辨率,分辨率为1920×1080i/60Hz,⾏频为33.75kHzD4:720p格式(750p):1280×720(⽔平720线,逐⾏扫描),虽然分辨率较D3要低,但是因为逐⾏扫描,市⾯上更多⼈感觉相对于1080I(实际逐次540线)视觉效果更加清晰。
视频监控行业常用标准带宽计算
每像素用24比特表示,则:720P图像照片的原始数据量= 1280×720×24/8/1024=2700 KByte1、计算视频会议活动图像的数据量国内PAL活动图像是每秒传输25帧。
数字动态图像是由I帧/B帧/P帧构成。
其中I帧是参考帧:可以认为是一副真实的图像照片。
B帧和P帧可简单理解为预测帧,主要是图像的增量变化数据,数据量一般较小。
极限情况下,25帧均为I帧,即每帧传输的图像完全不同。
则:720P活动图像的每秒传输的极限数据量= 2700 KByte×25 = 67500 KByte/s转换成网络传输Bit流= 67500×8 = 540000 Kbit/s,即528M的带宽。
在实际视频会议应用中,由于有固定场景,因此以传输增量数据为主(传输以B帧和P帧为主),一般在10%-40% 之间,40%为变化较多的会议场景。
计算如下:增量数据在10%的情况下,原始数据量= 2700 KByte×10%×24 + 2700 KByte =9180 KByte/s = 72 Mbit/s增量数据在20%的情况下,原始数据量= 2700 KByte×20%×24+ 2700 KByte =15660 KByte/s = 123 Mbit/s增量数据在40%的情况下,原始数据量= 2700 KByte×40%×24+ 2700 KByte =28620 KByte/s = 224 Mbit/s2、压缩比最大的优势是具有很高的数据压缩比率,在同等图像质量的条件下,的压缩比是MPEG-2的2倍以上,是MPEG-4的~2倍。
举个例子,原始文件为88GB,采用MPEG-2压缩后为,压缩比为25∶1,而采用压缩后为,从88GB到,的压缩比达到惊人的80∶1。
3、采用压缩后的净荷数据量视频会议中都对原始码流进行编解码压缩。
视频流占用带宽计算公式
视频流占用带宽计算公式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网络速度的提升,视频流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从在线视频网站到视频会议,视频流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然而,视频流占用的带宽问题也随之而来。
在网络带宽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合理地分配带宽资源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视频流占用带宽的计算公式是一个重要的工具,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视频流占用带宽的原理,并且能够帮助我们合理地规划网络带宽资源。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视频流占用带宽的计算公式,并且探讨如何利用这个公式来优化网络带宽资源的分配。
视频流占用带宽的计算公式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带宽 = 视频码率×视频清晰度×帧率。
其中,视频码率是指视频流每秒传输的数据量,单位为比特每秒(bps);视频清晰度是指视频的分辨率,通常以像素表示;帧率是指视频每秒包含的帧数,单位为帧每秒(fps)。
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视频流占用的带宽。
首先,视频码率是视频流占用带宽的关键因素之一。
视频码率越高,视频流占用的带宽就越大。
因此,在网络带宽有限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控制视频的码率来合理地分配带宽资源。
例如,对于一些网络条件较差的用户,可以降低视频的码率,以减少视频流占用的带宽,从而提高视频的流畅度和观看体验。
其次,视频清晰度也会影响视频流占用的带宽。
高清视频比标清视频占用的带宽更大,因为高清视频的分辨率更高,需要传输更多的数据。
因此,在网络带宽有限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控制视频的清晰度来合理地分配带宽资源。
例如,对于一些网络条件较差的用户,可以降低视频的清晰度,以减少视频流占用的带宽,从而提高视频的流畅度和观看体验。
最后,帧率也会影响视频流占用的带宽。
高帧率视频比低帧率视频占用的带宽更大,因为高帧率视频包含更多的帧,需要传输更多的数据。
因此,在网络带宽有限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控制视频的帧率来合理地分配带宽资源。
例如,对于一些网络条件较差的用户,可以降低视频的帧率,以减少视频流占用的带宽,从而提高视频的流畅度和观看体验。
视频取流带宽计算公式
视频取流带宽计算公式随着网络视频的普及和流媒体技术的发展,视频取流带宽计算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视频的分辨率、帧率、编码方式等参数来计算视频取流所需的带宽。
本文将介绍视频取流带宽计算的相关知识,并给出计算公式,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
视频取流带宽计算的基本概念。
视频取流带宽计算是指根据视频的特性和网络条件,来确定视频取流所需的带宽。
视频取流带宽计算需要考虑视频的分辨率、帧率、编码方式等因素,同时还需要考虑网络的带宽和传输效率。
通俗来讲,视频取流带宽计算就是要确定在特定条件下,能够稳定传输某个视频的最低带宽要求。
视频取流带宽计算的相关参数。
在进行视频取流带宽计算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重要参数:1. 分辨率,视频的分辨率决定了视频的清晰度,一般用像素表示,如1920x1080表示宽1920像素,高1080像素。
2. 帧率,视频的帧率表示每秒显示的画面数,一般用fps(frames per second)表示,如30fps表示每秒显示30幅画面。
3. 编码方式,视频的编码方式决定了视频的压缩方式,常见的编码方式有H.264、H.265等。
4. 码率,视频的码率表示每秒传输的数据量,一般用kbps(kilobits per second)表示,如2000kbps表示每秒传输2000千比特的数据。
视频取流带宽计算的公式。
视频取流带宽计算的公式可以用以下简单的公式表示:带宽 = 分辨率×帧率×编码方式×码率。
其中,带宽单位为kbps。
具体的计算步骤如下:1. 首先根据视频的分辨率和帧率,计算出视频的每秒像素数,即分辨率乘以帧率。
2. 然后根据视频的编码方式和码率,计算出每秒传输的数据量,即编码方式乘以码率。
3. 最后将两者相乘,即可得到视频取流所需的带宽。
需要注意的是,实际应用中还需要考虑网络的传输效率和丢包率等因素,因此在计算视频取流带宽时,还需要考虑一定的冗余带宽。
视频监控行业常用标准带宽计算
1、首先计算 720P(1280×720)单幅图像照片的数据量每像素用24比特表示,则:720P图像照片的原始数据量= 1280×720×24/8/1024=2700 KByte2、计算视频会议活动图像的数据量国内PAL活动图像是每秒传输25帧。
数字动态图像是由I帧/B帧/P帧构成。
其中I帧是参考帧:可以认为是一副真实的图像照片。
B帧和P帧可简单理解为预测帧,主要是图像的增量变化数据,数据量一般较小。
极限情况下,25帧均为I帧,即每帧传输的图像完全不同。
则:720P活动图像的每秒传输的极限数据量= 2700 KByte×25 = 67500 KByte/s转换成网络传输Bit流= 67500×8 = 540000 Kbit/s,即528M的带宽。
在实际视频会议应用中,由于有固定场景,因此以传输增量数据为主(传输以B帧和P帧为主),一般在10%-40% 之间,40%为变化较多的会议场景。
计算如下:增量数据在10%的情况下,原始数据量= 2700 KByte×10%×24 + 2700 KByte =9180 KByte/s = 72 Mbit/s增量数据在20%的情况下,原始数据量= 2700 KByte×20%×24+ 2700 KByte =15660 KByte/s = 123 Mbit/s增量数据在40%的情况下,原始数据量= 2700 KByte×40%×24+ 2700 KByte =28620 KByte/s = 224 Mbit/s3、H.264压缩比H.264最大的优势是具有很高的数据压缩比率,在同等图像质量的条件下,H.264的压缩比是MPEG-2的2倍以上,是MPEG-4的1.5~2倍。
举个例子,原始文件为88GB,采用MPEG-2压缩后为3.5GB,压缩比为25∶1,而采用H.264压缩后为1.1GB,从88GB到1.1GB,H.264的压缩比达到惊人的80∶1。
视频会议 系统带宽的计算方法
视频会议系统服务器及客户端需要良好的带宽条件,才能保障视频会议的流畅。
实际占用的带宽大小取决于同时参加的会议人数、客户端接入带宽、视频窗口采集分辨率以及会议支持的视频窗口数等。
理论算法如下:客户端带宽:下行带宽=接受视频路数*视频码流+音频带宽上行带宽=广播视频路数*视频码流+音频带宽服务器带宽:下行带宽=视频带宽+音频带宽=广播视频路数*视频码流+发言人数*音频带宽上行带宽=视频带宽+音频带宽=(客户端数量-1)*广播视频路数*码流+(开会人数-1)*音频带宽举例:假设20个点的会议,广播2路视频,1人发言。
(视频码流150K,音频带宽24K。
)计算如下:客户端(下行)=广播视频路数*视频码流+音频带宽=2*150K+24K=324K客户端(上行)=广播视频路数*视频码流+音频带宽服务器(下行)=广播视频路数*视频码流+发言人数1*音频带宽=2*150K+1*24=324K服务器(上行)=(客户端数量-1)*广播视频路数*码流+(开会人数-1)*音频带宽=19*2*150K+19*24K=6M上面是理论值,实际会高一点,还需考虑其带宽利用率和损耗。
相关小知识:文件大小的最小单位是byte字节,我们一般说文件都多少兆(字节)算带宽的时候是按位算的;流量最小单位是bit 位1Byte=8bit在计算机网络、IDC机房中,其宽带速率的单位用bps(或b/s)表示;换算关系为:1Byte=8bit1B=8b ---------- 1B/s=8b/s(或1Bps=8bps)1KB=1024B ---------- 1KB/s=1024B/s1MB=1024KB ---------- 1MB/s=1024KB/s在实际上网应用中,下载软件时常常看到诸如下载速度显示为128KB(KB/s),103KB/s等等宽带速率大小字样,因为网络带宽单位是:位/每秒(即:bit/s),而内存等带宽单位却是:字节/每秒(即:byte/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视频流带宽计算
在视频监控系统中,对存储空间容量的大小需求是与画面质量的高低、及视频线路等都有很大关系。
下面对视频存储空间大小与传输带宽的之间的计算方法做以先容。
比特率是指每秒传送的比特(bit)数。
单位为bps(BitPerSecond),比特率越高,传送的数据越大。
比特率表示经过编码(压缩)后的音、视频数据每秒钟需要用多少个比特来表示,而比特就是二进制里面最小的单位,要么是0,要么是1。
比特率与音、视频压缩的关系,简单的说就是比特率越高,音、视频的质量就越好,但编码后的文件就越大;假如比特率越少则情况恰好相反。
码流(DataRate)是指视频文件在单位时间内使用的数据流量,也叫码率,是视频编码中画面质量控制中最重要的部分。
同样分辨率下,视频文件的码流越大,压缩比就越小,画面质量就越高。
上行带宽就是本地上传信息到网络上的带宽。
上行速率是指用户电脑向网络发送信息时的数据传输速率,比如用FTP上传文件到网上往,影响上传速度的就是“上行速率”。
下行带宽就是从网络上下载信息的带宽。
下行速率是指用户电脑从网络下载信息时的数据传输速率,比如从FTP服务器上文件下载到用户电脑,影响下传速度的就是“下行速率”。
不同的格式的比特率和码流的大小定义表:
传输带宽计算:
比特率大小×摄像机的路数=网络带宽至少大小;
注:监控点的带宽是要求上行的最小限度带宽(监控点将视频信息上传到监控中心);监控中心的带宽是要求下行的最小限度带宽(将监控点的视频信息下载到监控中心);例:电信2Mbps的ADSL宽带,50米红外摄像机理论上其上行带宽是512kbps=64kb/s,其下行带宽是2Mbps=256kb/。
例:监控分布在5个不同的地方,各地方的摄像机的路数:n=10(20路)1个监控中心,远程监看及存储视频信息,存储时间为30天。
不同视频格式的带宽及存储空间大小计算如下:
地方监控点:
CIF视频格式每路摄像头的比特率为512Kbps,即每路摄像头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512Kbps,10路摄像机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512Kbps(视频格式的比特率)×10(摄像机的路数)≈5120Kbps=5Mbps(上行带宽)
即:采用CIF视频格式各地方监控所需的网络上行带宽至少为5Mbps;
D1视频格式每路摄像头的比特率为1.5Mbps,即每路摄像头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1.5Mbps,10路摄像机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
1.5Mbps(视频格式的比特率)×10(摄像机的路数)=15Mbps(上行带宽) 即:采用D1视频格式各地方监控所需的网络上行带宽至少为15Mbps;720P(100万像素)的视频格式每路摄像头的比特率为2Mbps,即每路
摄像头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2Mbps,10路摄像机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
2Mbps(视频格式的比特率)×10(摄像机的路数)=20Mbps(上行带宽)
即:采用720P的视频格式各地方监控所需的网络上行带宽至少为20Mbps;
1080P(200万像素)的视频格式每路摄像头的比特率为4Mbps,浙江监控批发网络编码板即每路摄像头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4Mbps,10路摄像机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
4Mbps(视频格式的比特率)×10(摄像机的路数)=40Mbps(上行带宽)
即:采用1080P的视频格式各地方监控所需的网络上行带宽至少为40Mbps;
监控中心:
CIF视频格式的所需带宽:
512Kbps(视频格式的比特率)×50(监控点的摄像机的总路数之和)=Kbps=25Mbps(下行带宽)
即:采用CIF视频格式监控中心所需的网络下行带宽至少25Mbps
D1视频格式的所需带宽:
1.5Mbps(视频格式的比特率)×50(监控点的摄像机的总路数之和)=75Mbps(下行带宽)
即:采用D1视频格式监控中心所需的网络下行带宽至少75Mbps
3
720P(100万像素)的视频格式的所需带宽:
2Mbps(视频格式的比特率)×50(监控点的摄像机的总路数之和)=100Mbps(下行带宽)
即:采用720P的视频格式监控中心所需的网络下行带宽至少100Mbps
1080P(200万像素)的视频格式的所需带宽:
4Mbps(视频格式的比特率)×50(监控点的摄像机的总路数之和)=200Mbps(下行带宽)
即:采用1080P的视频格式监控中心所需的网络下行带宽至少200Mbps
存储空间计算:1 6
码流大小(单位:kb/s;即:比特率÷8)×3600(单位:秒;1小时的秒数)×24(单位:小时;一天的时间长)×30(保存的天数)×50(监控点要保存摄像机录像的总数)÷0.9(磁盘格式化的损失10%空间)=所需存储空间的大小(注:存储单位换算1TB=1024GB;1GB=1024MB;1MB=1024KB)
50路存储30天的CIF视频格式录像信息的存储空间所需大小为:
64×3600×24×30×50÷0.9=8789.1GB≈9TB
50路存储30天的D1视频格式录像信息的存储空间所需大小为:192×3600×24×30×50÷0.9=.2GB≈26TB
50路存储30天的720P(100万像素)视频格式录像信息的存储空间所需大小为:
256×3600×24×30×50÷0.9=.3GB≈35TB
50路存储30天的1080P(200万像素)视频格式录像信息的存储空间所需大小为:
512×3600×24×30×50÷0.9=.5GB≈69T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