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高考地理核心考点及规律总结
高考地理题知识点总结
高考地理题知识点总结高考地理题作为考生在理科类目中的一项重要科目,涉及到丰富的知识点和广泛的内容。
在备考过程中,对地理题的各个知识点进行全面而深入的了解,能够更好地应对考试中的各种问题。
在本文中,将对高考地理题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分析。
一、自然地理知识点1. 地球与地图: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了解地球的基本特征和形状是学好地理的前提。
同时,掌握地图的制作和使用方法也是必不可少的。
2. 大气环境与气候:学习大气环境与气候的变化规律,理解气候带和季风气候等概念,能够更好地分析和判断与气候相关的问题。
3. 水资源与水循环:水是生命的源泉,了解地球上的水循环规律、水资源分布和管理对于环保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4. 地球内部的构造与地壳变动:地球内部的构造和地壳的变动是地质灾害和地震的重要原因,学习这一知识点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地质灾害。
二、人文地理知识点1. 人口迁移与人口问题:人口迁移是人类历史中重要的社会现象之一,了解人口的迁移规律和人口问题对于分析人口统计数据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城市化与城市问题:城市化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学习城市化和城市问题能够更好地理解城市规划和城市管理的意义。
3. 经济地理与资源利用:经济地理研究经济与地理之间的相互关系,了解资源的分布和利用对于经济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4. 旅游与文化:旅游是促进文化交流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了解旅游资源和旅游管理对于旅游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三、区域地理知识点1. 中国地理:了解中国的地理位置、边界、经济和环境状况等内容,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国的地理特点和区域发展。
2. 世界地理:了解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地理位置、边界、自然资源和人文特点等,可以更好地理解世界的发展和变化。
3. 区域差异与地区发展: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了解不同地区的差异和发展现状有助于深入理解和分析各地区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总结起来,高考地理题的知识点非常广泛且复杂,覆盖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等多个方面。
高考重点地理考点归纳整理
高考重点地理考点归纳整理高考地理重点知识归纳总结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归纳一(1)过度利用,生态环境脆弱: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长期积累的对自然的过度利用,形成了脆弱的生态环境。
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造成的破坏效应往往以各种灾害的形式表现出来。
(2)承受能力和抵御能力差:社会经济系统对自然灾害的承受能力和防御能力低下。
(3)人口和经济密集区和灾害多发区重合:人口和经济密度高度集中在灾害多发、易损的东部地区,这种地理分布的不平衡性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自然灾害的严重性。
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归纳二1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过程:天圆地方说、地圆说、地心说、日心说、大爆炸宇宙学说。
2宇宙的基本特点:由各种形态的物质构成,在不断运动和发展变化。
3天体的分类: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星际物质。
4天体系统的成因:天体之间因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5天体系统的级别: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总星系。
6日地平均距离:1.496亿千米。
7太阳系八大行星的位置:水金地火(小)、木土天海。
8八大行星按结构特征分类: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远日行星(天海)。
9地球上生物出现和进化的原因:光照条件、稳定的宇宙环境、适宜的大气温度、液态水。
10太阳的主要成分:氢和氦11太阳辐射能量的核聚变反应12太阳辐射对地球和人类的影响:维持地表温度,水循环、大气运动等的动力,人类的主要能源。
13太阳活动:黑子(标志)、耀斑(最激烈)。
14我国太阳能的分布:青藏高原()、四川盆地(最低)。
15太阳外部结构及其相应的太阳活动:光球(黑子)、色球(耀斑)、日冕(太阳风)。
16太阳黑子的变化周期:11年。
17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①影响气候②影响短波通讯③产生磁暴现象18月相:新月、蛾眉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残月19月相变化规律:上上西西(上弦月),下下东东(下弦月)20星期的由来:朔望两弦四相。
21空间探索阶段的开始:1957年10月,原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必考点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必考点一、地球与地图1. 地球的形状与运动: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公转产生四季更替和昼夜长短变化。
2. 地图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与注记。
比例尺表示地图上的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值,方向通常以北为基准,图例是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注记是对地理事物的说明。
3. 地图分类: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
自然地图包括地形图、气候图等,社会经济地图包括工业图、农业图、商业图等。
二、自然地理1. 大气与气候:- 大气层的组成与分布,对流层、平流层的特点。
- 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沙漠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等,以及它们的分布和特征。
- 气候变化的影响因素,如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地表特征等。
2. 水文循环与洋流:- 水文循环的过程:蒸发、凝结、降水、径流。
- 洋流的形成原因、分布和对气候的影响。
3. 地貌:- 内力作用:地壳运动、火山、地震等。
- 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沉积、冰川作用等。
- 地貌类型:山脉、平原、高原、盆地等的形成和特征。
4. 土壤类型与分布:- 土壤的形成过程和影响因素。
- 主要土壤类型:砖红壤、棕壤、黑土等的特点和分布。
三、人文地理1. 人口与城市化:- 人口分布的规律和影响因素。
- 城市化的过程、特点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2. 农业地理:- 农业的分类: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等。
- 农业布局的因素:气候、土壤、市场等。
3. 工业地理:- 工业的类型和分布。
- 工业区位因素:原料、能源、市场、交通等。
4. 交通运输:- 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和适用性。
- 交通运输网络的布局和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四、地理信息技术1. 遥感技术:- 遥感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 遥感图像的解译。
2. 地理信息系统(GIS):- GIS的基本概念和功能。
- GIS在城市规划、环境管理等方面的应用。
3. 全球定位系统(GPS):- GPS的工作原理。
- GPS在导航、测绘等领域的应用。
高考地理各大知识点总结
高考地理各大知识点总结地理作为一门综合性科目,是高中学生必修的一门学科。
而高考地理知识点的掌握对于高中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在高考中,地理试题占比较高,而且知识点众多且复杂。
下面将对高考地理各大知识点进行总结和梳理,以帮助考生系统地掌握考点。
一、自然地理1. 地球与地球运动: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地球的倾斜和地轴的偏转等。
2. 气候与气象:气温、大气压力、降水和风等气象要素,全球气候类型和气候分布规律。
3. 水文与水资源:地表水、地下水和冰川水等水资源,水循环和水资源利用。
4. 土壤与土地资源:土壤的形成、特性和类型,土地利用和保护。
5. 生态与环境: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
二、人文地理1. 人口与城市:人口数量和分布,城市化进程和城市发展规律。
2. 农业与农村:农业生产方式、农业区位和农业经济发展。
3. 工业与工业区:工业化进程、工业区位和工业发展。
4. 交通与运输:交通方式、交通网络和交通发展。
5. 区域与区域发展:区域开发、区域规划和区域差异。
三、地理实践1. 实地考察:地理实地考察中常见的题型和方法,如填写实地观测表、绘制实地示意图等。
2. 地图阅读:地图的基本要素、图例的解读和地图的利用,地图符号和比例尺等。
3. GIS与RS: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的应用,如利用遥感影像解读地理场景。
4. 地域研究:对特定地域进行分析,了解其地理特点、经济特点和文化特点。
以上是高考地理各大知识点的总结和梳理。
在备考过程中,考生可根据这些知识点进行系统性的学习和复习。
考生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来巩固知识点,如整理笔记、做题、模拟测试等。
同时,考生还可以通过参加地理竞赛、参观地理展览等方式来提高对地理知识的兴趣和应用能力。
总之,准备高考地理要做到系统性和全面性。
通过对各大知识点的总结和梳理,考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的内涵和联系,从而在考试中获得优异的成绩。
希望每位考生都能在高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祝愿大家都能取得好成绩,实现自己的梦想!。
高考地理必考的知识点总结
高考地理必考的知识点总结高考地理是高考文科里的一科,对考生的综合素质、理解能力、分析能力、综合解题能力、时间控制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
同时,也是考查考生对地理学科基本概念、地区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基本解题能力的考试。
下面就是为大家总结的高考地理必考的知识点。
一、基本地理概念1.自然地理学:自然地理学研究地球表层的地球形状与地球空间分布、地球固体物质组成与内部结构、地球水体和大气的构成、地表的动力变化、地球生物资源与生态环境。
2.人文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研究人类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以及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
主要内容有人口、城市、交通、农业、工业、商业、旅游等。
3.地球:地球是太阳系中的第三颗行星,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
地球是一个系统,由地壳、大气、水体和生物组成。
4.地理空间:地理空间是地球表层物质和现象分布的总体,是地表自然现象、人文现象和经济现象空间分布的总和。
5.地理位置:地理位置是指一个地理实体在地理空间中的相对位置和绝对位置,可以通过地理经纬度来确定。
6.自然环境:自然环境是指地球上各种自然现象和自然要素相互关系而成的总体。
包括大气、水体和地壳等。
7.人文环境:人文环境是人类在地理空间中创造的一种生存和发展的环境,是指人类在地球表面进行各种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所建立的环境。
8.经济环境:经济环境是人类经济活动所必需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
9.生态环境:生态环境是指各种生物体在地球上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环境条件,包括陆地生态环境和水生生态环境。
10.地理自然规律:地理自然规律是指地理现象在地理空间中的普遍性、相对固定性和持续性。
二、地理的基本概念1.经度和纬度:地理经度是地球上东西方向的线,以0度经线(即本初子午线)为参照,向东走为正,向西走为负,最大为180度。
地理纬度是地球上南北方向的线,以赤道为参照,向北为正,向南为负,最大为90度。
2.地理尺度:地理尺度是指地理现象在地理空间中展现程度的一个指标,分为全球尺度、区域尺度和局部尺度。
高考地理必考知识点归纳
高考地理必考知识点归纳高考地理是考生们备考高考的一门重要科目,它占据着高考综合素质评价的一定比例。
而在地理知识中,有一些知识点是高考必考的。
这些知识点常常考查考生对地理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对地理原理的理解能力。
下面将对这些必考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1. 自然地理知识点1.1 地球及地球的运动:这是地理学习的基础,地球的自转、公转、倾斜与四季交替、时差等都是考生必须掌握的内容。
1.2 大气层:对大气层的分层及各层特点,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等内容也是必须要了解的重要知识点。
1.3 降水形式和分布规律:了解各种降水形式(雨、雪、冰雹等)的形成过程和分布规律,以及各地降水量的季节性和年际变动等规律。
1.4 气候带及主要气候类型:要了解各种气候带和主要气候类型的地理特征和分布规律,如热带雨林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等。
1.5 水文地理知识:包括河流、湖泊、湿地、冰川等地理要素的形成、类型特点以及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2. 人文地理知识点2.1 人口:地理学主要研究人口分布、人口数量和人口迁移等内容,了解人口的分布规律、人口密度、人口老龄化等重点知识点。
2.2 城市与城市化:掌握城市与乡村的区别,了解城市化进程和城市规模、结构、布局的特点。
2.3 经济地理知识:包括不同经济活动在空间上的分布规律,如农业地理、工业地理、商业地理等,了解各经济活动对地域发展的影响。
2.4 城市发展与区域发展:了解城市发展的模式和影响因素,以及城市与区域之间的相互关系,包括沿海与内陆的差异等。
3. 地球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知识点3.1 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了解地质灾害、气象灾害、水灾、火灾等自然灾害的类型和成因,以及相应的防灾减灾措施。
3.2 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了解环境污染的主要形式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措施。
3.3 旅游地理:了解旅游资源的类型和特点,以及旅游发展带来的经济、社会和环境影响等内容。
总之,高考地理必考的知识点包含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环境与发展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高考地理高考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考地理高考知识点归纳总结提要:地理是高考中的一门重要科目,它考察学生对地球自然与人文环境的综合掌握能力。
本文将对高考地理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为考生复习备考提供指导。
1. 自然地理知识点总结
1.1 地球与地球运动
- 地球的构造和地壳运动
- 地球的气候和气候变化
1.2 地理环境与资源
- 自然灾害及其防治
- 资源分布和可持续利用
1.3 人口与城市
- 人口问题与人口分布规律
- 城市发展与规划
2. 人文地理知识点总结
2.1 社会经济发展
- 新型经济增长方式与区域经济
- 人类发展与城市化
2.2 区域发展与划分
- 区域差异与区域发展战略
- 地理边界与划分
2.3 交通与通信
- 交通网络与交通发展
- 通信技术与信息化进程
3. 归纳总结技巧
- 了解考纲和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
- 制作知识点概念图,加深记忆与理解
- 多做地理实际题目,提高应用能力
- 订立科学复习计划,分阶段有序复习
结语:高考地理知识点的归纳总结是考生复习备考的重要内容,本文对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知识点进行了梳理,希望考生能够根据此总结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取得优异的成绩。
2024年高考地理知识点
2024年高考地理知识点一、自然地理部分。
1. 地球的宇宙环境。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太阳系八大行星的顺序(水、金、地、火、木、土、天王、海王),地球的普通性(在太阳系中,与其他行星相比,质量、体积等方面的相似性)和特殊性(存在生命的条件:适宜的温度、液态水、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核聚变反应)及其对地球的影响(为地球提供光热资源、维持地表温度、是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命活动的主要动力等);太阳活动(黑子、耀斑等)及其对地球的影响(干扰地球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扰乱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在两极地区产生极光等)。
2. 地球的圈层结构。
- 地球的内部圈层:地壳、地幔、地核的划分依据(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各圈层的特点。
例如地壳是由岩石组成的坚硬外壳,厚度不均;地幔上部存在软流层,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等。
- 地球的外部圈层: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的组成和特点。
大气圈的垂直分层(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对流层的特点(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对流运动显著、天气现象复杂多变),平流层的特点(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以平流运动为主、适合飞机飞行等)。
3. 大气的受热过程。
- 大气的受热过程:太阳辐射到达地面的过程中,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吸收、反射、散射),地面辐射是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大气逆辐射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例如,云层越厚,大气逆辐射越强,对地面的保温作用越明显。
- 热力环流: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由于地面冷热不均引起空气垂直运动,进而导致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产生空气的水平运动),常见的热力环流形式(城市风、海陆风、山谷风)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4. 大气运动。
- 气压带和风带:三圈环流的形成(假设地球表面均匀,高低纬之间的受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和风带(信风带、西风带、极地东风带)的分布、成因和季节移动规律。
高考地理必考知识点归纳总结(精选3篇).doc
高考地理必考知识点归纳总结(精选3篇)高考地理必考知识点归纳总结(篇1)1、以书本为“本”,紧扣教材对主干知识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加强地理规律与区位原理的归纳。
应掌握的主要原理和规律是:五大地理规律:即地球运动规律、大气运动规律、地壳运动规律、水体运动规律、自然带的地域分异规律。
四大区位理论:即农业、工业、城市、交通区位理论。
2、通过读图训练,加强区域定位:读图能力的高低,是地理考试成败的关键。
所以考生要学会运用经纬度、海陆轮廓形态、地形、河流分布及政区边界等方法进行区域定位。
特别要对考纲要求的世界地理的主要国家,以及中国主要区域重点复习。
把高中系统地理和初中区域地理有机结合起来。
建议同学们在复习时,要手不离图,最好把地理分布、地理规律都落实到地图上。
3、精选习题,加强模拟训练:考前做一定数量的习题,但要防止“题海”战术。
教师应该精选资料,让学生在解题中了解考试命题的原则及思路,掌握各类题目的基本特征及解答规律。
4、关注时事热点:农业、能源、交通、金融与贸易等焦点问题。
这些都会成为地理命题的背景材料而应该加以重视。
高考地理必考知识点归纳总结(篇2)——自然地理部分第一单元地球、地图专题1.经度的递变:向东度数增大为东经度,向西度数增大为西经度。
2.纬度的递变:向北度数增大为北纬度,向南度数增大为南纬度。
3.纬线的形状和长度:互相平行的圆,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圈,由此往两极逐渐缩短。
4.经线的形状和长度:所有经线都是交于南北极点的半圆,长度都相等。
5.东西经的判断:沿着自转方向增大的是东经,减小的是西经。
6.南北纬的判断:度数向北增大为北纬,向南增大为南纬。
7.东西半球的划分:20°W往东至160°E为东半球,20°W往西至160°E为西半球。
8.东西方向的判断:劣弧定律(例如东经80°在东经1°的东面,在西经170°的西面)9.比例尺大小与图示范围:相同图幅,比例尺愈大,表示的范围愈小;比例尺愈小,表示的范围愈大。
高考地理考前必背自然地理核心考点
高考地理考前必背自然地理核心考点#01等值线的判读注:①走势包括整体的走势,也包括局部的走势,例如局部的弯曲。
②特殊是指:“大于大的,小于小的”(表格简称大、小)#02地理事物空间分布及变化的描述1.点状地理事物:如城市的空间分布、矿产资源的分布等(1)分布的描述点状地理事物一般比例尺较小。
描述时应从大范围考虑:点的大小代表的含义,反映的地理原理。
【描述角度】点的疏密,沿什么线(面)密集,沿什么线(面)稀疏;点组成的形状反映疏密规律。
(2)变化的描述要关注点的数量变化,位置是否变动以及变动的方向,有时还要关注点的规模大小是否己改变。
【描述角度】 数量变化、位置变化、等级(大小)变化等2. 线状地理事物:如年等降水量线、等温线、河流、交通线、山脉等(1)分布的描述读图时注意事物的起止点、事物沿途的变化和事物的走向;注重同一空间不同地理知识之间的联系,认识不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地理事物空间位置和相互影响的结构体系。
(2)变化的描述线状地理事物发展变化大多可以几类,常见的是某一地理要素随时间或距离的变化而发展变化。
【描述角度】 线状地理事物发展变化的描述角度:趋势、分段(阶段)、变化快慢(速度)。
3.面状地理事物:一般表示地形区、物(1)分布的描述规律判读类型举例等高线(地貌)等压线(大气)等潜水位线数值知类型地形类型、地形部位高低压中心,脊、槽知海拔高低走势知分布地势走向、山谷和山脊高压流向低压知水流方向疏密知变化程度坡度陡缓风力大小水流快慢闭合知特殊大:山丘;小:洼地大大:地势低洼,地下水出露或大水漫灌小:过度抽取地下水面状分布相对而言其比例尺较大,在描述中,应说明该地理事物的分布范围、分布特点、或该地理事物的分布方位,对其面积大小、形状加以注意。
(2)变化的描述面状地理事物不是一成不变的,会随着时间和距离的变化,而发展变化;对于这类描述,要关注面积大小的变化,变化的方向以及变化的速度。
【描述角度】 面积大小的变化(集中、碎片化);变化方向,变化速度。
高考地理知识点汇总
高考地理知识点汇总1、地球运动规律(1)注意从绕转中心、方向、周期、速度和地理意义等方面比较自转与公转的差异,侧重理解太阳日与恒星日的差异、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等难点内容。
(2)地轴北端指向北极星附近,因此能看到北极星的地点必定在北半球,且看北极星的仰角等于当地纬度。
(3)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虽然从南、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的时针方向不同,但都是自西向东。
(4)注意地球公转轨道上近日点(1月初)与冬至日(12月22日)、远日点(7月初)与夏至日(6月22 日)的区别。
2、正午太阳高度(5)注意区别正午太阳高度和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是特殊时刻(地方时为12时)的太阳高度。
太阳高度与物影长度的关系:太阳高度越大,物影越短;反之,物影越长。
(6)任意一天,与太阳直射点纬度差相等点的正午太阳高度相等;正午太阳高度数值相同的两条纬线关于直射点所在纬线对称。
(7)注意极昼区极点的太阳高度的日变化特征:太阳高度无日变化,其数值等于当日太阳直射点纬度。
(8)判读光照图和统计图时,要注意利用图中的各种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如光照图中的晨线和昏线、太阳直射的纬线、昼半球和夜半球的中央经线,统计图中的横坐标名称和纵坐标名称、数值的正负、线条的升降等。
3、时间计算(9)一般而言,凡涉及到日出时刻、日落时刻、正午时刻、昼长、夜长等则为地方时的计算;凡没有特别说明的都为计算区时。
(10)北京所在的时区(东八区)、伦敦所在的时区(零时区或中时区)要当常数记忆。
(11)北京时间是我国全国通用的时间标准。
北京时间=东八区的区时=120°E的地方时,所以北京时间不等于北京(116°E)的地方时。
(12)地方时计算中的时间早晚要和日常生活中所说的时间早晚区分开。
日常生活中的时间早晚往往是针对同一地点来说的,因而时刻数值越小时间越早;而地方时计算中的时间早晚是针对不同的地点来说的,一般来说是根据同一纬线上看到日出的早晚来区分的,因而时刻数值越大地方时越早。
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与归纳
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与归纳地理,作为高考科目之一,是考察学生对地理学科知识的理解、应用和综合能力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备考过程中,掌握并熟练运用地理知识点是非常关键的。
本文将对高考地理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归纳,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备战高考。
一、自然地理知识点1. 大地构造与板块运动自然地理的基础是大地构造与板块运动理论。
地球的大地构造包括地球的内部结构、板块构造和地壳演化等。
重点包括地壳构造理论、板块运动理论等。
2. 地球自转与地球公转了解地球自转与地球公转的基本概念和运动规律是学习地理的基础。
地球自转引发了日照变化、昼夜交替等现象,地球公转导致了季节变化等。
3. 气候与气象气候与气象是地理学中的重要内容。
掌握气象要素的观测方法,了解气候因素的相互关系,熟悉各种气候类型和气候区划,理解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与影响。
4. 水文地理了解水文地理的基本概念和水文循环过程,熟悉各类型水体的特征和地理分布,掌握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等知识点。
5. 生物地理生物地理主要是研究生物在空间上的分布规律和地理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掌握生物地理的常用概念、地理分布和地理环境对生物的制约与影响等。
二、人文地理知识点1. 人口与城市了解人口与城市的基本概念,熟悉人口数量、质量和分布的地理特征,掌握城市规模、结构和功能的地理特征,理解人口与城市问题的产生和解决等。
2. 农业地理农业地理主要是研究农业发展与农业资源的利用。
掌握农业区位和农业区划,了解农业资源类型和分布,熟悉农业发展模式和农业现代化等。
3. 工业地理工业地理主要是研究工业的地理分布和工业地理环境。
理解工业分布规律,掌握工业分类和区位选择的原则,了解工业区划和产业转移等。
4. 交通与通信了解交通与通信的基本概念和地理条件,熟悉交通运输方式和通信方式的特点,掌握交通与通信对地区发展的影响和作用等。
5. 区域可持续发展了解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概念和内涵,熟悉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背景和原则,理解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特点和实现路径等。
高考地理必考点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考地理必考点知识点归纳总结地理作为高考科目之一,是考生必须认真复习和准备的科目之一。
在地理考试中,有一些必考点是考生们需要着重掌握的。
本文将对高考地理必考点进行归纳总结,并提供相关知识的概述和重点内容。
一、自然地理1. 地球与地图地球的形状、大小和内部结构是地理学的基础,地图是地理学研究的工具。
地球的几何形状和地图投影是地理必考的重点内容。
2. 气候与气象气候和气象是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其中包括气候系统、气候类型、气候要素等。
重点学习气候带、降水分布规律、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等内容。
3. 水文地理水文地理包括河流、湖泊、地下水等水文要素及其相关内容。
重点学习河流的形成、特征和分类,湖泊的形成和分布规律,地下水的循环和开发利用等内容。
4. 自然灾害与防治自然灾害是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包括地震、火山喷发、洪涝、干旱等。
重点学习自然灾害的成因、预测和防治对策等。
二、人文地理1. 人口与城市人口与城市是人文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包括人口分布、人口结构、人口增长等。
重点学习人口迁移、城市化进程和城市发展规律等。
2. 农业与工业农业与工业是地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包括农业生产、农业区划和工业发展。
重点学习农业类型、农业现代化和工业化的影响等内容。
3. 区域可持续发展区域可持续发展是地理学研究的新兴领域,包括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等。
重点学习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方法和可行性等内容。
4. 城市与乡村发展城市与乡村发展是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包括城市化进程、城市规划和乡村振兴等。
重点学习城市化的影响、城市规划的理念和乡村振兴的策略等。
以上内容仅为高考地理必考点的归纳总结,详细内容还需参考教材和习题集。
考生在复习过程中应注重对知识点的掌握和理解,通过刷题巩固所学内容,提高应试能力。
祝愿所有参加高考的考生取得优异的成绩!。
地理核心知识规律总结提纲(高考地理复习冲刺)
地理核心知识规律反馈提纲一、自然地理部分Ⅰ、描述部分(有什么)1、如何描述自然地理特征:从地形、气候、植被、水文和土壤等方面入手。
例:简述井岗山旅游区的自然地理特征?答:低山丘陵;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小河流众多水资源丰富;土壤类型以红壤为主。
2、如何描述某地的地理位置特点:从半球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交通位置、相对位置、特色位置等。
例:描述上海市的地理位置特点:位于北半球,东半球(可不要);我国东部沿海,东临东海;地处长江入海口,我国东部沿海的中心位置,和南北方各港口城市遥相呼应,交通便利。
3、如何描述某地区的地形特征:从地形组成、地势及起伏状况;主要地形区分布;地形类型(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三个大方面分析。
例:描述我国横断山区的地形特征:山高谷深,山河相间,南北纵列分布,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喀斯特地貌发育。
4、对气候特征的描述:从气温和降水两方面入手。
例:描述旧金山的气候特征: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暖湿润。
5、描述天气及天气变化:从温度、湿度、风力和风向,阴晴,气压等。
6、描述降水特征: 从年降水量、降水季节变化、雨季长短等。
7、如何对河流特征进行描述:河流的水文特征:包括水量大小、水位季节变化、大小汛期长短、含沙量大小、有无结冰期、有无凌汛现象、水能。
等高线密集的河谷,河流流速大,水能丰富;水系特征:河流长度、流向、流域面积、支流数量和形态、河网密度、落差和峡谷的分布。
山地形成放射状水系,盆地形成向心状水系,山脊成为水系分水岭。
(1)水位的变化: 大或小,有无汛期和枯水期的变化。
(2)水量的大小:以上与该流域的气候有关。
(3)含沙量:大小与流域内的植被覆盖率有关。
(4)结冰期:长短与气温有关(最冷月均温小于零摄氏度,河流结冰)(5)水能大小:与河流的落差大小和水量大小有关。
例:描述松花江的水文特征并分析成因。
答:松花江纬度位置高、冬季长气温低、结冰期长;春季积雪融水补给,而出现春汛,受季风影响有两个月的夏汛期,流经地区林木茂盛,含沙量小,由于补给水较充足,汇入支流较多,水量较丰富。
高考地理必考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考地理必考知识点总结归纳一、地球与地理坐标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的自转和地球的公转
经度和纬度的定义和作用
标准时间和国际日期变更线
二、地球的大气圈和气候
大气圈的组成和结构
大气环流系统和风力带
气候因素和气候类型
气候变化与全球气候问题
三、地球的水圈
水圈的组成和分布
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及其利用
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保护
全球水资源问题与解决措施
四、地球的岩石圈和地貌
岩石圈的组成和类型
板块构造学说和地壳运动
地球的地震、火山和地壳变动各种地貌类型及其形成原因五、地球上的人口与城市
人口数量、分布和变化
城市发展的影响和规律
城市化的机会与挑战
可持续发展与城市规划
六、地球资源与环境保护
自然资源的类型和特点
资源开发的利弊和可持续利用环境问题的产生和影响
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
七、地理信息系统和地理应用地理信息系统的定义和构成地理信息系统的功能和应用
地理技术在城市规划和农业发展中的应用
地理技术在环境保护和灾害管理中的应用
八、地理学科与综合能力
地理学科的基本特点和研究方法
地理学科的发展与价值
地理知识与社会生活的关系
地理学科对人的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要求
结语
通过对高考地理必考知识点的总结归纳,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地球及其各个方面的特点和规律,同时也能够更好地应对地理学科在高考中的考查。
地理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不仅仅是为了应对高考,更是为了提升我们的综合能力和对世界的认知。
希望同学们能够善于总结归纳,掌握地理知识,做好备考准备,取得优异成绩。
归纳总结高考地理重点知识点
归纳总结高考地理重点知识点一、地球与地图1.1 地球形状、运动和时间•地球形状:扁球体•地球运动:自转、公转•地球时间:时区、夏令时1.2 地图投影•地图投影类型:圆柱投影、圆锥投影、球面投影•地图投影特点:变形、方向的表示1.3 地理坐标系•经纬度:经线、纬线•坐标转换:坐标系之间的转换二、自然地理2.1 气候•气候类型:热带、温带、寒带•气候因素:纬度、海陆分布、地形2.2 天气•天气系统:高压、低压、气旋、反气旋•天气现象:云、雨、风、霜、雪2.3 地形•地形类型: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地形对气候、水文、植被的影响2.4 水文•水体类型:河流、湖泊、地下水•水文循环:蒸发、降水、径流2.5 植被•植被类型:草原、荒漠、森林•植被分布规律:纬度、海拔、气候三、人文地理3.1 人口•人口增长:自然增长率、人口迁移•人口分布:纬度、海陆、地形3.2 城市•城市化:城市化进程、城市化水平•城市区位:自然、经济、社会3.3 农业•农业区位:自然、社会、经济•农业类型:种植业、畜牧业、混合农业3.4 工业•工业区位:原料、市场、劳动力、交通•工业类型:重工业、轻工业、高新技术产业3.5 交通•交通方式:铁路、公路、航空、水运•交通布局:城市交通、区域交通3.6 商业•商业布局:城市商业、区域商业•商业活动:零售、批发、电子商务四、区域地理4.1 区域特征•地理位置:经纬度、海陆位置•自然特征:气候、地形、水文、植被、土壤4.2 区域差异•地理差异:自然、人文•区域联系:交通、经济、文化4.3 区域发展•发展阶段:传统农业、工业化、服务业•发展战略:资源优势、产业升级、环境保护五、地理信息技术5.1 遥感•遥感技术:卫星遥感、航空遥感•遥感应用:资源调查、环境监测、农业5.2 地理信息系统•GIS功能:数据管理、空间分析、地图制作•GIS应用:城市规划、交通管理、环境保护5.3 全球定位系统•GPS功能:定位、导航、测速•GPS应用:交通、军事、测绘上面所述就是高考地理的重点知识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归点
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归点地理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对于高中地理的学习来说,地理知识点繁多且广泛。
为了帮助同学们有效地备考,下面将对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梳理。
一、自然地理知识点1.地球与地球静止的原因:地球自转与地球公转。
2.地球的形状与尺度:地球是近乎扁球体,赤道略大于两极。
3.地球不同自然景观的特点与分布规律:包括高山、平原、河流等,要理解其形成的原因与分布规律。
4.气候带的划分原则与特点:主要根据纬度、海陆分布以及地形而进行划分,不同气候带有不同的特点。
5.地球表层影响地理环境的因素:包括地貌、水文、生物、土壤等因素对地理环境影响的机制和特点。
6.全球性地理环境问题:包括全球变暖、气候变化、海洋污染等,要了解其原因和对应的应对措施。
二、人文地理知识点1.人口与城市:包括人口分布、人口迁移、城市化等,要对人口与城市发展的规律进行了解。
2.经济地理:要了解不同地区的经济特点与产业布局,包括工业、农业、服务业等。
3.交通与运输:要了解不同交通方式的特点、优缺点以及地理条件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4.资源与环境:要对不同资源的分布特点与利用状况进行了解,同时要关注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5.文化地理:要了解不同地区的文化特点与传统习俗,对于地理条件对文化的影响也要有所了解。
三、地理技巧与方法1.图件解读与制作:要能够准确解读地图、图表、图片等,并具备制作地图、图表的能力。
2.地图测量与定位:要掌握地图测量的方法和技巧,并能够进行地理位置的确定。
3.地理名词解释与使用:要具备解释与运用地理名词的能力,灵活运用地理名词进行描述和解答。
4.地理实地调查与实验:要有实地调查和实验的经验,能够利用实地观察和实验数据进行地理问题的分析与解答。
这些归纳的知识点只是高考地理中的一部分,通过系统地学习以上内容,考生们可以更全面地掌握高考地理的知识点。
同时,在备考过程中应注重实践和练习,多做练习题,提高解题能力。
并且,要养成整理、总结的习惯,将学过的地理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技巧。
高考地理必考总结知识点
高考地理必考总结知识点地理是高考科目中的一门重要学科,考生在备考期间需要掌握一定的地理知识点。
下面将对高考地理必考的知识点进行总结,以帮助考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1. 自然地理知识点1.1 地球与地理网格- 地球的形状与尺度:地球近似为椭球体,分为两极、赤道和中纬度区。
- 经纬度系统:经度是东西方向上的线,纬度是南北方向上的线;经纬度测量地球表面的位置。
1.2 大气环流与气候- 大气的组成与结构:主要由氮气、氧气、水蒸气等组成;分为对流层、平流层等。
- 气候与季风:气候是指长期气象要素的统计特征,地球上形成的不同气候与季风有关。
1.3 水资源与水循环- 水资源与分布:地球上的淡水资源较少,其分布受到气候和地形的影响。
- 水循环与水的变化:水循环是指地球上水在不同水体之间的循环过程,包括蒸发、降水等。
1.4 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环境保护- 生物多样性与分布:不同地区的生物种类和数量各不相同,生物多样性对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至关重要。
- 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保护生物多样性、控制污染和合理利用资源等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2. 人文地理知识点2.1 人口与城市化- 人口数量与分布:人口数量和分布受到经济、社会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同地区的人口数量和分布差异很大。
- 城市化与城市系统:城市化是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过程,城市系统是指各个城市之间的相互联系。
2.2 农业与工业- 农业类型与区域差异:不同地区的农业发展受到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制约,其农业类型和区域差异较大。
- 工业类型与布局: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工业类型各不相同,工业布局对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
2.3 交通与通信- 交通网络与发展:交通发展促进了区域的联系和经济的繁荣,不同地域的交通网络发展水平不同。
- 通信技术与信息社会:通信技术的发展使信息传递更加迅速和便捷,社会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
2.4 区域合作与全球化- 区域合作组织与合作模式:为应对全球化挑战,各个国家和地区通过组建区域合作组织实现互利共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年高考地理核心考点及规律总结一、前提:熟悉区域地理,掌握双基和主干知识。
二、基础:明确高考地理常见简答题的答题思路。
三、关键:熟悉近几年地理考题常见的答题模式。
原因(自然、人为);条件(有利、不利);影响(正面、负面);评价(积极、消极);区位(自然、社会、经济);效益(经济、社会、环境生态);措施(生物、工程、技术);要素(总量、结构)。
具体答题模式总结如下——☆如何描述地形特征:1.地形类型(平原、山地、丘陵、高原、盆地等)2.地势起伏状况3.(多种地形条件下)主要地形分布4.(剖面图中)重要地形剖面特征5.特殊地貌(如冰川地貌、喀斯特地貌、风积或风蚀地貌等)【注】前3点是常答点☆如何描述气候特征:1气温(热量):空间分布,季节变化,年、日较差,积温2.降水:空间分布,季节变化3水热组合状况(如“雨热同期”“冬季寒冷干燥”等)4光照:强弱,多少5.风:风力大小,空间分布【注】前3点是常答点☆影响气温的因素:1.纬度(决定因素):影响太阳高度、昼长、太阳辐射量、气温日较差,年较差(低纬度地区气温日、年较差小于高纬度地区)2.地形(高度、地势):阴坡、阳坡,不同海拔高度的山地、平原、谷地、盆地(如:谷地盆地地形热量不易散失,高大地形对冬季风阻挡,同纬度山地比平原日较差、年较差小等)3.海陆位置:海洋性强弱引起气温年较差变化4.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5.天气状况(云雨多的地方气温日、年较差小于云雨少的地方)6.下垫面:地面反射率(冰雪反射率大,气温低);绿地气温日、年较差小于裸地7.人类活动:热岛效应、温室效应等【注】前4点是常答点☆影响降水的因素:1.气候: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季风)2.地形:迎风坡、背风坡3.地势(海拔高度):降水在一定高度达最大值4.海陆位置(距海远近)5.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6.下垫面:湖泊、河流、植被覆盖状况7.人类活动:改变下垫面影响降水【注】1、2、4、5点是常答点☆影响太阳辐射(光照)的因素:1.纬度(决定正午太阳高度、昼长)2.海拔高度(海拔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我国青藏高原>3.天气状况(晴天多,太阳辐射丰富)4.空气密度☆描述河流的水文特征:1.流量:大小、季节变化、有无断流(取决于气候特征、河流补给、流域面积大小)2.含沙量:取决于流域的植被状况、土壤特性、降水集中程度3.结冰期:有无、长短。
凌汛:前提:①有结冰期;②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4.水位:高低、变化特征取决于河流补给类型、水利工程、湖泊调蓄作用)即汛、枯变化。
5.水能:与地形(河流落差大小,流速快慢)、气候(降水量的多少,径流量的大小,蒸发量的大小)有关☆描述河流的水系特征:1.流程(长度)2.流向3.流域面积大小4.落差大小(水能)5.河道曲直情况6.支流多少7.河流支流排列形状(扇形如海河、树枝状如长江、向心状如刚果河等)☆影响雪线高低的因素-气候:1.降水:当地气候特征情况;迎风坡降水多,雪线低2.气温:阳坡雪线高于阴坡;不同纬度的温度变化、0℃等温线海拔的高低☆影响山地垂直带谱的因素:1.纬度:山地所处的纬度越高,带谱越简单2.海拔:山地的海拔越高,相对高度愈大,带谱可能越复杂3.热量(即阳坡、阴坡):影响同一带谱的海拔高度(一般阳坡较高)☆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自然因素」1.地形:a.主要分布于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有利于交通联系,节约建设投资,人口集中;b.热带地区城市分布在高原上:气候较凉爽;c.山区城市分布在河谷、开阔的低地。
2.气候:中低纬地区温暖,沿海地区湿润3.河流:供水、运输功能4.资源条件「社会经济因素」1.交通条件(如株洲)2.政治因素:古都、新都、省会3.军事因素4.宗教因素(拉萨、耶路撒冷)5.科技因素(日本筑波)6.旅游因素☆商业中心、商业网点形成的区位因素:1.便利的交通条件:设立原则——交通最优<环路或市区边缘,公路沿线>2.较强的商品生产能力、稳定的商品来源3.广阔的市场或经济腹地:设立原则——市场最优☆交通运输线路的选线原则:「自然方面」1.地形:a.平坦:对选择限制少;b.起伏大:若需开山、筑洞、架桥,工程难度大,若沿等高线延伸,延长里程;c.河流湍急:不利航运2.地质:a.喀斯特地貌:防塌陷、渗漏;b.地质不稳定:加固地基、避开断层3.气候:a.公路、铁路:防暴雨、洪涝、冻土、泥石流;b.水运、航空:防大雾、大风4.土地:少占耕地,尤其是良田「社会经济方面」1.人口:尽量多地通过居民点、铁路车站、码头等,使更多人受益。
<适用于:地方公路>2.里程和运营时间:尽量修筑桥梁、隧道,缩短里程,以节省运营时间;适当照顾沿线重要经济点。
<适用于:国道>3.环境要求:尽量远离重要文物古迹、注意生态环境保护☆交通线路修筑的积极意义:1.完善了当地的交通网络,使交通便利通达2.加快了物资流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3.政治:巩固国防、保持稳定、促进区域繁荣☆隧道的选址条件:1.要选择在背斜处: a.背斜岩层向上拱起,地下水向两侧渗流,不容易发生渗漏问题;b.背斜为穹形构造,不易塌方。
2.避开断层☆汽车站选址的区位条件:1.路况:周围道路宽阔2.与市内外交通联系3.工程量大小☆航空港选址的区位条件:「自然条件」1.地形:有平坦开阔、坡度适当的地形,以保证排水;2.地质:有良好的地质条件;3.气候:少云雾。
「社会经济条件」1.交通条件:与市内有便利的交通联系;2.经济:建在经济发达的地区。
☆港口建设的区位条件:「自然条件(决定港口位置)」1.水域条件(含航行条件、停泊条件):港阔水深(等深线密集,有利于停泊靠岸避风)2.筑港条件:陆地地质稳定、地形平坦、坡度适当(有利于安排建筑用地、港口设备) 「社会经济条件(影响港口兴衰)」1.经济腹地条件:对外联系沟通是否密切通畅、经济腹地是否广阔、经济是否发达2.城市依托:交通便利;为港口提供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3.政策条件:对外开放地区建成自由贸易港☆评价河流的航运价值:「自然条件」1.地形:平坦,流经平原,水流平缓2.气候:降水丰富均匀,河流流量大,季节变化小, 冰期短3.河道:宽阔平直,水深「社会经济条件」流域内人口多,经济发达,联系密集,运输量大☆工业区位因素分析:1.地理位置2.资源因素:原料、燃料3.农业因素4.交通因素(包括交通便捷程度和信息网络的通达度):便于物资、人员、信息交流5.市场因素6.科技因素7.劳动力因素:劳动力价格、素质8.历史因素9.政策因素:国家、地区政策扶持10*.军事因素:国防安全需要11*.个人因素:个人偏好情感 <归国华侨投资办厂>☆工业区经济综合整治措施:1.调整工业布局,发展新兴工业及第三产业,改造传统产业,保证各业平衡发展,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2.因地制宜,合理开发各类资源3.消除污染,整治美化环境;搞好区域规划,加强生态建设4.发展交通,完善交通网络5.发展科技,提高生产水平,繁荣经济☆农业区位因素分析:「自然因素」1.土地:地形、土壤2.气候:光照、热量、降水、日温差3.水源(灌溉)「社会经济因素」1.市场2.交通3.国家政策4.劳动力5.科技:农产品保鲜、冷藏等技术的发展6.工业基础☆河流的治理原则、措施:上游:调洪※治理原则中游:分洪、蓄洪下游:泄洪、束水(筑坝)上游:修水库、植树造林※治理措施中游:修水库,修建分洪、蓄洪工程下游:加固大堤,清淤疏浚河道,开挖河道☆河流洪涝灾害的成因:「自然原因」1.水系特征: a.流域广,支流多; b.含沙量大;c.平原河道弯曲,水流缓慢,水流不畅。
2.水文特征: a.流经湿润地区,降水丰沛; b.干流汛期长,水量大。
3.气候特征(降水集中,多暴雨;或异常增温导致大面积积雪融化等。
)「人为原因」1.植被破坏:a.过度砍伐,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造成流域涵养水源、调节径流、削峰补枯能力降低;b.泥沙入江、淤积抬高河床,使河道的泄洪能力降低。
2.围湖造田:泥沙淤积导致湖泊萎缩,湖泊调蓄洪峰能力下降。
☆影响水库坝址选择因素:1.地形条件:.坝址在河流、峡谷处或盆地、洼地的出口(口袋形区域有利于建坝:工程量小,造价低,库区容量大)2.地质条件:稳定,避开喀斯特地貌、断层3.气候水文水系条件:保证水量充足4.库区情况:移民数量,占地搬迁情况,耕地数量,环境状况等☆水库的作用:1.调节气候,改善生态环境2.有利于发展水产养殖业3.有利于发展旅游业4.具有防洪作用5.具有发电价值6.具有灌溉功能7.提高航运价值☆某地区缺水原因的分析与解决措施:※原因「自然原因」1.气候:降水较少或不充沛、蒸发量大、季节分配不均2.河流:地表径流量较少「人为原因」1.用水量大: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2.利用不合理:利用率低、污染浪费严重※解决措施1.开源:跨流域调水、修建水库、沿海地区的海水淡化,以提高供水能力2.节流:减少水污染、减少浪费、提高工农业水资源利用率、限制高耗能水工业发展、发展节水农业(如:喷灌滴灌)、制定法律法规,提高人们节水意识、实行水价调节☆盐场形成的区位条件:1.气候:气温高、降水少、多风、日照强:有利于蒸发2.地形:面积广阔的平坦海滩、淤泥质海岸3.海域条件:海水盐度高,少污染。
☆渔场形成的区位条件:1.地形:面积广阔的大陆架(阳光直射、光合作用强、饵料丰富)2.温带海域:气温变化大、海水上泛3.河口处: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4.洋流:(交汇流或上升流)海水上泛,带来海底营养盐类,饵料丰富☆卫星发射基地选址的区位条件:「自然条件」1.气象条件:需要天气晴朗2.纬度:地球自转的线速度3.地势:平坦开阔「人文条件」1.人口:单位面积人口密度低,地广人稀2.交通:交通便利3.军事:符合国防安全需要☆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方向:1.注重生态环境建设:加大绿化,有计划退耕还林还草,改善生态环境2.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3.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多种农村经济(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商品农业等),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农民收入四、提升:明确题中常见行为动词的答题要领。
简述---简单扼要地叙述,必须把握要点简析---简单分析,提出要点即可分析---对地理事物或现象予以剖析、分解,分析原因,分析局部事物在全局中的地位或作用等。
描述---对事物的总体特征予以概括性叙述。
说明---对地理原理、成因、规律进行说明。
评价---对地理环境、措施、对策、布局等进行实施可行性的评价,优势与不足。
对比---列表比较异、同、反、似的地理事物。
可以先后对比或并列对比;分析相同事物的差别,不同事物的联系等概括---对文字材料或图像内容予以概括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