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社会文化视角论积极人格的塑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社会文化视角论积极人格的塑造
积极人格是伴随积极心理学的出现而兴起的一个概念,文化影响积极人格。社会文化影响积极人格形成和发展的作用机制主要通过两个方面:宏观文化即集体主义和个体主义;微观文化即家庭、同伴和学校等。关于积极人格的塑造和发展仍是当前积极心理学领域需要深入研究和探讨的一个重要方向。
标签:积极人格;社会文化;塑造
一、积极人格的研究背景
积极心理学是近年来西方心理学界出现的一股新的研究思潮,是当代心理学一种新的研究取向。美国前心理学会主席seligman认为,积极心理学是研究人类积极情感体验、积极人格和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的一门科学,它强调对积极方面的研究,如主观幸福感、美德等,而不是把重心放在消极、障碍和病态心理方面〔1〕。
在对积极人格的探讨上,积极心理学主张人格研究不仅要研究问题人格和影响人格形成的消极因素,更要重点研究良好的人格以及人格形成的积极因素〔2〕。积极人格就是通过激发和强化个体的各种现实或潜在能力,使个体形成积极的信念和自我效能感。当个体的各种能力变成一种习惯性的工作方式,积极人格特质也就形成了。
二、积极人格的主要研究内容
国内外不少学者对积极人格的维度进行深入的研究,如Hillson和Marie关于积极人格的两因素说,认为积极人格存在两个维度:一是正性利己特征;二是与人的积极关系〔3〕。Seligman 提出了乐观型解析风格和悲观型解析风格,认为拥有积极人格的个体偏向于乐观型解析风格,相信失败和挫折等负性刺激是由外部原因引起的,而成功是由自我的内在因素导致的。对积极人格特质分类最全面的是Peterson和Seligman,把积极人格特质分为24种,包括乐观、爱、美德、工作能力、交往技巧、感受力、创造力、灵性、天赋、毅力、勇气、宽容、防御机制、智慧、公正、感激、希望、坚持性、关注未来、自决等。从现有的文献看,大部分学者对积极人格的研究是从相关的角度进行探讨,如积极人格与情绪、健康、幸福感的关系等等,对积极人格形成的影响机制方面探讨较少。遗传与环境因素影响人格的形成与发展,其中文化因素又独特地制约人格的发展,因此研究社会文化因素对积极人格的作用机制显得尤为重要。
三、文化与人格
西方心理学关于文化与人格的关系研究较为系统和成熟,把文化与人格的研究称为心理人类学。它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马前锋认为纵观文化与人格研究的全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4〕。在萌芽阶段,人类对文化与人格的研究,是由
对文化与社会、文化进化的视角进行研究转为后来的心理分析学。如冯特的民族心理学,根据风俗、语言、艺术、神话、宗教等人类历史产物将人类文化分为原始人类、图腾时代、英雄崇拜和人性发展四个阶段;创立阶段,美国人类学家萨丕尔、米德等人将心理分析学的理念引入人类学领域后,关于文化与人性的发展得到了较广泛的研究;发展阶段,也就是1950年以后,学者们对文化与人格进行了更为深入、细致的研究,涉及社会对个体影响的方方面面,如社会文化形态、教养方式、跨文化、区域文化等。
因此,从文化与人格的研究发展来看,人格的发展深深地打上了人类社会文化的印迹,个体人格的差异受不同文化的影响。
四、社会文化对积极人格形成和发展的作用机制
研究表明,社会文化对人格有重要的影响作用,个体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个体与社会交互影响。社会文化影响积极人格形成和发展的作用机制主要通过两个方面:宏观文化即集体主义和个体主义;微观文化即家庭、同伴和学校等。
(一)集体主义
集体主义是我国乃至东方文化比较推崇的精神。在集体主义文化背景下,人们更多地依赖他所在的群体。在集体主义文化中,个体希望自己与其他人一样,认为群体的成功也就是代表个人的成功,有较强的群体优越感〔5〕;在竞争的氛围下,持集体主义倾向的个体更容易感受到群体的支持,形成众志成城、万众一心的局面。人格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为社会奉献而获得自尊满足的人才拥有健康、积极的人格。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健康积极的人格,不能脱离集体主义文化教育。
(二)个体主义
个体主义文化强调“自由”与“重要性”,以及“自我独立的美德”、“人格独立”等。最早提出个人主义思想的是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戈拉,他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命题是个人主义的一种重要表述方式。后来英国思想家T·霍布斯把个人主义普遍化为永恒不变的人性,并将其称为道德的主要内容和判断善恶的重要标准。19世纪德国哲学家尼采等人,进一步将个人主义的理论观点系统化,把个人作为价值的基础和评价社会的唯一标准。个体主义文化注重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自主性、独特性等,强调个体与群体的不同,对促进积极人格有一定的作用。
(三)家庭
家庭是个体生长的最初环境,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教师,是儿童青少年接触和认识社会的桥梁,父母的人格倾向和教养方式在个体成长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其人格的发展。Baldwin等人对父母教养方式与子女行为之间关系的研究
发现,民主方式下成长的儿童性格较活泼、富有创造力,而在权威方式下成长的儿童则相对内向、呆板、缺乏好奇心。结果表明,个体的不良心理行为问题很大一部分也源于不良的家庭结构、家庭教养方式以及家庭氛围。Bullock的研究发现,不良的家庭功能、父母的疏远、不信任与个体高水平的孤独感有关。总之,家庭环境从多方面对个体的人格形成与发展产生影响。
(四)学校
在个体人格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学校文化扮演着重要的作用。蔡元培先生曾经说过:“国民教育以养成共和,健全人格为根本方针。”可见,学校教育的根本在于健全青少年人格的培养。校园文化对个体人格的形成和发展有重要影响,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有利于个体养成积极、主动、独立、自信的性格,有利于增强个体对环境的适应性。师生关系也会影响个体人格的发展,道德修养高的教师,在授课传业的过程中,也会对学生起着模仿表率的作用。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表明,当教师对学生进行赞美、信任、期待时,学生就会获得支持,增强自信、自尊,获得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并尽力达到教师的期待;而相反,教师对学生批评、忽视、置之不理时,学生就容易形成自卑心理。(五)同伴
同伴关系主要指同龄人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青少年在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形成了看待世界、他人、自己的基本观念,这种观念反过来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以及人格的健全。Sullivan认为,同伴为个体逐渐理解竞争与合作的社会规则和服从与支配的社会角色构建了基本框架。良好的同伴关系是个体形成健康的自我概念所必须的。他认为在青春期被群体孤立的体验将会导致自卑感的产生。邹泓〔6〕的研究也认为,同伴关系对个体人格的影响是一个动态模型。持续的同伴拒绝或同伴关系不良,将对儿童的社会适应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被拒绝的经历可能会改变儿童的行为、认知和情感反应方式。长期被拒绝将会导致儿童不健全人格。
五、积极人格的培养与塑造
积极人格是先天遗传因素与后天社会经验交互作用形成的。先天的遗传因素,我们无法改变,但后天的社会经验却可以人为塑造。笔者认为促进积极人格的培养与塑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在不同文化背景中建构自我
过分强调集体主义,存在扼杀个性的危险。社会学家涂尔干曾在《自杀论》中指出,个体完全奉行社会价值观,为了社会倡导的意义选择了自我毁灭。因此,积极人格的培养和塑造并不是由绝对的集体主义文化或个体主义文化背景所塑造的,任何极端的集体主义或个体主义都会导致一些不良的结果。在集体主义文化背景的熏陶下,个体养成普遍的友爱和关心,助人为乐,团结、宽容;同时我们也应该重视在集体活动中培养个体独特的个性,鼓励自主学习和创新,让其在各种活动中形成自信、自尊的人格。此外,家庭给与个体足够的关爱,父母良好的教养方式,家庭内部形成平等、公平、和谐的氛围;学校为健全学生人格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