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型对比图
五张图讲寿功——有无商保对比T型图
五张图讲寿功—— 有无商保对比T型图
内蒙古分公司个人业务培训部
A(社保)
B(社保+商保)Fra bibliotek-10万
-10万
+7万 -3万 +18万 还得15万
自费
+7万 -3万
营养费 床位费 护工费 收入损失
训练话术
1. 有一个A家庭和一个B家庭,很不幸两个家庭面临同样的风险。A家庭有社会保险,而B家庭既 有社会保险又买了商业保险。大家都知道,现在的治疗费用非常昂贵。A家庭花费了10万元, 社保为其报销了7万元还剩余3万元,这个3万元就需要A家庭自费。再看看B家庭,同样花去 10万元,社保为其报销了7万元还剩3万元。但是B家庭购买了18万重大疾病保险,保险公司 赔付了18万。(这个额度在讲解时,可以自行调整)。 2. 我们发现B家庭不但没有花费3万元,还得到15万元,这15万元可以补充康复期间需要的营养 费用。再说,现在的家庭大多是独生子女,不能发生风险的时候让我们的子女丢下手头的工作 来照顾自己吧?因为他们也需要收入,所以还要请护工;同样我们也希望在住院期间可以有更 好的环境更舒适的床位,可能还涉及到床位费的补贴。 3. 所以重疾费用应该包括营养费、治疗费、康复费用、收入损失四个方面,而商业保险可以灵活 地解决这些问题。
化工热力学(第二版)第二章
0.5
2
1.2259
3648 8.314 408.1 b 0.08664 0.08058m3 / kmol 3648
a 0.42768
8.314 2 408.12
1.2259 1653.7kP m 6 / kmol2 a
a P V b V V b
立方型方程的发展是基于 vdW 方程,而 多常数状态方程是与Virial方程相联系的。
最初的 Virial 方程是以经验式提出的,
之后由统计力学得到证明。
1 Virial方程
Virial方程的两种形式
PV Z 1 B P C P 2 DP 3 RT PV B C D Z 1 2 3 RT V V V
ap Pr A 2 2 0.42748 2 T RT Tr bP Pr B 0.08664 RT Tr
SRK方程可以表示成压缩因子Z的三次方表达式:
Z 3 Z 2 A B B 2 Z AB 0
3 Peng - Robinson ( PR )方程
RT a P V b V V b bV b
给定T和V,由立方型状 态方程可直接求得P 。但大 多数情况是由T和P求 V 。 当T > Tc 时,立方型状 态方程有一个实根,它是气 体容积。 当T<Tc时,高压下立 方型状态方程有一个实根, 它是液体容积。低压存在三 个不同实根,最大的V值是蒸 气容积,最小的V值是液体容 积,中间的根无物理意义。
立方型状态方程的求根方法: (1)三次方程求根公式; (2)迭代法。 简单迭代法求立方型状态方程的根( 以RK 方程为例说明,其它立方型状态方程求解根方 法类似。)
化工热力学-流体的 p-V-T 关系
Z
Z
Z
1
q
Z
或
Z
0.026196
Z
Z
0.026196
1.026196 Z 6.6060 0.026196
将 Z= 代入上式右边,迭代计算后得到收敛值Z=0.04331。
V l ZRT 0.043318.314350 133.3 cm3mol1
p
0.9457
为了比较计算结果,在例2/5-1的情况下,运用四种立方型状态 方程所计算得到的V v及V l 值列表如下:
第二章 流体的 p-V-T 关系
(一)纯流体的三维相图
自由度与相律
(二)纯流体的二维相图
异戊烷的p-V图
p-T相图
T-V图
(三)纯流体 pVT 行为的模型化
→ 什么是状态方程?
f p,V,T 0
dV
V T
p
dT
V p
T
dp
V=V(T,p)
p=p(T,V )
(四)理想气体
只有在Zc相等的条件下,对比态原理才能成立
以ω为第三参数的对应状态原理
Z f pr ,Tr ,
偏心因子
Pitzer: 物质对比饱和蒸汽压的对数,与对比温度的倒数呈 下列线性关系
log
prS
a 1
1 Tr
prS
pS pc
球形分子虽然临界参数相差很大,但在Tr=0.7时,对比蒸气压 logprS = -1 。
ZC 3/8 1/3 1/3 0.30740
临界压缩因子Zc
VDW: 3/8 RK/SRK: 1/3 PR: 0.3047
立方型状态方程的数值求解
p
RT
V b
V
化工热力学第2章流体的PVT关系
例如:H2 和N2这两种流体
对于H2
状态点记为1,P1 V1 T1
Tr1 =T1/TcH2
Pr1=P1/PcH2
对于N2
状态点记为2,P2 V2 T2
Tr2 =T2/TcN2
Pr2=P2/PcN2
当Tr1=Tr2 ,Pr1=Pr2 时,此时就称这两种流体处
一.P-T图
P
Pc
3液
相
固
相
2
1
密 流 区 C
气相
Tc T
1-2线 汽固平衡线(升华线)
2-c线 汽液平衡线(汽化线) 2-3线 液固平衡线(熔化线) C点临界点,2点三相点 P<Pc,T<Tc的区域,属汽体 P<Pc,T>Tc的区域,属气体 P=Pc,T=Tc的区域,两相 性质相同
P>Pc,T>Tc的区域,密流区
压缩因 子,方 程的计 算值和 实测值 的符合 程度是 判断方 程的优 劣标志 之一。
2. R-K Equation (1949年,Redlich and Kwong)
(1) R-K Eq的一般形式:
P
RT V-b
-
a T0.5V(V
b)
(2-11)
① R-K Equation中常数值不同于范德华方程中的a、b值, 不能将二者混淆。 在范德华方程中,修正项为a/V2,没有考虑温度的影响 在R-K方程中,修正项为,考虑了温度的影响。 ② R-K Equation中常数a、b值是物性常数,具有单位。
为表征物质分子的偏心度,既非球型分子偏离球对称的 程度,简单流体为0
R-K Eq经过修改后,应用范围扩宽。 SRK Eq:可用于两相PVT性质的计算,对烃类计算,其 精确度很高。
预防近视眼研究的背景
金点子创新工程金乡县西关小学预防近视眼实施方案预防近视眼研究的背景视觉是人类重要感官之一,它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就业、学习、心理及生活品质。
近年来,近视的人群在迅速扩大并且趋于低龄化,越来越多的小学生戴上了眼镜。
近视眼具有普遍性,是全世界备受关注的公共卫生医学问题。
2000年,我国学生近视率分别为小学26.96%,初中53.43%,高中72.8%,大学77.95%。
山东省学生近视率更高,分别为小学30.6%,初中65.8%,高中84.9%,大学89.7%。
近视眼已成为危害我国学生健康最为突出的问题。
1 、人眼球发育规律与近视眼预测医学研究表明,新生儿绝大部分为远视,随着眼球发育,眼轴迅速增长使屈光力增加,向正视化发展,同时角膜变扁平、晶状体变薄缓和了屈光力的改变,使屈光度维持相对稳定。
人的视觉在出生后6个月发育异常迅速,2~5岁逐渐发育成熟,6~7岁视力达到成人水平。
一般认为人视觉敏感期持续至9~12岁,眼球发育须到13~18岁完成,此过程容易受视觉环境因素影响,而屈光系统变化则持续发生。
根据儿童屈光发育规律,1985年汪芳润提出“隐性近视”概念,积极倡导屈光监测,开展近视眼的科学预测与及早预防。
对学龄前儿童视力进行了10年连续观察分析,结果显示:4岁时的正视眼儿童至9岁时大部分成为近视眼,6岁以前的正视眼在14岁以后全部变为近视眼;11岁以前的远视眼95%以上变为正视眼和近视眼。
测定4~6岁学龄前儿童的屈光生理值分别为6岁+1.6~1.7D,5岁及4岁<+2.10~2.20D。
推测6岁<+1.50D,5岁及4岁<+2.00D者将发育为正视眼或近视眼,或虽为远视眼,但发展成为近视眼的可能性较大。
对学生屈光阈值研究表明,6~14岁学生远视屈光度随年龄增长而下降,6、7岁两个年龄组均为+2.00D,8~13岁每个年龄组以0.25D 的级差递减,14岁组为0.37D。
儿童屈光生理值的提出为预防近视眼发生提供了判断界值。
玩转温度—对数压力(T-lnP)图
1) 层结曲线:表示大气中实际温度(或露点温度)垂直分布情况的曲线。
它显示了环境大气的温湿特征,层结曲线又称为“环境曲线”。
层结曲线包括了温度层结曲线和露点层结曲线。
温度层结曲线:根据探空资料点绘出来的大气中实际温度垂直分布情况的曲线,也就是上图中的粗蓝实线。
我们通常所说的层结曲线,指的就是温度层结曲线。
露点层结曲线(露点曲线): 根据探空资料点绘出来的大气中实际露点随高度的分布,也就是上图中的粗绿实线凝结高度。
自由对流高度(LFC)状态曲线与层结曲线的第一个交点B所在的高度,就是自由对流高度。
3) 平衡高度(EL):平衡高度又称对流上限,过了平衡高度,环境温度再次高于气块温度,气块不能再靠浮力上升。
它表示对流所能达到的最大高度,即经验云顶。
EL在T-lnP图上的求法状态曲线通过了LFC后继续向上延伸,再次和层结曲线相交的点C所在的高度,就是平衡高度。
4) 对流凝结高度(CCL):假如保持地面水汽不变,而受地面加热作用,使地面大气温度递减率达到干绝热递减率,气块干绝热上升达到饱和时的高度。
由于辐射加热作用,午后地面大气温度升高,低层大气温度递减率可能达到干绝热递减率,从而产生对流,因此CCL可以用于估计对流云系的云底高度。
CCL在T-lnP图上的求法通过地面露点作等饱和比湿线,它与层结曲线交点D所在的高度,就是对流凝结高度。
与CCL有密切联系的气温参量是对流温度(convective temperature)。
对流温度:气块从对流凝结高度(CCL)沿干绝热线下降,到达地面时所具有的温度即为对流温度。
如果预估当日地面最高气温接近或超过对流温度,则很可能发生对流天气。
03两种能量在T-lnP图上,正面积是指状态曲线和层结曲线从自由对流高度至平衡高度所围成的区域面积,即上图中的红色阴影区域面积。
CAPE是对流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CAPE越大产生强对流的可能性和对流的强度越大。
2) 对流抑制能量(CIN):气块在到达自由对流高度(LFC)以前,气块温度低于环境温度,必须有外力作用才能抬升。
关于t字型、十字型,形态描述
T字型和十字型都是常用于描述形状和结构的词汇,它们在不同的领域和语境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接下来,我们将深入探讨这两种形态描述的含义、用法和相关示例。
一、T字型的形态描述1. T字型概述T字型形态描述主要指的是以“T”字形状为基础的结构或形态特征。
在日常生活和工程领域中,T字型往往被用来描述各种物体、构件和建筑的形状。
2. T字型的用途T字型的形态描述广泛应用于建筑设计、机械结构、工业制造、道路交通等领域。
T字型形态的物体通常具有稳定、坚固的特点,因此在工程上具有重要意义。
3. T字型的示例T字型的示例包括T型钢、T型槽、T型连接件、T型路口等。
这些物体或结构都具有清晰的“T”字形状,符合T字型的形态描述。
二、十字型的形态描述1. 十字型概述十字型形态描述指的是以“十”字形状为基础的结构或形态特征。
十字型的物体通常具有垂直和水平方向对称的特点,可以用于描述各种交叉结构。
2. 十字型的用途十字型形态描述广泛应用于建筑设计、道路标志、车辆构造、装饰设计等方面。
具有十字形状的物体常常具有交叉、交汇的特点,因此在相关领域中被广泛应用。
3. 十字型的示例十字型的示例包括十字路口、十字螺丝刀、十字型钥匙、十字标志等。
这些物体或结构都具有明显的“十”字形状,符合十字型的形态描述。
三、T字型和十字型的比较1. 相同点T字型和十字型都是常见的形态描述词汇,它们在工程、设计、建筑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两者都具有清晰的几何形状,便于描述和识别相关物体或结构。
2. 不同点T字型的形态为“T”字形,具有横向的特点,常用于描述横向延伸的物体或结构;而十字型的形态为“十”字形,具有垂直和水平方向对称的特点,常用于描述交叉或交汇的物体或结构。
四、结论T字型和十字型作为形态描述词汇,在不同领域和语境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它们分别以“T”字形和“十”字形为基础,帮助人们描述和识别各种物体、构件和结构,对于工程设计、建筑施工、装饰设计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不同T形动压槽液膜密封性能对比分析
面液膜压力沿着槽形结构发生改变,密封介质从
压侧进入密封端面, 方 ,端面 膜压力
逐渐降低; 方 ,端面 膜压力均在左侧槽底部
值,且 压槽两侧
显的压差,从而产生
显的动压特性,由图中可以看出发散形槽两侧
压差, 压特性最为显著。
[4&的压力分
布如图5所示,该压力分布规律与图4 一致,证
和计算方法的正确性。
层流,密圭寸介质为
设置为 ,求
解方
SIMPLE算法,扩散项的离散格式采用中
格式,对流项的离散格式采用二阶迎风格式以
计算 的精度,
用的迭代精度为 默
认的迭代精度10-3 #
3计算结果及分析
3. 1 端面液膜压力分布
用上述求解器进 解得 3种不同槽形结
构的端面液膜压力分布云图, 面 膜压力分布规
律相同,如图4所示。由于转速和槽形结构的对称性,
1.3数学模型
根据以上假设条件,液膜端面压力可由以下雷诺 方程进行描述[13]:
1
_$( 話)+ ;
$0
92
=. $( $0)
(3)
式(3)中,9,$,0,.为量纲1变量,其表达式为:
式中,i------ 端面任 的半径 P —液膜压力 h — 端面任 的液膜厚度 h —非开槽区液膜厚度 3 —密封环的 度
通过求解式(3)得到端面液膜压力分布之后,可 计算得到端面开启力C和泄漏量5等密封性能参 数,其具体表达式如下%14&:
(5)
(6)
2数值求解
2.1边界条件 求解式(3)所用到的边界条件主要有以下2类:
(1)
性边界条件:
P(9 = 9) =Pi
(7)
。 P(9 = 9 )= P-
vt图像与xt图像分析
V-t图像
v/(m/s)
X-t图像
x/m
0
t/s
物体做初速度为零 匀加速直线运动
0
t/s
物体从坐标原点开始 做匀速直线运动
V-t图像
v/(m/s)
X-t图像
x/m
3
0
t/s
物体以初速度为3m/s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3
0
t/s
物体从离坐标原点3m处开 始做匀速直线运动离开坐标 原点
V-t图像
v/(m/s) 3
v/(m/s) 2
位物移体差 以为初定速值度。为3m2/s
1
(3、2)相前同4坐s标内系物标体度的1:位直移线;倾斜越大,物体c运动越快即v越大
交点:甲乙两物体在t时刻xt
0 1 2 3 4 5 6 t/s
设加速度为a,连续相等的时间为T,位移差为∆x,则∆x=aT2
3、能利用图像描述0直线1运动2的x-3t关系4 5 6 t/s
vx13m/s2m/s t 54
(2)前4s内物体的位移;
将x-t图像的转换为v-t图像 请说明质点在各段时间内做何种运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坚定学习思考探索的信念 m处相遇 (2)前4s内物体的位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坚定学习思考探索的信念
1、可直接读出物体在某个时刻对应的位置坐标
v-t图像与x-t图像
学习目标: 1、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v-t图像的物理意义 2、会根据图像分析解决问题 3、能利用图像描述直线运动的x-t关系 4、会转换v-t与x-t图像
教学目标
❖ 1.知识与技能:理解x-t图像的意义,知道v-t 图像和x-t图像的区别于联系
T型微通道内气液两相流数值模拟
T型微通道内气液两相流数值模拟王琳琳;李国君;田辉;叶阳辉【摘要】采用相场方法,在湿壁面条件下对T型微通道内不可压缩气液两相流动进行了模拟研究.数值模拟中得到微通道内特有气泡——Taylor气泡形成的过程,发现其形成共经历了4个阶段,气泡在形成过程中主要受到挤压力、表面张力、黏性力的作用,分析各阶段这3种力对气泡的作用,得到Taylor气泡形成机理.计算结果表明,挤压力和表面张力在气泡整个形成过程都起作用,表面张力在气泡脱离前达到最小值,黏性力仅在气泡形成前两阶段起作用并在阻塞阶段取得最大值.这些基本规律为有效控制微通道内气泡尺寸和微通道系统设计提供了一定的依据.%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was performed to investigate the incompressible gas-liquid two-phase flow in a T-junction micro-channel with wetted walls using a phase field method. The formation process including four stages of a well defined Taylor bubble was achieved. The Taylor bubble is exerted by three forces in formation process, I. e. , extrusion force, surface tension force and shear stress force of the continuous phase, and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the Taylor bubble was obtained. The numerical results show that both the extrusion force and the surface tension force act in the formation process of the Taylor bubble, and the surface tension force reaches a minimum value before detachment The shear stress force acts only in the preceding two stages of the formation process, and it has a maximum value in the blocking stage【期刊名称】《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年(卷),期】2011(045)009【总页数】5页(P65-69)【关键词】微通道;两相流;数值模拟;相场法;气泡【作者】王琳琳;李国君;田辉;叶阳辉【作者单位】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710049,西安;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710049,西安;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710049,西安;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710049,西安【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021.120世纪 80年代,随着微电子机械系统(M EM S)的提出,MEMS内微通道两相流引起了学者的广泛关注.微通道的特征尺度一般小于1mm,管道内的流动几乎可忽略重力作用,因此微通道内的流动性质和传热特性可“等价于”微重力条件下的情况[1].另外,微型气泡或液滴混合[2]、纳米级粒子的合成[3]、蛋白质结晶[4]、生物鉴定[5]和 DNA 分析[6]等都属于微通道两相流动,使微通道内两相流动问题成为研究的热点.常见的两相混合微通道分为T型、Y型和十字型等,其中T型微通道使用率较高.在T型微通道的两个入口处分别注入气体和液体,当毛细数C a小于10-2时,可规律地产生大小和间距一致且不聚合的Taylor气泡[7],这种气泡流能够降低气泡的轴向混合,加速液柱的循环流动,提高换热和传质能力,减少物质损失[8].Tay lor气泡在形成过程中会受到通道形状、大小的限制,它是微通道内特有的气泡类型,与常规尺度通道内气泡运动相比,微通道内Tay lor气泡在形成过程中阻碍液相流动,使液相压强增大,液相中持续增加的压强是趋使气泡在颈部断裂的主要原因,同时Tay lor气泡还受表面张力、黏性力的影响,这些都使微通道内流动复杂性增加.Taylor气泡的长度影响换热率,许多应用领域要求精确控制微通道内气泡的长度、体积和产生率.因此,研究Tay lor气泡的形成机理,阐明影响因素,对有效控制气泡尺寸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微通道尺度极小,通过实验精确观察或测量气泡的变形、脱离,以及气泡脱离后的长度、体积和通道内流场与压强分布难度大[7].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提高,采用数值模拟研究微通道内的流动成为主要手段,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目前,研究两相流界面运动常用的数值方法有水平集法(LSM)、流体体积函数法(VOF)、标记粒子单元法(MAC)、相场法(PFM)等,这些方法为深入研究微通道内两相流动提供了有效和便利的途径.基于流体自由能量模型的相场方法借助Cahn-Hilliard方程,利用化学势描述两相界面,以分离两种不同的流场,在相场模型中采用标准对流技巧,使得它在使用非结构化网格或有限元技巧模拟中相比其他方法更容易实施,并能够模拟能量耗散流动[9].本文采用相场方法,借助质量守恒方程、N-S方程和Cahn-Hilliard方程,对T型微通道内密度比接近1∶1 000的气水两相流动进行数值模拟,得到Taylor气泡的形成过程,通过分析 Tay lor气泡产生过程中的受力情况和通道内压强分布,总结出微通道内流动特性和气泡产生机理,为微通道气液两相流系统的设计和气泡尺寸控制提供参考.1 物理模型及数值方程1.1 物理模型本文以 T型微通道作为物理模型,如图1所示.气体通道延伸进水平通道的部分称为气液混合区.空气和水分别从管道的上部和左侧进入,在混合区混合,从出口流出,通道直径D为111μm,空气通道长3D,水通道长6D,主管道长28D,混合区宽度为111μm.水和空气的物理性质见表1.图1 T型微通道示意图表1 水和空气的物理性质流体密度/kg·m-3黏性系数/Pa·s表面张力系数/N·m-1水 998 0.001 2空气 1.2 0.000 018 0.072 81.2 控制方程和边界条件1.2.1 控制方程由于水和空气的入口速度不高,Re小,故认为微通道内流动为不可压缩黏性层流流动.连续方程和动量方程分别为式中:U是速度向量;p是压强;密度ρ和动力黏性系数μ由以下方程得到其中下标1、2分别表示空气和水.流体体积分数V1为归一化的相场变量,在-1到1之间变化.空气、水对应的φ分别是-1,1,因此气液界面就是φ从-1变化到 1的区域.φ通过Cahn-Hilliard方程求解式中:相场辅助变量ψ =-▽·ε2▽φ+(φ2-1)φ;γ是迁移率;λ是混合能量密度;ε是两相界面厚度,通常设ε=h2c,γ=ε2,h c为网格的特征尺寸. λ满足以下方程式中:σ是表面张力系数.表面张力Fσ通过以下方程求得式中是化学势.本文工作针对二维微通道两相流进行,计算中采用三角形网格.经验证,当网格数大于11 000时,计算结果与网格数无关,故计算网格数取32 472,时间步长取0.000 2 s.1.2.2 边界条件空气和水的入口速度分别为0.04、0.042m/s,方向垂直于入口边界;出口压强为0 Pa;水和壁面接触会浸润壁面,在气液固交界处形成接触角θ,其变化范围为0~π,θ=0表示壁面与水完全浸润,θ=π表示壁面与水完全不浸润.气液界面单位法向量式中:n w、t w分别是壁面单位法向量和单位切向量.计算中取接触角为36°.1.2.3 初始条件设初始时刻的气体通道内充满空气,整个水平通道内充满水,且微通道内流体都处于静止状态.2 数值结果与机理分析2.1 气泡形成过程气相在气液混合区拐角处断裂,形成的气泡称为Taylor气泡.T型微通道通常分为对流接触通道和错流接触通道两类.对于对流接触的T型微通道,文献[10]将其内 Tay lor气泡的形成分为3个阶段.本文模拟错流接触的T型微通道,图2给出此通道内Taylor气泡的形成过程.通过分析可见,Tay lor气泡在通道内的形成可归纳成4个阶段:(1)气泡进入气液混合区阶段(t=0~0.002 s),随着进气量增加,气泡前端进入气液混合区;(2)阻塞阶段(t=0.002 2~0.004 s),继续增大的气泡几乎阻塞气液混合区,只有少量水从气泡底部流过;(3)塌陷阶段(t=0.004 2~0.008 s),气泡底部和壁面接触,气泡主体部分向主通道下游运动,气泡后端的部分流体向气体通道内运动,气泡被逐渐拉长,在气泡后端出现颈部,随着气泡向下游运动,颈部变细;(4)脱离阶段(t=0.008 2 s),气泡在颈部处断裂,此刻一部分气体收缩回气体通道,另一部分气体收缩回主通道,在主通道内形成两端呈圆形的Taylor气泡.图2 微通道内气泡形成过程2.2 气泡表面作用力的变化特性及机理分析Tay lor气泡在形成过程中主要受到3种力:液体的挤压力、黏性力、表面张力[11],其中挤压力和黏性力对气泡表面起破坏作用,而表面张力起维持作用.2.2.1 压力变化特性及机理分析水的挤压力对T型微通道中Tay lor气泡的形成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下面分析水对气泡作用力的变化规律,水平通道中轴线上的压强分布如图3所示.图3 气泡形成过程中水平通道中轴线上的压强分布由图3可见:在气泡形成的第1阶段,水和气泡内压强逐渐增大,水中压强从 300 Pa 增大到500 Pa,气泡内压强从400 Pa增大到1.55 kPa;在阻塞阶段,水中压强加速增大到1 kPa,气泡内压强出现最大值,约为1.68 kPa,比第1阶段小幅增长,压强最大的区域变宽,说明气泡沿水平通道向下游增长;在塌陷阶段,水中压强较第2阶段继续增大到1.4 kPa左右,气泡内压强开始减小,最终下降到1.43 kPa,这一阶段内气液压强变化小,气液界面附近压差减小,气泡后端开始向下游移动,并且气泡沿水平通道继续向下游增长;在脱离阶段,气泡从颈部脱离,气泡内压强保持脱离前大小,与塌陷阶段相同,水中压强回落至接近第1阶段大小,气泡后端较其前端压强偏高,气泡内外压差约为1.08 kPa.气泡脱离前,液体通道内压强达到最大值,气泡后端内外压差达到最小值.水平通道中轴线上压强变化的原因是:随着气泡前端进入气液混合区,气泡开始阻挡水的流动,水中压强增大,在表面张力作用下,使气泡内外存在压差,出现压强跳跃区;随气泡体积继续增大,气泡对水的流动阻挡作用增强,使水中压强迅速增大;最终增大的压强能够推动气泡主体部分向主通道下游运动,小部分向气体通道内运动,在气泡后端形成颈部,气泡后端表面的曲率半径增大,这样增大了气泡的表面自由能,但消耗了气泡内的压能,使气泡内压强降低,随着气泡向下游运动,缓解了气泡对水的阻塞作用,使水中压强增长缓慢,气泡颈部在水的挤压下变细;最后,气泡在颈部断裂,并在表面张力作用下两端收缩为圆形,气泡内压强保持脱离前的大小,此时水不再受气泡的阻塞,水中压强骤降,回落至初始时刻大小.为考察气泡在产生过程中气体和液体通道内压强的变化情况,在这两通道内分别取线段A-A、B-B(两线段与T型交汇位置的距离均为D,见图1),这两条线段上的压强变化如图4所示.对比图4a、4b中气液通道内的压强变化,可见气体通道内的压强在1.44~1.67 kPa之间变动,压强波动幅度小,与文献[12]中的结论相同.观察图2,气泡始终向水中凸出,即曲率半径 r <0,由Young-Lap lace方程Δ P=P g-P l=-σ知,气体r通道内的压强始终高于液体通道内的压强,这与图4中的计算结果一致,克服了气体通道内压强忽高忽低与液体通道内压强的不足.液体通道内压强波动幅度大,与文献[10]结论一致,约为1.2 kPa.2.2.2 气泡表面黏性力作用特性及分析黏性剪切应力与速度梯度成正比,对气泡表面变形起重要作用.气泡在形成过程中的速度分布如图5所示,可看到在气泡形成的第1、2阶段,气泡顶部水的速度方向与壁面平行,由于流道变窄,水的速度增大;在塌陷阶段以后,气泡表面和壁面接触,气泡后端水的速度方向与气泡表面垂直.根据黏性剪切应力与速度梯度之间的关系,后两阶段切应力可忽略,因此气泡表面切应力持续时间约占气泡形成总时间的37.5%.图4 气液通道内的压强变化图5 气泡形成过程中的速度分布为比较前两阶段气泡表面所受切应力的大小,图6给出该两阶段气泡表面到下壁面的速度分布.由此图可知,速度梯度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大,对应的切应力由5.23 Pa增大到17.8 Pa,最大值在阻塞阶段取得.图6 气泡顶部液体速度分布利用文献[11]中的切应力估算公式τ=μu gap/ε0(其中u gap=Q w/ε0,ε0是气泡表面到壁面的距离,Q w是水的入口流量),可估算得到前两阶段气泡附近剪切应力从1.25 Pa增大到了28.89 Pa.比较前面的计算结果,发现利用切应力估算式得到的数据量级与模拟计算得到的数据量级相同,这说明数值计算结果是合理的.2.2.3 表面张力作用特性及分析表面张力对气泡表面起维持作用,观察图2可知,气泡后端曲率半径逐渐增大,根据Young-Laplace方程知气泡后端内外压差随时间的延长而减小.利用气泡表面的曲率半径,可估算出气泡受到的表面张力.气泡形成的前两阶段,气泡曲率半径接近气体通道的半径,表面张力约为1 324 Pa;在塌陷阶段,气泡后端出现颈部,其后端曲率半径继续增大,脱离前达到最大值,此刻后端所受表面张力最小.3 结论本文采用相场方法,对T型微通道中特有的气泡——Tay lor气泡在水中的形成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得到气泡形成中经历的4个阶段.通过分析对气泡表面起主要作用的挤压力、表面张力和黏性力,发现微通道内流体挤压力和表面张力在气泡形成的整个过程都起作用,水对气泡的挤压力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大,在气泡脱离前达到最大值;气泡后端所受表面张力随时间递减,塌陷阶段达到最小值;黏性力仅在气泡形成前两阶段起作用,较前两种力小2~3个量级,在气泡形成后两阶段可忽略不计,水的流动受到扩张气泡阻碍,产生逐渐增大的挤压力是使得气泡从颈部脱离的主要原因.本文工作为设计微通道系统和控制微通道内气泡尺寸提供了新的依据.参考文献:【相关文献】[1] GALBIATIL,ANDREIN IP.Flow pattern transition for horizontal air-water flow in capillary tubes:a m icrogravity equivalent system simulation[J].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s in Heat and Mass Transfer,1994,21(4):461-468.[2] TICE D,SONG H,LYON D,et al.Formation of drop lets and m ixing in mu ltiphasem icrofluidics at low values of the Reyno lds and the capillarynumbers[J].Langmuir,2003,19(22):9127-9133.[3] GUNTHER A,KHANS A,THALMANN M,et al.Transport and reac tion in m icroscale segmented gasliquid flow[J].Lab Chip,2004,4(4):278-286.[4] ZH ENG B,TICE D,ISM AGILOV F.A microf luidic system for screening p rotein crystallization conditions inside nanoliter drop lets with on-chip X-ray diffraction[J].M icro Total Analysis Systems,2005,2(297):145-147.[5] SRINIVASAN V,PAM ULA K,FA IR B.An integrated digitalm icro fluidic lab-on-a-chip for clinical diagnostics on human physiological fluids[J].Lab Chip,2004,4(4):310-315.[6] BURNS A,JOHNSON N,BRAHMASANDRA N,et al.An integrated nano liter DNA analysis device[J].Science,1998,282(5388):484-487.[7] 王昆,王嘉骏,顾雪萍,等.微通道内 Tay lor流的计算流体力学数值模拟研究进展[J].化工进展,2010,29(10):1806-1810.WANG Kun,WANG Jiajun,GU Xueping,et al.Progress in modeling of Taylor flow within microchannels by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 ics[J].Chem ical Industry and Engineering Progress,2010,29(10):1806-1810.[8] LIU H,ZHANG Y.D roplet formation in a T-shaped microfluidic junction[J].Journal o f App lied Physics,2009,106(3):1-6.[9] JACQM IN D.Calculation of tw o-phase Navier-Stokes flow s using phase-fieldmodeling[J].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Physics,1999,155(1):96-127.[10]DA I L,CA IW,XIN F.Numerical study on bubble formation o f a gas-liquid flow in a T-junction m ic rochannel[J].Chem ical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2009,32(12):1984-1991.[11]GARSTECK IP,FUERSTMAN J,STONE A,et al.Formation of drop lets and bubbles in am icrofluidic T-junction:scaling and mechanism of break-up[J].Lab on a Chip,2006,6(3):437-446.[12]KASH ID N,RENKEN A,K IWI-M INSKER L.CFD modelling o f liquid-liquid mu ltiphase m ic rostructured reactor:slug flow generation[J].Chemical Engineering Research and Design,2010,88(3):362-368.。
铁路TFDS-3型设备简介课件
TFDS-2T型设备拍摄图片
TFDS-3型设备拍摄图片
TFDS-2T型设备拍摄图片
TFDS-3型设备拍摄图片
TFDS-2T型设备拍摄图片
TFDS-3型设备拍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图片
2、图片拼接对比
TFDS-2T侧部拼接图片
2、图片拼接对比
TFDS-3侧部无缝拼接图片
2、图片拼接对比
TFDS-2T底部拼接图片
二、TFDS-3设备技术优势
TFDS-3与TFDS-2T比较,主要具有以下技术优势: 1、更有利于图像自动识别 2、TFDS-3图片行车方向无缝拼接 3、增加车体侧墙拍摄 4、抗阳光干扰能力强 5、丢窜图影响更小 6、安装维修方便 7、系统受外界环境影响小 8、TFDS-3补偿光源为不可见光,不会对行车产生干扰
共获得专利30余项,主要有:
研发生产设施
生产车间
现有数控加工中心、数控车床、数控线切 割等机加设备30余台。
现有高低温交变湿热控制箱、三轴震动试验台、静 电放电发生器、脉冲群发生器、周期跌落发生器、雷击 浪涌发生器、存储记录仪、500M四通道示波器等试验设 备50余台。
试验室
TFDS试验场
1)适应车速:0~120Km/h 2)最高拍摄速度:68K线/秒 3)图片像素:140万 4)线性光源启动响应时间:200ms 5)线性光源光谱:红外光 6)线性光源功率:100W 7)工作环境
室内:-20~60℃ 室外:-40~70℃
四、系统构成
TFDS-3设备由轨边设备、探测站设备、列检中 心设备三部分构成。 1)轨边设备主要包括:沉箱、侧箱、分线箱、车号天 线、车轮传感器等。 2)探测站设备主要包括:车辆信息采集计算机、图像 信息采集计算机、控制箱、智能磁钢板、KVM切换 器、车号主机、信号防雷箱、网络设备等。 3)列检中心设备主要包括:双机热备服务器、磁盘阵 列柜、浏览计算机、网络设备、打印机等。
球墨铸铁管安装规范及图示
三、K型机械接口管安装要点
机械式接头的组装较容易,但假如没有正确的 合则易接发生不可预知的不良影响,所以依照以下步骤 进 行工地组装是绝对必要的。
在直管的承口端及插口端需挖工作坑以提供供空间 为作栓紧螺丝用。
根据不同口径的承口,接头处管沟要挖大如图 示,示所范口径DN2000mm;
三、K型机械接口管安装要点
球墨铸铁管安装规范及图示
会计学
目录
❏ 编制说明 ❏ 第一章、土方工程 ❏ 第二章、管道安装 ❏ 第三章:管沟回填 ❏ 第四章:附属构筑物 ❏ 第五章、试压验收 ❏ 第六章、注意事项 ❏ 第七章、损坏修复 ❏ 第八章、工程实例 ❏ 第九章:安装大口径K型T型球墨铸铁球管工具清
单
编制说明
球墨铸铁管从国际到国内现已广泛 用于城应镇供水及燃气行业,是用户比较 能认可的一种成熟产品,现从制造、标准、 设计、使用等均已形成系列标准,为了 提高球墨铸铁管管道工程的施工水平,保 证工程质量,完成设计意图,满足管线使 用要求,本文特将球墨铸铁管材质、施工 要求作一说明,供同行参考,不足之处请 指教
确 保施工安全; 6)每一个作业组开挖沟槽修平至标高,最长不应超过多2 公 里,以免塌陷变形。
二、管基土加固
1)管道地基应同时满足容许沉降量和容许垂直承载 力的要求,如不满足时,应按设计要求采取加固措施, 如 个别管基段岩土勘测不明,设计未考虑到,开挖后现 场 发现淤泥质及松质粘土,施工单位应及时通知施工监 理 及业主,地基采用置换土垫层法或打地基桩等方法解决;
2)一般情况下球管管基垂直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不 需要设特别基础,个别地段为减少管子产生的应力,施 工 现场有时把管子的支撑面挖成圆形,使管子安装时管 体 尽量与原来地基紧密接触;
T型三电平与二极管箝位型三电平导通损耗的对比
T型三电平与二极管箝位型三电平导通损耗的对比T型三电平和二极管箝位型三电平均是现代高功率变流器中常用的多电平拓扑结构。
它们都可以有效降低变流器中的谐波,提高输出电压质量和效率。
但两种结构的损耗和产生方式不同。
本文将比较T型三电平和二极管箝位型三电平导通损耗方面的特点。
1、T型三电平T型三电平是一种基于双向开关的多电平拓扑结构,其中并联的三个电容器能够使输出电压具有三个电平。
T型结构使得每个开关在两个电平之间切换,且每个开关开通或关闭的时间不同。
这使得变流器输出电压具有不同电平,从而有助于减小输出电压和电流中的谐波。
由于T型三电平的工作原理,每个开关交替工作时,将产生导通损耗和关断损耗。
其中,导通损耗主要与开关的导通电阻、电流和电压有关,而开关的关断损耗主要由于反馈电容内的能量无法立即释放而产生。
此外,T型三电平使用的开关器件需要有更高的电压和电流承受能力。
2、二极管箝位型三电平二极管箝位型三电平也称为CLS电路,其基本结构为在一个半桥拓扑结构中,加入两个二极管和两个中点箝位电容器。
当一个半桥中的开关IGBT导通时,箝位电容器充电,同时其它半桥中的开关和二极管组成的箝位回路将箝位电容器放电。
这种结构的关键在于,当IGBT关闭时,箝位电容器能够保持电压不变,因此输出电压具有三个电平。
与T型三电平相比,二极管箝位型三电平使用的开关器件可以是低压低电流型,能够更好的适应各类工业设备。
在导通损耗方面,二极管箝位型三电平的导通损耗主要与开关的导通电阻和二极管的倒向电流有关,而关断损耗则主要由于反馈电容器内能量的释放。
3、对比从导通损耗的对比来看,由于T型三电平需要高压和高电流承受能力的开关器件,因此其导通损耗要大于二极管箝位型三电平,而箝位型三电平中使用的开关器件可以是小尺寸、低耗组件,导通损耗相对较小。
此外,箝位型三电平也具有较低的应用成本,更易于应用于工业设备。
总之,T型三电平和二极管箝位型三电平均是实现多电平拓扑结构的有效方式,两种结构均可在减小输出电压和电流中的谐波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流体的p-–V-T关系
a(T )
V b (V b)(V b)
方程参数:参数ε和σ为纯数据,对全部旳物质均相同;参数b是物质旳参数,对于不同旳状态方
程会有不同旳温度函数。立方型方程形式简朴,方程中一般只有两个参数,参数可用纯物质临
界性质和偏心因子计算。
方程使用情况:方程是体积旳三次方形式,故解立方型方程能够得到三个体积根。在临界点,
立方型状态方程是指方程可展开为体积(或密度)旳三次方形式。此类方程能够解析求根,有较高 精度,又不太复杂,很受工程界欢迎。
(1) van der Waals 状态方程
方程形式: p
RT
a
V b V2
方程参数:与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相比,它加入了参数a和b,它们是流体特征旳常数,参数a表征了 分子间旳引力,参数b表达气体总体积中包括分子本身体积旳部分。它们能够从流体旳p-V-T试验数 据拟合得到,也能够由纯物质旳临界数据计算得到。
表述:简朴相应状态原理就是两参数相应状态原理,表述为:对于不同旳流体,当具 有相同旳对比温度和对比压力时,则具有大致相同旳压缩因子。而且其偏离理想气体 旳程度相同。
这种简朴对比态原理相应简朴流体(如氩、氪、氙)是非常精确旳。这就是二参数压缩 因子图旳根据。
使用情况:由简朴对比态原理知,只有在多种气体旳临界压缩因子Zc相等旳条件下, 才干严格成立。而实际上,大部分物质旳临界压缩因子Zc在0.2~0.3范围内变动,并不 是一种常数。可见,范德华提出旳简朴对比态原理只是一种近似旳关系,只合用于球 形非极性旳简朴分子。拓宽对比态原理旳应用范围和提升计算精度旳有效措施是在简 朴对比态原理(二参数对比态原理)旳关系式中引入第三参数。
多参数状态方程(二)
(2)Martin-Hou方程(1955年)(简称MH方程)
变质岩——7 第二十二 讲 中P-T高温和高P-T型变质岩_2014-1(1)
一、中P/T高温区域变质岩 (一)麻粒岩相 (二)混合岩
二、高P/T区域变质岩
(二) 麻粒岩相G
(1)变质条件:
T>700℃,P>0.3GPa (红框区)
(2)标志性矿物组 合:
基性变质岩矿物组合中 出现Ca-Cpx+ Opx
Hb分解反应在相当大的T区间内连
与IBC近等压冷却轨迹有关的反应结构实例 ( Harley1989)
麻粒岩相变质岩中反应结构:ITD型
a. Gt分解为Opx-Pl后成合晶, Cpx具Opx环边,指示岩石中发生 近等温减压反应
Gt+Cpx+Q=Pl+Opx
b. Gt与Q 之间的Pl、Opx反应边, 指示岩石中发生近等温减压反应
Gt+3Q=6Opx+3Pl
⑨含Ti的副矿物通常是金红石和钛铁矿, 只有在钙质岩中才出现榍石;
Crd-Gt-Or带
(4)岩石结构构造特征
高温退火使得变余结构构造已完全消失;
高温脱水反应使岩石中的Ms、Bi、Hb分解,导致岩 石这些片状、纤状矿物中减少和消失,因此麻粒岩 相岩石的典型结构为花岗变晶结构(等粒或不等 粒),典型构造为片麻状至块状构造;
(据Maruyama et al., 2010)
2、变质相和变质相系:有 LA、BS、E等变质相,为高压变质地
体特有,其中的LA、BS相属于很低级变质相,E相见于中-高温的 高P/T变质相;与洋壳俯冲有关的海沟带常发育变质相系Z LABS E。单个变质相带比中或低P/T变质地体的要宽。
3、岩浆作用与混合岩化:高压变质地体不发育岩浆作用 和混合岩。与俯冲相关的岩浆作用绝大多数发育于岛 弧区
整理a-t图像的含义
at图像的含义整理表姓名:职业工种:申请级别:受理机构:填报日期:A4打印/ 修订/ 内容可编辑专题一、 x-t图象和v-t图象1.运用运动图象解题“六看”xt图象 vt图象轴横轴为时间t,纵轴为位移x 横轴为时间t,纵轴为速度v线倾斜直线表示匀速直线运动倾斜直线表示匀变速直线运动斜率表示速度表示加速度面积无实际意义图线和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纵截距表示初位置表示初速度特殊点拐点表示从一种运动变为另一种运动,交点表示相遇拐点表示从一种运动变为另一种运动,交点表示速度相等2、x-t图象和v-t图象的比较和应用x-t图像和v-t图像有形同意不同、意同形不同的可比性,对图中两图像的理解和对比可加深对两类图像的认识.x-t图像v-t图像①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斜率表示物体的速度,斜率的绝对值越大,表示速度越大①表示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斜率表示物体的加速度,斜率的绝对值越大,表示加速度越大②表示物体静止②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③表示物体反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刻前,;时刻后,③表示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时刻前,;时刻后,纵轴截距表示物体初始时刻(位置)相对于参考点的位移;横轴截距表示物体到达参考点的时刻,之后,速度并不发生变化,但已经到达参考点的另一侧 纵轴截距表示物体初始时刻的速度;横轴截距表示速度减为零的时刻,之后,加速度并不发生变化,但速度方向却发生了变化交点D 的纵坐标表示物体相遇处距参考点的位移交点D 的纵坐标表示物体的速度相等,交点不表示相遇x-t 图像与t 轴包围的面积无意义图中阴影“面积”值表示物体在,时间内位移的大小,在t 轴上方位移为正,在t 轴下方位移为负3.对运动图象的三点说明(1)无论是xt 图象还是vt 图象都只能描述直线运动. (2)xt 图象和vt 图象不表示物体运动的轨迹.(3)xt 图象和vt 图象的形状由x 与t 、v 与t 的函数关系决定.专题一:x-t图像和v-t图像训练题1一物体做直线运动,其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a -t 图象如图所示。
在对比中认识s-t图像与v-t图像
在对比中认识s-t图像与v-t图像作者:高喜梅来源:《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上旬)》2012年第01期s-t图像与v-t图像是高中物理图像问题中的重要内容,也是高考的热点。
遇到图像问题,首先要对图像进行“身份”鉴别,以防张冠李戴,这是解决图像问题的关键;其次要弄清图像本身物理意义及各部分特点的确切含义。
笔者认为两种图像对比分析,对正确认识图像有很大帮助,现就以两例“同象不同意”的图像来认识s-t图像与v-t图像。
一、鉴别图像“身份”分析:图(1)纵轴为s,其数值表示位置坐标。
图像可描述运动物体位置随时间变化情况,为s-t图像;图(2)纵轴为v,表示速度。
图像可描述运动物体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为v-t图像。
二、读懂图像图(1)中,0~2s:物体由坐标原点向正方向20m处匀速运动,即沿正方向匀速运动;2~4s:物体始终处于正方向上离原点20m处,即静止;4~5s:物体由正方向20m处向原点匀速运动,即沿反方向匀速运动;5~6s:物体由原点向负向20m处匀速运动,即沿反方向匀速运动;6~8s:物体由负向20m处向原点匀速运动,即沿正方向匀速运动。
图(2)中,0~2s:物体的速度从零均匀增大到20m/s,即沿正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2~4s:物体的速度均为20m/s,即沿正方向做匀速运动;4~5s:物体的速度由20m/s均匀减小到零,即沿正方向做匀减速直线运动;5~6s:物体的速度由零均匀变为-20m/s,即沿反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6~8s:物体的速度由-20m/s 均匀变化为零,即沿反方向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三、总结规律a.物体做什么运动?图像特点 s-t(1) v-t(2)倾斜直线匀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平行于t轴直线静止匀速b.如何判断运动方向?(1)s-t图像中:直线向上倾斜说明物体沿正方向运动,直线向下倾斜说明物体沿反方向运动。
(说明:s-t图像中,斜率可表示速度,即v==tan=k.当0<﹤90°时,v﹥0即正方向运动;当90°<﹤180°时,v﹤0即沿反方向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