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经济基础知识基础精讲班
2020中级经济师考试基础网课精讲班讲义第60讲第16章财政管理体制-第1节
第十六章财政管理体制【本章考情分析】【本章基本框架】【本章内容精讲】第一节财政管理体制内容与类型【本节知识点】【知识点1】财政管理体制的含义、内容【知识点2】财政管理体制的类型、作用【本节内容精讲】【知识点1】财政管理体制的含义、内容一、财政管理体制的含义财政管理体制,就是国家管理和规范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以及地方各级政府之间划分财政收支范围和财政管理职责与权限的一项根本制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财政管理体制包括政府预算管理体制、税收管理体制、公共部门财务管理体制等。
◆狭义的财政管理体制是指政府预算管理体制。
政府预算管理体制是财政管理体制的中心环节。
它规定了各级政府间的财力划分,规定了预算资金使用的范围、方向和权限。
例题精讲【例题•多选】下列关于财政管理体制的表述错误的是()。
A.财政管理体制是国家管理和规范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以及地方各级政府之间划分财政收支范围和财政管理职责与权限的一项根本制度B.税收管理体制是财政管理体制的中心环节C.狭义的财政管理体制是指政府预算管理体制D.广义的财政管理体制包括政府预算管理体制、税收管理体制、公共部门财务管理体制等E.广义的财政管理体制规定了各级政府间的财力划分,规定了预算资金使用的范围、方向和权限【答案】BE【解析】政府预算管理体制是财政管理体制的中心环节,B项错误;政府预算管理体制(狭义财政管理体制)规定了各级政府间的财力划分,规定了预算资金使用的范围、方向和权限。
二、财政管理体制的内容1.财政分配和管理机构的设置与政府管理体制相适应,目前我国的财政管理机构分为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乡(民族乡、镇)各级财政部门内部又设置不同业务分工的机构,分别负责各项业务管理工作。
2.政府间事权及支出责任的划分财政管理体制作为划分各级政府间财政关系的根本制度,其依据是政府职能界定和政府间事权划分。
政府间财政支出划分是财政管理体制的基础性内容。
2024年中级经济师-中级经济基础-考前密训1-2课件
考前密训班主讲老师:徐娜一、社会主义公有制内涵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新增)基本形式 1.国有经济即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2.集体所有制经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城镇集体所有制以及股份合作制等各种形式的合作经济3.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主体地位 1.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地位;2.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3.满足全体人民的共同需要,保障全体人民的共同利益,实现共同富裕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1.要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新增)2.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新增)3.形成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新增)1.2.要方面。
3.4.,)。
A.B.C.D.E.解析:D ABCE。
影响因素变动结果需求(供给)数量变动商品自身价格的变动线不动,点动需求(供给)变动非价格因素(不要选价格)曲线位移(线动)供给曲线向右平移1.生产成本降低2.生产技术提高需求曲线向右平移1.2.3.4.均衡价格政府干预最高限价保护价格概念下交易上交易低于市场均衡价格高于市场均衡价格目的保护消费者保护生产者影响(1(2(3(1(2)变相降价(3)黑市交易措施配给制1.需求价格弹性(需求弹性) 1. Ed>1E d <12.2.需求交叉弹性①>0替代关系;②<0 ③=03.需求收入弹性>1高档品;0<E y <1必需品;<0低档品4.供给价格弹性时间(首要因素)成本机会成本生产成本显成本货币支出。
隐成本经济利润(超额利润)-(显成本+隐成本)例题【2018年/2021)。
A.1B.1C.1D.1例题答案:A解析:1A性系数等于1BC错误。
1正常利润1.2.3.短期成本区别市场行业需求曲线企业需求曲线供给曲线收益曲线完全竞争市场右下方倾斜水平(唯一)平均可变成本之上的边际成本线垄断竞争市场右下方倾斜(比较平坦)无寡头垄断市场右下方倾斜无完全垄断市场右下方倾斜=行业、陡峭无边际在下面【2014年/2018年/2021)。
中级经济师基础精讲班:经济基础知识02-第二章-消费者行为分析
基础精讲班经济基础知识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主讲老师:臧运红第二章消费者行为分析(2分)第二章消费者行为分析一、无差异曲线一、无差异曲线1.经济人假设(1)在研究消费者行为时,我们需要假定,消费者是追求效用最大化的和理性的。
(2)经济人假设是指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都是利己的,总是力图以最小的经济代价去获得自己最大的经济利益。
(3)经济人假设是分析消费者行为的前提,也是整个经济学的一个基础。
(非理性不在考查范围)2.效用的定义是指商品或者服务满足人们某种欲望的能力;或者是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或服务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
是人们的一种心理感觉,是主观心里评价,没有客观标准。
一、无差异曲线【单选题·2014年】用效用理论分析消费者行为时,会假定消费者追求效用最大化且是理性的,这一前提通常称为()。
A.经济人假设B.边际效用最大化理论C.消费行为最有理论D.消费者偏好一、无差异曲线3.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效用理论基数效用论认为效用是可以直接度量的,存在绝对的效用量的大小,可以用基数,就是用l,2、3、4……这些绝对数值来衡量效用的大小序数效用论认为消费者无法知道效用的绝对数值,而只能说出自己的偏好次序,用第一、第二、第三、第四……这些表示次序的相对数值来衡量效用---基数效用论序数效用论是运用边际效用论分析的是用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约束线来分析的是分析消费者行为的不同方法,二者得出的分析结论基本是相同的两者的区别在于:效用是否可以直接度量一、无差异曲线4.边际效用按照基数效用理论,效用是可以计量的,区分为总效用和边际效用总效用边际效用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从商品或服务的消费中得到的满足程度的总和指消费者增加一个单位的商品消费时所带来的满足程度的增加或者效用的增量一、无差异曲线总效用边际效用总效用函数:TU=TU为总效用,Q为消费数量MU为边际效用,从数学意义上看,边际效用是总效用函数的斜率一般来说,总效用(TU)取决于消费数量的大小,在一定范围内,消费量越大,则总效用就越大边际效用递减的规律:(1)在一定时间内,随着消费某种商品数量的不断增加,消费者从中得到的总效用是在增加的,但是以递减的速度增加的,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即TU上升,MU>0,但递减)(2)当商品消费量达到一定程度后,总效用达到最大值时,边际效用为0;(即TU最大,MU=0)(3)如果继续增加消费,总效用不但不会增加,反而会逐渐减少,此时边际效用变为负数。
2020中级经济师考试基础网课精讲班讲义第63讲第18章法律责任与行政执法-第3至4节
第三节劳动监察【本节知识点】【知识点1】劳动监察的含义和属性、惩罚方式、程序【本节内容精讲】【知识点1】劳动监察的含义和属性、惩罚方式、程序一、劳动监察的含义和属性劳动行政机关依法对用人单位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和纠正违法行为,并对违法行为依法进行行政处理或行政处罚的行政执法活动。
劳动行政部门对用人单位违反劳动法律、法规的行为有权制止,并责令改正。
属性:法定性、行政性、专门性、强制性。
二、劳动监察的形式和处罚方式(一)劳动监察的形式(1)主动到用人单位及工作场所进行检查的日常巡视检查。
(2)通过任何组织和个人举报、投诉对用人单位可能存在的违法行为进行的专案查处。
(3)针对一定时期问题比较集中或重要的事项开展的专项大检查。
(4)审查用人单位按照要求报送的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书面材料。
(二)处罚方式责令用人单位改正、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吊销许可证。
三、劳动监察的程序立案、调查、处理、告知。
调查应自立案之日起60个工作日内完成;情况复杂的,经批准,可以延长30个工作日。
如果违反劳动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在2年内未被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发现,也未被举报、投诉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不再查处。
2年期限自违法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如违法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应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例题精讲【例题•2018单选】劳动监察机构不可以采取的措施是()A.吊销许可证B.警告C.罚款D.拘留【答案】D【解析】劳动监察处罚方式包括责令用人单位改正、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吊销许可证第四节行政争议处理【本节知识点】【知识点1】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险行政争议【知识点2】行政复议的基本法律规定【知识点3】行政诉讼【本节内容精讲】【知识点1】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险行政争议一、概念指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及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与行政管理相对人之间,因实现劳动和社会保险权利、履行劳动和社会保险义务产生分歧而引起的争议。
2023中经-经济基础刘艳霞-精讲班-第3章
第三章 生产和成本理论【本章考情分析】【本章教材结构】【本章内容详解】第一节 生产者的组织形式和企业理论【本节知识点】【知识点】生产者组织形式和目标 【知识点】企业的形成理论【本节内容精讲】【知识点】生产者的组织形式和目标生产者是指能够作出统一的生产决策的单个经济单位,即企业或厂商。
企业是产品生产过程中的主要组织形式。
生产和 成本理论 生产者的组织形式 和企业理论生产函数和 生产曲线成本函数和 成本曲线生产者组织形式和目标 科斯的企业形成理论生产函数 成本和利润的含义 成本函数 短期成本曲线生产曲线规模报酬【提示1】经济学家并不认为追求利润最大化是人们从事生产和交易活动的唯一动机,因为 ①信息的不对称,所有者不能完全监督和控制经营者的行为,经营者可能会追求销售收入最大化和销售收入的持续增长,一味扩大企业规模,以此谋求自身特权和个人收入,提高个人社会知名度。
②缺乏准确的资料,企业长期生存的经验做法是实现销售收入最大化或者市场份额最大化。
【提示2】从长期来看,实现利润最大化是所有企业在竞争中求得生存的关键。
例题精讲【真题•2018单选】在生产者行为分析中,一般假设生产者或企业的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这一基本假定的前提是( )。
A.边际效用最大化理论B.经济人假设C.生产行为最优理论D.公共选择理论 【答案】B【解析】在生产者行为的分析中,一般假设生产者或企业的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这一基本假定是“经济人假设”在生产和企业理论中的具体化。
【知识点】企业的形成理论(一) 企业的本质美国经济学家科斯认为,企业是为了节约市场交易费用或交易成本而产生的,企业的本质特征是作为市场机制或价格机制的替代物。
【提示1】交易费用是围绕契约所产生的成本费用,包括: (1)签订契约时交易双方面临的偶然因素所可能带来的损失。
这些偶然因素或者是由于事先不可能被预见到而未写进契约,或者能够被预见到,但因为太复杂而无法写进契约。
word庄欣-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教材精讲班-第1部分 经济学 第5章
第五章生产要素市场理论【本章考情分析】年份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合计20151题1分2题4分3题5分20162题2分—2题2分20171题1分1题2分2题3分2018首次机考,多套考卷,情况复杂【本章教材结构】【本章内容讲解】第一节生产者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本节主要考点:1、引致需求和联合需求2、生产者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一、引致需求(2019年标题变动)1、生产者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是一种引致需求(1)当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生产者需要一种生产要素时,其原因在于该生产要素可以使他们生产出消费者现在或将来愿意购买的商品。
在生产要素市场上,需求者是生产者或厂商,供给者是消费者或居民,生产者对劳动、土地等生产要素的需求是从消费者对最终消费品的需求中间接派生出来的。
我们把这种对生产要素的需求称为“引致需求”或者“派生需求”。
例如,消费者购买面包,这是直接需求;消费者对面包的直接需求引致面包厂商购买生产要素(例如面粉和劳动等)去生产面包。
面包厂商对面粉和劳动等的需求是派生或引致需求。
【例题:单选】生产者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是一种间接的需求,又是一种()。
A.所谓“派生”需求或“引致”需求B.所谓“高品质”需求C.所谓“吉芬商品”的特异需求D.所谓“不存在价格机制”的需求【答案】A【解析】生产者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是一种“引致需求”或者“派生需求”。
(2)引致需求的概念反映了生产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之间的联系。
生产者对生产要素的需求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量。
因此,不但消费者的需求曲线会影响生产要素的价格,生产者在产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上所处的市场状态也会影响生产要素的需求,并最终影响生产要素的价格。
【例题:2018年单选】反映生产要素市场与产品市场之间联系的是()。
A.引致需求B.联合需求C.复合需求D.有效需求【答案】A【解析】引致需求的概念反映了生产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之间的联系。
2、生产者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是一种联合需求(1)联合需求或称为复合需求,即对生产要素的需求具有相互依赖性,各种生产要素要共同发挥作用才能生产最终产品。
word庄欣-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教材精讲班-第2部分 财政 第11章
第十一章公共物品与财政职能本章考情本章属于非重点性章节,历年考试分值为1-3分左右,单选题1-3个,多选题0个。
2019年教材有一定删减,预计本章分值为1分左右。
本章重点:1.公共物品及其特征,公共物品的需求显示,公共物品的融资与生产,公共物品供给的制度结构。
2.市场与政府的经济活动范围。
3.财政的基本职能:资源配置职能,收入分配职能,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
4.公共选择,政府失灵及其表现形式。
5.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重要意义,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方向与主要任务。
知识点一:公共物品的定义及其融资与生产(一)公共物品及其特征1.定义:增加一个人对该物品的消费,并不同时减少其他人对该物品消费的那类物品。
【注意】美国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首次提出来的。
2.特征:非竞争性(主要特征):某种公共物品一旦被提供,增加一个人的消费并不增加任何额外成本,也就是增加一个人消费的边际供给成本为零。
【注意】强调了集体提供公共物品的潜在收益。
(只增加收入,不增加产量)非排他性(派生特征):指的是要排除一个额外消费者技术上不可行,或者成本很高。
【注意】指出通过市场机制提供公共物品的潜在困难。
【例题·单选题】(2016年)在某种纯公共物品的总供给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一个人增加该物品的消费,其他人对该物品的消费会()。
A.相应增加B.相应减少C.不受影响D.趋于平均【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公共物品的定义。
公共物品是指增加一个人对该物品的消费,并不同时减少其他人对该物品消费的那类物品。
(二)公共物品的需求显示私人物品的需求显示自愿的市场交易出价多少公共物品的需求显示强制性的政治交易投票程序【注意】市场机制对公共物品并不完全有效。
原因在于,公共物品一旦被生产出来,如果阻止未付费者消费,从社会资源利用的角度看,是缺乏经济效率的,也就是说,排他性地消费不符合效率原则。
而且排他性消费的成本很高。
(三)公共物品的融资和生产1.公共物品的融资(1)政府融资(强制融资)【注意1】作为公共物品供给的资金提供者,政府以强制税收的形式为公共物品融资;【注意2】缺点:难以满足社会成员对公共物品的多样化需求。
2023中经-经济基础刘艳霞-精讲班-第9章
第九章 价格总水平和就业、失业【本章考情分析】【本章教材结构】【本章内容详解】第一节 价格总水平【本节知识点】【知识点】价格总水平的含义、度量及决定因素 【知识点】价格总水平变动的经济效应【本节内容精讲】【知识点】价格总水平的含义、度量及决定因素一、价格总水平的含义及度量价格总水平 和就业、失业价格总水平就业与失业失业和经济增长及价 格总水平的相互关系 1.价格总水平含义、度量 及决定其变动的因素2.价格总水平变动的经济效应 1.就业、失业的含义、统计指标1.奥肯定律、就业弹性2.菲利普斯曲线2.失业的类型宏观经济治理的内涵与特征价格总水平二、决定价格总水平变动的因素决定价格总水平变动的因素包括货币供给量、货币流通速度、总产出、总需求和总供给。
决定价格总水平变动的因素例题精讲【真题•2018多选】关于决定价格总水平变动因素的说法,正确的有()。
A.在其他影响因素不变的情况下,货币供应量增长,价格总水平一般会趋于上升B.如果总需求增长快于总供给的增长,价格总水平就有可能上升C.在其他影响因素不变的情况下,货币流通速度加快,就会促使价格总水平下降D.从长期来看,影响价格总水平的是总需求E.从长期来看,总供给与价格总水平是反方向变动【答案】ABD【解析】在其他影响因素不变的情况下,货币流通速度加快,就会促使价格总水平上升;C错误;从长期来看,总供给与价格总水平无关,E项错误。
【真题•2020单选】关于价格总水平影响因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A.价格总水平与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呈正方向变动B.价格总水平取决于总需求与总供给的比例关系C.从长期来看,总供给变动与价格总水平无关环球网校学员专用D.价格总水平与货币供给量的变化呈反方向变动【答案】D【解析】根据费雪方程式MV=PT,可判断价格总水平与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呈同方向变动,D项错误。
【知识点】价格总水平变动的经济效应价格变动的直接经济效应(一)价格总水平变动对工资的影响名义工资是以当时的货币形式表现的工资实际工资是扣除了价格变动影响因素的工资实际工资变动率=实际工资的变动与名义工资的变动成正比,与价格总水平变动成反比。
中级经济师基础精讲班:经济基础知识20-第二十章
基础精讲班经济基础知识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E.经营管理制度【答案】BCD【解析】商业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比较:业务范围不同。
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经营范围很窄,经营不完全的信用业务,或不以银行信用方式融通资金。
(二)商业银行的职能与组织形式主要业务包括资产业务:是商业银行获得收益的主要业务活动中间业务:为客户办理支付和其他委托事项从中收取手续费的业务(三)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1、负债业务:(1)是形成商业银行资金来源的业务。
(2)其全部资金来源包括自有资金和吸收的外来资金投资业务是银行以其资金作为投资而持有各种有价证券的业务活动。
为防范风险,金融管理当局对商业银行证券投资的范围一般都有限制性规定许多国家规定只允许做债券业务,而不允许做股票买卖或者允许银行以其自有资金和盈余的很小比例投资股票(三)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3、中间业务:(1)指商业银行不使用自己的资金而为客户办理货币支付和其他委托事项,并从中收取手续D.向中央银行借款E.结算业务【答案】AD【解析】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包括吸收存款及借款业务。
本题中,质押贷款、投资房地产属于资产业务;结算业务属于中间业务。
(三)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例题:2018年多选题】关于商业银行主要业务的说法,正确的有()。
A.吸收存款是商业银行外来资金的主要渠道3.被保险的存款既包括人民币存款也包括外币存款(二)金融市场效率1、定义金融市场效率是指金融市场实现金融资源优化配置功能的程度2、内容(1)金融市场以最低交易成本为资金需求者提供金融资源的能力;(2)金融市场的资金需求者使用金融资源向社会提供有效产出的能力。
高效率的金融市场,能将社会有限的金融资源配置到效益最好的企业及行业,进而创造最大产出,实现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三)有效市场理论类型子市场期限、功能货币市场同业拆借市场、票据市场、短期债券市场期限在1年及1年以下供应短期货币资金,主要解决短期内资金余缺的融通问题资本市场股票市场、长期债券市场、投资基金市场期限在1年以上供应长期货币资金,主要解决投资方面的资金需要【注】外汇市场作为国际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功能特殊,不能简单的归入货币市(四)金融市场的结构(掌握)(4)股票市场。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年精讲班刘艳霞-第讲-第一章-第节弹性(一)
第四节、弹性【本节知识点】1、需求价格弹性2、需求收入弹性3、需求交叉弹性4、供给价格弹性【本节内容】本节介绍需求价格弹性、需求交叉弹性、需求收入弹性和供给价格弹性。
【 经济学中,弹性的一般公式为:弹性系数=因变量的变动比例/自变量变动比例】1.需求价格弹性的定义(需求量对价格的反映程度)需求价格弹性系数E d =价格的相对变动需求量的相对变动 =P P Q Q //∆∆ 需求的变动与价格的变动符号相反,因此E d 为负数,为简便起见,我们通常把负号略去,取其绝对值。
【例题16:2013年单选题】已知某种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系数是0.5,当价格为每台32元时,其销售量为1000台。
如果这种商品价格下降10%,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其销售量是()台。
A .950B .1050C .1000D .1100【答案】B 。
【解析】考核需求价格弹性的计算。
需求价格弹性系数0.5=需求量变动率/价格变动率10%,可得需求量变动率为5%,即商品价格下降10%,销售量增加5%。
原来的销售量为1000台,增加5%后的销售量=1000×(1+5%)=1050台。
提供精准面授押题:一建、二建、咨询、监理、造价、招标、环评、经济师、安全、房估、消防、物业、职称英语等2.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的计算公式―――点弹性和弧弹性弧弹性变动率的分母是平均需求量和平均价格。
【例题17:2011单选题】某商品的价格为2元/件时,销售量为300件;当价格提高到4元/件时,销售量为100件。
按照弧弹性公式计算,该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是( )。
A.0.40B.0.67C.1.50D.2.00【答案】C【解析】考核弧弹性的计算公式:ΔQ=100-300=-200ΔP=4-2=2(Q1+Q2)/2=(300+100)/2=200(P1+P2)/2=(2+4)/2=3需求价格弹性=[-200/200]/(2/3)=-1.5由于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始终是负数,所以可以直接用绝对值表示。
2022年经济师考试中级经济基础精讲班讲义(1-74讲)
2022年经济师考试中级经济基础精讲班讲义(1-74讲)经济基础精讲班讲义(1-74讲)(刘艳霞版)教材变化情况一、2022年版教材变化情况2022年中级《经济基础知识》依然分为六大部分,但在“经济学”部分比2022年教材多出一章,总计32章。
从总体来看,内容变化较大,大体变化如下表所示:中级经济基础考试特点二、中级经济基础考试特点(一)考试题型、题量以及答题时应对策略考试的时间是150分钟,要合理分配。
单选题控制在60分钟内;多选题控制在70分钟内;最后20分钟检查和填涂答题卡答题时要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依次答题。
千万不要为一道难题钻牛角尖,浪费过多的时间。
另外要注意一些答题技巧:1、单选题2、多选题多选题难度较大,涉及知识点较全面,多选题每一个题目有五个备选项,每个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的,至少有1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每个选项得0.5分,根据上述判分标准,可以遵循谨慎性原则,将选项中有把握的选出来。
这种题目考核的面较广。
可以采用排除法、比较法或推理法对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分析、判断。
通常,如果选项中有两个相反的说法,可能其中会有一个不是答案。
考试内容特点及应对策略(二)考试内容特点及应对策略1、紧扣大纲、全面考核2022年《经济基础知识》大纲相比往年形式有所变化,即增加了“考试目的”,而在“考试内容”中不再细分“掌握”、“熟悉”和“了解”。
由于要求的层次不是很分明,所以更应全面的来进行复习。
中级经济基础知识教材包括六大部分,这六部分分值比例相差不大,试题分布较平均。
2022年这六部分分值分布如下:各章分值也较为平均。
2、难度不大,重复考题考点较多经济师考试虽然属于全国性质的考试,但相对同等级别的考试而言,难度不大,侧重对教材知识点的把握,展开或延伸的考核内容非常少。
大约95%的题目都是教材上的原文,能否通过考试的关键就看考点记没记住。
从历年的考题情况看,当年的考题中,大概有30%左右的题目是历年考题的原题或简单变形;15%的题目是教材每章课后练习题的原题或简单变形;其余题目基本上也都是教材上的原文或者是简单理解。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教材精讲班第18章
第三部分货币与金融——第十八章货币供求与货币均衡本章重点:1.货币需求和货币需求量的概念,主要的货币需求理论。
2.货币供给和货币供应量的概念,货币供给层次的划分,货币创造机制,货币供给的乘数原理。
3.货币均衡的含义和特征,货币失衡的类型,货币均衡水平决定。
4.通货膨胀的概念,通货膨胀的类型,通货膨胀的原因,通货膨胀的治理。
考点1:货币需求与货币需求量(一)货币需求1.货币需求:经济主体在既定的收入和财富范围内能够并愿意持有货币的数量。
2.货币需求作为一种经济需求,是由货币需求能力和货币需求愿望共同决定的有效需求。
货币需求能力+货币需求愿望=有效需求3.货币需求是一种派生需求,派生于人们对商品的需求。
(二)货币需求量: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经济中各部门需要持有货币的数量,即一定时期内经济对货币的客观需求量。
【例题·多选题】(2017年)货币需求作为一种经济需求,是有()共同决定。
A.货币需求能力B.货币价值C.货币需求愿望D.货币供应数量E.货币供应能力【正确答案】AC【答案解析】本题考查货币需求。
货币需求作为一种经济需求,理当是由货币需求能力和货币需求愿望共同决定的有效需求。
【例题·多选题】下列关于货币需求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货币需求是一种主观需求B.货币需求是一种客观需求C.货币需求是一种有效需求D.货币需求是一种派生需求E.货币需求是一种经济需求【正确答案】BCDE【答案解析】货币需求由货币需求能力和货币需求愿望共同决定,有一定的客观性,并不是主观决定的。
选项A说法有误。
考点2:传统货币数量说(一)费雪的现金交易数量说MV=PT 整理后: P=MV/TM代表货币量、V代表货币流通速度、P代表物价水平、T代表商品和劳务的交易量结论:货币量决定物价水平【例题·单选题】(2015年)美国经济学家费雪提出了交易方程式MV=PT,其主要结论是()。
A.货币量决定物价水平B.物价水平决定货币流通速度C.货币流通速度决定物价水平D.商品和劳务的交易量【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本题考查货币需求的内容。
2020中级经济师考试基础网课精讲班讲义第90讲第24章描述统计-第4节
【本节知识点】【知识点1】相关关系的分类【知识点2】相关关系的度量【本节内容精讲】【知识点1】相关关系的分类客观现象的相关关系可以按照不同标准来分类,具体如下表所示。
相关关系的分类【提示】相关关系并不等于因果关系。
比如夏天雪糕和遮阳伞的销售量。
例题精讲【真题•2019多选】关于相关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有()。
A. 完全相关是指一个变量的取值变化完全由另一个变量的取值变化所确定B. 相关关系等同于因果关系C. 正相关是指一个变量的取值随着另一个变量的取值增大而增大D. 不相关是指两个变量的取值变化彼此互不影响E. 相关关系等同于函数关系【答案】ACD【解析】考查相关关系的分类【知识点2】相关关系的度量(散点图和相关系数)一、散点图两变量之间的关系可以用散点图来展示,具体见下图:二、相关系数相关系数是度量两个变量之间相关关系的统计量。
最常用的相关系数是pearson(皮尔逊)相关系数。
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在【-1,1】之间。
r=∑(i)(i)ni=1√∑(x i−x̅)2∑(y i−y̅)2ni=1ni=1关于相关系数的取值含义如下表所示。
相关系数的取值含义【考点提示】散点图和相关系数通常会结合在一起考核,给出散点图需要知道相关系数的大致取值范围。
给出相关系数的范围也应能大致判断散点图的形状。
重点考核正线性相关和负线性相关。
例题精讲【例题•多选题】根据变量X和变量Y的散点图,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两个变量正相关 B.两个变量不相关C.两个变量负相关 D.两个变量线性相关E.两个变量的相关系数大于0,小于1【答案】ADE【解析】从散点图上可看出,X和Y同方向变化并呈线性,所以二者正线性相关,A选项正确、D选项正确;当相关系数0<r≦+1时,两变量正相关,但因为并不是所有的点都在一条直线上,所以两变量不是完全的正相关,相关系数不能取1,因此,本题E选项正确。
【真题•2018多选】根据2010-2017年的统计数据,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和农村贫困人口规模的相关系数r=-0.975。
word庄欣-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教材精讲班-第6部分 法律 第37章
第三十七章其他法律制度考情分析本章属于重点性章节,历年考试分值为4-8分左右,单选题3-4个,多选题2-3个。
2019年教材有变动,预计本章分值为6分左右。
考点一、工业产权的概念和特征(一)工业产权:人们依照法律对应用于商品生产和流通中的创造发明和显著标记等智力成果,在一定期限和地域内享有的专有权。
(二)工业产权的特征1.专有性:国家赋予专利权人和商标专用权人在有效期内对其专利和商标享有的独占、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未经权利人许可,任何第三人皆不得使用,否则即构成侵权。
2.地域性:一个国家法律所确认和保护的工业产权,只在该国范围内有效,对其他国家不发生效力,即不具有域外效力。
3.时间性:工业产权保护有一定期限,法定期限届满后,工业产权的财产权利即自行终止,成为全社会的共有财富。
考点二、专利权专利权:按照专利法规定,由国家机构授予发明人、设计人或其所属单位对某项发明创造在法定期限内享有的专有权。
(一)专利权的主体:指依法申请并取得专利权的单位和个人,即专利权人。
包括:发明人或设计人的单位发明人或设计人受让人外国人共同发明人或者共同设计人(二)专利权的客体1.发明:指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
发明分为产品发明和方法发明。
例如:爱迪生发明了白炽灯,属于产品发明;给白炽灯充惰性气体,提高其寿命和质量属于方法发明。
2.实用新型:指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二者的结合所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也叫小发明。
例如:电脑控制的滚筒式洗衣机。
3.外观设计:指对产品的形状、图案或者其结合以及色彩与形状、图案相结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并适于工业上应用的新设计。
例如:手机设计新的外观。
外观设计VS发明、实用新型:它只涉及美化产品的外表和形状,而不涉及产品的制造和设计技术。
(三)授予专利权的条件1.授予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的条件: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2.授予外观设计专利的条件:新颖性、实用性、富有美感、不得与他人在先取得的合法权利相冲突。
2020中级经济师考试基础网课精讲班讲义第1章1
中级经济基础知识精讲班【精讲班内容安排】精讲班是最基础、最重要的一个班次,适合各类学员,更适合基础薄弱、初次报考中级经济师的学员。
其内容包括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教材各章的详细讲解并辅之以典型的例题,可使学员对教材的内容有一个全面系统的把握,夯实基础。
第二部分:每章各节配备的课堂练习,以此来帮助考生巩固各章所学知识点。
两大部分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精讲班学习要求】1.坚持听课:坚持把精讲班所有的课程都听完。
学习每一章时都要静下心来,认真听老师讲,边听边做笔记。
2.回看教材:听完每一章或每一节课程后不要急于做题,先在心中想想都学了什么,然后把教材通读一遍,在读的过程中,按照讲义把重点划出来。
3.做题巩固:看过教材后,可以再做一遍精讲班讲义中的例题,然后做每一节的练习题,做题的过程就是巩固考点的过程。
4.滚动复习:从第2章开始,每学一章都需要把前面所学章节的重要考点回顾一下,直至最后一章。
第一部分经济学基础【经济学基础考情分析】【经济学基础脉络图解】一、微观经济学(6章)二、宏观经济学(4章)第7章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宏观经济模型第8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理论第9章价格总水平和就业、失业第10章国际贸易理论和政策第一章市场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本章考情分析】【本章基本框架】【本章内容详解】第一节 市场需求【本节知识点】【知识点1】需求及市场需求 【知识点2】影响需求的基本因素【知识点3】需求函数、需求规律及需求曲线【本节内容精讲】【知识点1】需求及市场需求需求及市场需求市场需求、供给、均衡价格市场需求1.需求及市场需求2.影响需求的基本因素3.需求函数、需求规律及需求曲线市场供给 1.供给的含义及影响供给的基本因素2.供给函数、供给规律和供给曲线均衡价格 均衡价格的含义及 均衡价格模型的运用弹性1.需求价格弹性2.需求交叉弹性3.需求收入弹性4.供给价格弹性【记忆方法】需求的构成要素:我想我能通过中级经济师。
2023中经-经济基础刘艳霞-精讲班-第12章
第十二章 财政支出【本章考情分析】【本章教材结构】 【本章内容详解】第一节 财政支出及其分类【本节知识点】【知识点】财政支出的含义 【知识点】财政支出分类方法3.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主要因素 财政支出财政支出及其分类财政支出规模 及其增长趋势财政支出效益分析购买性支出 1.财政支出的含义2.财政支出分类方法 1.衡量财政支出规模的指标及 规模变化情况的指标2.财政支出规模增长的理论解释 1.财政支出效益分析与生产经营支出效益分析的区别 1.政府消费性支出 2.政府投资性支出 2.财政支出效益分析方法 转移性支出 1.社会保障支出 2.财政补贴3.购买性支出与转移性支出功能的比较【本节内容精讲】【知识点】财政支出的含义财政支出,是指政府为履行职能、取得所需商品和劳务而进行的资金支付,是政府行为活动的成本。
可从以下3方面理解财政支出数据:【提示】与支出规模相比,支出结构问题更重要,它反映了财政支出的受益格局。
2022年一般公共预算中主要支出科目情况如下: 1.教育支出39455亿元,比上年增长5.5%。
2.科学技术支出10023亿元,比上年增长3.8%。
3.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3905亿元,比上年下降2%。
4.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6603亿元,比上年增长8.1%。
5.卫生健康支出22542亿元,比上年增长17.8%。
6.节能环保支出5396亿元,比上年下降3.2%。
7.城乡社区支出19415亿元,比上年下降0.2%。
8.农林水支出22490亿元,比上年增长2.3%。
9.交通运输支出12025亿元,比上年增长5.3%。
10.债务付息支出11358亿元,比上年增长8.7%例题精讲3看 看财政支出规模 -花多少钱看财政支出结构 -办多少事儿 看财政支出经济性质 -钱怎么花的 财政支出规模,是指财政支出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
该指标反映政府实际上参与社会经济生活的程度,有助于了解政府支配了多少社会资源。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讲义2024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讲义2024
2024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讲义主要涵盖以下内容:
1.市场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包括资源的稀缺性、资源配置方式的含义及其演变,
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比较,以及市场经济中价格机制的作用。
2.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详细介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包括其制度基础(公有
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以及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结合。
3.宏观经济政策:阐述国家在经济运行中的调控作用,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
业政策等。
4.微观经济理论:包括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市场结构理论、要素市场
理论等。
5.国际经济:介绍国际贸易理论、国际金融市场、汇率制度等内容。
6.统计与数据分析方法:涵盖常用的经济统计指标、数据分析方法及其在经济管理中
的应用。
以上仅为大致内容,具体讲义会根据不同的教材版本和编者的设计有所差异。
2020中级经济师考试基础网课精讲班讲义第12讲第3章组织设计与组织文化-第2节
第二节组织文化【本节知识点】【知识点1】组织文化的内容和结构【知识点2】组织文化的类型【知识点3】组织文化与组织设计【本节内容精讲】【知识点1】组织文化的内容和结构(一)组织文化的概念组织文化是指控制组织内行为、工作态度、价值观以及关系设定的规范。
本质是组织成员的共同价值观体系。
(二)组织文化的影响因素组织文化是从最高管理层树立的典范发展而来的,很大程度取决于他们的行为方式和管理风格、外部环境等其他因素也影响组织文化形成。
(三)组织文化的功能1.导向作用2.规范作用3.凝聚作用:如果说薪酬和福利形成了凝聚员工的物质纽带的话,那么,组织文化则形成了凝聚员工的情感纽带和思想纽带。
4.激励作用:组织文化强调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方法,其核心是要创造出共同的价值观念。
5.创新作用6.辐射作用:在提高组织知名度的同时,构成社会文化的一部分。
(四)组织文化的内容和结构1.组织文化的内容(1)创新与冒险:组织鼓励员工进行创新和冒险的程度。
(2)注重细节:组织期望员工做事缜密,善于分析和注意细节的程度。
(3)结果导向:组织的管理层在多大程度上将注意力集中在结果上,而不是强调实现这些结果的手段和过程。
(4)人际导向:组织的管理层在多大程度上考虑组织内部的决策结果对组织成员的影响。
(5)团队导向:组织在活动时围绕团队而非个人进行组织的程度。
(6)进取心:组织成员具备进取心、竞争意识而非贪图安逸的程度。
(7)稳定性:组织活动更重视维持现状而不是重视成长的程度。
2.组织文化的结构组织文化的结构可分为三个层次:物质层、制度层和精神层。
(1)物质层:企业的名称,产品的外观及包装,建筑风格,纪念物等外显标示(2)制度层:各种行动准则或规章制度(3)精神层,它是组织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组织文化中有没有精神层是衡量一个组织是否形成了自身组织文化的主要标志和标准。
三者的关系组织文化的物质层、制度层和精神层三者是紧密相连的。
物质层是组织文化的外在表现,是制度层和精神层的物质基础。
2020中级经济师考试基础网课精讲班讲义第95讲第26章回归分析-第1节2
【知识点2】回归模型一、 回归模型分类描述因变量如何依赖自变量和误差项的方程称为回归模型,回归模型的类别如下:1.根据自变量的多少,回归模型可以分为一元回归模型和多元回归模型。
2.根据回归模型是否线性,回归模型分为线性回归模型和非线性回归模型。
例题精讲【真题•2019单选】一元回归模型和多元回归模型的划分依据是( )。
A. 模型的数量B. 样本量C. 因变量数量D. 自变量数量【答案】D【解析】根据自变量的多少,回归模型可以分为一元回归模型和多元回归模型。
二、一元线性回归模型一元线性回归模型是研究两个变量之间相关关系的最简单的回归模型,只涉及一个自变量。
该模型可以表示为:εββ++=X Y 100β 1β—模型的参数;ε—误差项,是一个随机变量。
【提示1】 因变量Y 是自变量X 的线性函数(β0+β1X )加上误差项ε(1)β0+β1X 反映了由于自变量X 的变化而引起的因变量Y 的线性变化。
(2)误差项ε是个随机变量,表示除线性关系之外的随机因素对Y 的影响,它是不能由X 和Y 的线性关系所解释的Y 的变异性。
【提示2】描述因变量Y 的期望值E (Y )如何依赖自变量X 的方程称为回归方程。
一元线性回归方程的形式:E (Y )=b 0+b 1Xβ0是回归直线的截距;β1是回归直线的斜率,表示X 每变动一个单位时,E (Y )的变动量。
【提示3】回归分析的一个重要应用就是预测,即利用估计的回归模型预估因变量数值。
例题精讲【例题•多选】线性回归模型01Y X ββε=++中,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
A .β0为回归直线的截距B .β1为回归直线的斜率,表示X 每变动一个单位时,Y 的变动量C .误差项ε 表示观测值和估计值之间的残值D .误差项ε表示除X 和Y 线性关系之外的随机因素对Y 的影响E .β0+β1X 反映了由于自变量X 的变化而引起的因变量Y 的线性变化【答案】ABDE【解析】 线性回归模型εββ++=X Y 10,ε是个随机变量,表示除线性关系之外的随机因素对Y 的影响,它是不能由X 和Y 的线性关系所解释的Y 的变异性,C 项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级经济基础知识基础
精讲班
Document serial number【LGGKGB-LGG98YT-LGGT8CB-LGUT-
中级经济基础知识基础精讲班
第六部分法律
第六部分统计(31-35章)教材结构
第31章法律对经济关系的调整(删掉了原教材“经济法基础知识”的内容)第32章物权法律制度(删掉了物权的民法保护方法)
第33章合同法律制度(无变动)
第34章公司法律制度(变动较大,结构做了调整,新增了第五节的内容)
第35章其他法律制度
(1)工业产权法律制度(稍微做了调整)
(2)劳动合同法律制度
(3)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
(4)反垄断法律制度(新增的内容)
(5)反不正当竞争法律制度
(6)产品质量法律制度
近五年的分值均为23分(包括11题单选11分,6题多选12分)
第三十一章法律对经济关系的调整
本章基本内容框架及分值
“调整经济的法律”和“经济法”
法律对经济关系的调整调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
一、“调整经济的法律”和“经济法”
1、法学中“经济”的概念
从法学视角来界定经济,“经济”就是指人们围绕社会物质财富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过程所进行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
2、法律对经济关系的调整阶段
法律的调整对象是社会关系,调整经济是法律的一项重要功能。
从历史的角度
3.“经济法”和“调整经济的法”的区别
(1)“经济法”是与民法、商法、行政法、刑法等部门法并列的一个法律部门。
(2)“调整经济的法”:既包括传统法律体系中的民法、商法,也包括近代产生的经济法,既包括调整国内经济关系的法,也包括调整国际经济关系的国际私法和国际经济法,它是一国所有调整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例1·单选题】(2012年)在当代中国,法律对经济关系的调整模式是()。
A.诸法不分,刑、民合一
B.民商法主导模式
C.行政法主导模型
D.民商法、经济法主导,环境法、劳动法、社会保障法等辅助模式
【答案】D
A.经济管理关系
B.行政指导关系
C.市场管理关系
D.组织管理性的流转和协作关系
【答案】B
【例3·多选题】(2012年)在经济法调整对象中,市场管理关系的内容包括()。
A.合同法律关系
B.维护公平竞争关系
C.消费者权益保护关系
D.产品质量管理关系
E.物权法律关系
【答案】 BCD
【总结】本章主要考点:
1、法律对经济关系的调整的经历了三个阶段,模式分别是什么。
2、经济法的调整对象
3、市场管理关系包括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