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虾饲料的生产工艺对比资料
对虾营养需要和饲料配方技术

2.1.1蛋白质的生理功能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促进对虾生长。 机体组织的更新与修复;为对虾提供能量。 调节生理活动。 实际是氨基酸需求
2.1.2 蛋白质需要量
主要养殖南美白对虾饲料中蛋白质的适宜需要量为 230~550g/Kg饲料。
种类
幼虾和中成虾 后期幼体 幼虾 幼虾 后期幼体 成虾
单糖 对虾对糖的利用能力相对较低,特别是对单糖的利用
极差。 低聚糖
对低聚糖的利用意见不是很一致,但是对非还原性糖类 的利用要好于对还原性糖类的利用,如海藻糖和蔗糖比 麦芽糖利用要好并能降低死亡率提高饲料效率。
多糖 Shiau 和 Peng ( 1992)证明,与葡萄糖相比,
对虾可以更好的利用玉米淀粉。普遍认为对虾对淀粉 的利用较好,特别是小麦淀粉饲料效率较高,甲壳质
鸡肉粉 血粉:LYS含量高 蚕蛹:CP55-62%,pr.消化率>80%,Lys、Trp
、Met丰富,EE含量高,不易贮藏
常用植物性饲料原料
豆粕:其粗蛋白质含量约为43-45%左右,对虾对 熟化豆粕的蛋白质消化率一般都在85%以上。影 响豆粕使用效果的主要因素有:(1)大豆粕蛋氨酸 含量較低,(2)热处理不完全的豆粕中含有較多的 抗胰蛋白酶、血球凝集素等抗營養因子。因此提高 豆粕营养价值,宜与其它动物饲料原料搭配使用。 及对生豆粕进行适当的热处理。
Guillaume( 1989)
0.34( 0.03 %Ca) Davis 等( 1993)
0.5 % ~1.0( 1 %Ca)
1.0 % ~2.0( 2 %Ca)
不同磷源利用效果
磷酸二氢钠 68.2% 磷酸二氢钾 68.1% 磷酸二氢钙 46.3% 磷酸氢钙 19.1 过磷酸钙 9.9%
对虾饲料的生产工艺对比资料

对虾饲料的生产工艺比照一、市场生产状况对虾饲料属于特种水产饲料,在生产工艺上比畜禽饲料、一般鱼饲料有着更高的技术要求.目前国内市场上存在的虾饲料生产设备有:环模制粒机,双螺杆湿法膨化机(又名螺旋挤压机).国外(美国、韩国等)水产饲料生产厂家已经普遍使用双螺杆湿法膨化机取代环模制粒机生产沉性饲料,国内的大中型特种水产饲料厂也纷纷开头装备膨化饲料生产线.二、环模制粒VS 膨化挤出制粒工艺特点及设备配置比照两种制粒流程在大局部工段如:配料、粗粉碎、超微粉碎、冷却包装工段要求完全全都, 差异主要就在于制粒熟化工段.环模制粒:(1)环模制粒生产虾料一般在混合机内需要添加水和油脂,所以需要配备比较简单的批次计量的不锈钢水添加系统,油脂添加系统.(2)环模制粒机由于压制后的产品淀粉糊化度较低,水中稳定性较差,所以需要配置颗粒稳定器 (后熟化器)提升淀粉糊化度,增加水中稳定性.膨化挤出制粒:(1)双螺杆膨化机内可以直接进展各种液体的连续添加,添加装置结构简洁、操控便利.(2)膨化挤出制粒可以添加较多的水和油脂,提升熟化度,但是挤出后的产品水分比较高,所以需要进展枯燥处理.三、环模制粒VS 膨化挤出制粒产品质量比照(1)淀粉糊化度淀粉糊化的过程,就是饲料熟化的过程,它直接关系到产品的消化吸收,由于鱼虾类的消化道都比较短,所以供给完全熟化的产品对于提升饲料转化率是格外重要的.淀粉糊化度是特种水产饲料的重要指标之一.两种工艺中 ,混合后的物料都会先进展调质 ,目前比较流行的双轴差速调质器(DDC ),调质时间可以到达180s ,淀粉糊化度一般在30%〜50% 之间.环模制粒工艺中,压制过程本身根本没有提升淀粉糊化度,颗粒稳定器中保温的过程中,淀粉糊化度上升,一般经过30min 后可以将淀粉糊化度提升至75% o膨化挤出工艺中,物料在膨化机腔体内经过高温高压的湿热处理,基本到达了完全熟化的程度,淀粉糊化度到达90%〜95%,比环模制粒工艺的淀粉糊化度高了20%左右.实际中也证明白膨化饲料综合水平上比一般硬质颗粒饲料的饵料系数高了不少.(2)水中稳定性(耐水性)饲料在水中的稳定性是特种水产饲料的另一个重要指标.国家标准要求对虾饲料在流水中30min 内的散失率不高于12% ,而事实上对虾的抱食时间是很长的,水中稳定性越好,养分存留率越高,对水质的污染越小.环模制粒机压制的一般硬质颗粒耐水时间一般在2〜3hr,而对虾饲料的耐水时间最好能在4〜12hr 甚至更长,膨化挤出的颗粒耐水时间可以到达8〜24hr ,所以能让投喂而没有被采食的饲料铺张减小到最大程度.(3) 适口性、运输粉化、水质除了淀粉糊化度、耐水性两个重要指标外,还有一些其它因素单个看起来不是很重要,但是作为一种综合作用时, 将会对养殖产生重大的影响O某种程度来讲,这种综合效果比以上两个重要指标对养殖产生的作用更大、效益更高.适口性:饲料的适口性一看配方、二看加工.假设配方一样,具有较高熟化度的膨化虾料适口性明显优于硬质颗粒虾饲料.粉化率:饲料的含粉率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运输中的粉化率对这个指标影响是很大的.在工厂中,虾饲料生产厂家要让硬质颗粒饲料处理到根本无粉尘,一般都需要经过好多道的筛分,甚至于在包装的时候要做到一边成品筛出来一边打包.而膨化虾料对于这点明显不用如此麻烦,而且效果却远远优于如此作法.曾经某厂家生产的膨化虾料裂开的苗料放在样品袋中,厂方让养殖户揉搓样品袋三分钟,然后观看样品袋中的粉尘,结果样品袋中仍旧是几乎看不出粉尘, 膨化虾料号称无粉尘也由此可见一斑.从理论上分析二者,首先,硬质颗粒饲料切断时,端面是不会收口的, 即使是刀切出的光滑端面也会在磕磕碰碰中掉出粉来,一旦刀磨钝, 颗粒很多是碰断下来的,端面的掉粉现象就更严峻了;膨化颗粒切断后会有个收口现象,两个端面会和柱面一样不会掉粉.其次,由于膨化挤出颗粒比环模压制颗粒有着更高的熟化度,淀粉糊化后有着更强的黏结作用, 所以产生的粉尘也会更少一些.不管出厂时如何的没有粉尘, 一旦经过运输,粉尘就会自然随之产生, 硬质颗粒饲料经过运输后原来的端面会自然的掉出粉尘,而膨化饲料在运输过程中,就算有压碎现象, 也不会有硬颗粒那么多的粉尘.水质:这是养虾中格外重要的一点“养虾先养水;“养虾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饵〞,这些养殖户得出的阅历可以说明这一问题,饲料对水质的影响是不行无视的,饲料本身的水中的稳定性、粉尘含量是影响水质的主要因素,适口性不好也会让更多的饵料铺张在水中o 一旦水质污染,各种病害也会紧随其来,进而影响养虾的“有收无收〞O四、环模制粒VS 膨化挤出制粒电耗、汽耗比照现选择两种虾料常用的机型进展比较*GCISSP132、MUZL600X (牧羊)产量(理论可以到达的产量):*GCISSP1322.8 〜3.0 吨/时MUZL6003.0 〜3.2 吨/时(1)电耗局部之差:主机功率膨化机:*GCISSP132 : 5.5 +1.5 + 18.5 + 132 +1.5 +4.0 = 163 (kw)制粒机:MUZL600 : 5.5 + 1.5+22 + 75X2=179 (kw)枯燥机:GCSHD200 0.55+1.5 猾+0.75 +4X8 +7.5 X2= 52.8 (kw)稳定器:SKLF24 X24: 1.1 +3.0=4.1 (kw)油添加:SYTZ 30: 0.75 +0.75 +1.5 =3.0 (kw)水添加:SSTZ 60 : 4.0 (kw)环模制粒工段总功率:179 + 4.1 + 3.0 + 4 = 190.1 (kw)膨化挤出工段总功率:163 + 52.8 =215.8 (kw)膨化挤出工艺总功率VS 环模制粒工艺总功率之差:215.8 —190.1 = 25.7kw 〔2〕汽耗局部之差:膨化机调质汽耗:150kg膨化机加热汽耗:100kg枯燥机加热汽耗:800kg制粒机调质汽耗:250kg颗粒稳定器汽耗:300kg油、水加热汽耗:200kg膨化挤出工段总汽耗:150 + 100 + 800 = 1050kg环模制粒工段总汽耗:250 + 300 + 200 = 750kg膨化挤出工段总汽耗VS 环模制粒工段总汽耗之差:1050 -750 = 300kg由以上数据可以得出如下结论:每一吨饲料,膨化制粒电耗高于环模制粒10kwh ,汽耗高100kg.五、环模制粒VS 膨化挤出制粒易损件比照膨化机:〔折合成每吨饲料〕全套筒体:180000 勺0000 石=6 元螺旋捏合盘等螺杆部件:120230 勺0000 行=4 元小2.0 模板:9000 制000 心=3 元刀架刀片等:25%心叼元膨化机生产每吨饲料易损件本钱为:6 +4+ 3+1=14 元制粒机:〔折合成每吨饲料〕小2.0 环模:568000 勺500 心72.6 元三压短皮:3000 勺000 K = 1 元切刀:15 勺2 心用.4 元制粒机生产每吨饲料易损件本钱为:12.6+1+0.4 = 14 元六、结果分析(1)依据二者的产品质量、生产本钱分析可以知道, 膨化机生产虾料相比环模制粒机生产虾料,产品质量上增加很多,每吨生产本钱能量局部也相应的略高一些(大约50 60 元,主要蒸汽局部),易损件本钱根本持平.相对于售价而言(约6000 元/吨),本钱增加了1%,质量提升却远远超过了1%.(2)依据虾料生产的开展趋势, 类似于美国的兴盛国家已经普遍承受膨化挤出工艺生产特种水产饲料,国内的大中型饲料厂意识到这点也已经开头在行动.经过七、八年的酝酿,现今的膨化机、膨化技术已经趋于成熟,三五年内,中国可能就会掀起一个膨化饲料革命的高潮.而现在那么是占据空白市场,扩张企业的最好时机.。
虾料生产工艺流程

虾料生产工艺流程
虾料是一种常用的调味料,主要由虾、香料和辅料制成。
下面是虾料的生产工艺流程:
1. 材料准备:准备新鲜的虾和所需的香料和辅料。
虾可以选择新鲜的大虾或小虾,根据需要去壳和去虾线。
2. 清洗处理:将虾洗净,去除泥沙等杂质,并用清水漂洗几次,确保干净卫生。
然后将虾放入开水中焯水,以去除腥味和异味。
3. 制作虾膏:将焯水后的虾放入搅拌机中,添加适量的水或高汤,搅拌成细腻的虾膏。
虾膏的质地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可以加入少量淀粉或植物胶使其更加浓稠。
4. 调味料准备:根据虾料的口味需求,准备所需的调味料。
通常包括香菜、葱姜蒜、辣椒、盐、糖、酱油等。
5. 烹调虾料:将适量的植物油加热,加入葱姜蒜炒香,然后加入调味料和虾膏,翻炒均匀。
根据个人口味喜好,可以加入适量的辣椒调味。
6. 煮制:将虾料煮沸,煮开后转小火慢慢炖煮,使虾料的味道充分渗透,同时也能使虾料的口感更好。
注意保持适当的火候和时间,以免虾料过于干燥或过于稀释。
7. 过滤和包装:将煮熟的虾料倒入滤网中,将虾渣和不需要的杂质过滤掉。
然后将虾料倒入瓶子或其他容器中,密封保存,
以保持其新鲜和持久的口感。
虾料的生产工艺流程一般较为简单,但也需要注意一些细节,如虾的品质、调味料的比例和火候的掌握等。
通过精心制作,可以制作出口感醇厚、味道鲜美的虾料,为烹饪提供更多美味的选择。
中国对虾饲料配方和促生长剂

中国对虾饲料配方和促生长剂
饲料原料经粉碎过40目筛,基本饲料组成为豆饼粉45%,鱼粉25%,面粉15%,麸皮10%,虾糠5%.
6种饲料添加剂分别为:第1组为对照组,不加任何添加剂,第2组甜菜碱;第3组肉毒碱;第4组中性蛋白酶;第5组复合酶;第6喹乙醇;第7组腐植酸纳.添加剂分别加入预混料中充分混匀,加入2%的褐藻酸钠作粘合剂,用螺旋机挤压成型,浸入2%CaCl2溶液,晒干备用.
每天投喂2次,全天充氧,平均水温28℃.其结果见表
作为对虾生长一项重要指标,其增重率以腐植酸钠以最好(83%),明显高于对照组49%,而且虾体健壮,弹跳力强,约比对照组增重69%(对照组按100%计).可见,腐植酸钠能较大地促进对
虾体重的增加,而且高成活率较高;其次为中性蛋白酶,甜菜碱.
虾用维生素C衍生物饲料添加剂
L-抗坏血酸(维生素C),一般使用在鱼类及虾类的饲料中.但它是水溶性,热稳定性差的维生素,很容易在制作及储藏的过程中,因为高温,氧气及光线的作用,被氧化成不活化的二酮古洛糖酸,在调制虾饲料的过程中几乎有75%的维生素C已经被破坏掉.而且虾类摄食习性慢,进一步降低抗坏血酸的可利用性.因此在虾饲料中要使用其他形态的抗坏血酸来增加维生素C活力的保存性.
具有高抗氧化作用的抗坏血酸的衍生物如L-抗坏血酸-2-硫酸盐(C2S);L-抗坏血酸-2-单磷酸镁(C2MP-Mg);L-抗坏血酸单磷酸钠(C2MPNa);L-抗坏血酸-2-多磷酸盐(C2PP),能有效满足虾维生素C的需要量.例如,计算出的抗坏血酸需要量,由每千克饲粮中含2000毫克的L-抗坏血酸降到每千克饲粮中含210毫克的L-抗坏血酸基的-2-多磷酸盐(C2PP),后每千克饲料中含40毫克的L-抗坏血酸基-单磷酸镁.。
水产饲料加工工艺探讨

水产饲料加工工艺探讨摘要:本文从鱼类摄食及消化道特点为切入点,分析水产饲料的特性,及影响水产饲料质量的主要因素,对鱼类饲料的加工工艺进行初步探讨,并对如何从工艺上解决水产饲料耐水性——水产饲料最重要的特点的问题进行讨论。
最后,对水产饲料加工的发展前景做预测。
1水生动物摄食及消化生理特点要生产高品质的水产饲料,首先必须了解水生动物的摄食及消化吸收生理特点。
1.1消化道大多数鱼类无胃。
即使有胃其消化能力与陆生动物不同,而且种间差异很大,因而肠道是鱼虾的主要消化器官。
消化道分化简单而且短小,是鱼虾的共同特征。
消化道的长短,决定了动物对营养物质利用的难易程度。
其生理特点决定了粒度越细的食物,越利于水生动物消化吸收。
1.2摄食量水生动物摄食量远低于陆生畜禽,动物的日采食量越小,要求人工配合饲料的混合均匀度越高。
1.3摄食方式和摄食时间陆生畜禽靠视觉和嗅觉快速寻觅食物:鱼类依赖眼睛、侧线和触须寻找食物,鱼类是吞食,将食物整粒吞入口腔中.经过驯化的鱼类,能定时定点采食,每次投食后10~20min采食完毕;虾类靠触觉和嗅觉寻找食物.它是用前足“抱”着慢慢啃食,常常是一粒未啃完,又去“抱”另一粒,如此反复,虾的觅食过程和啃食过程都相应缓慢,完成一次摄食过程大约需要90~150min,由于采食时间的不同,不同的水生动物的饲料要具有相应的水中稳定性。
2. 水产饲料的不同形态及水产饲料的特点2.1水产饲料的不同形态我国水产养殖品种繁多,按水的盐度可以分为淡水和海水品种:按生物分类可以分为鱼类、甲壳类、两栖类、爬行类等;根据水生动物的不同摄食习惯,水产饲料可以加工成不同形状,如:粉状饲料、硬颗粒饲料、膨化浮性饲料、微粒子饲料等。
粉状饲料多用于鳗鱼、甲鱼等特种水产饲料,它以a一淀粉作为黏结剂,粉料投喂前加一定水分,借助小型螺带式搅拌机,揉成糜团状投喂。
硬颗粒饲料是目前水产养殖中普遍使用的,适用于多数淡水鱼类、海淡水虾蟹、观赏鱼类等。
虾料生产工艺流程

虾料生产工艺流程
《虾料生产工艺流程》
虾料是一种以虾为主要原料制作而成的调料,特点是味道鲜美,适合用于烹饪各种菜肴。
虾料的生产工艺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原料准备:首先需要准备新鲜的虾和其他辅料,如盐、糖、味精、鸡精、食用油等。
虾要去头、去壳、去虾线,然后清洗干净。
2. 调味腌制:将清洗好的虾加入适量盐、食用油、味精等调料中腌制一段时间,让虾肉充分吸收调料的味道。
3. 烘干:将腌制好的虾放入烤箱或晒干,待虾完全干燥后取出。
4. 碾磨:将干燥好的虾放入研磨机中进行碾磨,直至虾变成粉末状。
5. 包装:将碾磨好的虾粉装入密封罐或袋中,进行密封包装,确保虾料的新鲜和保存。
以上就是一般虾料的生产工艺流程。
通过这个流程,制成的虾料不仅口感鲜美,而且富有营养,是家庭烹饪的好帮手。
虾料不仅可以用于烹饪各种菜肴,还可以加入汤料、调味料等,增加味道。
虾料的生产工艺虽然简单,但是要保持产品的质量和口感,还需要对工艺流程进行不断改进和调整。
希望通过不断
的努力和创新,可以生产出更加优质的虾料产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南美白对虾的营养需求及饲料加工技术要点

南美白对虾的营养需求及饲料加工技术要点
南美白对虾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水产品,其饲养的成功与否与饲料
的质量直接相关。
下面是南美白对虾饲养中的营养需求及饲料加工技
术要点:
一、营养需求
1. 蛋白质:南美白对虾是肉食性动物,其蛋白质要求较高,一
般需要在饲料中增加深海鱼粉、虾青素、虾皮等动物性蛋白质。
2. 脂肪:南美白对虾需要适量脂肪作为能量来源,但不宜过多,一般约为8%~15%。
3. 碳水化合物:对虾需要的碳水化合物比较少,主要来自饲料
中的淀粉和糖类。
4. 维生素和矿物质:南美白对虾需要适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可以添加饲料中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浓缩剂。
二、饲料加工技术要点
1. 饲料成分:南美白对虾的饲料成分要综合考虑其营养需求和
经济效益,适当选择动植物蛋白、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
质等成分,并控制好其比例。
2. 饲料加工:南美白对虾的饲料加工要注意成分混合、颗粒大小、原料湿度、高温杀菌等环节,以确保饲料质量。
3. 饲料投喂:南美白对虾的饲料投喂需结合其生长状态和环境
情况,控制好饲料量和投喂次数,避免过量投喂造成浪费和环境污染。
综上所述,南美白对虾的饲养需要科学合理的营养配方和优良的
饲料加工技术支持,只有如此才能保证其健康成长和充足产量。
海水养殖日本对虾的养料配方与饲养方案研究

海水养殖日本对虾的养料配方与饲养方案研究日本对虾是一种常见的贝类生物,被广泛用于海水养殖业。
为了获得良好的养殖效果,合理的养料配方和科学的饲养方案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对海水养殖日本对虾的养料配方和饲养方案进行研究。
一、养料配方1. 主要饲料成分:通过深入研究,我们可以确定日本对虾的主要饲料成分。
在海水养殖中,蛋白质是对虾生长所必需的关键营养元素。
优质的饲料应包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
推荐的饲料配方是:蛋白质含量为35-40%,碳水化合物为20-25%,脂肪为5-10%,维生素和矿物质适量补充。
这个配方可以满足日本对虾的营养需求,有利于其正常的生长和发育。
2. 饲料添加剂:在养料配方中,添加剂的使用可以提高对虾的养殖效果。
例如,添加一些预生物饲料添加剂,可以促进对虾肠道中有益菌的生长,提高对虾的消化吸收能力。
此外,还可以添加一些酶制剂,提高对虾对饲料中的淀粉和蛋白质的利用率。
3. 环境要求:日本对虾对环境的要求较高,特别是对水质的要求较为敏感。
因此,在养料配方中,应特别注意控制养殖水的水质指标,如温度、PH值、溶氧量、氨氮含量等。
只有在合适的环境条件下,对虾才能良好地生长。
二、饲养方案1. 孵化和幼苗期:日本对虾的孵化和幼苗期是培育健康幼苗的关键阶段。
在这个阶段,应提供丰富的营养和适宜的环境条件。
孵化过程中,卵需要适当的温度和光照条件来保证孵化率和幼苗的生长。
同时,为了满足幼苗的营养需求,可以使用适量的浮游生物和特殊的幼虾饲料。
2. 生长期:对于日本对虾的生长期,应制定合理的饲养计划,包括合理的投喂频率和饲料量。
一般来说,每天投喂2-3次,每次投喂量为对虾总体重的1-3%。
此外,还应注意监测水质指标,保持水质清洁和稳定。
3. 疾病防控:在海水养殖中,对虾容易受到一些疾病的侵袭,如细菌性肠炎、白点病等。
为了防止疾病的发生,应加强疫情监测和疫苗接种。
同时,饲养过程中要保持合理的密度和环境卫生,避免对虾之间的互相感染。
水产饲料生产粉碎工艺

水产饲料生产粉碎工艺水产XXX XXX XXXXXXXXXXXX水产饲料不同于畜禽饲料,由于水产动物一般生活于水中,采食一般在水环境中,所以需要饲料在水中保持一定的形状一定的时间。
普通的鱼饲料要求在水中稳定数分钟即可,只要保证相当数量的饲料颗粒在采食时段被食即可。
对虾饲料则要求饲料颗粒在水中稳定2小时以上。
所以,要求饲料颗粒内部具有一定的粘性,以维持形状,防止很快溶解分散。
其中除了加入粘合剂以外,粉碎工艺对其粘性有很大的影响。
粉碎粒度越大,其制粒粘性越小;粉碎粒度越小,其制粒粘性越大。
鱼类的消化系统较为原始简单,不如畜禽发达。
所以,粉碎粒度越小,越有助于鱼类的消化吸收。
NRC(1993)的鱼类营养标准中推荐鱼配合饲料的粒度应小于或等于0.5mm。
一般鱼配合饲料的原料的粉碎要求全部通过40目筛(0.425mm筛孔),60目筛(0.250mm筛孔)筛上物不大于20%。
鱼饲料的对数几何平均粒径应在200mμ以下。
我国水产标准(SC2002-94)对中国对虾配合饲料粉碎粒度的要求是全部通过40目筛(0.425mm筛孔),60目筛(0.2580筛孔)筛上物不应大于20%,其粒径在200mμ以下。
但是,粉碎粒度越小,对工艺的要求越高,成本也相应地增加。
一般,鱼饲料的原料均要求粉碎到粒径较小的程度,但是,在粉碎过程中会出现很多困难。
首先,饲料粒径对粉碎机的要求较高,其次,如果粉碎后,粒径较小,很容易产生结拱现象,影响生产效率。
目前,据查,水产饲料加工粉碎工艺有两种,即先粉碎和后粉碎。
先粉碎,可以根据原料的属性来配置粉碎机,节省能耗。
但由于粒度较小,容易结拱,进而影响后续加工。
后粉碎,是将原料混合好后才进行粉碎,从而配料仓可以高效率低工作,解决结拱难题。
但是,混合好后粉碎,就必须使粉碎机的配置按最南粉碎、最坚硬的原料来要求,所以,一些较软的原料就可能被过度粉碎,由公式可知,能耗也高一些。
综合来看,先粉碎工艺可用于那些原料种类较少,粉碎粒径不太小的水产饲料加工;而后粉碎工艺则更有利于那些原料种类较多的,粉碎粒径较小的水产饲料。
南美白对虾饲料的设备及工艺研究

还是淡 水养 殖 , 出现 了较好 的经 济 效益 , 高 亩产 量元 素 , 都 最 还有 被称 为促生 长剂 的痕 量稀 土元 素等 等 。 量达 2 0多千 克 ,这 给广 大养 殖业 户带 来新 的希望 , 2 生产 工 艺 及设 备 0
成 为对 虾养 殖业 新 的增 长点 。 1 南 美 白对 虾饲 料 的特 点
墨西哥 、 瓜多 尔等地 , 厄 主要 分 布于美 国西 部太 平洋 别 是参 照与 中 国对虾饲 料 的异 同点 , 经过 多次试 验之
沿岸 热 带 水域 ,从 墨西 哥 湾 至秘 鲁 中部 沿 岸 都 有分 后 , 成 了适 合南 美 白对虾 生长 和发 育 的独特 配方 。 形 特 麦 布 , 厄瓜 多尔 附近 的海域 更 为集 中 , 在 是世 界养 殖产 根据 饲 料行业 的 低成本 原则 , 别添 加 了棉籽 粕 、
成活率 达 9 % 以上 。 0
因对虾喜 食 多样性 蛋 白质 , 在南 美 白对虾 饲料 配
方 中 , 加 的棉籽 粕 和贻 贝干可 作为 蛋 白源之一 ,并 特 且 棉籽 粕的市 场 单价远 低 于花生 粕 和鱼粉 , 由于棉 但 籽粕 中含有棉 酚 而不宜 多加 ; 糠既 可补 钙 ,又可诱 虾
粉、 麦饭 石 等微粉 碎 。 由于 对虾 的摄 食量 小 、 消化道 汽 加热 , 经过 多 次 的试 验 , 确定 时间 为 1 r n 3 i。 a 短、 消化能 力差 , 了更 好地 消化 吸收 , 为 要求 物 料细 度 2 3 4 冷却 .. 越 小越 好 , 因为 颗粒 越细 , 面积越 大 , 表 对虾 的消化液 从 制粒 机 出来 的颗粒 制品质 软 , 高温 高湿 极易 变 可 以与 之充 分接 触 , 这样 可 以提高 饲料 效率 ; 同时 , 粒 形 和破 碎 。 冷却 时 间的长短 直接 影 响到颗 粒饲 料 的表
对虾饲料配方研究

对虾饲料配方研究
杨华泉;李卓佳
【期刊名称】《饲料工业》
【年(卷),期】1993(14)4
【摘要】对虾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的营养素有蛋白质、脂质、糖、维生素、矿物质等,其中以蛋白质最为重要。
此文主要论述用多种原料制成的对虾饲料中蛋白质的含量,其它营养素亦力求在饲料中配平。
有关对虾饲料中蛋白质含量的研究很多,但由于研究所采用的方法和原料不同,得出的结果不尽相同。
据弟子丸修(1978)报道,当以体重和饵料效率为依据时,日本对虾(P.jponilus)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以52%~57%最好,墨吉对虾(P.mergainsis)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需要34%~42%。
谢宝华等的研究结果认为,中国对虾(P.orientalis)饲料的蛋白质含量需要27%~39%。
李爱杰提出,中国对虾饲料的蛋白质含量需要40%以上。
台湾的斑节对虾(P.monodon)
【总页数】5页(P19-23)
【关键词】对虾;饲料营养成分;饲料
【作者】杨华泉;李卓佳
【作者单位】南海水产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968.226
【相关文献】
1.斑节对虾饲料配方研究 [J], 刘栋辉;刘永坚;田丽霞;梁桂英
2.中国对虾养殖前期4种饲料配方的对比实验 [J], 李爱杰;刘铁斌
3.用理想蛋白设计对虾饲料配方 [J], 曾虹
4.不同饲料配方下β-葡聚糖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非特异性免疫力的影响及成本分析 [J], 刘立鹤;郑石轩;谭斌;董爱华;黄琳琳;陈立侨
5.对虾饲料的配方和工艺研究 [J], 侯亚龙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虾饲料的生产工艺对比
一、市场生产情况
对虾饲料属于特种水产饲料,在生产工艺上比畜禽饲料、普通鱼饲料有着更高的技术要求。
目前国内市场上存在的虾饲料生产设备有:环模制粒机,双螺杆湿法膨化机(又名螺旋挤压机)。
国外(美国、韩国等)水产饲料生产厂家已经普遍使用双螺杆湿法膨化机取代环模制粒机生产沉性饲料,国内的大中型特种水产饲料厂也纷纷开始装备膨化饲料生产线。
二、环模制粒VS膨化挤出制粒工艺特点及设备配置对比
两种制粒流程在大部分工段如:配料、粗粉碎、超微粉碎、冷却包装工段要求完全一致,差别主要就在于制粒熟化工段。
环模制粒:
(1)环模制粒生产虾料一般在混合机内需要添加水和油脂,所以需要配备比较复杂的批次计量的不锈钢水添加系统,油脂添加系统。
(2)环模制粒机因为压制后的产品淀粉糊化度较低,水中稳定性较差,所以需要配置颗粒稳定器(后熟化器)提高淀粉糊化度,增强水中稳定性。
膨化挤出制粒:
(1)双螺杆膨化机内可以直接进行各种液体的连续添加,添加装置结构简单、操控方便。
(2)膨化挤出制粒可以添加较多的水和油脂,提高熟化度,但是挤出后的产品水分比较高,所以需要进行干燥处理。
三、环模制粒VS膨化挤出制粒产品质量对比
(1)淀粉糊化度
淀粉糊化的过程,就是饲料熟化的过程,它直接关系到产品的消化吸收,因为鱼虾类的消化道都比较短,所以提供完全熟化的产品对于提高饲料转化率是十分重要的。
淀粉糊化度是特种水产饲料的重要指标之一。
两种工艺中,混合后的物料都会先进行调质,目前比较流行的双轴差速调质器(DDC),调质时间可以达到180s,淀粉糊化度一般在30%~50%之间。
环模制粒工艺中,压制过程本身基本没有提高淀粉糊化度,颗粒稳定器中保温的过程中,淀粉糊化度升高,一般经过30min后可以将淀粉糊化度提升至75%。
膨化挤出工艺中,物料在膨化机腔体内经过高温高压的湿热处理,基本达到了完全熟化的程度,淀粉糊化度达到90%~95%,比环模制粒工艺的淀粉糊化度高了20%左右。
实际中也证明了膨化饲料综合水平上比普通硬质颗粒饲料的饵料系数高了不少。
(2)水中稳定性(耐水性)
饲料在水中的稳定性是特种水产饲料的另一个重要指标。
国家标准要求对虾饲料在流水中30min内的散失率不高于12%,而事实上对虾的抱食时间是很长的,水中稳定性越好,营养存留率越高,对水质的污染越小。
环模制粒机压制的普通硬质颗粒耐水时间一般在2~3hr,而对虾饲料的耐水时间最好能在4~12hr甚至更长,膨化挤出的颗粒耐水时间可以达到8~24hr,所以能让投喂而没有被采食的饲料浪费减小到最大程度。
(3)适口性、运输粉化、水质
除了淀粉糊化度、耐水性两个重要指标外,还有一些其它因素单个看
起来不是很重要,但是作为一种综合作用时,将会对养殖产生重大的影响。
某种程度来讲,这种综合效果比以上两个重要指标对养殖产生的作用更大、效益更高。
适口性:饲料的适口性一看配方、二看加工。
如果配方相同,具有较高熟化度的膨化虾料适口性显然优于硬质颗粒虾饲料。
粉化率:饲料的含粉率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运输中的粉化率对这个指标影响是很大的。
在工厂中,虾饲料生产厂家要让硬质颗粒饲料处理到基本无粉尘,一般都需要经过好多道的筛分,甚至于在包装的时候要做到一边成品筛出来一边打包。
而膨化虾料对于这点显然不用如此麻烦,而且效果却远远优于如此作法。
曾经某厂家生产的膨化虾料破碎的苗料放在样品袋中,厂方让养殖户揉搓样品袋三分钟,然后观察样品袋中的粉尘,结果样品袋中仍然是几乎看不出粉尘,膨化虾料号称无粉尘也由此可见一斑。
从理论上分析二者,首先,硬质颗粒饲料切断时,端面是不会收口的,即使是新刀切出的光滑端面也会在磕磕碰碰中掉出粉来,一旦新刀磨钝,颗粒很多是碰断下来的,端面的掉粉现象就更严重了;膨化颗粒切断后会有个收口现象,两个端面会和柱面一样不会掉粉。
其次,因为膨化挤出颗粒比环模压制颗粒有着更高的熟化度,淀粉糊化后有着更强的黏结作用,所以产生的粉尘也会更少一些。
不管出厂时如何的没有粉尘,一旦经过运输,粉尘就会自然随之产生,硬质颗粒饲料经过运输后原来的端面会自然的掉出粉尘,而膨化饲料在运输过程中,就算有压碎现象,也不会有硬颗粒那么多的粉尘。
水质:这是养虾中十分重要的一点。
“养虾先养水”,“养虾有收无收在于
水,收多收少在于饵”,这些养殖户得出的经验可以说明这一问题,饲料对水质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饲料本身的水中的稳定性、粉尘含量是影响水质的主要因素,适口性不好也会让更多的饵料浪费在水中。
一旦水质污染,各种病害也会紧随其来,进而影响养虾的“有收无收”。
四、环模制粒VS膨化挤出制粒电耗、汽耗对比
现选择两种虾料常用的机型进行比较*GCISSP132、MUZL600X(牧羊)
产量(理论可以达到的产量):
*GCISSP132 2.8~3.0吨/时
MUZL600 3.0~3.2吨/时
(1)电耗部分之差:
主机功率
膨化机:*GCISSP132:5.5+1.5+18.5+132+1.5+4.0=163(kw)制粒机:MUZL600:5.5+1.5+22+75×2=179(kw)
干燥机:GCSHD200×3:0.55+1.5×3+0.75+4×8+7.5×2=52.8(kw)
稳定器:SKLF24×24:1.1+3.0=4.1(kw)
油添加:SYTZ 30:0.75+0.75+1.5=3.0(kw)
水添加:SSTZ 60:4.0(kw)
环模制粒工段总功率:179+4.1+3.0+4=190.1(kw)
膨化挤出工段总功率:163+52.8=215.8(kw)
膨化挤出工艺总功率VS环模制粒工艺总功率之差:215.8-190.1=
25.7kw
(2)汽耗部分之差:
膨化机调质汽耗:150kg
膨化机加热汽耗:100kg
干燥机加热汽耗:800kg
制粒机调质汽耗:250kg
颗粒稳定器汽耗:300kg
油、水加热汽耗:200kg
膨化挤出工段总汽耗:150+100+800=1050kg
环模制粒工段总汽耗:250+300+200=750kg
膨化挤出工段总汽耗VS环模制粒工段总汽耗之差:1050-750=300kg
由以上数据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每一吨饲料,膨化制粒电耗高于环模制粒10kwh,汽耗高100kg。
五、环模制粒VS膨化挤出制粒易损件对比
膨化机:(折合成每吨饲料)
全套筒体:180000÷10000÷3=6元
螺旋捏合盘等螺杆部件:120000÷10000÷3=4元
φ2.0模板:9000÷1000÷3=3元
刀架刀片等:25÷8÷3≈1元
膨化机生产每吨饲料易损件成本为:6+4+3+1=14元
制粒机:(折合成每吨饲料)
φ2.0环模:568000÷1500÷3≈12.6元
三压辊皮:3000÷1000÷3=1元
切刀:15÷12÷3≈0.4元
制粒机生产每吨饲料易损件成本为:12.6+1+0.4=14元
六、结果分析
(1)根据二者的产品质量、生产成本分析可以知道,膨化机生产虾料相比环模制粒机生产虾料,产品质量上增强很多,每吨生产成本能量部分也相应的略高一些(大约50~60元,主要蒸汽部分),易损件成本基本持平。
相对于售价而言(约6000元/吨),成本增加了1%,质量提高却远远超过了1%。
(2)根据虾料生产的发展趋势,类似于美国的发达国家已经普遍采用膨化挤出工艺生产特种水产饲料,国内的大中型饲料厂意识到这点也已经开始在行动。
经过七、八年的酝酿,现今的膨化机、膨化技术已经趋于成熟,三五年内,中国可能就会掀起一个膨化饲料革命的高潮。
而现在则是占领空白市场,扩张企业的最好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