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字的来历和演变

合集下载

“乐”与“药”的字形、字义及其联系

“乐”与“药”的字形、字义及其联系

“乐”与“药”的字形、字义及其联系作者:邓柳嘉来源:《北方文学》2018年第24期摘要:说到“乐(樂)”字,大家都知道它有两个读音:“lè”和“yuè”两个读音然而这两个读音只是乐字读音统一化后的结果。

“乐”字还有一个读音为“yào”,正好与“药(藥)”字相同。

观察“乐”与“药”的甲骨文,也不难发现两者之间的相似之处。

关键词:字形来源;古今词义;“乐”与“药”的联系“乐”字与“药”字都是现代生活中极其常见的字。

从它们现在的字形上看,仿佛没有任何的联系。

但是,随着阅读书籍,我发现它们的繁体字“樂”和“藥”有着极大的相似度。

于是,我便想探究一番,这两个字从前到底有何种关系。

“乐”字的甲骨文为,而关于它的字形来源,最主要的有两种说法。

第一种,为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到:“五聲八音緫名。

象鼓鞞。

木,虡也。

”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进行了进一步的解释说明:“五聲八音總名。

樂記曰:感於物而動,故形於聲。

聲相應,故生變。

變成方,謂之音。

比音而樂之,及干戚羽旄謂之樂。

音下曰:宮商角徵羽,聲也。

絲竹金石匏土革木,音也。

樂之引伸爲哀樂之樂。

鞞,鞞當作鼙,俗人所改也。

象鼓鼙,謂也。

大鼙小。

中。

兩㫄鼙也。

樂器多矣。

獨像此者。

者春分之音。

易曰。

雷出地奮豫。

先王以作樂崇德。

是其意也。

木,謂從木,也。

虍部曰:,鐘之柎也。

五角切。

古音在二部。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古乐音为宮商角徵羽,而“乐”字则为这五音的统称。

同时,从字形方面来看,“乐”字的甲骨文上方为用作祭祀之用的鼓,而其下方则表示用于支撑的鼓架。

第二种说法,为今人修海林在《“乐”字初义及其沿革》中提出的:“乐”字初义是表现先民在农耕收获后的喜悦心情。

他之所以这么认为,是因为从“乐”字的甲骨文的自行来看,“木”字上方的两个构建,像是天然枝叶与结出的果实。

然而这种说法在“乐”字甲骨文的字形上可以说得通,但是在“乐”的金文中,我们很容易发现被加了一个“白”字,如此看来,就难以解释成为与农耕收获方面的字形来源了。

乐的古文意思

乐的古文意思

乐的古文意思摘要:1.乐的古文定义2.乐的古文来源3.乐的古文与音乐的关系4.乐的古文在古代社会的作用和意义5.乐的古文对现代社会的启示正文:乐的古文定义:乐的古文是指古代汉字中,用来表示音乐、快乐等含义的字体。

在古代,乐与音乐是密不可分的,因此乐的古文往往与音乐有关。

乐的古文来源:乐的古文最早可以追溯到甲骨文和金文时期。

在甲骨文中,乐的古字是由“屮”(表示声)和“龠”(表示器)两个部分组成,象征音乐之声。

金文时期的乐字,则是在甲骨文的基础上加入了“白”(表示歌舞)字旁,进一步突显了音乐与歌舞的关系。

乐的古文与音乐的关系:在古代,乐的古文主要用于表示音乐、歌唱、舞蹈等方面的含义。

古代的音乐不仅仅是艺术表现,还承担着教育、祭祀、礼仪等功能。

因此,乐的古文往往与古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紧密相连。

乐的古文在古代社会的作用和意义:在古代,乐的古文具有很高的社会地位。

它既是教育的一部分,也是礼仪、祭祀等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乐的古文,古人可以修身养性、陶冶情操,达到教化人心的目的。

同时,乐的古文也是古代文人雅士表达情感、交流思想的重要方式。

乐的古文对现代社会的启示:虽然现代社会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乐的古文仍然具有启示意义。

首先,乐的古文提醒我们,音乐不仅仅是娱乐,还具有教育、陶冶情操等功能。

其次,乐的古文也告诉我们,艺术和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应该予以重视和传承。

综上所述,乐的古文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它既是古代音乐、舞蹈、歌唱的体现,也是古代社会生活和精神世界的一个重要方面。

乐作为姓氏读le还是yue

乐作为姓氏读le还是yue

“乐”字在做姓氏时读音为“lè”,也可为“yuè”。

乐,在历史上读音作yuè,凡是读音作lè的均为蒙古族汉化改姓。

乐姓起源:源流一:乐姓,最早源出子姓,西周末年,宋国国君宋戴公的儿子公子衎(乐父衎),子乐父,他的孙子以祖父的字为氏,称为乐氏。

其后裔在历史上的著名人物就是乐羊和乐毅,世代相传至今,史称乐氏正宗。

该支乐氏族人皆尊奉夷父须为得姓始祖,是为灵寿乐氏,或称平山乐氏,正确读音作yuè。

源流二:源于子姓,出自西周末年宋国君主宋戴公四世孙乐莒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乐莒的后裔子孙以先祖为荣,便以祖上名字命姓,称为乐氏,世代相传至今。

该支乐氏皆尊奉乐莒为得姓始祖,史称商丘乐氏,与夷父须后裔的乐氏一族同宗同源,正确读音作yuè。

源流三: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末期晋国大夫乐王鲋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在乐王鲋的后裔子孙,皆以先祖名字为姓氏,称乐王氏,后大多省文简化为单姓乐氏、王氏者。

该支乐氏的正确读音作yuè。

源流四:源于官位,出自春秋时期官吏乐官,属于以官职称谓或职业称号为氏。

在古代时期,历朝历代皆有专职负责演奏音乐的小官员,属于“工”类,即具有专业技能的官,通常被称为乐官,别称就是伶官,与乐正、乐师不统的是,他们实际上是普通乐人,但享受的待遇相当高级。

在乐官的后裔子孙中,皆有以先祖官职称谓或职业称号为姓氏者,称乐氏、或称伶氏,世代相传至今。

该支乐氏的正确读音作yuè。

源流五: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蒙古族庆格尔泰氏,是蒙古民族子承父名为氏的典型,明朝时期,有许多蒙古族人都姓庆格尔泰氏,汉义就是“欢乐、快乐”,在明朝中叶即有取其汉义冠汉姓为乐氏者。

蒙古族奥敦格日乐氏,亦称奥敦格日勒,汉义“星光、明星”,实际上蒙古语“格日乐”本身就是“光芒”的意思。

蒙古族乐氏的正确读音皆作lè。

扩展资料:乐姓名人:1、乐毅:战国时赵国灵寿人(今河北省灵寿县西北)人,战国中期燕国著名军事将领。

“乐”与“药”的字形、字义及其联系

“乐”与“药”的字形、字义及其联系

“乐”与“药”的字形、字义及其联系邓柳嘉 华南农业大学人文与法学学院摘要:说到“乐(樂)”字,大家都知道它有两个读音:“lè”和“yuè”两个读音然而这两个读音只是乐字读音统一化后的结果。

“乐”字还有一个读音为“yào ”,正好与“药(藥)”字相同。

观察“乐”与“药”的甲骨文,也不难发现两者之间的相似之处。

关键词:字形来源;古今词义;“乐”与“药”的联系“乐”字与“药”字都是现代生活中极其常见的字。

从它们现在的字形上看,仿佛没有任何的联系。

但是,随着阅读书籍,我发现它们的繁体字“樂”和“藥”有着极大的相似度。

于是,我便想探究一番,这两个字从前到底有何种关系。

“乐”字的甲骨文为,而关于它的字形来源,最主要的有两种说法。

第一种,为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到:“五聲八音緫名。

象鼓鞞。

木,虡也。

”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进行了进一步的解释说明:“五聲八音總名。

樂記曰:感於物而動,故形於聲。

聲相應,故生變。

變成方,謂之音。

比音而樂之,及干戚羽旄謂之樂。

音下曰:宮商角徵羽,聲也。

絲竹金石匏土革木,音也。

樂之引伸爲哀樂之樂。

鞞,鞞當作鼙,俗人所改也。

象鼓鼙,謂也。

大鼙小。

中。

兩㫄鼙也。

樂器多矣。

獨像此者。

者春分之音。

易曰。

雷出地奮豫。

先王以作樂崇德。

是其意也。

木,謂從木,也。

虍部曰:,鐘之柎也。

五角切。

古音在二部。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古乐音为宮商角徵羽,而“乐”字则为这五音的统称。

同时,从字形方面来看,“乐”字的甲骨文上方为用作祭祀之用的鼓,而其下方则表示用于支撑的鼓架。

第二种说法,为今人修海林在《“乐”字初义及其沿革》中提出的:“乐”字初义是表现先民在农耕收获后的喜悦心情。

他之所以这么认为,是因为从“乐”字的甲骨文的自行来看,“木”字上方的两个构建,像是天然枝叶与结出的果实。

然而这种说法在“乐”字甲骨文的字形上可以说得通,但是在“乐”的金文中,我们很容易发现被加了一个“白”字,如此看来,就难以解释成为与农耕收获方面的字形来源了。

乐的本义和引申义

乐的本义和引申义

乐的本义与引申义引言乐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它既有着具体的本义,也有着丰富的引申义。

在不同的语境下,乐可以表达出各种不同的含义和情感。

本文将从语言学和文化角度探讨乐的本义与引申义,并分析其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

一、乐的本义乐作为一个名词,最初来源于汉字“樂”,意为愉快、欢喜、快乐等正面情绪。

根据《说文解字》记载,乐字由木和音两个部分组成,木象征着音乐器具,而音则代表了声音。

因此,乐最初指的是通过声音传达出来的愉悦感受。

1.1 乐与音乐在古代中国文化中,乐与音乐紧密相连。

《周礼·秋官·大司农》中记载:“夫饮食起于精气之发散也,而歌舞起于心之感动也。

”这句话强调了音乐对人们情感的影响力。

古代中国有丰富多样的音乐形式,如雅乐、钟磬乐、笙簧乐等。

这些音乐不仅用于宫廷礼仪和宗教仪式,也广泛应用于社会娱乐活动中。

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通过声音的节奏、旋律和和声等元素,能够唤起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

1.2 乐与快乐除了与音乐相关,乐还可以表示快乐、愉悦的情绪。

在现代汉语中,我们常用“开心”、“高兴”等词汇来表达这种情感,而“乐”则是其中一个最常见的词之一。

当我们经历一些积极的事情时,比如取得好成绩、与亲友相聚、旅行度假等,我们会感到快乐。

这种快乐可以使我们身心愉悦,并带来积极向上的情绪体验。

二、乐的引申义除了本义之外,乐还有着丰富多样的引申义。

随着社会发展和文化变迁,人们对于“乐”的理解逐渐扩展,并出现了许多新的含义和用法。

2.1 享受在现代社会中,乐可以表示享受。

人们追求物质和精神上的满足,希望通过各种方式获得快乐和享受。

这种追求可以体现在吃喝玩乐、购物消费、旅游度假等方方面面。

例如,我们常用“美食佳肴令人乐不可支”来形容美味的食物让人感到愉悦;“购物狂欢节让人乐而忘返”则表示购物活动给人带来了极大的满足感。

2.2 乐观乐还可以表示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和态度。

当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保持乐观的态度能够帮助我们克服困难、战胜挫折。

乐字的来历和演变

乐字的来历和演变

乐字的来历和演变乐”者,音之所由生也,为五声八音之总名;所以“乐”字的产生和乐器有关;甲骨文的“乐”字,由两个并列的“8”和“木”叠合而成;对这个字形有两种解释;一是“8”就是丝,张丝弦于木上,如同现在的弦乐器,诗歌象形字;据资料,我过到了周代才有拨弹弦乐器,如琴、瑟等;商代有无这类乐器,是个存疑问题;另一种认为,商代最早的乐器骨哨、陶哨和陶埙上,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发声孔,因此,“乐”字上边用了两个“8”字符号,下面则是长短不等的哨交叉排列的现象;所以“乐”是概念性会意字;到了周代,乐器增多;见于文献记载的有70种,诗经里提到的就有27种;于是造字的人在甲骨文“乐”字上部加进了“白”,表示钟、鼓形钟鼓在商代已有,拟示多类乐器.下面是乐器架;“钟鼓管弦,乐之器也;”“屈伸俯仰,器之也;”这大概是金文“乐”字形体的由来;小篆的形体与金文大同小异;为间书、刻辞、古玺中“乐”字的结构;是楷书的写法;现行的简化字是根据草书的笔意制定的;“乐”是个多音多意字:本意为“音乐”,也作姓氏,这时要读Yuè,如燕国名将“乐毅.”引申为“喜悦”、“快乐”,这时读Lè,如“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学而;又引申为“爱好”,这时读Yaò,如“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论语雍也;由于“乐”是个多音多意字,稍不留意,容易读错,给人带来一种麻烦;据说,从前有个文人,名叫乐乐乐,他在乡试和府试中,虽然都得了第一名,但并不高兴,也不激动,后来上京考试,得了第二名,他却高兴的笑了;原来,乡试发榜时,监考官叫他乐 Lè乐Lè乐Lè,乐乐乐不高兴;在府试发榜时,监考官叫他乐Lè乐Yuè乐Yuè,乐乐乐不激动;在京试发榜时,监考官叫他乐Yuè乐Yaò乐Lè,乐乐乐既高兴又激动;因为京城里的监考官知道:“乐”字作姓氏时读Yuè,“乐乐”,作名字时读Yaò和Lè;乡试和府试的监考官都不知道这个乐字的异读现象,所以乐乐乐不高兴.而京试的监考官就懂得了“乐”字的异读,能把他的姓和名的读音和爱好快乐的含义准确地表达出来,乐乐乐当然是既高兴又激动了;。

乐这个字的故事

乐这个字的故事

乐这个字的故事
乐,这个字源于古代汉族人的传统音乐乐府。

据说,乐府最早出现于公元前2世纪的汉朝时期,当时的政府中设有一个专门负责音乐的官职,称为乐府。

乐府的任务是创作音乐,以欢乐庆祝国家的盛事。

在乐府的演奏中,人们可以听到许多不同的乐器的悦耳声音,如琴、瑟、鼓、笙等。

而乐谱则是由特定的符号来表示各种乐器的演奏方法和音符。

乐府的音乐常常用于庆祝皇帝的生日、丰收的日子和战争的胜利等各种场合。

乐府的音乐会让人感到愉悦、兴奋和奋勇向前。

后来,乐一词的含义进一步扩展到包括对任何形式的快乐、愉悦、欢愉的描述。

所以今天,我们在用乐这个字时,不仅仅是指音乐,还可以指喜悦、快乐和愉快的情绪。

乐,是一个富有历史背景的字,它承载着人们对音乐、快乐和幸福的追求,同时也让我们想起了古代汉族人对音乐的热爱。

这些传统的音乐文化,对于我们理解乐这个字的含义有着重要的影响。

乐的古文意思

乐的古文意思

乐的古文意思(实用版)目录1.引言:介绍乐的古文意思的重要性2.乐的古文含义:列举古代文献中乐的含义3.乐的现代含义:探讨乐在现代汉语中的意义4.乐的引申意义:介绍乐的其他相关含义5.结论:总结乐的古文意思及其演变正文乐的古文意思乐,作为中国古代文化中的重要概念,自古以来就备受关注。

在古代文献中,乐的含义丰富多样,既包括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也涵盖了快乐、喜悦等情感体验。

本文将从乐的古文含义、现代含义以及引申意义等方面,详细探讨乐这一概念。

首先,我们来看乐的古文含义。

在古代文献中,乐的含义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说文解字》中,乐被解释为“五声八音总名”,意指音乐。

这表明在古代,乐一词主要用来指代音乐艺术。

2.《诗经·大序》中提到:“乐者,音也。

音者,和也。

”这里,乐被赋予了和谐的意味,表明音乐在古代还具有调节人心、和谐社会的功能。

3.除了音乐,乐在古代还涵盖了舞蹈等艺术形式。

《尔雅·释乐》中记载:“舞,乐也。

”这说明在古代,舞蹈被视为乐的一种表现形式。

其次,我们来看乐的现代含义。

在现代汉语中,乐的含义主要有两个方面:1.快乐、喜悦的情感。

如:欢乐、快乐、愉悦等词都包含了乐的现代含义。

2.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

如:音乐、乐队、舞蹈等词汇都沿用了乐的古义。

此外,乐还有其他一些引申意义,如:1.乐观:指积极、向上的心态和精神面貌。

2.乐趣:指生活中的快乐和趣味。

3.乐教:指通过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进行教育的方法。

综上所述,乐的古文意思既包括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也涵盖了快乐、喜悦等情感体验。

从古至今,乐这一概念一直在演变和发展,但其核心内涵始终不变。

汉字探源:“乐”

汉字探源:“乐”

汉字探源:“乐”作者:万庆涛 王鸿杰 乐,象形字,繁体字写作樂,读作lè,yuè,yào,lào。

甲骨文是一棵树上结两个豆荚的样子。

周晚金文字形在两个豆荚之间增加“白”,即果状物。

篆文整齐化,豆荚状果实讹化为幺,隶变后,楷书写作樂,草书楷化后写作乐。

异体字楽。

本义皂角树。

樂字甲骨文的“幺”是皂荚。

木字上两个幺,表示树上结很多豆荚果。

周晚金文在两个幺字中间加上白字,强调皂角树的种子。

由于樂字的皂角树之义很早消失且被引申义专用,人们就给这种树另起名为皂树,或皂角树、皂荚树。

皂树广泛分布于我国大部分地区,是豆科植物,落叶乔木。

长有棘刺,分主刺和分枝刺。

花萼钟形,花瓣淡黄白色。

皂角扁平条形,成熟后呈黑紫色,长12~30厘米。

种子多呈扁平、长椭圆形,长约1厘米,红褐色,有光泽。

皂角种子由外壳、白肉和黄心组成。

这层白肉晒干后称为皂角米或雪莲子。

挂在树上的成熟皂角,阵风吹过会发出哗啦哗啦的响声,是大量皂角籽晃动撞击包裹的皂荚发出来的。

乐字的声音,或许来自风吹皂荚的响动,似人咯咯的笑声。

如,乐呵呵。

远古人发现,皂角和皂角刺具有消肿拔毒、排脓、杀虫等功效,可用于痈疽初起或脓化不溃、疥癣、麻风等症。

脏衣服被风吹进有皂角的水坑,稍加揉搓,衣服上脏东西就洗掉了。

从此,人们可以穿上干净衣服,不再受脏衣服里的尘土和寄生虫的困扰。

人们把能治病、能净衣、能发出响声的树,用符号记录下来,写作樂。

藥字,周代“藥鼎”字形是在甲骨文字形的两个幺上各加个刺状物,与樂字区别不大。

战国竹简字形,有的是在白字上加一个棘刺,有的与“藥鼎”字形相同。

篆文整齐化,隶变后,楷书写作藥。

本义指有豆荚可治病的树。

简化字写作药,失去本义和联想。

皂角可治病、洗衣。

病好了,衣服干净了,人会心情愉快,引申为喜悦,愉快。

①《诗经·魏风·硕鼠》:逝将去女,适彼乐土。

②《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乐的古文意思

乐的古文意思

乐的古文意思摘要:一、乐的古文意思概述二、乐的古文含义解析1.音乐方面的含义2.快乐、愉悦方面的含义3.礼乐文化的体现三、古代文献中的乐的古文用法四、现代汉语中的乐的古文传承与应用五、总结正文:【一、乐的古文意思概述】在我国古代文化中,乐字有着丰富的含义。

它既可以指音乐,也可以表示快乐、愉悦的情感,同时还承载着礼乐文化的传统。

从字形来看,乐字的上半部分是“爻”,表示音律;下半部分是“勺”,寓意欢乐。

这也反映出古人对音乐与欢乐的向往。

【二、乐的古文含义解析】1.音乐方面的含义乐在古代首先指的是音乐,包括声乐、器乐等各种形式。

在古代文献中,乐字常常与音、律等字并用,表示音乐的美妙和谐。

古代的乐舞、乐曲、乐器等方面的记载,都充分展现了音乐在古代社会的重要地位。

2.快乐、愉悦方面的含义乐字在古代还可以表示快乐、愉悦的情感。

人们在享受音乐的同时,也感受到内心的欢愉。

这种情感表达,使得乐字具有了更加广泛的含义。

如《论语》中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便是用乐来表示愉悦的态度。

3.礼乐文化的体现古代的礼乐文化是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乐字代表着一种社会秩序和道德规范。

它体现了古人追求和谐、尊重他人、遵守礼仪的精神风貌。

如《礼记》中的“乐者,天地之和也”,便是对乐的礼制含义的阐述。

【三、古代文献中的乐的古文用法】在古代文献中,乐字的使用非常广泛。

从《诗经》、《楚辞》到《红楼梦》、《西游记》,都有关于乐的描述。

这些文献不仅展现了古代音乐的风貌,还反映出古人对快乐、愉悦生活的向往。

【四、现代汉语中的乐的古文传承与应用】现代汉语中的乐字,依然保留了古代的音乐、快乐等含义。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快乐”、“欢乐”、“乐趣”等词汇来表达愉悦的情感。

同时,音乐在现代社会依然具有重要地位,各种音乐形式丰富着人们的精神生活。

【五、总结】乐字在古代文化中具有丰富的含义,既表示音乐,又寓意快乐、愉悦。

乐字演变研究报告

乐字演变研究报告

乐字演变研究报告
乐字是一个古老的汉字,其意为快乐、愉快、美好之意,和音乐、乐器也有关联。

本文将探讨乐字的演变过程。

乐字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的金文和篆文。

金文中的乐字形象地描绘了人与乐器的形态,表达了人们通过欢乐的音乐来表达喜悦和享受生活的情感。

篆文中的乐字则变得更加简化,但依然保留了乐器和音乐的形象。

随着汉字的发展,乐字在楷书中也有了一些变化。

例如,在六朝时期的隶书中,乐字的形态更加统一和规范,不再像金篆时期的形象那样生动。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在隶书和楷书中,乐字的字形逐渐变得更加规范和简化。

在汉字的演变过程中,乐字的发音也有变化。

在古代,乐字的发音是“lè”,而到了现代汉语中,乐字除了“lè”之外,还有一
些其他的发音,例如“yuè”、“yào”等。

这些发音的变化反映了
古代和现代语言的发展,同时也反映了乐字在不同语境中的意义。

此外,乐字还有一些衍生字,如“悦”、“乐园”等。

这些字在形
态和意义上都与乐字有关,形成了一个相关的字族。

这些衍生字的出现进一步丰富了乐字的含义和用法。

总结起来,乐字是一个富有历史和文化内涵的汉字。

从金篆到楷书,从古代到现代,乐字的形态和发音都经历了一系列的演
变。

这些演变反映了语言、文化和时代的变化,同时也展示了乐字作为一个有着丰富内涵的字的多样性。

乐 象形字 文章

乐 象形字 文章

乐象形字文章
乐,是一个古老的象形字,它的字形演变和字源演变都富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在甲骨文中,乐字是一棵树上结两个豆荚的样子,形象地描绘出植物生长的场景。

这个字形中的“幺”,是皂荚的象征,代表着树木的果实。

随着时间的推移,周晚金文在两个豆荚之间增加了“白”字,强调皂角树的种子。

篆文整齐化后,豆荚状果实讹化为“幺”,隶变后,楷书写作“樂”,草书楷化后写作“乐”。

此外,“乐”字还有一个异体字“楽”。

它的本义是皂角树,但后来人们赋予了它更多的意义。

在甲骨文中,“乐”字上部为“丝”,下部为“木”,象丝弦绷缚在木上之形,这暗示着“乐”与弦乐器有关。

上古时代的乐器除了鼓一类打击乐器之外,主要是指古琴一类弹拨弦乐装置。

因此,“乐”字也被用来表示音乐和乐器。

总之,“乐”字是一个富有文化内涵的象形字,它的字形演变和字源演变都反映了古代人们的生产生活和文化精神。

在今天,“乐”字仍然广泛用于表示音乐、乐器和快乐等意义,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乐”字的由来

“乐”字的由来

“乐”字的由来作者:小榕来源:《作文与考试·小学低年级版》2015年第08期“乐”字,也许你不认识,但是这个字的简体字你一定认识,它就是“乐”。

这个字有两个读音,音乐的乐(yuè)和快乐的乐(lè)。

“乐”字甲骨文写作,由表示丝弦的放在表示架子的上面,意思就是系着丝弦的木制演奏用具。

后来又加上了表示说唱的字,写作。

小篆的“乐”字写作,汉字简化后,去掉了表示琴弦的“丝”、表示琴架的“木”和表示说唱的“白”,就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乐”字。

说到“乐”呢,就不能不提到“乐府”。

乐府原本是汉武帝时设立的管理音乐的官署,主要任务是采集民间诗歌和乐曲,后来“乐府”成了一种带有音乐性的诗体名称。

我们熟悉的《木兰诗》就是一首乐府诗。

这首诗讲述了一位名叫木兰的女孩子,为尽孝道,女扮男装替年迈的父亲从军十二年,立下战功后不要朝廷的封赏,只想回到故乡与家人团聚的故事。

美好的音乐会给人们带来好心情,所以后来乐字又有了“快乐”的意思,读作lè。

有一个字和“乐”字关系密切,这个字是“药”。

现在看来,“乐”和“药”一点相似之处也没有,正体的“药”字写作“药”,就是在“乐”字上面加上了草字头,本意是“快乐的神草,可以解除病痛、使人舒服的草木”。

中国古人认为纯正的音乐可以善化人心,有益于人的身体健康,有治疗疾病的功效,所以人们常说“乐先药后”。

这样看来,不仅奇妙的汉字字形本身蕴含着字义,而且不同的字与字之间的形和义也有着很玄妙的联系呢!安居乐业好过活,苦中作乐不退缩。

幸灾乐祸酿大错,乐不思蜀后患多。

喜闻乐见传播广,津津乐道话题多。

乐不可言得其所,乐极生悲有起落。

乐字的来历和演变

乐字的来历和演变

乐字的来历和演变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乐字的来历和演变乐”者,音之所由生也,为五声八音之总名。

所以“乐”字的产生和乐器有关。

甲骨文的“乐”字,由两个并列的“8”和“木”叠合而成。

对这个字形有两种解释。

一是“8”就是丝,张丝弦于木上,如同现在的弦乐器,诗歌象形字。

据资料,我过到了周代才有拨弹弦乐器,如琴、瑟等。

商代有无这类乐器,是个存疑问题。

另一种认为,商代最早的乐器骨哨、陶哨和陶埙上,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发声孔,因此,“乐”字上边用了两个“8”字符号,下面则是长短不等的哨交叉排列的现象。

所以“乐”是概念性会意字。

到了周代,乐器增多。

见于文献记载的有70种,《诗经》里提到的就有27种。

于是造字的人在甲骨文“乐”字上部加进了“白”,表示钟、鼓形(钟鼓在商代已有),拟示多类乐器.下面是乐器架。

“钟鼓管弦,乐之器也。

”“屈伸俯仰,器之也。

”这大概是金文“乐”字形体的由来。

小篆的形体与金文大同小异。

为间书、刻辞、古玺中“乐”字的结构。

是楷书的写法。

现行的简化字是根据草书的笔意制定的。

“乐”是个多音多意字:本意为“音乐”,也作姓氏,这时要读Yuè,如燕国名将“乐毅.”引申为“喜悦”、“快乐”,这时读Lè,如“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学而》)。

又引申为“爱好”,这时读Yaò,如“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论语雍也》)。

由于“乐”是个多音多意字,稍不留意,容易读错,给人带来一种麻烦。

据说,从前有个文人,名叫乐乐乐,他在乡试和府试中,虽然都得了第一名,但并不高兴,也不激动,后来上京考试,得了第二名,他却高兴的笑了。

原来,乡试发榜时,监考官叫他乐(Lè)乐(Lè)乐(Lè),乐乐乐不高兴;在府试发榜时,监考官叫他乐(Lè)乐(Yuè)乐(Yuè),乐乐乐不激动;在京试发榜时,监考官叫他乐(Yuè)乐(Yaò)乐(Lè),乐乐乐既高兴又激动。

说文解字·乐

说文解字·乐

说文解字·乐作者:马和铃来源:《写作(中旬)》2016年第10期古体的“樂”字,由“丝” “白”“木”组成,寓意为丝弦绑缚在木器之上,用于表白演奏者的心声。

乐器通过演奏产生音乐,故“乐”又指音乐,给人精神上的愉悦。

有“木”做为坚实的物质支撑,又有乐音萦绕的精神享受,这是何等的一种“樂”!今天的我们,已不再缺衣少食,营养过剩的小胖墩大肚腩比比皆是了;赤脚走路翻山越岭上学的孩子已经不多,四通八达车来车去随处可见了;站在山头吆喝书信传递信息的日子已经不再有,电脑普及手机智能了。

显然,我们今天的物质基础较过去的任何时候都更丰富。

可是,我们依然会不快乐,依然会觉得自己缺少很多东西。

“人家星巴克牛排必胜客披萨,我们吃的啥”“人家都苹果7了,我用的什么破手机”“同桌家住大别墅,我们蜗居的屋子转不过身”这样的声音不是常常充斥着我们的耳膜吗?几乎天天都有人说:“烦死了,倒霉死了,糟糕透了……”我们为什么会这么不快乐?我们太看重“樂”字下面部分的物质支撑,永远有填不满的物质沟壑,所以我们不快乐。

我们似乎忘却了“樂”字上面部分的乐音萦绕的精神世界了。

“就算是吃酱油拌饭,也要铺上干净的餐巾,优雅的坐着。

”精神的富足与物质占用的多少无关,只要还有“酱油拌饭”的物质基础,还有基本的生存能力,就该让自己的心灵优雅而富足。

想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读书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喜欢喝酒,家贫不能常得,有亲朋招之便能豪情到“不吝情去留” ;可以“环堵萧然”,可以“短褐穿结”,而依然“晏如也”。

想想欧阳修被贬到滁州,依然能“宽简而不扰”,创下“人知从太守游而乐,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的和谐安宁的政绩,享受山水之乐,享受群鸟之乐,享受民乐之乐。

想想他们,或许我们会明白那个人人熟知的小故事:世界上最快乐的人,是那个穷得连一件衬衣都没有的人。

我们也经常会听到父母讲他们小时候的故事:肚子饿了,悄悄去偷山坳里的红薯,或者玉米。

乐的繁体字书法

乐的繁体字书法

乐的繁体字书法繁体:乐•乐,拼音:lè,yuè••笔划:15••五笔:XRXS••部首:木••结构:上下结构••简体:乐••笔顺:撇、竖折/竖弯、竖钩、撇、点•释义:[ lè] 1.欢喜,快活;快~。

~境。

~融融。

~不可支。

其~无穷。

~观(精神愉快,对事物的发展充满信心)。

~天(安于自己的处境而没有任何忧虑)。

2.使人快乐的事情:取~。

逗~。

3.对某事甘心情愿:~此不疲。

~善好(hào)施。

4.笑:这事太可~了。

[ yuè] 1.声音,和谐成调的:音~。

声~。

~池。

~音(有一定频率,和谐悦耳的声音)。

~歌(a.音乐与歌曲;b.有音乐伴奏的歌曲)。

~正(周代乐官之长)。

~府(原是中国汉代朝廷的音乐官署,主要任务是采集民间诗歌和乐曲;后世把这类民歌或文人模拟的作品亦称作“乐府”)。

2.姓。

组词:声乐、快乐、安居乐业、安贫乐道、哀乐1、声乐[shēng yuè]:指歌唱的艺术,可以有乐器伴奏。

造句:声乐考室内考生在进行听琴模唱,考官在帘后打分。

2、快乐[kuài lè]:欢乐。

指感到高兴或满意。

造句:蝴蝶在花丛中快乐的跳来跳去。

3、安居乐业[ān jūlèyè]:安:安定;乐:喜爱,愉快;业:职业。

指安定愉快地生活和劳动。

造句:经过多年的艰苦劳动,他终于在岛上安居乐业。

4、安贫乐道[ān pín lèdào]:道:主张,思想。

安于贫穷,以坚持自己的信念为乐。

旧时士大夫所主张的为人处世之道。

造句:很多人把安贫乐道理解成固执的一种表现。

5、哀乐[āi yuè]:用于丧葬或追悼的悲哀乐曲。

造句:哀乐之心感,而歌咏之声发。

“乐”的繁体字:书法字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乐字的来历和演变
乐”者,音之所由生也,为五声八音之总名。

所以“乐”字的产生和乐器有关。

甲骨文的“乐”字,由两个并列的“8”和“木”叠合而成。

对这个字形有两种解释。

一是“8”就是丝,张丝弦于木上,如同现在的弦乐器,诗歌象形字。

据资料,我过到了周代才有拨弹弦乐器,如琴、瑟等。

商代有无这类乐器,是个存疑问题。

另一种认为,商代最早的乐器骨哨、陶哨和陶埙上,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发声孔,因此,“乐”字上边用了两个“8”字符号,下面则是长短不等的哨交叉排列的现象。

所以“乐”是概念性会意字。

到了周代,乐器增多。

见于文献记载的有70种,《诗经》里提到的就有27种。

于是造字的人在甲骨文“乐”字上部加进了“白”,表示钟、鼓形(钟鼓在商代已有),
“屈伸俯仰,器之也。

”这大概是金文“乐”
“钟鼓管弦,乐之器也。


拟示多类乐器.下面是乐器架。

字形体的由来。

小篆的形体与金文大同小异。

为间书、刻辞、古玺中“乐”字的结构。

是楷书的写法。

现行的简化字是根据草书的笔意制定的。

“乐”是个多音多意字:本意为“音乐”,也作姓氏,这时要读Yuè,如燕国名将“乐毅.”引申为“喜悦”、“快乐”,这时读Lè,如“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学而》)。

又引申为“爱好”,这时读Yaò,如“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论语雍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