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普通作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衡水中学高一历史作业 第1页(共4页) 第2页(共4页)
专题三:(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1. (2012•广东文综卷•16)周恩来说:“共产国际的领导同志都还担心我们离工人阶级太远了。我说我们在农村里经过长期斗争的锻炼,有毛泽东同志的领导,完全可以无产阶级化。共产国际的一些同志听了之后大哗,不以为然。”对这段话的正确理解是
A .中国工人阶级尚未登上政治舞台
B .共产国际反对农民参加中国革命
C .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D .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2. 围绕“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一开始就具有的特点”这一问题,高二(1)班同学展开了热烈讨论认为最恰当的是 A
.与工人运动相结合 B .深刻批判封建正统思想 C .深入研究中国国情
D .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纲领
3.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经历了一个由学术思想向社会改造指导思想转变的过程,完成这个过程的是
A .孙中山
B .陈独秀
C .李大钊
D .毛泽东 4. 以下是1917—1921年《新青年》的主题统计。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得出的推论是
A .马克思主义逐步成为当时中国思想界的一股强大思潮
B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唯一途径是报刊
C .为《新青年》撰写文章的都是马克思主义者
D .《新青年》最关心的主题是西方习俗礼仪
5. 国民党上海特别市执行委员会宣传部编辑的《五四特刊》认为,五四运动输入的西洋思想“不是陈腐便是过火”。“过火”的思想指的是
A .马克思主义
B .自由恋爱观
C .实业救国论
D .民主和科学思想
6. 中国知识分子看到改造中国的新路径,提出“到民间去”的号召,并开始深入到工人中间进行启蒙宣传,是在
A.戊戌维新时期
B.辛亥革命时期
C.五四运动时期
D.国民革命时期
7. 五四运动前后,社会发展风云激荡,各种新思潮层出不穷,人们的思想经历着空前的解放和变换。某民意测验机构在北大学生中进行调查,要求每个学生选出一位在五四运动时期贡献最大的人物,结果下列四位人物得票相近。你认为对五四运动后社会思潮影响最大应是 A.陈独秀 B.蔡元培 C.胡适 D.李大钊
8. 2011年6月26日,上海图书馆举办“马克思主义传播在中国”特别展览,其中提到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梁启超曾于1902年9月在上海《新民丛报》第18号上发表《进化论革命者颉德之学说》一文,文章对马克思作了简要介绍,称其为“社会主义之泰斗”。此后,梁启超又多次发表文章提到马克思。由此我们可以认为梁启超
A .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
B .由资产阶级维新派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
C .是较早在著述中介绍马克思的中国人
D .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9. 毛泽东在延安整风运动时曾强调:“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就是要学会把马列主义的理论运用到中国的今天环境……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下列选项不能体现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的是
A .中共二大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
B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赎买政策
C .发动南昌起义,占领中心城市
D .运用“一国两制”解决祖国统一大业
10. 孙中山在评价马克思时说:“苦心孤诣,研究资本问题,垂三十年之久,著如《资本论》一书,发阐真理,不遗余力……研究社会主义者,咸知此本。”以上材料说明了 A .孙中山推崇马克思主义理论 B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引起反响 C .孙中山的政治主张发生实质性转变 D .孙中山在为国共合作进行思想准备
11. 李大钊在《庶民的胜利》中写道“……须知这种潮流,是只能迎,不可抗拒的。我们应该准备怎么能适应这种潮流,不可抵抗这个潮流。”文中的这种“潮流”是指 A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B .社会主义革命 C .新文化运动
D .马克思主义传播
12. 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位重要而又颇有争议的历史人物,在辛亥革命前后思想由封建士大夫到改良派,由改良派到革命派,由革命派到抛弃“武力”挽救中国,从思想启蒙上探索革命新出路的三次转变。这位历史人物应该是
A .张謇
B .梁启超
C .孙中山
D .陈独秀
13. 1920年陈独秀《谈政治》一文中说:“我承认用革命的手段建设劳动阶级(即无产阶级)的国家……为现代社会第一需要。”这表明他
A. 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
B.开始成为马克思主义者
C.开始酝酿成立共产党
D.倡导与工人运动相结合
河北衡水中学高一历史作业 河北衡水中学高一历史作业
第3页(共4页) 第4页(共4页)
14. “俄国的革命,不过是使天下惊秋的一片桐叶罢了。Bolshevism 这个字,虽为俄人所创造;但是他的精神,可是二十世纪全世界人类人人心中共同觉悟的精神。所以Bolshevism 的胜利,就是二十世纪世界人类人人心中共同觉悟的新精神的胜利!”这段话可能出自 A.《狂人日记》 B.《多谈些问题与少谈些主义》 C.《德意志社会革命家小传》 D.《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15. 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认为:“1949年之后的中国革命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这种世界观
从1919年开始已酝酿了30年),这反而使中国人和美国人对世界的看法更接近了。”这说明 A .美国已经接受了马克思主义 B .马克思主义通过五四运动传入中国
C .中美政治理念趋向相互认同
D .马克思主义给中国带来了国际视野
16.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对中国历史造成的影响不包括
A.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成为马克思主义者
B.在此影响下,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诞生
C.中国人民把自己的命运和世界人民的命运联系起来
D.受此影响,中国的传统文化被彻底颠覆
17. 20C 初以五四运动为标志,新世纪的思想启蒙进入一个新阶段,这主要是指
A.爱国主义救亡运动成为主题
B.以新三民主义为指导
C. 马克思主义传播成为主流
D. 以民权、平等思想为指导
18. (原创 车行)十月革命后不久,李大钊由积极宣传民主和科学发展为竭力宣传马克思主义。这表明他
A.放弃了对民主和科学的追求
B.已认识到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解决中国的问题
C.向西方学习已经由思想变为行动
D.已经成为一个新民主主义者
19. 李大钊在《我与世界》一文中写道:“我们现在所要求的,是个解放自由的我,和一个人人相爱的世界。介在我与世界中间的家国、阶级、族界,都是进化的障碍,生活的烦累,应该逐渐废除。”这表明此时的李大钊具有
A .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倾向
B .国家主义和个人主义倾向
C .个人主义和世界主义倾向
D .民族主义和世界主义倾向
20. 1938年10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六届六中全会上所作的政治报告中指出: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他在这里强调的是 A .少谈些抽象的主义,多研究具体的问题B .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具体的实践相结合 C .必须研究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具体历史条件D .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方法比基本原理更重要 21. 对20世纪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开始传播的原因,表述不准确的是
A .新文化运动使人们的思想得到解放
B .中国共产党的大力提倡和宣传
C .陈独秀、李大钊等知识分子的努力
D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思想体系
22. 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根本原因在于
A.新文化运动促使人们思想解放
B.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和革命性
C.知识分子的大力宣传
D.马克思主义在俄国由理想变成现实 23. 一些知识分子从“向西方学习”到“以俄为师”思想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A .中国革命性质发生变化 B . 中国民主革命一再受挫 C .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 D . 先进知识分子的研究和选择
24. 《东方杂志》某年2月发表文章说:一年以来,社会主义的思潮在中国可以算得起风起云涌
了。报章杂志的上面,东也是研究马克斯(思)主义,西也是讨论布尔希(什)维克主义;这里是
阐明社会主义的理论,那里是叙述劳动运动的历史;蓬蓬勃勃,一唱百和,社会主义在今日的
中国,仿佛有‘雄鸡一鸣天下晓’的情景。”文中所说的“一年”是指
A .1915年
B .1917年
C .1920年
D .1924年
25. 下列关于五四运动后中国社会思潮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 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思想界的强大潮流
B .各种反马克思主义观点传入中国
C .先进的知识分子确立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D .新文化运动的参与者都成为马克思主义者
2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一,空谈好听的“主义”,是极容易的事,是阿猫阿狗都能做的事,是鹦鹉和留声机都
能做的事。第二,空谈外来进口的“主义”,是没有什么用处的。一切主义都是某时某地的有心人对于那时那地的社会需要的救济方法,我们不去实地研究我们现在的社会需要,单会高谈某某主义 … … 如何能有用呢? ― 胡适《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 材料二 现在中国应该赶紧解决的问题,真多得很。从人力车夫的生计问题,到大总统的权限问题;从卖淫问题到卖官卖国问题;从女子解放问题到男子解放问题……哪一个不是火烧眉毛的紧急问题? ― 胡适《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 材料三 社会问题,必须有一个根本解决,才有把一个一个的具体问题都解决了的希望……经济问题的解决,是根本解决。经济问题一旦解决,什么政治问题、法律问题、家庭制度问题……都可以解决…… ― 李大钊《再论问题与主义》 请回答:
(l )依据材料一归纳胡适的观点是什么?(不要摘抄原文)(2分) (2)胡适和李大钊在材料二中各提出了怎样的解决方法? (4分) (3)依据材料三指出李大钊对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作出了怎样的贡献?(4分) (4)仗场争论的实质是什么?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