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C穿刺血管通道选择
PICC概述及操作流程
![PICC概述及操作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43b5341a14791711cc7917b6.png)
连接肝素帽或者正压接头(可不用肝素)。
用肝素盐水正压封管(肝素钠浓度:50u-100u/ml)。 注意:小直径(<10mL)注射器可能造成高压,使导
管发生破裂。
PICC操作流程
13、清理穿刺点,固定导管,覆盖无菌敷料
将体外导管放置呈“s”状弯曲。 在穿刺点上方放置一小块纱布吸收渗血,并注意不要
2、选择合适的静脉
在预期穿刺部位以上扎止血带。 评估患者的血管状况,选择贵要静脉为最佳穿刺血管 松开止血带。
PICC操作流程
3、测量定位 测量导管尖端所在的位置,测量时手臂外展90度。
第一测量上腔静脉测量:从预穿刺点沿静脉走向量至 右胸锁关节再向下至第三肋间。
第二测量锁骨下静脉测量法:从预穿刺点沿静脉走向 至胸骨切迹,再减去2厘米。
PICC操作流程
8、从导引套管内取出穿刺针
松开止血带。 左手食指固定撕开鞘避免移位。 中指轻压在套管尖端所处的血管上,减少血液流出 从撕开鞘管中抽出穿刺针。
PICC操作流程
9、置入PICC导管:将导管逐渐送入静脉,用力要均 匀缓慢。
当导管进入第一测量长度时,让病人将头部转向穿刺 上肢方向,并尽量靠近锁骨,以防止误插入颈静脉。
PICC操作流程
10、退出导引套管 当导管置入预计长度时,即可退出导入鞘。
指压套管端静脉稳定导管,从静脉内退出套管,使其 远离穿刺部位。
11、撤出导引钢丝:一手固定导管,一手移去导丝,移 去导丝时,动作要轻柔。
PICC操作流程
12.确定回血和封管 用生理盐水注射器抽吸回血,并注入生理盐水,确定
测量上臂中段周径(臂围基础值):以供监测可能发 生的并发症。新生儿及小儿应测量双臂围。
血管通路工具的选择与护理
![血管通路工具的选择与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6cedc571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9c79a18.png)
护理简单,减少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
6
PICC的优势
准备放置导管的上肢,有肌肉挛缩、放射治疗等情况;
4
不合作或躁动。
5
严重的出、凝血障碍;
1
穿刺部位或附近组织有感染、皮炎、蜂窝织炎、烧伤等情况;
2
准备放置导管的静脉,其近心端有静脉损伤、栓塞,或有用于动静脉造瘘的可能;
3
没有绝对禁忌症。但患者有以下情况时,请医务人员根据病人情况慎重使用:
研究显示PICC 置管在重危病人的管理方面有很大的成效。新的进展日新月异,专科护理发展面临新挑战!
对于锁骨下静脉穿刺和颈内静脉穿刺而言,有更少的并发症,操作风险小;
1
相对其他外周静脉导管(如留置针)有更长的留置和使用时间;
2
降低感染的风险;
3
与化疗泵相比,不需要手术放置;
4
病人不需每次输液时穿刺,减少痛苦,更加舒适;
优势:
01
目前由医生经皮选择静脉插管
02
可放置在颈内静脉、锁骨下或股静脉
03
适用于短期使用(7-10 天)
04
多用于ICU/CCU中病情危重患者
05
可急性放置
06
劣势:
07
CRBSI 率较高
08
CENTRAL VENOUS CATHETERS: CVCS 中心静脉导管
并发症: 植入相关: 气胸 误穿动脉 神经损伤 : 植入后 感染 意外脱出 出血 血栓 中心静脉损伤
A
病人准备
B
在肘窝下2指处 上 臂
原则:选择最短、最直接的途径
血管准备
最佳静脉的条件
01
柔软、直、有弹性
02
PICC操作流程
![PICC操作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cf9d0440b4daa58da1114a28.png)
PICC操作流程1.目的:为了便于对危重患者进行中心静压监测、抢救给药及静脉内高营养输入;周围静脉穿刺困难而又需要建立长期静脉补液的途径;便于从静脉注入高浓度刺激性强药物.脉导管输液2.适用范围:(1)外周静脉通道的穿刺困难.(2)有锁骨下和颈内插管禁忌.(3)需输注刺激性药物,如化疗药.(4)需输注高渗性或粘稠液体,如TPN.(5)需要反复输血或血制品、或反复采血.(6)需要长期静脉治疗,如输抗生素、补液治疗或疼痛治疗时.(7)同样适用于儿童.3.操作程序:素质要求(着装、仪表、态度)↓查对医嘱↓解释工作向病人及家属解释工作,说明插管的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取得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并签字。
↓物品准备治疗盘、止血带、一次性治疗巾、皮尺、静脉切口包、PICC导管、静脉切开包、无菌手套、生理盐水注射液、稀释肝素液(1:100单位)、10-20ml注射器、2%碘酒、75%酒精、透明敷贴、输液胶贴、无菌纱布罐、无菌剪刀、肝素帽、笔、棉签、弯盘、输液器、药液。
检查物品有效期及包装是否完整。
↓洗手、戴口罩↓病人体位肘静脉:取平卧位或半卧位;颈外静脉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颈下可垫一小枕。
垫一次性治疗巾。
选择静脉和穿刺点:首选贵腰静脉、次选肘正中静脉、末选头静脉。
↓测量置管长度将穿刺侧手臂与身体成90度。
测量应自穿刺点至右胸锁关节,然后向下至第三肋间。
↓建立无菌区按无菌方法依次打开静脉切开包、PICC导管、10-20ml注射器。
戴无菌手套。
打开PICC套装的内层无菌包装,再打开一个连接器(另一个连接器妥善保存)。
将注射器抽满生理盐水注射液。
备无菌剪刀一把、无菌输液贴一个、无菌小纱布两块。
↓预冲导管将注射器连接到导管支撑导丝的路厄氏头,预冲导管。
预冲连接器和肝素帽。
连接穿刺针,排气、备用。
消毒暴露好穿刺部位。
用2%碘酒、75%酒精消毒皮肤三遍,消毒范围:上下直径20㎝或>8㎝。
两侧至臂缘。
在穿刺点周围铺无菌巾。
PICC操作及管理规范
![PICC操作及管理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ac4f5f0aaef8941ea66e0539.png)
经外周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知情同意书经外周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禁忌1.穿刺部位有感染或损伤。
2.存在上腔静脉压迫综合症。
3.有血栓形成史。
4.确诊或疑似患者对器材的材质过敏。
5.确诊或疑似导管相关性感染、菌血症、败血症。
6乳腺癌术后患侧臂静脉.7血管外科手术史。
8患者预插管位置有放射治疗史,9拄拐杖患者经外周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适应症1.长时间连续输液。
2.每日取血样〔建议使用4F或以上的导管〕。
3.周边静脉状况不良。
4.同时给与多种静脉输液药物。
5.使用配伍禁忌的药物。
6.输入高渗压或强刺激药物〔TPN或化疗药物等〕。
7.血小板过低或凝血功能障碍不适宜其他深静脉置管。
8.肥胖病或周身严重浮肿。
9.患者本人或医生的选择。
10.快速补液,监测心功能。
经外周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期间安康宣教根本容:1.置管期间禁忌2.更换敷料的指导3.冲管的指导4.更换接头的指导5.紧急状况的应急处理6.出院指导一.置管期间禁忌:1.制止将胶布直接贴于导管上。
2.制止将导管体外局部人为地移入体。
3.置管侧上肢制止进展举重物及甩膀的活动,制止进展游泳、打球等运动,提重物不得超过10公斤。
4.导管部位制止接触锐器。
5.制止强力推注药物及使用高压注射泵推注造影剂。
6.制止强力拔除导管。
7.制止使用酒精消毒管体。
8.置管一侧手臂防止测血压及作静脉穿刺。
二.更换敷料的指导:1.更换敷料的程序。
2.更换敷料的频次。
3.敷料的选择。
4.消毒的方法与要求。
三.冲管的指导:1.冲管的频次。
2.冲管的方法与手法。
3.冲管的程序。
四.更换接头的指导:1.不同接头的更换频次。
2.更换接头的程序。
3.固定接头的方法。
五.紧急状况的应急处理:1.导管断裂或破损:在导管断裂处上方或靠近穿刺点处将导管反折,并用胶布固定,到医院进展处理。
2.导管进入体或体局部断裂:加压固定导管,用手指按压导管远端的血管或立即于上臂腋部扎止血带,病人制动,立即送入医院行静脉切开术或在放射科DSA下取出导管。
PICC相关的血管解剖及穿刺部位
![PICC相关的血管解剖及穿刺部位](https://img.taocdn.com/s3/m/20e9590b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11d547b.png)
4、大隐静脉
通常大隐静脉与下腔静脉的距离较长,不适合穿刺PICC插管,但对于 特殊群体,如长期应用静脉高营养的患儿,采用经下肢置入PICC导管估
经股静脉插管的解剖学基础及优点
1. 股静脉官腔粗大,血流量大,位置固定,血管走形直,因而容易穿 刺,穿刺成功率高
2. 周围无重要的结构,远离心脏,为正压静脉,置管安全系数高,穿 刺引起并发症少,气胸的发生率低。
在足外侧缘起自足背静脉弓,经外 踝后方, 沿小腿后面上行,至腘窝下 角处穿深筋膜,注入腘静脉。 小隐静脉收集足外侧部和小腿后部 浅层结构的静脉血。
小隐静脉
20
PICC的静脉选择与评估
选择与评估
PICC的静脉选择与评估
主要有肘部静脉
➢ 贵要静脉---首选 ➢ 肘正中静脉---次选 ➢ 头静脉---第三选择
9
概述
锁骨下铮脉
头颈部静脉
续于腋静脉, 在胸锁关节 后方与颈内静脉汇合而成头 臂静脉。
10
概述
锁骨下铮脉
颈部最大的浅静脉,由下颌 后静脉的后支与耳后静脉在 下颌角处汇合而成,沿胸锁 乳突肌表面下行,在锁骨上 方穿深筋膜,注入静脉角。
11
概述
2、上肢静脉
① 贵要静脉
上
肢
② 头静脉
浅
静
③ 肘正中静脉及其属支 脉
31
选择与评估
股静脉插管的注意点
股静脉的体表解剖特点,距离肛门、会阴部较近,易被汗水、 排泄物污染,导管感染和深静脉血栓形成机会增加,故以下 三种患者不适合股静脉穿刺: ① 穿刺部位皮肤有炎症感染的患者。 ② 腹内压增高的患者(腹水、腹部肿瘤等)、骨盆骨折的
患者。 ③ 凝血功能严重异常的患者。
32
PICC置管在临床中的应用
![PICC置管在临床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41b58ddc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0feac57.png)
导管固定不良 与穿刺时损伤血管内膜有关(血管内膜血栓形成) 与选择导管旳型号和血管旳粗细不当有关(导管外周
形成血栓) 与封管技术有关(导管尖端及导管内形成血栓) 病理学家Virchow旳血栓形成旳三个病理原因 — 血
管壁受损或炎症;血流速度减慢;血液高凝状态
输液并发症—血栓性静脉炎
血管内膜受损增进血凝因子旳释放,并造成凝血因 子旳集结
哪怕一点旳损伤也会造成血凝块逐渐形成以至于甚 至堵塞很粗大旳血管
纤维蛋白溶解系统一般可自行开启去溶解凝块或限 制凝块旳进一步发展,但是若血管内膜进一步受损 又加重凝块旳形成
一般血凝块自穿刺点或导管末端形成,然后向双方 向逐渐延伸
输液并发症—血栓性静脉炎
在护士旳指导下要求家眷反复练习,直到到 达要求为止。
谢谢
较慢 肘部静脉条件良好
CVC 26- 30 % 医生
盲穿成功率低 易出现血气胸误伤动脉等、危险 1~2周 不精确
较快 无特殊
导管规格
导管选择
在输液流速允许旳情况下,应尽量选择 最小最细型号旳腔至少旳导管穿刺。
因为较细旳导管使其周围血液动力学变 化, 不至增长注入后并发症。
健康旳静脉可能容纳较细旳导管 较粗旳导管可增长静脉炎或血管阻塞旳可能
操作5—实施穿刺
解释 进针角度20-30度 见回血,放低穿刺角度再进针3-6mm,再送鞘 警告:如穿刺未成功,不得将穿刺针再穿入导引导管
操作6—取穿刺针
左手食指固定导引套管防止移位 中断压在套管尖端所处旳血管上,降低血液流出 松止血带 从导引套管中抽出穿刺针
操作7—置入PICC
当导管置入到肩部时,让病人头转向穿刺侧,下颌靠肩以防导 管误入颈内静脉
观察指标
PICC穿刺血管通道的选择 省人民
![PICC穿刺血管通道的选择 省人民](https://img.taocdn.com/s3/m/944aaa43f7ec4afe04a1df98.png)
外周短期静脉导管- 套管针
Maki 1989关于静脉炎的研究:
• • • • 1054例短期外周导管 24 - 48 hr.内静脉炎发生率明显较高 30% 的并发症发生于置管后 24-48 hr.内 48-72 hr 后,39-50 % 套管针不得不被拔 除。第5天 70 %失去通路,其中41.8%发生 静脉炎,27 % 发生药物外渗、 堵塞或漏液
•专利的分叉结构设计
•最大5ml/秒的输注速度
•“随时检查回血和延长管 是否注满”
•紫色连接处 •“耐高压注射”标识
PowerPICC导管对于患者的益处
– 更少的针刺次数 • 实施CT检查时患者不需要额外放置其他的血 管通道器材
– 更快的输注 • 5ml/秒意味着更快的对比剂输注速度 • 获得CT扫描需要的理想输注速度
PICC适应症
• • • • 不考虑治疗时间,治疗需要CVC 静脉治疗大于6天,小于1年 多种药物联合静脉治疗 应用刺激性或发疱性药物
– 药物PH小于5大于9 – 渗透压大于600
PICC适应症
• • • • 血样采集和输血 预期的连续加强X光照相研究 血液动力学监测 住院患者和门诊患者
不适于PICC应用疾病
根据治疗相关因素选用器材-使用时间
套管针
中线导管 急 性 期CVC PICC
PICC 隧 道 型CVC
PICC 隧 道 型CVC 输液港
48-72 小时
3天—4周
4周—6个月
>6个月
目录
• 中国输液的现状和改革的必要性 • 输液工具的分类
器材选择原则:
正确的输液工具意味着成功的开始
– 治疗全程中最为有效的输注通路 – 保证所有治疗方案的需求 – 满足所有通路的要求 – 最少的侵入性治疗 – 保护外周静脉 – 满足风险/利益的评估
PICC
![PICC](https://img.taocdn.com/s3/m/80819d2a0066f5335a81215b.png)
PICC是一种经过外周静脉插入到中心循环的导管,它简化了中心静脉穿刺的过程和降低了中心静脉穿刺的风险,延长了导管的留置时间。
PICC的全称:外周中心静脉导管,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
PICC的本质:一种静脉输液的通道。
留置针:2—3天,直观、简便。
深静脉穿刺针:7—15天,可以输血、静脉高营养、测中心静脉压、操作复杂,需要技巧,并发症较多。
PICC:15—300天,直观简便,部分产品可以输血、静脉营养、测中心静脉压,无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减少肿瘤病人的治疗费用。
化疗泵:>1年,操作复杂,留置时间长。
PICC的特点:1、相对深静脉穿刺操作直观、简便、并发症少。
2、置管成功率高,操作时间短。
3、独特的生产工艺,留置管时间长,适合长时间静脉留置。
4、一次穿刺成功率高,节省护理的时间和人力。
5、病人舒适性好,病人痛苦的时间相对较短,节省医疗成本,避免多次静脉穿刺的痛苦和不适。
6、保护外周静脉。
7、非手术置管。
8、可由护士操作。
PICC的适用范围:适用范围广泛,凡是静脉输液时间超过2周的,外周静脉条件适合的病人都应该选择使用PICC的。
1、麻醉科。
2、ICU。
3、骨科。
4、神经内科。
5、神经外科。
6、急诊科。
7、肿瘤科。
8、血液科。
9、小儿科。
10、烧伤科。
11、传染病科。
适应症:1、需要输入高渗药液,如浓度>10%的葡萄糖,20%甘露醇,TPN 等。
2、反复应用刺激性药物治疗(如化疗)。
3、长期静脉输液。
4、外周静脉穿刺限制。
5、23—30周的早产儿(极低体重<1.5kg)。
6、家庭静脉治疗。
禁忌症:1、病人肘部静脉条件不佳。
2、穿刺部位有感染或损伤。
3、乳癌术后患侧臂的血管。
4、不配合的病人。
用物准备:可撕裂导入器,硅胶导管(导丝)、孔巾方巾3块、20ml注射器2个,3m透明敷贴、皮肤消毒剂、手套2副、250ml生理盐水1瓶、2×2纱布、4×4纱布,止血带、纸尺、剪刀、镊子、肝素帽或可来福接头、使用说明、弹力绷带。
动脉置管维护及picc置管后维护
![动脉置管维护及picc置管后维护](https://img.taocdn.com/s3/m/0f135a37af45b307e8719794.png)
原则是大
两个月以下婴儿或皮肤完整性受损的患儿在碘伏干燥后必须用生 理盐水擦洗以除去碘伏
敷料与更换
无菌透明敷料:至少每7天更换1次 纱布敷料:至少每2天更换1次 发生渗液.渗血或敷料松动,立即更换 敷料一旦撕开,立即更换 更换敷料时佩戴清洁或无菌手套
固定
导管摆放呈C或U字形 体外导管必须完全覆盖于无菌透明敷贴下, 避免发生感染 胶布不能直接接触导管
Picc不能用于高压注射造影剂 不能用力冲管当感觉冲管费力时(通常伴有输液 速度减慢),应先抽回血,确定导管是否通畅, 不要暴力冲管,否则压力过大使导管破裂。 冲管和封管一定要10ml以上的注射器或用专用的 一次性冲洗装置。
封管
脉冲 正压封管:推至管液剩0.5ml拔出针头。 封管液浓度:1~10u/ml的肝素盐水。《输 液治疗护理实践标准》注明,新生儿应保 持导管通畅的最低浓度。一般为1u/ml。
动脉置管维护及 picc置管后维护
动脉穿刺置管术
动脉穿刺置管术
(—)适应证 1、重度休克及危重病人需经动脉输液或输血,以争取时 间,提高血压,改善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供血。 2、危重及大手术病人需直接作动脉血压监测。 3、需动脉采血进行实验室检查,如血气分析和动脉血乳 酸浓度的测定等。 4、经动脉穿刺施行选择性动脉造影,或注射抗肿瘤药物, 行区域性化疗。
冲管
冲管液的最小量为导管和附加装置容量的2 倍 使用生理盐水 肝素盐水浓度:1U
冲管
时机和频率
1每次输液前后都要冲管
2输注脂肪乳时每4小时进行冲管一次 3抽血.输血或输入其他粘滞性药物应立即先用 生理盐水,使用脉冲方法冲洗导管后再接其他药 物。
PICC导管留置技术
![PICC导管留置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df9f5c82dd88d0d233d46a8f.png)
PICC导管留置技术1PICC的方法PICC导管留置技术作为一种静脉通道的建立方法之一。
临床上常用于长期静脉输液、静脉化疗、低血容量性休克、大面积烧伤特别是伴四肢烧伤等。
由此,根据不同用途,可选择肘部静脉血管、锁骨下静脉、股静脉。
而肘部静脉血管为最常使用,依次选择贵要静脉、正中静脉、头静脉[2、3]。
1.1肘部静脉血管PICC的操作方法:病人平卧,穿刺侧手臂与躯体成90度,测量自穿刺点至右胸锁关节长度,然后向下至第三肋间的长度,即为插入导管的长度。
建立无菌区,用生理盐水或肝素生理盐水预冲导管,然后在穿刺点上方扎止血带,再穿刺。
穿刺成功后将导管插入所量的长度,修剪导管长度,保留体外5 cm导管,安装连接器,抽回血和冲管,常用20 ml注射器抽取生理盐水或肝素生理盐水20 ml以脉冲式冲管,然后正压封管。
最后连接肝素帽,用透明无菌敷料贴固定[4]。
1.2锁骨下静脉PICC的操作方法:病人平卧,测量自穿刺点至胸骨柄下达第三肋间的长度,即为插入导管的长度,一般为10~12 cm。
建立无菌区,用生理盐水或肝素生理盐水预冲导管,然后再穿刺。
穿刺成功后将导管插入所量的长度,修剪导管长度,保留体外5 cm导管,安装连接器,抽回血和冲管,常用10 ml注射器抽取生理盐水或肝素生理盐水10 ml冲管,然后正压封管。
最后连接肝素帽,用无菌透明敷料贴固定[5]。
1.3股静脉PICC的操作方法:病人平卧,穿刺下肢外展20度。
测量自股静脉穿刺点至脐上2.5 cm处的长度,即为插入导管的长度。
建立无菌区,用生理盐水或肝素生理盐水预冲导管,然后在股动脉内0.5 cm处股静脉穿刺点呈30度角穿刺。
穿刺成功后将专管插入所量的长度,修剪导管长度,保留体外5 cm导管,安装连接器,抽回血和冲管,常用20 ml注射器抽取生理盐水或肝素生理盐水20 ml冲管,然后正压封管。
最后连接肝素帽,用无菌透明敷料贴固定。
2肘部静脉血管PICC的影响因素2.1个别病人在这种情绪的作用下,出现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素分泌增加,继而引起血管紧张素的分泌增加,导致全身血管痉挛,管腔缩小,导致与血管壁间摩擦力增加,置管阻力增加,可能出现置管困难,甚至失败[6]。
PICC置管常见的问题及对策
![PICC置管常见的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97a2902f0c22590103029d8b.png)
一年级语文老师的重要性启迪心灵诗意《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深深感到,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教师的语言表达、朗读能力、情感流露、行为习惯、书写方式等,潜移默化地牵引着学生,侵润着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历程。
教师科学而有效的教学方法,生动而形象的教学方式,认真扎实的基础训练,一定能够点燃学生学习语文的激情,催发智慧的火花,培育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
一、亲切温暖的语言表达,正确流利的朗读教学,让学生尽快融入学校的学习生活刚背上书包走进课堂的孩子,首先接触的就是语文课。
教师慈祥亲切的语言、流畅动听的朗读,可以消除孩子惶恐而不安的心理障碍,帮助他们尽快进入学生这一角色,愉快地完成每一天的学习。
在整个课堂的驾驭中,教师的语言表达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在四十分钟的课堂上,全神贯注的时间只有8分钟左右,其余时候学生的专注力是不容易集中的,他们常会讲小话、玩东西、东张西望等等。
如何随时调控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将学生吸引到教师教学的氛围内,教师的语言起着决定性作用。
如,有的教师让学生注意力集中,规范学生的坐姿,反复使用一种单一的口令“一、二、三,坐整齐;四、五、六,静息好。
”来调控学生的学习状态,一时半月学生念着会起作用,时间一长,学生念叨时心口不一,嘴在念、心在想其它、手在干别的。
这说明教师不仅要用口令,还要多用寓意童真童趣的童谣和儿歌吸引学生,如,“小眼睛、看黑板;小小手,别乱动,疲倦了,伸伸腰。
”等等,达到及时调控学生的学习状态,纠正专注力、刺激学习兴奋点的目的,让学生在轻松而又无意的的状态下融入教师的教学。
同时,在教师与学生的教学互动中,教师语言的丰富和生动,也是活跃课堂的润滑剂,在渲染语文素养上起着“润无声”的作用。
PICC穿刺血管通道的选择
![PICC穿刺血管通道的选择](https://img.taocdn.com/s3/m/2910d569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28.png)
REPORTING
导管的冲洗与封管
冲洗
每次使用PICC导管后,应使用生理盐水或肝素盐水进行冲洗,以防止血液在管腔 内凝结。
封管
在每次使用PICC导管之前,应使用肝素盐水进行封管,以保持管腔通畅并防止血 液回流。
导管的更换与拔除
更换
根据医生建议,定期更换PICC导管,以减少感染和其他并发 症的风险。
导管相关性感染
由于导管表面细菌生长,通过 导管进入血液引起感染。
隧道感染
PICC导管从皮肤隧道穿出时, 出现红肿、疼痛等症状。
其他并发症
过敏反应
部分患者对导管材料过敏,出现皮疹、瘙痒等症 状。
气胸
在穿刺过程中损伤胸膜,导致气胸。
血肿
穿刺过程中损伤血管,导致局部血肿形成。
2023
PART 05
PICC穿刺血管通道的维 护与保养
导管维护
定期对PICC导管进行冲洗、更换敷料等 维护措施,保持导管的通畅和清洁。
VS
并发症预防
针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感染、血栓形 成等,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降低并发症 的发生率。
案例三:特殊患者的PICC置管与管理
特殊患者类型
针对不同类型的患者,如新生儿、老年人、危重患者等,制定个性化的PICC置管方案和管理策略。
PART 02
PICC穿刺血管通道的选 择标准
REPORTING
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需要长期输液、肿瘤化疗、肠外 营养、抗生素治疗的患者,以及 需要长时间留置导管的患者。
禁忌症
穿刺部位感染、血栓形成、血管 狭窄或畸形、皮肤疾病等。
血管条件评估
血管直径
选择粗直、充盈度好、弹性好的 血管,有利于导管顺利通过和固
PICC置管方法及护理
![PICC置管方法及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4abb4752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0f.png)
插管步骤
7,静脉穿刺
穿刺过程中只可捏住针 座处,不可对两翼施加 暴力
穿刺静脉,观察回血
保持针的位置,向前推 进插管鞘,使之进入血 管
插管步骤
8,撤出插管器的针
保持插管鞘的位置,防 止脱位
轻压入点处血管的上方 以止血
松开止血带 从插管鞘内撤出至右 锁骨头,然后向下至 第三肋间
注意:体外测量永远不可能与体 内的静脉解剖完全一致
插管步骤
3,预冲导管
将预先充好肝素/盐 水的注射器连接到导 管延伸部分的路厄锁
用无菌生理盐水或肝 素盐水预冲导管,并 湿化支撑导丝
在操作中保持注射连接于 导管
插管步骤
根据静脉显露情况选择血 管 --推荐选用肘前窝处的血管 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
松开止血带
2,病人体位 / 导管长度
病人臂与身体成90度角
测量自插管入点至右锁骨 头,然后向下至第三肋间
注意:体外测量永远不可能与体内的 静脉解剖完全一致
导管定位:
穿刺成功后行X线检查以确定导管部位。 同时记录导管长度、穿刺过程、穿刺日 期。
等。 可用于所有输液治疗(如:高渗药物 甘露醇
营养液 对血管刺激性较大的药物如:化疗药 物 果糖 抗生素 含钾液体等)
避免病人由于每日穿刺所带来的痛苦,同时不 限制病人臂部活动
经济实惠,对患者心理压力小,患者容易接受 操作地点限制小,可以在医院、床旁、家庭病 床、社区医疗、急救等地点均能进行
入点为肘前的外周静脉,导管头部定位 于中心静脉。
谢谢!
PICC置管方法及护理
PICC:
PICC是一种经外周静脉插至上腔静脉的 导管。利用PICC可以将药物输注在血流 量大流速快的中心静脉中,避免因长期 输液或输注高浓度、强刺激性药物对血 管的损害,减轻因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 的痛苦,保证治疗顺利进行。
picc
![picc](https://img.taocdn.com/s3/m/f57a976a1eb91a37f1115c3b.png)
PICC的应用的学习心得PICC"是指由外周静脉置入的中古道热肠静脉导管,它由外周静脉(尾选贵要静脉,其次为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穿刺置管。
其尖端定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的导管。
用于为患者供给中期至历久的静脉输液治疗(7天至1年)。
导管质料为硅胶,与人体组织相溶性极好,柔嫩、弹性好。
它能够经由过程放射隐影,使用时,可经由过程放射影象教确认导管及其尖真个位置。
PICC置管是独一由护士完成的中央静脉置管术,在病人床旁便可完成。
穿刺点选在上肢的可见静脉,防止了盲穿惹起的误刺误伤。
又果四肢较躯干的温度低,传染率低,出格有助于高危和免疫按捺人群。
合适医院、社区医疗、家庭病床缓性病需恒久输液者,为缺少外周静脉通道或为了保存外周静脉的患者,供应了远期治疗的血管通路。
特别是化疗的病人治疗时间长,PICC的应用不但避免了反复穿刺带来的痛楚和不适,借躲免了药物对血管的刺激引发的静脉炎,乃至化疗药物渗漏引发的皮肤及皮下构造的坏死,全部化疗进程只需"一针治疗"。
亦为早产女和必要胃肠外营养的患者供应了更有益的死命通道。
PICC是当前医疗护理的新观点,是高科技时期在医疗护理范畴里开辟的一门新手艺。
它是中间静脉输液的靠得住渠讲,也是现今进步前辈护理的必经之路。
护理部筹办建立"PICC置管及保护小组",将此项手艺在齐院推行。
那项新技术的展开标记着我院的静脉输液医治已取海内先辈技能接轨。
外周静脉植入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PICC)是由外周静脉穿刺插管,其顶端定位于上腔静脉的置管术。
由于PICC导管头部位于中心静脉,血流量年夜,避免了化疗药物对外周血管的粉碎和对局部组织的刺激。
同时还减少了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有效地进步了护理质量及工作效力。
90年月前期引进我国并在临床遍及运用,逐步用于化疗、胃肠外营养、中长时间输液及输注刺激性药物等,被以为是一种便利、有效、平安的置管技术,与传统深静脉穿刺技术对照,具有操作创伤小,插管快速,保存时间长,并发症少等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动静脉治疗
药物的特性
➢许多药物由于它的渗透压和pH值对血管内膜具 有刺激性,在没有血液充分稀释的情况下,这些 刺激性药物损伤内膜 ➢血管毒性药物则对内膜损伤巨大,并可能造成渗 出坏死
pH值: 低于4.5或高于9.0引起静脉内膜损伤 需要血液稀释
• 中国输液的现状和改革的必要性 • 输液工具的分类
被动静脉治疗
• 完成任务性质的、习惯性的器材使用,不 对病人做全面、准确的评估
• 病人从使用外周通道器材,即传统的套管 针(甚至钢针)开始静脉治疗
被动静脉治疗的结果
• 需要重复穿刺 • 由于药物特性引发严重并发症 • 可能最终丧失外周静脉穿刺机会 • 给药有可能被延误 • 治疗可能中断 • 需要再用中心静脉输液器材完成继
外周静脉导管:效果差
外周静脉导管的并发症
• 出血 • 静脉损伤 • 神经损伤 • 渗液 • 静脉炎 • 血栓形成 • 感染
中线导管
• 插管
– 前臂 – 上臂 – 肘窝 – 无需进行胸片检查确认头
端
中线导管
• 概要
– 置于上臂或肘窝 – 头端位于外周静脉,一般
为腋静脉而不可使其进入 中心血管 – 不是中心静脉导管
隧道型CVCs中心静脉导管
• 在手术室或导管室留置 • 中期到长期使用 • 末端到达上腔静脉 • 末端开口式或三向瓣膜式导管 • 硅胶或聚脲胺脂材质 • 单腔、双腔® 、三腔,儿童至成人规格 • Cuff (套袖)®
• 中等长度导管
– 尚无固定的留置时 最常见的留置时间为2-4周
• PICC
– 尚未确定留置时间 INS推荐为1年 – CDC 2002美国疾控中心2002
PICC是首选的中心静脉导管,适用于短, 中及长期的治疗 – AHRQ 2002 美国卫生研究及质量机构2002
• PICC相比其他中心静脉导管而言,能明显降低相关并发症
6mm 8mm 16mm 19mm 19mm 20-30mm
40 ml/min 95 ml/min 333 ml/min 800 ml/min 800 ml/min 2000-2500 ml/min
在小血管输入这些药物,则会引起内皮损伤,
进为而什造么成静使脉用炎中,血心栓静形脉成通道器材?
多数VADs终止于上腔静脉,因而在输入药物时, 高渗溶液或刺激性药物可被高流速和大流量的 血液迅速稀释和播散
渗透压: 文献表明:>600mOSM/L 必定引起静脉炎
INS 建议为了将静脉治疗并发症降到
最低对于PH值低于5或高于9,渗透压高于 500MOSM/L,持续性输注发泡性药物(如长 春新碱、阿霉素)需经中心静脉输注
静脉血管直径及血流量
头静脉 贵要静脉 腋静脉 锁骨下静脉 无名静脉 上腔静脉
An Overview of Vascular Access Devices
And Early Assessment
血管通道器材概述
BAS Confidential and Proprietary. For Internal Educational Purposes Only
MC-PP-349
目录
外周短期静脉导管 - 套管针
• 穿刺针外套导管短期治疗 • 每96小时更换穿刺位置 • 特氟隆, 聚脲胺脂材质 • 多种内径和长度 • 单腔和双腔
外周短期静脉导管 - 套管针
优点:
• 费用 - 价格低廉 • 方便 - 操作步骤已被广泛接受 • 通常为护士操作
外周短期静脉导管 - 套管针
缺点:
• 不能超过 96 小时 • 堵塞率、脱出率高 • 静脉炎发生率高 • 药物可能过分刺激外周血管 • 病人最终可能没有可以穿刺
– 可放置在颈内静脉、锁骨下或股 静脉
– 适用于短期使用(7-10 天) – 在所有VAD中的CRBSI 率最高 – 多用于ICU/CCU中病情危重患者 – 可急性放置
CVCs中心静脉导管
• 并发症
– 植入相关: • 气胸 • 误穿动脉 • 神经损伤
– 植入后相关: • 感染 • 意外脱出 • 出血 • 血栓 • 中心静脉损伤
外周静脉输液的最主要并发症是药物损伤性静脉炎
外周短期静脉导管 - 套管针
结论:
静脉治疗护理标准 (INS) 推荐:
应于 72 小时内为病人更换常规的外周静脉 导管, 不能超过 96 小时.
外周短期静脉导管 - 套管针
意味着….
• 外周静脉导管并非在所有情况下节省费用 • 费用的增加:护理的次数、时间及器材 • 较差的临床结果和病人舒适度 • 由于外周静脉的损害造成静脉治疗的困难
根据治疗相关因素选用器材-使用时间
套管针
中线导管 急 性 期CVC
PICC
PICC 隧 道 型CVC
PICC 隧 道 型CVC
输液港
48-72 小时
3天—4周
4周—6个月
>6个月
目录
• 中国输液的现状和改革的必要性 • 输液工具的分类
器材选择原则:
正确的输液工具意味着成功的开始
– 治疗全程中最为有效的输注通路 – 保证所有治疗方案的需求 – 满足所有通路的要求 – 最少的侵入性治疗 – 保护外周静脉 – 满足风险/利益的评估
中线导管
• 优势
– 留置时间长于外周静脉导管 – 无需进行胸片检查
• 并发症
– 导管堵塞 – 静脉炎 – 深静脉血栓形成 – 可能延迟的并发症诊断 – 常被误用作中心静脉导管 – 血液稀释作用轻微,不适用于极端pH值
和高渗的静脉输液
CVCs中心静脉导管
• 概要
– 由医生经皮插管,可能未来由RN 执行
的血管
外周短期静脉导管- 套管针
Maki 1989关于静脉炎的研究:
• 1054例短期外周导管 • 24 - 48 hr.内静脉炎发生率明显较高 • 30% 的并发症发生于置管后 24-48 hr.内 • 48-72 hr 后,39-50 % 套管针不得不被拔
除。第5天 70 %失去通路,其中41.8%发生 静脉炎,27 % 发生药物外渗、 堵塞或漏液
VAD-血管通道 类型
• PIV: 外周静脉导管—短期(天)
• 中线导管—大于PIV(周)
• 外周插管的中心导管: PICC (最长1年)
• 中心插管的中心静脉导管: CVC 或者 CICC
–长期(年):隧道式,套袖式 –短期 (数日至数周):无隧道
,“短期”CVC,无套袖
VAD-血管通道 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