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国标_2760_GB2760

合集下载

gb2760-2011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2)

gb2760-2011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2)

gb2760-2011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GB2760-2011是中国国家标准中规定食品添加剂使用的标准,该标准规定了食品中可以使用的食品添加剂的种类、
用量和使用范围。

根据该标准,食品添加剂分为以下13个类别:
1. 防腐剂类:如山梨酸、丙酸钠等,用于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2. 抗氧化剂类:如抗坏血酸、谷氨酸等,用于抑制食品氧
化反应。

3. 色素类:如胭脂红、黄原胶等,用于增加食品的色泽。

4. 甜味剂类:如阿斯巴甜、糖精等,用于增加食品的甜味。

5. 酸味剂类:如柠檬酸、醋酸钠等,用于增加食品的酸味。

6. 增稠剂类:如明胶、卡拉胶等,用于增加食品的粘稠度。

7. 稳定剂类:如聚乙烯醇、CMC等,用于稳定食品的品质和口感。

8. 发酵剂类:如酵母、泡打粉等,用于促进食品的发酵作用。

9. 膨松剂类:如明胶、酵母等,用于增加食品的膨松性。

10. 硫化剂类:如亚硝酸盐、亚硫酸氢钠等,用于防止食品腐败。

11. 漂白剂类:如过氧化氢、二氧化硅等,用于漂白食品。

12. 螯合剂类:如脱氧醋酸钠、草酰肼等,用于去除食品中的金属离子。

13. 其他类:如香料、香精等。

GB2760-2011标准还规定了不同食品中各类食品添加剂的最大使用量和适用范围,以确保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GB_2760-2007及相关规则的解读.

GB_2760-2007及相关规则的解读.

上海市标准化研究院
例一:碳酸镁
添加剂:面粉处理剂碳酸镁 表1:小麦粉(06.03.1)
固体型蛋白饮料(14.06.02) 表3:否 即:根据附录A1的规定用于小麦粉(包括 自发粉、饺子粉、蛋糕预拌粉、其他专用 粉,即由附录F查得06.03.1 包括的下级食品) 与固体型蛋白饮料(没有下级食品)。 由表A1确定使用条件。
上海市标准化研究院
2.5.1 功能类别(续)
酶制剂:从生物中提取的具有生物催化能力的物 质,辅以其他成分,用于加速食品加工过程和提 高食品产品质量的物质。 增味剂:补充或增强食品原有风味的物质。 面粉处理剂:使面粉增白和提高焙烤制品质量的 物质。 被膜剂:涂抹于食品外表、起保质、保鲜、上光、 防止水分蒸发等作用的物质。 水分保持剂:有助于保持食品中水分而加入的物 质。
上海市标准化研究院
2.7 关于使用条件的附录
1、从食品添加剂品种出发,规定了各种食品添加 剂的使用范围和使用量(270种) 2、从食品类别出发,规定各类食品中可以使用的 添加剂及使用量(17大类) 3、规定可在各类食品中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的添 加剂名单(68种) 4、规定了不适用表3所列添加剂的食品类别 5、专门列出允许使用的食品用香料(1528种)、 加工助剂(104种)、酶制剂(44种)、胶姆糖基 础剂(55种)
上海市标准化研究院
2.4 术语和定义
食品添加剂
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 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者天然物质。营养强化剂、 食品香料、加工助剂也包括在内。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在达到食品添加剂预期效果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在食品中的 使用量。
残留量
食品添加剂及其分解产物在最终食品中的允许残留水平。

肉制品加工专用GB2760——肉制品中添加剂使用的原则,种类及限量范围

肉制品加工专用GB2760——肉制品中添加剂使用的原则,种类及限量范围

肉制品加工专用GB2760——肉制品中添加剂使用的原则,种类及限量范围一、关于食品添加剂的一些定义酸度调节剂:用以维持或改变食品酸碱度的物质;抗结剂:用于防止颗粒或粉状食品聚集结块,保持其松散或自由流动的物质;消泡剂:在食品加工过程中降低表面张力,消除泡沫的物质;抗氧化剂:能防止或延缓油脂或食品成分氧化分解、变质,提高食品稳定性的物质;漂白剂:能够破坏、抑制食品的发色因素,使其褪色或使食品免于褐变的物质;膨松剂: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加入的,能使产品发起形成致密多孔组织,从而使制品具有膨松、柔软或酥脆的物质;着色剂:使食品赋予色泽和改善食品色泽的物质;护色剂:能与肉及肉制品中呈色物质作用,使之在食品加工、保藏等过程中不致分解、破坏,呈现良好色泽的物质;酶制剂:由动物或植物的可食或非可食部分直接提取,或由传统或通过基因修饰的微生物(包括但不限于细菌、放线菌、真菌菌种)发酵、提取制得,用于食品加工,具有特殊催化功能的生物制品;被膜剂:涂抹于食品外表,起保质、保鲜、上光、防止水分蒸发等作用的物质;水分保持剂:有助于保持食品中水分而加入的物质;防腐剂:防止食品腐败变质、延长食品储存期的物质;稳定剂和凝固剂:使食品结构稳定或使食品组织结构不变,增强粘性固形物的物质;甜味剂:赋予食品甜味的物质;增稠剂:可以提高食品的黏稠度或形成凝胶,从而改变食品的物理性状、赋予食品黏润、适宜的口感,并兼有乳化、稳定或使呈悬浮状态作用的物质;食品用香料:能够用于调配食品香精,并使食品增香的物质;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有助于食品加工能顺利进行的各种物质,与食品本身无关。

如助滤、澄清、吸附、脱模、脱色、脱皮、提取溶剂等。

二、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原则1、食品添加剂使用时应符合以下基本要求:a) 不应对人体产生任何健康危害;b) 不应掩盖食品腐败变质;c) 不应掩盖食品本身或加工过程中的质量缺陷或以掺杂、掺假、伪造为目的而使用食品添加剂;d) 不应降低食品本身的营养价值;e) 在达到预期效果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在食品中的使用量。

gb2760-2024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gb2760-2024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gb2760-2024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24《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是中国的一项标准,用于规定食品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剂的类型、用途、最大使用量等内容。

该标准的出台旨在保障食品安全,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维护消费者的利益。

该标准主要包括四个部分:通则、食品添加剂列表、食品类别和用途以及使用范围。

其中,通则部分规定了食品添加剂的定义、分类、命名和命名规则等基本内容。

食品添加剂列表列举了所有的食品添加剂及其编号、化学名称、英文名称、用途等详细信息。

食品类别和用途部分则规定了各类食品中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种类和最大使用量。

使用范围部分规定了特殊食品、特殊场合以及禁止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情况。

根据该标准的要求,食品添加剂分为色素、清香剂、甜味剂、增稠剂、保鲜剂、抗氧化剂、营养强化剂等多个类别。

每个类别又按照具体的化学原理和用途进行了细分,确保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具有明确的用途和使用范围。

该标准的优点在于对食品添加剂进行了科学的分类和规范,令食品企业和消费者更容易理解和遵守。

通过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可以增加食品的口感、色泽、保鲜期等特性,提高食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而且,该标准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进行了限制,避免使用过量或不当的添加剂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风险。

然而,该标准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由于食品添加剂的种类繁多,标准中只列举了常见的食品添加剂,对于一些新型或较少使用的添加剂,标准的适用性存在一定局限性。

其次,标准只规定了食品添加剂的最大使用量,但没有明确规定添加剂的最小使用量,这可能导致企业为了节约成本而减少添加剂的使用量,影响食品的品质和特性。

另外,由于标准的修订周期较长,无法及时适应食品行业的发展和新发现的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评价结果。

这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修订标准时予以关注。

总体而言,GB2760-2024《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在保障食品安全、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

它为食品企业提供了科学、合理的食品添加剂使用指南,也为消费者提供了食品安全保障。

GB 2760-2009及相关规则的解读

GB 2760-2009及相关规则的解读

2.3 规范性引用文件
GB 14880 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卫生标准 第7条: 营养强化剂的使用应符合GB 14880和相关 规定。
2.4 术语和定义
食品添加剂
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 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者天然物质。营养强化剂、 食品香料、加工助剂也包括在内。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1.2.3.3 标准编排 品种编码采用GB 12493-1990《食品添加剂 分类和代码》的五位数表示法 ; 格式编排首先是把一种添加剂归于某个特 定的功能种类,然后规定其使用范围和最 大使用量。
1.2.3.4 不足
缺少食品添加剂使用总体原则; 编码系统不便于国际交流和进行有关的比 较研究 ; 标准编排不够合理; 使用范围中的食品分类不够科学。
1.2.5.2 保健食品中食品添加剂的标示
保健食品标识中各种配料必须按其使用量 大小依递减顺序排列,食品添加剂列于后。 食品添加剂名称必须使用GB2760《食品添 加剂使用卫生标准》中的规定名称,营养 强化剂名称必须使用GB14880《食品营养 强化剂使用卫生标准》中的规定名称。
1.2.6 ADI与最大使用量
附录C 食品用加工助剂使用名单
附录C1:食品用加工助剂使用名单 附录C2:食品用酶制剂及其来源名单
附录D 胶姆糖中胶基物质及其配料名单
2.1 结构(附录E、F)
资料性附录: 附录E 食品添加剂功能类别 附录F 食品分类系统
2.2 、允 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使用范围及最 大使用量。 该标准适用于所有食品添加剂的生产、经 营和使用者。
1.2 食品添加剂的管理现状
食品添加剂的分类与编码 食品营养强化剂的特殊规定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食品添加剂的标注 保健食品中食品添加剂的特殊规定 ADI与最大使用量

GB2760所列食品添加剂含量,是适用限量标准,不是添加剂含量判定标准

GB2760所列食品添加剂含量,是适用限量标准,不是添加剂含量判定标准

GB2760所列食品添加剂含量,是适用限量标准,不是添加剂
含量判定标准
既GB2760是食品添加剂使用限量标准,不是GB2760所列食品添加剂含量判定标准!
咋理解?
说的不错,按照检验方法测的数值是添加的和本底数值之和。

2760是规定是否可以添加及添加量,看检测结果就判定不合格不科学。

还要查看企业的生产配料使用记录才能确定
是不是这个意思?生产添加量没超标,因为符合限量的本底带入后,叠加导致的超标,就不能简单判定为违法反2760?
包括原料带入。

检测报告本来就是一个实验室数据而已,至于数据代表什么是你根据证据链去解释
如果按照上述理解,检验机构出具的检验报告不能直接处罚啦[愉快]
调查还要企业提供原料的检验报告之类的?
不是处罚的唯一依据。

活路越做越细了。

一起来学食品安全法(五)GB2760

一起来学食品安全法(五)GB2760

一起来学食品安全法(五)GB2760截至2021年11月,中国已发布4万多项国家标准、7.6万项行业标准、5.3万项地方标准、近3万项团体标准,以及200多万项通过自我声明方式公开的企业标准。

关于食品,截至2022年8月1日,我国已发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1455项。

其中,通用标准13项,食品产品标准70项,特殊膳食食品标准10项,食品添加剂及相关标准650项,食品营养强化剂标准62项,食品相关产品标准16项,生产操作规范标准34项,理化检验方法标准237项,微生物检验方法标准32项,毒理学检验方法和规程标准29项,农药残留检测方法标准120项,兽药残留检测方法标准70项。

下面要提到的这个国家食品安全标准,GB2760-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就是其中的强制的食品安全标准之一,也是厂家经常会犯错的地方,违反该标准,也就是违反了食品安全法三十四条的规定,可能会被市监局按照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四条的规定处以一万到十万的罚款。

先科普下:一、什么是食品添加剂?《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规定:食品添加剂,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包括营养强化剂等。

因此,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主要是为了改善食品的色香味,同时能够起到防腐和保鲜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保障食品的质量。

食品添加剂种类繁多,包括增味剂、消泡剂、膨松剂、着色剂、防腐剂等。

二、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物?两者并不等同,食品添加剂是法律规定可以添加到食品中的,但是食品添加物并不然,食品添加物往往是销售者为了改变食物形态、色泽等而添加的非食用物质,此类物质被违规添加到食品中可能会导致食品存在安全质量问题。

为打击在食品生产、流通、餐饮服务中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的行为,保障消费者健康,国家相关部门公布了《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名单中三聚氰胺、工业硫磺、苏丹红、吊白块、废弃油脂、孔雀石绿、毛发水、荧光增白物质等均被列为非食用物质并非食品添加剂。

gb2760食品伙伴网标准

gb2760食品伙伴网标准

gb2760食品伙伴网标准GB2760食品伙伴网标准是中国食品安全行业的一项重要标准,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安全监管、生产和销售等各个环节中。

本文将从标准的历史背景、标准的内容和应用情况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GB2760标准的历史背景随着中国食品工业的迅速发展,食品安全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为了保障食品安全,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法规和标准,其中GB2760标准便是其中之一。

该标准最初由国家卫生部于1983年颁布,当时只包括了食品中允许使用的防腐剂和甜味剂等物质的名称和使用量等基本信息。

随着食品工业的不断发展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该标准也不断进行修订和完善,目前已经发布了第十五版。

二、GB2760标准的内容GB2760标准主要包括了食品中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的名称、用途、使用量、限量和规格等信息。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食品添加剂的分类和命名:GB2760标准将食品添加剂分为色素、甜味剂、防腐剂、抗氧化剂、酸味剂、增稠剂、稳定剂、发酵剂、乳化剂、膨松剂、漂白剂、脱色剂、酶制剂、改良剂等15类,每类下面又细分为多个具体的添加剂名称。

2、食品添加剂的用途和使用量:GB2760标准规定了每种食品添加剂的用途和使用量,以保证添加剂使用的安全性和合理性。

3、食品添加剂的限量和规格:GB2760标准规定了每种食品添加剂在食品中的最大限量和规格,以保证添加剂使用的安全性和合理性。

三、GB2760标准的应用情况GB2760标准在中国食品安全监管、生产和销售等各个环节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食品生产中,企业必须按照该标准规定的添加剂名称、用途、使用量、限量和规格等要求进行生产,并且必须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检测和监控,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合法性。

在食品销售中,消费者可以通过查看食品标签上的添加剂名称和使用量等信息,了解食品的成分和安全性。

GB2760标准的应用还有以下几个方面:1、食品安全监管: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可以根据该标准对食品企业进行抽检和监控,确保食品的安全性和合法性。

gb2760-2014与gb2760-对比讲解学习

gb2760-2014与gb2760-对比讲解学习

2014年12月31日国家卫计委发布了GB 2760-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该标准将替代2011年版本并于2015年5月24日起实施。

修订概况◆相比2011版,新版食品添加剂标准增补了原卫生部2010年16号公告至国家卫计委2014年17号公告的食品添加剂规定;◆将食品营养强化剂和胶基糖果中基础剂物质及其配料名单调整由其他相关标准进行规定;◆修改了3.4带入原则,增加了3.4.2条款;◆修改了附录A、B、C、D、F中的部分内容;◆增加“附录A中食品添加剂使用规定索引”。

修订特点●增强科学性:依据JECFA风险评估报告科学调整使用范围及用量;●跟进行业发展:明确“预混料”这一添加剂发展新方向的使用;●结合实际:对部分缺乏工艺必要性的食品添加剂使用规定进行修订,完善食品类别。

部分主要修订内容1. 含铝食品添加剂使用规定调整2011年我国居民铝膳食暴露评估结果显示:面食含铝量最高,且面粉、馒头、油条对铝暴露量的贡献率最高,结合国际上含铝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规定和卫生部关于含铝食品添加剂征求意见的结果,对硫酸铝钾和硫酸铝铵的使用范围进行了调整;同时为减少膨化食品带来的儿童含铝食品添加剂的摄入量,删除7种合成着色剂铝色淀在膨化食品中的使用规定。

(见下表1)2. 梳理无工艺必要性的食品添加剂在新版标准修订过程中,根据行业调查发现2011版标准中有28种食品添加剂的34条规定没有工艺必要性,因此删除了这些规定。

部分被删除的食品添加剂见表2。

3. “带入原则”中明确“预混料”中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新版标准3.4.2条指出:“当某食品配料作为特定终产品的原料时,批准用于上述特定终产品的添加剂允许添加到这些食品配料中,同时该添加剂在终产品中的量应符合本标准要求。

在所述特定食品配料标签上映明确标示该食品配料用于上述特定食品的生产。

”这类常见配料如:用于肉制品加工的复合调味料和裹粉、煎炸粉;用于糕点加工的蛋糕预拌粉。

解读国标2760gb2760

解读国标2760gb2760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原则; 5 食品分类系统; 6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应符合附录A的规定; 7 营养强化剂 8 食品用香料 9 食品用加工助剂
武汉市标准化研究院
32
2.1 结构(附录A)
附录A 食品添加剂使用规定
GB 2760-2007及相 关规则解读
1 历史、现状与发展 2 GB 2760-2007条文解读 3 如何使用GB 2760-2007 4 出口食品中的添加剂问题
武汉市标准化研究院
2
1 历史、现状与发展
食品添加剂对于改善食品质量、档次、色、香、 味、形态或质地,对于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对 于食品原料乃至成品的保质、保鲜,对于提高食 品的营养价值,对于食品加工工艺的顺利进行以 及新产品的开发等诸多方面,都发挥着极为重要 的作用。
编码原则: N/I/A+顺序号
武汉市标准化研究院
10
1.2.2 食品营养强化剂的特殊规定
GB 14880-1994 《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卫生 标准》规定了三类营养强化剂的使用范围 和使用量:
氨基酸及含氮化合物类;维生素类;矿物质类
食品原成分中含有某种物质,其含量达到 营养强化剂最低标准1/2者,不得进行强化。
食品添加剂分为22类,包括: 酸度调节剂、抗结剂、消泡剂、抗氧化剂、
漂白剂、膨松剂、胶姆糖基础剂、着色剂、 护色剂、乳化剂、酶制剂、增味剂、面粉 处理剂、被膜剂、水分保持剂、营养强化 剂、防腐剂、稳定和凝固剂、甜味剂、增 稠剂、其他、香料,并以附录形式发布了 “胶姆糖中胶基物质及其配料名单”以及 “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推荐名”。
武汉市标准化研究院
12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2760-2014解读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2760-2014解读

功能类别(参见附录D)代码及其在相应功能类别中的顺序号组成
三、标准解读
3.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原则
3.1 食品添加剂使用时应符合以下基本要求:
a)不应对人体产生任何健康危害;
b)不应掩盖食品腐败变质;
c)不应掩盖食品本身或加工过程中的质量缺陷或以掺杂、 掺假、伪造为目的而使用食品添加剂; d)不应降低食品本身的营养价值; e)在达到预期的效果下尽可能降低在食品中的用量。
三、标准解读
4. 食品分类系统
食品分类系统用于界定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范围,只适用于本标准,参见
附录E。如允许某一食品添加剂应用于某一食品类别时,则允许其应用于 该类别下的所有类别食品,另有规定的除外。 本食品分类系统作为食品添加剂在使用中的定位方法,不是法定的产品归类方法, 也不得用于产品的标签。 主要针对食品添加剂使用的特点划分食物类别,以行业分类标准(或标准体系表) 作为重要参考。 食品分类采用分级系统,如允许某一食品添加剂应用于一个总的类别时,则允许 其可应用于总类下的所有亚类(另有规定的除外)
胶(见表 A.2中的序号23),但是在GB 2760—2014的表A.1(第23页)查到了 表A.2 规定了可在各类食品中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的食品添加剂。 每种食品添加剂的列表规定了三部分内容:
表A.3 规定了表 所例外的食品类别,这些食品类别使用添加剂时应符合表 A.1的规定。同时,这些食品类别 在“06A.2 .03 .02.02生干面制品”中可使用果胶的规定,因此,按照表 A.l和表 表A.1、表A.2 未包括对食品用香料和用作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的食品添加剂的有关规定。 上述各表中的“功能”栏为该添加剂的主要功能,供使用时参考。
5.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规定
6.食品用香料

解读国标_2760_GB2760

解读国标_2760_GB2760

武汉市标准化研究院
17
1.2.4 食品添加剂的标注(续)
甜味剂、防腐剂、着色剂应标示具体名称,其他食品添



加剂可以按GB2760的规定标示具体名称或种类名称。 当一种食品添加了两种或两种以上着色剂,可以标示类 别名称(着色剂),再在其后加括号,标示GB/T 12493 规定的代码。如,某食品添加了姜黄、菊花黄浸膏、诱 惑红、金樱子棕、玫瑰茄红,可以标示为:“着色剂 (102、113、012、131、125)”。 制造、加工食品时使用的加工助剂,不需要在配料清单 中标示。 如果在食品标签或食品说明书上特别强调添加了某种或 数种有价值、有特性的配料,或特别强调某种或数种配 料的含量较低时,应标示所强调配料的添加量。 食品名称中提及某种配料而未在标签上特别强调,不需 要标示某种配料在成品中的含量。
武汉市标准化研究院 6
1.2 食品添加剂的管理现状
食品添加剂的分类与编码
食品营养强化剂的特殊规定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食品添加剂的标注
保健食品中食品添加剂的特殊规定
ADI与最大使用量
武汉市标准化研究院
7
1.2.1 食品添加剂的分类与编码
GB12493-1990《食品添加剂分类和代码》
安全系数100得出:ADI=NOAEL/100=5mg/kg,以平均 体重为55kg的正常成人计算,则人体每日允许摄入总量 为:55×ADI=55×5=275mg/天。 假设膳食调查表明,含有苯甲酸的食品有以下几种,酱 油,每日摄取量为50克;醋,每日摄取量为20克,汽水, 每日摄取量为250克,果汁,每日摄取量为100克。 若设定酱油中的最大使用量为1g/kg,醋中的最大使用量 为1g/kg,汽水中的最大使用量为0.2g/kg,果汁中的最大 使用量为1g/kg。则苯甲酸的每日摄食量为220mg/人/日, 低于每日允许摄入总量。 上述计算结果是每日摄食总量低于每日允许摄入总量, 说明上述对食品中的最大使用量的设定是可行的;若每 日摄食总量高于每日允许摄入总量,则要通盘重新考虑。

食品添加剂2760标准讲解

食品添加剂2760标准讲解

GB2760-2007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修订背景介绍
食品添加剂标准概况
添加剂
使用卫生标准
规格标准
测定方法
GB2760 GB14880
含量
杂质
测定方法
GB5009
使用范围使用量
GB2760沿革
1954年 关于食品中使用糖精剂量的规定 1960年 国务院转发了国家科委、卫生部、轻工部《关于受理食
解决、理顺现行标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国标标准(GSFA)不接轨; 食品分类体系; 食品添加剂功能、特点不能在标准中体现; 食品添加剂的分类和代码与国际编码系统 (INS)不一致;
工作组
1 总体框架:格式、前言、定义 2 危险性评价组: 3 食品分类组: 4 监测组: 5 酶制剂组: 6 香料组:
成立秘书处,负责修订的日常工作和协调 各工作组进度
陈君石院士介绍CCFAC及JECFA最新进展报 告。
罗雪云教授介绍“国内外霉制剂安全性评 价”报告
修订执行情况
国内外食品添加剂对比研究
2004年6月邀请美国、欧盟、日本、中国添加剂 专家就“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食品添加剂通用卫 生标准”、“美国食品添加剂管理”、“欧洲有 关食品营养和健康声称的食品法规”、“日本食 品添加剂管理”、“中国食品添加剂法规与标准 现状”等有关食品添加剂管理、标准、安全性评 价等进行交流。
对菌种进行鉴定,并对其产毒状况开展毒 理学评价
列出我国食品添加剂酶制剂使用名单及其 菌种来源。
修订执行情况
主体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包括以下内容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食品添加剂使用的原则要求 食品分类体系 食品添加剂使用规定 营养强化剂 食品用香料 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 胶基糖果中基产菌种研究

最新GB2760食品添加剂使用法规

最新GB2760食品添加剂使用法规

最新GB2760食品添加剂使用法规
概述:
GB2760是中国国家标准中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一部分。

该标准规定了食品添加剂的种类、用途和最大使用量,以确保食品的安全性和卫生性。

本文将介绍最新的GB2760食品添加剂使用法规。

主要内容:
1. 食品添加剂分类:GB2760根据添加剂的功能和特性将其分为防腐剂、增稠剂、色素、香料等不同类别。

每一类别中又有相应的子类别,确保食品添加剂能够被正确标识和分类。

2. 添加剂使用量限制:GB2760详细规定了每种添加剂在不同食品中的最大使用量限制。

这是为了避免添加剂超过安全使用水平对人体造成不良影响。

食品生产商和监管机构需要遵守这些使用量限制,确保食品的安全。

3. 添加剂溶剂使用限制:一些添加剂需要使用溶剂进行稀释和混合。

GB2760明确规定了不同添加剂溶剂的使用限制,以确保使用的溶剂不会对食品质量和安全性造成负面影响。

4. 添加剂标签和标识:根据GB2760,食品包装上需要明确标识食品添加剂的种类和使用量。

这有助于消费者明确了解食品的成分,并能够根据自身需求做出购买决策。

5. 食品添加剂审批程序:GB2760指导了食品添加剂的审批流程。

任何新的食品添加剂在上市前都需要通过严格的审查和批准程序,以确保其安全性和合规性。

结论:
GB2760食品添加剂使用法规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工具。

它明确了添加剂的分类、使用量限制、溶剂限制和标识要求,为食品生产商和监管机构提供了一致的标准和指导。

我们鼓励各方严格遵守GB2760的规定,以确保食品的安全和卫生品质。

GB2760-2011

GB2760-2011

GB2760-2011标准解读



标准框架 标准正文 标准附录F:食品分类系统 标准附录A: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规定 标准附录B:食品用香料使用规定 标准附录C: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使用规定 标准附录D:胶基糖果中基础剂物质及其配料名 单
标准框架
前言 正文
范围、术语和定义 食品添加剂使用原则 食品分类系统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规定 营养强化剂、食品用香料、食品用加工助剂 胶姆糖中胶基物质及其配料等
GB2760-201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GB2760-2011

GB2760历史沿革 标准概况 与2007版标准的差异 GB2760-2011标准解读 标准检索与判定
GB2760历史沿革


1954年 关于食品中使用糖精剂量的规定 1960年 国务院转发了国家科委、卫生部、轻 工部《关于受理食用合成染料的请示报告》及 《食用合成染料受理暂行办法》 1977年 国家标准计量局《食品添加剂使用卫 生标准》(GBn50-77) 1981年 国家标准总局、卫生部提出《食品添 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GB2760-81
注:符合带入原则时,即使检出微量添加剂,也不能判 定该食品超范围使用该添加剂。
4 食品分类系统 食品分类系统用于界定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范围, 只适用于本标准,见附录F。如允许某一食品 添加剂应用于某一食品类别时,则允许其应用 于该类别下的所有类别食品,另有规定的除外。 5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规定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应符合附录A 的规定。
标准附录F: 食品分类系统

该分类系统将食品分类为16大类,大类基础上再细分 为亚类、次亚类等,这些大小类别共计400个左右。 该分类系统是用于界定各食品类别的隶属关系。 重要性:标准中每个食品添加剂均有各自的使用范围, 这个使用范围就是该分类系统中的食品类别。因此该 分类系统是检索GB2760的基础,只有掌握该分类系统, 先确定自己所查询的食品是属于哪个类别,才能确保 查询的准确性。

最新的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2760-2024与2760-2014比对说明

最新的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2760-2024与2760-2014比对说明

最新的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2760-2024与2760-2014比对说明2024年3月120,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24),并将于2025年2月8日实施。

现将2024版GB2760与2014版及其纳入新版标准中的增补公告进行了比对分析,以下概述了2024版GB2760较2014版的整体变化及各个附表的主要变化,供参考。

一、纳入了增补公告批准使用的添加剂。

为了方便标准使用者查询,GB2760-2024纳入了GB2760-2014实施以来国家卫生健康委以公告形式批准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和使用规定,截至国家卫生健康委2023年第5号公告。

二、正文的修订情况(1)修订食品添加剂定义,在定义中增加了营养强化剂的内容,并明确营养强化剂的使用应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GB14880)和相关规定。

(2)修订INS和CNS定义,并明确说明当CAC的INS号发生变化时以CAC的INS号为准。

(3)“4食品分类系统”的修改:删除“如允许某一食品添加剂应用于某一食品类别时,则允许其应用于该类别下的所有类别食品,另有规定的除外”内容,将其体现在附录A的A.3中。

(4)增加了“8食品添加剂的功能类别〃“9附录A中食品添加剂使用规定索引"“10营养强化剂"“11胶基糖果中基础剂物质"内容。

三、附录A的修订情况(1)修改附录A中食品添加剂使用规定的查询方式。

将2014版标准中表A.3的内容体现到表A.1和表A.2中,原表A.2合并入表A.1。

2024版标准中表A.2规定了表A.1中例外食品编号对应的食品类别。

(2)修订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规定。

进一步明确继承原则和完善相同色泽着色剂、防腐剂、抗氧化剂总和不超过1原则的描述,实质性要求未变化。

2024版标准规定“表A.1列出的食品添加剂按照规定的使用范围和最大使用量使用。

如允许某一食品添加剂应用于某一食品类别时,则允许其应用于该类别下的所有类别食品,另有规定的除外。

gb2760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gb2760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gb2760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GB2760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GB2760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是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一项重要标准,旨在规范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范围、用量和工艺要求,保障食品安全,保护消费者健康。

本标准适用于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使用的各类食品添加剂,包括色素、防腐剂、甜味剂、增稠剂等。

食品添加剂是指为了改善食品品质、延长食品保质期、增加食品营养价值或者改善食品加工工艺而向食品中添加的具有一定技术效果的物质。

首先,本标准规定了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范围。

根据食品的不同种类和用途,GB2760标准详细列出了各类食品添加剂的允许使用范围和最大使用量,确保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在安全合理的范围内。

其次,标准规定了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方法和工艺要求。

在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标准规定的使用方法和工艺要求使用食品添加剂,确保其在食品中的均匀分布和稳定性。

另外,本标准还规定了食品添加剂的质量指标和安全要求,包括纯度、重金属、铅、砷等有害物质的限量要求,以及对特定人群的使用限制等内容。

在实际生产中,企业应严格按照GB2760标准的要求选择和使用食品添加剂,确保食品质量和安全。

同时,监管部门也应加强对食品添加剂的监督检查,严格执行标准,对违反标准规定的行为进行处罚,保障食品安全和消费者权益。

总之,GB2760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是我国食品行业的重要标准之一,对于规范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保障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企业和监管部门应加强对该标准的宣传和执行,确保食品添加剂的安全使用,为消费者提供安全、放心的食品产品。

2760使用规则

2760使用规则

2760使用规则
2760使用规则主要涉及到食品添加剂的使用。

按照规则,餐饮服务提供者
应当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餐饮服务通用卫生规范》规定,设专柜(位)贮存食品添加剂,标注“食品添加剂”字样,并与食品、食品相关产品等分开存放。

同时,应按照先进、先出、先用的原则,使用食品添加剂。

对于感官性状异常、超过保质期的食品添加剂,应及时清理。

对于GB2760有最大使用量规定的食品添加剂,应采用称量等方式定量使用。

而使用GB2760规定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品种以外的食品添加剂的,应记录食品名称、食品数量、加工时间以及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名称、生产日期或批号、使用量、使用人等信息。

此外,用容器盛放开封后的食品添加剂的,应在容器上标明食品添加剂名称、生产日期或批号、使用期限,并保留食品添加剂原包装。

开封后的食品添加剂应避免受到污染。

此外,不应采购、贮存、使用亚硝酸盐等国家禁止在餐饮业使用的品种。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咨询食品安全领域专业人士或查阅国家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发布的相关文件和公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汉市标准化研究院 11
1.2.3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GB 2760-1996《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是我国目前有关食品添加剂使用条件的国 家标准,由卫生部每年公布更新的品种目 录及使用条件不断作出完善。
武汉市标准化研究院
12
1.2.3.1 主要内容
1、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使用范围
02:抗结剂 04:抗氧化剂 06:膨松剂 08:着色剂 10:乳化剂 12:增味剂 14:被膜剂 16:营养强化剂 18:稳定和凝固剂 20:增稠剂
武汉市标准化研究院
9
1.2.1 食品添加剂的分类与编码(续)
GB/T 14156-1993《食品用香料分类与编码》 规定了食品香料分类与编码的一般原则: 天然香料:用纯粹物理方法从天然芳香原料中分离得到的 物质。(N001) 天然等同香料:用化学方法得到的物质,化学结构与天然 产品中存在的物质相同。 (I1001) 人造香料:尚未从供人类食用的天然产品中发现的香味物 质。(A3001) 编码原则: N/I/A+顺序号
编码系统不便于国际交流和进行有关的比
较研究 ; 标准编排不够合理; 使用范围中的食品分类不够科学。
武汉市标准化研究院
16
1.2.4 食品添加剂的标注
GB7718-2004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配料清单:配料指在制造或加工食品时使用
的,并存在(包括以改性的形式存在)于产 品中的任何物质,包括食品添加剂。 配料应按制造或加工食品时加入量的递减顺 序一一排列;加入量不超过2%的配料可以不 按递减顺序排列。
1993《食品用香料分类与编码》 1994 GB 14880-1994《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卫 生 标准》 1996 GB 2760-1996《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武汉市标准化研究院
5
1.2 食品添加剂的管理现状
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
法规/规章:《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卫生部食品
武汉市标准化研究院
10
1.2.2 食品营养强化剂的特殊规定
GB 14880-1994 《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卫生
标准》规定了三类营养强化剂的使用范围 和使用量:
氨基酸及含氮化合物类;维生素类;矿物质类
食品原成分中含有某种物质,其含量达到
营养强化剂最低标准1/2者,不得进行强化。 使用已强化的食品原料制作食品时,其最 终产品的强化剂含量必须符合GB14880的 要求。
武汉市标准化研究院
17
1.2.4 食品添加剂的标注(续)
甜味剂、防腐剂、着色剂应标示具体名称,其他食品添



加剂可以按GB2760的规定标示具体名称或种类名称。 当一种食品添加了两种或两种以上着色剂,可以标示类 别名称(着色剂),再在其后加括号,标示GB/T 12493 规定的代码。如,某食品添加了姜黄、菊花黄浸膏、诱 惑红、金樱子棕、玫瑰茄红,可以标示为:“着色剂 (102、113、012、131、125)”。 制造、加工食品时使用的加工助剂,不需要在配料清单 中标示。 如果在食品标签或食品说明书上特别强调添加了某种或 数种有价值、有特性的配料,或特别强调某种或数种配 料的含量较低时,应标示所强调配料的添加量。 食品名称中提及某种配料而未在标签上特别强调,不需 要标示某种配料在成品中的含量。
intake,ADI)是指人类每日摄入某物质直至 终生,而不产生可检测到的对健康产生危 害的量。 ADI是评价食品添加剂最重要、也是最终的 标准。
武汉市标准化研究院
22
1.2.6.1 通过ADI确定最大使用量
动 物 毒 性 试 验
最大未 观察到 有害作 用剂量 NOAEL
安全 系数
人体每 日允许 摄入量 (ADI)
1、规定了食品添加剂的类别
21个类别
2、规定了食品添加剂分类代码规则:
食品添加剂的分类代码以五位数字表示,其中 前两位数字码为类目标识,小数点以下三位数字表 示在该类目中的编号代码。
武汉市标准化研究院
8

01:酸度调节剂 03:消泡剂 05:漂白剂 07:胶姆糖基础剂 09:护色剂 11:酶制剂 13:面粉处理剂 15:水分保持剂 17:防腐剂 19:甜味剂 00:其他
武汉市标准化研究院 6
1.2 食品添加剂的管理现状
食品添加剂的分类与编码
食品营养强化剂的特殊规定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食品添加剂的标注
保健食品中食品添加剂的特殊规定
ADI与最大使用量
武汉市标准化研究院
7
1.2.1 食品添加剂的分类与编码
GB12493-1990《食品添加剂分类和代码》
添加剂申报与受理规定 》、《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卫生规 范》 、《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证换(发)证实施细则》 、 《食品卫生许可证管理办法》 、《食品添加剂明胶生产企 业卫生规范》 标准:《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GB15193.11994)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1996) 、 《食品添加剂分类和代码》(GB 12493-1990)、《食品用 香料分类与编码》(GB/T 14156-1993)、《食品营养强化 剂使用卫生标准》(GB 14880-1994) 、《预报装食品标签 通则》(GB 7718-2004)
武汉市标准化研究院 14
1.2.3.3 标准编排
品种编码采用GB 12493-1990《食品添加剂
分类和代码》的五位数表示法 ; 格式编排首先是把一种添加剂归于某个特 定的功能种类,然后规定其使用范围和最 大使用量。
武汉市标准化研究院
15
1.2.3.4 不足
缺少食品添加剂使用总体原则;
品添加剂分类和代码》 引用了两项现行国家标准: GB 14880-1994 《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卫生标准》
武汉市标准化研究院
30
2 GB 2760-2007条文解读
GB 2760-2007由前言、正文、附录组成;
共涉及22类食品添加剂; 将于2008年6月1日起实施。
武汉市标准化研究院
大小依递减顺序排列,食品添加剂列于后。 食品添加剂名称必须使用GB2760《食品添 加剂使用卫生标准》中的规定名称,营养 强化剂名称必须使用GB14880《食品营养 强化剂使用卫生标准》中的规定名称。
武汉市标准化研究院
21
1.2.6 ADI与最大使用量
日容许摄入量(Acceptable daily
安全系数100得出:ADI=NOAEL/100=5mg/kg,以平均 体重为55kg的正常成人计算,则人体每日允许摄入总量 为:55×ADI=55×5=275mg/天。 假设膳食调查表明,含有苯甲酸的食品有以下几种,酱 油,每日摄取量为50克;醋,每日摄取量为20克,汽水, 每日摄取量为250克,果汁,每日摄取量为100克。 若设定酱油中的最大使用量为1g/kg,醋中的最大使用量 为1g/kg,汽水中的最大使用量为0.2g/kg,果汁中的最大 使用量为1g/kg。则苯甲酸的每日摄食量为220mg/人/日, 低于每日允许摄入总量。 上述计算结果是每日摄食总量低于每日允许摄入总量, 说明上述对食品中的最大使用量的设定是可行的;若每 日摄食总量高于每日允许摄入总量,则要通盘重新考虑。
武汉市标准化研究院 4
1.1 立法与标准化的历史与现状(续)
1980 24项食品添加剂国家标准(GB 1886~1909) 1986 《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卫生标准(试行)》 1990 GB12493-1990《食品添加剂分类和代码》 1993 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GB/T 14156-
附录A 食品添加剂使用规定
武汉市标准化研究院
3
1.1 立法与标准化的历史与现状
1954 《关于食品中使用糖精剂量的规定》
1960 《食用合成染料管理暂行办法》 1967 《关于试行八种食品用化工产品(醋酸、
苯甲酸、苯甲酸钠、碳酸钠、无水碳酸钠、 碳酸氢钠、盐酸及糖精钠)标准及检验方法 的联合通知》 1977 GBn50-1977《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 准》(1981、1986、1996修正)
31
2.1 结构(正文)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原则; 5 食品分类系统; 6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应符合附录A的规定; 7 营养强化剂 8 食品用香料 9 食品用加工助剂
武汉市标准化研究院 32
2.1 结构(附录A)
平均 体重
人 体 每 日 允 许 摄 入 总 量(ADI)
人 群 膳 食 调查
每 种 食 品 的 每 日 摄 食量
每 种 食 品 的 最 高 允 许 量
每 食 中 使 标 ( 大 用
种 品 的 用 准 最 使 量)
武汉市标准化研究院
23
1.2.6.2 举例
以苯甲酸为例,大白鼠实验判定NOAEL=500mg/kg,以
武汉市标准化研究院 18
1.2.5 保健食品中食品添加剂的特殊规定
GB16740-1997《保健(功能)食品通用标准》
保健(功能)食品是食品的一个种类,具有
一般食品的共性,能调节人体的机能,适用 于特定人群食用,但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
武汉市标准化研究院
19
1.2.5.1 保健食品中食品添加剂的使用
在危险性评估的基础上,结合食品分类系
统,调整了部分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范围
重点评估着色剂、防腐剂和甜味剂
参考美国、加拿大、JECFA酶制剂的规定
武汉市标准化研究院
27
例:乳酸钠
武汉市标准化研究院
28
例:羧甲基纤维素钠
武汉市标准化研究院
29
1.3.2 与其他相关标准的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