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建设史复习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建设史复习题

名词解释:

1、城市:城是一种防御性的构筑物;市是交换的场所。因此城市的出现应该具有商品经济以及防御功能的双重特征。

2、邑:泛指所有居民点,奴隶主居住的邑为大邑,四野农夫居住的邑为小邑;

3、城郭:“筑城以为君”明确了城的功能,是为了保护君王统治,或设沟壑、或设夯土城墙,或设木栅栏。“造廓以守民”说明廓的功能是为了管理劳动人民;内为之城,外为之廓。三里之城,七里之廓。

4、闾里:中国古代城市中的居住区称为“闾里”。里是一个封闭的居住单位,闾是里的门.

5、瓦子:集中着各种杂技、游艺、茶楼、酒馆,附近还有妓院的娱乐场所。

6、蕃坊:宋制规定外国人不得居住在城内,一些海外贸易城市外国人多聚居于城外交通便利之处,形成坊地区。蕃坊地区没有明显界限和任何防御设施,其间也有中国人居住,接受中国官方管理。(泉州

7、关厢地区:城垣内用地不够,在城门外形成的新地区,一般沿城外的道路成带形发展。

8、满城:清代由于统治阶级制造民族矛盾,在一些重要的府州城市(地方性统治中心)往往另建有单独城墙的设防城堡,驻扎八旗兵的兵营城

9、瓮城:围在城门外的小城,或圆或方。瓮城与城墙同高,周围设暗堡,城顶建战棚。城门开在侧面,以便在大城和瓮城两个方向抵御攻打瓮城城门的敌人。

10、辽代五京:辽上京,赤峰,内蒙古巴林左骑南面;辽中京,内蒙古宁城县大明城;辽南京,北京,宣武门西部;辽东京,辽宁省辽阳市;辽西京,大同。

11、九边重镇:,按照一定的防御体系和兵制规定分布,有镇、卫、堡的分布等级,总兵驻地为镇,明初为了加强北方防御曾大规模修筑长城,在长城沿线划分了九个防守区。辽东(驻辽阳)、蓟州、宣化、大同、山西(驻偏关)、延绥(驻榆林)、甘肃(驻甘州)、宁夏、固原,其中延绥、宁夏、甘肃总称“三边”

14、宇文恺:规划专家,建筑工程师,他不仅主持规划了长安和洛阳二城,还从事过水利,长城,桥梁能方面的工程,也是亲自设计过一些房屋。

简答题:

1、我国古代原始居民点的居住形式及特点:

穴居:凿穴而居;上古穴居而野处发展:穴居-半穴居-地面建筑。巢居:构木为巢;以避群害发展:巢居-干阑式建筑

特点:位置:较高的向阳山坡上,靠近河流规模:成群密集的房屋,居住形式多以穴居为主分区:住区、墓区、生产区

2、秦汉时期的城市总体特征:①都城形态规则、规模大,富户集中,都城沿用一些传统城制进行修建,宫殿部分有中轴线;②城市内部无陵墓区,道路系统完整,且有较完善的建造技术;③城市的手工业、商业发达,经济活动区域增大,有集中的市场;④按照闾里制度对居住进行管理;⑤宫殿占城市面积比例较大;⑥出现了礼制建筑;⑦都城的内部及周围出现了一些离宫园囿。

3、春秋战国时期的城市总体特征:①城市既是统治者的政治中心,也是商业手工业集中的经济中心,城市统治着农村;②都城一般由城与廓组成,城与廓形状较规则;城与廓的关系有不同,如齐临淄城与廓重合,燕下都城与廓并列;城为王宫贵族居住,廓一般为普通市民

居住;③城市经济活动区域增加,有集中的市场,常在城廓地带;④城防功能有所提高,已出现系统的排水设施;⑤城市选址符合早期城市特点,多位于河流边,一些城市引河修建护城河,并将水道引入城内,一方面可以加强防御,另一方面为城市的运粮、供水和排水提供便利条件。

4、曹魏邺城的布局特点及规划影响:布局特点,①统治中心建设的一座新城。②平面呈矩形,分为南北两部分。③北部为宫城,大殿位于城市中轴线正中,前朝后寝格局,设有王室专用园林。④南部划分若干正方形坊里;城中有三个集中的市以及手工业作坊。

规划影响:①继承了古代的城与廓、宫城与外城的区分,且功能分区更为明确,宫城和坊里不穿插;阶阶级对立等级森严,三台防御。②道路正对城门,干道丁字相交于宫门前,首次中轴线对称布局的方式由宫城建筑群扩展到整个城市;③宫殿部分建筑严整,前为政务机关,后为起居用房,宫城内的园囿与防御功能结合(前朝后寝)。

5、南建康的建设概况及特征:建设概况:①城区范围很大,北至钟山、南至雨花台、西至石头山、东至东府城以东的倪塘。②建康城九门,周20里,内有宫城居中偏北;③城市的商市位于城南秦淮河和雨花台之间;城内集中了许多官办手工业作坊;④城内佛寺兴盛,有几百座佛寺;⑤在南北朝时期还大规模地扩建了玄武湖周围的园林。

建设特征,①城市经过不断扩建形成,由东府城、西州城、中宫城、越城、石头城等一系列小城组成;②整个城市平面呈不规则形,有较强的防御作用,是我国古代大城市中不规则平面的典型实例;③宫城按照一定的规划制度建设,比较方正规则,采用严格中轴线和前朝后寝的布局;④坊市地区的居民居住地则比较凌乱,有明显的自发发展的情况。

6、南宋平江府城的城市布局特点:苏州①有大城和子城,城墙略有屈曲,有护城河环绕,呈长方形,城门皆有水陆两门。②城市以子城为中心,子城系平江衙署所在地,呈长方形,四周围以城墙;子城内主要建筑布置在一条偏于东侧的南北轴线上,府署衙署在轴线南端。

③宋代作为地区军事、政治中心的府州城市布局特点之一:在城市中心有筑有城墙的衙城。

④子城的西北角集中各种商市,是城市的商业中心。⑤县署以北是整齐密集的前街后河的居住街坊。⑥河流和道路系统——道路系统成方格网形,主要道路呈井字或丁字相交,大街之间多是东西方向的小巷。城内有三条东西向和四条南北向的大河道,即“三横四直”。道路常与小河平行,形成前街后河的格局。⑦城内佛教、道教并重,有庙宇寺院百余座,寺观在城市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而且往往选择恰当位置,与街道、河流配合良好。⑧以具有相当规模的园林,形成了独具风格的苏州古典园林建筑艺术。

7、唐代扬州的繁荣原因及其城市格局:繁荣原因,①水陆交通因素②漕粮集运口岸③淮盐集散地④茶叶和其他物资的集散地⑤本地发达的经济基础和发达的手工业。

城市格局,①子城和罗城。②北面为子城,又称衙城,是官衙集中的地区;南面为罗城,又称大城,是居住区、商业、手工业区。③唐代有都督、节度使驻节的重要州城通制。④子城城墙为土筑,两重城墙,城门及城墙转角处用砖包砌,四周有城壕;⑤罗城呈长方形,棋盘状路网。⑥城内有运河河道,在城南、沿大运河一带有相对集中的商业,沿岸有码头和街市。

⑦史料记载唐代扬州有繁华的长街和夜市,说明晚唐时期扬州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里坊制的束缚。

8、中国隋唐时期的城市建设特征:①城市类型丰富,数量较多,规模较大;②都城形成城市中轴线,宫城和皇城位于城市北部居中,前朝后寝格局,严格分区;③集中设市、统一管理,市场位置南移,形成前市后朝格局;④形成复杂、完善的棋盘状路网;⑤居住严格采用里坊制,坊发展为整齐划一、封闭、内向的形态;⑥城市中寺庙建筑大量增加;

9、明北京紫禁城中轴线的主要内容:正阳门,端门,午门,太和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门,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钟楼、鼓楼)玄武门。

论述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