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转换层结构设计

合集下载

高层建筑梁式转换层结构设计

高层建筑梁式转换层结构设计

浅论高层建筑梁式转换层结构设计摘要:本文主要是结合笔者工作中的经验,阐述了高层建筑梁式转换层结构设计,以供参考。

关键词:概念;梁式转换层;结构形式;设计构造一、带转换层高层建筑的主要结构设计概念在现代工程建设中,为了扩大底部的空间,带转换层的高层建筑结构成为了必然的结果。

此种类型的结构由于竖向抗侧力构件的中断,而导致转换层以下的结构抗侧刚度与楼层屈服强度的骤然减小,引起变形集中和能量集聚而极易发生严重破坏。

因此,带转换层高层建筑的主要结构设计概念为:1)加强转换层及其下部结构刚度,要求转换层及其上下楼层层刚度基本均匀。

即必须设置一定比例的落地剪力墙,并加大落地剪力墙的厚度或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必要时可增设部分剪力墙。

转换层上下结构的刚度比计算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附录e规定抗震设计时,当转换层位于1层时可采用剪切刚度比:γ=(其中,g1,g2 为底层和转换层上层的混凝土剪变模量;a1、h1,a2、h2 为底层和转换层上层的抗剪截面面积、层高);当转换层位于2 层及以上时可采用等效侧向刚度比:γe=转换层位于3 层及以上时其楼层与上层侧向刚度之比:2)应尽量强化和提高转换层以及下部结构抗震承载能力,避免罕遇地震作用下下部主体结构(框支柱、转换梁等)破坏,同时应注意保证转换层上部1层~2 层不落地剪力墙的承载能力和延性,避免重力荷载和罕遇地震作用下不落地剪力墙根部的破坏;注意和加强下部框架梁、上部连梁的延性,适应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塑性较发育发展耗能的需要。

二、转换层的结构形式及设计原则1转换层的主要结构形式底部带转换层结构,转换层上部的部分竖向构件不能直接连续贯通落地,因此,必须设置安全可靠的转换构件。

按现有的工程经验和研究结果,转换构件可采用转换大梁、斜撑、箱形结构以及厚板等形式。

由于转换厚板在地震区使用经验较少,可在非地震区和6度抗震设计时采用,对于大空间地下室,因周围有约束作用,地震反应小于地面以上的框支结构,故7、8度抗震设计时的地下室可采用厚板转换层。

带转换层高层建筑结构设计

带转换层高层建筑结构设计

带转换层的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摘要:本文结合设计实例对梁式转换层结构设计进行了浅要的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梁式转换层设计要点设计要求引言近年来,高层建筑不断增多,建筑立面,功能的转变也日趋复杂,尤其是在高层建筑和超高层建筑当中,其沿高度方向的建筑功能已经不再单一,往往是下部楼层及其裙楼用作商业等用途,而上部楼层则用作商务办公或者住宅等用途。

由于这类综合性的建筑功能需求,给整个建筑结构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我们建筑结构设计也越来越具有挑战性。

象这样一类建筑上部是商务办公或者住宅楼层通常需要布置小开间的轴网,并且需要比较多的墙体来进行分隔;而下部的商业楼层则需要布置间距较大的柱网和比较少的墙体分隔,以满足其对建筑空间的大型、灵活、自由的需求。

于是,带转换高层建筑结构体系就此应运而生,并在工程实践中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而梁式转换,是此类建筑工程普遍采用的一种转换方式。

本文结合工程设计实例对梁式转换层结构设计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1工程实况该工程共31层,地下2层,其中-1层为半地下室,地上裙房3层,1层、2层高为4.5米,3层层高均为5.5米,4~32层高均为3.0米,建筑物总高101.5m。

该工程地下二层为车库及平战结合的六级民防地下室,地下一层为大卖场及车库,一~三层为商场,四~三十一层为高级公寓。

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0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场地类别为ⅱ类。

转换层设在第三层楼面。

采用中国建筑科院编制的2005版pkpm - satwe程序进行计算。

2 转换层型式的选择各种形式转换层的优缺点详见表1。

表一转换层优点缺点梁式转换层设计和施工均较为简单。

传力较为明确当上下轴线错位布置时,需增设较多的转换次梁,空间受力较为复杂箱式转换层转换梁的约束强,刚度大整体工作效果好,上下部传力较为均匀,并且建筑功能上还可将其作为“设备层”转换梁梁中开设备洞较多,施工复杂。

高层建筑转换层结构设计

高层建筑转换层结构设计

高层建筑转换层结构设计摘要:近年来,高层建筑也迅猛发展,并向着体型复杂、功能多样和内部空间多变的综合性方向发展。

转换层结构工程已成为现代高层建筑结构发展的趋向之一。

本文对梁式转换层结构设计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高层建筑转换层梁式转换层中图分类号:tu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745(2013)06-0179-01结构设计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高层建筑的功能需求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再是单一、枯燥和片面的。

常见的建筑物结构形式为民用住宅与公共场所通过墙体、柱网进行分开,各自满足自身的使用要求。

在这其中运用到了转换层,只有通过转换层才能实现这种结构变化形式的过渡,完成各自的需求功能。

本文通过介绍转换层的概念、设计原则及结构形式、受力特点,分析转换层结构构件设计,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一、转换层的定义及设计原则(一)定义一般情况下,位于高层建筑结构的下部受力较大,而上部结构受力相对较小,因此为了保证整个建筑的安全性,必须确保下部结构牢靠,因此通常在下部结构布置的刚度大、墙体多、柱网密,越往上部建造,所需的墙、柱数量都相应减少,从而扩大柱网。

导致整体的建筑物出现上部的活动空间远远比下部的活动空间要大,不符合建筑功能对空间的需求。

为了实现建筑功能需求,必须打破原有的常规设计,在创新的过程中,就会使用到转换层结构,其功能主要是在结构转换的楼层设计水平转换构件,使得整个建筑符合其使用功能。

(二)设计原则因在建筑物中设置转换层可使其竖向刚度发生突变,降低了结构的抗震能力,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出现,应遵循以下设计原则:在设置转换层时,应尽量选用直接落地的竖向构件,因为需结构转换的竖向构件能够引起刚度突变,影响结构的抗震能力;另外,应在高层建筑竖向位置较低的地方设置转换层结构,把握宜低不宜高的原则;对转换层结构进行优化,保证选用的换层结构型式具有明确的传力路径,有利于结构分析设计和保证施工量;转换刚度不可过大,在考虑建筑物安全和经济的前提下,坚持宜小不宜大的方法。

高层建筑中转换层结构设计

高层建筑中转换层结构设计

浅谈高层建筑中转换层结构设计摘要:转换层因受力复杂,抗震能力弱,一直未被广泛应用。

但随着高层建筑的不断增多和计算机硬件及软件的迅速发展,转换层结构的计算理论及方法也日趋完善,转换层的应用也越来越多。

关键词: 高层建筑;转换层;结构设计中图分类号:[tu20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对于带转换层高层建筑结构体系,必须认真作好概念设计工作,分析总结结构特点和结构难点,作出合理结构布置,建立较为简洁、可靠且符合实际的结构计算模型。

对重要部位和薄弱部位应从计算调整和构造措施两方面加强,保证其有足够的承载力和延性要求;并对结构重要部位采取相应的加强处理措施。

1 转换层的作用1.1 转换上、下层的结构类型在高层建筑中,因为其特殊的功能要求,所以上面部分是剪力墙结构,而下面部分则是框架结构,所以转换层的一个主要的作用就是对这两种结构进行转换,这样才可以使下部获得比较大的自由使用空间。

1.2 改变上、下层结构的轴线和柱网现代的高层建筑通常是商住两用的模式,所以三层以下作为商用部分,需要空间大,墙体少,还需要有比较大的出入口,那么在转换层上、下的结构形式没有改变的情况下,就需要通过转换层来使建筑的下面部分结构的柱距变大,形成比较大的柱网,这样才可以形成比较大的出入口,以满足商业需要。

1.3 转换上、下层的结构类型和柱网高层建筑的上部的剪力墙结构可以通过转换层来改变成框支剪力墙的结构,同时,下部的柱网和上部的剪力墙的轴线相互错开,可以形成上、下柱网不对齐的布置形式。

2 带转换层的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要求2.1 减少转换高层建筑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高,所以其自身的重量比较大,导致高层建筑的下部的框架受力集中,容易引起应力变形。

2.2 传力直接在布置转换层的上下主体的竖向结构的时候,要尽量使水平的转换结构直接传力,避免多级复杂的转换,慎重使用传力比较复杂、对抗震不利的平厚板的转换形式,如果上、下柱网实在没有办法对齐的话,可以采用箱形的转换形式。

简述高层建筑结构转换层的结构设计

简述高层建筑结构转换层的结构设计

简述高层建筑结构转换层的结构设计1.前言高层建筑的结构转换层设计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程,在设计施工之前必须要对其进行细致的分析讨论,确定方案无误时才能进行施工,从力学的角度来分析,可以看出高层建筑转换层的上下层内力比较集中,并且地震力集中,设计起来非常困难,这也逐渐成为高层建筑设计的重要问题之一,一直受到国内外的高度重视,为了保证设计的舒适安全,必须要对高层建筑的结构变化处设置转换层,下面我们就对转换层设计进行系统的论述。

2.转换层的定义和功能高层建筑转换层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结构转换层,另一类是功能转换层,本文主要是对结构转换层进行论述。

结构转换层的定义:对于一些高层建筑来说,结构转换层的设计有一定的难度,高层建筑一般上部用于公司办公或者居民住房,这样需要的墙多柱少,而下部一般用于超市等的商业用处,需要更大的空间,这样需要的就是墙少柱多,所以就必须要对其进行转换,将上部的墙体所承受的内力转移到下面的支柱上,这样的具备转换力的楼层一般被称为结构转换层。

功能:结构转换层的功能有很多,主要是将上下楼层的结构进行转换、改变上下层的柱网和结构类型、对上下层结构类型和柱网一起改变。

3.结构转换层的类型及设计方法论述高层建筑结构转换层可以分为四种类型:梁式转换层、厚板式转换层、箱式转换层和桁架式转换层。

3.1梁式转换层特点:梁式转换层分为托柱形式转换梁截面设计和托墙形式转换梁截面设计,这两者是按功能不同来进行划分的。

(1)托柱形式转换梁截面设计。

当转换梁承接的是上部的普通框架时,可以按照普通的截面设计进行配筋计算,因为这时的转换梁承受的力基本上和普通梁承受的力是一样的,但是,当转换梁承受的是上部斜杆框架时,就应该按偏心受拉构件进行截面尺寸设计,因为,此时的转换面承受的是轴向拉力。

(2)托墙形式转换梁截面设计。

在转换梁的施工过程中,力学问题是一个关键问题,必须要予以重视,当转换梁承受上部的墙体是小墙体时,要采取普通梁的截面设计方法进行配筋计算,且纵向的钢筋也可以放置在转换梁的底部,像普通梁那样布置就可以了;当转换梁承受的是上部墙体且满跨不开洞时,转换梁应采取的截面设计方法是深梁截面设计方法,它的受力特点和破坏形态表现为深梁,不过此时的转换梁跨中较大范围的内力较大,所以其纵向的钢筋就不应该弯曲或者截断了;当转换梁承托上部墙体满跨或者不满跨时,但是剪力墙长度比较大时,应该采取的转换梁设计方法是深梁截面设计方法。

高层建筑中转换层结构的设计措施

高层建筑中转换层结构的设计措施

高层建筑中转换层结构的设计措施摘要:目前高层建筑的功能日益多样化,尤其是有转换层的那些高层建筑已经是该领域的发展趋势。

基于此,本文主要结合实例对高层建筑中转换层结构的设计措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层建筑;转换层结构;设计措施abstract:at present the function of high rise building increasingly diversification, especially the high-rise building conversion layer is the development trend in this field. based on this, this article with examples of transfer floor structure in high-rise buildings design measures are studied.key words:tall building; conversion layer structure; design measures中图分类号:tu9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现今高层建筑不断向多功能方向发展,若楼层结构用途不一样,则该楼层不仅要具备不同开间,而且要具备不同结构形式。

为了达到建筑功能要求,要确保下部空间足够大,而上部只需较小空间即可;要将刚度较强的剪力墙设计在上部,而将刚度较弱的框架柱设计在底部,一定要记住安置转换层,并针对高层开展结构设计。

1实例概况有一高层的商住综合性建筑,地上4层是商业用房,属于裙房,这其中包括2幢住宅塔楼在内,而地下2 层作为停车场并设备用房使用。

a与b是两幢高度为86.300m,合计为26层的塔楼。

建筑总面积达到了48100m2。

为了满足建筑功能要求,关于该工程结构,其底部选择了剪力墙结构(大空间转换),并在第4层顶面处设置了转换层。

这一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达到了ⅵ度第一组,并将地震加速度值设定为0.10g(基础值),设计拟建场地达到了ⅱ类场地土。

关于高层建筑转换层结构设计分析

关于高层建筑转换层结构设计分析

关于高层建筑转换层结构设计分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成为城市中的地标性建筑物,而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在高层建筑中,转换层结构设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影响着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还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使用性能和经济性。

对于高层建筑转换层结构设计的分析十分必要。

本文将对高层建筑转换层结构设计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设计原则、常见形式和影响因素,以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关键设计内容。

高层建筑转换层结构设计的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首先是满足结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的要求。

由于高层建筑所承受的风荷载和地震作用较大,因此转换层结构必须具有足够的抗风和抗震能力,能够有效地分担和传递外部荷载。

其次是满足使用功能和空间布局的要求。

转换层结构需要能够为建筑提供合理的使用功能和空间布局,保证建筑内部的灵活性和舒适性。

最后是满足经济性和施工可行性的要求。

转换层结构设计应该在满足上述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降低成本并简化施工工艺,从而提高整个建筑项目的经济效益。

在实际设计中,高层建筑的转换层结构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框架-筒体结构。

这种结构形式采用框架结构负责承受垂直荷载和水平荷载,同时通过筒体结构来提高整个建筑的刚度和稳定性,适用于高层建筑中的转换层。

二是核心筒-外框架结构。

这种结构形式采用核心筒负责承受垂直荷载和大部分水平荷载,外框架结构只承担少量水平荷载,适用于高层建筑的转换层和局部框架结构。

三是框支墙结构。

这种结构形式是将框架结构和支墙结构相结合,框架结构负责承受大部分水平荷载,支墙结构负责承受局部水平荷载和提高整体刚度,适用于高层建筑转换层和部分非转换层。

高层建筑转换层结构设计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建筑的高度和形状、外部荷载、地基状况、材料特性、建筑功能和使用要求等。

建筑的高度和形状直接影响转换层结构的尺寸和布置,不同形式的高层建筑对转换层结构的设计要求也会有所不同。

外部荷载包括风荷载和地震荷载,这些荷载会直接作用于转换层结构,因此在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这些荷载的大小和作用方式。

浅谈高层建筑转换层结构设计

浅谈高层建筑转换层结构设计

浅谈高层建筑转换层结构设计摘要:本文作者介绍了高层建筑转换层结构的设计要点,包括结构选型、抗震等级确定、结构布置和转换构件的构造要求等,探讨了梁式转换层结构设计的要点。

关键词:高层建筑;转换层;结构设计abstract: the author describes the design features of the high-rise building conversion layer structure, including structural selection, seismic level to determine the structural arrangement and conversion components structural requirements of the design of the main points of the beam conversion layer structure.key words: high-rise buildings; conversion layer; structural design中图分类号:tu9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根据建筑平面及功能要求合理选择转换层形式,正确选择建筑抗震类别是转换层设计的关键点,结合结构布置,正确选择各分部的抗震等级,构件设计应注重抗震延性设计的概念,对主要构件进行加强是设计的重点。

本文以一栋带转换层的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为例介绍转换层结构的设计要点。

1.工程概况该工程地下两层,地上裙房五层,总层数三十一层。

一层层高为5.3米,二层、三层层高均为5.0米,四层、六层层高均为4.2米,五层层高为5.2米,七层至三十一层层高均为2.9米,建筑物总高99.2米。

该工程地下一层为大卖场和地下车库,地下二层为车库及平战结合的六级民防地下室,一~四层为商场,五层为会所,六~三十一层为高级公寓。

建筑物转换层结构设计

建筑物转换层结构设计

浅谈建筑物转换层的结构设计摘要:本文通过对建筑物结构转换层的发展趋势分析,提出了梁式转换层结构设计的新思路。

关键词:建筑物;结构设计;浅谈abstract: this paper by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building conversion layer structure, the beam conversion layer structure design ideas.key words: buildings; structural design; discussion中图分类号:tb482.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1 建筑物结构转换层的发展方向带转换层建筑物结构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1由多个单层析架空腹彬架、混合空腹析架等叠合组成的结构形成“叠层析架结构”,由多根截面尺寸较大的弦杆梁共同承担上部竖向荷载的工作机制,设置斜腹杆改变了竖向荷载的传力方向和位置,起卸载作用,类似于拱传力。

1.2 预应力混凝土转换层的应用。

采用预应力技术可带来许多结构和施工上的优点,如减小截面尺寸、控制裂缝和挠度, 控制施工阶段的裂缝及减轻支撑负担等等。

因此,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非常适合于建造承重荷载的大跨度转换层,且有自重轻,节省钢材和混凝土等优点。

1.3 钢骨混凝土转换层的应用。

钢骨混凝土梁不仅承载力高,刚度好,可大大减小截面尺寸,且塑性、耐久性和抗震性能优于钢筋混凝土梁。

此外,钢骨混凝土梁在施工阶段其自身刚度好,定位准确,可减少支模,加快施工速度。

目前,国内采用钢骨混凝土转换构件的实际工程还不多,但国外采用较多。

2 转换层的结构形式及设计原则2.1 转换层的主要结构形式在《建筑物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中,规范对转换梁的最小高度和宽度作如下规定:框支梁截面的宽度不宜大于框支柱相应方向的截面宽度,不宜小于其上墙体截面厚度的2倍,且不易小于400mm;当梁上托柱时,尚不应小于梁宽方向的柱截面宽度。

高层建筑结构转换层的结构设计要点

高层建筑结构转换层的结构设计要点

高层建筑结构转换层的结构设计要点摘要:转换层是高层建筑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结构,其可以有效提升建筑的质量及使用性能,设计人员必须要做好高层建筑结构转换层的设计工作。

建筑中的转换层结构非常的复杂,在进行平面布置时要保证他的规则性以及布置的简洁性,按照对称的原则进行布置,可以更加直观。

进行立面布置时要保持上部和下部的刚度相差比较小。

根据柱和梁的特殊性进行特殊布置,由于转换层结构的复杂程度和比较大的工程量,在进行设计时要格外注意设计的概念。

通过不断地调整最终得出最合理的设计方案。

关键词:高层建筑;转换层;抗震;剪力墙引言:高层建筑成为城市建设发展的趋势,为了满足人们对建筑大空间的需求,促进建筑网状的扩大而降低墙体的修建规模,且为在建筑结构的上层开设小空间,就必须利用多层墙体来实现。

但实际设计时,竖向杆件难以贯通接地,导致很难达到高层建筑结构与功能的衔接,以此满足高层建筑对各种功能的需要,这种结构称为转换层结构。

但由于转换层的竖向构件的不连续性,导致结构设计难度加大,必须要结合工程实际情况,综合考量,保障结构转换层结构设计的科学性。

1、高层建筑转换层结构的设计要求高层建筑为适应现代发展的需要,趋向于多功能和多种用途的发展。

转换层结构的设计质量直接影响整个建筑结构的稳定效益。

为了使高层建筑功能的要求得到满足,在高层建筑结构的底部,如果上层竖向构件不能直接连续贯通落地的话,就需要考虑转换层的设置,将转换层结构构件合理的布置在转换层中。

高层建筑中转换梁层是当前高层建筑中最常用的实现垂直转换的结构形式。

其受力路径呈墙→转换梁→框架柱的形式,因此具有直接特性。

梁的转换层便于工程计算、分析和设计,成本相对较低,广泛应用于实际工程。

转换梁有多种结构形式。

就作用而言,平移梁可分为承重柱和支撑柱。

根据透射光束的形状,可以分为加和不加。

转换梁结构的材料可分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预应力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

转换梁主要承受竖向荷载,受力性能主要表现在竖向荷载应力规律上。

建筑结构设计中转换层的设计

建筑结构设计中转换层的设计

建筑结构设计中转换层的设计转换层在建筑结构设计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它连接了不同功能区域,并提供了通道和过渡空间。

转换层的设计不仅要满足结构安全的要求,还需要考虑功能需求、舒适性和空间效果。

在本文中,我将详细介绍转换层的设计原则和注意事项。

首先,转换层的设计应该根据建筑的整体布局和功能需求进行规划。

例如,如果建筑有多个办公楼层,转换层应该提供垂直通道,如楼梯和电梯,以便员工和访客可以方便地进出不同楼层。

此外,转换层还可以容纳其他设施,如休息区、会议室和卫生间,以满足员工的日常需求。

其次,转换层的设计应考虑人流量和安全。

建筑的转换层通常是人流最密集的区域之一,因此必须确保结构的稳定和安全。

根据建筑的高度和使用的结构系统,可以采用各种结构形式,如钢结构、混凝土结构或组合结构。

此外,转换层的设计还应考虑火灾安全和紧急疏散的要求,例如设置足够数量的紧急出口和疏散通道。

第三,转换层的设计还应考虑舒适性和空间效果。

舒适性包括空气质量、室内温度和湿度的控制,以及噪音和震动的减少。

为了提供良好的舒适性,可以采用先进的空调系统、隔声材料和隔震装置。

此外,转换层的设计还应注重室内照明和色彩的选择,以提供舒适和愉悦的工作环境。

最后,转换层的设计还应考虑可持续性和环境保护。

可以采用节能技术和可再生能源来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例如,可以在转换层安装太阳能光伏系统,以发电供应部分能源需求。

此外,还可以使用可回收材料和水处理系统,以减少资源消耗和废弃物产生。

总结起来,转换层的设计在建筑结构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提供了建筑不同功能区域之间的连接和过渡,还满足了结构安全、功能需求、舒适性和空间效果的要求。

在转换层的设计中,除了考虑结构的稳定和安全外,还应注重舒适性、可持续性和环境保护。

通过合理的规划和设计,可以创造出功能齐全、舒适宜人的转换层空间。

高层建筑转换层的结构设计

高层建筑转换层的结构设计

用作商业、车库 及设备用房。本文选取其中的G座3 0 层的高
层 住 宅楼 进 行 分 析 。
工程转换层 为结构 第3 层 ,采用钢筋混凝 土框支剪力墙 结构。其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 O 年 ;建筑结构安全等级 为二 级 ;设计地 震分组为第一组 ,抗震设 防烈度 为6 。。地面粗 糙度类别为C 类 ,基本风压值如下图所示 。
在 进 行 抗 震 设计 的 时候 , 由于 建 筑 功 能 的 要 求 ,如 果 不 得 不 进 行 高 位 转换 的 时候 ,应 该 优 先 选 择 不 易 引起 地 震 作 用
的下框支柱柱项弯矩比较大、柱剪力 比较大的结构 形式 。例 如 :斜腹杆桁架、空腹桁架 以及扁梁等 ,同时还要注意满足 在重力荷载作 用下 的强度以及刚度的要求。 ( 二) 高层建筑下部楼层注意事项 正 常设计 的高层 建筑下 部楼层 侧 向刚度宜大于 上部楼 层 侧向刚度 ,否则变形会集中于刚度 小的下部楼层形成 薄弱 层 ,为 了 防 止这 种 薄 弱 层 的出 现 ,要 求楼 层 侧 向刚 度 不 宜 小 于上部 相邻楼层 的7 O %或其上相 邻三层侧 向刚度平均值 的 8 O %。在 本工程 中转换层上一层剪力墙厚度 为3 0 0 mm,转
高层建筑转换层 的结构设计
■ 丁 晓
为了满足建筑物在功能上 的需要,高层建筑 的上部需要

( 转 换 层 上 两 层墙 厚 为3 0 0 mm ,其 他 层 为2 0 0 mm ),转 换 层板厚取 1 8 O mm。 转 换 梁 的最 大 跨 度 为9 5 m ,截 面 尺 寸 取
1 6 0 0 X 2 3 0 0 ,计 算振型个数为2 4 个。
三 、 本 工程 的结 构 设计 分 析

高层建筑中转换层结构设计

高层建筑中转换层结构设计

高层建筑中转换层结构的设计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人们对高层建筑的功能要求趋向于多样化、综合化和全面化。

为了满足建筑要求,在上下不同结构体系转换的楼层设置转换层,转换层的建筑结构应运而生。

本文根据工程实例,探讨了高层建筑整体结构设计和局部构件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关键词:高层建筑转换层结构设计1 工程概况某大楼,体系类型采用现浇剪力墙结构,建筑面积22519.97m2,总建筑层数33层,层高2.95m。

裙房4 层,地下2层,地上31层,底部2层为跃层式商业门面。

由于建筑造型和功能上的要求,建筑1 至4 层的一端设置大厅,需在第4 层顶面位置设置局部转换构件(标准层与转换层平面布置图见图1 和图2),转换层以上为剪力墙结构,以下为框架一剪力墙结构。

转换形式选为梁式。

本工程属丙类建筑,设计基准期50年,地震设防烈度6度,地震分组为第i组,地震加速度0.05g,场地类型ⅲ类,结构重要性系数1.0,特征周期0.45s,基本风压值取100年一遇0.45kn/m2,地面粗糙度类别为c类,建筑高度级别a级。

2 整体结构设计2.1 抗震等级确定本工程转换层以上为剪力墙结构,以下为框架- 剪力墙结构,是多种结构形式并存的复杂高层建筑,不能像单纯的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或框架一剪力墙结构那样统一确定抗震等级,而应根据现行规范不同章节的规定,并考虑该工程自身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分别确定不同部位不同构件的抗震等级。

建筑高度97.35m,6度设防,根据《高规》表4.8.2,框支框架抗震等级应为二级,底部墙加强部位二级。

考虑到工程具体情况,并根据加强底部的原则,转换层及以下层的框架梁抗震等级确定为一级.剪力墙及框支柱抗震等级为一级,局部转换及相邻一跨的剪力墙、框支柱、转换梁抗震等级为一级,转换层以上加强部位剪力墙、梁为一级,非加强部位剪力墙、梁为三级。

2.2 竖向结构设计为保证转换层上下主体结构侧向刚度尽量接近、平滑过渡,须把握强化下部、弱化上部的原则。

高层建筑结构转换层结构设计

高层建筑结构转换层结构设计
换层的位移和内力。
风荷载
根据风速和结构特性,采用阵风响 应分析法进行动力计算,确定转换 层的位移和内力。
有限元法
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转换层进行 动力分析,考虑多种因素对结构的 影响。
有限元分析方法
实体模型
建立转换层的实体模型, 考虑梁、柱、墙等构件的 细节和连接方式,进行精 细化分析。
材料非线性
考虑材料非线性对结构的 影响,如混凝土的塑性和 钢材的应变硬化等。
01
02
03
剪力墙结构
根据地震作用和竖向荷载 ,采用分层法进行静力计 算,确定转换层的内力和 位移。
框架-核心筒结构
根据地震作用和竖向荷载 ,采用整体法进行静力计 算,确定转换层的内力和 位移。
有限元法
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转 换层进行静力分析,考虑 多种因素对结构的影响。
动力计算方法
地震作用
根据地震动参数和结构特性, 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或时程 分析法进行动力计算,确定转
确保转换层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满足垂直荷载和水平荷载的要求。
构造措施与细节处理
抗震设计
针对转换层的复杂受力情况,采取合理的 构造措施和细节处理,保证结构的安全性 和耐久性。
根据地震烈度和场地条件,进行合理的抗 震设计和分析,确保转换层在地震作用下 的性能满足要求。
03
转换层结构设计方法
静力计算方法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高层建筑结构转换层结构设 计
2023-11-13
目录
• 引言 • 高层建筑结构转换层概述 • 转换层结构设计方法 • 转换层结构材料选择与优化 • 转换层结构设计实例分析 • 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研究背景与意义

例析建筑底部转换层的结构设计

例析建筑底部转换层的结构设计

例析建筑底部转换层的结构设计1、案例概况某广场项目施工面积为32000m2,总建设层数为28层,地下1层。

设计抗震等级为一级。

根据平时和战时的使用要求,战时地下1层为人防空间,平时地下1 层为停车库。

底部结构为大空间剪力墙结构,转换层布置在3层,转换层上部为住宅楼。

2、转换层施工结构的设计2.1 确定框支剪力墙截面当转换层下部楼层和上部楼层的结构侧向刚度很大时,在水平荷载的影响下,会使转换层下部结构和上部结构的内力产生突变,破坏部分构件。

因此在设计结构时,需要对转换层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的等效刚度比限值进行规定,如果底部的结构空间为1层时,在转换层位置主要需要对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的剪切变形力进行处理。

转换层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刚度值的变化情况可以通过转换层中上下层结构的剪切刚度比γ来标示出来。

在进行非抗震设计时,转换层上下层结构等效剪切刚度比要低于3,抗震设计时剪切刚度比要小于2,当底部空间超过1层时,转换层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等效侧向刚度比可以根据图1中的计算模型,按照公式(1)来进行计算。

当比值接近1时,抗震设计时等效侧向刚度比要低于1. 3,非抗震设计时,等效侧向刚度比要小于2。

γe =Δ1H2/Δ2H1 (1)式中,γe为转换层上、下结构的等效侧向刚度比;H1为下部结构和转换层的高度;H 2为上部若干层和转换层的高度,其值要近似或等于模型a的高度H1,并且不能超过H1;Δ1为水平作用力下转换层顶部和下部结构出现的侧向位移;Δ2为单位水平力下,转换层上部若干层结构和转换层的顶部出现的侧向位移。

图1 计算转换层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等效侧向刚度的模型当转换层在3层或者3层以上进行设置时,楼层侧向刚度要大于临近上部楼层侧向刚度的60%。

要在分析各个构件的轴向变形、剪切变形、弯曲变形等引起的侧向位移情况后,才可以对转换层上、下结构层的等效侧向刚度进行计算。

剪力墙的厚度也需要按照建筑的设计的抗震等级来设计,底部加强的位置要大于剪力墙无支长度的1/16或者大于层高。

带转换层的高层建筑结构设计

带转换层的高层建筑结构设计

带转换层的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摘要:本文阐明了转换层的定义和功能,介绍了转换层形式的类型及特点,分析研究了不同类型转换层的高层建筑结构设计。

关键词:转换层;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图分类号:[tu20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为了满足建筑使用功能和城市规划的要求,带转换层的高层建筑结构成为了高层商住楼中常用的一种结构体系。

转换层上下结构体系的转变和竖向构件的不连续,易使转换层附近的刚度和内力发生突变,甚至造成传力路线不明确,出现了抗震薄弱环节。

所以带转换层的高层建筑结构的精心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转换层的定义和功能因建筑物功能的需要,上部需要小开间的轴线布置,需要较多的墙体;下部则希望有尽可能大的空间,柱网要大,墙体要尽量少。

因而,上部部分竖向杆件不能直接连续贯通落地。

而通过水平转换结构与下部竖向杆件连接,这样构成的高层建筑称为带转换层的高层建筑结构。

转换层主要实现以下功能:1、上、下层结构类型转换转换层将上部剪力墙转换为下部的框架。

这种转换层多用于剪力墙和框架- 剪力墙结构中,以获得较大的内部自由空间。

2、上、下层结构柱网和轴线的改变转换层上、下的结构形式未改变,通过转换层能使下部结构的柱距扩大,形成大柱网。

这种形式常用于外框筒的下层以形成较大的出入口。

3、同时转换上、下层结构类型和柱网上部剪力墙结构通过转换层改变为框支剪力墙结构的同时,下部柱网与上部剪力墙的轴线错开,形成上、下柱网不对齐的布置。

二、转换层形式的类型及特点转换层根据建筑功能的需要, 可作为正常使用的楼层,但此时应有较大的层高作保证; 在层高受限制或设备专业需要时, 也可专门作为设备层。

在结构形式上, 转换层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梁式转换层一般运用于底部大空间的框支剪力墙结构体系。

它是将上部剪力墙落在框支梁上, 再由框支柱支撑框支梁的结构体系。

当需要纵横向同时转换时, 则采用双向梁布置。

梁式转换层的设计和施工均较为简单, 传力较为明确, 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转换形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建筑物转换层的结构设计
摘要:随着人们对建筑功能需求多样化的发展,而建筑结构的布置与建筑功能对空间的要求正好相反,因此必须在结构转换的楼层设置水平转换的构件,即转换层结构。

本文主要介绍了建筑转换层的概念与特点,以及建筑转换层结构设计的原则和分类,并提出了建筑转换层结构设计中的注意事项,为建筑转换层的结构设计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建筑设计;转换层;结构设计;注意事项
为了满足人们对住宅的需求,高层建筑的功能越来越趋向于多样化、复杂化、全面化。

在高层建筑中,转换层的运用突破了常规的设计,在结构转换的楼层中转换构件,其对建筑结构的变化起到了一个过渡、衔接的作用,促使建筑中各个组成部分的不同功能得以淋漓尽致地发挥。

转换层有着复杂的结构,在转换层的施工中,为了保证施工的质量,需要对设计的一些要点加以控制,采取各种措施来保证施工的质量。

因此,对高层建筑转换层结构设计要点的研究是刻不容缓的任务。

一、建筑转换层的概念与特点
转换层是建筑施工领域常见的一种建筑结构,由于建筑物不同层面之间的使用功能和结构存在差异,因此需要通过设置转换层的方式作为过渡,对楼层的上下部的结构与设施进行转换。

当前,我国的建筑设计、特别是高层建筑的设计,常常会采用商业功能与住宅功能结合的设计模式,在建筑物下部构建举架较高的大跨度商用建
筑空间,而上层则采用更加紧密的设计,体现建筑的居住功能。

为了对不同的实用功能和建筑结构进行划分,便需要在建筑内部设置转换层,以调整不同结构之间的受力情况,确保建筑物的使用安全。

转换层主要功能包括:对建筑物内部的剪力墙结构或框架—剪力墙体系进行转换,实现剪力墙与框架之间的变换;改变建筑物上下受力柱的分布情况和分布密度;同时转变建筑层的结构形式和结构轴网,形成上下结构的不对齐布置三种。

根据建筑物自身的特点和使用功能的需要,合理的选择转换层的设计模式,充分发挥出转换层在建筑领域所发挥的作用,能够进一步提高建筑物的稳定性,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对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由于转换层的结构需要同时承受上部构造在重力的作用下产生的垂直荷载,以及悬挂下部结构产生的多层荷载,导致转换层结构内部长期存在有较大的内应力。

此外,转换层的存在会对建筑物整体的受力状况造成较大的影响,在一程度上降低了建筑物的整体性,这就要求转换层的结构设计不能单纯遵循传统的建筑设计原则,而是要根据建筑物自身的特点进行灵活的设计,以满足转换层对刚度和强度的需求,确保建筑物的使用安全。

二、建筑转换层结构设计的原则及分类
(一)转换层的设计原则。

首先,由于转换层的设置会造成建筑物纵向刚度的突变,使其成为建筑物的薄弱环节,因此,在进行转换层的结构设计时,应当尽可能减少需要结构转换的纵向构件,并相应的增加直接落地的纵向构件数量,从而降低建筑刚性突变的
程度,提高结构的抗震能力。

其次,当转换层高度较低时,对建筑物重心与受力状况的影响相对较小,建筑物也因此更加稳固。

所以,在进行转换层结构设计时,应当尽量降低转换层所处的位置,保证建筑物结构的稳固。

最后,转换层的结构设计应当采取强化下部结构,弱化上部结构的设计思路,并选择具有明确传力路径的设计模式,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降低转成的施工难度,控制转换成的施工成本,更好的实现建筑物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二)转换层的结构设计的分类。

1.梁式转换结构。

梁式转换结构采用剪力墙、框支梁与框支柱相结合的结构布置方式来提高转换层的强度与刚度,具有结构可靠、施工难度低、传力路径清晰明确等特点,是目前我国建筑转换层结构设计中应用范围最广的转换结构。

2.板式转换结构。

板式转换结构最显著的特点便是能够在转换层之上随意布置结构形式与轴网,对于建筑物轴网布设较为复杂的建筑来说是十分合适的选择。

但是由于转换板的受力状态较为复杂,传力路径不够明确,以及转换板自身特点的限制,使得建筑物在转换层处出现刚度的突变,令转换层成为建筑物的薄弱环节,降低了建筑物对地震的抵抗能力,因而应当谨慎使用。

3.桁架转换结构。

与梁式转换结构相比,桁架转换结构的受力状态更加明确,且具有较小的自重和良好的抗震性能,可以有效的提高建筑物的质量,去报建筑物的使用安全。

但是桁架式转换结构的
节点设计难度较大,给施工过程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从而限制了桁架转换结构的使用。

桁架转换结构适用于高度达到3m 以上的转换层设计当中,如果在桁架转换结构中采用预应力技术,则可以进一步减小构件的截面,达到节约空间、提高工程质量、降低工程成本的作用。

4.斜柱转换结构。

斜柱转换结构在是一种较为特殊的转换层结构形式,能够充分的发挥出混凝土的承压能力,有效的减少转换结构对建筑内部空间的占用。

在设计斜柱转换结构时,需要注意结构内部的水平荷载,通过加设拉梁或圈梁的方式,可以找到平衡水平荷载的最短路径,提高转换层的刚度和强度。

5.巨型框架结构。

巨型框架结构是当前我国转换层结构设计领域发展的新方向,该结构由垂直分布的筒体或大型立柱以及数量不一的大梁构成,形式多变,性能优异,可以大大提高建筑物转换层的强度和刚度。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巨型梁的内部往往会存在一定的拉应力,因而应当将其归类为受拉构件进行设计。

三、建筑转换层结构设计中的注意事项
(一)保证转换层的刚度。

转换层的高度是决定转换层乃至建筑物整体质量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在高层建筑的设计与施工过程中,建筑本身高度与重量上的特点决定了转换层将会承受较大的垂直荷载,而转换层的结构又很容易令建筑物在转换层部位出现刚度突变,使转换层成为建筑物的薄弱环节,降低建筑物的抗震性能。

因此,在进行建筑结构转换层设计时,要注意确保转换层的结构刚
度不低于其上层结构刚度的70%。

为此,应当合理的调整转换层内部剪力墙的分布状况,适度的提高落地剪力墙的厚度,并使用强度等级较高的混凝土进行施工,同时尽可能将纵横墙按照筒体的结构进行排布,从而在根本上保证转换层的刚度,确保建筑物的抗震性能不受影响。

(二)提高转换层与建筑物的整体性。

通过调整转换层的结构设计内容来提高转换层与建筑物整体性的,能够提高建筑物的稳定性,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为此,应当尽可能对其上下层之间的轴网,简化转换层的设计方案,尽可能令质量中心与刚度中心相对应,使转换层的受力更加明确,从而避免使用板式转换结构,以防止建筑物出现刚度突变的现象,达到提高建筑物整体性的目的。

(三)合理安排转换层的位置。

由于建筑物的受力模式较为复杂,且建筑物内部的所受作用力的种类和分布都会随着建筑高度的增加而发生微妙的变化,当高度达到一定的范围后,建筑物所受的各项作用力的效果便会呈明显的上升趋势,给建筑物的设计带来困难。

如果转换层的位置过高,不仅会令转换层内部的受力状况发生改变,还会对上下层面的刚度与受力方式产生影响,使转换层成为建筑物的薄弱环节,降低建筑物的抗震能力。

因此,应当尽量降低转换层所处了位置,通常情况下,转换层的位置应以三层以下为宜,最高不得超过六层。

四、结语
分析建筑转换层结构设计的原则和种类,并充分了解建筑转换层
结构设计中的注意事项,能够有效的提高建筑结构转换层的设计效果,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同时,达到降低工程
施工难度,控制工程施工成本的作用,对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俊东.高层建筑结构转换层的结构设计[j].现代经济信息,2009
2.邱剑雄.高层建筑梁、板式转换层结构设计方法研究[j].知识经济,2011
3.徐志杰.浅议高层建筑转换层结构的设计[j].山西建筑,2011
4.关度豪.试述如何做好高层建筑转换层的结构设计[j].价值工程,2010
5.关炜炽.浅析高层建筑转换层的结构设计[j].建材与装饰,200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