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的哲学定义
信息、新闻、宣传三个概念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信息、新闻、宣传三个概念和它们之间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6cc1c230bd64783e09122b79.png)
信息、新闻、宣传三个概念和它们之间的关系作者:曹仁义来源:《中国广播》2016年第01期【摘要】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基本概念。
新闻业的基本概念有三个:信息、新闻、宣传。
本文结合实际阐述了三个基本概念的含义和它们之间的区别,对时下新闻工作很有指导性。
【关键词】信息新闻宣传关系宣传味【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信息、新闻、宣传这三个概念,是我国新闻工作最基本的三个概念,我国新闻工作者必须弄懂,弄不慬,工作就要出问题。
许多新闻从业者,干了几十年还没弄懂这三个基本概念,经常把它们混为一谈,把普通信息当成新闻,把新闻当成宣传,弄得新闻报道宣传味十足。
本文将以理论联系实际的方式,分别阐述三个概念的含义和应用。
一、信息是什么物质、能量、信息是构成世界的三要素,这是现代哲学对世界的准确认识。
信息成为构成世界的三要素之一,是由于自然科学中“信息论”和“控制论”两种理论的发展。
对信息概念的研究,大大丰富了这一概念的现代意义,使它的价值和影响由自然科学进入到社会科学,并上升为哲学范畴。
“信息论”概念最先的阐述来自于1948年美国教育家、通信工程师申农(Claude Elwood Shannon)的奠基性著作《通信的数学原理》,在这本书里,申农为信息下的定义是:“信息是不肯定程度减小的量。
”即信息是用来消除随机不定性的东西,人类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中不肯定程度减小的量就是信息。
比如:人们对雾这种天气的认识,就是一个逐渐消除不确定性的过程。
20世纪50年代,人们认为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点飘在空中就是雾。
80年代之后,人们发现雾中不仅有水蒸气,还有大量烟、尘微粒与水蒸气凝结成的小水点在空中一起飘浮,这种混浊之气对人体有害,自然科学称这种混浊之气为“霾”。
由此可见,人们对雾的变化认识,得到了“霾”的信息,这就是不肯定程度减小的量。
“控制论”的创始人是美国数学家诺伯特·维纳(No-rbert Wiwner)。
他认为,“信息是主客观交换的内容的名称。
信息的定义及一般
![信息的定义及一般](https://img.taocdn.com/s3/m/0d9a18284b73f242336c5fe2.png)
度过了1年多暗无天日的地下生活后,蒙塔尔于2004年 度过了1年多暗无天日的地下生活后,蒙塔尔于2004年8月1日重见天日. 日重见天日. 这时,他的体重下降了21公斤 脸色苍白而瘦削,人也显得憔悴, 公斤, 这时,他的体重下降了21公斤,脸色苍白而瘦削,人也显得憔悴,免疫 系统功能降到最低点;如果两人同时向他提问,他的大脑就会乱; 系统功能降到最低点;如果两人同时向他提问,他的大脑就会乱;他变 得情绪低落,不善与人交谈.虽然他渴望与人相处,希望热闹, 得情绪低落,不善与人交谈.虽然他渴望与人相处,希望热闹,但他的 确已丧失了交际能力. 确已丧失了交际能力. 蒙塔尔说:在洞穴里度过了1 才知道人只有与人在一起的时候, 蒙塔尔说:在洞穴里度过了1年,才知道人只有与人在一起的时候,才 能享受到作为一个人的全部快乐.过去,我是一个喜欢安静的人, 能享受到作为一个人的全部快乐.过去,我是一个喜欢安静的人,常常 倾向于独处.现在,让我在安静与热闹之间选择,那我宁可选择热闹, 倾向于独处.现在,让我在安静与热闹之间选择,那我宁可选择热闹, 而不要孤寂.我之所以在洞穴中坚持了1 只是为了搞科学试验. 而不要孤寂.我之所以在洞穴中坚持了1年,只是为了搞科学试验.我 丧失了许多与人交往的能力,这需要在今后的生活中重新纠正. 丧失了许多与人交往的能力,这需要在今后的生活中重新纠正.但我不 后悔,因为这场实验使我明白了一个人生的奥秘: 后悔,因为这场实验使我明白了一个人生的奥秘:生活的美好在于与人 相处. 相处.
为什么卖洋葱的人不开心? 为什么卖洋葱的人不开心? 为什么洋葱卖不出去? 为什么洋葱卖不出去?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洋葱?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洋葱? 为什么会有很多人种洋葱? 为什么会有很多人种洋葱?
分析得出结论: 分析得出结论: 农民从媒体(口头或其它媒 体)得到信息洋葱的销路好,价 格高,引起大量农民种,结果导 致洋葱积压.
关于信息的83种定义
![关于信息的83种定义](https://img.taocdn.com/s3/m/d7758b87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9c.png)
关于信息的83种定义我们曾经在各种科技著作中,以及在网上进行定义的收集和征集,共征集得83种信息定义,情况如下。
(1)以信息表达的不对称为基础的信息定义信息实验模型把信息划分为可确定信息与不确定信息两部分,如果在下定义的时候,对可确定信息与不确定信息两部分进行区分,就是试图给出信息的科学定义;如果不对可确定信息与不确定信息两部分进行区分,就是试图给出信息的哲学定义。
以下定义是从哲学角度给出的:(1)信息是物质的普遍属性。
(2)信息是被反映的物质的属性(刘长林, 1985)。
(3)信息是事物相互作用的表现形式。
(4)信息是事物联系的普遍形式。
(5)信息是一种关系(Longo,1975)。
(6)信息是宇宙中为了某种目的,通过"宇宙场"这种载体承载的某种秩序。
(ptop,系统之窗)(7)信息就是一切。
(杨思基,系统之窗)(8)信息就是物质之间普遍存在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的因果对应关系的表征。
从本质上讲,信息是物质受到作用引起的自身状态的变化,是不可传递的。
(李炳铁,系统之窗)(9)信息是存在于意识之外的东西,它存在于自然界、印刷品、硬盘以及空气之中。
(潘婉虹提供;出处:/xxsy/1/1_1_1_1.htm,系统之窗)(10)信息是人与外界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所交换的内容的名称。
(李浩华提供;出处:/entropy/chen/chen7a.htm,系统之窗)(11)信息就象生命、混沌、分形、基因等一样,没有统一的真实质定义。
(冼荣昆提供;出处:/infordingyi1_page_1.htm,系统之窗)(12)信息是物质属性的反映。
(曾敏提供;出处:/it/xxddy.htm,系统之窗)(13)信息是事物现象属性标识的集合。
(佚名提供;出处:,系统之窗)(14)信息被普遍认为是对事物运动状态的陈述,是物与物、物与人、人与人之间的特征传输。
而新闻则是信息的一种,是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
(佚名提供;出处:,系统之窗)(15)信息的本质定义应该是相对于主体而存在的客体变化。
信息和信息化的哲学问题研究综述
![信息和信息化的哲学问题研究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ba57df91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9500542.png)
信息和信息化的哲学问题研究综述摘要:“信息”的哲学问题由来已久,但一直未引起哲学界真正重视。
最近西方哲学界提出“信息哲学”研究纲领,把“信息”作为哲学基本概念列入研究范畴。
正是信息哲学问题研究的不断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了新的论证,对其发展也提出了新的问题。
关键词:信息;信息生产力;本体论;认识论;唯物史观一、“信息”的哲学本体论研究信息,最早是指日常生活层面中的“消息”。
从上世纪20年代初,“信息”被逐渐演变成全新的科学概念:申农指出“信息是消除了的不确定性”;维纳提出“信息即是负熵”。
但这只是从实用信息科学的角度提出的信息概念,很难揭示出信息的普遍本质。
随着信息概念向具体科学的渗透,信息也开始被纳入到哲学视野。
维纳指出,“信息就是信息,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不承认这一点的唯物论,在今天就不能存在下去”。
这实质上强调了一种新的世界观,这种世界观注意到了信息的特殊意义。
维纳之后,学术界对信息的本质观点各异:有一种观点认为,信息是以物质实体或以“场”的形态存在的物质——“信息场”;西德的珠瓦斯摹特认为,“信息是非物质的精神实体的特性,是纯粹精神的活动”;西德的另一位哲学家M.斯托克深化了维纳的观点,明确指出“信息是与物质、能量并列的第三种东西”;东德的克劳斯提出,“信息是物质成份与意识成份按着完全特殊的方式融合起来的产物,它是‘客观而不实在的东西’”;前苏联的许多学者更是坚定“信息是一切物质的普遍属性,信息概念是哲学范畴”的观点。
我国信息学专家钟义信认为信息有本体论和认识论之分:本体论的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状态变化方式的自我显示”;认识论的信息是“主体所感知或表述的关于该事物运动的状态及变化方式”。
可见,对于信息的本质,理论界远远没有达成共识。
在对信息问题进行哲学探讨的浪潮中,西安交通大学的邬焜教授对信息的哲学本质做了精确的表述:“信息是标志间接存在的哲学范畴,它是物质存在方式和状态的自身显示”。
信息与计算科学
![信息与计算科学](https://img.taocdn.com/s3/m/e907eff2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a5.png)
信息与计算科学信息世界的发现是人类发展到目前阶段最令人振奋和影响深入的事件,无论对于日常生活亦或是学术研究,信息已经作为一个主要的、基本的材料或因素在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
与证明、真值、后承、算法等逻辑学传统研究对象比起来,逻辑把信息概念纳入视野作为研究对象还是新近的事情。
本世纪初,大量技术和哲学的研究汇集形成了逻辑与信息哲学这个新兴的领域。
随着信息世界的发现,哲学和逻辑的主题、研究内容和方向已经发生了信息转向,围绕信息展开学术研究激发和促进了思想的大发展和对世界的新理解。
一、信息为逻辑提供洞见和新的理解信息哲学近来得到很大发展,其元概念是信息。
信息哲学在探索交流是如何可能的问题时,发现了信息概念的哲学价值。
有哲学家把交流比作打网球,信息就是球。
我们发现,交流主体必然涉及不止一方,交流应该是至少两个以上主体间的交流,说明交流带有社会性;交流过程必然涉及不止一个单向的过程,交流应该是至少一个以上双向的对话过程,说明交流带有动态性;这种动态性必然涉及主体信息状态的不断更新过程或主体信念系统的修正过程,必然带有主体心理的因素参与其中,因此交流又应该具有心理性。
我们可以说,信息哲学带给现代逻辑的洞见至少有主体间性的洞见、动态修正性的洞见、主体心理性的洞见和逻辑真理的洞见。
(一)主体间性的洞见。
我们知道,信息世界发现后,交流成为哲学的基本问题。
交流应该是至少两方的主体间的交流,信息在两个以上主体间流动,最终达到通过交流认识世界的目的。
信息概念本质上涉及多个主体,生活世界中的信息是具有社会性的,信息成为逻辑的研究对象,必然为逻辑研究提供社会性洞见,从而为逻辑学发展开拓道路。
一个很好的例子是现代认知科学,认知科学主要研究主体的认知机制与过程,认知科学有一个很重要的概念是主体间性,认知科学发展也是有其逻辑支撑的,其中一种是认知逻辑,认知逻辑在表达信息的抽象形式,刻画信息流的动态过程中,就把认知科学的主体间性很好地刻画出来了,从而极大促进了认知科学的认识和深化。
信息的现实结构-本质和信息科学的哲学基础
![信息的现实结构-本质和信息科学的哲学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912dd631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1a.png)
信息的现实结构\本质和信息科学的哲学基础要:客观现实的世界具有二重化的特征,因为它同时包含着物理现实和理想现实,并且,在这两种现实之间具有相互反映的性质。
我们把这一现象称为信息。
在最广泛意义上,信息是现实世界的客观属性,它是物质和能量在空间和时间中分布的差异性(不对称)的表现,这些表现存在于所有自然发生的生命界、无生命界,以及人类社会和意识活动的非平衡过程之中。
信息贯穿于我们周围世界的有组织的物质和能量的各个层次,它是物质和能量运动的首要的原因,并决定着它们在空间和时间中运动的方向。
信息是进化的决定性因素,它决定着自然和社会进化过程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物质;能量;信息;本质;物理现实;理想现实近年来,在基础科学和复杂性科学研究的领域,信息科学的作用正在大幅度增长。
这是因为,现代科学自身发展的逻辑导致的,这一逻辑就是基于信息科学的相关概念和方法的应用形成了新的科学范式和新的科学研究方法。
一、信息现象的现实结构依据许多研究人员的看法,信息是我们面对世界的最重要的,同时也是最神秘的现象。
在今天的科学文献中,对信息的定义有几十个,然而,其中没有一个能够被普遍的接受。
这是因为,科学家们在进行某一科学领域的研究时,都是从他们研究领域的特定角度出发,制定或选择一个最适合其研究领域的特定的具体的信息定义。
此外,有些科学文献甚至宣称,为信息概念下一个一般性的本质定义也许是永远不可能的,至少在今后几年中这种尝试不可能达到。
也许,“信息”这一概念从根本上就是无法定义的,也许,它仅只是一个同音异义的术语,在日常使用中,它可能被用来指称完全不同的或根本没有关联的不同的对象。
然而,与此同时,信息已经成为一种普遍性的科学范畴,今天,许多研究人员都已经公认,信息在关于自然现象、技术系统、生物世界、以及人与社会的问题等众多研究领域的价值正在迅速增长。
信息现象是多层面的,因此,它不仅在不同状态的信息过程中,而且也在这些过程现实运行的不同阶段上都以特殊的方式表现出来。
信息-知识-情报的关系以及对情报学发展的影响
![信息-知识-情报的关系以及对情报学发展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43e9be3781c758f5f71f671f.png)
信息,知识,情报的关系以及对情报学发展的影响一、三者的内涵情报学理论研究需要弄明白情报、信息与知识三者之间的关系,及其对情报学发展的影响,而在弄明白三者的关系和影响之前,首先要弄明白三者的内涵是什么,也就是其概念定义。
1、信息的涵义用静态的观点来理解:信息是自然界、人类社会以及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一个社会概念。
信息在哲学上的定义是物质的一种普遍属性,是物质存在的方式和运动的规律与特点。
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特征,其信息也不会不同。
人们正是通过获得和识别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不同信息来区别各种事物,从而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
所以也出现了一种观点认为:信息是包含了知识和情报,信息是这些知识、情报的总括。
用动态的观点来看待信息,可以看出信息是客观事物存在形式和运动状态通过特定的媒介(指物质、能量及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如某一种物质载体、声、光、电、频率等)自我展现、显示、反映出来的。
这说明信息本身内容上也许是抽象的,但是信息在表现上应该是能被人所认知的。
事物通过被认知,才反映出信息,信息在人的头脑中被转化为意识,但是也存在一部分未被人类认识或利用的原始信息。
所以也出现了另一种观点认为:信息是存在于事物与意识之间,人对客观事物的信息的认识在头脑中产生了意识。
不可否认的是,知识和情报都是把信息经过一定的人脑加工和处理而成的,所以我认为信息、知识和情报这三者的关系不应该是简单的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而是一种动态的转化过程。
2、知识的涵义知识是人类社会实践经验的总结,是人的主观世界对于客观世界的概括和如实反映,是人类对自然和社会运动形态与规律的认识和掌握。
从这个意义上来理解的话,知识应该是人们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信息经过系统的概括而得出的总结性的内容,而这种内容也是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研究有用的。
这里的信息是构成知识的原料,这些原料经过人脑接收、选择、处理才组合成了新的知识。
知识是人们在认识最高层次上形成的结果,具有高度的抽象概括性、系统性、可靠性、科学性,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是人们在认识最高层次上形成的结果,是大脑通过思维重新组合的系统化的信息等集合。
关于信息概念的哲学定义和信息功能的历史演变
![关于信息概念的哲学定义和信息功能的历史演变](https://img.taocdn.com/s3/m/7bbe08c7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f6.png)
关于信息概念的哲学定义和信息功能的历史演变引言信息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的基本概念,它在人类活动中的作用日益重要。
本文将对信息的概念进行哲学探讨,同时对信息功能进行历史演变的回顾和分析。
关于信息概念的哲学定义信息作为一个概念,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定义。
在哲学中,信息被理解为表达、传递和存储的信息载体或信息模式。
这种理解强调了信息的实体特征和物质性质,认为信息是一种由物质或能量携带的模式。
信息也可以被理解为一种意义或意义关系。
这种理解强调了信息的意义特征,认为信息是一种意义载体、语言符号或符号系统,并且信息的本质在于传递和构建人类的认知、信仰和价值观念。
最近,信息概念也被理解为一种认知过程。
这种理解认为信息不仅是一个物理实体或符号系统,还是一种组织知识的过程和方法。
信息在这种理解中是一个动态概念,是人类视角和知识组织的产物。
信息功能的历史演变信息功能的历史演变和人类发展的历史密不可分。
信息的基本功能分为三个阶段:信息传递、信息处理和信息共享。
信息传递在人类的早期,信息传递是非常基本和重要的需求。
人类通过音乐、口头语言和涂鸦等手段传递信息。
随着纸张和印刷技术的发展,人们能够自由地传播消息和知识。
互联网的出现加速了这个过程,超越了时空限制,使得信息传递变得更为全面和快捷。
信息处理信息处理的历史演变包括了计算技术和数据处理的发展。
人类最早的计算工具是算盘和计算棒。
随着科技的发展,磁带、磁盘和计算机等设备的出现,信息处理和数据分析变得更加容易和精确。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已经使得人类可以完成以往无法想象的任务,如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等。
信息共享信息共享的历史演变可以归结为人类社会的经济和文化发展。
信息的共享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还包括了人类社会的价值观和文化遗产。
在现代社会,合作和分享变得越来越普遍。
社会媒体的发展,使得信息的共享变得更为便利和密集。
结论信息在人类思维和活动中的作用是很重要的。
我们可以从哲学的角度去理解和探讨信息,从历史的角度去追溯和分析信息的演变。
简述信息概念的哲学含义
![简述信息概念的哲学含义](https://img.taocdn.com/s3/m/586c84c549649b6648d747fb.png)
过信息。一方面他说 : “ 信息就是组织程度的度量” ,是 “ 负
熵” ,负熵 即熵 减少 ,是熵 函数 的负 向变化量 。这里理 解为 熵是 系统混乱 程度的度量而信息就是减 少这 种不 确定性或者 说这 种混乱 的东西 ,另一方 面又说 : “ 信息是 我们适应外 部 世界 ,并且使 这种适应为外部世界所感 到的过程 中 ,同外部 世界 进行交换 的 内容 的名称 。 ”后一 种信息是 不能脱 离接受 者 的解释结构 而存 在的 ,维纳举例讲道 : 音乐对 于懂 音乐 的 人来 说会产 生这种 “ 在语义学 上有意义 的信息 ” ,对 于不懂 音乐 的人来说则不会 。 信息可作如下定义 : 信息是客 观世 界中物质和能量存在 和变动 的有序 形式 ,和 自组织系统对这个形式 的能动的反映 及改 组。其 中前一个 表语表述 了信息概念 的第 一层次 内涵 , 或者说广 义内涵 ,后一个表语表述 了信息概 念的第二层次 内 涵 ,或者说狭 义内涵。 先说信 息概念 的第一层 次 内涵 。维纳 曾经 说 : “ 信 息就 是 信息 ,不 是物 质也 不是能 量” 。那么 信息究 竟是 什么 呢? 它是物质 和能量运 动的有序形式 。 我们知道 ,客观世界 中的物质和能量是保持着一定 的数
一
讲是各种物质在运动中所反映出来的数据、指令、消息、情
报 图像 、信号等。 信息 的本 质 问题 ,不仅 是一 个科学 问题 ,而 且是 一个 哲 学问题 。人类进入 了 “ 信息 时代 ” ,我们 的社会 日益转 型 为一个 “ 信息社会” 。我 们的生活 中无时无刻不充实着信 息 , 简单 的说每 天 的天气 预报就 是 给予我们 有关 天气 状况 的信 息 。不过 ,虽然人们天天都在接触 、 利用信 息 ,信息资源也 变成 了当今社会建设 中最宝贵 的资源 ,人们还是对何谓信息 不甚 了 了,感 到其难 以捉摸 。这说明我们 还缺乏 一个 明确 、 恰切 的信 息概念的定义 。本文结合分析 信息概念 的本质从哲 学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的层 面上提 出一个信 息的定义。 我们知道最初 的信息 概念 是由信息论的创立者香农提 出 的,他把 信息定义为用来消除不确定性 的东 西 ,具体地说就 是在 信宿中用来消除对于在信 源中发出的消息的不确定性 的 东西 。这 里提到的信源就是信息 的来源 , 信 宿是信息 的接收 者 。比如 ,前 段提到的天气 ,当我们接 收到 天气预报 中的天 气情况 的时候我们从不确定一天 的天气 怎么样变为确定 。这 第 一个信息 概念 的内容反 映出它发生 于通讯过 程中 的背 景 , 运用这个 概念来理解广泛存在 于我们 当今社 会中的信息现象 肯定是不够 的。 在探讨信息概念 时 ,我们需要对人 们在生活和科学研究 中使用 “ 信 息”一词所指称的广泛 的现象进行 概括 ,这样最 终我们会 发现有两个基本对象 ,其 中一个属 于客观世界本身 所具有 的性 质 ,另一个则产生于生活 主体 和客观世界相互作 用 的关 系之中。控制论的创始人维纳就从这 两个 意义上 阐述
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https://img.taocdn.com/s3/m/a3abc180eff9aef8951e0627.png)
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班级:091本姓名:汪洋学号:20090801050121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信息化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
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不断创新,信息产业持续发展,信息网络广泛普及,信息化成为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显著特征,并逐步向一场全方位的社会变革演进。
进入21世纪,信息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更加深刻。
广泛应用、高度渗透的信息技术正孕育着新的重大突破。
信息资源日益成为重要生产要素、无形资产和社会财富。
信息网络更加普及并日趋融合。
信息化与经济全球化相互交织,推动着全球产业分工深化和经济结构调整,重塑着全球经济竞争格局。
互联网加剧了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成为信息传播和知识扩散的新载体。
电子政务在提高行政效率、改善政府效能、扩大民主参与等方面的作用日益显著。
信息安全的重要性与日俱增,成为各国面临的共同挑战。
信息化使现代战争形态发生重大变化,是世界新军事变革的核心内容。
全球数字鸿沟呈现扩大趋势,发展失衡现象日趋严重。
发达国家信息化发展目标更加清晰,正在出现向信息社会转型的趋向;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主动迎接信息化发展带来的新机遇,力争跟上时代潮流。
全球信息化正在引发当今世界的深刻变革,重塑世界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军事发展的新格局。
加快信息化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选择。
把信息类别设置在正确的分类是极为重要的,这对信息的效果有极大的影响。
信息的基本属性(1)真伪性(事实性)真实是信息的中心价值.(2)层次性(等级性)信息与管理层(决策层)对应,也分为3个层次:(3)不完全性(筛选性,可压缩性)适当舍弃,滤波浓缩滤波:去掉干扰;浓缩:压缩冗余(适当冗余有一定必要).(4)扩散性,充分利用,普及知识;重视保密,保持价值;去伪存真,防谣防假。
(5)传输性速度快,成本低(减少物流),信息运动的基础(6)分享性,只能共享,不能割交。
信息技术导论
![信息技术导论](https://img.taocdn.com/s3/m/4c406369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a1.png)
第一章绪论信息技术的发展彻底的改变了人类获取/处理/传播信息的手段和方式,特别是互联网的诞生,使人们能够更加方便/迅速/多途径的获取和发送信息。
全面了解现代信息技术并在实际工作中应用这些技术将有助于人们提高生活质量/工作效率以及信息素质。
1.1信息概念的定义与内涵各学科基本概念是很重要的,信息在很多学科属于基本概念。
但是,到目前为止学术界仍然没有给出一个能够被普遍接受的信息的定义,各学科对信息的定义完全不同。
1.1.1信息概念的三个层次人们对信息的认识和解释可以分为3个层次:哲学层次/学科层次和日常生活层次。
从这三个层次认识信息并把握3个层次之间的关系,可以帮助人们正确/全面理解信息概念,这3个层次的含义具有密切的联系。
哲学层次的信息概念是从最基本/最普遍的意义上揭示信息的本质/特征和形态,是最为广义的信息概念。
在众多学科层次信息概念和日常生活层次信息概念的基础上可以抽象/概括出哲学层次的信息概念。
学科层次的信息概念是哲学层次的信息概念在各学科领域的具体表现,它们具有各自学科自身的特点,具有实用性。
对学科层次的信息概念的研究可以丰富和充实哲学层次的信息概念的内涵。
日常生活的信息含义是学科层次信息概念和日常生活层次信息概念的实用化和通俗化的表达。
哲学层次的信息概念揭示了信息的本质,但是它不能直接引用在各具体的学科之中,因为它已脱去了具体学科的特性和实用性。
有着各自学科特性的信息概念虽然不能揭示信息的本质,但是却在特定的领域充当着重要角色。
它们使得信息的表现更为具体化和多样化。
生活层次的信息概念虽然是通俗化的,但是依然是信息在生活领域中的表现形式。
1.1.2生活层次的信息概念生活层次的信息概念是直观化的/通俗化的和更为实用化的概念,它的表现形式更为丰富多样。
人们日常的生活离不开信息。
1.1.3学科层次的信息概念“负熵”:熵函数的负向变化量;负熵是物质系统有序化/组织化/复杂化状态的一种量度。
狭义信息论:1.申农:信息是减少或者消除一种情况不确定的东西;2.信息是系统组织程度有序性的标志(负熵)。
自然辩证法课后习题答案
![自然辩证法课后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44a3cd7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04.png)
自然辩证法课后习题绪论:1.试论自然辩证法的学科地位、性质和研究领域。
答:自然辩证法是关于自然和对自然的认识与改造的哲学。
地位:自然辩证法处于自然科学和总体哲学的中介地位,是一门独立的哲学学科。
性质:两个一般性定义:揭示自然界的整体性质及运动、变化和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学科;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总体看法研究领域:整体自然界、整体自然科学和整体技术工程活动或人与自然的总体性关系(包括对自然的建构关系、认识关系和改造关系)为研究对象。
2.试论科学与哲学的内在统一性关系答:普遍理性和具体感性的具体统一,是哲学与科学内在统一的最终根据所在。
A哲学和科学是内在融合的,这种内在融合的统一性关系具有多重复杂性。
B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是科学的指导。
C、科学对哲学的改造,哲学对科学的批判。
第一章:l.试评价关于信息的哲学本质、哲学分类和三个不同性级质的理论。
答:哲学本质:信息是标志间接存在的哲学范畴,它是物质(直接存在)存在方式和状态的自身显示。
哲学分类:存在一个物质世界和三个信息世界。
三个不同性级:一级间接存在质、多级间接存在质、主观约定质。
2.为什么说任何物体都是直接存在和间接存在的统一体?答:信息与物质是紧密联系的。
信息是它所表现的事物特征的间接存在形式。
物质的相互作用必然引起作用双方的变化,这种变化的“痕迹”,就是对作用物信息的接收和储存。
任何物质都已经将自身演化成了具有特定结构和状态的凝结着种种信息的信息体了。
正是物质的这种信息体性,规定着任何物体都是直接存在和间接存在的统一体。
3.本章阐释的四个世界理论与波普尔三个世界理论有何异同?答:波普尔把世界上所有的现象,根据共存方式划分三个世界。
第一世界是物质世界。
第二世界是精神世界。
第三世界是知识世界。
“三个世界”是相互作用的,承认了物质与意识以及意识现象间的相互作用的辩证关系。
但他把三个世界的相互作用视为同等的,实际上是否认物质决定意识这一基本原理,夸大了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势必陷入唯心主义。
“信息哲学”与走向融贯的信息哲学范式——一个概念史的文本
![“信息哲学”与走向融贯的信息哲学范式——一个概念史的文本](https://img.taocdn.com/s3/m/296427207375a417866f8f65.png)
术 界 发表 了一 系列 对 信 息 进行 哲 学 分 析 的 文章 ,
这 些文 章虽 然见解 纷 杂 , 但是, 却 有逐 渐形 成一种 合 力 的趋势 , 这 个趋 势 预 示 着 多 年孕 育 着 的一 门 新 的 时代 哲 学— — 信 息 哲 学 的诞 生 ” 。在 这 里 ,
报 U ~
n
贯 的 而 非 统 一 的信 息哲 学 范 式 提 供 了可 能 。 关 键 词 :信 息 哲 学 ;信 息 ;范 式 ; 概 念 史
文 献标 志 码 :A 文 章 编 号 :1 0 0 8 — 3 7 5 8 ( 2 0 1 3 ) 0 6 — 0 5 5 1 0 6
第 1 5卷 第 6 期
2 0 1 3年 1 1月
Vo l _ 15, NO .6
NO V. 2 0 1 3
“ 信 息哲 学" 与 走 向融贯 的信 息哲 学 范 式
— — 一
个 概 念 史 的文 本
王 健
东
北 衄
大
N
( 西 安 交 通 大 学 人 文 社 会 科 学 学 院 ,陕 西 西 安 7 1 0 0 4 ma t i o n ) 作 为一 个 新兴 的研 究 界 域迅 速 地 a 1 ] 。对 于 国 内外 信 息 哲 学 学 繁盛起 来 [ 学 者们 已 有 了 比较 清 楚 的认 识 ] , 他 们 能 够 详 收 蚰 述信 息哲 学 的 主要 阐释 者 , 并 描 绘 出相 关 研 究 进
摘
要 :在 “ 概 念史” 的视 野 下 , “ 信 息哲学 ” 的起源 和内涵 , 以 及 信 息 哲 学 范 式 的演 进 呈 现 出
学 _ 曼 学
历 时 性 和 共 时 性 的双 重 维 度 。 围 绕 着 “ ‘ 信息哲学 ’ 中 的哲 学 属 于 何 种 信 息 ” 和“ ‘ 信息哲 学 ’ 是 什 么 样的一种哲学” 两 个 互 补 性 问题 , 对“ 信 息哲 学 ” 的多 维 内涵 和 信 息 哲 学 研 究 的 双 重 范 式 的 考 察 , 凸 显出“ 信息哲学 ” 的时 代 性 诉 求 和 文 化 间 性 意 蕴 。 中西 信 息 哲 学 范 式 之 间 的 歧 异 与 会 通 , 为 走 向 融
据、信息、知识与智慧的联系和区别
![据、信息、知识与智慧的联系和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b0af018b0508763231121258.png)
数据、信息、知识与智慧的联系和区别数据,信息,知识与智慧四者之间有着密切的相关性,它们常被混淆使用。
本文将重点对数据,信息,知识与智慧进行分析和对比。
一、数据是知识阶层中最底层也是最基础的一个概念。
数据是形成信息,知识和智慧的源泉。
关于数据的定义,比较典型的我们可以看到以下几种:1.数据是对现实生活的理性描述,尽可能地从数量上反映现实世界。
也包括汇总、排序、比例、等等处理。
2.Applehans[Globe&Laugero,1999]认为数据是一系列外部环境的事实,是未经组织的数字、词语、声音和图像等。
3.据是计算机程序加工的“原料”。
例如,一个代数方程求解程序中所用的数据是整数和实数,而一个编译程序或文本编辑程序中使用的数据是字符串。
随着计算机软,硬件的发展,计算机的应用领域的扩大,数据的含义也扩大了。
例如,当今计算机可以处理的图象,声音等,它都被认为是数据的范畴。
4.数据泛指对客观事物的数量、属性、位置及其相互关系的抽象表示,以适合于用人工或自然的方式进行保存、传递和处理。
我们认为第四个定义较符合我们对数据的理解。
例如,水的温度是100℃,礼物的重量是500克,木头的长度是2米,大楼的高度时100层。
在这些表述中:水,温度,100℃,礼物,重量,500克,木头,长度,2米,大楼,高度,100层就是数据。
通过这些数据的描述我们的大脑里形成了对客观世界的清晰印象。
这些数据也可以同过编码被录入到计算机中。
从上面的例子中。
我们看到数据要通过人们约定俗成的字符和定义表现出来。
我们也可以把这些字符和定义称之为关键词,数据就是通过对这些关键词的应用把人类认知的物质世界清晰的描述出来。
我们提到关键词必须是人们约定俗成的。
这就表示不同阶级,不同宗教。
不同国家的人对于关键词的约定必然会有差异。
由此我们可以推导出数据其实也具有一个使用范围。
不同领域的人在描述同一事物是会出现不同的数据。
例如,中国人会称每个星期的最后一天为“星期天”。
关于信息概念的哲学定义和信息功能的历史演变
![关于信息概念的哲学定义和信息功能的历史演变](https://img.taocdn.com/s3/m/43d25d06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cd.png)
关于信息概念的哲学定义和信息功能的历史演变信息概念的哲学定义:信息是一个具有多横向联结和多纵向分布的系统,存在于许多生命体和非生命体中。
信息是从现实世界中的自然事物中提取出来的,通过传递、处理和储存等形式进行变换和传递,这些变换和传递的过程可以影响我们所处的环境,也可以影响我们自己行为的取向。
信息来自于客观事物的存在和相互关系,但也依赖于我们的主观认知能力。
信息的含义和意义是由人们在理解和交流的过程中共同建构。
信息可以是固定的、重复的和典型的,例如自然语言中的单词和语法规则,也可以是高度灵活和可塑造的,例如在科技、艺术和娱乐等领域的想象与创造。
同时,信息也可以是具有价值的,例如商业、政治和社会活动中的交换和分享。
Information Function 的历史演变:随着人们对信息的认识不断提升、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变迁,信息功能的历史演进经历了几个阶段:1. 信息传递阶段人类最早的信息功能主要是传递信号和信息,此时的信息是直接表达客观事物的状态或结果。
对于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视觉和声音是最基本的工具,如火炬、演说和唱歌等。
2. 信息记录阶段为了方便记忆和传递信息,人类开始利用书写和记录技术制作文字和文献。
这个阶段的信息并不一定是客观事物的直接反映,而是通过人们的表述和说明来构建的。
这不仅展示了人类认知和表达能力的提高,还促进了交流和学习。
3. 信息加工阶段随着信息的增长和复杂性的提升,人们开始关注信息处理和分析的方法。
在此阶段出现了一系列的理论基础、技术工具和组织形式,包括信息学、计算机科学、数据库、搜索引擎、人工智能等。
这些工具和技术可以帮助人们更有效地处理信息、挖掘信息和构建知识。
4. 信息共享阶段最近的一个阶段是信息共享和开放,它建立在互联网、社交媒体和移动设备等技术基础之上,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获取和分享信息,也可以与他人进行更有效的互动和合作。
这个阶段不仅极大地增加了人们获取信息和思考的机会,还支持了新的商业模式、政府治理和社会变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的哲学定义
信息一词来源于拉丁文,原意是陈述、解释。
在汉语中,信息一词的本意是指可以传递的消息。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信息一词的含意不断地丰富,特别是在人类社会进入了信息时代之后,关于信息的定义更是林林总总,五花八门,层出不穷。
总而观之,这些定义,大都是从不同的角度或领域,对信息所作的具体的而非抽象的、片面的而非全面的、非本质的解释,有的甚至是不着边际的。
可以说,到目前为止,尚没有可揭示信息本质的完整的信息定义。
之所以有这样的结果,是因为信息并不是一个需要定义的概念性问题,它和物质一样是客观存在,是需要通过探索和挖掘才能得到真谛的。
尽管以往的研究和所取得的成果对揭示信息本质的作用功不可没,但是,在此回顾、介绍、分析已有的定义和概念是没有必要的,因为本文的出发点不是要给信息下一个什么定义,而是要揭示信息的本质,即回答信息到底是什么的问题。
一、信息是什么
可以说,当今世界是被信息包围了的世界,每个有知识的人都可以举出无数个信息的实例,但却没人能回答信息到底是什么的问题。
为了找到答案,我们不妨从人类认知世界的起源开始探讨。
人类最初是通过其自身的视觉、听觉、嗅觉和触觉来感知物质世界的。
人们为了记住所获得的感知,就要在大脑里刻上痕迹予以储存,以便日后用来进行判断和做出决定。
这种刻于大脑中的痕迹就是信息,是人对其所感知的物质世界的现状所作的记载。
大脑的记忆不是很可靠的,尤其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信息量的增多,大脑中的信息会越来越模糊甚至完全消失,这就促使人们在自己的大脑之外使用标识来帮助记忆,从而出现了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主动记载。
为了相互之间的交往合作,人们不仅要储存信息,还要表达和传递信息,由此语言、文字等相继出现。
由于信息被刻记在大脑以外的物质上,如石头,竹简和纸张等,使其得
以保留得更长久。
人们不仅可以从现实中感知世界,也可以从保留的信息中了解世界。
人类的思想是随着大脑中信息量的增加而逐渐产生的,信息不仅是记载所认知的自然现象,同时也记载人类自身的感受和思想。
人类思想形成的过程,就是信息积累的过程。
以上的描述可能在顺序上与史实不是完全相符,不过没有关系,我们不是在写信息发展史,我们只是想从中得出这样的结论:在人类社会中,信息是人类对其认知的客观世界和自身内心世界的记载,这种记载首先被储存于人的大脑之中。
那么,在人类出现以前,是否已有信息存在呢?自然界是否有自己的历史记载呢?回答显然是肯定的。
客观世界不断发展变化,各种演变过程都在物质上留下相应的痕迹,像陨石坑、骨化石、树的年轮等都是很好的例证。
可以说,信息是伴随着物质的产生而出现的,宇宙自其诞生之日起就开始记载自己的历史了,这样我们又可以得出另一个结论:自然界靠其演变过程中烙印于物质之上的痕迹留下信息,记载自己的变化。
到此为止,我们似乎已经朦朦胧胧地感觉到,答案出来了。
信息是烙印于物质之上的自然记载和人为记载,更确切地说,是一物质作用于另一物质所产生的痕迹,是作用的结果。
它伴随着物质世界的产生而产生,同样也会伴随着物质世界的灭亡而消失。
二、信息的本质
信息是一物质作用于另一物质留下的痕迹,是物质之间相互作用而产生变化的记载,是物质的形变和质变的记载,是能量的转变。
变化之前是前物质,变化之后是后物质,二者之差就是变化期间所产生的期间信息,即:
期间信息= 后物质—前物质
一张带墨迹的白纸减去这张白纸剩下墨迹图形信息;一个戴帽子的人减去这个人就剩下帽子这个实物信息;而折叠过的纸减去未折叠的纸留下的是折叠过程,过程信息可利用现代技术手段进行记录并予以重现或人为描述。
新的物质诞生了,原来的物质就不复存在,这种变化以信息的方式留在了新的物质上。
在客观世界中,客观物质只以现实这一种状态存在,过去的存在永远成为过去。
随着时间的前移,物质上的信息量是呈递减变化的,假设时间起点处存在的物质是纯物质,那么现实物质就是由纯物质和其后所记载的信息组成的,即:
现实物质= 纯物质+ 信息
时间的起点在哪里,纯物质又是什么,它是否也有信息记载,现在我们无从得知。
只有现实物质才是真正客观存在着的,过去曾经有过的存在,只能通过剥离现实物质上的信息得以追踪。
也就是说,信息是可以从物质中剥离出来的,剥离出来的信息越多,就越接近于物质的原本,我们可以通过减少物质上的信息来复原它的过去。
如果一个物质不能给予我们任何启迪的话,那么就可能接近物质的原本了。
一张报纸对看过的人来说就是废纸一张,因为作为信息的字迹已经变成了污迹,报纸恢复了它是由白纸和墨汁复合而成的废纸的本来面目。
综上所述,客观存在着的物质具有二重性,即具有实物性和信息性这二重特性。
客观存在的物质既是它本身,作为实物存在;又是信息的载体,记载着各种信息,即信息物质和物质信息。
例如:书是信息物质,字是物质信息。
在作用就是在记载,如果作用的结果使物质发生了形变或质变,那么就有了新的信息出现,否则没有。
如果该变化消失了,该次记载的信息也随之消失。
比如说一张白纸,折叠起来的折痕是信息,滴上的墨水也是信息,当折痕和墨水没有了,信息也就消失了,而折痕和墨水消失的过程,也是信息记载的过程,只不过是另外一次记载而已,它相对于有折痕和墨水的纸来说是产生了新的信息,但相对于原来的白纸来说是信息未变。
由此可见,历史是可以被抹煞的。
在客观世界中,物质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任何物质都要受到它周围物质这样或那样的作用,所有的作用都会在这个物质上留下痕迹,产生信息。
也就是说,任何物质都是载有信息的物质。
孤立的物质不存在,那么没有被作用过的物质也就不存在。
由此而得,没有信息记载的物质也是不存在的。
所以,任何现实存在的物质都会留有过去的影子。
和作为实物的物质的运动一样,作为信息的物质也是在不断变化的。
物质之间的作用是连续不断的,那么信息的记载也是连续不断的。
信息的变化是绝对的,信息的不变则是相对的。
考察物质是否发生运动需要参照系,证明信息的存在和变化也同样需要参照体,否则就会无法分辨是载体本身固有的还是记载的信息;是新的信息还是旧的信息。
这就如同我们写信要拿一张白纸一样。
当然,这里也需要用到质点的概念和迪卡尔坐标。
三、信息的性质、要素、种类和意义
信息具有变化性、连续性和无限可分性;任何信息都有其存在形式、来源和产生方法;信息可分自然信息和人为信息,记录性信息、描述性信息和虚拟性信息,实物信息、图形信息和音像信息等。
信息只有在被破解之后,它的意义才能显现出来。
信息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信息所表达的内容。
从目前来看,信息对于自然物质本身毫无意义,但对于人类却意义重大。
四、关于人类的四大知觉
视觉所看到的是物质发出的或反射的可见光而不是物质本身,是一种光学现象,是间接的感知,近期出现的人体彩绘给人的错觉就是很好的例证。
物质因光而有色而可视,不发光也不反光的物质是不可见的。
视觉的可靠度最小,但获得的信息量最大。
听觉听到的是由声波传递的物质震动信息,也是间接感知。
嗅觉嗅到的气味是飘逸出来的物质的颗粒,属于实物信息,是感官与物质的软接触。
触觉的感知是最直接、最真实的,但它所获得的信息量也是最少的。
视觉和听觉接收的是物质的音像信息,是可以虚拟的;嗅觉和触觉感知的是实物信息,只能是实物本身或仿制品。
人的感官功能的有限性决定了他接收信息的局限性,为了接收更多的信息,就需借助
信息接收器和信息转换器来达到目的。
信息是作用的痕迹,信息是变化的记载,信息是证明变化的依据;有变化就会有信息,没有信息变化无从知晓;信息是客观的足迹,信息是历史的见证;实物性和信息性是物质的二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