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程》中抗氯离子渗透性检测方法的试验研究
抗氯离子渗透性
![抗氯离子渗透性](https://img.taocdn.com/s3/m/20a383d0b14e852458fb5773.png)
评价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综合指标-抗氯离子渗透性及其研究现状摘要:结合国内外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研究的现状,在近年来基于氯离子渗透的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预测模型,分析了将抗氯离子渗透性作为评价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的综合指标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对于制定高性能混凝土的耐久性设计规范具有参考意义。
关键词: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氯离子抗渗;综合指标Aggregative indicator evaluating the durabil ity of HPC:Chloride ion resistance and present status BA Heng jing ,ZHA N G Wu man ,DEN G Hong wei(Civil Engineering Institute ,Harb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arbin 150006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prediction models and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present status of the durability of HPC, the chloride ion resistance was used as an aggregative indicator to evaluate the durability of HPC. The importance and the feasibility were analyzed, which had significant reference for constituting standard of the durability of HPC.Key words :HPC;durability ;chloride ion resistance ;aggregative indicator1 引言近年来,国内外土木工程界对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问题十分关注,作了大量的试验研究,工程技术人员对混凝土耐久性的认识程度也不断加深。
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标准试验方法
![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标准试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b269e86b9d528ea81c7796a.png)
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标准试验方法B.1适用范围B.1.1本试验方法以电量指标来快速测定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
适用于检验混凝土原材料和配合比对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的影响。
B.1.2本试验方法适用于直径为95±2mm,厚度为51±3mm的素混凝土试件或芯样。
B.1.3本试验方法不适用于掺亚硝酸钙的混凝土。
掺其它外加剂或表面处理过的混凝土,当有疑问时,应进行氯化物溶液的长期浸渍试验。
B.2试验基本原理B.2.1在直流电压作用下。
氯离子能通过混凝土试件向正极方向移动,以测量流过的混凝土的电荷量反映渗透混凝土的氯离子量。
B.3试验设备及材料B.3.1试验装置如图B.3.1B.3.2仪器设备应满足下列要求:(1)直流稳压电源,可输出60V直流电压,精度±0.1V;(2)塑料或有机玻璃试验槽,其结构尺寸如图B.3.2所示;(3)铜网为20目;(4)数字式电流表,量程20A,精度±1.0%;(5)真空泵,真空度可达133Pa以下;(6)真空干燥器,内径≥250mm;B.3.3试验应采用下列材料:(1)分析纯试剂配制的3.0%氯化钠溶液;(2)用纯试剂配制的0.3mol氢氧化钠溶液;(3)硅橡胶或树脂密封材料。
B.4试验步骤B.4.1制作直径为95mm,厚度为51mm的混凝土试件,在标准条件下养护28d或90d,试验时以三块试件为一组。
B.4.2将试件暴露于空气中至表面干燥,以硅橡胶或树脂密封材料施涂于试件侧面,必要时填补涂层中的孔洞以保证试件侧面完全密封。
B.4.3测试前应进行真空饱水。
将试件放入1000ml烧杯中,然后一起放入真空干燥器中,启动真空泵,数分钟内真空度达13Pa以下,保持真空3h后,维持这一真空度注入足够的蒸馏水,直至淹没试件,试件浸泡1h后恢复常压,再继续浸泡18±2h。
B.4.4从水中取出试件,抹掉多余水份,将试件安装于试验槽内,用橡胶密封环或其它密封胶密封,并用螺杆将两试验槽和试件夹紧,以确保不会渗漏,然后将试验装置放在20~23℃流动冷水槽中,其水面宜低于装置顶面5mm,试验应在20~25℃恒温室内进行。
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检测技术规程
![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检测技术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3939985b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0d.png)
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检测技术规程一、前言混凝土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受到氯离子的侵蚀,其性能会逐渐下降,甚至出现严重的钢筋锈蚀问题,影响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寿命。
因此,对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检测是非常重要的。
本技术规程旨在规范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检测的方法,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二、适用范围本技术规程适用于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检测,包括混凝土样品的采集、试验条件的控制、试验方法、试验结果的计算和评价等方面。
三、设备和试剂1. 电子天平:量程为0.1g,精度为0.01g;2. 恒温水槽:温度范围为20℃~25℃;3. 氯化钠溶液:浓度为3.5%;4. 纯净水;5. 水泥;6. 红色三氧化二铁。
四、试验步骤1. 混凝土样品采集混凝土样品应在养护期满后采集,采集时应尽可能避免破坏混凝土内部的结构。
采集样品时,应从同一工程批次的混凝土中随机采集至少3个样品,每个样品的尺寸应不小于100mm×100mm×100mm。
采集后,应将样品标记清晰,记录样品的采集位置和时间。
2. 样品的处理样品表面应清洗干净,去除外表面的杂物和污垢。
然后将样品放在恒温水槽中浸泡24小时,使样品内部充分吸水。
3. 试验过程将恒温水槽中的水排掉,加入浓度为3.5%的氯化钠溶液,使样品完全浸泡在氯化钠溶液中。
样品浸泡时间为28天。
每7天更换一次氯化钠溶液,以保证试验溶液的浓度。
4. 试验结果的计算将样品从氯化钠溶液中取出,用纯净水清洗干净,然后将样品分切成两部分,一部分用于测定氯离子渗透深度,另一部分用于确定样品的干质量。
将样品放入烘箱中烘干至质量不变。
将样品的干质量记录下来,用于后续计算。
5. 试验结果的评价根据测定结果,计算样品的氯离子渗透深度,判断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是否符合要求。
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评价标准如下:(1) 氯离子渗透深度小于20mm,为优秀;(2) 氯离子渗透深度在20mm~50mm之间,为合格;(3) 氯离子渗透深度大于50mm,为不合格。
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能力测试方法的适用性
![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能力测试方法的适用性](https://img.taocdn.com/s3/m/0f583a90b9d528ea81c7792d.png)
具有 一定 的相 关性 : AS T M C 1 2 0 2 和 R C M 的测 试 结果呈 分段 线性 关 系 , AS T M C 1 2 0 2和 AC R的
测试 结果 呈双 曲线 关 系 . 3种 方 法均 有各 自的适 用 范围 , 因此 , 在 评价 混凝 土抗 氯 离子渗 透能 力 时 ,
率) 3种 抗 氯 离子渗 透 能 力测 试 方 法 , 研 究 了水 胶 比 ( 质 量 比) 0 . 2 2 t0 . 6 2 , 空 白和 掺入 矿 物 掺舍 料 ( 粉 煤 灰和硅 灰 ) 混凝 土 的抗 氯 离子渗 透 能 力. 分析 了 3种 方 法 测试 结 果 的相 关性 , 以及 水胶 比、 矿 物 掺合料 和龄 期 对 混凝土抗 压 强度 和 抗 氯 离子 渗 透 能 力 的影 响. 结果 表 明 :3种 方 法 的测 试 结 果
RCM ( r a p i d c h l o r i d e mi g r a t i o n )a n d AC R( a l t e r n a t i v e c u r r e n t r e s i s t i v i t y ) ,c o n c r e t e s wi t h d i f f e r e n t wa t e r t o
水泥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试验研究
![水泥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试验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a6e09511c5da50e2524d7fc3.png)
水泥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试验研究摘要:本文通过不同水胶比,不加掺和料、掺粉煤灰、硅灰、纤维以及不同粗骨料等,对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水胶比越大,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差;掺加粉煤灰、硅灰、纤维能提高混凝土抗渗性;相同的级配下,花岗岩粗骨料混凝土比石灰岩粗骨料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要好。
关键词:混凝土氯离子渗透性试验研究1 前言由于水泥混凝土具有生产能耗低、适用性强、使用方便等优点,已成为现代建设工程中无法替代的主要建筑材料。
外界的各种因素的影响构成混凝土的原材料中可能潜在着有害因素,而混凝土本身脆性大,抗拉强度低,抗冲击性能差,特别容易开裂,直接影响其抗渗、抗冻、抗化学介质侵蚀、抗钢筋锈蚀等性能,造成混凝土使用寿命大大缩短,同时,混凝土的使用条件和环境因素可能对混凝土构成威胁。
因此要求水泥混凝土不仅要有良好的强度性能,还应有优异的耐久性能和适宜的工作性能,以满足目前和未来的混凝土工程的施工需要。
氯离子侵入混凝土内部后,将导致混凝土开裂,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
氯离子在混凝土中的扩散是氯离子借混凝土中毛细孔孔壁吸附水从高浓度区向低浓度区的迁移。
因为氯离子可以同时通过扩散、渗透和吸附等不同机理侵入混凝土内部,并在传输过程中可能有部分氯离子与胶凝材料及其水化产物相结合,所以通过对混凝土氯离子渗透性的研究,能够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
本文通过在混凝土中掺加粉煤灰、硅灰、纤维,使用花岗岩粗骨料等试验,研究不同掺料对混凝土氯离子扩散系数的影响。
2 试验材料(1)水泥:广东某公司生产的P.0 42.5普通硅酸盐水泥。
(2)粗骨料:花岗岩粗骨料,针片状颗粒总含量3.5%,含泥量为1.2%,泥块含量为0。
石灰岩粗骨料,表观密度为2692kg/m3,针片状颗粒总含量4.4%,含泥量为1.5%,泥块含量为0。
(3)细骨料:河砂,细度模数2.74,含泥量1.5%,泥块含量为0。
(4)外加剂:采用聚羧酸高效减水剂,减水率不小于30%,固含量不小于20%。
解析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研究
![解析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8dccfaee04a1b0717fd5dd34.png)
解析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研究摘要:随着科技经济的不断发展,耐久性能优异的高性能混凝土在建筑工程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混凝土的耐久性向来是材料科学以及技术探究的重点之一,它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而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性是衡量混凝土耐久性的最重要指标之一,另外,当前通常用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性能来表示混凝土的抗渗透性能。
本文就针对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研究进行简要的解析。
关键词: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研究一、氯离子对混凝土产生的负面影响混凝土中,钢筋锈蚀机理一般分为化学腐蚀以及电化学腐蚀,其中的电化学腐蚀的危害更为强大。
碱性条件下,由于钢筋表面有一层钝化膜,能够自我保护,进而不被锈蚀。
但是当混凝土中的碱度降低的时候,钝化膜就会变得不稳定,腐蚀微电池就会形成,进而锈蚀钢筋。
如果钢筋所处环境中存在着氯离子,那么氯离子就会加快电化学腐蚀的速度,其中的作用机理是:1.损坏金属钝化膜——金属表面的氯离子吸附在钝化膜上面,能够降低混凝土的局部碱性,进而损坏钝化膜;2.导电——一方面,氯离子能够降低混凝土的电阻,这样一来就加速了钢筋的电化学腐蚀速度,另一方面,氯离子会提高混凝土的吸湿性,这样也会降低混凝土的电阻,进而加快电化学腐蚀速度;3.氯离子能够产生电化学腐蚀当中的阳极去极化作用,最终加快电化学腐蚀速度。
二、影响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主要因素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主要和混凝土的配合比、内部孔隙率以及空隙液组成等等相关,下面简要地讨论一下影响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主要因素。
(一)混凝土的配合比混凝土的配合比中如果水灰比增大的话,混凝土内部的孔隙率就会随之提高,进而会导致氯离子的扩散系数增大。
所以,混凝土的水灰比务必要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混凝土自身的密实度,一定要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配合。
(二)混凝土的孔隙碱度研究学者通常认为氯离子会损坏金属的钝化膜,不单单只是取决于钢筋周遭混凝土孔隙中氯离子的浓度,更为重要的是[Cl ]/[OH ]。
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检测技术规程
![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检测技术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e6743d77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92.png)
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检测技术规程一、前言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是混凝土耐久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合理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检测技术可以为混凝土设计、施工、养护提供科学的依据。
本技术规程旨在为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检测提供详细的技术要求和操作规程。
二、检测设备及试验材料1.设备(1)离子渗透仪(2)电子天平(3)真空泵(4)试验箱(5)数字电压表(6)恒温水槽2.试验材料(1)水泥(2)沙子(3)石子(4)混凝土添加剂(5)氯化钙(6)氯化钠(7)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试件三、试验前的准备工作1.混凝土配合比的确定根据混凝土的设计要求,确定混凝土的配合比,保证试件的强度和密实度。
2.混凝土试件的制备(1)按照混凝土配合比制备试件。
(2)试件应符合以下要求:a.试件尺寸为100mm×100mm×100mm的正方体。
b.试件表面应平整,无裂缝,无明显的凸起或凹陷。
c.试件表面应清洁干燥,无灰尘,无杂质。
(3)试件制备后应在25℃±5℃的恒温水槽中养护28天,养护过程中应保持水槽中的水位稳定。
3.试件标识在试件上标明试件的编号、日期等信息。
四、试验操作流程1.试验前准备(1)检查设备是否正常工作。
(2)将试验箱放入恒温水槽中,使温度达到25℃±5℃。
(3)将试件取出,用干净的毛刷清洁试件表面,去除表面的杂质和灰尘。
(4)用数字电压表检测试件表面的电阻率,记录下来。
2.试验操作(1)将试件放入试验箱中,试件表面朝上,试件与试验箱的接触面应涂上硅脂,以防止水分渗透。
(2)将试验箱盖紧,打开真空泵,抽空试验箱。
(3)向试验箱中加入氯化钠和氯化钙水溶液,使其溶液深度为20mm。
(4)打开离子渗透仪,根据设备要求调整电源电压和电流,开始测试。
(5)测试时应保持试验室的温度和湿度稳定,避免对测试结果的影响。
(6)测试过程中应记录下氯离子渗透的电流值和时间,以便后期数据处理。
3.试验结束(1)测试结束后,将试验箱取出,用干燥的毛刷清洁试件表面,去除试验过程中残留的盐分。
海工混凝土早龄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研究
![海工混凝土早龄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2286e4df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d1cef5b.png)
海工混凝土早龄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研究朱劲松;叶青;王建东;马成畅【期刊名称】《建筑材料学报》【年(卷),期】2006(009)002【摘要】借助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氯离子渗透试验和胶凝材料硬化浆体孔结构试验,对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能力随早龄期时间变化的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矿渣掺量(质量分数)为50%与水胶比(质量比)为0.30,0.40和0.50时,海工混凝土早龄期抗氯离子渗透能力远小于它们的28 d抗氯离子渗透能力,且其随龄期变化规律不同于抗压强度随龄期的变化规律;在早龄期时由于海工混凝土的孔隙率高、孔径大于50 nm的大孔数量多,因此其抗氯离子渗透能力较弱;尽管在设计海工混凝土时选用了高抗氯离子渗透能力的高性能混凝土,但其在早龄期时也不具有抗氯离子渗透能力.【总页数】6页(P221-226)【作者】朱劲松;叶青;王建东;马成畅【作者单位】衢州学院,建筑工程系,浙江,衢州,324006;衢州学院,建筑工程系,浙江,衢州,324006;浙江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浙江,杭州,310014;浙江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浙江,杭州,310014;浙江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浙江,杭州,31001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528【相关文献】1.海工混凝土在化学与力学耦合作用下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研究 [J], 李云峰;李瀛涛;高新丽2.矿物掺合料对海工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影响 [J], 周官封;付翔3.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冻融损伤后抗氯离子渗透性能试验研究 [J], 时瑞国;张雅娜4.水泥基复合材料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研究进展 [J], 韦智友;杨泽沛;王凯星;秦亚洲;杨桄胜5.聚合物改性混凝土抗压强度及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试验研究 [J], 陈成;崔建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混凝土中氯离子渗透性能的试验研究
![混凝土中氯离子渗透性能的试验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224bb1dc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84.png)
混凝土中氯离子渗透性能的试验研究一、研究背景混凝土是建筑中常用的一种材料,但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如混凝土表面龟裂、渗水、腐蚀等,这些问题会影响混凝土的使用寿命和性能,因此,混凝土的性能研究一直是建筑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
其中,混凝土中氯离子的渗透性能对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十分重要。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实验研究混凝土中氯离子的渗透性能,探究氯离子对混凝土的侵蚀作用,为混凝土的改良提供参考。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3.1 研究内容本研究主要研究混凝土中氯离子的渗透性能,包括氯离子的浓度、渗透深度、渗透速度、渗透系数等方面。
3.2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以下实验方法:(1)制备混凝土试件:按照标准配合比制备混凝土试件,试件尺寸为100mm×100mm×100mm。
(2)浸泡实验:将混凝土试件浸泡在不同浓度的氯离子溶液中,浸泡时间为28天。
(3)测定渗透深度:采用电极法测定混凝土中氯离子的渗透深度。
(4)测定渗透速度:采用恒流法测定混凝土中氯离子的渗透速度。
(5)计算渗透系数:根据测定结果计算混凝土中氯离子的渗透系数。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4.1 氯离子浓度对渗透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氯离子浓度的增加,混凝土中氯离子的渗透深度和渗透速度均增加,且增长速度逐渐加快。
4.2 渗透深度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混凝土中氯离子的渗透深度越大,混凝土的耐久性越差。
当氯离子渗透深度达到一定程度时,混凝土中的钢筋会被腐蚀,引起混凝土的龟裂和破坏。
4.3 渗透系数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混凝土中氯离子的渗透系数越大,混凝土的耐久性越差。
渗透系数是评价混凝土耐久性的一个重要指标,渗透系数越小,混凝土的抗渗性能越好。
五、结论与建议5.1 结论本研究通过实验研究混凝土中氯离子的渗透性能,得出了以下结论:(1)氯离子浓度对混凝土的渗透性能有显著影响,浓度越高,渗透深度和渗透速度越大。
(2)混凝土中氯离子的渗透深度对混凝土的耐久性有重要影响,混凝土中氯离子的渗透深度越大,混凝土的耐久性越差。
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标准
![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9a6072d7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be.png)
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标准一、前言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最常见的材料之一,其主要成分为水泥、砂、石等。
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的主要功能是承受和传递结构的荷载,因此混凝土的性能直接影响建筑物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而氯离子渗透是混凝土耐久性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确定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标准对于保证建筑物的耐久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二、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氯离子是混凝土中最常见的有害离子之一,它可以进入混凝土内部并与水泥中的氢氧化钙反应,形成氯化钙,导致混凝土的物理性能和力学性能下降,从而影响建筑物的耐久性和安全性。
因此,要保证混凝土的耐久性和安全性,必须控制混凝土中氯离子的渗透。
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是指混凝土对氯离子渗透的阻力能力,通常用氯离子扩散系数来衡量。
氯离子扩散系数是指单位时间内氯离子在混凝土中扩散的距离,它与混凝土中氯离子浓度、孔隙度、孔径分布等因素有关。
一般来说,混凝土的孔隙度和孔径分布越小,氯离子扩散系数就越小,抗氯离子渗透性就越好。
三、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标准1. 混凝土氯离子扩散系数混凝土氯离子扩散系数是反映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国内外对混凝土氯离子扩散系数的标准不尽相同,但一般都要求混凝土的氯离子扩散系数小于某个特定值。
例如,美国ACI 318-14标准规定,混凝土氯离子扩散系数应小于1.0x10^-12 m^2/s;欧洲标准EN 206-1则规定,混凝土氯离子扩散系数应小于1.0x10^-12 m^2/s。
2. 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等级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等级是指混凝土对氯离子渗透的阻力等级,通常用P值来表示。
P值是氯离子扩散系数与混凝土厚度的比值,它反映混凝土对氯离子渗透的抵抗能力。
一般来说,P值越大,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就越好。
国内对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等级的标准是GB/T 50082-2009《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其中将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分为四个等级,分别为P8、P10、P12、P15。
抗氯离子渗透性及其研究现状
![抗氯离子渗透性及其研究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faad943da5e9856a561260a8.png)
抗氯离子渗透性及其研究现状结合国内外高性能商品混凝土耐久性研究的现状,在近年来基于氯离子渗透的高性能商品混凝土耐久性预测模型,分析了将抗氯离子渗透性作为评价高性能商品混凝土耐久性的综合指标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对于制定高性能商品混凝土的耐久性设计规范具有参考意义。
1引言近年来,国内外土木工程界对高性能商品混凝土耐久性问题十分关注,作了大量的试验研究,工程技术人员对商品混凝土耐久性的认识程度也不断加深。
我国新出台的商品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很多章节已经提出了具体的耐久性规定。
同时,我国第一部《商品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及施工指南》也在2003年底正式颁布实施,该指南为设计和施工人员提供了环境作用下商品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与施工的基本要求。
大量科研成果的取得和国家规范的实施将实现商品混凝土结构全功能设计的目标向前推进了坚实的一步。
然而,目前对于高性能商品混凝土耐久性的评定没有统一的指标和方法,对其抗冻性、抗化学侵蚀性、抗钢筋锈蚀性、抗碳化性、抗碱—集料反应性、抗磨耗性、抗火性等等的试验和评价,基本上仍沿用对普通商品混凝土的试验和检测方法。
但是,由于低水灰比、以及高效减水剂和矿物掺合料的掺入,高性能商品混凝土的性能与普通商品混凝土的性能相比产生了较大的差异,因此,普通商品混凝土的一些试验和检测方法已不适用于高性能商品混凝土,更无法将耐久性指标融入到商品混凝土结构设计理论中。
我国规范一贯按承载力极限状态来设计结构构件,再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来校核构件的设计思想,这样就决定了高性能商品混凝土耐久性设计应在肯定原有结构设计理论的基础上补充耐久性方面的要求,使得所选用的商品混凝土材料在满足结构承载能力的同时也可以达到足够的耐久性,在工程选材的环节把好“耐久性”关,实现从源头上解决结构的耐久性问题。
因此,目前亟待解决问题是:创建一个高性能商品混凝土耐久性的综合评价指标,该指标能够将各种环境因素影响效应集于一身。
将其作为指导高性能商品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的统一标准,便可以消除商品混凝土耐久性参数众多,各参数之间相关性难于把握的客观制约,为实现完全规范化的商品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奠定坚实的基础。
混凝土氯离子渗透标准
![混凝土氯离子渗透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c5fca5ca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14.png)
混凝土氯离子渗透标准一、前言混凝土结构的寿命与其耐久性密切相关,其中混凝土氯离子渗透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主要指标之一。
因此,建立混凝土氯离子渗透标准对于确保工程质量和延长混凝土结构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二、标准依据1. GB/T 50082-2009《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2. GB/T 50081-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3. JGJ/T 70-2009《混凝土结构工程验收规范》4. JGJ/T 152-2008《建筑物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三、术语和定义1. 混凝土氯离子渗透:氯离子在混凝土中的扩散和迁移过程。
2. 混凝土氯离子扩散系数:混凝土中氯离子扩散的速度。
3. 混凝土氯离子扩散深度:混凝土中氯离子扩散的距离。
四、测定方法1. 氯离子含量的测定采用离子选择电极法或荧光法测定混凝土中氯离子含量。
2. 混凝土氯离子扩散系数的测定采用稳态法、非稳态法或溶液浸泡法测定混凝土氯离子扩散系数。
3. 混凝土氯离子扩散深度的测定采用电渗法或荧光法测定混凝土氯离子扩散深度。
五、评价标准1. 氯离子含量混凝土中氯离子含量应符合以下标准:(1)混凝土表层氯离子含量不超过0.3%;(2)混凝土内部氯离子含量不超过0.1%。
2. 混凝土氯离子扩散系数混凝土氯离子扩散系数应符合以下标准:(1)普通混凝土氯离子扩散系数不超过2.5×10^-12m^2/s;(2)高性能混凝土氯离子扩散系数不超过1.0×10^-12m^2/s。
3. 混凝土氯离子扩散深度混凝土氯离子扩散深度应符合以下标准:(1)普通混凝土氯离子扩散深度不超过30mm;(2)高性能混凝土氯离子扩散深度不超过20mm。
六、检验方法混凝土氯离子渗透可通过以下检验方法进行检验:1. 混凝土氯离子扩散系数可通过实验室测定;2. 混凝土氯离子扩散深度可通过现场测定;3. 混凝土中氯离子含量可通过采集样品送至实验室测定。
七、结论混凝土氯离子渗透标准是保证工程质量和延长混凝土结构寿命的重要指标之一。
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检测规格
![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检测规格](https://img.taocdn.com/s3/m/515a11f1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ce.png)
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检测规格一、背景介绍混凝土是建筑结构中常用的材料之一,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耐久性,但在一些特殊环境下,如海洋、化工厂等,混凝土会受到氯离子的侵蚀,导致混凝土的性能下降,甚至失去使用价值。
因此,对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进行检测至关重要。
二、检测目的本规格旨在规范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检测的过程和方法,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和维护提供科学依据。
三、检测方法1. 氯离子渗透实验氯离子渗透实验是评定混凝土抗氯离子侵蚀性能的重要指标,其具体操作方法如下:(1)制备混凝土试件:按照相关标准制备混凝土试件。
(2)试件养护:试件养护时间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3)试件表面处理:试件表面应平整,无明显缺陷。
(4)试件浸泡:将试件浸泡在含有氯离子的溶液中。
(5)浸泡时间:浸泡时间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6)检测方法:采用离子选择电极或电导法测定试件中氯离子的含量。
2. 电化学阻抗谱法电化学阻抗谱法是一种非破坏性检测方法,能够评估混凝土的防护性能和氯离子渗透性,其具体操作方法如下:(1)制备混凝土试件:按照相关标准制备混凝土试件。
(2)试件养护:试件养护时间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3)试件表面处理:试件表面应平整,无明显缺陷。
(4)试件浸泡:将试件浸泡在含有氯离子的溶液中。
(5)浸泡时间:浸泡时间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6)检测方法:采用电化学阻抗谱法测定混凝土试件的阻抗谱。
四、检测仪器1. 离子选择电极离子选择电极是一种专门用于检测离子浓度的电极,具有灵敏度高、准确性好等特点,适用于混凝土中氯离子浓度的检测。
2. 电导仪电导仪是一种用来测量电解质溶液电导率的仪器,能够快速、准确地检测混凝土中氯离子的含量。
3. 电化学阻抗谱仪电化学阻抗谱仪是一种用于检测混凝土电化学特性的仪器,能够测定混凝土试件的阻抗谱,评估混凝土的防护性能和氯离子渗透性。
五、检测标准1. GB/T 50082-2009《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2. GB/T 50081-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3. JGJ/T 70-2009《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六、检测报告检测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1. 检测对象:包括被检测混凝土结构的名称、位置、使用年限等信息。
混凝土氯离子含量评定标准
![混凝土氯离子含量评定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a8a15965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b1.png)
混凝土氯离子含量评定标准引言混凝土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桥梁、水坝等建设项目中的材料。
然而,由于混凝土中存在的氯离子会对钢筋产生腐蚀作用,因此评定混凝土中的氯离子含量对于确保结构的安全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混凝土氯离子含量评定标准,以帮助工程师和技术人员进行准确的评定和判断。
氯离子对混凝土的影响混凝土中的氯离子有可能来自外部环境或混凝土配合料中的成分。
氯离子在混凝土中会与水中的钙离子发生反应,形成可溶性的氯化钙。
氯化钙具有极强的腐蚀性,会使钢筋表面形成氯离子浓度较高的电解质,从而导致钢筋的腐蚀。
长期暴露在氯离子浓度较高的混凝土中的钢筋容易受到严重的腐蚀,从而降低了结构的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
混凝土氯离子含量评定标准为了评估混凝土中的氯离子含量是否满足安全性要求,需要依据一定的评定标准进行判断。
以下是常见的混凝土氯离子含量评定标准:1.GB/T 50082-2009《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该标准规定了不同混凝土结构中允许的氯离子含量限制。
根据使用环境的不同,有室内、桥梁、水工和海洋环境等多个分类,每个分类对氯离子含量都有特定的限制值。
12.ASTM C1202-19《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试验标准方法》该标准是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ASTM)制定的混凝土氯离子渗透性测试方法。
通过测定混凝土试样中的氯离子渗透量,可以评估混凝土的阻隔氯离子渗透的能力。
3.ACI 222.1R-12《保护混凝土中的钢筋》该标准提供了用于评估混凝土中钢筋腐蚀风险的方法和指南。
其中包括对混凝土中氯离子含量评估的要求和建议。
需要注意的是,针对不同的工程项目和使用环境,可能存在其他特定的评定标准。
在进行混凝土氯离子含量评定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用的标准。
混凝土氯离子含量评定方法评定混凝土氯离子含量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直接测定法该方法通过直接测定混凝土试样中的氯离子含量来评定。
常见的直接测定方法包括离子选择电极法、比色法和离子色谱法等。
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评定标准
![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评定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0f188a4d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67.png)
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评定标准一、前言混凝土在使用过程中,会受到氯离子的侵蚀,导致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下降,甚至出现钢筋锈蚀。
因此,对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进行评定非常重要,可以帮助设计师更好地选择混凝土材料,提高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和安全性。
本标准旨在规范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评定的方法和要求。
二、术语和定义2.1 氯离子扩散系数指氯离子在混凝土中扩散的速率,单位为m²/s。
2.2 氯离子渗透深度指氯离子在混凝土中扩散到的深度,单位为mm。
2.3 氯离子含量指混凝土中氯离子的质量含量,单位为mg/kg。
2.4 氯离子通量指单位时间内通过混凝土的氯离子质量,单位为mg/(m²·h)。
三、试验方法3.1 氯离子扩散系数试验方法将混凝土样品制成直径100mm、厚度50mm的圆盘形试件,试件两侧涂上橡胶密封圈,然后将试件浸泡在3.5%NaCl溶液中,浸泡时间为28天。
28天后,将试件取出,用电极将试件分为表面层和内部层,分别测定氯离子含量,然后根据Fick定律计算氯离子扩散系数。
3.2 氯离子渗透深度试验方法将混凝土样品制成直径100mm、厚度100mm的圆盘形试件,试件两侧涂上橡胶密封圈,然后将试件浸泡在3.5%NaCl溶液中,浸泡时间为28天。
28天后,将试件取出,用电极将试件分为表面层和内部层,分别测定氯离子含量,然后用显微镜观察氯离子扩散的深度。
3.3 氯离子通量试验方法将混凝土样品制成直径100mm、厚度50mm的圆盘形试件,试件两侧涂上橡胶密封圈,在试件中心用氯离子注入器注入氯离子溶液,然后测定出注入后各个时间点的氯离子含量,根据时间和试件厚度计算出氯离子通量。
四、评定标准4.1 氯离子扩散系数评定标准混凝土氯离子扩散系数应该小于1×10-12m²/s。
4.2 氯离子渗透深度评定标准混凝土氯离子渗透深度应该小于20mm。
4.3 氯离子通量评定标准混凝土氯离子通量应该小于0.1mg/(m²·h)。
钢筋混凝土保护层抗氯离子渗透性的试验研究
![钢筋混凝土保护层抗氯离子渗透性的试验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de07e4080740be1e650e9a14.png)
t e p r o ma c fc n r t g i s h o i e p n ta i n c n b e r a l mp o e y a mi i g wih s l a f me h e f r n e o o c e ea an tc l rd e e r t a er ma k b y i r v d b d x n t i c u . o i
2 试 验 原 理 海 洋 环 境 中 氯 化 物 渗 透 混 凝 土 的速 度 决 定 钢 筋 去 钝 化
建筑物 的破坏
有 些 例 子 表 明 ,在 非 海 洋 环 境 中本 来 是 可 以 令 人 满 意
地工作 的混凝土和钢筋混凝 土 当暴露于海 洋环境时即遭受
严 重 的恶 化 和 破 坏 ,表 现 出海 洋 会 使 混 凝 土 和 钢 筋 混 凝 土
离 子 渗 透 性 能 较 低 ,而 掺 人 硅 灰 能 显 著 提 高混 凝 土 的抗 氯 离 子 渗 透性 能 。 关 键 词 :混 凝 土 ;保 护 层 {氯 离 子 渗 透 性 能 ;硅 灰
中围分类号 :T 2 + 3 U5 8 3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10 —6 8 2 0 )10 2 3 0 33 8 ( 0 6 0—0 30
Ke r s o c e e;c v r c l rd e me b l y sl a f me y wo d :c n r t o e ; ho iep r a it ; ic u i i
1 引 育
方 港 工 钢 筋 混 凝 土 的 钢 筋 锈 蚀 问 题 也 相 当 突 出 ,北 方 港 工
钢 筋混凝土保护层抗氯离子渗透性的试验研 究
李俊毅 ,许 建宏 ,李 波 ,王丽文 ,白燕 荣,马化雄
混凝土氯离子渗透试验标准
![混凝土氯离子渗透试验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4dc47c8f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6d.png)
混凝土氯离子渗透试验标准混凝土氯离子渗透试验标准一、试验目的本标准的试验目的是为了确定混凝土在氯离子侵蚀下的耐久性,对混凝土的防护措施提供依据。
二、试验原理混凝土氯离子渗透试验是通过测量混凝土中氯离子的渗透深度和渗透系数,来评价混凝土的耐久性和防护效果的试验方法。
试验时,将混凝土试件浸泡在含氯离子的水中,使混凝土中的氯离子浓度达到一定值后,测量混凝土中氯离子的渗透深度和渗透系数。
三、试验材料和设备1.试验材料混凝土试件:按照GB/T 50082-2009《混凝土强度试验规程》制备。
氯化钠:纯度大于99%。
2.试验设备氯离子渗透仪:包括两个部分,即上部的试验池和下部的吸取装置。
电子天平:精度不小于0.1g。
pH计:测量水的pH值。
四、试验步骤1.制备混凝土试件:按照GB/T 50082-2009《混凝土强度试验规程》制备混凝土试件。
2.试件养护:试件养护时间不少于28天。
3.试件表面处理:试件表面不得有明显的凸起或凹陷。
4.试件装配:将试件装配在氯离子渗透仪上。
5.试验池注水:将试验池注满水,水的pH值应在6.5~7.5之间。
6.加入氯化钠:将氯化钠加入试验池中,浓度应控制在3.5%±0.05%。
7.试验时间:试验时间应根据混凝土的等级和要求确定,一般不少于28天。
8.试验结束:试验结束后,将试件取下,拆开混凝土试件,测量混凝土中氯离子的渗透深度和渗透系数。
五、试验结果的处理和分析1.渗透深度:渗透深度的计算公式为:δ=k×t,其中k为渗透系数,t为试验时间,δ为渗透深度。
2.渗透系数:渗透系数的计算公式为:k=Q/(A×t),其中Q为氯离子的扩散量,A为试件截面积,t为试验时间,k为渗透系数。
3.试验结果的分析:根据试验结果,分析混凝土的耐久性和防护效果,评价混凝土的质量。
六、注意事项1.试验过程中应注意安全,禁止直接用手触碰化学试剂。
2.试验设备应定期维护和检修,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混凝土氯离子渗透性能测试规范
![混凝土氯离子渗透性能测试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c3ce192b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21.png)
混凝土氯离子渗透性能测试规范混凝土氯离子渗透性能测试规范一、前言混凝土结构在使用过程中,经受各种外力作用,容易受到氯离子的侵蚀,从而导致混凝土结构的性能下降,最终影响结构的使用寿命。
因此,对混凝土的氯离子渗透性进行测试,对于保障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制定混凝土氯离子渗透性能测试规范,为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施工和维护提供参考。
二、试验方法2.1 试验设备2.1.1 氯离子渗透试验仪2.1.2 电极2.1.3 电源2.1.4 导电液体2.1.5 温度计2.1.6 计时器2.1.7 电导仪2.2 试验样品2.2.1 试件的制备混凝土试件的制备应符合GB/T 50082-2009《混凝土试件制备规程》中的要求,试件的尺寸为150 mm×150 mm×150 mm。
2.2.2 试件的表面处理试件的表面应进行充分的清理和处理,以保证试件表面没有明显的裂缝、凸起、凹陷等缺陷。
2.3 试验过程2.3.1 氯离子渗透试验仪的准备将氯离子渗透试验仪置于试验室内,调整仪器的电压、电流、电导率和温度等参数,使其符合试验要求。
2.3.2 试件的放置将试件放置在试验仪的测试槽内,试件的底部应与测试槽底部接触,并用密封胶密封试件与测试槽的接口。
2.3.3 导电液体的添加向测试槽内加入导电液体,使其能够完全浸入试件中,并露出一定高度,以保证试件与电极之间的良好接触。
2.3.4 电极的安装将两个电极分别插入导电液体中,电极之间的距离应符合试验要求,电极的位置应尽量靠近试件表面。
2.3.5 试验的开始将试验仪的电源接通,开始进行氯离子渗透试验。
试验过程中应注意监测试件的温度、电导率和电流等参数,以确保试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3.6 试验的结束当试验达到规定的时间后,关闭电源,停止试验。
将试件取出并清洗干净,记录试件的质量和试验结果。
三、试验结果的分析3.1 氯离子渗透深度的测定试验结束后,应测定试件的氯离子渗透深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程》中抗氯离子渗透性检测方法的试验研究来源:《混凝土》2007年第2期( 总第208期)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网[2007-4-12]摘要: 针对山东省《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程》中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检测方法进行了试验研究。
试验结果表明《, 规程》中的交流电法和RCM法可以便捷准确的评定混凝土中氯离子的渗透性, 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但不同的试块制备方法对氯离子渗透性电测法的试验结果影响很大, 考虑到工程上混凝土的实际情况, 建议《规程》中的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试验评定方法应对试块的制备方法应提出更明确的要求。
关键词: 混凝土; 氯离子; 渗透性; 交流电法; RCM法中图分类号: TU528.0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2- 3550-( 2007) 02- 0005- 030 前言根据山东省地理、环境特点并结合山东地区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现状及实践经验编写的DBJ14-S6-2005《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程》( 以下简称《规程》) , 已于2005 年12 月1 日在山东省内颁布实施, 填补了之前国内尚无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的一项空白。
《规程》规定了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的原则、内容、结构构造和材料选用基本要求, 提出了施工、检测与维护的基本要求及防腐蚀附加措施及试验方法。
由于山东省大规模工程建设比较集中, 并且地处沿海, 有长达3 000 多公里的海岸线, 有盐土地区分布, 而且作为北方地区, 山东省每年冬季仍大量使用氯盐类“ 融雪剂”( 如氯化钠、氯化钙、氯化镁等) , 因此存在着广泛的氯盐侵蚀环境《, 规程》就此提出了三种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试验评定方法, 包括美国ASTM C1202 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标准试验方法直流电量法) , 用交流电测量混凝土氯离子渗透性方法和氯离子扩散系数快速测定的RCM 法。
ASTM C1202 在国际上应用普遍, 但试验时间较长, 施加电压较高易对试块产生影响[1]; 交流电法最早由Monfore[2]提出并曾被Hansen[3]和Feldman[4]采用, 赵铁军[5]对其进行了完善并形成了一套比较成熟的试验方法; 而RCM 法则是目前被欧洲国家广泛采用的一种方法。
上述三种方法都可以快速评价氯离子在混凝土内的传输性质, 但其机理和具体试验过程有较大差异。
由于之前围绕ASTM C1202 法的试验研究已有很多[6~8], 本文就交流电法和RCM 法重点进行了试验研究, 并结合试验结果对《规程》中的氯离子试验方法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1 原材料及配合比水泥选用的是安徽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的42.5 级普通硅酸盐水泥, 水泥熟料的化学组成见表1; 粉煤灰选用了潍坊电厂粉煤灰公司的Ⅱ级粉煤灰, 性能指标见表2; 砂为细度模数2.7, 含泥量0.3%的河砂; 碎石最大粒径为31.5mm, 含泥量0.3%; 纤维采用KDZ-Ⅱ型聚丙烯阻裂纤维, 其性能见表3; 减水剂采用的是青岛科力达公司的一种萘系高效减水剂, 减水率为20.5%; 膨胀剂是一种UEA 型膨胀剂。
混凝土试块的配合比如表4 所示:2 试块制备及试验过程在本试验研究中采用了两种方法评价混凝土的氯离子渗透性, 一种是通低压交流电的方法, 通过测量混凝土的电阻评定其氯离子渗透性, 另一种是德国Aachen 工业大学提出的RCM 法。
两种方法均已列入2005 年12 月实施的DBJ14-S6-200《5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程》。
2.1 用交流电阻法评价混凝土氯离子渗透性试验所用试块规格为直径100mm, 高度50mm 的圆柱体,但采用了两种方法准备试块。
一种是直接在模具中浇筑成型,试块成型24h 后拆模, 放入水中养护直至龄期; 另一种是在混凝土构件上取芯得到。
图1 是交流电阻试验装置图, 具体试验步骤参见《规程》[9]。
2.2 RCM 法评价混凝土氯离子渗透性该试验中的试块规格和制备情况与交流电法基本一致。
图2 是RCM 试验装置图, 具体试验步骤参见《规程》[9]。
3 试验结果与分析3.1 交流电阻试验混凝土交流电阻试验结果如表5 所示:3.2 RCM 试验混凝土RCM 试验所得氯离子扩散系数如表6、图4 所示:3.3 结果分析由试验结果可以看出, 粉煤灰的掺入使得混凝土电阻值提高, 氯离子扩散系数下降。
由于在混凝土硬化过程中, 水泥熟料矿物的水化反应在先, 粉煤灰的二次水化反应在后, 在高水灰比时, 绝大部分水泥的水化有充足的水分供应, 不掺粉煤灰的试块比掺粉煤灰的试块早期密实度高, 但到了后期, 水泥熟料的水化产物中的Ca( OH) 2 不断侵蚀粉煤灰玻璃微珠的致密表层, 粉煤灰由外向里逐渐水化, 同时反过来促进水泥熟料矿物的进一步水化, 再加上粉煤灰的滚珠效应和微集料填充效应,所以掺粉煤灰的试块抗氯离子渗透性高于不掺粉煤灰的试块。
另外, 粉煤灰还可以降低混凝土中孔溶液的电导率, 因此试块电阻值提高。
对比B1 和A2 的结果( 二者粉煤灰取代率一样) 可以看出, 在一定的水胶比范围( 本试验仅采用了0.4 和0.44 两种水胶比) 内, 胶凝材料用量对于混凝土电阻值及氯离子扩散系数的影响没有明确的规律。
这一现象也出现在其他研究者的试验中[5, 10]。
本试验中A4 掺加了聚丙烯纤维, 但测得的交流电阻在两种不同方法制备的混凝土中却呈现出了不同的变化趋势。
在浇筑成型的一批中, A4 的电阻比A3 下降了38.7%, 而在取芯成型的一批中, A4 的电阻却比A3 提高了82.1%。
其原因为, 纤维的加入增加了混凝土中的界面, 从而导致较早龄期的混凝土渗透性的提高, 随着龄期延长, 混凝土中纤维阻裂的效应逐渐发挥出来, 混凝土渗透性相应下降。
另外, 该结果也与试块制备方式关系密切。
应该指出, 掺加合成纤维以制备有抗渗性要求的混凝土, 必须通过严格的施工控制以保证其抗渗效果和抗渗质量。
由试验结果还可以看出, 掺加了膨胀剂的混凝土, 和未掺加膨胀剂的混凝土相比, 其交流电阻提高而氯离子扩散系数下降, 如B2 的交流电阻比未掺膨胀剂的B1 提高了65.9%( 浇筑成型) 和3.1%( 取芯成型) , B4 的电阻比B3 提高了27.7%( 浇筑成型) 和22.2%( 取芯成型) ; B2 的氯离子扩散系数比未掺膨胀剂的B1 降低了21.8%( 浇筑成型) 和73.9%( 取芯成型) , B4的氯离子扩散系数比B3 降低了4.6%( 浇筑成型) 。
这是由于UEA 系膨胀剂水化生成的钙矾石针状晶体可随着水泥石结构的形成逐步在水泥石中搭接延伸, 有效堵塞孔隙和毛细管通路, 使水泥石结构趋于致密而降低混凝土的渗透性, 在补偿收缩的同时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
不论是交流电法还是RCM 法, 取芯成型的混凝土试块氯离子渗透性电测结果比浇筑成型的试块降低显著, 除了龄期的因素之外, 试块不同的制备方法对其电阻测值的影响很大。
由于这两种方法所用的试块规格较小(《规程》中的交流电法试块成型规格!100mm×50mm, RCM 法建议试块以"100mm×300mm 或100mm×100mm×100mm 成型后再切割成试验用规格) , 对于普通及高性能混凝土来说, 骨料对浇筑成型的试块质量影响很大, 致使电测氯离子渗透性结果偏高, 而且离散性较大。
4 结论交流电法和RCM 法都可以便捷准确的评定混凝土中氯离子的渗透性, 有很广阔的应用前。
而且, 交流电法相对来说试验时间更快捷, 装置安装好后可以立即读取电阻值, 试验对混凝土试块影响极小( 因为试块接触NaCl 溶液时间很短) , 从试验操作角度来看, 有助于试块的重复利用。
不同的试块制备方法对这两种氯离子渗透性电测法的试验结果影响很大, 因此浇筑成型的制备方法更适用于砂浆试块的试验检测, 考虑到工程上混凝土的骨料选用情况, 建议《规程》中的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试验评定方法尤其是交流电法应对试块的制备方法提出更明确的要求。
参考文献:[1] 赵铁军.混凝土渗透性[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5.[2] G.E.Monfore.The Electrical Resistivity of Concrete[J].Journal of the PCAResearch Development Laboratories.May, 1968: 35- 48.[3] M.R.Hansen, M.L.Leming, P.Zia, et al.Chloride Permeability and ACImpedance of HighPerformance Concrete in Severe Environments[R].ACI SP- 140, 1993: 121- 145.[4] R, F.Feldman, G.C.Chan, R.J.Brousseau, et al.Investigation of the RapidChloride Permeability Test [J].ACI Materials Journal,May- June 1994, 91(2) : 246- 255.[5] 赵铁军.高性能混凝土的渗透性研究[博士学位论文][D].北京: 清华大学, 1997.[6] M.H.Zhang and O.E.Gj!rv.Permeability of High- Strength LightweightConcrete.ACI Materials Journal[J].Sept.Oct, 1991, 88( 5) : 463- 469.[7] C.Andrade.Calculation of Chloride Diffusion Coefficients in Concretefrom Ionic Migration Measurement[J].Cement and Concrete Research,1993, 23( 3) : 724- 742.[8] N.R.Buenfeld and J.B.Newman.Examination of Three Materials for StudyingIon Diffusion in Cement Paste, Mortars and Concrete [J].Materialsand Structures, Jan, 1987,20( 115) :3- 10.[9] DBJ 14- S6- 2005,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程[S].2005.[10]朋改非, 刘叶峰, 等译.混凝土标准规范中水泥用量的作用(下) [J].建筑科技情报, 2004,( 1) :37- 40, 16.原作者:万小梅田砾赵铁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