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收入核算理论(11)

合集下载

经济学: 国民收入核算理论

经济学:  国民收入核算理论
(1)对总体经济行为的分析离不开个体经济行为分析。 如消费函数与投资函数的构成。
(2)总体经济行为绝非个体经济行为的简单加总。如 工资与利润的关系、储蓄与财富的关系等。
(3)值得注意的是研究前提: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以资源的充分利用为前提,认为
竞争性的市场经济将导致资源的最优配置。 ----宏观经济学恰恰认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没有实现资
1、GDP指最终产品的价值而非中间产品的价值, 否则会造成重复计算。
引子:按产品功能来划分 ---中间产品思(考i:nt电e、rm牛ed奶i、at糖e 、go可o可ds) ---最终究产竟品是(中fi间na产l品g还oo是d最s)终产品? 在计算期间生产的但不重复出售而是最终地使
欢迎学习 Macroeconomics
宏观经济学
1
经济学的两大内容:
1、微观经济学 2、宏观经济学
2
微观经济学
研究对象: 是个别经济单位(居民户、厂商)的经济行为。 解决的问题: -----资源配置。
居民户(消费者) 需求 效用最大化 厂 商(生产者) 供给 利润最大化 中心理论: ----价格理论(一只看不见的手)。
6
参考书目:
1、(美)萨缪尔森、诺德豪斯《经济学》(第 十六版)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
2、(美)曼昆《经济学原理》(下册)机械工 业出版社,2003年版
3、罗宾﹒巴德,迈克尔﹒帕金《宏观经济学原 理》(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版
4、(美)欧文﹒ B.塔克《今日宏观经济学》 (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1
(三)归纳GDP与GNP的关系
GNP:以国籍为原则计算的市场价值,包括处于本国 的本国人和处于外国的本国人。

国民收入核算理论试题与答案

国民收入核算理论试题与答案

国民收入核算理论试题与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国民生产总值是下面哪一项的市场价值( )A.一年内一个经济中生产的所有最终商品和劳务B.一年内一个经济中交换的所有商品和劳务C.一年内一个经济中交换的所有最终商品和劳务D.一年内一个经济中的所有交易2.GDP帐户不反映以下哪一项交易( )A.卖掉以前拥有的住房时,付给房地产经纪商6%的佣金B.网上游戏赢得的100元C.新建但未销售的住房D.向管道工维修管道支付的工资3.当实际GDP为175亿美元,GDP价格缩减指数为160时,名义GDP为( )A.110亿美元B.157亿美元C.280亿美元D.175亿美元4.一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小于国内生产总值,说明该国公民从外国取得的收入( )外国公民从该国取得的收入。

A.大于B.小于C.等于D.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5.面粉是中间产品这一命题:A.一定是对的B.一定是错的C.可能是对的也可能是错的D.以上三种说法全对6.在国民收入核算中,个人收入包括( )A.社会保险金B.公司所得税C.公司未分配利润D.转移支付7.下面不属于总需求的是( )A.政府购买B.税收C.净出口D.投资8.用支出法计算的GDP的公式为A.GDP=C+I+G+(X-M)B.GDP=C+S+G+(X-M)C.GDP=C+I+T+(X-M)D.GDP=C+S+T+(M-X)9.GNP与NNP之间的差别是A.间接税B.折旧C.直接税D.净出口10.以下不属于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A.收入及增长分析B.收入与就业分析C.失业与通货膨胀分析D.厂商的生产成本分析11.已知四部门模型中C=6亿,I=1亿,G=1.5 亿,X=2 亿, M=1.8亿,则总需求AD为:A. 8.7亿B.7.7 亿C.10.5亿D.8.5亿12.下列体现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是:A.环保局治理污染投入100万元B.地下赌场中裁判的收入C.家庭主妇为丈夫洗衣服的劳务价值D.甲和乙互相理发服务13. 假设第1年即基年有当期美元产出为$500,如果第8年价格缩减指数翻了一倍而实际产出增加了50%,则第8年的当期美元产出等于( )A.$2000B.$1500C.$1000D.$75014.下列关于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的说明错误的是:A.衡量通货膨胀或紧缩的指标B.其计算需要确定一篮子商品C.和国内生产总值价格指数衡量作用基本上是一样的D.它是固定权数指数(二)判断题1.国民收入核算体系的首创者为美国经济学家库茨涅茨。

国民收入核算理论试题及答案

国民收入核算理论试题及答案

2章国民收入核算理论二.判断题(F,T)1.农民生产并用于自己消费的粮食不应计入GNP。

()2.在国民收入核算中,产出一定等于收入,但不一定等于支出3.当我们测度一个特定时期所发生的事时,我们涉及的是一个流量4.在进行国民收入核算时,政府为公务人员加薪,应视为政府购买。

5.储蓄要求一部分现有产品不被消费掉。

6.用支出法计算的GNP包括消费支出、投资支出、政府支出和净出口的总和7.用收入法计算的GNP中包括折旧,但折旧不属于要素收入 8.用支出法计算GNP时的投资是净投资。

9.从NNP中扣除间接税、政府转移支出,再加上政府补助金就等于国民收入F。

10.住宅建筑是消费者的耐用品,在国民收入帐户中,被作为消费者支出处理。

11.在国民收入核算中所说的储蓄恒等于投资,是指计划的储蓄恒等于计划的投资。

12.对一个国外净要素收入为负的国家而言,GD P应小于GNP。

13.同样是建筑物,如被居民和企业购买属于投资,如被政府购买则属于政府购买。

F14.用收入法核算GNP时,政府公债利息应计入GNP,因为政府举债有相当部分用于生产性目的。

(不包括政府公债利息和消费信贷利息)15.个人收入即个人消费支出与储蓄之和。

()16,潜在国民生产总值作为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可以生产的最大产量,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低于实际的GNP。

()17.奥肯定律反映了产出增长与失业之间的反向关系。

18.根据奥肯定律,我们可以用某年的实际失业率与名义GNP计算潜在GNP。

()19.房主把房屋出租所获得的租金和自己居住所形成的虚拟租金均应计入GNP。

()20.如劳动合同规定雇员从雇主处得到的福利(如免费工作餐……)属于工资的一部分,则核算GNP时应减去这部分福利性收入。

()21.一般而言,公债利息和消费者个人之间的利息支付均不计入GNP。

()22. GN P总量增加时居民的平均生活水平相应提高。

()23.由耐用品的消费所提供的服务作为生产性活动计入当期的国民收入。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习题及答案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习题及答案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习题及答案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理论一、单项选择题1、在计算国内生产总值时,()才可以扣除中间产品的价值。

A、剔除金融转移B、计量GDP时使用增值法(价值增加法)C、剔除以前生产产品的市场价值D、剔除那些未涉及市场交换的商品2、一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大于国民生产总值,则该国公民从国外取得的收人()外国公民从该国取得的收入。

A、大于B、小于C、等于D、不能确定3、“面包是最终产品,而面粉是中间产品”这一命题()。

A、一定是对的B、一定是不对的C、可能是对的,也可能是不对的D、在任何情况下都无法判断4、在收入法核算的GDP中,以下()项目不应计入。

A、利润B、政府转移支付C、企业净利息支付D、租金收人5、在统计中,社会保险税增加对()有直接影响。

A、国内生产总值(GDP)B、国民生产净值(NNP)C、个人收人(PI)D、国民收人(NI)6、下列项目中,()不属于要素收人,但要计人个人收人(PI)之中。

A、房租B、养老金C、红利D、银行存款利息7、已知某国的资本品存量年初为20000亿美元,本年度生产了5000亿美元的资本品,资本消耗折旧是3000亿美元,则该年度的总投资和净投资分别为()。

A、5000亿美元和2000亿美元B、25000亿美元和23000亿美元C、5000亿美元和3000亿美元D、15000亿美元和2000亿美元8、在四部门经济中,GDP是指()的总和。

A、消费、净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B、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C、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总出口D、消费、净投资、政府购买和总出口9、在四部门经济中,国民经济达到均衡的条件是()。

A、家庭储蓄等于净投资B、家庭储蓄等于总投资C、家庭储蓄加折旧等于总投资加政府支出D、家庭储蓄等于投资加政府赤字减净出口10、在一般情况下,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数值最小的是()。

A、国民生产净值B、个人收人C、个人可支配收人D、国民收入11、下列各项指标中,是由现期国内生产要素报酬加总得到的是()。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习题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习题

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理论一、名词解释:1.国民生产总值2.国内生产总值3.国民收入4.个人收入5.个人可支配收入6.名义国内生产总值7.实际国内生产总值8.国内生产总值折算系数9.最终产品10.中间产品二、选择题:1.下列四种产品中应该记入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是:()。

A.当年生产的一辆汽车;B.去年生产而今年销售出去的汽车;C.某人去年收购而在今年专售给他人的汽车;D.一台报废的汽车。

2.在下列四种情况中应该记入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是:()。

A.用来生产面包的面粉; B。

农民生产的小麦;C.粮店为居民加工的面条D. 粮店为居民加工的面条消耗的电。

3。

政府购买支出是指:( ).A.政府购买各种产品和劳务的支出B.政府购买各种产品的支出C.政府购买各种劳务的支出D。

政府的转移支付.4。

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最终产品是指:( )。

A.有形的产品;B.无形的产品;C.既包括有形的产品,也包括无形的产品;D.自产的可用的农产品。

5。

按支出法,应计入私人国内总投资的项目是:( )。

A.个人购买的小汽车;B.个人购买的游艇;C.个人购买的服装;D。

个人购买的住房.6。

国民收入核算中,最重要的是核算:( )。

A.国民收入;B.国内生产总值;C.国民生产净值;D。

个人可支配收入 .7.国内生产净值与国民收入的差是:( )。

A.间接税;B.直接税;C. 折旧;D.公司未分配利润。

8。

国内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净值之间的差是:( )。

A。

间接税; B.直接税; C.折旧额D。

个人所得税。

9。

下面不属于流量的是:( )。

A。

净出口;B。

折旧;C。

转移支付;D。

国家债务.10.社会保障支出属于()。

A.政府购买支出;B。

转移支付;C。

税收; D.消费。

11.对政府雇员支付的报酬属于( )。

A。

政府购买支出;B。

转移支出;C。

税收; D.消费。

12。

下面不属于国民收入部分的是( )。

A。

租金收入; B。

福利支付; C.工资; D.利息。

西方经济学宏观课后重点计算例题

西方经济学宏观课后重点计算例题

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11。

假设某国某年发生了以下活动:(a) 一银矿公司支付7.5万美元工资给矿工开采了50千克银卖给一银器制造商,售价10万美元;(b)银器制造商支付5万美元工资给工人加工一批项链卖给消费者,售价40万美元。

(1)用最终产品生产法计算GDP.(2)每个生产阶段生产了多少价值?用增值法计算GDP。

(3)在生产活动中赚得的工资和利润各共为多少?用收入法计算GDP。

解答:(1)项链为最终产品,价值40万美元.(2)开矿阶段生产10万美元,银器制造阶段生产30万美元,即40万美元-10万美元=30万美元,两个阶段共增值40万美元。

(3)在生产活动中,所获工资共计7。

5+5=12。

5(万美元)在生产活动中,所获利润共计(10-7.5)+(30-5)=27.5(万美元)用收入法计得的GDP为12.5+27.5=40(万美元)可见,用最终产品法、增值法和收入法计得的GDP是相同的。

13试计算:(1);(4)个人可支配收入;(5)个人储蓄.解答:(1) 国内生产净值=国内生产总值-资本消耗补偿,而资本消耗补偿即折旧等于总投资减净投资后的余额,即500=800-300,因此国内生产净值=4 800-500=4 300(亿美元)。

(2)从GDP=c+i+g+nx中可知nx=GDP-c-i-g,因此,净出口nx=4 800-3 000-800-960=40(亿美元).(3)用BS代表政府预算盈余,T代表净税收即政府税收减去转移支付后的收入,则有BS=T-g,从而有T=BS+g=30+960=990(亿美元).(4)个人可支配收入本来是个人收入减去个人所得税后的余额,本题条件中没有说明间接税、公司利润、社会保险税等因素,因此,可从国民生产净值中直接得到个人可支配收入,即y d=NNP-T=4 300-990=3 310(亿美元)。

(5)个人储蓄S=y d-c=3 310-3 000=310(亿美元)。

经济学11 第十一章 国民收入的分析和计算

经济学11 第十一章 国民收入的分析和计算

二、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
2、支出法是指在通过核算在一定时期内,整个国内购买最终产品和劳务的支出来计 算GDP的方法,是其他宏观经济理论的基础。
国内的所有消费总的分为四种:消费支出C、投资支出I、政府支出G以及进出口NX。 消费支出包括三个部分,一是耐用消费品,指寿命较长的消费品,如汽车、电视、电冰 箱等;二是非耐用消费品,指使用寿命相对较短的消费品,比如食物等;三是劳务,指 各种形式的服务。
THANK YOU
漏出包括三个方面:(1)储蓄,家庭部门在实际生活中除了消费,还会将剩 余的一部分钱用于储蓄,这一部分钱因为没有被用于购买企业产品,于是从收入 循环流中露出;(2)税收;(3)进口支出,家庭所购买的外国的产品和服务, 从这部分收入也漏出了假设的封闭的循环流中。
总流出W=净储蓄S+净税收T+进口支出M
一、流入和流出
第十 一章
国民收入的分析和计算
目录 C O N T E N T S
第一节 收入循环流的概念 第二节 流入和流出、储蓄和投资 第三节 收入循环流 第四节 国民收入统计 第五节 其他相关总量指标
第一节 收入循环流的 概念
要求:重点掌握收入循环流的概
念。
题型:单选
一、收入循环流的概念
收入循环流:经济活动主体之间收入与支出的流量就叫收入循环流量。储蓄是 一种漏出,导致收入循环流量的减少;而投资是一种注入,导致收入循环流量的 增加。在均衡条件下,漏出必须等于注入。
用支出法计算GDP的公式:Y=C+I+G+NX Y是总支出,该等式成为国民收入核算的恒等式,四个部分的加总必然等于GDP。
二、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
3、收入法:任何企业生产出最终产品后,销售得到收入,这部分收入会在提 供劳动的生产者、资本拥有者、政府之间进行分配。因此,所有的生产要素的收 入,也就是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总和,即是GDP,这就是收入法。

西方经济学各章习题和答案

西方经济学各章习题和答案

下篇宏观经济学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理论一、名词解释:1.国民生产总值 2.国内生产总值 3.国民收入4.个人收入 5.个人可支配收入 6.名义国内生产总值7.实际国内生产总值 8.国内生产总值折算系数 9.最终产品10.中间产品二、选择题:1.下列四种产品中应该记入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是:()。

A.当年生产的一辆汽车; B.去年生产而今年销售出去的汽车;C.某人去年收购而在今年专售给他人的汽车;D.一台报废的汽车。

2.在下列四种情况中应该记入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是:( )。

A.用来生产面包的面粉;B.农民生产的小麦;C.粮店为居民加工的面条D. 粮店为居民加工的面条消耗的电。

3.政府购买支出是指:()。

A.政府购买各种产品和劳务的支出B.政府购买各种产品的支出C.政府购买各种劳务的支出D. 政府的转移支付。

4.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最终产品是指:( )。

A.有形的产品;B.无形的产品;C.既包括有形的产品,也包括无形的产品;D.自产的可用的农产品。

5.按支出法,应计入私人国内总投资的项目是:( )。

A.个人购买的小汽车;B.个人购买的游艇;C.个人购买的服装;D.个人购买的住房。

6.国民收入核算中,最重要的是核算:( )。

A.国民收入;B.国内生产总值;C.国民生产净值;D.个人可支配收入。

7.国内生产净值与国民收入的差是:( )。

A.间接税;B.直接税;C. 折旧;D.公司未分配利润。

8.国内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净值之间的差是:( )。

A.间接税;B.直接税;C.折旧额D. 个人所得税。

9.下面不属于流量的是:( )。

A.净出口;B.折旧;C.转移支付;D.国家债务。

10.社会保障支出属于( )。

A.政府购买支出;B.转移支付;C.税收;D.消费。

11.对政府雇员支付的报酬属于( )。

A.政府购买支出;B.转移支出;C.税收;D.消费。

12.下面不属于国民收入部分的是( )。

A.租金收入;B.福利支付;C.工资;D.利息。

国民收入的核算理论知识

国民收入的核算理论知识

(4)GDP有名义与实际之分
年与年之间的GDP增加,部分是由于产品和服务产出的增加,而另一 部分原因是由于价格的上升。(如美国2010年400亿美元的重型卡车 产出到2011年440亿元产出的变化,是2011年生产的卡车数量比2010 年增加了10%呢,还是2010~2011年的平均价格变化了?) 为了直接比较不同年份的产出,需要有一种方法,能够把价格变动从 数量变动中分离出来。即需将GDP 区分为名义GDP和实际GDP 名义GDP:按当年市场价格核算的GDP 实际GDP:按基年价格核算的GDP,它只反映实物的变化 价格指数(GDP缩减指数)=名义GDP/实际GDP 美国1975,1979,1983年GNP,以1972年为基期,其价格指数100%(亿元) 年份 1975 1979 1983 名义GDP 15290 23690 33095 价格指数 127.2% 165.5% 215.63% 实际GDP 12020 14310 15348
国民生产净值(Net national product NNP): 一国居民在一年内新创造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 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NNP=GNP-资本消耗(或折旧)=要素所得+间接 税 国民收入(NI):一国居民在一年内所获得的全部 要素收入的总和。由于间接税包括在企业产品和售 价中,所以GNP扣除折旧后,还应扣除间接税。 NI=工资+利息+租金+企业利润 = NNP - 间接税
一揽子固定商品和劳务 按当年价格计算的价值 FI 100 一揽子固定商品和劳务 按基年价格计算的价值
固定权数物价指数和消费物价指数
一揽子固定商品和服务就是选取某些产品和劳务, 根据其在经济中的重要性不同,确定不同的数量, 作为权重。 消费价格指数(CPI):它衡量消费品的一般物价 水平,选择有代表性的消费品计算的。是一种常 用的物价水平衡量方法。 CPI计算方法:1、确定一揽子消费品,如苹果和 桔子,在消费支出中的比重是60%和40%,就可 以确定苹果的数量是3千克,桔子的数量是2千克 为权数。2、找出每种商品的基年和当年价格。3、 计算一揽子商品在不同时期的费用。4、根据公式 计算出CPI。

国民收入核算(题库含答案)

国民收入核算(题库含答案)

国民收⼊核算(题库含答案)第⼗⼀章国民收⼊核算(题库含答案)⼀、单项选择题1.国民⽣产总值是下⾯哪⼀项的市场价值()A. ⼀年内⼀个经济中⽣产的所有最终商品和劳务;B. ⼀年内⼀个经济中交换的所有商品和劳务;C. ⼀年内⼀个经济中交换的所有最终商品和劳务;D.⼀年内⼀个经济中的所有交易。

2.通过以下哪项我们避免了重复记帐()A.剔除⾦融转移;B. 计量GNP时使⽤增值法;C. 剔除以前⽣产产品的市场价值;D. 剔除那些未涉及市场交换的商品。

3. GNP帐户不反映以下哪⼀项交易()A. 卖掉以前拥有的住房时,付给房地产经纪商6%的佣⾦;B. 在游戏中赢得的100美元;C. 新建但未销售的住房;D. 向管道⼯维修管道⽀付的⼯资。

4. 当实际GDP为175亿美元,GDP价格缩减指数为160时,名义GDP 为()A.10亿美元;B. 157亿美元;C. 280亿美元;D. 175亿美元。

5. 如果当期价格低于基期价格,那么()A.实际GNP等于名义GNP;B. 实际GNP⼩于名义GNP;C. 实际GNP和名义GNP是同⼀回事;D. 实际GNP⼤于名义GNP。

6. ⼀国的国民⽣产总值⼩于国内⽣产总值,说明该国公民从外国取得的收⼊()外国公民从该国取得的收⼊。

A. ⼤于;B. ⼩于;C. 等于;D. 可能⼤于也可能⼩于。

7. 下列哪⼀项计⼊GDP()A. 购买⼀辆⽤过的旧⾃⾏车;B. 购买普通股票;C. 汽车制造⼚买进10吨钢板;D.晚上为邻居照看⼉童的收⼊。

8.假设第1年即基年有当期美元产出为$500,如果第8年价格缩减指数翻了⼀倍⽽实际产出增加了50%,则第8年的当期美元产出等于()A.$2000;B. $1500;C. $1000;D. $750。

9. 在⼀个四部门经济中,GDP是()A. 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B. 消费、净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C. 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总出⼝;D. ⼯资、地租、利息、利润和折旧。

十一国民收入核算理论

十一国民收入核算理论

3.生产法 production approach
又称部门法(sector approach)。依据提供产品与劳务 的各部门产值来计算GDP,从生产角度它反映了GDP的来源。 运用增值法统计GDP,即计算每个部门或企业对产品和劳 务的增加值。 我国现行统计制度,把国民经济分为农业,采掘业,化学 工业,金融保险业等17个部门进行生产或部门法统计。
37.3
61.7
2019 74894.2 43579.4 28457.6 2857.2
38.0
58.2
2019 79003.3 46405.9 29545.9 3051.5
37.4
58.7
2019 98592.9 58927.4 37460.8 2204.7
38.0
59.8
2019 107897.6 62798.5 42304.9 2794.2
3.中国国民经济核算演变
(1)20世纪50年代建立中央计 划体系,采用物质产品平衡表系 统(MPS)。 建立在“生产性劳动” 基础上, 核心指标是国民收入。
(2)改革开放后,服务业 迅速发展。 从1985年开始建立了国家 和省两级国内生产总值的核 算制度。
两个缺陷: 一是仅反映所谓五大物质生产部 门,即工业、农业、建筑、运输 邮电和商业的经济活动,不包括 服务性行业经济活动,因而存在 低估经济活动规模。
2192.0 3105.7 7278.0 11699.5 37222.7 48750.0 52980.2 61274.1
966.4 1769.8 5403.2 9138.6 23028.7 33153.0 36074.8 38885.7
人均
460 692 1512 2287 6054 .4

第二章国民收入核算理论

第二章国民收入核算理论
转移支付仅仅是收入的转移,没有交换的产生, 不是在最终产品身上的支付。
失业救济金领取者在最终产品上的支出已计算。
净出口
表示本国的最终产品有多少通过外国人支出而 实现。
是国外对本国产品与劳务消费和使用的净支出。
GDP=C+I+G+(X-M)
2020/4/15
宏观经济学
32
想一想
支出法应计入总投资的是: A.个人购买小汽车 B.个人购买游艇 C.个人购买住房
今年的实际GDP是:8000/150%=5333(亿 美元),经济规模未有扩大。
2020/4/15
宏观经济学
17
合法原则
非法交易、地下生产和交易均不核算。
2020/4/15
宏观经济学
18
当年(流量)原则
应计入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是: A.当年生产的拖拉机 B.去年生产而今年销售出去的拖拉机 C.某人去年购买而在今年转售给他人的拖拉机
34
2.收入法
收入法:又称所得法、要素收入法或成本法,是
从收入的角度,也就是从企业生产成本的角度来 测算国内生产总值的。 按收入法核算GDP的公式可以写成: GDP=要素收入(成本)+ 非要素收入(成本)
=工资+利息+租金+利润 +折旧+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
要素收入(成本)
工资:所有对工作的酬金、津贴和福利费,其中 包括个人所得税和社会保险税。
支出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时不属于投资的是 A.某公司购买了一台新机床 B.某公司建立了一条新装配线 C.某公司增加了500件存货 D.某公司购买政府债券
2020/4/15
宏观经济学
33
支出法计算的中国GNP按当年价格计算(亿元)

第9章国民收入核算理论

第9章国民收入核算理论
• ②私人国内投资
• 包括购买厂房、设备、私人住宅的支出 和企业存货净变动额。
• ③政府购买 ④净出口
一、两部门经济的 国民收入流程模型
• 不考虑政府收支和 国际收支的影响。
• 两部门指: • 厂商和居民户
1.简单的国民收入流程模型
假定居民将全部收入用于个人消费
支付生产要素的报酬

居民户
厂商
间 产
=C+ I+ G + X 总供给=消费+储蓄+政府税收+进口
= C + S +教材P2T96 + M
恒等关系:
I+G+X=S+T+M I = S + (T-G) + (M-X)
• 注意:
• 国民收入流程模型中的国民收入 是广义的,可以是指国内生产总值, 也可以是指国内生产净值或狭义的国 民收入。
• 国民收入恒等关系中储蓄和投资 是指实际发生的储蓄和投资,而不是 指计划储蓄和计划投资。
下列项目是否应当计入GDP?为什么?
• 买卖股票; • 证券经纪人的佣金。 • 政府转移支付(如社会保障的支付)。 • 私人转移支付(如私人之间的馈赠)。 • 旧货的买卖; • 旧货商卖出价高于买入价的差额。 • 妻子从事家务劳动; • 保姆从事家务劳动。
二、国民生产总值与 国内生产总值
• 国内生产总值[GDP] • ——本国和外国国民在本国生产的
支付生产要素的报酬
居民户
厂商
购买最终产品
储蓄
教材P289
金融机构
投资
第三节核算国民收入 的两种基本方法
• 收入法
• 支出法
国民收入核算中 五个总量的关系 [教材P293]

国民收入核算理论

国民收入核算理论

是更为可取的反映一定时期生产活 动最终成果的总量指标。
然而,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人 们一般都是更为习惯采用GNP或GDP
NNP=GNP-折旧。 概念。由于折旧占GDP或GDP比例一
般 来 说 是 相 对 稳 定 , 因 而 用 GDP
2020/5/13
4
许多产品既可作为最终产品又可作为中间产品。 煤用于家庭取暖与作饭时是最终产品, 作为发电与练钢 的原料时又是中间产品。
实际计算中区分最终产品与中间产品非常因难。
应该计入当年GDP的: A.用来生产面包的面粉 B.居民用来自己食用的面粉 C.粮店为居民加工面条的面粉
2020/5/13
【C】消费
consumption
即居民支出,一般占到 GDP一半以上。
购买耐用消费品、非耐 用消费品和劳务的支出, 不包括建造住宅。
2020/5/13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 张双娜
6
【I】投资=固定投资+存货投资
固定投资fixed investment =居民住房投资+企业固定投资。 固定的含义是可以长期存在和使用。
如果把一国经济比喻为一辆 汽车,国民收入核算体系就 是汽车发动机的机械示意图。
虽然它没有解释发动机如何 进行工作,但是标示了汽车 关键部件的名称,并且显示 了这些部件如何相互联系。
如同想要安装发动机,必须 首先读懂发动机机械示意图 一样,要想理解宏观经济运 行,首先需要了解国民收入 核算体系的知识。
运用增值法统计GDP,即计算每个部门或企业对产 品和劳务的增加值。
我国现行统计制度,把国民经济分为农业,采掘 业,化学工业,金融保险业等17个部门进行生产 或部门法统计。
2020/5/13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 张双娜

国民收入核算理论

国民收入核算理论
NDP由四部分构成,净投资(Net Investment)+政府购买+个人消费+净出 口。
2.1.3国民收入(NI):是狭义的国民收 入。指的是国家居民的收入,是指按生产 要素报酬计算的收入。而企业间接税是由 政府行政命令产生的,并不是由任何生产 要素所创造的,所以也不归任何生产要素 所有者所有,因此必须减去。
的服务 3.只计算一定时期内新生产的产品的价值 4.按市场价格来进行计算
2.2.1 GDP的基本核算方法
1.支出法(产品流量法) 2.收入法(成本流量法) 3.部门法(增值法)
1.产品流量法
这种方法是从产品的使用出发,把一年内购买 的产品和服务所支出的货币加总起来 按支出法计算GDP,包括以下几项支出:
3.部门法(增值法)
按生产物质产品和提供的各个部门的产值来计算国内生产 总值。 为了避免重复计算,生产法仅计算新增加的价值 物质生产部门和商业服务部门按增值法计算;卫生、教育、 行政等部门按其工资收入来计算
2.2.2人均GDP的计算
要对各国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横向比较,就要计算人均产量 人均GDP可更好的反应一个国家人民的富裕程度
酒时期,酿酒行业的产值就不计入GDP。今天也有 赌博、贩毒、卖淫等也济活动)。 如各种服务业,为逃避税收,匿报用户支付的先 进或财物,无法计入GDP。
+公司利润+净利息+业主收入+间接税-补贴+折旧
直接税与间接税的区别
直接税,是对财产与收入征收的税,它的特点是:税收 负担直接由纳税人直接承担,无法转嫁出去。
间接税,这种税是对产品与劳务所征收的税。它的特点 是:税收负担不由纳税人直接承担,可以转嫁出去。转 嫁的方式分为向前转嫁(转嫁给消费者,消费者即为税 收归宿)、向后转嫁(转嫁给生产要素提供者)。

第十一章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第十一章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三、宏观经济理论体系
宏观经济理论以国民收入(国民生产总值)的决定为中心来 展开对各种宏观经济问题的分析,以探讨整个经济的运行规 律,研究各种总量之间的关系,为经济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图示概述宏观经济理论体系: 总需求与总供给是决定产量和价格的关键因素。 总需求受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利率)的影响,总供给受财 政政策与工资行为和预期的影响。 通过货币市场的反馈:收入水平的提高增加了货币需求,货 币需求的增加提高了利率又减少了总需求;反之,则相反。
(1)收入政策 根据总供给分析,经济中的通货膨胀不仅可以由需求引起, 而且也可以由供给引起。由供给引起的通货膨胀称为成本推 动的通货膨胀。生产成本中,工资是主要组成部分,因此, 要制止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就必须控制货币工资增长率。 收入政策一般采取三种形式: 工资—物价指导线,工资—物价冻结,税收刺激计划 (2)人力政策 就是通过对劳动力市场结构的改善来减少事业。主要是对劳 动力进行再教育的人力资本投资、完善劳动市场,以及协助 劳动力在地区间流动。
宏观经济学
一、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问题 1、国民生产总值的决定 整个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是以国民生产总值的决定 为中心的。国民生产总值的高低决定了经济中的就 业(或失业)状态,国民生产总值的波动与增长, 就是一般所说的经济周期与增长问题。 只有在说明了国民生产总值决定的基础之上,才 能分析其他宏观经济问题。

(2)IS—LM模型,它是对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的扩大。 它说明消费、投资、利率对国民收入决定的影响,从更广泛 更现实的角度说明总需求如何决定国民收入。 这一模型分析了在国民收入决定中消费、投资、货币需求与 供给,利率这些因素的关系,而且可用于分析财政政策与货 币政策。这一模型被称为宏观经济学的核心。 (3)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是用总需求与总供给的相互作用 来说明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的决定。 它首先分析不同情况下总供给的特点,决定总供给的各种 因素,以及总供给的变动;然后把总需求与总供给结合在一 起,构成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对GDP定义的理解
1、GDP是一个市场价值的概念。 2、GDP测度的是最终产品的价值,中间产品价值不计入GDP,否则会造成重复
计算。 3、GDP是一定时期内(往往为一年)所生产而不是所售卖掉的最终产品价值 。 4、GDP是计算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价值,因而是流量而不是存量。 【注】存量 ——是一定时点上存在的变量 流量 ——是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变量
4、个人收入(PI)
从国民收入中减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所得税及社会保险税 (费),加上政府给个人的转移支付,大体上就得到了个人收入。 【注】政府的转移支付包括退伍军人津贴、工人失业救济金、职工养老
●存货投资(inventory investment)。包括一工厂使用的原料、
材料、燃料、零部件、在制品、半制品以及尚未销售出去的库存制 成品。是企业掌握的存货价值的增加(或减少)。
⑶政府对物品与劳务的购买G(Government Expenditure):是指
各级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但转移支付、公债利息不包括在 内。原因是这些活动没有相应的物品或劳务的交换发生。
严格地说,最终产品市场价值除了生产要素构成的成本,还 有间接税、折旧、公司未分配的利润等内容,因此,用收入法计 算GDP不要从字面上狭隘理解成只包括工资、地租、利息、企业家 才能四个项目,还有其它的一些项目不要忘记。
2、用收入法核算GDP应包括以下项目:
• ⑴工资、利息和租金等生产要素报酬 • ⑵非公司企业主收入。特指不受人雇佣的独立生产者的收入。 • ⑶公司税前利润 • ⑷企业转移支付及企业间接税 • ⑸资本折旧 ∴GDP=工资+利息+利润+租金+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
• 国民产品(产出) ≡ 国民收入≡ 国民支出
• GDP两种核算方法的关系是:
❖居民(消费)
❖企业(投资) ❖流向 ❖最终产品 ❖政府(购买) ❖支出法
❖国外(出口)
❖渊源 ❖收入法
❖劳动工资 ❖资本利息 ❖土地租金 ❖企业家利润
第三节 核算国民收入的总量指标
1、国内生产总值(GDP)(用收入法计算) GDP=工资+利息十利润十租金 +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十折旧 2、国内生产净值(NDP) 国内生产净值=国内生产总值 — 资本折旧 =工资+利息十利润十租金 +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 3、国民收入(NI)
内购买的各项最终产品的支出加总而计算出的该年内生产的 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 2、在核算实践中,“核算在一定时期内整个社会购买最终产 品的总支出”具体表现就是核算一定地区一定时间内消费、 投资、政府购买以及出口这几方面支出的总和。由此引出相 关概念:
• ⑴消费支出C(Consumption Expenditure):居民个人购买
。 5、GDP是一国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从而是一个地域概念,而与
此相联系的国民生产总值(GNP)则是一个国民概念,乃指某国国民所拥有 的全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6、GDP一般仅指市场活动导致的价值,但如果不是市场交换活动,就不包括在 国内生产总值之中。例如, 家务劳动、自给自足生产等非市场活动不计入G DP中。
经济学小故事
两辆汽车相撞,一辆需要大修,一辆全 毁,需要重买,保险公司也只好理赔。
正当三方都很沮丧的时候,一个经济学 家对他们说,感谢你们又为汽车修理业、汽 车制造业、汽车销售业创造了几十万元的 GDP。
这就是GDP。
第二节 核算国民收入的两种方法
一、用支出法核算GDP • 1、用支出法核算GDP,就是从产品的使用去向出发,把一年
⑷净出口X-M(Exports-Imports):指进出口的差额。
用支出法计算GDP的公式可写成:GDP=C+I+G+(X—M)
二、用收入法核算国内生产总值
1、用收入法核算GDP,就是从收入的角度,把生产要素在生 产中所得到的各种收入相加来计算的GDP,即把劳动所得到的工 资、土地所有者得到的地租、资本所得到的利息以及企业家才能 得到的利润相加来计算GDP。
三、国内生产总值(GDP)和国民生产总值(GNP)的区别
GDP属于一国范围内所生产的价值,其中包括一部分外国的生产要 素在国内生产的价值,即不管价值是由国内还是国外的所有者
所拥有的生产要素所生产,属地域概念;
GNP是指一国所拥有的生产要素所生产的价值,而不管这些要素是
在国内还是国外生产的价值,属国民概念。
耐用消费品、非耐用消费品、劳务的支出。 【注意】建造住宅的支出不包括在内。
⑵投资支出I(Investment):增加. 或更换资本资产(包括厂房、
住宅、机械设备、存货)的支出。它具体包括以下两大类: ●资. 本资产(包括厂房、住宅、机械设备等)。为什么它不属中间 产品?主要原因是中间产品一次购买、一次消耗,而资本资产则是 一次购买、长期消耗。
.
第十一章 国民收入核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理论
春种田园皆万物,秋收遍地是黄金
第一节 国内生产总值
一、GDP的定义 •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经济社会(一国或一地区)在
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
务)的市场价值。 【注】 • 最终产品——指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并由其最后使用者购买
的产品和劳务。 • 中间产品——是指用于再出售而供生产别种产品用的产品。
这里的国民收入指按生产要素报酬计算的国民收入。从国内生产净值中 扣除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加政府补助金,就得到一国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 提供生产性服务所得报酬即工资、利息、租金和利润的总和意义上的国民收 入。 国民收入=NDP—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政府补助金
= 工资+利息+租金+利润 【说明】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虽然构成了产品的价格,但不成为要素收入, 所以应去除;而政府给企业的补助金虽不列入产品价格,但成为要素收入,所 以应加上。
【小结】用支出法和收入法进行核算的基础 是总产出=总支出,总产出=总收入
一、产出总等于支出:指最终产品价值总等于购买最终产品的 支出,其所以如此,关键在于把企业没有卖掉的存货价值看 成是企业自己在存货投资上的支出。
二、产出总等于收入:产出指整个社会生产的最终产品(包括劳 务)价值,亦即新生产的财富和价值,它总等于要素收入的总 和,其所以如此,关键是把利润看成是产品售价扣除工资、 利息、地租等成本后的余额,即利润是收入的一部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