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学史 我的上课ppt (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葛兆光《七世纪至十九世纪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
史料的分类(一)
• 精英史料和边缘史料 1、精英史料:正史、典志类史书、官修地方 志、文人笔记、传记、女教书、家法和家训 以及其他官修史书、一些文人私修史书等
2、边缘史料:档案、墓志、地方志、金石碑 铭、诗词、笔记、小说、书信、契约、婚帖 等文字资料及图片、实物等
‚有书为证很重要,通常我们总是借助 历史文献来了解过去的,但是,后现代历史 学的洞见在于指出,我们常常把连接我们与 ‘过去’之间的‘历史叙述’给忽略了,仿 佛我们可以直接穿透历史叙述与‘过去’发 生关系,因而‘历史叙述’仿佛是一面透明 无碍的玻璃,常常被忽略不计,人们经常直 接陈述历史,仿佛那是一个不言而喻的‘过 去’。‛
中国史学史
前言 ‚中国史学史‛概 说 (2学时)
一、中国史学史的内容
(一)历史、史学和历史记录
‚广义的历史,泛指一切事 物的发展过程,包括自然和社会 史。通常仅指人类社会的发展过 程,它是史学研究的对象。‛ ‚史学,亦称‘历史学’。 社会科学的一个部门。研究和阐 述人类社会发展的具体过程及其 规律性的科学。‛
作者
出处
《中国 史学 史》, 2006
《中国 史学史 纲》
瞿林东
史家对中国古代史学史的分期认识 分期 出处 四个阶段:1、中国史学的起源和战国 《中 仓修良 秦汉间的史学;2、以人物传记为中心 国古 的汉魏六朝史学;3、主通明变的唐宋 代史 元史学;4、具有启蒙色彩的明清史学。 学史 简编》 五个时期:1、先秦为古代史学的童年 期;2、秦汉为成长期;3、魏晋朝至 唐代前期为发展期;4、唐后期至宋元 陶懋炳 为繁荣期;5、明清(鸦片战争前)为 迟滞期。 《中 国古 代史 学史 略》 作者
• The Bound Foot of a Chinese Lady, ca. 1870. From Thomson, Illustrations of China and Its People.
Seated Woman Showing One Unwrapp ed Bound Foot, 1880. From Dennis G. Crow Ltd., Historic Photogra phs of
《光 明日 报》 1962、 6、6 《学 术月 刊》 1963、 1
刘节
五个时期:1、先秦为萌芽期;2、西 汉到隋唐为创建期;3、两宋元明为充 实期;4、清代为发展期;5、从清代 晚期至今(1962)为更新期。
史家对中国史学通史分期的认识(2)
作者 尹达 分期 出处
三个时期: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半 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封建社会又分为 三个阶段:战国--刘知几;杜佑- -明中叶;黄宗羲等--1840年。半 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以‚五四‛运动为 分界线。
九个时期:1、史学的兴起--先秦史学;2、正 史的创立--秦汉史学;3、史学的多途发展-- 魏晋南北朝史学;4、史学在发展中的转折与创新 --隋唐五代史学;5、历史意识与史学意识的深 化--宋辽金史学;6、多民族史学的进一步发展 --元代史学;7、史学走向社会深层--明代史 学;8、史学的总结与嬗变--清代前期史学;9、 史学在社会大变动中的分化--清代后期史学
葛兆光《七世纪至十九世纪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
(二)历史记录的解读
在思想家的传记和论著‚进入我们的叙述之前, 它们已经在选择、编辑、写作、评论的历史中,经 过了‘意识形态’(政治性的观念)、精英意识 (传统的对精英历史资料的关注)、道德原则(例 如何为文明、何为鄙野的判断)和历史学叙述(观 察、剪裁和修饰)这几重筛子的过滤,已经未必那 么真实可靠了,而考古发现和作为文物的那些文字 资料,如有名或无名的碑刻、艺术性的书画题跋、 大量叙述家常与礼节性问候的书信及民间流行的各 种通俗读物,反而并没有经过这种有意识的‘筛 子’,倒有可能有利于重建或呈现思想的真实历史 语境。‛
中国史学的上限起自商殷:
• 文字的使用和流行 • 国家的建立
文字的使用和流行: • 《尚书· 周书· 多士》:‚惟殷先人有册有典, 殷革夏命。‛ • 甲骨文即商殷文字:一些记事可长达五、 六十字,甚至九十多字。
国家的建立:
• 在当时生产力条件下,只有脱离体力劳动的 脑力劳动者才能掌握,即文字的大量使用、 流行,只有阶级社会才有可能。 • 统治者(奴隶主)为了维护经济基础,需建 立相应的上层建筑,史学便是其中之一,通 过史学著作宣扬天命、神意,保佑其统治。 • 史学是当时上层建筑中较为次要的部分,当 时记载史料,只是为实际需要(是否符合天 意),并不是有意识地记史料、编史书。
• 殷商西周时期的史学:史学的萌芽及形成 • 战国秦汉时期的史学:经学的附庸 • 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时期的史学:独立的地 位 • 宋辽金元时期的史学:理学的影响 • 明清时期(1840年之前)的史学:经世与考 据 • 近代史学:现代史学体系的建立
三、中国史学史的上限
• 杨翼骧:从文字出现的时候谈起,殷周奴隶 制国家机构中便有史官担任记录时事、起草 公文和掌管文书的工作,所记即日后的历史 资料,后加整理、编纂,即为史书,此过程 中便产生了初期的史学。 • 仓修良:中国史学产生于夏代,此时具备了 文字、历法两个史学正式产生的条件。 • 王树民:史学萌芽于文字产生之前,氏族组 织时期以记忆和口传保存重要史实。
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 分论三· 第四章· 丑》
‚史学史的范围可以包括历史理论、 史料学、编纂学和历史文学。‛
白寿彝主编《中国史学史》第一册,上海:上海人民 出版社,1986年
中国史学史的内容
1、中国史学的发展过程及其阶段性特点 2、史官、史家与史学成果及其特点 3、史学思想 4、史学发展与经济及其他学术文化领域的 关系 5、史学发展的规律性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墓志 (2):王婉墓志
王婉为‚父子三人皆至宰相‛的韦思谦继室、韦承庆 继母、韦嗣立生母: • 《王婉墓志》:‚前夫子子承庆,八岁偏罚,十岁便为夫 人所养,抚存训奖,慈爱无隆,学宦婚娶,并夫人所成立。 常谓所生子嗣立、淑等曰:时俗妇人,罕有明识,前妻之 子,多被憎嫌,孝已伯奇,皆其人也。此吾之所深诫,亦 尔辈所明知。‛ ( 《大周故纳言博昌县开国男韦府君夫 人琅耶郡君王氏墓志铭》,周绍良主编《唐代墓志汇编续 集》 ) • 《旧唐书· 韦思谦传》载:‚母王氏,遇承庆甚严,每有 杖罚,嗣立必解衣请代,母不听,辄私自杖,母察知之, 渐加恩贷‛。 (《旧唐书》卷八八《韦思谦传》)
史料的分类(二)
• 男性史料和女性史料 1、男性史料:
‚古诸侯娶九女,士有一妻,《晋令》:诸王 置妾八人,郡公、侯妾六人。……所以阴教聿修, 继嗣有广。广继嗣,孝也;修阴教,礼也。而圣 朝忽弃此数,由来渐久。将相多尚公主,王侯亦 娶后族,故无妾媵,习以为常。妇人多幸,生逢 今世,举朝略是无妾,天下殆皆一妻。……凡今 之人,通无准节。父母嫁女,则教之以妒;姑姊 逢迎,必相劝以忌。持制夫为妇德,以能妒为女 工。‛(《魏书》卷一八《元孝友传》)
《辞海》,上海:上海辞书 出版社,1980年
• 中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中,‚史‛字出现。 • 《说文解字》:‚史,记事者也,从又,持 中。中,正也。‛ • 清人及近人皆以‚史‛字原意为掌文献记载 的官职: 清人江永《周礼疑义举要》:‚凡官署簿 书谓之中,故诸官言‘治中’、‘受中’、 小司寇断庶民讼狱之中,皆谓簿书,犹今案 卷也。‛ 清人吴大澂《说文古籀补》:‚史,记事 者也,像手执简形。‛ • ‚史‛之官:‚掌官书以赞治‛或‚起文书 草‛(《周礼》卷三)。
‚(古代典籍)无论怎样重要,只能说是 历史的记录,是研究历史必要的材料,不能 说他们就是历史。这些卷帙、册案、图表、 典籍,全是这活的历史一部分的缩影,而不 是这活的历史的本体。‛
李守常《史学要论》,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研究所1980 年重印本
• 历史的本体:人类过去生活的实在过程。
• 历史的认识:历史学家根据过去的各种文字 写下来的历史。
• 女性史料:
1、女性所著女教书:‚女四书‛ (汉班 昭《女 诫》,唐宋若莘《女论语》,明 成祖仁孝文皇后《内训》,明王相母刘 氏《女范捷录》),男性视角和女性视 角的结合 2、女性所撰其他著作:对《牡丹亭》及 小青命运的认识
(三)中国史学史的任务
‚中国史学史,最少应对于下列各 部分特别注意:一、史官;二、史家; 三、史学的成立及发展;四、最近史 学的趋势。‛
• 张泽端 ‚清明上 河图‛一 段
村民拜见皇帝。南宋不具名卷轴一段,上海博物馆
墓志 (1)
墓志最突出的叙事特点是隐恶扬善, 这一点已早为唐人所指出:‚大凡为文为 志,纪述淑美,莫不盛扬平昔之事,以虞 陵谷之变,俾后人睹之而瞻敬。其有不臻 夫德称者,亦必模写前规,以图远大。至 天下人视文而疑者过半,盖不以实然故 绝。‛ 《唐范阳卢夫人墓志铭》,周绍良主编 《唐代墓志汇编》
《中 国史 学发 展史》
七个时期:先秦为创始期;秦汉为成 长期;魏晋至隋唐为发展期;宋元为 白寿彝 继续发展期;明清为第五个时期; 1840-1919年为第六个时期;自‚五 四‛运动至1949年为第七个时期。
《中 国史 学史》 第一 册, 1986
史家对中国史学通史分期的认识(3)
分期 三个时期:1、从‚史‛的产生到 谢保成 第一次系统总结(刘知几);2、 分支发展,各成系列(明末);3、 古典史学终结,‚史界革命‛开始 (1920年)。
• 对中国史学通史的划分
• 对中国古代史学史的划分
1949年以后,史家对史学分期标准和原则 的认识多有不同:
• 有人认为应以社会历史分期为准; • 有人认为应以历史编纂学的发展为标准; • 有人认为应注意阶级斗争、意识形态斗争和 史学本身发展等三因素为准。
史家对中国史学通史分期的认识(1)
分期 四个时期:1、有文字记录到汉建立为 齐思和 萌芽期;2、汉到宋建立前为建立期; 3、宋元明为又一新时代;4、清建立 到‚五四‛前为一时期。 作者 出处
二、中国史学史的分期
中国史学史分期的认识从梁启超开始,他 以史家来进行分期: • 孔子、左丘明、司马迁、班固、荀悦为‚第 一期的史家‛; • ‚自东汉到唐初不下百余家,这是史学极盛 时期‛; • ‚唐以后,史学衰歇,私人发宏愿做史家的 很少‛; • ‚一到元明,简直没有史家‛。
《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 分论三· 第四章· 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