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分析方法标准制修订技术导则HJ168-2010

合集下载

酶底物法检测水中粪大肠菌群方法验证

酶底物法检测水中粪大肠菌群方法验证

酶底物法检测水中粪大肠菌群方法验证摘要:本文对《水质总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和大肠埃希氏菌的测定酶底物法》HJ1001 -2018、《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5750-2006进行了方法验证,以评价该两种检测方法是否适用于水中粪大肠菌群的检测工作,以确保该方法能够满足水中粪大肠菌群的测定。

关键词:粪大肠菌群;质控样品。

引言:试样与固定底物酶底物法(DST)采用大肠菌群能产生β—半乳糖苷酶分解ONPG使培养液呈黄色的原理,来判断水样中是否含耐热大肠菌群,大肠菌群的培养温度是44.5℃。

1.测定方法与参数(注:方法为酶底物法法,参数为质控样品)2.仪器与设备2.1恒温培养箱2.2冰箱2.3高压蒸汽灭菌锅2.4烘箱2.5量筒2.6吸管2.7程控定量封口机2.8 51孔或97孔定量盘2.9无菌水样瓶(100mL)2.10阳性比色盘2.11干热灭菌器3培养基和试剂3.1无菌水3.2科立德(固定底物技术酶底物法)检测试剂:MMO-MUG培养基。

4.样品的采集和保存4.1采样前准备:4.1.1采样瓶:高压灭菌瓶。

4.2样品采样及注意事项4.2.1将已灭菌和封包好的采样瓶,无论在什么条件下采样时,均要小心开启包封纸和瓶盖,避免瓶盖及瓶子颈部受杂菌污染。

4.2.2在采集江,河湖,库,地表水时,可握住瓶子底部直接将采样瓶插入水中,约距水面10-15厘米时,瓶口朝来水方向,使水样灌入瓶内。

如果没有水流,可握住瓶子水平前推,直至充满水样为止。

采样后,迅速盖上瓶盖和包装纸。

采样后,采样瓶内上不应留有一些空隙,一边检验前充分混匀水样。

4.2.3从自来水龙头采集样品时,不要选用漏水的水龙头,采水前可先将水龙头用酒精灯火焰灼烧灭菌或用75﹪酒精溶液消毒水龙头,然后将水龙头打开,放水数分钟后除去水管中的滞流杂质。

采水时控制水流速度小心接入瓶内。

4.2.4在同一采样点进行分层采样时,应自上向下进行,以免不同层次的干扰;同一采样点与理化检测项目同时采样时,应先采集细菌等检验样品,否则样品可能被污染,采样前,不得用水样刷洗采样瓶。

三氯化六氨合钴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中阳离子交换量的探讨

三氯化六氨合钴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中阳离子交换量的探讨

科学研究创新三氯化六氨合钴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中阳离子交换量的探讨曲东芳1陈秀娜1姜娜1李静1孟静静2(1.山东省聊城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山东聊城252000;2.聊城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山东聊城252000)摘要:本文通过测定标准样品和实际样品,对《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测定三氯化六氨合钴浸提—分光光度法》(HJ889-2017)进行了方法的验证,得出了方法的检出限和测定下限值。

结果显示,以不同浓度梯度的三氯化六氨合钴溶液绘制标准曲线,其相关系数为r=0.9999。

通过实验测得,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检出限为0.7cmol+/kg,测定下限为3.09cmol+/kg,小于方法要求的检出限0.8cmol+/kg,小于方法的检出下限3.2cmol+/kg。

同时,对方法的空白和震荡时间进行了优化,延长了震荡时间,在此条件下,对土壤标准样品进行了6次重复测试,得出的阳离子交换量测定值更接近标准样品结果。

本方法效率高、准确率高、易操作。

关键词:土壤阳离子交换量三氯化六氨合钴分光光度法震荡中图分类号:O65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098X(2022)03(b)-0015-03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即CEC,是指土壤胶体吸附各种阳离子的总量,其数值代表土壤的保肥能力。

土壤胶体颗粒的巨大比表面积及其表面电荷具有较高的表面活性和许多独特的化学性质,土壤吸附和交换使得土壤具有一定的储存和缓冲能力,土壤中的胶体绝大多数带负电荷。

因此,使土壤具有吸附性,土壤缓冲性能的主要来源是土壤胶体可交换的有效态阳离子,其对土壤溶液离子浓度的调节具有重要作用,是土壤溶液营养成分能长期保持的主要因素。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土壤环境问题呈现多样化、复杂化和区域化的发展态势。

我国土壤环境容量在自然因素,尤其是人为因素的影响下,部分地区土壤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和生态功能受到破坏,土壤退化,污染加重,研究阳离子交换量,对土壤污染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空白批内标准偏差和方法检出限的计算

空白批内标准偏差和方法检出限的计算

空白批内标准偏差和方法检出限的计算祝旭初【摘要】摘要:环境分析化学中,尤其痕量分析时,方法检出限对于监测结果的报出很重要。

检出限的确定常会涉及空白标准偏差的计算。

通过对一典型案例剖析,指出一部分新制修订环境标准方法采用空白批间标准偏差计算检出限是不合理的。

在求算检出限时应先判断批间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

【期刊名称】化学分析计量【年(卷),期】2014(000)003【总页数】3【关键词】检出限;数理统计;批内、批间标准偏差环境监测分析中,由于污染物浓度普遍很低,测试时常常会遇到低于检出限的情况,因此检出限的概念在环境监测中显得尤为重要。

对于检出限的探讨,文献报道很多,主要有检出限的定义及分类[1-3]、低于检出限数据的表示及统计[4-5]等,但对于检出限的计算少有报道。

《土壤和沉积物铍的测定石墨炉原子吸收光度分析法(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对检出限的测定及计算方法有详细描述。

笔者以该编制说明中的一个例子,通过数理统计的方法,对检出限的计算方法进行评价与探讨。

1 环境监测中检出限的定义(1) HJ/T 91-2002 《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和SL 219-1998 《水环境监测规范》对检出限的规定沿用了《全球环境监测系统水监测操作指南》中的规定,其中对于零浓度样品的规定更灵活,更具可操作性。

检出浓度为某特定分析方法在给定的置信度(通常为95%)内可从样品中检出待测物质的最小浓度。

所谓“检出”是指定性检出,即判定样品中存有浓度高于空白的待测物质。

检出限受仪器的灵敏度、稳定性、全程序空白试验及波动性的影响,计算公式如下[2,6]:式中:MDL——检出浓度;tf——显著水平为0.05(单侧),自由度为f的t值;swb——空白批内标准偏差。

当遇到某些仪器的灵敏度较低,测得空白Xb=0时,可配制接近零浓度的标准溶液来代替实验用水进行试验。

若进行20次以上空白值重复测定,求得空白浓度表示的标准偏差sb,则MDL=4.6sb。

水中六价铬测定方法的优化分析

水中六价铬测定方法的优化分析

身体健康及环境造成损伤。

由于二苯碳酰二肼微溶于水,溶于热醇及丙酮,分析乙醇、丙酮两种溶剂的对比测试效果。

(2)反应酸度来源:国标法用硫酸溶液和磷酸溶液共同提供反应酸度。

为保持最佳显色酸度[3],分析实验室常用酸(硫酸、磷酸、盐酸)在与国标法同等酸度条件下的对比测试效果。

1.3 主要仪器与试剂(1)仪器:7230G 可见分光光度计,E300H 超声波清洗器,50 mL 具塞比色管等。

(2)试剂:硫酸(ρ=1.84 g/mL ,优级纯),磷酸(ρ=1.69 g/mL ,优级纯)、盐酸(ρ=1.19 g/mL ,优级纯)、二苯碳酰二肼(优级纯),丙酮、95 %乙醇均为分析纯,铬标准溶液(生态环境部标准样品研究所),实验用水为去离子水。

1.4 实验方法在50 mL 具塞比色管中,加入一定体积的铬标准溶液或水样,用去离子水稀释至标线,分别加入一定量的酸和二苯碳酰二肼显色剂,摇匀,放置10 min ,在波长540 nm 条件下用30 mm 比色皿,以实验用水为参比,测定吸光度值。

(1)显色剂的配制国标法:称取0.2 g 二苯碳酰二肼,溶于50 mL 丙酮中,加水稀释至100 mL ,摇匀,储于棕色试剂瓶中,置于冰箱。

乙醇法:称取0.2 g 二苯碳酰二肼,溶于50 mL95 %乙醇中,0 引言六价铬是第一类污染物,具有很强的生物蓄积性,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都极具危害,因此对六价铬的准确测定在生态环境监测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GB/T 7467—1987《水质 六价铬的测定 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1]测定地表水和工业废水中六价铬是日常监测分析中经典且应用普遍的方法。

方法中所使用的丙酮和浓硫酸对人体健康有害[2]。

目前,探索对人体和环境都无毒无害的分析方法已成为生态环境监测领域的重要任务及大势所趋。

本文依据GB/T 7467—1987的测定原理,运用回归分析及方差分析对国标法的显色剂溶剂和反应酸度来源进行优化分析,并对优化方法的检出限、精密度和准确度进行验证。

方法验证计算表-原始记录-根据HJ 168-2010《环境监测 分析方法标准制修订技术导则》编制

方法验证计算表-原始记录-根据HJ 168-2010《环境监测 分析方法标准制修订技术导则》编制

4 AVERAGE 1.278508 0.029478301 2.31%
重复性r 再现性R
A


B






Sp
MDL
0.843786 2.195532
REi
4.63% -1.28% 1.41%
RE均
2.37%
SRE均
0.028841
相对误差 最终值:
RE均±2SRE均
-0.03395

0.081412
Xi均
X
i
2 均
Si
Si 2
AVERAGE AVERAGE2
ST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EV STDEV2
1.255556 1.283333 1.318333 1.57642 1.646944 1.738003 0.308671 0.278388 0.324105 0.095278 0.0775 0.105044
加标回收
率最终 值:
P均±2SP均
66.71% ~ 114.33%
加标
回收

重复性r 再现性R
右击上侧 可插入列 1.2 4 实测值4 组
Xi 1.2012 1.4014
1.3013 1.9019 1.001 1.5015
1.001 1.001 1.001
实测数n
实测值1组计算
标准偏差
平均值A
S 相对标准偏差 检出限
3.143 2.998 2.896 2.821 2.764 2.602 2.528
比较SA/SB 是否﹤
﹤33..0055
实验室间相对偏差
实验室 第i个实验
数(实 室平均值 l个实验 实验室间(实 实验室间

森林土壤中有效磷的测定

森林土壤中有效磷的测定

森林土壤有效磷的测定比色法方法确认报告1. 目的通过比色法测定森林土壤中有效磷含量的检出限、精密度、准确度,判断本实验室此方法是否合格。

2. 适用范围及方法标准依据方法依据:LY/T 1232-2015本标准适用用于森林土壤中有效磷的测定。

3.方法原理在酸性环境中,正磷酸根和钼酸铵反应生成磷钼杂多酸络合物「H3P(M0O10)」,在锑试剂的存在下,用抗坏血酸将其还原生成蓝色的络合物再进行比色。

4.仪器和试剂所有试剂除注明外,均匀分析纯。

分析用水符合GB/T 6682 中二级水的规格要求。

试验中所需标准滴定溶液,制剂及制品,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按GB/T 601、GB/T 603的规定制备。

4.1仪器4.1.1 天平(感量0.01g)。

4.1.2 天平(感量0.0001g)。

4.1.3 恒温往复振荡机(速率150r/min~180r/min)。

4.1.4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4.2试剂4.2.1 硫酸(H2SO4):ρ=1.84 g/mL,优级纯。

4.2.2 盐酸(HCl):ρ=1.84 g/mL,优级纯。

4.2.3氢氧化钠,NaOH4.2.4 2 mol/L氢氧化钠溶液。

称取80.0g氢氧化钠(NaOH)溶于水中,并用水定容至L。

4.2.5 二硝基酚指示剂称取0.20g2.4-二硝基酚或2.6-二硝基酚溶于100 mL水中。

4.2.6 0.5 mol/L硫酸溶液吸取28.0mL浓硫酸,缓缓注入不中,并用水定容至1L。

4.2.7 钼锑贮存液量取153.0mL硫酸缓缓倒入约400mL水中,搅拌,冷却。

另称取10.0g钼酸铵「(NH4)6M O7O24﹒4H2O」,溶于约60℃的300mL水中,冷却。

然后将硫酸溶液缓缓倒入钼酸铵溶液中,再加入100.0mL 5g/L酒石酸锑钾(4.2.11)溶液,最后用水稀释至1L,摇匀,贮存于棕色试剂瓶中,于4℃可保存2个月4.2.8 钼锑抗显色剂称取1.50g抗坏血酸(C6H8O6,左旋,旋光度+21゜~+22゜)溶于100mL钼锑贮存液(4.2.12)中。

土壤 总砷测定 原子荧光法

土壤 总砷测定 原子荧光法

土壤质量总砷测定原子荧光法(GB/T 22105.2-2008)方法确认报告1. 目的通过原子荧光法测定土壤中砷的检出限、精密度、准确度,加标回收率,来判断本实验室此方法是否合格。

2. 适用范围及方法标准依据方法依据:GB/T 22105.2-2008本标准适用于土壤和沉积物中总砷的测定。

本方法检出限为 0.01mg/kg。

3.方法原理样品中的砷经加热消解后,加入硫脲使五价砷还原为三价砷,再加入硼氢化钾将其还原为砷化氢,由载气(氩气)导入原子化器进行原子化分解为原子态砷,在特制砷空心阴极灯的发射光激发下产生原子荧光,其荧光强度与试样中砷的含量成正比。

与标准系列比较,求得样品中汞的含量。

4 试剂和材料除非另有说明,分析时均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分析纯试剂,实验用水为去离子水。

4.1 盐酸(HCl):ρ=1.19 g/ml。

4.2 硝酸(HNO3):ρ=1.42 g/ml。

4.3 氢氧化钾(KOH):优级纯。

4.4 硼氢化钾(KBH4):优级纯。

4.5 硫脲(CH4N2S):分析纯。

4.6 抗坏血酸(C6H8O6):分析纯。

4.7 三氧化二砷(As2O3):优级纯。

4.8 王水(1+1):取1份硝酸(4.2)与3份盐酸(4.1)混合,然后用去离子水稀释一倍。

4.9 还原剂:称取 0.2g 氢氧化钾(4.3)放入盛有 100 ml 蒸馏水的烧杯中,玻璃棒搅拌待完全溶解后再加入称好的 1.0g 硼氢化钾(4.4),搅拌溶解。

此溶液当日配制,用于测定砷。

4.10 载液 1+9盐酸溶液:量取50ml盐酸(4.1),缓缓倒入放有少量去离子水的500ml 容量瓶中,用去离子水定容至刻度,摇匀。

4.11 硫脲溶液(5%):称取10g硫脲(4.5)溶解于200ml水中,摇匀。

用时现配。

4.12 抗坏血酸(5%):称取10g抗坏血酸(4.6)溶解于200ml水中,摇匀。

用时现配。

4.12 砷标准储备液:ρ=1.00mg/mL采用从环境保护部标准样品研究所购买的砷标准储备液4.13 金属标准使用溶液4.13.1 砷标准使用液:ρ= 1.00μg/mL用(1+9)盐酸溶液(4.10)稀释砷标准贮备液10倍,然后再稀释100倍得;5 仪器和设备5.1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度计。

考试卷-实验室管理体系

考试卷-实验室管理体系

姓名_____ _ _____部门______ _____职务_____ ______成绩____ _____一、填空题(每空4分,共40分)1、CMA的中文全称是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

2、CNAS的中文全称是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

3、方法验证报告中方法性能指标包括校准曲线、检出限、测定下限、准确度、精密度。

4、总局令第163号又称为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

5、我国第一部专门用于全面规范检验检测机构和行为的地方性法规是上海市检验检测条例。

6、HJ 168-2010《环境监测分析方法标准制修订技术导则》中将测定下限定义为4倍方法检出限(MDL)。

二、解答题(每题20分,共60分)1、实验室管理体系文件分为几级?每一级文件包括哪些内容?一级:质量手册二级:程序文件三级:支持性文件和作业指导文件四级:记录、表格、报告等2、列出4个实验室管理体系文件参考的外部文件?(1)ISO/IEC 17025:2017《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通用要求》(2)CNAS-CL01:2018《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3)《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总局令第163号)(4)RB/T 214-2017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能力评价检验检测机构通用要求》(5)CNAS-CL01-G001:2018《CNAS-CL01<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应用要求》(6)CNAS-CL01-G002:2018《测量结果的溯源性要求》(7)CNAS-CL01-G003:2018《测量不确定度的要求》(8)CNAS-CL01-G005:2018《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在非固定场所外检测活动中的应用说明》(9)CNAS-CL01-A001:2018《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在微生物检测领域的应用说明》(10)CNAS-CL01-A002:2018 《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在化学检测领域的应用说明》(11)《上海市检验检测条例》(12)《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生态环境监测机构评审补充要求》(13)《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14)HJ 168-2010《环境监测分析方法标准制修订技术导则》3、列出4种常用的质量控制手段。

HJ168-2010 环境监测 分析方法标准制修订 技术导则

HJ168-2010 环境监测 分析方法标准制修订 技术导则
I
前言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 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落实《国 家环境保护标准制修订工作管理办法》,规范环境监测分析方法标准制修订工作,保证工 作质量,提高工作效率,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是对《环境监测分析方法标准制订技术导则》(HJ/T 168-2004)的修订。 本标准首次发布于 2004 年,原起草单位为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南京市环境监测中心 站。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本次修订主要对环境监测分析方法标准的制修订工作程序、基本要求,环境监测分析 方法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以及方法验证、标准开题报告和标准编制说明的内容等重新作 出了技术规定。 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环境监测分析方法标准制订技术导则》(HJ/T 168-2004)废 止。 本标准的附录 A 为规范性附录,附录 B~附录 D 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组织制订。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国家环境分析测试中心、江苏省环境监 测中心。 本标准环境保护部 2010 年 2 月 26 日批准。 本标准自 2010 年 5 月 1 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解释。
一个数值,在重复性条件下,两次测试结果的绝对差值不超过此数的概率为 95%。
注:重复性限符号为 r。
1
3.8 再现性 reproducibility 又称“复现性”,指在不同的实验室,使用同一方法由不同的操作者对同一被测对象
使用相同的仪器和设备,在相同的测试条件下,所得测试结果之间的一致程度。 3.9 再现性限 reproducibility limit
II
环境监测 分析方法标准制修订技术导则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环境监测分析方法标准制修订的工作程序和基本要求,以及标准文本及 相关技术文件的技术要求。

检测水中呋喃丹、莠去津、灭草松、2,4-滴、甲萘威、五氯酚混标方法验证

检测水中呋喃丹、莠去津、灭草松、2,4-滴、甲萘威、五氯酚混标方法验证

液相质谱检测水中呋喃丹、莠去津、2,4-D、灭草松、甲萘威及五氯酚的方法验证一、目的:建立测定水中呋喃丹、莠去津、2,4-D、灭草松、甲萘威及五氯酚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的分析方法。

本法呋喃丹、莠去津、2,4-D、灭草松、甲萘威和五氯酚的最低检测浓度为0.0005mg/L,本方法仅用于生活饮用水的测定。

由于呋喃丹、莠去津、2,4-D、灭草松、甲萘威和五氯酚用超高效液相串联质谱法为新方法之一,通过试验确定各项验证参数,提供本方法在实验室的适用性和实用性的可靠依据。

二、方法来源:GB/T5750.9-2022《生活饮用水检验方法》(13.4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三、方法步骤1、实验原理:呋喃丹、莠去津、2,4-D、灭草松、甲萘威及五氯酚直接进样通过液相色谱柱分离后进入串联质谱,通过离子对进行定性和定量测定。

2、仪器条件:(1)主要仪器:1.1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质谱仪。

1.2离子源:电喷雾离子源。

1.3色谱柱:ACQUITY BEH C18柱,2.1mm(i.d.)×100mm,1.8μm颗粒粒径。

1.4天平:感量0.1mg。

1.5超声波清洗器。

1.6移液器:100μL,1000μL。

1.7容量瓶:10mL。

1.8针式过滤器:聚偏氟乙烯(PVDF),孔径0.22μm。

1.9注射器:2mL。

1.10进样瓶:2mL。

(2)色谱条件2.1流动相:A:0.1%甲酸水溶液;B:甲醇。

2.2洗脱模式及洗脱流速:采用梯度洗脱,洗脱速度为0.4mL/min。

时间/min流速/(μL/min)流动相A(0.1%甲酸水)/%流动相B(甲醇)/%0.0040050503.5040010903.6040001004.0040050505.0040050502.3柱温:30℃。

2.4进样量:10.0μL(3)质谱条件Capilary:3.00KV Cone:18VDesolvation:350C Desolvation(L/Hr):1000Cone(L/Hr):50Collsion Gas Flow:0.15L/HrCollsion:20eV Sour Temp:150℃四、验证方法及验证参数:在首次采用标准方法之前,根据GB/T32465-2015《化学分析方法验证确认和内部质量控制要求》、GB/T27417-2017《合格评定化学分析方法确认和验证指南》的要求,对分析系统适应性、检出限和定量限、线性及校准、精密度、回收率、测量不确定度进行了验证。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环境检测中的应用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环境检测中的应用

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技术在环境检测中的应用摘要:分析了气相色谱、质谱的原理,将相关技术应用在空气、土壤和水质检测中,对检测条件、步骤和方法进行了简述,提出气相色谱-质谱(GC-MS)具有分辨能力强、检测效率高的观点。

在环境检测中,相关人员需要重点分析GC-MS技术的应用路径,选择合适的混合物样品,确保化合物能够逐个进入到质谱仪离子源中,以实现对样品中化合物的离子化,完成具体检测目标。

关键词:气相色谱;质谱;环境检测;应用技术前言:环境污染物种类多种多样,相关污染物在空气、土壤和水源中长期存在,对身体健康构成威胁,因此,使用最新技术做好环境检测尤为重要。

随着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行业对环境检测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对检测技术进行升级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

目前气相色谱-质谱技术被应用在环境有机污染物的检测中,通过对相关污染物的定性、定量分析,可为环境保护作出贡献。

1气相色谱-质谱技术原理分析1.1气相色谱原理气相色谱是将气体作为流动相的色谱法,基于该方法的应用,样品可在气相中快速流动,并且能够在流动相和固定相之间达到均衡。

由此可知,气相色谱具有高效性。

在具体应用中,气相色谱总区由多个不同分区构成,相关组件是否能够实现分离与色谱柱的性质存在密切关系[1]。

因此,使用气相色谱技术进行检测时,相关人员应掌握分离系统和检测系统的应用原理。

1.2质谱原理分析质谱分析就是对待检测样品中的离子质荷比进行分析的过程。

在该技术的应用中,需要对样品进行充分电离,其次利用电场对不同离子的过滤效应进行区分这一原理,选择合适的质荷比,以实现对离子进行分离的目标,并完成对目标检测样品的定性、定量分析。

在具体的检测环境中,使用的质谱仪种类较多,其工作原理和应用范围具有明显差异性。

由于GC-MS使用EI源对质谱信息进行分析,因此收集的信息量较大,并且通过毛细管柱的应用,可产生良好的分离效果。

在串联的质谱环境下,也可对部分信息进行处理,例如,在生物大分子信息的检测中,可使用色谱-质谱联合技术,其中质谱仪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可检测出有机化合物的组合成分。

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铝的比对分析及方法评价探究

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铝的比对分析及方法评价探究

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铝的比对分析及方法评价探究摘要:常用在水中铝的分光光度法较多,本文从校准曲线、精密度、准确度以及空白背景分析等方面对分光光度法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水杨基荧光酮分光光度法的灵敏度较高,背景干扰相对较小,且精密度与准确度也比较高,因此在测定水中铝时可以优先考虑这一方法。

关键词:分光光度法;水中铝;对比分析前言: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与废水中的铝具有操作简便、成本低等优势,备受实验室的青睐。

其中,常用的分光光度法有铬天青S分光光度法、水杨基荧光酮-氯代十六烷基吡啶分光光度法以及铝试剂分光光度法。

这三种方法存在技术指标上的差异,所以分析结果不太相同,同时这三种方法的优劣不同,因此本文通过实验的方法对这三种方法进行了探究。

1.实验内容1.1试剂与仪器的选用在此次实验当中所选用的试剂有1000μg/mL美国某公司生产的铝标准溶液、1000mg/L钢铁研究总院生产的铝标准溶液、水质铝标准样品、铬天青S溶液、乳化剂OP溶液、溴代十六烷基吡啶溶液、乙二胺-盐酸缓冲溶液、氨水、硝酸溶液、氟化钠溶液、对硝基酚乙醇溶液、硝酸溶液、水杨基荧光酮溶液、乙二醇四乙酸溶液、缓冲液、二氮杂菲溶液、氨水溶液、盐酸溶液、氯代十六烷基吡啶溶液、铝试剂溶液、抗坏血酸溶液、高纯水【1】。

所用的仪器为Cary 300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1.2实验方法的选用首先,需要利用美国某公司生产部的铝标准溶液进行铝标准使用液的制备,并按照GB/T 5750.-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金属指标》当中的铬天青S 分光光度法与水杨基荧光酮-氯代十六烷基吡啶分光光度法以及GBT 8538-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饮用天然矿泉水检验方法》当中的铝试剂分光光度法中的要求进行校准曲线的制备。

其次,需根据相关标准对分析方法的测定下限进行计算,并测定方法的精密度与准确度。

2.结果与讨论2.1校准曲线的测定结果分别利用铬天青S分光光度法、水杨基荧光酮-氯代十六烷基吡啶分光光度法以及铝试剂分光光度法对浓度为 1.00μg/mL的铝标准使用液进行测定,之后绘制三条校准曲线(如图一至图三所示)。

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叶绿素a的方法研究

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叶绿素a的方法研究

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叶绿素a的方法研究摘要按照《国家环境污染物监测方法标准制修订技术导则(HJ168-2010)》的规定,确立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叶绿素a的特性指标,为本方法国家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

结果表明:方法的检出限为0.094 mg/m3,精密度为5.87%~9.84%,空白加标回收率为83.8%~92.0%,实际样品加标回收率为80.2%~87.0%。

同时提出试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关键点。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Technical Guidelines for Development and Revision of National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Methods and Standards(HJ168-2010),characteristic factors of Chlorophyll a determinated by Spectrophotometric method was established which providing basis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national standard. The results were as follows:The detection limit and 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 were 0.094 mg/m3 and 5.87%~9.84%,respectively,and the blank standard addition recovery and the sample standard addition recovery were 83.8%~92.0% and 80.2%~87.0%,respectively.The points for attention and the key points were provided.Key wordsspectrophotometric method;Chlorophyll a;detection method;characteristic factors;points for attention叶绿素a是评价湖泊富营养化的重要参数[1],我国尚无国家标准分析方法,目前叶绿素a监测的主要依据是《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2]中的分光光度法,该方法是B类方法,经过国内的研究和多个单位的实验验证表明是成熟的统一方法,有待上升为国家标准分析方法,但该方法未明确检出限、精密度和准确度等一系列方法特性指标,本文以《国家环境污染物监测方法标准制修订技术导则(HJ168-2010)》[3]为依据,通过试验确立本方法的特性指标,并结合日常工作经验提出本方法试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关键点,为国标方法的建立以及分析人员的日常检测工作提供参考。

连续流动分析-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挥发酚新方法验证

连续流动分析-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挥发酚新方法验证

165PRACTICE区域治理连续流动分析-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挥发酚新方法验证湖南省湘潭水文水资源勘测中心 刘思维摘要:本文通过测定标准曲线线性系数、方法检出限、精密度和准确度等特征参数,对SJ/T788.2-2019《水质挥发酚的测定连续流动分析-分光光度法》进行方法验证,结果表明此方法可利用于水质监测实验室挥发酚的测定。

关键词:方法验证;挥发酚的测定;流动注射中图分类号:O572.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4595(2020)42-0165-0002RB /T214-2017《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能力评价检验检测机构通用要求》[1]规定,检验检测机构在使用标准方法前必须经过验证,根据SL219《水环境监测规范》[2]和SL/Z390《水环境监测实验室安全技术导则》[3]要求,本文结合工作岗位实际,对新方法进行验证实验,分析该方法在本实验室的可行性。

一、方法原理用蒸馏法蒸馏出水中挥发性酚类化合物,并与干扰物质和固定剂分离。

将被蒸馏出的挥发性酚类化合物溶于p H 值(10.0±0.2)介质中,在铁氰化钾作用下,与4-氨基安替比林反应,生成橙红色的吲哚酚安替比林化合物,于波长505nm 处测量其信号值[4]。

二、准备工作(一)仪器和试剂连续流动分析仪(型号SA5000,荷兰进口),分析天平(精度为0.0001g ),p H 计(精度为0.01);实验室用水为二级自制纯水;磷酸、铁氰化钾、4-氨基安替比林、硼酸、氯化钾、氢氧化钠、十二烷基聚乙二醇醚等试剂均为分析纯及以上,标准物质均有证书。

(二)环境要求实验室配备通风橱、操作台等设施,挥发酚的预处理操作能在不受干扰的条件下完成,环境符合要求。

三、实验(一)标准曲线1.标准曲线测定按方法要求配制标准系列进行标准曲线测定,标准曲线测定数据见表1。

2.标准曲线线性根据曲线数据列出曲线方程如下:y=0.00014002786941x-0.00046369971530线性相关系数R=0.99994,满足要求,标准曲线见图1。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
常用标准曲线的斜率来度量灵敏度。灵敏度因实验 条件而变。标准曲线的直线部分以下式表示: A=kc+a 式中:A——仪器的响应量; c——待测物质的浓度; a——校准曲线的截距; k——方法的灵敏度,k值大,说明方法灵敏度 高。
特征浓度
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中,国际理论与应 用化学联合会(IUPAC)建议将以浓度表 示的“1%吸收灵敏度”叫做特征浓度,而将 以绝对量表示的“1%吸收灵敏度”称为特征 量。

ntee
reagent)
分析 AR(analyti 纯 c reagent)
绿色 红色
三级 化学 CP(chemi 蓝色 品 纯 cally pure)
精密的分析工作,在环境 分析中用于配制标准溶液
配制定量分析中普通试液 。如无注明环境监测所用 试剂均应为二级或二级以

配制半定量、定性分析小 试液和清洁液等
2.质量管理体系
●在ISO8402(1994版)中“质量体系“的定义是 为实施质量管理所需的组织结构、程序、过程和 资源。 ●而ISO9000(2000版)中将质量体系改为“质量 管理体系”,其定义为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 的管理体系,同时把“管理体系”定义为建立方针 和目标并实现这些目标的体系。 ●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中则称为“管理体系” ,是指实验室为了实现管理目的或效能,由组织 机构、职责、程序、过程和资源构成的,且具有 一定活动规律的一个有机整体。
1.无氯水 2.无氨水 3.无CO2水 4.无铅(重金属)水等
(一)蒸馏水
(二)去离子水
原理:用阳离子交换树脂 (exchange resin)和阴离子交换 树脂以一定型式组合进行水处 理。
特点:去离子水含金属杂质极 少,适于配制痕量金属分析用 的试液,因它含有微量树脂浸 出物和树脂崩解微粒,x与y呈正相关。 ⑵若x增大,y相应减少,称x与呈负相关。 ⑶若x与y的变化无关,称x与不相关,此时r=0 。

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土壤中的苯系物

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土壤中的苯系物

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土壤中的苯系物摘要:苯系物被广泛用于溶剂和基本化工原料,化工行业排放的苯系物造成土壤、河流、空气和地下水等有机污染,开展场地土壤中苯系物的监测工作意义重大。

本文对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焦化污染场地土壤中苯系物的方法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气相色谱;测定下限;组分含量0 引言苯及其同系物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在工业上广泛使用并可以多种途径进入土壤,污染环境,并对人体的血液、神经、生殖系统具有较强危害。

因此,环境检测工作者需要选择科学有效的技术手段对场地土壤中苯系物的浓度进行监测。

顶空-气相色谱法是目前测定焦化污染土壤中多种常见苯系物的分析方法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测定方法,其不仅简便、快捷,而且具有较好的精密度和准确度。

1 实验部分1.1 仪器顶空进样系统(AutoHS自动顶空进样器),GC(安捷伦科技有限公司7820A,FID),色谱柱(DB-WAX,30m×0.32mm×0.50μm)。

1.2 试剂空白试剂水:二次蒸馏水或通过超纯水制备仪制备的无有机物水。

甲醇(CH3OH),色谱纯。

氯化钠(NaCl),优级纯,400℃下纯化4h。

磷酸(H3PO4),优级纯。

石英砂,分析纯,400℃下烘4h。

苯系物标准样品(9种):1000μg/mL,溶剂为甲醇。

包括:苯、甲苯、乙苯、对-二甲苯、间-二甲苯、异丙苯、邻-二甲苯、正丙苯、苯乙烯,上海安谱实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苯系物标准使用液:将浓度为1000μg/mL的苯系物标准样品用甲醇稀释成浓度为10μg/mL的混合标准使用液。

饱和氯化钠溶液能有效提高溶液的离子强度,从而降低苯系物在水中的溶解度。

故实验中全都选用饱和氯化钠溶液。

饱和氯化钠溶液的配制:用磷酸滴到500mL空白试剂水中,至pH≤2,再加入180g氯化钠,溶解混匀即可,用空白试验验证此溶液未被污染,在4℃下远离有机物环境中密封保存。

1.3 样品采样与保存采样前使用便携式VOC测定仪对某焦化污染场地土壤中苯系物的浓度进行初步测定。

乙二胺二乙酸二钠滴定法测定水质总硬度的方法验证报告

乙二胺二乙酸二钠滴定法测定水质总硬度的方法验证报告

乙二胺二乙酸二钠滴定法测定水质总硬度的方法验证报告摘要:按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感官性状和物理指标 GB/T 5750.4-2006》标准,对水质总硬度进行了测定,通过分析与研究所测得的线性关系、检出限、精密度及准确度,表明了本方法在实验室内准确可行。

实验结果表明:总硬度的检出限为0.70mg/L,测定下限为2.79mg/L;通过对2个硬度值为34.1±1.705mg/L、450±9mg/L的有证标准物质和1个硬度值为10.0mg/L的加标样品进行测定,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0.202%~2.405%、0.115%~2.452%和0.018%~0.965%,精密度满足上述标准精密度质量控制要求;对2个硬度含量水平为34.1±1.705mg/L和450±9mg/L的有证标准样品进行了测定,测定平均值分别为34.01mg/L和455.60mg/L,满足标准物质证书;此方法验证的检出限、精密度及准确度结果均满足GB/T5750.4- 2006的要求。

关键词:水质总硬度;乙二胺二乙酸二钠滴定法;方法验证1引言水质总硬度范围是表针水质的重要指标,硬度对工业用水和日常饮用水关系非常密切,例如工业锅炉用水、民用水,各个行业对水的硬度都不同的要求[1]。

特别是生活饮用水,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规定总硬度(以CaCO3计)不得超450 mg/L,水质硬度过高会影响肠胃的消化功能[2],目前水质总硬度的测定方法有三种,其中EDTA 络合滴定法是实验室一般常选用的方法,此方法使用设备简单、快速。

本文根据常规的实验室方法验证步骤进行实际操作与分析,验证出本方法在实验室内准确可行。

2方法2.1主要仪器与试剂耗材仪器:数字滴定器试剂耗材:氯化铵、氨水、硫酸镁、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简称EDTA)、铬黑T、乙醇、硫化钠、盐酸羟胺、锌标准溶液、盐酸。

标准物质:水质总硬度 [ρ(CaCO_3)=34.1± 1.705mg/L(BW0645)];水质总硬度:[ρ(CaCO_3)=450±9mg/L(BWZ6552-2016)]。

生态环境部部长信箱回复环保问题汇总(2019年1月)

生态环境部部长信箱回复环保问题汇总(2019年1月)

生态环境部部长信箱回复环保问题汇总(2019 年 1 月)1、关于噪声结果保留位数问题的回复(2019-01-07)来信:对于GB 12348-200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22337-2008《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等噪声标准中,未对噪声结果的保留位数进行说明,日常工作中我们是按多功能声级计的结果保留至小数点后一位,修约是按照标准中先减再取整修约,最后还是保留至小数点后一位。

也有专家要求保留至个位。

请问,噪声在何种情况下保留至个位,还是全部噪声结果都要保留至个位?而HJ 706-2014《环境噪声监测技术规范噪声测量值修正》中5.4 “按5.2和5.3款进行修正后得到的噪声排放值,应修约到个数位”,但 6.1 "对于只需判断噪声源排放是否达标的情况,若噪声测量值低于相应噪声源排放标准的限值,可以不进行背景噪声的测量及修正,注明后直接评价为达标”,这一条又没提到保留到个位数位?回复:一、《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2008) >《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22337-2008)等噪声排放标准没有规定数值修约要求。

在进行环境噪声监测时,按照《环境噪声监测技术规范噪声测量值修正》(HJ70&2014)的要求对噪声测量值进行修正和修约后得到噪声排放值,修约到个位数。

二、对声环境质量进行监测时,按照《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中附录B和附录C规定的监测方法操作,测量仪器的示值结果按《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与判定》(GB/T 8170-2008)修约到个位数作为最终测量结果。

2、关于排污许可与环评衔接问题的回复(2019-01-07)来信:《关于做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与排污许可制衔接相关工作的通知》(环办环评[2017] 84号)文,第七条中规定“环境影响报告书(表)2015年1月1日(含)后获得批准的,排污许可核发部门按照污染物排放标准、总量控制要求、环境影响报告书(表)以及审批文件从严核发”。

现行监测方法标准与监测技术规范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

现行监测方法标准与监测技术规范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

现行监测方法标准与监测技术规范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秦承刚;朱大成;周广东;王凯【摘要】The current effective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methods standards and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were analyzed in this paper. It pointed out that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existing in some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method standards promulgated earlier, like the most frequently used standard Water Quality the Chemical Oxygen Demand Determination of Dichromate Method (GB 11914—1989) was not explicitly given the detection limit, determination of the lower limit (qualitative, semi quant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monitoring range of the methods were not given ) . And the non -standard use of terms in these monitoring method standards as well. The paper considered that the maximum defect in some monitoring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such as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Surface water and Sewage Monitoring (HJ/T 91—2002) was no concept of lower limit of measurement being introduced. And the problem of the data reported in the semi quantitative interval was not considered. So does the non⁃standard use of terms in these monitoring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In addition, the rules about the results reported when the monitoring results were lower than the detection limit were not consistent. Some defective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methods standards and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were listed and revealed, and suggestions for its modification and improvement were proposed.%研究与分析了现行有效的环境监测方法标准与监测技术规范,指出了一些较早颁布的环境监测方法标准如最经常使用的《水质化学需氧量的测定重铬酸盐法》(GB 11914—1989)等存在的未明确给出检出限、测定下限(即未给出方法的定性、半定量以及定量监测范围)以及使用术语不统一、不规范等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