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黑人文学中的成长小说研究_王国琼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黑人文学中的成长小说研究

王国琼

一、引言

在璀璨的美国文学史上,反映青少年成长主题的小说即成长小说,一直以来就有着特殊地位,不仅作品数量众多,而且完全形成了一个独立的体系或者类型。所谓成长小说,就是以探讨人物成长过程或成长经历为主题的小说,通常是通过对一个或几个青少年成长历程的叙述,揭示其心理变化和思想逐渐走向成熟的过程,具有较强的教育意义和励志性质,其核心界定在于指出主人公从对成人世界的无知状态逐渐进入有知状态。美国成长小说的繁荣是与美国的文化传统分不开的。作为一个较为年轻的国度,美国一直崇尚青年文化,把青少年视为国家的未来,对其成长问题极为重视,因此诞生了以赫曼·麦尔维尔(Herman Melville,1819—1891)、马克·吐温(Mark Twain,1835—1910)为首的成长小说作家以及他们脍炙人口的作品《白鲸》(Moby Dick,1851)、《汤姆·索亚历险记》(The Adventures of Tom Sawyer,1876)等。在这些前辈的引领下,伴随着民权运动爆发带来的族裔地位提升,族裔成长小说也快速发展起来。在族裔成长小说创作中,又以黑人文学的成就最为突出,这也是美国多元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本文主要采取历史分析和文本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就成长小说在美国黑人文学中的兴起、繁盛进行梳理式研究。

二、成长小说在美国黑人文学中的兴起

美国黑人文学的诞生与发展实际上是美国黑人争取权利和自我拯救意识觉醒的结果,因此可以说,黑人文学的出现是黑人群体不断成长的一个意识形态反映。美国著名黑人学者杜波依斯(Du Bois,1868—1963)早在1903年就通过作品《黑人的灵魂》(The Souls of Black Folk)说:“美国黑人的历史是抗争的历史。”总的来说,美国黑人渴望获得具有“自我意识的人”的地位,渴望把他双重的自我融入更好更真的自我,不愿失去真正的自我。在“白色至上主义”的洪流之中,他们不想漂白他们的皮肤和灵魂,希望既是一个黑人,同时又是一个美国人。这种类似的言论激发了黑人自我意识的觉醒,尤其是开始关注黑人青少年的教育与成长问题。在20世纪20年代终于爆发了影响深远的“哈勒姆文艺复兴运动”:美国黑人开始用手中的笔抒写自己的成长经历与生活体验。从此世人开始领略黑人作家兰斯顿·休斯、琼·图默、佐拉·尼尔·赫斯顿等人的诗歌与小说,从而聆听了黑人文学关于成长问题的最初声音。但是这种出现在政治性更强的运动中的文学作品并没有得到广泛传播,直到1940年理查德·赖特(Richard Wright,1908—1960)出版了小说《土生子》(Native Son),黑人文学作品才产生了冲击性影响,因为它不仅给黑人敲响了警钟,而且震撼了平静的白人世界。小说通过讲述年轻强壮有力的主人公比格的故事,一方面,突出了黑人的暴力抗争,并为其提供了支撑和辩护;另一方面,使黑人看到了教育的重要性,使其认识到争取自由和权利还有其他更好的途径,因而该小说对于广大黑人青年具有深刻的启迪意义。正是赖特《土生子》的出现,美国黑人文学才从真正意义上诞生了,同时美国黑人成长小说才真正出现了。

如果说赖特是以“抗议”的形式创作成长小说的,那么后来的以詹姆斯·鲍德温(James Baldwin,1924—1987)和拉尔夫·沃尔多·埃里森(Ralph Wal-do Ellison,1913—1994)为代表的黑人作家则以更温情的形式创作,把对青年成长主题的抒写放置在更为广阔的背景之下。比如鲍德温的小说就从家庭关系、朋友相处与宗教感化的角度刻画青年的成长经历。在其代表作《向苍天呼吁》(Go Tell It On The Mountain,1953)中,作者通过对约翰成长故事的描述,传递了黑人青年在困境中如何依靠家庭关爱和朋友支持的主题。另一部小说《假如比尔街会说话》(If Beale Street Could Speak,1974)则通过一个女孩蒂什的故事表达了在成长过程中不管经历何种坎坷,爱才是战胜一切的精神支柱,启迪了许多黑人青年。20世纪50年代最著名的黑人成长小说莫过于埃里森的《看不见的人》(Invisible Man,1952),小说讲述了主人公在辗转美国大地中经历了从对权威的盲目崇拜到自我清醒以及从受人使唤到自我独立的成长过程,这对于处在困惑中的黑人青年具有重要的启蒙意义。

以上作家的出现以及相关作品的流行尽管受到时空限制,传播范围不是很广,也没有获得美国主流社会的

2013%短篇小说

完全认可与嘉奖,但是毕竟是美国成长小说的兴起阶段,这为后来黑人文学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成长小说在美国黑人文学中的繁盛

伴随着族裔运动的进一步发展,加上前期黑人文学的基础,到了20世纪60年代,美国黑人成长小说迎来了一个高潮阶段,不仅优秀作品层出不穷,而且逐渐获得了主流社会的认可。这一切成就的取得离不开由两大黑人领袖马尔科姆·X和小马丁·路德·金领导掀起的民族权力运动,正是这些振奋人心的民权运动解放了黑人的思想,彻底激发了黑人自救与自主发展的意识,从那时起,黑人开始深刻意识到青少年教育问题和成长问题的重要性和严峻性,并全方位地把这种意识体现在小说创作中。

20世纪60年代作为繁盛时期的第一个阶段就涌现出不少优秀作品,如戈顿·帕克的《知识之树》(1963)、罗莎·盖伊的《我窗上的鸟儿》(1966)、克里斯汀·亨特的《上帝保佑孩子》(1967)、巴里·贝克汉姆的《我心爱的妈妈》(1969)、路易斯·梅里威瑟的《爹爹是个彩票赌博兜揽员》(1970)、阿尔·杨的《蛇》(1970)等,这些关于成长主题的小说都具有鲜明的地域色彩,基本反映了哈勒姆、堪萨斯、底特律、缅因地区黑人的成长经历。这些作品揭示了黑人成长过程中经历的种种问题和尴尬的困惑,同时也指出了困惑之中黑人青年如何摆脱困境、走向成熟的心理历程。

20世纪70年代则是美国黑人成长小说的大丰收时期,该阶段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女性作家托妮·莫里森(Toni Morrison,1931—)。莫里森作为新时期黑人文学的旗手,不仅继承了拉尔夫·埃利森和詹姆斯·鲍德温等前辈的黑人文学传统,而且积极吸纳了厄内斯特·海明威、威廉·福克纳等优秀白人作家的精华,因而她的作品更具有包容性。70年代她创作了《最蓝的眼睛》(1970)、《秀拉》(1973)、《所罗门之歌》(1977)等几部小说,这些作品几乎都成了美国黑人文学的经典,对于美国黑人青年的成长具有隐喻指导意义,尤其是其处女作《最蓝的眼睛》影响了一代又一代黑人青年,促使他们从旧梦中惊醒。该小说在关注非裔群体在美国生存困境的同时,通过佩科拉的故事格外关注了青少年的成长问题以及透射的母爱思想,尤其是扭曲的成长经历和母女关系震惊了世人。

20世纪80年代以后,托妮·莫里森继续活跃在美国文坛,相继创作了《柏油孩子》(1981)、《宝贝儿》(1988)、《爵士乐》(1992)、《天堂》(1998)、《爱》(2003)等多部作品,一如既往地关注黑人青年的成长问题,而且取得了黑人作家至今难以企及的成就:199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而且以黑人女性作家的身份获得,可见其伟大之处,这也是美国黑人文学的一个高峰。除了托妮·莫里森的创作之外,80年代以后又涌现出其他优秀的黑人作家关注黑人的成长问题,比如艾丽丝·沃克(Alice Walker,1944—)。其代表作《紫色》(1982)是一部杰出的黑人成长小说,小说描述了一位受旧思想束缚的黑人妇女的转变和成长过程,充分展现了黑人女性深受性别和种族双重压迫的政治状况和生活境遇,以及对这种双重压迫的反抗和对完善自我及完美生活的渴望与追求,对黑人青年尤其是黑人青年女性是一个极大的鼓励与引导。

四、结语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美国黑人文学的发展史基本就是一部黑人成长小说的发展史,它既是一种文学现象,更是一种社会现象,也使我们对美国的黑人发展史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更验证了“文学反映现实”的规律。青年永远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因此在美国黑人文学创作中青年成长问题是一个古老而常新的主题,我们只有期待在新的时期会有更多上佳作品出现。

[参考文献]

[1]买琳燕.走近“成长小说”:“成长小说”概念初论[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30(04).

[2][澳]克莱尔·布拉福德.后殖民成长小说:本土主体与身份构建[J].外国文学研究,2007,29(06).

[3]杨洪涛.从美国黑人文学看主流文化霸权下的美国黑人生存状态[J].成功(教育版),2012(04).

[4]黄晖.20世纪美国黑人文学批评理论[J].外国文学评论,2002(03).

[5]梁所丰.20世纪美国黑人文学三次高潮中的人性变化[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10,26(01).

[6]王军.20世纪美国黑人女性主义文学的发展与现状[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3(06).

[7]王守仁,吴新云.白人文化冲击之下的黑人心灵———评托尼·莫里森的小说《最蓝的眼睛》[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7(03).

[8]刘文,唐旭.“成长小说”:传统与影响[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0(03).

[9]孙胜忠.德国经典成长小说与美国成长小说之比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33(03).

[作者简介]

王国琼(1973—),女,四川南充人,南充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讲师,本科,研究方向为英语教育教学及文学。

短篇小说20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