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讲 自下而上层次原理图设计
5.1.3 层次原理图的设计方法(2)
![5.1.3 层次原理图的设计方法(2)](https://img.taocdn.com/s3/m/9c8842d94028915f804dc2cb.png)
层次原理图的设计方法(2)
层次原理图的设计方法(2)
●层次原理图设计:
在绘制层次原路图的过程中,设计人员既可从绘制电路 系统的母原理图开始,逐级向下绘制子原理图;也可从绘制 基本的子原理图开始,逐级向上绘制相应的母原理图。因此, 层次原理图的设计方法可以分为两种:自上而下的层次原理 图设计方法、自下而上的层次原理图设计方法。
层次原理图的设计方法(2)
自下而上的层次原理图设计
子原理图1 子原理图2
子原理图1
子原理图2
子原理图1
子原理图2
方块电路符号1方块电路符号2源自……方块电路符号m
电路系统母原理图
层次原理图的设计方法(2)
采用自下而上的设计方法设计层次原理图时,其基本思 路是先建立层次原理图中的子原理图,然后再放置方块电路 符号,接下来再通过若干导线或者总线将这些方块电路符号 连接起来构成母原理图。
层次原理图的设计方法(2)
所谓自下而上的层次原理图设计方法就是指设计人员首 先定义电路系统的子功能电路模块,并且根据这些电路模块 绘制出相应的子原理图;然后由这些绘制好的子原理图来产 生方块电路符号;接下来再通过若干导线将这些方块电路符 号连接起来构成母原理图。这样通过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逐 步完成整个电路系统的原理图设计。
第3章层次化原理图的设计
![第3章层次化原理图的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87f7d3bb0717fd5370cdc19.png)
理图符号的虚影。
8.按照同样的操作方法 9.设置原理图符号和电路端口的属性。 10.用导线或总线将原理图符号通过电路
端口连接起来
3.4 层次原理图之间的切换
• 绘制完成的层次电路原理图中一般都包含 有顶层原理图和多张子原理图。
• 切换的方法有: • (1)执行菜单命令“工具”→“上/下层次” • (2)单击“原理图标准”工具栏中的(上/
下层次)按钮执行该命令后,光标变成了 十字形状。如果是上层切换到下层,只需 移动光标到下层的方块电路上,单击鼠标 左键,即可进入下一层。
3.5 层次设计表
• 系统提供了一种层次设计表作为用户查看复杂层次原理图 的辅助工具。借助于层次设计表,用户可以清晰地了解层 次原理图的层次结构关系,进一步明确层次电路图的设计 内容。
• 7.完成顶层原理图的绘制
3.6.4 游戏机电路原理图设计
• 1.建立工作环境。 • 2.放置页面符。 • 3.放置图纸入口 • 4.连接导线。
• 5.中央处理器电路模块设计。 6.其他电路模块设计。
布线后的CPU模块 接口电路
图像处理电路 射频调制电路
电源电路 时钟电路
光电枪电路
制式转换电路 控制盒电路
• 5.设计子原理图。 • 6.加载元件库。 • 7.放置元件。 • 8.元件布线。
3.6.2 存储器接口电路层次原理图设计
• 1.建立工作环境。 • 2.加载元件库。 • 3.放置元件。 • 4.元件布线。 • 5.放置输入输出端口。
• 6.绘制“存储”原理图子图和绘制 “寻址”原理图子图同样的方法
层次电路原理图绘制
![层次电路原理图绘制](https://img.taocdn.com/s3/m/d405e0645ef7ba0d4b733b24.png)
建立子图
1.放置子图图框 命令【Place】/【Sheet Symbol】或单击布线工 具栏中的 按钮
2.定义子图名称并设置属性
一种方法是双击图中 已放置的子图图框, 弹出其属性设置对话 框
需要修改的两项是: 标识符和文件名称
另一种方法是在子图图框上双击标识符或文件名称
3.添加子图入口
命令【Place】/【Add Sheet Entry】或单击布线工 具栏中的 按钮
(2)单击菜单“文件→保存”命令,将Sheet1.SchDoc更名为“线束 检测电路(顶层).
二、顶层原理图的绘制
1.图纸参数设置 单击菜单:“设计--文档选项”命令,“参数”选项卡设置如 下: Drawn By-- 作者姓名 Title--- 原理图标题栏 即 “线束检测电路(顶层)” Sheet Number--当前原理图编号数(1) Sheet Total--项目中图纸总数(5)
2020/4/28
三、 创建子图及层次关系
1.将图纸符号转换为对应的子电路原理图
(1)在“线束检测电路(顶层).SchDoc”原理图编辑界面中,单击菜 单“设计→产生图纸命令”。 (2)鼠标下带有一个浮动的十字光标,在“感应输入电路”图纸符号区 域内,单击鼠标即可生成一张带有电路端口的同名空白图纸。 (3)用相同的方法,继续在“线束检测电路(顶层).SchDoc”原理 图编辑界面中生成其他子电路原理图,如图所示
一、 层次电路图的设计准备
1.正确划分电路工程模块
2.创建“层次电路.PrjPcb”工程
2020/4/28
3.创建顶层原理图文件“线束检测电路(顶 层()1).S单c击h“DoPcro”jec,ts”对话框中“工程”按钮,在弹出的菜单中选
4_层次原理图设计
![4_层次原理图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62090c7aa00b52acfc7caea.png)
4.1 层次原理图简介
• 层次原理图设计:是一种模块化的设计方法。 即将较大的电路图划分为很多的功能模块,再 对每一个功能模块进行处理或进一步细分的电 路设计方法
• 电路图模块化作用:可以大大提高设计效率和 设计速度,把庞大的项目从几个层次上细分开 来,做到多层次并行设计
• 每个层次原理图设计的项目中都有一个母图, 母图对应着整个项目。整个项目被分为若干个 模块,各个模块分别被绘制在层次原理图的子 图中。
电路项目方块图
子电路方块图1
子电路方块图2
子电路 原理图1
子电路 原理图2
子电路 原理图3
子电路 原理图4
• 1
具体操作步骤: 新建工程和原理图母图
2
放置方块电路图
P->S(Symbol)
P->A(Add Sheet Entry)
3 放置方块电路端口
4
5
连线
绘制层次原理图子图 在母图中
关键指令:Design->Create Sheet From Symbol
4.5 层次原理图之间的切换
母图和子图之间的切换 菜单命令:Tools->Up/Down Hierarchy 快捷键:TH
• 层次原理图设计中信号的传递:主要靠放置方 块电路图、方块电路端口和输入输出端口 • 层次原理图设计关键:正确传递层次间的信号
• 层次原理图设计方法: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上而下
自下而上
4.2 层次原理图实例
方块电路端口
方块电路图
母图:4 Port Serial Interface.SchDoc
子图1:ISA Bus and Address Decoding.SchDoc
AD层次原理图如何设计?
![AD层次原理图如何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44bd434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55cc358.png)
AD层次原理图如何设计?
复杂原理图作为⼀个系统,按照不同功能可以划分为若⼲模块,设计⼈员可以针对各个功能模块单独设计原理图,各个原理图之间存在电⽓连接关系,从⽽完成整个系统原理图的设计,这样做的好处是要想查看某功能模块如何设计只需单单打开其原理图即可,这样的思路类似于电脑的⽂件管理或者三维造型软件的树状结构图⼀样。
AD原理图有两种思路:⾃上⽽下和⾃下⽽上,顾名思义,⾃上⽽下的层次结构⾸先要有整体的概念,该设计包含哪些功能模块然后逐⼀
分解;⽽⾃下⽽上刚好相反,各个功能模块原理图画好之后再统⼀。
STM32开发板层次原理图局部
⾃上⽽下层次原理图设计步骤
第⼀步
执⾏菜单命令中的Place Sheet Symbol命令,在主原理图中放置图纸⽅块并设置好相关属性(通常就是该模块的名称),这个⽅块代表的就是需要设计的某功能模块原理图,例如图⼀中的绿⾊⽅框图有Audio模块和SD卡模块。
第⼆步
执⾏菜单命令中的Place Sheet Entryl命令,放置图形⽅块的端⼝,这些端⼝代表的就是上述图纸⽅块表⽰的某功能模块与其他功能模块之间的电⽓连接关系,就像单张原理图中的⽹络标号实现电⽓连接⼀样,需要连接⼀起的端⼝名称要⼀模⼀样。
第三步
执⾏菜单命令Design->Create Sheet From Sheet Symbol,单击某图形⽅块,则AD新建⼀个原理图⽂件,并且⾃动产⽣的端⼝和图形⽅块图的内部端⼝⼀⼀对应,在该原理图中开展电路设计即可。
(Design->Create Sheet Symbol From Sheet就是⾃下⽽上层次原理图设计要⽤到的命令,总体思路为先设计好各个功能模块的原理图,调⽤该命令即可⾃动⽣成对应的图形⽅块)
-END-。
Altium Designer 14原理图与PCB设计第4章 层次化原理图绘制[精]
![Altium Designer 14原理图与PCB设计第4章 层次化原理图绘制[精]](https://img.taocdn.com/s3/m/7b5c4c30a6c30c2259019e74.png)
第4章 层次化原理图绘制
(5) 重复上述的步骤,放置所有的模块电路原理图对应 的方块电路。放置好4个电路方块图,并用鼠标拖拽的方式 调整方块图的形状以及端口放置的位置,调整后如图4-12 所示。
(6) 设置方块电路图和电路端口的属性。 (7) 利用电气连接工具来连接各方块电路图,完成主电 路原理图的绘制,如图4-7所示。 3. 保存工程文件和原理图文件 保存工程文件和原理图文件,完成自下而上的层次化原 理图设计。
第4章 层次化原理图绘制 (2) 双击需要设置属性的电路方块图(或者在绘制状态下 按Tab键),系统将弹出相应的电路方块图属性编辑对话框, 如图4-1所示。 在该对话框中可以设置方块图的位置、颜色、
大小、边框宽度、名称和文件名等属性。
第4章 层次化原理图绘制 图4-1 方块图属性对话框
第4章 层次化原理图绘制
第4章 层次化原理图绘制
2) 从模块原理图查看方块图 操作步骤: (1) 打开模块原理图文件。 (2) 执行菜单命令Tools >> Up/Down Hierarchy,或者单 击主工具栏上的 图标,光标变成十字形。 (3) 在模块原理图的端口上单击鼠标左键,则系统立即 切换到主原理图,该模块原理图所对应的方块图位于编辑窗 口中央。
第4章 层次化原理图绘制
第4章 层次化原理图绘制 图4-2 方块图对应的文件名对话框
第4章 层次化原理图绘制
根据上面的方法,将一个方块图的Designator文本框设 置为U_LCD1602显示电路、Filename文本框设置为LCD1602 显示电路.SchDoc。另外三个方块图的Designator文本框分别 设置为U_单片机最小系统电路、U_串口通信电路和U_电源 电路;Filename文本框分别设置为单片机最小系统电路 .SchDoc、串口通信电路.SchDoc和电源电路.SchDoc。设置 好相应的属性,如图4-4所示。
实验9-自下而上层次原理图设计(II)
![实验9-自下而上层次原理图设计(II)](https://img.taocdn.com/s3/m/73424112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82.png)
实验日期_______ 班级_______ 指导老师________ 姓名_______ 学号_______ 得分________实验九自下而上层次电路设计(II)一.实验目的1. 熟练掌握Altium Designer 21的基本操作;2. 掌握层次电路的绘制;3. 掌握端口的详细设置与编辑。
二.实验内容1. 绘制USB数据采集系统电路原理图。
三、实验步骤:(1)新建文件夹”实验九”;(2)选择file—new—PCB Project菜单命令,然后单击右键选择Save Project As菜单命令将新建的工程文件保存为:project 9- USB数据采集系统原理图.PrjPCB .(3)选择file—new—Schematic菜单命令,然后单击右键选择Save As菜单命令,将新建的原理图文件保存为”CPU.SchDoc”;设置图纸大小选择为A3。
用同样的方法,建立原理图文件:Sensor9-1.SchDoc、Sensor9-2.SchDoc、Sensor9-3.SchDoc .(4)绘制各个子原理图。
①根据每一模块的具体功能要求,绘制电路原理图。
例如:CPU模块主要完成主机与采集到的传感器信号之间的USB接口通信。
这里使用P80C51单片机来完成。
而三路传感器模块Sensor9-1、Sensor9-2、Sensor9-3则主要完成对三路传感器信号的放大和调整。
分别绘出4张原理图。
②放置各子原理图中的输入/输出端口。
例如:在原理图CPU.SchDoc中,三路传感器信号分别通过单片机P3口的3个引脚P3.0、P3.1、P3.2输入单片机中,是原理图CPU.SchDoc 与其他3个原理图之间的信号传递通道。
所以在这3个引脚处放置3个输入端口,名称分别为Port1、Port2、Port3。
除此之外,还要放置一个共用的接地端口GND。
放置输入/输出电路端口的电路原理图CPU.SchDoc如图9-1所示。
cept+HDL原理图设计(2)
![cept+HDL原理图设计(2)](https://img.taocdn.com/s3/m/9269486c58fafab069dc027c.png)
Concept HDL原理图设计(二)层次原理图的设计在本章前面章节中,主要讲述了原理图的绘制方法,这一节主要讲述层次原理图的设计方法。
由前面所讲内容可以看出,层次原理图的设计使得原理图的设计更加清晰明了,各模块功能一目了然。
下面将详细讲述层次原理图的设计方法。
一、层次化设计的特点层次化设计技术使用符号代表功能,大大地减少了冗余的信息,并且功能模块能够重复调用,加强了团队合作性。
Design Entry HDL支持两种层次化的设计方法:自上而下的设计(TOP-DOWN)和自下而上的设计方法(DOWN-TOP)。
1、自上而下的设计方法自上而下的设计方法就是首先在顶层图(在创建项目的时候为TOP)中,定义模块(BLOCK),然后在各个模块中进行原理图的设计。
进入到顶层原理图之后,首先规划模块BLOCK1、BLOCK2等。
选择菜单栏BLOCK/ADD或者单击模块工具栏中的按钮来完成模块的添加,在添加的时候软件会自动以BLOCK1、BLOCK2等来给模块命名,如图7_46所示。
7_461)、模块名字的更改选择菜单栏中的BLOCK/Rename命令,在弹出对话框中输入新的模块名字,比如POWER,如图7_47所示。
单击“ok”,可以看到新输入的名字将跟随鼠标一起移动,将鼠标移动到要更改名字的模块上面,点击鼠标左键,BLOCK就会自动地更改为新输入的名字,如图7_48所示。
7_477_482)、模块的移动模块的移动和元件的移动是一样的,此处不再赘述。
3)、模块大小的调整选择菜单栏中的BLOCK/Stretch命令或者选择模块工具栏中的按钮,然后左键单击模块的边沿,松开鼠标左键后,拖动鼠标即可改变模块的大小,达到合适尺寸后再次单击鼠标左键即可完成调整。
4)模块管脚的添加选择菜单栏中的BLOCK/Add Pin/Input Pin(或者Output Pin、Inout Pin)命令,也可以直接选择模块工具栏中的按钮,弹出如图7_49所示对话框,在弹出的对话框中依次添加信号名(输完网络名后,回车输入下一个网络名),如图7_50所示。
层次原理图设计
![层次原理图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ca512dace2f0066f53322ac.png)
本节主要介绍对于一个较大型的设计项目,如何进行多图纸 设计。
层次化的电路原理图设计方法,主要是指将一个较大的 设计分为若干个功能模块,由不同的工程设计人员来完成层 次原理图设计也称为模块化原理图设计。。 层次原理图设计中,信号的传递主要由电路方块图、电路 方块图端口和输入/输出端口来完成
2.2 自下而上设计层次原理图
先设计出下层模块的原理图,再由这些原理图产生方块电路, 进而产生上层原理图这样层层向上组织,最后生成总图这种方法非 常有效,也是一种被广泛采用的层次原理图设计方法。。。 步骤: 1.绘制好层次原理图子图 2.在该设计数据库中建立一个新的原理图文件,双击它使之处 于打开状态。 3.执行菜单命令【Design】【Create symbol from Sheet】.此时弹 出对话框,将光标移至文件名“非门.sch”处,单击鼠标使之处于 高亮度状态,然后单击OK按钮确认。这时PROTEL99SE将自动 产生代表该原理图的方块电路。 4.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单击NO按钮继续,此时按要求产生的方块电 路符号将出现在光标上。 5.将光标移至适当位置,单击鼠标左键,就可将方块电路放置在 原理图上,双击修改。
网络表的格式
[ 元件信息启始符 C1 元件标识(编号) RB7.6-15 元件封装 47UF 元件说明 ] 元件信息结束符
(
网络信息启始符 GND 网络名称 C1-2 网络的连接点 C2-2 网络的连接点 ) 网络信息结束符
步骤:1 执行菜单命令 [Design]/[Create Netli换端口输入/输出方向的对话框,当单击对话框中 的YES按钮时,新产生的原理图中的I/O端口的输入/输出方向将与 该方块电路的相应端口相反,即输出变为输入,输入变为输出。当 单击NO按钮时,新产生的原理图中I/O端口的输入/输出方向将与该 方块电路的相应端口相同。 3.单击NO按钮。
第6章层次原理图的绘制
![第6章层次原理图的绘制](https://img.taocdn.com/s3/m/73f7c894dd88d0d233d46a18.png)
好基本功能模块,并定义好各模块之间的连接关系,就可完
成整个设计过程。 在设计过程中,可以从系统开始,逐级向下进行设计, 也可以从最基本的模块开始,逐级向上进行设计。
Protel DXP
6.1 层次原理图的设计方法
1.自上而下的层次图设计方法
所谓自上而下的设计方法,就是由电路模块图产生原理图。首先要
出现的短路、开路、多个输出引脚短路、未连接的输入引 脚等错误。但仅仅通过对项目进行编译不能发现所有的错 误,编译只能排除那些显而易见的错误。
Protel DXP
6.3.1 设置项目选项
在编译项目之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项目选项进行设置, 以便按照我们的要求进行电气检查和生成报告。设置项目选项时, 主 要 设 置 错 误 报 告 类 型 ( Error Reporting ) 、 电 气 连 接 矩 阵 (Connection Matrix)、差别比较器(Comparator)等选项。由 于这些参数的设置都有一定的规则,建议初学者不要随便更改。 执行菜单命令[Project]/[Project Option],打开项目 选项进行设置。
Protel DXP
6.1.1 自上而下设计
3. 绘制原理图子图
( 1 ) 在 总 图 窗 口 , 执 行 [ Design ] / [ Creat Sheet
From Symbol]菜单命令,光标变为十字型。 (2)将光标移至方块电路First上,单击,系统弹出是
否转换输入/输出方向的对话框,单击No按钮,系统自动生
Protel DXP
6.3.3 生成各种报表
生成网络表步骤:
① 打开所需生成网络表原理图。
② 执行菜单命令[Design]/[Netlist]/[Protel],系统将自动在 当前文件下添加一个与原理图同名的网络表文件 ③ 双击该文件,即可把工作窗口切换到显示网络表文件的状态。网络 表是一种文本式文件,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元件描述,以“[” 和“]”将每个元件单独归纳为一项,每项包括元件序号、封装形式、 注释。第二部分为电路的网络连接描述,以“(”和“)”把电气
第5章 层次化原理图设计
![第5章 层次化原理图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3787233b90d6c85ec3ac669.png)
• 内容提要:对应电路原理图的模块化设计,Protel 99 SE中提供了层 次化原理图的设计方法,这种方法可以将一个庞大的系统电路作为一 个整体项目来设计,而根据系统功能所划分出的若干个电路模块,则 分别作为设计文件添加到该项目中。这样就把一个复杂的大型电路原 理图设计变成了多个简单的小型电路原理图设计,层次清晰,设计简 便。 • 层次电路原理图的设计理念是将实际的总体电路进行模块划分,划分 的原则是每一个电路模块都应该有明确的功能特征和相对独立的结构, 而且,还要有简单、统一的接口,便于模块彼此之间的连接。 学习要点: • 层次原理图的概念 • 层次原理图的设计方法 • 层次原理图之间的切换 • 原理图中的查找与替换操作 • 打印报表输出
18.单击 按钮后,系统自动生成一个新的原理图文件,名称为 “Cpu.Sch”,与相应的方块电路图所代表的子原理图文件名一致, 如图5-12所示。用户可以看到,在该原理图中,已经自动放置好了与 4个电路端口方向一致的输入输出端口。 19.使用普通电路原理图的绘制方法,放置各种所需的元器件并进行电 气连接,完成“Cpu”子原理图的绘制。 20.使用同样的方法,重复步骤16~18,由顶层原理图中的另外3个方 块电路图“U-Sensor1”、“U-Sensor2”、“U-Sensor3”建立与其相对应 的3个子原理图“Sensor1.Sch”、“Sensor2.Sch”、 “Sensor3.Sch”,并且分别绘制出来。 这样就采用自上而下的层次电路图设计方法完成了整个USB数据集 系统的电路原理图绘制。
3.Protel 99 SE在工作区打开工程文件,并在工程文件中创建一个空的 “Document”文件夹。双击该文件夹,打开文件夹。
4.执行“Files”→“New”菜单命令,在打开的文件选择对话框中选择创 建“Schematic Document”文件,如图所示。单击确定后,在工作区 “Document”文件夹中创建一个原理图文件,默认文件名称为 “Sheet1.Sch”。双击该文件,即可进入原理图的编辑环境,如图所示。
第18讲 自下而上层次原理图设计
![第18讲 自下而上层次原理图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a6db5e4172ded630b1cb6bc.png)
12.1.2 自下而上的层次电路图设计
教学目的及要求: 1. 了解层次原理图、模块,设计包含子图符号的父图 (方块图)、子图的含义 2. 了解“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这两种层次电路 设计方法 3. 熟练掌握自下而上的层次原理图设计 教学重点、难点:自下而上的层次原理图设计
12.1.2 自下而上的层次电路图设计
图12-26子图4(Sub4.SchDoc)
图12-27子图5(Sub5.SchDoc)
5.完成子图3、子图4、子图5的方块图,如图12-28所示。
图12-28 上层方块库
6.再看图12-2,还有子图6的没有完成,子图6即可用自上 而下的方法完成,也可以用自下而上的方法完成。 (1)如果用自下而上的方法,放置完电路输入输出的端口 的电路如图12-29所示。 (2)单击Projects工作面板中Main_top.SchDoc文件的名称, 在工作区打开该文件,在主菜单中选择Design→Creat Sheet Symbol From Sheet or HDL命令,打开Choose Document to Place对话框。选择Sub6.SchDoc文件,然 后按OK按钮,即鼠标处“悬浮”着一个子图6的方块图。 在Main_top.SchDoc中的合适位置,按鼠标左键,放置好 方块图。放置好6个方块图的Main_top.SchDoc电路如图 12-30所示。
图10-32 显示方块图入口与端口之间匹配
9.选择File→Save All 命令,保存工程中的所有文件。 至此,采用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层次设计方法设计电机驱 动电路过程结束。图12-2所示的电路原理图,可以用图 12-31所示的层次原理图代替,6个方块图分别代表6个子 图,它们的数据要转移到一块电路板里,设计PCB板的过 程与单张原理图差不多,唯一的区别是,编译原理图的时 候,必须在顶层。下面简单介绍设计电机驱动电路的PCB 板过程。
自下而上层次原理图设计
![自下而上层次原理图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a9e02e0763231126fdb113d.png)
(3)在主菜单中选择“Design”→“Creat Sheet Symbol From Sheet or HDL”命令,打开如图11-23所示的“Choose Document to Place”对话框 。
图11-19 新建Sub3.SchDoc
(3)在“Sub3.SchDoc”原理图文档中绘制如图11-20所示 的电路。
图11-20 子图3(Sub3.SchDoc)
(4)在“Sub3.SchDoc”电路图中放置与其它电路图连接的输入/ 输出端口,鼠标单击工具栏中按钮“ ”(或在主菜单栏选 “Place”→“Port”),鼠标上“悬浮”着一个端口,按TAB 键弹出“Port Properties”对话框,如图11-21所示,在 “Name”编辑框输入端口的名字:“IN_5”,“I/O Type”编辑 框选择“Unspecified”,按OK按钮,在需要的位置放置端口即 可。
图11-21 Port Properties对话框
7.在主电路图(Main_top.
SchDoc”的空白原理图文档。
自下而上的层次电路图设计
(5)按步骤(4)放置端口:+5V、SGND、S5,这3个端口的 PrjPCB”,告知“All Sheet symbols are matched”,如图10-32所示。
放置好6个方块图的“Main_top.
图11-29子图6(Sub6.
2.从下层原理图产生上层方块图
(1)如果没有上层电路图文档,就要产生一张电路图文档。方法:单击主 菜单“File”→“New”→“Schematic”命令新电路图文档。在本例中, 已有主电路图文档“Main_top.SchDoc”,所以用步骤(2),打开它即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按步骤(4)放置端口:+5V、SGND、S5,这3个端口的 I/O Type都选择“Unspecified”。放置完端口的电路图 如图11-22所示。
图11-22 放置端口的电路图
2.从下层原理图产生上层方块图
(1)如果没有上层电路图文档,就要产生一张电路图文档。方法:单击主 菜单“File”→“New”→“Schematic”命令新电路图文档。在本例中, 已有主电路图文档“Main_top.SchDoc”,所以用步骤(2),打开它即可。
主菜单“File”→“New”→“Schematic”命令新电路图文档。在本例中, 已有主电路图文档“Main_top.SchDoc”,所以打开它即可。 (2)单击“Projects”工作面板中“Main_top.SchDoc”文件的名称,在 工作区打开该文件。 (3)在主菜单中选择“Design”→“Creat Sheet Symbol From Sheet or HDL”命令。 (4)在 “Choose Document to Place”对话框中选择“sub3.SchDoc”文 件,单击“OK”按钮,回到“Main_top.SchDoc”窗口中,鼠标处“悬 浮”着一个方块图,在适当的位置,按鼠标左键,把方块图放置好。 3.方块图之间的连线 4.层次原理图的切换
理图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 (4)单击工作窗口上方的“Main_top.SchDoc”文件标签,将其在工作窗口中打
开。 (5)在原理图中的“电机驱动”方块图符号上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右键菜
单中选择“Sheet Symbol Actions”→“Create Sheet From Sheet Symbol”命 令。 6.层次原理图的切换
图11-26子图4(Sub4.SchDoc)
图11-27子图5(Sub5.SchDoc)
5.完成子图3、子图4、子图5的方块图,如图11-28所示。
图11-28 上层方块库
6.再看图11-2,还有子图6的没有完成,子图6即可用自上 而下的方法完成,也可以用自下而上的方法完成。
(1)如果用自下而上的方法,放置完电路输入输出的端口 的电路如图11-29所示。
(2)单击“Projects”工作面板中“Main_top.SchDoc”文 件的名称,在工作区打开该文件,在主菜单中选择 “Design”→“Creat Sheet Symbol From Sheet or HDL”命令,打开“Choose Document to Place”对话框 。选择“Sub6.SchDoc”文件,然后按OK按钮,即鼠标处 “悬浮”着一个子图6的方块图。在“Main_top.SchDoc” 中的合适位置,按鼠标左键,放置好方块图。放置好6个 方块图的“Main_top.SchDoc”电路如图11-30所示。
注意在设计层次原理图的每张子电路图时,必须把每 个元件的封装选择好,这样便于设计PCB板。
小结: 11.1.2 自下而上层次原理图设计
1.完成各个子电路图(如:sub3.schdoc、sub4.schdoc、 sub5.schdoc),并在各子电路图中放置连接电路的输入/输出端口,
2.从下层原理图产生上层方块图 (1)如果没有上层电路图文档,就要产生一张电路图文档。方法:单击
图11-23 “Choose Document to Place”对话框
(4)在 “Choose Document to Place”对话框中选择 “sub3.SchDoc”文件,单击“OK”按钮,回到 “Main_top.SchDoc”窗口中,鼠标处“悬浮”着一个方 块图,如图11-24所示,在适当的位置,按鼠标左键,把 方块图放置好(如图11-25所示)。
图11-31 绘制完成的上层方块图
8.检查是否同步,也就是方块图入口与端口之间是否匹配,ronize Sheet Entries and Ports”命令,如 果方块图入口与端口之间匹配,则显示对话框“Synchronize Ports to Sheet Entries In 层次原理图设计.PrjPCB”,告知“All Sheet symbols are matched”,如图10-32所示。
11.1.2 自下而上的层次电路图设计
教学目的及要求: 1. 了解层次原理图、模块,设计包含子图符号的父图(方块图)、子图的含义 2. 了解“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这两种层次电路设计方法 3. 熟练掌握自下而上的层次原理图设计 教学重点、难点:自下而上的层次原理图设计 复习: 自上而下的层次电路设计操作步骤如下。 1.建立一个项目文件 2.画一张主电路图(如:Main.SchDoc)来放置方块图(Sheet Symbol)符号 3.在方块图内放置端口 4.方块图之间的连线(Wire) 5. 由方块图生成电路原理子图 (1)在主菜单中选择“Design”→“Create Sheet From Sheet Symbol”命令 用另一种方法来完成上层方块图“电机驱动”与下一层“电机驱动.SchDoc”的原
(2)单击“Projects”工作面板中“Main_top.SchDoc”文件的名称,在工 作区打开该文件。注意:一定要打开该文件,并在打开该文件的窗口下, 执行步骤(3)。
(3)在主菜单中选择“Design”→“Creat Sheet Symbol From Sheet or HDL”命令,打开如图11-23所示的“Choose Document to Place”对话框 。
图11-19 新建Sub3.SchDoc
(3)在“Sub3.SchDoc”原理图文档中绘制如图11-20所示的 电路。
图11-20 子图3(Sub3.SchDoc)
(4)在“Sub3.SchDoc”电路图中放置与其它电路图连接的输入/ 输出端口,鼠标单击工具栏中按钮“ ”(或在主菜单栏选 “Place”→“Port”),鼠标上“悬浮”着一个端口,按TAB 键弹出“Port Properties”对话框,如图11-21所示,在 “Name”编辑框输入端口的名字:“IN_5”,“I/O Type”编辑 框选择“Unspecified”,按OK按钮,在需要的位置放置端口即 可。
图11-29子图6(Sub6.SchDoc)
图11-30放置完6个方块图的Main_top.SchDoc上层原理图
7.在主电路图(Main_top.SchDoc)内连线,在连线过程中,可以用鼠标 移动方块图内的端口(端口可以在方块图的上下左右四个边上移动) ,也可改变方块图的大小,完成后的主电路图(Main_top.SchDoc)如 图11-31所示。
图11-24鼠标处“悬浮”的方块图符号 号
图11-25 放置好的方块图符
3.重复以上步骤完成子图 4(Sub4.SchDoc)及子图4的 方块图,完成子图 5(Sub5.SchDoc)及子图5的 方块图。
4.完成后的子图 4(Sub4.SchDoc),子图 5(Sub5.SchDoc)的电路图 如图11-26,11-27所示。
图10-32 显示方块图入口与端口之间匹配
9.选择“File”→“Save All”命令,保存项目中的所有 文件。
至此,采用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层次设计方法设计电机驱 动电路过程结束。图11-2所示的电路原理图,可以用图 11-31所示的层次原理图代替,6个方块图分别代表6个子 图,它们的数据要转移到一块电路板里,设计PCB板的过 程与单张原理图差不多,唯一的区别是,编译原理图的时 候,必须在顶层。
(1)启动Altium Designer,打开上一 节中创建的上层原理图文件 “Main_top.SchDoc”。 (2)单击主菜单 “File”→“New”→“Schematic”命令新建 一个默认名称为“Sheet1.SchDoc”的空 白原理图文档。将它另存为 “Sub3.SchDoc”( 如图11-19所示)。
11.1.2 自下而上的层次电路图设计
Altium Designer还支持传统的自下而上的层次电路 图设计方法,本节将采用图11-2所示的子图3、子图4、子 图5,练习自下而上的设计方法,为电机驱动电路添加电 源。
1.完成各个子电路图(如:sub3.schdoc、sub4.schdoc、 sub5.schdoc),并在各子电路图中放置连接电路的输入/ 输出端口,